原创 2018-03-26 周其星
你现在生活着的样子,是你当初选择的结果
寒假伊始,我和几位热爱阅读的家长发起了一场“地铁里的彩色阅读”活动——一群穿着红校服的小学生,在地铁上专注阅读,与身边低头玩手机的大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项活动经过《南方都市报》以及《深圳特区报》报道后,人民网、新华网、南方网、深圳之窗等主流窗口都相继进行转发报道,引来了更多的关注和共鸣。人们从这次活动背后,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在那次活动上,我们规划了一条线路,从地铁一号线的起始站到机场。在竹子林站时,有个爸爸带着儿子上车,看到车厢里一群在读书的孩子,转身教训儿子说:“你看看,他们都在看书,你什么时候也能这样看书呢?”儿子立马回答道:“你什么时候给我带书呢?”
听完父子的对话后,有位义工家长马上送了一本书给孩子,活动所宣传的价值因此得到切实的传递。
要让阅读成为可能,首先需要有随时读书的意识,随身带书,就是必须养成的习惯。当我们在指责孩子不读书时,有没有给孩子准备好或者提醒孩子准备好一本书?
很多朋友从国外回来,总会感叹,无论是在英国地铁上,还是在日本的排队窗口,总能看到人们捧书而读的身影。在以色列,只要你能读书,甚至可以免费搭乘地铁。在英国伦敦,你可以看到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身边,都放着一本厚厚的书。作家薛忆沩曾经讲述过自己在加拿大的一段经历——他总能看到一位水管修理工的口袋里鼓鼓囊囊塞着一本书,而且看起来有点眼熟。等他鼓起勇气去询问时,发现是我国作家老舍先生的《茶馆》……
诸如此类的情景,在国内,显然很难遇见。
阅读,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或者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少见到阅读者的身影。
所以,涌现出了形形色色的阅读推广人,不遗余力地向家长、向学校、向社会推广阅读。
笔者也是其中之一,从2008年创办三叶草故事家族开始,一直致力于推进优质的亲子阅读;再到2016年,开始推动以阅读为抓手的教室里静悄悄的革命,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看起来颇有起色,声势逐渐浩大,有点梅子涵老师所形容的“浩浩荡荡”之势,但离真正意义上的“全民阅读”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在我看来,这件事,是需要我们这代人坚持做一辈子的。因故,我才策划了本文一开始所提及的“地铁里的彩色阅读”活动,旨在感召更多人自觉加入到阅读队伍中来,让阅读回归生活,化为日常。
有位参与了这次活动的家长告诉我,她家儿子事后要参加一个冬令营,在整理行李时,特意多准备了好几本书,他是这样跟妈妈说的:“我要在空闲的时间坚持读书,这样可能会影响同一个宿舍里的伙伴,让他们也受到感染,不再玩游戏,而是向我借书,一起看书。”这位妈妈很欣慰地说,地铁彩色阅读带来的正面影响已经发生,孩子不仅自己在改变,也能够影响和改变他人,就像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对此,她深信不疑。
在我看来,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当初选择的结果,就像林中路,你选择走哪一条,就会遇见哪一样人生。如果你想拥有更好的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为何不去选择一种更好的姿态?同是地铁里的低头族,捧书而读和玩着手机,两种样式,两样人生,不同的选择,会让你成为不同的人,只不过,前者会让你长成你更喜欢的样子罢了。
彩色阅读教室里的阅读生态
孩子是从家庭出发,走向学校的。为人父母以及为人师者,都在为孩子的成长殚精竭虑操劳不已。为了让孩子爱上读书,并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终身阅读的习惯,我以一位阅读教师的身份自觉,为童年打造一间彩色的阅读教室,努力为每一个孩子建构立体多面向的彩色阅读课程,积极地打造着这块园圃里的阅读生态。
1.坚持躬身示范,让阅读成为每天的必然
你希望孩子做到的,你自己也要做到。
孩子作为阅读新鲜人,需要去效仿好的样子,而这正是我们为人师者所应坚持的日常。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家长的躬行,是最好的亲子教育》,在文中,我这样告诉我的家长朋友们:“我们要求孩子坚持的,自己坚持给孩子看。我们要求孩子遵行的,自己遵行给孩子看。最好的亲子教育,不是把道理告诉孩子,然后让他去执行。任何说教都没有家长的躬行更有示范引领效果。”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做着这样的示范和引领的,对我来说,每天早早地来到教室,手捧一本书安静地阅读,已成为我的生活日常。孩子们走进教室,看到老师在专注地读着书,他们自然也会学着老师的样子,拿起书来读。
每个早晨,有一间教室,里面安安静静,师生全都沉浸在一本本书里,这是一段自由阅读的时光,这也是一幅动人的校园风景。
心和基金会的伍松先生有句名言:“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老师自己坚持每天朗读,在班级营造读书氛围,这是最好的教育。就像绘本《和爸爸一起读书》里爸爸经常说的:“睡觉之前,一定要记得读书哦。”
一开始,我们在微信群里朗读,将家长微信群直接变成了朗读群。后来微信“小程序”里开发了“小打卡”,操作起来更便捷,我们借机创建了两个打卡,一个是“日有所诵”,在这里坚持每天的朗读;另一个是“天天阅读”,在这里晒晒每天的阅读内容。大家相互点赞,也彼此督促,一起坚持,共同成长。
无论是早晨的读书时光,还是每天的打卡阅读,做老师做家长的,都率先示范,躬身践行,不找理由不寻借口,坚持阅读就变得自然简单,水到渠成。
这既是最好的陪伴,也是最好的引领。我们在朗朗书声里,构建单纯而丰富的精神生活
2.秉持每月精读,让阅读技巧得以落地生根
纵观目前教材的使用现场,多见单篇短文的教学,缺乏整本书阅读实践。是故,我们应该让孩子需要长时间地沉浸在整本书的阅读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的合作,在充分的聊书实践中,获得预测、连接、比较、迁移等阅读技巧,最终回过头来,还能有效地促进单篇以及群文阅读的能力提升。
我在一次接受《经济日报》的采访中,也曾谈及这个话题。在我看来,阅读本就有两种样态,一种是自发的随性的,一种是功利的有目的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前者比较好理解,也是我们一直鼓励的——自由自主的海量阅读。后者需要做点解释。孩子终究是阅读新鲜人,需要成熟的阅读者进行引领,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这就是我和几个朋友推进的“全国百班千人读写计划”正在做的——孩子们在各年级阅读名师的引领下,用一个月的时间精读一本书,让孩子从猜想开始,一点点拆书、鉴赏、批注、对话、绘制故事地图、人物关系图、完成创意写作……有效地提升了千万名学生的阅读能力。
3.奉持主题阅读,让研究促进可持续性阅读
纵览国内推进阅读之现状,我发现,唯有奉持主题阅读,方能引领孩子抵达更辽阔的世界,也能满足不同层次与兴趣的孩子获得长足的发展,对孩子阅读能力乃至研究能力的提升,更是大有裨益。
以我们全科班课程实践为例,我们会推出不同的主题课程,并根据课程的需要,筛选并确定不同主题阅读书单,例如“虫之美”主题,我会精心整理出一份含有96本“虫之书”的主题书单,家委会将书采购回来放置于教室书柜,孩子们可以自由借阅相关书籍并作登记。两个月后,班级阅读状况非常可观,不少人达到了九十本以上的阅读量,其中某些在成年人看来都颇为晦涩的书也让孩子看得津津有味。
刚结束的这个寒假,我们三年级的孩子,一直在研究“钱”字,他们上网搜集相关的资料,阅读整理并进行提炼总结;他们阅读《小狗钱钱》《芝麻开门的秘密》等书籍,进一步加深对钱的理解……这样带着研究目的、集中精力去读某一类书,所得一定远远超过泛泛而读。
4.支持伙伴阅读,让阅读拥有最活跃的群体样态
当孩子逐渐长大,在阅读方面,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个人喜好与诉求。成立书友会,不失为一种极好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以书会友,充分扩展他们的阅读视野,乃至紧扣一个主题,深入研读不止。
所有好的教育形式,一定来自于孩子的真实需要。书友会的成立,来自于班上冯程小朋友的诉苦:
“老师,我读书没有朋友,读完书后,我好想有个朋友跟我一起聊一聊书里的内容啊。”
在整本书阅读实践中,孩子们固然可以获得课堂交流的机会,在深入研读中提升阅读能力。然而,回到生活和日常,他们未必有这样的聊书机会和心情,因此,随着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见长,一种来自民间的阅读需求应时而生。喜欢同一类书籍的同学,完全可以组成一支阅读小分队,大家一起看书,一起聊书,不亦乐乎。
严悦嘉小朋友说:“班级书友会成立了,我又兴奋又激动。我的脑子里闪过一幅画面:我和小伙伴们左手拿书,右手拿笔,边看书边记录,我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津津有味,滔滔不绝,每个人都带着幸福的笑容,别提有多高兴了。”
孩子们是怎么成立书友会的呢?
很简单啊,有的简单到只需一个眼神——“我对周子欣眨眨眼,周子欣也对我眨眨眼,我们书友会就这样成立了。”严悦嘉说,“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一起看完所有罗尔德·达尔的书!”
书友会成立以后,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呢?还是继续听听孩子们怎么说吧。
“我很爱读书,可是却有一个烦恼,看完书以后,有很多话想说。比如每次看完《可怕的科学》以后,会有一个考试,我每次都是一百分,这时,很想跟小伙伴交流,可就是找不到也爱看科学书的人,书中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想问别人,也是找不到跟我有共读书的人,我每天都像一个亿万富翁钱却花不出来,非常郁闷。然而有一天,事情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喜欢科学阅读的李栗恒对书友会的成立很是兴奋,这位“亿万富翁”终于可以花钱如流水了,“有了书友会,一切都改变了。我们的书友会每周会选一本书来看,周三周日都会进行交流,每周五会在学校进行展示,我们之间还会互相考试,我比原来更爱读书了……”
严悦嘉说:“没有书友会前,没人可以和我分享探讨,而且,我不知道别人也喜欢这类书,也不知道别人的感受。有了书友会,一下子方便多了,我们一起讨论一起体验阅读的乐趣,我们还一个一个地讲自己读过的书,没读过的书也就等于读过精华部分了。我们把阅读变得更有趣。就像周老师说的,阅读是彩色的,五彩缤纷的。”
沉迷于动物小说的张文博提起书友会就是满脸的开心:“自从参加了书友会,我每天的阅读时间变得更多了!我觉得建书友会真是一个好的建议!为什么呢?第一,一个人看书,不懂的,问谁?有了书友会,不懂的就问同学。第二,还可以让我们享受读书的乐趣哦。第三,可以更主动地探索这个事物。更棒的是,我们还可以在一起喝热巧克力,吃着甜点看书,太棒啦!能有一群书友,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
同样酷爱科学阅读的王业淇说:“以《三体》为例,没参加书友会之前,我可能只是浅读,粗略地翻过,而现在不仅精读了很多遍,而且还以《三体》为中心,扩散出很多思考:三体的含义是什么?二向箔可以防御吗?而且我们还实践了很多:三体武器,三体讨论会,续编三体(一万五千字)等等。”
所以,在热爱阅读和写作的贾茗翔看来,书友会成立后,大家“读书多多,写作多多,朋友多多,乐趣多多。”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一起读书,一起聊书,甚至相约一起写作,这是伙伴群体彼此之间最好的影响,也是我最期待看到的景象。
童年,有一群爱书的挚友,有一段疯狂读书的时光,在应试猖狂的时代,这是我们所能给予孩子的最美的记忆吧。
-------------------------------------------------------------------------------------------------------------------------------------------
“地铁里的彩色阅读”活动,后续几场的报名盛况空前,众多家长都想带着孩子一起参加;而参加过第一次活动的孩子坚持继续申请,说还要参加第二次,第三次……因为他们已经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原来阅读不仅可以改变自己,还能影响到他人,或许,这就是“阅读回归生活并改变生活”的真正含义。
有一种生活的方式,那就是阅读无处不在;有一个很好的样子,那就是你我一起阅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在这个浮躁功利的时代,希望更多人能够用阅读守住内心,让自己的生命安静而蓬勃地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