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9721|回复: 21

A组-2017初级班第四讲作业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5 18: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叶草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7初级班第四课 故事知道怎么办?(5.13) 主讲:米菲

作业:
请自行选择一本最近与孩子共读的童书,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思考与收获。

作业要求:
结合本课内容阐述,文字不少于400字。
提交截止时间:5月26日,23:59分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7-5-18 13: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A16-史良洁-良洁
“与自己的童年对话”

        5月13日晚,聆听了米菲老师的线上授课《故事知道怎么办》。的确,陪伴孩子是无功利性的。童年不一定只有美好,也有孤独、不安、痛苦、伤心等等。因为我们忘了自己童年的痛苦,才一味地过高要求孩子。我们读童书就是与自己的童年对话,从而才能理解孩子现在的感受。
故事就在那里,其实故事本身不知道怎么办,是故事妈妈要知道怎么办、是陪伴孩子读书的人要知道怎么应用故事。但是,如果我们对故事的理解出现偏差,传递给的孩子思想也会有偏差。故事本身是静止的事物,怎样做到知道了怎样办?就是要以一颗童心去拥抱另一颗童心,拿出自己地耐心,在讲之前认真研读、理解故事、认识故事,才能真正传递出书中的美好。
        最近同小孩共读了《大嗓门爸爸》一书,这是一本关于父爱的童书,也是一本教孩子学会接纳的书。在家庭中,父亲是顶梁柱,也许父亲不拘小节、大男子思想,但是父亲对子女的爱是深沉的爱。
       听完故事,孩子说爸爸因为生气才大噪门。哈琳娜离家出走,爸爸妈妈到处找不到哈琳娜,爸爸很伤心,说话的声音也变轻了:“我再也不大吼大叫了……永远都不会了,只要哈琳娜能回来。”此时,孩子沉默了下来,仿佛感受到爸爸的难过。读到最后,看完哈琳娜精彩的演出,爸爸大声喊道“好!”时,孩子与书中小女孩哈琳娜一样兴奋!一样开心!
        另外,书中的爸爸脾气暴躁、说话很没有礼貌,对家人总是大吼大叫。但是,书中哈琳娜的妈妈对哈琳娜是这样解释的:“爸爸是个大嗓门。爸爸的爸爸就是个大嗓门,爸爸的爸爸的爸爸也是全市出了名的大嗓门。爸爸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大嗓门。如果你愿意,以后也可以变成一个大嗓门!”哈琳娜的妈妈没有抱怨,她选择了接受和包容。这也让我们从书中读到,人性中带有很多不足和缺陷,但是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和包容。
        第二天孩子要求再读此书。这一次,孩子情绪放松了些。我同孩子一起读,让孩子扮爸爸的声音,大声说出书中爸爸的对白。感觉到孩子对爸爸的一点点理解,孩子懂得了理解和接纳。与孩子分享,产生不满情绪时,抱怨不能解决问题,要学会积极面对,尝试包容。
发表于 2017-5-18 16: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A29-闫冬梅 读《爷爷变成了幽灵》
孩子的爷爷去世5年了,每当清明回奶奶家,提及扫墓,孩子都很好奇。开车回奶奶家的公路旁的山上会有坟墓,花圈,孩子也会问,我也会告诉他人会有生老病死,葬礼、墓地等等一些传统。当看到《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书,就决定买回来,我们不用避讳死亡,这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给孩子读第一遍,他似乎觉得有点神奇,对“幽灵”比较感兴趣,毕竟他对爷爷是没有什么记忆的,可是我是忍者泪水读完了这本书。
绘本讲述的是故事,故事来源于生活,生活包括死亡。多数人对死亡是恐惧的,不能坦然面对的。对小孩子家长往往是避讳这样的话题,不去解答或是善意的谎言。这本书中的爷爷是心脏病突发去世的,这就是人生的无常。爷爷回来了,想起了生前的点点滴滴,这又是在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我们要认真的享受每一天。艾斯本也想起了和爷爷生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原来爷爷忘记的事就是和艾斯本说再见,说完再见爷爷是开心的走的,艾斯本也终于释然准备明天去幼儿园了。
从艾斯本知道爷爷去世了很痛苦,到不相信爸爸妈妈的解释,到和爷爷一起回忆美好时光,到想到挂照片来怀念爷爷,艾斯本终于放下了。
读这本书我的感触要比孩子深,书中有亲人离去的悲痛,对生命意义的诠释,交给我们面对死亡的态度,特别是当我读到“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我忘记什么事了。”爷爷说着,不再笑了,“我忘记对你说再见了,我的小艾斯本”,我忍不住抽泣。不光是孩子,我们成年人也要学习如何面对死亡。
发表于 2017-5-22 15: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
作业:
请自行选择一本最近与孩子共读的童书,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思考与收获。
-------------------------------------------------------------
A10-柳艳菊
通过绘本表达情绪
                 --读《大卫不可以》

     《大卫,不可以》是作者大卫•香农模仿自己五岁时的涂鸦而创作的。他五岁那年,画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本图画书,记录了一件件他妈妈不允许他做的事情。每一幅画上都写上了“No”和“ David”,因为这是他当时唯一会拼写的两个字。许多年后,当他早就遗忘了自己的这本涂鸦之作时,妈妈却把它寄给了他。于是,在隔了三十九年之后,长大成人的大卫•香农终于让自己童年的涂鸦重见天日,用这本《大卫,不可以》来和我们一道分享这段温馨的成长回忆。

     《大卫不可以》这套书是娃才1岁的时候囤的,一直放在办公室,期间,也曾在网上看讲这本书的技巧,目的是如何让娃看来这本书不至于变得更捣蛋。原本的想法是,这本书比较适合3岁以后的孩子看,那样的话讲道理孩子能更明白一些。但等娃长到1岁半的时候,我忍不住把书带回家。初看这本书的时候,娃还有些迷糊,不太明白里面讲的是什么。而我呢,完全忘了当初想通过这本书让娃不要捣蛋的目的,而纯粹为了好玩,重点给娃讲了大卫如何在捣蛋。比如,有一页大卫在敲平底锅,妈妈说“大卫不要吵!”,而我给娃讲的时候,就是一边用手用力地敲书上画的平底锅,一边喊:“大卫不要吵”,娃立即秒懂,马上学着我开始敲起来。接着翻到大卫抠鼻孔那一页,我一边抠鼻孔一边说:“大卫,不可以抠鼻孔!”娃也马上咯咯笑地把手伸进鼻孔开始抠起来。来到最后一页,我主动抱住娃,说:“宝宝乖,妈妈爱你”。于是一本书看完。
      一年以后,娃仍然非常喜欢这本书,仍然最喜欢“大卫,不可以抠鼻孔”,一边抠一边要我念那句不可以。不断重复,乐此不疲。同时,也会经常翻到最后一页,满怀期待地看着我,让我抱他。我能感受到他通过这本书传达的渴望。
      有一次,娃不知怎的非常娇气,稍不如意就哭,我实在受不了了,那天就任他哭,不想理他,而娃一直拉我要我抱,我说:你不哭了妈妈就抱。娃还是哭得好大声,我没有办法,只好抱起他,说,那妈妈抱,你别哭了,这才停下来。第二天想起来,有点后悔让他哭那么久。于是在晚上洗完澡和他躺在床上的时候,我说:“宝宝乖,到妈妈这里来!”娃立马咯咯笑爬起来:“大卫可以”,然后要去拿书。我说:“宝宝,是大卫不可以”。娃不管这些,拿过书来翻到最后一页,于是我又重复了一遍“宝宝乖,到妈妈这里来”然后抱住娃亲了一口“妈妈爱你”。然后我和娃都心满意足地笑了。我想,这一页,应该可以翻过了吧!
     《大卫不可以》加深了娃和我之间的联结。当娃渴望拥抱的时候,他不知道如何表达,但他会拿出这本书,翻到最后一页,让绘本帮助他表达出来。而我也是一样,当我不知道如何让娃明白自己心疼愧疚的心情时,也可以通过《大卫不可以》来表达,这样的感觉,真的很棒。
发表于 2017-5-22 16: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A21--周芬

请自行选择一本最近与孩子共读的童书,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思考与收获。

      自从与三叶草结缘,先后买了不少绘本类的书,我在学习的同时也让孩子们慢慢爱上阅读。小男孩似乎天生对汽车无法抗拒的喜欢,家里的两个淘气又可爱的男宝宝,虽然年龄上相差5岁,但都非常喜欢看《两辆小汽车》这本绘本。
      在《两辆小汽车》里,以北欧和希腊神话图画书而广为人知的“夫妻档”英格丽•多莱尔和埃德加•佩林•多莱尔,为小朋友创造了一个幽默风趣的现代版“龟兔赛跑”寓言。两辆小汽车肩并肩停在同一个车库里。一辆跑得快,崭新锃亮,随时准备出发;一辆是慢条斯理的老爷车,经年累月饱受磨损,但依然可靠耐用。一个神奇的月圆之夜,车库的门打开了,他们决定比一场,看看谁才是“马路上最棒的车”。他们翻山越岭、迂回曲折,一路上险些撞上火车、皮卡、野生动物,并遇到了骑摩托车的执法警察。在这幕深夜荒诞剧结束前,他们会各自发现,“最棒的”并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
       通过这个故事,其实是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神圣的安全驾驶课。两辆车——一辆新车和一辆旧车,都想证明自己更优秀。新车一心想赢得比赛,违反交通规则,受到警察的惩戒;旧车谦虚谨慎,极具安全驾驶意识,严于律己,遇到警察后及时停车,虽然最后他输了比赛,但却赢得了光荣,很好地诠释了怎么做才是最棒的。
        这与我们曾经经历的和现在孩子们正在经历的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我们曾经跃跃欲试,不想再听什么唠叨,经验之谈,甚至对一些善意的提醒都视而不见或心生逆反,这或许就是成长!不经历试错,永远无法获得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成长!
发表于 2017-5-24 20: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业:
请自行选择一本最近与孩子共读的童书,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思考与收获。
-------------------------------------------------------------------------------


A24-熊玉琴-乐果妈

小栗色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紧紧抓住大栗色兔子的长耳朵不放。
他要大兔子好好的听他说。
“猜猜我有多爱你。”他说。
大兔子说:“喔,这我可猜不来。”
“这么多。”小兔子说,
他把手臂张开,开得不能再开。
大兔子的手臂要长得多,
“我爱你有这么多。”他说。
嗯,这真是很多,小兔子想。
……
《猜猜我有多爱你》,一个不新鲜的故事,7岁的妞不是第一次听这个故事,但是这本书,我们家最近才买。买来后,妞依然要求我读给她听,重复的读给她听。多读几遍后,她像小栗色兔子一样张开她的手臂扮演成小兔子念着书中的句子,也要求我张开手臂念着书中的句子。一来一回的模仿着书中的小兔子和大兔子,她一句,我一句的把这本书读完。笑着、闹着……

是借故事来感觉彼此的爱,还是纯粹好玩呢?或许都有吧!

爱比较、爱争输赢是孩子有的特点,即使是爱你这件事情上,孩子也想胜出。小兔子长开手臂时说“这么多”,觉得自己的爱很多,当看到大兔子长开手臂时说“我爱你有这么多”时,小兔子觉得这真是很多。随后举起了自己的双手、让自己倒立起来、笑着跳上跳下、指着远方的小河诉说着自己对大兔子的爱。这是一场爱的游戏吗?猜猜我有多爱你,小兔子丰富的想象力,让人觉得有趣极了。

可是爱要如何衡量?我想小兔子和大兔子也不知道该如何衡量吧!但是通过这样的动作和语言却又可以真切的感知到彼此的爱。我想我们家的妞就是这个缘故,才会爱玩这个游戏吧,猜猜我有多爱你。

“嗨,妈妈你没跳到树那么高,甚至还没我跳的高。”

“是的,我太胖了,也不是兔子,跳不到那么高,那就让你爱我多一点把”

“哈哈哈 ……”

“嗨,妈妈,还有《逃家小兔》,快来一起演着玩吧。”

这是属于我们俩的游戏,一场爱的游戏。


如米菲老师所说,故事知道怎么办?
故事就在那里,其实故事不知道怎么办。
从童书中,我们读到了孩子的想法,读到了孩子的感觉,读到了逝去的童年,借着童书我们可以再次遇见自己的童年,让我们对孩子保有同理心,与孩子同在当下。



发表于 2017-5-25 14: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A03-虾米爸爸 刘彦青

昨天晚上的睡前故事会,虾米自己选了《生气汤》,这是一本关于情绪的绘本。
故事描述的是一个叫霍斯的小男孩在学校里经历了诸多的不如意,回到家后麻麻用游戏的方法教他疏解自己情绪的故事。
虾米两岁也在慢慢接触一些情绪方面的东西,之前我有点操之过急,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引导他识别自己的情绪,特别是有些是很细微的情绪,这样做的还出就是剥夺了他自己去体验细微情绪的权利,他失去了这种能力。
,对于一个2岁孩子来讲,大的方面的情绪就是息怒哀乐,知道这些也就够了,再细微的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去体验。
鉴于各种教育的结果,鉴于现在宣扬的忍让价值观,对于情绪的处理方法,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把它压抑在心底,向书中那样煮一锅汤来宣泄自己情绪的几乎没有,所以在感觉方面我们更多的是压抑,难受,也不肯说出来。
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的情绪,并且找到宣泄情绪的出口,让情绪流动起来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生命的丰富体验。情绪没有好坏一说,只要能真实的表达自己,就好。
发表于 2017-5-25 14: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A14-黄丽娟

最近和孩子共读了哲学鸟飞罗系列这套书,这套书是从三叶草微信公众号推荐的书单里知道的。虽然孩子年龄过了6岁,但我觉得对我家这样一个心思单纯的孩子来说也不算晚。

第一篇我们读的《为什么我没有钱》,一起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们都哈哈大笑,因为里面发生的故事和我们家的故事完全一样啊。孩子读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很快她就明白了,原来有和她一样想法的小朋友,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总是经历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后面还会经历更多的事情,懂得更多的道理。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是《我可以放弃一切吗》,我觉得这本书适合大部份的人——碰到问题不能解决时容易选择逃避的人。我和书中的哥哥一样,曾经因为在驾考科目二中没有通过考试而被教练痛骂一顿,当时特别灰心,觉得自己很笨,也发誓再不要考驾照了。然而,在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心有不甘后,我又毅然选择再捡起来,重新约教练,认真练习,把教练说的每一个考试要点都记在脑子里,后面的几项考试都一把满分通过。和孩子读完这本书后我也特别和她分享了我的这段经历。大部份的困难只是我们自己想象中的有着张牙舞爪的妖魔鬼怪,其实它真的不堪一击,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正视它,带着信心和它来一场实力的较量,很快你就会发现,它什么都不是!
发表于 2017-5-25 15: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A06-一缕阳光-郑庆鸣
最近和孩子一起读了《我爸爸很高大、很强壮,但是……》,作者把小孩的身体画得很小,小到可以被爸爸单手托举起来,而爸爸的身躯则比较高大,尤其是那只高高托举的手,似乎都要把孩子给举到天上去了。人不由得感叹,果然是个“很高大,很强壮”的爸爸啊!
进入正文,事情开展了大反转!我爸爸很高大、很强壮,但是每天晚上家里都会上演同样的一幕:他不愿意上床睡觉。一开始,我会和他好好商量,给他讲道理。但是,事情通常不会变好,而是更复杂了。爸爸会在房间里大喊大叫、上蹿下跳,我试着对他严肃一点儿,还答应给他讲故事。幸好,讲故事这个方法每一次都很管用。可是,故事讲完的时候,他还是不愿意去睡觉,而是央求我再讲一个。第二个故事讲完之后,他又要求讲第三个。当然,我不会让他这么过分下去。故事时间结束了,他必须回到床上……
   故事很有趣,读完后,孩子哈哈大小,在屋里蹦蹦跳跳的模仿书里的爸爸和儿子。而我一直在看书里面的爸爸,爸爸不想睡觉时,他皱着眉,撅着嘴,双手交叉在胸前,一副又委屈,又可怜巴巴的样子;耍赖的时候,爸爸上蹿下跳地翻跟头,连家里的狗狗都摊着手,十分无奈地望着他。这情景多熟悉啊,我们家的熊孩子就是这副样子的啊,真的是一模一样的!故事里面爸爸不想睡觉,一边大喊大叫,一边跑到不同的房间上蹿下跳;爸爸用那对楚楚可怜的小眼睛看着“我”,求“我”讲故事;第二个故事快结束时,爸爸又会恳求再讲一个,毫无信用可言……这本书让孩子为小爸爸的各自行为感到惊奇、好笑,而不肯睡觉的爸爸也幽默地、不动声色地为孩子们提供了对照自己的提醒。我问儿子,这是不是你的样子啊,儿子笑嘻嘻的不说话了!
发表于 2017-5-26 01: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A组:A13 何燕  草籽名:荷包蛋
2017第四课:故事知道怎么办?(5.13) 主讲:米菲
第四课作业请自行选择一本最近与孩子共读的童书,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思考与收获。
共读《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 对象:2岁半女儿,6岁半儿子
拿出李欧·李奥尼的好几本图书展示封面:
女儿(用手指着发条老鼠):“妈妈我要讲这本钥匙老鼠,它为什么没有脚?”
我(装着不知道的样子):“为什么它没有脚呢?我们打开书一起看看究竟吧!”
P1-2“来人啊!救命啊!有老鼠!……向他的小洞跑去。
女儿(用手指着亚历山大):“妈妈,这只老鼠有脚也?”
我:“这只老鼠真的有脚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继续往下看好不好? ”
女儿(在这两页到处找什么东西的样子):“妈妈,他的小洞在哪?”
我(知道女儿喜欢问在哪里,为什么等问题,于是我就把书往前翻了一页):“我们一起看看,他的小洞到底在哪呢?”女儿没有发现左边有一个黑色的洞,也许她不知道老鼠洞是什么样子。我指着那个墙角的黑色小洞对女儿说:“可能这个就是他的那个小洞吧?”女儿(半信半疑的说):“这个就是他的小洞吗?”
P5-6有一天,那所房子里一个人也没有?亚历山大听到安妮的房间传出一阵“吱吱”声……“你是谁啊?”亚历山大问。
女儿:“妈妈,这里有两只老鼠,一只有钥匙,一只没有钥匙。”
我:“对,你观察得真仔细。没有钥匙的老鼠名字叫亚历山大。”
P7-8我是发条老鼠威利,安妮心爱的玩具……人人都爱我。
女儿(手指着羊毛麦迪熊):“妈妈,我喜欢这个。我想和它一起睡觉。”
我:“ 好啊,下次我们看见一样的麦迪熊,就买一个回家和你一起睡觉。”
女儿(很开心的样子):“好!我可以和小熊一起睡觉了。小熊睡着了,钥匙老鼠没有睡着,它的眼睛是挣开的。”
P9-10“亚历山大也开始喜欢上威利了……两个好朋友在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
女儿(眼睛在全页浏览):“妈妈,哪里有老鼠夹子阿?”手指着左边雨鞋亚历山大后面的橙色小块图问:“是这个妈吗?这个是老鼠夹子吗?你看他被夹住了,这就是老鼠夹子。”
问题:我觉得女儿说的那个不是老鼠夹子,但又觉得她讲得很有道理,我应该怎么回答她呢?
P15-16那天下午,亚历山大跑进花园里……带一颗紫色的鹅卵石给我。
我:“妹妹,你想变成什么?”
女儿:“我想变成两只发条老鼠。”
我:“两只发条老鼠?”
女儿:“对阿,两只发条老鼠一起玩。
P19-20最后,他又累又饿,只好跑回那所房子……一颗小小的紫色鹅卵石。
我:“妹妹,你看到了紫色鹅卵石了吗?”
女儿(第一时间用手指着纸箱子下面的紫色鹅卵石):“我找到紫色鹅卵石了,在这里。”
最后一页
女儿:“妈妈,威利长出两只脚啦!”
儿子(在讲故事时间儿子一直没有说话,讲完最后一页他说):“妈妈,亚利山大它想找到紫色鹅卵石时想说把他变成发条老鼠的,后来它改变主意了,因为威利是他很好的朋友,所以他才改变的。它为了他很好的朋友才改变主意的。后来它看到空箱子,它以为威利丢了,它又听见洞里有声音,它说它是威利,它们很开心,它们一起唱歌跳舞,一直到天亮。”
我:“假如你有紫色鹅卵石,你想变成什么?”
儿子:“我想变成赵云常胜将军,他也叫赵子龙。”
我:“怎么才能变成他赵云呢?”
儿子:“那要找到紫色鹅卵石,和那只蜥蜴交换。”
从中获得的思考与收获:
故事有深意,不要试图成为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或不幸,转机只在一瞬间。我就是我,做好我自己,同时无私的帮助别人。最后亚历山大千辛万苦得到的许愿机会,他放弃了为自己许愿,而是希望被当作垃圾扔掉的发条老鼠能变成自己。懂得为别人着想,现今社会缺的就是这个。
总有些人,看似羡慕的说,没有我这么好的条件,所以,不能亲自带宝宝。我都只是笑笑而已。拷问自己的灵魂,我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亲子阅读中的不足与思考:
1.每个故事的 开始考虑切入点,以什么作为引子,怎么更好的开场。,孩子兴趣更浓。
2. 观察宝贝的眼神、表情、肢体动作但不完全明白所代表的心理意义。还需加强《儿童心理学》学习待改善。
3. 怎么与和孩子更好的互动,
4 在家里亲子阅读怎么做延伸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3-19 16:13 , Processed in 0.060132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