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15925|回复: 34

2018年 Diana 的帖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6 14: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01—11_《露营万岁》_Diana
一、绘本介绍
  • 作者介绍:
菲利普•韦希特(Philip Waechter) ,1968年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是德国著名儿童图画书编辑和作家,曾在美因茨高等专科学校攻读传媒设计专业。自1995年从事儿童图画书出版工作, 1999年与LABOR公司合作推出了“儿童艺术家”系列。被《文学世界》誉为“德国大师级插画家”。
  • 译者介绍:
李颖妮,曾译有《我的朋友信天翁》、《快乐马戏团》、《小熊贝尔奶奶的纸杯蛋糕》、《小黑母鸡》等绘本。
  • 出版社介绍:
广东新世纪出版社有限公司是广东省唯一一家专业的青少年儿童出版社,创立于1985年,1995年独立运作。主要服务于 0~18岁的青少年及儿童,出版婴幼儿图画书、 幼教教材、 少儿教养类、游戏类、手工类图书、儿童文学读物、中小学各科辅助读物、英语教学类读物、工具书、漫画书等各种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图书,生活实用类和自然类图书也颇具影响力。年出书八百余种,其中新版书三百余种,重印书五百余种,发行网络遍及全国,年销售额达一亿二千余万元,所出版的图书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读物畅销书奖”“全国儿童文学长篇小说奖”“冰心图书大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作品奖”等。本社拥有一支创意与活力兼具的出版营销队伍,拥有丰富的作者资源。版权贸易方面也十分活跃,与美、韩、港、台等国家和地区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并将进一步加强版权引进与输出的力度,与国内外同行携手开发庞大的图书市场。

二、内容简介
“我”终于放假了,一个没有作业不用上学,还有一个露营假期就在眼前。“我”和家人们一起,将会度过怎样的一个假期呢?这个诙谐幽默又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三、书评
关于这本书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天哪!关于放假的话题要怎么和聊?
放假,似乎是中国孩子与父母之间难以启齿的话题之一,尤其是上小学之后的孩子们。刚刚拿到书,就有朋友在圈儿里抱怨,这样一本书简直不敢跟孩子一起看,担心重重地课业压力和书中反差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家有小女五岁,刚刚拿到书我也担忧,不太想给她讲——她会不会听完故事总是吵着要露营?如果我近期实现不了她的愿望该怎么办?可想而知,如果再大些的孩子父母拿到书的顾虑恐怕更多。

可是有这样顾虑的我们,都忽略了书籍和阅读的“代偿”功能。当我在地铁上旁若无人的与孩子一块儿拿着这本书聊了四十多分钟之后,之前所有所有的顾虑都一一被我们的笑声打破了,在没有比这更轻松更搞笑的假期了。这是一本可以部分取代度假快乐的好书!

故事真实的就好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似乎是我们每次去度假都会遇到的事情,甚至也会发生那么多好玩又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永远小小的车子要装进每个人乱七八糟大大的行李;永远要走最远的路才能到达目的地;永远自己家的不够别人家的好;可是也永远有那么多旅程中的“收获”和“惊喜”。

一边读这本书,仿佛一边自己也置身那个夏日的海边沙滩上,感受沙子带来的黏腻,海风吹来的咸腥,笑声中,自己和孩子也经历了一次愉快的假期。

第二个问题:故事的幽默气质从何而来?
拿到这本书首先引入眼帘的是封面跨封底大大的一幅海边露营图,沙滩上那个穿着蓝色条纹衫、金黄色短髪的小男孩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故事开篇第一个跨页,左边完全被小男孩放假后各种开心高兴的肢体表现所占据,与跨页右边忙碌小镇中小小的身影形成了鲜明对比。
来到第二个跨页,“我们一家”在打包行李准备上路,读者看到左边跨页满满当当,密密麻麻的全家人的行李(我想如果谁家出门度假,把这页当作准备清单的话应该是不会落什么东西了——除非你自己看漏了);然后看到了右边跨页上角那辆小小的红色轿车,我们惊奇的发现,左页中所有的行李都被装进了这辆小小的小车;于此同时,行驶在美好田园风光中的小车,与整理行李形成了连贯的画面,仿佛电影中的场景切换一样,而行李与高速公路的画面又让跨页形成对比。
故事中类似的跨页对比还有许多,而这样鲜明的对比赋予了每一页惊喜与幽默,每一段小故事都令人捧腹大笑。
越往后故事越渐入佳境,描述文字渐渐变少,人物间的对话穿起每个画面,画面更有一种看连环漫画式的流畅,不太需要文字的描述,画面已经很能够说话了。

第三个问题:故事为何打动人心?
如果说第二个问题是从画面角度来看这本书,那么第三个问题我就想从故事情节和内容部分来聊聊这本书。

整本书的整体氛围是轻松而欢快的,但其中跌宕起伏包含着许多“小意外”和不那么愉快的“插曲”,但正是对于主人公那些不那么愉快的经历,能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看着他出糗也能带给我们巨大的欢乐——比如,刚一出门就忘东忘西,要来回跑好几趟的事情,我们自己也常常这样;比如,明明兴奋着要去玩,结果一路开了太久的车,还要经历大堵车,感觉走了一个世纪;又比如有的人总是记不住自己的名字,每次听见他和自己用其他的名字打招呼,头顶就有大写的“尴尬”飘过。。。。。。;还比如,别人家的光鲜亮丽总是能把自家照得愈发惨淡。

如果整本书只是抱怨这些生活琐碎就没什么意思了,然而神奇的是,故事却丝毫没有让读者感到丧气的时候,简短平静的文字叙述和流畅如电影片段似的画面的协奏出最令人愉快的乐章,而临近尾声的那场暴风雨将故事推向了高潮,使得故事最后的温情来得恰到好处又直击人心。
具体的内容我就不再细聊了,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和孩子一起来读一读。~~
前面我说,这是一本可以部分取代度假的好书,我说“部分取代”的意思是,如果有机会还是真的带上书和孩子来一次真正的露营假期吧!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4: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写写第四期第3轮第一周作业
最近被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刷屏了!你带孩子去看了吗?!这是一个关于梦想与家庭的故事,因为涉及亡灵题材而差点被广电审查人员PASS掉!很荣幸,我们最终看到了这部来自皮克斯动画的佳作!
孩子的梦想和父母的期待往往格格不入,职业的追求与家庭的责任完全不相符,是选择“成功的梦想” 还是回归“家庭的温暖”?电影如此,现实生活何尝不是如此,自古忠效不能两全,梦想和亲情很多时候是一个两难抉择,而电影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如果你作为子女,当职业规划与家庭期望向悖?抑或你为人父母,当子女的职业规划与你的期望相悖?你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大家都来就梦想与家庭的话题畅所欲言吧~

《寻梦环游记》——说说责任与梦想

昨天听《阿甲说书》,阿甲老师说了一句经典:“只能给孩子看的童书,不是好童书;只能给成人看的书,也不是好童书”,也同样适用于动画电影——“只能给孩子看的动画电影,不是好电影;只能给成人看的动画电影,也不是好电影”。

网络上评论《寻梦环游记》又是一部美国工业剧情“俗套”的动画片,或许是习惯了皮克斯的套路,各种剧情其实从故事一开始,就已经大致能猜到了大团圆的结尾,因此对剧情的设计并没有带给我很多惊喜。可是如果说到这部电影的所涉及关于生命的话题,以及关于家庭责任探讨的话题,却为我们乘上了一碗满满的心灵鸡汤。其中最为触动人的,是配合着音乐和故事中人物的追忆,把我们带回到内心深处最温暖,最美好的那片天地。

这是一部以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爱和信任,以及对梦想执着的追求与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之间矛盾为华庭的电影。人物的设定就充满着巨大的矛盾点,热爱音乐的小主人公背负着继承鞋匠家族事业的重担,故事的开场也符合童话的普遍设定——出走。

不过看完了英文3D版,本打算带5+的许泡泡去看的的冲动没有了,关于梦想,关于死亡,关于朋友间的信任与背叛,担心以她现在的年龄还不能很好的去理解,所以可以先放一放。

有关生和死

关于生和死的话题,似乎一直是对孩子难以启齿的话题,孩子们的眼中包含着对生的期待,而死亡的话题太过于沉重。然而,我们似乎应该都有感触的是——对死亡的认知有多近,对生的热爱就有多强烈。

今天在办公室,突然就”老人去世晚辈该不该回家“的话题展开了讨论,大家认为于老人在时,应该回去,老人不在了,回不回去都没有影响;可是我却觉得即使老人不在了,一家人回去对全家人还是会有正面影响的。最后结束于对我近于人身攻击的一句话:“你在公司待得太久了,没有经历过大事。”我反问同事:“在你看来什么是大事?”另一位同事硬硬的说道:“无关生死。”
那一刻我沉默了,若以此来确定什么是大事,我想我没有什么想要反驳的,我很庆幸,庆幸自己没有经历过所谓大事,我也希望就算我待得再久一些,也不要有这样的经历。
人活着,不用和其他人去比较,只求无愧,只求对其他人有好的影响,我想,人越成熟,对一切的沉淀是会越多的,因此我说:“我相信人是会越来越好的。”或许我看待生与死的观点的确很天真。面对各种自己的、他人的遭遇,我可以说的很轻松,笑得很自然,也许其他人看来是作,但这样的轻松不是无来由的。我想珍惜难得的快乐不是错的,一如宋丹丹所说演员,悲伤并不一定要哭,欢喜并不一定要笑。轻松的态度是有思考的,是不给自己以借口的,不给别人以压力的,当人,不是演员,更无需做给别人看,如果他人看来似乎是经历浅了,那就是这么回事吧!就是经历尚浅,又有什么关系呢?既然无关生死,不是大事,那这又有什么好在意的呢?

之后想想,人为什么会特别把自己的事儿当做是大事儿呢?有时是我们过于的自我中心了。当人把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才什么都是大事;可是人若只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更多去关注他人,关注身边的人时,便没有什么是大不了的事儿了。

我们的孩子们,我们自己,常常需要反思,当我们过于自我中心的时候,只能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的时候,自己的事再小也是很大的事儿了;所以,我们自己,还有我们的孩子,我们要教会自己和孩子,去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多去了解其他人的内心世界,当他人这样对待自己的时候,他们内心的需求是什么?

突然想起爸爸曾经说过的:“人啊,如果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伤害你的事情,那都是可以原谅的。”爸爸是个哲学家,这是最近几年我逐渐感知到的。

关于家庭和责任

家人之间的连接不在于距离,若内心始终有牵挂,就不论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会始终有连接。我很喜欢这部电影里关于终极死亡的诠释,如果始终有家人牵挂,不论人在哪里,心都始终在一起。我关于这一点,我很想聊细一点,可是又觉得聊多了会剧透了这部动画,而且我这一句也足以表达我自己对于所谓家庭和责任的阐述了。
多年前,曾经看过姜育恒的个人访谈,他聊到自己和女儿的相处,常常很忙的他没有很多时间和女儿在一起,可是但凡回到家他就要和女儿聊天,像朋友一样的聊天。当时他说,只要和子女相处的时间是有效的,就不必担心时间是长是短。我很赞成,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里,就要彼此好好对待,好好相处,然后在大量不在一起的时间里好好想念,念彼此的好,念彼此的欢笑和关怀。
不光光是家人,朋友亦然。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4: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0204-17号 Diana 《自编小故事》

17号 Diana 《自编小故事》
最近泡泡迷上了讲笑话,于是常常一起讲笑话,编笑话。刚好这期讲童话,就把我们编的小笑话和大家分享:

从前,有一个肉包子,他走着走着,太热了,就把外套脱了。然后他就变成了一颗肉丸子。肉丸子跑啊跑啊,跑到了汤锅里,然后他就变成了汤丸子;他掉进了油锅里,然后他就变成了油炸丸子......

从前,有一根挂面,她去理发店烫了个卷发,然后她变成了方便面;

从前,有一颗玉米,它吃得太多,长得又白又胖,于是它变成了爆米花。

笑话不知道算不算童话,不过目前女儿还小,和她一起编故事的能力也有限,于是就滥竽充数了,还请主教和大家指点。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5: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露营万岁》结尾部分

如果整本书只是抱怨这些生活琐碎就没什么意思了,然而神奇的是,故事却丝毫没有让读者感到丧气的时候,简短平静的文字叙述和流畅如电影片段似的画面的协奏出最令人愉快的乐章,而临近尾声的那场暴风雨将故事推向了高潮,使得故事最后的温情来得恰到好处又直击人心。
具体的内容我就不再细聊了,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和孩子一起来读一读。~~
前面我说,这是一本可以部分取代度假的好书,我说“部分取代”的意思是,如果有机会还是真的带上书和孩子来一次真正的露营假期吧!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5: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期第一轮 第17周 主教贴

教育资源与优质教育

17   Diana

为了搞清楚它哥俩关系,特地找度娘问了下什么是”教育资源“。

度娘告诉我,所谓教育资源“是人类社会资源之一。教育资源包括自有教育活动和教育历史以来,在长期的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费用、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设施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

通俗点说,好的教育资源就是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响亮的品牌,大家口口相传都说它好;老师的教学经验丰富,学校管理制度严密,教育设施优良,而且业界评价高,常常有其他学校前来参观学习。

所以好的教育资源确实会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的确是优质教育的一方面因素,所以也难怪全天下的父母都削尖脑袋、磨破鞋底也要让孩子上一所好的教育资源的学校。

不过,拥有好的教育资源的学校也有其显著的特点,我个人总结了2点:

首先第一个特点,少。
作为一、二线城市的深圳,优秀的教育资源不缺,然而,学校少、老师少,学生基数大,加上深圳本就是移民城市,这样教育资源平均分配下来,必然不可能公平平等。

深圳是特区尚且如此,经济水平更差的城市就不用说了。

第二,学生升学压力大。
拥有好的教育资源的学校,考虑到最多的一定是升学率,这不仅是校长的压力,也是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学校的压力会转嫁给老师,老师们的压力又会转嫁给学生和家长,因此,家长和学生们就会不断有一种被赶着走的紧迫感和压力,生怕有一点跟不上,自己就要落后了。

这种升学的压力会伴随孩子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高中,又从高中到大学。

而才刚刚开始基础教育的孩子们太早面对这些压力,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就一点一点的被磨灭殆尽,对自我美好的憧憬也会变成那对一张张成绩单上数字的紧张,而这种情绪将会伴随着他们走过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我试着问自己,好的资源真的就一定能换来优质的教育吗?当然,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能够给孩子选择一所教学资源雄厚的学校就万事大吉。教育改革了十几年,大家的观念发生着改变;可教育的现状让改变了观念的人感到痛苦和无奈。

我试问,什么样的教育形势下我们有资格谈论优质教育?

杨东平先生说,“好的教育,以最低的标准来说,是一种善待学生的教育,是不以学生为敌的,是不用考试和作业压倒学生并使学生感到恐惧的,这是最起码的。那么最高的标准就是带着一种人文主义的价值和理想,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以自由为最高目标,是点燃、照亮、唤醒、开悟、得道的一个过程。。。”

如果说好的教育资源能包含杨东平所定义的好的教育的全部内容,我不太相信。而如今,父母的选择其实有限,给孩子选择好的教育资源的学校,依旧看中的是重点学校的升学率,这很无奈。之前听到一个同事说到今年8,一个总分700分,考了600多分的孩子,依然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母女俩看到成绩抱头痛哭,那女孩对自己的母亲说,都怪自己没有考好,怪自己还不够努力。听到这个事情,我不仅是同情这对母女,更为她们感到悲哀——难道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就是能不能考上这所大学吗?可是这的确就是时下教育的现状,学生的生活就是考试,家长的选择就是升学。
我曾看到过国外学校的留学生面试,中国的学生们对自己的未来感到很茫然,都是父母说了算,脱口便是:“我爸爸觉得我学。。。专业比较好”,“家里人希望。。。”自己的喜好和理想全然没有,没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目标,这不论对国家和个人,都其实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我现在问女儿,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她说:“我想当医生给别人打针;还想当蛋糕师,因为我喜欢吃蛋糕;还想当摄影师。。。”但愿她长大之后依然能够依然拥有自己坚定的想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热情和勇气,而这也远远不只是好的教育资源能够带给她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5: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写写第四期第二轮17周 主教贴

17号 Diana

2017年11月26日   由阅读笔记引发的思考——记《说来听听》读书会

翻看自己今年的阅读笔记,自从加入三叶草之后,今年的笔记更加厚重、思想的沉淀更多。感觉今年不仅看了很多书,而且是在短时间内非常有质量的看了很多有品质的书,在学习和孩子一起读书的这件事情上,也为自己阅读的积淀找到了更有效的途径,一群人走得更远。
过去一直买买买的我,总是觉得书架上似乎少本书,那其实应该是阅读后缺乏交流带来的空虚感。参与初级班的学习,加入大声朗读群录语音故事,加入写写写群每周一写,参加故事妈妈的读书会,反而最近买书买的少了,却更有针对性的去买自己需要的书,更多的是把过去读过的书再拿出来细细咀嚼,慢慢消化,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这比我几年下来阅读的长进都要明显,也渐渐学会如何更好地和孩子一起阅读,和孩子一起做一件有共同兴趣的事。
原本想要列一份2017年的阅读书单,想一想觉得实在无法细致罗列出一整年阅读的所有书目,而且这样泛泛的列表也缺乏目的性,意义不大。于是,决定就这周的读书会讨论的内容来做一次梳理。
这一期的读书会大家在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基础上,继续阅读艾登.钱伯斯的《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
这一本书是英国当代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的毕生力作,书的内容是在知道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引导儿童充分的阅读。可以说这本书是字字珠玑,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值得反复阅读推敲,去思考去讨论,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七位妈妈花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探讨,依旧觉得意犹未尽。
以下是我针对读书会讨论关于这本书整理出的相关要点:
1.关于一本书的阅读背景。
当晓芝问道大家有没有去查阅本书的写作背景时,所有人都沉默了,于是晓芝跟所有人强调了关于阅读一本书应当了解其写作背景,并向大家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做了简述。我们也因而了解到,这样一本书是为何而创作出来。
2.我们藉由这本书中的建议的提问方式和问题去进行讨论:首先分享大家最喜欢哪里?然后,聊聊有哪里是读不下去了或者是有困惑,第三,阅读完这本书你可以给别人什么建议?
大家分别从书中摘取要点说明自己最感兴趣的,印象最深刻的,或是最喜欢的部分。我们首先发现,再提问题以前,提问的人不能预设答案;然后我们讨论什么样的问题适合提出,晓芝建议,如果万一没有经验,一不小心把天聊死了,可以通过找回与文本相关性的方式重新回到问题或话题;一开始大家的讨论基本都集中在摘录书中的原文上,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慢慢发现,我们自己在表达之前往往并不太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可是在叙述的过程中,自己的想法会越来越清晰,自己的观点就逐渐形成了,对于孩子而言也是这样。
之后我们聊到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引导孩子去做深入的阅读。
“侦探式阅读”被我们公认为比较适合一开始吸引孩子进入深入阅读的方式之一。我们详细的探讨了关于侦探式阅读应该如何去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晓芝也推荐了许多周边阅读的书籍,例如《夏洛的网》、《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好绘本如何好》、《书语者》等等比较经典的书作。
之后的话题就不仅仅围绕着阅读,而是围绕着儿童教育,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适合我们的孩子展开了更广泛的讨论。
我们发现,注重孩子表达的同时,也更应注重有表达而引发的倾听,不仅我们要更多倾听我们的孩子,也应让孩子去学会尊重别人,倾听他人;我们也发现,交流与讨论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我们发现有效提问的重要意义;我们也发现,单纯靠读理论而不实践是没有办法更好的理解书中深意的。
于是,我们开始积极的想到要实践。实践的主体当然还是回归到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由此,我又想起三叶草故事妈妈第二期初级班开班时,李迪老师曾经说到“推己及人”的阅读推广理念——我想,用我们的心去带动更多孩子和父母加入到热爱阅读的学习型团队中,正是这四个字的完美诠释。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5: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写写第四期第二轮第15周作业

17 Diana
熊孩子?咱家没有
这周末出差提前一天回,本来是好事,却因为身体抱恙摧残了好好的一个“小长假”。
小家伙当然也会为自己抱不平了。第一天,躺床上就不禁感叹小家伙口才怎么这么好?哔哩吧啦一堆全是道理:“妈妈你这样怎么行呢?你看看现在几点了?太阳都出来啦,你还不起来!你再这样,我可不管你啦!你看看你爸你妈,他们每天多辛苦呀,他们这么辛苦你还在这里睡觉!奶奶说生病了要多运动,你赶快起来运动呀!快点起来!带我下楼去溜冰!”这理由杠杠的,我完全丧失辩解能力,只是笑的我得肚子又疼的七荤八素。
第二天早上起来第一个问题:“妈妈,你肚子还疼吗?”哎呀我的“小酥肉”,真想搂过来大大的亲一口,又是端茶又是递药,心里早就化啦!”
还是女儿好,小棉袄的作用小小就能感受到了。所以,好吧!我就嘚瑟一下,我们家没有熊孩子!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5: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写写第四期第三轮第7周作业

聊聊小时候最爱吃的美食  17Diana

排名NO1:萝卜饺子
在老家湖北宜昌的土街头,每到冬天,就有那一两家的老人家搬一把木靠背椅,在路边支上小煤炉,架起油锅,炸着香喷喷热腾腾的萝卜饺子。 所谓萝卜饺子,就是切好的新鲜萝卜丝,用盐和辣椒拌好,用一个小铲子形状的模具淋上面浆,放上萝卜丝,再淋一层面浆下锅炸到金黄。炸出来的萝卜饺子外面裹一层酥酥脆脆,里面的萝卜软糯清香,辣椒更是锦上添花。每次过年回宜昌,爷爷一定会趁早去市场上买上一簸箕,一家老小每人一个,热乎乎的咬上一口,轻轻的哈着热气的小心的嚼,这感觉一个字儿:“爽”  

排名NO.2重庆小面
地道宜昌人一定知道,重庆小面才是宜昌人每天早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尤其是冬天,走进随便一家装修简陋的面馆儿,点一碗小面,呼噜呼噜的吃上一碗热辣辣。 小面可不是一碗简单的面,首先,面得是宽宽的碱水面,用湿面;然后,汤底得是店家凌晨早起就用大锅炖好的辣牛肉汤。好吃的小面,面和汤是关键,而其中凝聚了勤劳的面店主人的用心,好吃的面家门面不大,却来来往往都是常客。宜昌的孩子很小就很会吃辣,跟这鲜辣的牛肉汤不无关系。 排行NO3:凉虾 说了半天冬天的热食,最后来说一个老少咸宜的夏日冷饮——凉虾。凉上一脸盆冷开水,用打好的米浆煮热,用特制的有许多小孔的木勺,将米浆倒在有小孔的木勺上,再用一柄小木勺在孔上来回擦拭,米浆顺着小孔落进冷水中,瞬间冷却,变成一粒粒白色,就像小虾游在水中一样,凉虾由此得名。吃的时候,舀上一勺调好的冰镇红糖水,再放入凉虾,绝对是夏日里不可抵挡的诱惑。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5: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写写第四期第三轮第6周作业 17号 Diana
聊聊关于“全职妈妈”
看到川轩妈这期的焦虑,感觉完全是与我相反的经历,我们却遇到相同的问题。
我未婚前曾经有一度非常憧憬着一种生活——老公养家,我在家全职养娃。后来真结婚了,赤裸裸的现实表明,我过不起这样的生活,尤其是在深圳这样压力大的城市,更加是一种奢侈的愿望;于是有一阵子非常焦虑和抱怨老公的时期,那期间我们总是矛盾不断。
后来,大约是孩子两岁多是时候,一次偶然和同事的聊天,却让我豁然明白,自己根本就不是会过全职生活的妈妈,我假想,如果我完全不工作,没有收入,我会陷入对未来更多的焦虑和恐慌之中。
做不来全职有几个原因:
1、我个性很强,受不了委屈。从小就个性很强,因为家里男孩子多,加上我们这代人大多是独生子女,小时候就比较得所有人谦让,因此也总是觉得老公的关注和谦让是应该的,如果让我去迁就他,可能早就一脚把他踢到太平洋了;
2、不会烹饪、不善家务,事业心重。身边的人都说我是工作狂,凡是遇到与工作相关的事情,就拼了命一定要做好,责任心很重;可是,如果家里一天没人做饭,没人做家务,我宁可住酒店、吃外卖也不愿意动一指头;同事常常说我是好福气,父母在身边,嫁的老公会做饭,女儿又会操心;其实我常常反思,正是我这样的个性,才造就了自己这样的生活吧;
发现自己说得自己好像很懒一样(不过好像也的确如此),但其实每个人过得生活都是自己选择的,因为选择了不考虑经济实力只考虑爱情,嫁给了现在的老公;因为不要让自己落后于同龄人,不让自己落后于时代,选择不断学习和给自己充电;因为酷爱阅读,想早早跟孩子一起读《哈利波特》,选择加入了三叶草;
但人生就是这样,当你做出选择的时候,在享受好的一面的同时,你也必须要承担同样一个选择带来的坏的一面,比如,不能按照我的理想做个全职妈妈,但却激励我更广泛的去在自己的行业里有所发展;为了给自己充电去学习,却同时也常常忽略了家人,或没有时间充分的和家人在一起;酷爱阅读而加入了三叶草,却意外收获了更多和孩子在一起工作、共同学习的勇气和时间。

记得前阵子读了一篇文章,当作者对一位朋友抱怨自己身边人的错误而让自己非常糟糕的近况时,朋友却惊讶的问作者:“你怎么可以允许他们这样对待你?”

是的,一切的源头都是自己。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自己的状态,主人都是我们自己,不是其他人。

今天和孩子一起探讨这个话题时,孩子的一番话也同样让我也找到了相似的答案。
我把妈妈向家人发脾气的问题抛给了她,她回答我:“如果一个人在发脾气,那后一个说话的人就应该告诉她/他,让tTA保持冷静。”我问:“意思就是后面的那个人一定不要再发脾气了,对吗?”她回答:“对,如果后面那个人再发脾气,就会吵起来了。”
当她始终把自己置身于后一个人的时候,我发现,孩子就像一个哲学家——她不能选择让不让别人发脾气,但她可以选择让自己不动怒,同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影响身边的人。
没错,我们都不是独立的人,既然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我们都被彼此影响着,我们也影响着对方,我们不能控制其他人,我们却可以选择怎么做是遵从自己的本心。

所以,抱怨的时候、互相指责的时候、有些泄气的时候,让自己深吸一口气,想一想自己的本心,过让自己觉得舒适的生活,因为每一天都应该是自己的,每一天都是我们自己选择怎样去度过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2-6 15: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写写第四期第三轮第5周作业 17 Diana
2017年,哪一天你认为很重要?

记2017年银耳粥的十大事件:
事件一:大年初十 送别102岁高龄的太奶奶 记得小时候与太奶奶的小互动:给她读报纸,她夸我认识的字多,说我能干。她爱养猫,爱抽烟,爱喝浓茶,也特别要求我们这些晚辈对她尊重,对礼仪几近苛刻的要求。后来我才知道太奶奶身世坎坷,先生曾是黄埔军校四期学员,妹妹一家战争时期全部移民了台湾;解放战争时期又自己一人带着着三个孩子,用独轮车给解放军送物资。她一聊南京、苏州就停不下来,可是我们这些晚辈就是没人愿听她慢慢说完......愿太奶奶安息。
事件二:三月份 报名加入三叶草故事妈妈初级班,正式开始了公益故事妈妈的旅程。从这开始,也结实了许多意趣相投的妈妈,可以说这是这一年中最幸运的事情。
事件三:五月底 丹麦乐高教育访问团四人行 有幸参观了乐高位于丹麦比隆的总部、丹麦工厂,体验了员工餐厅,拜访了当地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与当地的老师沟通交流,这段经历对我自身而言也是弥足珍贵的。
事件四:五月份 参加三叶草故事达人大赛 成功晋级半决赛 虽然最终没有机会进入总决赛,但这对于我自身来说还是很大的鼓舞
事件五:五月份 参加了三叶草组织的阿甲老师的绘本阅读培训讲座 这是我第一次非常系统的进一步了解绘本阅读,老师的魅力和对于绘本的精彩故事完全吸引了我
事件六:七月 台风天 冒着可能被台风卷走的“生命危险”参加了曾获凯迪克奖的绘本作家凯蒂.克劳泽的艺术创作工作坊,用李迪老师的话说:“当天见面的都是生死之交”。却因当日的讲座让我重新认识了如何进行艺术创作,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解读美好事物的方式,那天的收获对我未来的人生都将会有巨大影响。
事件七:八月 云南昆明-大理-丽江游 伴随着孩子一起天天长大,我们也越来越多对自己的成长有更多要求和规划,和孩子的共同成长会让自身也更加美好。
事件八:九月 FIRST赛事全国巡讲 能够流利的使用英文为我的人生带来一些机遇,我也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叫“上帝关上一扇门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一次巡讲经历让我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和人情冷暖。
事件九:十一月 毕加索&达利艺术作品展 带着孩子一起去感受了伟大艺术家的作品,我相信这样的经历远胜过去上绘画课,当女儿在我的画上学着老师的样子圈出我画“错”了的地方,我感受到某种东西破碎的声音,愿她用自己的眼睛耳朵身体,去看去听去感受,不要被束缚,但理想和现实往往有差距。
事件十:十二月 拿着绘本去幼儿园讲故事 《红豆粥婆婆》带着乐高教育新品去和孩子们一起玩。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竟然有孩子记得我在一年前给他们讲过的《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的故事,也记得我带他们用乐高积木做的刷牙小活动,让我既兴奋又感动。在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候,不仅仅是孩子有收获,对我们自身而言,也是一次将自己灌满的机会。
如今已是2018年1月,新的一年新的收获,每一天都弥足珍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3-29 07:37 , Processed in 0.056444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