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天静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年共读计划第2期:《说来听听》不能参加线下分享,提交文字作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31 21: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来听听》阅读心得
2016年中级班——莎莎——群名称“楠桐包“
学院共读群这一期一起共读的书目是《说来听听》,这一本书我之前就有看过一次,那时是跟《打造儿童的阅读环境》一起买的。之前我对它仅限于看过,从头看到尾的那种看。这次恰逢学院共读群开读这一本,看到共读方案时,我很期待,对于这类书,我真的欠缺引导性的阅读。应该说对于工具书,经常自己读会卡壳。
这次共读的期间,春节的假期横跨中间,于是打卡从假期后我才延续着,书倒是一直有翻看,自己的收获还是甚多。。
从第一次读这一本书,我颇困惑的是经常有读不懂的状态的存在,也可以说是对书里没有产生太多的共鸣。我不知道是不是跟我以往在故事过程中,没有去与孩子多加探讨,或是多从提问的角度去互动上有关。
这一次再读这本书,对于书里不太明了的地方,我则是会重复多遍的去阅读它,或是会选择性的跳过,有时前面的疑惑在后面的某个点中就寻找到了答案。且这次在阅读中,我比较有目的性去读里面的内容。正如群里伙伴们一起聊到的,《说来听听》是一本指导书,这本书就是要我们学习如何引导与孩子共同阅读一本书,并说出对这本书的看法。
在本期共读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不拘泥于与孩子共读时,一起去寻求共同的或是说相同的表达方式,抑或说是答案吧。更多的是和孩子一起发散思维,一起去说说书里自己读到的,或是看到的,或是感受到的各种信息,这让我尝到了一起阅读的另一种甜蜜。共同的一种乐趣。
首先,我先说说在这本书中,我喜欢的部分。
1、四种表述方式:
说给自己听:“把想法说出来“的动机不仅止于聆听自己的内在,同时更希望通过和听众的互动理情自己的意图。
说给别人听:听众将听到的东西内省消化,然后将自己的理解反映给说话者,说话者才能从另一个角度检验自己的发言。将想法说给别人听,意味着听众也开始思考,原本只是自己的想法,因此转化成同组成员的财富。我认为同组成员的“各自表述”同等重要,它们彼此牵制。互相影响,并无高下之分。
大家一起来发言:团队中每个人都各知道一部分,但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当团队中每个成员各尽所能、互助合作时,绝对比个人更能挖掘文本的意义。
聊出新想法:深入参与共同讨论,我们更能体会文本丰富多元的样貌。
2、儿童也是评论家。
     评论不外乎是以读者对文本的亲身体验为基础而向外拓展,没有这个基础,一节都是空谈。
奥登对评论家的6条期望。
3、儿童就是评论家。
阅读讨论中的只字片语都弥足珍贵,插科打诨也是。我觉得我们经常会忽略和低估这一部分的作用。孩子们希望老师帮助他们说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事情,而不是替他们发言。说及,老师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儿童读者为自己发言。也就是我们不要太早的说出自己的观念。书中说到孩子有能力做评论家,并不是孩子力所不及,而是大人们根本没想过让孩子们试试看。
在书中我记录下来,于我很有用的各点如下:
1、        必须与孩子共同读一本书,这样彼此间才能有共通的点,即话题的产生,当有了话题的引入,聊天的通道就自然而然的打开了。在聊的过程中,更多的要去用启发性提问的方式,让自己和孩子有畅聊的空间,同时,要避免脱口而出的:“为什么?”
2、        有时在聊的过种中,难免会问到一些不太好把控的问句。那么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能有把聊天者拉回到文本,并要时刻保持不跑题,不偏离主题的现象。我想,这应该要带领者本身具备对文本的熟识和背景的了然,加上有一定的控场能力,才能掌舵整场讨论的主线。(其实我对“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一类型的问题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发问,还是不太明白。)
3、        在引导孩子贴合文本的表达或是回答问题时,提问者首先要关注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是否符合文本,孩子是否理解这个问题本身的意思,还要根据在场孩子的年龄和回答与问题相关的能力。
4、        除了采用启发式提问或是开放形式的的提问方式,还可以把问题的思考范围缩小,例如:有限的选择性问题。书中很多例子也都体现了这几点,在问题的回答上,孩子们都是没有一个标准答案的。
5、        当孩子在问题上碰到没有回应,或是干脆的说:”不知道啊。“或是说:“我就是知道啊!没有原因“!那这时引导者要有技巧的转换下问题。
综上所述,这本书就是教们如何学习在阅读中和孩子进行提问的。
总的来说,在这一整个共读周期间,读完这一本书,除了前面的理论性的内容,书中的很多例子,如书中老师般,很好的聆听学生所说,并在提问时,会将学生所提出去部分再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其思考后说出答案,再帮学生进行组织归纳。这也是很重要的呢。
让我想搜罗这些书籍,真正的去实践,我想跟书中的内容依葫芦画瓢的去实践,从中让自己去学习到在实地中如何去说与听,让自己怎么说,引导别人怎么说,如何做到说与听的结合。或许如何去倾听,如何去感受别人的所说, 是更为重要。
发表于 2018-3-31 23: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共读笔记

皮皮陈刚 2018331日星期六


《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这本书,我以前曾经浮光掠影地读过一次,因为觉得内容有些浅,说实话,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隔得久了,以我的破记性,重看之时,居然像在读一本新书。以前看书,极少在书上划记。前不久开始共读《书,儿童与成人》这本书时才刚开始尝试,无他,至少是希望能够拍照以后,有笔划记的痕迹,可以聊示“本人今日已到此一游”。划着划着,越觉得有了意思,写几句批语,标记阅读时的心情或感想,很是酣畅淋漓。尤其是看到过瘾的地方,写一两句批注,大有在微信及时沟通的感觉。


说来听听,怎么问,为什么要这么问?为什么这么问了以后,孩子们会积极回应,其他差不多的问题,换一种方式为什么孩子们的反应会截然不同?平等而友好,互相尊重,亲近书本,彼此分享,在活泼中深入,从而提升各自的心智。关于“真心”,关于“先见”,“先见”之见,是否不如不见?“真心”之心,是否足够直抵内心,我们真的需要更重视与孩子善于阅读的讨论,围绕着书本展开的一切话题都值得重视,哪怕是时隔很久以后,偶然之间提及的一两句话。所谓“先见”,又可以说是“成见”,打破成见的壁垒,放下成见,去真心地与孩子们沟通,听取他们的发言和感想,记录下来,观察这样的讨论会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后续效果。这是一个长久的话题,这是一个持久的课题。


《说来听听》里,钱伯斯提及了一个叫做“阅读循环”的图表,串联了阅读行为中的每一个环节。选书、阅读、回应三个行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成年人(老师或家长等)的介入和支持。


喜欢某位作家的某一作品,然后再阅读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或同类作家的作品,被作者认为是井底蛙式的阅读。井底蛙式阅读的读者,安于现状,拒绝任何形式的探索。他们担心走出井底就是世界尽头,怕摔个粉身碎骨。


回首当年,我们都曾被自己所喜欢、所闲逸的大人影响。事实上,这些影响一直持续至今。我们听得进去这些人关于读过的书和读书时的感受,也会找到相同的书阅读起来。成年人的榜样是实实在在,影响久远的。在倾听别人的读书经验,并与他人分享自己读书心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某种形式的读后心得发表,参与者可以交换信息、分享热情;同时,探索不同阅读领域的意愿也会提高。那些燃起我们阅读激情的人们,那些和三五好友畅谈读书心得的热烈淋漓,引发我们对书籍的深度探索。


研究越深入,我们越相信“讨论”在阅读过程中确实扮演着核心角色。除非我们将读过的书拿出来讨论,否则我们无法真正明白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


《说来听听》,作者在前言里提到,这是一个健谈的年代。确实,人们似乎在不停地说话,似乎在不停地沟通。这是一个在我看来,前所未有的拥有更好沟通的时代,尽管它还没有像我希望的那么好,但不可否认,它一点一点在变得更美好,沟通得更通畅。


我们这一代的父母,有相当多的人接受过父母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的家庭相处模式;能跟父母谈话,甚至谈心的,不一定能有太多人。然而我们需要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需要学会的是一种全新的亲子沟通模式,要尊重孩子,要理解孩子,最好是不要打骂。很多父母会觉得无所适从,觉得不可理解和接受——凭什么我们这么倒霉,小时候是我们当孙子,当父母了也还是要我们当孙子?
其实,这是在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将童年更好地重来一次,按照我们更喜欢的方式,在我们更好地成长以后,活成我们更想要的父母。时空穿梭中,我们小的时候一直遗憾没有的跟父母的好的沟通,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学习着来主导,来创造条件,引导孩子跟我们好好沟通,互相尊重,彼此鼓励;从一本书的阅读开始,畅所欲言,释放心声,共同学习,共同赢得收获和进步。这样的情形,同样发生在老师或其他成年人与孩子们之间。


孩子有他们的视角,我们有我们的,各有所长,各有所好,成年人完全可以在讨论中,请孩子们说来听听,引导他们说出真正的自己,也完全可以将自己开放给孩子,让浅表的沟通慢慢深入到内核。学会尊重,学会引导,学会聆听……说来听听吧~~


WH.奥登(1907-1973,近代英国诗坛上最知名的诗人)对评论家的期望如下:


1、让我知道出版界有这么一位作者,这么一部作品。
2、让我相信自己因未曾仔细阅读该书而低估了这位作者或这部作品的价值。
3、能够弥补我的不足,让我知道不同时代、不同背景所酝酿出的作品间可能存在的关联。
4、加强我对一部作品的理解。
5、读后能增广见闻。
6、能让我触类旁通,思考人生、科学、经济、伦理、宗教等。


其中第2点,让我想起了201794日发生在我家的事情。


那天,云钊一开始想去看电影《敦刻尔克》。他希望爸爸可以一起去看。爸爸查了一下国内外的评分,说评分比较低,不想去看。云钊也直接回复,说“你不看就不看,我们去看”。然后我陪他去上动力机械的课,一起出去了。出门以后,我问他,如果他被我们这么说“你不看就不看,我们去看”,他会不会觉得有点难过?他想了想说,“那我们再打个电话给爸爸吧,跟他说我们还是希望他一起去看电影,评分是评分,是别人的评分,他可以自己看一下预告片感受一下,具体的好不好还是需要自己来说了算的。”爸爸查了《敦刻尔克》的10分的总分,国外评分是1.7分,豆瓣评分是2.9分,截图发给了我。后来爸爸还是说评分太低,他就在家休息一下,不出来算了。


云钊和我后来跑去看了这部传说中的烂片,感觉都还挺好的。于是云钊总结了——看来还是我说得对啊,一部片子好不好,还是要自己说了算;别人打的分是别人打的。


后来,在云钊的说服和强烈要求下,爸爸和云钊一起看了《敦刻尔克》。爸爸说,没想到这部片子还真的挺精彩,看来,确实还是得要自己看了才好评判啊。


这件事情,其实也是一件非常典型的云钊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爸爸承认自己原来低估了电影《敦刻尔克》的事情。阅读如此,电影亦然。在这一点上,云钊其实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小评论家了。


书中作者提到了三种分享——分享热情、分享困惑、分享关联性;也说了四种表述方式——说给自己听、说给别人听、大家一起来发言、聊出新想法。如何“聊出新想法”不是一个容易的课题,肤浅地说来听听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需要引导孩子们对书中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时,对相关问题进行认真探究时,就不容易了,家长也好,老师也好,都不妨好好思考。


阅读谈论中弥足珍贵的是什么?——真心接受儿童的意见,相信所有的看法都是宝贵的。说来听听的内核就是:真心想得知读者的体验,包括读者希望说出来的一切,不管是对一本书的想法、感觉、回忆还是好恶。这里,我将话题岔开一点儿,真心接受儿童的意见,在有的父母看起来可能有些不可思议,或者觉得搞笑——小孩子的说法还值得这么严阵以待吗?其实这里也涉及到一个亲子视角的问题。我们是在采用什么样的态度与孩子沟通?是在居高临下的,还是平等对待的?在阅读谈论的时候,我们作为家长也好老师也好,都可以更好地觉察自己。


“说来听听”“你的意思是……”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听孩子浅显、幼稚的意见,不用催促,耐心地等孩子们组织好语言,从容地表达,而不是急于发表评论或自己的意见。我见过有的家长会经常问,包括今天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两次情况,就是有人在问小朋友一堆的问题:你还记得上一本书讲的是什么吗?你觉得这本书有什么意义?也有家长提出疑问,不知道带着问题读书的方式,是否适用于自家孩子。我滴个天哪~这是我很不喜欢的方式,


任何只都有不读书的权利;跳页阅读的权利,不读完整本书的权利;一读再读的权利;什么都可读的权利;包法利主义的权利;到处都可阅读的权利;攀爬页数的权利;大声朗读的权利;保持沉默的权利。这是丹尼尔•贝纳在《阅读的十个幸福》中提到的。我深以为然。


要想好好地跟孩子沟通讨论,倾听孩子的意见,首先得把视角放平了,跟孩子站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才有深入下去的可能。

就这样,诸君,请一起加油努力吧。
发表于 2018-4-1 00: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中级班 E01 梁竞然
《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这本书买了好久了,买回来后看来一半,后面就没坚持看完。这次不是参加线上共读,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读完。刚好共读期间遇到春节,有一章没一章的看完了一遍。年后回来工作异常忙碌,说好了再好好细读的还没读。
前言里面指出来的,丰富的阅读环境与读者能否言之有物,有共生关系。给孩子一个精心设计、陈列大量读物的环境,所有读物都经过挑选,固定为他们讲故事,并鼓励孩子保持自己的阅读习惯;同时,对他们彼此闲聊、与老师讨论阅读心得予以肯定。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的孩子,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也就是说,能有板有眼地将阅读经验诉诸口语,与人分享。目前遇到的现状是,孩子读的书多,但是大人能与之讨论并引导其闲聊的太少了。
第一章 揭开“说来听听”的序幕 在倾听别人的读书经验,并与他人分享自己读书心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某种形式的读后心得发表,参与者可以交换信息、分享热情;同时,探索不同阅读领域的意愿也会提高。阅读存在于对所读书籍的讨论中。
第二章 三种分享
分享热情,一般读者倾向于描述故事情节,并且谈论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部分。分享狂热大的情况有以下两种:一份单纯的喜欢,一份强烈的不以为然。
分享困惑:当如何如何时,是什么意思啊?
                   你看得懂这一段吗?
                    我不喜欢这种结局,你呢?
                   我觉得那个老师的角色没说服力,你也有同感吗?
                    我不懂你为什么对这一幕情有独钟?
分享关联性(发现可依循的模式):通过发现书中各类元素的关联性,我们便可以释疑解难。这些元素包括语言的使用、情节的安排、事件的组合、角色的设计、象征意义等。
第三章 四种表诉方式
            说给自己听,说给自己听的动机源于倾听自己的内在想法。
            说给别人听,听众将听到的东西内省消化,然后将自己的理解反映给说话真,说话者才能从令一个角度检验自己的发言。
             大家一起来发言,“大家一起来发言”的私人动机在于加入一个讨论团体,并希望通过集思广益来解决那些靠单打独斗无法完成的、棘手的、复杂的问题。
             聊出新想法,深入参与共同讨论,我们更能体会文本丰富多元的样貌。儿童也能在重复阅读的活动中享受类似的“知性喜悦”。
第四章 儿童也是评论家?不管提问、报告、比较和判断,对儿童而言都是出于直觉的行为。陈诉一部作品的意义就是交代自己阅读的感触。
第五章 儿童就是评论家  孩子们希望老师蚌自主他们说清自己要表达的事情,而不是替他们发言,或者解释来龙去脉。他们希望在考试的指导下,发掘出自我表达的能力。
老师们要怎么做才能让儿童读者为自己发言。为人师者该怎么提问?该如何引导孩子们尝试不同的写作经验?
孩子们有能力当书评家。孩子们对自己生活世界的认识极为丰富,问题在于老师如何有效引导,讲这些认识应用于讨论,然后在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对讨论内容做补充修正。
1.各年龄层的孩子们,其阅读多样性和大人并无二致。
2.我们多半低估了孩子们的阅读和评论能力。在诉说自己的故事和阅读别人故事的心得的过程中,孩子们会体会并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且发掘自己的潜力。
3.团队中的每一个孩子,无论资质如何,只要他们与人分享阅读中最直接的观察,就能很快积累对文本的认识,抓住文本的精神和意义。
第六章 弥足珍贵
要想帮助孩子们或大人把读书心得报告得调理分明,首先要真心接受他们的意见,相信所有看法都弥足珍贵。
“说来听听”的中心思想就是:真心想得知读者的体验,包括读者希望说出来的一切,不管是对一本书的想法、回忆还是好恶。
原本只有自己知道的阅读心得,一经小组成员的分享,便延展了文本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互相讨论,一个属于大家的文本便产生了。
老师们需要一组完整的问题来辅导学生畅谈读书心得,必须让读者在表达意见时感到放心,认为自己的意见有分量。
第七章,为什么要“说来听听”
“说来听听”是一句有魔力的话,以前没看之前,会习惯的问“为什么”,观察身边的人大家交流中也是会多说“为什么”,看完书后,就开始会提醒自己要多使用“说来听听”。在跟孩子们讨论中,也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片段去切入“说来听听”
第八章 你的意思是......想了解一本书的意义,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在“说些什么”,非常花费时间,并非可以一撮而就。必须针对特定、实际的问题展开讨论,它们才能在讨论过程中被逐步发掘和建立。不妨先从自己能应付的部分着手讨论。
第九章,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老师问了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提问,却不暗示答案可能是什么,而且没什么攻击性,就算答案是“我不知道”和“我猜的”,也没什么大不了。任何意见都弥足珍贵,即便是没道理可讲的直觉或猜测。
第十章 选书
帮学生选书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老师全权做主/ 学生提意见,老师做决定。/高层指示。如校长、教学主任、考试机构等
第十一章 文本阅读
课堂阅读:1.大声朗读。绘本、诗、短篇小说和由几个章节组成的书。有些长篇小说具备很强的故事性,而且段落分明,这样的书也很适合在课堂是每天朗读。
在课堂上朗读小说的好处之一是,每个人都能在相同的时间内“听”完一本书,不必担心一些人会半途而废,或者无法在期限内读完。
课外阅读
重复阅读
孩子们能体会重复阅读的喜悦,他们都会反复阅读自己最喜欢的书。
中场休息
经过“中场休息”孩子们可能连书的内容都记不清了。对孩子们来说,隔一个周末最合适,拖两周就太久了。
穿插坐在阅读中的非正式谈话
如果读的是一本较长的小说,课余的讨论则有助于维持孩子们的兴趣。
第十二章 凸显讨论重点
凸显讨论的第一个主题:说来听听的四个基本问题:
1.你喜欢这本书哪些地方?
2.有没有什么不喜欢的地方呢?
3.有没有什么章节让你觉得想不通?
4.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些重复在书里出现的固定模式?
不要让讨论中断
1.利用各种策略,提出“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问题,时时把读者的讨论拉回轨道,以文本为依归。
2.随时准备提出有助于讨论发展的“概论性”问题。
3.能够随时提出特别与讨论书籍相关的问题。
4.视情况需要,要整理读者的意见并扼要说明,让大家有机会温习方才讨论过的种种,不致思绪无法衔接,影响讨论的连贯性。
第十三章 “说来听听”问题构架
基本问题 ,
1.这本书里面有没有什么是你喜欢的?
2.有没有什么是你不喜欢的?
3.有没有什么让你觉得困惑不解?
概论性问题  
1.在还没度过这本书之前,你想过它会是怎么样的一本书吗?
2.这会儿你读过了,感觉怎么样?
3.和当初的预期有没有什么出入?
特定问题,
1.你认为这个故事从头到尾得花上多少时间?
2.故事主角是谁?
3 .书中哪一个角色你最感兴趣?
第十四章 “说来听听”实战现场
今天就“说来听听”进行了实操,孩子们给了我惊喜,不过对于问题的提问,还需在好好思索。对于实操过程中的提问,我觉得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通过不同的实操案例,会更加的有经验。也可以针对说来听听里提到的问题构架的问题,先去做操练,再去总结和反思。

之所以拖到现在才写读后感,是因为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要实际操作,读起来的感受并不多。反而觉得应该按照书里的问题去在实际的故事会中去提问,并记录和总结孩子的回答,不断的去实操总结反思,才能真正的把“说来听听”运用好。所以今晚借着这个机会,又按照比较死板的方式从头到尾的记录了一遍,自己也加深了印象。对于实操以及书的反复阅读,还需再下功夫。
发表于 2018-4-1 01: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内容综合为提纲式的思维导图,加上理论指导的共读实操。需要反复读这本书,并连续读完成套书的内容。
《说来听听》读后感1.png
发表于 2018-4-1 02: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年前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人说读起来比较轻松,我自己却看得很吃力。
而这次共读恰恰相反,很多人说读起来不容易,我自己却觉得很轻松。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最初我完全把这本书当成一本严肃的理论书在啃,有点像是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而这一次我是在快速的寻找我的节奏,用自己的线索来组织作者散落在全书中的各种珠玉。所以不再是尝试去记住各种条条框框的理论,而是试图找到作者的具体的理论规条背后思想的共振。

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的要点都在前言和第一章,开门见山讲得明明白白。
这本书的主旨就是要帮助儿童更好的谈论自己阅读过的书。阅读和口头表达,两者都是一种需要习得的能力,且相辅相成。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周益民老师在序言中凝炼的句子,在我看来是全书中最亮眼的部分:作者强调要充分信任儿童的阅读能力,真心想得知读者的体验。

如果不在一开始,对这部分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和认同,后面作者所提到的种种方法和策略,往往可能会把我们带入另一个误区。有点像我最初尝试阅读本书的状况,唯方法论,限入教条而不自知。伴随着这段时间的学习,越来越觉得我们需要更多的退后,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仅仅是人际关系,在我们的学习成长过程中,这种抽身一步的视角和思考,尤为重要。
带着这样的底色,再去看后面书中主体部分提到的内容。

我发现所谓三种分享,就是一个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举动,包括热情、疑问、关联性。(这个和后文问题架构章节的问题遥相呼应)那么这三个分享说的是什么?其实就是说儿童是天生的评论家,或者说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天生的评论家。回到前面核心观点,就是我们需要充分信任儿童的阅读能力。

再来四种表述,实际上我更喜欢作者最初所说的四个层次,这种说法被戈登·韦尔斯提出疑议而改成了现在的四种表述这样的说法。确实韦尔斯说的有道理,层次一说好像有高下的嫌疑,但这四种表述我觉得是隐约有递进的关系在的。这一章给我最大的困扰大概就是在这些用词谴句方面的纠结。
如果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做一个类比,就好像是我们线下的共读会做分享。
先自己准备,可能对着PPT在脑海中推想自己分享的场景,又或者像Wendy那样掐着表演练的学霸模式。(说给自己听)
接着到现场,实地分享。(说给别人听,但实质上还是在检验自己)
大家现场开始讨论,每个人的感受分享出来。(大家一起来发言)
而最终我们在现场,每一个人都有了各自的收获。来自过程中对自己认知的深入和调整,来自其他人打开的新的思路。(聊出新想法)
所以四种表述,说的是阅读和表达是一种可以习得的能力。并非一蹴而就,但是可以习得,而四种表述正是描述的这一思考和进步的过程。

其后的五、六、七章,进一步从各种维度来说明需要充分信任儿童的阅读和评论能力。
第八、九章,说的是如何来时刻提醒自己,要“真心”想要听孩子说。
第十、十一章,阅读本位的问题,说来听听是本书的主旨,但阅读本身才是这一切的根基。
第十二到十四章,提到的很多方法或者策略,包括问题的架构,我认为反而不要太较真、太抠字眼。这一段是作者用了很多实际的案例和经验,来重申如何信任孩子,如何做到真心想知道读者的体验。很多同学在有关问题架构方面的疑惑,我觉得都是太过于执着作者提到的这些方法和形式,应该是去体会这此东西背后的支撑是什么,作者想通过这些案例和经验呈现给我们的是什么。比如说问题架构,作者用的三种分类,基本问题、概论性问题和特定问题。我最初的阅读就被这个地方困扰过,很多时候傻傻分不清到底这个问题算是哪一种?可是当你跳出来看,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在围绕前面所说的三种分享。正如我前面的观点,所谓三种分享就是一个阅读者天然的阅读过程,那我们要讨论,不就是应该顺应这种自然而然的问题来进行吗?不然怎么叫真心想得知读者的体验呢?
最后一章的游戏,是一些小的“把戏”,帮助我们提高阅读和讨论的效率。我们要做的是尝试使用,并举一反三,找到更多更适合自己的群体的“招式”。

最后还是想用周益民老师的话来提醒自己,保持“真心”:
反思我们自己,很多时候其实是带着已有的“先见”与儿童开始讨论的。我们对自己的“先见”确信无疑,我们所希望的,是讨论活动直接快捷地逼近那个“先见”,我们的提问 ,不过是一种带有暗示性质的“诱惑”。一旦儿童有明显无关于达成“先见”的言说,我们即便不至于不悦,也会有意地无视。在这种环境里,儿童的本质仅仅是个道具而已。
发表于 2018-4-1 21: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来听听》读书笔记

因为有共读群,我才得以完成了《说来听听》的阅读,蛮庆幸的,否则以这本书的文字魅力来说,我恐怕是坚持不了。报名线下分享课,临了自己嗓子肿兔子眼,实在没法参加,于是再一次有了静下来回顾这本书及实践的机会。
合上整本书,留下的是:阅读,亲子阅读之后,请读者说来听听,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想做点什么?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你得先读透书本,然后清空自己的观点,然后精心设计问题,抛给你的共读的小读者(们),根据你同样精心设计的流程,让他们说出来,他们的喜好,厌恶,分享,让他们听,然后就不同的观点讨论,把一本书读厚,让他们小小的脑瓜的回路深点再深点……
《共读绘本的一年》无疑是《说来听听》的很好的实操版本,中间的成果,感动,有血有肉,能让5,6岁的孩子说来听听,能认真的听进去,孩子的这种对书本的探索和借助书本对世界的探索让人欢喜,让人感动。也让读书的理论不再晦涩。多一点的爱,对孩子,对书,对世界,再多一点去实践。理论是很好的骨架子,所以还是记录如下:

第一,说来听听,说什么?听什么?
每次阅读之后,合上书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从针对书说点什么开启对书的再阅读,
1.        我们可以说给自己听,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一下书本的故事,情节,精彩之处,印象深刻之处,不喜欢的地方。
2.        说给别人听,愿意的话,把自己的意见说给别人听听。
3.        也可以大家一起来发言,集思广益,
4.        在讨论的层面上,激荡出火花。
从以上的阅读者们的分享中我们可以了解:
1.        他们从书中感受到的热情,喜好,讨厌,悲伤等情绪;
2.        他们阅读中产生的困惑,不明白的观点,不明白的理论,不懂的知识点;
3.        文章的关联性,可依循的模式。通过分享书中各种元素的关联性,可以帮助共读者释疑解难。这些元素包括了语言的使用,情节的安排,事件的组合,角色的设计,象征意义等。
阅读就不再是简单去读书上文字,而是一种可以变得有趣,广泛的互动,亲子,感情交流,或者是真正的学习活动。正如书中所说,阅读并不只是浮光掠影地扫过一排排文字,比起兴之所致的随口闲聊,阅读应当是一种更有生产力,更有价值的心智活动。

第二,怎么让孩子(读者们)开口说?怎么听?
可探讨的基本问题有:
1.        喜好
2.        厌恶
3.        困惑
4.        模式
概论性的问题
1.        你曾经读过类似的书籍吗?
2.        你会如何向朋友介绍这本书?
3.        没读之前,你想过它会是本怎样的书?读过之后,和预期有没有什么出入?
特定的问题——关于一本书的特质:
1.        故事发生从头到尾得花上多少时间?
2.        故事的主角或人物角色构成如何?你最感兴趣的角色是?
3.        故事发生的地点
4.        叙事方式
5.        依赖于文本

第三,儿童是天生的评论家。
评论是每个人对文本的亲身体验为基础而向外拓展,对儿童亦然。儿童具有天赋的评论能力,而且自成一格。不管提问,报告,比较和判断,对儿童而言都是出自知觉的行为。
1.        孩子们会互相推荐新作者。
2.        能提醒大家注意并承认对某部作品的低估。
3.        能指出不同时代与文化的关系。
4.        孩子的读书报告甚至有助于加深自己和师长对书籍的理解。
5.        孩子有能力自己对喜欢的作者和作品展开关于创作的种种讨论。
6.        闲聊升级为评论

第四,儿童评论家对领读者的要求
能有效引导小读者,将孩子们对自己生活世界的极其丰富的认识应用于讨论,然后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对讨论内容作补充修正:
1.        能引导孩子细细诉说读书心得
2.        接受孩子的理解力,孩子们会体会并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且发掘自己的潜力。
3.        尊重每个孩子与人分享阅读中最直接的观察。

在实际操作中,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多多注意:
1、设定好大约的方向,不至于脑里激荡中读者的讨论撒出去回不来。
2、随时准备提出可能有助于推进讨论发展的“概论性问题";
3、随时提出特定问题,回到文本内容本身需要深入思考的地方;
4、把讨论形成的意见整理并扼要说明,在理解文本意义时能独立思考,提出相同和相左的意见。
   其实对领读人根本的要求,是你要读在孩子们之前,准备在前,做足功课之余,不拘泥于形式,主导得当的前提下,静待孩子们说给你听,一定满是惊喜和新鲜的生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3-28 20:47 , Processed in 0.069496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