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11120|回复: 19

写写写第一期第五轮第18周作业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6 10: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既然大家都聊到“作死”这个事,咱这周就写写,已做过的“作死”的事吧!

据说,有人作死的事干得太多啦,不知道写哪个,我来支个招,一周7天,写个连载喽。

每个人,最少1篇,最多7篇!

发表于 2018-4-16 11: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不就在于折腾么。。。小时候不睡觉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我大姑语重心长的说:乖,这样长不高个子,别像我。。。
可是终于还是像了她,矮BIABIA,经常合影到我就忽然凹下去一块,这不自找的么。。。
然后现在换我语重心长的对娃说:乖,晚睡长不高个子,别像我。。。
但是有用么?
看看我自己就知道了。

长大了以后仍然热衷熬夜,刚离开家来深圳的时候,终于可以放开了看碟,经常一晚上通宵看三个电影。
跟老家的朋友聊起来,他们说:嗯,这像是你干的事。
是,咱从来都是这样为了喜欢的事情什么都可以放弃。
包括健康,事业,很多很多东西。
所以才会人到中年跳了槽换了工作,压力巨大的一切从头开始。
记得有次玛雅带我们做工作坊,破冰游戏让大家说自己喜欢的事情和不喜欢的事情。
到我的时候我说:我喜欢做我喜欢做的事,我不喜欢做我不喜欢做的事。
虽然看起来像是弯弯绕的废话,但也是实情。
谁知道下一刻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呢。
对我而言,我只是去做或不去做罢了。

近来这段时间写群中年危机严重,上有老下有小,自己的身体也开始频频亮灯,毕竟人不只有一坨大脑和一颗心,还有这么沉重的一个皮囊要背负。还是要为了自己,为了老人和孩子保重自己。
偶练里口口声声推崇的balance,其实不止是唱跳的动作而已,更是人生的使命。
毕竟生命在于折腾,却始终在寻找平衡。
 楼主| 发表于 2018-4-20 12: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这个词本身很有意思哦,有“很”的意思,又比‘很“的级别高级多,常用于贬意的意思。比如,在某个风景区,看到老阿姨们,抖着鲜艳我纱巾,妖妖娆娆地拍照。不由地会想起”作“这个词,转念一想,在年老的时候,身体健康,和一群老姐妹,有钱有闲了,去到年轻时家庭事业牵绊去不了的风景优美的地方,乐享山水,是一件多幸福的事呢,不好好”作“一下,实在是对不起自己啊。再小小羡慕一下,自己老了的时候,也能这样"作“也还是挺不错的哎。
”作死“,比”作“的级别又端端高了几级,使劲地折腾啊。估计是小时候是个听话的孩子,折腾得不够,人到中年了才开始折腾,没尝试的总想尝试一下。累也好辛苦也好,总胜过什么都不去试试吧。前阵子去玉树踩线,本来是好好的6点出发,车程两个小时8点(在青海8点太阳还没落山呢),就可以到县城吃晚饭啦。没想到,车开着开着,从大晴天开到了暴风雪里,看前面有车下山过来,觉得应该还好,就继续向前。天上像是有人在撕棉絮往地上扔,视线也变得越来越不好,地上的雪越来越多,越来越厚,山路崎岖,也越来越滑。山和路都被雪连在了一起,分不清哪是哪。我坐在那个窗户边,看下去,模模糊糊的深渊,万丈可能没有,底肯定是看不到的,不敢往窗外看。虽然没有防滑链,还好车是四驱,在平路上大家还讨论着四驱耗油来着,在现在四驱都成了救命的四驱了,朋友是青海本地人,开雪地经验丰富,也是小心翼翼地开着,慢慢往上爬。恐惧是无形的,中午看到陡降暴雪的兴奋是一点都没有了。无法想像打滑怎么办,万一都不敢去想,我反正是不敢大声讲话了。挨着挨着,车爬上了山又爬下了山,到达山脚,在平路上看到囊谦县城依稀的灯火,大大松了一口气,老天还是很厚待我们的。这个时候,真的需要一餐热热的饭来安慰一下胃。再回来深圳,红花绿树,车水马龙,安全感满满的回来了。
活着,就是要好好地"作“,如果非要给”作“加一个级别,那就”作死“吧。


发表于 2018-4-22 00:10: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2 emilyfool  作死
小的时候,我在家长面前是个乖乖女、而在同学朋友面前却是个“假小子”,我想我们这一代以及之前的中国孩子应该都这付德行吧?!

小学的作,表现在我基本就是一个“男生”,一下课就跟一群男生打成一片;中学的作,是与另外四个女生为伍,各种能做的不能做的都做了,比如在班级里互相掀裙子;高中更是作的不行了,我们是二班,自称为“不一班”,口号是“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印象最深的两次:一次是晚上上自习课时间集体去看电影,被班主任抓了个现行;还有一次是期末考试的头天晚上自习时,我们玩“蒙眼摸瞎”,上蹿下跳,被其他班级同学羡慕的不行不行的了(为啥没人管?老师没来,而我是班长之一带头玩)……  就是因为高中以前的学生时代太能作了,以至于上了大学没人跟我一起作,我差点抑郁了!  

现在,真的是人到中年了,体力上是作不起来了,可是我现在才发现我好“任性”。就像朵妈说的那样,到了这个时候换工作,一切重头来。我更是,真的是0基础开始,没学过心理学,没做过老师的我,现在成了“心理学的讲师”,可是我、乐、意!

可能因为我一直没有“上进心”,也可能有点老年心态,最近我意识到,我要先保证我的小身体,还要保证我的家庭(钱暂时是没办法保证了,只能尽力保证一下陪他们的时间吧),在此基础上再保证我的“作”,由此看来,我好像成长了!

点评

哈,我怎么一直觉得你的上进心十足啊!  发表于 2018-4-22 19:46
发表于 2018-4-22 17: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死记
        前几天看到一朋友在群里感慨,小区里在开展灭蛙行动,起因是春夏相交,很多蛙、鸟、虫又到了繁殖的季节,发出各种求偶的声音,特别是花狭口蛙,擅长利用各种下水道充当扩音器,发出“哞哞”的声音,还有燥鹃,听着让人觉得挺烦躁。于是,很多人向管理处投诉,要求清理下水道,把这些噪音赶跑。
        群里的朋友们听了都很感慨,这么多鸟叫蛙鸣,这小区的自然环境是有多么好!然而大家却要把这些自然的捕虫高手们赶跑,等到各种蚊蝇泛滥的时候,难道使用化学方法绞杀吗?发消息的朋友去跟管理处交涉,给他们讲授这些蛙、鸟的常识,希望他们能给投诉的居民们做解释,然而管理处受到的压力很大,还是决定清理下水道,把这些邻居们请出去。朋友无奈,只好请求在清理的时候能够在,希望把这些动物们拿到公园里放生,管理处同意了,但是要求整个过程他们必须在,原因居然是担心朋友会把它们偷偷放回来。
        后来,管理处清理了一天的淤泥,经朋友的现场直播,真是个不小的工程,还要把某些地面打开清理,最后清理了一袋的蛙拿来放生,不管朋友的解释,树蛙和黑框蟾蜍是不会产生那么大噪音,所有能发现的蛙类,全被清理了出去。
       从小区到公园有一段路程,到了目的地,有几只树蛙已经去世了,群里大家都感到悲哀。这个城市里,最大的噪音制造者不是我们自己吗?各种人造的机器声已经把城市包围,鸟兽虫木们无法申诉,却因为自然规律一年一个月左右的求偶的叫声被人类投诉,被清理,甚至死亡。有天晚上,我们带几个小朋友去公园夜观,一个鼻涕虫从我们眼前的道路上横穿而过,一个不喜欢鼻涕虫的小姑娘(她把鼻涕虫当成了蚂蟥)厌弃地说,真讨厌,占我们的道,我轻轻的告诉她,是谁占了谁的道呢?没有人类的话,这些道路就不存在,也就不存在谁占了谁的道了,小姑娘的眼睛眨了眨,希望这些小家伙们能够了解,我们改造了自然,也要给自然里的其他生物保留生存空间,如果没有了他们的陪伴,我们孤独地生活在这世上,又能存活多久呢?

点评

唉,人啊  发表于 2018-4-22 20:09
发表于 2018-4-22 18: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截至到今天,我干过的最作死的一件事就是:
在楼兰提出这个作死的题目的时候
我回复了一句“绘本中也有很多作死精吧!”


因为这一句,我们攒了一个作死的书单
又因为一群作死的群友
尤其是袁乐乐的存在
我们有了作死的分类


作死的是,竟然有1/3我没看过
更作死的是,竟然还真的要把这个书单写出来
好吧,
人生不作,天理不容!
此生不作,何以为人!


以上是吐槽!以下是作业!

      “No zuo no die.”如果票选“最Chinglish(中式英语)TOP10排行榜”的话,这句应该能进入前三。以至于2003年这句话已经被编入美国网络俚语词典。

      “作”,百度百科说:【多音字,也做假装,装出的意思。】百度词条中作死的意思是【自寻死路,找死。多用于形容不知轻重,不顾危险。是广泛存在于各地汉语方言中,例如:东北话北京话吴语和两广白话等。吴语中,那些没事找事最后闯祸的人称他的这种行为叫作死。在湖南方言中还有努力、往死里搞的意思。在江淮方言和通泰方言中念za si;东北话中作死的“作”一般读一,多用于疑问句;北京话中“作”字重读或略去“死”字,而意思不变,更多被说为“嘬”;广东北部客家地区也有“作死”一词,除有找死、不知轻重等意思,还有惹人嫌(“得人恼”)之意。嘉善的普通话叫做逼死。】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作死竟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汉语言群众基础,不仅在古代白话文小说中时有出现(四大名著中都有),而且又遍布不同难怪可以如此流行。最近几年,“作死”也成为了一种精神,富含娱乐性、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河合隼熊的《孩子与恶》中讲到,青少年时期一切的恶都是为了成年后更好的善。童书中不乏这种充满想象、包含挫折、有些黑色幽默,又发人深思的故事。

       【自己作系列】No zuo no die,作到你笑!(后补观点:作死指数+作死点评)
1.《别让鸽子开巴士》莫.威廉斯
脑补一下巴士司机坚决不让的原因,鸽子作死的经历跃然纸上。
2.《找死的兔子》
本书为黑色幽默的极致—集结了诙谐有趣却又荒诞不经的趣味点子,探触到每个人隐藏的邪恶面,使人深深为之吸引。安迪·莱利炉火纯青的电影手法在《找死的兔子》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其中的幽默感更是信手掂来。
3.《我的兔子朋友》
4.《母鸡罗斯去散步》——努力也不一定有效果
最呆蠢却又最幸运的母鸡+最努力却又最倒霉的狐狸
5.《淘气包埃米尔》
6.《仓鼠公主》
7.《蝌蚪的诺言》
8.《你千万别当上啊》莫.威廉斯
9.《这不是我的帽子》
10.《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来》
11.《野兽国》
12. 《卖爸爸妈妈的商店》总有一款适合你,适合做梦作
13.《晚饭》《不要紧》《这是我的》《为什么》米歇尔
14.《毛渣渣的小药丸》

15.《爱打岔的小鸡》

16.《我把妈妈变成了鳄鱼》
17.《不要和青蛙跳绳》
18.《多嘴的荷包蛋》
19.《鹅妈妈布鲁斯》
20.《会说话的骨头》
21. 《驴小弟变石头》



【组团作】一人作不够,一群人作才有效。
1.《菜园里的三个意外》
2. 宫西达也 《野狼瘪肚子》
3《大口大口地吃,好吃极了》
4《派老头和捣乱猫》
5.365只企鹅》

【作故事】你知道的经典就是真实的经典吗?老故事,新解读!不作不知道的故事:
1.《小红帽》托尼罗斯
2.《金腰带与女巨人》

3.《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作是一种生活态度,
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是成长的历程,
作是深刻的体验。


点评

不作不快意人生啊,继续作吧,作出新高度!  发表于 2018-4-22 20:04
发表于 2018-4-22 19: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年比较作的事莫过于换房了。
        2015年生然然之前,其实就想换房。当时住的楼梯房六楼,公婆年龄越来越大,爬楼越来越困难。随着二宝的到来,以后老的小的光爬楼都觉得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吧。换房的念头一旦发芽直到然宝宝出生后仍然没有打消,反而快长成大树了。于是,选片区,目标等等都提上日程。说来也巧,然然刚满月有中介约我去看房,当时有套房因为里面租客不配合没看成,然然两个月时另一个中介给我介绍了一套房,去看了后发现竟然是我上次没看成的那套,这也许就是缘分吧。于是,就定了这套房。然后又开始折腾卖掉现住房腾名额,还要考虑各种资金衔接问题,换房的那几个月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折磨。被卖家催,然后我又催我的买家,终于在次年一月所有手续完成。
         这是不算完,还有装修问题,还有我们卖掉的住房的与新房的衔接各种问题。本来卖掉这套房签了六个月的返租期,当时想着三个月新房装修完。可是理想总是要屈服于现实,我们光装修都花了快六个月,返租到期了对方不愿意续,于是又折腾短期租房,到时候二次搬家。二次搬家真是一个很作的过程,个中滋味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在短期租房的两个月里,因所租房空调太陈旧的原因,导致我和我家然宝都肺炎了,我很快好起来,而然然却住院住了二十天。于是,我们决定搬新家,然然出院后直接回到了新家。
         换房的事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但是这段经历却永远不会忘记。生命在于运动,生活在于折腾,越折腾越红火。

点评

果然不是一群人,不进一个群!  发表于 2018-4-22 20:05
发表于 2018-4-22 22:33: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04   好人好梦
发表于 2018-4-22 22:57: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ixiao791025 发表于 2018-4-22 22:33
04   好人好梦

04  好人好梦
    关于“作”,我以为身为乖乖女,听话娃的自己永远与此字不挂边不搭界的。
     可谁知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我的“作”,确切而言,是从三十五岁以后开始的吧,是应该叫做发育较晚,还是说好听些“大器晚成”。
      第一次成功的“作”,应该是不为尼,硬剃头。生完二宝之后,挡也挡不住的落头发,两鬓都快秃了,实在是忍无可忍,道听途说,头发越剃长得越好,只是忘记了前半句,那是针对刚出生的娃儿而言,头皮见铁发硬。我固执的认为剃了头就可以重新长出一头乌黑的亮发,所以硬生生的顶着个光头出出入入。好佩服自己当时的勇气。而今读了《人体使用手册》才晓得,其实头发是和气血有关系的,气血又是和睡眠息息相关的。生完二宝之后,睡眠严重不足,落头发也就很正常了。所以剃光头之后也就好了最多两个月。又开始继续落了。
    之后的“作”,应该算是上档次有水平了,年近四十,离乡别土;成婚十三年三次换房子,从院子到单元楼到电梯房,每一次“作”,都耗心费力,每一次“作”完,都告诉自己消消停停,过两天舒坦日子吧。大概“作”的有些迟,所以有些开始了,就刹不住,大有此时不“作”,更待何时“作”的意味,一群爱“作”之人,比比谁“作”的历史悠久,谁“作”的技术高超。
       那就继续“作”下去吧,只要不“作死”,就要往“死作”。
发表于 2018-4-22 23: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建构自我的过程中,顺从就给予正面后果


皮皮陈刚 2018年4月20日星期五

读《儿童心理学》,看到了孩子建构自我的部分。在孩子建构自我的过程中,是否需要进行赏识教育呢?有一个整体的原则可以遵循:顺从就给予正面后果,不顺从就给予负面后果。

该做的不要过多表扬,因为那是他该做的。表扬他第一次做的,第一次发生的。他吃饭已经用筷子吃,每次吃,都表扬他,有用吗?不仅没用,还有负面效果。他会想,我就会用一下筷子,就这么表扬。新的东西发生时,表扬是在鼓励他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产生出新东西来,表扬的是新的东西。老的东西巩固了,表扬、鼓励新的东西。

周弘的赏识教育里,用的引导方式就是,你最好,你最棒!这样其实是会有负面效果的。这样夸出来的孩子,情感发展表现很坏,没有遇见过挫折。父母把他表扬得太好,你厉害你厉害,他以为自己真的厉害,拿到外面一比,就受到打击了。小孩子需要鼓励。鼓励是在他需要的时候。有的孩子是情感式的,他需要鼓励,可以给他一些。

不是时时刻刻给鼓励。有的孩子是人来疯的,可以给一些。

我们家长经常做的是什么呢?孩子做一件好事,表扬两句,真乖,五分钟结束;做一件坏事,讲一个星期甚至更久。

孩子需要关注的时候,是愿意犯点错还是表现好?我犯点错,你是全身心地投入对我的关注中。那他更愿意犯点错。


小孩子肯定需要父母关注的,所以在行为中,淡化孩子错误的,强化其正确的。这个道理是正确的。做好了时,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表现差时,漠视,两分钟,错在哪里,说完这件事了。孩子就知道,我必须做好事,父母才会更关注。这就是正向强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3-29 18:54 , Processed in 0.060271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