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oyceyoyo

写写写第四期第五轮第十八周作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30 23:0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视频确实很让人愤怒,作为一个两个孩子的妈妈。但在这个只有社会谴责没有刑事责任的国家,舆论过后可能是更加严厉的家暴。说真的,不知道怎么下的了手,我从小到大爸爸就打过我一次,这次我还记了一辈子。所以我深深知道,在孩子的心中,父母的行为对其的影响。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我会尽量控制自己的脾气,虽然成人也非圣人,父母又岂能有这么高的要求呢??自我控制其实是一个个人修养,不仅仅是在亲子关系上,能自我控制的人在其他方面也会更自律。一个有修养的父母也会培养出一个有修养的孩子。实在控制不住我会大发雷霆,真实的告诉孩子我的情绪也是存在的。但是我不会动手,或者只会偶尔拍拍屁股,因为我觉得打解决不了实在的问题。不过我家孩子还小,未来是否能像现在一样保持良好的心态,拭目以待。
发表于 2018-12-30 23:46: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8艺。  我两个娃 都被打过,尤其是老大。 老大特别倔,加上到了青春期,火气越来越大(后来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波动比较大)动不动就顶嘴,还喜欢训人(总之训她妹妹),特别喜欢触碰我的忍耐力,还总是反问“为什么呀”“你怎么知道”“谁说的”(后来我才知道是图图三问),有时候真是忍无可忍,我们的塑料母女情一度破裂,现在不管她学习了,才好起来。可能真的是我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需要加强,怎么能总是被孩子撩起脾气来呢。要说控制情绪的方法,一般是离开案发现场,深呼吸,等情绪稳定了,再来沟通。再就是幽默面对,用一些幽默俏皮的话说明问题,孩子容易接受。注意说话技巧沟通技巧,尽量描述事实,不做评价,还有就是语气特别特别重要。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发表于 2018-12-30 23:54: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的时候,因为第一次感受到肚子里的生命所带来的责任感,我开始了大量阅读为主的自我教育方式。很庆幸读的第一本育儿书是《无条件养育》,在那段时间里还看了尹建莉、李跃儿、孙瑞雪、小巫等作者的所有书籍,构建了我育儿观的一个基调。说不清是这些书让我有了现在的育儿理念,还是我只是通过阅读,通过这些书找到了原本就存在我潜意识中我所认同的那部分。即:父母打孩子的很可耻的,我也不相信有什么样的孩子真的只能通过打的方式才愿意变好。有很多的教育方式可以让作为父母的我们选择,但为什么有人就只会用打呢?因为他们没有学习到比这个更好的方式,靠着本能和从祖辈父母辈那的经验。讲沟通的书其实有很多,我自己一直在践行的有《非暴力沟通》和《父母效能训练》。上次一个专家在台上讲着打孩子要打左手不要打右手,不然孩子作业写不了。我心里呵呵,想起一位在美国的博主曾经转发过一条类似的专家讲座,评论:打孩子在美国是犯罪的,而我们国内的专家还在教国内的父母如何打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去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母亲,并最终去成为一个更完整的自己,再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事了。有时候,也会感到“人的不可教育性”,自己也是需要不断不断地觉察才能意识到自己是不是仍旧只是在一个坑里打转。曾经带过读书会,才发现同一篇文章,也会有偏差到把读者的意思解读反的地步。那些育儿名句也会有被误读的时候,每个人都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部分。愿更多人可以看到更好的选择。
发表于 2019-1-4 23: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9号 川轩妈

孩子是我情绪管理的引领者

       谈起情绪管理,我的脑海就会浮现这样的情景:快五岁的大儿子站在我面前,刚结束对弟弟吼,倒在地上号淘大哭。我问他为什么每次你觉得弟弟不顺你意或者是他拿你喜欢的玩具去玩,你就要大吼大叫,甚至打他,又号淘大哭。他沉默了一会说:“我做得不好时,你也是生气地对我说话啊!”当时的我无言以对,顿时脸上发热、眼圈潮湿,我搂住他,心疼这个小人儿内心受伤了。
就这样我觉察到自己情绪失控,我的孩子也受到伤害了,我不能让孩子被情绪控制,于是我必须改变。
怎样改呢?我没有一点头绪,但因为有了觉察,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发脾气,我独自带着两个孩子,他们相差两岁多,孩子爸在外工作,偶尔回来一下,根本帮不上什么忙,家里任何事都要我承担,孩子爸曾经让我请保姆帮忙,但找不到熟人,我内心总觉得家里来一个从来不认识的人在一起生活不方便,也不安全。所以就这样一直扛着,身心疲惫的我遇到大宝不小心把饭菜洒一地就会来气,他不小心打了餐具也会来气,有一次他洗完澡,我帮他擦好身子准备帮他穿衣服,他却说要拿另外一条他一直用的大毛巾擦,我认为他是故意捣乱,不理他,强制性地要他穿衣服,他边哭边手脚摆动不让我穿,就这样僵持了一会,我开始动手打他,他知道抵抗无用才不情愿地穿上衣服,过后我还一直说他倔强。还有就是因为我要忙着家务和弟弟,我很少抱他和陪他玩,有时他让我抱他或是陪他玩,我都说忙,他得不到就会哭闹,我就说他不乖。他哭得更厉害,有时把睡着的弟弟吵醒了,我又生气批评他,就这样整天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他哭,我叫………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一味觉得孩子就是要按我的要求做事就对,不按我的要求做就不对,哪里会知道小人儿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特点,更谈不上去帮助他成长中遇到的麻烦。现在想想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和自私啊!
       凭着母爱的驱使,我开始寻求支持,我想到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读书,找一些有关孩子身心特点的事来读,但看书需要有空才能看,我想到利用听书的方法,刚开始不知道有什么软件,于是就百度搜索,有荔枝FM,还有另外一个现在忘记名字了,于是就下载听,后来知道有喜马拉雅就一直用到现在。当时不知道听什么书就上网搜索家庭教育类书籍,弹出15本家庭教育类书籍,马上抄下来:
1、 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2、  王金战《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中国英才家庭造》、《学习哪有那么难》
3、  李跃儿《谁拿手了孩子的幸福》
4、  王东华《发现母亲》
5、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6、  木村久一《早期教育与天才》
7、  卢梭《爱弥儿论教育》
8、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9、  斯波克《斯波克育儿经》
10、海姆.吉诺特《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11、弗洛姆《爱的艺术》
12、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
13、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14、约翰.杜威《天才儿童的思维训练》
15M.S.斯特娜《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
按顺序搜索听,有些搜索不到的就顺延下去,其中《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听两遍,后来看书也看两遍,现在里面的内容基本记不起来,但我从书里面看到孩子之间的相似度,觉得别人的妈妈却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和引领孩子,让孩子越来越好。接着听和读了《发现母亲》,重新认识到这个角色在养育孩子的重要性,而且母爱更丰盈,《童年的秘密》让我对孩子的生理及内心有一些了解,《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更是揭露了我自己的一些错误行为,而《爱弥尔论教育》对我产生的共鸣较少,《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听了不下五遍,后来买书回来读,我为我自己之前的行为落泪,对里面剖析的种种状况有内在的认识,并从书中学到一些怎样与孩子说话的语气和方法。《爱的艺术》我也听了,还有一些没找到资源听。
总之通过听书,我了解到修复亲子关系的简单方法就是读故事,于是我把家里很少的绘本拿来跟孩子读,那时候还不懂是绘本。在与孩子相处中看到一些情况会去考虑是不是属于孩子的特点,假如是也就没那么生气,假如不是会考虑前因后果,慢慢地发脾气的次数慢慢减少,通过学习了解到孩子需要我们的安抚和陪伴,长期得不到,孩子会故意做出一些不恰当行为,于是会稍微去顾及大宝的感受。
由于分身无术,所以请清洁钟点工,把做家务的时间拿来陪孩子,渐渐地我自己没那么紧张,孩子因为得到我更多的陪伴,哭闹也减少了。
后来读《正面管教》,里面的一句话(如果大人要求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难道要大人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过分吗?)更让我为自己之前对孩子的态度感到羞愧,也让我有了去改变的动力!在书里我还学到孩子在错误中学习的重要性,而且里面的暂停技巧给我提供了方法,可是知行合一太难了,特别是刚开始总是会用习惯的处理方式面对孩子出现的种种状况,但话一出口就意识到自己又回到错误上了,于是会选择暂停教训孩子。又读了《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里面提到情商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更引起我对情绪管理的重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年过去了,我发现因为我自己行为的改变,再加上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不满和需求,小儿子基本没有重走哥哥当年动不动就发脾气,号淘大哭,而是会主动讲出心理的想法,或者商量一些需求,对于一些不能满足的需求,我坚定了,他虽然刚开始不愿意,但可以较快平静,然后接受。大儿子哭闹的次数了慢慢减少,越来越会表达需求,再加上我的亲子阅读的了解和坚持,亲子关系越来越好,于是激烈的冲突越来越少。
当然,孩子在成长,育儿的路上状况百出,有时我还是会情绪失控的,会大声教训他,但不会动手,并且可以很快意识到并进行调整,所以我也要继续学习和练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3-29 07:51 , Processed in 0.052052 second(s), 1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