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56791|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讲述人研习班第三期讲座文字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8 09:0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篇作业拖了整整一个星期才交,大家等太久了!那天我听完讲座回到家,进门就听到儿子咳嗽,之后的这几天我儿子患支气管哮喘,没去幼儿园,所以我自己能支配的时间很少很少。希望大家谅解。以下是尽量详细、尽量保持主讲人原味儿的记录。

521 周六  故事讲述人研习班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主题讲座第三讲

主讲人:嫩鬼(刘静)

题目:爱在左,管教在右——父母不得不学的亲子阅读技巧

今天的题目非常具有眼球效应——“不得不学的阅读技巧”,今天我介绍给大家的一些技巧,都是我自己在亲子阅读中的心得和体会,也就是我的一家之言。那么今天介绍给大家,有一个参考的作用,就已经很荣幸了。大家有可能会反对我的一些观点,也可能反对我的一些做法。没关系。只要我给大家介绍的东西能让大家脑海当中“咦,原来他们家是这样做的,这样做也会成功?!”我觉得我今天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我这个人是一个“方法控”,我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都会先想,有没有什么便捷、简单、有效的方法能够让我最快最好地达到我的目的。所以在我给孩子阅读的过程当中呢,我看了很多书,在三叶草论坛里潜水良久,我也看别人家里是怎么做的,然后我从中总结出自己的一二三四。

在正式开始之前,按照惯例,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本书。这本书在很多的阅读论坛都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它的名字叫《我讨厌书》。

(随着大屏幕上书页的图片一一翻过,嫩鬼为大家绘声绘色地朗读了每一页内容,并不时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你看,……”等话语引导听众跟随她的讲述。书的内容可以参阅以下网页http://wenku.baidu.com/view/835cebafdd3383c4bb4cd23a.html

《我讨厌书》引发的思考

本书在各种亲子阅读讲座中出现率最高。米娜这么讨厌书的孩子最后竟爱上了阅读,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书的魅力是多么大大呀。可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本书,我们会发现什么呢?如果说把我们自己换成这本书中的父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大屏幕:

l
米娜的父母是如何培养她阅读的呢?

l
米娜为什么讨厌书?发生了什么事情?

l
神奇的一幕发生之前,米娜的生活是什么样?)

我们一起来看第一个问题:米娜的父母是如何培养她阅读的呢?

从刚才那个故事里面我们知道,米娜的父母从她还是个小婴儿的时候就给她买书,而且可能是根据年龄段,买字母表,儿歌集,到了后面,米娜慢慢长大的时候还给她买童话和冒险故事,很多书都非常漂亮,可是很奇怪的是米娜这些书都没有动过。给她买的书全部都厚厚地堆成一堆在她的家里。这是为什么?米娜的父母还做了什么呢?他们不停地在米娜的面前谈论他们所喜欢的书,而且也想给米娜讲故事,挺符合我们现在的亲子阅读的概念的啊——给孩子读书,可是米娜还是抗拒。

那米娜为什么讨厌书?

刚才那本书里隐隐约约地给了一个答案:米娜说“这书真讨厌,总是挡我的路!”然后我们又了解到,还有讨厌书的,是猫,是因为被书伤害过。

那么如果说后面没有发生神奇的一幕,书中的人物没有跑出来,大家觉得米娜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她是开心,还是不高兴?非常显然,家里到处都是米娜讨厌的书,父母谈论的都是米娜讨厌的书,而且还让米娜做她讨厌的事情。而且米娜的父母似乎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些书给米娜带来了更多的痛苦,仍然日复一日地重复这个。看起来只有米娜的小猫麦克斯理解米娜。所以米娜生活在痛苦之中。一点都不开心。那在座的很多都是父母,都有自己的孩子。读书、阅读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而如果这件事情让孩子痛苦,让孩子不开心,那我们做这些事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想,这本《我讨厌书》给大家带来的第一个教训,或者说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千万别让孩子讨厌书。

那么米娜的父母如果变成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如果我们有一个讨厌书的孩子,我们第一个要做的是什么呢?我想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家里的书好好、好好地清理一下,给米娜一个完全没有书的环境。在座的有一些来听过三三爸爸的讲座。三三爸爸曾经讲过,在阅读的权利里面第一项就是每个人都有不阅读的权利。所以大家如果要给孩子读书,首先要记住的第一点,就是孩子有不阅读的权利。当孩子说“不”或者说“讨厌”的时候,应以实际行为表示对孩子的尊重。“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强施于人。”所以,特别爱阅读的家长,请一定要注意这句话,你的孩子到底讨不讨厌书,如果他讨厌书,就让他讨厌吧——这是我今天要说的第一句话。

2#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09:04:26 | 只看该作者
那么,既然《我讨厌书》给大家带来的是这么惨痛的教训——千万别让孩子讨厌书,那么我们反过来就是要让孩子喜欢上书。那么怎么让孩子喜欢上书呢?我们怎么从兴趣入手呢?大家了解过,在打造阅读氛围的时候,很多的家庭有不同的方法,比如说给孩子准备一个专门的书架,或者给孩子买一些漂亮的书。在番茄的讲座上番茄给大家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好玩儿的书。那么是不是有这些就足够了呢?下面我想给大家送上两个字:兴趣。
兴趣就是阅读的一个关键字。所以我们今天讲的第一个技巧就是:抓住兴趣,等于抓住了成功。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我知道这件事情,不如我喜欢这件事情;我喜欢这件事情,不如我非常开心地知道这件事情,能够从这件事情当中获得欢乐。爱因斯坦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下,嫩鬼列举了若干名人关于兴趣的名言,比如“兴趣是孩子走上成功之路的先导,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以看成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正像兴趣是过去学习的产物一样,兴趣也是今后学习的手段。”)

(大屏幕: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文集》)

为什么兴趣会产生这么神奇的功效呢?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现在有一门学科,大家可能都有所了解,就是心理学。阅读心理学说的著作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这门学科晦涩难懂。但实际上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和需求了。
那么其中有一个情绪心理学就告诉大家,兴趣和愉悦是人类最主要的正性情绪。人类有六种基本的情绪,我简单地说一下,愉快、兴趣、痛苦、厌恶、愤怒和恐惧。当一个人处在正性情绪的时候,尤其是愉悦和兴趣的时候,自身的反应也是良好和积极的,感官会更敏锐,思维会更活跃,能量会更充沛。如果说一个人,乃至一群人都处在正性情绪当中,那么这些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就会相当的融洽,合作共事的效果会更好。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兴趣在培养阅读习惯这件事情当中起的作用。我画了一张图。

(大屏幕:
        兴趣               
        ↓               

行为
       
↙                ↘       
满足兴趣 获得快乐                不满足 失望 受挫       
↓                ↓       
兴趣增强
        兴趣减弱→
不再重复行为
↓               

重复行为
               
↓                       
继续获得满足                仍然无法满足       
↓                ↓       
形成习惯                兴趣消失)       
                       

首先,如果我们有兴趣的话,就会驱使我们去做一些行为。这些行为我们如果放在今天这个特定的场合,就是阅读。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满足兴趣,获得快乐;一种:不满足,我们会感到失望、受挫。现在我们分开两边来看看这两种不同的结果会带来什么样的行为。如果我们在阅读当中满足了兴趣,获得了快乐,那么我们的兴趣会增强。兴趣增强之后,我们会特别希望去重复我们的阅读。然后继续获得满足,我们就一直快乐,不停地在“满足、快乐——行动——满足、快乐——行动”当中不停的重复下去,之后我们的阅读习惯就形成了。
如果是另外一条路呢?我们不满足、失望、受挫了,那么我们的兴趣减弱了,可能兴趣减弱到一些人会想“我以后再也不想阅读了”,“再也不想看书了”;也有一些人会想“一次的失败不算什么,我再试一次吧”。于是,再来一次。再来一次,如果他还能回到左边,还能从读书中获得满足和快乐的话,那么很好,他可以继续形成阅读习惯。如果他仍然无法满足的话,兴趣消失,他也是(将走上)“不再重复行为”这条路。
从上图可以看得出来兴趣在养成阅读习惯中的重要性。
那么当大家想你的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时候,可以从哪些方法入手?我们怎么去寻找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每个父母都需要观察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看看孩子他最喜欢的兴趣点在哪里。

(大屏幕:

        神秘
        新奇
        意想不到
        变化多
        节奏快
        挑战
        竞赛
        帮助别人
        得到肯定
        证明能力)


他是对神秘的东西感兴趣,还是对新奇的东西感兴趣?或者是意想不到?变化多?节奏快?挑战?竞赛?帮助别人?得到肯定?还是证明能力?当大家从孩子的日常行为当中发现孩子最关注的兴趣点的时候,你可以把你的阅读活动,甚至阅读的书都和孩子的兴趣点结合起来。
给大家看看,我讲自己的这么一个例子。请大家看一下我们家孩子不到一岁时的一段录像。
(大屏幕:一段视频)
大家看看,我的孩子在我发出“嘣”、“啪啪啪”声音的时候开怀大笑,而且一直笑个不停,非常安静地坐在这儿等着我再次发出那样的声音,直到最后扑过来,要看看这么有趣的神奇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那么大家想想,如果说你的孩子在这段时间,他对这种“嘣”、“啪啪啪”的声音很感兴趣的时候,我们家长可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可以给孩子读什么样的书呢?
我这儿有一本书,叫《蹦》,是蒲蒲兰绘本里的一本书。这本书其实很简单,很小的一本书。青蛙,蹦,猫咪,蹦,小狗,蹦,……。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词,都是刚才我们那段视频里面孩子非常感兴趣的词。那么当你拿这本书的时候,你如果开始给他看,‘你看,一只小狗——这只小狗会干吗呀?——蹦!’孩子很显然会非常开心。因为他对这个有兴趣。
同时呢,我还在三叶草的论坛里看到另外一个妈妈,说她的孩子看这本书啊,一点儿都不开心。还很生气。为什么呢?其实也是跟孩子的兴趣有关系的。因为这本书里面除了“蹦”,还有那些象声的词非常有意思之外,书的最后说,猫会蹦,狗会蹦,兔子会蹦,我也——会蹦!那个看这本书会生气的孩子,他就是看到这本书的最后会生气。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不会蹦。他蹦不起来,所以他看到最后,看到(书上)这个小女孩蹦起来的时候他就特别生气。所以大家回过头来看孩子的兴趣点,我们看到最后有一点“证明能力”。那那个孩子他看这本书能够证明能力吗?证明不了啊,他蹦不起来啊。他像蜗牛一样,像小毛毛虫一样,没办法蹦,所以他看这本书就很生气。所以,这本书虽然是低幼的书,但给孩子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小还不会蹦,你给他看这本书一定要小心。一定要小心孩子因为自己不会蹦而生气而伤心。所以,这就是我们阅读,大家注意孩子的兴趣点,大家可以从这方面着手。
那么还有一些,比如说这个“挑战”。也有一些书是关于“挑战”的,我这儿也带来了几本。这也是一本畅销书——《视觉大发现》。大家看到每个这种书里面他都会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物体,这样的书给喜欢挑战的孩子,他会注意到书里的每一个细节,出现了什么样的东西。像这样的书还有一本比较适合低幼儿童的,就是这本《轱辘轱辘转》。这本书里面设计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挑战项目,甚至有些大人都没有办法完成。这本书里面呢,打开来给大家看看,每一页都是各种各样的车,同时从前到后都由一个主线(多条线索)情节贯穿。一个是这个小猪一家他们去旅游,另外还有,毛美丽警官追捕司机皮皮狗,又比如每一页画面中都藏了一个金虫子。有的孩子喜欢挑战,就会一页一页去找(这些线索),家长可以给这种爱挑战的孩子看这种书。
3#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09:06:11 | 只看该作者
哦,天哪,那个“兴趣”图示怎么上传之后变成这样了!怪怪的!

(大屏幕:
技巧二: 爱在左,管教在右)

如果把阅读这事缩小成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阅读习惯的培养就将同社交、性格培养、养育、财商、智育、美育、情感交流、德育、爱好、情商、劳动教育等一样,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
我们从阅读这件事情本身来说,不知道米娜为什么会这么淘气,也许是因为其它的原因。
那么现在在座的所有人其实都非常关注家庭教育。我们现在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专家。包括在google里我们看到,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摆了满满的五六个书架。我也相信在座的朋友们平时都肯定看了不少的这样儿的教育书。没有看过教育书的能举下手吗?有吗?很少啊,很少。基本上大部分的深圳的家庭都是比较注意子女的教育的。而且现在很多流派,很多专家,有的时候不知道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现在还有一些教育家也在争论,到底是我们传统的东方的教育好啊,还是接受西方的教育好啊?
就我而言,我其实也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我最先开始有孩子的时候,我的理念很简单,就是不要像我的妈妈那样教我,就行了。后来发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慢慢的读了一些书,参加了一些课程,了解了资料之后,我现在再回头看,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这句话,也是我今天讲座的标题:“爱在左,管教在右。”我觉得如果大家能掌握到这个技巧的话,别说阅读了,孩子的什么事儿你都能搞定。这句话怎么说呢?扩大了,其实呢,也是和我们前面说的情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有关系。就是让我们孩子和我们父母的亲子关系处在一个非常融洽的这么一个环境,那么在这么一个融洽的环境里面,孩子需求的爱得到满足了之后,父母说什么管教的话,他都愿意听,且愿意服从。父母的观念,他也乐意去接受,也会非常努力地去满足父母的期望。同时呢他自身因为需求的爱得到了满足,他自己也会非常快乐。简单地说呢,这个技巧可以描述为“先爱再管,事半功倍,只管不爱,全都白费”。所以今天虽然是一个讲亲子阅读的技巧的这么一个课程,我也乐于把这部分内容跟大家分享一下。
既然“爱在左,管教在右”,那我们就要先迈出我们的左脚,举起我们的左手,大声喊:“我爱你!”那么,当我们爱孩子的时候,第一个我们要知道,爱是无条件的。真爱永远是没有条件的。我们爱孩子是因为孩子自身值得我们去爱,不是因为他做的事情符合我们的期望。所以我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给孩子无条件的爱。那我们才能够深入地了解孩子,然后处理孩子那些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的行为。无条件的爱就是不管孩子情况怎样我们都要爱他。最难的一点就是,不管孩子表现如何,都要爱孩子。
那么这里呢,我也想跟大家讲一下,其实在我们这个绘本里面,也有不少是讲述这个内容的。
(大屏幕上放映《大卫,不可以》和《大卫上学去》的图片幻灯,嫩鬼简略讲述了书的内容。关于两本书的详细介绍可以参阅以下网页:http://baike.baidu.com/view/1758958.htmhttp://book.douban.com/review/2002935/)。
在《大卫,不可以》不管大卫多么调皮,他的妈妈最后还是把他抱在怀里说“大卫乖,我爱你”。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你会觉得怎么样?你会觉得很温暖,很开心?你会不会把自己做坏事没受到妈妈的批评和妈妈对你的爱分开?孩子就会觉得,我做坏行为,我做错事,爸爸妈妈会批评我,会不高兴,可是爸爸妈妈还是很爱我。他会把这两个事情分开的。
在《大为上学去》中,大卫捣乱了,放学后老师处罚他把全部桌子擦干净,然后说“做得很好,大卫”。大家比较以后不难发现,大卫的老师给大卫的爱和大卫的妈妈对大卫的爱有什么不一样。大卫那么调皮,妈妈还说我爱你。然后老师夸奖大卫的时候是因为什么?是因为他把所有的桌子全部都擦干净了。所以大家就可以比较得出来,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区别在哪里。所以以后大家想要对孩子表达无条件的爱,最好就是在孩子调皮的时候,对他说一声“妈妈爱你,可是妈妈不喜欢你任性”。
那么这是第一个,爱是无条件的。然后第二个,大家要做到,给孩子爱,还要注意的就是,爱是没有办法比较和计量的。这里呢我们也有一个绘本是关于这个内容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那个绘本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绘本。叫做《猜猜我有多爱你》。我想这本书应该是阅读家庭的必备书籍吧,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太有名了。这本书是关于兔子的书。(以下嫩鬼简单讲述了该书内容,详细内容可以参阅以下网页:http://baike.baidu.com/view/673636.htm
单从爱的计量和比较来看,其实爱真的没有办法计量和比较的。难道妈妈爱孩子一定比孩子爱妈妈更多吗?其实是一样的。当我们说到“爱”这个字眼的时候,一定是全身心的付出。而且,如果说我们可以去比较,我爱你这么多了,你爱我才那么一点点,当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说明你的心里已经不够爱对方了,你已经没有像你想象的那样爱对方了。所以大家以后,如果看了这本书以后,跟孩子玩比较的游戏的话,那倒无所谓。但是要提醒一点,就是不要说“我爱你比你爱我更多。”爱真的是没有办法计量和比较的。

那如果说,我们觉得,或者说孩子觉得爱比较少,那就可能是什么原因呢?接下来我们说的第三个就是:爱需要输出和接收的频道。
4#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09:06:40 | 只看该作者
(大屏幕:
技巧三:爱需要输出和接收的频道)

我相信每一个父母都是真心的爱孩子。可是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爱。甚至现在还有些孩子发出了宣言,说“父母皆祸害”。为什么会出现孩子恨父母恨到他们称之为祸害的程度?为什么孩子没有感受到我们的爱。实际上可能是我们输出和接收爱的“频道”需要调整一下。
接下来还是要告诉大家,爱有五种“语言”。简单的跟大家说一下。

(大屏幕:
爱有五种语言
1、        以言语表达肯定和欣赏
2、        服务的行动
3、        礼物
4、        身体接触
5、        有质量的时间)

这些都只是爱的表达方式,只不过呢,爱的五种语言,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每个人对爱的五种语言的重要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把言语摆在第一位。最喜欢说“我爱你”,最喜欢听人说“我喜欢你”。也有些人把“有质量的时间”排在第一位。我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总是会出现在你身边。当你生病的时候我总是在你身边无微不至地关怀你,提供一些服务。所以当大家觉得自己爱孩子,孩子没有感受到,甚至于在我们的夫妻关系之间,如果觉得对方爱自己没有自己爱别人那么多的时候,不妨先问一下他,“在你的心目中,这五种爱的语言哪个是摆在第一位的?”如果说别人排在第一位的和你的不一样的话,你会发现,你只要调整一下你的接收频道,别人跟你的爱是一样的。

以上这些就是关于爱的技巧里面的。那大家给孩子阅读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一样,多给孩子爱,多给孩子肯定和欣赏。
既然“爱在左,管教在右”,我们还有一部分是管教的内容。管教这块儿我就不怎么多说了。因为现在的教育流派很多。每个家庭里面关于管教的含义是什么也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我觉得管教的内容不同,并不妨碍我们去管孩子。我只想说一个,就是如果大家要给阅读中的孩子来进行一些管教,来作一些教育或者说培养习惯的话,首先第一个要确定规则。

(大屏幕:
管教
确立规则
合理设置期待值
多采用正面教养法
管理自己的情绪
摆正自己的角色
莫以爱的名义行管教之实)


阅读当中,我们家给孩子确立的规则是什么?就是我们阅读就是睡前阅读。然后每次阅读呢最多读三个故事。读完三个故事就该睡觉了。如果说这一天我们大家都很轻松,我们可能会在平时安排阅读。但是我们每次讲故事最多三个。
第二个就是要合理设置期待值。我们有些家庭在孩子开始阅读了之后,就非常希望孩子能够快点儿学会认字,快点儿独立阅读,能够自己一个人拿着一本书在那里读一个小时,然后大人就可以做家务。在我们阅读家庭里面父母很多都有这样的期待。那我想大家应该把这个期待值给合理化一点。并不是每个孩子一开始阅读就能认字,就会开始独立阅读了。
然后第三个就是多采用正面教养法,实际上也是跟我们前面有关的。多肯定孩子,即便他的这个行为令你不满,你也要说“我爱你”,你也要肯定他。
第四个,管理自己的情绪。很多家长当孩子做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行为的时候,无名之火腾腾腾就往上冒。在这种怒火中烧之下做出的行为也就会怎样?可能会打孩子、骂孩子,或者生气地摔门,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动。提醒大家一点,希望大家去了解一下情绪是怎么回事,怎么去管理。
第五个,摆正自己的角色。现在的妈妈很多都是超强妈妈,爸爸也都是超强爸爸。我经常看见很多人在群里问,“有没有一些英语比较好的呀?”“逻辑狗这套教材好不好呀?”一问“你要干什么?”(答曰)“我准备在家给孩子教英语。”然后一问“哦,你的英语很好哦?”(答曰)“哎呀我就是英语不好,所以我才想问哪套教材好不好,好给孩子。”实际上这些家长赋予了自己一个什么角色?他把老师的角色给加到自己身上去了。他既想当孩子的妈妈,也相当孩子的老师。为什么呢?他可能觉得现在的学校教育他不满意,觉得孩子可能在学校里面有些东西没学到,在家里就要补充给他。于是,让自己成为孩子的老师。还有一些家长在某些方面特别擅长。比如说画画儿啊,或者是弹钢琴啊,于是呢就要教给孩子,“我要教给你画画”“我要教给你钢琴”“我要教给你这这这,那那那”……很多东西。其实我觉得做好父母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大家做好父母就好了,剩下的事情,学习中的一些事情交给老师这不好么。等到孩子长大了之后,如果他对老师不满意,他会自学。所以大家还是要相信孩子自己的能力。
最后一个就是“莫以爱的名义行管教之实”。网上曾经做个一个调查,你最讨厌父母说的话是什么?排第一位的是“我都是为了你好”。

至于其它的孩子在管教的过程当中,或者说在阅读的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事情,我觉得如果能够用“爱在左,管教在右”这个方法来进行的话,应该效果还是蛮不错的,至少在我们家里是这样。我们的孩子现在有时候会说“啊,妈妈,我觉得你好温柔啊。”我是属蛇的,她是属狗的,她有时候会说我是最爱小狗的一条蛇。她会用这样的语言来表示我对她的爱。我也很开心。同时,当我对她说“哦,你现在阅读,你是跪着在看书的。不要跪着,坐在小板凳前。”她就会拿着那本书(当然眼睛还是不离那本书上的)跑到那儿去坐着看。或者,有时候她会说:“啊,妈妈我现在想你给我讲个故事。”我说“马上要吃饭了,吃完饭以后我们再讲故事。”孩子她就说“好”,因为她知道我爱她,而且我们两个关系很好。所以你会发现,如果关系好,你说什么他都听你的,如果关系不好,你说什么他都不听。阅读也是这样。
接下来呢,我在成长过程当中,我觉得比较好的,对我帮助很大的东西我也很想介绍给大家。
(推介两本书: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
《爱在左,管教在右》(金韵蓉)
推介“心动能”幸福教育课程(深圳市远见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推介一个博客:“黛西的部落格”Http://www.daisy-online.net/blog,其中有提到“爱之语”,即爱的语言。)
5#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09:09:02 | 只看该作者
好。今天的第一部分,关于我自己的心得的分享,就是到这里。后面呢,主要是跟大家谈一谈亲子阅读当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才能买到适合孩子的书籍?这个问题大家经常问。那我们今天在这里来跟大家说一下。
(大屏幕:
亲子阅读F&Q
Q1:如何判断一本书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

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本书是不是适合孩子的年龄,是跟儿童心理和智力发展的阶段有关系的。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瑞士心理学家 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心理和智力发展的四个阶段。
(大屏幕:
儿童心理和智力发展阶段
0~2岁 感知运动阶段    通过感觉和运动   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2~6、7 岁 前运算阶段    通过模仿、想象或游戏    认识世界的表象
6、7~ 12岁 具体运算阶段    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   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
12~15 岁 形式运算阶段    通过假设、推演和检验    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性)
(具体阐述略)
那么如何来分析一本书的适读性呢?可以从形式、画面、文字和情节这四个方面入手。
(大屏幕:
如何分析一本书的适读性
        形式
        画面
        文字
        情节           )
下面我来举几个例子。
这本书,是噼里啪啦丛书里面的一本(《我要拉巴巴》)。首先我们来看它的形式,它的封面上有个洞,孩子可以去看看这个洞里面是什么。然后,它的内页是比较厚的,孩子比较容易翻。讲的内容是小动物自己拉巴巴,画面上还设计了一些翻页。这本书适合0~2岁(感知运动阶段)的孩子读。孩子的手指可以运动(书的翻页、开孔设计)。
《洞里洞外的小老鼠》书角也有洞,手指能穿过去。但这本书却适合学龄阶段的孩子读。因为书的内容表达了不同的空间概念,需要抽象想象才读得懂。
《房子》(莫尼克的老鼠无字书系列之一)画面也是很简单。它也是表达不同空间的概念。可是它是怎么表达的呢?它的画面上就画了一只小老鼠。开始咬这个纸,把这纸咬了一个洞。咬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从这里钻过去了。然后再慢慢地咬啊,咬啊,最后,把这个纸咬下来了。我们看到了一个纸盒,后面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这个老鼠用这个纸盒做了个房子,钻进去了。钻进去之后,里面还多了一只老鼠,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同样是表达两个世界(概念),这本书和《洞里洞外的小老鼠》相比较,大家就明显感觉到要低幼一点,因为它把两需要请大家看的第一个例子,(关于)怎么看。
《轱辘轱辘转》和《视觉大发现》大家看哪本书更适合大孩子看?这本书(《视觉大发现》)更适合。因为我们如果要一个一个地去注意里面的人物的话,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3~6岁的孩子在观察画面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看到哪算哪。他可能前一分钟还在看这个,下一分钟就看到另一个去了,中间会跳过很大的面积。已经上了小学的孩子,他就会从画面的左边,仔仔细细、一个一个地看到右边。
《14只老鼠的蜻蜓池塘》一书中,所有的老鼠都没有名字,孩子看的时候乐趣就是,看到一个地方,咦,这是哪只老鼠啊?翻回封面、翻回封底,去对照一下,看看到底是老大呀,还是最小的那个鼠小妹呀?这几本书里面,《轱辘轱辘转》是对年龄要求最低的,《14只老鼠》其次,《视觉大发现》是对年龄要求最高的。
《走进生命花园》是一本很有哲学思想的书。大家看这画面上,一个小男孩躺在土地上正在思考。他思考的是什么呢?在书里有一个画面,左边是一些士兵举着枪,右边枪变成了树枝,上面停着小鸟。这本书给多大的孩子看合适?
同样是带有哲学思想的书《米歇尔——一只倒霉的羊》一书,画面也是非常简单的。(大屏幕展示两幅图。)上面的图中,米歇尔在下雨的时候想跑到树下去躲雨。结果去了之后发现,树底下已经占满了,全是羊没办法躲雨了。米歇尔就觉得,哎呀,自己好倒霉呀,没有地方躲雨了。但是大家学过都知道,下雷雨的时候不能站在树下。下面的图,米歇尔离开了,一个闪电劈下来了,正好击中了那棵树,在树底下躲雨的羊全部都死掉了。米歇尔觉得自己很倒霉,实际上它是很幸运的。这样的书大家觉得又是给多大的孩子看的?和刚才那本《走进生命花园》比,你们觉得哪本书更难理解呢?
还有一本,也来比较一下看看。《找死的兔子》是一本具有黑色幽默的书。大家看封面,应该大家都能看懂。兔子去踩钉耙。钉耙上面捆着一把刀,一踩钉耙这个钉耙就会立起来,然后刀就会戳到这只兔子。还有两副插图,都是它找死的方法。这本书大家又觉得多大的孩子能看?可能有点迷惑了。有些学龄阶段的孩子都说看不懂。所以呢大家看到有些书的画面非常简单,字非常少,但是它的内容非常的复杂,非常的深刻,那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把它的适度年龄提高一些。事实上这个《找死的兔子》里面有些图我自己看的时候都不能理解。更可以把这本《找死的兔子》看做是一本成人书籍。
那么这些是从书本身来看书的适读性问题。实际上影响书籍适读性的还有很多因素:

(大屏幕:
孩子自身发展的特点
孩子的阅读史
孩子的兴趣)

比如说孩子自身发展的特点。有些孩子他天生对某些信息特别敏感,或者对哲学特别敏感,那这个适读年龄家长就要做一些调整。
再一个,孩子的阅读史。读书时间越长的孩子,他的理解能力越高。
另外一个就是孩子的兴趣。当小孩子对这件事有兴趣的时候,他的理解力是没有上限的。就像刚才那本《找死的兔子》,我们大人看的时候都会觉得需要好好想想的书,我的孩子看起来却津津有味。但是她要求我讲。书里面这个兔子到底是怎么找死的,把这个关系讲出来。不仅如此,这本书对她的兴趣影响到了什么地步呢?她不仅要讲,而且她自己会画“找死的兔子”。(大屏幕展示孩子的画和书中原画。)
接下来就到了这个问题了——到底要不要给孩子看 “超龄”的书?
当孩子有兴趣时,你就给吧。什么都是以孩子的快乐为最主要的。这就又回到我们的开始——抓住兴趣,就等于抓住了成功。不管这本书“超龄”没“超龄”,如果你给孩子看的时候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就可以继续给他读这本书。如果说这本书他没有兴趣,又“超龄”,那你就把这本书收到大柜子里放着吧。说不定过段时间他自己又能理解这本书,又能爱上这本书了。
然后我还想给大家提醒一下,给孩子看“超龄”的书是有风险的。给大家介绍一个著名的双生子实验。
这个是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格赛尔做的。他认为刺激儿童心理发展成熟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成熟,一个是学习。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的关系比较大。如果孩子心理发展不成熟她就没有办法学习。同时,学习对成熟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实验是怎么做的呢?他把双胞胎分成A组和B组。A组的孩子,从48周大时每天进行10分钟的爬楼梯训练,连续训练6周,到54周大时,可以独自爬楼梯了。B组的孩子从52周大时开始训练,也是每次10分钟。什么时候学会的呢?2周以后。这个实验的结论就是:两个孩子,一个训练6周才会爬楼梯,一个训练2周就会爬楼梯。这两个孩子都是在54周大时学会了独自爬楼梯的技巧。而且从孩子的兴趣上来看,B组的孩子,这个只花了2周时间来训练的孩子,明显的对爬楼梯这件事情兴趣更大。
所以大家在给孩子看“超龄”的书的时候,需要谨记的事情就是:提前训练的确可以帮助孩子成长,那么家长是否做好了努力努力再努力的思想准备,因为你提前,孩子的心理发育成熟可能没有跟上,你可能会花比其他人更长的时间来让你的孩子达到成熟。另外一个,你是否因为漫长的训练过程而影响了孩子的兴趣。如果说大家对这两个事情事先心里都有谱的话,如果孩子喜欢,给孩子“超龄”的书也不是问题。所以大家以后看书的时候,可以从刚才说的几点自己去衡量,这本书到底适不适合我的孩子。
6#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09:09:25 | 只看该作者
(大屏幕:
Q2:孩子总是反复读一本书,或者总是要求读新书,怎么办?)

第二个我们比较常见到的问题是:孩子总是反复读一本书,或者总是要求读新书,怎么办?以前这个问题比较多,现在慢慢地少了。孩子读完一本书就会反复要求家长给他讲,因为他快乐,所以他会重复读。我们前面那个兴趣表里面给大家看到了这里面的脉络。那么有的家长他就苦恼了,孩子一讲要讲十来遍,“我的天哪,我受不了”,怎么办?
那首先,刚才我们讲的第二个技巧吗,还记得吗?爱在左,管教在右”。在阅读这件事情上我们爱孩子我们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满足他,他要读多少遍,我们就给他读多少遍。另外一方面,我们“管教在右”。是什么意思呢?有的时候大人已很累了,我们是委屈自己,给他重复到口干舌燥,重复一边打瞌睡,一边还给他讲故事,重复到孩子还要求再来一遍不肯去睡觉,这个时候我们不妨用右手表示一下:这样不行,我们另外找个机会再读吧。
还有的家长除了苦恼孩子反复读一本书,还苦恼另外一件事情:孩子从来不重复读书,孩子总是要求读新书,读完一本要求换另外一本。那么这个时候我想呢,如果大家家庭当中有这种情况,应该看看孩子阅读的兴趣是不是没有培养起来,是不是对阅读这件事情没有兴趣,没有抓住他的兴趣点,或者是不是你的这本书不符合他的兴趣。如果说你把这几条都排除掉了的话,我得说大家要考虑第三种可能性:也许你的孩子的兴趣的就是追求新书。就是追求新奇。所有看过的书都已经在他脑海里留下印象了,他需要新的刺激。那么如果说你有钱,那你就不停地给他买新书吧。如果说你没钱,你也可以不停地给他借新书。如果说没钱,又没有时间去借书,怎么办呢?还可以把同一本书读出不同的花样来。第一天是妈妈读,第二天是爸爸读,第三天玩儿着读,第四天你一句我一句来读……大家变换一下方式,采用一种新奇的方式来读。孩子每次在读的时候他也感觉到很新奇。但是实际上你读的还是那一本书。

(大屏幕:
Q3:孩子提问,怎么办?
孩子频繁的提问打断了故事情节,怎么办?
孩子提问与故事情节无关,怎么办?
孩子提问大人不会回答,怎么办?)

第三个常见的问题:孩子提问,怎么办?这话很多人问,有的说,我一边给孩子讲故事孩子一边提问,不停的问,问得我都没办法讲故事了。还有的说,孩子提的问题跟这本书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到底是回答呀,还是不回答呀。还有的问,他提的问题我根本就不会答,怎么办呢?
我家孩子有一次看《亲爱的小鱼》这本书。这是讲一只猫和一只鱼的故事。这只猫喂了一只鱼,慢慢地这只鱼在浴缸里越来越大。猫就把鱼放生了。放生了之后又坐在小岛上等它回来。鱼回来的时候他很高兴。猫跟这只鱼一起玩游戏。我孩子看完了之后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妈妈,猫为什么会爱上鱼呀?”
猫为什么会爱上鱼?怎么答?
我当时是这么答的,说:“哦,你觉得猫爱上了这条鱼啊?你很好奇?那我们再来看看猫怎么会爱上鱼。”然后就再读看一遍。读完了我就问:“你还有这个问题吗?”“没有了?好,这本书我们不读了,读下一本。” 大家看我真的是够懒的啊。
孩子提问其实是有几种可能,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他的提问有可能并不是真的想知道答案。有一种提问表明需求,比如说“妈妈,这个是什么?”他不认识这个东西或者不认识这个字了,那你就要告诉他,这是一只猫,这是一只鱼。你要告诉他,这是满足他认知的需求,不告诉他他就没办法理解。第二种情况就是提问表示观点。比如说象刚才,我们家孩子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她认为这只猫爱上了鱼。她就提问,妈妈,这只猫为什么会爱上鱼。其实是因为我们平时经常说猫是爱吃鱼的,但她从这个故事里面得到了一个相反的观念,这个猫爱上鱼了,不仅不吃鱼,还跟鱼玩游戏,所以她会问我。实际上是表达她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那么还有呢,提问表示一些兴趣。“这个后面会怎么样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啊?”你就接着往下讲就好了,也可以跟他说。“我们接下来看看,看书里面会不会告诉你答案。”按照我的经验,当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还爱提问,我们有问必应比有问必答要好。有问必答,我们是直接给孩子一个答案。有问必应,我们是表示知道了。接下来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啊。“也许书里面有答案,那我们接着往下读,看看书里会不会告诉我们这个答案。”你也可以问问孩子“你提了这个问题之后你的想法是什么?”当遇上你自己都不知道答案的时候,你就坦白地跟他说“你这个问题问的真是太好了,把我给难住了。”有的时候,给孩子一个思考的空间,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方式。有的时候孩子提问是想考考你。你不妨跟孩子打打太极拳:“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如果说孩子提问跟书籍完全无关的话大家还是要回到我们最先给大家讲的那两个字“兴趣”,是不是孩子对这本书没兴趣,所以他提出了很多无关的问题来问你。

(大屏幕:
Q4:父母不喜欢或者反感的书,怎么读?)

第四个,父母不喜欢或者反感的书,怎么读?
这个,三叶草有个实例,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是关于《永远爱你》这本书的。这本书讲一个妈妈会经常抱着自己的孩子给他唱“你是我的宝贝,你是我永远的宝贝”。从这个孩子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开始唱,一直到他成人的时候,这个妈妈还会开着车,在一个雪天里面,来到他的家里,然后把这个成年了的孩子抱在怀里唱。(大屏幕展示插图)这个妈妈的车还绑着个梯子,到他家里面,从楼房的窗户爬进去,然后把这个已经成年了的孩子抱在怀里给他唱歌。当时我们三叶草的一个妈妈就特别反感这个情节。她觉得这个妈妈简直有点变态。如果大家也对孩子的某本书特别反感的话,你们就别读给孩子听了。因为在你们读给孩子听的时候,你们的话语,孩子会从你们的话语,或者是你们的肢体语言中感受到你们的一种反感和讨厌,从而也会对这本书反感、厌恶。
那如果说别人都说这本书好,那我讨厌,怎么办呢?大家可以把这本书放在专属孩子的书架上。当孩子感兴趣,他自己去看。在我们家有两个书架,一个是给孩子的单独的书架,放的都是我喜欢让她看的书。我让她看的书全部都放在一个漂亮的蓝色的小书架上。而且是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那些我不喜欢的、也给他买来的,或者我觉得不想给她看的,她现在看不了的书,我全部放在我们家的书房的大书架上。而且一本书、一本书厚厚的摞在一起,而且那个书架还是有柜门的。我们孩子要想拿到那个书,她得先爬在沙发上,打开柜门,然后费好大的劲儿才能抽出一本书。我们家是这么处理的。大家其实也可以借鉴一下。自己不喜欢的书,也许孩子他会很喜欢。同样的,自己喜欢的书孩子也可能不喜欢。我们给孩子充分的选择的权利。自己不喜欢,可以不给孩子读,但是你可以给孩子看啊,他自己拿着看就好了。
最后一个就是父母看不懂的书。我自己也有这个体验。我自己当时买了这么一套书,叫做《儿童情绪管理图画书》。因为当时我觉得我的孩子脾气比较暴躁,我自己的脾气也很暴躁,就买了这套书。买回来一看发现看不懂。看看这本《我不想生气》。(大屏幕展示图片)这本书买回来的时候我看不懂,我说怎么就看这本书就能学会情绪管理?然后我就去翻各种各样的书,包括我也参加了一些课程,包括我今天讲的很多内容,实际上都是因为这本书我看不懂了我去学习,然后才有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然后后来发现,情绪管理就是这么一回事儿。不管是正面情绪也好,还是负面情绪也好,不管是孩子开心也好,还是生气也好,你都把它看做是一个正常的反应。你不要给它带上主观的“好”或者“不好”的色彩。孩子生气了,哦,他生气了。他生气总会有理由的。生气实际上是一个发泄的过程。如果你知道他生气的理由,如果别人抢了他的东西,你还让孩子不生气吗?其实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心爱的东西被毁坏了,我们也会生气。当了解了这些之后,等到我自己学了情绪管理这些基本的理论之后,等到我自己学会了管理自己的情绪之后,然后我就发现,诶,孩子现在的情绪变得挺好了,变得没有以前那么暴躁了。这是怎么回事儿?然后,这套书,买回来的时候我看不懂,现在等我看懂了,觉得不需要看了。挺有意思的。
那这块儿我的经验就是告诉大家,如果看不懂的话,大家可以自己去学习一下,把这本书看懂。或者可以去请教一下别人,看别人是怎么读这本书的。
如同样的书还有《菲菲生气了》《生气的亚瑟》,这些都是关于孩子情绪的书。大家如果不懂情绪管理理论的话,这些数可能并不能给你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我也听说有个妈妈,在给孩子读了《菲菲生气了》之后自己也变得非常生气,她觉得孩子学会了各种各样生气的方法,生气变本加厉,一点儿都没有解决生气的问题。等书可以帮助家长学习情绪管理。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差不多就是这些。讲了很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觉得有用。不管怎么样,我都希望大家能够多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多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寻找一些适合自己家庭的阅读技巧。我的技巧是我的,只有当把这些技巧运用到你的家庭阅读中去,它才能变成你的技巧。而且当我们学会这些技巧的时候,我们会觉得,阅读实在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阅读实在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完)
7#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09:21:05 | 只看该作者
[img][/img]

8#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09:22:33 | 只看该作者
图示只好用图片格式上传。
9#
发表于 2011-5-28 09:25:26 | 只看该作者
天哪,你的这个文字记录简直是超详细。我简直不敢相信我自己那天说了这么多话!

而且,你竟然把我那个兴趣树图还给费心重绘了。真的是太强了!
10#
发表于 2011-5-28 10:00:20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这么大的工作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1 22:47 , Processed in 0.075269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