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标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9中级班共读《我的图画书论》心得 [打印本页]

作者: 1104122701    时间: 2019-8-30 09:34
标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9中级班共读《我的图画书论》心得
本帖最后由 1104122701 于 2019-8-30 09:34 编辑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9中级班共读《我的图画书论》心得
个人作业:对本次共读的心得体会,不少于800字。
格式为“学号+姓名+题目”
提交时间:9月15日24:00之前

作者: AnnatsuiAX    时间: 2019-8-30 20:45
本帖最后由 AnnatsuiAX 于 2019-9-10 13:22 编辑

G01徐娜《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我已经把自己交出去了。”
“把自己完全交出去的精神不是一般的奉献精神,那是奉献的极致精神,接近崇高的精神。从一桩桩、一点点具体的事情做起,朴实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将追求光明和美好事物的意义焕然一新,是十多年来我能从松居直先生帮助中国图画书事业发展所做出的一切努力中体会到的一种精神。松居直先生是一位持之以恒地播种幸福的人,一位源源不断地为我们带来丰盛的生命体验的人。”
蔡皋女士对松居直先生的这段评价,让我内心澎湃而久久不能平静,对松居直先生的敬佩和崇拜之情油然而升!!敬佩的不仅仅因为松居直先生是一位图画书专家,他的图画书论耐人寻味,并且革新了我对图画书的认知,更令我崇拜的是他对图画书事业的开创、坚持以及对中国图画书事业发展的帮助。其中不得不得到他来中国讲课的细节,讲课之前先道歉,他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并深知他作为日本出版人对此亦应担负的责任。我想,倘若大部分日本人都能对历史问题拥有正确的认知,那中日关系想必更加友好了。
下面,我谈谈这本书对我和孩子的帮助吧。
一、革新了我对图画书的认知与观念,对“图画书 = 文 x 图”有了更深的理解
1.诚然,过去我为孩子读图画书,大多停留在读故事的层面,好在选择的图画书故事内容比较有趣、吸引人,亦没有强求孩子对图画书的内容掌握多少,所以孩子没有排斥,这么多年也就坚持下来了,阅读的快乐得以延续,可是对图画书之精华“图画”却忽略了,在没有文字对故事的辅助讲述下或阅读无字书时,孩子对图画书的兴趣大减,不太愿意思考图与图之前关联和前后呼应关系,面对一本无字书时,可能孩子都无法猜出图画书的大致故事内容,我在这方面的引领确实存在比较大的疏忽,就像松居直先生所说,图画书里的每一个图画细节都有它的作用及必要性,值得琢磨。图画书的设计者用各种艺术语言,让图画书像一部“纸上电影”,通过图画视角的“推拉摇移”,制造出丰富的效果,文图使主题得以充分表现。
2. 以《睡美人》为例的图画书作品研究·试论,我把这本书买了回来,循着老先生的研究论述和方法精读这本书,从了解图画书的具体构成、绘画构思顺序、画家的画风&创意及其体现的画家喜好、文字颜色与整体画风的匹配、画风所呈现的时代背景、文和图基本关系的具体体现、前/后页图画之间的关系铺垫&呼应、图画随故事的发展以不同的形式(剪影等)呈现、人物的行为、表情所表达的内心情感等对故事的烘托、图画书空间的运用和取舍(最为高明的便是厨师小徒弟用帽子在空间上的移动来表现一百年的时间)、图画体现画家是否以儿童本位的角度去创作等等;以及《在森林里》、《小蓝和小黄》、《小房子》、《月光男孩》、《活了100万次的猫》、《驴小弟变石头》的图画书的欣赏与细读,崇拜松居直先生对图画书的深层次解读能力,感叹于这需要何等知识体系和阅读的广度、深度才能拥有的能力啊,细细品读下来,更加领悟到图画书“不简单”的道理。而为了加深对图画书的理解,三叶草的新书品读会、每周五的线上微课堂都是非常契合此点的学习渠道,越发觉得三叶草真的是一个超级大宝藏!也正因为精读了《睡美人》,让我对图画书越发地感兴趣,每次品读都有不同的发现,着实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二、图画书与语言发展的关系
对于这一点我比较深有体会,从孩子三四个月开始给她看只有图形书的图画书到现在图文并茂的图画书,有时孩子突如其来的一些新词、成语常常带给我们小惊喜,对文字、语言的理解力也比较好,基本每晚阅读都会把孩子新学到的词句写在她喜爱的漂亮的明星片上,积累下来,实实在在地可以看到她自己的收获。
而对于我言,更需要历练的是将故事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合适的语言,内心带着丰富的意象把故事的经过娓娓道来,让孩子用耳朵听,激活他们的想象力。所以要想成好的故事讲述者,必须要阅读各种各样的故事来丰富自己,做个内心丰盈的人。
三、图画书与育儿观念的革新
每一个孩子都爱听故事,如果不爱,或许只是暂时还未体验到故事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爱听故事的孩子 + 最爱的爸爸妈妈 + 优秀的图画书 + 为爱朗读 = 温馨的亲子阅读画面
图画书让家长和孩子共同走进图画书的世界,它不仅成为家庭亲子沟通的桥梁,令家长更加懂得自己的孩子,这对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起到了非常积极正面的影响。

最后,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的践行故事妈妈的使命,让草籽遍天下,让世界更美好。


作者: 龚小林    时间: 2019-9-1 11:11
C05龚小林
《我的图画书论》
共读作业
松居直先生的大作在这之前有精读过《幸福的种子》,感慨于老先生的精进和专业,愿意无私的把个人心得分享给我们,也感谢三叶草中级班的带读唐琳老师,没有她带领,我肯定不会收获如此之大。
这本书,对图画书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如何编辑到出版,如何阅读到拓展,如何选择到分享,如何感受到欣赏,还有图书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完全刷新了我对图画书的认知和理念。
以前真不知道图书画竟然有这样长的历史和渊源,也不知道国外的图画书早我们200年已经上市,更不知道每个图书画的创作是如何的严谨和专业。一本小小的图画书,在我没有进入三叶草以前,我不会看读者,也不会看出版社,也不会给孩子念译者,拿起书,照念,大不了看下图的细节,现在回头看看,真的是暴殄天物,没有对图画书里的细节进一步的去深挖,更别说和孩子相互讨论我们的感受心得和看法。
所以这本书给了我全新的认识,应该说是三叶草带给我全新的认识,让我开拓了视界,哦,原来图画书是要这样读的啊,原来故事的背后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呀,这本指导书,让我从理论上提升了自己,也让我在和孩子们分享故事的时候更专业,给家长们推荐绘本的时候更严谨,知道了如何以孩子为本,让阅读的时候看到爱在书本和孩子间流动。
最让我感触的是,1972年作者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亚洲国家阅读现状的总结和分析还有行动,里面竟然没有中国,看到这里,我的心很痛,那时候,毕竟中国1971年才刚刚加入联合国,国外对我们根本不了解,也无从了解,我们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故事,比如桃花源记,是日本的作家和画家收集整理出版的,中国的灰姑娘,是美国的作家整理,由华人画家画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不缺这样的题材,可以说56个民族里题材实在非常多,但是我们的经济发展了,文化还在拉着后腿,真的希望在未来的绘本市场和国际大奖上,能看到更多的中国人自己的绘本。
这样的共读非常好,这次指定购买的几本书希望都有共读老师带领。
作者: 向日葵sz17    时间: 2019-9-1 15:10
A03吴秀娜                                                我要成为花婆婆
                                                                 ——读《我的图画书论》有感
            

日本作家松居直先生的《我的图画书论》,是许多图画书爱好者必读的“圣经”。这个暑假三叶草中级班的草籽们在唐琳老师的带领下细细地研读了书本的内容。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那么细致地读完了一本书,可见兴趣与压力的动力不容小觑啊!     现在容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跟大家谈谈我的心得体会,期待有抛砖引玉书本的功效。
一、书本的内容组成
第一章、图画书的知识与观念
第二章、图画书的选择与分享
第三章、图画书的意向与语言
第四章、图画书的历史与传统
第五章、图画书的欣赏与细读
第六章、图画书的编辑与出版。
二、我的所得
1.读书不是读字,而是理解书中的内容,读字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即使孩子还很小,识字量还远远不够,当我们读故事给他们听的时候,当他们自己看图画的时候,能够理解其中的内容,也算是读书啊。所以,阅读到底从几岁开始为佳呢?我想中级班那些还没有结婚的姑娘们可以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真心替他们未来的孩子感到幸福!不过,只要我们开始走在阅读的路上了,就永远都不算迟。

读书不是读字,这也让我想起了一些家长思想上的误区;有个别家长说孩子还小,不认识几个字,读不懂书;有的家长说图画书上没几个字,对孩子不会有什么帮助,不值得看;听到家长的话,我想家长误把图画书作为识字的一个工具,我们应该帮助家长更新观念,增强对图画书价值以及用法的了解,让他们明白图画书应该成为亲子间情感沟通的一个桥梁,让家长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生活领悟、自己的文学修养,借助图画书这种孩子喜欢接受和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传承。
2.以什么样的标准来挑选图画书?

①.分辨图画书的好坏,了解图画书的价值,往往要跟着“感觉”走(孩子的感觉很重要)。
②.图画书的形状,不是说大就是好,小就是不好,而应根据作者的创作动机,以及如何用绘画来表现故事内容等因素来确定。
③.对于图画书的插图来说,重要的不是色彩的丰富,而是有没有充分表达故事内容的表现力。即使是清一色的黑色、褐色,只要精彩地描绘出故事的世界,孩子们就可以通过插图来理解故事的内容,想象故事世界。

3.怎样更好地利用好图画书促进孩子们的成长?
①.为促进幼儿思考和活动,我们重视动手操作的体验和手工制作的文化传承。
②.语言问题是值得关注的因素之一, 大人多读给孩子听,图画书对孩子才有重大的意义。
③.图画书的定义为:图画书=文×图。插图本身必须表现出图画书的内容、主题和细节。插图的色彩和风格一定要与故事内容相吻合。

4.阅读时的亲子交流
松居直先生的很强调阅读图画书时的亲子交流,可以是语言上的,也可以是情感上的,或者只是肢体动作上的。当父亲(母亲)或深沉或温柔的声音,载着文字符号所传达的美妙的意思,进入孩子的耳朵、大脑时,让孩子收获的,除了对内容的理解,还有亲子间的感情。
当阅读已经成为了孩子们快乐的体验,成为亲子关系中最美好的那一抹亮色时,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功地点燃了孩子们心中阅读火花,默默守护它,当孩子读到“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时(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他也会会心一笑,这一笑,你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啦!

三、我的所思
1.具有爱国情结的我在思考:在推荐书籍的过程中,似乎推荐的内容大多是外国人的作品,如何提升中国原创作品的比例?
2.阅读应该是家庭为主战场,在当今手机为王的世界,如何让书籍更多地出现在我们的普通家庭当中?

《我的图画书论》,里面值得关注和思考的还有很多,书似乎越读越多了,而迷惑也越来越多,前路任重而道远啊。希望自己在三叶草的学习中,最终成为“花婆婆”那样的人,为孩子们的心田播撒上阅读的种子……

作者: 201901I04    时间: 2019-9-1 23:50
故事心得
作者: 赖丽君    时间: 2019-9-4 14:55
本帖最后由 赖丽君 于 2019-9-4 14:58 编辑

C02赖丽君
     与孩子共读,像孩子一样去读
                                                                                                        ——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就好像每个爱摇滚的人都知道崔健,每个爱绘本的大人,也都知道松居直,这个始终坚持着初心去创办更多温暖孩子童年的绘本的老人。
《我的图画书论》,松居直用毕生与绘本的缘分,写下的总结、感慨,初看书名,以为是一本艰涩难读的大块头,没想到,读出了母亲怀抱般暖人的温度,读出了母亲双手般柔软的质地。

        一、   图画书应该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
        常常有家长向我诉苦:“我们家孩子总是要我读给他听。”常常有妈妈焦虑地问我“幼儿园同班同学都已经能认很多字了,我要不要教我的孩子识字?”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似乎有着不能落后一点的责任心,但是却往往忘了问问自己养育一个孩子的初心。
那就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吧。那句“可是电视里的叔叔不会抱我”,足以像玛丽莲梦露飞扬的裙角风情万总的惊慌瞬间成为影视经典一样,成为亲子阅读的经典。
         凯叔、喜马拉雅各种听书软件和点读笔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让许多忙碌而又带着点愧疚感的妈妈找到了一根稻草。然而,看看松居直老先生对于图画书的给予方式的建议吧,“父母给孩子发自内心地朗读图画书时的语言,就是促进孩子的精神成长。即使孩子能独自阅读图画书了,也要给孩子读图画书,因为这对孩子的成长实在太重要了。”“图画书不是让孩子的读的书,而是大人给孩子读的书。”
         我想松居直老先生的内心一定住着一座温馨的小房子,里面包容了他对于人世间的亲情的所有美好的回忆或者憧憬。读图画书,少一点功利吧,识字、懂道理,这些目的固然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出发,然而,在孩子的成长中,有什么比爱与温暖的陪伴更重要的呢?
        没有。一定没有。
        这个问题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我自己。
        二、   用孩子的眼睛去发现绘本中的细节
        作为一个成人,我更多关注的是书的故事,关注书中的文字。没办法,有时候我也不得不无奈地承认自己早已成长到小王子所鄙视的大人的年纪了。但是,读完《我的图画书论》,看完松居直对于绘本中图画的解读,我像找到返老还童的妙药一样欢喜,为了工作为了自我增值我们读那么多有用之书,那么,何不到孩子的书中,像个孩子探索世界一样,慢慢地去欣赏一幅画吧,好奇地去发现作者藏起来又渴望你去发现的小秘密吧。
        图画书不是认字的教材,它是图与文的碰撞产生的巨大想象空间,在图画中孩子总能发现文字里找不到的故事。或许是因为我的原因吧,女儿对于书的图画也没有太多的探索欲,这也是读完这本书后我沉痛的意识。因为我对于图的快速略过,我的孩也用一样的方式在读书,她错过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所以,现在,我开始放慢读图画书的速度了。在给孩子读《看,书的中间有堵墙》时,野鸭跳起,下面是鳄鱼张开的大口,紧接着下一页就是鳄鱼闭上了嘴巴。我告诉孩子野鸭被鳄鱼吃掉了。但是在书的结尾,小士兵和食人怪、动物们一起去玩的时候,孩子发现了那只野鸭也跟随着。这就是说野鸭并没有被鳄鱼吃掉。于是我们就一起猜测了野鸭逃出来的种种办法。瞧,小小的一个细节,带给孩子的是发现的喜悦,是脑洞的绽放,是想象的膨胀。读《恐龙奥运会》时,我仔细读图,这本被我读过几十遍的绘本,我竟第一次发现,在那万龙共庆的图画里,腕龙在流泪。女儿也从没发现。于是我假装很好奇,问:“天啊,宝贝,腕龙为什么在哭!”女儿指着腕龙的脖子告诉我因为他没有得到奖牌。是的,在我细细去发现图画之趣时,孩子也就跟着去发现了。
        谢谢老先生温暖又专业的解读。没有一本书能带我们去到远方,但是,一本本好书,一次次共读,却能给我们去向远方的力量。















作者: enya    时间: 2019-9-4 18:22
C07 钟练华

在《我的图画书论》中寻找宝藏

与孩子一起读书很多年,总是摸索着度过的,读这本书里能找到共鸣,也能找到困惑的答案,还有更多的新知和思考,以下是一点点平日里的心得笔记:

图画书
图画书象一部"纸上电影"
图画书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当成识字课本会挫伤孩子的阅读兴趣。
图画书是亲子沟通的桥梁。

分辨图画书的好坏的能力:
书中提出跟着“感觉”走。这种“感觉”不是天生的,是和孩子一起多看优秀的图画书和插图,以孩子的视角来读图画书,自然就会有判断图画书插图优劣的直觉和能力,自然会分辨图画书的好坏。
大人无需纠结自己不懂或是不专业,和孩子一起多读才是最重要的。

读图画书
听图画书,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快乐的事。
大人不停顿地读下去,是给孩子读图画书的原则。
大人的阅读思考和感悟,经过亲子共读加以传递,不用刻意掩饰你的感动和激动。
孩子会畏惧大人变成"提问大王",保持与孩子间的自然交流。

插图
对于难以想象形象的词语,插图可以给孩子提供线索,而孩子的想象力又能使插图鲜活起来。
优秀的插图能充分表现故事内容,即使是不懂的外文,孩子也能通过插图来理解故事内容。

要不要引导孩子多读图画书里的文字?
通过看图画书的插图,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故事的内容,沉浸在故事的世界,从中找到乐趣。这样看图画书的孩子,都是优秀的读者。
性急地让孩子读图画书中的文字,教孩子读图画书中文字的大人们,其实破坏了图画书对孩子所起的重要作用,剥夺了孩子读图画书时的真正乐趣。

小人国存在吗?
图画书的世界,也是童话的世界。
用眼睛看不见的,可以用心“看”到
小人国是存在的,它驻足在我们的心中

孩子的成长与图画书
幼儿会对大人动手翻图画书有兴趣,一页页往下翻,会出现不同的画,发现有趣的东西,发现自己认识或是喜欢的东西,孩子会显得高兴,于是孩子学着动手翻书,走进书的世界,书也走进了孩子的生活。
语言首先是从听声音和韵律开始,接着才是获得的形象和意义。语言的基本功能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人给孩子读图画书,孩子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好的图画书丰富孩子的语言。而电视是机器。
给幼儿读图画书的环境,大人的积极态度很要注意,讲述者发自内心地给孩子讲故事,描绘出的故事内容越丰富,越容易引发孩子产生感动和共鸣,孩子越容易理解故事。

孩子就该象个孩子
孩提时代就应在儿童世界真实地生活,去经历充满喜悦的、难以忘却的体验。
快乐地度过自己的孩提时代,并对现实有自己的解读,看到他人看不见的世界,洞察出人或物背后的东西。

讲故事
内心带着丰富的意象来讲故事。
能激活语言的,就是讲故事者自己丰富的体验和意象。

《拔萝卜》
情节非常简单,即大家齐心协力地拔萝卜,大人常这样解读,但只这样,这本图画书就没什么价值了。
故事怎样展开和建构?
首先,孩子惊奇于从未见过长得如此大的萝卜,然后才对拔萝卜产生兴趣。故事发展中有惊喜有幽默,引起孩子共鸣,吸引孩子。最后才是拔出萝卜的成功感和满足感。
故事只说重点,简洁,情节巧妙运用反复,画面有松弛缓急相映的韵律,画面的细节有看点。

敬佩松居直先生。

作者: koeywu    时间: 2019-9-5 17:21
本帖最后由 koeywu 于 2019-9-5 17:29 编辑

A07吴丹《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放下功利心,享受亲子阅读时光

    从孩子6个月开始,我和孩子就开始了亲子阅读。读了将近5年图画书,我却从没有读过相关方面的理论书籍。最大的原因是我固有的想法,总觉得理论大部头都是艰涩难读的。这次三叶草中级班要求共读《我的图画书论》,刚开始我的内心是拒绝的。但没想到,当我读完第一小节时,就被松居直先生真切的文字吸引住了,他不仅是图画书方面的专家,刷新了我对亲子阅读的理解,更像一个育儿专家,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淡定从容的父母。

1 放下功利心,陪伴最重要。
    图画书不是孩子们自己阅读,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这是读图画书最基本的原则。奈何因为功利心的趋势,我们家长有多少能做到呢?
    “看图画书虽然好,但我想让孩子读更多的文字,我是不是应该引导孩子多读读图画书里的文字呢?”“图画书的文字太少了,我还是买带拼音的读物吧,这样孩子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是多少父母的心声呢?说实话,在和孩子亲子阅读期间,我也有过这种想法,特别是身边不停有以过来人自居的朋友建议我给孩子买识字卡尽早识字,报班上拼音课时,我是有动摇的。可当看到孩子特别期待我们每晚读图画书的样子,我内心的另外一个声音又告诉我,还是坚持给孩子读书吧,孩子享受这个时光就好了。
    直到看到松居直先生把这条作为基本原则列出来的时候,我瞬间觉得自己的坚持是正确的。不带功利心,享受亲子阅读的时光,就是最好的亲子陪伴。和孩子一起读书,我们会发现很多乐趣,不要要求孩子每一个、每一词的理解。因为我们读的是书,不是字。在和孩子一起的读的过程中,走入孩子的心,我们一定会对孩子有新的认识,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喜欢上读书。

2 站在孩子的角度选择图画书——换位思考
    开始亲子阅读,自然就会遇到如何选书的问题。现在市面上冲刺着各种各样的图画,我们该以什么标准选图书?松居直先生建议是:站在儿童视角选择图画书。我们要了解孩子的特点,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才能挑选适合孩子的图画书。同时还需要我们先成为一个阅读图画书的人。当我们读了很多的图画书后,自然就有了识别好图画书的能力了。不要用我们大人的眼光去审阅一本图画书。只有孩子喜欢的书,才是真的是一本好的图画书。

3 传说故事的劝善惩恶——原始感情的基础
    松居直先生支持民间传说的劝善惩恶,这个问题在线上讨论时,很多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当时我是这么比喻的:就像画画,我们必须让孩子知道基本的三原色了,才能让孩子更好的调出其它的混合色。如果善恶标准都没有建立,民间传统的东西都还不知道,孩子对于现实社会的多面性可能更加难以接受。

    亲子阅读在路上,育儿学习在路上。
    感谢唐琳学姐带领我们精读了松居直先生的《我的图画书论》,以及线上和线下的共读讨论,让我们收获更大。群体阅读,让我们克服了惰性,让我们对书的理解更加深刻。




作者: 第三杯茶    时间: 2019-9-5 18:02
本帖最后由 第三杯茶 于 2019-9-15 23:07 编辑

A01 钟碧莲

《我的图画书论》阅读心得


   合上书,对松居直先生的倾佩之情从心底里发出。三年前,是他的《幸福的种子》带我走进图画书的世界。
   中级班的第一本共读书,是先生的《我的图画书论》。我想,导师们是希望我们在走向专业地道路上,第一站由松居直先生来带领我们。我感受到了这份用心。

   松居直先生,是“日本图画书之父”。《我的图画书论》全面反应了先生的图画书观。即从理论角度讲述图画书及图画书阅读,也从实操角度,详细讲述如何辨别插图、如何选书、如何读图画书。更从自身经历和图画书编辑的角度,讲述了世界各地图画书的特点以及图画书出版的过程。让人大饱眼福、受益匪浅。
   本书文字平实易懂,章节短小适合碎片化阅读。大量的举例,详细的解读,非常适合初步接触图画书的读者,是一本经典的入门引领书籍。

   以下,重点书写我读此书前两章的收获。

【理论篇】

图文之间的关系
图画书=图✖文
插图书=文+图
   诠释:图画,不是去诠释和配合文字,而是让图画本身也“说话”。图画书,文图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信息,完美合奏,使主题充分表现出来。
   真正认识图画书。图画书不是“特别贵的几张纸”。阅读图画书时,需要克服成人惯有的阅读习惯,重视图的作用。图画书的作者,一般有两种情况。图文为同一作者或图文分别为两位作者。无论是自己阅读还是讲给孩子们听,都需要认真读图。有时候,图、文带给我们的是两个意境和不同感受。只看文或图,都是不全面的。

图画书对儿童语言发展的意义
   松居直先生认为图画书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父母的声音,对于孩子是“最珍贵的礼物”。
   在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父母陪伴孩子,读故事给孩子听,是最幸福的时光。在听读图书的过程中,孩子耳朵听着温暖的语言,眼睛看着精美的图画,孩子的语言发展在美好的环境中自然习得。研究表面,幼儿的言语发展是在生活中耳濡目染,接受大量的语言刺激,自然习得。无数经验表明,从小听故事的孩子,语言发展较早,较迅速。
   松居直先生不赞成将图画书作为孩子认字的主要媒介。图画书的目的不是教孩子识字。比起识字,培养孩子对图画书的兴趣,喜欢阅读,感受到其中的快乐更为重要。

插图
   插图为孩子建构人物形象提供了机会和线索。在读插图的时候,孩子发放了想象力,让插图“活起来”。
   优秀的图画书,无论是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都出类拔萃。孩子在读图的过程中,也能将故事内容解读出来。如果遇到图文为同一作者的作品,图文高度契合,这样的作品值得细读。

要不要引导孩子去读文字
   图画书是大人读给孩子的书。一开始,这个观点让人困惑。中国的家长,都在焦虑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很多人在引导孩子读书的时候,会在一开始注重给教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回归到给孩子读书的初衷——高质量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图画书的乐趣。“大人读给孩子听”,注重的是成人的读,和孩子的听。孩子不是被强迫的。孩子在听的时候,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故事的内容和乐趣。图画书的本质不是教孩子识字和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工具。好的图画书,孩子阅读图画就能感受内容,没必要强迫孩子阅读文字。

如何辨别图画书的好坏?
   会画画的作家和会写故事的画家都是风毛菱角,图文为同一作者的图画书是少数的。绝大部分图画书,图文为不同作者。每年新书层出不穷,如何辨别图画书的好坏,是家长的必备技能。
   图画书的文字内容、插图、图文编辑、装帧、纸张材质、形状和开业等影响着图画书的质量。
   松居直先生都一一解读。不变应万变的就是,多看优秀的作品,修炼眼睛和感觉。好作品看多了,自然练就火眼金睛。
   但是,有时候,同一本书,孩子和大人的感受,喜欢的程度不一样。从儿童的角度阅读和感受图画书,是作者、编辑、成人读者共同的需要。需要提醒的是,太多丰富的插图,需要警惕。

自制图画书
   好的图画书,是给孩子带来快乐、丰富其内心和经验的书。自制图画书,会带给孩子特别的感受和收获。时刻关注儿童心理,随时出入儿童的心灵世界。可以是图画集、手工标本集、涂鸦册,也可以是亲子共同的作品。

【方法篇】

1 阅读图画书的过程

有没有“小人国”?这个话题在中期分享会中有人提出疑问。“小人国”是故事、童话的象征。在孩子幼儿期,孩子处于“梦幻期”相信小人国的美好世界。着也是孩子之所以为孩子的地方。我是愿意相信“小人国”的。那份美好会带给我快乐和温暖,也愿意带给孩子们。就像《小王子》一样。
   儿童早期阅读,松居直先生给了一点点建议。比如孩子适合阅读书籍的形状、类型。建议不多,这让我想起初级班李迪老师的“选书”。给理论和建议,具体的书,还是由父母自己给孩子选择。
   关于翻页。是大人主导翻页,还是由孩子自己翻页?这是我们常遇到的问题。先生并没有回答,而是从“翻页”这一动作背后的意义进行解读。无论是谁来完成翻页的动作,书都像电影幕布一样掀开,带来新的刺激,成人和孩子的心在书中。这和目前大量的电子阅读、屏幕阅读完全不同。
   插图。插图是图画书本身对于孩子的第一刺激,引导孩子从一个世界进入到另一个世界。图画书的颜色、图画和细节与故事的关联,是孩子翻页的基础。
   阅读环境。温馨、舒适、温暖、安静、安全的环境,让孩子全身心,毫无顾虑和戒备地感受大人地语言,图画书地世界。孩子、图画书、大人,三者在这样地环境中联系在一起,图画书地价值得以体现,成人的语言也进入孩子的心灵。
   图画书不是冷冰冰的教科书。很多人一开始为孩子读图画书,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功利心,希望孩子因此智能得以发展。借图画书教孩子知识、认识文字、边读边提问题等现象普遍存在。
   非常喜欢这段文字:图画书并不是单纯读给别人听的书,只有对书中的内容产生共鸣、感动以及兴趣,发自内心地讲给孩子听地适合,孩子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地内容。让讲述者感动并产生共鸣地图画书,能使人充分理解且在心中描绘出丰富的形象。讲述者心中描绘的故事内容越丰富,就越能加深听者对故事的理解,从而引发他们的感动和共鸣。
   没有用批判的语言。却让人明白图画书讲述过程的重点在于成人对书的理解和表达。孩子产生感动和共鸣的时候,心在故事中,想象的翅膀在舞动,身心是愉悦的,欢喜的。自然也会爱上图画书,爱上听故事。反之,不能发自内心和引起共鸣的讲述(强调认字、回答问题等),会让孩子无法产生共鸣、喜欢和快乐,甚至会远离和产生厌恶。

2如何选书?(从儿童视角选书)
l  先一本一本阅读;
l  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制作书单;
l  让自己先成为一个阅读图画书的人,不吝啬自己的感动和喜悦;
l  孩子自己会告诉我们。(观察孩子听故事的表情、眼神、听完故事后的反应)

【关于共读】
   共读中,对于图书开展讨论,是难得的。组织分享的过程中,感受到唐琳师姐的用心和付出。

   因为地域原因,我参加的是线上分享。最近2个月,一直在各地奔波,我阅读的是电子图书,对于大家提出的问题,不能翻开书本去追溯和结合上下文理解,因此共读分享中参与有限(
11个问题,我参与讨论了7个)
。但这种线上分享讨论的方式本身,是有价值和值得推崇的。

   讨论中,可以看到大家的思考和困惑,在思维碰撞中应证和修正自己的理解。敢于提出问题和困惑,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此,对所有提问的小伙伴献上花花。非常羡慕有机会参加线下讨论的伙伴。
   对于读书不动笔就无从入心的我,
电子阅读摘抄书籍内容较多,个人思考和总结较少。
后期,读书还是要动笔。好在终于安定下来了,可以固定纸质书阅读了。



   永远的松居直。再次感谢唐琳师姐的领读和伙伴们的共读碰撞。
   

作者: liudonghua    时间: 2019-9-5 19:01
C06 刘东花

用爱阅读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我的图画书论》是我第一次读松居直先生的著作。读这本书时,我感觉就像是听一个有丰富绘本经验的爸爸娓娓道来绘本的有关知识。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读过郝广才的《好绘本 如何好》和苏菲.范德林登的《一本书读透图画书》,所以对于《我的图画书论》中探讨的绘本的定义,绘本的结构,绘本的欣赏等都有些许了解。相对于绘本结构,赏析来说,《我的图画书论》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松居直先生对于如何给孩子读绘本的看法。

松居直先生说:

“图画书不是孩子们自己阅读,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P33)。

“图画书正是在亲子共读中才更加富有生命力,并且当它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时,也才更彰显出存在的价值。(P34)

“给孩子读图画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体验同一个故事世界,从而获得共通的经验。这个共通的经验不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消退,反而作为一个快乐的精神纽带而永远存在下去。”(P35)

“有必要给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不断读书,这很重要。因为它使亲子关系变得更融洽,并成为家庭教育的根本。我不赞成孩子一升入小学,成人就撒手不管孩子的阅读。因为对孩子来说,书是令人快乐的事物。”(P96)

       绘本是一个冷冰冰的物体,但通过成人给孩子讲故事的方式,绘本成了连接成人和孩子的一座有温度的桥梁。这种方式赋予了绘本很强的生命力。共读那一刻,不管是父母给孩子读,还是父母和孩子一起读,还是各读各的,那都是温馨的亲子时刻,大家都从中享受阅读和亲子的快乐。

        父母为孩子读图画书,那就更让孩子欢天喜地了。对于孩子来说,父母陪自己读图画书比故事本身的精彩内容更具吸引力。松居直先生提到甚至对于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要中断给孩子读书,这个观点让我印象很深刻。我的孩子在一年级过渡阶段,我有陪他读书,但他二年级开始就可以独立阅读了,在那以后,我只是给他选书,就没有再给他读书了,所以很遗憾不能感受给大孩子读书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给孩子读图画书,希望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让阅读成为孩子的终生习惯。但是,有些父母自己不阅读,却不断地要求孩子阅读,或者抱怨孩子不爱阅读。有些父母只给孩子买书,但没有给孩子读书或者陪孩子读书的习惯。松居直先生书里提到的孩子对于阅读图画书的感受和期望,父母用爱给孩子阅读这些观点,都非常有参考意义。

        这次线上线下共读的方式,让我和一批同频的人一起阅读同一本书,收获也挺多的。首先是对书的观点不同,碰撞出很多思想的火花。其次是从别人的观点中弥补自己看法的不足。再次是从共读分享中自主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许从中也启发了别人。

      《我的图画书论》共读,不仅让我收获了松居直先生对图画书的看法,对图画书阅读的观点,也让我感受到了群体阅读的好处。


作者: 马依蕊_t0wv0    时间: 2019-9-6 15:06
本帖最后由 马依蕊_t0wv0 于 2019-9-15 23:46 编辑

            《我的图画书论》共读心得
D02 马依蕊

  加入中级班,最吸引我的一个项目就是比初级班多了线下共读的课程。都说时间挤一挤还是有的,但如果没有压力和目标的话,这句话最多坚持不了太久。中级班第一本共读书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高级班的学姐了解到我们本届中级班共读这本书,就打趣的说今年的中级班可真都是干货。于是共读之前就对这本书有一种倍感珍惜的感觉。

  在大小妈唐老师的带领下,为期一个半月的共读,每天阅读打卡,摘录出对自己感触颇深的内容,整个共读期结束确实是记录了太多干货。这本书有很多实用的理论及切实对阅读人在亲子共读技巧上的指导。六大章节,从图画书的认知与观念开始到指导我们如何选择与分享图画书,图画书的历史及甄别一本好的图画书需要了解到哪些“原则性”的东西。这些理论作者更是挑选了六本绘本让读者从理论转为实际,汲汲不断的专业性学习让我感到阅读这件事,确实不是凭感觉草草进行的。如果不是因为专业,不是因为热爱,是没有办法体会到优秀绘本作者这一片苦心的。相反,有了这本书中的黄金法则再去看优秀绘本,作者创作的苦心是多么值得尊重及敬佩。

  共读书结束,实操性的理论知识与个人学习让我在亲子共读及故事会讲演中有了很实用的指导,我将这功劳归结于三点:

一:优秀图画书的界定及欣赏解读

   儿童本位的图画书需要站在儿童视角来欣赏与理解,当我们将自己的阅读思考与感悟通过气你共读来加以传递时,就会发现图画书世界有了新的展现。和儿童一起读图画书成人经常会发现自己阅读时没有发现的内容,但是与儿童一起读图画书是,成人才会真正理解书的内含。这一点却不是我们发现的,而是孩子教给我们的,所以,亲子阅读,大人或许更应该感谢孩子。
  我们在给孩子选择恰当适合的书籍时,首先考虑的不是我们认为的图画书教给了哪些道理,而首先要考虑的是那些理解孩子们的世界,并用孩子们的想法和心情看待这本图画书,这种图画书对于孩子才会有亲切感。归结于三点 a: 图画书首先要有明确的主题 b:故事的文学性,图画的艺术性非常重要。c: 图画书的创作背景也要多去了解。
  图画书中蕴含的童言及深意插图解析,每一项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有了这些做选书指引,之后在图画书的选择上,会更加专业更加理解孩子们内心所向。

  二:图画书的给与方式

  在共读《我的图画书论》之前,我以为亲子共读这种方式大概到小学一二年级就会结束。但是松居直说 要坚持做到亲力亲为的亲子共读,图画书毕竟不是让孩子读的书,而是大人给孩子读的书,即使孩子能自己阅读图画书了,父母也要一如既往的用自己的声音给孩子朗读图画书。即使在升入小学之后,父母给孩子读图画书和童话也会对亲子关系,孩子将要直面的人生,父母的自我提升等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阅读童话书时,成人可以充分的感悟到作者的心情和想法,能够清楚的看到图画书所想要表达的世界从而产生共鸣,这种感觉传递给孩子,是孩子独自阅读图画书时所不能感悟的,所以这对孩子精神,知性方面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女儿初上小一,我还是确定坚持将亲子共读做下去。

三:对于我职业规划的思考

   我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一直以来,自我认为在幼儿性格教育及自我学习方面做得比较严谨及科学,我也坚持亲子共读同时也感受着亲子共读带给我无限惊喜,但这些个人经验及专业要求在我读完《我的图画书论》之后感到了继续学习的压力。太多专业性及前辈们的丰富经验让我感到自我成长的路还很长。
  共读书之后我参加了两次线上讨论,在大小妈指导下大家各抒己见,我也深深感受到其它同学的专业及阅读能力。这也进一步让我自己在儿童阅读这件伟大的事情上感受到大家的学习力。我会跟着老师的领导,高效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好每一场有质量的故事会。

感恩遇见三叶草,感恩老师。

作者: 芳小陈    时间: 2019-9-8 10:32
G04陈菊芳《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我的图画书论》是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老先生图画书理论的原创作品之一,这本书反映了松居直先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编辑生涯中对图画书本质的认知与理解。
      第一章节松居直老先生写到 “对于孩子们来说,图画书是快乐的读物。图画书不是教科书,也不是习题集。”读完这一章节的时候,深深地为我以前给孩子读书时做的错误示范而深深懊悔。当我们给孩子们读书时应当按照书中的情节一直读下去,不能一味的提问或者过多解读书中的情节。而是让孩子们静静地进入到故事情节当中,让他们体会故事中的感动、惊险、快乐。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同理心,当他们沉醉在幻想中的那一刻,正是他们与故事世界连为一体。
       我们家老大今年升二年级,他的识字量不是很大。为了能让他跟上同学的脚步,当他自己在一旁看书时,我常常强调说看到不懂不认识的字要问我,或者查字典。在第二次线上讨论时,大家都发表了各自不同的建议。最后结论是我们不能因为认字问题而破坏孩子的阅读兴趣,如果需要增加识字量,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识字。如果我们只是的一味点读书本的内容,而孩子不能理解书中的意思,长久以往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就会缺失。孩子自主阅读时,跳过不认识的字,能够大概理解故事内容,也是在锻炼他们的推测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松居直老先生在书中也写到“读书不是读字,而是理解书中所写的内容”。
       在没有进入三叶草以前,我们家的亲子阅读不是很重视,特别是爸爸一直都没有怎么参与进来。直到两年前的加入,知道不少亲子阅读的好处。就一直让爸爸参与进来,现在每晚孩子们都会缠着他们爸爸给讲故事,虽然爸爸讲得不是很绘声绘色,但孩子们也是听得津津有味。自从爸爸给他们讲故事后,他们对爸爸的亲密感越来越强。以前爸爸出差,要跟他们视频,或者出差回到家要来个爱的抱抱,两个孩子都不太爱搭理他。松居直老先生在书中强调亲子阅读的重要性,特别是孩子大了也是要一起亲子阅读。我们老大已经小学二年级,之前我们是让他自己阅读,理由是长大了,上小学认识字了,可以自己看书,只是偶尔会给他讲故事。老大一直抗拒自己看书,要求我们给他讲。但多数的时候我们还是决绝他的要求,让他自己看。《我的图画书论》松居直老先生观点,也是刷新我对亲子阅读的认知。立马和他爸爸检讨我们的过失,现在也基本每天晚上轮流给两个孩子讲故事。当孩子们成年后,回想起爸爸妈妈在他们小时候给他们讲故事的场景,是多么的温馨而快乐。
       真的很庆幸自己认识且加入了三叶草,让我在阅读方面的知识越来越来丰富。感谢唐琳老师带领我们共读这么优秀的书籍,让我们对书中的观点,自己的疑惑得以更加的了解。
作者: 廖晓容    时间: 2019-9-8 18:24
e05  廖晓容《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第一次读这本书,感觉比对自己以往讲故事的方法和一些观点,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松居直先生在六十年前就有如此鲜明的观点,真是值得赞叹。
辨析了图画书图与文的关系,图画并不是诠释,配合文字,而是让图画本身也说话
图画与语言的关系,父母的语言对孩子来说是最珍贵的礼物。是所有音频和动画片所不能取代的。不停顿的念下去,是给孩子读图画书的一个基本原则。然后在大多数场合,特意提一些问题,只是大人的自我满足。其实读书的意义不在于阅读的整个过程,而在于读完之后那段时间。与自己的想法相对照,重新思考故事中的人物,这是生活中珍贵而又充实的时刻,也是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刻。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之前是有偏颇的,我以为讲故事的意义就在于阅读的过程,在阅读的时候和孩子交流,开动脑筋,这样才有代入感。同时如果可以抱着孩子做亲子阅读,无疑也是增进感情的一个好方法。看了书中的见解,作者换了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请问:我们能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读图书呢?我就想起,其实之前在做亲子共读的时候,有时给孩子提问,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妈妈你不要问我这些问题,你就继续往下读。表现出非常不耐烦的表情。我当时还挺不愉悦的,觉得孩子就是不愿意开动脑筋,这个问题在书中给了我满意的答案。
   之前在选择绘本的时候,我是比较喜欢选择民间传说类的绘本,我总是觉得民间传说给孩子传递了最古朴的品质,勤劳善良还有智慧。人类在不断进步,其实图画书也是一样的,其实我们很多绘本就是大人为自己的孩子创作,这个点我特别感动,如果孩子长大后翻起这本父母为自己创作的专属的绘本,那肯定是一个特别温暖的感觉。
在选择绘本方面,作者有推荐一系列的绘本以及选择的方向,在图画书的给予方式也有特别的说明,这些对于现代家庭教育而言,也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
1:亲自抚养   对孩子来说,读书不是学习,他们希望父母能明白书是有趣的,读书时快乐的事情,因此亲近书,爱上书,所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大人必须亲力亲为。
2:电视就是机器。 如今电视机家家户户都有,把孩子交给电视机等于是在让机器教孩子。其中有一段话我很有感触:母亲啊,你在一天的生活中,是否仔细端详过孩子的脸,平和的用心面对孩子,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和孩子讲几十分钟的话呢?30分钟/10分钟/5分钟。。。。。。。大概这样一问,能自信地回答:我总是认真地与孩子说话的母亲就不多了 。
对孩子成长最为关键,有利的声音环境,就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和人类发出的声音。所以,父母发自内心的朗读图画书的声音,就是促进孩子的精神成长,
3:图画书,不是让孩子独自阅读的书,  即使是孩子已经自己认识字了,也应该给孩子读书,过早的让孩子自己读图画书其实是教育的败笔。这样让我每次在读书的时候,就特别有动力,感觉自己在正确的路上有坚持了往前迈一步。
4:牵住孩子的手,一起阅读图画书
5:父母自己也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在家庭中形成阅读的氛围。
   也许当今的社会获取信息方式实在太多了,音频,视频,短片,游戏,图画书的意义何在?作者的观点特别好:计算机即使远离创造性和独特性的物质机器,也是让人失去温暖和善良的东西。在我看来,图画书中特别重要的一点,不是注入孩子内心的知识和信息,而是语言。当前语言的存在感和语言本身正在逐渐弱化,那么一本好的图画书,我们在里面可以有丰富的语言,有富有存在感的语言,有让读者发自内心产生共鸣的语言,才能塑造出丰富而温暖的意象。
听与读的重要性,有时候大人对用耳听故事,会有不确切感和部安全感,这其实是成人的一种顽固习性,可能习惯了各种噪音,对于重要的信息也置若罔闻,但是我们是否忘了人与人的交流的意外和用耳朵倾听的重要性?给孩子读的书无论什么内容,必须通俗易懂,必须有趣,让孩子知道,读书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就很棒了。
书本后续还对图画书的历史和传统,还有各国绘本的特点有一一介绍。
致敬松居直先生,一位帮助中国图画书事业发展不断努力,继而有了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浓厚的绘本:《桃花源记》《宝儿》《孟姜女》等等。松居直先生是一位持之以恒播种幸福的人,一位源源不断地为我们带来丰盛生命体验的人。

作者: 201901B07    时间: 2019-9-9 15:29

《我的图画书论》 松居直 著

                                                     读后感
学员:G07  孟凡


每一本图画书都有它创作的背后故事,每一个图画和文字都经过作者细细的打磨,图画书的发展历经图画书爱好者和创作者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推动,成就了更多孩子们的梦。通过阅读《我的图画书论》,让我对图画书的发展历程有更多的了解,也解答了我很多的疑惑。松居直先生很好的阐明了图画书存在的目的,什么是好的图画书,图画书与语言发展的关系,语言和意象的联系,以及对部分图画书做了详细的解读。

是的,书不仅仅是引领孩子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媒介,也是与外面世界对话的一个桥梁。图画书是父母给孩子读的书,是为了让孩子快乐而存在的;图画书将孩子和父母连接在一起,建立了共读时光,收获了亲子关系,也使父母与孩子共同体验同一个故事世界,一起分享故事的感受,一起欣赏大师的绘画,以及品味文字的快乐和美感。记得有一次给女儿读凯琪的包裹,读着读着被里面的内容感动的流泪,女儿听着也流了眼泪,女儿说她也要给有需要的人寄包裹。好的图画书可以传递情感,引发我们去思考,带我们进入当时的环境,这也许就是松老先生说的意象和语言,丰富的语言塑造出丰富而温暖的意象。在故事中吸取故事里蕴含的丰富情感和生活体验,语言的激活产生了具体的意象。

好的图画书也是帮助孩子习得语言能力一个方式,图画书重要的一点不是注入孩子内心的知识和信息,而是语言。语言是我们人类特有的能力,也是我们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对婴幼儿来说,父母与孩子的言语交流,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好的图画书使父母与孩子对话的词语更加丰富,在语言的交流中感受彼此的情感流露,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感受语言的快乐。

如何为孩子选图画书?在初级班李迪老师做了很好的指引,从那时起,我开始大量购买三叶草所推荐的书。这些书都是三叶草的老师们精心挑选并品读过的。松老先生在书中也很好的阐明了如何辨别何为优秀的图画书。好的图画书可以锻炼孩子和父母的眼力,通过与孩子一起阅读大量经典图画书,可以打开父母和孩子的眼界,充分的了解图画书,理解图画书的主观价值和客观价值,更好辨别什么是优秀的图画书。现在我要做的就是要与孩子一起细细来欣赏和品读这些图画书,享受阅读的快乐!

在未来的学习中,希望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能够将书上的内容更好的转换为更优质的家庭阅读和社会阅读。



作者: 小西629    时间: 2019-9-10 01:30
本帖最后由 小西629 于 2019-9-15 20:52 编辑

F02王玉香
以儿童本位思索图画书阅读
——读《我的图画书论》有感
    刚拿到这本书,看到书名中的“论”字令人生畏,妄测这可能是一本难啃的理论书。读完王林先生的序言却找到了读《幸福的种子》一般的亲切感。通过六个章节的阅读,我对图画书有了更加体系化的感知,最大的感触是要以儿童本位思索图画书的阅读。

     一、什么是图画书?
     图画书,顾名思义,包含着“图×画”的书;图画书是用图画来充分表达故事内容、帮助孩子建构想象的故事世界的书。

     二、从儿童视角看,为什么要阅读图画书?
    1、想象力的培养
    听故事是孩子的本能,但是当孩子在阅读体验中,难以将文字性的描述与想象或者现实连接时,图画书则为故事情节、人物构建提供了机会和线索。“看惯图画书的孩子们,已经掌握了通过看插图来理解故事内容的方法……但是,把前后两幅图连接在一起,会发现两幅画之间不连贯,这时就需要根据两幅画的不同画面来发挥想象力,用想象填补不连贯的欠缺部分。”(摘自P10)“儿童自在的创意和丰富的想象力,就是以这种插画所带来的意象为途径,更好地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摘自P21)
    如此,图画书让孩子运用天马行空的想象挖掘书中的故事,享受阅读中发现的乐趣。可以说图画书点燃与呵护了孩子想象力的幼苗。
     2、语言的发展
     好的图画书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它们塑造出了丰富而温暖的意象,特别是文学的、诗性的语言体验对于孩子来说意义深远。“从诗的语言中,儿童能感受到语言的韵律、音调、意象彼此之间的联系,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乐趣和愉悦,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其对语言音韵部分的敏感,并发展为生动使用语言的能力。”(摘自P102)
    3、亲子情感的桥梁
    “图画书不是孩子读的书,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松居直在书中不止一次强调此观点。图画书需要父母朗读给孩子听,真正激活图画书的,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那种温暖的关系。因此,图画书的阅读为亲子情感的升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4、传递基本的善恶观念与安全感
    老一辈常说:爱书的孩子不会坏。优秀的图画书与民间故事,传递着劝善惩恶的基本观念、坚守着劝善惩恶的底线,“最终善会胜利”使得孩子获得对世界的安全感,也确立孩子今后人生的基本立足点。
    《欢欣岁月》中提到:“人的安全感不仅仅来自物质方面的满足,还必须在每个人的心中扎根。没有这个根,孩子将会失去安全感,他们被现代生活混乱的价值判断所支配也就不足为奇。优秀的图画书能给喜爱阅读的孩子以定力,就像在大风暴中紧急抛锚一般。这种力量绝非道义上的概念,而是可以信赖的力量。”(摘自P63)

     三、如何选择图画书?——坚持儿童本位
    1、选择“图×文”、理解儿童的优秀图画书
     松居直认为插图是儿童阅读的最初入口,他们的阅读兴趣正是被插图激活的。优秀图画书中的图画本身也会“说话”,能够贴切地表现故事内容、主题和细节;理解儿童的图画书始终理解小读者并忠于艺术,它们能够让孩子读得懂、理解得了,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特点而创作。如此,在选择的过程中需要用孩子的视角与儿童思维选择图画书。
     2、选择有丰富的语言与意象的优秀图画书
   “就童书而言,语言极为重要。通俗易懂的语言、令人快乐的语言、戏剧化的语言、清晰而不暧昧的语言,能让孩子生成一些体验,让他们有所共鸣。”(摘自P135)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孩子获得有趣和快乐的体验,而这一点是将孩子们引入阅读世界的力量。
    丰富的语言饱含着丰富的意象,尤其是富有乐趣、韵律和音调的语言,经由父母讲述与演绎甚至可能超越作者,讲出更为丰富的内容,激起孩子们的共鸣,让故事洋溢坚韧而持久的感染力。
     当然,贯彻以上选择方法,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父母也要大量阅读图画书,与孩子一起走进优秀图画书的世界,练就火眼金睛。

     四、如何读图画书?
    1、为爱朗读,浸入图画书的世界
    “图画书不是孩子读的书,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居于此,松居直认为父母的语言对于孩子来说是“最珍贵的礼物”。父母应该亲力亲为,因爱朗读,为爱朗读!而非把孩子托管给电视机,因为“电视里的叔叔不会抱着我”!
    其次,父母应大量阅读优秀的图画书,将图画书的语言与自己的语言融为一体,对意象加以形象化,用饱含情感而又灵动的语言为孩子带来丰富的阅读体验。
    2、跟随孩子的目光读
    “正因为与儿童一起读图画书,成人才会真正理解图画书的内涵,这是儿童交给我们的重大发现。”(摘自P41)这启示我们成人应改变先读字或只读字的阅读习惯,学习儿童阅读习惯——读图,研读图中的话,发现图画书中孩子的关注点,挖掘图画书的乐趣,真正理解图画书的内涵。

     结语:
     李利安·H.史密斯《欢欣岁月》有这样一段话:“人们常常认为,成年的时代很漫长,儿童的时代很短暂,转瞬即逝。所以,儿童时代的经验远不及成人时代那么重要。然而,儿童时代是各种感受形成的关键期,非常容易受到影响,并且正因为时间短暂,所以较之成人更不能接受平庸之作,不能让儿童在这方面浪费时间。儿童时代的印象是持久的。这些印象累积起来,就成了他们长大之后表现出来的人格类型,正如谚语所说的,‘儿童是成人之父’。因此,对儿童在阅读中接受的信息,我们岂能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
     抱着敬畏之心、爱孩子之心,修炼阅读之能力与引领力,在阅读的路上始终勿忘最重要的是孩子,为孩子读、跟随孩子读、引领孩子读。愿自己能够一直保持学习力,从容前行。

作者: 201901I04    时间: 2019-9-11 00:37
E07
温玲玲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这是一本打动人心的的书,我从没想到过这个书中的人物松居直先生可以为了图画书而放弃自己的法律专业,转做编辑,并且遇到种种困难时都没有选择放弃。几十年的专研,日日点滴的累积成就了大师一片深厚的影响力,不管在国际上还是他的本国日本,我想日本的许多家庭应该对他是报以感激的,因为他,许多的孩子们得以有了机会享读世界上许多优秀的图画书的机遇;中国的许多图画书作者,插画师,出版社等等也是因为他后来在中国的多次活动的交流,不吝的知识传授,从而启发了许多人的灵感,继而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图画书,引进翻译了许多国际大师们的优秀著作,中国的孩子们享受到了视觉上的盛宴,同时唤醒了许多父母的责任心,肩负起对幼儿时期的启蒙教育。
    这本书总共有六章,分别是: 第一章  图画书的认知与观念
                            第二章     图画书的选择与分享
                            第三章     图画书的意象与语言
                            第四章     图画书的历史与传统
                            第五章     图画书的欣赏与细读
                            第六章     图画书的编辑与出版
    读完这本书,我认真的了解到了先生的图画书观:1.辨析了图画书文图之间的关系。图画书=文×图,有插图的书=+图。这是先生对图画书的“定义”。原来图画书中的各种图画也是可以独立去讲述一个故事的,以前可能不太懂得这个含义的,对于幼儿来说,各种精美的图画书,虽然不认识文字,但是自己也可以通过观察图画,然后读懂书中的故事。这无形等于发现了新大陆的惊喜,让小孩子们可以对图画书充满兴趣,专注的去想象,甚至构造出一个新的故事。
       2.图画书于语言发展的关系。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语言可以帮助图画书的解说,图画可以生动的表现出语言的精准。先生认为父母的语言对孩子来说是“最珍贵的礼物”,“图画书不是孩子读的书,而是有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我完成赞同先生的话。对于幼儿来说,虽然他们都不识字,虽然现在的社会进步的很快,各种早教机,各种听书音频软件的便利,甚至是电视上的节目专门解说都比不上一个愿意陪伴孩子读图画书的父母,这是无价的。这样的高质量陪伴是人人羡慕的,拥有金屋银屋都无法比拟。父母温暖的怀抱,声声悦耳的动听,孩子稚嫩的笑声,这是多么美的一幅温馨图呢,还有什么可以比的过,没有了。日以继夜的故事声音,各种不同情节的演示,精辟的语言阐述,都能让幼儿认识到图画书的美好,从而提升了幼儿语言的能力积攒,不经意场面的出口成章,某个词语的惊艳亮相,某一句话的恰当表达,都能让你感到惊喜,甚至是更大的努力付出。我的亲身经历,我家孩子从半岁起,我就孜孜不倦的给她看图画书,讲故事,两年多下来,我的孩子在同龄人之中,经常能够出其不意的说出一些让大人觉得惊喜不已的话语,或者是某个词语的正确运用,所掌握的词汇量也明显要更多一些。
       3.图画书于抚育观念的革新。现代社会的节奏相当的快,可面对幼儿和图画书,先生却是希望家长们能慢一点,慢一点……,不要把孩子直接丢给了电视,科学研究表明这类的孩子聪慧有限,先生说孩子不能交给电视抚养,而是要把节奏放的更慢一些,再慢一些。再忙也别忘了陪孩子一块看图画书。图画书拉近了当代父母与孩子间的距离,让他们能够以亲密无间的关系伴随孩子的成长,而不再是让冷冰冰的电视长期占满了孩子的空余时间,大人也不再是忙忙忙的找理由推脱原本属于自己该承担的父母责任。
     先生前半生的编辑出刊的坚持,成就了他在业界的专业口碑,唤醒了广大群众对于图画书的重新认识。后半生的先生,频繁的往返中国,在中国推动了图画书的阅读,培植了图画书人才,还创办了奖励原创图画书的“小松树奖”,这对于我们来说已经相当的不容易了,我们从他身上,书上学到的东西,那些理念将伴随我们一生,激励鞭策我们身为父母的,必须要自己做好榜样,才能让孩子受影响,也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作者: 千仪百顺    时间: 2019-9-11 13:44

G02沈娅兰《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听着中级班的老师说这本书是图画书届的基石,看着如此干涩的书名,我想的是一定要埋头苦读把书给看明白了。可是当我深呼吸调整好情绪翻开书没想到却是一口气看了100多页的结果。我想告诉大家读着这本书就像老先生在跟你聊天,没有晦涩难懂更没有悬空的大理论,看完你只会觉得从新认识了图画书,找到了关于图画书的种种疑惑。

认知图画书,感受图画书

书的开始就点出了一个大人给孩子读书时出现的通病——问问题。这真是是每一个大人都会出现的问题。太有共鸣了!这样的读书破坏兴致和连贯性,无法完全沉浸其中,不能自由延伸。对孩子只能是产生厌烦情绪。不停断的念下去是一个大的原则,只有自然而然的对话才是有价值的。当孩子能在读后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这才是读书的意义。

图画书=*文。这里大人会更关注文字,而孩子其实是在读图。优秀的图画书让孩子看图就能理解串出以这个故事。这在生活中幼儿独自看书时就已经能体现。没有大人读孩子便只能看图,通过图去展开想象,找到乐趣,独自沉醉其中时便是和书融为一体时。

在感受图画书好坏时幼儿和大人一样,通过多读多看眼力便可慢慢提高。好的图画书可以帮助孩子构建想象的故事世界,能帮助他们讲出自己的故事。在听和看的过程中,动手翻书这一动作便建立起人与书联系的第一步,对语言的帮助也随之而来。对孩子来说图画书也从来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听的。通过听大人读出来的图画书才对孩子产生意义,图画书中的词汇也传到孩子耳朵里。这样一来,图画书大人和孩子都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是最幸福的时刻。

图画书的选择

在初为孩子选书时,我想大多数父母都是迷茫的。选择颜色鲜艳还是黑白,选择故事长短,按照大人的想当然选,这些种种在看完《我的图画书论》之后也都有了方向。

首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而不是大人觉得好看或者应该看。是否吸引孩子的故事和插图是辨别图画书好坏的关键。而练就这样的慧眼就需要大人和幼儿都有大量的阅读数量。

其次要能帮助孩子想象,给予孩子安全感。儿童时代是各种感受形成的关键时期,非常容易受到影响。优秀的图画书能给与孩子定力,大人给孩子用心读也会让孩子更喜欢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怎样读图画书

优秀的图画书处处都有着心思。及时封面封底也可能藏着情节。读时请忠于图书,让听者在听故事,看画面的时候,心中自然就会将意向趋于饱满。有些图画书的情节文字没说但却用图画表达了出来。如同前面说到孩子往往是更注重图画的,他会听着你读的内容观察细节再是整幅画面帮助他自己去理解。

读书是快乐的事情,它并不等同于学习,父母给孩子发自内心的朗读时便可以促进孩子的精神成长。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自主阅读的书,而是大人给孩子读的书,这对丰富父母和孩子的人生~营造温暖的心心相通的人际关系也有着重要意义。拥有丰富阅读经验的大人发自内心的阅读时那些语言里的生机,温暖,意象已然传递到孩子耳中心中,这是独自阅读所不能感悟的。

读书是愉快的,它不是赛跑,也不需要为谁而读,对于孩子读书,成人干预越少越好,只需要把有趣的书推荐给孩子,让孩子自由的感受。读书关系着个人自由,但并不是说孩子自己读书了大人就不用读书给他听了,这两者并不冲突。

图画书对语言的帮助

图画书很重要的一点是注入语言,正式那些丰富有内涵的语言,发自内心产生共鸣的语言塑造出了丰富的意象。我们在给孩子读书时,他们能感受到语言的韵律,音调,意象彼此之间的联系,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写到这里不经又要感叹《我的图画书论》真是一本好书。这些解开的惑都想一一记下,想告诉更多的人,想更好的去给孩子读图画书。书里介绍的图画书一一购买,回来自己先带着理论实践一遍,然后孩子也迫不及待的恨不能一天讲完所有的故事,这真是内心的奇妙之旅啊!读着那些故事书,在我们之间流淌的只有乐趣,幸福和语言的密码!

希望更多的大人能读到这本书,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听到更多的故事。


作者: 谢慧琴    时间: 2019-9-11 21:24
本帖最后由 谢慧琴 于 2019-9-11 21:28 编辑

《我的图画书论》共读心得

——F07谢慧琴

一、        共读活动介绍
领读人:唐琳   共读时间:7月15-8月31日
8月16日12:30-14:30 微信线上讨论
9月1日10:00-13:00  线下讨论(附思维导图)
二、        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介绍
《我的图画书论》是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图画书理论的原创先声,全面反映了松居直先生从自己真实朴实的生活经历和颇具传奇色彩的编辑生涯中对图画书本质的高远洞见和革新认知。
松居直通过对图画书、儿童和成人三者的实证研究和对三者之间微妙关系的灵动捕捉,高效地诠释出以儿童为本位的亲子阅读理论的实质,揭示出图画书在实现儿童成长过程中体现出的真正价值所在,指引亲子关系跳出传统模式的窠臼,实现新时期质的飞跃。
松居直著有《我的图画书论》《幸福的种子》等论文集,以及《桃太郎》(荣获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桃花源的故事》等图画书。
三、        了解图画书及亲子阅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图画书必须是图和文的结合,一本图画书有三个故事,图的故事,文的故事,图文结合的故事,大人往往会忽略图,而孩子由于识字量有限,思维还是直观思维,读图能力比大人要强很多,所以给孩子看图画书一定不要忽略图,而只盯着文字。
父亲问:“你在和谁说话啊?”面对这个让人感到很现实的问题,男孩子理所当然地回答道:“与动物啊。我们在玩藏猫猫。”父亲很现实,回应了一句:“可太晚了,我们得回家了。”书中的父亲与普通的父亲没什么两样,但接下来这位父亲说了一句令人感到意外的话:“不过,我想他们会等你下次再来的” 。
    看到父亲与孩子的对话,便会明白父亲的背后是现实生活,男孩的背后则是属于自己的幻想世界。看到父亲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说出这句话,我可以看到一位成功的父亲,一位可以理解并领悟到属于孩子的幻想世界所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四、        学习分辨图画书优劣的方法,知道如何为孩子选书
结局向善,是为了在孩子童年时期为他们铺垫美好,让孩子感觉到这个世界的善意,乐于接纳,之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挫折,便会心存希望。
五、        结束语
孩子读书是孩子的快乐,而非父母的门面。父母要把有趣的书,而非一定是有益的书放在孩子的身边,让孩子自由地感受读书的快乐。对孩子来说,读书不是教养,不是学习,也不是图什么利,要有什么用。读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有趣和快乐。书是让人快乐的,这点就是将孩子引入阅读的世界的力量。
参加完共读活动后,孩子的爸爸也主动的学习了《我的图画书论》,积极地参与共读当中。这是积极的现象。

IMG_1655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JPG (228.68 KB, 下载次数: 185)

IMG_1655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JPG

2be4b41d1f3fad96796aa0bab5b1570.jpg (282.54 KB, 下载次数: 156)

2be4b41d1f3fad96796aa0bab5b1570.jpg

79c0b92870d6d0186483f2cb271ea3f.jpg (220.38 KB, 下载次数: 167)

79c0b92870d6d0186483f2cb271ea3f.jpg

作者: 201901B18Amy    时间: 2019-9-12 10:23
本帖最后由 201901B18Amy 于 2019-9-12 10:44 编辑

B02 梁焕彬

慢慢读,慢慢爱

----《我的图画书论》共读有感

既然是“我的图画书论”,那么,首先要谈及什么是图画书

图画书,顾名思义,就是由图画组成的书,然而,“图画书不是仅仅用来欣赏插图的读物,插图的作用在于帮助孩子建构想象的故事世界。”所以,图画书插图的真正作用是“贴切地表现故事的内容。”(P019)

读图画书有什么用?


首先,“人的安全感不仅仅来自物质方面的满足,还必须在每个人的心中扎根。没有这个根,孩子将会失去安全感,他们被现代生活混乱的价值判断所支配也就不足为奇。优秀的图画书能给喜爱阅读的孩子以定力,就像在大风暴中紧急抛锚一般。这种力量绝非道义上的概念,而是可以信赖的力量。”(P063)


我想起初级班时,我们组里两个最大的孩子被我们自己定义为叛逆期。我安慰志清说:“不怕,从小喂绘本长大的孩子,三观都差不到哪儿去。”大毛又安慰我说:“从小喂绘本长大的孩子,都差不到哪儿去,所以,你也不必担心。”那个时候我们心里所信赖的,就是这种“定力”吧?


“儿童是成人之父”,是因为“儿童时代的印象是持久的。这些印象累积起来,就成了他们长大之后表现出的人格类型。”(P064)


人在童年时所接触和积累的东西,会对他的整个人生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再也没有什么“他还小,不重要”之说。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们读优秀图画书尤为重要。


其次,读书给孩子听可以拉近我们跟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因为孩子听大人读图画书时“会信赖大人并敞开心扉。当孩子们完全放松身心,毫无戒心地听故事时,大人们的话自然会生动地进入孩子们的心里。”(P034)


读书,和其他任何事情都一样,首先要有趣。


“对孩子们来说,图画书是快乐的读物。图画书不是教科书,也不是习题集。”(P004)


“打开图画书的封面,从听到‘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一刻开始,孩子们就渐渐进入了故事的世界,踏上了一段美妙的旅途。”(P004)


读图画书,不仅是有趣,还有用。


首先,图画书可以给予孩子好的语言体验。


“幼儿的语言体验是多方面的,如日常生活中与父母对话时的语言体验;通过电视、收音机而习得的语言体验;还有就是听大人读图画书、讲民间传说故事时获取的语言体验。”“伴随语言给予孩子优秀艺术形象的载体,往往是图画书。”(P033)


“语言本该由父母教给孩子,语言的基本功能就是实现人与人的交流。而好的图画书使父母与孩子对话的词语更加丰富。”(P034)


其次,图画书可以给予孩子认识世界和解读世界的体验。


“孩提时代就应该让孩子在儿童世界真实地生活,去经历充满喜悦的、难以忘怀的体验,这样的人长大以后才会成为真正的人。孩子就该像个孩子,快乐地度过自己的孩提时代,并对现实有自己的解读,看到他人看不见的世界洞察出人或物背后的东西。这种洞察力的早期体验,就在孩提时玩的森林捉迷藏游戏里。”(《在森林里》――一个见所未见的世界)(P177)

而且,更重要的是,图画书给予孩子和大人情感连接的纽带。


“父母在给孩子读图画书时,会显示出自己积极的态度,这是关心孩子的表现。”“孩子们几乎没有意识到作者的存在,而读图画书的主体则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P033)


“父母给孩子读图画书,父母和孩子拥有共通的精神体验,这对于提高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P069)


好书如何选?


“想了解图画书或者图画书的世界,首先要一本一本地阅读。然后,给孩子读图画书。”(P039)


“分辨图画书的好坏,了解图画书的价值,往往要跟着‘感觉’走。” “这种‘感觉’是看了很多好的东西之后,眼力得到提高而逐渐培养出来的。”(P017)


这让我想起一个历史故事:据说清朝某位收藏家大臣有一次邀请溥仪去他家鉴赏宝贝。溥仪一眼就看出当中的赝品,大臣追问为什么,溥仪说:“我也说不上为什么,反正就是觉得跟我家里那些不大一样。”


好眼力正是因为见的好东西多了才培养出来的直觉。


“和儿童一起读图画书,成人常会发现自己阅读时没有发现的丰富内容。正因为与儿童一起读图画书,成人才会真正理解图画书的内涵,这是儿童交给我们的重大发现。”(P041)


“经典图画书的主观价值、客观价值,是成人以孩子们的反应为基础所做出的确切判断,是成人和孩子在长年累月共同读书的过程中得以确定的。”(P051)


只有孩子喜欢的,或者只有成人喜欢的未必是经典。如果一本图画书能得到成人和孩子的共同认可,那么,这本书就离经典不远了。



关于源自文学作品的图画书,“判断图画书优劣的一个最好方法,就是比较原作和各种版本的图画书。”(P058)
正是因为读了这章,我才开始关注我家哥哥被学校要求看的世界文学名著,然后开始比较各个版本。但愿有一天,我也可以因为积累,练就一双慧眼,能分辨出各种版本文学名著的优劣来。

好书怎么读?


关于怎么读,松居直先生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在表达这么一个原则,由大人“讲”给孩子听。


“图画书并不是单纯读给别人听的书,只有对书中的内容产生共鸣、感动以及兴趣,发自内心地讲给孩子听的时候,孩子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P035)


只有从耳中听故事,孩子们才能从幼儿期开始与语言本来的形式相碰撞,这真的太重要了。有了这种体验,孩子们才会对语言变得敏感,并对语言持有一种信赖感。”(P143)


不停顿地念下去,是给孩子读图画书的一个原则。”“当然,在不知不觉中与孩子自然地对话,是很有价值的,但一定要注意采用自然的方式。”(P004)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看不见却每天都在不断累积的过程。所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大人必须亲力亲为。”(P089)而不是把孩子交给机器来抚养。


“用自己的语言教给孩子各种事情,是人类必须且最重要的行为,是为人父母的义务。”(P033)


电视是‘机器’,电视的语言是‘机器的语言’,并非真正的人的语言。”(P091)


要将孩子培养成丰富的人,无论如何都需要丰富的充满人性的语言。来自机器的语言能灌输信息,但不具备培养人内心的力量。”“对孩子成长最为关键、有利的声音环境,就是自然界发出的声音和人类发出的声音。”(P091~092)


孩子是如何读图画书的?


“插图为孩子们构建人物形象提供了机会和线索,而使插图活起来的,正是他们的想象力。”(P008)


“孩子们看着每一幅插图,就知道画面所讲的内容。但是,把前后两幅画连接在一起,会发现两幅画之间不连贯,这时就需要根据两幅画的不同画面来发挥想象力,用想象填补不连贯的欠缺部分。就这样,一幅一幅地看下去,想象下去,故事的情节就被整理出来了。”(P010)


孩子读到了什么?


“孩子们不是为了看插图而看图画书,他们期待打开图画书的封面后,可以看到一个奇妙的世界,可以忘我地走进那个世界,拥有快乐的体验和历险,直到最后合上书时才回到现实世界中。”(P036)


“图画书必须是引领孩子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媒介。”(P036)


这跟文字书的世界是共通的。书的背后有一个与现实不一样的世界,那是书里的世界。无论是文字书还是图画书都自带那么一个世界,才能称之为书,而不是文字的叠加或者图画的叠加。


小欢喜与小收获


在共读讨论环节发现,我们每一个人都从这本书中获得之前所没有的崭新的认识。有的同学发现了童话中的大善大恶,是为了迎合孩子对世界的初始认知,并且在孩子的心底铺垫善念,有的同学发现亲自给孩子读书时与孩子情感连接的纽带,也有的同学从书中找到读图的乐趣……
读一次有一次的收获,我自然也是有欣喜在的。


第一场欣喜是解决了我在初级班提出的一个尚未得到完满解答的问题。


“我一直很好奇,哲学告诉我们,这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是有两面性的。那么,阅读也有负面吗?”初级班在乐言爸的课上,我提出了这个问题。


乐言爸的回答是,如果书的内容不好,或者说孩子光读书,不实践,忽视了直接经验的获取,可能会有所影响。但他有一点说得对,这些,都不是阅读这件事情本身的负面作用。


读完《我的图画书论》里“对书和语言的反思”这一篇,顿时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不是万能的,书也有书的局限性,甚至有负面影响。那些生动的民间故事,被像罐头一样装进书中,可能会失去了语言的活力,有一些东西,会因此而流失。标准语的使用,会抢夺方言的传承和发展机会,而很多文化,是跟方言息息相关的。


我就像是一个不断去寻找边界和底线的孩子,读到这里,终于知道,哦,原来这就是“坏处”了,终于可以安全着陆了。


阅读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获得多少信息,而是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精读,才能激发我们更用心地去思考,从而得到更大的收获。


第二场欣喜是重新认识了童谣的作用。


曾几何时,我也觉得童谣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都习惯了关注文字语言,以及语言的表义部分,所以,在我家哥哥小的时候,我给他选的图画书以及进行的语言启蒙,甚至是避开童谣部分的。


我们都忽视了,在文字出现以前,语言就是以声音的形态存在的。


“声音是语言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的魅力。”(P035)


“读一些像儿歌、童谣或有韵律的文章等给孩子听,对培养孩子的母语基础有着重要意义。语言首先是从听声韵和韵律开始,接着才是获得形象和意义。”(P035)


童谣是孩童从摇篮曲向文学(诗歌)的自然过渡,应该是孩子们接触语言,学习语言的第一步。


我毕竟不是孩子,我无法百分百去体会孩子听绘本是一种多么美丽的语言体验。对于讲述者来说,我学了一辈子英语,工作场合中也一直在使用英语,但是,直到我给孩子念了很多英文绘本之后,我才又一次领略到这种语言完全不一样的韵律感和魅力。


儿歌、童谣这些我跟哥哥小时候亲子共读时忽视了的东西,我在妹妹身上进行了新鲜尝试,没想到孩子却很喜欢。孩子喜欢的就是好的。这原本就是好童书的判定标准之一。


总结:


松居直老先生的这一本,不像专业书,更像是一本娓娓道来的散文集。然而,它不是专业书,却胜似专业书,就像我们给孩子读书,今天读这一本,明天读那一本,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关联,却在每一个孩子的内在,构建起孩子完整的认知和思维体系。老先生的这一本,也是一样,不经意间,却是恰到好处。


来吧,给孩子读书吧,在共读的日子里,让书与时光慢慢交融,让读书的日子慢慢惊艳岁月。慢慢读,慢慢爱……





作者: 城市蓝天    时间: 2019-9-12 15:17
本帖最后由 城市蓝天 于 2019-9-16 11:37 编辑

F05周国凤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已经在后面建楼,请老师移步45楼



作者: L16樱桃    时间: 2019-9-12 15:27
本帖最后由 L16樱桃 于 2019-9-12 15:31 编辑

F04胡小英《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我的图画书论》是“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书中将理论联系实际,以具体的图画书为例阐述了相关理论与观点,使我对图画书的结构、图画书与孩子的成长、如何选择图画书等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

一、正确认识图画书与孩子成长的关系
松居直先生在书中强调图画书是父母读给孩子的书,是亲子关系的纽带,“即使孩子升入小学后,父母给孩子读图画书和童话等,也会对丰富父母和孩子的人生、营造温暖的心心相通的人际关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就我家孩子来说,虽然能自主阅读了,但是仍然希望我给他读书,大概就如书中所讲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是听故事,更加享受的是一种温馨的亲子阅读氛围,和体验到来自父母的爱。
父母给孩子读图画书,父母和孩子拥有共通的精神体验,这对于提高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父母应正确认识图画书与孩子成长的关系,尊重孩子的成长步伐,用心给孩子读书,孩子一定会喜欢上阅读的。

二、给孩子读图画书不是为了识字
给孩子读图画书不是为了让孩子识字,父母在借阅或陪伴亲子阅读的过程中,要对图画书和读书这件事有正确的认识。对孩子来说,看着图画书,独自沉醉在幻想中的那一刻,正是他们与图画书的故事世界融为一体的时刻,也是他们真正阅读图画书的一刻。性急地让孩子读图画书中的文字,教孩子读图画书中文字的大人们,其实破坏了图画书对孩子所起的重要作用,剥夺了孩子读图画书时的真正乐趣。
    孩子在还不识字的情况下,也会翻阅图画书,父母不必担心孩子是否能看懂,孩子们读的是图画书的插图,一旦优秀的插图将故事世界充分地表现出来,孩子们就能够通过阅读图画书中的插图来理解故事内容,对于孩子来说,不读文字,只看插图,同样可以明白故事,同样能获得读书的乐趣。

、站在孩子的立场给孩子读书,尊重孩子的感受。
书中提到“请问,我们能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读图画书呢?”使我特别有感触,也恍然大悟,有时候在向孩子提问时,他会有不耐烦的表情,他很想继续听下去,而我却提出一个问题,打断了孩子听故事的连贯性,以后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读图画书,关注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当然,给孩子读图画书,也不是不能提问题,而是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了解孩子的需求和状态,读书过程中做到“不忘初心,以人为本”,而不能主观臆断。

四、分辨图画书优劣,选择适合孩子的图画书。
首先自己要成为图画书的阅读者,要有一双分辨图画书优劣的眼睛,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大量的图画书,亲自体验书中文字如何与插图相协调,故事又是怎样清晰地展现给读者的。

其次图画书的好坏,取决于图画书中有多少丰富的语言,有多少富有内涵的存在感的语言,有多少读者和听者发自内心产生共鸣的语言。优秀的图画书适合用耳朵倾听,通俗易懂,文字令人快乐且具有美感。文学的、诗性的语言体验是丰富还是匮乏,对幼儿来说,意义深远程度不同。
就童书来说,语言极为重要。通俗易懂的语言、令人快乐的语言、戏剧化的语言、清晰而不暧昧的语言、能让孩子们生成一些体验,让他们有所共鸣,这些都非常重要。
当我们选择图画书时,应和孩子们保持同一状态,学会用耳朵去倾听。
图画书不仅仅是用来欣赏插图的读物,插图的作用在于帮助孩子建构想象的世界。因此,我们不能被表面的华美所诱惑,忘记了插图的真正作用–贴切地表现故事的内容。

然后是观察并尊重孩子的想法,站在儿童的视角去选择图画书,忽视孩子们的反应,便不能准确判断图画书的价值。

另外书中还提到判断图画书优劣的一个最好方法,就是比较原作与各种版本的图画书。图画书插图是否有趣?故事是否丰富?适合什么年龄的孩子?孩子是否会喜欢?……对于故事与插图的关系,如何判断和选择适合的图画书,还要多读并加以分析。

五、关于给孩子读图画书和讲故事的一些启发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不愿意听,可能是讲话人的责任,或者是书的质量不高,不能一味地把责任归咎于孩子,而要从讲述内容和方式上来分析真正的原因。

对于给孩子们讲故事的讲述者,首先自己的意象要清晰,将书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更好地传达给听众。讲述者意象的清晰与否直接影响着听者。当图画书的语言与读者自己的语言融为一体时,内容才能更好地传达给听者

由于成人与儿童生活阅历与坏境差异,在讲述过程中还要考虑是否有共同体验,给完全没有共同体验的人传达自己的体验时,必须严密地将体验置换成语言。我们在给孩子读图画书或组织故事会时,要站在听者的角度去思考,让听者真正听懂讲述者所传递的信息,这样更容易产生共鸣。


作者: joyceyoyo    时间: 2019-9-12 18:31
本帖最后由 joyceyoyo 于 2019-9-12 18:32 编辑

G03 齐花丽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用了暑假的时间共读了松居直老先生的《我的图画书理论》这本书。很喜欢松居直先生的行文速度。喜欢他用文字倾诉对儿童的热爱,喜欢他爱自己所爱的挚诚、坚持,喜欢他讲述事物和人物时在轻松俏皮中夹杂的智慧和狡黠。透过一个好玩的日本人,对日本的印象中有了松居直的烙印。
在本书中,主要有如下收获:
一、关于图画书阅读的基本原则:
1. 图画书不是让孩子独自阅读的书,而是大人给孩子读的书。即使孩子已经认字,也不要把图画书作为让孩子识字的工具,功利的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字上。图画书正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才更加富有生命力,而且当它作为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时,才更有存在的价值。父母抱着孩子读绘本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温馨的印象,亲子之间共同的体验过程对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人际关系有着不可估计的份量和意义。
2.语言本应该是由父母教给孩子的,它的基本功能就是人与人的交流。而好的绘本则会令父母对孩子讲话的语言更加丰富。
3.实际上我们不该给孩子读绘本,而应该讲绘本。只有当讲述者本人对书中的内容产生共鸣,感动以及兴趣,并且是发自内心地讲给孩子听的时候,孩子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讲述者心中的故事形象化的质量与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读书体验。
4.让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体验一下诗歌一样的语言。语言首先是从声音和韵律开始的,接着才获得形象和意义。图画书是儿童丰富的语言来源,诗歌和童谣带来的精神力量和语言力量是不可言说的,父母的语言更能给孩子带来影响。
5.儿童本位视角的绘本才是真正的好绘本。它们能理解孩子们的世界,并用孩子们的想法和心情去绘制的。

二、父母读图画书的方法:
1、图画书是父母与孩子共读的书,而非急切的教会孩子阅读后让孩子自己读的书,其他方式都不能代替父母亲自讲故事;
2、读图画时要连贯的读下去,不着急发问,不说教,不强加自己的理解,根据图画书展开想象,引导孩子阅读图画。
3、内心具有丰富意象的讲述者,在讲图画书时会让孩子们眼前展开一幅幅的图画,打开想象的翅膀沉浸在故事中。所以我们要有丰富的经历和视野,这就要求做父母的不断学习,这样在讲述时,才能带给孩子丰富的意象;

三、图画书的色彩:
读者对插画的印象并非对故事的印象,图画书的色彩要能表达故事,增添故事表现力,并非丰富的色彩。

四、挑选和分辨优秀的图画书:
1、插图本身必须表现出绘本的内容、主题和细节。常常说绘本是用画来讲故事的。确实,如果是优秀的绘本,只要看插图就能大体明白故事梗概和内容,而只有这样的绘本才能算得上是一本好绘本。所以,这样的绘本能够使不识字的幼儿自己独立看书,从中发现乐趣。
2、优秀的图画书中有丰富的语言和内涵,读者和听者从内心能有共鸣的语言。



作者: CarmenL_BSTrZ    时间: 2019-9-13 09:37
F06 李玲
   《我的图画书论》是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老先生图画书代表作之一,这本书反映了松居直先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编辑生涯中对图画书本质的认知与理解。
    看了这个书籍,我的第一感受就是作者再次强调图画书,不要让孩子独自阅读,而是大人给孩子读的书。因为小孩是读字,不是读书。而且成人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读书经验,有着丰富的语言,可以传递给孩子。我的孩子现在5岁多,以前不认字的时候,她会专心看图片听我给她讲故事,现在她认识个别的字了,我感觉到她会很努力地挑着字来读。他们不是读书,而是读字。作者说的图画书,如果不是令人感到发自内心的快乐,就不会留在孩子的心中。如果不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什么,那么图画书便不会促进孩子的精神成长。
     因为我家孩子1岁多的时候我就和她一起亲自阅读,经过这几年,养成了每天看书的习惯,有时我忙着做家务或者回家晚的时候,我就会让孩子自己阅读,看着她拿着书自己在阅读的时候心里有些乐滋滋的,感觉自己已经培养了她自我阅读的习惯,以后就可以不用妈妈的陪伴,我就可以放手了。作者的一句“很早让孩子自己读图画书,是为教育的败笔。”这个观点让我愕然,他的理由是:成人有着很多的人生经验和读书经验,拥有这些丰富阅读经验的成人给孩子发自内心地阅读时,图画书的语言就会成为洋溢着升级、温暖,有着丰富意象的语言,传递到孩子的耳中,乃至心中。可以说,父母给孩子阅读图画书,做到了读者丰富的内心与图画书生动的语言融为一体,并将此传达到听者的心中,这种语言体验、声音的传达方式,是幼儿独自阅读图画书时所不能感悟的。
      成人给孩子读图画书,对孩子精神、知性方面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成人对图画书的理解和共鸣越深刻,听者(孩子)就越能深入地感悟图画书,听者的阅读体验也将更丰富。感谢作者的及时纠正我的错误观点。
     第二个大感受就是关于书籍的选择:
    孩子读书是孩子的快乐,而非父母的面子。父母要把有趣的书而不一定是有用和有益的书,放在孩子的身边,让孩子自由地感受读书的快乐。这让我想起阅读者的十大权利——不读书的权利,跳页阅读的权利,不读完整本书的权利,一读再读的权利,什么都可读的权利,在书中沉湎想入非非的权利,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读的权利,粗略翻阅的权利,大声朗读的权利,保持沉默的权利,当我们从阅读角度来看,最终目标或许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坚持终身阅读的读者。
      
儿    童应当充分享有阅读儿童文学的权利,充分享有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读物的权利,大人也应当积极引导孩子的选择,但在这个过程中,大人需要虚心学习,并且保持开放和民主的态度。大人应当鼓励孩子优先阅读优秀的作品,但对于孩子阅读的“快餐读物”“垃圾读物”,也不必过分担心。

       深深的感受到这是一个阅读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阅读时代。一方面我们拥有浩瀚无尽的图书资源,另一翻盖你我们能留给阅读的时间却很少很少。《2018年全国国民阅读报告》显示,2018年我们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不足20分钟。身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该如何阅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加入了三叶草的中级班,上了唐琳老师的共读课,我希望阅读可以变成我的日常行为,作为孩子的妈妈,希望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我们的世界由我们所读过的书,我们经历的事,我们对世界的印象所构成。
  





作者: datoumeinv    时间: 2019-9-13 10:43
本帖最后由 datoumeinv 于 2019-9-13 10:45 编辑

B06 李想

感恩相遇,共同成长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一本259页的文字理论书,要不是在唐琳师姐和同学们的带领和陪伴下,我很难有毅力把它“啃”下来。刚刚开始接触绘本的时候,我连松居直是谁都不知道。这不是一个笑话,这是现实。也没想到,除了看绘本,还会有机会去钻研一本关于图画书的理论书。
     读了之后,才发现读一读关于图画书的基本理论真是太有必要了。不然,我可能也和其他家长一样,挑选自己喜欢的书,拿给孩子看,还让孩子自己看。

误区一: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给孩子看
    很多家长在挑书的时候,其实是不知道该挑什么书给孩子看,所以就干脆选自己喜欢的。在挑书这件事上,孩子有时候是我们的老师。那到底要怎样挑选适合孩子的图画书呢?松居直老先生写了一章关于“儿童本位的图画书”,从这里就能找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图画书不应该被动地接受,它应该让孩子产生一种亲切感,不知不觉引领孩子走进一个奇妙的世界。所以有时候我特别特别佩服图画书的作者们,特别是低幼绘本的作者,那些书的绘图和文字简直太简单、太重复、太“无聊”了,可是孩子们却看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原来是作者和孩子之间打通了沟通的桥梁,我们大人被“隔离”在外面而已。
        “是否有吸引孩子的故事和插图,是辨别图画书好坏的关键。孩子一眼就能分辨出图画书的好坏,成人却很难判断,这正是图画书的难点。这里也印证了孩子比大人还厉害的说法,所以我在想,有时候带着孩子多逛逛实体书店,让孩子有主动权可以自己挑一本喜欢书,家长把书买回家,和孩子一起读,这件事该多么有仪式感和参与感呀。

误区二:看图画书的时候想让孩子及早认字
    图画书一般是图多字少,特别是低幼图画书,文字加起来不过几十字。甚至还有些图画书是无字书。家长们就容易迷茫,孩子没办法看懂呀,没字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给孩子讲啊。松居直老先生在“孩子们读的是图画书的插图”章节里面又告诉我们一些答案和思考。
        “不读文字,只看插图,同样可以明白故事,同样能获得读书的乐趣。这一点在我女儿的身上印证得比较明显。她6个月大的时候开始看黑白卡片,到彩色卡片,到拉拉书、翻翻书、游戏书、洗澡书……直到现在2岁,她肯定是不识字的。但她有时候复述故事比我还厉害,特别是佐佐木洋子的那套《小熊宝宝绘本》,一套15册,讲了很多次之后,每一册的书名她都能准确无误地念出来。她念的是什么?其实是她记住了封面插图的意思。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所以请尊重孩子看图的乐趣,而且绘本绘者其实都是艺术大师,不正好给孩子在进行美育的熏陶吗?

误区三:幼儿园书架放一些经典绘本就可以了
    幼儿园的书架也好,家里的书架也好,其实都是给孩子提供了看书的便利,营造了看书的氛围。但这样的摆设不能仅仅成为摆设,它也需要我们用心思考和经营。这一点也正是我最近思考的问题,因为接触到很多教育机构、公立图书馆甚至国际学校,他们几乎都存在着这样的困惑和问题。松居直老先生其实也有提到一些他的想法。
        “选择什么,舍弃什么,孩子们特别喜欢哪本图画书,把握好这几点是成功设置幼儿园书架的关键。”“对孩子喜欢的图画书,为了保证能随时借阅,请一定准备好副本。

    这本厚厚的理论书干货满满,但同时也有大量图画书的实例。看的时候边看边买,边看边借,也想和松居直老先生同步体验那些图画书的美好。

    很遗憾,我在童年的时候没有这么多图画书可以看;很幸运,我在做了妈妈之后有机会大量接触图画书甚至当了一个三叶草故事妈妈,讲故事给更多的孩子听。一直非常确定的是,孩子永远是我们共同成长的伙伴,我在图画书这件事上不一定比她懂得多。今后,图画书应该会伴随我和孩子一生,滋养我们的心田,见证我们的成长。


作者: 米群    时间: 2019-9-14 08:28
本帖最后由 米群 于 2019-9-14 22:47 编辑

E02米群《我的图画书论》心得
在读此书之前,我对于“图画书”的理解,无非是简单的故事里配了一些或简单或复杂、或具体或抽象的画。关于此画是否符合故事情节,是否对文字内容有延展或详解的作用,是否对于孩子去理解或者想象故事中各角色形象的有所帮助,则完全没有想过。我甚至一度以为,画上图画,无非是为了吸引孩子,不让他们在看书时觉得无聊罢了。
    直到读完此书,才深感自己见识之浅薄,眼光之拙劣。
    松居直先生对图画书的创作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他从《彼得兔的故事》开始,逐一揭开自己探寻、研究图画书创作的过程,这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开篇里讲的,“当你读完一本小说,还沉浸在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满足中时,有一位非常热情的朋友打电话,刨根问底的询问你的读后感受,这时你会做何反应”,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想了想,自己应该是觉得没什么可说的。读书的感受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情,不是每时每刻都适合拿出来和他人分享的。可是反过来,我却常常会问孩子,这本书讲了什么?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同样的,孩子有时候会回答,有时候,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而努力地编造答案。我们常常对孩子的问题感到头疼,但其实,我们自己才是最可怕的“问题妈妈”,孩子本来爱看书的热情就这样被我们的一堆问题慢慢耗尽了。
    幸好,我看到了先生的这本书,从中了解到,读书本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不该如此“功利”。
    首先,读书,不是读字。不看字,只看图,也能体会到书中的乐趣。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多认些字、多积攒一些好词好句。所以不停地对孩子提各种要求。但这样,我们就可能破坏了孩子对于图画故事的探索,破坏了他用想象力构造一个新世界的积极性,也很可能会破坏了孩子读书的热情。
    第二,大人觉得好的书,孩子不一定觉得好。大人们常常觉得孩子们自己不会选书,总喜欢“替孩子着想”,选一些大人们认为很有知识性的、可以讲道理的、可以让孩子有“领悟”和“进步”的书,但实际上,大人们挑的书孩子不一定喜欢。松居直先生说,我们在选择图画书的时候,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孩子的想法和心情去绘画的图书。先生说,孩子一眼就能分辨出图画书的好坏。我们可以随着孩子的眼光去选书,看看那些吸引孩子们的书有没有明确的主题,文学性、艺术性如何?
    第三,图画书不仅仅是用来看,也要经常朗读。对幼儿来说,图画书里的内容是他们吸收语言文化的一种途径,也是他们与成人交流、学习、建立感情的一个好方法。
    在了解到作者对于图画书的创作、选择与读法之后,书中接下来给我们介绍了各个国家图画书的传统与历史以及一些图画书的欣赏与细读。这让我们更加了解作者的想法,更具体地感受到图画书的魅力。

作者: 维尼熊熊妈    时间: 2019-9-14 09:19
本帖最后由 维尼熊熊妈 于 2019-9-14 09:25 编辑

A04熊艳彬

《我的图画书论》共读心得

      跟着唐老师一起共读了松居直先生的《我的图画书论》,再经过线上到线下的讨论,每个人都挖掘到了属于自己的宝贝。书中从图画书的认知与观念、选择与分享、意象与语言、历史与传统、欣赏与细读、编辑与出版这六个章节,带给我对图画书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无论是作为一个妈妈或是一个阅读推广人,这本书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

     尤其对作为亲自抚养孩子的妈妈来说,书中谈到的阅读观念给了我启发和思考,令我无比受用。

“不停顿地念下去,是给孩子读图画书的一个原则。读书的意义不在于阅读的整个过程,而在于读完之后的那段时间。与自己的想法想对照,重新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只是生活中珍贵而又充实的时刻,也是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刻。故事结束,孩子们依然会停留在故事的世界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而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世界中翱翔,想象力因此更加旺盛。”
       不停顿地念下去,不打断孩子的阅读和思考,让孩子在故事的世界里遨游,以此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感受到阅读中的快乐。这真是亲子阅读中的第一原则。我也一直是这么做的。我不是个“提问大王”式的家长。但当我是不停顿地念下去的时候,常有个问题纠结于心,到底是按照原文读给孩子听呢,还是用自己的通俗语言描述画面内容给孩子听呢。这是我在带孩子阅读初期遇到问题的。

      从书中我知道了,“在幼儿的感知中,有各种质地的语言”。相交于平时与孩子的交流和讨论的日常用语而言,这种来自图画书中的有文学性质的语言对孩子的语言体验也非常重要。幼儿期,如果孩子没有在文学的语言世界里体验过,那么孩子在想象力和理解力方面将会很匮乏。

      所以带着孩子阅读优秀图画书的时候,只有不停顿地念下去就好了。优秀的图画书在文字和图画上,都下足功夫。文字图片相互配合,将故事完美呈现出来。念下去,美好的文字就能转化成妈妈的温暖的声音,把孩子带进故事的世界。对此,我深信不疑。

“世界上有小人国吗?小人国是存在的,虽然我们看不见,但只要心中还存有一丝想象力,那么它就会驻足在我们心中。图画书的世界,就是童话的世界-----用眼睛看不到但可以用心“看”到的世界。‘’

       孩子前段时间换了两颗牙,于是“遇到”了牙仙子,牙仙子还给他留下了两枚亮闪闪的银币,以示奖励他好好保护了牙齿。于是他开始时常问我“牙仙子是真的存在吗?”我一时语塞。我问他:“你觉得呢?”“我觉得她是真的存在的。”“嗯,她存在你的想象世界里。”然后孩子还是不肯死心一直问到我回答说,是的,牙仙子是真实存在在这个世界的,他才肯罢休。

       孩子也拿这个问题问过他爸爸。孩子爸爸一副急于矫正地语气:“那不是真的哈,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牙仙子。”然后,浴室里就传来了两父子之间的争论声。

       多么美好又让人着迷的牙仙子呀。关于牙仙子的一切孩子都这么迫切的想要知道。“她是怎么到我家的呀,她怎么知道我把牙齿放在了枕头底下的?她要把我的牙齿拿到哪里去呀?她为什么要收集小朋友的牙齿呀?她给的硬币为什么这么的闪亮呢?”牙仙子已经飞进了孩子的心里,如果这个时候,我告诉孩子,这不是真的,这真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呀。

       可没过多久,我的孩子,又开始跟我说,“妈妈,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牙仙子的。”

       刚开始是担心孩子会将现实和幻想世界混淆起来,急着在两者之间划一道界限。真等到孩子说出“大实话”时,又开始担心孩子没有想象力,没有体会书中乐趣,这书没看进去呀。

       所以说,无知是产生焦虑的根源。孩子要学习,家长更要学习。其实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接触的生活经验更丰富了,再加上阅读积累到一定时候,就自然会习得一种从现实世界到幻想世界自由穿梭的能力。幻想世界里的主人公带给我们上山下海、打怪捉妖、遨游天地,带给快乐和美好。尽管我们摸不到他们,但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给予的快乐,他们是如此真切的给予我们快乐。请相信,小人国是存在的,牙仙子也是存在的。




作者: elodie    时间: 2019-9-14 10:29
F03 方楠岚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看完松居直先生的《我的图画书论》,解答了很多关于图画书阅读的疑团,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豁然开朗,有些理论也做实践中得到印证,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惊叹!

      在读到第一章的“世界上有小人国吗?”这一节时,松居直先生以他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为例,在他给孩子讲图画书的过程中,产生了徘徊心中许久的疑团:小人国明明不存在,却告诉孩子存在,这样对吗?而今,他会毫不犹豫回答“有小人国”,他书中写到:“我们读着这些不现实的故事,会发自内心地觉得快乐,产生共鸣,并从中学到很多的道理,引发各种思考,甚至会与主人公们成为朋友。”随着孩子的长大,在读图画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孩子提出疑问:“动物怎么可能会说话?”,“青蛙怎么可能会飞?”等等似乎不符合现实逻辑的问题,看完这一章节,我再也可以不用迟疑不定,不知如何回答了,可以笃定地给出答案。“图画书的世界,是用眼睛看不见,但可以用心‘看’到的世界。”


      书的第二章最后一个章节“图画书的给予方式”,提到父母应该为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亲力亲为,也就是亲自动手,满怀爱意地付出,让孩子爱上书,喜欢阅读。通过电视等机器灌输信息,都是单向的行动,不能与人交心,不能对话。这个理论之前就接触过,深以为然,在现实中也一直亲自为孩子们朗读图画书,几乎从不用播放器、电视等仪器手段来进行输出。前段时间,有一天,身体不适,喉咙疼痛,家里的孩子央求一定要给他们讲故事,不忍拒绝,让孩子们围坐两旁,亲自讲了一会,实在坚持不下去,与孩子们商量:“能否播放书中故事的音频给他们听?等妈妈身体好了再讲。”孩子们同意了,播放器里的故事妈妈声调抑扬顿挫,听起来非常生动,甚至书中出现的风、雨等大自然的声音也有配音。孩子们仍然坐在为身边,我配合音频的进度翻书,才讲了两页,弟弟就先跑开自己玩了,哥哥也没坚持多久,很快哈欠连连,没等故事讲完,哥哥说:“妈妈,要不我们睡觉吧,我好困啊。”我非常诧异这前后的变化,还以为音频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呢!发生在我和孩子们身上的这个小插曲和书中提到的一个例子有异曲同工之处,5岁的玛丽每天都要听妈妈讲故事,妈妈为了暂时喘息,给女儿播放电视,没过几天,玛丽把电视机关了,请求妈妈讲故事,原因是“电视里的叔叔不会抱我。”我想我的孩子们希望我亲自给他们讲故事,因为当我给他们讲故事时,我能观察到他们的表情变化,能感受到他们的情绪状态,能通过对他们的了解随时进行调整和互动,能让暖暖的亲情在我和他们之间流动。总之,就像我们的领读人大小妈说的那样:我们在一个频率上。才赞同这个说法了!一个细微的表情, 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不经意间的眼神,都能让我们在同一个节奏上默契地前行,洋溢快乐的阅读氛围。


      松居直先生的《我的图画书论》,不仅让我了解学习了有关图画书的理论知识,我从字里行间,也感受到了松居直先生的真诚实意、低调认真的为人处事风格,甚至仅从书名“我的图画书论”,就能体会到他的严谨,这本书呈现的是松居直本人的图画书观,是“我的”,而没有简单的用“图画书论”来揽括。


     感谢中级班的课程安排了共读,这是不同以往的阅读体验,非常切合“一个人可能走得很快,但一群人会走得更远。”那些往日一目十行一扫而过的理论观念,在和一群小伙伴一起阅读下,经过不断讨论、分享、推敲,对这些观点、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


作者: 马依蕊_t0wv0    时间: 2019-9-14 12:40
我的图画书论 心得
作者: H20criciler    时间: 2019-9-14 16:47
本帖最后由 H20criciler 于 2019-9-14 16:50 编辑

E03 陈宇华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松居直是日本绘本发展的灵魂人物之一 ,被誉为“日本绘本之父 ”。他一直着眼于世界绘本角度,在从业初期就对英国、德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绘本历史及图文风格和传统技法进行钻研,关注理论思想与学术研究,形成了自己较为成熟、系统的绘本观。其著作《我的图画书论》贯穿循循善诱的文字风格,围绕图画书的编辑、创作及推广来展开论述,内容包括:一、图画书的知识与观念。二、图画书的选择与分享。三、图画书的意向与语言。四、图画书的历史与传统。五、图画书的欣赏与细读。六、图画书的编辑与出版共六部分。其中以下三点是对本人有所启发的内容:
   一.关于何界定图画书
   松居直先生说:“现代的被称为图画书的读物, 并不只是有很多插图的儿童书,而是指一种特定的少儿读物的形式。所谓“图画书”,文和图之间有独特的关系,它以飞跃性的、丰富的表现方法,表现只是文章或只是图画都难以表达的内容。”松居直先生对图画书的界定从人们的认识误区(有插图的书即图画书)出发,接着对其外延(少儿读物的一种形式)进行了确定,然后对图画书文和图两个因素的关系进行了限定和陈述。更形象地用数学公式“文*=图画书”,诠释他对两者关系的理解。图画书是一个系统,文和图是这个系统的两个因素,也是两子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不是两个因素之和,而是乘积。
    成人在给孩子选择书籍的时候存在一个误区,大都认为最好是有字,最好是一个写好的故事,这样似乎才能让孩子懂。其实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她们对很多东西的好奇是我们早已忽视且退化了的,有了这种好奇的感觉,孩子才会有天真的童心、可爱的样子、幼稚的言语,能满足这些的不是约定俗成的文字,而是一种叫做想象力的东西。好的图画书重视的是那些真正理解儿童的世界、用儿童的想法和心情画出来的书。换句话说,不是儿童被动接受的图画书。而是那些儿童怀着“呵,这是我的世界”的亲切的心情 ,“能够走进的世界 ”的书。只有能够吸引孩子走入其中的故事和插图—— 这才是判断图画书好坏的最关键的一点。所谓文和图有机的结合便是这样的图画书,孩子能进入其中的也是这样的图画书。家长为儿童选择书时就可以按照以上原则进行。

    二.关于图画书与语言的关系。
松居直先生反复强调“图画书不是孩子们自己阅读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原因有两个:首先,图画书的语言,是父母的声音,它通过孩子的耳朵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图画书的故事,是作为父母而不是作者讲的东西扎根在孩子心里,孩子没有意识到作者而是对读书给他们听的人印象深刻。其次,语言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音,读图画书的过程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幼儿丰富语言体验。这语言丰富吗?有内涵有存在感吗?能让听者发自内心产生共鸣吗?肯定的话,这样的语言便能塑造丰富而温暖的意象。相反,语言的贫瘠即表达的贫瘠,由此带来的是创造力的衰退。因此,读书的姿态即图画书不单是念给孩子听的,而是要作为“讲”来认识。使用准确而丰富的语言,让孩子听到有质地的语言。“从口对着耳朵说,然后在心中将由耳中听到的故事予以加工、丰富,这种耳濡目染的体验与一心一意的阅读,不都是孩子需要的吗?”。松老先生提示我:不要过于依赖故事的阅“读”,如何深入故事的世界,将自己的体验、思考置换成语言,在讲述的过程中传递给听着丰富的意象,是更为重要的事情。这也提醒了我即使孩子已经上学,能够自主阅读,但为孩子读书仍是不可缺少。
    三.图画书在亲子阅读中的作用。
对于图画书,松居直先生认为亲子共读是最佳途径,最能推进亲子之间的感情。“给孩子读图画书,使父母与孩子共同体验同一个故事世界,从而获得共通的经验。这个共通的经验不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消退,反而作为一个快乐的精神纽带永远存在下去”。和孩子一起读图画书还可以促进亲子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语言上的,也可以是情感上的,或者只是肢体动作上的。即使没有过多的对话,当爸爸、妈妈用温柔的声音,一点点读给孩子听,孩子们会听的很认真很投入,故事进入到孩子的耳朵、大脑时,让孩子收获的,除了故事的内容,还有亲子间的感情。其实当孩子们很小的时候,他们的所谓的读书就是在听大人们讲。大人把书买来,看着书,把故事讲给他们听,他们会感到非常快乐。一个孩子从图画书中体会到多少快乐, 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 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通过亲子阅读活动, 成人带领儿童读者对图画书作新的诠释,可使图画书拥有一种适应于读者阅读的开放, 让它们常保活力。因此,图画书是成人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作者在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家长感到疑惑的图画书操作中的实际问题:比如讲故事是为了孩子的乐趣,不要总想着让他们“受教育”,不要把图画书当作教科书或问题集,要自然地和孩子进行对话而不要刻意地问问题 ,要重视故事结束以后的想象空间;图画书不是插图书,并不是为了配合文字,读图也是完整的过程;孩子对图画书的理解和判断并不是为成年人左右的。这些对于指导家长在亲子阅读方面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值得深思


我的图画书论.png (315.9 KB, 下载次数: 208)

我的图画书论.png

作者: Shonaho    时间: 2019-9-14 17:19
D04 何伟莲

                                                     《我的图画书论》共读心得

首先感谢学院和唐琳老师安排这次共读活动,让我有与松居直老先生的《我的图画书论》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机会。

通过共读,我了解到图画书文图之间的关系是文x图,图画并不是去诠释、配合文字,而是让图画本身也“说话”。文图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信息,完美地合奏,使主题充分表现出来。不把图画“绑”在文字上,解放了图画的创造力,文图关系开始有了丰富的变化,改变了我原有的文+图的固有思维模式。

通过共读,我了解到需要从儿童视角来选择图画书,即选择以儿童本位的图画书。选择图画书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理解孩子们的世界,用孩子们的想法和心情去绘画的图画书。换句话说,图画书不应该被动地接受,而应该是让孩子产生一种亲切感,不知不觉引领孩子走进奇妙的世界。另外是否有吸引孩子的故事和插图,是辨别图画书好坏的关键。想了解图画书或者图画书的世界,我们需要一本一本地阅读,积累经验,不断进步,才能挑选到合适的图画书。 之前我都是看到自己认为合适的就买回来给孩子看,有些书都没有被拆封,现在终于明白要一切以孩子视角来选择书籍(包括图画书)。

通过共读,我了解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大人必须亲力亲为。想让孩子爱上阅读,父母必须先爱上阅读。父母的语言对孩子来说是“最珍贵的礼物”,图画书不是让孩子独自阅读的书,而是父母牵着孩子的手,一起阅读的书。父母不能把图画书当成识字课本,这样会挫伤孩子的阅读兴趣。给孩子读图画书,使父母与孩子共同体验同一个故事世界,从而获得共通的经验。这个共通的经验不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消退,反而作为一个快乐的精神纽带永远存在下去。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看不见却每天都是不断累积的过程。之前的我是希望孩子多看书,而自己却没能以身作则,带着孩子一起阅读。


通过共读,我了解到图画书不是注入孩子内心的知识和信息,而是语言。图画书的好坏,取决于图画书中有多少丰富的语言,有多少富有内涵的存在感的语言,有多少读者和听者发自内心产生共鸣的语言。

通过共读第四章节“图画书的历史与传统”,列出了英国、美国、德国等对图画书的贡献,让我有想去这些国家走走的欲望。


通过共读第五章节“六本经典图画书的欣赏与细读”,来教会我们如何带着孩子进入图画书的世界,列出了不同作者对于图画书的构思和创作手法是不一样的。


通过线上线下群体讨论,体验了相同的文字不同的语感语气带给我们不同的情绪感受。深刻地认知到群体阅读,发散性思维对于我们阅读是多么的重要!

作者: 田田溪溪    时间: 2019-9-14 17:34
D07刘章宜《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我的图画书论》是日本作家松居直先生的作品,他是日本图画书领域先驱刊物《儿童之友》的编辑,也被尊称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看完这本书,特别感动于作者如此的关注于儿童本身的需求,他总是站在一个孩童的感受和需求出发,去制作能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书。
作为一名普通的孩子妈妈,知道阅读重要,也会给孩子共读一些绘本,但是绘本中的图画对一本图画书到底意味着什么?什么是优秀的图画书?如何为孩子选书?如何陪伴孩子读书?等等问题,都没有系统性的思考和答案。而这本书就像一扇窗,打开了我们通向图画书世界的大门,里面很多优秀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引人错愕和反思。不但让我发现了亲子阅读中的很多问题;书中也有大量的经典绘本解读,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优秀的绘本,如何去辨别书的好坏。这是一本图画书的通识教育,特别适合我们急切想引导孩子终身阅读的家长。
在书的第一章,作者给我们阐述了图画书中图画的重要性。拿起一本图画书,成年人的思维可能首先关注文字,而对于幼童,很多还没有到识字的年龄,所以图画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一本优秀的图画书,不认字的孩子通过看图片,也能大致讲出故事来。图画本身也要“说话”,而不只是为了诠释和配合文字。图画和文字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信息,使故事更加完整和易于理解。
本章中一些重要的观点:
(1)不要做“提问大王”,不强迫孩子分享,这会让孩子失去阅读的乐趣,当然那种自让而然的交流是值得鼓励的。
(2)图画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孩子的想象力又让故事更加生动,孩子眼中的图画,加上孩子想象力的翅膀,就构成了孩子感受到的故事世界。
(3)孩子读图画书时不要干预太多,尤其不能功利性的想让孩子去识字。对孩子来说,看着图画书,独自沉醉在幻想中的那一刻,正是他们与图画中的世界融为一体的时刻。
(4)插图并不是越精美,色彩越鲜艳越好,插图的真正作用是帮助还早构建想象的故事世界,需要贴切的表现故事的内容。
(5)让孩子自制图画书,自己创作故事,可以促进孩子的思考和活动能力,可以激发孩子对阅读的热情。
(6)图画的世界就是童话的世界-是用眼睛看不见但可以用心“看”到的世界。
(7)读图画书的基本原则:大人读给孩子听,因为大人读图画书时孩子可以获得良好的语言体验。
(8)早早让孩子自主阅读,是父母非常愚蠢的行为,因为父母为孩子读书,是将书中优质的营养作为自己的一部分传递给孩子的重要渠道。
(9)在安静的环境中,父母专注热情的给孩子讲故事,可以让孩子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成为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扭带。
(10)图画书是用图来讲故事的书,优秀的图画书,只要看插图,就能明白故事的内容。
在书中,作者还重点讲解了何谓优秀的图画书,并以《拔萝卜》和《睡美人》等为例进行了详尽的剖析。确实如何为孩子挑选图画书,是我们特别关注又困惑的地方,作者告诉了我们答案,就是去实践,一本一本的去大量的阅读,不断给孩子讲图画书,我们就能建立起对图画书的识别能力。图画书不仅属于孩子,也属于大人,是0-99岁都适合阅读的书,而且我们作为故事的讲述者,更要将故事中的那份感动传递给孩子。是否有吸引孩子的故事和插图,是辨别图画书好坏的关键,好的图画书有明确的主题,而且善于从儿童的世界中选择主题。优秀的插图能理解小读者,并对孩子怀有爱心,并尊重为之配图的文学作品。通过比较原著和各种版本,也是辨别图画书优劣的一种方式。
图画书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阅读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美,韵律的美,感受音调、意象彼此之间的关系,最终发展成使用生动语言的能力。童谣和诗歌是让孩子感受语言美的重要读物,所以,让幼儿感受文字的韵律美,可以从童谣和诗歌入手,中国的千字经,百家姓,古诗词等都是让幼儿感受韵律美的好读物。
图画书是孩子的童年玩伴,能培养孩子对书的亲近感。将孩子交给书培养,而不是电视或者游戏,才是父母的明智选择。图画书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用心给孩子读图画书,孩子便会喜欢读书,最终成为一名终身阅读者。
作者: ouxiaoniu    时间: 2019-9-14 21:18
本帖最后由 ouxiaoniu 于 2019-9-15 22:32 编辑

2019中级班共读《我的图画书论》心得

学号:D03   姓名:方园


      之前一直听说松居直老先生是日本图画书之父,背后究竟是有什么样的经历奠定了他的地位。这本《我的图画书论》里第六章图画书的编辑与出版能窥见一二。作为一位武林绝顶高手,功力如何呢,在第五章图画书的欣赏与细读以及第二章图画书的选择与分享中的试论《睡美人》中随意比划了一下招式,足以让人惊叹。更希望他展开来讲的是第四章图画书的历史与传统,虽然列举的国家都用一个词汇精准的描绘出该国图画书特色,但是具体的呢,把你想要看八卦的欲望勾出来以后,让你自己去收集八卦新闻的始末。像个长者对晚辈的叮嘱,第一到三章就是让大家记住:图画书不是孩子们自己阅读,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全文像个带货国王,推荐的图画书都恨不得收入囊中。我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写:回答共度目标里的问题、自己看书的问题以及对于本人来说本书值得推荐的点。
❤️共读目标
1.了解图画书及亲子阅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首先,“对于图画书的插图来说,重要的不是色彩的丰富,而是有没有充分表达故事内容的表现力。”“图画书不是仅仅用来欣赏插图的读物,插图的作用在于帮助孩子构建想象的故事世界。插图的真正作用——贴切地表现故事的内容。”
其次,“读图画书的基本原则是,图画书不是孩子们自己阅读,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伴随语言给予孩子优秀艺术形象的载体,往往是图画书。”“图画书不是为了折磨孩子而存在的,而是为了让孩子们快乐才产生的。”“我们读着这些不现实的故事,会发自内心地觉得快乐,产生共鸣,并从中学到很多道理,引发各种思考,甚至会与主人公们成为朋友。”
最后,“自制图画书,虽然工序简单,但这样的手工制作图画书与孩子们的感受最为接近。孩子们对这类图画书珍惜有加,这类书也是增强亲子关系的最佳秘密武器。”
2.深入了解图画书对儿童语言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首先,通过图画书获取的语言体验,首先是附带鲜明的图像,其次是给幼儿读图画书时的环境。
其次,语言本该由父母教给孩子,语言的基本功能就是实现人与人的交流。而好的图画书使父母与孩子对话的词语更加丰富。老先生建议最好让两三岁的孩子体验一下诗歌语言,这不一定限于图画书,读一些儿歌、童谣或有韵律的文章等给孩子挺,对培养孩子的母语基础有着重要意义。
最后,如果在孩子3岁左右时多为他们读图画书,那么随着语言体验的丰富,孩子会渐渐尝到读书的乐趣,并且有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关系。
3.学习分辨图画书优劣的方法,知道如何为孩子选书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图画书。“图画书本来就是为了让不识字的孩子只看插图就能理解故事内容的读物。做到这一点的图画书,才是好的图画书。”“一旦优秀的插图将故事世界充分地表现出来,孩子们就能够通过阅读图画书中的插图来理解故事内容。”
其次,该以什么标准来挑选图画书呢。那就是站在儿童视角选择图画书,首先考虑那些理解孩子们的世界,并用孩子们的想法和心情去绘画的图画书。是否有吸引孩子的故事和插图,是辨别图画书好坏的关键。
最后,如何为孩子选图画书呢。“ 分辨图画书好坏,了解图画书的价值,往往要跟着“感觉”走。这种“感觉”是看了很多好的东西之后,眼力得到提高而逐渐培养出来的。提高眼力的方法,就是该多看诸如《彼得兔的故事》这样的优秀图画书,这是提升图画书鉴赏力的捷径。”“对图画书来说,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选择主题,也是非常重要的。”还要考虑图画书的创作背景。
幼儿园书架设立的几个注意点:一、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感到快乐,而不是让他们痛苦的。用心给孩子读图画书,孩子便会喜欢读书。二、有所约定:从这里借出去的图画书,是妈妈给孩子读的书,而不是让孩子自己阅读的书。三、精心选择,认真考虑孩子们的兴趣。四、孩子们喜欢的、幼儿园也认为不错的图画书,一定要备上两三册副本,有时需要准备四五册。五、幼儿园书架的图画书应积极活用于幼儿的教育教学中,并确立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六、来自父母方面的支持很重要,决不能急功近利,要耐心积累。不要忽略爸爸的作用。

老先生推荐的4-6岁共12册书单:
《拔萝卜》(俄罗斯民间传说),内田莉莎子改编,佐藤忠良绘
《大河马》,岸田衿子著,大村百合子绘
《晚安》,玛格丽特·怀斯·布朗著,石井桃子译,让·夏洛绘
《手套》(俄罗斯民间传说),内田莉莎子改编,拉乔夫绘
《快乐的一天》,露丝·克劳斯著,木岛始译,马克·西蒙特绘
《在森林里》,玛丽·荷·艾斯绘著,间崎露莉子译
《消防车吉普达》,渡边茂男著,山本忠敬绘
《小达摩和小天狗》,加古里子绘著
《黑兔和白兔》,加思·威廉斯绘著,彭懿译
《和我一起玩》,玛丽·荷·艾斯绘著,与田准一译
《苏和的白马》(蒙古民间传说),大冢勇三改编,赤羽末吉绘
上帝·自然》,弗洛伦丝·玛丽·菲奇著,谷川俊太郎译,伦纳德·约瑟夫·韦斯加德绘。
4.跟随松居直先生细细品读几本图画书

❤️自己看书的问题:
1.书难道没有局限性吗?书的局限性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所以书还是有局限性的。每天都有新的发现,知识也再迭代。书更像是一把钥匙,让你有走向某扇门去探索的动力,至于探索到什么又在个人修行。
2.老先生把印度绘本拿出来讲的原因

也许是因为印度绘本基本都是围绕着《罗摩衍那》来展开的,而且表达印度特有的一面。书里有个例子是说的《想得到太阳的哈努曼》,这本图画书的插图的确拥有印度人那种不可思议的独有的美丽色彩,而这只在印度神秘的唐卡艺术中才能看到。
3.究竟古典图画书在什么地方下了怎样的功夫?

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找到答案,还得了解的更多。

❤️对于本人来说本书最值得推荐的点是哪里?



作者: 婉夕畅然    时间: 2019-9-15 00:38
A02周燕英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这次用了不一样的读书方式,一群人看书果然有不一样的收获。两次线上共读收获颇丰,不单单可以回答别人的问题,给自己多一些思考,而且大家一起聊天可以迸发出更多的想法。
文章里有几个比较有感触的点,和大家一起分享。
因为平时接触的家长也比较多,很多家长会说自己的小孩不喜欢绘本,不喜欢看书,平时一拿到书就觉得无趣,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呢?很多人认为,自己有高学历。给孩子读书还不会吗?其实大不然。
有的家长带孩子读书的过程中就是完全照本宣科,几乎没有语气、语调、表情,经常在读书过程中停下来问这个字我教过你了,怎么还不记得?要不就是这本图画书有意思吗?你最喜欢哪一副图?大灰狼和小猪加起来一共有多少只?知道为什么小红帽会被大灰狼吃呢?这样的问题问多了,是不是真的就觉得这样的提问就有意义了,小朋友就学以致用了。很少有家长关注孩子读了什么,孩子对书中什么元素感兴趣,很感谢这次一起读了这书,把一些我们遇到的错误都说了出来,进一步思考怎么样去引导小朋友阅读。
关于选书,我自己也有一些困惑,我家宝贝很喜欢数字,所以有一段时间我选了很多这个主题的书籍,果然是很喜欢,可是当选择了一段时间发现数学越来越好,我又开始担心着会不会太偏科,其他的不喜欢,到底是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呢?是要按照书单?按照喜好?还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呢?看了书站在儿童视角选择图画书,我尝试着带娃去图书馆,任其自选书目,发现看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风景,果然回来看书效果都好很多,所以不将自己的喜好强加于别人,把小朋友也当作个体来看。
绘本这个东西,看似简单,几个图几个简单的字就没了,所以这书在第五章里列举了六本书的欣赏与细读,用各个不同的主题来讲述到底怎么来看绘本,作者很重要,当你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知道他的一些经历和创作背景,就更能有效的和书进行共情,以前都觉得无字书特别难,可是小朋友很喜欢,他们能从图画里讲出很多故事,甚至超过画面本身,所以我认真挑过几本无字书和小朋友好好的玩,听他们说,听他们看到的故事。
期待下个月的共读书目,让我们能够在读书的过程中加入思考,增加读书的快感。
作者: mingxinrong    时间: 2019-9-15 10:29
B03 明新荣共读《我的图画书论》心得

       《我的图画书论》是“日本图画书之父”
~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论著,全面反映了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观。
        编辑王林在序言部分对作者的文章做了高度总结和概括,说其图画书观主要有三个方面,我自己也很认同,将做借用并结合自己情况具象化!
一,辨析了图画书文图之间的关系:图画书=文*图,有插图的书=文+图。
图画书上的图蕴含了大量信息,远远超出了那一行字所要表达的东西。所以我喜欢拿着书本给孩子们讲故事,不太喜欢用PPT。我们可以在书本上“指指点点,数数算算”,解读到文字没办法描述到的细节。也让我们跟孩子可以很好的互动,参与感更强。好的图画书绝对是在欣赏艺术作品,回头想想孩子在幼儿园接受到的图画书教材真的很粗糙!无异于“用长靴践踏孩子的想象力”!

二,图画书与语言发展的关系。透彻的理解了图画书在儿童语言发展上的作用,父母的语言对孩子来说是“最珍贵的礼物”,“图画书不是孩子读的书,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他反对把图画书当成识字课本,认为那样会挫伤孩子的阅读兴趣。他觉得,孩子听读图画书时是孩子最幸福的时刻,耳朵里听到父母温柔的声音,眼睛里看到精美的图画,头脑中形成合奏,语言能力就在此环境中得以发展。  其实北美国家的英语语言学习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听看说)来进行的。启蒙阶段就是听读大量绘本,声音与图画情景对应。并不是像我们死记硬背单词,最后背了很多单词却读不下一本英语小说原著。

朗读很重要!我喜欢朗读,尤其喜欢带着孩子朗读,一同感受美好!

三,图画书与抚育观念的革新。松居直认为,图画书是孩子的童年玩伴,能培养孩子对图书的亲近感。孩子要远离电视,父母再忙也要陪伴孩子,图画书是亲子之间沟通的桥梁。
回想一下这五六年来我与大宝的亲子共读,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与我有只有我们自己才懂的语言密码,比如“大卫不可以”,比如他嘴馋自己会安慰自己“不要做安东尼哦”要不然长不高。
还有折中替代的就是各类讲故事的APP、公众号,只要有心很多资源的。

松居直先生在书中带着我欣赏了好多好书,真心感受到了图画书的魅力,我只有买买买!
想着美的东西看多了自然鉴别鉴赏能力就提升了吧!哈哈

松居直先生的编辑工作成长历程,对我自己的工作中经营团队经营客户有很大的启发!认定的目标不达目的不罢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作者: 201901J02si    时间: 2019-9-15 11:40
本帖最后由 201901J02si 于 2019-9-15 21:17 编辑

D06司艳娟
   2019中级班共读《我的图画书论》心得

     开篇我想赞一下这种共读模式:线上共读和线下共读的模式第一次接触,但着实为这样的方式点赞,一个人读一本书的时候会因为生活的各种琐事而难以坚持或者被打乱,但是一群人共读一本书,再辅之以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每个人都能更深入的思考,非常的赞,大小妈给大家制定了规则,这个规则也恰到好处的对我们进行约束,形成有效的共读氛围,让我获益良多。    《我的图画书论》是我第一次读,虽然已经给娃读绘本很久了,但是这本看似理论的书竟然姗姗来迟,以前只是听一些馆长提及松居直先生,现在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开始读这本书竟然有种莫名的亲近感,也许是因为和三叶草的同学一起,也许是因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论句句深入人心。
      松居直,1926年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同志社大学历任福音馆书店编辑、社长等职,并担任日本国籍儿童评议会会长,中日儿童文学美术交流中心副会长等职,1956年创建日本第一本月刊图画书杂志《儿童之友》,引领日本图画书事业开辟出一套股计划的新途径,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著有《我的图画书论》,《幸福的种子》等论文集,以及《桃太郎》《桃花源的故事》等图画书。拿到这本书我很认真的抚摸着封面,翻开第一页就是老先生的介绍,图画书之父的称谓让我倍感亲切,打开目录看到每一章的介绍真的有些相见恨晚。
      何为图画书,如果没有读过这篇文章的人我敢肯定大多都简单的理解为:插图+文字,图看完,字念完这本书就算读完了,可以放置一边了甚至有的就直接丢了,认为这本书已经读完了,看完这本书才能明白每一本图画书有多精彩,松居直先生说:“图画书=图*文,图画本身会说话”这么一来一本图画书的意义是可以被无数人读出无数种版本,再用心的人可以玩绘本,通过不同的点连接孩子和父母或者孩子和老师,这更是图画书的精妙绝伦之处,也许这也是我们这群推广阅读人最痴迷的地方。
      曾何时开始,我们都开始变得快一点快一点,工作要高效,坐车要超快,反应也要快,生活中似乎已经没有了慢的时刻,这种状态也时刻影响着我们的亲密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这里的留守儿童不光是指农村的父母外出打工者,想想在城市工作的快节奏的这批父母又何尝不是留守儿童父母,陪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或者说越来越敷衍,而图画书恰好给父母和孩子之间搭了一座桥梁,阅读这本书的文字,老先生似乎总在提醒我们:慢一点,慢一点,提醒我们关注儿童本位,文章中对李欧李奥尼这个他最喜欢的作者的作品也做了大篇幅的介绍,我也很喜欢他的作品,喜欢作者传递给我们的思想,我想过一种善待生命的生活,我想好好与内心宇宙说说话,这句话其实也是我一直对自己的感觉,他作品中的每一主角都是那么的让人身临其境和印象深刻,对本我的追问和自我认同即便是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也是需要常常自问的,更不用说对孩子的本我的激发。
       图画书中的书和语言的关系的阐述给父母和我们这些阅读推广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方向和引导,松居直老先生说父母的语言对孩子来说是最珍贵的礼物,图画书不是孩子读的书,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挺的书,不是识字课本,试想这样一幅画面:父母读书,孩子以最舒服的方式和父母相依偎,孩子听图画书的时刻应该是孩子最幸福的时刻,耳朵里停着父母温柔的声音,眼睛里看到精美的图画,头脑中形成了合奏,语言能力就在这样和谐美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得以发展。进而我们给孩子们讲故事时也是同样的道理,听故事时孩子们用耳倾听,病在心中形成意向,换句话说就是与语言面对面,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教育,语言包括声音,发音,意向,意义等诸多要素,语言的声音和发音很重要,去掉这一部分语言就不成其为语言,我们要通过我们的声音和我们的肢体结合图画书讲最美的画面展示给孩子,让孩子从书中找到本我并促使其语言生活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
      两次线上共读和一次线下共读大家都讨论的非常热烈,我从没有如此读过一本书,大家提的好多东西我在阅读的过程中都没有发现,也许这就是我们讨论的最大意义,感谢我们的领读者大小妈和分享的伙伴们。
      愿我们在阅读的路上力排万难,保持初心,坚持为爱朗读,将图画书的图*书读出最大值,感谢一路相随的伙伴们。



作者: 颜聪    时间: 2019-9-15 16:40
本帖最后由 颜聪 于 2019-9-16 00:24 编辑

E06 颜聪
             神奇的图画书
                                                   
                                                         ——《我的图画书论》心得

        图画书之初。孩子两个月时拉着我的书咿咿吖吖要看,也就那时开始接触图画书,依稀记着最早买的《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小黄和小蓝》、《小房子》、《小鸡球球》系列,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经验,只是最原始的讲读。这个过程中慢慢发现自己对图画书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也就这样和孩子建立了共同爱好。没看《我的图画书论》之前,最多算是兴趣。通过三叶草初级班的学习,让我对阅读有了最初的构架,图画书算是最初、最重要的一部分。
       对图画书兴趣转向专业化路上。中级班第一本共读书《我的图画书论》是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爷爷的论著。从中更加全面、专业、立体化解锁图画书。开篇就抛出一个作为家长容易犯的错误——“提问大王”、“阅读指导”,并非教科书、习题集,它最初最终对孩子来说是快乐的读物,一段进入故事世界的美妙旅途。 读书不是教养,不是学习,也不是图什么利。读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有趣和快乐。
       关于插图。孩子打开一本图画书最开始就是从读图开始,对插画师要求极高。图画书不是仅仅用来欣赏插图的读物,插图的作用在于帮助孩子建构想象的故事世界。想象力是人类智力中最重要的部分。要像培养音乐感觉一样,从幼儿期开始就充分塑造孩子的想象力。
       给予方式。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看不见却每天都在不断积累的过程。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大人必须亲力亲为。自己的孩子,自己有责任养育他,这也是父母真正长大成人的最好机会;电视作为机器,不会和孩子交心、对话,不具有培养幼儿富有人性的力量,这种人性根本上讲,只源于父母的爱;不让孩子独自读图画书,成人能清楚地看到图画书描绘的世界,产生共鸣,感动着。当有着丰富经验、发自内心阅读时,语言就会洋溢着生机、温暖,这些有着丰富的意象语言,传递给孩子心中;一起阅读,一起读图画书,一起快乐成长!
       关于三四岁孩子一点重要阅读技巧——反反复复读。与语言的意义和理解相比,更应重视语言趣味、愉悦感性层面东西。反复中重点一点,就是要发出声来朗读。
       图画书的历史与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社会进成正比,一个国家越是认为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约会产生大量优秀的儿童书籍。
       全书大量对具体图画书分析、解读,优秀的图画书会从心理学、脑科学、阅读指导、文学教育方面思考很多。不了解孩子,不正确认识孩子,是谈不上创作图画书。
       图画书神奇之旅还在继续,让我牵着孩子的手将图画书的故事传递给更多人。
         

作者: wojiaguaimeimei    时间: 2019-9-15 17:09
本帖最后由 wojiaguaimeimei 于 2019-9-15 17:11 编辑

B04王静 《我的图画书论》共读心得
第一次参加共读,发现这种群体阅读的方式特别有趣。提出自己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点,然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探讨这个问题。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总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这次我们的共读设置了四个共读目标:
1、了解图画书及亲子阅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松居直先生认为,图画书是孩子的童年玩伴,能培养孩子对图书的亲近感。这点深有体会,大宝从两岁开始一直坚守绘本阅读,三四岁时要出门前一定要先找本书看了再出门,感觉像一种仪式。现在二年级,发现好多次出去和朋友玩,如果那里有他没看过的书,不管别人在看电视、玩手机打闹都影响不了他。亲子阅读图画书不光能培养孩子爱阅读的兴趣,还能培养他的理解力、想象力、艺术欣赏等多方面的能力;亲子阅读还是很好的亲子交流纽带,对不同时期的孩子我们还能通过讲述不同的图画书来引导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深入了解图画书对儿童语言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图画书可以让孩子把词语、形象连接起来,会看到一个完整的奇妙世界。这种理解力、想象力、是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在这方面的丰富体验,最终帮助孩子们将自己的体验、构想的形象置换为语言,成为用词语组合语言、形象地向他人表述的基础。
3、学习分辨图画书优劣的方法,知道如何为孩子选书。
向要学会分辨图画书的好坏,了解图画书的价值,只有多看优秀的图画书及插图。图画书的形状大小,应根据作者的创作动机,以及如何用绘本来表现故事内容等因素来确定。对于图画书的插图来说,重要的不是色彩的丰富,而是有没有充分表达故事内容的表现力。优秀的图画书能给孩子以定力,就像在大风暴中紧急抛锚一般。
4、跟随松居直先生细细品读几本图画书。
   在这之前也给孩子读了几年的图画书,有些可能已经读过上百遍,但从来没有对一本书进行过细细的品读和思考。跟随着松居直先生的脚步,又细细的重读了这几本经典之作。这次的重读让我明白了,一本好的绘本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每一页、没一副画面所蕴含着的含义。每个角色的设定都可能有作者想表达的含义,绘本的语言,很多时候还需要多要体会文字后的语言,才能明白背后的深意。

作者: 1104122701    时间: 2019-9-15 20:39
本帖最后由 1104122701 于 2019-9-15 21:07 编辑

S01 王璞 《我的图画书论》共读心得


一、关于图画书
1、价值观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看图画书的权利!”这一句真的是戮心之语啊!
这句话透出的底层价值观是,家长负责处理自己的焦虑。孩子有权利有能力去寻找他自己的兴趣点。
你喜欢不如我喜欢,你的不满成全我的美满。脑海里忽然浮现出王菲的这首老歌,原来是这个意思啊٩(๑^o^๑)۶

2、初心
我自己儿时的阅读也是从图开始的呢。对还不太认字的我而言,猜故事是非常有趣的体验。对错不重要—可能又会编个新故事出来呢!
但是慢慢的,好像我把读图的这个技能给扔掉了。陪娃一起吃力的看无字书,不是享受,反而是煎熬!忽然有一天惊醒,去问自己“你要的是什么?
3、共情
自己都觉得感动和愉悦的书,读给孩子,分享传递温暖与感悟。同时学习从娃的视角来看到之前被忽略的内容和细节,这些真的是超级有趣的体验啊。

4、信息流传的工具
信息接受其实来自五感。人也有不同类型的学习者。比如听觉型、视觉型、动手型、混合型……
最初上古的神话能够传下来,也是因为口耳相传呢。可是在信息爆炸的年代,效率变成了第一优先。所以在快节奏下,还能慢慢的读一本图画书,真的需要重新启动学习呢。

5、一致性(人设、剧情、表现……)
熟悉的故事剧情,陌生的图画表达。
文字用图画阐述时的留白、暗喻、色彩、添加的新创作角色、伏笔……
想起金庸修订《笑傲江湖》,把原著中岳灵珊挂在墙上的一幅诗拿掉,却让人物角色更丰满更具一致性(她本出身草莽,弄个暗喻的掉书包诗文,反而要崩人设了)。

6、俗与雅
东坡说,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那无书呢?而且,如果从小就无呢?

7、读书与美术
读书,是用眼、用口、用耳去读。去感受美感受韵律。
意向这个词很有趣,最最最初来自美术。图画书也是美术中的一种呢。与语言有关的童年记忆,我好像脑海里也有不少呢。文字的意向和图画的意向,让我想起了那位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摩诘了。葛饰北斋的画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8、传说与考据
老先生建议读书不要只读一本,而是追溯前世今生。尤其是神话传说。关于传说的本源,现在读的时候好像真的很少去寻觅了。那天看关于阿拉丁的角色演变,说最初是中国公主,故事也发生在中国。后来两次的电影改编,新生代就觉得只是阿拉伯国家的故事剧情了。带着考据的心去读,会发现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呢



二、关于人生
1、商业社会
老先生任务,是否有吸引孩子的故事和插图,是判别图画书好坏的关键。但是以成人为视角的图画书,还是能卖的出去啊……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是客户思维和用户思维的区别:谁是买单者,谁是使用者。教育类产品好像永远是这类困境:用户的话语权太低,只能被动接受客户端的意愿。情感的连接、与读者关联的现实感和易于代入,这些都是图画书成功的影响因素。

2、职场通感
鉴赏图画书好比鉴宝,比如翡翠古玩,是要耗时间耗精力费钱费心思,还总有看走眼的时候。而且不同的信息量积累,眼界、品味、心态都会大有不同。
“理解小读者,对他们怀有爱心”
“尊重为之配画的文学作品”
道理浅显易懂,做起来却大相径庭。智慧从做中来,不断的提醒直到成为信仰,所有职业都一样。


3、内省之批判性思维训练
明明读的是对《拇指姑娘》不同版本的点评,我确觉得又重温了《批判性思维》这本书里的例子。
想象力的训练也要基于逻辑自洽,不是随心所欲的阉割原作者的良苦用心。从某个角度来看,是用心程度,是对读者的尊重。嗯,我又想到某位大导演大放厥词,说观众水平差只配看脑残剧云云了。
为什么要读书?
以前的答案很单纯——有趣、快乐。
现在的答案:意义、价值、利益、有用、解惑……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点哀伤的,接纳现实。


4、文化差异性
老先生任务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图画书也有着强烈的民族性。我想起了巴别通天塔的故事。我们因语音的障碍,无法沟通。但图画书是桥梁,看到不同国家、民族给孩子们的,最简单的信息、文化、价值观传递。

5、哲学思辨
提到《小蓝和小黄》。永恒的主题“我是谁”,这篇文章我一直觉得有哲学书的味道。尤其“爹妈都认不出来了”。
所以,我之所以是我,被最亲密的人识别出来的,到底是怎么?还有人工智能,筛查也一样。
细思恐极


6、一沙一界一尘一劫
《小房子》的以管窥豹。
田园梦
世间事
一个最小的具象
折射出大世界

7、逻辑
老先生特别关注孩子们的幻想世界没有被破坏。想起和一个妹子聊批判性思维。她觉得自己一直被保护的很好,所以不管谁讲什么都相信,不怀疑。
可是,相信别人的话,并不意味着就不去思考背后的逻辑啊。即使是在幻想国度里,每个角色也是遵循自己的规则在生活。正是因为在这些自创的规则里尽情幻想,才知道和理解规则。这是图画书的魔法

8、人生处处是修行
《儿童之友的创刊》说的是自己的经历,看上去是创业维艰的既视感:印象最深的,都是遗憾和坑。感觉好像在看创业回忆篇。老先生真是一个非常踏实、谨慎的编辑: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深耕,不因一时的诱惑激起贪欲,坚定的做着自己笃定的、擅长的事情。自知者明,在非常清楚用户、产品设计师的情况下才实践。这恰恰是最好的捷径。



作者: 201901K17青草    时间: 2019-9-15 21:21
本帖最后由 201901K17青草 于 2019-9-15 21:34 编辑

A06 周见清 《我的图画书论》共读心得——小阅读大世界
读《我的图画书论》,真有种小阅读大世界的感觉。

小阅读,大世界,一方面是指书不厚,但内容丰富,从多角度去分享作者自己对图画书的认识和理解,既有宏观的——作者自己阅读、走访、编辑等亲身经历,也有微观的——对一些绘本的具体解读。

另一方面,透过书中一些图画书解读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书中的更多细节及其解读、图画书内容及创作背景、图画书作者个人经历的紧密联系,了解每个故事背后丰富的延展和想象空间。我之前对作者和创作背景了解很少,也没特意去查,想着图画书的“开放性”就想偷这个懒,现在多了这份提醒,就多了一份留心。

读这本书,除了对提高专业性多了一个学习方向,在家长日常化阅读上也有非常重要的提醒。

孩子学习的社区、公共空间放合适的书、营造阅读氛围固然重要,另一个更重要的是大朋友自己先成为一个阅读的人。这一点,跟松居先生有共鸣。大人对孩子提要求,这很容易。但如果自己都没做到,却跟孩子喊阅读如何重要并要求孩子阅读,确实很难让孩子信服。在这次共读这本书的过程,我自己边读,也边跟姐姐们在群上分享读书笔记,尤其是邀请他们从自己阅读开始。非常开心,有这样的机会,能跟不同年龄的姐姐们有一个共同学习的机会。尽管她们的行动后续不是我能保证的,但把自己阅读过程的感受跟她们分享,至少我自己是享受这个过程的。特别高兴的是,意外听到姐姐说,自己原来也很爱阅读的,只是现在除了小说,其他都很少看了。我想,这个潜在的小火苗,需要她亲自再次点燃。说来,我小时候所听的很多故事,第一个来自妈妈,第二个便是这位姐姐。

阅读与传统故事、文化传承紧密相关。看到松居先生说到这方面时,才发现,为什么以前从妈妈口里听过的神话故事、自己的趣怪经历,姐姐分享书中看过的神话故事,至今对那种惊喜和好奇感,仍难以忘怀,即使故事细节已经不大记得,但对一些内容让有画面感。

当然,阅读这本书也有一些留白的空间,例如对图画中的细节的理解。坦言,如果不是作者亲口说,TA设计那个画面的背后意图,对于其他人的解读,我通常不会设定“标准答案”。即使作者说说自己的想法,我自己读,或带其他人共读,也会尊重每个人心中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解读。

感谢这次小阅读,打开我的阅读大世界。才踏上起步的阶梯,还想走更远。多看书、看好书,选好书,读更多书,分享更多。共勉!


作者: 闲来试弄    时间: 2019-9-15 21:46
本帖最后由 闲来试弄 于 2019-9-15 21:53 编辑

B05,张丹兰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有感

                  ——播下幸福的阅读种子


翻开松居直先生的书,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没有牵强华丽的修饰,有的只是娓娓道来的细腻,如同与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聊天,舒雅于心。松居直先生1926年生于日本京都,1951年同志社大学法学部毕业,同年进福音馆书店任编辑。自1956年图画书月刊《儿童之友》创刊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图画书创作以及编辑活动,对儿童文学界影响深远。他的文字都来自他作为孩子、读者、编辑、作家、父亲的感受和思考,要给孩子看图画书的家长和老师很有必要读这本书,还有可以同时读《幸福的种子》,因为这两本书旨在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图画书来使孩子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很多人一生都在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先生的观点是“幸福,就是使人幸福,带给别人快乐”。而一本又一本的图画书,已经用不同的方式把幸福诠释得一清二楚了。

把孩子带入图画书的奇妙世界,教会孩子阅读的策略,便是给孩子的一生播下一颗幸福的种子。

阅读图画书的意义
对幼儿来说,图画书是最适合他们的读物,最重要的是,幼儿能够在阅读图画书时感受到快乐。图画书阅读是幼儿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他们的成长具有独特的价值。

书中指出,“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用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而我们在历经十年、二十年后能够清晰的留在记忆中的,也是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的那些书。书中说到一个5岁的孩子喜欢一本《小达磨和小雷公的故事》,他每晚上床时都要拿着那本书,在被窝不腻不厌的看上二三十分钟,而且睡觉的时候把书像屏风一样开立在枕头上。如果在早期幼儿感受到阅读是一种有趣而愉快的经验,那么孩子会喜欢读书,将来不仅能够主动读书,还能以读书拓宽视野,增进知识享受于其中。

2. 阅读图画书是亲子间传递亲情的桥梁。

在目前快节奏的生活下,父母每日陪伴孩子的时间都很有限,亲子共读能够让有限的时间变的更有意义。在阅读的过程中,父母首先要抑制住教育孩子的冲动,同时要顺着孩子的思绪,带着爱意,经由父母口中,传递给幼儿。

我们家爸爸因工作关系特别特别忙,一次跟我交流,她说虽然很累很忙,但给小妞讲故事的时候,感觉特别放松,当女儿说:好喜欢听爸爸讲故事的时候,就感到很幸福。

3. 阅读图画书能够带给幼儿丰富的语言体验。
对幼儿来说,在亲子阅读过程中,他不仅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意,而且能够聆听到丰富的词汇。书中说,“母亲应该用温暖、轻柔的爱抚和充满感情的语言来养育宝宝,而图画书则负责把词汇的种子一粒一粒地播入母亲犁好的心灵土壤中”。所以,作为父母不能仅仅以为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就可以,而是要用丰富的语言开启幼儿心智,图画书能够为孩子制造机会,让他们在成长之路上常常体验这种语言。

3.阅读图画书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启蒙工具。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的想象力迅速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其中中国 “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当代人才最鲜明的标志是创造力,想象力是人的创造力的本源之一。

教育部今年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提到“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如: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在幼儿阶段,图画书能够给幼儿提供了丰富体验的机会,“体验越丰富,想象力也越丰富”。所以在幼儿期给孩子提供高品质、制作精良的图画书是非常必要的。

4. 阅读图画书能够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3-6岁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此阶段需要给孩子提供大量的具体形象的材料,高品质的图画书能够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但目前在琳琅满目的图画书中如何选择高品质的图书成为很多家长的困惑。对此,松居直用一个数学式作了非常形象的注解:“文+画=带插图的书,文×画=图画书”。他认为,一本高品质的图画书中的图画不是对文字的补充说明,而是要表现出图画书的内容、主题、细节的。高品质的图画书要具备的特点是:能够表现事物的真实面貌;插图具有讲述性;表现手法恰当;行重于色;插图具有动感;图画具有独创性。松居直小时候,父母为他订阅图画书杂志《孩子国》以及父亲经常带他去参加画展,这对他的审美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图画书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广泛提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阅读是怎么一回事?阅读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养料”。

对孩子来说,阅读图画书,就是吸收幸福的养料。

家长认识的误区
     尽管多数父母已经意识到图画书阅读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对阅读图画书的目的以及阅读方法,却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1.  过于功利性的目的

目前大多数家长希望幼儿通过阅读图画书来获取“有用”或“有益”的信息和知识。而松居直先生认为,家长应该将实用的目的放到一边,在阅读时,“不要企图左右孩子或对他说教”,兴趣的提高和亲子的情感交流才是阅读图画书的价值所在。

2.  认为阅读等同于识字

     目前有一些家长认为阅读图画书的目的就是借助图画书来让幼儿提早认字,对此,舒华教授说到,家长简单的将阅读作为为教会儿童识字的工具,或过早强调将儿童的读书活动作为儿童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工具,是中国儿童早期阅读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幼儿阅读图画书,“不是一种修行,而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而且汉字是表意文字体系,不直接或不单纯表示语音,同一个字放入不同的语境就会有不同的含义,所以重要的是,“读书不是读字,而是理解书的内容。”

3.  站在成人的角度上为幼儿选书

    在书中,先生以《三只小猪》为例,描述了此书的价值体现在“大野狼死了,被小猪咕嘟咕嘟地煮了,当晚饭吃了”这个幽默有趣的结局上,但多数成人认为这个结局是残酷的,“如果把这个故事的精华,硬改成无聊的结局,认为这是教育,那么这种教育不要也罢。”而关于名作图画书或迪士尼图画书,“虽然色泽亮丽,但是大多是毫无生气,与原作有出入。”很多家长认为好的书,其实并不适合孩子,孩子才是评判图画书好坏的关键。

4.  过于重视文字而忽略插图

     幼儿目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向抽象逻辑思维阶段过渡,也就是说,幼儿是经由图画世界过渡到文字世界的。而目前很多家长在选择图画书时比较喜欢书中有较多文字的,同样价格的两本书家长会偏好文字更多的那本。而对幼儿来说,“孩子们读的是图画书中的画。”先生以自家的三个孩子读匈牙利的《魔法的牛》为例,这本书虽然是外语,但是画比较有动态感,孩子们能够通过画整理出故事的情节发展,所以,“孩子一边看图,大人一边将文字念给他听,这是使用图画书最理想的方式。”

5.  阅读图画书要等到幼儿两三岁开始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早期阅读起始年龄的认识存在着巨大的偏差,很多家长认为在婴儿时期开始阅读图画书对幼儿来说太早,要等到两三岁以后才可以。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两个月大的婴儿即能分辨不同形状的物体与图案,而且对诸如人脸、靶心图等既和谐又相对复杂的图形尤为偏爱。此外,婴儿在四个月左右就能区分母亲和别人的面孔了。幼儿在七到十个月左右以后,会对图画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适合婴儿启蒙的图画书,也就是“描写真实事物的图画书”。

6.  认为在阅读后要通过提问来加深幼儿理解

     目前有很多家长认为若想让一本图画书发挥最大功效,那就是要在幼儿读完后不停的问孩子问题,譬如:你喜欢这本书吗?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等等。当松居直先生在谈到这个话题时,使用的标题是“当孩子讨厌书的时候”。诚然,我们成人也不希望自己每读完一本书就要回答很多问题,长此以往,会让我们失去阅读的乐趣。图画书不是教科书,它应该是孩子的快乐源泉,当然,“在读完后亲子间能够进行自然的讨论是最好的了,当然要做到不留痕迹”。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基础,图画书在家中的定位,和亲子关系及幼儿的语言体验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父母一粒粒的播下幸福的种子,当这些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

   补充今晚跟孩子爸讨论的“不喜欢阅读”和关于图画书的几个话题,确实,也要允许某一时间段,孩子有不喜欢阅读图画书的权利。

Q:“动物会说人话,骗人的吧?”“其实,根本没有小人国,对吧?”对孩子的类似问题该如何回答?
    松居直: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有小人国”。无论对大人还是小孩,我都会平静地做出肯定的回答。你读过《小王子》、《借东西的小人》、《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纳尼亚传奇》、《柳林风声》和《小熊温尼·菩》吗?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要么是小人,要么是精灵,要么是小动物或玩具,但是我们读着这些不现实的故事,会发自内心地觉得快乐,产生共鸣,并从中学到很多的道理,引发各种思考,甚至会与主人公们成为朋友。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少有的真实感。对我们来说,作品中含有许多极其宝贵的真理。那些认为没有小人国的人们也会为《小王子》所着迷、感动。在这一瞬间,他们心里的小王子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无论用怎样怀疑的眼光去看《小王子》,就凭许多人被《小王子》深深感动这一事实,至少清楚地证实了小王子的存在。在这部作品中,小王子是永远存在的;在这部作品的读者心中,小王子也是永远存在的;只要这部作品不断地流传下去,小王子就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P29)
Q:有些孩子只有5、6岁,认识字,并且能独自读图画书,好像也很喜欢图画书,像这种情况,还要给她读图画书么?
    松居直:从图画书和幼儿的关系来考虑,最重要的是认识到“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读的书,而是大人给孩子读的书”。
即使孩子能自己阅读图画书了,父母也要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声音给孩子朗读图画书。即使升入小学后,父母给孩子读图画书和童话等,也会对丰富父母和孩子的人生、营造温暖的心心相通的人际关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P92)
  Q:有个朋友孩子已经读三年级了,可一点也不爱读书,反而热衷于看电视和漫画。怎样做他才会读书呢?
   
松居直:家长自己有读书的习惯吗?如果孩子的妈妈不过是读读周刊杂志和女性杂志,却要求孩子读书,不是有些过分吗?一般来说,父母喜欢读书,其子女自然会喜欢读书。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领着他们去图书馆借书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也在今天,爸爸单独给小妞办了一张读者证,专属的借书卡,一家三口,每人一张。

感谢唐老师的领读,开启精读一本书的“旅程”,收获很多。






作者: 201901F01    时间: 2019-9-15 21:51
C04 沈萍 《我的图画书论》
《我的图画书论》读了以后让我深深感动,最为感动的时候的是松居直先生。从书里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先生对孩子的诚挚之心、对童书的热爱。松居直先生,他是日本儿童图画书专家,在我眼里他更是图画书研究的大师,读他的书能够引领你穿越图画书世界、指引你开展图画书研究。
与此同时,这本书也是一本刷新了我很多观念的的书,其中有些点也跟我不谋而合,以前总觉得自己这样想是不是对的,不跟随大流会不会把孩子带偏,但看了这本书后,就让我觉得有了支撑,这条路中国现在走的人虽少,但不代表不正确,其实也队伍也在慢慢壮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广了。
一、图画书不应该带有功利性
一开始,我接触到图画书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是一个朋友帮我代课讲了一个绘本《爱心树》,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图画书的魔力。后来自己也开始慢慢接触,慢慢了解,最开始的吸引力也是觉得故事本身的魅力,逐渐进入以后,又觉得图画本深也是一种魅力。后来又听到很多人说,给孩子看书就是想教孩子认字,为了让孩子早早的自主阅读。我自己最开始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开端,后来觉得读书仅仅是认字吗?我当然想孩子们跟着我一起读图画书可以感受到阅读的美好,感受到故事的美妙。但周围很多人都很迫切地希望孩子们能够早早得独立阅读,好像只要他们自己拿起一本书就可以了,也不管阅读的质量是怎样的,也不管孩子是否真的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我就这样带着两重的矛盾前行着,一方面不想要太过功利,一方面又怕舍弃功利后的后果。后来,接触到三叶草,再加上读了《我的图画书论》以后,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读书不应该带有功利性。
二、图画书是大人读给小孩听的
松居直说:“语言本该由父母教给孩子,语言的基本功能就是实现人与人的交流,而好的图画书使父母与孩子对话的词语更加丰富。”以前在一直担心,孩子们一直依赖大人读书,不想独立阅读,可咋办呀!看了松居直先生的书后,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图画书本来就是应该大人读给小孩听的。
我们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是将我们与孩子置于一个异次元空间里,这个空间丰富美妙,让我们暂时脱离了平时的身份,但也还保留着最亲密的那份情感。我们与孩子共同体验在同一个故事世界,从而获得共同的经验,这种共同的经验不会随孩子的成长而消退,反而作为一个快乐的精神纽带永远的存在下去。
虽然我现在只是读给我的学生听,但我仍然感受到了图画书由大人读给小孩子听的魅力。
三、一切从孩子本位出发
读了《我的图画书论》以后,我才知道原来图画书既有从儿童视角创作的,也有从成人视角创作的,画面由从受众者的视角画的,也有从作者的视角画的。但我们应该如何给孩子选择绘本呢?“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这句话在松居直现在的书里反复不断出现,可见这有多么重要。我们大人总是自以为是,总爱以自己的角度去给孩子考虑事情,所以才会出现所谓的“代沟”,因为我们都不曾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选绘本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理解孩子们的世界,并用孩子们的想法和心情去选择绘本。这样才能真正让孩子们感受大阅读的乐趣。我曾经有好几次读了个故事,自己觉得很无聊、没有意思,但是孩子们的反应却出乎意料,他们觉得很好玩、很有趣。所以,当我们无法抉择这本书是否适合孩子的时候,试着给孩子读一读吧!也许他喜欢呢?
总而言之,要成为一个像松居直先生那样对图画书深有研究的人,这条路还很漫长。只能多看、多读、多听、多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 terseyuankm    时间: 2019-9-15 22:42
本帖最后由 terseyuankm 于 2019-9-15 23:25 编辑

G06袁雯
                                                            

                 2019中级班第一次共读《我的图画书论》心得 (领读人 唐琳)
      读完《我的图画书论》,松居直先生有很多观点直指人心,很多图画书编辑出版的经历,令人高山仰止。回顾整本书,“为孩子”三个字或者说“儿童本位”贯穿始终。无论图画书的文字、图画书的绘制还有图画书的讲读,“为孩子”三个字都是基准或者说核心。只有真正了解孩子心理的人才能做到为孩子。只有真正做到“为孩子”,才能创作出好的图画书。
  下面是思考比较集中的两个问题,其实都离不开“为孩子”三个字。
  一、好的绘本触发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类智慧中最重要的因素,好的绘本能够出发孩子的想象力。
  松居直先生自己创作绘本的时候,曾经写好文本,录入磁带自己听,会产生什么意象。对于绘本的创作者或这讲读者来说,绘本的文字语言要能禁得起放声朗读。他用这种办法判断绘本的语言是否表现足够充分,能够让孩子而非大人理解并且在脑海中形成形象。讲故事的人将故事的世界在自己的心中化为形象进行讲述,否则就无法将看得见的画面传达出来。对于绘本的创作者或这讲读者来说,绘本的文字语言要能禁得起放声朗读。
  好的绘本的图画应该具有开放性,充满自由的想象空间,以便让孩子从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图画书的图画是帮助孩子们想象故事的世界的。所以,对图画书来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色彩,而是具有能够充分表达故事内容的表现力。相比绘制精美的图画书,那些深谙儿童心理的图画书更加为孩子所接受。所以,千万不要以成人的角度,把图画书的图画是否精美漂亮、绘画技巧是否精湛,作为判断图画书好坏的第一标准。 随着国内绘本出版热潮的出现,有不少插画师也投入到绘本创作中来,有些作者无论从技巧还是风格看起来都很适合创作图画书,但是实际上真正按照图画书的结构和肌理来创作的时候,就发现不一定适合绘制绘本,其中大概因为没有能够真正做到“为孩子,从孩子角度出发”。懂绘本的插画作者,应当能够去除那些无法形象化、对幼儿来说毫无意义的部分,不把多余的意义引入作品,没有“多余的素材”。
  为什么绘本要强调讲给孩子听,这种父母用自己的语言传递给孩子的途径,有别于故事机或者故事音频(人工智能除外)的区别在于,亲子阅读的互动性。讲故事的父母内心要先有共鸣,父母能够根据孩子的反应,有的时候甚至是孩子的表情,能够做出回应、调整,这使得我们和孩子每一次的亲子阅读都是不同的,这是有声读物目前无法替代的。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语言及质地和内容,丰富自己的语言,语言要有具体意象才不空洞。
  二、关于“民间故事的改编”。
   民间故事的改编必须以孩子为创作动机。必须从儿童文学的角度出发,判断作品是否具有文学价值。在此基础上,改编那些只有图画书才能表现出来的民间故事。警惕狭隘、浅薄、情绪化的民族主义。
   这里松居直先生有一个观点,是我读这本书时有些疑惑、但没有在共读讨论中提出的。松居直先生认为:“民间故事不论是插图还是整体氛围都必须准确地表现出这个民族的特点。”民间故事改编成绘本,是不是一定要在插图和整体氛围上表现民族特点呢?杨志成先生的《七只瞎老鼠》、熊亮的《灶王爷》,都不是用最具有民族特点的插图,甚至氛围也不是,但是他们传递出的民间故事的内核是到位的、有感染力的。
   还有一个引申问题,第三课中李迪老师提出的“原创绘本的国际理解”。我们在民间故事的改编中,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把民族的特点放在第一位?这让我想起,有位绘本研究者的观点也认为“民间故事改编的绘本,必须以民族的最具特色的绘画手法、表现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才能够在众多原创绘本中跳脱出来。”这当然也有一定道理,或者不失为一种好意。但一部民间故事改编的绘本,是活在当下,还是能活到未来,是囿于局部视野,还是能够走出本民族的文化圈层——“破圈”,是一个值得绘本创作者认真揣度的问题。


作者: 陈华    时间: 2019-9-15 22:59
本帖最后由 陈华 于 2019-9-15 23:07 编辑

D01 陈华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我的图画书论》著者是日本松居直,2017年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松居直是日本图画书之父,此书阐述了他对图画书的见解,包含以下六部分内容:图画书的认知与观念;图画书的选择与分享;图画书的意象与语言;图画书的历史与传统;图画书的欣赏与细读,以及图画书的编辑与出版。松居直结合自身多年编辑经验,对阅读和赏析各类图画书时可能遇到的问题都一一做了阐述。以下仅对我有强烈共鸣,存疑并解惑的部分内容浅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首先谈谈有强烈共鸣的内容。第三章图画书的意象与语言引发了我对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虽然没有书中所述围着篝火听老人讲述民间传说的美好经历,但少年时听单田芳和田连元的评书《水浒传》、《杨家将》、《隋唐演义》,也是欲罢不能。经常午后放学一边飞快往嘴里扒饭,一边侧耳细听收音机里传来的声音。单田芳声音沙哑,用破锣嗓形容也不为过,田连元声线较细,远达不到播音员的水准,但都能在我眼前展现出尘土滚滚、喊杀声震天的景象,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我的图画书论》提及“想象力缺乏、内心浅薄的人讲故事与内心丰富的人讲故事,即便用同一中语言讲同一个故事,差异也是非常大的。”, 还提及“讲述者意象的清晰与否直接影响着听者。”单田芳和田连元热爱自己所讲的故事,对其中人物了若指掌,有清晰的意象,将评书语言与自己的语言融为一体,才能讲出这样活灵活现的故事。这也让我回忆起听广播剧《穆斯林的葬礼》时眼前浮现过的意象:长长的北京胡同,在岁月的静静流逝中,红墙四合院内外梁亦清一家的起伏变迁。仅凭声音就可以带人跨越到不同的世界,这实在是非常神奇的经历。以后给孩子们讲故事,要向这些前辈学习,读懂读透人物和故事,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样带给孩子们的感受一定会更立体,更丰富。

      其次谈谈存疑并解惑的部分内容:
      1、民间传说故事脉络简单,善恶分明一目了然,这样是否过于简单?
      现实社会中各种问题往往有多面性,善恶分明的故事是否片面化?这是亲子阅读以来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以往我认为此类问题仅是对创作手法的探讨。但在此书中,这类问题实际是核心价值观的树立问题,松居直明确表示,“现代社会的基本观念更趋于暧昧判断,存在着多元的价值判断。……通过民间传说故事,善必然会胜利无疑将渗透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这对一个人的成长不是有着积极意义么?这种感觉难道不会成为他们今后面对人生的立足点么?”,“劝恶惩善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感觉,而教育可以不顾时代的流逝,历史的变迁,将这种道德感传承下去“。  
      这让我不禁想起,一些信仰基督教的朋友心中有明确的善恶标准,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里,他们秉承自己内心的标准做人行事,不会轻易迷失方向。反观一些秉持我自由什么都不信,什么都不在乎的人,因为没有信仰支撑,遭遇变故时内心容易垮塌,极易走向虚无。民间传说如果能起到信仰传承的作用,对孩子的成长的确是大功一件。这样想来,台湾汉声的《中国童话》系列要常拿出来和孩子一起读读,中国民间传说读本良莠不齐,这套已算精品,要用好。
       2、面对改编的民间传说,应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去年出于英语启蒙的考虑,先给孩子读了书虫牛津系列《花木兰》,为了对照再将《木兰辞》引入,后来又延伸到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书虫牛津和迪斯尼的《花木兰》都是对中国古老民间传说的改编,加入了符合现代社会标准的内容,比如书虫牛津《花木兰》中出现了叶明,战后他爱上木兰,找木兰父亲提亲,木兰婚后幸福,再比如迪斯尼《花木兰》中花木兰被早早发现了女儿身,这些都是《木兰辞》中没有或根本互相矛盾的内容,《木兰辞》中木兰的形象被削弱了。遗憾的是,在看松居直的这本书前,我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对于改编的民间传说,该如何看待?松居直谈到优秀的民间传说改编者“不会随心所欲地向传说故事注入当代的内容,只是尽力发扬传承者的精神而进行再创作”,还提供了另一点建议“给孩子读在创作的作品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再创作之前的传说故事”,这两点给了我很大启发。之前爸爸给孩子念了一段网上的雷震子的故事,引发孩子强烈兴趣,孩子希望我细说。细察网络,对雷震子的来历众说纷纭。怎么办?对此采用了追溯本源的办法,找到《封神演义》的原文,查到雷震子的两处说明,从未听过文言的孩子津津有味地听我念了两遍原文。通过这追根溯源的过程,孩子不仅了解到雷震子的源头出处,还能学习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筛选,这是信息社会必备的能力,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3. 关于语言中的噪音和污泥。
      松居直提到现代人生活在语言的噪音和污泥中,大人如此,孩童亦不能幸免。目前很多电视连续剧剧情拖沓,演员语言苍白无力,娱乐节目争个热闹,但内容乏善可陈,这其中的语言对孩子来说都应算作污泥和噪音吧。对抗这种噪音,有何办法?松居直认为“文学艺术是依据语言被严密地连接着,组织着,构思着,精炼着,推敲着而产生的。所以倘若孩子们从小就沉浸在这样的语言世界中,被这种质地的语言所熏陶,孩子们的语言生活一定会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由此可知,多看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对抗语言噪音的好办法。

      最后借蔡皋老师对松居直先生的评价,表达我对松居直先生的敬意。松居直先生“从一桩桩,一点点具体的事情做起,朴实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将追求光明和美好事物的意义焕然一新”,蔡皋老师敬重这样的人和这种人的人生,我亦然。



作者: 龙龙爱悦读    时间: 2019-9-15 23:06
F01 刘仁静 共读《我的图画书论》有感
    第一次认真阅读一本纯理论的关于图画书的作品,利益于这个共读的机制和氛围,才让我能够认真去阅读,并每天去总结和分享。虽然阅读绘本有一段时间,但是很多的观点在阅读本书时才得到正解,才真正意识强烈。比如我们不能在孩子阅读的时候干涉太多,不能无休止地刻意提问。图画书的插图为孩子们构建人物形象提供了机会和线索,插图真正的作用是贴切地表现故事的内容,而正是孩子们的想象力,让这些插图活起来。所以,图画书不是单纯地读给别人听的书,只有对书的内容产生共鸣,发自内心地讲给孩子们听的时候,孩子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图画书正是在亲子共读中才更加富有生命力,并且当他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时,也才更彰显出存在的价值。了解这些观点以后,我会反省自己亲子共读的动机,方法,不断地去实践松居直先生提到的这些方法。现在的亲子共读是个快乐的时光,没有任何地功利心,保持童心,用心感受孩子感受童书。
    在这里,我学习到了如何选择图画书,是否有吸引孩子的故事和插图,是辨别图画书好坏的关键。在教室设立书架,作者也给了很多的建议,初心就是为了孩子的快乐而存在,还需要父母重视陪读,老师也要发现书架的价值,平时结合书架内容去安排一些课程。恰好我负责一年级的大宝班级选定图书角的书单,这个理念也会渗透进书单的选择里并传递给老师和家长们。
松居直先生提到图画书与语言发展的关系,正是大人读书给孩子听,才让图画书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很大帮助,也让读图画书成为孩子最幸福的时刻,其实,这何尝不是做为父母亲最幸福的时刻呢!
通过作者对几本经典图画书的赏析,我也学会了如何去欣赏一本图画书,感受一本好书是各行各业的创作者通过对生活的思考和积累而打磨出来的。不同国家的图画书创作者会有带着传统印迹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对读者进行熏陶启迪。多读好书,并让孩子在儿童世界真实地生活,去经历充满喜悦的难以忘却的体验,这样的人长大后才会成为真正的人。
    感恩我们生活的环境,有这么多的爱心人士创作了好书好环境,指导我们去欣赏感受这个世界的美。
作者: 城市蓝_Zi1GP    时间: 2019-9-15 23:07
F05 周国凤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和孩子一起成长!

       这是入中级班由唐琳老师带领我们共读的第一本书《我的图画书论》,近期看的最认真和看的时间最长的一本书,坚持每天画重点、打卡,这就是共读的魅力之一。共读魅力之二,大家把书中的困惑提出来,由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发表各自的理解和看法,通过大家热火朝天的讨论和解读,又一次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共读魅力之三,线下共读,面对面的谈论书中认同的观点,和不认同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对比分析。看完这本书后,通过线上和线下共读后,我来分享一下书中的观点和感想。
1、对孩子们来说,图画书是快乐的读物。图画书不是教科书,也不是习题集(P04)。听妈妈读图画书,对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但是读书时不要用一堆的问题去等着孩子,一想到听完故事,妈妈要提很多问题,不免会让孩子厌烦甚至讨厌图画书,这种形式是不可取的。庆幸的是,一直以来我都不是那个爱提问的妈妈,但是我仍然有些困惑,因为在中级班中我们对每一场故事会都会设计提问,但是却不见孩子表现出厌恶,或者不耐烦,这难道是一个孩子和一群孩子听故事的区别?再往下看你就可以找到答案:不停地念下去,是给孩子读图画书的一个原则。在大多数场合下,特意提一些问题,其实是大人的自我满足,当然,在不知不觉中与孩子自然地对话,是很有价值的,但一定要注意采用自然的方式。
2、图画书中的插画的作用 一旦优秀的插图将故事世界充分表现出来,孩子们就能够通过阅读图画书中的插图来理解故事内容。孩子需要根据不同的画面发挥充分的想象力,用想象填补不连贯的欠缺部分。就这样,一幅一幅地看下去,想象下去,故事的情节就被整理出来了。所以插画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第二个作用,可以提高孩子的艺术欣赏能力。记得阿甲老师曾提过,他去国外时看见各种名师的作品被摆放在公共场所让人近距离欣赏,触摸。而我们国家的艺术品大多都是被高高的挂着或是被玻璃隔着。为了能让孩子近距离的接触艺术、欣赏艺术,那么图书书是最好的教材,这是阿甲老师推崇亲子阅读的理由之一。
3、给孩子阅读图画书,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但在这里有一个隐性的因素就是图画书,它能够让孩子获得最初的语言体验。比如:《鼠小弟系列》小背心真漂亮,借我穿穿好吗?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会遇到,怎么跟人沟通呢,就这样孩子走进了书的世界,而书就这样走进了孩子的生活。松居直说:语言本该由父母教给孩子,语言的基本功能就是实现人与人的交流,而好的图画书使父母与孩子对话的词语更加丰富。生活中我们常会用一些暗语:比如当哥哥欺负弟弟时,我和弟弟就说:“哎!安东尼又来啦!”。哥哥很擅长数学,爸爸也很擅长,于是哥哥就是“小威”。去买苹果时,小宝问妈妈:这是一个苹果吗?也许是一个樱桃吧,把卖苹果的人听的一愣一愣的。
4、图画书的意象与语言。读到这章的时候我想起了小时候外婆用方言给我讲的《野人》故事,这个故事我几乎天天听,从来不觉得腻。看完松居直先生写的这章节时,我试着回忆这个故事,当晚给小宝讲,没想到小宝听一遍不够,继续想听两遍、三遍。由此看来经典的民间故事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其中的象声词很有画面感,我想这就是作者所说的意象。我在思考,今后适当的时候给孩子讲故事可以用自己理解的语言去讲述。在述之前我就要深入的了解作者、创作背景、表达的意愿等。
5、一般来说,父母喜欢读书,其子女自然会喜欢读书P96。之前一味的要求大宝要多阅读多写,但是看到松居直先生的这句话,我就知道自己错了。读书不像看电视、漫画一样轻松,读书需要积极主动的意志和行为习惯,我们需要循序渐进,需要读书环境,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好的读书氛围,还要作好读书的榜样。
6、要想有一双分辨图画书优劣的眼睛,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大量的图画书,亲自体验书中的文字如何与插图相协调,故事又是怎样清晰地展现给读者的P50。作者列举了很多图画书并作了分析,其实图画书也不简单,分析的方法值得我一一对照和学习,理论之后就是实践。
7、作者列举了很多国家的图画书的历史与传统,我很好奇,为何没有中国?经过大家的线上解答,我了解到中国的图画书这两年发展的很迅速,推荐了一些国内的图画书大家的书籍。我毫不犹豫的买了一套《熊亮 中国绘本》,小宝很喜欢这套书,看了一个月也没有换书的想法。相信中国的图画书会越来越好!
4、图画书对我家的影响:十年前我是用童谣加图画书启蒙大宝的语言,结果比同龄的孩子讲话要早,口齿也很清晰,孩子2岁多无意地在一页书中点出所有的“心”,我不在乎孩子的认字多少,我想孩子当时只是在玩“找相同”的游戏。在大宝上一年级的时候小宝出生了,让我无力参与大宝的亲子阅读,结果大宝过渡到自主阅读有一定的影响,我很认同书中作者的观点:“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读的书,而是大人给孩子读的书。即使孩子能自己阅读图画书,父母也要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声音给孩子朗读图画书。如果孩子一旦开始自己阅读图画书,母亲就停止给他阅读图画书了,这实在可惜,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件遗憾的事”(P92),对于大宝的亲子阅读是带有少许遗憾,但是今后只要孩子愿意我仍然愿意为他读书。
    对小宝的亲子阅读我们一点也不含糊,庆幸的是在小宝三岁多爸爸也加入了亲子阅读。平时我太忙,小宝的睡前故事就由爸爸讲。家庭共读一本书,爸爸会和大宝讨论想法,这些其乐融融的场景耐人回味。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看不见却每天都在不断累积的过程。所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大人必须亲历亲为。很感谢我的先生也懂得了这一道理!
       读图画书,保持一颗童心,和孩子一起成长!

作者: 大中小爸    时间: 2019-9-15 23:12
E01 吴迪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从老大2岁多开始,在太太的带动下,开始给孩子们做亲子阅读,已经读了4年多的图画书。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在去年的时候有粗略看过一些章节,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提及的反对把图画书运用到“教育”中,借助图画书作为教育识字的工具。得益于此次线上、线下群体共读的阅读模式,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带领下,繁忙中也终于抽身系统阅读完此书,线上的讨论更是让我对图画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下是让我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

一、     什么是图画书?
图画书=文X图,有插图的书=文+图,这是松居直先生对图画书的“定义”,如今已被广泛使用。他的定义,确立了图画在图画书中的地位。图画并不是去诠释、配合文字,而是让图画本身“说话”。文图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信息,完美地合奏,使主题充分表现出来。不把图画“绑”在文字上,解放了图画地创造力,图文关系有了丰富地变化。在一本图画书中,设计者也可以运用各种艺术语言,让图画书像一部“纸上电影”,通过图画视角地“推拉摇移”,制造出丰富地效果。这当中,还包括各种绘画风格、绘画技法、绘画媒材地使用,让创造者和读者都对图画书充满兴趣。
二、     图画书是父母读给孩子听的
图画书不是孩子读的书,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松居直反对把图画书运用到“教育”中。他反对把图画书当作识字认字的课本,认为那样会挫伤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听读图画书时时孩子最幸福的时刻,耳朵里听到父母温柔的声音,看到精美的图画,头脑中形成了合奏,语言能力就在此环境中得以发展。
三、     图画书是亲子情感沟通的桥梁
松居直认为,图画书是孩子的童年玩伴,他把图画书当作亲子之间沟通的桥梁。这一点我个人有非常大的感触,白天里小孩子吵吵闹闹,老父亲也有情绪激动和孩子产生矛盾的时候,但每到睡前故事,孩子倚靠在身边,听着我讲故事的时候,感觉和孩子们的情感深度连接,这种良好的亲子情感状态似乎超越任何时刻。
四、     站在孩子的角度选择图画书
给孩子们讲图画书,更多是为了一起愉悦共读,让孩子们享受这亲子阅读时光。要让孩子们感兴趣,首先要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图画书。松居直先生的建议是:首先考虑的是那些理解孩子们的世界,并用孩子们的想法和心情去绘画的图画书。是否有吸引孩子的故事和插图,是辨别图画书好坏的关键。
五、     要注意图画书的言语与意象
这一点可能是以前完全没注意,而松居直老先生看来却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松居直认为:年幼的孩子应该多听听童谣。另外,在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要尽可能用动听的声音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最恰当的表达图画书中的意象。


作者: Apple0424    时间: 2019-9-15 23:12
E04  余苹
                                                                      (我的图画书论)之
                                                                                                  —— 所思所想所用
        在唐琳老师的领读之后,我把这本松居直先生的(我的图画书论)当做致用类图书来读,细细品读了其中对我有重要指导意义的三点,这三方面让我反思到自己平常的亲子阅读中来,发现自己的亲子之路正在慢慢走偏,还好及时阅读到这本书,把我重新带上了亲子阅读的正轨。
        第一让我受益的观点是“图画书不是孩子读的书,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而我在孩子认字之后,觉得孩子可以自己读了,加上工作晚回到家,就把绘本交给孩子自己读了,自己还洋洋得意,觉得孩子养成了喜欢阅读的习惯,殊不知,这个时候的孩子自己阅读图画书已经失去了图画书的意义,也失去了阅读体验。因为孩子只是在很努力的挑着字来读,仅仅是读字了,并不能解读和理解图画书,这个时期的妞是没办法感悟作者的心情和想法,也就不能想象故事中的世界。但是在我们发自内心的给孩子读的时候,能把丰富意向的语言传达到孩子耳中,这对孩子精神和知性方面的成长非常重要。
       第二点就是,图画书是亲子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松居直先生说“父母的语言对孩子来说是‘最珍贵的礼物’ ”,从妞儿三岁多开始,她每天晚上最喜快乐的事就是坐在我怀里听我读绘本,读故事书,即使很晚都要等我回家给她读绘本讲故事,想想,她其实是在借由这个时刻与我进行感情的交流,这种亲子阅读是她期待的妈妈的陪伴,以及她对我的想念,一天不见,坐在妈妈怀里,听着妈妈讲故事的温柔的声音,那是爱意的传达,温暖着我和妞儿。同时,她通过的妈妈声情并茂传达出来的故事内容,能更好的进入绘本所讲述的另外一个世界或者另外一个奇遇,在妈妈的声音里更好的理解和体验生命和世界的丰富。所以我要继续给与孩子这份“最珍贵的礼物”。
       第三点,读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有趣和快乐,读书不是教养,不是学习,更不是图什么利,有什么用,让孩子体会到书是让人快乐的,这一点是将孩子们引入阅读世界的力量,也就自然而然会爱上阅读。而我在一段时间的亲子阅读中,喜欢给妞各种解释,怪不得妞会听着听着说“妈妈,这些是书上没有的,你能继续讲故事吗”,同时,我为了考验妞有没有听懂,在讲完之后,还会设计问问题环节,妞儿对这个其实是排斥的,她会说“妈妈,你好烦啊,讲故事就讲故事,你问那么多问题干嘛呀”,这个时候,我就应该意识到,读书后的讨论环节,妞儿还没到这个阶段,我太急于求成了。我应该像书中所说,慢一点,再慢一点,首先让孩子快乐的阅读,快乐的听我读,去感受读书的快乐,带着这种快乐去慢慢爱上阅读,等到一定的年龄,自然而然她自己就会想要表达,想要跟朋友去讨论书中内容。
       很感谢这本共读书,让我重新认识亲子阅读,重新开启亲子阅读。





作者: 201901B01    时间: 2019-9-15 23:36
B01 李思涵

本次共读情况概述:

共读时段:2019715-831

领读人:唐琳

参与人员:三叶草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9中级班全体学员

线上讨论(两次):201981612:30-14:30

               20198222022

线下分享:91日上午10-12:30三叶草绘本馆

一场酣畅淋漓的“解惑”之旅
——《我的图画书论》共读有感


最初知道松居直老先生,是源于在三叶草初级班学习时了解到的“日本绘本之父”的称呼,后来陆续在很多绘本评论和儿童心理学著作中看到多有人引述他的经典名句,这些松散的观点和引述在经过这次《我的图画书论》共读活动后有了一条清晰的主线串联起来,让我对他的儿童阅读观有了重新的认识,对老先生本人也更加敬佩不已。

一、读着老先生的著作,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再次刷新了我对于图画书的基本认知与观念。

1、图画书与幼儿的关系

•是幼儿与书建立联系的第一步,了解到书需要自己动手翻才能看,才能体会乐趣。看图识物类的图书,让孩子发现自己知道的东西时所产生的那种喜悦是孩子早期认知活动的开端。

•“图画书不是孩子读的书,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读图画书的主体应该是父母,书的内容通过朗读者传达给孩子,并作为朗读者的一部分积极地影响着孩子。孩子在听父母讲故事时的心情是完全放松而愉悦的,拥有共通的体验的。图画书成为父母与孩子在语言、肢体和情感上的联结的纽带。

2、图画书文图之间的关系

图画书=文×图,有插图的书=+图,明确的辨析了图画书文图之间的关系。

对孩子来说,图画书的画不是用来观赏的,而是引领他们走进故事世界的线索和希望。图画并不是配角的地位去诠释和配合文字,而是图画本身也说话,文图都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信息,合奏来表现主题。

3、图画书原来并“不简单”。

对于图画书,在加入三叶草之前我原本的认识是非常浅薄的。比如会觉得图画书不就是简单的插画书吗?买文字量少的书不如买文字多的书“值得”;无字书连字都没有更不值得去购买;图画简单、画工笨拙的图画书也是不值得购买……等等诸如此类的错误想法。

其实图画书的形状、开本、插图色彩的选择,并不是凭主观意愿随意选择的结果,而是根据作者的创作动机,为了充分表达故事内容服务的。

比如说横开本的书就适合表现比较宏大壮观的场面描绘,竖开本的书可以更好地在纵深空间拓展上有很好的表现,例如表现天空、海洋、地面之下的绘本。再比如正方形的版本较小的书更便于幼儿翻阅,每个作者心中也都有一个更符合自己想要描绘表现的世界的尺寸。

插图的作用在于贴切表现故事内容,帮助孩子构建想象的故事世界。所以并不是颜色越鲜艳越好,而是要视故事氛围来决定是该使用鲜艳的还是素雅的甚至黑白的色彩来更好地为表现故事内容服务。


二、我们都知道阅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但是为人父母,我们又常常陷入这些误区和错误:

1、“提问大王”

文章一开篇就讲到了“有人总是喜欢刨根问底的询问你的阅读感受,对此你的反应?”读来不禁让人莞尔,仿佛看到了镜子中的自己,在焦虑中成长的新一代父母,或多或少地会被这种读书“有用论”所影响,而往往忽略了阅读的真正价值所在——“有趣论”。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会犯“提问大王”的错误,把图画书当作教科书或是习题集。特意地去提一些问题,其实只是大人的自我满足罢了。

正确的做法: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读图画书,不停顿地念下去,是给孩子读图画书的一个原则。与孩子的互动和对话要采用自然和不令孩子感到反感的方式进行。读书的意义不在于总结中心思想,不在于阅读的过程,而是在阅读后重新梳理自己的想法,再次思考和审视自己的过程,并从中获得满足和喜悦。

2、电子产品来代替亲子阅读

科技发展到今天,太多的电子产品充斥着市场,亲子阅读似乎可以用一种更简单和省力的方式来代替,故事机、机器人、点读笔、电视、ipad、早教机……都可以给孩子们讲故事,甚至貌似比父母讲的更多更好。那么,我们还要花时间和精力去践行亲子阅读吗?

松居直老先生认为,电视与图画书最大的区别在于,图画书要孩子动手去看、去发现书中的乐趣,想比对电视的被动接受,这一“主动创造者”的身份,对促进幼儿的思考和活动更具有价值。

另一方面,机器人、点读笔等新型故事机产品在互动上也得到了升级,人工智能代替亲子阅读似乎指日可待。但图画书作为亲子之间情感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其最为宝贵的部分是将父母与孩子紧密联系在一起,父母抱着孩子阅读时的肢体动作、语音语调、体温都是人工智能无法逾越的,而恰恰这些正是孩子长大后最最珍贵的关于家庭和亲子的回忆。孩子们长大以后可能会忘记很多故事的内容,但恐怕一生都无法忘记听故事时依偎的那个温暖的臂弯,握着的那双有力的大手。图画书就是在这样的人与人的关系中才更加富有生命力,这种属于父母和孩子共同的情感和故事体验是最有价值的部分,无法被AI替代。

正确的做法:坚持每晚为孩子亲子阅读,电子产品可以作为辅助工具给孩子们的阅读增添快乐,但并不能代替亲子阅读。


3、教孩子认字,让孩子过早独立阅读

孩子45岁的时候,很多父母就开始教孩子们大量的识字,希望他们尽早识字开始自我阅读,这样就可以尽早的解放父母了。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听着父母讲故事,看着图画书独自沉醉在幻想中的那一刻是最为幸福的时刻,也是他们真正阅读的时刻。

教孩子识字的大人,性急地让孩子们自己阅读图画书中的文字,其实是破坏了图画书对孩子所起的重要作用,剥夺了孩子阅读的真正乐趣。久而久之,孩子们会厌烦阅读,或者把阅读当成是一种“任务”和“作业”来对待和完成。

正确的做法:尊重并给予孩子们自己看图画书的权利。即便孩子上了小学,已经有了识字量的积累,但还是要尽可能地坚持亲子阅读,让孩子体验到图画书的真正乐趣,发自内心地爱上阅读。

4、总是试图站在大人的角度看问题

大人自以为是的想法之一“图画书必须有可爱的孩子气,颜色鲜艳”

插图的色彩和风格一定要与故事内容相吻合,而不是大人一厢情愿认为的“越鲜艳的色彩孩子越喜欢”,甚至故意把图画书制作得过于孩子气。这些都是大人轻视孩子的能力的结果。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对图画书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这让我想起孩子学话的阶段家长也时常会范的一个错误,就是经常会认为一些名词对于孩子的认知来讲太“难”了,人为地制造出一些貌似可爱而好理解的叠词,比如 叫“汽车”和“蛋糕”为“车车”和“糕糕”,殊不知孩子对难易其实是没有概念的,每个词的难易程度对于他们的记忆容量来讲都是一样的,这种大人的“造词”行为势必造成孩子的二次认知和记忆容量的浪费,也同样是一种成人世界中带着“认知偏见”的自以为是的想法。


•大人自以为是的想法之二“图画书画工的技法和水平最重要,画的好画得像的才是好书”

纵观图画书的历史,很多流传至今的经典优秀书籍最初都是手工制作的,这些书的制作方法简单、没有华丽的绘画技法和炫技,甚至连装订都十分朴素简陋,为什么孩子们会喜欢呢?

如果单纯地以绘画技法好坏作为评价图画书是否优秀的标准,那么好的图画书作者就一定是那些著名的画家了。而事实并非如此,好的图画书价值并不在于体裁、方法以及表现风格的巧与拙,优秀的图画书作家一定是喜爱孩子,喜爱图画书,了解孩子并有着能随时出入儿童心灵世界的本领的人,他们懂得以孩子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东西为主题进行创作,并能够使用属于孩子的语言和表达方法来表现故事世界,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有趣,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带给他们快乐并让他们喜爱。优秀的图画书作者是始终站在孩子的视角出发的。

正确的做法:不“以貌取人”,不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去限制和框定孩子的选择。站在孩子的视角出发,尊重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作品。

5、阅读图画书的方法

在正式加入三叶草的学习之前,虽然有着践行亲子阅读的习惯,但是总是不得要领,习惯性地拿到一本书读下标题就匆忙地直接进入正文的讲述。

其实给孩子看图画书时,要从封面开始仔细看。环衬在使书变得美丽和有趣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扉页具有配色的美感,也是训练孩子视觉感的重要因素。这样一步步经过封面、环衬、扉页进入正文,这种间隔也很重要,这是进入“书”的一种仪式,而仪式本身也是戏剧的一部分。

正确的做法:封面——扉页——环衬——正文——封底,给孩子完整的阅读体验,更全面的绘本介绍。尤其是仔细阅读这些部分,其实还隐藏着很多有趣的信息和小秘密哦!


三、疑问的解惑:

1、好的图画书的标准?

标准——儿童本位的图画书

让不识字的孩子只看插图就能理解故事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填补画面不连贯的部分,读懂故事获得快乐。

对于作品而言,好的作品要充分考虑图画书的创作背景,以孩子的生活内容为素材,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选择主题,实现想象与现实的自然融合。也可以借助孩子们的反应,来判断图画书的价值,孩子们觉得有趣的,选择“可以在孩子们脸上看到喜悦”的图画书。

图画书的精髓就体现在那些只有用插图才能表现、讲述的世界的作品中。

对于作者而言,好的图画书作家一定是理解孩子们的世界,并能用孩子们的想法和心情去绘画的。对孩子怀有爱心,并尊重为之配画的文学作品进行补充发展。

优秀的图画书作者≠优秀画家

有的图画书虽然插图水平很高,但故事本身不好,大人觉得不错,但孩子们却觉得没意思,就不能算做是优秀的图画书,优秀的图画书作者是始终站在孩子的视角出发的。

好的图画书绝不会损坏故事描绘的童话世界,也不会将其庸俗化,相反借助于插图,孩子们以这种插图所带来的意象为途径,更好的生成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丰富童话世界。那些以职业人的角度,用熟练的技巧优美的描绘出漂亮插图的作品,是危险的,因为他们只是满足了大人的审美和需求,并不能真正走进孩子心里。


2、如何挑选图画书?

•提升眼力来分辨

分辨图画书的好坏,要跟着“感觉”走,这种“感觉”是看多了优秀的作品后,眼力提高逐渐培养出来的判断图画书插图优劣的直觉和能力。所以,想拥有一双分辨图画书优劣的眼睛,提升鉴赏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大量的优秀的图画书。

•同一故事各版本做横向、纵向的比较

比较原作和各种版本的图画书。详细刻画了创造和支持想象的细节,为读者自由展开想象提供翅膀的作品是优秀作品,反之压缩故事的偷工减料行为是无视儿童理解力的糟糕行为,其作品也不可选。


3、世界上有小人国吗?

关于这一点,也是我阅读本书得到的最大的收获。之前给孩子们阅读童话和图画书时,总是在思考“真话”与“真实的谎言”之间的矛盾。当孩子们问起“世界上真的有圣诞老人吗?”“牙仙子真的存在吗?”“故事中的动物为什么会说人话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时,总是陷入两难的境地,既不想真实的却冷冰冰的告诉他们现实的答案,又不能“睁眼说瞎话”,似乎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松居直老先生给了我们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所以现在,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给出肯定的回答“有”。

童话的世界——它可以是真实存在的,是一个用眼睛看不见但是却可以用“心”看见的世界。就像现实生活中,那些联系着我们每个人之间的诸如“亲情”“友情”“爱情”的各种关系纽带,我们看不见,但真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童话的世界虽然是不现实的世界,但我们读着童话,会发自内心地觉得快乐,产生共鸣,并从中学到很多道理,引发思考,和故事中的主人公成为朋友,快乐着他们的快乐,痛苦着他们的痛苦,从这种意义上,故事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了。

4、诗歌、童谣在幼儿早期语言教育中的重要性。

这一点是我在亲子阅读中比较欠缺的部分,也源于对市面上童谣书籍的“偏见”与“不屑”。

作者建议让两三岁的孩子体验一下诗歌语言。读一些儿歌、童谣或韵律文章给孩子听,语言是从声音和韵律开始的,其次才能获得形象和意义。所以父母必须重视由语言的声音及韵律的丰富体验而产生的听觉与语言的关系,声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的魅力,对培养孩子的母语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结:

《我的图画书论》是一本再次梳理和认识儿童与阅读观的著作,于我,也是一本答疑解惑之书,帮助我们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亲子阅读认知的思维体系,开卷有益。合上书卷,就像刚刚结束一场酣畅淋漓的“解惑之旅”,意犹未尽,再次为松居直老先生大爱的精神所感动,这是一个持之以恒播种幸福的人,令人无比敬重。


作者: 爱雨橙梦    时间: 2019-9-15 23:38
C03 苏周竹

《我的图画书论》心得

    在并不平静的状态下面,将这本厚厚的《我的图画书论》看完了,因为父亲的生病,错过了

两次线上的讨论和一次线下的分享。本来还想细细回味一下书中的内容,可已经到了要交作业的

时间,抱歉,只能匆匆写一两句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感受。

    一,第28页,松居直先生谈到:世界上有小人国吗?如果孩子问动物不会说话,没有小人国

,我们应该怎么回答呢?在孩子幼儿园时,他们班的老师就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圣诞老

人,你们以前在圣诞节时收到的圣诞礼物都是爸爸妈妈趁你们睡着时放进去的,是爸爸妈妈扮演

的圣诞老人。孩子放学回家就问我,是不是这样的。我诧异于他们老师的直白,也在犹豫怎样才

能让孩子继续保持一颗童心。可惜当时的我也没有过多的去解释,只告诉他,只要你心里认为圣

诞老人存在,那它就是存在的。孩子懵懵懂懂,既幻想有圣诞老人,又想听老师的话,认为圣诞

老人真是并不存在,小小的心里就要这样的纠结。如果我能早一点看到这本书,我一定要对那位

直白的老师说:请还给孩子一点想像的空间,就像看到的很多童话书里动物也会说话一样,这就

是图画书的世界,就是童话的世界——用眼睛看不见但可以用心“看”到的世界。

     二,第33页,松居直先生提到,为了让孩子尽早能孩子自主阅读而很早的教孩子认字,这

样就错失了很多亲子共读的乐趣。我也犯了这样的错误。我一个同学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样大,

他很小就认识了很多的字,我同学说都是孩子自己去认的,并没有特意去教他。那时我觉得我的

孩子的认字敏感期怎么这么久还没来,是不是真的比别人笨?于是在后面和孩子阅读时就特意用

手指点读的方法来特意让孩子认字,这个方法使用了一段时间,发现并不是很有用,孩子记不住

字,连带着看书时的兴趣都打了折,我开始反思我的做法是不是错了。为了认字而认字,却打消

了孩子看书的积极性。于是我改变了方法,还是用回以前的讲述方式 ,让孩子自由的阅读,孩

子看书的兴趣立马回来了。当孩子完全放松身心,毫无戒心地听故事时,大人的话自然会生动的

进入孩子的心里。这才是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对话状态。

     图画书是大人读给孩子的书。对于我,要学的才刚开始。
作者: 伶伶妈    时间: 2019-9-15 23:40
A05 肖玉珠     《我的图画书论》读后感
         松居直先生的第一章:图画书的认知和观念,其中讲到的当孩子读完一本图画书的时候,有一大堆的问题等着你,那你觉得读书的兴趣是不是一扫而空?孩子们通常被称作提问大王,实际上很多妈妈才是让人畏惧的提问大王,因为对孩子来说,图画书是快乐的读物,图画书不是教科书也不是习题集。只要不停的念下去,是给孩子读图画书的一个原则,在大多数场合下特意提一些问题,其实是大人自我满足,但在不知不觉中,与孩子自然地对话是很有价值的,但一定要采取自然的方式。

      即使故事结束还是依然会停留在故事的世界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而在这段时间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世界中遨游,想象力因此更加的旺盛,可是在这段宝贵的时间,大人们却提问各种问题骚扰的孩子都幻想世界。

       我觉得松居直先生说这个确实挺好的,因为我们确实每次讲完故事以后都会对孩子提问,蔬不知道这样子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还有破坏阅读的兴趣,并且孩子因为担心听完故事会有问题,以至于不能够很全身心的去听这个故事,这种恶性循环甚至会抹杀孩子听故事的乐趣了,我们作为家长的给孩子读的图画书被当成教科书来读了,就是说读完以后,要有读后感或者类似看完电影后有观后感之类的,如果说,不问点问题,这个故事或者是这部电影就有点白看了一样,破坏孩子的阅读的兴趣,真是得不偿失啊。上边是我所感一。

      我之感二:在图画书和幼儿的关系中,语言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因素之一,不仅仅是对幼儿,对所有的孩子来说,图画书从来不是用来读的书,而是由别人来读自己用耳朵听的书,无论如何,读图画书的基本的原则是,图画书不是孩子们自己阅读,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的,正是因为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所以图画书才对孩子有了重大的意义。

     一直以为天真的以为,孩子认识字后让孩子自己去读图画书。其实图画书就是一个媒介,是我们跟孩子亲子互动的一个桥梁,图画书是让我们感受快乐的。用自己的语言教给孩子各种的事情,是人类必须且最重要的行为,是为人父母的义务,如果父母都放弃了如此宝贵的机会,不客气的说真的是愚蠢至极。

      选书:站在儿童视角选择图画书。想要了解图画书的世界首先有一本本的去阅读,以后才能够读给孩子听。当我们和儿童一起读童话书,会发现自己阅读时没有发现的内部丰富的内容,正与儿童一起读图画书,成人才会真正地理解图画书的内涵,这是儿童交给我们的重大的发现。

      读无字书时,孩子每次都能比我更容易看懂书中所要讲的事情,还会提取到更多的信息。

       想要有一双分辨图画书眼睛,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大量的图画书,亲自体验书中的文字如何与插画协调,故事要怎样清晰的展现给读者。

     想要充分的了解图画书,只有与孩子一起走进优秀的图画书,这一条途径。
     真得挺感恩读到这本书,刷新我的观念的书, 只是没有能很好去总结,还是期望下次能再多多输出!

作者: I02糖莲子    时间: 2019-9-15 23:46
本帖最后由 I02糖莲子 于 2019-9-15 23:50 编辑

C01玛芮秀  
还给孩子们阅读真正的快乐——我的图画书论阅读体会
      《我的图画书论》是“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论著,它全面地反映了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观。全书共分为六大篇章,依次是:图画书的认知与观念;图画书的选择与分享;图画书的意象与语言;图画书的历史与传统;图画书的欣赏与细读;图画书的编辑与出版。
      松居 直,1926年生于日本东京,1951年同志社大学法学部毕业,同年进福音馆书店任编辑。1968年升任社长,1985年辞去社长职务就任会长至今。日本出版学会会员、日本国际儿童评议会JBBY)理事、联合国教科文亚洲文化中心评议员、中日儿童文学美术交流中心副会长。历任1969年、1979年、1995年世界图画书原画展(BIB)国际评委、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地区共同出版计划会议日本代表、专业委员、中央编辑委员、东洋英和女学院短期大学讲师、日本白和女子大学讲师等职。1963年因月刊图画书杂志《儿童之友》获“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大奖”,1965年因图画书《桃太郎》获“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1993年获“美孚儿童文化奖”,1996年受日本儿童文艺家协会表彰,获“儿童文化功劳者”称号。著有《什么叫图画书》、《看图画书的眼睛》、《图画书时代》、《到图画书的森林中去散步》等书及《桃太郎》、《木匠和鬼六》、《信号灯眨眼睛》等多种图画书。
我把印象深刻的一些章节和感受整理了一下,以方便以后在学习绘本阅读中,作为自己的理论指导。
1、想象力和图画书
      在第一小节中,先生就说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妈妈们在与孩子一起看书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向孩子提出n个问题,还自以为是地认为“只有这样才算发挥出图画书的最大作用”。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汗颜呢?我们在给孩子讲故事或者读书的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停下来提问,以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集中精力地听。
然而,松居直先生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大多数场合下,特意提一些问题,其实是大人的自我满足”,因为“图画书不是教科书,不是习题集”,对孩子而言,“图画书是快乐的读物”,如果大人们一味地提问,只会让孩子们讨厌图画书。那么我们该怎样带孩子们读书?其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不停顿地念下去”,当然,如果能“不知不觉中与孩子自然地对话”也是很好的。读书的意义不在于阅读的整个过程,而在于读完之后的那段时间,孩子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世界中翱翔。总而言之,我们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读图画书!
  想象力会给孩子们的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无论他们能认识多少字,都不会成为他们无法阅读的障碍。能认真听故事的孩子在听“一寸法师”时,心里看得见一寸法师。一寸法师乘着碗做成的船,划着筷子做的桨,顺江而上,来到京城侍候公主。他陪公主到庙里去参拜,制服了鬼,得到小神槌,最后长高长大.和公主结婚。故事的情境,清晰地形成画面(形象),在他们的心里,有如观看了一部短电影。这些孩子听故事时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的脸和嘴角,然而他们看到的并不是老师的脸,而是心中放映的一寸法师的电影。
  而一点也听不进故事的孩子们又是怎样的呢?我想他们会看不见一寸法师。一寸法师的故事,没有变成一个个画面。如果一寸法师没有变成形象,那么无论从耳朵里听过多少词语,也不能理解故事,进入故事的世界。如果心里什么也看不见了那么人既然睁着眼睛,就只好看映在眼里的东西,把眼光移向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只好看窗外,看正在玩耍的朋友,或者与身旁的孩子说话和互相打闹了。人不能光睁着眼而什么都不看呀。可以说,听不进故事的孩子,是因为没有在心中想象故事、把它们变成画的能力。
  听到中途而失去兴趣的孩子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孩子,开始的时候能看到一寸法师和其它东西的具体形象,但是听到“京城”的时候就愣住了。搞不懂 “京城”这个词,他没见过“京城”,也就两眼空空。这样一来,就失去了一寸法师活动的舞台。没有了舞台,故事就无法进展.就像看电影的时候胶片断了一样。胶片断了,没有办法,孩子只好看其它映入眼帘的东西。就这样,即使能断断续续地看到故事,也不会觉得有意思了。
  如果想象力丰富,人就能看到看不见的东西。 图画书与儿童的想象力有很大的关系。
  儿童并不是生来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想象力是通过直接、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象力也越丰富。图画书对幼儿来说提供了丰富体验的机会。
  图画书在补充丰富儿童还没有充分发展的想象力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问题是图画书的质量。孩子是根据图画书中的插图来进行想象的。他们边看插图,边在心里比照图画描绘形象,因此,孩子描绘的形象的质量当然要受插图的影响。如果插图的质量高,艺术性强,孩子心中描绘的形象也就好,反过来.他们心中的形象就会很贫弱。久而久之.决定了儿童想象力的质量。受二流、三流类型化形象刺激训练出来的孩子,用那样的形象驱动想象,他们看东西,也只能受那种形象的影响。读一本书,是从里边发现更丰富的世界,还是只能吸取一点儿东西,全凭读者的想象力。而想象力的一个重要的起点,便在于图画书。 等进了小学以后才考虑读书问题就太迟了,在幼儿期就要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这是影响读书能力的关键,而这关键因素,就在好的图画书中。

2、大人夺去的快乐
      读书给孩子听。因为“图画书不是孩子自己阅读,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父母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本身就是关心孩子的表现,孩子们也几乎没有意识到作者的存在,而读图画书的人则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孩子完全放松身心,毫无戒备地听故事时,大人的话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孩子们的心里。因此,不要过早地让孩子独自阅读(第四小节中也有阐述),也不要将孩子交给了电视。慢一点,再慢一点,给孩子读一读图画书,给孩子读一读儿歌、童谣等,在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还增进了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给孩子讲图画书的时间,是父母跟孩子交流的宝贵时间。图画书中写的内容及其世界,不是由书,而是由人传达给孩子的。关于这一点我想再谈一谈。不管怎样,请大家每天抽出10分钟、15分钟时间给孩子读点真正令人愉快的图画书。孩子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一定会高兴。父母给自己读书本身就是愉快的,再加上那本书很有趣的活,孩子的满足感就无可比拟了。而看到孩子高兴的样子,父母则会感到身为家长的喜悦。通过读图画书,孩子也好,父母也好,都能感到快乐,我认为这点有很大的意义。如果没有这种共同的快乐,读书就不可能长期继续下去。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的诀窍在于细水长流,不断给孩子以新的刺激,不断吊孩子的胃口。
  从小给孩子读图画书。可以使他早识字、早读书。进了学校以后孩子的语文读解能力强,作文写得好,又能提高读书能力,又能获得情操教育,又能丰富知识,等等。看起来好处数不胜数。但是图画书被用于过多的目的.反而使大人们忘掉了图画书最重要的东西。在各种各样理由和目的的名义下,图画书本来的乐趣被忘却,被从孩子们身边夺走。而且,越是冠以这样那样的理由.给孩子读书时的气氛就越难轻松愉快,有时候,图画书甚至成了折磨孩子的工具。请重新和孩子们一起去发现图画书的乐趣吧。图画书是什么?去问问孩子们看。

3、当孩子变得讨厌书的时候
      当你读完一本小说,正沉浸在无法形容的满足感当中的时候,忽然妈妈让你写一篇阅读感受的时候.你会怎样?  
  结果,你虽然读书,但是一想到读完以后又要遭盘问,恐怕好端端的读书兴致就会一扫而空。 在妈妈们当中,有许多人也抱着同样的好心。她们可以给孩子读书,但是每次读完以后,总要给孩子提一些问题。
  ——这本书好看吧?哪儿最有趣?你最喜欢哪幅画?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故事?老爷爷怎么样了?老奶奶说了什么?狼一开始干了什么?后来干了什么?后来怎么样了?有几只狼?几只猪?狼和猪加起来一共有多少?你知道小红帽为什么被狼吃了吗?好心有好报,要和小朋友好好团结呀。
  当每读完一本书就要受提问成为习惯的时候,孩子们会怎样想呢?妈妈给自己念书,对孩子说来应该是极大的快乐,然而想到听过后还要回答问题,孩子在听得最入迷的时候,心里想着,记住这儿,妈妈肯定会问哪儿最有意思,记住这儿。 这样一来,听故事就不是轻松愉快的了,因为故事有趣,孩于被深深吸引,正欲进入故事的时候,却突然紧急刹车.去准备过后的提问。这一轮准备过后再要进入故事时,又会想起妈妈的提问。在这种拉拉扯扯的状态下听完故事,妈妈的读书指导就开始了。这样一来。恐怕孩子就会感到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进而厌烦听大人读书了。
  图画书对孩子们是快乐的。图画书不是教科书。不是问题集。那些厌烦每读一本书就要被问及感想的人,请你们想象一下,孩子们不也是这种心情吗?大人们讨厌做的事,孩子们也是一样。 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时候,读就是了,这是一个原则。有意识地提问,多数情况下只是为了大人的自我满足。不过。非常自然地不刻意地和孩子进行些对话,却是非常好的。总之,要自然。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读过有趣的小说之后,有时候会非常想跟别人谈谈,也有时候,则久久地默默体味心中的感动。读书这种事.比起读来,读过以后的时间更重要。对照自己的体验和思想,再一次思考故事中的人物,这是我们生活中宝贵的、充实的时间,是审视自我的时刻。
  从打开书的封面,听到“很久很久以前”的瞬间开始,孩子们就进入故事,到教导的世界里去旅行了。而当故事结束以后,有好一阵子,他们的身心仍然停留在故事的世界里,进行各种各样的想象。在这个时间里,孩子鼓起自由想象的翅膀.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在这样宝贵的瞬间,大人们却用提问的泥脚把这个童心的世界践踏得乱七八糟,这会使孩子们感到沮丧的。能不能请大家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读书给他们听呢?

4、当孩子独自看书的时候
      “能够看着书中的画儿读故事,通过画儿展开各种快乐的幻想的孩子,才是图画书最好的读者。图画书本来就是让不识字的幼儿看画也能明白的东西,而且.只有达到这种要求的,才算好图画书。你家的孩子就让他这样,不要过多去干涉。将来他会很快乐的。” 这样一边看书.一边沉浸在幻想中,是幼小的孩子和图画书的世界成为一体的真正的读书的时刻.那些利用图画书教孩子认字,急着让孩子读书上文章的大人们,是在破坏图画书对儿童起的重要的作用,是在夺去儿童从图画书中得到的真正的乐趣。请大家更珍惜儿童自己看图画书的时间吧。
5、通过孩子看图画书
      无论读多少文学史、文学理论书或是评论,结果还是搞不懂文学,不过是在文学外面兜圈子而已。要了解文学,除了自己直接走进文学作品的世界去体验以外,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说,图画书也是同样,要了解图画书或它的世界,最重要的首先是要亲自一册一册地去读,并且最好是去读给孩子们听。更明确地说.如果不和孩子一起去欣赏图画书的世界,那么要了解图画书、认识图画书对儿童意味着什么,恐怕将是困难的
无论是过去知道这些书的,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些书的,请大家先不要从保育角度、与儿童的关系角度考虑,而是作为一个人一位读者读一下这些书。有些图画书,即使是大人读了也会感动、高兴、产生兴起。也许,你会被精彩的内容所征服,那种认为“图画书——儿童书”的想法会不翼而飞,甚至会想。这是图画书吗?图画书是这样了不起的世界吗?优秀的图画书是非常个性化的艺术,它表现的是那些如果不采用图画书的形式就表现不出来的东西。
      如果有令你感动、令你愉快的图画书,把它读给孩子会怎样呢?请用孩子的心情想想这个问题。最好能带着感情把那本书给孩子读一下。奇妙而必然的是,讲述者心中的感动会传达给听的人,讲述者喜欢的书,孩子们也喜欢起来。这中间有图画书、讲述者和听众的宝贵的交流。 把自己读书时的感受和与孩子一起读书的感受结合起来加以考虑,我们对图画书的世界肯定会有新的认识。孩子对图画书的反应,可以使大人发现许多他们独自看书时发现不了的东西。只有和孩子一起该图画书,我们成人才能真正理解图画书。孩子是我们的老师。
  通读一遍后,松居直先生将《图画书的认知与观念》放在第一篇章是有深意的。这就和在初级班第一讲的时候,李迪老师引导我们认知全新的阅读新三观一样。试想,如果我们对图画书的认知和观念一开始就是有问题的,那我们在陪孩子阅读或者指导孩子们阅读图画书时又怎么可能有理想的效果呢?因此,建立正确的认知与观念是帮助我们解读图画书的第一步。松居直先生在论述每一个话题时,基本都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入手,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同时在字里行间又巧妙地将自己的理念传达出来。让一本专业的图画书论,变成一本趣味的绘本阅读百科全书。
      “先生联想到自己小时候读图画书时借助插图沉浸在故事世界里的经历,于是,他给这位妈妈建议“没必要强迫孩子去读字。”“图画书就是为了让不识字的孩子只看插图就能理解故事内容的读物”,“通过图画书中的插图展开想象,想象故事内容,从中找到想象的乐趣。”因此,孩子们“读图画书的时候,我们不要干涉太多。”“性急地让孩子读图画书中的文字,教孩子读图画书中的文字的大人们,其实破坏了图画书对孩子所起的重要作用,剥夺了孩子读图画书时的真正乐趣”,并在本节的结尾倡议:希望大人们能尊重并给予孩子们自己看图画书的权力。我们一定要站在孩子视角来读图画书。
      关于“自制图画书”,松居直先生先是列举了几位大人为自己的孩子或孙辈手工绘制图画书的经历,每一本手工绘制的图画书,都饱含浓浓的爱,都对儿童的心理有充分的了解,都能够打动孩子们的心灵。接着又谈到自己让孩子们动手制作图画书的经历。那几位大人自制的图画书后来几乎都成了经典之作,而自己的孩子自制的图画书“至今还端端正正地摆在孩子们房间的书架上,尽管他们已经长大成人了”。这一节的内容让我也是很有感触的,也许我们不能手工绘制出像那些大师们那样的作品,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在成长过程中,若能够手工绘制一本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图画书,又何尝不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呢?这也许是爸爸妈妈送给孩子们童年记忆最好的礼物。
      “世界上有小人国吗?”如果有小朋友问到我,也许我也会像松居直先生那样肯定的告诉我的孩子们,我相信这世界的某一个地方,一定有一个小人国存在。松居直先生在面对孩子们的这个提问时,却毫不犹豫地回答“有小人国”(虽然一开始也有过犹豫)。并重点以《小王子》为例,说明每一个被小王子感动的读者心里都住着一个“小王子”,只要作品不断地流传下去,小王子就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像《寻梦环游记》一样,一个人是否曾真实存在,主要是看有没有人还一直记得你。正如图画书里的世界,虽然我们不能够用肉眼看到,但我们却能一直真切地感受到,那么,它就是真实存在的!
      以上是我阅读《我的图画书论》一些摘录下来的比较难忘的章节和些许粗浅感受,我想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还会有更多的收获。第一次参与共读活动,被头脑风暴狠狠的震撼了。小伙伴之间那么多元的角度,实实在在的个例分享,以及线下共读讨论和分享,由衷的感受到共读学习的魅力。希望自己可以跟上节奏,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方向。加油~


作者: C02飘凌叶    时间: 2019-9-15 23:49
本帖最后由 C02飘凌叶 于 2019-9-15 23:54 编辑

G05 姚敏
读《我的图画书论》有感


《我的图画书论》,松居直这位老先生用60年与图画书的“亲蜜接触”来诉说关于图画书的点点滴滴——从无到有,从小(众)到大(众),从远(引进)至近(原创),从无字到体诗,从炫彩到留白。


松居直——日本图画书之父
松居直老先生作为“日本图画书之父”,我一直好奇他是如何让图画书在日本“诞生”的。在这本书里,老先生亲述了他与图画书一起的发展历程:六十多年前偶然踏入图画书领域,成为图画书编辑,创办图画书形式的儿童期刊《儿童之友》。接着因为看到了图画书在教育上的巨大力量,希望让更多的日本家长接受,做起了很高明的“推销”——图画书推广。然后,一步步让图画书走进大众视野,走进千家万户,也让日本本土的故事、语言与创作者在儿童的沃土中苏醒,所以,编辑——真是一个有神奇力量的职业。

松居直的图画书观
很喜欢老先生把图画书比作“纸上电影”,通过图画视角的“推拉摇移”,制造出丰富的效果。我也终于知道自己如此钟爱图画书的原因,原来这小小绘本,正是我热爱的电影“大片”,而且是以主动呈现的方式。

老先生不喜欢将图画书运用到“功利性教育”上,而鼓励运用到儿童发展这个大教育上。“父母的语言对孩子来说是最珍贵的礼物”,“图画书不是孩子读的书,而是由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图画书是孩子的童年玩伴,能培养孩子对图书的亲近感,也是亲子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

儿童读图画书,想象力会不会受到插图的图画的限制而无法得到发展?这些否定图画书的人们,你们是否读过《在森林里》《小房子》和《凯迪和一场很大的雪》?

世界上有“小人国”吗?——有!那是孩子想象的空间,别把门关上!

图画书到底怎么读?
孩子自己读还是妈妈给孩子读呢?如果你真的让孩子自己读了,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爱读书了。这是怎么了呢?越让孩子自己读,孩子越讨厌书。而孩子读书,很大程度上是期待与妈妈一起读书的过程。图画书是为了孩子的快乐而存在的,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让你的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请记住:千万别让孩子自己读,拿起书,与孩子一起读吧!

图画书从哪开始读呢?你知道读图画书也有仪式吗?图画书经过封面、环衬和扉页正式进入正文,这是进入“书”的仪式。这个步骤犹如看戏,进场入座,演出铃响,场内安静,幕布打开,观众有了进入戏剧的心理准备,紧张感和期待感也不断加强,一本好书,由此开始。

当看到狼孩与猿孩那段,你以为要讲的是孩子的语言发展期?可接下来说到的,竟然是“机器孩”!没错,由狼养大的孩子是狼孩,由猿养大的孩子是猿孩,哪怕他们也是人的样子,却也无法掌握人类的语言,无法成为精神上的人!那机器孩呢?就是机器养大的孩子啊!对!电视是机器,手机也是机器!而这样的孩子在现今社会是多么普遍。以图画书为桥梁,亲自抚养孩子,牵住孩子的手,一起阅读图画书,享受快乐的阅读时光。

语言与价值观
老先生认为图画书的“本质”——为语言而生。绘本的好坏,也是取决于图画书中丰富而富有内涵的语言,塑造丰富而温暖的意象。幼儿,需要各种质地的语言,日常对话。儿童,需要科学、逻辑的语言,书面用语。

有好的或不好的讲故事者这一说吗?……还是有的。想象力缺乏,内心浅薄的人讲故事与内心丰富的人讲故事,即便用同一种语言讲同一个故事,差异也是很大的。要丰富自己,丰富各种各样的故事是有必要的。毫无疑问,旅行就是很好的事情。因为旅行能扩展人们的视野,加深对各地和当地人的解读。读书自然重要。读书时大脑当中的一此记忆,经旅行等亲身体验和感知后,会变成更加真实的东西。另外,有必要借助各种形式的艺术,特别是音乐,来培养对艺术的感受力。如果说讲故事是一门艺术,那么讲故事的人就是艺术家。

善与恶,恶与善,或许是二战后日本国民有深刻反思,松居直老先生对“善恶”的认识比常人更加深刻。“你所见的善或许不是真的善,你所见的恶也或许不是真的恶”。所以,关于传说故事总是劝恶扬善的传统还是改改吧。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善恶让孩子们来辨。培养的是孩子们思辨的能力,而非善恶本身。

读完老先生的《我的图画书论》,也是看了一遍日本的图画书发展史。回望中国的图画书发展历程,从90年代出现,发展至今,是不是见到了许多自己的影子?读史鉴今,看看别人的,也能想想自己的。有专家预测中国已经进入“图画书时代”,很幸运,跟随三叶草,我也搭上了这趟“时代的列车”。

“我“的图画书论——正在形成……

还想聊聊的一些“读时”趣事
整个共读过程,两个多月的时间,基本都是和宝宝一起渡过的,有时会因为宝宝的“热情”而受打扰,但我看文字,宝宝看书中出现的零星图画书封面,也各得其乐。对一岁半的宝宝来说,或许也对她日后自主阅读纯文字书有个铺垫,毕竟,小时候练过“童子功”呢!

某一天,妈妈还没拿起书,宝宝已经捧着老先生的书摇摇晃晃地走过来,嘴里叫着“啊呜啊呜”。原来,因为看到妈妈每天都会拿起老先生的这本书,宝宝对这本书也产生了特别的情感,妈妈读字,宝宝看图,她总是在书里找到喜欢的花花、鸟鸟、小动物。而她最喜欢的是一个叫“啊呜”的小伙伴——《快活的狮子》封面里那只小狮子!宝宝在老先生的书里发现了它,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啊呜”。从此以后,“啊呜”就成了我们一起开启阅读时光的密语,是属于我们俩的阅读小暗号! :)






欢迎光临 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https://www.3yecao.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