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标题:
【童书思辨会】三月主题:要读只能读经典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朵米妈
时间:
2014-3-11 15:12
标题:
【童书思辨会】三月主题:要读只能读经典吗?
【童书思辨会】
三月主题——
要读只能读经典吗?
界定经典:辞海释义“指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在本次思辨会中,经典泛指文化的精粹,人类文明在一时期的最高水准,特定时代 特定区域都有不同的经典。
【正方观点】
我生有涯而书也无涯,孩子的时间太宝贵了,要读就读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名著,不能为其他的书浪费时间。
【反方观点】
不是所有的经典都适合孩子,读书应该尊重孩子的内心需求,一些看似无厘头的书其实具有无意义的意义,即使灰太狼也是有营养的。
那边都吵起来了!你是正方还是反方??
三叶草故事家族携手武汉品味936“新月读书会”电台节目,期待你的回复!
作者:
桂尧爸
时间:
2014-3-11 15:19
我这次支持正方观点。书多眼少,并且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作为家长理应成为孩子看书的引路人
作者:
小小的树
时间:
2014-3-11 15:33
我支持正方观点
作者:
钧妈
时间:
2014-3-11 15:38
反方。正如我们也要让孩子看清社会的善与恶一样。关键是引导孩子如何去分辨好书与坏书,引导孩子吸收就行。
作者:
居西宁
时间:
2014-3-11 15:42
反方
阅读中重要的是尊重孩子们自主选择的阅读,而不是大人喜好帮助孩子们选择和指定经典读物。儿童教育中阅读是重要的事,但不是最重要的事。
作者:
墨墨妈
时间:
2014-3-11 16:34
反方吧。
代家长发言:
完全没有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爸妈有什么权利去要求孩子干这个干那个,有指导和引导的义务,什么都得当事人孩子来说,而不是这些爸妈。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能有标准吗?
如果能指导爸妈怎么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去处理一些难办的事情,给些咨询建议,才是正解。
给孩子的书,他觉得好,喜欢去读,喜欢去听,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多多爸爸-wx
时间:
2014-3-11 16:39
支持正方观点:
1、(历史)纵观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历史,始终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的,只有传承才可能创新。
2、(时间)童年是宝贵的,时间有限,读经典,能够汲取更有价值的养分。
3、(家长)家长陪伴下的亲子阅读,是需要技能训练的。很少有家长是儿童文学专业背景,所以,跟随经典,能够少走弯路。阅读经典,能够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4、(孩子)孩子就像小花、小草,必须种到合适的土壤才可能健康成长。阅读就像灌溉、精耕,给予成长的必要帮助。
虽然有些观点认为需要散养、粗养,就好比把小树苗扔进大自然中自生自灭,小树苗自有其生长的规律、生长的能力。但在现实环境下,又有几个家长愿意在自己孩子身上做这些试验呢?
何况,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始终会受到成年人的影响的,也必须受到成年人的影响。
如果家长不加以引导,孩子就被媒体、网络、同伴引导过去了。
在阅读这个行为上,是受良性的、积极的影响,还是受到恶性的、消极的影响?作为家长,自然会做出自己理性的选择。
5、(市场)伪童书太多太多了,一不小心就要中招。姬炤华专门批评过,别让庸书毁了孩子。叶开也著书《对抗语文》批判教科书中的课文选编问题。作为家长,为孩子选择经典,就能保证最大可能地规避风险。
6、(原创)原创儿童文学,有好的,但大部分质量不高,阅读对象年龄约小,原创作品水平越低。有其历史原因:有没有正确的儿童观。当我们的教育界还顽固认为孩子就是受教育的对象,把孩子作为单纯受教育者的时候,原创儿童文学作品,特别是图画书这一领域里面,佳作不多。中国原创图画书,近20年来,从熊亮开始,虽然队伍日益壮大,但毕竟最优秀的作家、画家,没有到图画书的一线来。
7、(批驳反方)
“不是所有的经典都适合孩子”
每一年、每一天、每一个晚上,时间都是宝贵的,从经典的大海中,总能采撷到一朵精彩的浪花,适合此晚此地此人
“读书应该尊重孩子的内心需求”
在尊重孩子内心需求的基础上,难道就找不到经典作品来填充了吗?孩子只有一个,童年只有一次。
反方的观点,是站在价值理性上面。正方在追求工具理性的过程中,就是为了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8、如何对待“无厘头”乃至错误的书
阅读经典、拒绝庸书。适当的时候,会拿出题材类似的书,与孩子比较经典和平庸的区别。现实环境中,孩子能够接触到的庸书太多了,根本不需要家长去刻意引导看“非经典”书。
只有大量阅读了经典,才可能有解毒、稀释毒素的能力。
9、何谓经典
100个人眼中有100个哈姆雷特,所以,是否是经典、是否是庸书,在不同家长眼中也必然是不同的。
孩子在现实环境中,在家庭以外,已经接触到毒素了,难道,在家里不应该解读吗?
10、垃圾食品
作为成人,我们提倡健康饮食,不喝、少喝碳酸饮料、垃圾食品。成人有时候仍不住要尝一下。
对于自己的孩子,也必然会要求少吃、不吃垃圾食品。
阅读,同样如此。
在我们视野范围内,当然会引导孩子读经典了。虽然心里也明白,庸书总免不了看到。比如一些语文教科书。
作者:
如影流岚
时间:
2014-3-11 17:39
这个大讨论就是贾宝玉PK贾政的读书趣味啊。
如果贾政允许贾宝玉自由发展的话,宝玉定能编一部泡妞宝典,流传人间,也可以造福千万光棍,说不定还可以成为名震一时的畅销作家兼疏导两性关系心理咨询大师。但是他仍是不入流,无厘头的经典也无法上大雅之堂的。但好在他找到了自己的心中埋藏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自己要长的模样。
贾政要求宝玉读的也是经典的啊,求取功名是其一,关键是当代经典进入的是主流话语体系!可惜经典并不恒久,今天看来,贾政的经典就落伍了,他的教育方法也相当滞后!
不要刻意引导孩子的经典趣味,不要担心孩子把大把的时间花在无意义的事情上,中国的古训:不做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被现在操之过急的家长们忘得干净了。
Peter hessler的中国三部曲,是前几年我追读的一个外媒作家。通过他的叙事反思当代中国。要感叹,没有一个西方国家像中国这样急于迈向现代化,可以铲平一座山,去建一个现代化工厂;可以淹埋大量古迹,去造一座发电厂;大量的移民;大量的留守儿童;大量在改革中发财的暴发户,创造了这个国家的生机,同时一些古典的趣味已经不存在了。
可能偏题了。我想说的是,无用的读书比有用的读书更有趣味;遵从孩子的内心需要,比介入,刻意培养他的经典趣味,在我看来,更要紧。
作者:
宣宣妈妈
时间:
2014-3-12 09:44
反方,所谓的经典也是按照个人的想法界定的。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为什么一定要拘泥于“经典”呢?世上的好书多的是,适合孩子的,孩子喜欢的书,读读也无妨?
作者:
多多爸爸-wx
时间:
2014-3-12 09:49
正方的支撑材料
一辈子的书 / 作者:梅子涵
(这篇文章是梅子涵教授写在《国际大奖小说》每一本的前言,3月11日晚上读凯特的《爱德华的奇妙之旅》时看到,颇有感触,恰网上已经有人做了整理工作,故将其转载,供更多的朋友欣赏。)
亲近文学
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亲近文学的方式当然就是阅读。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在这同时也就滋生出来;还有很多的智慧和见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课堂上和别的书里难以如此生动和有趣地看见的。慢慢地,慢慢地,这阅读就使你有了格调,有了不平庸的眼睛。其实谁不知道,十有八九你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文学家的,而是当了电脑工程师、建筑设计师……可是亲近文学怎么就是为了要成为文学家,成为一个写小说的人呢?文学是抚摸所有人的灵魂的,如果真有一种叫作“灵魂”的东西的话。文学是这样的一盏灯,只要你亲近过它,那么不管你是在怎样的境遇里,每天从事怎样的职业和怎样地操持,是设计房子还是打制家具,它都会无声无息地照亮你,使你可能为一个城市、一个家庭的房间又添置了经典。添置了可以供世代的人去欣赏和享受的美,而不是才过了几年,人们已经在说,哎哟,好难看哟!
谁会不想要这样的一盏灯呢?
阅读优秀
文学是很丰富的,各种各样。但是它又的确分成优秀和平庸。我们哪怕可以活上三百岁,有很充裕的时间,还是有理由只阅读优秀的,而拒绝平庸的。所以一代一代年长的人总是劝说年轻的人:“阅读经典!” 这是他们的前人告诉他们的,他们也有了深切的体会,所以再来告诉他们的后代。
这是人类的生命关怀。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我们都想看见一个孩子一步步地走进经典里去,走进优秀。
优秀和经典的书,不是只有那些很久年代以前的才是,只是安徒生,只是托尔斯泰,只是鲁迅;当代也有不少。只不过是我们不知道,所以没有告诉你;你的父母不知道,所以没有告诉你;你的老师可能也不知道,所以没有告诉你。我们都已经看见了这种“不知道”所造成的阅读的稀少了。我们很焦急,所以我们总是非常热心地对你们说,它们在哪里,是什么书名,在哪儿可以买到。我就好想为你们开一张大书单,可以供你们去寻找、得到。像英国作家斯蒂文生写的那个李利一样,每天快要天黑的时候,他就拿着提灯和梯子走过来,在每一家的门口,把街灯点亮。我们也想当一个点灯的人,让你们在光亮中可以看见,看见那一本本被奇特地写出来的书,夜晚梦见里面的故事,白天的时候也必然想起和流连。一个孩子一天天地向前走去,长大了,很有知识,很有技能,还善良和有诗意,语言斯文……
同样是长大,那会多么不一样!
自己的书
优秀的文学书,也有不同。有很多是写给成年人的,也有专门写给孩子和青少年的。专门为孩子和青少年写文学书,不是从古就有的,而是历史不长。可是已经写出来的足以称得上琳琅和灿烂了。它可以算作是这二三百年来我们的文学里最值得炫耀的事情之一,几乎任何一本统计世纪文学成就的大书里都不会忘记写上这一笔,而且写上一个个具体的灿烂书名。
它们是我们自己的书。合乎年纪,合乎趣味,快活地笑或是严肃地思考,都是立在敬重我们生命的角度,不假冒天真,也不故意深刻。
它们是长大的人一生忘记不了的书,长大以后,他们才知道,原来这样的书,这些书里的故事和美妙,在长大之后读的文学书里再难遇见,可是因为他们读过了,所以没有遗憾。他们会这样劝说:“读一读吧,要不会遗憾的。”
我们不要像安徒生写的那棵小枞树,老急着长大,老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不理睬照射它的那么温暖的太阳光和充分的新鲜空气,连飞翔过去的小鸟,和早晨与晚间飘过去的红云也一点儿都不感兴趣,老想着我长大了,我长大了。
“请你跟我们一道享受你的生活吧!”太阳光说。
“请你在自由中享受你新鲜的青春吧!”空气说。
“请你尽情地阅读属于你的年龄的文学书吧!”梅子涵说
现在的这些“国际大奖小说”就是这样的书。
它们真是非常好,读完了,放进你自己的书架,你永远也不会抽离的。
很多年后,你当父亲、母亲了,你会对儿子、女儿说:“读一读它们,我的孩子!”
你还会当爷爷、奶奶、外公和外婆,你会对孙辈们说:“读一读它们吧,我都珍藏了一辈子了!”一辈子的书。
一辈子的书。
作者:
云杉妈妈
时间:
2014-3-12 11:16
支持正方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遭遇和寿命。有的书毁于一旦,有的书却能流芳百世。——马尔夏克
书籍的唯一真正用处,是使人能自己去思考,如果有不能引人思考的书,便不值得占书架一席之地。——拜耶
如果我们幼小的孩子已经有足够的辨识能力,我也不介意随他喜好买书!
如果我们幼小的孩子,有足够多的时间,我也不介意让她做无益之事!
如果我们幼小的孩子,不需要在中国式教育体制下学习考试,我也希望她长成自己要长的模样!
如果我们幼小的孩子,不那么天真烂漫,善于模仿,喜洋洋式的悲剧不会出现!
作者:
子林妈
时间:
2014-3-13 04:47
我是子林妈,是正方。我的观点是要读只能读经典!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绘本太多太多,买也买不完,读也读不败,那么我们给孩子选书的时候就要有个标准!我觉得这个标准就是经典!我自己给经典下的定义就是那些经久不衰、耐人寻味并且我的宝宝乐于接受的绘本。而且,经典绘本中的绘画都是大师级的画家,不但给孩子们视觉上的享受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艺术修养,所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在茫茫书海中寻找经典给孩子看呢??童年是短暂的,我希望给宝宝最好的,甚至更好的!所以,选择经典没错的,要读只能读经典!
作者:
rmbg58
时间:
2014-3-13 23:21
反方
我想无论反方还是正方,有一点都会同意。那就是肯定是要读经典,而且大家也都会推荐读经典!这一点无庸置疑!但正方观点的只能读经典,这个不敢苟同!
水至清则无鱼,如果我们给孩子阅读世界提供的养分全都是这些完美无瑕的东西,那么有两种比较危险的可能,一是他可能对所有这些积极健康的部分产生疲劳,另一种可能是他会很容易被负面的东西所影响和吸引。
没有完美的人生,也没有完美的社会,我们极力引导孩子向善,给他们提供各种经典来诠释生命的种种美好,但无论从人性的角度还是社会的环境来考量,我们也应该适度接受一些非经典的阅读。有些可能完全是没有意义的,有些可能甚至会有些负面的。但这样才是更真实的人生。人性本善也罢,人性本恶也罢,这个话题争议已久,我想说的是人性是复杂的。有与生俱来的向善的光辉,但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小恶魔。为什么有很多我们觉得不好的东西,总能够找到生存的空间,而且常常会受到孩子们喜爱?必然是因为这些东西有某一个地方能吸引孩子。既然人的天性有这样一面,既然我们都无法给孩子提供一个完全的高大上的环境,适度的接触就很有必要。让孩子在自己的选择中得到一些尊重,让他浪费一些时间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有何不可?至少在当时,他得到了他的快乐和自由。
读非经典的书,也不表示要放任。有些可能看起来无益无害的书,何妨跟着孩子一起享受一下纯粹的娱乐? 有些能感觉到的负面的,比如说暴力的东西,适当的引导孩子去体会,或者适度的让孩子从中受点伤,这种自已领悟到的负面的东西可能带来的伤害,效果远远强于正面的反复熏陶。
想想我们成人,让你整天阳春白雪积极向上,你受得了吗?你也会偶尔想着放纵一把,发泄一回吧?何况正是任性的孩子?
经典之所以经典,是经过时间沉淀,符合人性美好需求而且是通过非常适合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大浪淘沙,这是一个精华提炼的过程。是经过人的思想反复衡量过的。然后我们的生命不是历史,每一个时刻都是即兴的,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活成圣人,那还是真实的人生吗?同理我们也不能强求孩子只读经典!
总之,人性有其天生的阴暗面,社会有其必然的黑暗处。我们需要给孩子更真实的生活,尊重他们的天性,这是才是生活本身。而我们同样负有引导他们积极向善的责任,这是关于生命的升华。要读经典,但不能只读经典!
作者:
思慧妈
时间:
2014-3-14 00:42
正方观点。
世上的好书多的是,适合孩子的,孩子喜欢的书,读读也无妨,但是要正确引导,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没有意义的书,就是耽误时间。
作者:
桂尧爸
时间:
2014-3-14 08:20
同一类话题的数很多,比如写毛泽东,有的写成神,有点写成人,有的写成魔,这就要看我们看书人的价值判断了
作者:
侯泽昕
时间:
2014-3-14 08:23
读书就得读经典,人生在世,岂能让没有营养的垃圾书籍耽误?没有意义的书,就是耽误时间。就算活得时间久,可是经典的书也多啊!爱德华奇妙之旅这本书中也说过呀!读书就得读经典。
支持正方
就应该让孩子看经典之作。
作者:
侯泽昕
时间:
2014-3-14 08:27
如果不只给孩子看经典,那我们的好书榜,岂不是失去了意义?
我们在上千百本绘本中,精挑细选,不就是想把好书好故事带给孩子们吗?
成长的路上,你给孩子什么,他们就会看到什么。
没营养的书,就如那些垃圾食品,就不要让孩子尝试了。
作者:
宝宝小S
时间:
2014-3-14 09:23
我觉得这个辩题很奇怪,在我看来,读书,应该和吃饭睡觉一样,是个生活需求,每个人的喜好都有不同,你之经典非我之经典,又不是教科书,必须学习的,有什么可奇怪的呢?难不成跟校服似的,每个孩子必须穿?
作者:
小米粒
时间:
2014-3-14 10:02
我是唐歌妈妈!
支持反方!
孩子的视角和大人不一样,有很多爸妈也会发现,为什么别人推荐的经典,我家宝贝不喜欢呢?
每个孩子不一样,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去引导孩子发现美丑善恶!但我们不能以我们所认为的经典来要求孩子,他自已喜欢的,兴趣的,才是最重要的,他的人生他做主!
作者:
byeyo
时间:
2014-3-14 16:30
支持反方
要读经典是肯定的,但是什么是经典呢?大人会跟着大师、大奖走,可是小孩子对这些是没有概念的。没有自己去比较过,怎么知道何为经典何为平庸呢?所谓经典,也是大家反复比较后流传下来的。想起第一届“我的一本课外书”里,一个小孩说某某书好,某某书不好,评委问他是如何来判断的,孩子说是爸爸妈妈说的。想来,这应该不是我们希望得到的答案。
作者:
winnie_xu
时间:
2014-3-15 16:07
支持反方,一本书不管它经典于否,总有它的可取处.关键在于选择适合孩子的,孩子自已喜欢的.
作者:
豆角
时间:
2014-3-17 10:39
钦州祐祐妈:支持正方!
在本次思辨会中,如果所说的经典是泛指文化的精粹,人类文明在特定时代特定区域中文化思想的最高水准的话,我支持正方。我想在这个信息时代,无论是何种信息的载体,都承载了并呈现了各式各样的信息,我们的孩子也是面临了各种式各样信息的冲击,如果我们能引导其接受那些特定时代、特定区域的代表最高水准的文化精粹,当然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不仅回避了让孩子在良与莠的信息堆里挣扎,而且为孩子直接接受优秀的思想文化的传递提供了捷径,这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作者:
雪落人间
时间:
2014-3-17 11:02
支持反方。
首先一连串的疑问给正方的伙伴们:什么是经典?得过奖的都是经典吗?你能保证孩子只接触得过奖的书但你能左右自己孩子的兴趣吗?你提供的经典孩子都能看进去吗?
没有得过奖的书都是垃圾书吗?没有得过奖的书,不被认可的动画片比如什么喜羊羊你能保证跟孩子完全绝缘吗?孩子小时候你能控制但是长大了你控制的了吗?
我要说的是:真正的经典不是少数人评选出来的,而是大多人读出来的。
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分辨和选择,而不是家长的代替作主。
迪斯尼公主系列经典吧,每次都是公主王子,亲吻之类的,这个传输孩子的就一定健康吗?
一个健康健全的思想不是只靠经典的书能培养出来的,家长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孩子的分辨能力,分清楚学习跟娱乐的差别,家长的思想正确引导是任何书籍比不了的。一个严格家教的孩子,一个提前输入正确人生观的孩子是自己有自制能力懂得分辨的。
作者:
京B09一一妈
时间:
2014-3-17 22:46
正方
适合孩子的书也需要家长的精心选择,阅读经典可以提高孩子的品味。
欢迎光临 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https://www.3yecao.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