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标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6中级班第三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rmbg58    时间: 2016-9-13 15:54
标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6中级班第三讲:作业帖
作业三选二:
1. 写一篇读后感
2. 做一场读书会并写心得 (必选)
3. 第三讲心得 (米老师最希望看到这个)

回复本帖,注明中级班学号、姓名、主题名。


截止日期:
2016年10月15日前

作者: F003陈玉莲    时间: 2016-9-17 17:08
     G05 陈玉莲   第三讲心得
      记得当时在聆听米菲老师的初级班故事妈妈第三讲《从故事读懂童心》,她那温柔娴静的声音深深地拨动了我心弦。“别说你快点快点。一个个顺序不一样。拿我跟他们比,我会紧张的。一紧张,我就会发冷。一紧张,我就会缩小。……一个个,不一样,会的事情不一样。……别问我为什么不会。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太多。我说不出来的心情,太多太多。别拉我。别推我。一个个长短不一样。一个个时间不一样。……”声声入心中,虽然未看见,但老师的声音像有魔力似的,带我再次走进绘本《别说你快点快点》里。那时候,我就想:这样的一种声音,在她背后是历练了多多少少风雨?真让人敬佩啊!
    9月10日的课程中,我记下老师所提的秘诀“多读、多思、多练” 。为人师者,必定会以身作则。这六字真言,想必就是能练就成有魔力的声音吧!^0^感谢米菲老师无私的分享自己多年的实战精华,受益很多很多……但无奈本人愚笨,词穷,只能简略记下。
    整理当天的听后感如下:
1、老师以《从头到脚》为热身操,简单的一个小活动在无声中使得参会的同学热闹起来,一扫早晨匆匆的不舒。
2、“自己都不快乐,又怎能将快乐传递出去。”从此句中,我听出了阅读的技巧是:首先让自己融进童书里,身上的能量自己会与孩子(周边人)交融在一起。
3、呈现《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最后一页,化作彩蝶。老师问到你看到了什么时,我还真的不知道,原来:蝴蝶身上翅膀中颜色是它从小到大所吃的食物的颜色。实在羞愧!
4、关于控场:当孩子在我们的意料之外时,请用接纳的心态,欣赏的心态去看待他们的想法。
5、关于延展活动:是要与书本内容相衡接,而不是单纯地出现图画书中的一些人物角色。
6、关于动态阅读:绘本剧的目的重于熏陶与积累,不是为哗众取宠。另外,应该找准绘本的核心价值,假如只是流于形式,是不会促进孩子(自己)再深入思考问题。


《捉小熊》故事会方案
故事会主题:当我遇到困难时……

故事妈妈:陈玉莲
故事地点:金沙小学一(1)班
故事听众: 6岁孩子47

讲故事
1、引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免不了会遇到困难的。曾经还有人说过“人生苦难”这句话呢。现在,我们来聊聊“当我遇到困难时……”
2、倾听孩子诉说的困难,从而一探这些孩子的世界。
3、小结: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得运用仁义、智慧去化解危机。

4、讲故事《捉小熊》

5、对焦最后一页,续说故事:

1)骑在白鸽飞走的小熊,它想到哪里去?

2)望着飞走的小熊,这两位猎人该如何是好?

3)你希望给《捉小熊》设计一个怎样的结局?

6、总结: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很多,我们要慎重思考哪一个办法才是最适合的。

故事会心得体会
    《捉小熊》简单的线条,艳丽的色彩,惊险的故事情节,美丽的童话形象,又富有逻辑思维的幻想,这一切都很适合给6岁刚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天真烂漫的47个孩子来到我身边一个多月,从陌生到认识,从认识到了解,从了解到熟悉,师与生的感情就是这样日渐增加,可爱的他们配上可爱憨厚的小熊(感谢三叶草让我遇见它),这是一本必选的好书。
故事妈妈与故事老师这两个称呼对我而言,是两种身份。当我面对的是一群别人的孩子,如女儿的同学,或故事会中的陌生孩子,我的身份是故事妈妈,以妈妈的口吻跟他们交流对话。然而,当我回到班上,我面对这47个孩子,在这个学校,在这个班级,他们都是我的孩子,而我的身份却不是妈妈,而是老师了。很多时候,会情不自禁地为自己该以什么身份去面对孩子而犯难……慢慢地,我开始想明白了。





作者: 芝吱    时间: 2016-9-18 10:12
A03 晓芝

一、作品解读和方案确认
图画书很多,跨国界的合作也不少,不过感觉像《羽毛》这样跨地域文化的作品还是比较少。这本书缘起于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简称“中少总局”)在2012年发起的一次跨国界合作图书的活动。这本书的文字作者是中国的曹文轩,图画是巴西的罗杰米罗。
说到羽毛,首先想到的就是羽毛的载体——鸟。
鸟是上天的使者,鸟对美洲人而言一直具有神圣的魅力,因为鸟是灵魂的象征,在天地间起中介作用。通过接近它们的羽毛,人们试图与神灵对话。
南美洲的人对鸟类有一种深厚的文化信仰,这其实有究可考:南美洲鸟的种类占据全球的 1/3,而其中大部分又属于候鸟(候鸟的冬去春来等习性易让原始人联想到与太阳的关系,诱发其对鸟类的敬畏和崇拜)。
在希腊文里,鸟这个词兼有“预言”与“天之信息”的意思。
从世界文化的角度来探究,中国道教里的鸟也有同样的含义:仙人以鸟的模样出现,表示轻盈与脱离地上的重力。
从同样的角度来看,鸟象征脱离身体的灵魂,或者代表智慧——《梨俱吠陀》里曾说“智慧即是飞得最快的鸟”。某些史前的鸟人图案,也可以从类似的意义去解释:灵魂飞升或者萨满心驰神荡的飞行。
从更普遍的意义来看,鸟类象征精神状态、天使和生物的高级状态。青鸟在中国文学中是仙女和不朽的天使的象征。同样,鸟在伊斯兰教里亦用来象征天使,《古兰经》里谈到“鸟语”即是“天使的语言”,代表精神上的觉悟:鸟类在我们中间保留着创造之歌的某些东西。
而鸟羽,则是穿越神圣的象征。
人类学家缪勒指出:“棍子上的羽毛随风飘动,能把人们的期求带给神”,也就是带到天上去。
在萨满教里,羽毛象征升天的仪式,也就是同预测和占卜等仪式联系在一起的。
羽毛也跟月亮的象征意义相结合,表现植物的生长。比如,对美洲地区的印第安人(阿兹特克人和玛雅人)来说,羽毛和头发、青草、雨水是对等的。
羽毛还象征不受人间重负束缚的神奇力量。王公贵族头戴的羽冠使人想到光芒四射的太阳、灵魂预定得到解救者头上的光环。与被确定为太阳神或授予天国权力的加冕仪式相似,国君和教皇的华盖四角及柱顶上插的羽毛,象征来自上天的最高权威——同时也包含主持正义的 责任。
羽毛还是正义的象征(特别是埃及人这样认为),死神阿努比斯会用天平衡量心脏和公正羽毛的重量,如果心脏与羽毛重量相当的话,那么这个人就可以升上天堂,与众神永生;如果羽毛比心脏重的话,这个人就有罪了,将会被打入地狱。这也许是因为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重量也会打破平衡的缘故。
印第安人认为身披羽毛或口里衔一根羽毛,甚至往肚子里吞下一根羽毛,就等于得到鸟的一份本事,如果加上、必要的法术,掌握变成鸟的本领。
真正的羽毛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更倾向于实用性,比如羽毛球,羽毛扇子,鸡毛掸子或者是鸭绒被子等等。对于羽毛包含的象征意义,则表现在文化产品上更多一些,比如服装或者首饰。当然还有影视作品,比如《阿甘正传》开头和结尾都用了一段羽毛飘来飘去的视频,也许它在说,人生就像羽毛,它看起来是那么轻,那么小,那样的微不足到,那样的弱不禁风。人生的许多事情你都无法控制与预见,因为我们就像飞在空中的羽毛。
我拿起《羽毛》这本书的时候,第一眼映入眼帘的就是封面的白琵鹭。深圳的红树林湿地作为全球黑脸琵鹭的第二越冬地,这些年都在不遗余力的宣传这种嘴巴像勺子的鸟。黑脸琵鹭和白琵鹭最大的区别就是眼睛周围是不是黑色的。关于封面上这只白琵鹭的来历,罗杰米罗在导读中也提到,是朋友提醒他画的,因为其象征公平正义。
这本书里面提到了很多很多的鸟,罗杰米罗也画了很多的鸟,前面说到南美洲的人对鸟类有一种深厚的文化信仰,这种信仰也深刻于罗杰米罗的画中。
我曾经试图把扉页中那么多种鸟的影子一一解读出来,是为了迎合中国作家而都画了中国的鸟吗?肯定不是,明明有只亚马逊雨林的金刚鹦鹉混迹其中。更奇怪的是,里面似乎还有一只始祖鸟。这个疑问也在罗杰米罗的现场分享中解惑:这些鸟,有现实的鸟,也有虚构出来的鸟,不必解读太多。
当了解到这点以后,我也打消了一个念头:把这本书的延伸,作一场介绍鸟类的科普。如果刻意的去告诉孩子们鸟类应该怎么分,这个鸟是什么那个鸟是什么,很跑题有没有?
接下来我研读了文本的内容:
    一根羽毛一会儿被风吹到这边,一会儿被风吹到那边。我属于那只鸟呢?从某一刻开始,羽毛这样问自己。
  她问过翠鸟:“我是你的吗?”
  她问过布谷鸟:“我是你的吗?”
  她问过苍鹭,问过大雁、孔雀、天鹅、琴鸟、百灵……
  尽管鸟儿们的境遇不同,姿态各异,对羽毛的态度或冷漠或热情,但他们的答案都是:“不是。”
  最后,羽毛落在了坚实的大地上,她平静而坦然。此刻,问题和答案似乎变得不再重要。

羽毛的整个历程,可以理解为寻找自我的过程。我是属于谁?我从哪里来?我存在有什么意义?最终我将去哪里?
但是,如何将这个思维传递给孩子呢?这是个不小的挑战。
我尝试全文诵读给孩子听,二年级的她坐不住,换成她自己读,她就会嚷嚷没意思。也许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这段文字有些庸长而无趣。
那么故事会的形式肯定不能直接按照绘本来读,因为计划中的听故事小朋友是不超过三年级的。一二年级甚至幼儿园小朋友,需要一个更好的讲述方式。
于是我打算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小泳扮演羽毛,而我扮演各种各样的鸟。一问一答的方式,加上肢体语言的表达。
同时,收到朵米妈的启发,我选择了几段音乐配合整个故事,比如开始的时候使用舒缓的《天空之城》,在苍鹰出现以后改用比较紧张的伴奏,最终则用《小夜曲》作为结尾。在家试读的时候效果还可以。


二、方案设计
1、主题: 飞翔的羽毛
2、纪录者:泳妈
3、讲述者:泳妈
4、绘本故事:羽毛
5、年龄:5~10岁
6、人数:15~20人
7、时长:1小时

作者: 芝吱    时间: 2016-9-18 10:13
A03 晓芝

故事会回顾

这本书原计划是讲给一年级的小朋友的,但是临时场地的问题取消了。

而后,泽妈联系我在社区的中秋故事会上讲故事会,反复考虑以后,我还是决定讲这一本,并挑选了《月亮冰激凌》给包包妈做第二个故事。故事会的延伸,则是中秋做冰皮月饼。

故事会当天,我带着《羽毛》和羽毛出发了,当然,还有我的小助手小泳。

到了社区现场,阿江姐大概给我介绍了场地和参与人员。然后我马上被惊到了,满满一屋子的人啊,大致了解了一下,二三年级的为主,十岁左右的也有,三岁小豆丁也有,男孩和女孩基本各半,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故事会常客。

故事会常客意味着他们对绘本的理解力超过一般小孩,但是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的口味已经被深深的吊高。对于我这一个故事会经验严重不足的人来说,简直是个不小的挑战。

挑战来了,自然要迎难而上,见招拆招。

开始的时候,播放了《阿甘正传》的片头视频也就是“羽毛之歌”,这段视频中的羽毛飘飘忽忽,一会儿落下一会儿升起,一会儿旋转一会儿飞翔,画面和音乐配合的天衣无缝。故事会后阿江姐还特地问了这段羽毛之歌的含义。不过现场看起来,孩子们对这段视频表示了非常大的不满意——太短了!

而后,我借用带过去的MCF领巾开始讲起,介绍了深圳湾的黑脸琵鹭和《羽毛》封面上白琵鹭的相似处。这个时候,去过红树林观鸟的小朋友立刻举起手来表示他见过。
接着,我问他们,你们都认识什么鸟啊?回答有麻雀白鹭老鹰等等,对于深圳的留鸟红耳鹎黑翅长脚鹬等并不知道,看来观鸟活动还需要大力普及啊,他们的认知看起来也大都来自书本或者动物园而不是自然,这就是“自然缺失症”的苗头。

file:///C:/Users/Qiang/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jpg
这个时候我打开了音乐,试图用音乐和文字与孩子们一起体会羽毛的旅程。但是孩子们并不买账,他们不需要音乐。很快我就发现,我准备的整个音乐在整个故事会没有用上,所以这个音乐的尝试,在这一次的故事会算是失败了。回想到朵米妈讲述《公园里的声音》,配乐的应用是有铺垫的,确实,这样突兀的上来配乐不合适。下次继续改进。
前面的讲述孩子们听的很认真,但是,不可避免的也有些“呆”。
于是到了翠鸟这里,我站起身来,跟他们说,翠鸟现在要抓鱼了。现场的气氛马上活了起来,他们纷纷自告奋勇的宣布我是鱼,来吃我吧。

file:///C:/Users/Qiang/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jpg
布谷鸟呢,大家一起学起布谷鸟“布谷,布谷,布谷”的声音,声音已经非常大,音乐完全听不到。我也只能让他们“布谷”够了才往下讲。

接下来是大雁,则叫上孩子们一起当大雁飞起来,看,大雁飞起来好高兴。
讲到孔雀的时候,孩子们一下子就懂了,这个孔雀可真是骄傲啊。

file:///C:/Users/Qiang/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5.jpg
讲到苍鹰遇到云雀的时候,气氛一下子就沉重起来,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不忍的表情。

孩子们的领悟能力都是超强的,这个时候心里默念三遍,不要讲太多留给孩子自己去体会,不要讲太多留给孩子自己去体会,不要讲太多留给孩子自己去体会。

file:///C:/Users/Qiang/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7.jpg
故事的最后,我问孩子们,羽毛到底是谁的羽毛?有人说是老母鸡的,有人说不是,我告诉他们,我也不知道,这个答案请你们再想想好吗?
接下来不可免俗的来了一个吹羽毛的游戏,为了贴合中秋的主题(其实就是硬凑),把这个游戏升级为了吹羽毛到月亮上去。

怎么吹,当然要有点噱头,高?矮?对战?真是太好玩了。

期间还有小朋友过于兴奋,带着助跑挂在我脖子上不下来,还有小朋友没有被点到玩游戏记得眼泪汪汪,还有玩得不想下去的,这时多亏了协助的义工帮忙维持秩序。一场游戏下来,感觉整个人都要虚脱了。

file:///C:/Users/Qiang/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9.jpg
讲完故事,顺利过渡到第二个故事,我也在旁边休息。这时有个小姑娘在旁边嚷嚷要走不高兴,可是呀,我递给她一颗费列罗以后她马上笑了,还用包装纸叠了一个雨伞给我。孩子的需求其实很简单对不对?

如何在一场故事会中,尽可能的照顾到多个孩子不同的需求,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需求,这个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需要多多的实践才行。

另外,从过去的几次故事会来说,在故事的讲述方面,做的不够,对于故事本身的讲述和演绎,才是故事会的主题。多看多思多练,继续加油吧。

作者: F017    时间: 2016-9-19 14:37
C05 牟海燕
9月10日故事妈妈中级班培训感想:一天的培训又不知不觉的又到下午四五点钟了,整整一天听着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分享,中午也是匆匆吃个快餐,大家仍然意犹未尽。通过三天的培训,对于一个理科生的我感触颇多:
1、        老师的博学多识让我觉得我在很多方面太过匮乏,阅读的广度和深度都需要大大提高,虽然这次学习的目的是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认知从而更好的教育小孩,但是通过和老师们以及这么多故事妈妈们的接触,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更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更好的教育下一代。
2、        故事妈妈们的学习热情打动了我们自己。在故事妈妈的班级里深深打动我的还有如此认真的故事妈妈们:不少妈妈上课当天从广州、从东莞、从惠州凌晨不到就起程赶往深圳,或者提前一天就近住在了附近;有好几位身怀六甲的妈妈们依然按时到场做好笔记;还有妈妈们在课堂上精彩的表现也不断的感染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为妈妈们感动,为我是其中一份子而感到自豪。
3、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米菲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作为一个阅读推广者的故事妈妈,有六字真经就是:多读、多思、多练;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就要多给他们输入,广泛的输入、深刻的输入,有朝一日他们会自然的输出。诚然作为家长大人的我们,何尝不是同样需要广泛的输入、深刻的输入,才能为孩子们呈现出更多更好听的故事。特别是对故事背后的故事,对中心主题的理解和延伸都需要一定思考。

作者: 小喆妈妈    时间: 2016-9-21 12:21

B07  梁婉娜


第三讲:米菲《打开悦读魔法盒》

学习随感


一直很喜欢米菲老师,喜欢她深厚的阅读底蕴;喜欢她对童书的独到理解;更喜欢她的娓娓道来!在这次的课程中,让我感受良多的是下午的工作坊:《捉小熊》的延展方案,小组讨论、讲述、老师点评。


      我与孩子共读了4年多(从她7个月大开始共读,现在5岁多),我爱绘本,更爱与孩子每天雷打不动的共读时光。但对于群体阅读,我的经验也仅限于到孩子班上去讲故事、给孩子的小伙伴们讲故事。延展方案,一直是我心头的魔咒。因为我给自己设了“缺乏创造力、没创意、没新意、手工白痴”的限。报名三叶草的故事妈妈成长学院,也是为了解除我心头的魔咒,想给更多的孩子带去更高质量的故事会。

下午的工作坊,当小组讨论的时候,我是着急的,因为那个魔咒又出现了。其实《捉小熊》这本书让我想起了《阿罗有支彩色笔》系列:在美国,有一位小男孩阿罗,在他天马行空的世界里,凭借着一枝彩色笔,画出了自己的无数梦想。阿罗随心所欲,阿罗心想事成,阿罗在他的世界里涂涂抹抹,描绘着他自己的各种故事。作品简洁生动,充满奇异幻想。在我的头脑里阿罗跟小熊就像双胞胎一样,他们是童书世界中最富有想象力的小男孩,凭借一枝彩色笔,为自己画出一趟趟五彩缤纷的旅程或是化解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危难。可是,该如何把阿罗与小熊联系起来、一起放到延展活动中呢?无感!这时我头脑里又想起了安东尼.布朗的另外两本书《形状游戏》与《一起玩形状游戏》。小熊与猎人玩的不就是形状游戏吗?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玩形状游戏啊!可是,怎么玩?什么方式?又无感了!随着讨论时间的倒计时,我放弃了思考!经过同组小伙伴们的各种讨论各种否定各种再讨论,最终我们选择了“营救猎人大行动”的延展方案。当我们上台讲述延展方案时,同学们和老师马上反驳“我们为什么要救猎人”?这让我们始料不及!我们以为:这就是一个大逆转的游戏啊,小熊有支无所不能的彩笔,就算他救了猎人,他自己也不会遇到危险,那么,为什么不能救呢?



米菲老师对我们这个方案“三观不正、道德绑架”的点评刚开始让我无法理解,甚感委屈。但当我放弃了辩解,静下心听老师的继续点评,突然领悟到:我们确实是认为小熊应该救猎人,因为他有这个能力而且他救了猎人也不会遇到危险,我们一直以来受到的教育就是:助人为乐啊!能帮助别人自己又不吃亏,何乐而不为??可是,我们的孩子也要接受我们一直以来受到的“道德”教育吗?在现实生活中,当孩子遇到坏人,好不容易脱险了,这时如果坏人遇到了危险,反过来救了坏人,我们的孩子没有小熊的神奇彩笔,还会安全吗?

我想,可怕的不是这个方案“三观不正、道德绑架”,可怕的是我们不自知!我相信,除了这次的延展方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道德绑架”机会,我们会不自知的把自己成长的烙印继续烙在孩子的身上,因为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当了妈妈后,读了不少的儿童心理学、育儿等等类型的书,也接触过“道德绑架”的理念,也知道我们不能把自己认为对的、好的方式强加在孩子身上,可是,当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我们还是不自知的“绑架”了孩子!

学无止境!光学光听收获甚微,过了就忘!我想,我最缺乏的还是“多读、多思、多练”!特别是“多思、多练”!加油吧!


作者: 小喆妈妈    时间: 2016-9-21 16:26
B07  梁婉娜
第三讲:米菲《打开悦读魔法盒》

作业2:做一场读书会并写心得

米菲老师的课程没多久,刚好是中秋节前夕,恰逢幼儿园举办庆中秋活动,又有机会到班上给孩子们讲故事了。
一、方案设计
1、故事时间:2016年9月14日上午
2、故事主题: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幼儿园老师定下的主题)
3、绘本故事:《嫦娥奔月》
   融合的故事:《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射太阳的勇士》
4、讲述者:小喆妈妈
5、记录者:小喆妈妈
6、孩子年龄段:5-6岁(大班)
7、人数:约40人
8、时长:20分钟(也是老师定下的时间,因为还有其他延伸活动)

二、活动回顾与心得
1、活动前的准备:


收到活动通知的时候,只有两天的准备时间了。关于中秋节的故事,有很多的选择,我首先要考虑的是版本的选择问题。想起台湾汉声出的《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那是我比较喜欢的版本。家里只有一堆月亮主题的绘本,关于中秋节传说的还真没有。还好在图书馆借到了《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8月的故事(中)》。里面关于中秋节的故事有《月饼里的秘密》、《月亮上的兔子》、《砍不倒的桂树》、《嫦娥奔月》。本来我想讲《月饼里的秘密》,可是晚上给娃讲了一遍后,再讲了《嫦娥奔月》,娃帮我选择了后者,理由是:她更喜欢《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她觉得班上的小朋友们也会更喜欢听这个故事的。


接着是考虑讲述方式。这个故事图少字多,是直接拿书讲?还是准备PPT?我一直不太喜欢用PPT给孩子们讲故事,因为觉得一边要控制PPT,就很难全神贯注的跟孩子们一起融入故事中,也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是失去了纸质书的意义?最终决定:拿书讲(虽然心里是有点忐忑的,40个孩子啊!)。


第三步:熟悉故事。先把手头上所有关于后羿射箭、嫦娥奔月的各个版本故事看了,再重点熟悉要讲述的这个版本。然后用荔枝电台讲述了一遍,回听自己的讲述声音;修改,再录一遍,再回听。我想,对于这种图少字多、源远流长的民间故事,讲述是否吸引孩子是关键。


2、活动回顾:


我先跟孩子们简单介绍了中秋节的由来、习俗,引伸出“猜灯谜”的游戏,用“猜灯谜”进行热场。孩子们都很喜欢玩,但由于我的准备不充分,用手机百度到的灯谜来跟孩子们玩,没有时间筛选难易程度适合他们的,导致很多灯谜对于他们来说太简单了。


进入正式的故事讲述。故事之初,我把《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射太阳的勇士》里关于后羿、嫦娥的身份、后羿射箭等内容也融了进来。只见爱听故事的孩子们身体前倾、全神贯注的听着这个历史传说故事,美好的孩子们!


我很喜欢这样给孩子们讲故事:把书摆在自己的腿上,不用看电脑、不用担心PPT是否清晰,只需要投入自己全部的感情去给孩子们读书,就那样跟孩子们一起融入神奇的历史传说中。孩子们的专注、孩子们对故事的渴望总是一次次的触动了我!


故事延伸活动:家长做月饼(不足之处是幼儿园不允许孩子们动手做月饼,园医怕外带的月饼材料不卫生);老师、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做灯笼。







作者: eyretree2016    时间: 2016-9-22 17:50
C06 Wendy 中级班第三讲作业3

悦读悦自愈
——《悦读悦美的童年—阅读技巧篇》工作坊心得

9月10日,期盼已久的米菲老师的中级班课程终于来了,初级班的时候米菲老师的课是《从故事读懂童心》,而这次米菲老师带来的是《阅读进阶:阅读攻读技巧》,非常之期待。一天的课程充满着欢乐、思考、惊喜与感动,虽然已经过去一周,但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仿佛犹如昨天,历历在目。

场地的意外状况
早上大家到了之后,发现预定的场地大门没开,大家有条不紊的通过二维码签到,暂时不确定是什么状况。9:30分左右,班班通知大家换场地,新的场地重新安排缺少的椅子、桌子,调试投影设备和话筒,总之就是从四处赶来的故事妈妈们有点懵懵的了。班班的开场调侃到,这个情况对我们也是一种考验甚至是彩排,通过自我介绍这个环节来过渡。米菲老师更是非常自然的就这个意外联想到了之前她讲过的一次关于控场的讲座安排,提到了“台下做加法,台上做减法”以及你准备的永远都不够这样的活动经验,看来故事妈妈讲故事和表演艺术有一拼呀,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啊。

开场热身
切入正题后,为了调动大家的气氛,米菲老师引入了艾瑞卡尔的《从头动到脚》的绘本,带领大家一起热身。这真的是一个极好的开场活动哦。放在任何一个故事会的开场都很完美契合吧。之前开场和热身活动没有想到过这样别出心裁的方式,看来动脑筋比创意还是要多去参加故事会,这是唯一正途。

六字真言
热身完毕,米菲老师故意卖关子,说之前有学员请教做故事会的秘诀,之前听过讲座的同学纷纷积极回答,但貌似总是差一个字,最后揭晓谜底的时候,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是“多读多思多练”,简单的六个字,却高度概括了我们的基本功要求。大部分人都觉得儿童绘本简单幼稚,多思这个词用在这里似乎有那么点奇怪。但是就我有限的课堂经历来说,如果还是抱着这样的观点来看绘本,真的是门外汉了。几个月之前,我对待很多绘本的方式是,别人推荐或者自己觉得好玩,买回来或者借回来,读给宝宝听,宝宝特别喜欢的,读多几遍,宝宝不行的,就束之高阁或者还回去。在宝宝不读的时候,我也是断不会一个人看的。这样读绘本读了两年多,好少关注绘本作者,出版社,绘本类别,绘本延伸,创作者背后的故事,同一作者不同绘本之间的关联等等。简单说,还是没有发自心底的热爱这些绘本,高级班的三堂课为我提供了丰富的书籍资源视野,启发了我从多维度了解绘本,绘本不再是孩子的专宠,我也变成了绘本的粉丝,变成了那么多优秀绘本作者的粉丝,我如饥似渴的陷入这种童年的自我唤醒旅途之中,沉醉不已。
我的热情已来,孩子的热情只会更加高涨。上次的故事会的成就感还没有消退,但是在老师的讲解下,我觉得自己要往回收一收,通过不断的精读来提炼自己的总结和表达能力,不急于在公开的场合去讲,私下的朋友聚会可以多拿来做练习。

为什么要读纸质书?
开场的时候,米菲老师说,不管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也好,还是其他考虑也好,故事会的基本原则还是要用纸质书来进行。为什么要读纸质书,米菲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放了一张《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的最后一页,问,大家看过这只蝴蝶的翅膀的颜色吗?我只记得是五颜六色的了,米菲老师说,她的颜色都是她吃过的东西,啊?我心中一惊,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发现过?当然这不是重点,米菲老师说出这句话之后,我就明白了,绘本之于小朋友,无异于食物之于毛毛虫,当最终有一天,小朋友长大成人,他身上的气质内心的色彩,无异于就是毛毛虫破茧成蝶后那绚烂的翅膀啊。这就像惠特曼的那首《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的小诗一样,所有这些路终究导向孩子所有的精神世界。

基础篇VS进阶篇
虽然初级班的学习已经结束,但是一个合格的故事妈妈是否具备了热爱、儿童同理心以及静待花开的耐心仍然是需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能忘却和懈怠的重要要素。尤其是儿童同理心,我们热衷推崇国外的优秀经典绘本,并非是崇洋媚外,而是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那些绘本散发出来的从孩子角度出发的热情,我今天在图书馆看到了《长发女》这本中国传统故事改编的绘本,中国的很多神话故事固然美好,但却太难以进入到孩子的内心,在孩子心里,她无法理解长发姑娘一夜白头的背后深意,也无法理解山神为什么要惩罚她的原因。或者是孩子太小,可是我也无法欣赏这本绘本的配色,过于冷色调,与故事温暖的主题无法相配。而国外太多的绘本你越读就会越发现,那些已经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辈的作家画家们,仍然一如既往的保留最真的儿童心,这才是真正应有的童书作者的心灵。
(But,在我写完后的一周内,女儿竟然突然跟我说,妈妈,我要长发女!而且说了不只一遍,好吧,我还是要检讨,我到底有没有把自己的审美趣味和解读强加在孩子身上了。)
进阶篇讲到了文本阅读,图画阅读和延展阅读,米菲老师看着那么年轻,竟然也有了十年的阅读经验和故事会经验了,她总结说,一对一和自己的孩子讲,一对多和熟悉的孩子讲,一对多和陌生的孩子讲,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泛读和精读都是需要的,精读?这对我来说,也真的是相当缺乏的锻炼。前两次做故事会的时候,算是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故事会的书,如果不做故事会呢?这一点启发很大。

提高篇
提高篇的要求就更高了,米菲老师分享了四种主要的讲述方式,互动式、游戏式、表演式和延伸式。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十二生肖的故事》,米菲老师使用了大富翁的方式来做延伸,小朋友选择作为十二生肖中的一种,然后选择十二生肖中的特征来做前进或者后退的标志,真是益智的好游戏。写到这里突然记起来米菲老说她女儿三岁多的时候迷《好脏的哈利》那套书,还把自己当成是哈利,而米菲老师就在家里帮她做狗窝,配合她完成自己的想象。这是多么美好的家庭场景啊,正是妈妈小心的呵护孩子的这份童心,不但激发了妈妈更多有创意好玩的延伸点子,更是培养了女儿深爱阅读与思考的内心。不容小觑的游戏力哦。
互动式的就更好玩了,《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被演绎出了广东话,四川话,江西话,湖南话等N个版本,现场High到爆,多语言版本这么棒的点子,也不难,只不过就是要放弃觉得家乡话土不标准的固有观念,呵护我们乡土文化。越开放越包容。

没有一桶水如何给孩子一滴水
孩子在绘本讲述中有时候会有很多特别好玩的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我们能Hold住,但也有不少完全在我们的认知体系之外,如果平常没有特别充足的积累,被孩子们问倒肯定是时有发生的事情了。学会先装满至少半桶自己的水吧!

无字书的阅读
《海浪》这本书上课前自己还预习了一下,觉得蛮简单,就是一个小女孩在海滩玩耍的故事,但如何讲述呢?哦,无字书还要去做故事会啊!超出我能力范围了吧。我女儿看这本书就说,不用你讲啊,没有字,第二遍看也是都是没有字,不要讲。墨洋书虫馆我借来了无字书,家里还有威斯纳的无字书,让我好好练习一下基本功吧。

一本书的分层次阅读
《走啊走》,多简单啊。看完后,大人都会有这种感受吧。如果去做故事会呢?大家现场分组进行了讨论,A组的精兵强将们率先分享,非常有趣的模仿游戏和走格的游戏。我们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想出了N种思路,包括一人比划一人猜,猜动物,猜场景,我提出了大龄孩子可以去夜观,上去分享的时候,选择了礼仪这个主题,其实这个主题比较容易跑偏,因事实上也的确跑遍了。我们的模仿也没有抓住动物的特征,只是简单的比划,尤其是组长在扮演石头时挠挠手臂的动作,让米菲老师都说一下子就觉得这分明就是人嘛。
米菲老师不断引导我们去往更深处延伸,比如开场如何向小朋友沟通,我们说,小朋友你们觉得在图书馆应该怎么走路啊?米菲老师举了一个“你是不是特别喜欢晴天呀”的例子来告诉我们,主讲人是怎么给自己挖坑的,这个印象特别深刻。像极了法庭辩论中的诱导性提问,可是小朋友可不是那么好诱导的,因为大人的思维和小朋友的思维完全不一样,不可能有自己设想中的答案,所以需要平常多和小朋友沟通,多用小朋友的思维设计问题。
小雪很友好的提出了关于主题与延伸是否牵强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如果往更深处和更细致的角度分析,确实是容易走偏的,因为刚好选择的是那个小强的一页,小强走路是比较静悄悄的,但是其他的动物,都比较找到特别合适的场合。
老师最后分享了自己做故事会的情节,对于大龄孩子,她引入了汉字走的起源演变作为延伸,并尝试让大家来选择一种物体来演绎其走的特征。小朋友的想象力美的让人惊叹,有人说,铅笔在纸上走啊走,爬山虎在墙上走啊啊,云朵在天空上走啊走。

《捉小熊》
安东尼布朗是诸位老师的大爱啊,这一次又是布朗大哥的经典作品。虽然我在家读了一遍,但仍然发现自己的读的特别粗糙。安东尼真是一个调皮的孩子王,那些形似吃瓜群众的背景都被描绘的绘声绘声活色生香。
这本书老师布置了续集的练习,最终大家都表达完了之后,我们自己都诧异的发现,原来我们真的是站在大人的视角来延伸的,所有人都想让猎人永远消失,让故事一了百了,或者让猎人和小熊相亲相爱。而原文中,小熊没有伤害猎人,只是逃走。米菲老师引申出,这何尝不是让我们体验人生遇到困境时的一种态度和选择呢?经常在这种绘本熏陶下长大的孩子,一定会更乐观,更积极,更富有挑战精神吧。
还有一组同学尝试了剧情反转,但却让米菲老师抓到漏洞,你强大就得帮助别人,这种价值观本身存在的问题。这个看似轻松的论调其实却有着最深处的引导,你讲故事,不要高高在上,不要强行将自己的价值观带入。
绘本之力,不可小视,分分钟都可以上升到三观的问题,越解读越有趣,绘本阅读的的同时,我们也会更了解孩子的想法,离孩子更近。

我的焦虑
晚上到家,迫不及待的给宝宝读了这本绘本,也同样的问了延续的问题,宝宝的回答让我心神不宁,因为宝宝回答说,我要把猎人杀死,我说猎人也有爸爸妈妈,孩子呢,杀死他们爸爸妈妈怎么办,那我把他们的爸爸妈妈也杀死。我不甘心,再问一遍,这次她说,那我画了一个房子,小熊进去关上门,猎人就抓不到啦。
可是,我就是这么有强迫症的妈妈,我说那猎人去敲门怎么办呀。她说,那就打开门把猎人杀死!……彼时彼刻,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为了这样的回答,我差点失眠,最终私聊请教米菲老师,老师从孩子的年龄肯定说,这个年龄段对于杀死这样的词汇根本都不知道具体的意义,与课堂上她举例的那个男孩不同,那个男孩都八岁了。让我放轻松。想起课堂上,米菲老师说到,绘本阅读是一个让我们越来越轻松的过程,大概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了解孩子,更东得和孩子沟通,更容易发现平凡生活的美好了吧。
这么一件小事情,不但彰显了我对孩子心理发展阶段认识的不足,对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语言表达的不同特征没有足够的认知,更是直观的反应了我内心无比的焦虑。加油吧,期待绘本可以引领我走上一场自我疗愈的人生旅途。

这堂课程太美妙了,真希望能再多听这样的分享。期待有机会现场聆听米菲老师的故事会,期待自己的水桶快快的装满。



作者: eyretree2016    时间: 2016-9-22 17:53
C06 Wendy 中级班第三讲作业2

      这篇故事会的作业看起来可能在形式上会有一点敷衍,但是我却觉得符合我自己生长的速度,对于新手来说一个月一次的线下静读故事会我觉得频率是够了,所以刚好在第三讲的时间,9月底拖着一个长长的假期,假期后的周末刚刚好是第四讲,对于无法在9月3日完成了个人史上最完整的故事会的新人来说,我得允许自己偷偷懒(:)),好好总结。这也正是为了践行米菲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六字真言,多看多思多练,看自不必说,练习如果从自己的孩子泛读和精读来说,也勉强合格,我所缺的就是多思。很自然而然的,在第三讲之后,我有意的想放下自己的脚步,我很想从宏观上整理一下自己的阅读历程,以及如果我要持续的在社区去做故事会的话,我是不是该有一个较长的规划,而不是每个月都要煞费苦心的去选择?再如果2017年开始,中级班毕业的妈妈要在福图站轮流讲故事的话,我的时间如何协调?当然,时间还长,最急迫的任务是,对于接下来的第四讲和第五讲课后的作业,我要用最饱满的精神去完成,无论是故事会也好还是读书心得还是课后复盘。

       所以这一讲的故事会,我没有具体的方案设计,这期间有中秋节的主题可以选择,但我个人在情绪上还一直沉浸在米菲老师《捉小熊》和《走啊走》的精彩当中,所以当有一天下午我从中医院回家的路上,一个邻居妈妈对我说,她在小区旁边的广场上,希望要我和聊一下亲子共读的问题时,我非常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时机,下午四-六点的广场上,那是孩子们遍地跑的时间,不用招募,一个好故事肯定能吸引一大片。既然要分享亲子共读的经验,现身讲一个故事岂不是最好的分享吗?
《捉小熊》绘本本身的解读在课堂上进行的酣畅淋漓,这本书也促使我真正理解为什么这么多老师都是安东尼布朗的粉丝,实在是因为这位大画家太可爱,太调皮,又太有想象力了。他的作品有轻松风格,有深沉风格,但无一例外都充斥着无所不在的隐喻和所指,儿童读有儿童的乐趣,大人也可以从中解读出更深一层的意味。《公园里的声音》那本书,我到现在还没有准备好在多个陌生的小朋友面前讲,之前李迪老师分享的讲述方式比较有意思,低龄儿童可以从面部表情处着手,但主题上应该不是特别百分百契合,当然孩子开心又理解需要察言观色这样的主题也是足够足够了。
       犹豫了下,我拿了《捉小熊》和《公园里的声音》两本绘本到广场上,果不其然,孩子们都在跑来跑去,Sumi也在奔跑的孩童中,相熟的有四到五个小朋友,有两个都是之前到我家里讲过故事的,算是面熟,另外三个平素里应该和Sumi一起玩,对于我是有点陌生,小朋友之间却是比较熟悉。孩子的人数不多不少,但年龄基本上都在3岁上下,那么应该选择比较有趣和夸张的讲述方式来吸引他们。
我带着Sumi来到广场旁边的石凳上,对着那几个小朋友说,阿姨要讲故事啦。他们一下子围拢过来,家长们有的也站在旁边。我开始指着封面告诉小朋友,我们今天要讲述的故事是《捉小熊》,我没有急于翻页,而是引导小朋友观察封面,我问“封面上是谁呀?”“小熊呀”“小熊身上有什么东西呀”“白白的”“圆圆的”“身上有个蝴蝶结”,对答出蝴蝶结的小朋友我及时的给予了肯定,这个小朋友是上中班的,他有思考有观察。“蝴蝶结是什么颜色的呀”“红色点点”;“小熊身上还有什么东西呀”,“他有一只魔法铅笔!”“看过这本书的Sumi”兴奋的说出来。
讲完这些,简单的带过了作者和出版社,翻到了第一页,我读文字“一天,小熊去散步”,读完,我问,“小熊是在哪里呀”,“森林里”,“森林里有什么呀”,“花,树,草”,孩子们暂时没有发现那些奇形怪状的草,那些长着眼睛的草;翻到第二页,读“两个猎人在打猎”,引导问“猎人有什么特征呀”,“戴着帽子”,“看不到眼睛”;又问“他们的车子上有什么东西呀”,“斧头”;“有其他小动物吗”,“啊,有一只小猴子!”。

      就这样读一页,引导他们去发现每一页的信息,故事本身非常引人入胜,每次小熊低头画画的时候都让小朋友们猜小熊在画什么,小朋友们的回答也非常有趣,第一次画绊脚线的时候,好多小朋友说是“杯子”,当看到猎人重重摔在地上时,他们全部都哈哈大笑起来。
当小熊试图画一只犀牛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说小熊也在画“线圈”,的确,小熊描绘的那个轮廓和猎人跑起来的那个绳索的形状真的是蛮像的,低龄的小朋友能发现形状的相似性也非常不错了。当翻开后一页,发现小熊画的竟然是一只特别庞大的动物的时候,他们全部都哄堂大笑起来,然后开始说这是什么动物,有的说是“怪兽”,有的说是“河马”,当我说出“犀牛”的时候,我用手指比作犀牛的角的形状抵着我面前的小朋友,假装他是猎人,我问“猎人,你还敢来抓我吗?”,小朋友笑嘻嘻的抛开了。

      小熊画猎枪拐弯的那幅图,小朋友都说,小熊画了一只弯钩,的确那线条看起来非常像弯钩,有人还说是雨伞,最终看到是拐弯器的时候,又有小朋友说,呀,枪变成拐棍啦。紧接着下一页就是笼子,他们脸上也露出了紧张的表情,我提示说后边有几个小动物也很紧张啊,他们看到了小鸟,猴子,大鸟和摇来摇去的小草们。我赶紧翻到下一页,看到小熊在笼子里画东西,他们都很好奇,但似乎也说不上来,当看到下一页是小熊举着锯子走出笼子的时候,又大笑起来。

      小熊最后掉到坑里的时候,画的线条有的小朋友说是风筝,有点说是大鸟,和平鸽的概念在他们心里还不清晰,最后看到一只大白鸟驮着小熊飞向天空了,每个人都开心的嗨起来。还没等我和他们讨论一下细节问题,小朋友全部都跑开了。
这次互动性的讲述就这样结束了。
      虽然只是一次实验性质的随机故事会,但带给我很多启发:

     1.孩子永远是故事会的主角,每本书的故事表达形式不同,可以选择的讲述方式也要有不同,这本书有很多的隐喻,低龄的孩子未必能发现,如果孩子们真的说不出来也没有关系,至少他们会感受到小熊的聪明和机智。
     2.  孩子的想象力永远是天马行空的,当他们的答案脱离了自己的预期的时候,需要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并灵活的拉回自己想要的主题。
     3. 随机的故事会可以用来测试,对于经典的作品,应当可以反复测试,争取在不同的测试中找到最理想的故事会方案。

     讲述完故事之后,我和邻居妈妈分享了《公园里的声音》这本绘本,总体的意思是绘本的种类特别的多,像安东尼布朗的就是特别典型的一种风格,而且作品特别多。之前我讲故事的时候比较忽视作者和出版社,现在特别有意识的去了解作者,了解出版社。另外,邻居妈妈也请教了我,她的小孩似乎专注力不是特别好,讲着讲着比较容易抛开。我首先肯定每个小孩子的性格特征差异比较大,另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是需要长期的培养的。因为这个邻居妈妈刚生完老二,家里是老人在帮忙带老大,所以她在精力上比较难平衡。我建议她首先是丰富孩子的读物,让孩子尝试看更多风格更多主题的绘本,现在2岁半的男孩可以提前阅读幼儿园相关的绘本,卡车啊,机械方面的;其次是尽量争取每天有短短的十几二十几分钟和他共读,坚持半个月试一下。后来晚上,我还带去了我家里的两本巴巴爸爸系列的绘本到他家里讲了一下,发现小朋友其实还是很喜欢听故事的,不过需要大人用一点小技巧下方法和孩子互动起来。当我们真正的把亲子共读当成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而非一项养育任务时,孩子才会给我们真正热忱的反馈。

    这次的随机故事会因为采用了互动讲述的方式,所以没有特别的进行延伸活动,实属有些遗憾。我会再找机会继续讲述这个故事。

IMG_6102-1.JPG (1.33 MB, 下载次数: 580)

IMG_6102-1.JPG

IMG_6103-2.JPG (1.34 MB, 下载次数: 549)

IMG_6103-2.JPG

IMG_6105-1.JPG (1.37 MB, 下载次数: 564)

IMG_6105-1.JPG

IMG_6104-1.JPG (1.2 MB, 下载次数: 557)

IMG_6104-1.JPG

作者: 天静    时间: 2016-9-24 23:25
A01 天静   做一场故事会并写心得体会

《跑跑镇》故事会方案

故事会主题:随时随地玩创意游戏
故事绘本《跑跑镇》 《创意启蒙胶片书之包裹的神奇旅行》
故事妈妈:天静
故事地点:万科生活广场营地
故事听众:3-6岁孩子 15个 现场来了约10个


方案设计
一、        开场白和故事妈妈自我介绍。重点讲自己两个孩子听故事的收获,既是给听众孩子的鼓励,也是给听众家长会的一个很好的正面带动作用,增加信服度和追随感。
二、        欢迎歌孩子自我介绍和介绍在营地听故事多久。一来让孩子熟悉而来让故事妈妈根据侧面了解孩子听故事的素养,以方便后面讲故事可以根据听众经验调整讲述难度、方式等。

三、        讲故事。
1、引入   大家喜欢跑步吗?孩子回答。 试想如果就在营地绘本馆里面,左边一个人哒哒哒跑来,右边一个哒哒哒跑来,一碰撞,会发生什么效果?孩子七嘴八舌,故事妈妈引导。
话题一收,就是地球上有一个小镇,有一个小镇,那里的居民都喜欢快跑,那有时候受不住脚“咣”一声,碰撞在一起,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2、讲 讲 讲  边讲边问随即应变,挑起好气氛就好。
3、发散:小朋友能想到哪些东西由其他两样碰撞而来的呢?让小朋友自己想。
例如 (1)云朵 棒子 碰撞出棉花糖
     (2)彩虹、糖、棒子 碰撞出棒棒糖
     (3)黑熊+扫把 碰撞出白熊 (扫把把黑色扫走了)
     (4)太阳+月亮  碰撞出明天 (莉敏提供的精彩答案)
     (5)帽子+棒子  碰撞出蘑菇
     (6)鲜花+布料  碰撞出花裙子。

4、跟小朋友玩碰撞游戏。这是从出版社那边得来的一套卡片,就是根据书里面的碰撞物件,做出来的卡片,孩子们手持卡片,学着卡片的样子走来,还根据故事妈妈的提示碰撞,碰撞后马上翻过来,让其他孩子大声说出碰撞出的物件,也是挺好玩。



四、        时间还有多,就顺便讲了《创意启蒙胶片书之包裹的神奇旅行》,同是创意,切合主题,适当给孩子打开一扇想象之门。
              

五、        Goodbay歌跟小朋友说再见,期待再会。故事会结束。


反思
1、   开场白,我鼓励孩子坐到前排来,我引诱他们说“坐到第一排,你的眼睛可以跟天静阿姨的眼睛对对看,我的眼珠子有你,你的眼珠子有我,快快来坐来看看”。有孩子是愿意走前来了,有些还是不敢坐前,也不要紧,孩子们都是有给过程,接纳他们,慢慢来。

2、     欢迎歌。欢迎歌是一个很好唱又很容易被接受的歌曲,每次接受,孩子们都很受用。孩子自我介绍完毕后,故事妈妈引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某某某”并作出双手指向该孩子,孩子很受用的,感情倍增。

3、   讲述的过程,我自认为讲述的功底是有的,如何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如何引申收场,能放能收,主线始终在我拿捏中。所有这些,都很讲究故事妈妈的技能和现场应变的能力,刚开始讲第一个碰撞“小猫”“小鹰”时,孩子们还不能跟上节奏,一翻开后面看,就知道了。轮到第二页,“黑熊”“白熊”碰撞,孩子们就有人回答的出来。尤其是高年级(二年级的一个学生),我就让她悄悄地把答案记在心中,让低幼一点的小朋友回答。接着讲仙人球出场,用了特别搞笑的刺刺,模拟扎到孩子身上,孩子害怕被扎又哈哈大笑,气氛甚是热烈。 讲到巫婆,我就讲巫婆的特点,还顺便说了巫婆wendy和很好看的《巫婆的孩子》这本书。呵呵,有时候,基本功扎实,信手拈来,孩子们和家长们都会对故事妈妈非常认可。


4、  后面做游戏,人数太少,孩子办法放开,气氛不如想象中热烈。不过还是有小朋友很愿意玩,玩了一遍又一遍。这里有一个窍门,例如拐杖和荷叶要跑来相撞了,单纯让孩子们跑来,不够吸引,那么让孩子模仿手中持有的卡片的东西如何奔跑而来,那么场景就乐了。持拐杖的一拐一瘸走来,荷叶就翩翩起舞旋转而来,那么屁股碰屁股(头发彭头发、鞋尖碰鞋尖、肩膀碰肩膀等)后,马上翻到反面,其他孩子说出碰撞出的物体。




5、有小朋友想做手工,这是不是游戏结束后,加入手工,胶片创意书可以蜻蜓点水一笔带过然后就开始做手工,孩子们会满足一点。那么做什么手工呢?还没有想好。现场的孩子似乎不能一下子就画出来or做出来一个作品。

6、 故事讲完后,跟家长私底下沟通,给带孩子来听故事的爸爸点赞,跟在乎孩子作文的妈妈分享《公园里的声音》如何引导写作文。孩子妈妈很受用。
7、技多不压身,做故事妈妈真的需要懂得很多才能应付自如。学无止境。



作者: 天静    时间: 2016-9-25 00:23
eyretree2016 发表于 2016-9-22 17:50
C06 Wendy 中级班第三讲作业3

悦读悦自愈

看了wendy的认真记录,详述心里感受,我好后悔那天缺席半节课啊,感觉就错失了整个宇宙。
你们都收获满满,我心里酸溜溜。

你们可以重演那天上午的上课情景吗?尤其是那个别开生面的开场啊。
容我哭一会儿去。
作者: 天静    时间: 2016-9-25 00:26
A01 天静
续写《捉小熊》有感


    首先谢谢米菲老师的厚爱,她两次给我机会争取免作业的福利,而我没有认真听或者没有中途离场送好友皮皮了错失了一个组的表演,所以,也不好评价,当然,评价没有水平也是一个问题。真心觉得自己的积累还远远不够,就在大家都努力进步的前两年,我因生活在远离三叶草本部的地方,没有继续跟着组织一起进步,现在在pick up,有一定的困难。不过,知道晚了恰好是最好的开始,我更加珍惜现在重新发现不足迎头赶上的机遇。


上午因有其他不可退却的工作,错过了米菲老师上午的课程,感觉错失了整个宇宙。下午一来到,已经《捉小熊》尾声了,米菲老师要我们续写下一个猎人捉小熊和小熊反捉的场景。大家都在刷刷刷开始画,我刚到,云里雾里,经过郑洁同志提醒后,我才进入轨道。郑洁都快画好了,我还没有头绪,突然,看到晓芝的心心,于是我就来灵感了,我记得有一本绘本,也是类似这样的对立大战,后来就靠一点爱的力量把恶霸也降服了。我想“兵者,诡道也!攻城为下,攻心者为上!”于是我就想出来这个场景:猎人想用喷雾降服小熊——小熊画花——花有真真香味——猎人吸花香——打喷嚏——再吸——猎人被花香感化(被美好感化)——从此和平共处。

        我不知道这样童真的片段能给孩子多少分,但是我厌倦了还是对立抗争的方式来处理两个人的联系,他们完全可以很好地相处,但是猎人也不是平白无故就突然变好,肯定要有感化,这个花香,这个美好感化他,也合情合理。 当有一个组分享到,当猎人有危急的时候,小熊要不要去救他,不救行不行,这涉及到了道德绑架一个人,在这样开放式的问题,最担心就是孩子一边倒地支持某一边,比如支持救猎人,不救就是不好。这样用道德绑架了一个人的行为,他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这一点,我自己还是没有看出来,米菲老师一点评,豁然开朗。也觉得,故事妈妈在众多孩子面前讲故事,不单只停留在讲故事,还得对一些感情上的,道德上的引导,否则,很容易误导孩子,也跟番茄老师说的,“不通过培训就贸贸然给别人家的孩子讲故事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故事妈妈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谢谢米菲老师。


作者: fandy    时间: 2016-9-25 15:22
B03 刘艳玲
做一场读书会并写心得
中秋节同学月饼趴主题故事会

一、故事会方案
时间:中秋节,915日上午9:00-中午1:00  故事时间:10:00-11:00
地点:罗湖某小区,Fandy同学家楼下活动区
参加人员:Fandy班上的同学11个小朋友
活动内容:中秋月儿圆,我们小聚一团,听故事,玩游戏,做冰皮月饼
故事讲述人:刘艳玲,
延伸活动协助人:同学妈妈 蓝老师

二、故事环节设计:
选择与中秋节主题相关的月亮绘本,《遮月亮的人》
将孩子们分成两组,小组PK的形式进行活动,小组长选择自己的组员。
先让孩子们回顾与中秋节有关的活动,告诉孩子们中秋节的由来,中国人将月亮喻为团圆与圆满的象征,用明月寄托美好的情感。由月亮引入我们的故事。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提莫隆终于获得了遮月亮的证书。
遮月亮这门职业很不寻常,需要他每天晚上
将一块宽大的布盖在月亮上,遮住月亮的一部分光辉。
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因为这样遮出来的月牙儿
能让夜空变得更美,还能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的节奏。
可是没想到,
小提莫隆居然把能让他轻得像空气一样的药丸弄丢了!
这下子,还有什么办法能登上月亮,
去接替即将退休的老扎莫隆呢?
整整一夜,提莫隆都在伙伴们的帮助下,
想方设法地到月亮上去…… ……
最终在大家伙齐心协力的帮助下,提莫隆终于登上了月亮。
这是绘制特别精美的绘本,整本书用了我大爱的蓝色,月相的变化描绘的特别精致,满月犹如夜明珠,月芽儿则变化着盈亏挂在深邃的夜空,让夜色温柔而恬美。

三、故事延伸环节
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这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这是一个充满力量的故事。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如此善良,热情,他们乐于帮助提莫隆。最后他们用团结的力量帮助提莫隆架起了长长的友情之梯,让提莫隆挨个顺着他们的肩膀爬上大伙搭成的人梯爬山了月亮,让提莫隆完美的完成了任务。故事的结尾让孩子们在带着对月亮和美丽的夜空无限的想象中体会团结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通过游戏的过程让孩子们学会团结和彼此帮助。
游戏环节
两组孩子分别得到一张报纸,想办法让所有组员都站到纸上,一个也不能落下,谁先落下就算输,输的一方将纸撕掉一半,两组再PK,如果在固定时间内两组的组员都能站稳,那么就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PK,输的一方撕掉纸的一半继续PK。直至纸张变得不足以站稳。

这月亮的人.jpg (340.67 KB, 下载次数: 318)

遮月亮的人

遮月亮的人

作者: fandy    时间: 2016-9-25 15:27
B03 刘艳玲
故事会总结
故事会在中秋节的起源与传统庆祝方式,节日的象征意义及人们用月亮代表团圆和寄托情感的方式,引出月亮的故事。
故事过程中伙伴们非常认真的听着,总能从故事中获得故事所要表达的团结所带来的意义。
延伸活动采用分组的形式玩踩报纸,每个组员必须都站在报纸上,脚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落地,落地即输。如两队同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则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决定胜负,输的一方将保纸撕半,直到一方的报纸站不住所有人,另一方报纸较大的获胜。
整个游戏过程让孩子们体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IMG_0636.JPG (94.63 KB, 下载次数: 251)

IMG_0636.JPG

IMG_0481.JPG (147.85 KB, 下载次数: 215)

we are a team

we are a team

IMG_0485.JPG (104.32 KB, 下载次数: 217)

IMG_0485.JPG

IMG_0479.JPG (130.93 KB, 下载次数: 196)

IMG_0479.JPG

作者: SmileySophie    时间: 2016-9-27 10:51
A004  李素慧(孕妈Sophie)读书会方案与心得


       《这是什么?这是谁?》《捉小熊》故事会方案

                                             
讲故事时间:2016年 9月25 日
讲述绘本:《这是什么?这是谁?》《捉小熊》

讲述人:孕妈Sophie   

一、作品解读:


《这是什么?这是谁?》:这不是一本讲故事的书,而是一本有魔力的书。看起来很简单,都是平常的图形和画面,一个齿,两个齿,三个齿。可是......这是什么?这是谁呢?先忍住,别着急打开,放飞你的想象力先来猜一猜吧!

《捉小熊》:亲爱的你,一定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吧。可是你听说过“神笔小熊”吗?故事里的小熊有一只魔法铅笔!这支笔可以帮他摆脱所有麻烦!可爱的小熊不管走到哪儿就画到哪儿,他的魔法铅笔会让所有画的东西都成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危险,都能平安度过!

二、活动重点:通过两本想象力爆棚的图画书,拓展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
三、活动过程:(活动时间为60分钟)

1.故事讲述(40分钟)
a.暖场:Sophie唱故事会的信号歌曲提醒小朋友们坐好听故事。(歌词:故事会就要开始了,开始了,开始了。快快坐好!)

b.手指谣《Rock,Scissors,Paper》(由剪刀石头布来两两组合,可以变换组合成不同的小动物,选这个手指谣的目的是要跟所讲故事的主题所互应,也作为打开脑洞的一个小热身)
c.故事讲述
《这是什么?这是谁?》
《捉小熊》
开放式的提问,允许和鼓励孩子讲出不同的答案。
2.延伸活动-想象力大爆炸(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来选择延伸活动)(时间:20分钟)
A.疯狂涂色游戏(年龄:3-6)
B.大胆拼贴游戏(年龄:3-6)
C.多种可能性骰子游戏(年龄:3-6)
D.天马行空乱做画(年龄:4+)   
E.我来说你来画(年龄:6+)
   
   
活动心得
由于孕晚期身体不适,Sophie没有组织一场正式的故事会,只是找了同栋楼里居住的5个小朋友(5-6岁)在楼下长凳上讲了《这是什么?这是谁?》《捉小熊》这两本书,孩子们对于这样需要脑洞大开的书接触的并不多,但是在鼓励下也终于敢于开口表达自己的各种猜想。受活动场地限制,延伸活动没有进行,方案设计的延展部分只是停留在猜想阶段。但Sophie以前在班级里带着3-6岁幼儿多次玩过其中的一个延展游戏(多种可能性的骰子游戏),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游戏兴趣。

                 


作者: SmileySophie    时间: 2016-9-27 10:51
A004 李素慧 (孕妈Sophie)第三讲作业  学习心得


    跟着米菲上课除了大开我的脑洞,还收获了许多的感动与感悟!
一个蝶变的美好故事
    米菲课上,PPT上出现了卡尔爷爷著名的绘本《好饿的毛毛虫》里最后毛毛虫华丽变身为蝴蝶的那一页,五彩斑斓的蝴蝶上隐藏了它吃过的种种食物的颜色,这让我突然想起那句You are what you read! 这是卡尔爷爷在暗示我们“看过的书,就犹如吃过的食物,但是他们最终会成为身体的一部分”这个道理吗?不管怎样,我都非常喜欢这个解读。因为读过《小王子》的孩子,小王子会成为ta身体的一部分,读过《奥特曼》的孩子,奥特曼也会成为ta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不仅要给孩子们读书,而且要读好书给他们听。
Suri和妈妈一起搭建狗窝的童年故事
米菲讲到了“同理心”,就是成年人要做到真正的“懂孩子”,需要我们葆有一颗童心,俯下身去看待孩子们世界。Suri曾经在一段时间内疯狂的迷恋上了“哈利”系列,以至于自己都认为自己就是一只小狗狗的时候,米菲做到的是彻底的满足Suri,甚至还陪着她搭建装修多所狗窝。这个故事带给我感动的同时,也提醒着我将来要去更懂ta。
先做一个合格的故事妈妈,再向优秀出发
做一个合格的故事妈妈,首先不能做“危险”的故事妈妈。首先要持有正确的价值观,带给孩子们正面积极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故事会设计之前要深思熟虑。
没有所谓的低幼书
认同这个观点的同时,我也认为并没有所谓的适龄图书。一本书,有可能适合0-99岁,不同年龄的人读了可能get到不同的点,有不同的感受罢了。低幼书,高龄段的孩子就不适合吗?关键在于读书人特别是故事妈妈对于这类书的挖掘,以及如何深挖的考验。《走啊走》和《捉小熊》就属于此类,针对高龄的孩子,可以延展出团体游戏或想象力再创作的活动。
设计更有意义的延展活动
延展活动不仅仅局限在表面功夫上,要设计得有意义,就得做到不单单为了延展而延展,首先就不能脱离故事本身,这就需要要对故事先理解得透彻,再做提炼,只有做得够深入,才能将延展活动不流于表面。比如说读了《捉小熊》,延展活动就设计为“折纸小熊”这类手工活动,并不是说这样的延展不可以,因为并没有完全的对错,可以不可以。只是需要我们故事妈妈仔细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活动来替代。如果暂时还是没有头绪,在保证价值观正确这个大方向的情况下,这种方案也是在现阶段可行的,需要的是我们故事妈妈在今后的日子里多读多练来提高“业务水平”。
没有“熊孩子”,只有“熊”故事妈妈
米菲提到了控场,问题提问和多手准备的注意事项,这也是一场故事会成功与否的关键。提问问题要是开放的问题,否则就会作茧自缚。若是一不小心带着孩子们跑偏了话题,还要能机智得再带回话题上来。准备故事会的时候即使做了PPT也要两手准备,万一有突发情况,至少不要影响了讲故事前的美丽心情。这几点,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却是最需要练的功力,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成人眼中的“熊孩子”搞得出糗,变身为“熊熊”的故事妈妈。
大家一起去捉小熊
以《捉小熊》为例,米菲鼓励大家脑洞大开,进行脑力激荡。见识了大家大开的脑洞,让我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严重不足。感觉自己的大脑还是太拘谨,放不开。米菲的专业点评,更是让我收获良多。立志在今后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尽量跳出框架,大胆想象,打破思维定式。
总有那么一句话能打动你我
如果你们希望花朵绽放得热烈美好,那么请在春天时就投入行动。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多读!多思!多练!







作者: zlk127    时间: 2016-9-28 09:13
我的儿子刚满8岁,小学2年级刚开始。  他喜欢自己翻阅诸如《小学生迪克比》之类的漫画,也喜欢听我朗读长篇儿童文学。他有时自己翻翻绘本看,像已经翻烂的《轱辘轱辘转》和《巴巴爸爸》。他听我读书的时候,有时会问我几个小问题,不过是关于书中情节的期待或者质疑或者表达他的一点想法。他自己阅读的时候,比较安静。  他不喜欢某些诗歌。  他说:这是女孩子读的。  我笑。  原来,8岁的少年认为诗歌有性别之美。   要搁以前,我觉得这是孩子的爱好而已,我不必做什么。  可是,我渐渐地观察到:  读一首他喜欢的童谣,他会翻来覆去读到背诵为止。——他喜欢的,是逗趣、绕口令一样的童谣。风格相对单一。  除了他的喜欢,其他童谣、诗歌、故事书,他只是淡淡地,读完就完,像完成了一件任务一样。  鸟飞过,一点痕迹都没有的样子。  玩玩具也是,他拿在手里,选个地方趴着,嘴里念念有词,玩了就完。没有更多的对玩具的热情、思考、提问和探索。  至于手工、作业,做了就做了,谈不上反思和创造。  ……  这里面,固然有一个人兴趣爱好不同的原因,但是,也暴露出一个共同的本质:  缺乏主动思考,缺乏主动学习。   而米菲老师在教师节给我们上的这一堂故事妈妈成长课,我觉得,归根结底就是“主动阅读”四个字。  主动阅读,读什么?怎么读?  1 读儿童  一上课,老师以艾瑞卡尔的《从头动到脚》为例,和我们愉快地做了一节“课间操”,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  米菲小结:(亲子)阅读基础篇三要点:热爱、同理心和静待花开。  (后来,我认为,这是跟儿童一起从事任何活动的情感基础和心理基础。)  就“同理心”而言,米菲强调大人放低身段,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阅读。  孩子的视角?当随时空的转换而不同吧?  初生的婴儿,小耳朵捕捉到的爸爸妈妈的阅读,应是那一份来源血缘的深情?也许,跟内容毫不相干……  2岁的孩子,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关注的是自我?  3岁入园,6岁入小学……孩子的天地逐渐宽阔,视野无死角无限放大,再一起进行的阅读,无论深度还是广度,应另当别论吧?  这样的“同理心”,落实到一对一的亲子阅读,是米菲在女儿2~3岁时,一起搭建了温馨的“哈利”狗窝满足孩子当下的身份认同。落实到一对多的故事会现场,是米菲一直强调的同一本“所谓”低幼绘本,幼儿园有幼儿园的读法,小学低年级有低年级的读法,中高年级有中高年级的读法。——绘本如何读?首先读读儿童。  回头看来,工作坊上,《走啊走》的延伸方案呈现中,A组小伙伴们针对4-6岁小盆友设计的表演类游戏“我演你猜”适合该年龄阶段孩子的心智特征,也有兴趣点。  为6-8岁的小盆友设计了一个益智游戏的延伸,老师点评:思路不错,游戏难度待提升。——这就是对儿童心理的准确把握。  换句话说,阅读带领人设计出的延伸方案,是让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心智发展程度的孩子流于肤浅始终热闹一把?还是示范给孩子一条探索之路?是原地踏步?还是轻推一把?   《捉小熊》的延伸方案呈现中,F组的小伙伴们针对4-6岁的小盆友设计了“抓小熊”即兴表演类游戏,巧妙借鉴了耳熟能详的“丢手绢”游戏,有趣又适龄。  针对6-8岁小盆友,F组设计了“见招拆招”的语言类游戏。在4-6岁游戏基础上,难度提升,带给孩子的体验不同,留给孩子的启发同样提升。  (呵呵,为我所在的低调F组小小傲娇一把!)  而老师分享的自己曾经参与的《7号梦工厂》故事会现场,延伸开始时,老师“任命”现场小朋友为“7号梦工厂云朵设计师”,简简单单又举轻若重的一句话,让孩子们有了角色代入,投入其中。  自始至终,老师一直强调从书本的阅读开始,做足铺垫,去到延伸,来到“表达”这个出口。阅读带领人需要努力的是做有质量的“铺垫”,而对孩子们的表达,一定抱持静待花开之心。   2 读文本  (亲子)阅读进阶篇:文本阅读、图画阅读和延展阅读。  如果读儿童还是诗外的功夫,那么,文本则是作诗推敲的真功夫。  时间有限,老师重点讲述了“延展阅读”。  我认为,延展阅读,其实是检测读书品质的试金石。一本书,从打开开始,就不仅仅是作者的表达,读者的吸收采纳才是这本书当下的意义。  作为一个为孩子读书的大人,角色有两面。一是输入者,主动地、有选择地接收了书本信息,另一面,作为输出者,如何有技巧地输出给不同的孩子?  米菲说,但凡要做一对多的故事会,之前她一定会在家做一对一的亲子阅读。从和自己孩子的共读出发,观察一个孩子和阅读人、和书的互动,得到某些启发,再去到故事会现场做阅读。(铺垫从一个人阅读到一对一阅读开始。)  虽然课堂上没有专门拿出时间讲解图画书的“文”和“图”,但是,以下书目的分享和带读印象深刻。  首先是《好饿的毛毛虫》。这本经典书目,我一直视它为认知类的低幼绘本。可是,米菲问:最后一页,蝴蝶身上的颜色有观察到吗?所有之前吃下的食物的颜色最后都呈现在蝴蝶身上。——这何尝不像孩子的成长呢?孩子成长过程中吸收到什么,长大就会呈现出什么。  童年的阅读,也如此。  心细如发地观察到每幅图的细节,前后联系比对提炼,才会引发后续的思考和深度的认知。  《走一走》也是我理所当然认为低幼的绘本。要让我读,最多读出个乐趣,膜拜作者的画工。可是,米菲在为这本书的导读中写到:  能够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好而有趣的事物,并对之表示欣赏,这是一种能够体察和表现爱的能力。《走啊走》里的那个男孩,“精神抖擞”地走啊走,眼睛笑眯眯的,双臂挥动带风。爱笑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能够发现好好玩儿的孩子,内心里也是明朗愉悦的啊。从蚂蚁到蟑螂,它们各种有趣的“走啊走”,何尝不是孩子眼中最好玩的“走啊走”呢。  课堂上,米菲将这本书归了个根:抓特征!有了对文图如同火眼金睛般地精准把握,这本所谓的低幼书便可以读出不一样的味道。  (墙裂推荐米菲老师的个人公众号,内有宝藏。)  再比如,《捉小熊》。固然有安东尼布朗一贯的大师级画风,可是要我来读,最多也是读出个神笔马良的味儿来。  米菲带领大家看《捉小熊》的图,猜测文字内容,再图文结合细读。米菲说:这本书也是一个形状游戏,然后如数家珍把布朗大师的《形状游戏》系列、《小熊》系列糅合到一起分析。  原来,这些书的主题,都是面对困境时的应对态度。  ——漫漫人生路,何处不困境?!  ——之前,我仅仅把它们视作游戏类绘本。  于无声处的润物,还得看阅读带领人对手上读物的主动了解程度。  而小伙伴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足以引起我的记录和思考。  《走一走》的延伸环节中,C组小伙伴们设计了关于礼仪教育的延伸,老师点评:你们抓住的是“环境”主题,由“环境”延伸到“礼仪”,思路不错。但是,文本内容的“环境”不是人为选择的环境,是书中每个主角的天然生存环境。它在这样环境下的“走”,不涉及礼仪,关乎本能。  这就是对文本内容抽丝剥茧的分析能力。失之毫厘的偏差,也许引起的主题延伸就牵强附会。阅读带领人自己也会在实践中遭遇小听众的“不配合”,容易带来挫败感。  同样,E组小伙伴在《走啊走》的延伸中,头脑风暴了此书的多个主题可能:身份认知、职业认知、情绪认知、环境认知……并设计了“我说你演”的即兴表演类游戏。  现场示范之后,台下大人观众们普遍反映“混乱”。米菲点评,问题大致有:  1 游戏“闷”:设计难度偏大。建议降低难度。  2 观者“乱”:主题大而全,包罗万象却不明就里。建议深挖一个主题即可。  3 铺垫不足:场景、人物的设置脱离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建议回归到孩子们熟悉的校园生活。  台下的我听得微微冒汗:低幼绘本,几乎一目十行,可是,设计的延伸却不一定回到这本绘本阅读的本身。  我想到之前我曾经热火朝天参与的故事会们,有几场延伸是做足了文本阅读这门功课?  3 读自己  课堂上,老师不亏“金句王”,金句频出。  课堂开始于《从头动到脚》,一起跟着绘本hi完。米菲小结:如果故事讲述人自己没有对书的热爱,如何做到感染听众?  所以,亲子阅读开始前,请自行阅读自己的若干观,包括儿童观、阅读观等等。  《走啊走》的延伸呈现中,很多小伙伴设计的讨论问题是预设答案的。  比如,因为设计了“礼仪” 的主题,所以忍不住问出的问题是这样:  “小盆友,请问在图书馆是不是要安静走路啊?”  米菲“小盆友”答:“我咚咚咚地走!”  “那小盆友,如果在图书馆咚咚咚走路会怎么样啊?”  米菲“小盆友”答:“我就要咚咚咚走路!” ……  这个情景是我经常会遇到的画面。  尴尬多了,我会反思:我做一场故事会,初衷是什么?我是披着故事妈妈的外衣行思想品德老师之职么?  我的心态,有多宽广?我的接纳程度,有多深?  《捉小熊》的续写续画中,近50个小伙伴的想象力多数令自己都不满意:  有小熊和猎人结婚的童话结局…… 有小熊利用各般先进武器终于打败猎人的结局…… 有小熊“奴隶翻身”一定要制猎人于死地的结局…… 有小熊需要猎人写保证书才能饶恕猎人的结局……  所有的落笔,都是大人们童年、阅历和想象力的写照。  米菲点评:  1 大人们续写的结局,要么共生,要么对立,是静止的结尾。  2 大人们续写的结局,是成人世界的缩写。原著中,小熊面对猎人做出的所有反抗都是没有伤害性的,是自保的。——小熊骑着的那只象征和平的大白鸽,在大人们续写的时候,似乎无影无踪了……  相比而言,米菲在给小学二年级的小盆友读完这个故事后,铺垫了一个场景(低龄小盆友,指定场景,而非开放式场景——这就是深谙儿童心理的铺垫):  如果小熊接下来遇到一条河,猎人再度追上来,怎么办?  二年级的小盆友会说:小熊用音符在河上搭桥离开。  二年级的小盆友会说:  我继续往前走,我看见一条大河,猎人在后面追着我,我该怎么办?我拿起笔,我想在河面上画了一只帆船,漂洋过河;我画一座桥,走在桥上非常安全;我要画只大鸟,带我飞过河去;我想画五只热气球,带我飞上天;我画只鲸鱼,把我带到河底,然后再浮出水面;我给自己画一对翅膀,飞上天空;我要画一条隧道,从河底钻过去;我画一片乌云,让它飘在猎人的头上,哗啦哗啦下起了阵雨。  ……  好吧,不必为我们汗颜。  应该庆幸我们这一代妈妈一直走在自我学习的路上,争取让下一代孩子们再来续写童书的结局时,能够读到更多良善的人性。  老师说,阅读的时候,重过程,重体验,轻表达。  老师说,做故事会的时候,台下做加法,台上做减法。  老师说,多读,多思,多练。  我还曾听老师说:你看到了我在台上读故事,你没有看到我在台下学了两年心理学。  ……  老师火眼金睛的解读,一针见血的点评,不仅仅是老师在孩子出生之后亲子阅读练就的。想来,也许,从老师少年时读完一个图书馆的书开始,视野、逻辑、情怀……已开始破土而出。  做故事会,本质是做共读。共读之前,先单读。读清楚自己,读明白儿童,读完整一本书,再来说,故事会。  再看看我的8岁的儿子,我隐隐觉得,我可以轻轻推就他一把,因为,我开始了主动成长,我感觉到了主动带来的力量。  无限感恩遇到三叶草,遇到所有恩师,遇到一起学习的小伙伴们。  (回放课堂内容如有误,欢迎指正。引用多来源老师个人公众号。)
作者: eyretree2016    时间: 2016-9-29 16:11
SmileySophie 发表于 2016-9-27 10:51
A004  李素慧(孕妈Sophie)读书会方案与心得

Sophie真是游戏大王呀!一定要多向你请教!
作者: E029婷    时间: 2016-10-3 14:02
B06 李婷婷 作业:读后感
               《秘密朋友夜西米》读后感
  刚拿到这本书,我就对书名感兴趣了。“秘密朋友”?究竟有多神秘呢?封面的小朋友为什么穿着睡衣在飞?带着这些问题,我翻开了第一页……
  可是当书中以浓重的黑为背景颜色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还是诧异了:写给孩子的绘本不通常都是鲜艳或明亮的颜色吗?为什么会用浓重的黑色呢?又带着各种好奇,我接着往后翻看。“艾瑞克不喜欢说话……大们们问他是不是害羞,可他就是不回答”,“艾瑞克只是不喜欢说话”,“反正,他也用不着说话”……我渐渐明白了安东尼使用黑色的用意了,它表达了艾瑞克的心理,不喜欢说话,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可是有一天,他遇到了小女孩玛西亚,他们一起放风筝。这时,我发现画面也从黑色变成了白色,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本书大概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小男孩艾瑞克不喜欢说话。其他的孩子都叫他“哑巴艾瑞克”。大人们以为他只是害羞。其实艾瑞克只是不喜欢说话,因为他的秘密朋友夜西米会替他说。艾瑞克把自己和假想的朋友夜西米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他遇到了喜欢放风筝的小女孩玛西亚,与她成为了朋友。突然有一天,夜西米不见了。
  看完绘本之后,我又赶紧去了解作者和绘者。原来这本书的作者是格温·施特劳斯,绘者是大名鼎鼎的安东尼·布朗。安东尼·布朗的作品获得过许多奖项,其中包括两次凯特格林威奖和三次库特马斯勒奖、德国绘本奖、安徒生大奖、荷兰银铅笔奖及艾米克奖。阅读安东尼·布朗的作品,时常会惊讶作家心思的缜密、幽默风趣的表现,而其书中所带给孩子们的希望与愉悦,是儿童文学作品最难能可贵的珍宝。他的插画中大都带有超现实的成分,这些神奇而幽默的元素,常常暗示了读者安东尼对事物的想法。了解了这些之后,就难怪我一开始会对绘本中使用浓重的黑色那么好奇,原来安东尼·布朗早就给故事埋下了伏笔。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绘本:罗伦·乔尔德的《我太小,我不能上学》。里面的妹妹劳拉也说过她有一个朋友,“隐形朋友”索林森。这些其实都是孩子的成长心理:内心“住着”一个懂自己并一直陪伴自己的贴心朋友。
  虽然很快读完了这本绘本,但感觉还要再多读几遍,尤其是画面中的一些细节部分。突然感悟培训时,几位老师都会强调:有些绘本是要精读的;精读和泛读要相结合。确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吧!

作者: Lolita2011    时间: 2016-10-6 08:01
G002  李桂   学习颜色识别
一、主题绘本《棕色的熊, 棕色的熊, 你在看什么?》
二、故事会的设计流程 : 打算去附近公园的小孩子滑滑梯游乐区或者小区找些有兴趣的孩子们讲. 开场:读标题, 看书本封面, 问问孩子们棕色的熊在看什么呢?然后引导到, 让我们看看这只棕色的熊在看什么?
三、故事会人员安排:一个主讲人,老公担任摄影义工
四、故事会道具制作:涂涂乐之类的书籍或者卡纸和蜡笔, 用于涂色
五、延伸  
1)        延续书本内容, 问问在听得孩子们看到了什么? 听听每个孩子的回答.
2)        如果孩子们会方言, 让孩子们也各自用方言演绎
3)           准备涂涂乐之类的书籍或者卡纸, 让孩子们涂色. 涂完后不要纠正孩子们涂色的正确与否, 以免抑制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棕色的熊,棕色的熊, 你在看什么”故事会
时间9月17日 上午10:00-11:00          地点:龙城公园滑滑梯区
10:00-10:10        活动开始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        小朋友做自我介绍
10:10-10:20        童谣热身        一拍拍手,二摸摸胸
三搅搅,   四拉弓
五搓搓手, 六打重
七听话,   八掐腰
九放下,   十坐好
10:20-10:40        讲故事        按照书本讲故事, 中间穿插动物叫声.普通话讲完, 再用方言讲一次, 增加乐趣.
10:40-11:00        延伸         1)        延续书本内容, 问问在听得孩子们看到了什么? 听听每个孩子的回答.
2)        如果孩子们会方言, 让孩子们也各自用方言演绎
3)        准备涂涂乐之类的书籍或者卡纸, 让孩子们涂色. 涂完后不要纠正孩子们涂色的正确与否, 以免抑制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G002  李桂   故事会总结
         开始做计划前, 我特意看了几个同学第二次故事会的帖子, 从中也收获不少. 一直觉得自己做的不太像是一个故事会: 没有任何经验(害怕在人群中发言) 没有一个固定的场地, 没有固定的小朋友. 相对于那些面对10多个小朋友, 甚至三四十个孩子的故事会, 确实差的不止是一点点. 但是, 我也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 慢慢的进步. 也希望多少能影响听故事的孩子们能体会阅读的兴趣, 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值得欣慰也让我感到惊喜的是, 我1岁8个月的孩子又爱读书了, 时常捧着书要大人读, 不管我们是在干活, 吃饭 或者休闲. 好像读书就已经成为了他的一个习惯, 玩一会了, 他就会捧着书来找大人. 虽然专注力还没有回到以前, 不能一次听完一本书, 也还不太愿意去接受一本新书. 但是,能有目前这样的表象, 我已经觉得很欣慰了.
         考虑到之后的周末老公要外出, 我缺少拍照义工, 所以趁着老公在家9月17日一大早, 我们就一起去了公园.  天气很好, 因为还早,滑滑梯区小朋友并不多.  看到有个小朋友刚从滑梯上滑下来. 我拿着书本蹲下来问他, 是否原因听这本绘本. 小男孩欣然同意了. 担心小朋友觉得手指遥无趣, 我调整了顺序, 首先讲故事.  接着陆陆续续又来了三个小朋友, 三个大人. 看来孩子们都还是挺爱看书的. 讲完后, 我开始做手指谣, 孩子们也跟着做起来. 然后又做了一遍手指谣. 做完后, 看到孩子们还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我于是问孩子们是否愿意再听一次呢. 三个后来的小朋友高兴的表示同意. 满满的满足感, 那种感觉是任何其他事物都无法带来的. 关于延伸的1.2点内容有做. 因为场地的原因, 延伸3就没有做了.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故事会, 我也感觉到自己在慢慢的进步

1.png (551.72 KB, 下载次数: 343)

1.png

作者: Lolita2011    时间: 2016-10-6 08:11
G002  李桂   第三讲心得
           等待着, 等待着, 盼望着,盼望着,迎来了故事妈妈成长学院中级班第三次课程<打开悦读魔法盒>.  每次上课, 当时我都会觉得很受益. 过后, 真要让我写点课后感, 一时还真想不起来. 还好我当时有录音. 为了这次作业, 我又重新听了一次录音. 真后悔没将米菲老师的点评作业录下来. 到现在作业的点评我已经不太记得了. 那天 还没开始正式上课,米菲老师就给我们上了一课—如何应对意料之外的事件. 由于上课的教室被另用, 我们没有教室上课了. 临时”升级”到一个大的会议室.  由于课前做足了准备, 米菲老师甚至做好了用不了PPT的心理准备, 最后投影仪又能使用了. 老师给的建议就是在事前要多做考虑, 多做准备,不能过于依赖单一种表达方式. 课程中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点: 在课程中米菲老师穿插了大量关于她的孩子的事例. 这让我觉得很亲切, 也让我认识到原来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那些疑问,犹豫和彷徨 大家都会有. 同时,参照米菲老师的做法,对于处理自己孩子家的问题,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二点: 就是要有同理心.在现在的这个功利的社会,大人们更多的是功利心,比较心.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做的比别人好就高兴.做的不如别人就责骂;不协助孩子分析问题,不给任何引导,只是简单的要一个比别人好的结果.拿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来和自己孩子的短处比较.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就像每个大人都是不同一样.大人能做的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协助孩子分析,引导孩子,享受追寻的过程,慢慢发现孩子点滴的进步,这样就足够了.第三点:孩子是没有问题的,所谓孩子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想要有个怎样的孩子,自己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大人.言传不如身教.对孩子有千万要求,大人全都是背道而做,孩子耳濡目染,怎么可能成为希望的那样.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这个意思吧.自己都做不到何必去强求孩子呢?自己都做到了,不用担心,孩子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上米菲老师的课程,不仅仅学到了不少阅读绘本的知识,还学到不少育儿经.   

作者: carrie_xiaomr    时间: 2016-10-6 11:16
D05 肖美蓉 第三讲作业 米菲老师的讲座心得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用于我在三叶草故事妈妈初级及中级班的学习中显得尤为贴切。从今年4月23日初次走进三叶草故事妈妈课堂,到现在的中级班进阶学习,一路走来,我感觉自己仿佛一块早已干瘪多年的海绵,正一点点汲取着知识的养分,逐渐充盈,并慢慢开始呈现靓丽的色彩。。。这一切,都是跟几位老师不遗余力的传授分不开的。可以说,这几个月里,我不仅学到了从前从未学到过的亲子共读方面的知识,认识了很多象我一样求知若渴,热情似火的故事妈妈,而且认识了几位大师级的儿童阅读及亲子共读专家。我的生活,从此有了巨大的变化。。。。。
    我对之前几位老师授课的心得体会已经做过一些总结,在此就不重复了。这里主要想谈谈第三次课程的收获以及米菲老师带给我的心得体会。那天开场不利,先是教室门没有如期打开,后是临时课堂没电没音响,一番等待,一番折腾后,米菲老师的课终于开讲了。与其他老师不同的是,米菲没有直接切入主题,而是先来了一个暖场;大家一起动以来,轻松愉快,现场开始有些兴奋了。其实,50个女人的课堂本来就不可能安静得下来,更何况接下来的那只《棕色的熊》,通过几位故事妈妈极富特色的方言,加上夸张的面部表情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把整个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米菲老师的课程主题是:打开悦读魔法盒——共读技巧进阶,主题内容主要是讲述如何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共读。提高阅读的技巧,帮助孩子们更快更好的吸收书中的养分。“台下做加法,台上做减法”“多读,多思,多练”。。。米菲老师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了作为一名故事讲述人,怎样才能把握住共读的方向,以最充分的准备,不变之中应万变,将最好的状态,最佳的方式,把故事呈现给小听众。
    接下来,米菲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共读了英国作家安东尼布朗的《捉小熊》。一只憨态可掬,毫无心计的小熊走在森 林里,谁知却有两个凶狠的猎人准备捉住他,小熊毫无防备。。。。。读者们都为小熊捏着一把汗!故事的情节跌宕起伏,结局出人意料。故事的最后,米菲老师给了各组开动脑筋的机会,续写小熊的故事结局。作为D组,我们希望小熊能够继续利用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几枚钉子,把即将追上的猎人乘坐的汽车轮胎扎破,这样一来,猎人再也无法追上小熊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小熊远去。。。。。。米菲老师指出,我们组设计的将手中笔当做小熊的神奇画笔的假设不妥,另外,我们设计的延伸方案目的不够集中,容易给听众带来歧义,米菲老师的点评让我明白,一个好的故事会,不仅需要有一个好的开始,更需要有个好的延伸,如果延伸活动不能很好的突出故事主题,有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时间过得飞快,米菲老师的课在大家不舍的情绪中结束了。无论是上午的讲座还是下午的工作坊,都给我带来了更多更深的启迪。相信在今后的亲子共读及故事会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做一名合格的故事妈妈。

作者: AnnyOnline    时间: 2016-10-8 17:44
编号:E03+ 懿 + 方案主题:体验不一样的走啊走,感受走的乐趣

一、做一场读书会并写心得


故事会:《走啊走》
主题:体验不一样的走啊走,感受走的乐趣
时间:2016年10月6日(周四)16:30-17:30
地点:益田社区
义工:懿讲述
对象:3-6岁混龄小朋友   3~6人
延伸活动:
1)模仿游戏——你走我也走。大人走在前面,边走边说“请你像我这样走”,说完停下;小朋友走在后面,边走边说“我就像你这样走”,模仿大人的走路动作;大人的“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是夸张的,也可以是加上声音及手部动作的,比如蹲着走,单脚跳着走,像螃蟹一样横着走,像老爷爷一样驮着背走,老鹰抓小鸡一样张开双臂走;在小朋友熟悉游戏规则之后,可以由小朋友在前面带领,大人在后面模仿;可以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一起玩,也可以多个小朋友一起玩。
2)协作游戏——我们一起走。大小朋友们排成一列,牵着前面一位的衣角,成为一队蚂蚁;蚂蚁要出发去寻找方糖了,请所有的蚂蚁同时迈出左脚、再同时迈出右脚;这队蚂蚁需要前行、转弯;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一起走的乐趣,同时也在游戏中一次次地尝试,解决如何互相配合、如何协调一致的问题。
3)用表演的形式进行故事续编。除了宫西达也说到的走啊走,你还知道其他的走啊走吗?他们是怎么走的,请你演给大家看。

作者解读:
作者:宫西达也,日本著名绘本作家。出版了近70部绘本作品,是目前最活跃的日本绘本作家之一。其作品风格温馨、诙谐、结构曲折,独树一帜,在家长和孩子中具有超高的人气。曾获得讲谈社出版文化奖绘本奖、读书推进运动协会奖、日本剑渊绘本奖等多个大奖,在日本家喻户晓。其作品主要由有《神奇糖果店》、《你看起来很好吃》、《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好饿的小蛇》等。

作品解读:
坐太久,该起来动一动啦!一起走进草丛间、地道里、海洋中,甚至穿越到侏罗纪世界去散步吧!
小蚂蚁排着队伍,一个接一个,整整齐齐地走啊走;鳄鱼的肚子快要贴在地板上慢慢走;螃蟹很快地“哒哒哒哒”跑走了。你知道章鱼怎么走路吗?那么,蜈蚣呢?还有……阿飘?猜猜看,是不是像僵尸一样“咚吱咚吱”跳着走?
各式各样的生物都加入行列,快来看看还有谁也来了?
讲故事时好好玩的宫西达也,写的故事也总是那么好好玩,就像粉丝们给他起的“恭喜大爷”的花名,也是透着好好玩的味道。《走啊走》里描写了最寻常的“走”这件事儿,不寻常的是,那些我们也许不曾注意到的“走”,却是那么地令人开怀。
丰富的拟声词,故事情节中兼具节奏感,相当适合学说话的小小孩练习、语言爆发期的小朋友认识发音。可以边读边模仿动物走路,感受自己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变化与功用。让人发现其实“说话”是一件好有趣的事情,我们使用的语言是这么美!

活动内容:
1)预热(10分钟):游戏导入,请你像我这样做-韵律操:《小手拍拍》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伸出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挥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转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握起来,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
小脚小脚走走,我的小脚走起来,
小脚小脚走走,我的小脚抬起来,
小脚小脚走走,我的小脚踮起来,
小脚小脚走走,我的小脚跑起来,
小脚小脚走走,我的小脚蹦起来。

2)故事讲述(20分钟):
a.猜测
b.模仿
c.直接讲述

3)延伸活动(30分钟):
a.模仿游戏——你走我也走。大人走在前面,边走边说“请你像我这样走”,说完停下;小朋友走在后面,边走边说“我就像你这样走”,模仿大人的走路动作;大人的“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是夸张的,也可以是加上声音及手部动作的,比如蹲着走,单脚跳着走,像螃蟹一样横着走,像老爷爷一样驮着背走,老鹰抓小鸡一样张开双臂走;在小朋友熟悉游戏规则之后,可以由小朋友在前面带领,大人在后面模仿;可以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一起玩,也可以多个小朋友一起玩。
b.协作游戏——我们一起走。大小朋友们排成一列,牵着前面一位的衣角,成为一队蚂蚁;蚂蚁要出发去寻找方糖了,请所有的蚂蚁同时迈出左脚、再同时迈出右脚;这队蚂蚁需要前行、转弯;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一起走的乐趣,同时也在游戏中一次次地尝试,解决如何互相配合、如何协调一致的问题。
c.用表演的形式进行故事续编。除了宫西达也说到的走啊走,你还知道其他的走啊走吗?他们是怎么走的,请你演给大家看。


故事会心得:
1)故事开始前的预热比较顺利。游戏导入,请你像我这样做-韵律操:《小手拍拍》,孩子们很快就会跟着我一起做。

2)故事讲述。采用猜测、模仿和直接讲述混搭的模式,小朋友们还是很有兴趣集中注意力的听我讲述完了这本《走啊走》。

3)延展活动。故事讲述是在小区中心广场,所以相对是比较开放的空间,在做活动预热,及讲述过程,特别是延展活动的时候,路过的小朋友,在旁边玩的小朋友都逐渐加入了进来。绘本的有趣好玩,吸引了不少孩子。

4)犹如课上米菲老师所说,做故事会,一定不要急着开故事会,而要先学会阅读,读懂童书,保有童心。而我做故事会还是属于初步菜鸟阶段,所以在做这个故事会前我先参考了米菲老师公众号上分享的经验,以及三叶草故事妈妈茶茶在三叶草万科营地的先车之鉴。有了两位前者的经验分享,再加上回顾米菲老师第三讲课上的《打开悦读魔法盒》之基础篇、进阶篇、提高篇,先自己从阅读及延伸中反思是否会获得快乐,用“热爱”、“同理心”的角度出发,再结合“多读,多思,多练”。所以从故事会的结果看,明显比之前的两场故事会要好多了,但不足之处是,自我的“金点子”、“延展新思路”还是没有完全打开,是在吸取及参考了两位前车之鉴的基础上进行多次练习,慢慢熟悉及体会一场成功的故事会所带来的喜悦。

作者: AnnyOnline    时间: 2016-10-8 17:45
编号:E03+ 懿 + 第三讲心得

第三讲:2016年9月10日,共读技巧进阶,米菲:《打开悦读魔法盒》心得

米菲老师以艾瑞·卡尔的《从头动到脚》热身运动轻松带领大家进入开心课堂。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告诉大家:自己先从故事中体会到快乐,融入到故事中,然后学会互动、快乐、感动自我。提点:台下做加法,台上做减法。并无私的分享故事会秘诀:多读,多思,多练。

在三叶草故事妈妈成长学院初级班的时候米菲老师的讲座题目是《从故事读懂童心》,尊重儿童成长的规律;尊重儿童情绪的发展;在阅读童书的过程中共同成长。那次课上米菲老师说:“你自己过得都不快乐、幸福,怎么要求孩子快乐、幸福”;而这次课上米菲老师又提出“你自己都没有一桶水,你怎么给孩子一滴水?”是的,只有在自己更好的成长的同时,孩子也会有所改变;只有先做好自身的提升,才能自然而然的影响到周边的人。

先总结下此次课程的要点。

一、基础篇(针对大人的自我反省)
1.热爱
2.同理心
3.静待花开

二、进阶篇
1.文本阅读
2.图画阅读
3.延展阅读

三、提高篇
1.互动式阅读
2.游戏式阅读(a.手工;b.益智游戏;c.角色扮演)
3.表演式阅读(a.语言演绎;b.创意表演;c.即兴表演;d.舞台剧)
4.延伸式阅读(a.多版本阅读;b.多媒体阅读;c.多语言阅读;d.大师阅读;d.主题阅读;e.纵深阅读)

以《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为例,进行语言演绎。课堂上大家用不同的语言版本(粤语版、英文版、湘西话等各方言版本)欢乐搞笑演绎。

以宫西达也的《走啊走》为例,进行一本书的分层次阅读。
课堂上,米菲老师将这本书延展方式总结为“抓特征”!
《走啊走》的延伸环节中,A组小伙伴们先分享,她们选取非常有趣的“我演你猜”模仿游戏和“百万富翁”走格游戏进行延展,将欢乐与智慧相结合,寓乐于教。C组小伙伴们设计了关于礼仪教育的延展,老师点评:抓住的“环境”主题,由“环境”延伸到“礼仪”,思路不错。但是,文本内容的“环境”不应该是人为选择的环境,而应该是自然生存环境。它在这样特定环境下的“走”,不涉及礼仪,只关乎本能。E组小伙伴们在《走啊走》的延伸中,头脑风暴了此书的多个主题:身份认知、人物认知、情绪认知、环境认知……并设计了“我说你演”的即兴表演类游戏。比如:放学时,路边盲人怎么走?孕妇怎么走?红绿灯前,交警执勤时怎么走……现场示范之后,台下大人观众们普遍反映“混乱”。米菲老师点评:a.游戏“闷”:连自己都不能在游戏中找到欢乐,孩子们又怎么欢乐的起来。b.观点“乱”:主题大而杂,包罗万象却不够突显特征,建议深挖一个主题即可。c.铺垫不足:场景、人物的设置脱离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也就是课堂上所说的缺乏“同理心”,对象是4-8岁,建议回归到孩子们熟悉的校园生活。整体感觉:跳过感知,直接输出(没有注重过程和体验);跳离孩子的认知(缺乏同理心);主题多而杂,且设置的框架太多。

做为E组参与成员,听了米菲老师的点评,回想米菲老师所讲的共读技巧基础篇(热爱、同理心、静待花开),阅读的时候要重过程、重体验、轻表达,我们延展的是有多失败啊。多读、多思、多练不是说说而已,而是要落到实处。做故事会,一定不要急着开故事会,而要先学会阅读,读懂童书,保有童心。就像米菲老师所解说的《好饿的毛毛虫》,化茧成蝶,你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才会成为什么。

最后,以米菲老师PPT上狄金森的诗做为这次课堂心得结束语吧。

没有一艘船
能像一本书
也没有一匹马
能像一页跳跃的诗行
能把人带向远方
——狄金森


作者: 放勋妈妈    时间: 2016-10-9 16:19
F03    王娟   故事会---神笔小熊的冒险之旅

  当安东尼布朗遇到憨态可掬的小白熊,就像是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在玩一个又一个的形状游戏,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险境,小小神笔显魔法,总能出奇制胜。

时间:2016年09月25日,上午9:30-11:00
地址:广州凤凰城步客之舟社区图书馆举
故事义工:Jessica  

内容:1. 暖场游戏---《从头到脚》
      2. 绘本故事——《捉小熊》                                                      
      3. 形状游戏---《捉小熊》故事续编
      4.延伸书目《小熊总有好办法》
活动人数:15
参与年龄:5-12岁

一.活动准备
    知道安东尼布朗,缘于《我爸爸》《我妈妈》,后因《形状游戏》对他有了一定的印象,对他产生感觉是因为《朱家故事》,《公园里的声音》则激起想了解他的兴趣,《捉小熊》把这种情感又推了一把。每读一本他的作品,就像有着某种力量,吸引你去了解他更多;每读一本他的作品,又让你对他的喜欢多添一分。

    故事会选定了《捉小熊》的书目,为了对他这个系列的风格有更多了解,所以同时也准备了《小熊的童话大冒险》《小熊进城》《小熊总有好办法》。
《捉小熊》更像是前三本的进阶,所以故事会想重点讲这一本,同时,想在延伸的时候引入《小熊总有好办法》。这是我最初的想法和方案,后来实际上,延伸时把另三本都读了一遍,应孩子们的强烈要求。
  
二.活动过程及反思
    1. 暖场
       这一期故事会,来了十几个,跟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绝大多数都是生面孔。所以,我照常介绍了自己,也表达了想认识他们的欲望。基本都是6、7岁的孩子,介绍自己的时候也都落落大方,然后我很快记住了他们的英文名。

      引导他们站起来,活动一下四肢。用了米菲老师在课上暖场的《从头动到脚》,一边说一边做,孩子们的热情一点一点调动起来。后来,想追求那种整齐划一的气氛,再来一 次。然后孩子们就不太买帐,形式不妙,就见好就收。我放低音调说:我是乖宝宝,我会坐下来,安静听故事。孩子们也陆续跟随指令坐了下来。

    2. 绘本故事《捉小熊》
       故事开始了。这一次,除了手中的这本书,没有借助PPT,孩子们围坐一圈。边讲、边观察、边预测。参与度很高,虽然显得有点喧闹,大家一嘴一舌,但是目光都聚焦在图画上。
    3. 故事续编
       首先给孩子们设置了一个场景:小熊遇见了一条大河,猎人追上来了,怎么办呢? 请你画出你的故事
       所有孩子都动起笔来,有些画得快,有些速度慢点。
       然后请画得快的孩子自己发挥想像遇设场景,鼓励他们画出更多。同时也给了随同来的大人笔和纸,请他们脑洞大开,也来画画自己的小熊故事。
       画完之后,孩子们分别上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大人没有小孩放得开,对于小朋友来说,想像力还是稍有欠缺,或许是这类的活动参与不多。遇到大河,无一例外,全部画的都是船,对于这种情况,现在想来。引导上也缺乏一些经验,如果在肯定孩子们的同时,问问:除了用坐船的方式,是否还有其他办法可以过河呢?也许对于打开思路会有帮助。

    4. 延伸书目
       原计划是再给孩子们读《小熊总有好办法》,旨在带领他们共同感受安东尼布朗关于神笔小熊系列的绘本故事风格。孩子们兴致极高,看我另外带去了三本,强烈要求读完,所以最后当然都读了。关于这种风格的印象,相信会有较刻的印象。

   5.反思
      热身环节,要求再次重复之前的动作,想达到整齐的效果,确实有点急功近利。幸好反应敏捷,及时做了调整。
      绘本讲述过程,仅仅只是一本书而已,书的内容选得适合,控场拿捏到位,无需花哨或者过多的技巧,也能吸引孩子的目光。
      故事续编过程受个人经验的局限,引导方面待进一步提高。
     总的来说,虽然没有什么道具,或者绘本之外的东西。仅仅只是在文本上多一些准备,多了一点思考,然故事会下来,整体效果还是较为满意。所以,准备原来是沉下心来,深入到绘本本身。



作者: 放勋妈妈    时间: 2016-10-9 16:21
F03  王娟   第三讲 米菲《打开悦读魔法盒》   学习心得     
      番茄的第一讲,给了我们一个整体的架构。如果做一场故事会,从哪些方面入手准备,如何关联。
      朵米妈的第二讲,引领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怎样做书单,如何把思路打开,把视野放宽。顺便启蒙了一下思维导图。
      米菲的第三讲,纵向深挖,赤裸裸的干货。

       如果说中级班的故事会培训是教我们捏小人,番茄教会我们做骨架;朵米妈带领我们填充肌肉,捏好五官和四肢;米菲大概就是教我们如何给小人充实内在器官,试图要把泥人变活人吧。秋雪会教我们什么呢,好期待。不过,似乎有点跑远了,言归正传。

                                                                              低幼绘本的多年龄层打开方式

        我们常说:绘本适合0-99岁的人看。
        一方面,我们承认绘本的无年龄化; 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自觉地把绘本按年龄层进行划分。确实,给孩子选把适合的绘本,首先会考虑阅读对象的年龄。这是基于理解的需要,考虑到儿童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难度太大,内容较深的绘本,不太适合年龄太小的婴幼儿。这点比较容易理解
       但作为一些我们常常归于低幼的绘本,我们特别喜欢。但似乎极少把他们介绍给一些年龄稍大的儿童,特别是小学生了。一方面,我们不屑,太简单了,是不是?另一方面,也许更多的是,我们不知道如果在年龄稍大的孩子面前呈现。也就是说,我们尚且还十分缺乏这样的功底和能力。
       米菲的这一讲,汗颜呀!
      《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常常被推荐用于低幼绘本的启蒙,有涉及数字,识物认知,科学(毛毛虫长大会变成蝴蝶),除了内容,还有有非常合适低龄发展的洞洞书,或是立体书的形式。可是,你知道吗?毛毛虫咬过的每一个食物的颜色,终究印在了破茧成碟后的蝴蝶翅膀身上。不光是我,多少给孩子读过千万遍的妈妈们也都表示,不曾关注这点。我们还敢说,这本书只是合适低幼启蒙吗?赤裸裸的哲学味道有木有?那些食物的颜色,像极了我们每个人曾经的经历和体验,总会在我们日后的成长路上彰显那些过往的曾经。而我们一直关心和关注的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我们给孩子所提供的,我们的孩子所经过的每一步,他们看过的每一本书,吃过的每一口饭,我们陪伴他们的每一个日子......都会深深烙在他们的心里。

       《从头动到脚》,我一直没收,太简单了。中级班,米菲拿来作为热身,我们都同50多人的成人噢,大家玩得如此HIGH,弯弯脖子、耸耸肩。现场硬有无数人研究怎样表演驴踢后腿的样子会更逼真,怎样才是真的扭屁股而不是扭腰。然后我把同样的故事读给我九个月的小儿子,他很快学会了像企鹅一样扭头。我多次反复给他边读边做动作,他乐呵呵地笑,特别开心。我把这本书给我一岁半的小侄女读,她每次都特别兴奋特别卖力地做动作;我还把这本书带进我的故事会,那十几个七八岁的孩子,在这个故事里也充分展现了他们的童真。

      《走啊走》一起走进草丛间、地道里、海洋中,甚至穿越到侏罗纪世界去散步吧!
小蚂蚁排着队伍,一个接一个,整整齐齐地走啊走;鳄鱼的肚子快要贴在地板上慢慢走;螃蟹很快地“哒哒哒哒”跑走了。你知道章鱼怎么走路吗?那么,蜈蚣呢?还有……阿飘?猜猜看,是不是像僵尸一样“咚吱咚吱”跳着走?各式各样的生物都加入行列,快来看看还有谁也来了? 小男孩来了,他怎么走?“一、二、一、二,走啊走。我精神抖擞,走啊走。”
        这本绘本,如何玩?
       1岁以内的,我们读给他听,演给他看。让他对这些动物的特征有个大体的认知,孩子可以指指点点的时候。玩玩我来说,你来指的小游戏。比如说:请你的小指头告诉我,蚂蚁在哪里呀?
       1-3岁的,玩玩模仿游戏---我走你也走,大人走前面,孩子后面跟着走;或者大人来说,孩子来做;
                       还有比如游戏,我来做你来猜。孩子来做,大人猜;或者大人做,孩子来猜;
                       还可以延伸到其他一些动物上了,比如小猫怎么走,小猫怎么走。
       年龄再往上,4-5岁,除了以上的游戏,可以再深入,设定场景。大家协作一起演了,比如,动物狂欢节、螃蟹遇上了危险、蚂蚁发现了食物...
       再到6-7岁,学龄儿童。可以走出绘本之外延伸了,米菲老师故事会之后,分享的孩子们语言类延伸:
                      “树蛙,走啊走,一跳一跳,一跳一跳,蹦着走,走累了就紧紧抱着树枝不撒手”
                      “蜘蛛,走啊走,扯着丝线走呀走,走来走去,一张网就织完了”
                      “琵鹭,走啊走,盯着水面走啊走,小鱼小鱼在哪儿,我的肚子好饿哦。”
                      “我和妈妈,走啊走,小小手拉大大手,左脚,右脚,左脚,右脚,我们迈着一样的步子走啊走。"
        简直是《走啊走》新篇呀,思维再放开一点,年龄再大一点的孩子,观察一下世间万物,思维再放开一点,一定可以有更多形式的走啊走。

      《捉小熊》此次课上的实践内容。米菲一再要求大家做分层方案,4-6岁及6-8岁。 我们组头脑风暴之后,4-6岁仿”丢手绢“游戏设计了”捉小熊"的玩法;6-8岁从语言游戏的角度,采用的是“见招拆招”,意在引导孩子把脑洞开个更大一些。
        而在课上,我们都玩了一个共同的游戏,就是《捉小熊》故事,续画续编。我同时也将这个游戏带到了这次的故事会实践中,除了让故事会中的孩子去画去编,也鼓励现场家长共同参考。也许每一个故事都不一样,也诚如老师如讲:所有的落笔,都是大人们的童年、阅历和想像力的写照。那一幅幅作品,画出来的都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认识。但也这同时说明,这样的一个游戏,他是有普适性的,是可以人人都能参与的,只是大家所到达的点不同罢了。

       我想,日后,对于所谓低幼的绘本,我会采用更为敬畏的态度。也许他呈现的内容很简单,文字很短很少。但是,如何深挖他的内在,如何引领孩子到达什么地方,首先一定是,身为故事妈妈的我自己视野要更宽广,要走得更远,挖得更深刻。而如何达到这样的境界,修的是内功。

     具体怎么做,米菲金句来指导。

   附米菲金句:
       金句一:台下做加法,台上做减法
       金句二:多读、多思、多练
       金句三:重阅读、重体验、轻表达







作者: zlk127    时间: 2016-10-9 17:03
F02 小雪  第三讲  《形状游戏》故事会
国庆期间,邀请儿子班上同学来家里读绘本,响应者寥寥。虽然,平时,也有妈妈在班级群里说到去年一年进课堂读绘本受孩子喜欢。但是,离开课堂这样的环境,读绘本,似乎成了一件随时可以丢弃的事情。


最后,家里来了一对兄妹。哥哥8岁,妹妹4岁。3个孩子的故事会,4岁-8岁。

家里没有米菲老师的指定读物,选了安东尼布朗的《形状游戏》。

读这个故事,其实重点是我在绘本阅读中的成长。
1 对大师的了解。

儿子大约2-3岁的时候,我买了著名的《我爸爸》《我妈妈》。但是,自身的局限,我很难将这两本书演绎得精彩。所以,儿子一直不怎么待见它们。我也没兴趣了解。此时的我,不知大师。

后来陆续有机会读到大师的作品解读,尤其是读到《朱家故事》,我突然觉得大师好伟大。伟大得我不敢接近。满画面都是各种小机关,我不知道如何解释,也不知道从何去了解。所以,对大师自然畏惧三分。

结果,中级班前三讲的学习有两讲跟大师有关。在朵妈和米菲的带领下,在小伙伴们的讨论中,渐渐鼓足勇气走近大师。

2 对大师作品的了解。

大师是著名的“超现实主义”!!多么艰深的名词!吓到我好些年。

既然理解不了这些专业术语,我就把自己当成一无所知的小盆友,去发现大师画面的逗趣之处,去解读大师文字讲述的故事吧。

正是这样安慰了自己,我才敢再一次来读《形状游戏》。

上一回读,是儿子4-5岁的时候,完全不懂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很难维继。

故事开始了。


题目一读,孩子们以为这是一本游戏书,结果一打开,颇有失望。故事采用倒叙结构,开头很中规中矩。

去美术馆的路上,故事依旧风轻云淡,可是画面开始有了机关。

儿子的同学接触绘本少,基本没有看图的习惯。屡屡被我提醒来看图,小伙子都会嘎嘎地笑。美术馆的建筑藏有那么多秘密。
接下来,美术馆里的每一副画,我刻意折叠书本,先只读原画面,再来打开后面的画。小伙子们笑声不绝于耳。找各种不同,找各种好玩。

书读得不快,充分的时间去找图中的乐趣和表达想象。

事实表明,孩子们很接受这样的方式。

故事读完了,自然邀请他们一起做形状游戏。可是,小男孩同学不愿意,我没有勉强。

我们相约下次一起去美术馆逛逛。

自然,作为大人的我们,必须先做好一场展览的功课,然后,引导孩子们回忆《形状游戏》都有哪些看展览的方式。比如,设身处地、找不同——往大了说,人与人的交往,何尝不是实践这些所谓的“技巧”和方式?




作者: jessica1977    时间: 2016-10-11 19:51
A05 郑杰  故事会:微生物--看不见的魔法师 时间:2016.1011
地点:南天社区
对象:4--6岁小朋友
故事方案:
一、开场
    以闪卡形式集中小朋友记忆力,尽量选材动物、植物
二、故事引入
     从小朋友认识的大动物、大物体到小动物、小物体,让小朋友们对大小有概念,随后引出最小的,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微生物,是世界上很小很小的生物,光是蚂蚁的触角上就有几百万个,可是,它们却能让高山崩塌、把海水染红,还能把石头变成土壤、让天空飘起雪花……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神秘空间吧….
三、故事讲述
     微生物无处不在,
四、故事延伸
     如何保护自己,尽量让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远离身体,让孩子想办法,并动手以图画形式展示。讲讲自己身边的微生物。
五、故事总结
     开场前,小朋友们比较 混乱,哭的,闹的,和妈妈撒娇的。看到如此混乱的局面,又是第一次面对不熟悉的群体讲故事,我拿出来事前准备的秘密武器:闪卡。开始为小朋友们闪了几组蔬菜、植物、交通工具、动物、乐器,小朋友们的注意力慢慢集中过来。于是开始闪卡记忆,随机编排了一个故事将20张闪卡串了起来,然后让小朋友们说出20张闪卡都是什么,边提示边鼓励,小朋友们各个兴致高昂,注意力空前集中。连大人都参与其中,这个闪卡游戏以后故事会还可推广。
    但是延伸不够,脑洞开的不够大,感觉有点虎头蛇尾,全程高潮,只有收尾不够响亮,这个还需要磨练。

314234533159355052.jpg (242.56 KB, 下载次数: 228)

314234533159355052.jpg

174180736522385277.jpg (174.51 KB, 下载次数: 208)

174180736522385277.jpg

作者: ROLA1516    时间: 2016-10-11 23:31
作业三选二:
1. 写一篇读后感
2. 做一场读书会并写心得 (必选)
3. 第三讲心得 (米老师最希望看到这个)

回复本帖,注明中级班学号、姓名、主题名。


截止日期:
2016年10月15日前
中级班学号F04  罗兰  
1、写一篇读后感
*查理和劳拉系列之《喂!等一下,那是我的书!》读后感
在没收到中级班的书包之前,我从来没接触到查理和劳拉系列书,书包中有一本就是《喂!等一下,那是我的书!》,因为查理和劳拉实在太有趣了,所以又把整套的查理和劳拉的书买了回来一本一本的和虎子一起看,每次都是看得哈哈大笑,然后很能引起虎子的共鸣(本来我以为这个系列的书是家里有两孩儿的才能引发共鸣的好吧,我承认我还是太自以为是了),而这本《喂!等一下,那是我的书!》是我和虎子读得最多,记得最熟的一本;这本书(准确讲是一系列书)讲的是两兄妹查理和劳拉,当劳拉非常着迷一本书《甲虫、臭虫和蝴蝶》的时候,无论看过多少遍,都想要再看,而且把图书馆里的这本书当作是自已的书,没找到的时候大声嚷嚷,而后看到别人借走这本书的时候,又耍臭无赖,满地打滚。。。而用为哥哥的查理,始终很有耐心、想尽办法来引导、满足劳拉,最终成功的转移了劳拉的注意力并接受另外一本同样有趣的书,从需求和要求的角度来讲,查理把劳拉的要求成功转化成了需求并满足了劳拉的需求,从而让劳拉的情绪得到化解;这个故事把劳拉这个小人儿的心理描写非常到位,就如平时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小孩儿刚刚发生的一幕,而查理哥哥的处理方式,其实是给家长们支招:这个问题原来可以这么解决,根本不需要大动干戈、上纲上线。。。在生活中,带孩子的宝妈都会遇到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而怎么解决需要多角度的思考、多维度的方法来化解。


2、作一场读书会并写心得
*查理和劳拉系列之《喂!等一下,那是我的书》读书会
准备工作:
1、把绘本《喂!等一下,那是我的书!》扫描、配色、配乐、制作PPT,以便在读书会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大屏幕,避免因没有看过这本书的小朋友没有兴趣及共鸣;
2、制作道具:在绘本中出现的几本其它的绘本(只做封面即可),如罗马、百科全书、立体书以及猎豹与黑猩猩等,还有装扮成小姑娘劳拉的头饰等;
3、故事讲完会作了延伸活动:角色扮演;
4、事先安排好维持秩序和录影的义务人员;
*《喂!等一下,那是我的书》读书会心得
1、读书会后进行了角色扮演的游戏,这个延伸活动非常棒,很多小朋友积极的参与其中,即对故事有更深的理解,又展现放松的肢体语言,符合小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2、这本书中间段落有些凌乱和啰嗦,可以一笔带过不用每页每字都要读到,把故事的大意和大方向表现出来即可;
3、当我扮演的劳拉在地上打滚耍臭无赖时,听故事的孩子们哈哈大笑,他们全都GET到了故事的梗点,所以孩子是心思澄明,理解能力很强的;
4、很多小朋友的爸爸和妈妈没有带孩子作过这种读书会或是延伸活动,对孩子的身体发展很有障碍,现在有些孩子的身体都非常的僵硬,这是需要警惕的;

















作者: 芝吱    时间: 2016-10-12 10:09
A03晓芝
书评  莎莎的月光

Sam, Bangs & Moonshine
借来这本书,完全是因为快到中秋节了,月亮的书都拿来看看。

这本书的画风很有水墨画的感觉,除去封面,整本书的绘画颜色只有金、黑、白、灰,像极了iphone的配色。从画面和文字看起来,这是一本不那么现代的作品。而后的查询也证实了这一点,这是一本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作品。


只是让我吃惊的是,这是一本凯迪克金奖的作品。在凯迪克奖越来越偏向画面的现在,回过头去看六十年前文字这么多的作品,别有一番风味。


首先是标题《Sam, Bangs & Moonshine》,直译过来就是《山姆,邦丝和月光》,但是中文译名确实《莎莎的月光》,简直太妙了。

Sam在英语中实际上是个男女通用的名字,不一定是印象中的山姆大叔,译者在这里用了莎莎来表明主角的女孩身份,还带有那么一点娇俏的味道。

Bangs是封面上面那只黑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黑猫是寓意着吉祥的含义。而在中世纪的欧洲黑猫被认定是女巫的宠物,专为女巫服务的精灵。所以在一个美国人的作品中出现黑猫,要么就是说明不吉利,要么就是表明莎莎家极度的贫穷,只有一只别人都不要的黑猫与莎莎作伴。

Moonshine这个词也有意思,直译就是月光。在美语中还有私酒的意思,是指非法生产的高酒精度的蒸馏酒,因为避免被发现所以蒸馏通常在夜间进行。下一次有人请你喝moonshine,千万不要以为那是什么平和的饮品。Moonshine在这本书里面的含义则是“空想—— foolish talk or ideas.”莎莎的世界充满了moonshine。

因此,这本书的中文译名为《莎莎的月光》,不得不说神来之笔。

翻开书,扉页上面大大的轮船上面居然有长颈鹿,渔网里面是什么呢?我认为那是香蕉(少年派的即视感),小泳却认为是大鲸鱼,大鲸鱼在黑猫的眼中,就是一条条美味的小鱼。孩子的想象力实在令人称奇。

而这本书,讲的就是游离于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女孩莎莎的故事。

莎莎的一切言论在大人们的眼中都是moonshine,她坚持美人鱼是她的妈妈,而实际上她的妈妈早已不在;她认为她有袋鼠和狮子做宠物,而实际上她只有一只黑猫;她喜欢和黑猫交谈,而事实上她这是和自己对话;她有一辆巨龙战车无所不能,而事实上她整天呆在家里等待父亲捕鱼归来。

究其原因,莎莎的moonshine都是她逃离现实的产物。没有妈妈,就想一个世界上最温柔最美丽的妈妈;没有拉风的宠物,就从传说中找来袋鼠和狮子;没有出门游玩的机会,就想象一个巨龙战车。她年纪并不大,但是要担负洗碗铺床扫地等家务活。这些moonshine给她带来了乐趣。

她真的不懂人之常情吗?其实她懂得,只是通过黑猫邦斯的嘴说出来而已。

但是,这些moonshine也阻碍了她和世界的正常交往。她有了想象的朋友,就忽视了现实的朋友托马斯。托马斯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友,他相信莎莎的话,相信袋鼠宝宝的存在,他热衷于寻找袋鼠宝宝,其实就是维系连接在他和莎莎之间的纽带。

莎莎的父亲意识到了女儿对现实的逃避,他告诉莎莎“只说真事,不说月光,月光会惹麻烦”。

Moonshine真的惹了麻烦,托马斯和邦斯,这两个最理解莎莎的伙伴,都因为月光在暴风雨之夜遇险。莎莎的理智占了上风。她开始抛弃一些moonshine,首先是美人鱼,然后还有狮子和袋鼠,但是她还是留下了会说话的黑猫。莎莎开始和她的moonshine告别,不是说她完全不要想象力了,她是与她虚构的世界告别,开始融入到现实世界中来。


莎莎的父亲挽回了一切,托马斯的生命,拖着长长狮子尾巴的小袋鼠——沙鼠,还有会说话的黑猫。他用大智慧和行动力给女儿指明了方向,所以他告诉莎莎“月光有好有坏,关键是分清楚”。

最近其实读了不少类似的绘本,比如《一起玩》,《秘密朋友夜西米》,《蓝色房间》等等,都是讲现实和想象之间的切换。Moonshine不是洪水猛兽,正确的面对就好了。

孩提时候,我们需要有一个莎莎父亲一样的人,告诉我们“月光有好有坏,分清楚就好了”;成人以后,我们需要找回一点moonshine,平衡现实和理想的距离。
作者: skyheart99    时间: 2016-10-12 10:50
B02 吴媛

《打开悦读魔法盒》工作坊心得
        三叶草中级班第三讲,米菲为我们带来《打开悦读魔法盒》。
        首先讲到的就是共读的诀窍。米菲卖了个关子,让老学员回想一下之前讲过的内容。各种花样的答案让米菲有点小小的失落,幸好有乐言爸救场:“大家想想王宝强……”一屋子人都蒙了,包括米菲。这么紧贴时事的时髦话题,跟共读诀窍有什么关系?乐言爸得意地继续提醒:“王宝强主演的最著名的电视剧叫什么?”“士兵突击!”“王宝强扮演的角色叫什么?”“许三多!”“啊?!原来如此……”,一下子唤起了很多人的共同记忆:共度诀窍无外乎“三多”——多读、多思、多练。不愧是姑父+段子手,别开生面的提示让我再也忘不了这个“三多”诀窍了。这也是我们在给孩子们讲故事时需要培养的技巧,借用联想的方法达到生动的记忆。
        正式讲座的开始,米菲带我们利用绘本《从头动到脚》做了一个热身运动,一群大人模仿着绘本里的动物,从头到脚做了一次热身运动。这个绘本是我第一次看,一眼就喜欢上了。它抓住了小孩子爱模仿的特点,用夸张的画面,配合简单的动作,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跟着绘本上的动物开心地做着各种动作,边做边得意地说“我会!”多有成就感!作为成人,看了这个绘本,也会放下矜持,没心没肺地做着这些简单而又有趣的动作,回归到童年的时光,无心的快乐……这正是米菲提到的:“只有你自己乐在其中,才能感染你周围的人。如果自己都不觉得快乐,怎么说服别人快乐?”
        《好饿的毛毛虫》这本书给孩子们读过很多遍,之前都是简单地读文字、看图片,缺少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作者为什么会这么写?为什么会把图画成这样?错过了不少精彩的编排。今天听米菲问到:“请大家观察一下蝴蝶翅膀的颜色……”才注意到,蝴蝶的翅膀,留下了它曾经吃过的所有食物的颜色。孩子们就像蝴蝶一样,所见所闻所思所学,都会在幼年的他们心中打下烙印。
        是啊,最好的父母是榜样,只有自己做出表率,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儿子今年上二年级,爱听故事,但不爱看书,听我讲故事、听米菲讲故事都很积极,就是不肯自己拿书看,我只好自己捧着书念给他和妹妹听。现在想来,自己捧着书津津有味地读故事的时光,是不是也会作为他们心目中越来越清晰的形象,在他们的行为、心理上刻下深深的烙印呢?用父母的身体力行去影响孩子,少拿手机、多看纸质书,自己爱阅读,才能给孩子传递爱读书的信息。米菲金句:“要想给孩子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我在努力让自己装上一桶水,希望能有一滴水能润泽到孩子小小的心灵。
        然后,米菲讲到了“静待花开”:给孩子讲过故事后,不要期待孩子马上能有收获和反馈,要耐心,其实那些内容已经对孩子产生了影响,只是有些孩子无法表达、表现,但终会在不经意的时候爆发出来……我有一种信仰般的认同。
        去年,儿子上一年级时,学校给家长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静待花开”,这句话,在别人可能是一笑而过的套路,而在我,却是需要长久的磨炼和修行。没有人能体会到这四个字在我心中敲击的力量。“静”之于“动”,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勇气;“待”,除了等待,还有更多的期待,甚至奢望;“花”,不知我的孩子是哪一朵花,也许是从其它星球迷失落到地球上的一颗奇花异草,也许是一棵不知道名字的树;“开”,我相信,他终究会开花,甚至结果,虽然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还需要等待多久才能吐露他的小嫩芽……我能做的,就是寻找适合他的土壤,慢慢地浇水,小心地施肥,陪伴他栉风沐雨、心怀阳光,默默地望眼欲穿……
        三叶草悦读,已经坚持了173天,从最初的应付考核,到后来的自发自愿,这近半年的时间,我接触到很多不错的绘本,了解了不少绘本大师,也养成了新的阅读习惯:看文图作者,看翻译者,看出版社,体会书中隐藏的信息。有些绘本简直不是画给孩子看的,那是孩子通过绘本之口,把自己表达不出来的心思说给大人听啊!比如:《别说你快点快点》——
        “……一个个大小不一样。一个个重量不一样。拿我跟它们比,我会紧张的。一紧张,会怎么样?一紧张,我就会发冷。一紧张,我就会缩小。四周黑乎乎的,我难过极了。……别问我为什么不会。我不知道的事情,太多太多。我说不出来的心情,太多太多。别拉我,别推我。一个个长短不一样。一个个时间不一样。所以啊,别说你快点快点。我慢慢地朝前走啦。你慢慢地走过来吧。你不会笑话我吧?我不会笑话你的。你等我吗?我等你啊。大家在一起。”
        我读了一遍,心里翻起了波澜,放下。有一天,妹妹翻出来,有一句没一句地读着,我静静地听着,眼里泛起了泪花。谁说“悦读”就一定是开心?还可以是取悦自己的内心,让它得到抚慰和成长,这就是阅读的魔力。
作者: 桃夭    时间: 2016-10-12 11:08
D04 桃夭 第三课  

作业一:《秘密朋友夜西米》读后感  

艾瑞克有一个秘密朋友夜西米,他替艾瑞克辩解,充当超级间谍,时而隐身,总是在夜黑风高里锦衣夜行~~,他是艾瑞克忠真不二的伙伴~~  

安东尼布朗的《秘密朋友夜西米》,整本故事书的基调底色都是夜的黑,所有的故事都是在黑色画布里以画框形式描述,扉页里有一扇渐开的金色大门,重重心门的开启,故事也在跌宕起伏的展开~~  

艾瑞克是沉默的,不善言语,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夜西米会为艾瑞克代言,就像艾瑞克的另一个自己。

艾瑞克就躲闪在夜西米的身后,透过黑色的面具审视外面的世界,直到小女孩玛西亚的出现~~

玛西亚的出现就像是黑暗里的一道亮光、一抹绚丽的色彩,温暖了整幅画面。艾瑞克开始和玛西亚一起嬉戏玩耍,快乐地奔跑跳跃,卸下帽子、披风和面具,另一个自己“夜西米”悄然退场~~

艾瑞克不再需要夜黑风高,不再需要锦衣夜行,不再需要封锁心门,甚至他发现自己并不是三言两语的沉默寡言,他可以快乐饶舌得像无数只鹦鹉~~  

安东尼布朗是高明的言语者,他通过色彩和画风的转变完成了艾瑞克心理转换的全过程~~

每个人都有一个“夜西米”,每个人都有另一个自我,适时的进驻和退场,才可阅尽沿途的气象万千~~


作者: 桃夭    时间: 2016-10-12 11:10
D04 桃夭 第三课

作业二:《秘密朋友夜西米》故事会

绘本讲述方案设计:  

一、讲述对象: 6岁左右  

二、讲述目标:
1.培养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如何说,如何展示自我,如何与朋友相处。
2.让孩子了解多样化的情绪表达方式。比如,高兴的时候应该如何与朋友分享,不开心的时候又应该如何婉转的表现出来。

三、讲述步骤:故事讲述及活动延展时间共为50分钟,具体步骤如下

1.故事前序引导性提问。5分钟
大家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呢?好朋友叫什么名字?平时会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玩具、分享零食吗?有小秘密会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吗,比如连爸爸妈妈都不告诉的秘密?开心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会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吗?  

2.引入介绍故事,开始故事的讲述。15分钟
艾瑞克也和一个非常要好的秘密朋友,他叫夜西米~~为什么说是秘密的呢?因为夜西米一直都是隐身的,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是不是很好奇夜西米是个怎样的伙伴呢?我们一起来进入《秘密朋友夜西米》的故事当中~~ 故事导入讲述阶段。
夜西米就像另一个“艾瑞克”,戴着魔法帽,黑面具,披黑色披风,像一个独行侠似的来去自由,为艾瑞克代言,回答一切“愚蠢”问题, 他是最最特别的朋友~~  

3.故事后感想。10分钟
你们也有夜西米这样一位秘密朋友吗?会和夜西米交流什么样的秘密呢?最后为什么夜西米会离开呢?是真的离开了吗?你们认为呢?  

4.活动延伸。20分钟
①活动方案:真心话大冒险 运用飞行棋游戏,当抛掷骰子需要退回大本营或者需要倒退时,可以让其它参与游戏的小朋友问一个问题,如果选择真实回答问题,则可以保留在原地不返回或后退,如不能按游戏规则返回大本营或者后退。
②物料准备: 飞行棋一副  


四、故事讲述方案后评估  

绘本名称:《秘密朋友夜西米》

讲述主题:做真实自然的自我表达   

故事讲述综述:  

故事讲述的过程和谐,欢乐。在培训课后进行的小型故事会,大都是6至8岁的小男孩,热情、活跃~~总是嘻哈地说,谁谁谁是我的好朋友,我会和谁谁谁一起怎样怎样。关于秘密,大都是做的小小的“坏事”,还有一些朋友之间的小约定~~

对于夜西米这样的朋友,有些小朋友倒是很好奇,追着问,是自己吗?自己同自己说话?可能对于有些小朋友有点难以理解,夜西米是另一个自我~~  

最后的延展活动方案,由于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放弃了飞行棋,直接就用了扑克牌抽牌比大小,抽到牌比较大的小朋友可以随意的问另一个小朋友任何问题~~

小朋友的问题大致是,你叫早饭了吗?你家有几个人?你最喜欢谁?……当然也有一些无厘头的脑筋急转弯小问题~~

没有过多的解释和框定问题的内容范围,开心就好~~

WechatIMG1.jpeg (129.18 KB, 下载次数: 170)

WechatIMG1.jpeg

作者: 潼羽妈    时间: 2016-10-12 11:11
E07 江瑾娟 第三课故事会记录
一、《公园里的声音》故事会流程
       活动时间:2016年9月16日晚上8:30-9:00
       活动地点:自家
       参加人员:5名四年级孩子
       参加年龄:9岁

       适逢孩子生日会,又是中秋假期,想着借这个机会给孩子们讲个故事,于是提前去图书馆借了几本《公园里的声音》,来的孩子都是大潼的同学,三年级前我曾进班讲过几个故事,所以孩子们听说我要讲故事,都很开心。
      
    首先提问大家平时都与谁一起去公园?”“公园里听到的最多的声音都有哪些?”孩子们逐一分享了自己的想法,接下来拿出本书,提到作者安东尼布朗时,孩子们马上就说出了这位作者的另一本绘本《威利的奇遇》,《威利的奇遇》我曾经在班上讲过,孩子们很喜欢,也特别期待这个新故事。看着封面,我让孩子们猜猜这本《公园里的声音》讲述的故事。孩子们非常踊跃,有的说讲的是二个好朋友的故事,有的说公园里有奇怪的声音等等……,我告诉他们,要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大家打开书,仔细观察每一页的图画,安东尼布朗先生在图画中埋藏了许多线索,等着大家去发现(我事先在书里做了些手脚,用白纸把文字部份遮挡了),孩子们异常好奇的开始搜寻着每一处的细节,每一次新的发现都异常兴奋讨论着可能发生的事情,看的出来孩子们很喜欢这么一种方式读图画书,最后我请孩子们把从图画中感觉到四种声音的不同心境及情感表达出来,四年级孩子表述能力都非常强的,大家基本上能把书中四个人物的心情准确表现出来。
故事会结束后,孩子们说自己以前看图画书主要是看文字,没有注意到原来图画也这么有趣,下次想多看看安东尼布朗的书。
二、活动总结
本次小型故事会也是临时决定在孩子生日会上讲述,因为讲过一次,所以这次更得心顺手,孩子们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过如果能有更多时间,安排延伸阅读安东尼布朗其他几本绘本就更好了。


      未完待续。。。。。。


作者: sqekl    时间: 2016-10-12 12:03
D02孙秋娥  中级班第三讲作业  
第三讲心得
孩子们开学后,终于迎来了故事妈妈成长学院中级班第三次课程<打开悦读魔法盒>的培圳,和前几次的培圳一样,都很接地气,收获颇多。但由于太懒,当时没有及时记来下,还是遗漏了很多,不过有几点还是记忆尤新。
首先是场地的意外收获:虽然馆场安排方面出了问题,给我们临时换的场地,各种缺失各种不良状况,(不是投影仪无法播放,就是话筒无声等等)让在坐从四方赶来听课的妈妈们都为这场讲座捏了一把汗。好在见过世面的班班和经验丰富的米菲老师巧妙的给我们上了精彩一课,这种情况对我们故事妈妈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安排及考验,我们每次出去做故事会时都要想到,你的准备是永远不够的,因为随时有可能会有突发状况发生。米菲老师看似玩笑话:“我都有准备好不用PPT来讲的!”也领悟到了老师言传声教的“台下做加法,台上做减法”的经验。
工作坊中记忆亮点:1、创意的热身活动,老师引入了艾瑞卡尔的《从头动到脚》的绘本,带领大家一起童真,童趣的热身起来,这一下就让我们爱上这个课堂。2、对米菲老师的认真、专业及负责任的态度很受感染,做一场读书会,自己先初略读,多精读,和自己孩子多读,再和熟悉的一群孩子读,再修正调整做正式的读书会,简单的几句话,让我们看到,虽然是公益活动,一点不马虎,一点不敷衍,这样的心态是很值的学习的。3、六字真言,“多读多思多练”看似有些老掉牙的话语,可是我们成长的精髓,需要时间,需要实践,更需要行动,孩子们天天在成长,我们也需要成长。4、其后的实例分享也很精彩,互动的环节中不同版本的棕熊更是笑翻全场。
总之整天的课程,最后一看时间,只得感叹,这时间去哪了,怎么跑的这么快。
作者: sqekl    时间: 2016-10-12 12:49
D02  孙秋娥  

《司马光砸缸》故事会

这个故事会是临时在小区几个小朋友的要求下即兴开讲的,当时快要放假了,又是刚过完中秋节不久,思考着,给现在的小朋友讲点传统的故事吧,手边又刚好有《司马光砸缸》这本书,如下图。
作业解读:(摘自书评)这是一本国画大师杨永青先生的作品,古老的儿童智慧故事、质朴的真情、气韵生动的国画,优雅的中国风中洋溢着浓浓的童趣,杨老在丹青水墨间描绘出一个美丽睿智大气的传统中国。
1和孩子一起,欣赏杨老的画,享受国画艺术的盛宴
杨老的画真正称得上是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大家作品!他笔下的各个人物都会用身体说话,那灵动的眼神、生动的表情、逼真的神态、传神的动作,组成了丰富生动的身体语言,向读者讲述着他们性格、情感以及内心的微妙活动。
2和孩子一起,跟随杨老的画,步入传统文化的博物馆
杨老的画,采用的是国画中的写实手法,考究的工笔风格,严谨、工整、细腻、精致。无论是故事发生的朝代背景,还是人物的身份地位,在画前都经过周密考虑、认真查证,准备充分之后方才落笔。画中的服装配饰、发式冠带、床榻几案、鞍马舟车,都有史料出处,蕴含着不同朝代里服饰、器物、家居、出行等各种风俗文化。像《李寄除妖》中的送亲场面、《诸葛恪得驴》中的吴王宴群臣这样的大场面,更是传统风俗文化的立体、直观、全方位的呈现。
3和孩子一起,分享英雄少年的传奇故事,与他们共同成长
杨老偏爱英雄少年的故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都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热情。杨老不只是画,还自己编写,这套书的七个故事都是杨老自己编绘的。杨老偏爱英雄少年的原因,一个是人格所致,惺惺相惜;一个是出于父亲般的良苦用心,期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受到这些故事的鼓舞,成长为品质优秀的人。
现将故事会简单记录如下:
一、方案设计
1、故事时间:2016年9月25日下午16:30至16:50
2、故事主题:了解我们传统故事
3、绘本故事:《司马光砸缸》
4、讲述者:果果妈妈
5、记录者:果果妈妈
6、孩子年龄段:2-5岁
7、人数:约5人
8、时长:20分钟

[size=13.3333px]在小区的会所,我一个人坐个小凳子,没有主持,没有PPT,没有话筒,也没有太多的人,就三五个孩子围着我,当时这种感觉很享受。刚开始就闲聊,问大家在家怎么听故事,一般谁给他讲故事等等,之后问手上的这个故事是否有看过,再下来我们就大家一块来看图,大家看到了什么,猜猜讲的是什么,后来大家有兴趣时,我就开始照书讲。虽然是照书讲,也许是故事比较吸引,或者是刚才有先看图猜想过,这次听故事的现场超极安静,真是超乎我的想像。只是很遗憾当时没有人帮我们拍张照。这里借一张原来在别的地方讲这个故事的图片吧。





作者: skyheart99    时间: 2016-10-13 11:36
B02 吴媛
《捉小熊》故事会
        虽然已经是第三次举办故事会了,但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主要的困难还在于如何对绘本进行延伸。参加完米菲的《打开悦读魔法盒》工作坊之后,有几个比较不错的点子,从其他同学那里得到了一些灵感,比如《走啊走》、《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捉小熊》,在心里有了一个初稿,做起来再说。米菲也说过,共读的技巧就是多读、多思、多练。我之前才举办过两次故事会,练习还很少,越是这样,越要硬着头皮多试错,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那就先从《捉小熊》开始吧!绘本是现成的,经验是偷来的——照搬米菲2015年10月11号发表的《一起来玩脑洞大开的游戏——<捉小熊>》,依葫芦画瓢,讲故事的时候,给了孩子们观察绘本的时间:封面,停留了几十秒的样子,有的孩子发现了小熊的画笔,有的发现了领结,有一个大一点的孩子甚至直接剧透“小熊的笔是一支神奇的笔”……猎人的车上装了各种工具……讲绘本的过程中,每次小熊遇到一次危险,都会故意停一下,孩子们这时候就七嘴八舌地猜测小熊用了什么办法对付猎人。故事讲完了,做延伸,我也提出了米菲一样的问题:“鸽子飞累了,停在地面,面前出现了一条大河……小熊该怎么办呢?”孩子们还沉浸在前面的故事情节中,回答的解决方案都跟前面的办法相似。于是我让他们把自己当做小熊,假装现在神奇的画笔就在他们手里,让他们画一画有哪些办法。给了他们充分的时间后,终于冒出了自己的创意答案:搭桥、坐轮船、开飞机。嗯,这些还算中规中矩吧,毕竟平时过河也是这么过去的。接下来创意来了:画根绳子荡过去(人猿泰山?),把猎人的汽车搞坏(逆向思维),画一只鸟飞过去(受到鸽子的启发?),画一头鲸鱼让小熊骑,画一艘榴莲船划过去(榴莲船?好有想法),画一只笼子把猎人扣起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的干脆就让小熊受伤了、掉水里了,马上就有其他小朋友画了救生直升机(救受伤的小熊)、潜水艇(接住掉在水里的小熊)……果然是脑洞大开——孩子们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故事会方案】
1.主题选定: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2.挑选绘本:《捉小熊》
3.时间:10月10日 上午9点40分
4.地点:深圳市南山区鼎太风华小区宝贝U家幼儿园
5.面向听众:3-6岁小朋友
6.流程设计:
        人员安排——
                主持1人:吴媛
                摄影1人:贝贝老师
          维持秩序1人:甜甜老师
        材料:彩笔一盒,A4白纸没人一张。
     开场问答——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捉小熊”的故事,大家猜猜是谁想捉小熊呢?他们捉到小熊了吗?。
                小朋友回答:
                        1)老虎……
                        2)大象……
                        3)坏蛋……
                        4)就是没有人提到“猎人”~~~
          好,让我们来看看吧……

        延伸活动——
                鸽子飞累了,停在地面,面前出现了一条大河……小熊该怎么办呢?想象一下你就是小熊,现在你的手里拿着一只神奇的笔,你要怎么才能过河去、不让猎人抓到你呢?请你在纸上画出来吧!


【总结】
        这已经是第三次举行故事会了,但还是出了一点小状况:临近故事会,绘本找不到了……心里那个着急呀~临时换绘本?没想好讲哪一本好呢!还是坚持找找小熊吧,难道是它要跟猎人我捉迷藏?深呼吸、平心静气,一本本慢慢翻书架……终于在最后5分钟找到了!开讲之前,自己先“捉”了一次小熊,呵呵。
        这次的听众是2-6岁的小朋友,年龄跨度还是蛮大的,平时在幼儿园,主要做一些涂色的工作,较少进行主题创意绘画,所以在延伸活动时,一个4岁的小男孩一直在说:“我不会画……”后来在老师和我的不断鼓励下还是画出了他心目中的解决方法。2-4岁的孩子,还不能很形象地把自己脑海中想象的场景画面展现出来,只有一个6岁的孩子画的大船、潜水艇和3岁孩子画的桥(一条线)让我和老师们看懂了,其它孩子的画都需要跟孩子们交流,让他们自己用语言再描述一遍,我们才恍然大悟。后续针对这些孩子的延伸活动,还是以肢体或语言为主吧。

20161010_捉小熊_故事会.jpg (174.52 KB, 下载次数: 159)

《捉小熊》故事会

《捉小熊》故事会

20161010_捉小熊_故事会延伸.jpg (146.1 KB, 下载次数: 197)

《捉小熊》延伸活动

《捉小熊》延伸活动

作者: F017    时间: 2016-10-13 11:38
C05 牟海燕
10月6日故事会(2个4岁2个7岁)
故事会主题: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夜西米
绘本:《秘密朋友夜西米》是2016年蒲蒲兰绘本馆出版的图书,是由英国作家格温•施特劳斯写作,英国作家安东尼•布朗绘画。主要讲述了不喜欢说话的小男孩艾瑞克和他的秘密朋友夜西米之间的小故事。
小男孩艾瑞克不喜欢说话。其他的孩子都叫他“哑巴艾瑞克”。大人们以为他只是害羞。其实艾瑞克只是不喜欢说话,因为他的秘密朋友夜西米会替他说。艾瑞克把自己和假想的朋友夜西米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他遇到了喜欢放风筝的小女孩玛西亚,与她成为了朋友。突然有一天,夜西米不见了?艾瑞克该怎么办?
故事会设计流程:
开场暖场提问:小朋友之间互相认识,问他们是好朋友吗?有好东西会分享吗?会给对方说心底的秘密吗?如果不好意思对其他人说有没有一个可以说的对象,看看这个故事的主人翁他的秘密朋友是谁?
故事会后延伸:准备纸和画笔、信封,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写出来或者画出来,装在信封里,给自己的想给的人。
总结:对于四岁的小朋友可能对故事的寓意还不太理解,不太理解夜西米的这个人物,主要是看画面,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鹦鹉;而7岁的小朋友基本听得比较认真,人物也能够理解,但因为我自己本身水平问题故事中互动不太多,延伸也不太多。不过总体下来大朋友、小朋友都比较开心。开心的画画,大朋友还把画的画装进信封放进了妈妈的包里。

作者: 大君小雅    时间: 2016-10-13 12:31
C04 唐琳

《悦读悦美的童年—阅读技巧篇》工作坊心得

我真的是拖延癌晚期,作业截止日期是明晚,我现在(10月13日11:30AM)才开始写,而且写得是工作坊心得。距离工作坊结束已经快一个月了,现在才来写心得,貌似实在显得是在敷衍。但是我突然也在想,我现在能写出来的这些心得,是不是也恰恰就是米菲的课上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那部分,或者说最触动我内心的那部分?

再仔细回头想想那天上课的情景,首先记得米粉穿的非常漂亮,红色的裙子配上高跟鞋,头顶右侧扎了一个细细的小辫子,搭在耳朵旁边,其余的头发就这样散着。米菲上课时会时不时地用手把这个小辫子掖到耳朵后面,可是小辫子很调皮,很快就跑了出来。。。感觉米菲就是一个心理年龄还很青春的美少女。那天也恰逢9月10日教师节,辛苦美少女牺牲节假日来给我们上课。

慢慢回忆中,我想到印象深刻的有几个地方。首先最深的就是米菲给我们讲解她给小朋友开展《走啊走》这本书时的不同故事会方案,而最触动我的就是给小学生的一个方案—汉字“走”。首先这个主题就很吸引我,这个主题跟这本绘本结合得很好,又能给小朋友传授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另外,如果是我的话,按照这样一个主题来进行,我肯定会比较生硬地讲完故事,就开始给大家直接讲解“走”这个汉字及它的来龙去脉等等,就不会引发孩子后来作文中那么多生动的各种动、植物包括各种没有脚甚至没有生命的“走”的思考和输出。

另外,更不必说各种方言展示的《棕色的熊》有多搞笑。在米菲之前,这本书已经有很多人想出各种演绎方式,但是没有人知道原来这本书还可以这样“玩”,真的被大家玩坏了。

还有还有,不论是米菲在讲解自己亲子阅读的一些故事、故事会的方案,还是在为大家做点评时,所传达出来的那些育儿理念和理解,都让我很有收获。比如给女儿suri做的“狗窝”,帮她渡过敏感期;再比如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最后大家《捉小熊》时想出来的那些方案,其中有一组的方案,是反过来把猎人变小了,然后小熊觉得猎人好可怜,就必须要去救他。米菲指出我们不要给孩子灌输,“我强大我必须要做些事情拯救你或帮助你,你弱你有理”这样的理念。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且我们的生命真的是最重要的,不要被一些所谓的高尚的道德给绑架了!还记得米菲说了一个例子,说是一个中国人到了国外,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不记得了,反正就是为了保护一面中国的“国旗”差点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然后还觉得自己很伟大。所以我们要从小就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后还分享了suri看了美人鱼的故事后写的读后感,除了被美人鱼感动外,还写了一句“我觉得美人鱼不爱她的家人,因为她死了,她的爸爸妈妈姐姐们都会很伤心的!”

最后,我还记得米菲送给我们的六字真言“练习、练习、练习”,谢谢青春美少女米菲!
作者: 大君小雅    时间: 2016-10-13 12:31
C04 唐琳

《悦读悦美的童年—阅读技巧篇》工作坊心得

我真的是拖延癌晚期,作业截止日期是明晚,我现在(10月13日11:30AM)才开始写,而且写得是工作坊心得。距离工作坊结束已经快一个月了,现在才来写心得,貌似实在显得是在敷衍。但是我突然也在想,我现在能写出来的这些心得,是不是也恰恰就是米菲的课上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那部分,或者说最触动我内心的那部分?

再仔细回头想想那天上课的情景,首先记得米粉穿的非常漂亮,红色的裙子配上高跟鞋,头顶右侧扎了一个细细的小辫子,搭在耳朵旁边,其余的头发就这样散着。米菲上课时会时不时地用手把这个小辫子掖到耳朵后面,可是小辫子很调皮,很快就跑了出来。。。感觉米菲就是一个心理年龄还很青春的美少女。那天也恰逢9月10日教师节,辛苦美少女牺牲节假日来给我们上课。

慢慢回忆中,我想到印象深刻的有几个地方。首先最深的就是米菲给我们讲解她给小朋友开展《走啊走》这本书时的不同故事会方案,而最触动我的就是给小学生的一个方案—汉字“走”。首先这个主题就很吸引我,这个主题跟这本绘本结合得很好,又能给小朋友传授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另外,如果是我的话,按照这样一个主题来进行,我肯定会比较生硬地讲完故事,就开始给大家直接讲解“走”这个汉字及它的来龙去脉等等,就不会引发孩子后来作文中那么多生动的各种动、植物包括各种没有脚甚至没有生命的“走”的思考和输出。

另外,更不必说各种方言展示的《棕色的熊》有多搞笑。在米菲之前,这本书已经有很多人想出各种演绎方式,但是没有人知道原来这本书还可以这样“玩”,真的被大家玩坏了。

还有还有,不论是米菲在讲解自己亲子阅读的一些故事、故事会的方案,还是在为大家做点评时,所传达出来的那些育儿理念和理解,都让我很有收获。比如给女儿suri做的“狗窝”,帮她渡过敏感期;再比如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最后大家《捉小熊》时想出来的那些方案,其中有一组的方案,是反过来把猎人变小了,然后小熊觉得猎人好可怜,就必须要去救他。米菲指出我们不要给孩子灌输,“我强大我必须要做些事情拯救你或帮助你,你弱你有理”这样的理念。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且我们的生命真的是最重要的,不要被一些所谓的高尚的道德给绑架了!还记得米菲说了一个例子,说是一个中国人到了国外,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不记得了,反正就是为了保护一面中国的“国旗”差点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然后还觉得自己很伟大。所以我们要从小就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后还分享了suri看了美人鱼的故事后写的读后感,除了被美人鱼感动外,还写了一句“我觉得美人鱼不爱她的家人,因为她死了,她的爸爸妈妈姐姐们都会很伤心的!”

最后,我还记得米菲送给我们的六字真言“练习、练习、练习”,谢谢青春美少女米菲!
作者: 大君小雅    时间: 2016-10-13 12:39
C04 唐琳

罗湖计生中心《狼婆婆》手偶专题故事会
时间:9月21日
地点:罗湖计生中心
参与者:3-12岁的小朋友

故事讲解方案:
因为《狼婆婆》这本绘本故事性很强,画面感也非常强,所以我没有采用PPT的形式,而是直接用手偶的方式,不想把大家的注意力分散到PPT上。故事中一共有五个人物:大野狼、好妈妈、大姐阿珊、二姐阿桃和三妹宝珠。我没有把好妈妈这个角色用上手偶,因为她出现的时间比较短,而我的手又太有限(只有两只手,哈哈)。我安排的是右手戴上大野狼的手偶,左手的三个手指头分别带上姐妹仨。整个过程都是用手偶来对话,再加上声音上的配合,比如大野狼假扮成婆婆的粗粗的、有点沙哑的声音和三个姐妹的细细的声音。

因为是手偶专场,讲完故事之后,教小朋友们用折纸做一个简单的手偶。如果还有剩余,可以教小朋友如何拿着一只手偶来讲故事,比如手偶说话时,我们的眼睛要看着手偶等。

故事会总结:
故事会当天去到现场,跟故事会组织者聊起来,她说来这里的小朋友都比较小,而且这附近的人好多都是父母从外地来打工的,没有太多的意识要给小朋友看书,本来也没啥意识来听故事,但是一个传一个,来过的小朋友都很喜欢这种故事会,所以每到故事会的时候,都是小朋友很兴奋地提醒家长来参加故事会,而家长看到孩子喜欢,也就会带着过来。其实真的很感动三叶草做的这些事情,从这种小朋友特别喜欢的方式慢慢地影响他们爱上阅读,同时也会促进亲子沟通。

讲故事时,因为两只手都戴着手偶,没有办法拿麦克风,所以买了小蜜蜂。故事会头一天晚上才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只能故事会当天去买。买的时候也想着要试一下,但是故事会刚开始时,说了没几句话就没声音了,又试了一次,还是不行。于是放弃,改用声音,跟小朋友道歉,然后提示他们“我的声音好大的,大家别被吓倒哦!”我投入地讲了20多分钟,小朋友们听得特别认真,就是在互动过程中,小朋友可能因为年龄比较小,回答问题的就那么两三个,不过也还好,没有完全冷场。听完了,大家都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不过听说可以自己做手偶,大家也很兴奋,很期待。

之后计生中心的老师帮忙给大家发放折纸、彩笔等工具。因为做一个指偶不需要那么大一张纸,所以我教给大家平均分成四分,并鼓励他们跟周围的小朋友互相交换,这样自己就可以多几种颜色,也可以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

在我教的过程中,有一些家长还是会鼓励孩子自己做的,然后家长们自己也饶有兴趣地在旁边学习。虽然有一些孩子做出来的指偶歪歪扭扭的,但是能做一只自己的指偶,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最后我邀请做好的小朋友带着自己的指偶上来,用指偶跟大家打个招呼。

IMG_20161013_105206.png (492.92 KB, 下载次数: 215)

狼婆婆

狼婆婆

IMG_20161013_105146.png (555.77 KB, 下载次数: 224)

狼婆婆

狼婆婆

作者: limit816    时间: 2016-10-13 16:42
B01 黄莉敏 体验不一样的“走”


10月30日《走啊走》故事会方案

方案说明:
第一次的故事会之后,有家长反映小朋友想自己讲故事,所以这一次的故事会方案会预留一些时间给宝贝们自己发挥,将《走啊走》这个故事会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
讲述对象:3-6岁孩子与家长
关于这本书:
小蚂蚁排着队伍,一个接一个,整整齐齐地走啊走;鳄鱼的肚子快要贴在地板上慢慢走;螃蟹很快地“哒哒哒哒”跑走了。你知道章鱼怎么走路吗?那么,蜈蚣呢?还有……阿飘?猜猜看,是不是像僵尸一样“咚吱咚吱”跳着走?各式各样的生物都加入行列,快来看看还有谁也来了?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1)讲故事时好好玩的宫西达也,写的故事也总是那么好好玩,就像粉丝们给他起的“恭喜大爷”的花名,也是透着好好玩的味道。《走啊走》里描写了最寻常的“走”这件事儿,不寻常的是,那些我们也许不曾注意到的“走”,却是那么地令人开怀。        ——米菲 儿童阅读推广人
2)顶级的图画书大师是住在孩子心里的人!他好像什么都知道!知道他们在期许什么,经历什么。每一缕童稚的小心思,每一个奇谲的小幻境,每一次要爆发的哈哈大笑……《走啊走》是宫西达也献给童年的杰作!是只有童心里才能流淌出来的“走路美学”。       ——林静
3)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儿童文学研究者感谢宫西达也! 在这之前,我真的没有看到过有谁这样珍视孩子的“走路”,这不平凡的“走路”难道不需要以富有童心的“走路美学”来纪念和呈现吗!           ——读者

流程设计:
一、开场(8分钟)
自我介绍,然后宣布故事会的规则。尽量通过这个过程拉近和孩子的距离,增加亲密度。
二、 暖场(5分钟)
儿歌《走路》,歌词:小蛇走路弯弯翘,小虫走路弓着腰,小兔走路蹦蹦跳,小猫走路静悄悄,小鸭走路摇啊摇,青蛙走路练跳高。
三、故事讲述(20分钟)
《走啊走》
(一)引入:刚刚歌里唱了几个小动物是怎么走路的,想不想知道别的小动物们是怎么走的呀?
(二)故事讲述:根据不同动物,不同情节,采用不同的语气来讲述这个绘本内容
四、活动延伸(20分钟)根据时间选择。
1.团队合作游戏—贪吃的蜈蚣
根据贪吃蛇的游戏而改编:家长孩子散在空地上,从一开始的两个人,遇上一个人就接上,一起往下走,一直变成长长的蜈蚣要怎么走路那些腿才不会打架呢?
2.你比划,我来猜
一人比划或者跟家长合作,用肢体搭配声音描述一个动物或者人物的“走啊走”,让下边的小朋友们猜,猜出来的小朋友得一个幸运星。
3.动物狂欢节
小朋友带上小动物头饰,根据头饰的动物来表演“走啊走”,背景音乐使用《动物狂欢节》。
五、小朋友讲故事环节


六、故事会心得
1.  以音乐开头的反应不够热烈,还是需要有肢体动作的开场气氛才容易热起来。
2.  送给小朋友的头饰,他们好喜欢,挑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头饰,戴上后纷纷模仿,模仿一边还不过瘾,还跟我说要模范其他的动物走啊走。
3.  我这次尽量跟孩子们保持非常近距离的接触,关注每个孩子的举动,有离得远的孩子,我会时不时的问一下。其中有个最小的小朋友,不太爱说话,也不太爱跟别人一起玩,是一个爸爸带着来的,爸爸一直鼓励他跟其他孩子一起,甚至于孩子表演个大象在地上爬的时候,爸爸也跟着趴在地上,很让我感动。
4.  这次的故事会是坐在垫子上完成的,我很喜欢这种方式,孩子们围在身边,一本书足够,孩子能看的很仔细,连蜈蚣也有几只脚都要数的兴致勃勃。





作者: limit816    时间: 2016-10-13 16:43
B01 黄莉敏 读后感《小凯的家不一样了》 文/图:【英】安东尼·布朗  翻译:余治莹  河北教育出版社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没有仔细看封面就打开内容开始看,看到一半的时候就在心里想,这不会是安东尼·布朗的作品吧,实在是这画风、这些标志物太有安东尼·布朗的影子了。

        关于作者:安东尼·布朗  (Anthony Browne),1946年出生于英国谢菲尔德郡(Sheffield,英国英格兰北部城市)的安东尼布朗,用色明快,构图有超现实风。艺术学校毕业后,他在偶然的机会下对医学插画产生兴趣,并在曼彻斯特的医院工作了两年。不知是否受医学插画经验影响,读者不难发现,安东尼布朗喜欢精细描绘,例如常被他拿来当主角的大猩猩,身上毛发几乎每一根都清晰可辨。在创作绘本前,安东尼布朗也曾设计过贺卡。1976年安东尼布朗在英国出版了第一本书《Throughthe Magic Mirror》。阅读安东尼的作品,时常会惊讶作家心思的缜密、幽默风趣的表现,而其书中所带给孩子们的希望与愉悦,是儿童文学作品最难能可贵的珍宝。安东尼布朗不仅有天份、有才能、有无可比拟的想象力,还将绘本带往前所未有的新领域,他以超现实的笔触创作出只有他才能呈现的绘本世界,吸引大小读者一读再读。


        关于译者:余治莹  台湾儿童文学作家,台湾麦克公司总编辑,台湾全民阅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首届原创图画书大赛评委,第六届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编过上千本图画书及少年小说,包括“美国纽伯瑞得奖小说”、“世界大奖图画书精选”、“我爱绘本系列”、“世界绘本馆”等,所编图书共获得二十余座“年度最佳童书奖”。翻译过60余本图画书,最喜欢《鲸鱼》、《我爸爸》、《大卫,不可以》、《亲爱的小鱼》、《跳舞》及《派弟是个大披萨》等。著有《爱说故事的熊猫》、《不一样的毕业礼物》、《恐龙妈妈的宝贝蛋》、《乌龟家族爬呀爬》、《面具村》等二十余本图画故事书。


        关于这本书:《小凯的家不一样了》 只因为爸爸一早出去接妈妈,临走前对小凯说:“咱们的家不一样了,它正在改变。”接下来独自在家的小凯真的发现,家里的一切都在变!水壶变成猫,沙发变成鳄鱼,水管变成蛇,还出现了一只大猩猩!……
        大人们了解孩子的脑袋里都在想什么吗?安东尼·布朗用他细腻的心思来描绘了这本书,将孩子的心思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家里就要不一样了,它正在悄悄的改变着。将自己的想象跟现实生活中的物件结合在了一起,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都冒出来了,到最后好想逃离这一切。看到这些,我不禁想起自己的小时候,当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会将家里的灯都打开,就怕在哪个黑暗的角落会冒出什么东西来,也会跟小凯一样,看见一个家里的物件,会觉得这个是什么其他的东西,听见一点声响,都会将它想象成是不是有什么恐怖的东西在那里,还会自己脑补一下场景,害怕在那见不着的黑暗里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现在想想也真的是自己在吓自己。
        书中的文字描述很少,但是意境都已经表现在了画里。每一次的想象都会有预兆,我们可以猜测一下下一页将会出现什么,会去翻下一页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安东尼·布朗作品的魅力。这本书看一遍根本不够,多看几遍能发现更多的奥秘在里头哦!

作者: evazeng228    时间: 2016-10-13 17:20
作业三选二:
1. 写一篇读后感
2. 做一场读书会并写心得 (必选)
3. 第三讲复盘 (米老师最希望看到这个)

C001,曾芳。


C001 曾芳
第三节课作业——课程复盘
复盘源自围棋,是在终盘之后进行全盘回顾,从而寻找得失的方法。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很多地方,也演化出很多工具,今天借助项目复盘工具回顾上次米菲老师带来的精彩课程。
课堂上,我们很欢乐,老师讲到很多内容,复盘能够更好的帮我们反思课堂所学,剖析过程中成功或是不足的原因,重在改进和提高。
课程复盘步骤
1、课程目标:学习精读技巧。
这是中级班的第三次课程,经过前两次课程针对故事会准备、文本泛读;主题阅读等内容的学习,掌握精读技巧,更好进行阅读,是我本次学习的目标。相信,这也是课程体系搭建,安排此次课程的主要目的。
初级班的时候,已经听过米菲老师的课程,比较期待米菲老师的精读课,尤其是无字书的解读。因此,在上课之前,我准备了几个问题,期望在课程中得以收获:其一,是关于无字书、绘本类的故事如何进行精读;其二,是拿到书之后怎样有效的进行精读,即可以从哪些维度展开精读。
2、课程结果:
米菲老师的课程主要分享了三个部分:其一,台上做加法,台下做减法。具体说要做到三多,多读、多思、多做。其二从心态角度来看,精读的基础是热爱、享受阅读;同理心,即孩子是叫;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其三是进阶阅读,主要有几种方法:互动式阅读、多版本阅读等。
在课程的进程中,米菲老师多次提到包括对《海浪》等无字书的精读导入,通过配合学习曾经的讲授记录,令我十分遗憾的是,没有了解到整个无字书精读导入具体做了哪些步骤。
课程过程中通过一些活动,比如方言阅读《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走啊走》的讲读方式;比如《捉小熊》等文本设计延伸,来完成工作坊的内容。过程中米菲老师都进行了精彩的讲评。但在课后的反思中,我发现对于延伸的内容涉及过多,而对精读的方法,怎么精读,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到。
3、原因分析
作为一个从事培训工作十多年的人,我尝试利用自己行业积累的专业知识对原因进行浅尝辄止的分析,不一定正确,但期望对未来故事妈妈成长学院的课程设置带来一些思考,毕竟我们期望更多的人加入到故妈这个团体中来,让故妈成为推动中国家庭阅读的种子,推动群体阅读的人。
课程设计方面,单元性不够明显。如果说初级班是普及课题,让大家初窥门径的话,中级班的内容应当教会大家怎么样去执行甚至是更好的策划故事会。策划一场故事会,就要求大家首先具备读的能力。从课程设计来看,我们有泛读、主题阅读和精读。然而,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容易陷入自己期望倾囊相授的思路中,这样对于各自的单元反而界限模糊。例如,我们精读课程的目标是教会大家精读的方法,或者说提供精读的维度让大家进行学习;那么课程设计应当只涉及精读,而不是从互动式阅读的角度展开细讲。
4、成果总结
在针对课程的复盘思考之后,我建议可以从两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一些修改:
其一:课程体系的搭建是递进关系,从读到做。先泛读、再精读、再主题阅读;然后才是课程延伸、绘本剧、社区故事会组织等。
其二:每一场课程之前,先安排主题阅读,然后带领大家研讨并发现对课程的问题,这样的话,讲师对学员情况会比较了解,学员也会对课程更容易提出自己的问题。
以上复盘并不周全,只是自己的一些小见解。


1.jpg (106.68 KB, 下载次数: 162)

1.jpg

2.jpg (86.85 KB, 下载次数: 165)

2.jpg

作者: evazeng228    时间: 2016-10-13 17:20
《形状游戏》故事会方案
故事会主题:我的将来和现在有关

故事妈妈:曾芳
故事地点:华附二五班阅读小分队
故事听众:7岁孩子5
方案设计:
       导入:形状猜想——引出一个有关于用形状创造人生的人:安东尼 布朗
       为孩子讲述这个故事:《形状游戏》我更愿意理解为它是安东尼布朗的自传。故事当中依然充满了安东尼布朗的隐喻特色;在他的笔下,爸爸身形壮硕,妈妈瘦小苍白,哥哥有点儿憨豆,那个小小的“我”,一片懵懂。这个故事中的男孩不知道自己要去那里,能看到什么,但当他走过一幅幅画之后,不断的被妈妈引导发现与创造,竟然对形状们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

        延伸:采访孩子们对故事的看法,引申到未来和梦想;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
   

总结:
形状游戏是米菲老师在课堂上多次提到的一本故事。回来之后我自己补了这堂课,然后给溪溪班级的同学进行了一场故事会。二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懵懂的憧憬;未来是什么,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和溪溪每天也有很多这样的讨论。故事会开始,孩子们其实只是被故事中冷笑话的爸爸、不断喊无聊的哥哥带领。也时而发出阵阵笑声。当讨论到未来,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的时候,孩子们很认真。






作者: 18998996669    时间: 2016-10-14 00:30
G03 杨开玉

(据说第64楼还有一贴)

秘密朋友夜西米



文:[英]格温•施特劳斯
图:[英]安东尼•布朗
译:杨玲玲 彭懿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作者介绍:
安东尼•布朗:1946年出生于英国。英国的代表性绘本作家。擅长以梦幻般的感性及写实的笔法细腻地描绘主人公内心的变化,获得极高的评价。凭借1983年的《大猩猩》和1992年的《动物园》,获得两次凯特•格林纳威大奖。2000年获得有“儿童文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安徒生奖。被译成中文的作品有《隧道》《魔术师威利》《梦想家威利》《咚咚咚,是谁啊?》《汉塞尔与格莱特》等多部。

格温•施特劳斯:1963年出生于海地。诗人,短篇小说作家。因为与安东尼•布朗相遇,出版了诗集《Trail of Stones》。《夜西米》是她与安东尼•布朗合作的第二部作品。

这是一个关于交流的故事。
夜西米,用中国话来理解,就是灵魂,或者另一个自己,也可以将看得见的人称为艾瑞克A、看不见的人称为艾瑞克B。
艾瑞克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内心非常封闭的孩子,但却有着清晰的内心世界,只是不愿意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于是他们都叫他“哑巴艾瑞克”。
但是,艾瑞克会说话,而且还能非常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喜好、心情、感想。这些话,他只想与赏识他的人表达、交流,而且这种交流也是快乐的。
而对于不了解他或不想了解他的人,他是不想交流的,他只能把想法藏在心里,圈成自己独特的世界,并在这个世界里形成稳定的话语体系。
现在,我们明白了夜西米是谁了。
由此可见,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个“夜西米”,不愿意与人敞开心扉,存在这样那样的顾虑。当然,只要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这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影响到了,这就是世俗眼光中的“病”。
作为家长,我们都有责任驱除孩子心中的“夜西米”,用关爱、运动、交流等因素,形成阳光、开放、自由的情感氛围,进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 18998996669    时间: 2016-10-14 00:31
故事方案
作者: 芝吱    时间: 2016-10-14 00:38
A03晓芝
中级班课程第三讲回顾
日期:2016-9-10
讲师:米菲
主题:打开悦读魔法盒

我一直很喜欢阅读,无论是文学还是科技,生僻或者畅销,我都会翻一翻。从小到大,书店和图书馆都是我最愿意花时间呆的地方。孩子出生以后,我又慢慢的开始读亲子教育读童书,从刚开始给摇篮里的娃娃读哈利波特到后来陪孩子一起看翻翻书,其实在儿童阅读上面还是绕了一个大圈。孩子倒是不介意我到底读什么给她听,只要陪伴都是高兴的。
在阅读童书的同时,我一直没有丢下自己的阅读,从历史到科幻,从科普到专业书,而在给孩子的讲述过程中,经常会掺杂着我正在读的书的内容或者思想。越是读的多,越是明白自己懂的少,越是想要继续读,这是一个 up to up的过程。
对于童书,这种感觉越是强烈。起初我选择的童书是神奇校车和好奇的乔治这类美式的图画书,经典又有教育性,符合作为家长和成年人的审美。慢慢的,家里多了很多翻翻书和立体书,这是平衡了孩子的乐趣和成人未知的领域。再往后,家里出现更多低幼书籍或者是无字书(无字书不代表低幼),在这样一个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这样的选择也是富有挑战的,但是转念一想,既然作为有着丰富阅读经历的人来说,这样的书可以吸引我,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多看?
这是我个人阅读的历程以及选择童书观念的变化历程,所谓“悦读”,首先要喜欢,才能读,才能思,才能不断改进。
在上米菲的课之前,“悦”和“读”这两样我自认都不缺,那么“魔法盒”的神奇又到底在哪里?

米菲开场就讲了六字箴言“多读,多思,多练”。

确实,我在初级班就感慨过,曾经我认为阅读是一件私人的事情,为什么要分享一直想不明白,后来在不断的品读会和交流中才逐渐体会到思想的撞击是多么有意思。那么,读了思了,只剩下最关键的一步,多练。练即是分享。成人世界中,往往是成人之间的对话,我们分享着各种资讯也收获各种八卦,谁叫人生来就是群居动物,分享八卦才能找寻自我的认同感。童书的分享我做过成年人的和小朋友的。成年人关心什么?价格,品相,正版,作者,翻译,教育……小朋友关心什么?有趣!
所以同样是一本书的分享,对于成人和孩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境地,在自然导览中,甚至专门列出一条就是儿童的导览方案必须异于成年人。所以,如何在成人与孩子的分享中切换,无非就是要多练。练的多,自然越有经验。练完再总结,总结了继续学习,然后再练,这个过程也是up to up。
说白了,这六个字应当是:多看,多练,多思,才是更加恰当。

在给孩子讲述故事的首先,必须让自己变成一个孩子。扔掉手机,拿起书,热爱并读懂一本书,才能去给孩子讲述。番茄谈到了如何从作者的角度去深入读一本书,朵米妈则从思维的发散性角度去读一本书,这些都是准备工作。读完了就要开始以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这本书,到底哪里有趣。孩子喜欢游戏,那么好,一起来一段《从头到脚》,把自己的身体打开,摇头摆手扭屁股,孩子看到一本正经的成年人和自己做一样可笑的动作,是不是会产生认同感?认同了,讲什么他们都愿意听。

接下来要解决的是怎么讲。其实对于如何优秀的讲述一个故事,不同人给不同的意见。比如我爸爸,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只给我一个忠告“语速放慢点”;比如番茄,在第一讲中提到,要学习“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比如朵米妈,在第二讲中举了个例子,用不同的背景音乐和语调来讲述《公园里的声音》;比如米菲,在第三讲中则把讲述的主动权交给了大家,方言版的《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从开始粤语版到四川话版到湘赣版再到英文rap版,一本低幼的书被演绎出不同的味道。是的,在讲述的方法上,利用语言本身的魅力是一个很好的思路。记得前段时间意大利的剧作家IVICA在讲述亲子阅读时提到过,睡前故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个时候,父母可以拿书或者不拿书,就是用讲述而不是扮演的方法给孩子讲故事。当时在座的家长不明白,你明明是个讲戏剧教育的人,为什么不讲如何演而是光讲,这不对啊。但是而后他的回答令我茅塞顿开:讲和听这个过程,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想象力。所以,在讲述方面,这是讲故事的关键所在。道具和延伸固然重要,但是讲述才是核心。如何提高故事讲述的水平,这是需要不断的“多看,多练,多思”。

不过中级班的课程默认大家在讲述方面都已经不错啦(画外音,当然不错呀,至少也撑起过几场故事会)(内心独白,其实还差得远),所以课程的重点还是放在了延伸方面。延伸的方法上,米菲展示了很多的方法也指明了方向:不要为了延伸而延伸,不要简单的拿故事角色来延伸,延伸是为故事主题服务。

延伸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恭喜大爷的《走啊走》,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很低幼的书,那么,如何走出精彩?A组的同学们来了一次brain storm,列出不下十种方案后择优表现,对于六岁以下的孩子,模仿是一个最佳切入点,单纯的模仿走路的样子不够,最好再加上走路的声音,于是上演了一出“sophie在前面夸张的螃蟹走aya在后面敲水瓶的画面”。对于六岁以上的孩子,模仿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因此,设计一个行走游戏。整个游戏是在一个“大富翁”迷宫中进行,棋子就是不同的角色扮演,不同的角色会按照骰子扔出的不同点数往前走(此时的走方式要符角色的设定),停下的方位则设有不同的奖励或者惩罚,以最终先到达终点的角色为胜。整个迷宫的设计则与孩子一起制作或者孩子自行组织团队完成。

第二个例子是安东尼布朗的《捉小熊》。对于捉小熊的后续该如何设计。米菲把这个创意又交给了大家。有的说要用坦克打死猎人,有人说小熊画了块橡皮擦掉了猎人,我则画了一副猎人与小熊相亲相爱的结局。虽然米菲并不是很认可这个结局,但在一个月后,我拿到了昆廷布莱克的《巫婆薇吉尔》这本书,里面的结局竟然和我不谋而合。我不得不暗暗庆幸阅读童书的广度让我也学到了一些英式幽默的皮毛。
在《捉小熊》的延伸上面,A组并没有上台展示,不过方案还是设计出来了。设计成一个闯关的游戏。是的,又是游戏,孩子们睁眼就可以游戏,而成年人还要费劲的设计游戏。把追逐的过程变成一个可视化可共同参与的游戏。游戏的设计可以参考各种闯关游戏和人体机关。上台展示的B组同学展示的“营救猎人大行动”被米菲批评为“三观不正”,令人反思。

从前三次课,我得出了一个经验,就是无论做何种延伸或者解读,一定不能太复杂:场景要单一,主题是坚定,目标要明确,态度要端正。

马上又要到了第四次课,我一直很钦佩把兴趣当做职业的人,不过今天我看过一篇文章后,更加钦佩除了职业还能坚持兴趣的人,比如,三叶草故事妈妈们,在职业以外,还有故事妈妈这个角色。

附:
知乎《Follow your heart,意思不是让你被兴趣牵着鼻子走》
成年人的选择是价值观驱动的,执行选择的行动力是人格提供的。
兴趣澄清的是“你热爱的东西是什么”,价值观澄清的问题是“你看重的东西是什么,你希望获得的东西是什么”,你热爱的东西可能在你的整个价值体系中只占有微不足道的比重。除了兴趣之外,你可能更看重钱、声望、家庭和睦、人际和谐,如果做你着你热爱的事业却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你照样会过得很痛苦。
我们都会羡慕那些把兴趣内化成为价值观的人,他们只做酷的事情,他们是真正有趣的人。但并非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兴趣主导的,在成人面对选择时,最重要的是先想清楚,我最看重的到底是什么,我期待从这个选择中得到的是什么。其次需要想清楚的是,我怎样 / 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得到我想要的目标。
如果想得到的目标不得不以牺牲兴趣为代价,那就只能依靠人格的坚韧和灵活去克服它。
作者: 风轻云淡    时间: 2016-10-14 10:39
B05  徐佳   第三讲心得
不知不觉参加中级班已经有三个月了,每次讲座的收获都是大大的。这一次的主讲人是米菲老师,对米菲老师最深的印象就是初级班时,那温柔的声音。这次中级班,不但可以听到声音,还能看到真人了,哈哈。现在说说我在这次讲座的一些收获:
1、这次讲座开场时,遇到了场地的问题。米菲老师由此展开了控场的话题,提到“台下做加法,台上做减法”。是啊,谁也不知道我们将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会不会有突发状况发生。作为故事妈妈的我们,确实需要为故事会进行一些排练,设想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适当的解决办法。米菲老师还提到“你永远都会觉得自己准备的不够”,确实是这样,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能自乱阵脚,如果一个故事妈妈乱了,想必下面的孩子也就乱了。
2、讲座刚开场时,米菲老师带领我们大家一起做了《从头到脚》热身操,一下子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了,热情也调动起来了。我在想,这就像我们故事妈妈办故事会时的开场环节,集中小朋友的注意力和调动热情。老师也算是给我们来了一个现场示范。
3、米菲老师提到了“多读,多思,多练”六字真言。这六个字看起来简单,但是精华也全集中在这六个字里了,尤其是思和练,自己做的远远不够。
4、绘本的深入研读。之前我带孩子看绘本,就是简单的读书上的字。完全不知道绘本还有这么多深层的含义。后来才知道有的绘本有前环衬和后环衬,有的绘本的图画仔细研究,会有很多的深意,当时我就感觉自己之前的绘本都白读了。这次老师拿出了《好饿好饿的毛毛虫》,这是一本再熟悉不过的绘本了,读过多少次,自己都不记得了。可当老师说,大家看看这只蝴蝶的翅膀。我才发现翅膀上原来是毛毛虫以前吃过的食物图案。这个细节自己从来都没有注意过。老师说孩子其实就像书中的毛毛虫一样,事实确实如此啊。没想到自己读过那么多次的绘本,还是没有领会到他的深意,又回到了六字真言,“多读,多思,多练”,需要自己的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啊。
5、绘本延展。米菲老师提到绘本延展不是说绘本中出现了什么,你的延展活动就要有什么。比如《十二生肖》用大富翁游戏作为延展活动,《好脏的哈利》用自制狗窝作为延展活动,《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进行互动。还有《走啊走》一本看似超级简单的绘本,我完全想象不到这本书还能给大孩子们讲。米菲老师他对大龄孩子讲的时候,她引入了汉字走的起源演变作为延伸,并尝试让大家来选择一种物体来演绎其走的特征。真是佩服啊!
6、最后是《捉小熊》的延展练习。米菲老师对每一组的点评,句句抓住要害,精彩极了。在绘本阅读中,我们大人很多时候确实习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所谓的价值观来教育孩子,绑架孩子。

作者: juicy    时间: 2016-10-14 11:07
C07 王莎莎 中级班课程第三讲回顾与心得 日期:2016-9-10 讲师:米菲 主题:打开悦读魔法盒 不知不觉的来到了中级班第三讲的课程,我又有幸与米菲老师面对面的来打开绘本的阅读魔法盒,这个主题很有趣! 认识米菲老师时日久矣,听她的讲座,掐指一算,也有4场,最记得的是那一场无字书的讲座,讲了海底的秘密和海浪,在这第三讲,我内心也期待老师,能在无字书上面再给我们更多的传授,我个人觉得在无字书上还是比较薄弱的一块。 老师在开课之前,让我们准备的书,让我很期待阅读的魔法盒打开了是什么样的呢? 上课的这一天,刚好是,9月10号教师节,让我倍感感恩能在中级班里面接受这么多讲师的学习与教导。 在开场的时候,有同学给老师送了。代表节日的小花,还有班班的许三多的梗,让整个气氛进入了随性与欢乐! 米菲老师让我们看了一本很熟识的书,从头动到脚的绘本,来开启我们当天的学习。在这一个绘本的演绎当中,从肢体动作的伸展,到彼此观看动作,一问一答的方式。让我感受到临场,每个人都把心打开,去做当下的事情,融入集体!可见,在开启一场故事会,前面的一个导入,是如此的重要,以一个活动,让在场的人都投入进来! 在读《好饿好饿的毛毛虫》这本绘本时,也让我有感触,这本书真的是从孩子很小,就与她最常互动的一本书,我们通过米菲老师的读与带着我们发现书中的很多细节,让我觉得绘本的细节,蕰藏在我们每一遍每一遍的阅读中。重复的阅读,细致的阅读,能让我们有更多的发现。这应该就是,米菲老师说提到的基础篇,对绘本的热爱,怎样在绘本中去做到理解阅读?让我对理解阅读更明确些! 在谈及基础篇的内容时,老师提到同理心,在这个同理心,老师引用的是她与孩子一起建构同理心---搭狗窝!从绘本的阅读到认同孩子的一个心理,到满足孩子的心理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件事情,这是对孩子一个内在的理解及感悟!把绘本搬到生活中,并从孩子的心理,去认同,与感受。这一点让我感触到认同孩子的心理感受,也能从故事当中诠释与完成。 说到阅读技巧时,《棕熊棕熊你在看什么》当老师提出用不同的方言来对这本书进行阅读时,让我看到了一个新颖的阅读绘本的方式,在现场中由各种地方方言读出来的绘本,是那么的有韵味,而对方言的亲切感更是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这种多语言阅读方式,让我们在故事会中也可应用重复性或是韵律绘本中! 再来一点让我很顿悟的就是阅读技巧中的延展,老师提到了一个纵向的阅读,还有一本书的分层次阅读,这让我理解到,当一个主题,我们可以去寻找与它相关的书来阅读,从而渐进的对主题的深入了解! 在下午的工作坊,老师让我们对故事会的一个设计,我们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我看到了我们还是会受日常的框框的局限,思维创想都不够打开,再来就是和孩子同在感不深。在演绎当中我们都没有办法,把自己设想成是一个孩子,并从孩子的角度去演绎! 让我牢记的是,米菲老师说的,当你开展一场故事你要是想很多状况,而且要运用一些技巧。譬如在问问题的时候,要有一个问题的方向,而不是把问题的空间给封闭了!这一点,确实在现实开展故事会当中,我们是很欠缺的,要多把思维与孩子同在! 一天的时间真的很有限,满满当当的内容。无论是从阅读技巧,还是阅读的进阶,阅读的延展,多版本阅读,多媒体阅读,老师都细致讲解。下午的实际操作工作坊,也让我们意犹未尽! 我也在课程当中深深的记住了一些师言。例如:在进行绘本阅读中,我们要静待花开,要在阅读中,多给孩子,熏陶,感受,积累。而对于我们来说,则要多读,多思,多练,这样才能让我们做到:在台下做加法,在台上做减法。 感谢米菲老师的打开悦读的教授,期待下一次,能听到老师无字书的演绎!谢谢!
作者: etanwang    时间: 2016-10-14 11:14
F05汪汪
班级故事会
时间:9月28日
主题:勇气
绘本:《勇气》,延伸阅读《给自己的勇气》
对象:6-7岁一年级小朋友(50人)

一、前言
      从孩子今年刚上小一的第一天开始,就策划着去班上讲故事,为了这个,我积极的争取加入了班上的家委会,增加和老师接触的机会,但考虑到刚开学还各种乱,忍了好几周,终于在一天晚上怀着忐忑的心情给老师发了消息,请求老师给我机会去读书,没想到老师非常爽快的答应了,给了我周三下午的品活课。受宠若惊之余,又开始焦虑,第一次故事会必须选题好,讲得好,才能有后面的继续,选择一本好书太重要了。征求老师的意见未果之后,只能自己选题,考虑到刚入学,选题的方向侧重于给孩子调整心情,适应小学生活,于是选了《奥莉薇》、《海老虎》、《我喜欢自己》作为备选书目,但总觉得不太合适,直到参加营地的新书品读会那天,泽妈带来的《给自己的勇气》让我茅塞顿开,孩子刚上学,正需要这样的书让他们鼓起勇气面对新生活碰到的一切啊。一开始准备了《勇气》和《给自己的勇气》两本书,计算了一下时间,一堂课没办法把两本书都读完,最后定下了讲经典的《勇气》,另一本作为推荐书目,让孩子们课后来读。

二、绘本解读
     《勇气》是一本经典的童书,用重复的短句式,为读者描述了生活中许许多多需要勇气的小细节,甚至还提到了小动物们也有需要勇气的时候。它告诉我们勇气其实并不遥远,其实不过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日常而已,轰轰烈烈的勇气值得敬佩,但忍住不采花、敢踩缝隙这样看似简单的行为也是需要勇气的,一样值得赞扬。读完这本书,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勇气就在我们身边啊,即使是小动物们,也是有勇气的,这些事我也可以做到呢,下次我要更有勇气些,在不知不觉中就给孩子注入了信心和勇气。

三、故事会设计
      1. 开场:第一次到教室,跟孩子们先打招呼,问问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吗?爸爸妈妈有没有在家里给你们讲故事呢?顺便对孩子们的阅读情况摸个底。然后引入主题,你们都知道勇气是什么吗?请几位小朋友回答。接着就引入今天的书目《勇气》,我们来看看勇气到底是什么呢?
      2. 故事讲述:从封面的图讲起,让孩子们观察图上的小孩在干什么,他的表情是怎样的,猜猜他最后跳下去了没呢?让我们来看看吧。逐图讲解,让孩子们看图说话,理解每一种勇气都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
      3. 延伸活动:延伸问答
      1)刚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可以告诉我哪件事是你们最有勇气的吗?你们可以像书里这样说:勇气,是我可以一个人走进校门,走进教室。
      2) 你们觉得在以后的小学生活中,哪些事需要用到勇气呢?比如体育课上需要勇气去跳远
      3) 假如有一个小朋友他在英语课上不敢朗读课本,不过第二次他小声的读出来了,你们觉得他有勇气吗?如果遇到这样的事,你们会应该怎么帮助他呢?

四、总结
      因为准备还算充分,所以开场和故事讲述的部分基本上都按照预设的节奏进行,孩子们也非常配合,很积极的回应我的每一个回答,但可能因为自己太急于想要讲完这个故事,放开让孩子讲述之后还没等孩子们安静下来就开始讲下一页,最后的效果是,自己扯破了嗓子,孩子们却仍然在吵闹。欣慰的是,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会很快进入状态继续听故事。但是到了最后的延伸提问环节,就完全失控了,孩子们可能以为讲完故事就放学了,所以整个教室乱成一团,回答问题的孩子的声音完全被吵闹声掩盖,准备的三个问题只问了两个,就因为太闹腾了而草草收场,我也只好赶紧收拾东西开溜,把烂摊子留给了老师
      课后老师给我的反馈也是一样,课堂纪律没有控制好,控场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反思整个过程,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话筒没有用,扯着嗓子吼不仅达不到效果,还把自己嗓子喊哑了,比如只照顾到个别积极举手的同学,没有想到没举手的孩子也可能因为羞涩而没机会表现自己,比如没有照顾到所有的听众,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让所有人都集中到故事上来,比如引导孩子们积极互动之后怎么收回来,还有待提高,比如讲述的形式或许可以更多样化,不仅仅只是站在那里去讲。
      再一次深深的感受到故事妈妈真的需要学习再学习,各方面都强大了,才能应对自如。
      关于控场,确实是我的弱项,因为一直在社区讲故事,人都不多,而且对纪律要求也没那么严格,所以始终都没有重视这方面的问题,这次彻底暴露了缺陷,必须从头学起啊。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皮皮不顾疲劳深夜都给我回复了控场的技巧,相当感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 事先约定每次只选三个(或其他数量)小朋友回答问题;2. 考虑好可能的回答方式,想好如何收回来;3. 约定如果希望大家安静下来,就用某种方式提醒孩子,目光扫视全场,微笑着请大家互相提醒。事先约定好数量和提醒的方式非常好,下次试试看。控场的技巧还很多,需要继续学习多多练习,希望在下一次故事会上,我不会再如此尴尬了。

作者: etanwang    时间: 2016-10-14 11:14
F05汪汪
班级故事会
时间:9月28日
主题:勇气
绘本:《勇气》,延伸阅读《给自己的勇气》
对象:6-7岁一年级小朋友(50人)

一、前言
      从孩子今年刚上小一的第一天开始,就策划着去班上讲故事,为了这个,我积极的争取加入了班上的家委会,增加和老师接触的机会,但考虑到刚开学还各种乱,忍了好几周,终于在一天晚上怀着忐忑的心情给老师发了消息,请求老师给我机会去读书,没想到老师非常爽快的答应了,给了我周三下午的品活课。受宠若惊之余,又开始焦虑,第一次故事会必须选题好,讲得好,才能有后面的继续,选择一本好书太重要了。征求老师的意见未果之后,只能自己选题,考虑到刚入学,选题的方向侧重于给孩子调整心情,适应小学生活,于是选了《奥莉薇》、《海老虎》、《我喜欢自己》作为备选书目,但总觉得不太合适,直到参加营地的新书品读会那天,泽妈带来的《给自己的勇气》让我茅塞顿开,孩子刚上学,正需要这样的书让他们鼓起勇气面对新生活碰到的一切啊。一开始准备了《勇气》和《给自己的勇气》两本书,计算了一下时间,一堂课没办法把两本书都读完,最后定下了讲经典的《勇气》,另一本作为推荐书目,让孩子们课后来读。

二、绘本解读
     《勇气》是一本经典的童书,用重复的短句式,为读者描述了生活中许许多多需要勇气的小细节,甚至还提到了小动物们也有需要勇气的时候。它告诉我们勇气其实并不遥远,其实不过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日常而已,轰轰烈烈的勇气值得敬佩,但忍住不采花、敢踩缝隙这样看似简单的行为也是需要勇气的,一样值得赞扬。读完这本书,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勇气就在我们身边啊,即使是小动物们,也是有勇气的,这些事我也可以做到呢,下次我要更有勇气些,在不知不觉中就给孩子注入了信心和勇气。

三、故事会设计
      1. 开场:第一次到教室,跟孩子们先打招呼,问问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吗?爸爸妈妈有没有在家里给你们讲故事呢?顺便对孩子们的阅读情况摸个底。然后引入主题,你们都知道勇气是什么吗?请几位小朋友回答。接着就引入今天的书目《勇气》,我们来看看勇气到底是什么呢?
      2. 故事讲述:从封面的图讲起,让孩子们观察图上的小孩在干什么,他的表情是怎样的,猜猜他最后跳下去了没呢?让我们来看看吧。逐图讲解,让孩子们看图说话,理解每一种勇气都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
      3. 延伸活动:延伸问答
      1)刚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可以告诉我哪件事是你们最有勇气的吗?你们可以像书里这样说:勇气,是我可以一个人走进校门,走进教室。
      2) 你们觉得在以后的小学生活中,哪些事需要用到勇气呢?比如体育课上需要勇气去跳远
      3) 假如有一个小朋友他在英语课上不敢朗读课本,不过第二次他小声的读出来了,你们觉得他有勇气吗?如果遇到这样的事,你们会应该怎么帮助他呢?

四、总结
      因为准备还算充分,所以开场和故事讲述的部分基本上都按照预设的节奏进行,孩子们也非常配合,很积极的回应我的每一个回答,但可能因为自己太急于想要讲完这个故事,放开让孩子讲述之后还没等孩子们安静下来就开始讲下一页,最后的效果是,自己扯破了嗓子,孩子们却仍然在吵闹。欣慰的是,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会很快进入状态继续听故事。但是到了最后的延伸提问环节,就完全失控了,孩子们可能以为讲完故事就放学了,所以整个教室乱成一团,回答问题的孩子的声音完全被吵闹声掩盖,准备的三个问题只问了两个,就因为太闹腾了而草草收场,我也只好赶紧收拾东西开溜,把烂摊子留给了老师
      课后老师给我的反馈也是一样,课堂纪律没有控制好,控场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反思整个过程,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话筒没有用,扯着嗓子吼不仅达不到效果,还把自己嗓子喊哑了,比如只照顾到个别积极举手的同学,没有想到没举手的孩子也可能因为羞涩而没机会表现自己,比如没有照顾到所有的听众,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让所有人都集中到故事上来,比如引导孩子们积极互动之后怎么收回来,还有待提高,比如讲述的形式或许可以更多样化,不仅仅只是站在那里去讲。
      再一次深深的感受到故事妈妈真的需要学习再学习,各方面都强大了,才能应对自如。
      关于控场,确实是我的弱项,因为一直在社区讲故事,人都不多,而且对纪律要求也没那么严格,所以始终都没有重视这方面的问题,这次彻底暴露了缺陷,必须从头学起啊。征求了同学们的意见,皮皮不顾疲劳深夜都给我回复了控场的技巧,相当感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 事先约定每次只选三个(或其他数量)小朋友回答问题;2. 考虑好可能的回答方式,想好如何收回来;3. 约定如果希望大家安静下来,就用某种方式提醒孩子,目光扫视全场,微笑着请大家互相提醒。事先约定好数量和提醒的方式非常好,下次试试看。控场的技巧还很多,需要继续学习多多练习,希望在下一次故事会上,我不会再如此尴尬了。

作者: 风轻云淡    时间: 2016-10-14 11:23
B05  徐佳  故事会及心得
一、设计理念
最近小孩子特别迷各种动物,看各类科普书籍。去到公园,也经常会问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他的眼睛干什么用?看到孩子对动物这么感兴趣,就想到做一场有关于动物的故事会。但是一些纯科普类的书籍似乎很难做故事会,于是就想到了这本《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这本书不是常规的介绍各种动物,而是从动物的特征器官入手,先展示特征器官,让小朋友们猜这是什么动物,然后再引出整个动物,可以不断的提问和问答,产生很强的游戏性和一定的悬念效果,这样应该会让孩子持续保持热情,并有助于他们加深对各个动物的理解和记忆。

二、方案设计
1、主题:有趣的动物世界
2、绘本故事:《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文:史蒂夫•詹金斯;图:罗宾•佩奇)
3、故事会时间:2016年10月14日
4、人员安排:主讲人—汉堡妈妈
5、年龄:4 ~5岁
6、人数:39人
7、道具及延伸活动工具:用卡纸、报纸、棉花等材料做出一些动物的身体部位。
8、时长:1小时
9、地点:幼儿园班级

三、暖场游戏(10分钟)
首先带小朋友一起做《动物手指操》,来集中小朋友的注意力。然后说,刚刚我们做的手指操是有关小动物的,那么我今天带给小朋友的故事呢,也是有关于动物的。

四、讲述过程(20分钟)
因为小朋友太多,不太适合用纸质书来讲解故事,所以事先做好PPT,用PPT来讲述整本故事。

五、延伸活动(30分钟)
    发给小朋友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让小朋友们做出一个小动物。然后上来给大家介绍他做的是什么小动物,这个小动物的特点是什么?

六、活动总结(稍后后补)
作者: 风轻云淡    时间: 2016-10-14 11:24
活动总结
作者: E029婷    时间: 2016-10-14 12:38
B06 李婷婷 做一场故事会并写心得

故事会内容:共读《秘密朋友夜西米》

故事简介:小男孩艾瑞克不喜欢说话。其他的孩子都叫他“哑巴艾瑞克”。大人们以为他只是害羞。其实艾瑞克只是不喜欢说话,因为他的秘密朋友夜西米会替他说。艾瑞克把自己和假想的朋友夜西米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他遇到了喜欢放风筝的小女孩玛西亚,与她成为了朋友。突然有一天,夜西米不见了。

作者及绘者解读:
作者:格温·施特劳斯
绘者:安东尼·布朗。安东尼·布朗的作品获得过许多奖项,其中包括两次凯特格林威奖和三次库特马斯勒奖、德国绘本奖、安徒生大奖、荷兰银铅笔奖及艾米克奖。阅读安东尼·布朗的作品,时常会惊讶作家心思的缜密、幽默风趣的表现,而其书中所带给孩子们的希望与愉悦,是儿童文学作品最难能可贵的珍宝。他的插画中大都带有超现实的成分,这些神奇而幽默的元素,常常暗示了读者安东尼对事物的想法。

故事主题:我和我的朋友
讲故事时间:10月14日 在家里的客厅内
讲故事对象:9至10岁孩子(6、7个)
道具及延伸活动道具:绘本、画纸、彩笔
小助手:琪琪

开场暖场游戏(10分钟)
  (因为人数不多,大家可以围坐在一起)孩子们,有一首歌曲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找啊找啊找啊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对了,这首就是《找朋友》的歌,相信大家都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学过。可是你们都还记得吗?(估计孩子们基本上会说记得。)好的,可是你们当初的那些好朋友的名字还记得吗?还有联系吗?和孩子们讨论一番后(大概五分钟时间),接着说:好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读读一个“秘密朋友”的故事!咦,为什么是秘密朋友呢?原来……(故事开始)

故事讲述(20分钟)

延伸活动(20分钟)
* 故事讲完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自己的“秘密朋友”呢?那么,我们来写写你们从小到大,都有哪些好朋友吧?(请小助手琪琪帮忙发画纸和彩笔)
*打算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孩子们以“朋友”为主题,发散思维。

故事会总结(结束后来分享)

作者: juicy    时间: 2016-10-14 16:21
C07王莎莎 办一场故事会及心得  故事的名字《当月亮照耀全世界的孩子》 绘本内容介绍: 《当月亮照耀全世界的孩子》这是《晚安,月亮》最佳姐妹篇,这是一本有美轮美奂的图画,和纯净如诗的文字。这是一本睡前温情故事的绘本。一个月亮,一只小考拉,和一段环球之旅。献给小朋友的温暖,感谢玛格丽特,留给全世界的孩子们那月亮有关的浪漫唯美的图画书。 本书首次由中国引进出版, 阿甲翻译, 由九州出版社出版,颜色鲜艳,书中的人物,动物刻画的很形象,生动逼真,本书文字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温情的绘本,我觉得夜晚的梦里甜甜的,充满了美丽和希望。 故事方案设计解读: 刚好在社区中秋节举办的活动,我想用温情的这本绘本,书中美好的诗句很适合! 故事设计方案: 主题:月亮 绘本故事:《当月亮照耀全世界的孩子》 适合年龄:3-6岁 招募人数:8-10个 所需义工: 文字义工:一名 秩序义工:两名 摄影义工:一名 讲述义工:一名 时间:2016年9月18日 10点-11点 应准备东西:做月亮时钟的剪贴模型 热身游戏:星星,月亮,太阳 亲子游戏,听到月亮要蹲下去 故事讲述: 深情的读出绘本中的内容。 故事延伸活动: 事先准备好手工,做一个月亮的时钟  故事会实践的总结  时间为:2016年的9月18日早上 十点如期在社区开展活动! 在故事会开始前,我们跟在场的爸爸妈妈和孩子玩起了互动游戏!当听到月亮就蹲下!一开始有点指令不清,后来都很好的掌握了规律! 接下来,我先自我介绍,然后引导他们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 再来故事讲述,先对月亮做一番讨论!脑洞大开,月亮是什么样的?有人在月亮上住吗?再说说月亮与中秋的关系! 开始讲绘本故事! 故事手工,孩子对于月亮上弄个时钟有点兴奋,使得过程中一阵讨论,小一点的孩子对于时针分针的摆放不太清楚,最后做成成品都很高兴!。 整个过程我觉得我和孩子都是轻松愉悦的,也是快乐的,之前设想的种种状况可能因为人数的比较少,而且年龄都比较集中,所以并没有发生,收获颇丰,继续学习!
作者: aya93    时间: 2016-10-14 17:34
《阳光小列车》故事会方案
故事会主题:你是最棒的
故事妈妈:A06 Aya
故事绘本《阳光小列车》 + 《拼拼凑凑的变色龙》
故事地点:万科生活广场营地
故事听众: 3-7岁孩子 9个
摄影义工:布瓜

方案设计
                              
一、 会场准备、故事妈妈自我介绍。
     准备故事会背景板:你是最棒的
     现场发放三叶草贴纸,写上孩子的名字,热场熟悉。
     自我介绍:孩子们 你们好 我是三叶草故事家族故事妈妈 Aya

二、 故事会讲述
1、导入:
来到绘本馆看布瓜姐姐的孩子肯定是喜欢看绘本的喽 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来绘本馆!(做做广告)
看绘本平常是自己看还有妈妈讲故事是吗?有没有故事爸爸呢?
如果现场有故事爸爸就互动一下询问一下平常故事爸爸的陪伴阅读经历
如果没有 就导入今天的绘本
这套阳光小列车是一个故事爸爸、一个努力练习画画的日本叔叔专门为他非常非常喜欢新干线的小儿子画出来的
新干线是什么?互动火车高铁的出行经历 模仿新干线(Shinkansen)しんかんせん发音
继续引回绘本 告诉孩子这本绘本画的就是一个叫做勘太郎的小男孩和他的好伙伴小列车的故事
告诉他们画画的信实叔叔就是勘太郎的爸爸 他真的儿子真的叫勘太郎 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个故事吧

2、讲 讲 讲  
   眉飞色舞 声情并茂 据说我这号的叫做“说演派”                          

3、讲述环节互动
   请在场的孩子们想象小列车可以变幻的其他形象 就像齐天大圣七十二变 孩子们天马行空自己想。

4、引申阅读
    小列车变变变的目的是为了继续跟勘太郎做好朋友,最终发现,勘太郎喜欢的就是小列车自己,不管它变成什么样子,做自己就是很棒地!
引申阅读了《拼拼凑凑的变色龙》,变来变去的变色龙最后自己要饿肚子,变成四不像,最好的也许就是做自己。   
这两本书主题相通,诉求表达:就做你自己!你是最棒的!

5、阅读延展
   以菜鸟功力,只能“见山就是山”的延展游戏,因没有搜索到新干线造型的合适道具,原书附件游戏也不能很好掌握,决定使用托马斯火车这一喜闻乐见的"列车火车"徽章和涂色画来进行游戏延展。

                        


《阳光小列车》故事会总结

1、背景资料准备
    提前翻了下出版社提供的PPT,发现没有作者背景介绍,善用搜索引擎,知道了作者信实和真实的勘太郎,准备故事爸爸的点,可惜的是 现场唯一的故事爸爸来得比较迟,设计好的互动环节没用上。
    了解了新干线(Shinkansen)しんかんせん发音,可以给孩子一点点小心思。
   
2、现场背景板、三叶草姓名贴纸、托马斯火车徽章和涂色画
   用尽洪荒之力准备的故事会背景板,作为游戏现场拍照背景很合适,小小表扬一下。
   三叶草姓名贴纸可以帮助迅速熟悉现场孩子的名字,拉近彼此
   托马斯徽章作为完成涂色画的小小奖章,孩子们普遍反应都是快乐雀跃期待地!
   先定一个小目标,完成后奖励一下,这个狠不错!
         

3、讲述环节:要足够眉飞色舞 要足够手脚并用 要足够脸皮厚 我是“说演派”
              

4、延展功力不够:除了简单的涂色画,自己还需要加强故事延展功力。   
               

5、现场控场
现场有一对双胞胎、一对兄弟、还有迟到和羞涩内向的孩子,蹲下来,坐在地上,跟孩子们平视,尽量吸引所有孩子的注意力。兄弟里的老大还是中途离场去看魔幻主题的绘本啦,要强大自己,争取让大孩子也坐得下来听故事。
记住你们啦:Jason、Jerry、大大、小小、Leo、多多、佳欣、善水、恬羽
                  
这是我严格意义上的第一场故事会,完全没有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孩子熟悉的故事,认真的准备、中级班的学习、严重的厚脸皮,还算顺利的走完了整个故事会流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读、多思、多练!是真正的六字真言。继续努力!
草籽随风飘,为你讲故事!
                       

下载.jpg (100.84 KB, 下载次数: 192)

下载.jpg

作者: aya93    时间: 2016-10-14 17:35

2016年9月10日 中级班第三讲:米菲:《打开悦读魔法盒》
主题:共读技巧进阶
爱美丽的米菲老师,课上的很好玩,全部人马在high玩。
课程一开始,从头动到脚的棕熊,中级班妈妈们不同方言版本《brown bear》让气氛爆棚,故事讲述中经常会抛出问题给听故事的孩子们,讲读《捉小熊》,如何用言语表达,如何通过延伸游戏进行故事续写,小熊的笔下,故事整个讲述穿插着不断的问答互动游戏,这一天,中级班的故事妈妈们一起玩了一天故事。
米菲老师故事妈妈的使命是帮助孩子们打造阅读阅美的童年,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阅读并不高于生活,说出这些话的米菲老师给出了独门秘笈,六字箴言:多读多思多练。“你自己没有一桶水。怎么给孩子一滴水?”增大阅读量,拓展阅读面,故事妈妈要不断丰富自己。当头棒喝,啊不要沾沾自喜,课前连捉小熊都没看过的你,好好读书吧!各个老师经常讲到一句话,要能把一本书读厚,也要做到再把这本书读薄,书本背后的思考,知识延伸学习,帮助故事妈妈更好地理解书目本身。
米菲老师说阅读技巧的基础在于你自身对这件事情的热爱和同理心,有了这个,那就默默耕耘,心态放开地静待花开。走向进阶,文本阅读、图画阅读、延展阶段,这里面就要修炼功夫。迈步提高的时候,米菲老师说绘本阅读的延伸可以是互动式的手工,但又不要绝对,不要被具象困扰,说实话,我的故事妈妈小小起步,米菲老师说不要见山必然是山,一下子难倒了我,我目前可能只能做到见山就是山的延展初步水平。
就像课后做的《阳光小列车》故事会,故事讲述之外,我也只想到了小火车涂色和小火车勋章延伸方式,从1只看到了1,故事妈妈进阶提高征途漫漫,自己先从跬步开始积攒吧,爬的慢的乌龟,也可以前进嘛,米菲老师还表扬我来着,说故事妈妈就要“脸皮够厚”,你看,还是可以鼓励一下自己!加油!

作者: jessica1977    时间: 2016-10-14 20:08
A05郑杰
作业三选二,故事会见28楼
中级班课程第三讲感想
讲师:米菲
主题:打开悦读魔法盒

     中级班的课程,我的感觉越来越难,但是也越来越吸引人。米菲开场就讲了六字箴言“多读,多思,多练”,确实是金玉良言,简单的几个字,坚持下来真是不容易。当听到美丽的米菲老师坚持好多年,真心佩服,并努力向老师学习。
     随着课程的学习,我自己也愈加忐忑,就像米菲老师说的: “你自己过得都不快乐、幸福,怎么要求孩子快乐、幸福”; “你自己都没有一桶水,你怎么给孩子一滴水?细细想来,压力与挑战并存,这条路是一条必走的路,任重而道远。
      我个人觉得米菲的课程,真的是“悦读“,不止阅读童书、亲子阅读,更是阅读孩子成长的过程,阅读陪伴的过程,阅读孩子心智发展的过程。Suri的“狗窝”,米菲老师处理的很巧妙,其实这种经历在我的小孩身上也出现过,但是各种拖延症,对孩子选择了忽视。刚好,下课回来,小娃似乎心有灵犀,“窝“事重提,于是,姐姐和我一起为弟弟搭建了狗窝,姐姐负责土建,弟弟负责安装,两娃儿在狗窝里玩得真是爽啊。可以想象,孩子成年后,怀念他们的童年,这恐怕将成为其中一道风景线。
而对于本次工作坊的故事讲解、故事延伸真是让我耳目一新,但是这个确实是个多思、多练的过程,还是觉得自己的脑洞开的不够大。方言版的《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从开始粤语版、四川话版、湘赣版再到英文rap版,大家捧腹大笑,这种利用语言本身魅力来讲解故事真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走啊走》各组的演绎,老师的点评,让我略懂皮毛。安东尼布朗的《捉小熊》。上台展示的B组同学展示的“营救猎人大行动”被米菲批评为“三观不正”,确实是一个比较严重也是值得借鉴的问题。
延伸与讲解都是我学习的方向,坚持…..

作者: Pauline    时间: 2016-10-14 20:35
E06.   吴海媛   一起玩脑洞大开的游戏——《捉小熊》 一年前,我在女儿幼儿园讲述了此故事,孩子们脑洞大开的情景还在历历在目。听了米菲老师的课,看了米老师的故事方案。特别想再女儿班级(一年级)的首次亲子故事会中再讲述一次此故事。方案基本参照米老师的,但我加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延伸活动——“捉小熊”,即:小鸡捉老鹰(参加过三叶草义工工作坊的童学们应该知道此游戏)不过,大人小孩子一玩更精彩,家长孩子都很喜欢。事后,班主任老师还特别希望以后的故事会有多点类似的延伸活动。《捉小熊》故事方案如下:
一、      活动时间:
2016年10月6日上午9:00至11:30
二、      活动地点:
讲述在班教室内
PS:延伸活动“捉小熊”需到操场上进行。
三、          参加人员:
6班课外小组1、2、3组同学和同学家长(注:一位同学由一名家长陪同,孩子的安全排首位,每一位家长请看护好自己的孩子)。
其它组可派人观摩,相互鼓励、学习、提建议。
龚老师前来指导。
四、      所需义工家长:
首次活动,需要大家踊跃参加,踊跃当义工,感谢配合与支持!
1、签到统计义工1名:负责统计确定参加人员名单,打印纸质档,负责活动当天现场签到。
2、秩序义工3名:维护活动秩序和纪律,帮助主讲人做好延伸活动的人员组队。
3、摄影义工1名:负责活动照片拍摄,并第一时间交付活动策划人王毅贤妈妈存档、文字义工图文记录使用、微信(微博)直播义工制作图文音动态介绍使用。
4、摄像义工1名:负责活动精彩过程的拍摄,并及时间交付活动策划人王毅贤存档。
5、微信(微博)直播义工1名:
(1)第一时间向班级微信和QQ群直播活动情况。
(2)第一时间把活动的图片,配上文字说明和音乐,形成动态介绍链接发至微信和博客。
6、文字义工1名:
(1)负责活动图文并茂记录,并及时发布于班级博客。
(2)收集整理活动结束后家长反馈的不同声音和老师的评价与建议,形成文字交于活动策划人王毅贤妈妈。
五、      所需物品:
1、需班级采购组帮忙准备10张1.2米的大幅白纸,用于延伸画画活动。
2、“小熊画笔”:每位参加活动同学们自行携带一盒水彩笔。
3、投影、电脑、麦(班级教室自带)
六、      活动主题:
一起玩脑洞大开的游戏——《捉小熊》
PS:用趣味性超强的绘本故事引导孩子们慢慢爱上课外阅读。

七、      故事讲述:
1、  暖场:
各具特点的自我介绍(10分钟)
用抛布球接布球的方式,同学们使用“姓名+一句具有自我特色的话”进行自我介绍。
2、  导语:
用关于安东尼布朗及其作品分类的PPT,(特别是小熊系列)带孩子们进入小熊的世界,自己准备好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的心,一起欢乐的好心情。引导孩子们化身为小熊,开始小熊散步的冒险之旅。
3、  讲读:
(1)这本图画书的文字对一个年级的孩子来说非常简单,故制作了没有文字只有图片的《捉小熊》PPT。
(2)故事讲述方案主要是看图讨论和画画延伸,另视情况是否进行“捉小熊”的游戏。

4、  延伸:
讨论完之后,孩子们用画笔画下来,也可加上文字表述出来。
事先准备10张1.2米的大幅白纸,将孩子们几人一组分组合作完成,互相激发彼此的创作。  
  
八、      活动注意事项:
1、故事开始前10钟入场,准时参加活动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不得迟到早退大声喧哗,不遵守纪律的人员不予参加以后的故事会;
2、  各位家长负责自己孩子的安全。在活动场地不要跑跳;不要带锋利物品、玩具入场;不要在故事会场地内吃东西;
3、  在活动场地注意卫生,离开时自觉清扫垃圾。
PS:期待我们一起融入小熊的魔法世界,也拥有魔法的力量,在脑洞大开的世界里飞翔,度过一段欢乐无比的共读时光。

故事活动回顾:
http://m.eqxiu.com/s/uvrDiNo5?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作者: Pauline    时间: 2016-10-14 20:40
Pauline 发表于 2016-10-14 20:35
E06.   吴海媛   一起玩脑洞大开的游戏——《捉小熊》

http://m.eqxiu.com/s/uvrDiNo5?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作者: 草莓香猪    时间: 2016-10-14 21:06
作业三选二:
1. 写一篇读后感
2. 做一场读书会并写心得 (必选)
3. 第三讲心得 (米老师最希望看到这个)

G01  薛媛   
2/读书会心得
主题:与茶会、聚会生日会有关的主题,让小朋友知道如何组织一场聚会
故事会开场:小朋友们有没有准备过一次茶会呢?会用到什么道具呢?你们的聚会是安静的还是热热闹闹的?请小朋友回答。
相关绘本:《狮子爸爸的茶会》《不一样的生日会》
小朋友人数:9
故事义工: 《狮子爸爸的茶会》妞妈(薛媛)
            《不一样的生日派对》可爱妈
延伸活动:聚会道具的准备以及吃生日蛋糕
场地:南方茶都
故事会总结:
        因为十一国庆恰好碰上女儿的生日,所以就没有选择米菲老师给的指定绘本,而是做一场关于茶会与生日派对为主题的故事会,首先是故事会的策划,时间的确定,由于赶上十一,一般早上可能大人小孩都会在床上赖一会,所以定了下午3点,中午小朋友休息过后再来玩,状态会更好点!接下来邀请小朋友过来参加,邀请了三叶草的妈妈和孩子们,还有女儿小学同学。这也都定好之后,剩下的就是材料的准备和场地的布置,跟女儿一起去买小玩具,气球,可爱面具等这些材料,场地的布置我们决定铺地垫,放个小桌子,用气球装饰整个场地。结果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本来如果有三叶草的旗子就更完美了!
       小朋友们都到齐了故事开始, 一天,狮子爸爸拿出他心爱的茶具,对三只小狮子说:“孩子们,让我们来办一个安安静静的小茶会吧!”可是,小狮子们才不这么想,他们想要一个热热闹闹的大派对。他们列出了想邀请的对象,却被狮子爸爸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就在他们万分沮丧地准备度过一个无聊的“安静小茶会”时,意外发生了,由于大象的大耳朵和鸵鸟鹦鹉的大嘴巴,使得小动物们都知道了狮子爸爸要举办“安静”茶会的事情,于是大家以为都受到了邀请,所以小蚂蚁,小青蛙,小猴子,小猪各种动物全都排着队去了,最开心的当然是三只小狮子了,可当大家都安静得开始喝茶,吃甜点时候,发现动物园里的游人全都在看着他们,于是他们商量好了,还是来场热热闹闹的茶会吧,于是大家很开心得开始玩了起来。到了第二天,小狮子又开始请求老爸开一场“安静”的派对!
        故事讲述完后,问了小朋友问题如果举办一场派对,要如何准备呢?小朋友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然后接下来,让小朋友准备聚会中场地布置用到的气球,把长气球折成各种好玩的形状。
       《不一样的生日派对》可爱妈来讲述,可爱妈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开始故事。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专属的节日,那就是自己的生日。普洛特准备开心地过生日,可波莉的出现却让他哭笑不得。因为,生日派对的主角好像变了,最终两个小朋友安慰对方,做了一个巨大的“生日蛋糕”,跟小朋友们一起开心地玩起来。
      故事讲完之后,就到了派对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开始点蜡烛,切蛋糕,吃蛋糕活动。
      本次故事会看似很热闹,但是离我想到哪的,带领孩子一起学习如何组织一场故事会的初衷也不符合,没有把握好故事会的流程,绘本中深刻的点也没有及时去深挖,例如:狮子爸爸妈的茶会,这本书中其实是可以让小朋友去观察每种动物的习性,可以往科普的方向去靠。还有让孩子知道规则,该安静的时候就安静,该热闹的时候才热闹!
      《不一样的生日派对》这场生日派对引起孩子们的争执,孩子们想得到的东西都必须有个可以抒发的地方,这样才不会把事情搞砸!可是在后面的延伸活动中,没有设计这些环节,一个是自己前期的准备有所欠缺,一个是没有对绘本的深度没有把握好。好吧,能看到自己的不足点,才是以后成长的地方!
         现在,我已经加入到了三叶草,在不断得努力学习中,希望以后会越来越好!
3/心得
孩子带着我飞
        睡前,我拿起一本《蝴蝶·豌豆花》,随手翻开一篇读起来,
找梦,
我一睡着,梦就来了
我一醒来,梦就去了
……
读着读着,女儿缓缓得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晚上,女儿说:妈妈,昨晚读懂那本书真好听,今晚还继续。
        孩子说,梦怎么会在枕头上?梦又怎么可能藏到被子中呢?梦难道不应该是人脑袋中的吗?
       孩子问:国歌中有几句血肉筑成的长城,可是血肉怎么能筑成长城呢?长城不应该是用砖做的吗?那长城有多长,是谁造的呢?
一,学会静待花开
      从年初加入三叶草家族到引导孩子读书大半年的时间了,女儿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的观察。
      可是上完米菲老师的阅读课后,又让自己感慨一番,一本书可以让我们深挖,挖到更多更大的题目中来。
     米菲老师借助《好饿的毛毛虫》这本书,讲述孩子童年经历过的所有事情都会像这只毛毛虫一样,最终会在自己美丽的翅膀上显现出来,其实我在看毛毛虫这本书的时候,从来都没有仔细观察过变为漂亮蝴蝶后她翅膀上的颜色都是什么,认为是作者为了让蝴蝶看起来美丽,随便添的颜色,或许也真的认为蝴蝶本来就是那么多颜色的!
        孩子对一本书的感悟也许要经过几个月,几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我也在反思自己是否有急于求成的心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读书的习惯,引导孩子对一本书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米菲老师又以她家Suri为例讲了关于对人鱼公主的思考而作出的关于生命更重要的总结,5,6岁读过关于公主的书到了十几岁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们作为爸妈也应该需要淡定一些,在静待花开的过程中才能更从容一些。
二,如何做好引导?
      
          首先应该是不要仅仅关注绘本本书,应该跳出惯性思维,
《走啊走》绘本的延伸活动设计环节,从各种动物的走路形式,一直在往外拓展。
有谁来走,人和各种动物的走,还有铅笔在纸上走啊走,刷子在墙上走,汽车在马路上走,爬墙虎在墙上走啊走,形形色色的各种走;
怎么走?各种动物的走路方式,老人与小孩不一样的走路方式。
     又联想到关于走的词语: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走马观花;奔走相告;奔走呼号;
走的另外的说法:奔波 奔忙 造访 拜访 散步 溜达 蹒跚 游荡 踱步 徘徊 .闲逛
        我们组在经历了各种头脑风暴之后,终于学会了如何从绘本已有的格式中跳出来,确定的延伸活动是:两人三足的游戏,小朋友们两个人一组,靠在一起的脚绑起来,选择一种动物走路的方式,音乐响,用选定的走路方式开始往终点线走,音乐停就必须暂停下来,这个期间可以换走路的方式,也可以不更换,会暂停两到三次,哪组最先跑到终点哪组胜利!
        课程后又接触到了一款益智力的游戏,于是就把它用到了延伸活动中,同时结合米菲老师之前的案例,自己想了一个,名称是:步步为营,可以先请小朋友自己设计棋盘和棋子,可以把动物形象设计进棋子中,棋盘的设计可以加入陷阱,飞起来等元素。小朋友之间再用这幅棋来对战一番,下次有机会实践一番!
         
         其次,延伸活动设计需要故事妈妈们对绘本精准的理解,设计有创意的延伸游戏。
        米菲老师工作坊的课程,带我们如何《捉小熊》,读安东尼·布朗的书,总是不由得让人睁大了眼睛,仔细去发现绘本里隐藏的秘密,米菲老师带着我们花了四十分钟的时间精读这本书。
     从分析小熊的着装开始,小熊为什么没有穿衣服,身上仅有的装饰品就是那只领结?讲了作者深刻的用意,是因为作者想引起读者对小熊手上那只笔注意,所以把小熊的装饰品简化。
      旁边的围观群众那些猴子,花花草草,从最开始吓得躲起来到后面的脑袋伸出来想看看究竟小熊用什么方法躲避猎人,围观群众的心理活动被描写的细致入微,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小熊会有办法对付猎人的,于是他们后面就有了看戏的态度!
        米菲老师立马给大家来了剂猛药,如果猎人再次追上来,小熊要用什么方法逃脱?
        所有的故事妈妈们经过热烈讨论,得出了好多种方法:任意门,沟通器,潜水艇,降落伞,催眠,爱情,利用武器把猎人抓住等等
      可是米菲老师却又提到了一个问题,小熊所有使用的方法都是温和无伤害的,非暴力的,我们成人为什么一定要将猎人至于死地,如果猎人不跟我们沟通,还要使用沟通器,以暴制暴真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吗?这让我想起了国产动画片神笔马良,马良在结尾画了一艘船让县官最后葬身在茫茫大海中,原来我们从小遇到的惯性思维导致我们的思维不够开阔,非要有个大团圆的结尾。
        所以作为新一代的故事妈妈,在未来肯定是要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玩,我们如何避免这种道德上的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才是最最重要的!
        接下来,米菲老师让我们发挥每个人大脑再次深挖下,延伸活动还可以怎么设计,原以为通过前面的活动应该大家都想不出什么新鲜的招了吧。
         G组同学跳出了继续小熊逃跑,猎人追赶的这个框框,仔细观察捉小熊这本书,发现小熊每次面对猎人都相当的淡定,可见小熊的情绪管理能力是很不错的,So,延伸活动可以与情绪有关,
延伸活动设计成生活中遇到让人生气着急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列出几个场景,可以请小朋友到台上表演,或者利用玩偶表演。
         米菲老师点评:挑出的点不错,可是如果是做成单纯的对话问答,如果个人的功力不够,很有可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还可以利用道具来具体展开!
         一个小组说可以把《捉小熊》和《形状游戏》结合起来做一场游戏!另外个小组还想出了见招拆招,代入游戏,还有丢手绢的游戏,原来人的大脑在合适的时间对的人面前时可以被无限延伸的!
        米菲老师说,多练,多读,多思
        米菲老师说要做到非功利化的阅读,一定要热爱读书,用同理心带领自己和孩子一起来读,然后静待花开!

485328984205308539.jpg (109.69 KB, 下载次数: 193)

讲故事中

讲故事中

作者: 哭哭笑笑的小珠    时间: 2016-10-14 22:21
E05 小珠妈  

《好饿好饿的毛毛虫》故事会方案

故事会主题:数一数,一二三四五,看一看,毛毛虫来,变!变!变!
故事绘本《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故事妈妈:小珠妈
故事地点:岁宝儿童之家
故事听众:3-6岁孩子 15个

活动目标:
1. 用立体书让孩子对书更感兴趣。
2. 欣赏绘本的画面和故事,感受毛毛虫变蝴蝶的神奇。
3. 有兴趣的观察书中的图画,讲述画面。
4. 数一数的乐趣。
5.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故事,体验故事的乐趣。

时间:(30分钟)

方案设计

开场暖身:

手指游戏:一二三四五,小手变!变!变!
改编一个传统的手指游戏

故事讲述:
紧扣
1.书中体现的数字变化,星期几,几个水果
2.毛毛虫自身的变化
3.谈谈自己爱吃的水果

肢体游戏设计(小朋友一起来)

1,手
用右手一根手指扮毛毛虫,爬来爬去,爬到自己身上爬向左手,两拳相握代表蛹,双手并起来做蝴蝶翅膀飞飞飞。

2,四肢,身体
1.趴下做毛毛虫一拱一拱前行。
2.吃各种食物。
3.缩成一团,变蛹。
4.慢慢站起来,伸出双臂做蝴蝶满场飞飞。



故事会总结
这是一次很成功的故事会,小朋友都很投入,全程跟随我的引导,大家玩的不亦乐乎。
个人心得:
1.经过充分准备的故事会一定会顺利会成功。
2.年龄小的孩子要注意动静节奏的把握。



第三讲心得
讲师:米菲
题目:《打开阅读魔法盒》
每次听完米菲老师的课,我都会对去开故事会多一份敬畏。
“多读,多思,多练”是米菲送给我们的六字真言,我恰恰忘记了最重要,最不易做的“多思”。我的心态是比较偷懒啦,想着把这么美好的书带到孩子面前,声情并茂的讲读,再加上精心的配乐已经行了。问题是做为一个故事妈妈,这么做要求就太低了。
一本好书拿到孩子们面前不过是照着念念,这有点浪费,也辜负了这本书。
怎样才能设计,执行好一个故事会,或者说带孩子们玩好一本书,尽情享受一本书呢?
首先,对儿童在各个年龄段的心理发展,认知发展要有相当的了解。这样你才知道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该怎么说,怎么做,说到那一步,做到哪一些。
然后,台下做加法,台上做减法。台下准备阶段,对要讲的作品,一定要读深读透,把它读厚。怎么读厚呢?就是要多思,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去思考。只有有了厚的积累,台上引领讲读故事的时候呢,就能根据到场孩子的情况,再因地制宜,做减法。你有一桶水才能给孩子一滴水。


讲座开始米菲要大家用各地方言来讲《从头动到脚》,气氛一下就高涨起来,大家纷纷跃跃欲试秀方言,都笑的哈哈的,早上因场地更换迟开的不快一下子烟消云散,米菲真是控场高手。


分享女儿小时候读《好脏的哈利》,自认自己是哈利,米菲很配合做哈利的家,演绘本剧的小狮子时,支持认可女儿自己做的道具。儿童本位的思想让我要认真反省一下自己在讲故事玩故事活动中的行为。


《走啊走》一个看似简单低幼的绘本可以设计很多种活动,还能用来引导大孩子写作。我知道这都是多思的结果。


《捉小熊》续写脑力大激荡,点评大家设计的延伸活动引发的三观论,然我注意到要警醒自己随波逐流的思维定势,多思不光是看书,就连日常在孩子面前随口发出的评论,和孩子们的大小讨论,都要多思而后行。


作者: 18998996669    时间: 2016-10-14 22:25
G03 杨开玉

《秘密朋友夜西来》故事会方案

https://www.3yecao.org/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jM5NTF8NTM4ZTg3NmZlM2EyNzcyOWFmNGI0NjIyZjYwODNlMzl8MTczNTI3MDkxMw%3D%3D&request=yes&_f=.jpg

一、故事主题:交流是快乐的
二、选定绘本:《秘密朋友夜西来》
三、故事会流程设计
活动时间:2016年10月14日上午
活动地点:英才午托班
参加人员:13名小朋友
参加年龄:9-10岁
主讲人:杨开玉
故事会方案:
小朋友们,大家有没有试过2个自己打架的事情?哪个小朋友来说说?对了,这个小朋友说得很好,当你遇到了一件自己感觉非常困难的事,就会两个自己打架。比如说,冬天天气很冷,又快到了上学的时间,这时候就会两个自己打架,一个说:还是起床吧,马上就要迟到了;另一个说:还是再躺会儿吧,冷死了。如果主张起床的自己战胜了主张赖床的自己,那就起来了;如果主张赖床的自己战胜了主张起床的自己,那就继续睡懒觉。是不是这样啊?
这本书就是说另一个自己的故事。艾瑞克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内心非常封闭的孩子,但却有着清晰的内心世界,只是不愿意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于是他们都叫他“哑巴艾瑞克”。
但是,艾瑞克会说话,而且还能非常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喜好、心情、感想。这些话,他只想与赏识他的人表达、交流,而且这种交流也是快乐的。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故事。
四、延展书籍:《利勒比找到一个好朋友》、《两个好朋友》、《鸭子说“不可以”》、《兔子先生的麻烦》
五、义工安排:主讲人:1名,摄影义工:1名

故事会总结

本来以为孩子们很难理解“夜西米”,没想到整个故事讲下来,孩子们理解得非常透彻,甚至还延伸到有的同学在学校里只跟其中某一个人玩,而不跟其他同学玩,真是太形象了,而这种封闭也是一样的道理,可见孩子们理解的足够清晰了。
由此,我也想到,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不应该事先设定框框,认为这个不行,或者认为那个一定行,然后由此限制了自己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开放的思维,有效的沟通,将是与孩子共处的最好方式。

177271244199109890.jpg (96.66 KB, 下载次数: 293)

177271244199109890.jpg

作者: lucyzhou    时间: 2016-10-14 22:34
G04 周廷慧
《捉小熊》故事会
时间:10月7日
主题:面对危险要怎么做
对象:8-10岁 3人
一、        绘本解读
《捉小熊》是大师安东尼布朗的早期作品,大师酷爱的形状游戏在此书中又被延续。这是一本现代版的神笔马良。一只白色的小熊手里拿着的神笔,在遇见险的时候,总是神情自若,然后画出自己想到的办法带着自己脱离危险。
二、        作者解读
安东尼布朗是英国超现实写实派画家,构图利落,色彩鲜明,善于对比,营照画面的喜剧性。他的插画中,大多带有超现实成份,这些神奇而幽默的元素,常常暗示了读者安东尼对事务的想法。
三、        故事会设计
1.        故事导入
自我介绍,拿出绘本给大家看封面,一只通身雪白的小熊,带着红色的领结,手里还拿着一支笔,他为什么会拿着一支笔呢?这支笔又有什么作用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支笔的秘密吧。
2.        故事讲述
先带着孩子们一边读图,一边读文字:一天,小熊去散步,不巧遇见了猎人!猎人准备了网兜、绳套、猎枪、笼子、还有陷阱,想方设法要把小熊捉到!可爱的小熊该怎么办呢?他能平安度过危险吗……
3.        延伸活动:
    ①请小朋友说一说都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②请小朋友来画一画:小熊后面会遇到什么困难,他会画什么呢?
四、        总结
在读图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地说,虽然只有三个孩子,但气氛非常地好,互动很积极,善于观察的孩子总能发现背景观众的奇特之处,并不断地问着为什么呢?面对他的那么多为什么,总觉得自己准备得不充分,把问题抛回给他们,听听他们天马行空地答案。听着他们互相分享,相互争论,快乐的感觉从心底升起。但是总觉得延伸活动这一块还要脑动大开一点,多读、多思、多练。
作者: 茶茶    时间: 2016-10-14 22:51
F07   杨霞 《走啊走》教案+反思 年龄段:3—7岁(常听故事) 地点:宝安万科营地 讲述人:杨霞  目标: 1.体验不一样的走啊走,感受走的乐趣。 2.与过去经验进行链接 3.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互动相识   游戏导入:(请你跟我这样做) 请你跟我拍拍手 我就跟你拍拍手 …… 请你跟我站起来 我就跟你站起来 请你跟我往前走 我就跟你往前走 请你跟我往后走 我就跟你往后走 请你跟我向右走 我就跟你向右走 请你跟我像左走 我就跟你像左走 ……   故事正文: 1.猜测 2.模仿 3.直接讲述  延伸游戏: 1.用表演的形式进行故事续编。除了宫西达也说到的走啊走,你还知道其他的走啊走吗?他们是怎么走的。请你演给大家看 2.我演你猜。大家表演了各种各样的走啊,杨霞姐姐也来表演一个,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是什么?(螃蟹)小朋友,你想不想也来演,让大家来猜? 3.两人三足。从短距离到长距离(如果孩子再大一点可以增加人数)  反思 由于是孩子年龄段较大,有一些科普知识的需求,在这方面的准备较少。下次应该准备充分一些,随时应变。 发现一个现象,孩子们好像很期待后续会有手工或是绘画的活动。思其原因,也许第一是我们之前故事会的延伸大多是这一类;第二在孩子更希望有作品的呈现,和自主的时间。游戏在他们心中更多处于一个参与者的想法。
作者: 皮皮兔    时间: 2016-10-14 22:55
F01 皮皮

读书会内容:《捉小熊》

绘本简介:聪明的小熊有一支魔法铅笔!这支铅笔可以帮他摆脱所有麻烦!可爱的小熊不管走到哪就画到哪,他的魔法铅笔会让它所有画的东西都成真,躲过猎人的追捕!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危险,都能平安度过!
    这也是本书引人入胜的地方,小熊笔下的每一线条都引人好奇接下来会是什么?这个故事到底*后会怎么样呢?

作者及绘者介绍:
作者/绘者:安东尼·布朗,1946年出生于英国,其作品屡获各项童书大奖——包括两次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和三次库特·马斯勒奖、德国绘本奖、国际安徒生大奖、荷兰银铅笔奖及艾米克奖等。他注意观察和表现儿童的内心世界,努力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因此,孩子们能够在他的图画中得到情感的寄托与安慰,从而获得快乐。代表作有《我爸爸》《我妈妈》《大猩猩》《动物园》《小凯的家不一样了》《看看我有什么》《穿越魔镜》《谁来我家》《形状游戏》《朱家故事》《我喜欢书》等。

时    间:10月7日下午3点左右
地    点:家里客厅
活动对象:8岁孩子(2个):一个是云钊,一个是他的好朋友嘉智,常年在我家阅读和吃喝玩乐的邻居小朋友。

分享绘本:

1、拿出书以后,先由本次读书会的小助手云钊向嘉智简要介绍了安东尼·布朗。小家伙的介绍很直白:“安东尼·布朗出过很多书,得过很多大奖的,你看过的《我爸爸》、《我妈妈》、《大猩猩》、《公园里的声音》都是他的书。他的书里面经常有好多密码的,你以前有没有注意到啊?”这个开场白,充分地吊起了小伙伴和他自己的胃口。


2、分享绘本:

先请小朋友读出书名,然后我读出作者名、译者名,再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来读封面。两位小朋友注意到了小熊手中的笔、小熊的红领结、草丛中的眼睛、一条蛇、好多植物。

我们采用的分享方式是:我先将文字读出来,然后大家一起来研究图画里的密码,再来分析这些密码里藏着哪些信息。

翻开书,第一页的内容跟封面相同,只是加多了一行文字,“一天,小熊去散步”。第二页,小朋友们已经开始自动找密码了。他们发现了猎人特别的地方:帽子像一口大钟,眼睛没有露出来,两人一个黑胡子,一个白胡子,他们的车悬在空中,车上的装备,还有车头上尖利的牙齿图画,路边有一只很害怕的小猴。再问他们能根据这些东西分析出哪些东西来。他们说:车开得很快,猎人很凶,小猴被吓坏了。

第三页,他们发现猎人已经藏在了路边的草丛里,路边有好多的草居然还系着领带。第四页,猎人跳了起来,路边的草丛里,有红花,叶子变成了鱼,草丛中还有草戴着眼镜,指向上方的手指,有一个足球,一堆的大眼仔,小熊还是不急不忙地站在那里,草丛中的眼睛和小鸟都看着猎人和小熊。云钊将书页翻了回去,指着上一页的黄色花问:这朵花是不是已经变成红色的了?它被吓红的?

第五页,问两位小朋友小熊在画什么?有一个说是绳子,有一个说不知道。第六页,看到猎人被绊倒在地上,小朋友们哈哈大笑,笑得在地上打滚。然后他们才留意到路边偷笑的小猴,红伞,鱼儿,眼睛,树叶的变化,向上指的手指变成蓝色的了。嘉智说,这跟神笔马良的笔是一样的啊。云钊附和。
第七页,另一个猎人出现了,在准备抛绳子了,眼睛、杯子、树叶变成了鞋子形状,草叶都紧张得扭曲起来了,有一朵花变成蓝色的了,小熊还是不急不忙地往前走,他们这时发现了两个猎人的长袜是不同颜色的。第八页,猎人手中的绳圈抛到了半空中,小熊看到了,草丛中三根红色的火柴,紧张得扭曲着的叶子,还有眼睛、还有一个像煎蛋一样的东西,有的花叶已经不敢看,闭上了眼睛了。

第九页,请他们猜小熊画的是什么。两个人都想不出来。云钊想到了牛角,不过马上自己说不对不对,牛角这个角度不对。第十、十一页,哇,一只大大的犀牛!正在凶巴巴地瞪着猎人!猎人被吓得目瞪口呆。哈哈,小朋友们照例笑得滚到地上去了。你看,那些眼睛都在看猎人的表情!树后面的小花也探出头来了,花叶也笑眯眯的,小熊还是不急不忙地往前走。

……每一页,两位小朋友都观察得特别仔细,有点比着赛看谁发现的密码最多的样子,抢着作答,也开始更投入了,慢慢地开始想象小熊会画出什么,来对付猎人的捉拿。两小还开始了讨论,商量、分析看怎样更合理。

故事延伸环节:

读完整本绘本,两位小朋友还意犹未尽。我问他们:要是鸽子飞累了降落到地面上,发现猎人又开着车追上来了,如果你是小熊,你会画什么呢?两人想了想,云钊说:我画一辆坦克,把他们的车撞坏,这样他们就没法再追我了。嘉智说:我画一些钉子撒在路上,他们的轮胎被扎坏也没法追了。我问云钊坦克撞过去的话,猎人会不会受伤呀。他说,当坦克开过去的时候,猎人已经被吓跑了,所以不会被坦克撞伤。

哈哈,云钊是小军事迷,在这里用上了他大爱的坦克来解决问题。嘉智是一个脑袋瓜子很活跃的小机灵,在这里也用上了不费力的方法智取猎人。我大大地赞美他们的办法很有创意,也把我自己之前想到过的解决办法说出来,他们大笑起来。



分    析:

无论如何,两位小朋友的解决方案都比我要更合理啊。我初读这本书时设想的是:小熊画一张网,把猎人吊在树上,要他们写下不再打小熊的保证书才放他们下来。当时我被大伙儿嘲笑:你小时候到底写过多少保证书啊。哈哈~~不分析不好笑,一分析就觉得这个主意真是特别搞笑,我自己也忍不住大笑起来。再回头看我的儿时,确实有一封封的检讨书,每一封检讨书里,无一例外,都会有保证的部分。儿时成长的经历,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记。儿时经历过的事情,会在我们不经意间就影响我们处理事情的方式。我需要好好地内观自己,觉察自己。

作者: Emee    时间: 2016-10-14 23:12
B04    谭剑莉

《冰激凌月亮》

活动地点: 海旺社区
活动对象:5-6岁

活动总结
由于邻近中秋节,社区给出的主题是有关于中秋节的话题,刚好晓芝家里有一本《月亮冰激凌》的绘本,于是我们定好她讲《羽毛》,我讲《月亮冰激凌》。
一去到社区,到场的小朋友大多数是6-7岁的,我自己倒吸一口冷气,我这本绘本他们是否会觉得幼稚了?果然,如我所担心的一样,在讲述的过程中,绘本里有出现兔子的时候,我询问他们这只兔子是从哪里来的,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门。当我告诉他们这是从月亮过来的兔子的时候,他们都大叫,不可能,月亮上根本没有生命。果然年纪比较大的小朋友比较难掌控他们经常会抛出一些你料想不到的问题。

听故事的小朋友往往会分两类,一类是坐在前面勇于参与故事的人,一类是做后面冷漠看着你讲故事的人。做为故事妈妈,当然是欢迎和喜欢做第一排的人,但是做为专业的故事妈妈,我想更应该面面俱到,如果能把后面的人也拨动起来,我想我才是一个成功的故事妈妈,而我这一方面还远远不足,这也是我要多学习多实践的过程!


作者: E029婷    时间: 2016-10-14 23:13
B06 李婷婷 做一场故事会并写心得

故事会内容:共读《秘密朋友夜西米》

故事简介:小男孩艾瑞克不喜欢说话。其他的孩子都叫他“哑巴艾瑞克”。大人们以为他只是害羞。其实艾瑞克只是不喜欢说话,因为他的秘密朋友夜西米会替他说。艾瑞克把自己和假想的朋友夜西米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他遇到了喜欢放风筝的小女孩玛西亚,与她成为了朋友。突然有一天,夜西米不见了。

作者及绘者解读:
作者:格温·施特劳斯
绘者:安东尼·布朗。安东尼·布朗的作品获得过许多奖项,其中包括两次凯特格林威奖和三次库特马斯勒奖、德国绘本奖、安徒生大奖、荷兰银铅笔奖及艾米克奖。阅读安东尼·布朗的作品,时常会惊讶作家心思的缜密、幽默风趣的表现,而其书中所带给孩子们的希望与愉悦,是儿童文学作品最难能可贵的珍宝。他的插画中大都带有超现实的成分,这些神奇而幽默的元素,常常暗示了读者安东尼对事物的想法。

故事主题:我和我的朋友
讲故事时间:10月14日 在家里的客厅内
讲故事对象:9至10岁孩子(6、7个)
道具及延伸活动道具:绘本、画纸、彩笔
小助手:琪琪

开场暖场游戏(10分钟)
  (因为人数不多,大家可以围坐在一起)孩子们,有一首歌曲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找啊找啊找啊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对了,这首就是《找朋友》的歌,相信大家都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学过。可是你们都还记得吗?(估计孩子们基本上会说记得。)好的,可是你们当初的那些好朋友的名字还记得吗?还有联系吗?和孩子们讨论一番后(大概五分钟时间),接着说:好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读读一个“秘密朋友”的故事!咦,为什么是秘密朋友呢?原来……(故事开始)

故事讲述(20分钟)

延伸活动(20分钟)
* 故事讲完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自己的“秘密朋友”呢?那么,我们来写写你们从小到大,都有哪些好朋友吧?(请小助手琪琪帮忙发画纸和彩笔)
*打算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孩子们以“朋友”为主题,发散思维。

故事会总结

因为某些原因,原本计划在家里讲述的故事,临时改在了小区内。不过效果还不错,孩子们听得都很认真。开始还有些疑虑:这些9、10岁的孩子们还会愿意听绘本故事吗?结果却正如培训时老师说的那样:绘本适合任何一个年龄段来阅读。
做得不错的地方:因为之前阅读了很多遍绘本,所以在真正给孩子们讲述故事的时候,比较自如放松;跟孩子们保持了很好的互动,中间几次的提问,都得到了他们积极的回答和讨论。
做得不足的地方: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没能按计划做成“思维导图”,有些遗憾;延伸部分也没时间开展。下次得充分考虑客观因素,做好备选方案。


作者: 悠然草籽    时间: 2016-10-14 23:22
G10 霞敏

记《悦读悦美的童年——阅读技巧篇》
   清晨七点,迅速起床洗漱,把三个月大的小娃拾掇好,就抓起三叶草“公文包”飞奔出门,因为今日是美美的仙仙的米菲老师给我们这群草籽们讲共读的技巧提升,这对我这位严重缺乏实战经验的fresh fish着实有益!
   讲座开始前,课室的安排出现了意料之外的小插曲,我们从原计划上课的报告厅转移到了会议室上课,没曾想几十位草籽“挤挤”一堂,气氛出奇的融洽与温馨!着一款民族风大红裙的米老师一直面带微笑与学员们闲聊,耐心地等待着工作人员调试投影仪与话筒,还不忘分享自己在讲课时遭遇突发状况时如何处理的一些心得。课程在我们伟大的班班牺牲小我,隐于后台帮忙播放PPT中开始了......
一、故事讲述之“道”
  “三多”
   号称“金句王”的米老师一上场就给大家又脑补了一遍“三多”——多读、多思、多讲,“多读”是储备与积淀,自己没有一桶水,又如何给孩子一滴水?“多思”是重组与再创造,大凡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用心准备的故事讲述,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自己都未融入,更何况孩子呢?“多讲”是实践与输出,任何技能都要靠实际操作才能运用熟练,故事讲述人要能够对环境与受众应付自如,想要具备超强的控场能力只有多讲故事,对不同的人讲,在不同的场合讲。
“热爱与同理心”
   当荧幕上出现艾瑞·卡尔的《从头动到脚》时,我微微有点意外:“老师要用这本低幼绘本抛砖引玉?”我们在老师的指引下痛痛快快地把绘本“玩”了一遍,原来这是老师的“一石二鸟”之策,即可以给我们热热身,好调动起身上的活跃因子,让我们从中获得了快乐与愉悦,又由此引出了对故事讲述人的首要要求:对阅读的热爱与同理心。
要想把故事讲得有吸引力,又能让孩子自身在故事中得到体验与感悟,首先就要求讲述人热爱阅读,热爱讲述,有了这份热爱,才有激情与热忱投入,自己投入了,融合了自己的情感,才能把文字背后的体验传递给孩子,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宫西达也的霸王龙系列是我与孩子都很喜欢的一套书,风格鲜明,故事真挚感人。当我在图书馆为儿子讲述《遇见你,真好》时,自己不知不觉声音哽咽,眼眶湿润,讲完后抬头,无意瞥见了孩子眼睛红红的,眼角有两滴硕大的泪珠即将掉落......此时,我知道有一粒叫“善良”的种子已悄然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同理心,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即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对于故事讲述人而言,同理心就是以孩子的视角看待阅读,站在孩子的高度去体验,米老师指出中外绘本的发展状况其实就是“儿童观”的问题,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中国的教育对待儿童的态度,只需看看《弟子规》就一目了然了,大多数本土的图画书都貌似高高在上的夫子,在教导孩子应该怎么做才是合乎规矩。即使是当今的中国,也是有很多父母将孩子看做是自己的私有物品,在他们眼中,孩子没有独立的人格,任何违背他们意愿和期望的行为都被判定为“不懂事”、“不听话”。而国外的绘本,无论是绘图还是故事情节,都能瞬间吸引孩子的目光,让孩子觉得很贴心很有趣,因为作者了解儿童,尊重儿童。因此,在做故事会设计时,受众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是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同一本绘本,有针对4到6岁小朋友的讲法,也有针对6到8岁的讲法。而我自身在这一点上需要多多反思,多多关注儿童心理,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在故事讲述上有质的突破。
  “静待花开”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圣经》里说,世间万物皆有定时——播种有时,成长有时,花开有时,凋零有时。而我们的孩子正如世间各种性情不一的花儿,绽放的时间各有不同,养育孩子就像花开,需要时间,需要我们静下心,慢慢等待,不要着急!而我,在米老师说到这一点时却是满心的羞愧,因为我总会对我的孩子玩命地催促,经常因为孩子而焦虑。
   还记得《牵着蜗牛去散步》吗?还记得《孩子,你慢慢来吗》?还记得《别说你快点快点》吗?不,不记得,在孩子的表现不合你意时,你就会将这些美好文字完全抛却到瓜哇国去了!你好像一只发怒的母狮,对着一个如小白兔般娇小的孩子大声咆哮:“快点!你怎么这么@#¥%&*?”我相信这一点很多家长都有深刻体会,包括我自己。现实的残酷才突显出理想的美好。只有不断学习,反思,努力追求平和之心态,才能换来孩子坦然而快乐的成长。
二、故事讲述之“术”
   延展阅读之形式
   准备一场故事会之前,讲述人对绘本的多方面阅读必不可少。绘本阅读可分文本阅读、图画阅读与延展阅读。萌萌哒的米菲师就延展阅读与我们分享了不少的干货,用自己的实战经验为我们解惑,让我这个菜鸟级草籽明白何为有意义有效用的延展。在《七号梦工厂》里,孩子们化身为梦工厂的设计师,为棉花插上想象的翅膀;《十二生肖》在孩子们的笔下成了大富翁游戏棋盘的主角;小Suri期望自己就是《好脏的哈利》,妈妈与她一起用纸箱做成精致的小狗窝,满足了小Suri的所有幻想。孩子们还可以化身成绘本中的人物,在《兔子的十二个大麻烦》、《卖爸爸卖妈妈的商店》中过一把戏剧瘾。要想让孩子真正理解《林肯总统的梦》,可以先通过《爱看书的男孩》了解林肯总统是谁,在《班班的梦》中认识美国这个国家,在《自由的苹果》中体会奴隶制度的残酷,在《如果你想当总统》中明白何为美国总统,有了这一系列的积累与铺垫,才不会让孩子们错失绘本的精髓。
   玩转《捉小熊》
   由于群艺馆离家远,我不得不上午提前开溜回家给小娃喂口粮,所以错过了《走啊走》的实操环节。中午急匆匆赶回现场,正赶上米老师在讲安东尼.布郞的《捉小熊》,绘本看似很简单,角色只有小熊、猎人以及一堆吃瓜群众,可是经过米老师的讲评,才发现这么一本看似很低幼的书,蕴含了很多被我们忽略的元素。接下来的实操环节,我们被告知要为小熊设计躲避猎人的方案,各组都集中火力向大脑进攻,结果出现了利用高科技手段来感化猎人的、为猎人变性的、用橡皮将猎人擦净的等等脑洞大开的方案,但米老师一语点醒了还在笑场的我们:我们都对猎人采取了或进攻或改变,而小熊只是选择了无伤害式的转身走开!孩子们会想到让小熊画出一座音符桥,叮叮咚咚地踩着桥跑掉了,成人只会想到设计一个陷阱消灭猎人,这就是成人与孩子的区别,我听完讲评后心中唏嘘了许久,对绘本的解读又多了一层理解。
   还是《捉小熊》,要求为4至6或6至8岁的儿童设计不同的延展方案,有的组给出的方案很出彩,比如“见招拆招”和从“丢手绢”改编而成的“捉小熊”游戏。我们G组选择了6至8岁年龄段,给出的方案是交谈或即兴表演,米老师一针见血指出了不足:交谈要求讲述人知识丰富、功底深厚,而即兴表演难度较大,内向腼腆的孩子是比较抗拒的。一席专业点评说得我们心服口服,在活动设计上我们确实还欠缺经验,需要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
   阅读是最好的陪伴,故事妈妈即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阅读教师,是阅读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任重而道远的角色。所以,讲座听得越多,我越发觉得自身的诸多不足,许多方面需要努力提升,感谢米菲老师在阅读技巧上的亲切指引,感恩生活,能让我与三叶草相遇!




作者: 悠然草籽    时间: 2016-10-14 23:24
G10  霞敏
故事会《健忘先生》方案

一、故事会主题:记忆力

二、选定绘本:《奇先生妙小姐》系列之《健忘先生》

三、绘本分析:《奇先生妙小姐》系列绘本造型简单有趣,79个不同造型,性格各异的卡通人物更是成为欧美国家家喻户晓的人物。故事浅白幽默,对孩子人格和品行养成具有极大的塑造作用。《健忘先生》是其中之一,故事主角是记不住任何事情的健忘先生,有一天,警察请他带个口信给田野先生,可是健忘先生找到田野先生时,却记错了口信的内容,让人啼笑皆非!

三、故事会流程设计

  时间:50分钟左右

  场地:福田保税区外国语小学

  参加人员:8至10岁孩子

  具体内容:

  1、自我介绍,然后与孩子们聊聊生活中自己经常发生的小健忘事件,比如手里拿着剪刀却到处找剪刀,小时候妈妈让我到厨房外捧些干柴来,而我走出厨房外就不记得要拿什么东西了。再请孩子们说说他们在生活中碰到有关健忘的趣事,由此引出绘本标题,并简要介绍《奇先生妙小姐》系列从书与其作者及译者。

2、绘本讲述:使用PPT,略去文字,故事情节由我口头讲述,这样更有利于现场发挥与提问互动。

3、延伸:

  A、请孩子们为可怜的健忘先生出出主意,让他能够记住自己想做的事。

  B、记忆力游戏1:在黑板上写出6个词语,分别是太阳、鞋子、膝盖、门、邮票、手杖。给孩子们看十秒钟,然后擦去,请孩子们按顺序说出六个词,并分享自己所用的方法。

  C、记忆力游戏2:我依次做出4个动作:双手握拳、双手伸出大拇指、双手伸出中指和食指、双手伸出小拇指。请孩子按顺序重做。

作者: 阿霞    时间: 2016-10-14 23:29
E02 刘秀霞

作业三选二:
1. 写一篇读后感
2. 做一场读书会并写心得 (必选)
3. 第三讲心得 (米老师最希望看到这个)

回复本帖,注明中级班学号、姓名、主题名。


截止日期:
2016年10月15日前

米菲当堂宣布“作业全免“的是我!是我!是我!哈哈哈!突然想起今晚不用S作业。下次再好好表现咯。Thank you .

qq.jpg (64.34 KB, 下载次数: 143)

qq.jpg

作者: carrie_xiaomr    时间: 2016-10-14 23:33
D05肖美蓉 《捉小熊》故事会方案

1、主题:安东尼•布朗《捉小熊》,《神笔马良》
2、目的: 通过给孩子们讲捉小熊及神笔马良的故事,带领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故事中获得智慧与力量,学会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在不伤害其他人的情况下,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3、听众群:4-7岁
4、地点:南天二花园6栋社区工作站
5、时间:2016年9月27日 下午5点-6点
6、材料:星星纸
7、流程设计:
人员安排:摄影义工:社区摄像工作人员;秩序维持:赖东红
开场:大家好,我是三叶草故事家族的笨猫阿姨,今天有我来为大家讲两个故事,在故事开始之前,我想问小朋友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阿姨为什么叫笨猫吗?由此活跃气氛,调动孩子们的脑洞,引出今天的故事。。。
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熊,两个凶狠恶毒的猎人。。。可恶的猎人要去捉小熊,小熊小熊你要小心啊~~~如果你们是小熊的朋友,你能想出什么样的办法来帮助小熊躲过猎人的追赶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捉小熊的故事。。。
捉小熊讲完后,由此再提出第二个问题:“大家知道在我们中国古代,也有一位拥有神奇画笔的人,他的名字叫马良,下面,我就再为大家带来《神笔马良》的故事。。。
8、故事延伸:教孩子们及家长们如何制作小星星。




捉小熊.png (61.31 KB, 下载次数: 97)

捉小熊.png

作者: carrie_xiaomr    时间: 2016-10-14 23:33
D05肖美蓉 《捉小熊》故事会总结
       这是我成为三叶草故事妈妈后举办的第三次故事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验上都比前两次要好一些。在讲故事环节,个人认为自己在现场的进度及气氛把握,讲故事的技巧方面都有所提高,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的还是故事的总结和时间的掌控部分。
      在每次故事会的认知导向把握方面,由于自己在故事会上的经验不足,对于故事会的导向把握不是很准,担心自己在故事会的讲述过程中出现导向上的偏差,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正确与错误,好与坏的判断上,还是与故事的讲述者本人有很大关系的,由此可知,故事讲述人对人生观及世界观的认知,直接影响到听讲故事的孩子对当时故事会上所讲述绘本的认知,我希望能在今后更深入的学习过程中,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更深入的研究。
关于故事讲述的方式和方法。这个问题还是与讲故事者的经验以及个人风格有关的。目前就我本人来说,只做过三次故事会,临场及理论经验都不足,所以,个人风格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我计划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的学习中,能够尽可能多的听取其他故事妈妈的故事会,从中多吸取一些好的经验来补足自己,丰富自己。
      关于故事会的前期及延伸部分的准备。我个人认为还是与经验有关,比如说,上次故事会上,出现的最大的问题是人员召集及故事讲述部分准备不足,这次故事会,则是延伸部分的材料准备及分配上有漏洞,希望在接下来的故事会中,以上问题能避免。
      总体上来说,我对这次故事会的过程及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自己起步比较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吸取老师及前辈们的经验,努力完善自己,做一名合格的故事讲述人。


IMG_3599_副本.jpg (92.67 KB, 下载次数: 103)

IMG_3599_副本.jpg

IMG_3527_副本.jpg (109.66 KB, 下载次数: 108)

IMG_3527_副本.jpg

IMG_3529_副本.jpg (83 KB, 下载次数: 111)

IMG_3529_副本.jpg

作者: lucyzhou    时间: 2016-10-15 00:01
G04 周廷慧
                                             《秘密朋友夜西米》读后感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漆黑背景下的四扇门,门的状态:闭合-开一点-半开-全开。与书中主人公艾瑞克逐渐打开心扉的历程吻合。
      前半段安东尼.布朗画笔下戴帽子、戴眼罩和披披风武装自己的艾瑞克和黑色画布里以偏冷色调的画风。格温.施特劳斯笔下的不喜欢说话的艾瑞克和无所不能的夜西米。二者相得益障、互相衬托、完美结合。
      后半段主要描述善解人意、尊重他人和乐观大方的玛利亚和艾瑞克一起爬树、放风筝等。他们一起嬉戏玩耍,欢快的奔跑。艾瑞克紧锁的心门逐渐打开,最终打开话匣子。
       格温.施特劳斯的文笔与安东尼.布朗的画笔、艾瑞克与玛利亚的关系犹如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之交。我想这也是这本绘本广受欢迎之主要原因吧。
        
      
作者: 茶茶    时间: 2016-10-15 00:07
F07 杨霞 《捉小熊》 安东尼·布朗 阿甲 译 阅读“隐喻大师”安东尼·布朗的绘本,总是会刻意仔细的观察每一个画面,生怕错过一点点细节。这本书的图画很简单,一个手拿画笔的小白熊,小白熊整个身子只有一个红领结作为装饰,突出重点。翻过来是两个被帽子遮得连眼睛都看不见的猎人,仅用黑胡子与白胡子作区分,他们开着车前往森林,车上的铁锹、斧头、狼牙棒、咧着尖牙的车头正预示着危险的降临,森林中猴子的表情将危险的气氛再次加强,腾空的车身更显车速之快。 而每当猎人即将捉住小熊时,小熊画出的道具总是仅仅能让自己安全逃脱,而不是采取报复的方式。似在表现“和平”的理念。突然想起前些日子大家讨论的话题“孩子被打了,应该怎么办?”,小熊的做法不是更为聪明吗? 在米菲老师的课上,米菲老师向我们分享她在故事会时,孩子们做的延伸方式。如果猎人又来了,你会怎么办?有孩子说我会画一座音符桥,去到桥另一边。有孩子说进到鲸鱼肚子里,等猎人走了,鲸鱼再将我从它的鼻息里喷出来……多么诗意且善意的回答。 还有必要讨论“孩子被打了,应该怎么办?”的争议吗?每个人的想法似乎都很有道理,但是你可知孩子怎么想?你真正去了解过孩子内心的想法吗?你何曾见过那些与家人相处畅快的孩子或是家长有过这样的需求。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思考,若家长执着如此,孩子势必受您思想左右。 从另一方面看《捉小熊》这本绘本,作者在每一次小熊即将被捉住时,镜头静止,给出一些小提示,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猜测小熊的命运,猜测小熊会画什么来躲避危险。最后在揭晓答案。一直牵引着读者继续阅读。后面的森林也不闲着,小熊快被捉住时树叶们身体绷得直直的,“小眼睛”惊恐的盯着小熊,烘托紧张的气氛。小熊逃脱,花草们又开始舒展,观看这一切。为之紧张、为之欢呼,一副吃瓜群众心态。 在米菲老师课上,老师对我们的设计的故事延伸做了点评,以下为课时对米菲老师点评的记录:1.不管是好的观点,还是有所欠缺的观点。先请大家发表感受,提出建议。 2.米菲老师整个点评过程,语气都十分平和,语速平缓。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大脑的思路是最清晰的。 3.对于我们的设计方案提出自己的感受,并对方案进行分析。 a.游戏性 b.年龄适宜性,结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c.是否贴合主题,如果设计的游戏中间的铺垫环节缺失,会导致孩子无法明白游戏的目的。游戏设计也并不是说书中有动物,我们就来这动物等…… d.三观是否正确。 e.延伸书目 f.创新性 g.最最重要的一点,不管你是干什么事情,表现力和厚脸皮十分重要。切记~切记。
作者: 安然swanlake    时间: 2016-10-15 00:11
        G07 吴晓丽 课后心得          有幸参加中级班第三讲《打开悦读盒子》,由素来有美女才女学霸之称的米菲老师主讲,之前听过一两次米菲老师的课,感觉是深,高深!!独特的气质,娓娓道来的平和声调,那些让人恍然大悟的妙见,上米菲老师的课,非常享受!           这次从好饿的毛毛虫开始,看到后面,毛毛虫吃进去的都变成它斑斓蝴蝶的一部分,说真的我以前没有留意这个细节,听到这里,我想到很多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包括孩子的耳濡目染,自己的成长蜕变,都是需要不断的积累学习,终有一天,蜕变成蝶。             恭喜大爷的《走啊走》很简单的绘本米菲老师都能讲出其中我们看不见的奥秘和延伸,说到孩子们说铅笔走啊走,小草籽在土里走啊走,这些真是自叹不如,我是想不到的。在小组想延伸的时候,其实我们组是想了一个,我想以游戏的方式,针对低龄孩子,加上奥尔夫音乐的快慢节奏,每个孩子跟着音乐的节奏用自己选择的走的方式来演绎,可能会蛮好玩,当然因为后来没上台所以也没有得到点评。《捉小熊》这本书,我一看就知道我讲不了,因为内容不多,文字太少,如何把一本绘本读厚,这是个难题。米菲老师同样带领我们发现了许多,包括最后的脑洞大开,联想续集,我当时想的是沟通器和催眠蛋,要和猎人以和为贵,要感化他们~~后来米菲老师点评的时候说了,我们总是想让对方接受我们所谓的道理和应该…的确,有点汗颜,我觉得我的思维还是不够开阔的。关于《捉小熊》的延伸环节,其他小组都说出了很有趣的设想,学习了~~               这次课程,针对每一组的表现和成品,米菲老师的点评都非常直接,我突然觉得,路漫漫其修远兮,故事妈妈,责任重大,切不可敷衍对待啊!一直在路上,会用心记住米菲老师的三多!感谢~~
作者: summermai    时间: 2016-10-15 00:32
C03 刘姗姗
《捉小熊》故事会方案
书目:《捉小熊》安东尼·布朗
形式:班级故事会
时间:10月14日下午3:10-3:55
方案:
1.破冰游戏:旨在提高注意力、活跃气氛(5分钟)
2.绘本作者介绍:提问:有没有看过《我爸爸》、《我妈妈》、《朱家故事》?引出作者安东尼·布朗及其作品,提示小朋友:作者除了给我们讲故事,还可能会在书里跟我们捉迷藏。(5分钟)
3.绘本讲述:(20分钟)
从封面封底开始,引导小朋友一起在其中找秘密:小熊在哪?它要去干什么?它为什么拿着笔?树林里还有谁?大家带着问题听故事。
进入故事:
讲述以提问和寻找细节的方式进行。
猎人来干什么?小熊在干什么?小熊发现猎人了吗?小熊遇到了什么危险?小熊在画什么?周围有谁?有人帮小熊吗?
4.绘本延伸:(10分钟)
如果你是小熊,猎人要抓你,你会画什么?
你也有一支神奇的笔,你会用它来干什么?
5.小总结(5分钟)
作者: summermai    时间: 2016-10-15 00:36
C03刘姗姗
《捉小熊》故事会总结:
因为出差培训的关系没有上米菲老师的课,很是遗憾。但是光看同学们的记录,也觉得受益匪浅。一本简单的《走啊走》也可以那么有趣的讲给大孩子,让孩子有诗意的感受,《捉小熊》也可以让人脑洞大开,与传说故事神笔马良异曲同工。
米菲老师说:多读多思多练。这个很重要。今天的故事会是我第一次在班级里给50个同学讲,而且是在没有话筒的情况下讲,太震撼了。在我设计的热身环节刚开始,我就知道我错了,孩子们太high了,场面一下子控制不住了,没有话筒,完全不能盖住他们的声音。好不容易进入主题绘本,孩子一下子就安静了。我发现,班级故事会其实可以不用游戏热身,我们热身的目的是让不熟悉的小朋友能熟悉,让放不开的小朋友没有负担的跟大家一起投入到故事中。这些在二年级的孩子这里不需要,他们能很快投入,而且能跟上讲述人的思路。
具体故事讲述的时候,孩子们给我很多不同的答案。在看到猎人开的汽车的时候,孩子们第一反应就是:他们是开的日本鬼子的车,因为中间有一个日本旗。哈哈,他们太敏锐了,爱国主义教育也真是做的到位。我是看到第三遍的时候,发现这辆车腾空飞行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这个车好像二战时期日本战斗机,绿色,带红色太阳旗。之后我们探讨小熊会做什么?如果我是小熊,我会怎么样?真的是时间太短,没有办法听到更多孩子的答案,但是真的感谢孩子,他们都很积极,让我能顺利地完成故事会。
故事会结束,孩子们很开心地跟我再见。站在放学的队伍里还不停地说:捉小熊、捉小熊。但是今天还是有很多不足,比如:第一,时间控制上,严重超时了。前面热身失控,虽然临时改变活动控制住了局面,还是导致超过预定时间,严重影响了讲述。第二,节奏控制上,前面讲得有点慢,而且跟同学互动的有点多,后面没有时间了,有些草草讲完的感觉。第三,没有预料到没有话筒的情况,准备不足。这些都需要再加强,有了这一次的经验,下一次的班级故事会争取做得更好。

IMG_8032.JPG (190.14 KB, 下载次数: 95)

IMG_8032.JPG

IMG_8033.JPG (207.4 KB, 下载次数: 103)

IMG_8033.JPG

IMG_8034.JPG (223.21 KB, 下载次数: 97)

IMG_8034.JPG

作者: fandy    时间: 2016-10-15 01:17
《剪麵包的小男孩》有感
  
  
小繪本,大世界。用親情、友情、愛情的角度去品味和發現都會受到一些啓發。不同的解讀有不同的認識和見解,小細節折射出來的觀點都是最平實卻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生活中應有的狀態。
母親的影響在孩子一生中至關重要。孩子在小時候的所有行為都是出於本能的對世界的探索和對一切未知的求知。在孩子向所有物品揮動剪子時,媽媽的處理方式是否恰當呢,想必大都會為保護昂貴地毯的完好而制止孩子,把孩子的亂剪當搗蛋。確實,聰明的媽媽或許會引導轉移用其它材料鼓勵孩子大膽創作。但正是書中媽媽的包容讓男孩的創造力得到無限的發揮,以至他能在揮舞剪刀時出神入化。保護孩子的興趣並加以引導是如此重要。
    媽媽的傳承和無私的奉獻默默影響著孩子,正如媽媽孕育了孩子,孩子剪出了心愛的女孩。小男孩努力創造出了一切他想要給予女孩的事物,媽媽何嘗不是願意將自己的全部傾注在孩子的身上。剪刀無疑是男孩最心愛之物,對他來說意義非凡。結局部分,男孩把剪刀交給女孩時,那種願意將自己最重要的事物都交付給對方,把對自己來說意味著創造一切美好和期望的根本交付給了心愛的人。這種無私的給予有如母愛,給予孩子生命,教會孩子安身立命的本領。
     在愛情里,給予的一方總是會希望能得到對方的回應,在愛情里的人也會以獲得對方無限的付出來衡量自己受到的重視程度。當對方願意將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都給自己時,那種滿足感和幸福感無疑是許多人,特別是女人所期待的。而在精神層面的被重視程度卻又遠比獲得物質上的滿足更具上升一個層次。在感情里付出多的一方總會有強者的姿態,這種強大代表包含和包容,代表無私和奉獻。
        

IMG_1065.JPG (35.78 KB, 下载次数: 105)

IMG_1065.JPG

IMG_1064.JPG (31.32 KB, 下载次数: 111)

IMG_1064.JPG

作者: vienna    时间: 2016-10-15 01:34
D06 邹红艳
第三讲心得

课堂上,米菲老师说的经典话语记忆犹新:
多读,多思,多练。
台下做加法,台上做减法。
自己没有一桶水,怎么给孩子一滴水。
做你能做的,做到更好!
《悦读悦美的童年-----阅读技巧篇》
自己先融入,热爱阅读,享受阅读,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同理心,要从孩子的视角出发,静待花开,播下一粒种子,给她阳光,雨露,养料,不同阶段的共读感受不一样。
上课前老师以艾瑞•卡尔《从头动到脚》来热身,大家跟着老师的节奏摇摇头,耸耸肩,拍拍手,跺跺脚,情绪立马调动起来了。
讲《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老师说用方言来读读,首先粤语版的,听了耳朵好受用,接着四川方言,湖南版,都很有特色。觉得这本书特别有趣,回家上当当网买了一本,给女儿用家乡话讲,女儿跟着我一块读,哈哈大笑,说妈妈,这本书好玩。
讲《捉小熊》,故事中的细节老师娓娓道来,从小熊出场时动植物的放松状态到猎人到来时紧张的对比,猎人乘坐的卡车也是透着杀气,画着鳄鱼的利齿,车上放着斧头等利器,从草丛中探出头来的小猴子。还有那些草叶,一会儿戴着帽子一会儿变成了鞋子,一会儿又成了紧闭或者张开的嘴巴。面对猎人的抓捕,小熊利用手中的神笔画出了大犀牛,弯枪管, 锯子,大鸟,一步步成功躲避了危险的境界。在实操过程中,老师说如果让我们为小熊设计逃离猎人的方案,会怎么做。各组都开动脑力,有利用高科技手段来感化猎人、为猎人变性、画块橡皮将猎人擦净等等脑洞大开的方案,一开始我觉得橡皮擦不错,一劳永逸。老师一语点醒了我们:我们都对猎人采取了或进攻或改变,而小熊只是选择了无伤害式的反击!成人只会想到设计一个陷阱消灭敌人。老师说故事的延伸活动,要分不同的年龄段进行。我们D组方案4-6岁亲子活动,主题是安全意识,设计的场景是在公园里走丢了找不到爸爸妈妈了,现在我手上有一只跟小熊一样的神笔,你会怎么做。记得在台上讲的时候脑子是空白的,有些内容记不清楚了,只记得老师说我们现实与魔幻没有区分来,开始说手上的笔是神笔小孩会质疑,假如给你一只神笔让孩子发挥他们的想象。信息过多,会让人分不清楚到底想要表达的意思。确实呀,要让别人明白相信首先得说服自己这一关,如果连自己都觉得很牵强就不可取了。
讲到分层次阅读,《走啊走》,从提供的素材,观察的角度。老师说可以从孩子的自我感知出发,动物如何走,植物如何走,交通工具,到铅笔在纸上走啊走,再到刷子,思路就慢慢的拓宽了。
自从加入三叶草,发觉自己懂得太少,要学习的很多。努力努力!

作者: vienna    时间: 2016-10-15 01:34
D06 邹红艳
故事会主题:感受世界的好好玩
地点:东方格林幼儿园
时间:1114 上午900-1000
参与人员:4-4.5岁(25人)
道具:书籍
主题绘本《走啊走》
内容简介:
坐太久,该起来动一动啦!一起走进草丛间、地道里、海洋中,甚至穿越到侏罗纪世界去散步吧!小蚂蚁排着队伍,一个接一个,整整齐齐地走啊走;鳄鱼的肚子快要贴在地板上慢慢走;螃蟹很快地“哒哒哒哒”跑走了。你知道章鱼怎么走路吗?那么,蜈蚣呢?还有……阿飘?猜猜看,是不是像僵尸一样“咚吱咚吱”跳着走?各式各样的生物都加入行列,快来看看还有谁也来了?
故事开场(10分钟):
首先介绍下自己,我是今天的故事妈妈邹红艳,阿姨先和大家来玩个游戏,借用绘本《从头动到脚》里的语言,我是企鹅,我会转头,你会吗?带领小朋友们一起转头、弯脖子、摆动胳臂,跺跺脚,引出要讲的故事《走啊走》
故事讲述(20分钟):
绘声绘色的讲述绘本的内容,中间与小朋友互动,听到走路的声音你觉得是哪种动物走过来了呢。
延伸活动(30分钟):
1.      让小朋友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模仿他们如何走路的
2.      协作游戏,我们一起走,让小朋友们排成一列,牵着前面一位的一角,成为一队“蚂蚁”,“蚂蚁”出发去寻找食物,请所有“蚂蚁”同时迈出左脚,再同时迈出右脚,前行后退转弯。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一起走的乐趣,同时体会互相合作。
3.      名字接龙游戏,我是某某旁边的谁谁谁,让小朋友勇于说,也能让我记住他们。
故事会后总结:
准备工作很重要,在家里把书看了好多遍,也给女儿讲过好几次,很熟了。第一次面对25位小朋友讲故事,我似乎不紧张,看着孩子们一双双真诚热切的眼神,我心里好温暖。小朋友们很积极,在我讲述绘本中问他们这是什么动物,他们都大声说出来了。玩游戏的环节,由于玩的太嗨,场面有点混乱,控场方面要加强。故事会后老师说讲的很精彩,游戏也很有趣,如果稍微注意下纪律就更好,要让他们知道规则。谢谢老师给予机会及对我的肯定,我会努力的,下次做得更好。

作者: 木木木    时间: 2016-11-4 10:49
C02 杨虹《捉小熊》故事会后心得
迟到的作业,上了中级班课程这么长时间,每次课上收获都挺大,但课程回想总结总觉得不能很好的吸收和应用。米菲老师提到“三多”—多读、多思、多练;台下做加法,台上做减法,确实让我感觉到做为故事妈妈我还是有非常多的不足,首先面对一些突发状况我没有太多的应对方案,比如:周末在社区开了一场故事会,招募时建议3-8岁的孩子,结果来的娃都偏小;还有前一天没有看场地,娃们全部坐地上,我顶着个大肚子坐也不是,蹲也不是,这能站着。
老师说过绘本是没有年龄界限的,但是在面对不同的年龄段时我应该怎么讲,没有将绘本读透我们很难做到将一本绘本变成一场生动的故事,展现给孩子,我只能是读故事。米菲老师又提出“你自己都没有一桶水,你怎么给孩子一滴水?没有经历磨炼的妈妈不知道自己缺少什么,经历磨炼妈妈又不知道该如何快速的补足自己的不足,这也中级班的我一直都有踩不到中级班的点的原因。
这次《捉小熊》的故事会,我把故事记熟,用比较生动的语调将故事讲述给了孩子,但这样做够了吗?我想还是不够的吧,首先我对安东尼布朗了解的不够,他的作品读的不够多。其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同一本书我应该不同的讲述方法。再有同一本书能不能开多几场故事会,也许讲多了问题就出来了。对于米菲老师说的“三观不正,道德绑架”,提问问题要是开放式的,否则就会作茧自缚。我觉得也是故事妈妈非常容易遇到的问题

QQ图片20161104103952.jpg (207.9 KB, 下载次数: 154)

QQ图片20161104103952.jpg

作者: 家有臭屁宝    时间: 2016-11-12 22:08
D01  徐海群   
写一篇读后感


这个作者的 莫·威廉斯(Mo Willems)
1968年出生于美国新奥尔良州,毕业于纽约大学帝许艺术学院。为《芝麻街》等许多知名儿童电视节目写过剧本,也创造了许多著名的卡通形象,先后6次获得美国电视艾美奖。2003年开始创作童书,已出版40余部绘本,作品长期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曾三度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两次获得盖泽尔奖章,并获得过包括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好书、国际阅读协会儿童选书大奖等在内的多项童书大奖。被《纽约时报》誉为“21世纪最突出的新锐作家”。主要作品有:“鸽子”系列——《别让鸽子开巴士!》(2003年凯迪克大奖)《鸽子捡到一个热狗!》《别让鸽子太晚睡!》《鸽子想要小狗狗!》《小鸽子认知启蒙纸板书》,“古纳什小兔”系列——《古纳什小兔》(2005年凯迪克大奖)《古纳什小兔又来了》(2008年凯迪克大奖)《再见,古纳什小兔》,以及《“嗷呜”怪兽阿抖来了》《我们来说“请”吧!》、“小象小猪”系列,等等。

作者的这些作品都非常简单活泼又富有创意,让我们读着读着就会有很多欢笑,想必作者自己应该是个十足有趣的人,在他的故事里:设计的鲜活人物形象,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故事层次、精心设计的场景,情节的转折,让我们读了又读~
搜索了一些资料,该作者也很喜欢用卡通漫画的形式创作作品,他觉得“简单的线条更容易集中读者的注意力,也有利于突出人物形象”。这种简洁的画法会让孩子有强烈的模仿欲望,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也是他创作的初衷之一。
以上的资料都是网上搜集到的资料,本人真的好喜欢这个作者的作品!
这本书刚拿回来,给儿子看了封面,他就立刻想要翻看,当他读完这本后,故意让我猜最后结局是谁上当了?我猜肯定是鸭子,被儿子纠正是鹅。我读这本《你千万别上当呀》当看到封面,就在想,最后到底谁上当呢?狐狸居然拿花送给鹅,邀请鹅去森林走走,鹅居然答应了,(狐狸邀请鹅的话语都是黑色的底色,鹅的回应话语也是黑色底气,可是鹅宝宝的提醒却是灰白色,每当鹅答应狐狸的一个要求,鹅宝宝就会出来提醒:你别上当呀,你千万别上当呀,你千万千万别上当呀,让我们以为是鹅要上当了,结果反转,狐狸被当食材煮成了一锅汤,鹅宝宝们在喝汤的时候感叹:唉,我们真的一直都在提醒他。鹅妈妈给鹅宝宝们盛汤,看到这个场面,我突然感受到:一个女生变成妈妈后,特别强大更智慧了,强大到可以对抗强大的对手,而且还能反击。
当了妈妈后,因为有了孩子,开始学习育儿知识,开始学习中医养生,开始学习营养搭配,开始学习教育,接触阅读,提升自我,学习儿童心理发展学,学习如何说,学习各种才艺,各种技术,收集各种经验,不断实践,不断改变,持续努力,努力做更好,更好地妈妈!



《毛喳喳的小药丸》  读书会的心得
3年级班级故事会设计方案:
  这本《毛喳喳的小药丸》我几个月前在社区给5-9岁的孩子讲过,隔很久问他们对我讲的故事哪些记得清楚,他们都脱口而出的就是这个《毛喳喳小药丸》,他们觉得恶心又好玩,这次就想到去班级讲讲看看反应如何。

  我挑选了几本自己最近新购买的比较适合3年级孩子的书介绍与推荐,特别推荐了《千万别上当》,故事内容:是一只狐狸和一只鹅,狐狸邀请鹅去森林走走,鹅答应了,狐狸请鹅去它家玩儿,鹅答应了,狐狸请鹅去厨房,鹅答应了,狐狸邀请鹅一起煮汤,鹅答应了~请问谁会被煮呢?  下面举手投票: 回答狐狸被煮的一半,回答鹅被煮的一半。。。我没有公布答案。。。。。。

推荐《上学有什么用》孩子听着眼睛放光了,没有细讲,儿子回来跟我说,有人向他借这本书了,,,,,,推荐了《一起来玩写作游戏》这本共有三辑,我拿了第一辑,也说明里面有可以玩的游戏,可以4个人玩,可以2个人玩,可以同学间玩,可以和爸妈玩,就是有4种卡纸,写上人物,时间,地点,干什么事件,连成一句话,其中时间可以写成未来,或者几千年以前等等~
介绍完了,开始讲《毛喳喳的小药丸》,用PPT,一口气讲完故事再分组讨论3个问题,然后写在卡纸上,交回给我。
讲故事的过程中,就在故事有反转的地方,故事加了会怎么样呢?怎么办呢?等等词语和反问的语调,
设计3个问题:
你喜欢毛喳喳这样的朋友吗?
不喜欢为什么?喜欢为什么?
毛喳喳为何脸的颜色会变化?


待收到同学们的小卡片答案时,我发现自己提的第一个问题错了,我应该选择开放式的问题:我应该选择,你觉得毛喳喳是个什么样的朋友?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吗?为什么?
毛喳喳骗人的时候他的心情要怎样的?
我收集上来一堆答案,大部份都是觉得毛喳喳恶心,不喜欢这样的朋友,毛喳喳不讲卫生,毛喳喳说谎,不喜欢他,唯有2个同学说喜欢,说毛喳喳诚实

     
作者: 王军如    时间: 2016-11-12 23:52
第三讲
E04  王军如
一:心得
910号,教师节,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我们迎来了中级班故事妈妈第三讲, 米菲老师在这个属于她的节日里, 带着大家一起在绘本里畅游。在这一天的学习里,受益真是多多。
《悦读悦美的童年-----阅读技巧篇》
米菲老师用绘本《从头到脚》来给大家做暖身,用《棕色的熊》把大家的热情全部打开,在《捉小熊》上, 先带着大家跟着PPT走一遍,接下来各小组分组讨论及设计方案,然后的点评,更使我们觉得自己离半桶水都太远太远。
从孩子几个月开始, 我就和他有读绘本,慢慢一起看, 一起读, 可通过和米菲老师学习后, 才知道自己对绘本的理解是多么的浅,以前和孩子一起读绘本,也就基本给予读字,根本没想到去把图读的那么透,回来后,在重新拿起以前读的绘本,带着收获在脑子里的东东,看出的竟然是另一番品味。
米菲老师的经典话语记忆犹新:
多读,多思,多练。 台下做加法,台上做减法。
自己没有一桶水,怎么给孩子一滴水。
做你能做的,做到更好。

二:故事会
《不会写字的狮子》
E04 王军如
故事会主题:写信
时间:10月13 上午9:30-10:15
参与人员:7-8岁的小朋友

人数:45人
地点:班级
道具:故事书,信封,信纸
主题绘本《不会写字的狮子》
内容简介:

狮子只是想写信告诉母狮子,她有多么美丽,告诉他多么想见她,想和她在一起, 然后懒洋洋地躺在树下,---这才是狮子的意思, 可是没有任何动物可以取代, 虽然狮子不会写字,但母狮子还是懂的了他的钟情。
故事开场
1:自我介绍
2:暖身--分读《棕色的熊》
故事讲述:
1、          先用问话的形式问,你们知道吗? 我刚才经过校门口的时候,门卫给了我一封我们班的信,从事先准备好的袋子里拿出信封,和孩子讲解信封的封面组成,寄件人、收件人、邮票,这是一个大大的信封里面装着绘本《不会写字的狮子》和一封写给孩子们的信,并找一名同学上来念信。
2、          播放PPT 和孩子一起讲述故事
3、          让孩子分角色读故事
4、          分角色扮演绘本
延伸活动
事先准备了没人一个信封和一张信纸,让孩子给自己喜欢的人写一封信,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同学等。不会写的孩子可以画画。如果可能,可以让爸爸妈妈帮孩子把信通过邮局寄出去。

1.jpg (226.71 KB, 下载次数: 138)

1.jpg

作者: 草叶    时间: 2016-11-14 00:40
故事会主题:开心的玩,快乐的玩
故事绘本《走啊走》
故事妈妈:草叶
故事时间:2016年11月11日上午9:00-9:20分
故事地点:崛起第五幼儿园小一班
故事听众:3-4岁孩子 30个


方案设计:
绘本导入:1.自我介绍,小朋友的自我介绍
2.请小朋友们模仿一下印象最深的动物走路
绘本讲述:3.绘本讲述 a.作者简介  b.风格简介  C.内容讲述
延伸活动:4.a个人模仿动物走 b小团队模仿动物走 c全班一起模仿动物走

活动记录:
作为一个故事妈妈,无论是从自己孩子的利益出发还是有着广阔的心胸装着所有的孩子,班级故事会是每一个故事妈妈心心念念的故事会,自从天天开始上幼儿园我就开始琢磨这个事情,也一直在留意适合做三岁孩子故事会的书,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希望给孩子一个有故事的童年,从小就有阅读的气氛,爱上阅读爱上学习,未来的路有阅读相伴。
首先非常感谢老师的信任,让我有机会在小一班做一场故事会。所以当老师告诉我说要去幼儿园给孩子们讲故事时,我是非常开心的,正好11月19日宝图的图图姐姐讲故事主讲人也是我,所以就选定了同一本绘本《走啊走》,考虑到宝图的孩子年龄跨度大,4-10岁,小一班的年龄是3-4岁,时间上宝图是1个半小时,小一班的时间是20分钟,那么这也就意味着故事方案需要调整,也因为小一班是我第一次去做故事会,所以最终我决定以开心快乐为主题的故事方案。
故事会开始之前我向老师了解了一下教室的场地和设备,班级故事会,没有投影和音响,PPT是用不了的,声音也是不能播放的,我的音质很柔,我蛮担心自己的声音在故事会开展的时候会不会太小,孩子们是否都能听到?
准备工作做好后,11日上午来到教室,我走进教室的那一刻看到孩子们都整齐的坐好了,这一幕让我意外,更是让我感动,当所有的小朋友都鼓掌欢迎老师来讲故事的时候我忽然觉得有点承受不起的感觉,满满的感动。故事开始前,先是做了一个自我介绍,我拿着用毛根做好的三叶草告诉孩子们,这是一颗有心的草,我们用心做好第四片叶子,三叶草就能长为幸运草,带给我们幸运。孩子们还告诉我,三叶草是一棵花,这是我听到关于三叶草最美的回答。自我介绍完后开始热身活动,带着孩子们玩了一个小游戏,《从头动到脚》,也顺便认识下身体部位和小动物的动作,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跟着一起玩。故事会开始了,《走啊走》本身是一本简单又好玩的书,学着小动物走,语调的变化,里面的文字朗朗上口,重复率又高,所以整个故事讲下来气氛是欢快的。故事讲完后我就请小朋友们来走呀走,我是鸭子,我是嘎嘎嘎的走;我是小鸟,我是飞着走的;我是恐龙,我是重重的走;……故事会在孩子们各种各样的走法中结束了。

反思:1.控场能力有待加强:小朋友玩的太兴奋的时候我就收不回来了,还好老师们在,一直帮忙控场,使得整场活动的秩序比较好,没有出现混乱。
2.作为一个故事妈妈,在故事讲述中多半忽略的是自己的孩子,每次出去讲故事,天天都不太乐意,天天说,妈妈,你是我一个人的妈妈,你只能讲故事给我一个人听。这次去幼儿园讲故事,和天天沟通时天天也是有情绪的,最终她还是同意了我去她班上讲故事,故事讲述的时候我也看到天天举了几次手我直接忽略掉了,导致孩子情绪爆发当时就哭了,以至于故事会结束的比较匆忙。在故事会后和天天沟通,天天对我说,妈妈,我也想表演,你为什么不叫我呢?

改善方式:天天的话让我感受到了孩子的委屈,想着孩子在慢慢长大,后续出去做故事会可以调下天天的位置,离我最近的位置,然后再给天天派点活,比如做个移动小书架或者拿下道具之类的,天天慢慢会是我的一个小帮手的。


作者: 核桃小怡子    时间: 2016-11-15 21:31
三叶草故事家族第三次作业

绘本《好饿的小蛇》
主题:感受到小蛇吃东西的有趣与特别,激发孩子情境性表演的兴趣
时间:8月20日
地点:太古城某绘本馆
参加人员:2-3岁,8-10人
道具:一只长筒袜(模拟小蛇),实物苹果、香蕉、葡萄、菠萝各一个。
故事会方案:
因第三节课我还在坐月子,所以提前举办故事会。

绘本作者-宫西达也,1956年12月23日出生于日本静冈县,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系。从事人偶剧的舞台美术、平面设计工作后,开始创作绘本。其温馨的故事和有力度的画风受到孩子和大人的广泛欢迎,是目前最活跃的日本绘本作家之一。他的绘本作品包括《我是霸王龙》《你真好》《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好想要一个娃娃》《三只饿狼想吃鸡》《逃学的老鼠》等,曾荣获讲谈社出版文化奖绘本奖、读书推进运动协会奖、日本剑渊绘本奖等多个大奖。

《好饿的小蛇》是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简单但故事情节却十分滑稽,一条散步的小蛇吃了好多东西,苹果、香蕉、葡萄,最后把一棵树也吃了,也只有宫西写的出这东西。他牢牢抓住小朋友们对吃有强烈的兴趣,吃一切,都吃掉,一切能吃掉的,因此在给小小朋友们讲述时,重点在于如何表现吃这个过程,通过动作(长筒袜模拟小蛇)+声音+夸张的表现,让小朋友们感受到小蛇吃东西的有趣与特别,激发孩子情境性表演的兴趣。

1. 手指操-与蛇有关(小班水平)
《手指转转转》
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转转转,转出一根小蛇咝咝咝,

两根手指两根手指转转转,转出一只小兔蹦蹦跳,

三根手指三根手指转转转,转出一只小猫喵喵喵,

四根手指四根手指转转转,转出一只小鸟飞飞飞,

五根手指五根手指转转转,转出一只老虎嗷嗷嗷!

2. 故事讲述+表演
(1)引出:(带上长筒袜扮演小蛇)
有一条小蛇肚子好饿好饿啊,它就出门去找东西吃。第一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夸张地扭动身体),它发现里一只苹果,"啊呜"一口、咕嘟、咕嘟,真好吃。(将水果藏入袜子表示被小蛇吃了)
(2)提问+模仿 通过提问让小朋友们猜小蛇还吃了什么,让模仿模仿小蛇吃各种水果地体态动作,还有短语"啊呜"一口、咕嘟、咕嘟增加互动,感受小蛇吃水果的情景。
(3)提问-小蛇在树林里吃了苹果、香蕉、葡萄还有菠萝,它继续在啊小树林里扭来扭去地散步,突然它发现一棵苹果树,小蛇会怎么样呢?
(4)模仿+表演 可以带领小朋友们模仿小蛇从上到下吞小树,然后想象打着饱嗝、抚摸肚皮帮助消化等动作,使得小朋友们对于小蛇的“淘气与调皮”更加深刻。
(5)提问-开放式问题 小蛇还会再吃什么呢?鼓励小朋友积极回答。
3. 拓展活动
想不想一起来当一条有趣的小蛇?给每个孩子发一只袜子,你想一想怎么变成小蛇?(引导小朋友将袜子变成小蛇的窍门),表演小蛇的动作:它怎么走路?我们试一试。(小朋友用手臂模仿小蛇扭的动作)
现在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表演小蛇好吗,学一学小蛇走路、说话、吃东西,比一比哪条小蛇表演的最好。

故事会总结:
优点:1.能够提前向绘本馆工作人员了解场地、扩音设备、小朋友年龄后再制定具体故事会方案;
2. 到达绘本馆后,故事会开始前与在场小朋友主动搭讪,记住他们的名字;
3. 长筒袜、夸张的表演深得小朋友喜欢
改进:
1.场地不是很理想,与料理课在一起,没有单独区域,有些吵闹
2. 身怀六甲,身体表演受限

作者: 草叶    时间: 2016-11-17 19:56
《秘密朋友夜西米》感悟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开学典礼上,这本书发下来我就翻了下,感觉太深奥我看不太懂,所以一直把它晾在一边.
今天,随手翻开这本书,慢慢的被吸引了,秘密朋友夜西米,我也想要这么一个朋友,替你说,替你做,带你玩.
初看这本书,我始终纠结于夜西米到底是谁?他是怎么交朋友的?又是怎么做到和艾瑞克这么不说话的孩子成为这么好的朋友呢?现在静下来看这本书,忽然觉得其实不必要纠结于夜西米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的,就当她是虚幻的,是不存在的,只是孩子们心中的那个虚拟朋友,这个朋友时刻守护着自己,是自己身边强大的保护者.
风筝和玛西娅的出现无疑就是转折点,在户外,玛西娅扮演着一种替代的角色,苹果树上满满的苹果是一种收获,做猴子动作,发出猩猩的声音是他表述了心声,而和玛西娅一起放风筝时脱下了眼罩和帽子,是没有夜西米的保护依然可以做自己的.
慢慢的,不吃豌豆变成了爱吃豌豆,不洗澡变成了自己洗澡,梦见蜥蜴变成了梦见鹦鹉,这个鹦鹉就是来自于风筝上的鹦鹉图象,那时不是就意味着艾瑞克已经收获了友情呢?
艾瑞克收获了新的友情那是不是就不需要夜西米呢?他该如何面对夜西米的离开呢?情绪低落,摔砸东西,拒绝玛西娅的到来,这是孩子的脆弱,他此刻的不舍和成长,需要等待一个契机来蜕化.
风筝再一次出现,玛西娅的风筝始终飞不起来,艾瑞克最终承认了这个朋友走出去了,他帮助玛西娅放起了风筝,也意味着自己走出去帮助别人获得了自信,敢于说话敢于表达自己,风筝的高飞我想也是艾瑞克的成长吧.
夜西米是孩子心中的朋友,他是无形的,温暖而知心;他在孩子们心中,点亮孩子的心灯,犹如画面上的星星一般,闪闪发光.忽然间我觉得不仅是孩子想要这么一个朋友,我也想要这么一个朋友,暖暖的,贴心的朋友,陪着我们一路成长.

作者: SZ不倒翁    时间: 2016-11-20 15:14
A02   林晓梅
米菲老师《阅读进阶:阅读攻读技巧》工作坊心得
今天是好事多磨的一天,原计划是请假的,最后还是带着娃上课了。走得急,没有带雨伞,所以在站台等了近30分钟的时间,看着雨势一时半会停不了,所以买了雨伞,背着孩子往教室走。
  这节课虽然没有上全面,孩子也在教室捣蛋,但是还是有收获的。一直在给自己家的孩子讲故事,但是没有做延伸,只是偶尔会跟孩子聊一下读完书后自己的想法,孩子也会聊一下自己的意见。但是听完米菲老师的课后,看完故事,不是为了延伸而延伸,而且延伸的方向很多种。总而言之:我们要把一本绘本读厚,再薄薄的输出,让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我们在工作坊中的案例《捉小熊》,让我更深的了解绘本的意义:绘本虽然是一本图画书,但是它传达出来的意义不一般。我们不是简单的看画面,阅读文字。而是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阅读思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当时米菲老师说的:不要给孩子传达三观不正的思想时,我还真有点迷糊。因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给小朋友带来这 些非正确的观念,有时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实而非也。一本小小的绘本给我们的启示,值得我们深思,给我们在育儿的路上多一份借鉴。

作者: SZ不倒翁    时间: 2016-11-20 16:13
A02   林晓梅
  听完米菲老师的课,第二天就应社区工作人员的邀请去给孩子们讲故事,当时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的孩子年龄比较大,孩子年龄在:5~9岁。并且提醒多带一些书可以供小朋友看并跟一些家长交流。所以 当时带了二十多本书过去,低幼到桥梁书。各带一些。但是到了现场之后,小朋友都是3~6岁,而且很多都是没有阅读经验的,也没有家长陪同(家长把孩子交给社区工作人员,就离开了)。当时想到了:番茄老师说的一句话:在讲故事前一定要多准备几个方案,预防意外。所以也真给我自己提了个醒。一定要认真读一本书。

二:故事会
《秘密朋友夜西来》

故事会主题:我有好朋友
时间:9月11日上午9:30-10:15
参与人员:3-6岁的小朋友
人数:10人
地点:柳竹社区
道具:故事书,水彩笔,A4纸
主题绘本《秘密朋友夜西来》
内容简介:
艾瑞克不喜欢说话,他的秘密朋友夜西米什么都替他说。后来艾瑞克遇到了玛西亚。不久艾瑞克就发现他其实不需要自己假想出来的秘密朋友。
故事开场:
1:自我介绍
2:暖身--《找朋友》儿歌
故事讲述:用提问的方式跟小朋友互动 ,小朋友们,今天在这里一起听故事的有你的朋友吗?小朋友们就开始互相讲自己的好朋友了。然后就引入了:我也有一个朋友,但是这个朋友,以前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哦,不过呀,今天我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这个朋友了。当翻 开书的第三页时,有一个一年级的小朋友说:我也想要一个超人朋友,带着面具,披着披风。孩子向往着有一个比自己强大的朋友为自己的榜样。
三:故事的延伸:夜西米离开了,他去哪里了?
小朋友们开始画画了,小朋友们的想像还是无穷大呀。有一个小朋友画了一个海底世界 ,但是中间画了一个小小的管道,然后他跟我讲解:夜西米来到了海底世界,然后又从这个通天道去了天上,去寻找 更多的朋友 。还有一个小朋友画了一个农场 ,夜西米去当农场 管理员了。。。。。
故事心得:
这场 故事 会下来,发现自己的现场互动能力比较弱,在故事的延伸方面也需要提高。而且还故事方案准备工作做得不全。
作者: tesitata    时间: 2016-12-13 22:49
作业三选二:
1. 写一篇读后感
2. 做一场读书会并写心得 (必选)
3. 第三讲心得 (米老师最希望看到这个)


D03 丸子(王萍)

作业2
故事会主题:《小童书 大世界》--如何开启绘本阅读的大门
分享人:丸子(王萍)
故事地点:童书共读会-线上
分享听众:70人
活动目标:推广童书阅读
时间:2个小时


策划方案:
一 分享初衷:
我想在公司内部进行绘本阅读的推广,所以我想让大家从为什么要进行绘本阅读开始;毕竟公司有上百位老师,也都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员,虽然我个人力量薄弱,但是也想尽一份力。

二 分享计划:
之前想过线下进行分享,但是大家都很忙,还是线上时间方便些。我还仔细的做了PPT展示。
通过的微信语音方式进行。


三 活动总结
1、由于大家还不太接受微信语音的形式,还有第一次讲微信语音,有些句式繁琐拖沓,下次尽量用文字形式,会更受欢迎。
2、效果很好,很多听众都会详细跟我问询关于绘本阅读的事情。

作业3 第三讲心得《仰望》

为什么说是仰望,其实就是可以描述,我对米菲老师崇拜之情吧。不是恭维,当看到米菲老师对于大家各个环节陈述过程中,给出的犀利点评,就相当的佩服。
这正是我要学习的东西。 “多读,多思,多练”是米菲送给我们的六字真言,以后会踏踏实实的进行自我阅读,自我提升。 台下做加法,台上做减法。台下准备阶段,对要讲的作品,一定要读深读透,把它读厚。怎么读厚呢?就是要多思,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去思考。只有有了厚的积累,台上引领讲读故事的时候呢,就能根据到场孩子的情况,再因地制宜,做减法。你有一桶水才能给孩子一滴水。这些都是米菲老师交给我们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以后会抱紧米菲老师的大腿~~~





欢迎光临 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https://www.3yecao.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