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标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6中级班第四讲:作业帖 [打印本页]
作者: rmbg58 时间: 2016-10-16 08:04
标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6中级班第四讲:作业帖
作业:
1.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2. 提交指定绘本《家》的故事会方案。
回复本帖,注明中级班学号、姓名、主题名。
故事会要注明时间、地点,图文并茂。
截止日期:
2016年11月12日前
|
|
|
作者: 芝吱 时间: 2016-10-17 13:59
A03 晓芝
1.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故事会:《变、变、变》
主题:无穷的变化
时间:2016年10月23日(周日)10:30-11:30
地点:万科社区营地
义工:晓芝讲述,布瓜摄影
对象:4~7岁混龄小朋友 6~8人
一、作品解读:
《变,变,变!》:这不是一本讲故事的书,而是一本会变魔法的书。看起来很简单,却又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因为你只要翻一翻书业就会有让你大吃一惊的答案......这又会是什么呢?先忍住,别着急打开,放飞你的想象力先来猜一猜吧!说不定你会有更好的创意呢!
这是一本还没有正式上市的新书,在中级班第四次课的现场brain storm 中,A组的同学们一度想让这本书变成一本辅助的书而不是一本主要讲述的书。不过秋雪无情的告诉我们,只能选择一本书作为主要讲述和延伸。于是小伙伴们就调整了方案,全力以赴。
其实像《变、变、变》这种创意的绘本很多,这本其实并不是非常的出彩,但是为什么每次我们看到这样的书还是会非常的欣喜高兴呢?大约是那份未打开的神秘。就像日本有个非常赞的节目《超级变变变》,里面简直脑洞大开的利用自己的身体,身边最普通的东西,变成了不可思议的场景和物体。
要让孩子理解并喜欢这个“变、变、变”的过程,首先孩子需要建立一定的世界观才能有多样化的联想。人们都说成人丧失了想象力,其实不然,成人的阅历决定了成人的发散性思维比儿童更要开阔,不过这样发散的思维能力需要引导和练习。
对于儿童,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并没有成人那么样的积累,所以对这本书里面展现的工具,需要有一些引导的解释,对于“变”出现的东西呢,则需要有个“pop-up”的惊喜。
二、活动重点:通过这本无限可能又没有固定答案的图画书,拓展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
三、活动方案:
1.暖场:手指谣《剪刀,石头,布》两只老虎曲调(由剪刀石头布来两两组合,可以变换组合成不同的小动物,选这个手指谣的目的是要跟所讲故事的主题所互应,也作为打开脑洞的一个小热身)歌词: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变,变,变!变,变,变!左手~石头,右手~剪刀,可以变成什么呢?
2. 故事讲述
《变,变,变!》
开放式的提问,允许和鼓励孩子讲出不同的答案。
3. 延伸活动-《变,变,变!》小书制作。展示事先做好的小书,启发孩子发挥想象并创作。以其中的电钻钻头为延伸,引导孩子想象出更多该形状的东西。如果可能,把孩子们的创作连成一个新的故事。
4.活动对象:6~8岁孩子
四、活动记录
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在第四课上我反复强调了讲述的对象是小学生,但是布瓜却给我一个机会,把这个故事讲给一群小豆丁听。
来到营地,我还是没有记住这群孩子的名字,布瓜给我一个很好的提议,给每个孩子贴上姓名贴,顺便介绍自己。这个方法相当的管用,在给孩子们一个一个贴上三叶草的姓名贴的时候,他们都很兴奋,很仔细的摸摸标签。这样的情形在大孩子身上是看不到的。
开场的时候,我们已经互相都熟悉了,这个时候我开始引导他们做手指操。在幼儿园都有基础的,所以大家学得有模有样。反倒是其中唯一的小学生Jason不怎么愿意互动。
我决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讲述上面,所以试着放慢又放慢自己的声音。
打开书,看到的就是一个电钻,具体说,是每页上面一个电钻,我问孩子们,你们认识这个吗?知道这个是做什么的吗?小朋友非常积极又谨慎的回答我,这个是电钻,不能碰,很危险。这个时候我想起家里的小宝贝,他在两岁的时候被蚊香烫了一次,就对每一次点蚊香都很谨慎,不光自己不碰,还会反反复复碎碎念的告诉我们要小心。
然后我问他们,如果我打开这个翻页,会是什么东西呢?孩子们明显还没有明白这个套路,所以一脸疑惑的看着我。在这里我直接就打开了翻页,哇,变成了一只小鸟!
大家都嗨起来了。
下一页是扳手,我们继续讨论了扳手的用途,然后孩子们就非常的期待打开翻页是什么了,有的猜螃蟹,有的猜爪子,结果啊,还是一只小鸟。大家都笑了。
再下一页的讲述中,我决定加一点互动,请小朋友拍拍手,这样我们可以翻页看看里面藏得是什么。
大约是嫌我老是故弄玄虚,孩子们离我越来越近,每一次的猜测恨不得贴着我的脸讲。最有意思的是有个小姑娘一直认定扉页中的工具,大的是大人用的,小的是给小孩用的。旁边的男孩就故意捣蛋,非要抢着说大的是小孩用的,小的才是大人用的。把小姑娘急的脸通红,直直的看着我都说不出话来。我只好笑眯眯的看着她,轻轻的鼓励她:“你说!”她才机关枪一样的噼里啪啦说了出来。有的时候孩子就是需要那么一点点的鼓励,不是吗?其实到底谁争赢了谁争输了这个倒是次要的问题,关键的是,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后面我们跺着脚,转着圈,一边玩一边猜一边翻。
讲完一本还要我讲一本。
就这样,加起来不到二十页的书整整讲了一个小时,我们也玩了一个小时。当我宣布我讲完了的时候,他们还意犹未尽的把书抢了过去一遍又一遍的翻。
后面的家长说,还真的没有见过这样讲故事的,完全就是在玩。
讲完了故事,我拿出了中级班现场大家做的小册子展示给孩子看,她们显得有兴趣,不过还没有到跃跃欲试自己动手做的地步。所以,这场故事会就这样玩着玩着结束了。
总结:
1.其实对于小豆丁们,真的无法做什么手工延伸,就像最开始的作品解读里面说的,孩子太小,对事物本身认识的不够,无法谈开阔的发散思维。但是这样的书给孩子埋下一个种子,他们会自己学习用这样的方法去思考,去联想。
2.绘本果然是给0~99岁讲的,后来我把书给同事小范围的讲述了一下,她们也非常的惊叹,提出了更多的创意和想法。不过都存在于brain storm 中,没有变成实际。可以以后找机会再尝试一下。
作者: 芝吱 时间: 2016-10-17 13:59
A03 晓芝
2. 提交指定绘本《家》的故事会方案。
一、作品解读
如何读一本书,可以从作者,主题,画面等方面来解读。
1、作者
卡森•埃利斯,出生于加拿大成长于纽约,和乐队主唱相恋,住在乡间。从小到大,她搬家的次数非常的多,她对家的理解是如何呢?
在埃利斯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家”的无限种可能。其中既有我们熟悉的公寓,也有神话传说中亚特兰蒂斯人建在水底的家,还有森林中动物居住的树洞,甚至是想象中的海底宫殿和月球人的家。此外,埃利斯也把自己的家和生活画进了《家》中,埃利斯的丈夫科林是“十二月党人”乐队的主唱,一年里他们一家总会在巡演巴士上度过几个月。在这幅画中,车窗边的孩子就是她的儿子汉克和米洛。“我觉得睡在巴士上很神奇,深夜里你躺在巴士的床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从眼前飞逝而过,第二天又在一个全新的地方醒来。”这正是埃利斯一家真实的生活。
埃利斯对俄罗斯文化很感兴趣,所以她在书里画了俄罗斯老奶奶家温馨舒适的厨房,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片丛林,远处的小山丘上坐落着一个教堂。
在最后一页,埃利斯画下了自己的工作室,《家》从这里诞生,在这里结束。工作室是埃利斯最喜欢的地方,它有点像树屋,有两扇很大的窗户,光线很好,窗前的大木桌是她亲手做的,而那把椅子从埃利斯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起就伴随她左右了。
在《家》中,我们能看到埃利斯对自己的家,对家人,对生活深沉的爱,这本书就像她写给“家”的情书。
读完了家,我又读了她和丈夫合作的长篇小说《荒野丛林》,里面也阐述了她对“家”的理解:普鲁认为有父母弟弟的地方才是家,哪怕她有丛林的魔法;柯蒂斯认为强盗窝才是他的家,哪怕他找到了回家的钥匙;土狼认为丛林中狭小的土窝才是他的家,那里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和腐肉,哪怕曾经的战斗和军队如此的光鲜;森林里的神秘人士认为丛林是她的家,因为她就是丛林的一部分。
家的故事,其实就是人的故事。
2、主题——家
2.1、“家”字释义
【名】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
【形】
人工饲养或驯养在家中的。与“野”相对〖domestic〗。如:家羽(家养的鸟);家兔;家禽;家兽(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兽类,如猪、牛、羊、马、骆驼、家兔、猫、狗等)
【量】
用来计算家庭或企业的多少。如:三家商店;两家人家
【动】
娶妻;成家〖marry〗
【助】
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成年家;整天家
2.2、家的诗词
2.2.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2.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2.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2.2.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2.2.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2.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2.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2.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2.2.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2.10.白居易思乡诗三首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3、家的谚语
家和万事兴,
当家才知柴米贵,
清官难断家务事,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2.4、家的歌曲
2.4.1.《我有一个家》
我有一个家 幸福的家
爸爸妈妈还有我从来不吵架
爸爸去挣钱 妈妈管着家
三人相爱一样深我最最听话
我有一个家 快乐的家
爸爸妈妈还有我常一起玩耍
爸爸的主意大呀 妈妈管着他
我们三人一条心什么都不怕
2.4.2.我的家庭真可爱
我的家庭真可爱,美丽清洁又安详。
姐妹兄弟都和气,父亲母亲都健康。
虽然没有好花园,月季凤仙常飘香。
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
2.4.3.Home, SweetHome
'Mid pleasures and palaces though we may roam,
Be it ever so humble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A charm from the skies seems to hallow us there,
Which, seek through the world, is ne'er met with elsewhere:
Chorus:
Home! Home! sweet, sweet Home!
|: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 :|
3、画面
以下引自作者的网站对于绘画风格的描述,极少的色彩,极简的绘画工具,无限的可能。
What materials doyou use?
I sketch with mechanical pencils and these days most of my finished artwork isin gouache and ink on watercolor paper. I use india ink and a nib pen with a#56 nib. I got a light board last year and now it’s one of the mostindispensable things in my studio.
How do you goabout mixing colors?
I use a very limited palette - white, raw sienna, paynes gray, prussian blue,burnt umber, cadmium scarlet, and magenta - and I mix all my colors from thoseseven. I’ve been using the same basic palette for almost 20 years, with theexception of magenta which is an exciting new development for me. There are alot of colors I can make by mixing those seven but a lot more that I can’t. Thelimited palette helps my body of work feel cohesive to me; it keep thingsconnected.
二、故事会方案
主题:各种各样的家
绘本:《家》
参与人员:7-10岁小朋友( 10组家庭左右)
地点:香港湿地公园
道具:报纸,订书机
时长:4小时
义工:
秩序义工2位:负责签到指引及现场秩序维持。
拍照义工1位:负责现场拍照
为什么选择在香港湿地公园?因为那里有很多现成的“家”,毕竟读书和探索大自然一样,打开五感才能有最深刻的体验。
开场:
到达香港湿地公园,去程中介绍“三叶草故事家族”以及“香港湿地公园”。
合唱:我的家庭真可爱
任务介绍:
香港湿地公园门口,介绍今天的主题“各种各样的家”,分发任务卡。
任务卡上任务有
第一、观看“家”的小短片
第二、园区导览,并寻找五个“家”并记录特征。
第三、在活动中心寻找五组不同位置的“家”并记录特征。
第四、读绘本——《家》
第五、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概要
这是一场绘本结合导览的故事会,主题就是“各种各样的家”,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在大自然中和家长一起寻找和记录不同的家,而且要在活动中心的互动区寻找不同的家。在有这些做了铺垫,然后一起读绘本《家》。最后,用报纸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在这整场的活动中,自然导览和绘本阅读以及延伸活动,都是为主题服务。时间比较长,适合大龄的孩子。
附录:
附一、爱心树 卡森•埃利斯:她画出了“家”的无限种可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eea4a60102wemy.html
作者: eyretree2016 时间: 2016-10-29 16:29
C06 Wendy
1.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蒂科与金翅膀》故事会方案
主题:友谊
时间:2016年10月29日
地址: 紫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绘本: 《蒂科与金翅膀》
参与人员:6-8岁小朋友( 10组家庭左右)
讲述人:三叶草故事妈妈Yuyu妈
道具: 角色扮演的头套 贴纸
义工:
秩序义工1位:负责签到指引及现场秩序维持。
拍照义工1位:负责现场拍照
活动流程:
1、 开场先介绍一下李欧李奥尼这位图画书作家和他较为知名的作品(3-5分钟)
(1) 询问小朋友们知道作家是干什么的?画家又是干什么的?图画书作家呢?
(2) 介绍一下李欧李奥尼的简要情况和主要作品,借此了解一下听众对李欧李奥尼书籍的阅读程度,以便控制讲述的节奏。
(3) 引入本书。
2、 故事讲述(20-30分钟)
讲述封面,封二,正文
正文一共1100字,15页PPT,讲述模式:
(1) 缓慢讲述,带入情感
(2) 引导小朋友们在听的过程中思考
(3) 穿插一些简单的提问
3、 故事延伸讨论(20分钟左右)
(1) 你们见过没有翅膀的鸟吗?
(2) 蒂科没有翅膀的时候,他的朋友们为什么愿意帮助他呢?
(3) 当蒂科有了金翅膀的时候,他的朋友们为什么不理他了?他们为什么要走?为什么要生气? ——他的朋友们是怎么想的,如果你是蒂科的朋友,你会这么做吗?如果你是蒂科,你觉得你的朋友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有学校讨论的时候,小朋友说蒂科从很高的地方飞下来,让他的朋友觉得他在炫耀他的金翅膀,这让他的朋友不舒服,但是蒂科自己并没有炫耀的意思,朋友们好像嫉妒了,所以疏远了蒂科)
(4) 蒂科感到孤独的时候,开始做什么事情?——馈赠,善良,帮助
(5) 蒂科的羽毛全部变成黑色时,他的朋友们为什么又和他在一起了呢?如果你是蒂科,你还会回去找你的朋友吗?
(6) 蒂科在问:和别人不一样就不好吗?——你们自己觉得呢?
(7) 班级里大家可能都穿着学校的校服,但是每个人的内心会是一样的吗?你们觉得不同的个性是否很可爱?
4、 延伸表演(看时间长短,如果结束完第3流程已经太晚,此活动不再进行,预计20分钟左右)
询问小朋友们谁喜欢蒂科,谁喜欢蒂科的朋友们,剩下的可以扮演许愿鸟、手艺人、木偶艺人、老婆婆、渔夫、新娘等,邀请他们进行即兴表演,台词和表演均可以自行发挥,主讲人引导并进行故事旁白。
三叶草故事妈妈亲子故事会记录
一、准备工作:
1. 调整故事会方案
故事会方案在10月15日上课的时候小组讨论基本上有轮廓了,但是细节方面因为我的经验不足,所以我不太敢用,比如讲述的中途停顿下来插问,比如最后引导班级的相关问题等。就我有限的经验而言,在非学校区域开展的故事会,趣味性和知识性可能是第一位的,意义性反而不能太过突出。当然,这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结合小组的方案,加上自己的经验,我稍微修改了一下故事会方案,在开场时,介绍李欧李奥尼这个绘画作家的主要作品,一起来了解听众对这位作者的熟悉程度。讲述环节以讲述为主,不穿插问题。延伸环节设计几个问题引导讨论,时间允许的话增加角色扮演。
2. 方案确定后,和社区义工沟通了一下,她还帮助我做了角色扮演用的头套,这些义工也挺专业的,他们都是有分工的,这个义工主要专注少儿妇女领域的相关工作,我觉得如果没有头套,整个故事会就没什么特别的亮点了,这也是暴露我短板的重要一个方面,我的手工意识和能力实在是太弱了。
3. 道具,义工都确定后,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熟悉文本和作家,作家在终极版上班之前,我读过《共读绘本这一年》,这本书作者详细的记录了带领幼儿园的孩子阅读这些书的感受。经过作者抽丝拨茧般的梳理,我对李欧的书产生了兴趣,追问使得他的作品产生了意义,初看的时候,仿佛有些懵懂,再看的时候,也许有一丝感悟,经过不断演绎和调整,发现又有更多层意义。文本讲述方面,我自己在家讲述了四到五遍,事实证明这根本不够,现场的灯光是要求主讲人必须能够脱稿的。
二、活动开始:
1. 正式活动是9:30开始,预计是1个半小时左右,我9点到现场,帮助义工准备现场的凳子,PPT,电脑等物品,熟悉PPT的播放。
2. 9:25分左右,来了第一个听众,一个妈妈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的是六年级,女孩,中间是二年级男孩,还有一个最小的小班男孩,我便和她攀谈起来,一聊竟然发现最小的男孩是我女儿的家长,而且我们住在同一个小区。她说老二不太爱看书,也不爱能坐得住,来试一下,但是老二自己的空间几何能力不错。我肯定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优势,家长做好引导是最好的。
3. 差不多9:30左右,又来了三个小学年纪的小女孩,我问她们家长来了吗,她们说家长在后面,果然,两个妈妈在后面刚踏入大门。这两次活动基本上都有人迟到,这一次因为人少,所以还是延时开始了,这个习惯不好,以后还是不管有几个人到,都要准时开始。
4. 正式开始后,社区的义工主任先简单做了一下主持介绍,然后我就开始讲述了。正式讲述之前,我先介绍了一下三叶草故事家族的基本情况,但是因为文字较多,感觉小朋友都有些乏味了。所以我就没有展开,甚至都没有放上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就迫不及待的进入故事环节了。
5. 考虑到听众主要是6-8岁的年纪,所以我在故事开始对作者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同时展示了几本在图书馆借来的同作者的书籍,其中的《小黄和小蓝》、《一寸虫》有个小朋友都看过,但是她并不知道这个作者,可能妈妈也觉得太早让孩子知道作者也没有什么必要吧?但是至少也说明,妈妈讲故事的时候很少去告诉孩子作者是谁。这一点我应该传达给孩子了。同时我也介绍了李欧的特点是自己作画自己写故事,很少帮别人配图或者写故事。
6. 作者讲完之后,就正式开始讲故事了,有节奏的缓慢讲述,我看孩子们听得很入神,每个人都好像在认真思考一样。
7. 讲完故事之后,我先问有没有人有问题想问的,我想先试探一下他们最关心的问题,犹豫了几秒钟,有个小男孩,黄色衣服的,暂叫他小黄吧,他起来问:我有两点疑问,第一是许愿鸟从哪里来的?他怎么就消失了?第二是蒂科的金翅膀突然就长出来的,也太不符合逻辑了。我一听就知道这孩子是现实派的,理性派的,而且问题也不是核心,我正在犹豫怎么回答的时候,旁边的穿蓝色衣服的女孩,后来知道叫涵涵的突然说,这是故事啊,童话啊,不然灰姑娘怎么能变成公主呢?我赶紧接过来说对呀,这是绘本故事,我们可以更多使用想象魔法来达到故事的目的。后来,我把提问权赶紧抢回来了,开始按照预设的问题提问:
(1) 你们见过没有翅膀的鸟吗?
很快有人回答鸵鸟,企鹅,其实我准备的还有渡渡鸟,几维鸟,后来有个小朋友说出来一个鸸鹋,其实我搜索的时候也是看到过的,但是觉得过于复杂,知道的小朋友不会太多,所以就没准备,甚至也忘记了。这个小朋友说出来的时候,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甚至连准备好的PPT的图片都忘记放出来了。后来,涵涵又说我想起来了,如果鸟的翅膀受伤了,就都不会飞了,这个小女孩真的非常精灵古怪,然后我说了一句你真是脑洞大开呀。
(2) 蒂科没有翅膀的时候,他的朋友们为什么愿意帮助他呢?
有小朋友回答是他们是朋友啊,朋友需要相互帮忙啊。
(3) 当蒂科有了金翅膀的时候,他的朋友们为什么不理他了?
他们为什么要走?为什么要生气? ——他的朋友们是怎么想的,如果你是蒂科的朋友,你会这么做吗?如果你是蒂科,你觉得你的朋友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小朋友的点都在于不公平,为什么他有金翅膀,朋友们都只能有黑色翅膀?金翅膀不好吗?金翅膀好呀,金翅膀能飞很高,黑色翅膀不能飞很高,所以朋友们觉得不公平,涵涵在旁边补充了一句,也很羡慕。觉得蒂科好像在炫耀。我追问,不公平,羡慕,所以就要疏远他离开他吗?小黄又举手要回答,说,朋友们想给她一个教训。大家听了都笑起来。然后我又问,蒂科长出金翅膀的时候,她是什么心情?第一排的小女孩回答说,她很高兴。那她有想着炫耀吗?没有,她只是太高兴了,她只是太想飞了,她没想着炫耀。那她的朋友们离开了她,公平吗?我再回过头去问刚才几个说不公平的孩子,他们都沉默了,也没说话。我想有这个孩子说出蒂科的心声,这就够了。我这场故事会的目的就已达成,让孩子们知道公平不能单从自我的角度考虑,也要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实际上他人根本不是这样的。
(4) 蒂科感到孤独的时候,开始做什么事情?——馈赠,善良,帮助
小黄人同学站起来要叙述故事,说起手艺人的故事。我追问,拔羽毛的时候,蒂科会是什么感受?涵涵补充会疼的。
(5) 蒂科的羽毛全部变成黑色时,他的朋友们为什么又和他在一起了呢?如果你是蒂科,你还会回去找你的朋友吗?
晶晶继续说,因为他们一样了呀。如果我是蒂科,我也会回去的,我想要朋友。
(6) 蒂科在问:和别人不一样就不好吗?——你们自己觉得呢?
这个问题根本就不用举手,问完之后就听到当然是不一样的了,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啊,嗯,现在的孩子都知道个性了。我追问,如果因为你的不一样,你的朋友疏远了你,你怎么办?这时候,声音变小了,涵涵说,我也不理她。我没接话,这个问题,他们迟早会遇到,而他们但如果能在遇到的那一刻想起蒂科,想起如果你在乎你的友谊,你就要有所退让,友谊也需要恒久的磨合的时候,这个故事种下的种子就已经快要成熟了。
谁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和自己的朋友闹别扭的经历呢?不过这个问题我没有展开,因为实在是没有把握。
(7) 班级里大家可能都穿着学校的校服,但是每个人的内心会是一样的吗?你们觉得不同的个性是否很可爱?
鉴于上述一个问题的发散,这个问题就没有再问的必要了。
8、角色扮演:时间果然还来得及,于是询问谁喜欢蒂科,谁喜欢蒂科的朋友们,发现喜欢蒂科的还是多数,选角色也是蛮难的,因为配合的小朋友只有三个,其他的小朋友都不太愿意上来表演,最后,就安排晶晶做蒂科,涵涵做许愿鸟,小黄同学做蒂科的朋友。其他的角色,我找两个义工来扮演一下,在操作过程中,涵涵其实非常热爱表演,她基本上把其他空余的角色全部表演完毕了。
表演之前,我先把三个主角叫到一旁告诉他们大概的任务,然后就开始旁白讲述,蒂科的台词比较多,她不太记得住,我就在旁白提醒她。她也放得很开,没有台词的时候,就一直在前边转来转去。在讲蒂科的朋友们帮他带来浆果时,两个小朋友真的嘴快对着嘴来演了,很敬业啊。纺织的老婆婆,木偶艺人,航行的渔夫,新娘,我们都增加了几句台词。虽然很粗糙,但是即兴表演已经很不错了。我结束的时候,说了句,感谢小朋友们辛苦的演出,也感谢观众对我们的包容呀,我们没有排练。最后结束整场故事,来宣布演出的都有贴纸拿,当然没有演出的也是有的,不过先让参与演出的小朋友选择。
三、总结
改善和进步的是:
1. 场地抽离了桌子,表演就有了更多的场地
2. 设计的问题的问答基本上达到了我的预期
3. 礼物的环节还是给了小朋友惊喜
不足之处:
1. 流程不够熟悉,最后没有再强调一下三叶草的功能和期望找到故事妈妈一起做故事会的初衷
2. 对三叶草的介绍有点突兀,在开场时未能足够吸引眼球,可能放在最后还是更好一些
3. 开场热身的活动准备不足,在等到迟到听众的的同时,完全可以做一些手指操之类的,但是真真的不擅长。可能模仿一下米菲老师的动动头动动脚是最好的
4. 现场提问和引导还有成人化思维,在演出结束完结没有高度赞扬和肯定,而使用了谢谢观众包容,其实观众都是爸爸妈妈,看到孩子能上台,都很高兴了
综上,经验不足,准备有限,故事本身的趣味性也不高,所以整体这场故事会能达到这个结果,我本身也觉得超出了我的预期。
活动图片:
-
讲述1.jpg
(151.06 KB, 下载次数: 348)
-
讲述2.jpg
(152.71 KB, 下载次数: 328)
-
讨论1.jpg
(191.06 KB, 下载次数: 323)
-
讨论2.jpg
(137.16 KB, 下载次数: 331)
-
讨论3.jpg
(180.12 KB, 下载次数: 345)
-
表演1.jpg
(119.04 KB, 下载次数: 318)
-
表演1.jpg
(119.04 KB, 下载次数: 348)
-
表演2.jpg
(110.12 KB, 下载次数: 305)
-
表演3.jpg
(116.11 KB, 下载次数: 317)
作者: eyretree2016 时间: 2016-10-29 16:30
C06 Wendy
2. 提交指定绘本《家》的故事会方案。
《家》故事会方案
一、作品理解
我是对最后一刻交作业有强烈不安的人,所以一般我都要提前做才安心。但是这次这本《家》让我发愁了很久,从中级班开始拿到这本书到现在,我看过应该不下七八遍,但是看了很久却不得要领,除了从形式上看到有很多真实的,想象的,宏伟的,拮据的等千姿百态的家的形状之外,不太能领会到更多的深意。我最初差点把这本书当成是一本科普读物,以作者介绍不同地区的人不同的家的形态为主题呢。后来发现越读越不对,很多家明明是不存在的啊。纠结中,看到了学霸晓芝同学提供的作者背景资料,简直是救命稻草啊,赶紧恶补了一下作者的背景知识,这才逐渐有了思路。
作者卡森•埃利斯生于1975年,出生在加拿大温哥华,在美国读书结婚生子。埃利斯的奶奶是一位画家,也是狂热的艺术爱好者,而她的父母是一对嬉皮士,热衷于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出生于这样艺术气息浓郁的家庭,她的童年时光可想而知,必然与艺术相伴。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不可小觑。长大后的埃利斯学了油画专业,因为学校没有她想学习的插画专业,毕业后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但是她在大学里遇到了一生的伴侣(毕业之后一段时间才在一起)——美国著名的“十二月党”乐队的主唱科林,她为乐队绘画演出海报,宣传册,乐队的名声鹊起也让她的艺术价值被发掘,她开始接受一些插画的工作,迂回曲折的找到了自己心爱的工作,并最终创作出自己的绘本。后来还和科林合著了小说《荒野丛林》,这对伴侣的精神之契合让人艳羡。
出生艺术之家的背景以及后来和乐队主唱结为伴侣的生活,这中间,埃利斯的家几番变化,在她接受采访时说“我很喜欢画房子,我喜欢建筑,所以我也喜欢建筑物。但是这本书里大部分家并不在建筑物里,而且大部分家很有趣,并不是因为家在建筑物里而且因为住在家里的人和他们对家里的装饰”。
埃利斯在这本书中展现了千姿百态的家,不同的家形态差异很大,但是相同的是家里都住着一家人,一家人的亲情关爱使得家之所以为家。
低龄孩子们看到本书,会觉得那些想象中的家会不会存在呀?比如“鞋子里的家”、“月球上的家”、“水底的家”等等;高龄的孩子们会想我长大了我想把我的家装饰成什么样子?这些思路出来,这本书对孩子们思维的启发功能慢慢就显现了。
更精细的阅读我也是多番搜索资料才得知,首页和末页的遥相呼应,贯始至终的小鸟,让整本书有了完整的叙事线索,而不是单纯的介绍不同的家,这个首尾呼应像是一个寻找的过程,虽然作者想象过那么多种家的形态,也住过各种不同形态的家(奔波演出时住在巴士上),但作者一直没停止过追寻理想中的家。
二、初步方案
主题:千姿百态的家时间:待定
地点:福田紫荆社区
绘本:《家》
参与人员:6-10岁小朋友(10组家庭左右)
道具:画笔 纸
义工:现场秩序义工一名,拍照义工一名
时长:控制在1.5小时之内
活动流程:
播放几个动画片的片段/截图小猪佩奇的家的外观和装饰
米奇妙妙屋里米奇和伙伴们居住的房子
超级飞侠里边飞侠们待的地方和他们送过货的不同国家的小朋友的房子
海底小纵队里巴克队长他们居住的章鱼堡
冰雪奇缘里艾尔莎公主居住的宫殿
边播放边提问,让小朋友们说出来,动画片里的主人公们居住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家里都有什么特别的装饰?你们还想知道更多千姿百态的家的样子吗?
2.讲述
分页展开讲述,每页除了书本的文字之外,需要发散的讨论大概是什么人居住在这里,他们为什么要居住在这里。
比如:第一页,家是乡间的一座房子,图片上有烟囱,炊烟,白云,书目,还有奔腾的骏马和一只小鸟,提问有没有人居住在这个房子里?房子的窗口是能看到一顶帽子的影子的?再提问是否有人居住过类似这样的地方呀?
第三页,有的家是船。然后来描述这艘船,船很大,有很多帆,很多税收在桅杆上工作,桅杆上挂着很多旗帜,他们是怎么呢晾衣服的,怎么吃饭呢?水从哪里来呢?真实生活中,有没有人居住在船上呢?第三页右侧是棚屋,介绍棚屋是什么,大家想一下为什么有人居住在棚屋。
类似这样的,一页大概都需要2分钟左右的讲述,整体讲述时间会在30分钟左右。
3.延伸(20分钟左右)
因为讨论在第二部分已经比较完善了,所以延伸部分再做讨论似乎就有点过分了。所以这个延伸会让小朋友们画出来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家里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会最开心。画完之后请小朋友们最自己的画进行解读,然后合影结束。
作者: Lolita2011 时间: 2016-11-1 14:44
G002 李桂 认识公园植物
一、主题绘本《手电筒看见了什么?》
二、故事会的设计流程 : 龙城公园的小孩子滑滑梯游乐区对有兴趣的孩子们讲. 开场:读标题, 看书本封面, 问问孩子们有没有用过手电筒?什么情况下用了手电筒?然后引导到绘本。
三、故事会人员安排:一个主讲人,老公担任摄影义工
四、故事会道具制作:刮画纸
五、延伸
1) 公园植物观察.
2) 在刮画纸上画出看到的植物
手电筒看见了什么?
时间11月05日 上午10:00-11:00 地点:龙城公园滑滑梯区
10:00-10:10 活动开始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 小朋友做自我介绍
10:10-10:20 童谣热身
10:20-10:40 讲故事 讲故事过程中, 多向小朋友提问, 引导他们看到了什么
10:40-11:00 延伸 1) 公园植物观察.
2) 在刮画纸上画出看到的植物
G002 李桂 让孩子理解不同的物有不同的家(3~6岁)
主题绘本《家》
二、故事会的设计流程 : 龙城公园的小孩子滑滑梯游乐区对有兴趣的孩子们讲. 开场: 公园里的草地和水池分别是谁的家, 然后引导到绘本。
三、故事会人员安排:一个主讲人,老公担任摄影义工
四、故事会道具制作:一些动物和动物的家, 人和人的家
五、延伸
1) 剪纸, 剪出, 鱼, 水, 狗, 铁笼子, 鸟, 鸟槽, 人, 房子, 猪, 猪圈, 老鼠, 老鼠洞. 让孩子们把物及其家连接起来.
2) 不同的小朋友拿不同的剪纸(鱼,狗, 鸟, 人, 猪, 老鼠). 我问:”鱼,鱼, 你的家在哪里”. “鱼” 回答说”水里”. 然后鱼问 :”狗, 狗 你的家在哪里?”一路问下来. 回答错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个不一样的物的家.比如, 鸡的家, 是鸡窝.
作者: Lolita2011 时间: 2016-11-1 14:45
实操总结: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小宝妈说22号会在吉祥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开始试讲,如果效果好的话,以后我们住附近的都可以过去开讲。为小宝妈高兴,同时也高兴我们终于有块固定的地方可以讲故事了。虽然还有些胆怯,但是想着多准备准备多尝试尝试,以后总会好的。然而,孩子突如其来的状态打破了我所有的计划,全家的计划,甚至是全家若干年的计划。但愿,但愿,在全家人的努力下,孩子一切都会好起来。
这次依然选择在公园开讲。趁着中午孩子睡午觉的时间,我和老公来到公园。滑滑梯游玩处,居然也有孩子家长不少。操练了好几回了,我已经驾车就熟了。问了好几个孩子:“是否愿意听绘本”。她们都回答:“不愿意”。没有气馁,我知道孩子们并不是真的不愿意听。有可能是她们害怕,也有可能是家人告诉她们不要搭理陌生人。终于,被拒绝了五六次后,有个小男孩愿意听了。虽然孩子还有些口齿不清,但是他貌似很感兴趣,而且也很主动。故事几乎是在我们两个人的轮流讲述中完成的。小男孩还会在其中穿插许多自己的认知。
而我这次故事的不足在于。我以为我已经很熟悉绘本了,可是真到讲起来,真到孩子们发问的时候,还是容易蒙,觉得有些不确定的信息,不敢随便轻易告诉孩子们。希望以后越来越好~
作者: 放勋妈妈 时间: 2016-11-4 12:35
F03 王娟 故事会方案及小结 《打架的艺术》
时间:2016年11月06日,下午4:30-5:30
地址:广州凤凰城凤妍苑小区花园
故事义工:Jessica
活动人数:15
参与年龄:7-12岁
一.绘本解读
二.活动准备 原计划在社区图书馆进行的故事会活动,因与公司的拓展安排撞车,故推迟。然后召集了一群儿子平日相识的小区里的小伙伴,大家年龄相当,并且男孩居多,跟此次故事会的主题特别相称。
三.活动过程及反思
1. 开场导入
因为彼此熟悉,省了介绍和破冰的步骤,直入正题。
问: 你们打过架么?
个个面面相觑,问题来得太突然。大一点的一个男孩说:没有
旁边也个也陆续点头附合:没有打过架?
我笑了一下,说:我是想问,你们长这么大,有没有和谁打过架?
那几个都很肯定的说:从来没有。
惟有子放同学非常小心地说:我打过。
问:和谁打过架了?
说:和王泓楷。
问:因为什么原因呢?
说:意见不合,争执起来,然后就动手了。
转过头问其他人,你们没有打过架的小朋友,有见过别人打架么?
大家七嘴八舌,讲述自己所见到的打架的场面和原因。
然后有个孩子说:老师和爸爸妈妈是不会允许我们打架的。
问:为什么呢?
说:打架不好呀,如果打伤了就麻烦了。
我说:那是噢。打伤了就麻烦了,不过呢,打架也是有艺术的。
2. 绘本故事《打架的艺术》
进入正题。 都是读小学的娃,自己都能读出来,关键是读图。
边读边讲,然后演。比如:牙根咬嘴,手握拳头,眼神凶恶......
3. 延伸游戏
真正的打架其实是一场游戏。
大家喜欢的打架是:势均力敌 (个头相当,体重相等,人数相同)
在讲述中,因为对核心的两点关于打架的艺术进行了强调。所以在游戏中,孩子们寻找对手时特别自主地进行公平的匹配。
游戏一:斗鸡
请孩子们自己找对手进行比赛。
游戏二:拔河
孩子们还是自己分组。非常棒!
游戏结束,问孩子,打架赢了,是种什么感觉。
有孩子说:赢了会很开心。 输了就不开心。
有说:打架赢了当时会开心,但是会丢了朋友。
问:这是为什么呢?
说:如果和朋友打架,打赢了别人,自己会不好意思再跟他讲话。输了的人不开心,然后两个人就把友谊弄丢了。最后赢了的人也不会开心。
能有这样的体会,真好!
4.活动反思
一场不是特别正式的故事会,很随性。没有太多准备,但是感觉很好,达到了最终想表达的那个点。有一点感触还是很深,开场时,这群七八上十岁的男孩,据我所说,不太可能只有子放同学一人打过架,其他人都或多或少有跟同伴动过粗,但是不愿承认。我倒不是觉得他们刻意撒谎,那是为什么呢?
作者: 放勋妈妈 时间: 2016-11-4 12:36
F03 王娟 故事会主题 《家》
时间:2016年12月18日,上午9:30-11:00
地址:广州凤凰城步客图书馆
故事义工:Jessica
活动人数:15
参与年龄:6-8岁
一.绘本解读 感谢晓芝的详细解读。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eea4a60102wemy.html 爱心树童书博客也有更多关于卡森.埃利斯及其绘本《家》的介绍,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此书的理解。
二.活动过程
1.暖场热身
相互介绍引出有关家的问题进行讨论:“你的家在哪儿?”
“你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2. 导入活动:谁的家?
动物也有家。天空是小鸟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 你还能想到其他动物或者植物的家吗?
3. 绘本故事《家》
家可以是一栋房子,也可以是一片海洋;可以在天上,也可以在地底......
那么,家到底是什么呢?
读封面,走进英国卡森.埃利丝的家。
4. 延伸活动---绘画 心中的家
5. 结束 音乐《我爱我的家》
作者: SmileySophie 时间: 2016-11-6 00:07
A004 李素慧 孕妈Sophie 《家》故事会方案
《家》故事会方案 年龄4+
一、作品简介:
《家》:这是一本翻开书页就能摆放到世界不同角落的家,可能是乡间的房子,城市里的公寓,浣熊的洞穴,蜜蜂的巢穴,船,房车,甚至是鞋子......它们都可以是家。是谁住在这样的家里?他们的家又是什么样子?你的家在哪里?家里人都有谁呢?你的家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活动重点:通过书里面介绍的多样的无限可能的家,了解除了人类有家,动物也有家。家是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但又不应该只是简简单单的建筑物。“家”是家所在的建筑物,家周围的环境,室内的陈设,和最亲爱的家人。引导孩子观察除了小家之外的形形色色的家,关注多样的文化与生活。启发孩子思考是什么让家相同,又是什么让家不同。通过观察“在路上的家”画面并讨论,引导孩子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以剪贴画“我爱我家”创作及作品介绍活动作为延伸,让孩子理解不同的家,更爱自己的家。
三、活动过程:(活动时间为60分钟)
1.故事讲述(30分钟)
a.暖场:Sophie唱故事会的信号歌曲提醒小朋友们坐好听故事。(歌词:故事会就要开始了,开始了,开始了。快快坐好!)
b.简笔画儿歌《三只小熊》(因为歌词的故事性描述是小熊一家快乐的住在一所房子里,这跟要跟所讲故事的主题和活动重点相互应。边唱边画,使得故事性更加形象。)
c.故事讲述
《家》
重点讲述“鞋子里的家”和“在路上的家”。启发孩子思考家的定义是什么,引导孩子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家。
故事结束后,鼓励孩子说出除了书里面出现的更多样的家。
2.延伸活动-剪贴画“我爱我家”(30分钟)
A.活动前的提问:你的家在哪里?家周围是什么样的?家里都住着哪些家人?
B.创作剪贴画“我爱我家”
C.展示作品并介绍“我的家”
作者: SmileySophie 时间: 2016-11-6 00:31
A004 李素慧 孕妈Sophie 《变,变,变!工具篇》活动方案
《变,变,变!》故事会方案
(由于孕晚期身体不适,我11月份并没有开展故事会活动,只是11月5号在来家里做客的朋友家两岁娃讲了本《挠挠,大怪物》,俩人互动得很棒,娃一连听了两遍。)
一、作品简介:
《变,变,变!》:这不是一本讲故事的书,而是一本会变魔法的书。看起来很简单,却又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因为你只要翻一翻书业就会有让你大吃一惊的答案......这又会是什么呢?先忍住,别着急打开,放飞你的想象力先来猜一猜吧!说不定你会有更好的创意呢!
二、活动重点:通过这本无限可能又没有固定答案的图画书,拓展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
三、活动过程:(活动时间为40分钟)
1.故事讲述(20分钟)
a.暖场:Sophie唱故事会的信号歌曲提醒小朋友们坐好听故事。(歌词:故事会就要开始了,开始了,开始了。快快坐好!)
b.手指谣《剪刀,石头,布》两只老虎曲调(由剪刀石头布来两两组合,可以变换组合成不同的小动物,选这个手指谣的目的是要跟所讲故事的主题所互应,也作为打开脑洞的一个小热身)歌词: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变,变,变!变,变,变!左手~石头,右手~剪刀,可以变成什么呢?
c.故事讲述
《变,变,变!》
开放式的提问,允许和鼓励孩子讲出不同的答案。
2.延伸活动-《变,变,变!》小书制作(时间:20分钟)
展示事先做好的小书,启发孩子发挥想象并创作。以其中的两页作为范例。
小书引导示范:
作者: AnnyOnline 时间: 2016-11-7 16:26
编号:E03+ 懿 + 方案主题:尽自己所能全力的爱对方
1.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故事会:《猜猜我有多爱你》
主题:母爱,尽自己所能全力的爱对方,爱的游戏
时间:2016年11月5日(周六)17:30-18:30
地点:益田社区
义工:懿讲述
对象:3-6岁混龄小朋友 3~6人
说明:多元智能,从语言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去讲述。用身体智能(手偶配合动作)一起讲述绘本。
延伸活动:在讲述的同时也就是在做故事本身的延伸。提问:用你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语言或动作)。然后延伸再扩展(毛毛虫书的方式做只兔子里面可以写出对妈妈的爱的语言,也可以画出对妈妈的爱的表达)。
作者解读:
文/ [爱尔兰]麦克·山姆布雷尼
山姆·麦克布雷尼,1945年出生于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他在爱尔兰的著名学府都柏林主日学院求学多年。他原本只是位教师,却在为患有阅读障碍的学生创作故事时,喜爱上了故事里丰富的想象力,进而陆续创作了数十本童书,包括《JUST ONE!》《你们都是我的最爱》,以及全球销售超过一千八百万册的本书《猜猜我有多爱你》。
图/ [英]安妮塔·婕朗
安妮塔·婕朗,出生于英国朴次茅斯。在曼彻斯特工艺专科学校学习过美术,当她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就为孩子们出版了第一本书。主要作品有《亲亲晚安》(《Kiss Good Night》)《塞姆,你觉得不舒服吗?》(《Don’t You Feel Well,Sam?》)《小兔,我的甜心》(《Bunny,My Honey》)等。
译/梅子涵
梅子涵,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生动讲述人、儿童文学阅读活动倾力推进者。
作品解读:
★全球畅销2300万本的经典图画书《猜猜我有多爱你》,20周年纪念珍藏版——豪华立体游戏书!
★爱意浓浓、趣味多多,每一页都充满甜蜜和惊喜。拉一拉、翻一翻、转一转,用愉快、崭新的3D方式,帮助小兔子和大兔子把爱的魔法演出来!
获奖情况:
★1996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美国《出版者周刊》年度最佳图书
★1996年美国书商协会年度童书奖入选美国收录44部本世纪最重要的图画书的《二十世纪童书宝典》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推荐的100本最佳童书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师们推荐的100本书”
★入选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孩子们推荐的100本书”
“猜猜我有多爱你?”小兔子问。“噢,我大概猜不出来。”大兔子说。“我爱你这么多。”小兔子拼命张开双臂……“我爱你,像我举的这么高,高得不能再高”……
在你熟悉的对话里,你可曾和孩子一起想象故事里的小兔子和大兔子伸出双臂、跳得高高的,还把脚倒挂在半空中的样子?
现在只要翻开《猜猜我有多爱你》立体游戏书,拉一拉、翻一翻、转一转,就能让孩子看到小兔子开得不能再开的双臂,想象小兔子的爱到底有多长?看着小兔子倒挂在半空中,看到大兔子把小兔子抛高高,小兔子跳来跳去可爱的模样,看到小兔子睡着了,大兔子低头温柔的亲吻与呵护……
这本立体游戏书完全保持了原书恬淡柔美的风格,弹出的窗口不但没有打断故事的叙述,反而带来无限惊喜,大大增进了读者欣赏故事的愉悦感。
活动内容:
1)预热(15分钟):游戏暖场,延用另一绘本《从头动到脚》
我是企鹅,我会转头。你会吗?
这个我会!
我是长颈鹿,我会弯脖子。你会吗?
这个我会!
我是野牛,我会耸肩膀。你会吗?
这个我会!
我是猴子,我会摆动胳膊。你会吗?
这个我会!
我是海豹,我会拍手。你会吗?
这个我会!
我是大猩猩,我会捶胸。你会吗?
这个我会!
我是猫,我会把背弓起来。你会吗?
这个我会!
我是鳄鱼,我会扭屁股。你会吗?
这个我会!
我是骆驼,我会跪下来。你会吗?
这个我会!
我是驴子,我会踢后腿。你会吗?
这个我会!
我是大象,我会跺脚。你会吗?
这个我会!
我是我,我会动动脚指头。你会吗?
这个我会!这个我会!
2)故事讲述(20分钟):
多元智能,从语言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去讲述。用身体智能(手偶配合动作)一起讲述绘本。
3)延伸活动(25分钟):
a.在讲述的同时也就是在做故事本身的延伸。
b.提问:用你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语言或动作),比如:我对妈妈的爱就像大海里的水那么那么深,那么那么多。
c.延伸再扩展(毛毛虫书的方式做只兔子里面可以写出对妈妈的爱的语言,也可以画出对妈妈的爱的表达)。
故事会心得:
1)故事开始前的预热引用另一绘本,艾瑞愠尔的《从头动到脚》。通过一次次地大声重复“你会吗?”“这个我会!”孩子能够建立起基本的自信心。从这些简单的身体动作出发,孩子们得以在自信、愉悦的状态下,开始跟着我进入故事会(这也是第一次尝试在故事会中讲两个绘本,而以这本为辅当作故事会的暖场前戏)。
2)故事讲述。由于计划没赶上变化,白天一天在外有事处理,回来时已经是快到五点半了,赶紧戴上三叶草绿领巾,别上三叶草故事妈妈的胸针,带上书本和咪子兔去到益田广场找小朋友讲故事。这个点有的小朋友可能回家吃晚饭去了,所以广场上除了溜冰的小朋友外只有三三两两,赶紧拉上他们一起聊聊天,做自我介绍,然后开始故事预热和讲述。犹如在第四讲上,秋雪老师所说,并不是每场故事会都有特意的延伸,有时在讲述的同时也就是在做故事本身的延伸。《猜猜我有多爱你》采用多元智能,从语言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方面去讲述。用身体智能(手偶配合动作)一起讲述绘本。
3)延展活动。除去故事讲述过程本身的延伸,还采用提问和手工的方式进行扩展。有个宝贝的回答很特别,他说他对妈妈的爱就像太阳、星星和月亮一样,太阳代表白天,星星和月亮代表夜晚,他无论白天和黑夜都爱着妈妈。延伸再扩展(毛毛虫书的方式做只兔子里面可以写出对妈妈的爱的语言,也可以画出对妈妈的爱的表达)这部分由于时间的关系,天气比较黑了,都急着回家吃晚饭,所以就没有再做手工延展和延伸再扩展。
4)由于计划的改变,时间很匆忙,匆匆赶到益田广场时,发现没带手机:(还是在故事结束时碰到一个熟人给我拍了一张照片发给我。归根结底,这次故事会时间不够充分,加上是去到广场临时找小朋友讲故事,所以还有很多欠缺,和小朋友讲故事过程和合影都没有拍照。我还是需要:多读、多思、多练。本人阅读量远远不够,所以还是没有信心去到三叶草营地,或不熟悉的社区等比较公开人多的场地去讲一场故事会。目前几次课后的实操作业都是选择在自己所居住熟悉的社区或工作时熟悉的办公室进行,希望通过更多的多读、多思、多练,可以有勇气和胆识去到营地或其他社区去做一场故事会。
作者: AnnyOnline 时间: 2016-11-7 16:27
编号:E03+ 懿 + 方案主题:让孩子理解不同的家,更爱自己的家
2.提交指定绘本《家》的故事会方案。
故事会:《家》
主题:让孩子理解不同的家,更爱自己的家
对象:6-10岁混龄小朋友,5-10组家庭
延伸活动:采用提问及画画的方式做故事延伸
作者解读:
作者:[美]卡森·埃利斯(Carson Ellis)
美国著名插画家。1975年10月5日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毕业于蒙大拿大学,现居住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
卡森·埃利斯曾为《荒野丛林》《作曲家已死》等多部作品绘制插图,并于2010年获得插画家协会银奖。
她善于将现代、民族与想象等各种元素结合在一起,作品细节丰富、极具意味,有着很高的辨识度。
作品解读:
是什么让家相同,又是什么让家不同?只是简单的一个“家”,作者赋予了它无限生命力。让孩子理解不同的家,更爱自己的家。《纽约时报》畅销绘本----爱心树童书
这本绘本的名字叫做《家》,它的封面好漂亮啊,
上面有各种各样东西,
有各种各样的房子、有贝壳、有树洞、有宝塔...
我们都知道房子是家,
那鞋子、贝壳、地球、蜘蛛网、树干...
这些东西为什么是家呀?
它们是谁的家呀?
家是乡间的一座房子,家也是一间公寓。
有的家是船,水手的家是船。
有的家是棚屋,有的鞋子也是家...
原来,家不一定是房子呀,
不同的人住在不同的地方,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家,
无论什么样的家,
自己精心布置的就是最好的。
家是什么?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可以融化掉心上的冰雪寒霜;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程;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是一潭清澈的溪水,能够洗涤掉繁杂的世事回归安静的心灵;是一阵清风,可以拂去烦恼和忧伤;更是那一缕情丝,穿透着人生的每一个角落…… 家是宁静的,家是温暖的,家是甜蜜的,家也是安定的。她可能不华丽,但一定要雅致。那点点滴滴的幸福,实实在在的欢乐,时刻都可以把她装扮得暖意融融。她可能不富裕,但一定要洋溢着爱和情,一句贴心的话,是浓浓的亲情,厚重的给予。
家是一座充满爱的房子。即便豪华也不失温情,即便朴素,也有美丽的憧憬,房子里应该充满欢声笑语,充满和谐温馨,而不是冷冷冰冰,磕磕绊绊。或许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就组成了一个家,但这就是一种缘,每一个人在这座房子里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缺少了谁都是今生的遗憾。
家是一个放松的地方,让人心情舒畅,怡然自得。累了,烦了,伤了,痛了……你都可以在家中找到释放的空间。回到家,可以听几首舒缓的音乐,静坐冥思;也可以饮一杯幽香的清茶,和家人分担你的苦恼。
家还是一个共同营造的地方,需要家庭每个成员的共同理解,共同维护。共同分担痛苦,当然也要一起分享快乐。家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地方,你可以做任何旖旎的梦,没有人会笑你痴,笑你傻,我想,我们的一生就活在无穷无尽的想象里。
家是什么?家就是人生最美的拥有。她是一份牵挂中蕴涵的一点温暖,她是一丝温柔中隐藏的一份宁静,她是一份体贴中表达的一丝情谊……她是尊重、信任和宽容…
活动内容:
1)预热(10分钟):
先做自我介绍,我的家在哪,是什么样的,我家住了哪些人等等,我最喜欢我们家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提问两三个小朋友:你的家在哪儿?是什么样的?住了哪些家人?你喜欢你们的家么?为什么?
2)故事讲述(20分钟):
充满想象和活力讲述这本《家》。
3)延伸活动(30分钟):
a.家是什么?
b.你的家在哪儿?
c.说说你的家是什么样的吧。
d.画出你理想中的家的模样吧。
作者: zlk127 时间: 2016-11-8 09:10
F02 小雪
1 《家》的方案贴
主题:家的故事
作者及作品解读:晓芝已经详述,受益匪浅。《家》的首页即是《家》的末页,有点小小狡黠。
流程设计:
1 故事面向人群:7-8岁小学生,亲子
2 故事会地点:户外
3 流程:
故事讲述。绘本文字不多,重在一起读图。
延伸1:邀请孩子认领《家》一页图,讲讲你看到的家和你想象中的这个家的故事
延伸2:邀请孩子及家长在公园找适当的材料,做一个“家”
作者: zlk127 时间: 2016-11-8 09:21
F02:《摇摇晃晃的桥》故事讲述记录
因未买《打架的艺术》,故而选了一本我喜欢的绘本做本次故事会。
周六下午,儿子班上几个同学及妈妈们邀约一起,夕阳下,珠江边,老广州,新朋友,我们一起读了这本我喜欢的《摇摇晃晃的桥》。
故事会前,我简单查阅了此书作者的资料。
文作者木村裕一,是绘本界的前辈。代表作《暴风雨之夜》(又名《翡翠森林狼与羊》),获奖无数,并被拍成电影。成名之作把狼和羊放在特殊的同一时空,因为黑夜,彼此看不见,反倒促成一段友谊。(很遗憾,我没有读过此书,也没有看过此部电影,都是引用当网内容介绍。)跟《摇摇晃晃的桥》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善于在冲突中推进情节,细节中刻画形象。故事是我喜欢的情节类。
图作者秦好史郎我好喜欢。似乎是因为先入手了这本《摇摇晃晃的桥》,顺藤摸瓜,我又入了图作者的《夏日的一天》。两本书,都是我会主动选择做故事会的读物。因为,作者的画,完美呈现故事。因为,作者的画,让我听得到,看得见,甚至闻得到。
本次故事会,主要面向2年级小学生,年龄7-8岁左右。因为有两名同学带来了妹妹,所以,实际年龄范围是4-8岁。《摇摇晃晃的桥》属于情节类的故事,听众基本无悬念听懂。
故事会前,我简单列了此书的主题思维导图。
(每次思维导图都觉得脑洞不够大)
我个人倾向于本次故事会主题在“友谊”这条线上。因为:
1 个人力有不及。虽然很喜欢哲学主题“平衡”,但不知道如何像米菲老师那样,步步为营,层层铺垫,去到我希望的探讨目的地。
2 二年级的小盆友,有了权力的观察和考量,有了友谊的选择判断,这样一个接地气的话题,我觉得自己稍微能掌控一下局面,又贴近学校生活。(儿子常常回家说班里谁谁吵架了,谁谁和好了)
故事开始,因为是户外,加之同行的孩子基本没有绘本阅读经历,妈妈们没有亲子阅读实践,所以我邀请大家玩了一个手指操。
手指操做完,孩子们的精气神基本集中到我和书身上了。
拿出书,先看图,照例要自由发言,聊聊封面的图画。
因为彼此熟悉,孩子们七嘴八舌预言了这个故事:
狐狸追兔子,狐狸吃了兔子,桥垮了,两个都掉下去了……
阿姨,对不对?
嗯,是不是这样,我们一起来听听!
情节类的故事把握了讲述的节奏,就容易制造出悬念,引人入胜的感觉瞬间爆发。
二年级的孩子,基本都能自己念出绘本的文字了。我极力用手指指着画面,引导他们关注图。
故事的进程显然就如人生的旅程一样,猜得了开头,猜不到结局。
渐渐,孩子们讨论的声音小了,被故事的意外逆转吸引到了。
故事讲完,我再问:跟你们之前预计的一样么?
都摇头。
我:狐狸和兔子是敌人吗?
不是!是朋友!
啊?狐狸要吃兔子啊,还是朋友?
嗯……嗯……他们开始是敌人!后来是朋友!
啊?他们怎么成为朋友的呢?
他们都在桥上!!
哦,他们都在桥上就成了朋友?
不!不!因为他们都在桥上说了话,讲了故事,所以他们是朋友!
——能够把“化敌为友”的功劳归到“交流沟通”这样一个局面,也是我事先没想到的。
在妈妈们频频拿来水果的情形下,能够探讨到几个问题实属不易。
很快,小盆友们在公园里跑开了。
我搂着班长小姑娘问:你班长做得开心吗?
羞涩,又忍不住欢快,点头。
你怎么做班长呢?
嗯,他们做眼操不乖的话,我喊三回名字,还不乖,我就让他站起来。
哦,那如果是在《摇摇晃晃的桥》里,你觉得自己是哪个动物?
狐狸!
做狐狸开心吗?
点头。
小姑娘很快跑了,显然,我们的问题还没有深入到狐狸和兔子的关系之中。
不知道,小姑娘会不会时时以狐狸的身份自居呢?
-
IMG_6220.jpg
(364.75 KB, 下载次数: 242)
-
IMG_6221.jpg
(366.56 KB, 下载次数: 280)
-
IMG_6222.jpg
(366.74 KB, 下载次数: 273)
-
IMG_6223.jpg
(323.46 KB, 下载次数: 221)
-
IMG_6229.jpg
(268.01 KB, 下载次数: 233)
-
IMG_6228.jpg
(240.06 KB, 下载次数: 220)
-
IMG_6225.jpg
(261.19 KB, 下载次数: 247)
-
IMG_6223.jpg
(323.46 KB, 下载次数: 243)
作者: 桃夭 时间: 2016-11-8 12:27
D04 桃夭 第四课
作业一:《我好想你》绘本讲述方案完善及实操
绘本讲述方案设计:
在绘本方案的前期讨论中,由于考虑的不全面,涉及关残疾、种族之类的敏感话题。后将方案讲述进行调整,认为《我好想你》的故事已经比较完整,可以不做延伸,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到两个故事进行讲述。
故在这个思路引导下,准备讲述与《我好想你》故事同类型的另一个绘本《熊爱蝴蝶》(安娜玛丽Ÿ范Ÿ哈林根文/图,穆宁译)作为故事会的延展部分。
一、讲述对象: 6岁左右
二、讲述目标:
1.了解爱的含义,如何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达爱。如拥抱、牵手、问候、贴心的礼物,关怀~~等等
2.理解爱最初的出发点是善意,引导孩子善意地表达对各种事物的爱,如爱护小草,爱护动物,爱护文具,爱护身边的人,给予别人以帮助,从而愉悦自己~~
三、讲述步骤:故事讲述时间共为30分钟,具体步骤如下
1.故事前序引导性提问。5分钟
你们有最喜欢的人或者是动物、物品吗?为什么喜欢他(它)们呢?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在一起的快乐故事吧~~
2.引入介绍故事,开始故事的讲述。25分钟
这里也有两个关于好朋友的故事,故事的开始有点奇特,因为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一只鳄鱼和一只小鸟,还有就是一只熊和一只蝴蝶~~
鳄鱼和小鸟?熊和蝴蝶?它们之间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让我们一起来进入《我好想你》、《熊爱蝴蝶》的故事吧~~
3.故事后感想。5分钟
小鸟和鳄鱼怎么会成为好朋友呢?熊怎么可能爱上蝴蝶呢?这简直是不可思议和荒谬的故事,可是在绘本里,它们都真实地发生了~~
我们需要友善宽容地对待身边的每一处不同,每一处看似“不合理”,友情、喜爱是总有改变万物的力量~~
四、故事讲述方案后评估
绘本名称:《我好想你》(亚历克斯迪肯绘)、《熊爱蝴蝶》(安娜玛丽范哈林根文)
讲述时间:11月6日
讲述地点:排云文化培训中心
讲述主题:爱是最包容的力量
故事讲述综述:
30分钟的两个故事的讲述,时间紧凑。《我好想你》由于没以实体书,现场也没有布置显示屏幕,拿了一个Ipad显示图片文本,没有影响孩子们的故事想象,一切进行得也顺利~~纯故事讲述。当然,有孩子表示,虽然鳄鱼不吃小鸟,但是也不会主动靠近鳄鱼,它会吃人的~~嘿嘿
而关于《熊爱蝴蝶》,孩子们认为那熊是喜欢和蝴蝶玩,就像《爱花的牛》里费迪南一样~~嗯哼,跨越物种“爱”当然显得惊世骇俗,而浅浅的喜欢就更易理解了~~
倒豆子一般讲完,没有深入探讨,回味都留给孩子们吧~~
-
WechatIMG2.jpeg
(137.13 KB, 下载次数: 184)
-
0.jpeg
(54.79 KB, 下载次数: 164)
-
5d883640tx6BOS6zNxx6b&690-2.jpeg
(21.94 KB, 下载次数: 163)
作者: 桃夭 时间: 2016-11-8 12:28
D04 桃夭 第四课
作业二:《家》故事方案
一、 作品解读:
家是什么?家是一间公寓、是船、是棚屋、是宫殿、是地下洞穴、是鞋子~~
每个人定义的家那么不同,卡森埃利斯通过画面向我们展现了不同人不同的家,法国人的家、亚特兰蒂斯人的家、斯洛伐克公爵夫人的家、肯尼亚铁匠的爱、日本商人的家、北欧之神的家、月球人的家、浣熊的家、艺术家的家~~
家不再是一个建筑,一片钢筋森林,不再寂静、森冷,在卡森的笔下,家开始灵动、生气,有了灵魂~~家更像是一面窗户,透视着世相万千。
绘本的结尾用了几个疑问句式,你的家在哪儿?你在哪儿?画框内是画家的自述和描绘,画框外是读者的审视和辨析。
也许“你”的家在行走的路上,也许“你”的家在深深的海底,又或许“你”的家在遥远的光年以外~~
走出“家”,便是包容的“大社会”~~
二、 绘本讲述方案设计:
讲述对象: 6岁
讲述目标:
1.理解“家”的概念。家是充满爱的地方。
2.了解广义的“家”。在学校、班级同样是一个大家庭,有各种友情、友爱~~
讲述步骤:故事讲述及活动延展时间共为40分钟,具体步骤如下
1.故事前序引导性提问。5分钟
知道什么是“家”吗?家里都有哪些人呢?邀请过小朋友到家里玩吗?请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
2.引入介绍故事,开始故事的讲述。10分钟
家是什么样子的呢?一起来看看卡森埃利斯画笔下的家吧~~
家可以在乡下,有广袤的草原、奔马、蓝天、白云,也可以是一间城市公寓,有小猫咪、烟囱、黑浓的咖啡,家可不是一个只用来睡觉的地方呢~~
引入画片,开始介绍绘本。
3.故事后感想。5分钟
你最喜欢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呢?给大家描述一下吧。
4.活动延伸。20分钟
①活动方案:
绘画游戏。
把自己心目中的家,用画笔画下来。
②物料准备:
白纸、彩色水笔
作者: 悠然草籽 时间: 2016-11-9 11:31
G10 霞敏
作业一:故事会实操
《小偷学校》
一、故事会主题:了解日本国民绘本大师加古里子及其代表作品
二、选定绘本:《小偷学校》、《101个蝌蚪宝宝》
三、作者介绍:
加古里子,1926年出生于日本福井县,毕业于东京大学工业学院。他热衷于从事社会福利和儿童教育的研究推广工作,在儿童绘本及科学读物创作、广播电视、儿童教育等多个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自1959年受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的鼓励开始绘本创作,迄今为止,加古里子已经出版超过500部绘本作品,代表作有《加古里子的故事书》(10卷,其中包括有《乌鸦面包店》和《101个蝌蚪宝宝》)《宇宙》《地球》《河川》《海》《小达摩和小天狗》《科学之书》《游戏之书》等,曾获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日本科学读物奖等多项大奖,并且获得2012年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若干小补丁:
1、加古里子在创作每一本图画书时,都会花费很多时间找资料,企图将最基本的知识,透过有趣、真实的绘画技法,呈现在孩子面前。在演讲中他曾这样说道,“我是学理工的,我的专业是化学应用,我对孩子的教育,对图画书的理论知识我一窃不通。但是我非常想学习,所以我读了很多书……以前上班的时候,我还利用周末和孩子们一起玩,从孩子们那里学到更多的东西。”
2、加古里子一直与中国有着非同寻常的缘分。年轻的时候他在日本的一本美术杂志上看到中国的水墨画,非常喜欢,虽然当时他对中国的美术并不了解,但是这几幅画还是给了他非常大的冲击,他说“画家只用了一种颜色,就将人物的表情描绘得非常生动”,后来他一直记得这位画家:蒋兆和。加古里子最新的作品《万里长城》,这是一本构思了30年时间的作品,花了5年时间创作出来,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本通过介绍长城告诉孩子们中国和世界欧亚大陆的历史。在日本,这本书刚刚出版两个月就到了第三刷,非常受欢迎,画家本人也为了再一次看看长城而来到中国,虽然走路很困难,但他还是一步步登上了长城,并且决定授权《万里长城》在中国翻译出版。
3、年轻时,加古想过参军,但却只为吃饱一口饭,能为家里赚点贴补。但由于是高度近视,他却没能为家里节约一点口粮,却也因此逃过了一生的劫难。战争过后,身边从小一起游戏的朋友们,再也没回到家乡,即使侥幸回来的,或残缺不全,或深深为战争所伤,一生难安。这让20多岁的加古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萧条的经济,满地的伤痛,让加古很难找回幸福和人生的意义。他开始不想面对成人的世界,转而投身到孩子天真无邪的天地中。慢慢地,他开始为孩子讲故事、创作图画书,当他沉迷其中时,也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所在:为全世界孩子的幸福而努力……
四、绘本解读:
1、《小偷学校》讲述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小偷学校的校长熊坂虎卫门带着他可爱的小偷学生们去邻村“郊游”,结果自投罗网进了监狱的爆笑故事。整个故事创作视角独到,情节及语言诙谐幽默, 画面风格酷似日本的传统戏剧歌舞伎。而它的主题灵感也来自于有盗贼出现的歌舞伎剧目《白浪五人男》。这一绘本选自《加古里子“好品质养成”故事绘本系列》。
2、《101个蝌蚪宝宝》 写了一个母子间的感人故事。一天,青蛙妈妈带着101个圆鼓鼓、胖嘟嘟的蝌蚪宝宝外出郊游,在集合的时候竟然发现顽皮好玩的101宝儿中途掉队了。青蛙妈妈非常着急,她四处寻找,结果和小蝌蚪一起遭遇了水蟑螂和小龙虾的袭击。在混乱中,101宝儿逃到众多蝌蚪兄弟那里,大伙立即决定组成战斗队,同心协力救出妈妈……
加古里子用嫩绿和湖蓝的水彩颜色描绘了一个池塘水世界,讲述了池塘里宁静中偶有波澜的春日故事。101个蝌蚪宝宝,跟在青蛙妈妈的后面,脸上带着或悠游,或娇憨,或顽皮的表情,并随着故事的发展排出各种各种的队形,成为本书绘画的一大看头。
五、故事会流程设计
时间:60分钟
场地:福田保税区外国语小学406教室
参加人员:保税区外国语小学学生
孩子年龄:10岁左右
具体内容:
1、手指操开场暖场及各种有趣的图书介绍;
2、故事导入:用PPT出示各式各样的校园图片,有警察学校、美发学校、烹饪学校、深圳大学及美国哈佛大学全景图。请孩子说一说这些图片表示的是什么学校。然后抛出引子:“今天我要分享的故事也是和学校有关,但这个学校你一定会从未听说过,那就是《小偷学校》!”同时在PPT上放上《小偷学校》的封面。
3、脱稿讲述故事。在故事讲述中,穿插一些问题,如请孩子预测故事情节、或想象叙述故事的情境。在讲述中,充分运用声音、表情、动作及教室的场地,绘声绘色,尽力表演到位。(现场同学们听得倒是很专注)
4、故事讲述完,请孩子来描述一下自己想象中的校长熊坂老师是什么模样?小偷学生们又是什么模样?(孩子们回答很踊跃)。描述完后,再播放整本绘本的PPT,并请几个孩子来扮演角色再读一遍故事。
5、作者及其生平简介。
6、加古里子的代表作品介绍:《乌鸦面包店》、《”小达摩“系列》、《加古里子的身体科学绘本》、《加古里子”好品质“故事绘本系列》
7、延伸书目《101个蝌蚪宝宝》故事讲述。
8、请孩子们说一说与父母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或讲讲自己读过的幽默故事。
故事会反思总结:这是我平生上的第一节故事绘本课,为此我整整准备了两个多星期------手指操暖场、熟记故事、设计讲演动作、PPT、提问互动以及后期延伸,由于学校之前通知是说绘本课是混龄,低年级的孩子较多,所以准备了加古里子的《小偷学校》。当我怀着紧张的心情到达教室时,顿时傻眼了:眼前有三十多个孩子,而且全是来自五、六年级的大萝卜头!这个故事对她们来说是否太幼稚了?即来之则安之,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手指操暖场还不错, 孩子们兴致较高。然后出示一些不同学校的PPT,请同学来说说是什么类型的学校,最后引出故事标题。本打算按PPT编排边放边讲的,但看到当时情境,之前设计的讲述方案肯定不行,孩子们一下子就会听得不耐烦的。于是,我在屏幕上只放上了绘本的封面,脱稿讲述(这里得庆幸自己在家已经把故事记得滚瓜烂熟了)!讲述时,我可是使出浑身解数,声音、表情、动作,该夸张时无限夸张,其中还为一位小偷学生配了方言版对白(这个灵感来自于米菲老师的课堂,窃喜!),还时不时卖卖关子,请同学们猜猜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孩子们也挺给力,发言很积极。整个讲述过程很顺利,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但孩子们听得很入神。末了,请同学们来描述一下她们想象中熊坂老师的外貌,然后再播放PPT展现,这一环节很受大家的欢迎。紧接着是介绍作者加古里子的生平与主要著作,这个环节有些失败,孩子们貌似不是很感兴趣,可能是我介绍时用的语言过于刻板与官方化了。延伸活动原来是想请同学们发挥创造力,为书中的几句歌谣编个曲的,但看现场都是女孩,对这首小偷郊游歌曲可能不太感兴趣,所以隐去了这一延伸活动。这时离下课还有十分钟,没有了延伸,就有点冷场了。正当我暗冒冷汗时,负责跟班组织的老师给了个点子:请同学们上台讲讲自己读过的最有趣的故事。这才解了我燃眉之急!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你永远无法预料现场会有什么意外出现,所以,首先要准备充分,多预备几套方案,以防不时之需;其次,自身要有良好的心态,真诚自然!还有,忘了戴上三叶草的绿领巾了!
-
IMG_3109.JPG
(170.52 KB, 下载次数: 225)
-
IMG_3110.JPG
(162.37 KB, 下载次数: 198)
-
IMG_3111.JPG
(168 KB, 下载次数: 196)
-
IMG_3112.JPG
(103.37 KB, 下载次数: 190)
作者: 悠然草籽 时间: 2016-11-9 11:32
G10 霞敏 作业二
《家》故事会方案设计
一、作品解读
你的家在哪里?城市里的公寓、巷子深处的老院子、乡间的一座房子,还是海边的小屋……关于家的模样,除了那些温暖而熟悉的记忆,你又曾有过怎样的幻想?
如果我的家在大海上,会经历怎样的冒险?
靴子里会藏着一个小人国吗?
这里住着一个月球人吗?
这些神奇而美妙的家,有没有一个打动你?它们的创作者叫卡森·埃利斯——一位把家安在农场上的艺术家。在埃利斯看来,“家”有无限种可能,城市里的公寓、印第安人的棚屋、海底宫殿、洞穴、船,甚至是鞋子……它们都可以是家。她把这些千姿百态的家画在了一本绘本里,名字就叫《家》。
卡森·埃利斯热爱建筑,所以她笔下的家风格各异,充满惊喜。“除了‘家’所在的建筑本身,我还很关注家周围的环境,以及室内的陈设,因为它们悄无声息的讲述了住在里面的人的故事。”埃利斯在一次关于《家》的访谈中说。
在埃利斯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家”的无限种可能。其中既有我们熟悉的公寓,也有神话传说中亚特兰蒂斯人建在水底的家,还有森林中动物居住的树洞,甚至是想象中的海底宫殿和月球人的家。当这些充满张力的、形形色色的家一齐映入眼帘时,一个多元化的神奇世界也在我们的脑海中徐徐展开,你将随着那只引路的鸽子一起潜入大海,走进森林,闯入异域。
此外,埃利斯也把自己的家和生活画进了《家》中,让这部作品有了不一样的故事和温度。埃利斯的丈夫科林是“十二月党人”乐队的主唱,一年里他们一家总会在巡演巴士上度过几个月。在这幅画中,车窗边的孩子就是她的儿子汉克和米洛。“我觉得睡在巴士上很神奇,深夜里你躺在巴士的床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从眼前飞逝而过,第二天又在一个全新的地方醒来。”这正是埃利斯一家真实的生活。
埃利斯对俄罗斯文化很感兴趣,所以她在书里画了俄罗斯老奶奶家温馨舒适的厨房,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片丛林,远处的小山丘上坐落着一个教堂。
在最后一页,埃利斯画下了自己的工作室,《家》从这里诞生,在这里结束。工作室是埃利斯最喜欢的地方,它有点像树屋,有两扇很大的窗户,光线很好,窗前的大木桌是她亲手做的,而那把椅子从埃利斯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起就伴随她左右了。
家的故事,其实就是人的故事。在《家》中,我们能看到埃利斯对自己的家,对家人,对生活深沉的爱,这本书就像她写给“家”的情书。而我们作为读者,无论孩子,还是大人,欣赏完这些形形色色的家,会多一些对于别人的“家”的思考,也一定会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端详自己的家,思考自己的生活。
二、作者相关背景
1975年10月,卡森·埃利斯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在纽约郊区的一个破旧庄园里长大。一个有点像谷仓的车房——这是埃利斯童年时期的家。小埃利斯对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好奇,除了和马玩耍,她还喜欢观察蚂蚁,喜欢拨弄地上的小洞,猜测那是谁的家。而画画对她来说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外出时埃利斯会随身带着速写本,一有时间就刷刷画上几笔。埃利斯的奶奶是一位画家,也是狂热的艺术爱好者,而她的父母是一对嬉皮士,热衷于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
1993年,埃利斯去了蒙大拿大学念油画专业。虽然埃利斯更热爱插画,可对十七岁的她来说,蒙大拿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它意味着落基山脉的美丽风景和无穷无尽的新鲜感。在蒙大拿大学,埃利斯遇到了当时的朋友,后来的终生伴侣——科林·梅洛伊。当时,科林组建了一个叫Tarkio的校园乐队,卡森会帮乐队做一些艺术设计。大学毕业后,卡森四处碰壁,难以如愿以偿地得到编辑的工作。从1998年到2000年这短短三年之间,卡森频频搬家,辗转多个城市,期间她一边在酒吧兼职做招待生赚钱,一边坚持画画。有一天,她突然想到去波特兰见见朋友们吧,而在这些人中就有科林·梅洛伊,于是埃利斯来到了波特兰。
2000年,位于波特兰的科林·梅洛伊成立了“十二月党人”乐队,并邀请埃利斯为这只新生的摇滚乐队做美术设计,她一口答应了。艺术家通常会在个人网站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而埃利斯的大型宣传武器竟是一支乐队。随着“十二月党人”越来越火,埃利斯的画也一起出名了。
开始有艺术总监通过“十二月党人”找到埃利斯,请她为书画插画。于是很快,埃利斯辞掉了酒吧的工作,开始正式以插画师的身份谋生。在插画事业的头几年,埃利斯的经纪人问她是否有兴趣为儿童绘本画插图,她一口答应。
埃利斯以插画师身份接下的第一部作品是《神秘的本尼迪克特协会》,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又为《作曲家死了》《美丽人生》《飞渡萨尔》等书创作插图。此外,还与丈夫科林·梅洛伊合作出版了儿童小说系列《荒野丛林》,该书一出版就好评如潮,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埃利斯也因此获得2010年插画师银奖。
2006年,埃利斯和科林的第一个儿子汉克出生了,2013年第二个儿子米洛也出生了。考虑到大儿子汉克上学离家太远,以及米洛的出生需要更大的生活空间,卡森和科林把家搬到了波特兰的一个农场上。这一次,他们的家是一座建于19世纪的嘎吱作响的老房子。亲近自然的农场生活为埃利斯的创作提供了很多灵感。她一直希望能够独立创作一本属于自己的绘本,因为“为别人的书做插画和自己独立创作还是很不一样的。”于是,《家》就在这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农场里孕育。
三、故事会方案
故事会主题:家的理解和联想
选定绘本:《家》、延展书目《各种各样的家——超级家庭大书》
时间:12月份
场地:福田保税区外国语小学
参加人员:二至四年级学生
故事会流程:
1、解析“家”字的结构与演变;再请孩子们分享有关家的古诗词或谚语。
早期甲骨文像屋里有一头大腹便便的猪。造字本义:蓄养生猪的稳定居所。猪是温顺、繁殖力旺盛的动物,对古人来说圈养的生猪能提供食物安全感,因此蓄养生猪便成了定居生活的标志,直到现在还有少数客家人在居所内圈养猪只。晚期甲骨文将猪简化成。金文略有变形。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的“豕”写成。 2、提问互动与导入:
家是什么?你们觉得怎样的地方称之为“家”?一个“家”里最重要的是什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谁的家?
(PPT播放:海螺、树洞、谷壳、房车、创意家园、地球等图片,请孩子们回答并描述)
那么美国的插画师卡森 .埃利斯眼中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卡森描绘的神奇而美妙的“家”的世界!(同步播放PPT《家》的封面)
3、绘本PPT演示与讲述。在讲述过程中,重点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的理解与联想。其间对绘本的一些背景知识加以补充,如风格不一的各式建筑、有关北欧战神及亚特兰蒂斯的传说等。
4、作者介绍与绘本创作背景介绍;
5、讨论并总结什么是“家”,在黑板上写下孩子们的回答,最后总结:家=居住者+居所+爱+自由+舒适+私密......
6、横向延展:绘本《各种各样的家——超级家庭大书》分享。
7、延伸活动:为自己最爱的人设计一个梦想之家,完成后分组上台展示分享。
作者: limit816 时间: 2016-11-9 17:37
H01 黄莉敏
一、《打瞌睡的房子》
1、作者介绍
《打瞌睡的房子》的作者是唐·伍德,从小学六年级,就立志要成为一个画家,长大后,毕业于加州圣巴巴拉分校,并进入工艺美术学院读研究生。结婚后和妻子开始了绘本的创作,《打瞌睡的房子》就是他们的经典之作。
2、内容简介
《打瞌睡的房子》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在夜间喜欢打瞌睡的房子,当你潜入这个房间,你就会发现每个打瞌睡的人物,充满了电影运镜的趣味,让孩子们在故事中不能自拔。
3、推荐理由
《打瞌睡的房子》在文字表述和图画配合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句型与叠句的结构,使文字产生节奏与旋律,小朋友很容易上口;鲜活的角色、描绘细腻的画面,让孩子们体验不一样的感觉
4、故事会方案(1)讲述对象:3-5岁小朋友及家长
(2)需要义工:秩序义工、摄影义工、文字义工
(3)准备道具:激励的贴纸,当孩子主动回答问题是给予贴纸奖励
(4)故事讲述流程
<1>在等待孩子们来的时间里,重复播放《The Napping House》这首英文版的《打瞌睡的房子》的音乐
<2>开场:跟着音乐,大家活动一下筋骨啦!让大家熟悉一下吧!
<3>问现场的朋友们,有没有人听到这首歌有什么特别的声音?或者有你认识的英文单词吗?没有也没关系,我现在来告诉大家这首歌有什么故事在里面。
<4>第一页时,“瞧!这里还有一栋打瞌睡的房子。谁能说说它哪里像是在打瞌睡呢?”让孩子们仔细观察。
<5>第二页,房子里都有谁在睡觉?睡在哪里?大家来找一找(打鼾的老奶奶睡在温暖的床上、做梦的小孩睡在椅子上、昏昏欲睡的狗和打盹儿的猫睡在地板,还有一只在镜框上呼呼大睡的老鼠。)此段可以感受、模仿静态的人物/动物。
<6>动态的观察、感受、模仿。“不睡觉的跳蚤,咬了老鼠一口!”制造紧张气氛。
提问:跳蚤咬了老鼠一口,猜一猜老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跳起来)引导孩子猜猜接下来会依次发生什么事情。
<7>打瞌睡的房子还在打瞌睡吗?你从哪里看出来?(有彩虹,光线变亮了、窗户打开了、大家在院子里玩耍)引导孩子们观察
(5)延伸活动
<1>给最后一页的房子起名字
观察第一页图的房子跟最后一页图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的,让孩子们作比较(观察窗户、门、画面颜色的变化)。第一个是“打瞌睡的房子”,你能给另外一幢房子起个名字吗?有贴纸奖励。
<2>寻找小跳蚤
在书中的每一个页面中寻找小跳蚤的踪影,看看它都藏在哪里了
<3>小游戏:跳蚤反应
由一位小朋友扮演跳蚤,其他孩子一个挨着一个的站着打瞌睡,跳蚤随意“咬”一个小朋友,被咬的小朋友后面的孩子都被吓醒了,要有惊吓的动作或者声音哦!
5.故事会总结
二、《家》
1.内容简介
乡间的房子,城市里的公寓,洞穴、宫殿、船,甚至是鞋子……它们都可以是家。那么,是谁住在这样的家里?铁匠、商人、艺术家、月球人……他们的家又是什么样子?你呢,你的家在哪儿?又是什么样的?
2.作者
(美)卡森·埃利斯(Carson Ellis)
美国插画家。1975年10月5日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毕业于蒙大拿大学,现居住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卡森·埃利斯曾为《荒野丛林》《作曲家已死》等多部作品绘制插图,并于2010年获得插画家协会银奖。她善于将现代、民族与想象等各种元素结合在一起,作品细节丰富、极具意味,有着很高的辨识度。
3.推荐理由
作者卡森别具一格地描绘了从神话、亚特兰蒂斯的水下世界再到遥远的月球表面上形态各异的“家”,从视觉上既纯粹又深刻地丰富了“家”的内涵。
——《柯克斯评论》
4.故事会方案
(1)讲述对象:6-8岁孩子及家长
(2)需要义工:秩序义工、摄影义工、文字义工
(3)准备道具:打印图片,卡纸、画笔、剪刀、胶水、纸杯
(4)故事会流程
<1>引入
按下图顺序依次展示汉字“家”,让孩子们猜猜是什么字?看看到哪一个图能猜出来哦!
→
→
→
→
→
对啦,这个就是家字啦!谁能给我说说家是什么?你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家里都有谁啊?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好多很不一样的“家”,我将这本书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2>绘本讲述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图片,聊聊自己对不同的房子的看法
(5)延伸活动
手工活动:用纸杯、卡纸、彩笔、剪刀、胶水制作《我的家》
作者: F017 时间: 2016-11-10 11:01
C05 牟海燕
第四课作业二:《家》故事会方案设计:讲述对象: 4-7岁
故事会主题:各种各样的家
故事背景:卡森•埃利斯 创作的绘本《家》希望让孩子理解不同的家,更爱自己的家。早在《家》之前,卡森•埃利斯就已经为多部童书绘制过插画,还凭借《荒野丛林》中的插图获得插画家协会银奖,不过她一直希望能创作一部完全属于自己的绘本作品。为此,埃利斯积累了不少素材,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题材,迟迟没有动笔。一次,在波特兰美术馆的儿童绘画工作坊上,她发现孩子画画时大胆尝试,对自己舍弃的东西也不怎么在意,与她的瞻前顾后完全不同。埃利斯的顾虑一下子消失了:与其总想着要创造一个完美的故事,不如先从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事物开始画!埃利斯坐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环顾四周,看到墙上各种房子的照片、看到去世界各地的旅行纪念、看到鱼缸和蜗牛壳,她恍然大悟:这些就是我一直热爱的事物,它们都是“家”!于是,她很快确定了绘本的文字内容并画出草图,但她很清楚,“家”不应该是简简单单的建筑物,还包括地理环境、人文风情,正是这些丰富和拓展了家的内涵。她希望《家》可以让孩子把对“家”的认知扩展到小家之外,发现多样的文化与生活。现在,《家》已经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家的书,它还向孩子展示了一位艺术家创作的过程:坐在家中,任思绪飞往五湖四海,用一笔一墨把世界的精彩画在白纸上,带给孩子们。优秀的作品不仅有趣,更要动人。《家》和它的书名一样,是一部充满爱意的绘本。
故事开场提问:知道什么是“家”吗?家里都有哪些人呢?介绍下自己的家庭成员
故事讲述:家还可以是什么样子呢?一起来看看卡森埃利斯画笔下的家吧~~
家可以在乡下,有广袤的草原、奔马、蓝天、白云,也可以是一间城市公寓,有小猫咪、烟囱、黑浓的咖啡,家可不是一个只用来睡觉的地方呢~~ 家的故事,其实就是人的故事。在《家》中,我们能看到埃利斯对自己的家,对家人,对生活深沉的爱,这本书就像她写给“家”的情书。而我们作为读者,无论孩子,还是大人,欣赏完这些形形色色的家,会多一些对于别人的“家”的思考,也一定会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端详自己的家,思考自己的生活。你的家在哪儿?又是怎样的呢?
故事会延伸:准备纸、彩笔
你最喜欢的家是什么样子的?每个小朋友把自己心目中的家,用彩笔画出来然后分享
作者: sqekl 时间: 2016-11-10 11:13
D02 秋娥
作业一: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我好想你》故事会方案
绘本解读:
首先看到的是小清新封面,应该会是一个小清新的故事吧!随我一起翻开第一页,看到底会发生什么神奇的故事!
简约的铅笔素描,大的像蛋,而小的像极了小石头、水滴,晶莹透彻!到底这些奇怪的的蛋有什么故事呢?心里的疑问会不会更大了?我们继续探索。
扉页中, 一连串小气泡零星点缀着天空,像是一颗颗眨着眼的小星星,也像是它们在说着悄悄话。
看出变化了吗?左边的蛋慢慢靠近了另一枚,
天地的颜色是一抹淡淡的绿色,融为一体。
-
0.jpg
(64.33 KB, 下载次数: 188)
-
2.png
(186.39 KB, 下载次数: 200)
作者: F017 时间: 2016-11-10 11:20
C05 牟海燕
11月5日
故事会主题:如何与朋友相处?如何追求自己的梦想? (华发四季小区7-9岁共8个小朋友)
绘本简介: 《蒂科与金翅膀》
小鸟蒂科生来就没有翅膀,因此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对强壮的金翅膀。一天夜里,一只许愿鸟帮他实现了愿望,但是拥有了金翅膀的蒂科却受到了同伴的排斥。他们说,你以为你有了金翅膀就比我们了不起了吗?无奈的蒂科只好只身离开。
一次无意中,蒂科为了帮助穷苦的手艺人,拔下了一根金羽毛。令人惊奇的是,原先长着金羽毛的地方竟然长出了一根真正的羽毛!当蒂科把所有的羽毛送出后,终于拥有了和同伴们一样的翅膀,也最终回到了同伴们的身边。
开场暖场提问:小朋友们自我介绍
故事会后延伸:提问讨论
问题一、蒂科有了金翅膀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在天空中飞了一个通宵,当他飞向朋友的时候,遇到的是朋友的奚落并弃之而去,这是为什么呢?
有孩子说,他的朋友嫉妒他,可是另一个孩子说蒂科太骄傲了,接着好几个孩子赞同还说得有理:他说“我飞起来了。我飞得比最高的树还要高。”是不是有些骄傲的感觉?他还说“我有世界上最美的翅膀”,这样看来,蒂科真是骄傲了?有些“得意忘形”了,蒂科盼望了那么久的飞翔,终于实现了,他太高兴了,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我能飞翔了!我有金翅膀了!对蒂科而言,也许他只是表达喜悦,但对于没有金翅膀的鸟而言,其他朋友认为就是太骄傲了!你有金翅膀有什么了不起!也许这就触动了内心的小人——嫉妒。
我们生活中当别人比我们强的时候是不是有时候也嫉妒,也不愿意和他们一起玩而回避他们。其实这种心理是正常的,当我们遭遇朋友嫉妒是我们怎么办呢?面对嫉妒,要保持独立,坚信自己的追求。当然你会孤独。嫉妒来自竞争,我们真诚的赞美他人,正确的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就可以避免嫉妒他人。同时坚持自己有时候也可以改变他人,朋友终究会重新接受你。
问题二、蒂科的朋友怎样?他们是真正的朋友吗?如果你是蒂科的朋友会怎样?
有孩子说他们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就应该接纳朋友的一切,包括优点和缺点。蒂科的朋友抛弃了蒂科,那不是朋友应该做的。他们太自私了,只想着自己!
那么,为什么蒂科要回到朋友身边?因为没有了朋友我们很孤单,回过头来,我们发现,其实朋友也不是那么坏,在蒂科没有翅膀不能飞翔的时候,朋友们也曾无私的帮助他,为他提供帮助。蒂科回到朋友身边,也正是接纳了朋友嫉妒这一缺点,蒂科的朋友是有缺点的朋友,而蒂科记住了朋友对他的恩情,所以回到朋友身边。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作为朋友要心胸开阔,当朋友某些方便比我们强的时候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请教,当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也要伸出友谊之手。
问题三、蒂科跟自己的过去比,跟朋友们比有什么不同呢?
他跟自己的以前不同。在翅膀的变化过程中,他已经实现了他的金色梦想——帮助别人。他从一个完全依靠朋友的鸟蜕变成了一只有自己黑色羽毛的鸟。以后,他可以自己飞翔,也许会飞的更远?蒂科的内心知道,“我还是和朋友们不一样。我们都是不同的。各自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和看不见的金色梦想。”
总结:
在这次故事会中与孩子们一起共同研究,我们了解了蒂科和他的朋友,理解了嫉妒和坚持梦想。但因为自身的引导不足或者功力不够只是浅谈即止,深度不够。孩子们纯真的眼神其实每一个都表现的很好,更加坚信了一点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和教育的家长。为了培养优秀的孩子让我们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作者: sqekl 时间: 2016-11-10 11:23
主角是一只鳄鱼和一只鸟,内容介绍省略。
结尾鳄鱼和鸟儿依偎在树枝上,
画面中的色调暖暖的,宁静祥和,将美好的瞬间凝固成永恒!
也为故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也给孩子留下了美好的想象空间!
后环衬中,绘者依旧用铅笔素描勾勒出很多动物的轮廓,非常传神。
把书中内页图罗列在一起,来感受一下图中传递出来的韵律感。
作者: sqekl 时间: 2016-11-10 11:25
图片内容
-
0.jpg
(35.02 KB, 下载次数: 189)
图
作者: ROLA1516 时间: 2016-11-10 12:39
标题: RE: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6中级班第四讲:作业帖F04罗兰
三叶草故事妈妈中级班第四讲作业:
1.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2. 提交指定绘本《家》的故事会方案。
回复本帖,注明中级班学号、姓名、主题名。
故事会要注明时间、地点,图文并茂。
截止日期:
2016年11月12日前
F04 罗兰
(1).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一、《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故事会方案:
1、地点:罗湖区教工幼儿园广岭分校,约15个小朋友;
2、时间:2016年11月4号下午3:00整;
3、准备工作:3.1.除了事先和老师沟通好以外,在上午一定要提前再次确定无意外安排;
3.2.绘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还有另外一本《我爱你》;
3.3.一个布制恐龙(大)和一个塑料恐龙(小);三叶草绿色领巾和故事包;
4、方案:4.1.先介绍作者宫西达也,读书名、读作者,然后插入互动环节:为什么作者的名字是四个字呢?由此引出作者介绍以及绘本(其它书籍也有)的文、图、作者、国籍和出版社等一系列容易被忽视的信息;
4.2.通过肢体、声音的变化和手中的布偶来讲述故事;
4.3.在讲述过程中插入互动环节:为什么地震的时候只有一个蛋宝宝在那里呢?(因为爸爸妈妈都逃走了,慌乱中把蛋宝宝忘了);甲龙宝宝不见的时候,霸王龙很担心,为什么呢?(因为怕甲龙宝宝有危险),怎么样做才能让大人不担心呢?(出去一定要打招呼);霸王龙喜欢吃红果子吗?(不喜欢),那它为什么要吃呢?(因为不想让甲龙宝宝失望);霸王龙为什t么要和吉兰泰龙打架呢?(因为要保护甲龙宝宝);霸王龙为什么要保护甲龙宝宝呢?(因为霸王龙爱甲龙宝宝);当霸王龙和甲龙宝宝比赛跑步的时候,霸王龙为什么没跑呢?(因为想让甲龙宝宝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
4.4.故事讲完后,再给小朋友引出宫西达也的另外一本书《我爱你》,让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找些作者另外的一些书来阅读,从而撒下一颗阅读的种子;
5、总结:5.1.互动很好,小朋友们很融入;
5.2.道具的使用特别符合小朋友的思维;
5.3.时间不是很充分(因为周五的下午放学早),所以延伸活动没有开展;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小朋友们来个角色扮演;
(2). 提交指定绘本《家》的故事会方案。
1、时间:待定;
2、地点:找个温暖的、小小的、可以坐在地板上的地方,小朋友围圈坐着;
3、讲述:
3.1.作者介绍:美国的卡森.埃利斯(Carson Ellis),美国著名插画家。1975年10月5日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毕业于蒙大拿大学,现居住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卡森·埃利斯曾为《荒野丛林》《作曲家已死》等多部作品绘制插图,并于2010年获得插画家协会银奖;她善于将现代、民族与想象等各种元素结合在一起,作品细节丰富、极具意味,有着很高的辨识度。
3.2.扉页是树枝上有一个鸟巢,一只鸟刚飞出,镜头翻过,第二页是:家是乡间的一座房子,房子边上有一颗高高的树,而那只鸟正在空中飞着,这就有了电影般的画面动感:家是乡间的一座房子,边上有一颗高高的树,树上有一个鸟巢,一只美丽的鸟刚飞出它的家....
3.3.第三页:家也是一间公寓,明显这是一座城市里的家:有吐着浓烟的烟囱,有在房顶上的水塔,有外墙上的涂鸦,还有一格格窄窄的房间;
3.4.第四页:有的家是船,住在船上的人,船就是他们的家,(此时可互动:还有谁以船为家?海盗?);有的家是棚屋,(互动:还有谁住在棚屋里?在哪本书里有过呢?非洲的卑格米人住棚屋,在绘本布布丛林历险记里有描绘),棚层的屋顶和墙是用什么做的呢?(木头、树叶、干草);
3.5.第五页:有的家是宫殿,有的家是地下洞穴,这个建筑风格是什么地方的?(阿拉伯风格)一般宫殿都会有地下洞穴是为什么呢?(因为宝藏要有地方保护起来);那谁真正把地下洞穴当自已的家呢?(鼹鼠。。。。);
3.6.第六页:(家)或是鞋子;看看这个鞋子的房子吧,好有趣呢,每个人都在干什么呢?
3.7.第七页:法国人住在法国人的家里,亚特兰蒂斯人的家建在水下,书中可看到法国的国旗、法国的乡村住宅风格,而关于亚特兰蒂斯,则要科普下:亚特兰蒂斯是传说中具有高度文明的古老大陆(好像巴比伦),在洪水中沉没于大西洋,所以他们的家在水里了;
3.8.第八页:还有一些人的家在路上,作者的先生科林是一个乐队的主唱,一年中总有几个月的时间在路上,这一页作者以此为蓝本,一个人提着琴盒,向巴士走去,还有些人或工作或旅行,都是在路上,(还有别的人吗?流浪的人、无家可归的人,他们的家都在路上);
3.9.第九页:整洁的家、杂乱的家,高的家,矮的家;(都很不错哈);
3.10.第十页:海里的家,蜜蜂的家,树洞里的家;(有谁是住在这样的家里?举例);
3.11.第十一页:这是谁的家?(半山腰上的,武林高手?)这又是谁的?(森林里,女巫?);
3.12.第十二页:究竟是谁住在这里?为什么?(空间站?)
3.13.第十三页:这是一位斯洛伐克公爵夫人的家,这是一个肯尼亚铁匠的家,(好不相同哈)
3.14.第十四页:这是一个日本商人的家,这是一位北欧之神的家;还是展示各种不同的家的形态,对于北欧之神要科普下:北欧神话中的战神提尔(Tyr)没有自已的宫殿,而是长住在英灵殿;北欧的LOGO对大多数孩子们来讲,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标配是什么呢?在图里能找到么?(驯鹿)
3.15.第十五页:一个老奶奶住在这里,一个月球人住在这里;(从老奶奶的窗户看出去,房屋的风格是什么地方的?窗台上站着的是什么?小鸟是最开始的那一只吗?)月球人的窗处看到的星球是什么星?地球)
3.16.第十六页:一只浣熊住在这里,一位艺术家住在这里,(浣熊的床是什么?树叶)(艺术家是谁呢?作者,仔细观察墙上的图画或物品,在书中都有吗?找出来吧)
3.17.第十七页:这是我的家,这是我,你的家在哪儿?你在哪儿?和扉页的房子、窗户里的剪影相呼应,原来这就是作者自已站在窗前,戴着线帽,和小鸟打招呼,好像在问小鸟,也好像在问我们:你的家在哪儿?你在哪儿?
4、延伸活动:
4.1.请听众来分享你的家在哪儿?是高的还是矮的?。。。。(大约五名分享);
4.2.问听众几个问题,请他们回答:蜘蛛的家在哪儿?红树林的家在哪儿?
4.3.引导横向阅读:《世界最最温馨的家》、《小房子》、《夜色下的小屋》等。
作者: F003陈玉莲 时间: 2016-11-10 16:25
G05陈玉莲的作业:
1.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主题:奇妙的夜世界
时间:晚上7:00
地点:金沙小学植物园
绘本:《手电筒看见了什么?》
参与人员:4~7岁小孩子6人
道具:手电筒、透明瓶子一个
时长:60分钟
1、开场
渲染夜的趣:在静静的夜晚,只要我们用心地聆听,就会用各种种样的细小声音传到耳边。在田野间会有小鸟、青蛙、蟋蟀在尽情地歌唱,泥土里的小蚯蚓正在辛勤的耕耘,它在来回的蠕动,给土壤松土,一点不显累的感觉,反而开心的哼唱歌曲,闭上眼,听听看吧!
2、讲述故事
带到大礼堂,在明亮的灯光下阅读绘本
3、说说夜晚的乐趣
(1)与故事妈妈(爸爸)亲密地依偎在一起阅读。
(2)到操场上尽情地玩乐
(3)……
4、延伸
(1)每人拿着一支手电筒,出发植物园观察:奇妙的夜世界
(2)集队分享:奇妙的夜世界——我的新发现
(3)赠送小礼物:卡纸的小星星,以便他们回家睡觉时能一再回味今晚观察的乐趣。
总结反思:天真烂漫的小孩无论说得如何,只要能说,我都会微笑着配合他们的发现。虽然大多数孩子都说得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但无碍他们从脸上绽放的兴奋光芒。看着他们如此激动的神情,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2. 提交指定绘本《家》的故事会方案。
初步方案
主题:家
时间:待定
地点:金沙小学一(1)班
绘本:《家》
参与人员:全班同学47人
道具:画笔 纸
时长:60分钟
活动流程:
1. 开场
(1)、出示《图解文字》中“家”,感受“家”的图文。
(2)、同桌自由交流“我的家”。(住址、房屋外内、家中成员、家里事……)
(3)、猜测:当他们说到“家”时,每个人的神情生动活泼,对“家”的热爱由衷而发。
2.讲述
(1)、初步了解作者
小埃利斯对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好奇,除了和马玩耍,她还喜欢观察蚂蚁,喜欢拨弄地上的小洞,猜测那是谁的家。而画画对她来说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外出时埃利斯会随身带着速写本,一有时间就刷刷画上几笔。许多年以后,当埃利斯再次翻开童年的那本斑驳的速写本时,发现原来自己的绘画风格从那时起就初露端倪了。
(2)、依书直述
A. 环衬页是颜色:不是艳丽的大红,而是温暖的红色。
B. 观察扉页的信息。(飞着的鸟儿是全书的串线)
C. 乡间的房子,城市里的公寓,洞穴、宫殿、船,甚至是鞋子……它们都可以是家。那么,是谁信在这样的家里?铁匠、商人、艺术家、月球人……他们的家又是什么样子?
3.延伸活动
(1)、学习歌曲《让爱住在我的家》
歌词:
我爱我的家 ,弟弟爸爸妈妈 ,爱是不吵架常常陪我玩耍
我爱我的家 ,儿子女儿我的他 ,爱就是忍耐家庭所有繁杂
我爱我的家 ,儿子女儿我亲爱的她 ,爱就是付出让家不缺乏
让爱天天住你家 ,让爱天天住我家 ,不分日夜秋冬春夏 、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 让爱天天住你家 让爱天天住我家 充满快乐拥有平安 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
我爱我的家 弟弟爸爸妈妈 爱是不嫉妒弟弟有啥我有啥
我爱我的家 儿子女儿我的他 爱就是感谢不记任何代价
我爱我的家 儿子女儿我亲爱的她 爱就是珍惜时光和年华
让爱天天住你家 让爱天天住我家 不分日夜秋冬春夏 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
让爱天天住你家 让爱天天住我家 充满快乐拥有平安 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
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
(2)回家画《我的家》
搜索
作者: 核桃小怡子 时间: 2016-11-10 16:57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中级班作业
A07 郭怡
绘本《家》故事方案
作品解读
1. 自我解读
捕捉到的几个关键信息:
(1)绘本的出版页即是一幅即将离巢的鸟,这只鸟贯穿整个绘本,基本出现在每一页(除了介绍蜜蜂的家那页没出现这只鸟);
(2)绘本的第一页是个远景,一座房子,和周边环境(冒着烟的烟囱,树木花草,两匹奔跑的马),作者在最后一页揭开谜底,原来这正是作者的家;
(3)最后一位艺术家的家即是作者的家(后从补充材料得知具体地点是她的工作室),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家的家里陈设物正是前面各种家的来源,如正中间的鸟就是贯穿主线的那只鸟;海底世界的水晶球即“海里的家”;帆船,法国老人手中的小号,右边的一直鞋子,彼得大帝的画像等都出现在之前的图画中,可想而知,作业坐在桌子前,从这些陈设物中找到灵感,发现了各种形态的“家”。
(4)“家”一次在中文里即可至“居住的地方”,又可指“家人,家庭”,如“到我家去玩儿”指住处,“我爱我家”则包括家庭和家人;而英文里住处是house,家(家庭)是home
2. 疑问:
(1) 家怎么也可以是“鞋子”,鞋子里住的什么人呢?
(2) 鞋子的鞋带颜色是蓝色,在最后艺术家那页鞋子鞋带颜色是白色的,是作者不小心的错误吗还是故意为之?
(3) 既然是讲述“家”这么温暖的主题,为何没有提到家人,而只是各种物质形态的家或者说住处,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关于家庭、家人等煽情场面,又如何体现出作者对家的无限热爱?无非是些物质形态的住处嘛
3. 补充阅读
文章“爱心树 卡森·埃利斯:她画出了“家”的无限种可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eea4a60102wemy.html)
卡森 埃利斯 网站、自我介绍、主要作品、FAQ
(http://www.carsonellis.com)
(1)绘本《家》的创作灵感来源
最初埃利斯的梦想是独立创作一部绘本,她为此积累了很多素材,但执着于要讲一个好故事的野心,迟迟没有动笔。后受到工作室学习画画的孩子们的启发,她放下了那些顾虑,与其挖空心思想一个完美的故事,不如从她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东西开始画起吧。于是,问题一下子变成了我喜欢画什么呢?“我坐在工作室环顾四周,看到的是一幅幅小小的家。”埃利斯在一次采访中说到,这就验证了绘本中“这是一位艺术家的家”的内容。
(2)把自己的家和生活画进了《家》
从补充阅读材料了解到:埃利斯家住农场,所以有很多小动物的家;她对俄罗斯文化感兴趣,所以出现俄罗斯老太太的家(中文绘本中并没有说是俄罗斯老太太,但英文绘本“A babushka lives here”是源自俄语);丈夫各地演出,因此“有些人的家在路上”等,可见补充阅读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理解作品。
(3)作者选了“家”这么温暖的主题,却没有谈及家人、亲情,如何看得出她对“家”的热爱?
首先作者是选取最熟悉的主题进行创作,这恰恰说明她对“家”的热爱;另外在出版社页,有注明是献给她丈夫和儿子,可见一斑。
4. 故事会方案:
地点:自己家里
参与人员:爸爸、妈妈、丈夫、弟弟、弟媳、儿子(两个月)
时长:一个小时
1.绘本讲述
没有比在自己家里更合适讲述绘本《家》,但也没有比与家人探讨“家”更冒险的选择啦。最熟悉的亲人间是否会放下顾虑,来一次心灵的沟通嘛?尤其是在生完孩子,刚刚组建自己的小家庭时,越来越多地思考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都说养育孩子其实是给自己一个重新成长的机会。初为人母人父的我们,将会为这小人儿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家庭?能否将身上闪光点传递给孩子,又能否通过自我修行减轻我的原生家庭对于我成长不好一面呢?
(1)引入:每当我从窗外望去,看到小区里别人的家,或是阳台上挂着一对红灯笼,或是摆着一棵圣诞树;或是偶然路过开满三角梅的阳台,总是不禁猜测这会是什么样的家庭,里面住着什么样的人,而今天我们在我自己的小家里来一起一起读绘本《家》再合适不过啦。
(2)精读绘本
从封面“家”的各种物质存在,到朱红色内衬,暖色调,出版页离巢的鸟儿,到开篇第一句话“家是乡间的一座房子”,再到浓重沉稳的色调,方方面面都透漏着点点乡愁和对家的依恋之情。家可以在乡下,在都市,在水下,在洞穴;家可以是宫殿,也可以是一间草屋;家可以是整洁干净,也可以是零乱随性;不同国家种族、不同社会地位,家的样子也不同;家可以是传说中的,可以是现实存在,也可以是在遥远的太空……无论家如何存在,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家。
2.延伸活动
(1)问题互动
问题一:请参与人员回答作者最后的提问“你的家在哪儿?你在哪儿”,看看不同年代的家庭成员对家的理解有何不同,尤其是现在子女长大,成立各自小家庭,又有何新的感悟
问题二:针对已经长大并组建小家庭的我和弟弟,老公、弟媳,有何新感悟
问题三:问问父母,对于长大的子女们对于如何维护“家”有何建议
(2)理想的家(卡片+描述)
针对成人,画画作为拓展貌似不太适合。因此选择图片+描述的方式,每人从不同风格的家的图片中选择三张图片,或是豪宅,或是小清新,或是艺术气息,或是实用主义……、使用三个关键词描述词语自己理想中的家。虽然是家人,但相信通过这项活动一定会对家庭成员有新的认识。
作者: 核桃小怡子 时间: 2016-11-10 17:11
中级班第四课 故事方案+实操 未完待续
作者: 核桃小怡子 时间: 2016-11-10 23:39
A07 郭怡
1.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故事会:《变、变、变-自然篇》
主题:发挥想象力,事物的无限可能
时间:2016年11月5日(周六)16:30-17:30
地点:自家小区公共场地
义工:老公摄影+带娃,现场一位妈妈当秩序义工
对象:4~7岁, 6~8人
道具:彩纸,铅笔,彩铅,蜡笔,橡皮
一、故事会方案:
1.精读绘本
由于这本绘本有“自然篇”、“工具篇”两册,且需在组内轮流传阅,所以必须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熟悉绘本,构思故事方案和制作道具。正如秋雪老师所说,不带预设的去读一本绘本,哪里最打动你自己,哪里也会打动小朋友,也是做延伸的出发点。因此这本书讲述的重点是对于这本书创意和和想象力的展示。
几个问题:
(1)书中出现的河狸,洋蓟是国外比较常见和熟悉的,国内比较少见,需提前做功课了解
(2)演练如何翻书才能最好地“卖关子”
(3)先像孩子们展示前三四页,大概知道乐趣后,向孩子们提问,请他们猜测都有什么可能。
2.活动安排
在自己小区内讲故事,这次是真正意义上的故事妈妈进社区。通过业主群征集报名,选择合适场地,最终确定在小区一处高地铺上毯子让孩子们围坐着听故事,也恰恰符合《变、变、变自然篇》主题。
(1)以”变变变手指操”作为引入: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一只毛毛虫……两只毛毛虫呀,变呀变呀变,变成一只小白兔……
(2)在绿化极好小区内,开阔的平台上,假设和孩子们在小区内来场自然探索之旅,将故事用简单的词汇串联起来,使用魔法口诀“变变变”打开翻页。
(3)制作“变变变”创意画(为示范,本人在前夜连夜准备了一个六张画的小册子)
二、故事会记录
(1)三叶草广告时间(在场有妈妈说自家宝宝每天晚上都听三叶草里的故事)
(2)安全提示(这点对于户外故事会很重要,一是为孩子安全考虑,二是免责)
(3)手指操-原本设定的报名年龄在3-5岁,但实际到场的是4-7岁小朋友居多,因此手指操对他们来说有些简单,但大家依然玩得很开心。
(4)故事讲述-不出意料,对于河狸、洋蓟小朋友不是很熟悉,从大概第三页开始,小朋友们开始get这本书的妙处,于是向他们提问,可能会变成什么,小朋友基本能猜到,于是启发他们是否有别的联想;对于不太好猜的,请他们一起念魔法口号“变变变”。
(5)让每位小朋友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彩纸,先用铅笔画出自己的“变变变”,可以上色,再展示并让其他小朋友猜翻出来会变成什么。
三、总结
(1)手指操要多备几个,年龄小点和大点都有所准备;
(2)由于彩铅、蜡笔我是借来的,故事会前提醒大家自带彩铅,但还是有些人什么都没打。到后面都借用一个小男孩的彩铅。有个问题是出现在这位小朋友在完成任务后,需要等其他人归还彩笔,所以下次还是要提前备好更合适的画笔。
[attach]64477[/attach]
[attach]64476[/attach]
[attach]64482[/attach]
-
image3.JPG
(286.45 KB, 下载次数: 211)
拓展
作者: etanwang 时间: 2016-11-11 00:09
F05 汪汪
1.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班级故事会方案:《打架的艺术》
主题:打架的艺术
对象:一年级小朋友
一、绘本解读
操场上、教室里、运动场……不管在哪里,只是一个不对劲的眼神或小动作,竟然就打起来了!哎呀,孩子们为什么老是动手动脚呢? 其实,远古时代就已经有打架啦!人们总是因为意见不合而打架,可是通常什么都还来不及说就打起来了,根本不可能弄清楚原因。 重要的是,真正的打架是一场游戏,如果是为了仇恨打起来,就完全不是开玩笑的了! 不对等的打架:大块头对小个子 不公平的打架:三个对一个 这两种打法都太差劲了! 切记,大家喜欢的打架是:个头相当、体重相等、人数相同。一场公平的打架好处多多,可以活动手臂的关节、伸展腿上的肌肉、充饱肺部氧气……痛痛快快打一场架,相当于做了一次全身锻炼! 大人小孩一起来思考── 打架都怎么起头的?通常持续多久?女生会不会打架? 还有,打架到底可以赢到什么? 大人常常忘了自己小时候也曾调皮过,其实哪个孩子没打过架呢?作者用了不同的角度,好玩又不说教,引发孩子的深度思考,在大人面前说出真心话,而不只是说出大人想听的答案! 大卫·卡利和塞尔日·布洛克为孩子们创作了一本关于打架的杰作。打架不是战争,战争也不是打架。这本书告诉我们,打架自有其文化、习俗、交战者甚至规则。打架是一种摆出的姿态,是让人谈笑风生的消遣。打架这个宏大的话题配得上一本杰作来展现。这是布洛克系列作品中的一个大部头,实现了自我突破,扩大了范畴。我们不得不提及他们的另一部作品,一部已经成为经典的作品《敌人》。以孩子能够懂得的形式探讨人和人之间的冲突,让大卫·卡利和塞尔日·布洛克的作品独一无二。
二、故事会设计
对象:6-7岁一年级学生
时间:11月23日
地点:松岗二小
主题:打架
开场:问问小朋友们都打过架没?为了什么开始打架?通常都是几个人打?然后引入本书。
故事讲述:通过讲述、肢体语言以及图画细节解读等方式来进行故事讲述,尽量轻松好玩,融入孩子们的世界中。
延伸:掰手腕,让孩子们在体育竞技的过程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精神和重在参与的精神,就像打架一样,即使输了,也没啥损失,赢了也没得到啥,就这么样而已。
掰手腕规则: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推选2名成员参加比赛,以淘汰赛方式最后决出名次。
故事会记录
又到了例行隔周一次的班级故事会时间,虽然之前只去班上讲过两次,可孩子们给我的反馈出乎意料的好,有妈妈在群里说“孩子说诗云妈妈讲故事好像有魔力一样”,第一次听到如此高的评价,真是乐开了花😂。孩子的满意是最大的褒奖,却也鞭策我需要更加努力的提高自己,否则就可能事半功倍。这次的故事会选择了第三次课作业要求的《打架的艺术》,一年级的孩子们听到这个名字都相当兴奋。讲述之前引入的话题也都非常积极的参与,除了男生说自己会打架外,还有女生也说有打过架,还把别人都打哭了😄说到几个人打架的问题,有说两个人的,有说几个人的…聊了好半天,总算回归正题,开始讲故事。一边讲一边给孩子们指出图上的细节,但由于需要按老师要求,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所以中途不得不好几次中断下来等待孩子们安静。最后的结局是,书还没讲完已经下课,于是只能留待下次。
由于后面我自己工作耽误,所以一直没有再去学校把这个故事讲完,延伸也就没有再做,这个故事会只能算半成品。总结下来,中途不断中断维持秩序其实是我非常不喜欢的环节,思路被迫中断,孩子们的思绪也无法连贯,还直接导致了故事没讲完,但是在课堂里不得不遵守学校的规矩,除此就是需要再继续修炼控场能力了吧。
选择这本书给一年级的小朋友讲,主要考虑到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环境变化,接触了很多新的同学,难免会有一些肢体的冲突,加上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正值自我意识超强的阶段,一言不合就打架,非常需要有一本关于打架的书来正确的引导。《打架的艺术》这本书就正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二、故事会设计
1. 开场:
作者: carrie_xiaomr 时间: 2016-11-11 06:26
第四讲作业:
1.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2. 提交指定绘本《家》的故事会方案。
D05肖美蓉第四讲作业《我好想你》﹠《家》
特别说明:由于我组讨论的自由选题绘本《我好想你》与本次课主题绘本《家》有关联,因此,此次故事会我将两本书合并为一个故事会方案,特此说明!
一、 故事会方案:
1、时间:2016年11月01日
2、地点:南天社区服务中心(南天二花园6栋首层)
3、参加人员:南天社区4-6岁孩子
4、故事内容:《我好想你》﹠《家》
5、故事讲述人:笨猫阿姨(D05肖美蓉)
6、延伸活动协助义工:秩序维护义工:赖社工
摄影义工:大小妈
7、延伸活动:手工折纸房子
8、故事会主题:家和爱都是永恒的主题,对于4-6岁的孩子来说,家就意味着爱,爱家就是爱家人。如何向孩子们阐述爱的意义,如何深入的与孩子们探讨家的内涵,爱与家又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二、故事环节设计:
1、 暖场:各位小朋友们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大家还记得我吗? 我就是笨猫阿姨!哪位小朋友知道,我为什么叫“笨猫”呢?对啦!因为我不会捉老鼠,哈哈!
2、 故事进行时: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的第一个故事叫做《我好想你》。
⑴ 星空下,沙滩上,两颗蛋依偎在一起。
⑵ 一颗孵出了小鸟,另一颗孵出了鳄鱼。
⑶ “嗨,兄弟!”小鸟向鳄鱼打招呼。“我饿。”鳄鱼说。
⑷ “张开嘴巴,能张多大就张多大,这样吃的就来了 。”小鸟教鳄鱼。他们就这样等待着……
⑸ 等啊等啊……等啊等啊……什么吃的也没来。“也许我应该去找找看。”鳄鱼坐不住了。
⑹ “什么东西可以吃呢?”鳄鱼边爬边想。
⑺ 没过多久,鳄鱼带着一堆东西回来了。“我不知道我们可以吃什么,就每样都挑了一些。”“你能帮我嚼碎吗?”小鸟请求鳄鱼。
⑻ 吃完饭,他们一起坐在沙滩上,看着周围的世界。“我冷。”鳄鱼说。“我也冷。”小鸟抱住鳄鱼说。
⑼ 温暖的太阳升起来了。
⑽ “看。。。。。。多美啊!”鳄鱼轻轻地说。“我觉得我们应该向它唱首歌。”小鸟建议。
⑾ “我一唱歌就犯困。”鳄鱼说。没唱几句,他就睡着了。
⑿ 鳄鱼醒来后,发现小鸟坐在一堆奇怪的东西上。“咦,那是什么?”鳄鱼问。“是我们的家。”小鸟自豪地回答。
⒀ 日子一天天过去。
⒁ 鳄鱼和小鸟渐渐长大。
⒂ 他们一起联系飞翔。练习像木头一样浮在水面上。他们一起练习爬树,练习跳舞。
⒃ 温暖的日子里,他们趴在石头上晒太阳。寒冷的日子里,他们“蓬松”着身子来取暖。“有你这个兄弟真好!”鳄鱼说。
⒄ 有一天,鳄鱼和小鸟出去觅食,他俩顺着河流一直往前,来到了一个湖边。
⒅ 湖水中生活着好多鳄鱼,林子里栖息着好多小鸟。
⒆ 鳄鱼和小鸟看看他们,又看看对方。
⒇ “哦,”小鸟突然明白了,“我们怎么这么傻。”“我们根本就不是兄弟。”鳄鱼也明白了。“我想我们该说再见了。”小鸟说。“再见。”鳄鱼跟小鸟告别。鳄鱼游走了,去找那一群鳄鱼。小鸟飞走了,去找那一群小鸟。
(21)第二天早晨,鳄鱼对着朝阳大声歌唱。“安静点!”别的鳄鱼很不满。吃午饭的时候,小鸟去撕咬水牛的尾巴。“真恶心!”别的小鸟嫌弃地说。
(22)黄昏时,鳄鱼兴奋地宣布:“我给大家筑了一个巢!”可别的鳄鱼根本不理睬他。天黑了,小鸟独自朝外飞去。“快回来!”别的小鸟喊道,“夜里不应该飞翔!”
(23)小鸟在一棵树上遇到了休息的鳄鱼。“我睡不着!”小鸟说。“我也是。”鳄鱼说。“我好想你。”小鸟说。“我也是。”鳄鱼说。
“兄弟?”小鸟轻轻叫道。“嗯。”鳄鱼说。
(24)晚安。
故事部分到这里就讲完了,大家对书中的小鸟及鳄鱼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想法呢?一个是鳄鱼,一个是小鸟,在生命的初始相遇,他们自然而然地把对方当成了亲兄弟。没有父母的呵护,没有同类的教导,他们一起摸索着认识世界,跌跌撞撞地成长。这两个小家伙和人们惯常见到的鳄鱼,小鸟截然不同,他们的行为简直是怪模怪样,但却显得异常温馨。当我们从故事中抽离,回归理性,就会意识到现实中的鳄鱼和小鸟很难如此和睦相处。只有怀着赤子之心的孩子,不懂什么叫偏见,什么叫歧视,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满怀着憧憬去认识这个世界。他们和所有人交朋友,和小动物一起做游戏,和玩具彻夜聊天,给花朵唱赞歌。。。他们平等地对待所有已知和未知,对这个世界充满爱意。永远单纯与善良,做一个有“爱”的人,学会包容一些“不合理”,尝试着去理解,接纳,欣赏,弥合这些“不合理”。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再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家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那么,笨猫阿姨请大家看一看,这本书封面上的这些图案,都是谁的家呢?鸟窝是小鸟的家,蜂窝是蜜蜂的家,地球是人类的家,船是渔夫的家,贝壳是贝类的家,树洞是狗熊的家,蜘蛛网是蜘蛛的家,冰屋是爱斯基摩人的家,圣诞屋是圣诞老人的家,帐篷是牧民的家。。。无论什么动物,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家,他们的家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乡间的房子,城市里的公寓,洞穴,宫殿,船,甚至是鞋子。。。它们都可以是家。那么,是谁住在这样的家里?铁匠,商人,艺术家,月球人。。。他们的家又是什么样子?你呢?你的家在哪里?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你的家在哪里?城市里的公寓、巷子深处的老院子、乡间的一座房子,还是海边的小屋……关于家的模样,除了那些温暖而熟悉的记忆,你又曾有过怎样的幻想?
如果我的家在大海上,会经历怎样的冒险?
靴子里会藏着一个小人国吗?
这里住着一个月球人吗?
这些神奇而美妙的家,有没有一个打动你?它们的创作者叫卡森·埃利斯——一位把家安在农场上的艺术家。在埃利斯看来,“家”有无限种可能,城市里的公寓、印第安人的棚屋、海底宫殿、洞穴、船,甚至是鞋子……它们都可以是家。她把这些千姿百态的家画在了一本绘本里,名字就叫《家》。
埃利斯的家在郊区的农场上,那里有鸡、马、美洲鸵、山羊和猫头鹰,附近是一片美丽的森林,对大自然和动物的深 爱让她的作品充满神秘的自然气息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宛如仙境。
花园里藏着哪些动物的家?
此外,她还善于将现代、民族与想象等各种元素结合在一起,作品细节丰富、极具意味,有着很高的辨识度。
一个能创作出如此美妙的“家”的人,她过着怎样的生活?又是如何成为一位艺术家的呢?1975年10月,卡森·埃利斯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在纽约郊区的一个破旧庄园里长大。一个有点像谷仓的车房——这是埃利斯童年时期的家。“小时候我有一半的时间花在追逐邻居家的小马,另一半时间则是在不停地画啊画……那时的我超级迷恋马,我临摹写真集和漫画里的马,还会画我收集的小马模型。”埃利斯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说。
小埃利斯对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好奇,除了和马玩耍,她还喜欢观察蚂蚁,喜欢拨弄地上的小洞,猜测那是谁的家。而画画对她来说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外出时埃利斯会随身带着速写本,一有时间就刷刷画上几笔。许多年以后,当埃利斯再次翻开童年的那本斑驳的速写本时,发现原来自己的绘画风格从那时起就初露端倪了。
本·沙恩、莫里斯·桑达克、保利娜·贝恩斯、爱丽丝·普罗文森……埃利斯从小就对这些如雷贯耳的艺术大师如数家珍。
这也难怪,艺术早与这家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埃利斯的奶奶是一位画家,也是狂热的艺术爱好者,而她的父母是一对嬉皮士,热衷于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提到最爱的艺术家,埃利斯的奶奶、母亲,还有她本人可能都会不约而同写下一个名字:本·沙恩。
对埃利斯影响最深的故事是《纳尼亚传奇》,“这个系列我从小到大读了很多遍,保利娜·贝恩斯在插画方面对我的影响可能超过了任何一个人。”
此外,埃利斯还喜欢《霍比特人》《爱丽丝梦游仙境》《月亮先生》等作品,她说“其实我很难记住自己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读这些书的感受,可无论时间过去25年甚至30年,当我在图书馆或书店再次与它们邂逅时,仍会让我膝盖发软。
1993年,埃利斯去了蒙大拿大学念油画专业。“我本来想学插画,可惜学校没有这个专业。”虽然埃利斯更热爱插画,可对十七岁的她来说,蒙大拿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它意味着落基山脉的美丽风景和无穷无尽的新鲜感。
在蒙大拿大学,埃利斯遇到了当时的朋友,后来的终生伴侣——科林·梅洛伊。当时,科林组建了一个叫Tarkio的校园乐队,卡森会帮乐队做一些艺术设计。这一经历更让埃利斯坚信,比起站在一张大型油画布前涂涂抹抹,反倒是为乐队创作演出海报更快乐。
卡森·埃利斯热爱建筑,所以她笔下的家风格各异,充满惊喜。“除了‘家’所在的建筑本身,我还很关注家周围的环境,以及室内的陈设,因为它们悄无声息的讲述了住在里面的人的故事。”埃利斯在一次关于《家》的访谈中说。
一旦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埃利斯之前的“拖延症”一扫而空,她很快画出了《家》的底稿。
在埃利斯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家”的无限种可能。其中既有我们熟悉的公寓,也有神话传说中亚特兰蒂斯人建在水底的家,还有森林中动物居住的树洞,甚至是想象中的海底宫殿和月球人的家。当这些充满张力的、形形色色的家一齐映入眼帘时,一个多元化的神奇世界也在我们的脑海中徐徐展开,你将随着那只引路的鸽子一起潜入大海,走进森林,闯入异域。
在同一个跨页中,你既能看到保守的日本商人的家是一个奇形怪状的多边形房屋,也能看到北欧战神住在这样一个奇妙梦幻的家里。这样充满张力的组合获得了很多童书编辑的青睐。此外,埃利斯也把自己的家和生活画进了《家》中,让这部作品有了不一样的故事和温度。
埃利斯的丈夫科林是“十二月党人”乐队的主唱,一年里他们一家总会在巡演巴士上度过几个月。在这幅画中,车窗边的孩子就是她的儿子汉克和米洛。“我觉得睡在巴士上很神奇,深夜里你躺在巴士的床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从眼前飞逝而过,第二天又在一个全新的地方醒来。”这正是埃利斯一家真实的生活。
埃利斯对俄罗斯文化很感兴趣,所以她在书里画了俄罗斯老奶奶家温馨舒适的厨房,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片丛林,远处的小山丘上坐落着一个教堂。
在最后一页,埃利斯画下了自己的工作室,《家》从这里诞生,在这里结束。工作室是埃利斯最喜欢的地方,它有点像树屋,有两扇很大的窗户,光线很好,窗前的大木桌是她亲手做的,而那把椅子从埃利斯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起就伴随她左右了。
家的故事,其实就是人的故事。在《家》中,我们能看到埃利斯对自己的家,对家人,对生活深沉的爱,这本书就像她写给“家”的情书。而我们作为读者,无论孩子,还是大人,欣赏完这些形形色色的家,会多一些对于别的“家”的思考,也一定会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端详自己的家,思考自己的生活。
你的家在哪儿?又是怎样的呢?
三、 故事会延伸方案:手工折纸:家
为配合家的主题,特别选择了手工折纸,折的是房子,代表“家”的主题,孩子们还可以在折好的房子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既呼应了故事会中的主题,又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给孩子们一个自由发挥的机会。
file:///D:/DOCUME~1/xiao/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file:///D:/DOCUME~1/xiao/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4.jpgfile:///D:/DOCUME~1/xiao/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6.jpg
-
06QEZZC0~A5$J$J%RMMG54J.png
(38.3 KB, 下载次数: 169)
-
3.png
(251.1 KB, 下载次数: 178)
-
2.png
(235.94 KB, 下载次数: 201)
-
1.png
(280.07 KB, 下载次数: 196)
作者: carrie_xiaomr 时间: 2016-11-11 06:27
D05肖美蓉 《家》﹠《我好想你》故事会总结
这是我成为三叶草故事妈妈后举办的第四次故事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验上都比前三次要好一些。在讲故事环节,个人认为自己在现场的进度及气氛把握,讲故事的技巧方面都有所提高,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的还是故事的总结和时间的掌控部分。
在每次故事会的认知导向把握方面,由于自己在故事会上的经验不足,对于故事会的导向把握不是很准,担心自己在故事会的讲述过程中出现导向上的偏差,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正确与错误,好与坏的判断上,还是与故事的讲述者本人有很大关系的,由此可知,故事讲述人对人生观及世界观的认知,直接影响到听讲故事的孩子对当时故事会上所讲述绘本的认知,我希望能在今后更深入的学习过程中,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更深入的研究。
关于故事讲述的方式和方法。这个问题还是与讲故事者的经验以及个人风格有关的。目前就我本人来说,只做过四次故事会,临场及理论经验都不足,所以,个人风格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我计划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的学习中,能够尽可能多的听取其他故事妈妈的故事会,从中多吸取一些好的经验来补足自己,丰富自己。
关于故事会的前期及延伸部分的准备。我个人认为还是与经验有关,比如说,上次故事会上,出现的最大的问题是人员召集及故事讲述部分准备不足,这次故事会,则是延伸部分的材料准备及分配上有漏洞,希望在接下来的故事会中,以上问题能避免。
总体上来说,我对这次故事会的过程及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自己起步比较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吸取老师及前辈们的经验,努力完善自己,做一名合格的故事讲述人。
-
1111_5.jpg
(220.18 KB, 下载次数: 180)
-
1111_1.jpg
(178.51 KB, 下载次数: 178)
-
1111_2 (1).jpg
(199.65 KB, 下载次数: 177)
-
1111_3.jpg
(20.21 KB, 下载次数: 155)
作者: juicy 时间: 2016-11-11 14:32
C07 王莎莎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故事会:《蒂科与金翅膀》
主题:与众不同
对象:6-8岁
时间:与社区沟通好在11月底举行
义工:讲述义工,秩序义工,拍摄义工,文字义工。
一、作品解读
《蒂科与金翅膀》是李欧利奥尼的作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我本人也特别喜欢这一本。优美的文字 , 浪漫的画风里渗透着作者的人生智慧。
《蒂科与金翅膀》内容简介:小鸟蒂科生来就没有翅膀,因此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对强壮的金翅膀。一天夜里,一只许愿鸟帮他实现了愿望,但是拥有了金翅膀的蒂科却受到了同伴的排斥。他们说,你以为你有了金翅膀就比我们了不起了吗?无奈的蒂科只好只身离开。一次无意中,蒂科为了帮助穷苦的手艺人,拔下了一根金羽毛。令人惊奇的是,原先长着金羽毛的地方竟然长出了一根真正的羽毛!当蒂科把所有的羽毛送出后,终于拥有了和同伴们一样的翅膀,也最终回到了同伴们的身边。如何与朋友相处?如何追求自己的梦想?每个人身上最特别之处在于外表还是在于思想?小鸟蒂科的故事让我们深深思考。
二、作者解读
美] 李欧·李奥尼
1910 年 5月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父亲是比利时犹太商人,母亲是女高音歌唱家。因家在美术馆附近,舅舅们又是建筑师、画家和艺术品收藏家,所以他从小就得以浸润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之中。13岁起,他随家人辗转美国、意大利。1935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45 年,欧洲掀起反犹太浪潮,他们被迫举家走避美国。
李奥尼是一个才华横溢、不受拘束的艺术天才,绘画、雕刻、平面设计、印刷、陶艺、摄影......样样精通,曾任美国《财富》杂志设计主管长达10 年。其间,他多次在欧洲和美国举办个人画展、设计展,并曾担任美国平面造型艺术学会主席、1953 年度国际设计大会主席。1955年获美国平面造型艺术协会最佳广告制作美术指导奖、1956 年获建筑联盟金牌奖。1984年获颁美国平面造型艺术学会奖时,他受到这样的评价:他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设计创作,对设计领域的领导和人才培养,以及通过为孩子们创作绘本,深深地影响了至少三代人。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自始至终贯穿着他的作品。
尽管李奥尼开始创作绘本时已经 49 岁,他却开创了一个绘本的新时代。《纽约时报》曾不惜溢美之词给予他这样的评价“如果绘本是我们这个时代一种新的视觉艺术,李欧?李奥尼则是这种风格的大家。”
他的绘本获奖无数,其中《一寸虫》《小黑鱼》《田鼠阿佛》《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分别于 1961 年、1964 年、1968 年及1970 年四次荣获美国凯迪克大奖。1999 年 10 月,这位被誉为“色彩魔术师”的绘本大师在意大利与世长辞,享年 89岁。
故事方案:
开场亲子游戏:同与不同
手工制作一只金色的小鸟。让参加的朋友围圈圈坐下来,推选出一位站在中间,手拿着小鸟说:我是小鸟。底下的人说:你爱谁?拿小鸟的人说出底下小朋友的特征,如:我爱穿短裤的人。那么穿短裤的人就都站起来,离开自己原来的位置,与拿小鸟的人一起去抢座位,没抢到的那一位,就到中间去手持小鸟,继续游戏。
故事讲述:
运用声调表情讲述,并穿插互动式的问答。运用书里面的问题。
Q:蒂科和其他的小鸟相同吗?
Q:为什么要走?为什么要生气?
Q: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Q:它为什么把羽毛都给了新娘?
延伸活动:
集体讨论:喜欢蒂科吗?喜欢它的哪些点?
说说这本书中你觉得与众不同的地方。
以上是我小结的故事方案,等待11月底讲述后来总结。
作者: juicy 时间: 2016-11-11 14:33
C07 王莎莎
家绘本的故事会方案故事会:《家》
主题:你拥有的家
对象:6-9岁
义工:讲述义工,秩序义工,拍摄义工,文字义工。
一、作品解读
在埃利斯看来,“家”有无限种可能,城市里的公寓、印第安人的棚屋、海底宫殿、洞穴、船,甚至是鞋子……它们都可以是家。她把这些千姿百态的家画在了一本绘本里,名字就叫《家》。卡森•埃利斯——一位把家安在农场上的艺术家。
家的故事,其实就是人的故事。在《家》中,我们能看到埃利斯对自己的家,对家人,对生活深沉的爱,这本书就像她写给“家”的情书。而我们作为读者,无论孩子,还是大人,欣赏完这些形形色色的家,会多一些对于别人的“家”的思考,也一定会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端详自己的家,思考自己的生活。
二、作者解读
一个能创作出如此美妙的“家”的人,她过着怎样的生活?又是如何成为一位艺术家的呢?
···童年时代的速写本···
(美)卡森·埃利斯(Carson Ellis)
美国插画家。1975年10月5日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毕业于蒙大拿大学,现居住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卡森·埃利斯曾为《荒野丛林》《作曲家已死》等多部作品绘制插图,并于2010年获得插画家协会银奖。她善于将现代、民族与想象等各种元素结合在一起,作品细节丰富、极具意味,有着很高的辨识度。
她在纽约郊区的一个破旧庄园里长大。一个有点像谷仓的车房——这是埃利斯童年时期的家。
“小时候我有一半的时间花在追逐邻居家的小马,另一半时间则是在不停地画啊画……那时的我超级迷恋马,我临摹写真集和漫画里的马,还会画我收集的小马模型。”埃利斯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说。
1993年,埃利斯去了蒙大拿大学念油画专业。“我本来想学插画,可惜学校没有这个专业。”虽然埃利斯更热爱插画,可对十七岁的她来说,蒙大拿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它意味着落基山脉的美丽风景和无穷无尽的新鲜感。
在蒙大拿大学,埃利斯遇到了当时的朋友,后来的终生伴侣——科林·梅洛伊。当时,科林组建了一个叫Tarkio的校园乐队,卡森会帮乐队做一些艺术设计。这一经历更让埃利斯坚信,比起站在一张大型油画布前涂涂抹抹,反倒是为乐队创作演出海报更快乐。
埃利斯以插画师身份接下的第一部作品是《神秘的本尼迪克特协会》,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又为《作曲家死了》《美丽人生》《飞渡萨尔》等书创作插图。此外,还与丈夫科林·梅洛伊合作出版了儿童小说系列《荒野丛林》,该书一出版就好评如潮,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埃利斯也因此获得2010年插画师银奖。
可埃利斯一直希望能够独立创作一本属于自己的绘本,她坚信“为别人的书做插画和自己独立创作还是很不一样的。”
故事方案:
开场:采用主题式的一起绘画创作,请孩子们画国王或公主的家,山上或是湖边的家。
然后借由每个人的作品来自我介绍及说说自己画的这个家是谁住的?有什么特点?(可以与孩子聊聊他画中家的风格,色系,和特别的地方。)
故事讲述:
先从封面上去导入作家,译者,出版社。再从欣赏封面上的各个不同的家展开互动。大声的朗读整本故事。
延伸活动:
把孩子们分成两个小组,每组给一本《家》的书,借用作者在书中问了三个问题,每组讨论完毕后,由一位代表来回答。
Q:这些都是谁的家?为什么?引导孩子观察图画细节,并总结表述。
Q:书里画到的现实中存在的房子、公寓、宫殿都是很正常的,但其中有一位日本商人,他住在一个多边形的家里,为什么?
Q:找找看,哪个形象在每页上都出现了?
Q:“一位艺术家住在这里”这一页出现的图,请你在前面找一找都出现在哪里?
作者: E029婷 时间: 2016-11-11 15:38
作业一: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B06 李婷婷 做一场故事会并写心得
故事会内容:《打瞌睡的房子》
故事简介:住在打瞌睡的房子里的人都在睡觉,老奶奶睡在大床上,小男孩睡在老奶奶身上,狗睡在小男孩身上……一只跳蚤咬了一口,所有人都惊得飞了起来!
作者以重复的句型与叠句的结构,使文字产生节奏与旋律,小朋友很容易上口。同时,文字随角色的增加而累积,画面也跟着层层叠叠地累积,充满了电影运镜的趣味。鲜活的角色、细腻的画面、独道的色彩、逐步变化的视点,共同营造了戏剧感十足的氛围,幽默又温馨。
作者及绘者等解读:
作者:(美国)奥黛莉•伍德(Audrey Wood)
奥黛莉•伍德,根据她的自述,脑海中儿时最早的鲜明记忆是她一岁多时,他的父亲,一位艺术院校的学生,正靠着为马戏团画布景赚取外快,她的母亲经常带她去看父亲工作,并为她编撰讲述画布上故事。上一年级的时候,她希望成为像父亲一样的艺术家。上四年级时,她又决定成为一名童书作家和画家,因为她当时狂热地喜欢上苏斯博士的图画书。她的童年充满与艺术相关的回忆。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职业艺术家,她也继承了这一传统,成为了家族中第一位女性艺术家。婚后,为自己的儿子读图画书,再度勾起了她儿时的抱负,开始认真地投入童书的写作,并与丈夫唐•伍德成为最佳拍档,创作了多本得奖佳作。
图:(美国)唐•伍德(Don Wood)
唐•伍德,1945年出生于美国加州中央谷的一个农场。从小学六年级,就立志要成为一个画家,长大后,毕业于加州圣巴巴拉分校,并进入工艺美术学院读研究生。1969年与奥黛莉相识、结婚。在儿子出生后,妻子开始创作图画书,唐当时正在为杂志画插图,于是就很自然地加入了妻子的创作。从此他们成为一对非常著名的夫妻档,妻写夫画,共同合作为孩子创作了多本精彩的图画书。
译者:柯倩华
柯倩华,在台北市出生、长大。辅仁大学哲学硕士,美国南伊利诺大学哲学博士研究生。研究专长是儿童哲学、女性主义伦理学。曾在台湾师范大学及台北教育大学教授幼儿文学、图画书赏析等相关课程。2006年担任台北书展基金会顾问,策划意大利波隆那书展台湾馆。翻译儿童图画书及青少年小说数十本,多次获最佳翻译图画书奖,著有《儿童哲学》。目前从事图画书的翻译、评论、出版咨询、研究教学和各项儿童文学奖的评审工作。
故事主题:呼噜呼噜,打瞌睡!
讲故事时间:11月5日
讲故事地点:怡景幼儿园亲子中心
讲故事对象:2至5岁孩子
开场暖场游戏(5分钟)
做打瞌睡的动作,伸懒腰,请小朋友们一起跟着表演。再接着唱一首儿歌:“睡吧 ,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摇篮摇你,快快安睡。夜已安静 被里多温暖…….”哈哈,小朋友们可不要睡着喽!睡着了就听不到《打瞌睡的房子》里的故事了……
故事讲述(10分钟)
延伸活动(10分钟)
故事讲完了,请几个小朋友们来到教室中间,做游戏。因为场地都是塑料泡沫铺成,比较安全。可以让小朋友趴在一个软软的、大大的球上(一般幼儿园感统训练里会用到),分别扮演书中的角色。然后喊到哪个角色的时候,就让小朋友跳开跑掉,增加趣味性。
故事会总结
因为幼儿园的老师一直联系不上,所以讲故事的事情没能按计划进行。另外,上一期讲故事的照片没有传到网上,这次给补上。
作者: jessica1977 时间: 2016-11-11 19:40
A05郑杰(文成妈)变变变故事会
1.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本次作业我开了两场故事会。
故事会:《变、变、变》、《跑跑镇》
主题:神秘的变化
时间:2016年11月8日(周二)16:30-17:30;2016年11月11日(周五)9:30-10:30
地点:南天社区;幼儿园
义工:郑杰讲述,社工摄影;郑杰讲述,老师摄影及维持秩序
对象:4~7岁混龄小朋友 15人;4岁小朋友36人
一、作品解读:
《变,变,变!》:这是一本神奇的魔法书,利用物体周边的某个特性,来发散思维,构造出另一个物品。A组上课讨论6岁以上的采用由孩子自己发散思维完成“变,变,变”,而6岁一下的给出一定的方案。由于本场故事会为混龄小朋友,而《跑跑镇》也有物体的变化,是两个不同物体碰到一起变成什么,对于混龄小朋友,可以理解为《变,变,变!》是平面变化,而《跑跑镇》为空间变化,同时,这两个故事均有科普及寓教于乐性质,所以本场故事会我讲述两个故事。
二、活动方案:
1.暖场:手指谣《剪刀,石头,布》,选这个手指谣的目的是要跟所讲故事的主题所互应,也作为打开脑洞的一个小热身歌词:剪刀,石头,布!剪刀,石头,布!变,变,变!变,变,变!左手~石头,右手~剪刀,可以变成什么呢?第二个故事前采用手影游戏,兔子,猫,燕子,狗。
2. 故事讲述
《变,变,变!》及《跑跑镇》均允许和鼓励孩子讲出不同的答案,同时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讲述所变事物的用途。
3. 延伸活动-《变,变,变!》:本次所讲为自然篇,我手工制作了电钻的图片,让孩子们以钻头为核心,发散思维变变变,低龄的孩子可以孩子讲述家长稍作辅助
三、故事总结
本次故事会在南天社区及幼儿园中班各讲述一次,社区混龄的孩子效果特别好,孩子们很活跃地抢答,而且故事延伸阶段发散思维,想象各种变变变。2016年11月11日在幼儿园中班讲述就没那么幸运了,很多孩子看过这本书,特别是《跑跑镇》,剧透情况严重,而且一人说变成“熊猫”,就大片呼声熊猫!熊猫!熊猫,这种情况对于我这个新手还补知道怎么处理,后续需向老师请教。
-
193071694294687461.jpg
(185.9 KB, 下载次数: 208)
-
193213610830443761.jpg
(251.18 KB, 下载次数: 215)
-
763005350178050213.jpg
(248.48 KB, 下载次数: 186)
-
332476816582491358.jpg
(99.58 KB, 下载次数: 161)
-
433827042741262134.jpg
(163.93 KB, 下载次数: 200)
-
202405099246046033.jpg
(176.26 KB, 下载次数: 205)
-
532985824737120331_副本.jpg
(72 KB, 下载次数: 166)
-
图片1.jpg
(66.55 KB, 下载次数: 159)
-
17884972501554376.jpg
(160.69 KB, 下载次数: 168)
-
32655250729297036_副本.jpg
(111.89 KB, 下载次数: 164)
作者: jessica1977 时间: 2016-11-11 19:41
A05郑杰(文成妈)2. 提交指定绘本《家》的故事会方案。
故事会:《家》
主题:探索“家”
时间:2016年*月*日(周二)16:30-17:30
地点:幼儿园
义工:郑杰讲述,1名摄影2名秩序义工
对象:4~6岁低龄小朋友 15人
本次故事会讲述时间安排在区域活动或户外场地活动完成后
一、 作者解读
作者:[美]卡森·埃利斯(CarsonEllis)
美国著名插画家。1975年10月5日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毕业于蒙大拿大学,现居住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
卡森·埃利斯曾为《荒野丛林》《作曲家已死》等多部作品绘制插图,并于2010年获得插画家协会银奖。
她善于将现代、民族与想象等各种元素结合在一起,作品细节丰富、极具意味,有着很高的辨识度。
二、活动方案
1.、暖场:“家”的主题既抽象又具体,咋一看似乎没有什么拓展性和关联性,所以暖场游戏我以集中小朋友注意力为主。采用闪卡连锁式记忆,选择卡片时候,选用各种房子、鸟巢、塔、船、地球、树洞等卡片,以为后面故事做铺垫。
2、故事讲述
讲述不同的人、动物、物体有不同的家,鼓励孩子说出同类事物的家。
3、延伸活动
1)对于低龄小朋友,首先让他们观察周边玩具及教具,谁没有在自己的家(幼儿园采用6S管理,每件物品都有自己的家),身体力行整理物品,回家后也将自己的玩具均找到自己的家。
2)画出自己心中的家,可以是自己住的,也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宠物或者其他动物住的,也可以是发散思维太空的家,神话中的家。
3)一起唱“我爱我的家”
作者: sqekl 时间: 2016-11-11 20:30
D02 秋娥
作业一: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我好想你》故事会方案
主题:我好想你
时间:2016年11月6日
地址: 都市小区会所中心
绘本: 《我好想你》、《小羊和蝴蝶》
参与人员:3-5岁小朋友( 10组家庭左右)
讲述人:三叶草故事妈妈果果妈
一、作者介绍:
亚历克西斯·迪肯是英国插画家,绘画风格唯美纯净,创作的绘本传递着满满的爱的力量,深受广大英国读者喜爱。
二、绘本简介:
《我好想你》绘本首先看到的是小清新封面,应该会是一个小清新的故事吧!随我一起翻开第一页,看到底会发生什么神奇的故事!
简约的铅笔素描,大的像蛋,而小的像极了小石头、水滴,晶莹透彻!到底这些奇怪的的蛋有什么故事呢?心里的疑问会不会更大了?我们继续探索。
扉页中, 一连串小气泡零星点缀着天空,像是一颗颗眨着眼的小星星,也像是它们在说着悄悄话。
看出变化了吗?左边的蛋慢慢靠近了另一枚,
天地的颜色是一抹淡淡的绿色,融为一体。
主角是一只鳄鱼和一只鸟,本是个性差异非常大的两个动物,然而在这个故事里,他们却成为了很好的兄弟。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朋友,这个故事不仅告诉了宝宝友情是没有界限的,差异再大的两个人也会找到共同点,而且还会让宝宝对自己以后遇到的朋友们倍加珍惜。
。
结尾鳄鱼和鸟儿依偎在树枝上,
画面中的色调暖暖的,宁静祥和,将美好的瞬间凝固成永恒!
也为故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也给孩子留下了美好的想象空间!
后环衬中,绘者依旧用铅笔素描勾勒出很多动物的轮廓,非常传神。
三、绘本解读
作品从如下几个反面来展开
包容的力量:
相信大家一定会见到两个性格差异很大的人是一对好朋友或是夫妻,有时候会觉得怎么会这么奇怪,明明是两个世界的人却走在了一起,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吧!本书展示了无字书或者少字书同样可以传达重大主题。
这种关系不就是鳄鱼和小鸟的关系吗?虽然两个人都很大的不同,但是在一起就是觉得开心,很舒服,所以这并不奇怪哦!
友善待人:
两个人在一起就是相互适应,在一起很久了,慢慢的,不知不觉就会为对方考虑,慢慢的适应彼此的生活习惯,爱即是包容,包容一切不同。
每一个孩子都是善良的天使,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容,他们的友善总是可以融化很多的不美好。
或许小鸟见到鳄鱼的友好的一句:“嗨,兄弟!”无形中救了自己一命,才会收获这份珍贵的友谊。你有没有曾经收到过这样的友好的善意
都说人与人之间有太多的猜忌和冷漠,有时候自己主动一点,或许会收获惊喜哦!
善待不同:
小鸟和鳄鱼找到自己的同类之后,都受到了同伴的不理解,觉得很孤独!
不论在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吧!
你曾遭遇了类似的经历,那你是否也是曾经这样对待与自己不同的人呢?
面对和自己生活习惯,处事方式不同的人,你是否也会做出过分的举动,
有时候大家看绘本,无形中也是在照镜子
存在即合理,请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的对错,你又如何证明自己是对的呢?
由于这次小孩年龄小,计划从善待不同方面去讲,所以配套另一本《小羊和蝴蝶》来讲解。
主题:我好想你
时间:2016年11月6日
地址: 都市小区会所中心
绘本: 《我好想你》、《小羊和蝴蝶》
参与人员:3-5岁小朋友( 10组家庭左右)
时间:30分钟
讲述人:三叶草故事妈妈果果妈
活动流程:
1、开场
手指操热身
2、小朋友上台自我介绍
3、讲述故事
4、亲子演义
(1)鳄鱼和鸟儿或小羊和蝴蝶
总结反思:最后环节很欢乐,但超时了。
-
0.jpg
(69.07 KB, 下载次数: 178)
作者: Pauline 时间: 2016-11-11 20:34
E06 吴海媛(南山站果果妈) 《猜猜我有多爱你》故事讲述方案和活动总结
前面上过中级班三次课了,每次都会有指定的绘本故事(主题)做故事方案和故事会活动。此次,我特意选了一本经典立体书《猜猜我有多爱你》,没想到还真用上了,小组讨论时,E组童鞋都倾向于选此绘本故事。故,此次将提交此故事的方案和活动记录总结。
故事会:爱的主题故事会
故事名称:《我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
时间:2016年10月30日(周日)16:30-18:30地点:南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讲述人:乐言爸、小珠妈、果果妈
对象`:3-6岁混龄小朋友
故事讲述:
1、 暖场:
此次故事会时由南山站几位义工一起合作讲述。开场当然是人见人爱的故事爸爸乐言爸幽默而亲切的自我介绍(南山站义工)开始,再到故事爸爸引出主题故事《我的爸爸》。
当小听众还有沉淀在安东尼布郎的隐喻中时,突然场上多了个兔子剧场,同时,从远处传来了清脆由蓝精灵改编过来的小兔子之歌。孩子们都定睛在寻找目标,被深深地吸引。
2、 讲读:
由果果妈在配乐下抒情共读,小珠妈和小珠手偶演绎小剧场。
温柔的充满爱的语言,别致的小舞台剧场。看看孩子们的表情一切都在不言中。
4、 延伸:
(1)孩子们说一说对父母爱的语言。
(2)一起动手制作“爱心风琴书”。
故事会总结:
1)因为有故事爸爸参予,爱的主题更完美。
2)因为有小珠妈别致的小舞台剧场,讲述更生动。
3)因为有我自创的欢快的小兔子之歌,仿佛带孩子进入了兔子之家。
[attach]65010[/attach]
-
1.jpg
(208.39 KB, 下载次数: 189)
作者: sqekl 时间: 2016-11-11 20:46
D02 秋娥
作业二
故事会:《家》
主题:让孩子理解不同的家,认识自己的家
对象:3-5岁混龄小朋友
人数:5-10组家庭
延伸活动:画画及游戏方式
作者解读:
作者:[美]卡森·埃利斯(Carson Ellis)
美国著名插画家。1975年10月5日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毕业于蒙大拿大学,现居住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
卡森·埃利斯曾为《荒野丛林》《作曲家已死》等多部作品绘制插图,并于2010年获得插画家协会银奖。
她善于将现代、民族与想象等各种元素结合在一起,作品细节丰富、极具意味,有着很高的辨识度。
作品简介:
是什么让家相同,又是什么让家不同?只是简单的一个“家”,作者赋予了它无限生命力。让孩子理解不同的家,更爱自己的家。《纽约时报》畅销绘本----爱心树童书
这本绘本的名字叫做《家》,它的封面好漂亮啊,
上面有各种各样东西,
有各种各样的房子、有贝壳、有树洞、有宝塔...
我们都知道房子是家,
那鞋子、贝壳、地球、蜘蛛网、树干...
这些东西为什么是家呀?
它们是谁的家呀?
家是乡间的一座房子,家也是一间公寓。
有的家是船,水手的家是船。
有的家是棚屋,有的鞋子也是家...
原来,家不一定是房子呀,
不同的人住在不同的地方,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家,
无论什么样的家,
自己精心布置的就是最好的。
活动目标:
1.通过画画游戏的方式,表达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活动准备:
1.有关“家”的图片、“家”的场景等。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引起兴趣。
(1)小朋友们,老师现在带你们去做游戏啦,我们先来到草丛里,你们看是怎样的草丛?它会是谁的家?
(2)其实还有许多别的地方,请你找个好朋友去看看、说说这是什么地方?会是谁的家?
(3)你看到了什么?会是谁的家?
2..画出你想要的家
小结:其实每个人和动物都有自己的家,这个家是暖暖的,温馨的。
作者: 大君小雅 时间: 2016-11-11 21:17
C04 唐琳
《蒂科与金翅膀》
故事方案:按照我们组讨论的方案,讲故事过程中引导小朋友去思考和讨论蒂科与其他的小鸟有什么不同等问题。
方案调整:我是在南二社区中心开展的故事会。来听故事的大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怕讨论的时间太长,他们讨论不起来。根据之前的经验,对这些小朋友的了解,有一些小朋友很容易走神,继而会影响到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所以在讲的过程中没有花很多的时间来讨论,所以之后再多加了一本《发条老鼠和亚历山大》配合一起。这两本都是李欧.李奥尼的书,都是与“魔法”有关,魔法都给故事中的主角一个改变的机会。不同的是,蒂科选择了改变自己,试图变得和大家一样,而亚历山大则把这个机会让给了自己的好朋友,并且最后亚历山大也很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不再羡慕别人。
故事会总结:
在故事会开始的时候,我让小朋友观察《蒂科与金翅膀》的封面,然后问问他们发现了什么?小朋友们纷纷表示,这只小鸟很不同,有一双金色的翅膀。接下来在讲解过程中,用提问题的方式启发小朋友们去思考,不过年龄还是有一点小,思考的不是很多。在我停顿时间有点长时,有一两个小男生就会跑开话题说其他的,不过,在我给了一些适当的鼓励后,这俩娃还能够hold得住。
讲完《蒂科与金翅膀》之后,稍作讨论,然后开始讲《发条老鼠与亚历山大》。这期间,有些小朋友表示不太想听了,开始动起来。不过故事讲起来,小朋友又开始看静静地听着。
经验总结:学龄前的儿童还是不太适合只用提问题的方式来做延伸,他们的注意力不太专注,当其他小朋友回答问题的时间稍微有点长时,他们就开始溜号,然后继续故事后,还要花一点时间来让他们关注到书上。以后还是要想办法做其他方式的延伸,这样讲故事过程中,故事的连续性比较好,小朋友们就不太容易分散注意力。
-
mmexport1478879447109.jpg
(234.02 KB, 下载次数: 270)
作者: 大君小雅 时间: 2016-11-11 21:17
C04 唐琳
《家》解读
从作者卡森.埃利斯的简介来看,她的丰富阅历才让她可以画出那么丰富的各式各样的家。而且每一个家的风格完全不同,因为国籍不同,法国、亚特兰蒂斯、斯洛伐克、肯尼亚、日本、北欧;材质不同,砖房、棚屋、船、宫殿、地下洞穴、鞋、车、树洞;有些是人类住的家,有些是小动物们的家……在作者画的每一个不同家的细节中,都能够让我们看到不同的特色,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场景中去。
家是什么?可以睡觉的地方?可以挡风遮雨的地方?一家人聚在一起的地方?……家也许可能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让你想到就觉得温暖的地方。再漂亮辉煌的家,如果缺少温度,也就是一个漂亮的建筑而已,就像那位斯洛伐克公爵夫人一样,身后那么漂亮的家,可是她的嘴角是向下弯的!
故事方案:
在开始讲故事之前,先让小朋友讲一下家都是什么样的,除了自己看到过的以外,还可以是什么样的?小动物的家又都是什么样的?
然后放一些不同房子的图片,和一些小动物的家,比如鸟巢、蜘蛛网、蜂巢等等,让小朋友们意识到家有各种各样,只要适合自己住的就可以称作“家”。
然后开始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他们去发现每个家都有什么不同?有没有好坏之分?大家喜欢哪个家?为什么?让他们找一下那只鸽子,随着飞翔的鸽子去到不同的家。
延伸:
会准备不同的材料,比如纸和彩笔、积木、雪糕棒等,让小朋友自己选择一样来建一个或者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家。
作者: 阿霞 时间: 2016-11-11 21:52
E02 阿霞
作者: evazeng228 时间: 2016-11-11 22:08
《蒂科与金翅膀》故事会方案
C01 曾芳故事会方案
故事名:《蒂科与金翅膀》
故事类型:哲理思考故事
故事受众:6-8岁
作者:李欧 李奥尼
出版:南海出版公司
翻译:阿甲
故事梗概:一只没有翅膀的小鸟,渴望和朋友们一样可以飞翔天空。朋友们帮助他,他很快乐。然而,他依然不断许愿期望拥有一对金色翅膀。一天晚上,神奇鸟儿出现赠送他一对金翅膀。他愿望成真,飞得高飞的快,可是朋友们却疏远他。他将自己的金色羽毛赠送给需要帮助的人,获得新生的黑色翅膀,他和朋友们一样了,朋友们再次接纳了他。然而,他和朋友们真的一样了吗?
教学目标:
1、人际交往:6-8岁的孩子社会性需求日益增长。通过蒂科的故事和孩子们分享,引导他们基于个人需求的同时,也要发现群体需求。
2、内省技能:成长的过程是求同的过程,同时伴随这保持自己内心的不同。这个过程当中自然会伴随这痛苦。
延伸活动设计:
1、故事导入:
1)问题导入:人类依靠什么行走,鸟儿依靠什么飞行?如果一只鸟儿没有翅膀,他会怎样?询问2-3名孩子。那么我们来认识一只叫做蒂科的小鸟(用道具:黑色身体,没有翅膀)
2)故事讲述:配轻音乐。尽量完整的讲述这个故事,期间引导孩子们注意体会蒂科的内心。使用道具(可以粘贴和取下羽毛的翅膀)
3)故事延伸:结束时,引导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喜欢蒂科的举手,为什么?如果不赠送翅膀,故事会怎么发展呢?为故事编一个不同的结局。
方案待实践,总结稍后上。
作者: evazeng228 时间: 2016-11-11 22:09
《蒂科与金翅膀》故事会总结
本次故事会,非常意外。没能和孩子们分享和麦草学习的手工方案也没能用上。因为,时间不凑巧,所以和公司的同事们做了一场故事会。
正是因为和成年人分享,因此我对方案的实施进行了调整。因为对他们都很熟悉,因此我把重点放在了故事之后的辩论环节。我设置了一个题目,就是蒂科是否应该分享金翅膀,回到伙伴当中。辩论很激烈,是我没想到的。我一直认为,成年人因为多年的学习和规范,思路会比较拘谨,不如孩子们跳跃。然而,现场辩论的环节让我重新认识了我的这帮同事,可惜现场没有留下很好的照片。遗憾了。
作者: evazeng228 时间: 2016-11-11 22:09
《家》故事会方案
一、方案设计
1、故事时间:30分钟
2、故事主题:我们的家
3、绘本故事:《家》
4、孩子年龄段:7-8岁
7、人数:10人
导入:孩子们的家都是怎样的?照片集锦。还有哪些家的样子呢?树懒的家在树上,鼹鼠的家在地下;雨的家、花草植物的家;昆虫的家、蚂蚁的家、蜜蜂的家;我们共同的家——地球。
讲故事:用倒叙的方式讲这本书,然后再从头开始,让孩子们找找每一处——家
延伸:画画,我们自己的家。
作者: 18998996669 时间: 2016-11-11 22:11
G03 杨开玉
《手电筒看见了什么》故事会方案
一、故事主题:家是温暖的港湾
二、选定绘本:《手电筒看见了什么》
三、故事会流程设计
活动时间:2016年10月11日晚上
活动地点:家里
参加人员:8名小朋友
参加年龄:9-10岁
主讲人:杨开玉
故事会方案:
黑夜来临的时候,在黑咕隆咚的空间里,你们怕吗?
其实,每个人小时候都有怕黑的经历,夜幕笼罩、万籁俱寂,在看不见的地方,谁在那里?他们又在做什么?这一切的未知让很多小孩都害怕黑夜。
但有一个小男孩却在漆黑的夜里,拿着手电筒向树林走去,他会看到什么呢?
让我们跟随他的手电筒,开启一段妙趣横生的“夜游”吧!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绘本故事《手电筒看见了什么》。
夜深了,月亮悄悄地从树梢中探出头,一个小男孩找不到了自己的鞋。在哪呢?他打开了手电筒。
在这儿呢!瞧瞧看,原来它掉到了花丛中,黑夜给它披上了黑色的外衣,那天上又是谁披着夜色在飞呢?小男孩又把手电筒照向了天空。
地上呢?地上小老鼠爬出了洞穴,小男孩开心地笑了,这时
一只浣熊躲在树后面悄悄地看着他。
树上呢?树上,有一只猫头鹰呆呆的出现在黑色大荧幕中央。
河里呢?河里鱼儿游来游去,青蛙跳到石头上,小男孩坐在河边仔细观察。浣熊这时躲在草丛里。
远处呢?远处大大小小的蘑菇,在月光下撑起了伞,一只狐狸好奇地盯着手电筒的光。
身边呢?身边,一只梅花鹿与小男孩默然相望,黑夜里动物们探出脑袋,小心翼翼地追逐着这束光。
哎呀!小男孩被石头绊了脚,手电筒掉了出去。
窸窸窣窣,浣熊蹑手蹑脚地跑来,它捡起手电筒,照向小男孩
蹭蹭蹭,水獭钻出来捡起手电筒,两只小松鼠也大胆地玩起来。
这下,树林里热闹啦,大家争着照手电筒。
猫头鹰飞下来,用翅膀夹起手电筒,哈!大家都是夜行侠。
夜深了,小男孩要睡觉啦,动物们送他回到帐篷
小老鼠举着手电筒,小男孩给它们讲着睡前故事,晚安,小老鼠,他说,月亮打了一个哈欠,整个树林渐渐沉入了梦境。
四、延展书籍:《晚上》、《夜晚可怕的怪动静》
五、义工安排:主讲人:1名,摄影义工:1名
作者: 18998996669 时间: 2016-11-11 22:12
G03 杨开玉《手电筒看见了什么》故事会总结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孩子们的参与度非常高,这应该就是说中了孩子们的心声。
在故事会进行的过程中,孩子们发言踊跃,想象力非常丰富,基本不用诱导,都能自行进行讨论。
当然,因为这是一本无字的书,大家的解读都不一样,讨论时很难形成一致的意见,场面时有失控,这是应该改进的地方。
作者: 哭哭笑笑的小珠 时间: 2016-11-11 22:18
E05 小珠妈
《猜猜我有多爱你》故事会方案
一、故事主题:温馨母子情,我们彼此尽最大的可能去爱对方。
二、选定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
三、故事会流程设计
活动时间:2016年10月31日下午
活动地点:南光社区
参加人员:10名小朋友
参加年龄:4-10岁
主讲人:果果妈
偶戏演出:小珠妈,小珠
故事会方案: |
《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次是和果果妈合作她主讲,我负责偶戏的演出。可能是故事会参加的多了吧,总想整点新花样。我觉得故事会首先是个有趣快乐的事情。
-
29519932047073254.jpg
(143.86 KB, 下载次数: 239)
-
445285562835595349.jpg
(108.87 KB, 下载次数: 212)
-
3338782498570144.jpg
(135.49 KB, 下载次数: 225)
-
IMG_20161030_171051.jpg
(694.4 KB, 下载次数: 375)
-
IMG_20161030_170816.jpg
(1015.91 KB, 下载次数: 391)
-
IMG_20161030_170944.jpg
(1008.86 KB, 下载次数: 365)
作者: 哭哭笑笑的小珠 时间: 2016-11-11 22:18
《家》故事会方案绘本解读: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eea4a60102wemy.html
爱心树博客里已经讲的很详细。
故事会主题:家是什么,家里有什么,家与家人
大开脑洞,畅想最特别的家
故事绘本《家》
故事妈妈:小珠妈
故事地点:待定
故事听众:4-9岁孩子
活动目标:
1. 认识理解家与家人
2. 欣赏绘本的画面,读图,欣赏绘者的奇思妙想
3. 有兴趣的观察书中的图画,讲述画面。
4.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故事画面,加深理解。
时间:(60分钟)
方案设计
开场暖身:
手指谣:幸福的家
故事讲述:
读图,欣赏绘者的奇思妙想,讨论这都是谁的家,家里有什么,为啥要有这些。
1、肢体游戏设计(小朋友一起来)
小朋友一起用身体来组成一个家,引导孩子思考,表述,家的组成,物与人。
2、画一画,说一说
打开脑洞给自己在最特别的地方建一座特别的家。
作者: 皮皮兔 时间: 2016-11-11 23:04
F01 皮皮 《打架的艺术》
1.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2. 提交指定绘本《家》的故事会方案。
F01 皮皮 第四讲作业
读书会主题:《打架的艺术》
绘本简介: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作者及绘者、译者介绍:
文/[意]大卫•卡利
图/[法]塞尔日•布洛克
译/梅思繁
文/ 【意大利】大卫•卡利(David Cali)
1973年在瑞士出生,目前居住在意大利,早年曾为多家意大利报社担任漫画家及插画家,自2000年起开始转为童书创作。他的作品丰富,大多为儿童跟青少年创作写作,除了创作图画书和图像小说,还有漫画、小说,作品已在25个国家出版,还有不少被改编为舞台剧,受欢迎的作品包括《我等待……》《敌人》等。他的书充满趣味且富有人性,擅长以离奇和独特的方式建构故事。
图/ 【法】塞尔日•布洛克(Serge Bloch)
1956年出生于法国东北部城市科尔马,毕业于斯特拉斯堡装饰艺术学院。他是法国著名童书和报刊画家、插画家、设计师,欧洲幽默图画协会会员,曾担任法国著名童书刊物《阿斯塔比》的美编总监,并与众多美国知名报刊如《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和《洛杉矶时报》有着紧密的合作。
他创造了众多炙手可热的形象,其中“马克西和莉莉”已经成为近百种图书的主人公;而最初为法国儿童杂志《小苹果》创造的卡通形象“桑桑”则登上了电视荧屏,风靡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他擅长用灯泡、石头等物品,结合简洁的线条,创造出独特幽默的现代风格,
塞尔日•布洛克2005年荣获美国插画家协会第47届年展金奖,2006年荣获法国巴欧巴童书奖,2007年荣获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青少年图书奖。
译/梅思繁
作家、翻译家。上海戏剧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法国文学博士。曾在《少年文艺》《少女》等多家少年杂志开设专栏,高三时在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秀逗”男生》。著有《爸爸的故事》等。
《打架的艺术》,由意大利大卫·卡利作文、法国塞尔日·布洛克作图、梅思繁翻译,是一本来自意大利的的经典绘本,图文并茂,故事性强。
操场上、教室里、运动场……不管在哪里,只是一个不对劲的眼神或小动作,竟然就打起来了!哎呀,孩子们为什么老是动手动脚呢……大人常常忘了自己小时候也曾调皮过,其实哪个孩子没打过架呢?作者用了不同的角度,好玩又不说教,引发孩子的深度思考,在大人面前说出真心话,而不只是说出大人想听的答案!
读书会方案思路
1、读书会对象:6-12岁小朋友
2、参加人数:20人左右
3、前奏:关于打架
小朋友们对于打架有什么样的经历和想法,不妨好好听一听,尤其是小朋友们的威水史、是怎么打的?打赢了的得意、打输了的委屈、最喜欢的打架方式……
4、分享绘本《打架的艺术》:
5、关于延伸书目:
《打架的艺术》与《敌人》拥有同样的创作者队伍,在风格上也一脉相承。一看封面,就已经知道他们是“亲戚”。可以将《敌人》作为延伸书目,放在《打架的艺术》之后,一起来解读和分析。战争到底可以打成什么样,给人的心理会带来哪些影响。
6、延伸活动:
寻找两种孩子们普遍可以参加的方式来“打架”。
请所有愿意玩互动游戏的小朋友站出来轮流报数。单数的组成A队,双数的分成B队,两队分开列队站好。
(1)顶牛(分队逐个“厮杀”):然后每队派一个代表出来玩石头剪刀布,赢了的那一个可以从另外一队中,选出一个和自己个头、块头差不多大小的对手,双方比赛“顶牛”。在地面上划出一条分界线来,双方各占据一边,然后商定要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来互相顶,头、肩膀、胸部、腹部、背、屁股、膝盖、脚……胜利者居多的一队获胜。再采访大家有什么感受。
(2)两人三足(组小队PK,共玩三次,如果人足够多的话,可以玩三人四足的游戏)。明确起点和终点线,从每个队中组成一支两人小队,用提前准备好的不带弹性的布条捆好两人紧挨着的两条腿。两支小队比赛看哪队先到终点线。共玩三次期间,每支小队的参赛人选尽量不重复,尽量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参与到游戏中来。
计划11月20日上午10时在保利红棉花园艺苑机构组织读书会。
-
IMG_4029.JPG
(390 KB, 下载次数: 371)
-
IMG_4037.JPG
(622.07 KB, 下载次数: 405)
-
IMG_4038.JPG
(491.66 KB, 下载次数: 372)
-
IMG_4039.JPG
(504.68 KB, 下载次数: 360)
-
IMG_4040.JPG
(534.88 KB, 下载次数: 416)
-
IMG_4042.JPG
(447.32 KB, 下载次数: 358)
-
IMG_4044.JPG
(494.41 KB, 下载次数: 351)
-
IMG_4049.JPG
(584.21 KB, 下载次数: 378)
作者: lucyzhou 时间: 2016-11-11 23:11
G04 冰雨
1.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故事会主题:手电筒下的世界
时间:周六晚上
地点:家里
绘本:《手电筒看见了什么?》
参与人员:6-8岁小孩子3人
道具:手电筒
时长:1个半小时
故事开场:
小朋友,你们晚上都做些什么呢?做作业,看书,学习。有出去玩的吗?没有,除非周末。那我们来看看这位小朋友晚上再做什么呢?
故事讲述:夜晚,一个小朋友来到森林里露营,扎好帐篷后,他拿着手电筒开始了他的夜晩之旅……
边讲述边让孩子去发现手电筒下的事物,和隐藏在黑夜中的事物。
故事延伸:
1.我们一起拿着手电筒下到小区里夜观。
2.回家去以后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并跟爸爸妈妈一起更进一步地也解这些东西的特性。
故事会总结:
当孩子们拿到手电筒的时候就兴奋地不得了,一溜烟就跑了,迫不及待地打开手电筒,到处照射。最开始一直是兴奋地玩着电筒,而忘记了出来的目的。直到提醒他们小心一点,不然自然界的精灵们就会藏起来。这样他们才停下来,开始四处观察电筒下的世界。哇,这里有只蜗牛。我只看到了小蚂蚁。咦,这是什么虫啊,臭甲虫吗?
2. 提交指定绘本《家》的故事会方案。
作品解读: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家。儿子说家就是房子,想了想又说房子里还得有自己的家人,只有房子可不能叫家。家就是温馨的感觉,家有爱,而房子只有冰冷地墙。房子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家人能给予我们亲情、温暖和爱。
乡间的房子、城市在的公寓、棚屋、船、宫殿、地下的洞穴、甚至鞋子,都可以是不同人的家。不同国家的人信在不同的国家的家里;不同生活习性的人住在不同的地方。流浪者的家在路上,不同的人造就不同的家。爱整洁的人,他的家一定是整洁的。高的家,矮的家,穷的家,富的家。海里的生物,大海就是他的家;蜜蜂的家在高高的树枝上;老鼠的家在地洞里;隐者的家在大山里;一片大森林是许多植物和动物的家。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建造出自己喜欢的家,家不仅为我们遮风挡雨,更让我们温暖。当我们受伤时,首先想到的是它,当台风来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它,我们在外的努力打拼都是为了我们的家。
初步方案:
故事会主题:《家》
时间:待定
地点:家里
对象:7-9岁
故事导入:放音乐《我爱我家》,一起做手语操。
故事讲述:
家是乡间的一座小房子,家也是一间公寓,有的家是船,有的家是棚屋,有的家是宫殿,有的家是地下洞穴,或是鞋子,法国人住在法国家里,亚特兰蒂斯人的家建在水下,还有一些人的家在路上,整洁的家,杂乱的家,高的家,矮的家,海里的家,蜜蜂的家,树洞时的家。但这是谁的家?这又是谁的家?是谁住在这里?为什么?这是一位斯洛伐克公爵夫人的家。这是一个肯尼亚铁匠的家。这是一个日本商人的家。这是一位北欧之神的家。一位老奶奶住在这里。一个月球人住在这里。一只浣熊住在这里,一位艺术家住在这里。这是我的家,这是我。你的家在哪儿?你在哪儿?
故事延伸:
1.说说你的家。
2.长大后,你希望自己有一个什么样的家,把它画出来或写出来。
作者: summermai 时间: 2016-11-11 23:37
C03 刘姗姗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蒂科与金翅膀》故事会方案:
书目:《蒂科与金翅膀》
文/图:(美)李欧·李奥尼
译:阿甲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目标年龄:6-8岁
故事会形式:班级故事会
地点:龙岗平安里学校二年级一班
时间:2016年11月3日下午4:00-4:35
教学目标:
1.在求同的过程中成长,找到自己的不同之处
2.成长中坚持的金色梦想
故事大纲:
一只没有翅膀的小鸟,许下一个愿望:能有一个强壮的金翅膀。许愿鸟帮他梦想成真,但是朋友们觉得他和大家不一样了,他失去了一直照顾他的朋友。他用金羽毛帮助有需要的人,拔下金羽毛的地方就长出黑色的羽毛。当他把所有的金羽毛都送给别人的时候,他的翅膀变的和朋友们一样,他终于又回到了朋友们中间。但是他觉得,自己还是和大家不一样的,每个人都和别人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金色的梦想。
故事会延伸活动:
1.语言:
(1)绘本讲述
(2)分角色对话
(3)讨论:更喜欢谁?为什么?
2.音乐:
在许愿鸟出现,蒂科有了金翅膀一直飞到天明的段落,加入伴奏《萤火虫之舞》
3.内省:
喜欢谁?蒂科?还是蒂科的朋友?为什么?
4.人际交往:
引导型问题,讲述过程中留适当时间思考,不讨论:
当蒂科有了金翅膀飞去找朋友的段落,提问:为什么朋友们离开了他?
当蒂科有了黑色翅膀,蒂科会回去吗?如果你是蒂科,你会回去吗?朋友们会欢迎他吗?如果你是蒂科的朋友,你会欢迎他吗?
-
IMG_0486.JPG
(183.51 KB, 下载次数: 297)
-
IMG_0485.JPG
(214.53 KB, 下载次数: 268)
作者: 潼羽妈 时间: 2016-11-11 23:41
E07 江瑾娟
《家》故事会方案
主题:各种各样的家
时间:待定
地点:社区
对象:3-6岁
人数:6-8人
道具:水彩笔,白纸
一、作品解读:
你的家在哪里?城市里的公寓、巷子深处的老院子、乡间的一座房子,还是海边的小屋……关于家的模样,除了那些温暖而熟悉的记忆,你又曾有过怎样的幻想?
这些神奇而美妙的家,有没有一个打动你?它们的创作者叫卡森·埃利斯——一位把家安在农场上的艺术家。在埃利斯看来,“家”有无限种可能,城市里的公寓、印第安人的棚屋、海底宫殿、洞穴、船,甚至是鞋子……它们都可以是家。她把这些千姿百态的家画在了一本绘本里,名字就叫《家》。
家的故事,其实就是人的故事。在《家》中,我们能看到埃利斯对自己的家,对家人,对生活深沉的爱,这本书就像她写给“家”的情书。而我们作为读者,无论孩子,还是大人,欣赏完这些形形色色的家,会多一些对于别人的“家”的思考,也一定会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端详自己的家,思考自己的生活。
你的家在哪儿?又是怎样的呢?
二、 开场
儿歌《家》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绿绿的草地是小羊的家,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红红的花儿是蝴蝶的家,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三、 故事讲述
观察封面,让孩子们说出封面上家的形态,猜猜会是谁的家?
扉页,小鸟飞走了,它要去哪儿?
小鸟看到了一座乡间的房子,仔细观察画面,这个家都有哪些元素?
小鸟又来到了一间公寓,小女孩的家里都有谁?
小鸟飞过一条船,来到了一间棚屋。孩子们都在做什么?
接着它又来到了一座宫殿和地下洞穴,这是谁的家?
还有人住在巨大的鞋子里。他们看上去很快乐,他们在做什么?
法国人住在法国的家里,亚特兰蒂斯的家建在水下(提问:还有谁的家也在水下呢?)
还有一些人的家在路上。你们有没有这种经历?
整洁的家。杂乱的家。高的家,矮的家。海里的家。蜜蜂的家。树洞里的家。但这时谁的家?这又是谁的?。。。。。。
你的家在哪?你在哪儿?(请孩子们来参与回答)
四、 延伸
1. 打印一些小动物的家的图片,让孩子们猜猜是谁的家。
2. 打开脑洞,画出不一样的家。
作者: summermai 时间: 2016-11-11 23:43
C03刘姗姗
《蒂科与金翅膀》故事会总结
故事会前,我在想怎样才能更好地把蒂科的翅膀的变化体现出来?怎样才能在蒂科的翅膀发生变化的时候给听故事的人视觉上的提示?
一般来说,学校教室里的投影的清晰度不高,学生没法近距离地看到故事书上的细节,如果只是单纯的讲,并不一定能吸引所有的学生。
我尝试能不能把有变化的地方展示给同学们?我打印了两个没有翅膀的蒂科,用胶带纸双面塑封,又用黑色的纸做了两个翅膀,同样贴上胶纸。我给黑色的翅膀上做了一些金色的羽毛,把它们用双面胶贴在黑色的翅膀上。在故事开始的时候,我拿出的是一个没有翅膀的蒂科,孩子们非常直观的看到了,他——没有翅膀。
当许愿鸟出现,蒂科用尽全力许下心愿,金光闪过的时候,我换上长出金翅膀的蒂科。
我带着这只长着金翅膀的蒂科边飞边讲,直到他的朋友离他而去。之后当故事里的蒂科看见哭泣的编筐手艺人,我让蒂科落在老师的讲台上。在等我请上来扮演手艺人的同学讲完困难的时候,我从蒂科的身上取下一根金羽毛,递给“手艺人”。手艺人发现,蒂科长出了黑羽毛。
那一刻,其实我看到了同学们的眼光都闪烁着惊奇。他们和手艺人一起有了这个神奇的发现。接下来,我一边讲,一边把金羽毛一根根地取下来,直到蒂科长出了全黑的翅膀。
孩子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蒂科,当全黑的翅膀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好像如释重负。当我问到:你们觉得朋友们会欢迎蒂科吗?好多孩子都满脸幸福地告诉我:会!孩子们还是很希望蒂科回到朋友们身边的。
故事结束后,我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蒂科,还是喜欢蒂科的朋友?很多同学都说喜欢蒂科,大家很积极的告诉我他们的理由:因为蒂科助人为乐,把自己的金羽毛送给有需要的人;蒂科爱帮助人;蒂科很善良;蒂科能坚持自己的想法;蒂科虽然不知道朋友们会不会欢迎他,但他还是努力去做……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他们还请语文老师也来谈谈。老师除了肯定了小朋友的想法,还给大家说了自己的看法:蒂科坚持自己的梦想,无论他看上去与别人一样还是不一样,他都一直有着金色的梦想。
很遗憾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在探讨下去了,我也不能引导孩子说出对蒂科朋友的看法。但是我不想给孩子留下一个印象:喜欢蒂科,不喜欢蒂科的朋友。我还是在结束前说出了下面的一段话:同学们喜欢蒂科,因为蒂科非常棒,他用他自己的金羽毛帮助了很多人,他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这非常棒!那也请大家想一想,在蒂科没有翅膀的时候,是谁在照顾他呢?蒂科能够帮助那么多人,跟他在有困难的时候得到了朋友们的帮助有没有关系呢?如果他当初没有感受到爱,他还会不会帮助别人呢?番茄老师说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加注在孩子身上,那就抛个问题给他们思考,不知道我这样做对不对?
另外还有以下几点:
一、第一次在陌生的班级讲故事会,但是没想到老师非常配合,从设备、到纪律,都非常棒。最后的讨论环节,老师还讲了自己的看法,非常点睛。老师的配合是我们最大的支持。
二、班级故事会时间有限,只有三十五分钟,没有过多的做延伸活动,主要以讲述为主。
这一次吸取了上次开场热身的教训,做了简单的介绍,直接开始进入故事讲述,气氛和纪律都非常好。而且,这次在介绍作者的时候,向同组Wendy学习,把李欧·李奥尼的书封面图片罗列在ppt上。只提作者的话,很多小朋友不知道,但是一看封面,原来有很多同学都看过。这样也是间接告诉同学们,下次看书要看看作者是谁,译者是谁。
三、借鉴皮皮的经验,事先跟同学们说好,为了不影响故事情节的进行,如果有问题要问,每个问题只能找五个同学回答。这样既保证了故事会进程流畅,也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
四、其中蒂科碰到编筐手艺人的时候,请一位男同学来扮演手艺人,用他认为合适的语气语调和蒂科对话。这个环节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而且因为时间并不长,也没有破坏故事的流畅性。
五、一定要多讲多实践。
-
IMG_0488.JPG
(348.66 KB, 下载次数: 374)
-
IMG_0489.JPG
(358.73 KB, 下载次数: 335)
-
IMG_0490.JPG
(448.82 KB, 下载次数: 364)
-
IMG_0487.JPG
(377.26 KB, 下载次数: 327)
作者: summermai 时间: 2016-11-11 23:43
C03刘姗姗
《家》故事会方案
书目:《家》
作者:(美)卡森·埃利斯
译者:赵可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目标年龄:7-10岁
时间:中秋或春节
目标:
1.家是什么?理解不同的家
2.家在哪里?更爱自己的家
故事大纲:
你的家在哪儿?你的家是什么样子?你会想到一个地址,一栋建筑,但请先别着急回答。卡森·埃利斯会说,远远不只如此——家不仅是房子,还可以是洞穴、鞋子;家不仅在一个个固定的地方,还可以在路上、在海底、在月球;不仅我们自己有家,动物们、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也都有家……各种各样的家,都被她画在笔下,画到了一部绘本中——《家》。
故事延伸活动:
1.语言:
(1)故事讲述
(2)描述自己的家
2.空间:
(1)大家的家在哪?在什么地方
(2)故事当中都有哪些不同地域的家
3.音乐:
(1)我想有个家
(2)家(张雨生)
(3)小动物的家(儿歌)
4.内省智能:
(1)画出我心中的家
(2)画出小动物的家
5.人际交往:
(1)向别人介绍自己家
(2)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觉得最特别的家
6.自然观察:
(1)观察自然界中都有哪些“家”
作者: E029婷 时间: 2016-11-11 23:51
作业二:
B06 李婷婷 做一场故事会
故事会内容:《家》
故事简介:乡间的房子,城市里的公寓,洞穴、宫殿、船,甚至是鞋子……它们都可以是家。
那么,是谁住在这样的家里?铁匠、商人、艺术家、月球人……他们的家又是什么样子?
你呢,你的家在哪儿?又是什么样的?
《家》是卡森·埃利斯的绘本处女作。翻开书页,你会拜访世界不同角落的家,可能是乡间的房子,城市里的公寓,洞穴、宫殿、船,甚至是鞋子……作者卡森在作品中赋予了“家”无限的生命力,启发孩子思考是什么让家相同,又是什么让家不同,让孩子理解不同的家,更爱自己的家。
作者简介
作者:(美)卡森·埃利斯(Carson Ellis)
美国著名插画家。1975年10月5日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毕业于蒙大拿大学,现居住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卡森·埃利斯曾为《荒野丛林》《作曲家已死》等多部作品绘制插图,并于2010年获得插画家协会银奖。她善于将现代、民族与想象等各种元素结合在一起,作品细节丰富、极具意味,有着很高的辨识度。
故事主题:家
讲故事时间:11月30日
讲故事地点:待定
讲故事对象:9至10岁孩子
道具:纸、彩笔
开场暖场(5分钟)
和孩子们聊聊家的故事。问问孩子:你们心中的“家”是什么样的?请几个孩子简单说一说。
故事讲述(10分钟)
延伸活动(20分钟)
绘本讲完了,可以拓展简单介绍巴金老人的《家》。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做思维导图。
其他详细方案待定......
作者: fandy 时间: 2016-11-12 01:23
B03 刘艳玲
《父与子》故事会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
故事会主题:听《父与子》幽默故事,感受父子、母女间的亲情
故事会时间:11月6日下午16:30-17:30
参加对象:
小区5-9岁的小朋友,5个人左右,有别于往期的准备充分,本期只邀请少数几个小朋友。提醒参加故事会的小朋友带上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听故事,体验故事中父子的亲情。
故事会地点:茵悦之生小区一期“树里画苑”画室
首先梳理一下对书及作者的理解,《父与子》是一本漫画书,由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创作。
埃·奥·卜劳恩 E. O. Plauen 1903年3月18日-1944年4月6日,原名埃里希·奥塞尔(ErichOhser)。
德国著名漫画家、艺术巨匠。
1934年12月13日,《父与子》的第一个连环漫画故事《糟糕的家庭作业》,在《柏林画报》刊载问世,之后1934年-1937年间,在《柏林画报》上连载漫画《父与子》,后结集出版风靡全球,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这本长篇连环漫画溢满了卜劳恩对三岁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爱子之情,可以说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亲情漫画。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
1944年因受纳粹迫害而自杀于狱中,遗书中写道:“……我为德国而画……还望把他(克里斯蒂安) 抚养成人。带着幸福的微笑,我去了。”
书的创作背景: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与幽默,把人与人之间朴实纯真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深沉而真挚,深入人心,表达了人类永恒的情感。第三帝国时期,战火不断,硝烟弥漫,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怖笼罩整个国家,《父与子》犹如荒漠中的一片人性绿洲,温暖了德国。
整本漫画没有一句对话,却通俗易懂,引人发笑。《父与子》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就传入我国,当时连鲁迅、丰子恺等大家都推崇备至。
父与子漫画充满了人性的温情和幽默,把普通民众的生活通过父子间的表露刻画出来。洋溢着暖暖的人情味。由于一部分内容取材于一些特殊的社会现象,使得整部作品中,生活背景发生了一些改变,但父亲和儿子那善良、乐观的本性却一直没有改变。因为他们具有这样美好的品质,所以遭遇困难不绝望,获得意外财富不忘本,一直过着许多人向往的快乐生活:平常而快乐,温馨又奇妙。
这本书也是Fandy小朋友最近特别喜欢看的书,刚买回来自己就窝在沙发里看得入神,还不时被书中的情节逗笑,对于上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看这本书没有难度,但对于漫画书里画的内容所传达信息的理解和领悟,难免会有一些难度。和所有绘本一样,有图案,有故事情节的内容总会吸引好奇心强的娃,这本书也是很多小朋友喜欢读的漫画书。正如书开头引言中的名家提到的一样,能在不同年代获得不同年龄段人士的共同喜爱,并经久不衰的书,就是经典。但同样的书不同的娃在不同的年龄和背景下读都有不一样的理解,所以我这次故事会我的出发点是带着娃娃们一起打开想像,领悟书中父子间平凡、简单、无忧、快乐的生活状态,也让小朋友们能感受到作者在书中铺陈的幽默、亲情、爱和温暖。并结合小朋友对爸爸的印象来评价爸爸,感知父爱的各种表达形式。
故事会环节:
1、在故事会中选取几个有代表性意义的故事:《让人着迷的书》,《领带还是领结》,《互相勉励》、《和袋鼠做朋友》,《按步骤进行》。
2、吸取上次故事会的经验教训,让小朋友的热情能在游戏环节中打开,踊跃参与到故事中来,在故事开场前进行全身的热身运动,全部小朋友一起表演《从头到脚》的故事内容。
3、故事讲述开始前请小朋友结合自己的在生活中的感受描述自己爸爸的印象和特征:如严历、幽默、高大、帅气。。。。。。
4、故事讲述结束后请小朋友们表演绘本中幽默的父子,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作者: 茶茶 时间: 2016-11-12 01:28
F07 杨霞 时间:2016.10.23上午10:30—11:30 地点:万科营地 打架的艺术 拿到这本书,我就很喜欢。如果我是个孩子,我会觉得我那些“调皮捣蛋”的行为一下子受到大家的理解了。作为家长,我会想说,原来孩子之间的打架很多时候就只是游戏而已,回想小时候自己打架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不是吗? 但是用这本书做一场故事会,还是比较有难度的。最初的我一门心思去想要设计什么好玩的游戏,炫酷的延伸。 直到故事会的前一晚我依然是这样,只是心里好像总有一团线没理清似的,我的故事会到底想传递啥?打架很好?还是不能打架?~~~ 反复的心理斗争之后,我决定不传递任何道理,我们就来一场孩子、家长、我们三方之间的心灵对话,定下来的方案是这样的。 谈话活动《打架的艺术》 最开始角色带入。“大家还记得我是谁吗?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给大家简单介绍后,我对大家说,今天我还有另一个身份——记者。”大家开始说记者是怎样的,都有哪些东西,一一装扮上。 作为一个记者,我开始用采访的形式导入今天的主题。 问题一,你打过架或是看过别人打架吗? 问题二,一般你是因为什么原因打架? 问题三,打完架,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问题四,你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打架的人是谁吗? 然后开始书的讲解,讲解过程中,小朋友的一颗心慢慢开始释放自己的天性,有两个孩子甚至开始打闹起来。只能各种转移注意力,换位置…… 家长们录得这本书很有趣,有些还会特意拿手机来拍我手里的书,并没有对这本讲打架的书表现出不可接受的感受。 然后请小朋友当记者,问问家长们小时候有没有打过架之类的问题。其一让孩子知道其实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打过架;其二让家长通过回想自己小时候的事,达到换位思考的效果。小朋友开始还挺腼腆的,但也能完整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故事最后,升华我们的主题。“今天的故事会,并不是想传递什么道理,仅仅只是家长、孩子、我们一起来讨论关于打架这回事。孩子的内心受到理解。作为家长下次再遇上孩子打架的事情时,我们尽量多走一步去了解孩子背后真实的原因。”
作者: fandy 时间: 2016-11-12 01:40
B03 刘艳玲《父与子》故事会总结
1、故事会的方案设计效果
这次故事会的准备时间较短,和Fandy商量后选取了故事讲述的内容,并和Fandy一起挑选了要讲的篇章。在中级班群里看到下节课的上课时间是11月12日,顿时发觉时间不是我的,于是原定于12日开的故事会提前了一个星期进行。周六晚上7点决定故事会时间提前,8点决针将要讲述故事内容、主题编写好发送至小区的业主Q群,作为邀约的内容也不如往期花的时间多,没有用PPT做成了漂亮的邀请函,而是以文字说明故事会的主题、邀请的对象及故事会的地点和时间。故事会准备的近乎仓促,导致有预约听故事的小朋友没安排好时间,这一点下次必须改进,做足充分的准备,并在小区内做足宣传,让喜欢听故事的小朋友能参与进来。
2、故事会的过程
这次到现场的小朋友年龄都在6-8岁,对于故事的内容理解较接近。小朋友之间并不熟悉,借用米菲老师的《From head to toe》活跃现场气氛,所有小朋友一起活动肢体,学习小动物们的动作,现场一下便活跃起来,大家都开心的手舞足蹈,并很快的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借助大家放松的状态,引入主题:“小朋友们在家会和爸爸妈妈玩这种游戏吗?可以形容自己的爸爸吗?是幽默的爸爸,还是严厉的爸爸,是喜欢陪你一起玩的爸爸,还是工作狂爸爸?”于是每个小朋友都开始了对自己爸爸的特定形容,有一个女孩由妈妈带来听故事,处于陌生的环境一开始并不愿意打开自己,在热场游戏结束后便开始很详细的介绍起自己眼中的爸爸:爸爸很凶,整天早上起来就开始喝茶,看电脑,看手机,中午接着喝茶,下午继续看电脑,晚上又开始喝茶,然后就出去做自己的事。宝贝在讲述时带着些抱怨和不满爸爸疏于陪伴她的情绪,能感受的到爸爸忙于工作,缺少了对她的关注。也有小朋友的描述是爸爸特别喜欢抽烟,一天到晚都在抽烟。五个小朋友的描述里没有人提到爸爸会陪着看书、讲故事,这也是邀请参加故事会的小朋友带自己的爸爸妈妈来的目的,让爸爸妈妈能倾听孩子对自己的情感需求,便是陪伴和关注。爸爸肩负为家庭的幸福而奋斗的重任,倾注时间和精力整天忙于工作和事业,往往会忽略孩子需要爸爸哪怕是半个小时的陪伴。陪伴孩子阅读一本绘本,玩一个游戏,聊聊学校和最近的趣事。
这时切入主题:我们来看书里的这位爸爸是怎么做的,这个儿子又会和爸爸之间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在图片和书本本身有传递的内容以外,添加一些语言丰富漫画故事的内容,插入一些引导性的提问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采用陪着孩子们一起读书的方式,一起理解故事绘本的意义。
开始进入故事环节,我们的故事没有特定的人物,只有光头老爸和儿子,便于故事的讲述,我和FANDY事先给了小男孩一个名字叫“啊龙”,第一个故事是:《让人着迷的书》,将这个爸爸迷住的书原来就是《父与子》,小朋友都猜对了。爸爸其实也很爱看漫画书,也喜欢读绘本故事,只是我们没发现,不如下次我们有好看的绘本书,精彩的绘本故事邀请爸爸一起来读,让爸爸和我一起读书。
第二个故事我们讲述的是《和袋鼠做朋友》,阿龙用他的善良和勇敢救下了小袋鼠,赢得了袋鼠妈妈和小袋鼠真诚的友谊,对于比我们强大的势力造成对我们的威胁时,我们能借助身边的力量来化解危机,临危不惧,这是我们要向阿龙学习的品格。爸爸原来也有害怕的时候,当袋鼠妈妈跑向他时,他撒腿就跑,直到阿龙的出现。最后这对父子和袋鼠一家成了很好的朋友。保持一颗童心,和孩子玩在一起,偶尔暴露出一些小缺点但用智慧的方式处理改进,改进的过程会让孩子和我们的距离更近,也能让孩子认识到有缺点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会正面缺点,适时的进步,这样的相处方式孩子便会把我们当朋友。
第三个故事《领带还是领结》
描述的是孩子们经常会犯的小错误,对于犯错误后急于补救的心情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呢,小朋友们的心思也特别的接近,逃离现场,否则会有大灾难。家长的反应过激总是会让我们本就内疚的心理再蒙上害怕的阴影,直至一出现小差错我们就会想要逃离现场,而不是勇敢的承认,面对和解决问题。同样,这样的事例家长处理危机的技巧和疏导的方式要改变,要让孩子在发生错误时有补救措施,让本就害怕内疚的孩子不再只会逃离,而是勇敢面对。
第四个故事《相互勉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忙于工作,忙于保障家人的生活,疏于孩子的陪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席的时间太多。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身体成长、性格塑造的各方面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爸爸的陪伴非常重要,爸爸能用男性独有的性格魅力影响孩子学会坚毅,勇敢,不惧艰难。
第五个故事《按步骤进行》
啊龙犯错了,爸爸火冒三丈抡起巴掌就要打啊龙的屁股,却发现阿龙的裤子破了,于是找针线,穿针引线先把儿子的裤子缝好,再进行教育。非常形象的体现了爸爸们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严格的教育的慈爱的关怀一个不少。
在故事讲述完成后,我们分角色扮演了照镜子、相互勉励的内容。因为有参照,孩子们对于照镜子的表现力比较好,相互勉励的发挥相对弱一些,但孩子们在演的过程中更能体会故事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变化,对表现力不太强的孩子也能更好的进行情景体验,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
你会这样做吗1.png
(897.69 KB, 下载次数: 165)
-
你的爸爸是什么样的爸爸呢1.png
(811.79 KB, 下载次数: 164)
-
你会这样做吗1.png
(897.69 KB, 下载次数: 185)
-
相互勉励1.png
(844.02 KB, 下载次数: 180)
-
照镜表演1.png
(680.11 KB, 下载次数: 160)
-
我们在一起1.png
(698.28 KB, 下载次数: 188)
-
认真听故事.png
(278.44 KB, 下载次数: 153)
作者: vienna 时间: 2016-11-12 02:09
D06 邹红艳
绘本:《我好想你》
主题:爱是最包容的力量
在第四讲课堂的实操时,秋雪老师对我们组的点评是不要为了延伸而延伸,有些绘本不一定要延伸的,为了更好的理解该绘本可以再讲一个相关的故事。
1. 作品解读
封面是两颗蛋在沙滩上依偎在一起,试想下蛋会孵出谁,是小鸡还是小鸭,带着疑问翻开绘本,原来一个是鳄鱼,一个是小鸟。 在生命的初始相遇,他们自然而然地把对方当成了亲兄弟。没有父母的呵护,没有同类的教导,他们一起摸索着认识世界,跌跌撞撞地成长。当偶然遇到自己的同类才发现他们根本不是兄弟,各自告别回到自己的族群。生活习惯已经与同类不搭时,他们都很想念对方。
故事结尾很感人:
小鸟在一个树上遇到了休息的鳄鱼。
“我睡不着。”小鸟说。
“我也是。”鳄鱼说。
“我好想你。”小鸟说。
“我也是。”鳄鱼说。
“兄弟?”小鸟轻轻叫道。
“嗯。”鳄鱼说。
“晚安。”
鳄鱼和小鸟又依偎在树上睡着了,正如他们出生前一样依偎着,很温情的画面。
2. 作者简介
亚历克西斯•迪肯(Alexis Deacon),备受瞩目的英国新锐插画家,儿童绘本作家。从小就迷恋画画,深深崇拜莫里斯•桑达克、昆廷•布莱克和约翰•伯宁罕等绘本大师。2001年,他以**名的成绩获得英国布莱顿大学插画系荣誉学位。2003年,以自写自绘的绘本《小小外星人》入围凯特•格林纳威奖,并荣登《纽约时报》年度*佳绘本榜。之后,又陆续创作了《当你睡着的时候》《鳄鱼和小鸟》等大受好评的绘本,并以《懒猴》入围蓝彼得图书奖。2008年,迪肯入选英国十大*佳新锐插画家,《泰晤士报》甚至给出“迪肯很可能成为约翰•伯宁罕接班人”的激赞。目前他以创作故事为主,经常与插画家维维亚娜•施瓦茨合作,代表作有《我是小雀鸟亨利》《你的奶酪》《一个叫做家的地方》。现居住在伦敦。
活动对象:6-8岁 选择这个年龄段是因为书中鳄鱼和小鸟相互陪伴似兄弟,但现实中的他们是很难和睦相处的,如果小孩太小没接触过生物领域的相关知识,食物链里鳄鱼时可以吃了小鸟的,就很难理解这个故事背后隐藏的巨大“不合理”。
活动方案:首先介绍自己,接着问孩子们觉得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然后引出要讲的绘本,看到封面上的蛋你们觉得会孵出什么呢, 紧接着讲述书中的故事。读完后与孩子一起谈谈自己的想法,为了加深对绘本的理解再讲一本,《带着鱼儿去旅游》 爱,因为彼此的珍惜更快乐。
故事会总结:这次故事会年龄段是6-8岁,身边的小孩大多是4岁的小朋友,第一次做大龄点的小孩心里有些没底,最后是给小区邻居家6岁儿子讲的,尽管只有两个观众,我热情依旧,整场故事会基本按开始的方案进行,最后延伸是角色扮演了,男孩说他是鳄鱼,如何学小鸟唱歌,还自己编歌了。由于参加的人数少,不像在幼儿园面对二十多个孩子那么有成就感,但这次是年龄大点的娃有不一样的体会,他的想法更多些,可能你说的他都知道,要做的准备功课就要更充分。
作者: vienna 时间: 2016-11-12 02:10
D06 邹红艳
绘本《家》的故事会方案
内容简介:
乡间的房子,城市里的公寓,洞穴、宫殿、船,甚至是鞋子……它们都可以是家。
那么,是谁住在这样的家里?铁匠、商人、艺术家、月球人……他们的家又是什么样子?
你呢,你的家在哪儿?又是什么样的?作者给简单的家,赋予了无限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美)卡森·埃利斯(Carson Ellis)
美国著名插画家。1975年10月5日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毕业于蒙大拿大学,现居住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
卡森·埃利斯曾为《荒野丛林》《作曲家已死》等多部作品绘制插图,并于2010年获得插画家协会银奖。
她善于将现代、民族与想象等各种元素结合在一起,作品细节丰富、极具意味,有着很高的辨识度。
活动对象:4-6岁
地点:梧桐山新居
故事会流程:
开场:阿姨先给小朋友播放一首好听的歌曲,
歌名叫我爱我家,
窗外有清风 阳台有鲜花
那有爱的屋檐下 就是我家爸爸像绿叶 妈妈像鲜花
我就像个开心果 我爱我家
听完后问小朋友喜欢这首歌吗?然后给他们说今天阿姨讲的故事就是家。书中各种各样的家,有的是小房子, 有的是大公寓;有的是船,有的是鞋子。有高的家,矮的家;有整洁的家,有杂乱的家。。。这是我的家。你的家在哪儿呢?
延伸:请小朋友描述自己的家并画下来,喜欢这个家吗?为什么喜欢呢?
作者: 王军如 时间: 2016-11-12 23:18
第四讲
E04 王军如
1.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猜猜我有多爱你》故事会方案
主题:母爱
时间:2016年11月10日(周四)11:20---12:10
地点:家
义工:2人
对象:6—7岁
人数:5人
道具:小兔子和兔妈妈头饰
目标
1、 正确理解故事内容
2、 学习以具体的动作、语言来表达感情
3、 引导孩子爱父母、老师及伙伴
故事大概
小兔子要上床睡觉了,它却抓着妈妈不放,来让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妈妈说那可猜不出,然后就有了小兔子 用一系列的动作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它手臂张的多开、手举的多高、跳的多高就有多爱妈妈,它说爱妈妈到月亮那里,到小河的另一边。 兔妈妈同样对小兔子的爱更多。
故事开场:
和孩子一起玩从头到脚
故事讲述:
和孩子一起读故事,熟悉故事后, 分角色表演
延伸活动:
让孩子自己说说 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对老师、朋友的爱,
2、身体
让孩子分角色表演小兔子和兔妈妈的爱
故事会总结
虽然孩子对故事很喜欢,整个过程热情度也很高,但因为场地的有限,孩子们在分角色表演绘本时会受到限制。 在延伸活动时,孩子的表达过多的表现在绘本上,主要是我的引导不够,在进行故事会方面,需要学习的太多。
作者: 王军如 时间: 2016-11-12 23:25
E04 王军如
制定绘本《家》故事会方案
一:作品解读
家是什么?是一束温暖的阳光;是一盏明灯;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是一潭清澈的溪水;是一阵清风;更是那一缕情丝…… 家是宁静的,家是温暖的,家是甜蜜的,家也是安定的。她可能不华丽,但一定要雅致。她可能不富裕,但一定要洋溢着爱和情,一句贴心的话,是浓浓的亲情,厚重的给予。
家是一座充满爱的房子。家是一个放松的地方,让人心情舒畅,怡然自得。家是一个温馨的港湾。
主题:家
时间:待定
地点:莲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义工:3—5人
对象:6—9
人数:6—10人
道具:PPT ,
目标
1、 理解家的含义
2、 理解不同的家,更爱自己的家
3、 引导孩子要爱自己的“小家”及“大家”
故事大概
故事表达了不同的家,家可以是乡间的房子,城市里的公寓,洞穴、宫殿、船,甚至是鞋子…….它们都可以是家。那么是谁住在这样的家里?铁匠、商人、艺术家、月球人……他们的家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故事开场:
暖身:手指游戏
故事讲述
利用PPT, 引导出绘本中各种各样的家
并让孩子们说说他们多这些家的想法。
延伸绘本-----《我爱我家》,《世界上最温暖的家》
延伸活动:绘画------ 让孩子画画自己心目中的家。
作者: 草莓香猪 时间: 2016-11-13 10:26
G01 薛媛
《家》故事会方案
一.绘本解读
1.作者介绍:
埃利斯的家在郊区的农场上,那里有鸡、马、美洲鸵、山羊和猫头鹰,附近是一片美丽的森林,对大自然和动物的深爱让她的作品充满神秘的自然气息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宛如仙境。
此外,她还善于将现代、民族与想象等各种元素结合在一起,作品细节丰富、极具意味,有着很高的辨识度。
一个能创作出如此美妙的“家”的人,她过着怎样的生活?又是如何成为一位艺术家的呢?
···童年时代的速写本···
1975年10月,卡森·埃利斯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在纽约郊区的一个破旧庄园里长大。一个有点像谷仓的车房——这是埃利斯童年时期的家。
“小时候我有一半的时间花在追逐邻居家的小马,另一半时间则是在不停地画啊画……那时的我超级迷恋马,我临摹写真集和漫画里的马,还会画我收集的小马模型。”埃利斯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说。
小埃利斯对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好奇,除了和马玩耍,她还喜欢观察蚂蚁,喜欢拨弄地上的小洞,猜测那是谁的家。而画画对她来说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外出时埃利斯会随身带着速写本,一有时间就刷刷画上几笔。许多年以后,当埃利斯再次翻开童年的那本斑驳的速写本时,发现原来自己的绘画风格从那时起就初露端倪了。
···少年时代的大师光芒···
本·沙恩、莫里斯·桑达克、保利娜·贝恩斯、爱丽丝·普罗文森……埃利斯从小就对这些如雷贯耳的艺术大师如数家珍。
这也难怪,艺术早与这家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埃利斯的奶奶是一位画家,也是狂热的艺术爱好者,而她的父母是一对嬉皮士,热衷于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提到最爱的艺术家,埃利斯的奶奶、母亲,还有她本人可能都会不约而同写下一个名字:本·沙恩。
本·沙恩是我的精神导师。——卡森·埃利斯
1898–1969年,美国20世纪代表画家
对埃利斯影响最深的故事是《纳尼亚传奇》,“这个系列我从小到大读了很多遍,保利娜·贝恩斯在插画方面对我的影响可能超过了任何一个人。”
此外,埃利斯还喜欢《霍比特人》《爱丽丝梦游仙境》《月亮先生》等作品,她说“其实我很难记住自己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读这些书的感受,可无论时间过去25年甚至30年,当我在图书馆或书店再次与它们邂逅时,仍会让我膝盖发软。”
···梦想的偏离,还是命中注定?···
1993年,埃利斯去了蒙大拿大学念油画专业。“我本来想学插画,可惜学校没有这个专业。”虽然埃利斯更热爱插画,可对十七岁的她来说,蒙大拿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它意味着落基山脉的美丽风景和无穷无尽的新鲜感。
在蒙大拿大学,埃利斯遇到了当时的朋友,后来的终生伴侣——科林·梅洛伊。当时,科林组建了一个叫Tarkio的校园乐队,卡森会帮乐队做一些艺术设计。这一经历更让埃利斯坚信,比起站在一张大型油画布前涂涂抹抹,反倒是为乐队创作演出海报更快乐。
“我和科林的第一次合作应该追溯到大学时期设计Tarkio&V.T.O的演出传单。那时的风格跟现在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画面中有一个夏威夷妇女,烫了一头卷发,右边是一个光着身子漂浮在空中的幽灵。每个人物旁边都有一个对话框,说着蹩脚的俏皮话。”——埃利斯
临近毕业的时候,埃利斯不得不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她将作品寄给了旧金山的一家艺术机构,希望可以得到一份编辑的工作,“这段经历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时我过得非常拮据,但仍将我的画作彩打了一份。为了留下一个好印象,我骑着自行车,亲手将档案和作品交到对方手上。可结果是没人愿意雇佣我,我连一封退稿信也没收到。那段时间我非常迷茫,我以为自己势在必得,现在想起这段经历都会觉得心碎。”
大学时代的埃利斯经历了求而不得的痛苦,却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插画师道路。
···波特兰,波特兰···
为什么会选择搬去波特兰呢?对于当初的选择,埃利斯依然觉得美妙且不可思议。从1998年到2000年这短短三年之间,卡森频频搬家,辗转多个城市,期间她一边在酒吧兼职做招待生赚钱,一边坚持画画。有一天,她突然想到去波特兰见见朋友们吧,而在这些人中就有科林·梅洛伊,她还不知道自己这一呆就是十六年之久。
2000年,科林·梅洛伊成立了“十二月党人”乐队,并邀请埃利斯为这只新生的摇滚乐队做美术设计,她一口答应了。既然成为插画师还遥遥无期,那就做做自己喜欢的事吧。同一时期,埃利斯开始和科林约会。
“十二月党人”善于用歌曲讲述光怪陆离的故事,在美国独立乐坛颇有口碑。埃利斯的丈夫科林·梅洛伊是乐队主唱。
····歪打正着,走上插画师的征途···
艺术家通常会在个人网站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而埃利斯的大型宣传武器竟是一支乐队。随着“十二月党人”越来越火,埃利斯的画也一起出名了。
开始有艺术总监通过“十二月党人”找到埃利斯,请她为书画插画。于是很快,埃利斯辞掉了酒吧的工作,开始正式以插画师的身份谋生。在插画事业的头几年,埃利斯的经纪人问她是否有兴趣为儿童绘本画插图,她回答:“乐意之极!”
埃利斯以插画师身份接下的第一部作品是《神秘的本尼迪克特协会》,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又为《作曲家死了》《美丽人生》《飞渡萨尔》等书创作插图。此外,还与丈夫科林·梅洛伊合作出版了儿童小说系列《荒野丛林》,该书一出版就好评如潮,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埃利斯也因此获得2010年插画师银奖。
可埃利斯一直希望能够独立创作一本属于自己的绘本,她坚信“为别人的书做插画和自己独立创作还是很不一样的。”
···一场漫长的“家”之旅···
小的时候,我就喜欢自由自在的发挥想象力,用画填满一张张的白纸。我想创作一本书,激励孩子们无拘无束地发挥想象,猜测他们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家里会住着什么样的人。——卡森·埃利斯
2006年,埃利斯和科林的第一个儿子汉克出生了,2013年第二个儿子米洛也出生了。考虑到大儿子汉克上学离家太远,以及米洛的出生需要更大的生活空间,卡森和科林把家搬到了波特兰的一个农场上。这一次,他们的家是一座建于19世纪的嘎吱作响的老房子
2.家的无限种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动物也有自己的家,家有很多种形式,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样的家才是我们最最珍贵的呢?
二.故事会方案
主题:家的多少种可能,想象中的家和现实中的家,除了人的家,其他动物的家是怎样的?
对象:3-8岁的孩子
地点,时间待定
义工:1-2名
开场:带小朋友们听《家》的儿歌,动动手,动动脚
问小朋友,刚才的儿歌里提到了家,小朋友们能想到什么样的家呢?带出绘本《家》
延伸活动:邀请6个小朋友,每位小朋友设定一个角色,爸爸,妈妈,我,或者弟弟,妹妹,爷爷,奶奶,表演在家里经常出现的一个场景。例如:吃饭的场景,出去玩的场景等
作者: 草莓香猪 时间: 2016-11-13 10:26
G01 薛媛
1.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故事会:手电筒看见了什么
主题:无穷的变化
时间:11月11日 19点
地点:梧桐树坑背村
对象:3-8岁小朋友,混龄
2.作品解读《手电筒看见了什么》
拿起手电筒,小男孩开启了一段妙趣横生的“夜游”,他用手电筒照亮了潜藏在林中的动物,跟随那只小小手电筒,一段妙趣横生的“夜游”瞬间开启:小蜥蜴从池塘爬上林地,树洞里的小兔子一眨眼跑到土堆旁,小动物们开始跟手电筒玩捉迷藏。静谧的树林开始歌唱,黑暗的草丛五彩缤纷,陌生的夜色光芒四射。小男孩不再孤单,不再惊恐,不再害怕,和小动物一起嬉戏玩耍。
光,那样明亮;友谊,那样温暖……
手电筒,黑夜,小男孩,小动物们,这些元素组成了一套这样富有诗意的绘本,似乎在夏日的黑夜里,由于温暖的光,小男孩发现了藏起来的小动物,小男孩好奇森林里的动物,可是小动物们呢,也同样对小男孩既有好奇,又有害怕,小动物们纷纷从树后探出小脑袋,小男孩走着走着,突然摔倒了,手电筒掉在了地上,小动物们捡起了手电筒,开始跟小男孩互动,小男孩立刻跟动物们热闹得玩了起来。
3.延伸活动
1)光影游戏,找一张纸挖出小动物们的形状,在黑的房子里用手电筒照亮,或者直接玩手影游戏
2)寻找宝藏游戏:首先在场地中预先藏好些动物的图片,然后画出一幅藏宝图,在讲完故事的结尾,可以告诉孩子们,这些小动物们藏在了附近,这里有一幅藏宝图,小朋友们可以按照藏宝图的路线找到这些小动物,邀请小朋友们加入寻宝的队伍。
4.活动记录
由于没有买《手电筒看见了什么》这本书,恰好家里有本苏西李的无字书《影子》,就用了这本书来进行故事会。
本来是邀请好几个小朋友的,可是却由于时间的原因,到场的小朋友只有一位,那也没有关系,只要讲好故事就可以了。于是就开始给这位三岁多的小朋友开始讲故事。
由于是无字书,所以就不能给孩子们设定太多的答案,主要让小朋友自己来讲出整个故事,首先给小朋友介绍影子的作者,苏西李,书的名字叫影子。
提问1.小女孩蹲在地上做什么?
回答:她在那里玩,
你想不想知道小女孩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想。
提问2. 咔嗒,黑暗中的一个声音,这是什么声音?
回答:是小老鼠的声音?是坏人的声音?是在家里?房间?
小朋友给出了好多个回答,好的,那我们往后翻,看有什么发生了,好吧。
翻到后面一页,哦,
提问3.小女孩站在了一个房间里,房间里有什么?
回答:有自行车,有扫把,有破的鞋子,巴拉巴拉说了一大串
整个故事讲述都采用引导孩子自己讲出来的方式,孩子看到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在故事后面小女孩拿着鞋子,挥舞双手影子成了一只大灰狼的样子,可是小朋友说那是恐龙啊,有恐龙的眼睛,可是我有很多次心里都在想那是狼啊,怎么是恐龙了呢?特别特别想去纠正,可是最终却被我忍住了,这本书就是一本引发孩子空间想象力的书,不能去破坏孩子的想象力。
到了后面,大灰狼因为撞到了书中间,头被撞疼了,哭了起来,小朋友说他为什么会哭呢?其他的小动物还有小女孩会不会安慰他呢。结果翻到后一页,小女孩和小动物就真的把大灰狼拉了起来,大家一起开始玩游戏,玩得很开心。
正玩得开心,一个声音传来了,“吃晚饭了”
提问:谁在喊呢?
回答:不知道啊,
问:是妈妈吗?
答:不是
问:为什么?
答:妈妈会喊“吃饭了”
故事结束后,我们玩了光影游戏,带着她做了预备的延伸活动方案一,我们玩得很开心,用手电筒照了很久。最后结束她要回家了,说下次我们还一起玩啊!
作者: skyheart99 时间: 2016-11-14 12:04
B02 吴媛
《菲菲生气了》故事会
最近幼儿园里经常有小朋友因为玩具、工作而吵架、闹情绪,于是找到这本《菲菲生气了》,来引导孩子们发现自己的情绪,找到表达、宣泄情绪的方法。
1.主题选定:情绪的发现、表达和宣泄。
2.挑选绘本:《菲菲生气了》
3.时间:10月19日 上午9点40分
4.地点:深圳市南山区鼎太风华小区宝贝U家幼儿园
5.面向听众:3-6岁小朋友
6.流程设计:
人员安排——
主持1人:吴媛
摄影1人:甜甜老师
维持秩序1人:Lily老师
开场问答——
小朋友们了解吗?我们平时有很多情绪宝宝藏在我们的身体里哦,你发现他们了吗?比如:现在我很开心,那你是开心呢?还是伤心呢?还是……生气呢?小朋友们纷纷回答现在很开心,然后我问:那你们有没有生气过呢?因为什么事情生气呢?有的小朋友就回答:别人抢了我的玩具,我就很生气。我说:哦~原来别人抢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气呢。那我们看看,菲菲的玩具也被抢走了,她是不是也很生气呢?
故事讲述——《菲菲生气了》……
延伸阅读——
故事讲完了,请小朋友们说一下,菲菲后来为什么不生气了呢?你们以前生气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你觉得以后怎么做会让自己快快开心起来呢?
7.总结:
“情绪”这个概念在孩子们脑海里还没有形成,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情绪”,所以在说出这个词以后,要马上解释、举例,让大家对“情绪”有一个直观的感觉。并通过故事的讲述让孩子们了解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表现出来的,又如何宣泄掉的。在自己遇到类似的情绪问题时,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做法,让自己开心起来。
作者: 草叶 时间: 2016-11-15 19:39
故事会主题:爱的传递
故事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
故事妈妈:草叶
故事时间:2016年11月11日晚上8:20-8点50分
故事地点:宝安图书馆阅览室
故事听众:3-6岁孩子 5个
方案设计:
1. 游戏
2. 故事讲述
3. 故事延伸
活动记录:
像米菲老师说的,讲故事要讲自己喜欢的故事,而我可能就不太喜欢用这本书来做故事会,我觉得我驾驭不了这种情感类的故事会,我很难传递出这种亲情给孩子们,所以在故事会中我都没有过用这本书做故事会的冲动。
既然我们组选了这本书,我想不管怎样,还是尝试下吧。因为不想太正式,也因为工作的便利,趁图书馆闭馆的最后半小时,我决定给孩子们讲讲《猜猜我有多爱你》。
故事会开始前,我先带着孩子们玩了个游戏,从头动到脚。玩的过程中吸引了里面的小朋友,小朋友忽然间越聚越多了,好开心。
接着就和小朋友一起拿着书边看边讲,小朋友们总能猜到结局,原来是她们已经看过这本书了。这点我蛮感谢小朋友的配合的,中途她们都没有疑问或者说为难我,一直都是在配合我,知道最后才告诉我,阿姨,我看过这本书。再问下还有谁听过呀,基本都听过,原来只是为了配合我,忽然被深深的感动了,感谢这一群可爱的孩子们。
作者: SZ不倒翁 时间: 2016-11-20 21:23
A02 晓梅
1.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故事会:《变、变、变——自然篇》
主题:森林寻宝之~大变身
时间:2016年11月04日(周五)20:00-21:00
地点:家族故事会
义工:晓梅讲述,小姨摄影
对象:3~6岁混龄小朋友 7人一、作品解读:《变变变》系列,是一套还没有上架的书。在工作坊看到这书时,就悄悄的上各电商网去搜寻。当时我们组提出的方案是:3-6岁,认为此书比较低幼。但是秋雪老师给了我们建议,虽然是低幼,但是内容丰富。年龄可以4-9都没有问题。书的内容看似简单,实则脑洞大开。适合玩游戏,玩出花样。
二、活动重点:通过一个点,变出一个面。培养孩子的想像力。
三、活动方案:
1.暖场:手指操作。小手指大舞动。
2.故事的讲述:选择了熟悉的宝安公园为坐标,用手机当手电筒。然后带着我们的满怀期待的心情去寻找的宝贝。
3.故事延伸:选一个图案,让小朋友自由发挥变身。
4.活动对象:3-6岁小朋友
四、活动记录
这是一群比较熟悉的小朋友,有点担心自己控制不住场面,怕小朋友会跑,玩玩具。但是当晚小朋友都很配合,认真的把故事听完。当我们拿起“手电筒”那一刻,小朋友们就开始HI了。我们会宝安公园干什么?我说:去寻找宝藏,还有我们明天的食材,就开始欢乐出发,我们下车来到了宝安公园的门口,“咦,我好像踩到一个什么东西了?低头一看,哦,是一棵蘑菇,我们把蘑菇放到我们的食材盒里,我们的食材盒,可不是一般的盒子哦,它是有魔法的,当当当,你们知道它现在变成什么了吗?”小朋友们都举起手,抢回答了。反复的循环这样的问答,当我们“寻宝”归来,我们收获的宝贝满满的,有美味可口的食材,还有“保镖”,“宠物”。小朋友们好不欢乐呀!最后大家开始才艺大比拼,看谁画得搞怪。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创意哦。我也收获满满——孩子的欢乐,笑容!
故事总结:
这场故事会,1.临时招集的小朋友,风险度比较高。2.简单的书,我们要深思,才能去做一场故事会。
作者: SZ不倒翁 时间: 2016-11-20 23:55
A02 林晓梅
提交指定绘本《家》的故事会方案。
一、作品解读:看到书的封面时,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千奇百怪的鸟世界》,书的封面画了形形色色的鸟巢。不同的是:这里除了鸟巢,还有更多的其它建筑及其它可以给动物栖息的地方。让我们了解更多的:家是什么?家是一座小屋,家是一座洋房等等 。不仅是我们有家,动物也有家。那你的家在哪呢?你爱你的家吗?
二、故事方案
1.主题:寻找家
2.绘本《家》
3.活动对象:3-6岁的小朋友
4.地点:公园
5.时间:1小时
6.义工:秩序义工1名,
摄影义工1名
讲述义工1名
三:故事延伸
寻找蚂蚁穴的,鸟巢,蜘蛛网,蜗牛,让小朋友了解不同的家
四:故事总结(待执行中)
作者: 阿霞 时间: 2016-12-7 14:35
E02 阿霞 故事会主题 《家》
绘本解读:
书的封面印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家:普通的房子,蜂巢,帆船,城堡,帐篷,车,蜗牛壳,鞋子,鸟窝,树洞,水里,月球------,挺意外的吧,你还能想象出什么样的家呢?书的封面就紧紧抓住了孩子的眼球,使他看到这本书就迫不及待的想打开一探究竟,到底这些家都是什么样子的,都是谁住在里面呢?他们的家里都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和我的家有什么不同?书里还会有那些家呢?又会演绎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去探寻吧!
翻开书,我们会看到大幅的图画,一个家仅一句简单的介绍是谁的家,然后通过一幅幅图,围绕一个个家,相信孩子的思维开始扩散了,去尽情想象每个家可能发生的一切吧!相信这些就是这本绘本的特色,引导孩子扩散性思维和无边无际的想象。所以这是一本很好的想象绘本。
乡间的房子,城市里的公寓,洞穴,宫殿,船,甚至是鞋子······它们都可以是家。那么,是谁住在这样的家里?铁匠、商人、艺术家、月球人······他们的家又是什么样子?你呢,你的家在哪儿?又是什么样的?
家,对我们大人来说,是牵挂,是责任,是归宿;家,对孩子来说,是安全,是自由,是幸福的港湾;家,对于动物们来说,是孕育新生命的地方。而家,对于不同的人,又有着不同的意义。
是什么让家相同,又是什么让家不同,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家,作者却赋予了它无限生命力!
媒体评论:作者卡森别具一格地描绘了从神话,亚特兰蒂斯的水下世界再到遥远的月球表面上形态各异的“家”,从视觉上既纯粹又深刻地丰富了“家”的内涵。
设计方案:
尝试先将这个故事单独讲给自家娃听。
导入:
我们的家在哪里?你最喜欢我们家的哪个地方?你还希望自己的家是怎样的?
1、封面:
你看到了什么?这些屋子分别是谁住的?(这是……的家,它的家是……)
2、预览全书,大致了解:你比较熟悉的是哪些家?说说这些家的 特点。
(乡下、小动物的家等)
3、你不太熟悉的家是哪一些?
(选择不太认识的家分别介绍)
4、你会分类介绍你感兴趣“家”吗?
比如:动物
比如:不同职业的人
比如:不同区域的家
……
5、你最喜欢怎样的家?
6、(实践)如果你来布置,你希望咱们的家做哪些调整?7、(实践)请你带上爸爸妈妈去户外寻找小生灵们的家,拍下来做个纪念。
作者: 家有臭屁宝 时间: 2016-12-13 16:25
作业:D01、徐海群 《梅尼诺》
方案:《梅尼诺》故事讲述+玩游戏
D组原本作业是《我好想你》,因个人对本书的感受原因,改用了其他,后续再补上。。。。。
近期工作忙碌而紧张,老师说班级的学业也紧张,没有时间空出来去讲故事,对《我好想你》这个故事纠结要不要到班级讲,纠结好久,因为老师给一次机会到班级讲故事不容易。。。。。。最终是在泽的生日会上讲了《梅尼诺》时间:2016.11.26晚
地点:麦当劳
9个9岁的3年级小学生,正巧这天泽9岁生日,一共有9个小朋友。泽和我商量,说我很久没去班级讲故事,那么就在他的生日会讲故事吧,正好邀请的都是他的同学,我想了想,答应了。
《梅尼诺》阿根廷作者:伊索尔(绘/著) 吴瑶 张明舟 译 于2016年8月北京第一版,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社
设想:孩子生日,有句俗话:儿的生日娘的苦日,也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曾经是“梅尼诺”,
当天,我带上了10本书,让小伙伴们先看看书,待大家全部到齐后再吃喝,大家都很准时到了,泽安排了小伙伴们吃东西,喝饮料,让我开始讲故事,他说一边吃一边喝,一边听着我讲故事,是一种享受,我娓娓道来。。。。。。作者是阿根廷,你们听说过阿根廷吗?你们喜欢踢足球吗?阿根廷有一支足球队,也蛮厉害的哦~
故事以压韵的诗歌开头,以颜色深浅更形象地让我们认识到事物的真实性,很快梅尼诺出再了,我就听到有小声音:
梅尼诺是外星人?
小BB确实挺烦的,就像我的弟弟,老是撕我的书,撕我的作业。。。
我妈妈肚子里的小妹妹好可爱的,经常踢我妈妈的肚子,
我不喜欢小BB,
我觉得小BB很可爱。。。
这些七嘴八舌,我告诉他们: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梅尼诺,没有声音了,继续听故事,梅尼诺来到这个世界是干什么的呢?
又开始了讨论:你们知道不知道有一种小生物叫:蜉蝣,生命只有2个小时?这个问题引出了一个笑话,泽和林研一起说,他们在学校的科谱书看到过,
蜉蝣不止2个小时的生命,幼虫时的生命时间不止2个小时,而是成为成虫后才只有2个小时,我被恶补了一次科普知识。
故事讲完,选择了9个孩子一起玩了猜数字游戏,就是一个小朋友想一个数字,1-100之间,让剩余的7个小朋友来猜,每人猜一次,由泽协助。
总结:
我认为开办一场故事会,首先要喜欢,再考虑听故事的对象,根据我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再想象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大致喜好,加上现场的环境氛围,我选择了《梅尼诺》,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它用一个突然而来的外星人,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会让你以为是外星人,其实是与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紧接着故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故事情节都让我们读者读到了自己,让孩子们了解到自己的成长过程,了解到自己,了解家人,接受身边人,接受家庭,接受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份中。
故事比较贴近生日会这样的主题,可是因为环境与准备不足,现场有些吵,一边吃一边喝不能专心听故事情节,没有跟随故事情节来互动,完全是一种自嗨的现象。
二、故事会方案
《家》设想与感受:刚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就想到我家里的2本书《房子》和《城市的改变》,我总是认为我家有的这本《房子》就是《家》这本书,或许冥冥中,我就是认定,家就得有房子吗?或者是在深圳呆久了,有家就必须先有房子?
首先看书的封面,就是各种各样的家,不同的人家的样子不同,不同的动物家也不同,不同的植物选择的家也不同,在故事会中,第一要让小朋友认识到各种各样的家,通过绘本上的图案,认识到不同的家,再通过让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的家是什么样的,再回忆自己看到过,听到过的,想像中的家是什么样的?
其次:和小朋友们聊聊:我们为什么要有家?为何不同的人,家在不同的地方?家里有哪些人? 家这个字为何这样写?让小朋友们对家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概念。
另外:我还会选择把《房子》这本故事给小朋友们一起讲读,让小朋友通过对《房子》这个故事的认识,深入了解到家的变化,人员的变化,城市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家的影响,再将《城市的变化》这一本书作为推介给现场的小朋友,回家自己延伸。
最后让每一个小朋友画一画心目中的家是什么样的,有哪些人,摆放什么物件,会不会养宠物等等。
人数:10个小朋友或者是1-3年级的班级
年龄:5-9岁
讲述形式:搭配PPT,准备彩笔,画纸,
义工:故事义工2个,摄影2个,
作者: 风轻云淡 时间: 2016-12-13 20:01
B05 徐佳
《家》故事会方案
主题:不同的家
绘本:《家》
参与人员:5-7岁小朋友
地点:小区花园
道具:纸,画笔
时长:1小时
义工:
秩序义工1位:负责签到指引及现场秩序维持。
拍照义工1位:负责现场拍照
开场:玩一个小手指游戏,向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和三叶草故事家族
故事讲述:引导小朋友观看绘本中不同的家
延伸活动:带领小朋友观看小区里有那些不同的家,里面住着哪些人或者生物。喜欢的可以自己画出来。
作者: Emee 时间: 2016-12-13 23:01
B04 谭剑莉
《打瞌睡的房子》
对象 3-6岁左右
地点: 万科营地
1. 活动记录
我是第一次在营地里讲故事,里面的小朋友我都不认识,当然小朋友也不认识我,于是在我坐在凳子上等其他小朋友一起听故事的时候,我故意跟其中一个看起来很内敛的小男神玩游戏,我的游戏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游戏,当我的脸转过来蹦一声的时候,我要求他做一些表情动作。一开始我问他希望做怎么样的表情,他说他喜欢做一个微笑的表情,于是我们开始玩了几次,他都很腼腆的露出害羞的笑容,于是我要求他下次我转过来的时候要大笑,他还是露出腼腆的笑容,我只要改变策略,让他做一个惊悚的样子,这样他的表情就丰富了许多。我跟他玩了几分钟的时间里,有些小朋友呆坐一盘,有些有朋友不愿意听故事,专注于他的绘本书里。反思下,是否需要全部小朋友都参与其中,还是让乐于听故事的小朋友参与了?
为了让大家彼此熟悉,我与他们玩了一个昨天刚从果妈里学到的互相认识彼此的游戏:我是A, 旁边的B 说我是A旁边的B, C紧接着说我是A旁边的B旁边的C…..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认识彼此的游戏,我一下子就记住他们的名字。不过有时候还是会忘记他们的名字,还好有布瓜温馨贴纸,她在每一个小朋友的身上都贴有小朋友的名字jia
故事的讲述过程
这是一个重复性的故事,里面的内容很多都是重复的,所以我特地在讲述的过程中降低。在看到第二页的时候,我让小朋友们观察书里到底有几个任务,很多小朋友都找到奶奶、小男孩、小狗、小猫,其中的小跳蚤被里面最大的小朋友找到了。于是我告诉他们这书里的每一页都有这个有跳蚤,然后后面的故事里小朋友就开始热衷地寻找小跳蚤,甚至一度一些有小朋友涌到我前面寻找跳蚤。
故事讲完后,我问小朋友知道不知道跳蚤最后跑哪里去了。然后神秘地跟他们说跳蚤就在我的手上,然后跟他们玩了一个跳蚤游戏。如果跳蚤跳到他们身上,那他就动身上的某个部分。对于大一点的小朋友我则要求他们如果跳蚤条到他们身上的某一个部位,他们要做与我部位相反的方向。有一些小朋友就很热衷玩这个游戏,另外一些有朋友则似乎对热衷。
总结:
1 如果挑动一个内敛人的热情,适合还需要再学习学习
2 如何控场一个需要继续学习的过程。。
作者: tesitata 时间: 2016-12-13 23:31
D03 丸子(王萍)《田鼠阿佛》线上共读-故事会方案
主题:线上共读
时间:2016年10月29日
地址: 公司内部童书共读群
绘本: 《田鼠阿佛》
参与人员:组员
讲述人:三叶草故事妈妈丸子
活动流程:
1、开场先介绍一下李欧李奥尼这位图画书作家和他较为知名的作品(3-5分钟),询问大家是否了解作家,从而引出作品。
2、介绍一下李欧李奥尼的简要情况和主要作品,借此了解一下听众对李欧李奥尼书籍的阅读程度,以便控制讲述的节奏。
3、引出本书,进行故事分享(20分钟)讲述封面,封二,正文。
4、延伸思考,绘本给我带来的思考有哪些?
三、总结
改善:控制好时间,不要过长,40分钟左右。
不足之处:由于绘本是拍照发送的,不是很清晰,下次争取搞线下交流共读。
作者: 潼羽妈 时间: 2016-12-14 00:02
E07 江瑾娟
《猜猜我有多爱你》故事会方案
主题:爱的表达
时间:待定
地点:社区
对象:3-6岁
人数:6-8人
道具:大海、大山、大树、星星、月亮等图片,粉色爱心卡
一、 作品解读:
爱是什么?如何去表达爱?如何去感受爱?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图文并茂地为大小朋友们描绘出了难以表述和衡量的一种感觉---爱。
作者山姆·麦克布雷尼,原本是个教师,喜欢为患有阅读障碍症的学生写故事,他一生创作了50多部作品,《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他创作的第一本书。而这个“两只兔子的对话”居然还是真实的,“其实源自我和儿子的真实经历。在他小的时候,我们两个讨论有多爱对方,就用手比画着,爱你到门那边啊,爱你到外面的花园啊。后来要画绘本了,就用了自己的这个故事。”山姆还透露了一个细节,“最早根本没有想到要用月亮来衡量爱的,实在是能表达的肢体语言都用完了,只好用更庞大的星体位置来表达。是个巧合而已。”
故事中,大兔子和小兔子用身体语言、动作比划,相互表达对彼此的深深亲情,每一次的比拼中,小兔子都败下阵来,一次又一次的比划中,小兔子一次又一次地被自己的爸爸(妈妈)所震撼,原来父母对自己的爱远远超过了小兔子自己对父母的爱,这种想法透过画面,也穿透进阅读故事的孩子们心中,这是一次没有真正输赢的比划,因为在彼此的动作比划与语言表达中,小兔子与他爸爸(妈妈)都相互传达了对彼此的爱,同样,也感受到彼此的爱,这就够了!
二、开场:
一直很喜欢米菲老师的《从头到脚》开场热身游戏,于是这次也准备采用这个绘本作为开场。
三、故事讲述:
1、展示封面,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看谁的发现最细致、精妙。(孩子自由说说发现了什么。)
2、翻开扉页:看,它们来了! 猜猜这两只兔子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我们赶紧跟着它们一起跳进故事吧!(让孩子们跟着做出跳跃的动作)
3、 讲述故事: 小栗色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紧紧地抓住大栗色兔子的长耳朵不放。(猜:小兔子为什么抓住大兔子的耳朵不放?)
他要大兔子好好听他说。“猜猜我有多爱你。”他说。大兔子说:“喔,这我可猜不出来。”小朋友,你们来猜猜?小兔子是怎么做的呢?
“这么多。”小兔子说,他把手臂张开,开得不能再开。大兔子的手臂要长得多,“我爱你有这么多。”他说。嗯,这真是很多。“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说。“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大兔子说。这可真高,小兔子想,我要是有那么长的手臂就好了。小兔子又有了一个好主意,他倒立起来,把脚撑在树干上。“我爱你一直到我的脚指头。”他说。大兔子把小兔子抱起来,甩过自己的头顶,“我爱你一直到你的脚指头。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小兔子笑着跳上跳下。我跳得多高,就有多爱你。”大兔子也笑着跳起来。
故事讲到这里,你知道小兔子用哪些方式向大兔子表达了爱呢?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兔子呢?你从哪里感受到了?
是呀,小兔子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你们肯定也非常非常的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那么,你来帮助小兔子想象一下,接下来,它还能用什么方式来表达爱?
接着翻开书,继续讲述,让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小兔子和大兔子还有什么方式去表达彼此的爱。
四、 延伸:
兔爸爸(妈妈)真的很爱小兔子,在生活中有没有像兔爸爸(妈妈)一样爱你们的人呢?他们是怎么爱你的?
说一说,对爸爸妈妈的爱。
出示大海、大山、大树、星星、月亮等图片,请小朋友们选择其中一张图片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达对父母的爱。(视现场小朋友的年龄,低龄段的孩子如还不能表达,可以让他们画画表达)
小结:小朋友们这么爱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会用这么多的爱来爱你们哦。
生活中,除了爸爸妈妈爱我们,还有爷爷奶奶、老师和同学,老师和小伙伴也很爱你们,那我们也来表示一下对老师和小伙伴的爱,我们可以大声地说出来,那除了大声地说,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自己很爱老师和小伙伴呢?记住,爱是需要表达的。
制作“爱心卡”,向最爱的人表达自己的爱。
今天我们知道了表达爱的许多方式,可以用语言,可以用动作,可以画下来,就让我们把爱送给更多的人,让全世界处处都充满爱!
作者: Pauline 时间: 2016-12-14 00:13
赶时间d,马上贴内容d
1.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2. 提交指定绘本《家》的故事会方案。
作者: aya93 时间: 2016-12-14 16:24
作业:
1.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作者: aya93 时间: 2016-12-14 16:29
《家》故事会方案A06 Aya
提交指定绘本《家》的故事会方案。
一、作品解读
你的家在哪里?城市里的公寓、巷子深处的老院子、乡间的一座房子,还是海边的小屋……
关于家的模样,除了那些温暖而熟悉的记忆,你又曾有过怎样的幻想?
这些神奇而美妙的家,有没有一个打动你?
“家”有无限种可能,城市里的公寓、印第安人的棚屋、海底宫殿、洞穴、船,甚至是鞋子……它们都可以是家。
把这些千姿百态的家画在了一本绘本里,名字就叫《家》
作者:卡森•埃利斯,
出生于加拿大成长于纽约,和乐队主唱相恋,住在乡间。从小到大,她搬家的次数非常的多,她对家的理解是如何呢?
在埃利斯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家”的无限种可能。她把自己的家和生活画进了《家》中,埃利斯的丈夫科林是“十二月党人”乐队的主唱,一年里他们一家总会在巡演巴士上度过几个月。在这幅画中,车窗边的孩子就是她的儿子汉克和米洛。“我觉得睡在巴士上很神奇,深夜里你躺在巴士的床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从眼前飞逝而过,第二天又在一个全新的地方醒来。”这正是埃利斯一家真实的生活。
埃利斯对俄罗斯文化很感兴趣,所以她在书里画了俄罗斯老奶奶家温馨舒适的厨房,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片丛林,远处的小山丘上坐落着一个教堂。
在最后一页,埃利斯画下了自己的工作室,《家》从这里诞生,在这里结束。工作室是埃利斯最喜欢的地方,它有点像树屋,有两扇很大的窗户,光线很好,窗前的大木桌是她亲手做的,而那把椅子从埃利斯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起就伴随她左右了。
在《家》中,倾注了埃利斯对家,对家人,对生活深沉的爱,这本书就像她写给“家”的情书。
家的故事,其实就是人的故事。
二、故事会方案
主题:剪出你的《家》
绘本:《家》《剪面包的男孩》
参与人员:4-6岁小朋友
地点:社区广场
道具:剪刀,彩色卡纸、胶棒,彩笔
时长:1.5小时
义工:
秩序义工1位:负责签到指引及现场秩序维持、延伸协助。
拍照义工1位:负责现场拍照、延伸协助
(一)导入
1、“家”字百科释义 [ jiā ]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
2、“家”主题歌曲导入
拿起这本书,当年的潘美辰《我想有个家》的旋律绕耳,
我想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时候
我会想到它
给陆娃子讲这本故事,她告诉我,老师教她们一首歌《我有一个家》
我有一个家 幸福的家
爸爸妈妈还有我从来不吵架
爸爸去挣钱 妈妈管着家
三人相爱一样深我最最听话
我有一个家 快乐的家
爸爸妈妈还有我常一起玩耍
爸爸的主意大呀 妈妈管着他
我们三人一条心什么都不怕
决定了,这本《家》就用这首我有一个家的儿歌开始讲述吧
3、开场:
给孩子们分发三叶草贴纸,认识名字,介绍会讲故事的“草精灵”,引出“三叶草故事家族”介绍。唱诵《我有一个家》儿歌。
4、故事讲述
故事讲述过程中启发孩子想象自己不同的家,开展脑洞去想除了人类外动物植物玩具书本衣服生活用品都有自己的家,尊重“家”的界限,自然保护、物品归位的小引导。
《剪面包的男孩》给孩子留出想象空间,自己手中的剪刀剪出自己想像的世界,
5、延伸游戏
给孩子工具,设想制作不同的“家”,你手你心剪贴出你自己的“家”,注意协助,和剪刀安全。
作者: 天静 时间: 2016-12-16 01:11
作业:
1. 完善本组工作坊中的故事会方案,并进行一次故事会实操。每个人提交自己最终的方案、故事会总结。
2. 提交指定绘本《家》的故事会方案。
《家》故事会方案,绘本解读,请参考爱心树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eea4a60102wemy.html
故事会主题:家是我温暖的港湾
故事绘本《家》
故事妈妈:天静
故事地点:奥海城柏景湾会所
故事听众:4-9岁孩子
时间:(60分钟)
方案设计
开场暖身:指出各种小动物的家,引申到我们的家,让小朋友描绘自己的家。
故事讲述:
1、只要是读图,认识各种各样的家。
2、设想这些家,家庭成员有这样那样肯定,他们可以在家做什么?
3、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想家给我们什么支持?
4、最后总结出自己想要的家
延伸:画一个自己心中温暖的家
欢迎光临 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https://www.3yecao.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