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标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初级班 H组】第二课作业 [打印本页]

作者: 皮皮兔    时间: 2018-4-3 13:16
标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初级班 H组】第二课作业
请 H 组学员在此跟贴交作业

作业要求:
   每次讲座后按导师要求提交作业,合计不少于400字。作业提交截止时间为下次讲座前一天。
   例:第二课3月31日,第三讲4月14日,收第二课作业的截止时间就是4月13日24:00。过后可以继续提交作业,但会扣0.5分。

作业格式:
第一行:学号姓名草籽名(切记)
第二行:作业正文


2018三叶草故事妈妈学院初级班第二课:
3.31周六 20:00-21:00

第二课 重新思考什么是好的阅读

第二课作业:
阅读星星老师的文章《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http://3yecao.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5652&extra=page%3D1,写一篇读后感,字数400字以上。作业提交截止时间为下次讲座前一天,即4月13日24:00。作业按时提交满分3分,迟交2.5分,不交0分。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作者: 龙儿    时间: 2018-4-3 15:50
H12 龚小林
关于如何让阅读回归生活,我阅读完星星老师的文章之后,真的是如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我家的大女儿今年9岁,从0岁起,我们开始绘本的启蒙,孩子大概在5岁多6岁的时候,突然过渡到了桥梁书,不到一年的时间,可以自己阅读章节书了。时间过的非常快,在孩子小时候我们会在每次阅读绘本后分享一下彼此喜欢的部分,有哪些人物和情节给你的印象特别深,为什么喜欢这部分?算是读后感吧,所以我和孩子的距离非常近,但是孩子大了以后,我这一方面明显的做的不足。
她的阅读速度非常快,以至于我怀疑她是不是在走马观花,是不是就随便翻一下就算了?到底看懂了多少?还是压根没看懂?因为2-300页的书,一二个小时就翻完了,5/600页的,也就是一天的时间,以前我会为了和她沟通书里的细节,了解她阅读和理解的情况,我会想办法阅读一下,但是她这速度我实在是赶不上,实在是没办法,我就在网上搜一下这本书主要讲的什么,说来实在是太惭愧了,孩子却每次可以和我聊上几句,有的甚至还有自己的不错的观点和想法,再问的多了,孩子就说,妈妈你想知道你怎么不自己看啊。。。
这就让我进入了一个胡同,看完了,一定得说点什么,一定理解了点什么,一定是吸收到了书里的什么,不然,看了不是白看了吗?这种心真的是太功利了,对于孩子而言,看了就是看了,跟着书里的主人公一起笑了一起怒了一起哭了,这就是享受了阅读带来的快乐了。完全没有大人的这种功利心,看了,这书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有时候孩子根本说不清楚和明白,只是知道某个片段某个情节特别的打动自己,仅此。
同一本书,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阅历读起来一定是不同的感悟,孩子现在还小,对很多事情的看法远不如我们想像的那么完美,所以一定要静下心来,让孩子看,想看什么看什么,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而不是每次看完了都要汇报中心思想和文章大意。
另外就是主题阅读,这个观点我从来没想过,以后会尝试一下,看看孩子的反馈怎么样,太谢谢三叶草和星星老师了,希望有机会能加入百班千人组,让孩子由会读提升到会写,毕竟现在要引导孩子落笔,也是个技术活啊。。。
作者: 糖小果    时间: 2018-4-9 00:09
H27姜桦

读星星老师《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有感



        俗话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咋一看,这句话好像是在说老师与学生,其实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里。因为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这话一点也不假!就阅读这个事而言,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你爱玩手机,孩子一定也对手机爱不释手;你爱看电视,孩子一定也对电视恋恋不舍;你爱看书,你也一定有一个爱看书的孩子。

        给孩子一个爱看书、爱阅读的好习惯,比任何一样教育投资都更便宜,但比任何一样教育投资都更受益终身。

        孩子开心的时候、难过的时候、委屈的时候、愤怒的时候、无聊的时候,都可以看书。

        书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严密谨慎的思维能力、进退有度的社交能力等等。

        我们希望孩子慢慢成长为独立的人,有自信、有担当、有责任心、有能力、个性开朗、会交朋友......只要他爱阅读,会阅读,这些他都能做到!

        《未来简史》里说,未来,人最重要的是拥有学习的能力!

        那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慢慢地陪伴和培养我们的孩子,通过阅读,拥有学习的能力。

        我一直坚信,当我们懂得足够多,我们才能更好地去选择适合我们的生活。让阅读带我们走进全新的生活,全新的世界吧!  

        孩子,来,我们一起去看书!




作者: 南宁wql    时间: 2018-4-9 11:02
H16王琼琍.广西南宁
2018三叶草故事妈妈学院初级班   第二课

《让阅读回归生活   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读后感

读了星星老师的《让阅读回归生活   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很有感触。
已经不记得,自己认真地、完整地读完一本书,是多久以前的事情,读的又是哪一本书,阅读已经离我太远太远,空洞的脑壳里,只省下了柴米油盐……
曾经以为,所谓的阅读,就是买本书给孩子自己看或者读给他听。但怎么做才是有效地阅读,如何给孩子选书,进行主题阅读更是没有想过的事情。听了星星老师的课,我才知道,我们的阅读是多么的随性和盲目。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爱上阅读,我们穷极一切办法,唯独忘记了自己,这个最坚强有力的武器。“希望孩子做到的,你自己也要做到”,星星老师说得太对了,最好的陪伴,就是做好引领。生活中,我们有太多工作忙、没时间等等理由和借口,将阅读拒之门外。从今往后,作为父母,我觉得自己首当其冲的就是做好引领示范,拿起书,让阅读回归生活,让我们的生活书香四溢。如果可以,我也愿意做一个阅读的推广人,不仅改变自己,也能够影响和改变他人,努力将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作者: yanlai530    时间: 2018-4-10 09:04
H02 吴燕来
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 ,阅读成为 一件非常奢侈的事 情, 论是在地铁上还是公交上,还是在家 的沙发上, 无论是家 还是 朋友,  都是永远抱着手机和PAD。 互联 给我们带来 类似于快餐式的信息灌输, 不是类似于以前抱着金庸和古龙的小说,幻想  是 名侠客。 或者是抱着老舍的茶馆,村上春树的书,站在作者的角度去 体会。快餐式的信息灌 ,让我们失去思考的能力。
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思想独立的个性的人,家长应该和孩子们一起遨游在书本的海洋,和孩子们一起去探索世界。家长应该身体力行 , 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孩子们的路其实是我们帮他们走出来的,家长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
在我认为,阅读其实没有太多的技巧,你们会发现,小说和书本里的场景会不容易忘记,会深深的印在你的脑 中,甚至是一辈子 。然而看过的电视,看过的电影,看过的今日头条,可能明天就忘记 。只有读过书的 才知道为什么说少不读水浒。
对于阅读习惯,我认为,没有目的的性的阅读,随性的阅读,杂乱的阅读反而能够让孩子们认识更多的事物,反而能够发现他喜欢的东西 ,养成阅读习惯。
那么主题阅读呢,是在一系列相关的阅读之后,孩 们会发现 对某 类的主题, 比如地理,历史,旅游,科学更加感兴趣,那么,在此之后,增强对这 类主题的阅读,能够加深孩子们对某个专业的兴趣。能够让孩子们加深对该领域的探索。
另外就是阅读氛围,在学校,我们没有办法去控制,或者去影响孩子周边的朋友对阅读的兴趣或者爱好。做家,能够做到的就是家长和孩 子一起创造读书的氛围,培养读书的爱好,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最后,我个人认为,阅读方法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能让孩子读完就结束 ,没有去思考,要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作者: psjkxw    时间: 2018-4-10 15:23
H01    谢薇
读《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有感
      认真看完星星老师的这篇文章,感触很深,依然记得开学前在草籽群看到“地铁里的彩色阅读”活动照片时的感动与敬佩。
      文中星星老师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坚持躬身示范,让阅读成为每天的必然。
      2、秉持每月精读,让阅读技巧得以落地生根。
      3、奉持主题阅读,让研究促进可持续性阅读。
      4、支持伙伴阅读,让阅读拥有最活跃的群体样态。
      细细回想自已的成长之路,在进入职场之后,除了专业书籍,很少静下心来去好好读一本书,直到小生命的到来,才开始为解决问题而阅读各类育儿书籍,女儿6个月起我开始每天给她读绘本,在绘本世界里,我们跟着一起开心、一起难过,开心时我们乐得在床上打滚,难过时我们相拥而泣,其中的美妙无法用言语表达,就这样日复一日,我收获了一枚名副其实的小书虫。关于精读,我自已有着切身体会,去年跟着书友一起进行了3个月的共读活动,每月一本书,书友们每天在群里分享自已的阅读感受,或是触动自已的某句话、或是在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及自已的处理方法。周末在群里分享读书笔记或者思维导图。遇到疑惑或针对案例大家进行讨论。通过这个共读活动,自已对书本的理解和内化远远高于自已之前的泛泛而读。但在孩子身上,知道要做,却不知道如何做,希望通过学习能够有所启发。主题阅读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观点,听完星星老师的讲述,心里跃跃欲试,我想先从兴趣入手,结合生活,带领孩子开展主题阅读,多元化、多层次地开拓孩子的思维,让孩子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她所喜欢的事物。
      在这浮华的年代,让我们关掉电视、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阅读吧!让阅读点亮我们的生活。

作者: baby猪    时间: 2018-4-10 23:16
学号:H11 姓名:叶秀媚 作业:《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心得体会 阅读无处不在,生活中离不开阅读。阅读能使人成长和进步。阅读不分年龄,从0岁—99岁都可以阅读。学到老,活到老。阅读并不是仅限于书本上的内容。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去了解阅读。阅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轻松和欢乐,这些充满新鲜活力的文字和美丽的画面,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故事中主人公鲜明的个性、故事情节的起伏,还让我们领略了经典的魅力。自从上次听到了星星老师专题文章后。感触非常深,收获许多。阅读能够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养成阅读习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榜样。首先给孩子一个阅读的环境。我们家有几个大大小小的书架,摆着有一两百本各种各样的书籍。 家里两个大小宝都喜欢看书。大宝已经上小学六年级,喜欢看一些沈石溪动物小说,柯南侦探小说散文和名著。小宝一岁多喜欢看的书是拉拉布书和发声动物叫声书以及有洞洞书。给孩子选书也要适合年龄段,才能理解故事内容。正真起到理解故事,扮演故事,绘本故事的作用。 个人认为:阅读没有捷径也没有太多技巧,阅读是一种习惯,是一种阅读氛围,是一种自觉。读好一本书,深深挖掘下去,就能寻根求源,探得其中之奥妙。这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
作者: 芮芮妈妈    时间: 2018-4-11 22:46
H26 程娜 读《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有感    去年一个偶然机会了解到了百班千人计划,当时还想如果一个学生能在这样的班级里读书,跟着这样的老师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今年加入三叶草,听到星星老师的分享才知道原来这个计划就是星星老师在推进的,觉得自己也很幸运的,能够听到星星老师这样一节课《什么是好书》以及《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好文章。星星老师让我想到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的雷夫老师,因为自己是一名幼儿教师,看到这本书真的很受鼓舞,梦想着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老师,可同时又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在知道“百班千人”的计划后,突然间发现,原来可以以阅读为抓手,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的日常。于是我开始在班级里开展鼓励亲子阅读的活动,比如读书阅读积分制活动,还有图书漂流活动,定期举办故事会等,也取得了一点点成效。去年带着孩子去了一趟日本游玩,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领略了日本的文化,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看到很多日本人在乘坐地铁时会选择看书,胡适先生曾说过,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需考察三件事,其中第三件就是看他们怎么利用闲暇时间。从地铁上看书这件事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民族会越来越强大了。而星星老师他们在做的正是这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我能做的也是去读书,影响我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亲子共读,去影响更多的家庭。
作者: xinhua_07    时间: 2018-4-12 12:29
H22,  谭新华   读《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有感
听完星星老师的讲课,又增加了更多阅读方面的知识,自己又有了小小进步。阅读是人类成长进步的阶梯,阅读不分年龄可以随时,随地的阅读.阅读不但学习了更广泛的知识而且从中让我们动脑分析和理解.
        星星老师针对阅读讲到以下几点
         1.阅读并非万能,但没有阅读也是万万不能的
         2.必须站在不同角色选择不同的书,让阅读者吸引兴趣,像幼儿小儿童就需要选一些精美的图画书,不能让阅读成为枯燥无味的
         3.读书的目标和计划性,制定方向才能有所收获.
         如何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的习惯,坚持阅读,只有自己以身做则,孩子才能很自然的将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如何让阅读成为习惯就像星星老师说的
         1.阅读链接主题,比方说春天以花为主题开展阅读
         2.阅读链接亲子,阅读还可以增加亲子的亲密情感
         3.阅读链接伙伴,阅读可以接识更多的群体和小伙伴
         4.阅读链接日常,让我们的日常都有阅读陪伴,每日必有阅读
在这个新时代,文化知识,文化素质不断提升时代,阅读感染更多的人,让阅读伴随我们快乐成长,进步,摸亮到我们的自然生活。
         
作者: AnnaZhang    时间: 2018-4-12 17:56
H05  张瑜  AnnaZhang     
3月31日那天听了星星老师的讲座,又拜读了他公号的文章《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其实最令我吃惊的是星星老师的身份,他居然是传统小学的语文老师!在这个补习成风、应试为主的时代下,星星老师无异为一股清流啊,希望这样的清流能够汇聚成为大海,推动中国应试教育的改革。就象三叶草的草籽,迎风飞扬,在广袤的天空下播撒下无数的种子,生根发芽,让大地变成生机勃勃地绿画卷。

星星老师在他的文章中阐述的观点和作法我都是认同的,身教大于言传,就是要处理好说与做的关系,父母要有行动力,当父母给了孩子读书的环境,父母自身喜爱读书,喜爱给孩子读书,把读书纳入为生活的一部分,孩子的读书习惯自然会养成,这是一个自然习得的过程。不过如何选书,如何从点式知识的获取到体系化知识的获取,这就不是仅仅靠一个家庭就能完成的了,必须有学校,有社会,有政府参与进来。星星老师创办书友会、彩色阅读教室,推动地铁里的彩色阅读,还有三叶草的成立,无一不是为着这样一个目标而努力。

为什么要阅读?之前看过一个段子,大意是说画面里一大群鸟,不读书之人会说“看,一大群鸟!”而读书之人则会说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般优美的句子。阅读不仅会拓宽视野,让身在内,而心已在外,阅读还会带来美好的感受和更多的经验与勇气。所以,读书吧!Everybody

作者: 梁小熙    时间: 2018-4-12 22:31
H23 李红梅       读星星老师《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有感         毕淑敏曾说:"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孩子是做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会模仿、复刻爸爸妈妈的行为和习惯,你怎样去做事,他就会怎样。如果孩子不爱看书,做父母的首先要检讨自己。如果自己每天晚上吃完饭看着电视,玩着手机,从来不看书,却要求孩子看书,这可能吗?为了培养小孩的阅读习惯,我的大人也需要放下手机陪他们一起阅读。        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提高孩子专注,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尤其提升孩子视觉学习能力。在幼儿阶段,家长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时,不能有功利心,尊重孩子选择图书的权利。我们大人会走进“阅读等同于识字”的误区,经常只关注书的知识点,并以提问方式检查孩子是否掌握或对孩子提问说, 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样会导致孩子失去阅读的兴趣。”对待我们家哥哥阅读时,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功利心,认为阅读就是增加识字量,这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r失去阅读的乐趣。      不记得上一次我静静的读书是什么时候了,壮壮基本能坚持每天阅读,因为阅读已经成为他生活一部分,就如吃饭睡觉一样。在阅读方面我确实需要向孩子学习,制定好阅读计划,争取两个月读一本书。
作者: 66760353tll    时间: 2018-4-13 00:25
H20 谭莉丽 读星星老师《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有感 阅读是一种习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觉得家庭的阅读氛围很重要,想要孩子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就是需要我们父母以身作则在生活中去引导,我个人认为阅读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能教孩子的东西非常有限,只有交给他们方法让他们懂得自己去图书中寻找答案才是最好的方式。这个方法需要我们家长引导,从小亲子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家两个孩子大宝6岁,小宝5岁了我觉得我们是从他们有认知开始就在有意识的引导他们阅读小时候的认物品认颜色都是从课本上开始的,生活中的很多东西我们也可以在书中找到,包括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习惯我们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他们知道,这就是让阅读和生活相结合了,这样的阅读也会更容易让孩子接受,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图书馆非常人性化环境也特别舒适也是我们日常休息读书的好去处,包括每年都有读书节这些活动,更能带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我们的阅读越来越生活化,这样的氛围也更能影响我们的下一代爱上阅读,中国本来就是一个文化古国,当大家都把阅读融入到生活中,当作一种习惯那么整个国家的国名素质也会有明显提升,现在的社会都非常的浮躁,非常需要这样的环境来熏陶,所以我非常支持把阅读融入生活,用阅读来影响我们的时间。
作者: ic520    时间: 2018-4-13 09:41
   H06  陈玲   
        认真读完星星老师的这篇文章,感触甚多,这就是我苦苦寻找的阅读“良方”。随着手机、视频充斥我们的生活,我们中大部分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静下心来捧书阅读。过多的速食文化使我们日益烦躁,更谈不上沉下心来回味思考,与作者开展思想碰撞。
         星星老师在文章中阐述了几个阅读技巧:
         1、坚持躬身示范,让阅读成为每天的必然。
         2、秉持每月精读,让阅读技巧得以落地生根。
         3、奉持主题阅读,让研究促进可持续性阅读。
         4、支持伙伴阅读,让阅读拥有最活跃的群体样态。
        而这四条正是我现在所缺失的。
        一直都知道阅读是有力量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也会受益终身。所以从孩子六个月大时,我就开始引入绘本阅读。每次早教课堂,也很注意观察学习老师的阅读技巧及引导方法,刚开始只能依样画葫芦,经过一段时间磨合期,我们两个发展出我们自己的绘本演读方法,我相信悦读在我女儿心中已是生根发芽。但我却大大忽略了躬身示范的作用。记不清自己多久没有静下心来阅读,却宁愿将每天忙碌过后的清闲时光,花在刷朋友圈、看娱乐八卦上。我们希望孩子爱读书,多读书,自己却沉迷娱乐,这是很矛盾的事情,所以,我也要开始放下手机,捧书而读,希望带动女儿继续悦读,让小树一天天成长。
        每月精读和主题阅读都是我以前所没想到的。我们的绘本阅读都是随性的,她想读哪本就哪本,有主题阅读可以把相关的书籍进行连接,可以碰撞出书籍间的火花。精读能引起思考,去聆听作者最深处的想法。听完星星老师的介绍,我特别感兴趣,希望从她最喜欢的恐龙书籍入手,开展主题阅读,走到书店,图书馆,寻找与恐龙相关的绘本,让孩子在更深入了解喜欢的事物的同时,能进一步开拓孩子的思维,扩大视野。
        星星老师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当初选择的结果,就像林中路,你选择走哪一条,就会遇见哪一样人生。如果你想拥有更好的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为何不去选择一种更好的姿态?同是地铁里的低头族,捧书而读和玩着手机,两种样式,两样人生,不同的选择,会让你成为不同的人,只不过,前者会让你长成你更喜欢的样子罢了”。是的,既然有更好的选择,我们为什么不做呢,从现在开始,从我开始,抛下手机,沉心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 小语妈妈    时间: 2018-4-13 10:22
H17赖香
读周其星老师《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有感:
       星星老师的文章主要阐述了四个阅读生态:示范阅读、每月精读、主题阅读和伙伴阅读,进而表达“阅读是一种理想生活方式”的主旨。阅读此篇文章后,我首先回想起自己成长路上的“阅读”。对于我的成长路,有一位恩师曾经这样评价说:为人师、为人妻、为人母,样样努力样样皆能。而我个人总结是:我的成长皆因阅读。于我,中学阶段,阅读是一种方向,学习方法的、人生观的方向;大学阶段,阅读是一种积累,知识的、阅历的积累;工作岗位上,阅读是一种需要,专业成长的需要;家庭生活中,阅读就是一种习惯,一家三口共同的习惯。我想,其实,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阅读”,无论最初是否有阅读的兴趣,都要在求学时段把它作为一种本领来学会,成人后,依靠这种本领,才可学会更多的事情、做好更多的角色、成就更多的成就。所以,对于我的孩子,“阅读”伴孩子成长是一个既定方向。亲子阅读的习惯,我们家已坚持了两三年(孩子目前三岁多),因为这样,我做起了学前阅读的推广活动,公益性的,每月一次,十来个同龄伙伴相约,在同个主题下亲子阅读、延伸活动……根据星星老师的思想,我觉得我们做到了示范阅读、每月精读和伙伴阅读,目前需加强的是“主题阅读”。

作者: psjkxw    时间: 2018-4-13 10:29
H21   杨小艳
                        用阅读守住内心,让生命蓬勃滋长
今天我读了星星老师的《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深有感触,收获良多。
1.养成随时读书的意识,随身带书。
参加三叶草初级班打卡28天,每天都会从学校图书馆挑2本绘本带回家,选书时自己阅读,回家后带孩子一起读。渐渐孩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今天的故事书,挑自己喜欢的故事。有时玩完游戏,自己也会坐到一边用心地看书!看书对孩子来讲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他的好多生活经验都可以和书中的故事串联起来,成为他生命中精彩的瞬间。
2.自由阅读时光,动人的风景。
因为孩子的年龄小,所以他的选择也很机动!一本绘本孩子可能会要求讲5~6遍,然后某个洒满阳光的早晨,孩子不玩玩具,也不吵,拿着最爱的故事,自言自语开始讲述,那生动的表情与他那充满童真的语言,形成一副最动人的画面,这一刻一个爱思考有想法的孩子就在眼前!我们会为孩子响起热烈的掌声,孩子会在掌声中欣然一笑,又去玩儿下一个他认为有趣的游戏。
3.让阅读的技巧得以落地生根。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看到过无数的孩子在小学三年级这个关键点,不能顺利做好衔接。绝大多数与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关,如何运用阅读策略帮助孩子形成终身受用的阅读能力,也是我们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领域。
三叶草故事妈妈们的孩子是幸福的,但大环境下很多孩子并没有一位读书给他们听的妈妈!我们用自身的力量,创建图书馆,做公益的阅读课也是希望将这份幸运带给更多的孩子,送进更多的家庭。
       放下我们心中的快,花上转朋友圈的时间,陪孩子遨游书海,收获的不只孩子和您,可能是整个家庭。
      用阅读守卫内心,让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安静而蓬勃地滋长!
作者: rita2018    时间: 2018-4-13 10:31
H21   杨小艳                                用阅读守住内心,让生命蓬勃滋长                 今天我读了星星老师的《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深有感触,收获良多。 1.养成随时读书的意识,随身带书。 参加三叶草初级班打卡28天,每天都会从学校图书馆挑2本绘本带回家,选书时自己阅读,回家后带孩子一起读。渐渐孩子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今天的故事书,挑自己喜欢的故事。有时玩完游戏,自己也会坐到一边用心地看书!看书对孩子来讲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他的好多生活经验都可以和书中的故事串联起来,成为他生命中精彩的瞬间。 2.自由阅读时光,动人的风景。 因为孩子的年龄小,所以他的选择也很机动!一本绘本孩子可能会要求讲5~6遍,然后某个洒满阳光的早晨,孩子不玩玩具,也不吵,拿着最爱的故事,自言自语开始讲述,那生动的表情与他那充满童真的语言,形成一副最动人的画面,这一刻一个爱思考有想法的孩子就在眼前!我们会为孩子响起热烈的掌声,孩子会在掌声中欣然一笑,又去玩儿下一个他认为有趣的游戏。 3.让阅读的技巧得以落地生根。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看到过无数的孩子在小学三年级这个关键点,不能顺利做好衔接。绝大多数与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关,如何运用阅读策略帮助孩子形成终身受用的阅读能力,也是我们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领域。 三叶草故事妈妈们的孩子是幸福的,但大环境下很多孩子并没有一位读书给他们听的妈妈!我们用自身的力量,创建图书馆,做公益的阅读课也是希望将这份幸运带给更多的孩子,送进更多的家庭。        放下我们心中的快,花上转朋友圈的时间,陪孩子遨游书海,收获的不只孩子和您,可能是整个家庭。       用阅读守卫内心,让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安静而蓬勃地滋长!               
作者: rongrongkl    时间: 2018-4-13 11:51
H07, 龚蓉蓉     什么是好的阅读
听了星星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第一次听到按主题分类阅读的方法。
以前,我以为好的阅读,就是有妈妈陪,有爸爸伴,有一个好的读书环境,有一本受推荐的有质量的好书籍或是好绘本。。。这些都是我以为的好的阅读了。未曾想到,所有的这些我以为,现在看来,感觉似乎更像是一个阅读的表象。好的阅读,感觉有一个大的方向性和好的规划性更为重要。按主题来分类阅读,可以设定一个时间期限,在此期间阅读关于一大主题的书籍,可以是关于海洋的,关于动物种类的,关于时令节气的。。。。。这样比我们泛泛而读,为读而读来的更加的真实和有效果。
加入三叶草前,我觉得读书就只是读书:1.有书;2.有时间去读。书:只要能吸引住孩子的都是好书;能坚持把书读完,那就是好的阅读了。加入三叶草后,我看了好多故事妈妈的读书心得,书目推荐。我拿着推荐书单当成宝贝一样,好像离阅读更近了一层。然后我就严格按照书单去找书,感觉不把那推荐书单上的书读完,我就会失掉好多好多宝藏一样。这样的阅读,有点像无头苍蝇,好像有些毫无章法。分类阅读,能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或是主题集中在一起,在这一段时间里都读关于这个主题的书籍和绘本,不仅能让人加深印象,还可以锻练自己的专注力,真的是个很不错的推荐方法!

作者: Crystalzq    时间: 2018-4-13 12:26
H18 秦晶 星星老师讲座的读后感       听了星星的老师的讲座,让我很激动,很兴奋,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个讲座让我更加清晰了亲子阅读的方向,方法,这是我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我要把这种收获转化为一种行动力坚持下去。之前一直也很困惑,我家老大确实也有很好的一个阅读习惯,但是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却提高得很慢。现在了解了,孩子看的很多,思考的很少,如何养成一个精读的阅读习惯,是下一步跟孩子共同探讨的方向。        非常赞同星星老师对于推荐书单的解读。可是对于一些对于阅读书目较少的家长来说,有一个书单确实是对于孩子的阅读有一个指导。正因为知道自己自身的不足,我才加入这个三叶草这个大家庭学习,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接下来和孩子共读的时间里,多多进行这种主题阅读。小女儿可以选择一些绘本类的书籍,大儿子就可以选择一些文字类型的书籍,让哥哥多多去研究以后带着妹妹一起讲。 伙伴阅读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以前只是想着在运动或其他爱好方面,给孩子找一个志同道合伙伴,现在在阅读方面也可以给孩子找一个伙伴链接朋友。
作者: amyle    时间: 2018-4-13 14:48
H25王海燕第二课作业:
阅读星星老师的文章《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读后感400字。

一口气读完星星老师的文章,首先我脑海里想到的是我的城市什么时候也可以有类似“地铁里的彩色阅读”活动呢?我孩子的学校里会不会有这样一个懂阅读的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展阅读活动呢?转念一想,与其外求,不如思考一下当下我可以做些什么。

正如文中所说的,心和基金会的伍松先生有句名言:“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如果我自己坚持每天读书,在家庭中营造读书氛围,这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从孩子1岁左右开始亲子阅读到现在五年的时间,每一天睡前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共读绘本,就如同吃饭睡觉一样已然深深的烙印在孩子的生命里。

如今,除了每晚的亲子阅读以外,孩子会独自阅读20分钟左右,看得出来孩子很享受这个时光,完全沉浸其中!随着孩子识字量的不断增加,以及表达、复述能力的提高,计划在接下来的时间开始朗读以及开展阅读分享,增添阅读的趣味性。并且借鉴星星老师分享的主题阅读方式,拓宽孩子阅读的深度。
作者: psjkxw    时间: 2018-4-13 17:04
H10    李莹
题目:重新思考什么是好的阅读?
我家宝宝很小的时候开始, 我就喜欢拿着书和她一起阅读。 但是因为太小了她可能很多时候就无法去了解我讲这些内容 ,但是发现过一段时间她会自己去翻看那些书。之前觉得可能是好玩或是无聊时想翻翻书,通过学习第二次课程的学习之后我也在思考 ,什么是好的阅读 ,如何给孩子带来好的阅读?我觉得 ,以前我会对宝宝有很多的要求。 希望觉得她应该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 ,能够口齿很清楚的复述讲过的故事啊 、或者是会提出很多的故事中相关的问题、 或者是有自己的想法来讲一个故事 。可是呢我发现, 其实 他并不是这样。她很有自我感觉,不喜欢别人主导他,有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并不想说 或者并不想去按照大人的想法去做。也许是自己要求的太多了, 现在的我就会觉得说多陪伴孩子去读, 然后轻松自然的通过这些的绘本的阅读和陪伴 ,让孩子感知的过程中去学习更好。
关于分龄阅读,我的感觉是如果小朋友对于我读的故事有兴趣可以适当增加和方面的知识,我现在也正准备尝试这么做。但是如果是她不喜欢或者说他不接受的话, 可能我也就会立马退回到她这个年龄段自己能接受阅读这个绘本故事中来,总之希望她童年的阅读是在轻松开心的情况下进行吧!

作者: xna624    时间: 2018-4-13 17:18
H24 许晓娜 第二课作业

      我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个看不下书人,上小学初中时每每逼自己去翻看那些“X年级推荐读物系列”之类的书都觉得特别枯燥、晦涩。直到上高中,接触到了高中政治课的一些经济知识,觉得非常有趣,所以下课就去图书馆借经济学类的书籍看,看得越多就越是深陷其中,那时的我才发现原来我也不是看不下书,只是没遇到自己喜欢的书,或者说是兴趣没有被激发。
      讲座里、文章里,我首先最赞同的是星星老师对阅读的态度,作为一个资深的阅读推广人,星星老师没有一个劲地“卖花赞花香”告诉你阅读有多重要,阅读是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方式,而是告诉你阅读是一种选择,你可以选择阅读,也可以选择不阅读;在你想认识昆虫的时候,你可以选择阅读原版的《昆虫记》,也可以选择关于昆虫的绘本,甚至也可以去到公园去观察昆虫......可以选择,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阅读,就像出行选择开车还是坐地铁、选择吃米饭还是吃面条,选择穿裙子还是裤子一样,是个稀疏平常的选择,静默无声地融入我们每一天的生活。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是以身作则,每天阅读,丰富自己,影响孩子;在孩子选择阅读的时候我们给予孩子建议,引导孩子去思考,和他们一起去实践那些技巧,感受阅读的美妙。



作者: Janina    时间: 2018-4-13 19:19
H14 姜一楠

从硕士到博士,我在德国求学的6年里,地铁是我最常搭乘的公共交通工具。而每天在地铁上看到的德国人几乎人手一本书,有厚有薄、有纸质的、有Kindle,如果没有阅读的陪伴,不管是聊天、玩手机还是百无聊赖地坐着,怎么都会觉得和当下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不仅地铁里,在德国的街角、咖啡店、大学的办公室门口等等很多地方都会有整理出来自己不需要、但想要送给别人的书籍。街旁的书店、午后阳光下的旧书市场永远有络绎不绝的人和专注地捧书而读的人。大学的食堂或是长廊里,常常能看到各个系贴出来的读书分享会预告;在校期间,不管是助教还是赫赫有名的大教授,每个学期开始时都会列出自己读过并推荐或是要求学生本学期要读的必读和选读书目,往往既有经典,也有刚刚上市的新书;我导师任会长的夏米索文学研究会也每年会评选欧洲最优秀的移民作家,并推出专场共读会。阅读不是行为主义、不是噱头、更不是什么硬性指标,它已经深深融入到每个人的意识中,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更应该是一辈子的习惯和坚持。也感谢星星老师的分享,希望我们从现在起的努力可以让更多人爱上阅读,让诗和远方因为阅读离我们不再遥远。
作者: zhaizihui139    时间: 2018-4-13 22:36
H29  翟子惠
《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读后感
     星星老师从所组织发动的一场“地铁里的彩色阅读”活动给社会、家庭、孩子、父母的影响与共鸣谈起,竹子林站上车父子的对话,一个平常真实的例子,让我们看到孩子对知识渴求、对世界好奇的特性以及潜在的可塑性,不用深刻的大道理,就给读者说明了倡议“让阅读回归生活”的理由之一;进而,又是国外真实又平实的随身带书的事例,显明对比,浅显易懂,给读者说明了倡议全民阅读活动的理由之二;最为给力的是,星星老师以三叶草故事家族接近十年的阅读推广,从家庭亲子,到教室集体、社区街道...... 点点滴滴不仅让更多的孩子、家庭受益,故事妈妈们与孩子们也一起成长,三叶草家族更加的壮大,声势逐渐浩大,让我们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当然,就像文中所言“离真正意义的全民阅读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但我们还记得那些没有电视、电脑、手机的儿童时代,每天的晚饭后,爷爷看书,爸爸读报,妈妈给我们讲故事,那温馨、暖人、其乐融融的生活还是如此的记忆深刻。那怕我们这一代以及我们儿辈们曾经离开过阅读,古往今来,从悬梁刺骨、凿壁偷光到今天的雪花男孩,中华大地上从不缺少过读书励志的故事,古人读书养心缮性的精神也不曾流失过。阅读回归生活的星星之火既已点燃,世代书香之气势终会燎遍中华。读书养气、读书养志、读书养心、读书养颜,让阅读回归生活,让家人更融合,让生活更美好。

作者: I005林小霞福建    时间: 2018-4-13 22:50
H30林小霞.福建三明 2018三叶草故事妈妈学院初级班   第二课  《让阅读回归生活   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读后感  读了星星老师的《让阅读回归生活   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很有感触。
作者: I005林小霞福建    时间: 2018-4-13 23:09
H30林小霞.福建三明 2018三叶草故事妈妈学院初级班   第二课  《让阅读回归生活   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读后感  读了星星老师的《让阅读回归生活   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很有感触。我家宝贝4周多上幼儿小班的年纪。从最早小小班开始我就每天读绘本给孩子听,起先读给他听时,他一定会插嘴,会问这问那的,没办法让我故事讲完,直到后来慢慢的很耐心的听我故事说完。我会根据故事的情节问孩子一些问题,孩子会回答我,有事情会不合情理,但只要是孩子说出来的,都是他的思想。而后会做故事延伸,做手工,画画等。最多的还是画画吧!我家娃最初喜欢车类的书,慢慢的喜欢动物的,再细的就喜欢鱼,恐龙等目前最喜欢的是恐龙。每到图书馆就自己挑选关于恐龙的书,只要是看到恐龙的书就想借。我不懂这样是否是好与坏,但最起码他感兴趣恐龙而喜欢上阅读了。每晚也会挑些适合5到6岁的绘本故事讲给孩子听。现在每天睡觉前都会习惯的看完书讲完故事再睡觉。阅读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希望我们一直的这么坚持下去,也希望我们能影响身边的朋友们一起跟着我们阅读。
作者: fengzheng19777    时间: 2018-4-13 23:19
《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读后感     h08冯峥2018初级班      听完周老师的分享,不仅思考: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呢?如果在生活中,为何要回去?如果不在,又在哪里呢?而生活本身,是不是并没有意义,它的意义在于我们以各种方式度过了这一天。     很小的时候,没有那么多书可以读,所以街口连环画摊就是孩子们的乐园。三本一毛钱,那也不是人人都消费的起,所以常常是几个头看着一本,笑着、挤着、想象着,恨不得钻进那个神奇的世界。现在想想,虽然物质匮乏,也没有人讲什么道理,可是但凡有些文化的似乎都与书特别亲近,大家都有那样的共识,读书就是读书人的生活。      然后,读中学、读大学,逢书店都会进去转转,每月都有买书的习惯,图书馆里一坐一天的酣畅淋漓成了青春年少最多的记忆,读了多少书也总比人家读书少,因为那个时代在校园里,读书就是一种标记,随便一个教授、学长都是满腹经纶,尤其是浪漫会写诗的同学最受女生欢迎,那时,读书就是诗意理想的生活。      后来做了老师、主妇,柴米油盐、单位家庭……常常尘土落满心头,唯有拿起书的那一刹那才觉得天朗气清。厨房中的烘焙书、钢琴上的音乐书、卫生间的小小书,教学的专业书,曾经看到许多人热衷在机场读书,其实我也很享受那种时刻,刚好飞机晚点,只能买一本书,然后在热闹中独觅清净,仿佛忽然走入多出来的时光。那时,读书就是真正的诗与远方。     有了孩子之后,儿童书便散落在家里的角角落落,在书中期待着他的成长,欣喜着他的变化,通过一个个故事与他建立对话,逐步打开他看世界的眼界。睡前的故事时光、小手指着书本稚嫩的声音、重返童年的单纯想象,都是生活中不断被点亮的光,那样不畏老去,那样厚重滋味,这时的读书,也是被书读。      书是生活。      这是我们城市很小的一个书店,但是也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我很喜欢它的名字,和它被主人分类后呈现的样子。生活,不也是分类阅读的过程吗?年少无知、中年彷徨、沉淀智慧,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画面,如果你选择对了书,就是在选择当下的生活方式。所以,年少我们读书,成年后书读我们,生活是个双向选择。我期待,在书中活出我想要的样子。
作者: alang_lang    时间: 2018-4-13 23:20
2018年初级班+H09+罗化清 《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读后感

其实比姐姐优秀的人还很多,但是因为她小升初成功,总有朋友会觉得她还不错,问我怎么培养的。惭愧之余,细细想来,从小就实践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周末节假日都尽量去山野公园玩,平日在家就和她亲子阅读。

非常庆幸生活在一个越来越重视阅读的年代,更加有幸在姐姐很小的时候,在莲花山公园偶遇三叶草组织的第一次绘本活动(当时表演《一园青菜成了精》,姐姐还临时去扮演了一个小角色)。因为结识三叶草,所以姐姐小时候,在阅读方面没有走太多弯路,看过的绘本大部分都是经典。因此也逐渐培养出了爱阅读的习惯。

阅读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这里就说两点。
一、        有些家长头疼孩子喜欢看电视或者被电脑游戏、手机游戏吸引而浪费时间,耽误学习的时候,我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苦恼。优秀书籍中塑造出来的各种人物的优秀品质,不知不觉中也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她的身上。她学会了坚持、勇敢,等等等等。
二、        热爱阅读的孩子,也爱结交热爱阅读的朋友,互相影响,良性互动。

阅读即生活的一部分,阅读是优化生活的良策,最终能够引领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以及如何实现。

作者: psjkxw    时间: 2018-4-14 00:15
2018初级班H15李宏立第二次作业 《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读后感 我非常赞同星星老师的这个说法:让阅读回归生活,让生活成为你想要的样子。我们提倡阅读,并且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阅读的行列,但我们决不是让大家为了阅读而去读书,从而把阅读当做一个任务,当做一个负担,或者当做一个逃避生活的理由。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遇到挫折,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我们可以去阅读,从而让自己冷静,并有可能从阅读中提高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途径。当我们生活得悠闲暇适,无所事事之时,我们可以去阅读,从而自己生活变得充实、积极、有热情。当我们在努力拼搏、积极奋斗之时,我们可以阅读,从而让自己得到思想上的放松和休息,同时也可以坚定奋斗的士气和决心。 当然,阅读的本质是生活,我们阅读,是为了满足不同阶段不同的思想需求,所以阅读离不开生活;同时,为了让生活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我们更要去阅读,从而加快理想的实现。




欢迎光临 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https://www.3yecao.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