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标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初级班 B 组】第四课作业 [打印本页]
作者: 皮皮兔 时间: 2018-4-27 07:10
标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初级班 B 组】第四课作业
请 B 组学员在此跟贴交作业
作业要求:
每次讲座后按导师要求提交作业。本次作业提交截止时间为下次讲座前一天,即5月11日24:00(5月12日(周六)晚8-9时,秋雪老师将给大家讲第五课《亲子阅读玩起来》)。过后可以继续提交作业,但会扣0.5分;过了作业截止时间后,老师批改时仍未补交者0分。
作业格式:
第一行:学号姓名草籽名(切记)
第二行:作业正文
2018三叶草故事妈妈学院初级班第四课:
4.23周一 20:00-21:00
第四课《故事知道怎么办》
导师:米菲老师
第四课作业:
请自行选择一本最近与孩子共读的童书,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思考与收获。结合本课内容阐述,文字不少于400字。第四课作业提交时间为5月11日24时。作业按时提交满分3分,迟交2.5分,过了作业截止时间后,老师批改时仍未补交者0分。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作者: 潇洒微笑 时间: 2018-4-27 10:42
B17徐丛妹
听了米菲老师的《故事知道怎么办》,感觉特别好玩,赶紧看《好饿的毛毛虫》最后一页蝴蝶的照片,如老师所说毛毛虫小时候吃的东西,和她长大是有关联的,翅膀上面有水果印记。即小时候遇到的,对于成长后都会有一定启示。《魔法亲亲》我立马用在女儿身上,想我可以看墙上的照片,恰好最近一家人的照片都有了。《巫婆的孩子》讲的非常棒,妈妈是最厉害的,可以收拾残局。《已经说过晚安了》,很爱听,讲解非常投入生动,有趣味,多么喜欢我也可以讲故事这么棒。已经关注公众号和喜马拉雅,后续有空再继续听听。收获了很多新的故事和认知。感谢米菲老师。 逻辑关联还是挺清晰的。
昨天娃儿爸和孩子共读《小兔乖乖》,儿歌一一百听不厌,也非常熟悉。小兔乖乖有讲过几次,基本是按照故事原型讲解。昨天她拿这本书,要爸爸讲,妈妈旁听。兔妈妈有3个宝宝:红眼睛、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认识啦(最近已经认识了几种颜色),问道长尾巴是哪个兔子,一一指着兔妈妈,确实一一也没有错,妈妈体型大耳朵也是最长的,我们笑啦。还是直接告诉她结果啦。兔妈妈唱歌,宝宝们把门打开了,大家心情非常的愉悦。当然大灰狼一直在旁边观摩,假装妈妈。她期间配合着唱儿歌“小兔子乖乖 把门儿开开”。大灰狼来敲门是,红眼睛&短尾巴以为是妈妈,长耳朵说不是,她大声说是“大灰狼”配合很默契。最后大灰狼被兔妈妈赶走啦。兔妈妈夸奖宝宝们很听话。我们没有引申安全的意识给一一。不过我想她已经懂得了故事。含儿歌的故事她特别的喜欢听,1岁10个月的她,好几首脍炙人口的小短诗都喜欢唱。结合这本绘本,我感受到一一考虑的思路非常客观,没有按照大人设定的程序走,有自己的触动情怀。对于图画的认知在提高,但是注意力不太集中,爸爸有的按照文字读,有的没有按照文字读。绘本共读,我们是带着玩和认知的心态,她的语言能力升级很快,小模小样的可以和我们对话很多。为父母的感到惊讶。有时候真的不觉得她只有1岁10个月。或许没有完全吸收米菲老师的课程,但是我相信亲子阅读确实有一种魔力,让小孩快乐、自信。
作者: 甜甜糖豆 时间: 2018-4-30 15:05
B21段军丽 故事妈妈初级班
-<<故事知道怎么办>>第四课米菲老师 4/23/2018
阅读-丰富大家的经历, 比如好饿好饿得毛毛虫,变成蝴蝶后,翅膀上的图案可以看出吃过和遇到过的东西的形状.
一种是故事知道怎么办的情况,孩子能和故事共鸣,从故事中找到共情,从而安慰自己或者找出应对不好的情绪或行为的方法.
故事不知道怎么办的情形是阅读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阅读,并不能让孩子因为一本书而改变自己,孩子们很敏感,他们会对绘本有一些抵抗当他知道你使用绘本来说教他们.
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 故事妈妈了解儿童的发展过程,结合儿童发展的敏感期,选择合适的绘本,从而让妈妈和孩子都可以放松,慢慢朝好的方面发展.比如分离敏感期时绘本<<浣熊亲亲>>能够让孩子理解并慢慢体会妈妈的爱会一直陪伴孩子.让孩子的情感获得力量.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理解孩子,并不是简单的呵斥和劝阻.妈妈的智慧需要体现在如何让孩子清晰的感受到妈妈的爱和陪伴.正好我家这两天正在读这个绘本.我个人觉得它读给准备上幼儿园的孩子或者和家长每天有长期分离的孩子真的会安抚孩子到孩子的情绪.我的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早上一起床就会哭,然后我讲了这个故事给他,送他到幼儿园门口时就留一个爱的印记给她的手心,然后她也会回一个吻给我,然后挥手再见,自己进入学校教室.
讲故事给孩子前,体会故事并自己分析,切忌传达错误的感情或者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给孩子讲故事或者读绘本.留意平时和孩子相处的时候, 不要高高在上,用平等的心态和平和的态度,给与孩子更多的耐心.作为故事妈妈,关注自己内心的成长,不但的学习成长,然后有一天你就会发现,作为一个故事妈妈,知道该怎么办.天哪,这很难,我决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做到,遇到孩子的任何情绪和不是很好的行为,我这个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
以上是课后总结和有感.接下来就是我最和孩子最近共度的一本书.
<<疯狂的星期二>>
这本书是最近孩子每天睡觉前都提起的一本书, 画的太好了,这本书改变我对无字书的态度.我以前从来不买无字书,因为我怕我看不懂(嘻嘻).但是这本书让我和孩子都痴迷不已.我们看了好几遍.后来还给了同学.我下定决定买一本收藏,不时地拿出来翻翻看.里边有很多的细节,动物们的表情,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动人心弦.
后遗症,每天睡觉前孩子总问,今天星期二吗?青蛙会来我家看电视吗?乌龟的颜色好可怕呀.我问她,下一个星期二谁会看电视,她说”鸭子”. 我还决定把大卫.威斯纳的其它书《海底的秘密》、《7号梦工厂》《飓风》都借来或者买来看看.
回想起第一次看这本书时,我自己看了两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第一次它就被震惊到了,这个画面太太吸引人了! 后来和孩子一起看的时候,我觉得她也是,迫不及待的想看第二遍,第三遍……这本书颠覆了我对无字书的看法, 原来画画和富含逻辑的故事结合,即时很少的文字甚至没有文字都可以把你带入一个让人难忘的故事中去.精湛的画风,富有逻辑性的故事,各种小细节,门后的猫,带路的警犬,吃惊的男人,仔细观察,青蛙们飞撞进床单,突起的形状,让人想象力爆棚.有一些细节,比如第一页的枯树,让人们也联想很多,是环境的恶化吗?还是什么其它原因造成了树木的大批死亡呢? 看似和故事没有关联,实际上好像又有伏笔.到底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如此吸引青蛙?和环境变化有关吗……我也想看看这个电视节目.
作者: 苹果妈妈 时间: 2018-5-7 20:52
B07王晶晶 听了米菲老师的课觉得收益良多,我自己本身比较喜欢《好饿的毛毛虫》我觉得非常的有趣,一页一页的翻开会发现有发现新大陆的感觉,每一次都感觉是不一样的. 《尼尔森的益智游戏盒》 这本书非常适合0-3岁的小朋友,也适合亲子共读,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开发智力,而且每次翻开都有不一样的发现和新的玩法。 这本书以小狗黑白为主题,有一些具体和抽象的图片和数字出现。100个尼尔森,是一本数字启蒙书他从一个尼尔森到100个尼尔森,一个一个的往上增加,会要你看见一个尼尔森是什么样子,一百个又是什么样子。每次翻到100的时候我都会夸张的说一次好多尼尔森啊,数都数不清啊,每次我用夸张的语气说这句我都看到苹果嘿嘿的笑出声音。那一刻我觉得我是成功的。 《快乐的尼尔森》 这是一本情绪管理的书,我觉得除了认知基本物体和基本动作,对于情绪的认知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本就是引导孩子认知基本情绪,学会表达。 有些时候苹果对已经知道的事情会拒绝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会转化一下,不会强迫他去做他不喜欢的事情,我一直相信好书重要,但是你的陪伴更重要,陪他读他喜欢的书陪他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作者: 呆卡妈 时间: 2018-5-8 15:40
B09赖丽华 呆卡妈
第四课《故事知道怎么办》
1.故事知道怎么办
故事有什么作用,故事有陪伴的作用。故事是孩子童年最好的伙伴。给孩子的童年增添了很多的色彩。故事还是很好的亲子沟通的渠道,通过阅读可以让我们知道怎么办。故事实际上是一个传承,连接着爸爸妈妈与孩子的感情,所以说能让你知道该对孩子怎么办。《好饿的毛毛虫》当最后蝴蝶彩页翻开的时候,翅膀上的颜色正好是成长当中,童年的时光遇见的风景走过的路你读过的书吃过的东西都将成为你成长的一部分,无论是吃对了还是吃错了,都是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很喜欢米菲老师的这段话,也告诉我们,无论是好的坏的都是孩子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欣赏与接纳。
2.故事不知道怎么办
是不是觉得跟上面的知道怎么办很冲突,确实,很多家长以为故事是一颗万能的药,阅读不是万能的,至少不是一剂万能的药,只是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载体。孩子们都是很敏感跟敏锐的,你是准备来说教的还是来陪他的,他都能敏锐的察觉到,他会自动抵抗你的阅读,还是接纳你的陪伴。
3.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
故事不知道怎么办,但是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只有我们用心了才能把故事装进孩子的心里。妈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能了解孩子,缓解孩子的情绪,所以说妈妈才知道怎么办。
4.故事妈妈可以怎么办
我们要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成长,要在不断的学习当中完善自己,成长成更适合自己孩子的妈妈。米菲老师讲的《巫婆的孩子》的妈妈就是自己的小小魔法,这个呼叫好温暖。妈妈是强大的,妈妈是所有孩子里收拾残局的超人。
最近跟孩子一起读的书比较多,我就挑一个米菲老师提到的《魔法亲亲》来说一下我从中获得的思考与收获吧。
给他讲这个故事是因为9月份也要送他去幼儿园了,还有一个原因是之前有段时间,就是我生完二胎之后他的分离焦虑很严重,一下子看不到我就不开心,离开我也不行,我去哪都要带上他,给他讲完这个故事最起码我觉得是有用的,我现在要去哪之前,如果看他恋恋不舍想哭就会照样子给他一个魔法亲亲。
故事讲的是小浣熊Chester不愿意去上学,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妈妈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妈妈向他保证,他一定会喜欢新学校,并告诉他一个秘密:“the kissing hand”,妈妈在小浣熊的掌心印上一个吻,这样每当小浣熊在学校感到孤独的时候,把掌心轻按在脸颊,妈妈的吻就会温暖他的心,就不会再孤独和害怕了。那天小浣熊去上学,他在妈妈的掌心也印下了一个吻,好让妈妈在想他的时候,也可以感受到这魔法亲吻。
故事中的小浣熊,非常真实地反应出每个身处分离情境的小小孩内心的感受和情绪。那些随分离而涌现的焦虑、恐惧、不安和失措,对于才刚开始学习面对逐渐扩展的生活圈与人际关系的小小孩来说,实在是难以招架的压力,彷佛觉得只要离开父母或自己所爱的人,就会失去爱的保障。偏偏小小孩对爱的感觉具体又直接,他们必须觉得自己被喜欢、被照顾、被呵护,觉得温暖、安全和体贴,才会有爱的感受。一旦父母不在身边,这些爱的感觉就会完全被抽离,顿时失去最重要的保障和依靠。
没有什么比爱更能打动人心,心中有爱的人永远都能找到心灵的港湾。一个充满爱意的亲吻,胜似千言万语。
作者: qiuxiaohong6565 时间: 2018-5-8 22:59
第四课《故事知道怎么办》 B18邱晓虹 米菲老师的讲座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再小的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 哪怕是很小的孩子,也要尊重他的独立意志,及对空间、对物品的所有权。这是建立边界感的基础:只有他的边界获得了尊重,他才知道去尊重别人! 说来惭愧……米菲老师讲完才了解到《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的另一面,让我更深了解如何去选择一本图画书给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 近期跟孩子们翻阅《乱成一团》别出心裁的小故事、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让我们喜欢上这本书。每天跟在全家人屁股后面没完没了地收拾,我如同书里的妈妈已经烦透了这种生活。 对于六岁多的姐姐来说,正是学着分担家务的好时机,平时自己很独立会把书包收拾好,主动把看的书本、玩的玩具放回原处。而老二属于把家里铺满玩具才开心的那种,但经过一段时间就跟着姐姐学着收拾自己的玩具,虽然不太会归类起码看到我拖地板时赶紧把地板上的玩具捡起来。有时孩子们对炒菜很有兴趣时爸爸会抱着他们炒两下,姐姐会主动打下手,帮忙洗洗菜和帮忙洗洗碗!所以如何培养孩子分担家务的好习惯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个故事,看看故事里的妈妈是如何让全家人都知道学会分担家务的重要性吧!
作者: 月牙儿 时间: 2018-5-9 11:49
第四次课作业
故事知道怎么办
B01 黄艳忠 月牙儿
一、讲座内容总结
听米菲老师的课《故事知道怎么办》,收获很多,学习到四个层面的的内容。
1.故事知道怎么办。童年的阅读可以成为我们成长的一部分,故事也有着特别好的陪伴作用,如同一个伙伴给孩子们的童年增加了很多的色彩,亲子阅读也是一种有效的亲子互动和联接。故事实际上也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的传承,如《帕瓦娜的守候》,这本阿富汗的儿童小说系列中,爸爸对女儿说:“如果你不能记住历史,那你就把它当做故事来听吧,故事会永远住在你的心上!”后来,当爸爸被抓进监狱后,小女孩也学着用爸爸的方式编了一个故事来安慰弟弟,也安慰自己。故事在很多的情况下能让我们体会到共情的力量,我们的悲伤、我们的痛苦都不是一个特例,这种共情的力量比单纯的安慰更能让人平静下来,这也是故事的疗愈作用。
2.故事不知道怎么办。故事只是故事,但它并不是一颗万能的药丸,孩子的问题并不能通过故事解决,它只是一个陪伴的物品。孩子是非常敏感、敏锐的,他会感知到你是来说教他还是陪伴他,当你在阅读中是抱着目的,比如说是为了让他好好吃饭,好好刷牙,孩子就会敏锐的察觉到这种意图,进而产生抵抗的心理, 也许这种抵抗不是太明显,但是会破坏孩子的阅读兴趣。
3.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所有的图画书都只是一个载体,只有真正的将这些图画书用起来,才能让故事走进孩子的心里。比如说,孩子两三岁时,在经历幼儿期向儿童期转变的过程中,孩子有一种分离焦虑感,同时这种焦虑感也会在妈妈的身上出现,孩子会有各种不安全的感觉,妈妈也会特别难受,这个时候阅读分离焦虑的书,真的就不会焦虑了吗?其实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妈妈和宝宝的焦虑都会得到安抚,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和宝宝都会渐渐放松下来。这才是故事妈妈在这个过程当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当故事妈妈能够真正理解一本书的内涵,当故事妈妈能够真正的理解自己的孩子,当故事妈妈能够强大自己的内心,那这个时候,妈妈真的是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而不再是把故事当做药丸来使用了。
4.故事妈妈可以怎么办。怎样才能成长为一个什么都知道怎么办的故事妈妈呢,那就要不断学习,让自己处于一个不断成长的阶段。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自己,在成长中去练习怎样去当一个更适合自己孩子的妈妈。在亲子阅读中,妈妈在讲故事之前,应该自己把故事多读几遍,自己有一些体会,而不是是带着一种情绪或一种批判的态度来去给孩子讲故事,从而影响到孩子。总之,故事妈妈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儿童观,以儿童为本位,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来尊重。其实,讲故事的技巧并不重要,选了什么样的书给孩子读也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是怎样来看待每一个故事,你是怎样去理解每一个故事,你自己在故事中获得了什么,感受到什么,这些才是更加重要。
二、共读的思考和收获
自从孩子过渡到独立阅读后,大部分的时间是由他自主阅读,共读的时间一般只安排在周末的晚上。最近的共读书是王一梅的短篇童话集,在这里谈谈对于共读《麦垛房子》的思考和收获吧。 在给孩子读之前,自己读了三遍,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这篇童话,内容不多,但文章从开头至结尾都流淌着丰富的情感 。在文章的开头,一个空巣老人的形象跃然纸上,那种沉重的孤单感扑面而来。“每当这时候,他就会想城里的女儿,还有那个一天天长大的孩子”,这样的一些句子都让我特别有感触,这一刻我心里在想着自己留守在乡村的父母。每年回去一两次的短短陪伴,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聊胜于无吧,他们定也是像文中的阿苍老人一样在日夜思念着自己千里之外的女儿吧。如米菲老师所说,这就是共情的力量,读到这里鼻子酸酸的,有一些想哭,但想到这样和父母相隔两地的守望并不是我一个人的特例,起伏的心情也就慢慢平静下来了。
“一只黑色的田鼠住进了阿苍的麦垛房子,阳光照着麦垛,麦垛房子蓬蓬松松,散发着香味,暖烘烘的。”随着故事的发展,田鼠、红母鸡、青蛙,都住进了麦垛房子,它们非常有创意的用麦秆编了自行车、小篮子、皇冠,此时麦垛房子成了动物们温暧的家,我也感受到那种悲伤、孤独也正在淡去,生机和希望正在来临。接下来,小女孩惊喜的发现了流落在街边还戴着皇冠的青蛙,然后和妈妈一起跟着青蛙,走过河边,走到村庄,又来到了金黄的麦垛旁,小女孩与自己的外公,妈妈与自己的爸爸幸福的相遇。童话是多么奇妙,麦垛房子仿佛是一根温暧的线,牵系着让这一家人团聚,麦垛房子不只是儿时的记忆,还是生命的传承中温暧的见证者,也是父母对子女永远不变的守候!
读完三遍之后,再和儿子一起共读时,心里已经平静下来。虽然不能朝夕陪伴着自己的父母,但彼此在心中都在牵挂着,祝福着!虽然他们在日渐老去,但幸运的是他们目前还身体健康!虽然自己也是成为了妈妈,但也可以趁着假期带着孩子一起回去陪伴!有了这些思考,在给儿子朗读时,我只是非常平静的给他读完了这个故事,希望他能自己去感受和体会。
读完之后,儿子的注意力被插图所吸引,他看着三只小动物用麦秆编的自行车、篮子、皇冠,呵呵的笑了起来。对于他的世界来说,看到的是活灵活现的动物们的呈现,还有田野里幸福的稻草人一家。这个时候,他才想起来,外婆住的地方也有很多好玩的,开始念叨起来,“妈妈,暑假我们一起去外婆家玩吧,我要去外婆家门前的大池塘里钓鱼。”
此刻,看着孩子在开心的遐想着暑假去外婆家怎么玩的样子,一种满足感充溢在我的心间。是的,阅读就应该以儿童为本位,有些沉重的情感我们自己接纳和消化就好,平静好自己的情绪再给孩子读书是多么重要,孩子就应该是孩子的样子,不应该过早的背负属于大人世界里的无奈和选择。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养份,他终会成长,看待问题他有自己的视角,我们不应该将自己看到的强加于他们。我们应该学会静静的等待,也许在此时此刻,我们没有和孩子情感的共鸣,但兜兜转转之中又会因共同的情感向着同一个方向!故事不是神奇的药丸,但无疑它有着神奇的魔力,是无形中的纽带,让我们更接近自己的孩子,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其说是故事有疗愈的作用,不如说是阅读----这种高效的亲子陪伴过程疗愈了我们!
作者: Lyfff123 时间: 2018-5-9 17:58
B11. 李艳飞 《 故事知道怎么办》此次讲座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通过亲子绘本,来达到陪伴的作用,从故事中体验不一样的经历,获得间接的经验。妈妈要不断地学习,成长,然后才能更好地为孩子选择更好的绘本故事、进而指引生活。成为更称职的妈妈。因为我们都是在学习中。米菲老师的讲座听起来有点绕口令的感觉,但是,确实让我们领悟到,故事是我们陪伴孩子的一个很好的工具,而通过它,我们可以让孩子间接去了解这个美丽的世界,开发孩子更多未知的领域,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也是解决亲子关系、生活问题的“钥匙”。但是要选择合适的钥匙,才能打开适合自己孩子心灵的那扇门。当然,在几次课程中,老师也再三强调,阅读是自由的,阅读不是万能的。不能过度强调书的万能。 就像老师说的,我们大人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合适的时机选择一本好的绘本对我来说真的不是很容易。所以,一直还是以自己的学习为主。有在初级班共读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觉得读的很有感触,确实比之前有了更多不一样的想法。比如,读书不要有带入感,不能太过于关注文字,而多去结合图画去看。而且好的图画书可以充分表达故事,要“形”重于色。 目前,跟孩子共度的系列是“东方娃娃”出的绘本系列,有九本书。里面我有给孩子读了其中的三四本。但是因为年龄比较小,对书的认知还比较淡。还是喜欢翻阅自己的洞洞书系列。那几本书都被他翻烂了,但是依然爱不释手,而我给他读的,它仅仅停留一两分钟就扭头不听了。我也要调整心态,然后主要是以儿歌的形式,松居直先生好像也觉得儿歌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挺好。现阶段,我会重复自己儿时会的儿歌给他听。
作者: 唐唐妈妈230 时间: 2018-5-10 00:23
B02 马俊凤 唐唐妈妈
《火山妈妈和乌云爸爸》
听了米菲的课,受益匪浅。随着共读时光越来越长,越能理解米菲老师所说,故事有时并不知道怎么办。
刚开始,总是求助于绘本。以为是万能的,但带有功利心的作法。其实就是失败的开始。
当然,绘本总是散发着无穷的魔力的,正如米菲老师所说,不断学习的故事妈妈懂得如何去做。
印象深刻米菲举的例子,《巫婆的孩子》这样一本充满爱意的书,也会有妈妈解读成:不要让孩子成为熊孩子。
如果自己不学习,传递下去的,也只会是片面的、残缺的美。甚至,事得其反。
一次功利的阅读
听完课,一直在思考,以哪一本书作为这次作业的对象。唐唐最近迷村上诗子脑洞大开的电器系列《冰箱放暑假》《电饭锅参加运动会》……
讲起来,又有小时候一起读卡梅拉的感受了。讲完一本,口干舌燥。但是两个人总是看的心满意足。但是感觉最能,契合这次课内容的,是另一本书——《火山妈妈和乌云爸爸》。
这是一个系列是加拿大作者奥德里奇·加西亚的作品,中文译本上有一行很醒目的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这就是我最初买它们的目的,期望通过这系列书,让唐唐小朋友的情绪管理有所提高,性格方面有所进步。
刚开始也是怀着很功利的目的开始阅读的。拿出几本书让小家伙选。本来要讲的是《慢吞吞的种子》,以为是一本讲关于“拖拉”的书。结果唐唐一下就看上了这一本。
那就从这一本开始,看到妈妈在一边生气像个火山的样子,我停下来问唐唐,妈妈是不是也会这样?之所以有这样的心虚,是因为他最近要参加一个钢琴比赛。我在陪练的时间,感受到了好几次火山爆发的感觉。可是每次发完火,也会很后悔。一直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时间,来一起沟通这件事。
唐唐听了我这么问,说,妈妈不会啊。妈妈没有这样,可能以前有吧。但是现在很好啊。
看来,伤痛还是有的。忍不住追问了一下,现在不会了?
唐唐也很认真地看着我说,现在没有了。妈妈还是像以前一直温柔的。
不忍打断故事太久。我们继续读了下去。
不想做火山妈妈
我是想用“万能故事”来“对付”唐唐在情绪管理方面的小问题的。但是,目的性太强了。小家伙早就猜到了,那本慢吞吞他是不会选择的。这就是米菲老师讲到的——故事不知道怎么办。
但是故事妈妈知道了。
有了两宝之后,我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越来越差。最近也在很努力的阅读相关书籍,包括参加了一些课程。
如果这本书在以前来看,我会觉得是一本很平淡无奇的书。但是经过最近的洗礼,我倒是发现一个大道理——情绪本身是没有错误的。父母是人不是神,我们当然可以有自己的情绪,孩子们更是如此。开心就笑,悲伤就哭。这没有什么对与错。
可是问题是,我们要怎么样应对情绪来到时的状况,怎么样为情绪后收场。孩子们看到情绪化的父母,会怎么样?我们要怎么样来告诉他们如何应对?
故事里的小姑娘,从妈妈口中学到了方法。拥抱和微笑。不论是对你冷漠的朋友,还是难过的父母。主动对应对情绪,就能走出困扰。当然书中的妈妈还说道,如果收到莫名的坏脾气对待,如果问题和你无关,也可以勇敢地说出“不可以这样对我”。如果问题在你,也要勇敢地说出道歉。
遇到别人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安慰、共情。这样一来,那些不知所措,好像一下变得简单很多了。
这本书更像是对我的一次梳理,情绪无错。但是妈妈是可以加以控制的,控制不住的,也可以在事后和孩子疏导。如果有一天唐唐想到妈妈,只会有一个火山爆发的样子。那真是太可怕了。
读完之后,我们两又对情绪做了一次深聊。小家伙对我最近的努力,还是看得见的。我也给唐唐保证,我们会一起努力,做个情绪的主人。
故事不是万能的,故事妈妈总有办法。
谢谢米菲老师的分享,以后也会继续努力做一个有办法的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开心地成长。
作者: huangmiaoling82 时间: 2018-5-10 21:01
B23黄妙玲 妙龄 《100层的房子》这本书是好几年前买给大宝的,当时我们娘俩看了好多遍,每次都看的兴致勃勃,儿子特别羡慕其中的循环水系统,说长大了要买一栋别墅,让小姨帮忙设计这个系统。这事一直给我很深刻的印象。随着孩子长大,现在以阅读文字书为主,这本书被放到一边,前段时间在给小宝找书,又把这本书找了出来,小宝特别喜欢,每天让我讲,有时哥哥也一起听,还是跟从前一样喜欢。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岩井俊雄。应该算一本设计巧妙的科普读物,介绍了10种常见的动物的生活习性,把科学寓于生活。这是一本纵开的书,每10层介绍一种动物,包括每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活动爱好,饮食特点,差不多每一种都提到了学习、运动、玩耍、吃饭、睡觉、甚至家庭和社会分工等,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而把这些放在小动物身上就更可爱了,触动了我们柔软的内心。并且作者真的是一个设计天才,每种动物的家都设计的画风如此轻松、舒适、美好,多么温暖舒适的家啊,让人只想在这里好好享受。 纵开的结构使每翻一页书就像爬楼梯一样,经过的地方遇到的动物都很热情好客,而主人公多奇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爽快的答应小动物的请求,帮助他们代为传递礼物,这其实就是向孩子传递一种待人接物该有的态度。而书中也不乏神秘感,到了第十层都有承下启上,埋下伏笔,让人猜测下一个十层是谁家,而大boss更是充满神秘感和尊贵感,最后到达100层的房子,终于见到神秘的寄信人,并在这里体验了一把高科技大餐,实在是完美并让人无限向往!由此本书到达了情感的顶峰。 在这本书的引诱下,我又相继买了其他几本100层的故事,都是精品。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科普书,我想你一定会喜欢的。
作者: 田妈 时间: 2018-5-11 10:32
<<大卫不可以>>的感触
听了米菲的讲座,受益匪浅。近来我在给家中小宝读了好几遍大卫不可以这本书,这让我想起最初我也是把童书当作一剂良药来对待,想着有什么问题就从书中找到答案,其实根本就不是这样,.记得大宝中班时,孩子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挖鼻孔,甚至说鼻屎史自己的粮食,于是我买了大卫不可以这本书,在共读的时候我发现孩子对故事中大卫的调皮所吸引,那段时间说不可以不可以,还是偷偷的挖,于是我放弃了这个管教的念头,也许是口欲期的表现,知道孩子有这个非常时期,未去理会或者说未去说教,后来慢慢的也就没有这个行为,也许这就是米菲老师说得故事不知道怎么办吧.
而现在的小宝看了大卫不可以,每次还学起大卫冲凉后不穿衣服跑来跑去,还自己脱掉衣服来拍拍屁股跳跳舞,当看到大卫一身脏兮兮的回来,问他手脏脏了要不要像大卫一样去洗澡冲凉时,小宝竟然也说要洗澡要洗干净,也许故事在潜移默化中也告诉了孩子讲卫生的生活习惯,也许这就是米菲老师说得故事知道怎么办吧.
在反复读大卫不可以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其实传递的是一种自我发现自我反省的机会,之前读这本书,我都以为这是告诉父母间接引导孩子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其实书有时就是找到自己的影子,让我们与孩子重温一种童年的快乐,让我们重新去思考限制孩子行为的结果,有时也是限制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机会,这时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用平静的心态去与孩子共读,因为这时陪伴的最好时光,因为书中有幽默搞笑让人快乐的东西……也许这就是故事妈妈可以怎么办的最好解答,带着快乐与孩子在童书中畅游,让自己和孩子都经历更丰富的童年。
作者: flora 时间: 2018-5-11 12:20
B06 罗红华
听完米菲老师的讲座后,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在现在这个大阅读的主环境下,很多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爱上阅读,认为只要孩子爱上阅读就能有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带着这种想法去和孩子进行阅读的妈妈们,越往后走就越会觉得困难程度在无限加大。而作为一个10岁孩子的妈妈,我也曾走过这样一段路。
故事知道怎么办?其实是我们可以从故事出发让孩子从中获取快乐,基于孩子快乐的亲子阅读基础开始,故事将会把家庭的亲子关系形成一种紧密的纽带。在快乐阅读的换位氛围中,孩子会从将自己与故事相链接,从中寻找安慰。
故事不知道怎么办?在孩子的生活中有很多能带来乐趣及成长经验的事情,我们不能把眼光仅仅放在阅读这件事上。绘本也不会像万能药一样,只要孩子出现什么症状就总会有那么一片“绘本”可以医治。
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其实就在于作为妈妈的我们需要带着育儿的智慧去对待自己的孩子。每个妈妈都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在别人家能用上的办法,如果照搬也许对自己家孩子就不好用了。只有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来引导孩子的阅读,带着智慧眼睛去看孩子的妈妈才是最有效力的妈妈。
在这里我就想提到我们家孩子最初看书时,特别喜欢一套书是《小熊和最好的爸爸》。在他4岁左右时,可以一天无数次地翻阅,每天都会要求你给他讲这套书。一直到现在这套书还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每次看到书架上的这套书时,他都会和我说: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书。为什么孩子会有如此深的印象呢?我想了一下,也许和我们当时读这套书的状态有关。最初读的时候是由我给他讲,同时,把故事里的小熊换成了孩子的名字,当孩子被带入到故事中时,他会有强烈的代入感,会认为发生在故事书里的事情就像是发生在他自己身上一样。同时,这套书里的内容也是小朋友自己会经历的日常生活中的事,所以他更能够感同身受。后来,我们对这套书已经很熟悉了,就换着方法,也许是做故事扮演,当他不愿意起床时,我就会用书中的爸爸的语气说话,读着书中爸爸的台词,孩子马上就能醒来,因为对于故事的认同,所以也不会有起床气。在生活中遇到某些与书中相同情景时,我也会时不时地突然变身成为故事中的人物,戏精上身来上那么一段,在这种状态下孩子可以马上从原有的情绪中跳脱出来,进入故事中的愉快情绪。这不失为一招哄孩子妙方。再到后来,我们会换角色朗读,有时我是爸爸,孩子是熊;有时孩子是爸爸,我是小熊;有时会把爸爸也叫上加入进来。无形中也锻炼了孩子的口述能力,甚至他还会自己给故事加入一段自己的新戏,这不也是孩子创作能力的一种最初形成吗。
故事也许不是万能的,但因为我们和孩子长期处于快乐气氛下的亲子阅读,必将会形成快乐的亲子关系,而当这种关系形成后,故事往往会变成万能的。就像松居直先生说的那样:和孩子一起快乐地读故事书,是父母最应该做的事情。
作者: michelle.soong 时间: 2018-5-11 13:25
B08 静待花开
第四课 故事知道怎么办
加入三叶草故事妈妈成长学院,让我对读书,对童书,对亲子共读有了很多全新的认识,图画书不是万能的,但对我来说,离开图画书是万万不能的,几年来给孩子读书“玩书”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说哪一本书印象最深,我想是我们一起读过的《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对于罗尔德.达尔的书,我一直希望把它作为由妈妈朗读向孩子自己阅读过度的桥梁,因为它丰富的故事性足以让孩子放不下来。可是听了前面几次老师的课,我决定,即使他可以自己读了,我也会继续给他读书。
这本书就是从达尔的一套书中选出来的第一本,如果说前面的内容还有些平淡,那么查理进入工厂之后的发生的事就必须说是有趣,吸人眼球的了,每天讲两三个章节,那幽默的语言,出人意料的情节让儿子每天捧着书找我来读,我加入了角色扮演,特别是奥帕-伦帕人的歌曲,我自己编的曲子唱出来,孩子每次都笑个不停。每天这个时候,是我们两个最欢乐的时候,虽然他只是听着,却记住了我编的歌,也记住了不贪吃,不任性,不嚼口香糖。而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五个迥然不同的家庭,父母对孩子不同的态度和教育,导致他们成为完全不同的孩子,思考什么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幸福与富足。
在跟孩子一起共读的路上,只要是给他的书我都会先读,这样我们可以交流,更多的父母和孩子对同一本书,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公园里的声音》,比如《有些时候,我特别喜欢妈妈》。
我的孩子已经八岁了,慢慢的他会减少对我依赖,成为越来越独立的人,但共读这件事,我希望可以跟我的孩子一直走下去,
作者: minmin310 时间: 2018-5-11 13:34
B26 阳敏 叮咚
第四课《故事知道怎么办》 导师:米菲老师
米菲老师的讲座,没有煽情不会刻板,而是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平和温柔。四个观念的讲述中,既嵌入了生活的经验又呈现了图画书故事,好喜欢老师讲的《已经说过晚安了!》,带入感很强,小鸭子和小熊对话的场景一下子就出现在脑海当中了!
先总结一下讲座的四个观点:
1.故事知道怎么办
故事提供的间接体验是成长的一部分;故事传承了历史,传递着精神;故事是陪伴孩子的亲密伙伴,是亲子的互动渠道;故事给孩子和大人以共鸣、共情,有安慰、疗愈的作用。
2.故事不知道怎么办
故事不是万能药,阅读不是万能水。
3.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
故事只是一种工具和载体,依赖于人适当的引导和使用。
4.故事妈妈可以怎么办?
先想想自己的儿童本位是不是正确的?有没有把孩子当作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来尊重?在我们面前,孩子敢无所顾忌的胡言乱语吗?无条件的宽容和爱我能给到多少?想想自己从图画书中感受到了什么?终身学习是故事妈妈的生活态度。
昨晚跟孩子睡前闲聊时,聊到了一本图画书----宫西达也的《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并且一口气给了讲了另一个版本。
一天,乌鲁去午睡林,“哇,这么多小猪啊!”它轻手轻脚(别惊动了小猪),起紧回家找一个大袋子把小猪全装起来;或者找一根很长的绳子把所有的小猪都栓一起;或者回家找一个大锅来(学古力和古拉?),把小猪放一锅,做烤猪和猪肉串,然后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第二天,乌鲁去午睡林,有一堆羊睡着了,可以做羊肉串……
第三天,乌鲁去午睡林,发现一大堆蘑菇,苹果,可以做蘑菇汤,苹果派……
第四天,乌鲁去午睡林,树上结了土豆饼,苹果派,南瓜饼(我们以前一起做过),树下好多公鸡母鸡小鸡……
第五天,乌鲁去午睡林,林子里有狮子,豹子,斑马,狗熊……
小家似越说越起劲,俨然把午睡林当成了免费配餐供应点了,哈哈哈,五分钟后,她心满意足的睡着了。
图画书带给我跟孩子这么多欢乐,真好!孩子能跟我分享天马行空的想像,真好!
孩子让我为她读了一本图画书,还意外收获了另一个出其不意充满欢乐的故事,真开心!
亲子关系如一汪包裹着爱、宽容、引导、自由、尊重、豁达的暖流,教育是水到渠成的事。
作者: jia123 时间: 2018-5-11 18:42
B20 黄丽佳
第四课 《故事知道怎么办》
和孩子共度书还是蛮多的,不过随着他渐渐过渡到自主阅读后,共读相对少了些,但是他读完后还是很喜欢和你分享的。在此,选择了最近孩子很喜欢的一本书——《好运先生,倒霉先生》。
这本书两面阅读,一下子就吸引孩子的注意了,绝妙设计破解运气转承的奥秘。拿起这本书时,先从好运这讲起呢还是从倒霉先生这讲起呢,把这个问题交给孩子,他很果断说先看好运先生,哈哈,这有点想你想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这书给我们带来了两个故事,体验了两段旅程。好运先生是一位爱整洁、有条理、生活处处顺心的人;相反,倒霉先生却是个邋遢随意,事事不顺的倒霉蛋。他们在同一时间不约而同地去同一座小岛度假。一路上,两人虽没有直接接触,但是“命运之神”却他们产生了微妙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书中的绘画也有新颖之处,况且最早发现的还是孩子,知道是什么吗?原来在讲倒霉先生时,每页远处都有好运先生当背景;反之,在讲述好运先生时一样有倒霉先生同时出现,形成鲜明对比,这是我在和孩子讲之前看了这本书都没发现的。
这书用简单有趣的故事,传递出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虽然孩子没有那么深的领悟,不过还是看懂了主题,说好运先生是做事有准备的,倒霉先生则相反。也许,这就是“命运之神”带来的好运与倒霉。
作者: B12赵延杰18初级 时间: 2018-5-11 20:38
B12赵延杰
有那么一段时间儿子出去看见玩具就想要,看见稀奇古怪的东西就要买,对于金钱没有丝毫的观念,我感觉讲道理太乏味,又怕没把握好度,让孩子理解过了,导致变得过分看重金钱或者小气抠门。
亲子阅读几年下来,感觉到其中的美妙和神奇。我转身去求助故事,故事知道怎么办。歪歪兔有这么一套财商教育绘本,在绘本故事中,他知道了金钱是怎么来的,必须付出劳动才能获得金钱;金钱虽然重要,但却不是万能的,跟健康相比,永远没有健康更重要;亲友的馈赠也不是理所应当的,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感谢别人的馈赠,并寻找合适的时机回报别人的馈赠……通过这套绘本的,孩子会有个正确的金钱观导向。
然而绘本并没有告诉孩子平时生活中具体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去获得金钱;看到喜欢的东西到底该不该买,别人有困难,而自己的金钱有限,到底去不去帮助,或者说具体如何支配金钱;金钱的价值在哪里等等,这一些故事并没有告诉我们怎么办。需要妈妈指导。妈妈要通过自身的学习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指导孩子日常行为,将正确的价值观传达给孩子,从而帮助孩子成长。
作者: 2018初级B05 时间: 2018-5-11 22:51
故事知道怎么办?
作者: 2018初级B05 时间: 2018-5-11 23:03
写故事妈妈的作业真的有一点困难,因为孩子已经准备高中了,已经不和我一起看同一本书了!但是为了完成作业,我于是向他请教最近他读了什么书,或者什么书好看,比如三体、盗墓笔记、哑舍,都是些网络小说!天,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完成这个作业了!于是只好回忆,他第一次上幼儿园,我还是做足了功课了,去书店买了一套书,这套书不是绘本,把小朋友上幼儿园的各种情形都描绘得很细致,当我给孩子读的时候,他听得很认真。我以为他懂了,于是送他上幼儿园,当我转身离开的时候,他马上冲过去抱住我,但是很快老师就把他哄住了!后来老师说他这一天都很不开心!但还好没有哭闹!我想这一套书也发挥了一些作用了吧!孩子慢慢长大,同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他们会看一些网络小说,质量参差不齐!对此我也非常担心!真心希望三叶草也有针对青少年的阅读课程!
作者: 海上游裙 时间: 2018-5-11 23:04
B22,王春群
米菲老师的第四课《故事知道怎么办》,提到的四个观点:
1.故事知道怎么办
故事提供的间接体验是成长的一部分;故事传承了历史,传递着精神;故事是陪伴孩子的亲密伙伴,是亲子的互动渠道;故事给孩子和大人以共鸣、共情,有安慰、疗愈的作用。
2.故事不知道怎么办
故事不是万能药,阅读不是万能水。
3.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
故事只是一种工具和载体,依赖于人适当的引导和使用。
4.故事妈妈可以怎么办?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当孩子遇到任何事情时,故事妈妈要真正的理解自己的孩子,就知道如何去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很多妈妈以为和孩子要做朋友。孩子的事情和困扰就会对家长说。事实上,孩子不应该成为你的朋友。不要破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界限,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处在同一等级上。不要和孩子分享成人的观点,也不要用成年人的问题给他们增添负担。
在家里,要为每个成员的独立空间维持适当的界线。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别人的财产和个人空间。要教会孩子坚决说“不”,以免他们被别人控制。这会帮助他们确立一种独立的自我意识。满足你的需要不是孩子的事,相反,满足他们的需要是你的事。
在一个健康的家庭里,父母间存在情感上的联系,乐于和对方相处,共同掌控家庭事务,且处在家中等级的最顶端。他们的任务是照顾孩子,孩子则向他们寻求支持和保护。孩子沐浴在父母的爱中,父母尽力满足孩子的身体、情感、智力和精神需求。
近期和孩子共读最多的一本书是《老鼠偷吃我的糖》
这是孩子在班级里学的一本书。平时我和孩子在家里时,总是喜欢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而且大家都想当警察,谁也不愿意当那可憎的小偷。《老鼠偷吃了我的糖》是一个图画画面非常简单、内容情节幽默,十分诙谐的幼儿绘本,也是一则绕口令式的小故事,给人有一种循环式的感觉,其中一问一答的故事内容非常有趣,孩子们非常喜欢。
因此根据这个绘本以及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我精心斟酌了故事内容,一开始就以情境表演的方式导入:
今天我买了一罐糖果来和孩子们分享,(打开罐子)咦?我昨天刚买的一罐糖果怎么没有了呢?
问:谁偷吃了我的糖呢?是你吗?
孩子回答说:不是我。
那我要向警察叔叔告状找回我的糖,送给我家大小宝来分享。他们都点头赞成,于是找警察叔叔告状。。。。
一次精彩有趣的阅读时光就开始了,进入故事情节后,我就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一页一页仔仔细细的观察图画,带领孩子们一起寻找着被偷的糖果。最后一页图展示了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我们一起完整的阅读了整个故事。
最后,又玩了问答游戏,很好地帮助孩子们巩固了整个的故事。这次孩子们边阅读,边当“警察”帮我找回丢失的糖果,把主动权、自主权交给孩子,这样一来,在阅读时光中,孩子们的积极主动性明显地提高了,孩子们真正的体验到了玩中学的乐趣。
作者: 蘑菇 时间: 2018-5-12 03:20
B14,孙琦 听了米菲老师的课“故事知道怎么办”后感慨良多!其中这段文字印象特别深刻:《好饿的毛毛虫》这本书中,当最后蝴蝶彩页翻开的时候,翅膀上的颜色正好是它吃过的东西,我们成长当中童年的时光,遇见的风景,走过的路,你读过的书,吃过的东西都将成为你成长的一部分,无论是吃对了还是吃错了,都是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陪伴伙伴,伴随着孩子们走过缤纷的童年!孩子会在故事的熏陶和引导下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辨别力,潜移默化,无形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就如同米菲老师提到的观点:故事不知道怎么办,可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 最近弟弟一直很迷恋《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说实话,最初买回来这本书是因为姐姐小时候不爱刷牙,为了引导她有正确的刷牙意识而买回了这本书,结果无形中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刷牙习惯!每次和孩子们讲这本书我们都会捧腹不已,最初是我单纯讲给孩子听,到后来边讲边提问,比如哪一个是哈克的家?哪个是迪克的家?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你是怎么知道这是他们的家的?每到这个时候孩子们总是会指着绘本上的图画,无比开心和自豪地告诉我他们是怎么辨别出来的,图片上一个个小细节全都被他们挖出来了,无形中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专注力,这就是小绘本的大奥妙!然后看到哈克和迪克在牙齿大街修建游泳池,挖洞建房,修建自己的豪华小窝……小家伙们就开始急了,说他们是危险分子,牙齿都被他们弄坏了,直到牙齿警察的出现,牙齿大街才恢复往日的宁静!其间有个小插曲,我问宝贝,哈克和迪克储藏室里的那些宝贝是从哪里来的?宝贝说是从牙齿上挖出来的!我又问:“那牙齿上的宝贝又是从哪来的呢?”宝贝说:“是小朋友吃的东西!”“那他们俩喝的可可可乐从哪来的?”“水龙头里接出来的!”“那流出来的东西是怎么变的?”宝贝一下就自个儿哈哈大笑起来,说是口水!我说:“原来他们俩喝的都是你的口水啊,好恶心哦!”然后宝贝就死活不承认,接着就跟我说:“妈妈,我还没有刷牙呢,我要去刷牙!”然后就一溜烟儿跑去洗手间刷牙去了!也许在这之前孩子并不知道刷牙的重要性,也没有这个意识要去刷牙,可在伴读的过程中,他自己逐渐有了辨别力和思考,知道原来有些做法是不对的,我该去怎么做,无形中就有了是非对错的概念,通过故事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做!这远远比我们直接念叨着孩子你该去干嘛不该去干嘛要有效得多!故事的结尾也很温情,原本以为哈克和迪克就这样被牙齿警察给消灭掉了,没想到故事来了个急转弯,他们被冲到了污水中,然后又漂到了地中海,在海滩上悠闲自在的晒太阳,再也没找过牙齿的麻烦!这也是我和孩子特别喜欢这本书的地方!所以每次小家伙刷牙的时候我们就会开玩笑说:“你看,哈克和迪克掉到马桶里去啦,然后他们就游啊游啊,被冲进了下水道里,然后就漂到海边晒太阳去啦!”每次这样一说,小家伙就哈哈大笑捧腹不已,原先不想刷牙的情绪一扫而空,欢声笑语中轻松刷完了牙!也许,这就是最符合孩子心理的处理问题的方式,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不是强迫或是用过多的说教来要求他们必须怎样做,不要怎样做! 正如米菲老师说的那样:跟孩子相处时,不是只当一个管理者,是否有蹲下身来,注视孩子的眼睛,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的个体真正地尊重。如果做到这点,选书和读书时才是正确的。还是那句话:多关注孩子内心的需求!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本位来思考和实践!
作者: qiuxiaohong6565 时间: 2018-5-12 08:39
B30 桂凤英
《故事知道怎么办》
最近跟我宝贝读的比较多的是《猜猜我有多爱你》,一开始的时候,我女儿似乎很不care这本书,因为故事有点长,也不太简单,每每女儿拿起来翻一下,然后放下拿别的。自从上完初级班开学典礼,我一下子买了八本书,而这本书,我自己也没有细细看。直到过了大半个月,我和女儿才第一次认认真真看完,中间有段时间,她特别喜欢翻书,经常把堆在沙发上的绘本一本本拿下来翻一个遍。那段时间,我常常随手拿起一本给她读。有一天,她特意挑出这本书,拿到我手里要我读,我读的时候又像往常一样学着兔子张开手臂和举起手臂,第一次看到我的宝贝知道顺着我的手看去,我意识到,她开始对这本书有感觉了,接着好几天,她都主动把这本书拿给我,当我翻开书,一边念“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时,她的眼睛开始泛光,嘴角开始上扬。到今天,跟我的宝宝在床上玩,我问她,妈妈有多爱你?她举起自己的双手学着书上比划着,我知道她在表达妈妈是如此多的爱她。爱是多么抽象的内容,于我而言都觉得特别难形象化地表达,第一次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我立马跟旁边的宝妈分享,这本书真好,把爱形象化视觉化,表达起来充满了动感和画面感,特别生动,以后不担心不知道要怎么跟孩子描述有多爱的问题了。我从未想过我的宝贝一岁半居然能对此有所理解,这真的很让我惊喜,喂过的绘本,每一本都被吃到肚子里,是真的!
作者: 鼻龙麻麻 时间: 2018-5-12 12:04
B13 李琛
很早我就下载了一个绘本APP给我家哥哥听绘本,不知道是哪一天他在APP里找到《永远永远爱你》这本书并一见钟情,只有不仅天天读,还要我给他讲,一次讲听个两三遍都不够。能够让孩子爱上的绘本,不仅有它专属的魅力,还能与孩子的情感产生碰撞。这应该是米菲老师说的,这本书与我家哥哥产生的共情,走进了他的心里。
《永远永远爱你》这本书主要说慈母龙妈妈从森林里捡回了一个蛋宝宝。令人惊讶的是,蛋里跳出来的竟是可怕的霸王龙宝宝!善良的慈母龙妈妈不忍心把霸王龙宝宝扔掉,把他留了下来,并给他取名叫良太。在妈妈的关爱下,良太一天天长大了,有一天良太独自去采红果子,遇到了另一个霸王龙,发现了自己的身份,他虽然无法接受事实,也很舍不得慈母龙妈妈,但是最终还是跟着自己的爸爸回去属于自己的地方。
每一次读到最后慈母龙妈妈留着泪吃着良太摘好的红果子,我也跟我家哥哥一样很感动,虽然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环境对于人的一生很重要,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生,良太因为从小和善良的慈母龙妈妈生活在一起,才那么的善良有爱;虽然他选择跟霸王龙爸爸离开,但他对慈母龙妈妈的爱通过红果子传递着,而慈母龙妈妈也深深爱着良太。就如米菲老师说的,当我带着孩子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理解慈母龙妈妈的心情,孩子也通过我们共读时感受到我的感受。
作者: liangxia 时间: 2018-5-31 16:30
B16 梁翠红 liangxia
《大嗓门妈妈》是一本听别人推荐了好久的书,网上预览发现整本书内容很少,图画又说不上个性或优美,所以一直没买。直到有一次活动凑单才勉强收入。收到后妞翻了一下就没有点读过,所以一直压在书架的最底层。最近却是被频频翻出来,读了很多次。简单的文字和图画,却越读越觉出其中的味道。被妈妈吼后小企鹅的恐惧心情一次比一次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最后妈妈一点点缝合起小企鹅的身体,小企鹅毫无怨言,快速地原谅妈妈,两个人手牵牵的背影温馨又令人感动。这本书读的时候并没有太多演绎,也没有夸张,只是中间穿插一点小笑点。比如小老虎被长翅膀的妈妈吓到的情景。我想娃最近频繁点读可能是由于我最近工作繁忙,回家后脾气明显变大,吼娃的频率一再增加。娃对于小企鹅很有共鸣的同时又能从最后的手牵手中获得一点安慰的原因吧。
仔细想下,娃其实还是原来的娃,小脾气大脾气也都是原来一样的,之所以最近总容易触动我发怒的点,真的是由于自己带了太多工作上的情绪回家。这样对孩子真的很不公平。但是妈妈也一样是普通人,杯子空了就无法应对孩子的索取。还是得加强自我修养,先把自己的杯子蓄满才能更好地面对孩子。现在有效的渠道就是多听听喜欢的歌,看看喜欢的书。偶尔放空聚个餐看个电影。总之,先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再面对孩子吧。
作者: 刘宝英 时间: 2018-6-4 18:32
B15 刘宝英
米菲老师第四次讲课《故事知道怎么办》
米菲老师的【谢谢你来做妈妈的宝宝】感触颇多,只有父母三观正确,把孩子当完全个体来尊重的时候,这样也能让孩子有正确的世界观。
一,故事知道怎么办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童年的时光,你遇见的风景,你走过的路、你读过的书,你吃过的食物都将成为你成长的一部分,所吃过的每一样东西所遇见的每样东西都是他成长的一部分,无论是吃对了还是吃错了,这都是他成长不可或缺的一个经历。
阅读可以共情,故事可以疗愈。
二.故事不知道怎么办
故事不是万能的药,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只是一个陪伴物。
三.故事妈妈知道怎么办
图画书故事只是个载体,把故事走进孩子的心理。
如何面对孩子不安全感问题,情感获得力量,妈妈对孩子的理解很重要。
妈妈的智慧体现在把亲密的爱表达出来。
被爱填满的内心的孩子一定会勇敢的往前走。
每一个妈妈最了解孩子需求的人,在什么情况下讲什么故事,把故事放在生活中,这就是在生活中阅读,把故事生活化。
当故事妈妈理解一本故事的内涵,真真的理解自己的孩子,故事妈妈强大自己的内心,妈妈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而不是问把故事当药来使用的问题了。
四.故事妈妈可以怎么办
怎样才能成长为可以什么都怎么办的妈妈?只有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成长,谁也不是天生会当妈妈,不断学习中去完善。
技巧不重要,什么样的书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看待故事,如何理解故事,自己在故事中获得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才是重要的。
老师的这些讲解让我豁然开朗,以往总是关注孩子学了什么、学到什么。
现在我只要利用晚上时间珍惜二人阅读时间,也会心平气和的去给孩阅读。
一起成长的路上收获了快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感谢孩子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人生。
欢迎光临 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https://www.3yecao.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