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标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初级班 H 组】第四课作业
[打印本页]
作者:
皮皮兔
时间:
2018-4-27 07:32
标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初级班 H 组】第四课作业
请 H 组学员在此跟贴交作业
作业要求:
每次讲座后按导师要求提交作业。本次作业提交截止时间为下次讲座前一天,即5月11日24:00(5月12日(周六)晚8-9时,秋雪老师将给大家讲第五课《亲子阅读玩起来》)。过后可以继续提交作业,但会扣0.5分;过了作业截止时间后,老师批改时仍未补交者0分。
作业格式:
第一行:学号姓名草籽名(切记)
第二行:作业正文
2018三叶草故事妈妈学院初级班第四课:
4.23周一 20:00-21:00
第四课《故事知道怎么办》
导师:米菲老师
第四课作业:
请自行选择一本最近与孩子共读的童书,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思考与收获。结合本课内容阐述,文字不少于400字。第四课作业提交时间为5月11日24时。作业按时提交满分3分,迟交2.5分,过了作业截止时间后,老师批改时仍未补交者0分。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作者:
糖小果
时间:
2018-4-30 17:04
H27 姜桦
最近和孩子一起共读的、最有感触的一本书是《朱家故事》。
微信图片_20180430162513.jpg
(116.4 KB, 下载次数: 396)
下载附件
共读朱家故事
2018-4-30 16:44 上传
为人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独立,有朝一日离开父母也能好好地照顾自己。
在劳动节到来之前,一方面希望孩子更深刻地理解劳动的含义,一方面希望孩子从内心明白人需要独立,与孩子一起分享了绘本《朱家故事》。
首先引导孩子看了封面,孩子的观察非常的敏锐,一下子就说出了她看到的。封面上画的是妈妈背着爸爸及两个孩子的画面,其他人的脸上都露出笑容,只有妈妈弯着腰,没有一丝笑容 。作者在此隐喻全家人把家庭重担都压在妈妈一个人的身上。
书里面的场景也是我们生活里时时刻刻都会发生的场景,每天早上、每天晚上,我做为妈妈也同样在家里承担了这些家务。所以我有意去引导孩子思考:平时大人在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她和哥哥在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孩子看完这本书,抱着我说:“妈妈你辛苦了!”我特别感动!
书里面还有一些特别有意思的设计。在许多文学作品里,猪都是“好吃懒做”的代表动物,安东尼在此用猪比喻父子三人。爸爸姓“朱”正好与“猪”同音,在绘本中,猪的图像更是一点一点出现。刚开始只出现在饮料盒包装上,之后爸爸的影子变成猪头,扣子变成猪鼻子图案,接着猪的图像越出现越多,包括猪电源插板、猪胸针、猪门把、猪头壁纸等。最后,当妈妈留下字条,指控父子三人“你们是猪!”他们竟然都变成了猪,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把家里变成了猪窝。直到妈妈回来,他们承认错误之后,开始分工合作、整理家务,才又变回正常人。
作者在许多地方都埋有伏笔,前后相互呼应,和孩子一起找越来越多的猪也成为了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环节。
通过这本书,使孩子更容易去理解:家庭的和睦源于合理的分工、共同的分担,更重要的是相互的尊重。每个人的付出和奉献都是因为对家庭的爱,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认为理所当然。一家人在一起,共同承担、彼此关怀才是最幸福快乐的生活!
作者:
66760353tll
时间:
2018-5-3 16:07
H20谭莉丽 最近和孩子读的次数最多的是《我是天气预报员》这是一本科普类图书,主要讲的是燕子低飞时要下雨的原因,书本中描绘了春天百花齐放,蝴蝶蜜蜂欢快起舞的景象,几个动物朋友聚会聊天游戏的过程,这样的场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孩子们很能感同身受,在游戏的过程中突然 飘来一朵乌云,燕子飞的很低,跟他们说要下雨了,于是动物伙伴们收了风筝往家走,回到家不一会真的下起了雨来,他们觉得燕子说的话真准,于是就去问燕子你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燕子就把下雨前的一些现象科普给小动物们听,这样小动物们也知道根据哪些现象来判断是否要下雨了。小朋友们听了这个故事后可以结合我们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运用,所以很感心趣,她觉得自己也可以当个伟大的天气预报员了。
作者:
龙儿
时间:
2018-5-4 14:15
《欧先生的大提琴》这本书看名字以为是艺术启萌的绘本,真正翻阅起来才发现,是那么的揪心,这是一本战争题材的绘本,从儿童的角度去看世界和身边的人和事。
和我家8岁的姐姐讨论了战争是什么,“这会儿,她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目光里含着隐忧与恐惧。窗外是火光,放置着一家人照片的圆桌边的墙壁,也被窗外的火光照亮了。”品读文字,我们才明白,原来小女孩正身处战争中。“我害怕,几乎每时每刻都害怕。”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她心中的战争和成年人心中的战争也是不一样的。“夜里,透过窗户,我看到照明弹在天上拖出白色的尾巴,迫击炮轰闪着金光,我就假装自己看到了一颗颗流星和陨石。”这句话,让人泪目,后面读到领救济的车被轰炸,孩子们在走廊里玩,烧家具取暖,孩子慢慢的理解到了,战争就是衣不蔽体,饥不择食,寒不择衣,就是空荡的街区,就是颠沛流离家人离散,孩子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自己不看,让我读。我想,在她的心里,一定有很多个问号吧,果然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会有战争??
我把叙利亚那个在海边溺亡的小男孩找出来,我告诉孩子,战争就在我们的身边,其他国家的孩子就过的是这样的日子,为什么会有战争,那是因为资源的分配不公,国力的悬殊,中国在清朝就100年前,也是战火连连,所以中国现在面临很多问题,但是都是忍辱负重求和谐求发展,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是多少人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啊。孩子听着一知半解。一直沉浸在小女孩没有取暖的柴火没有吃的东西没有喝的水里,真正的激发出了孩子的怜悯之心,可是我们做为一个普通人,又能做什么呢?
书里欧先生在战争状态下还保持着体面的穿着,保持着一个艺术家的尊严,只能说明战争可以摧毁我们的城市,却无法摧毁我们的文明,我们的艺术!——这就是《欧先生的大提琴》所传达给我们的意蕴吧
作者:
龙儿
时间:
2018-5-4 14:16
《欧先生的大提琴》这本书看名字以为是艺术启萌的绘本,真正翻阅起来才发现,是那么的揪心,这是一本战争题材的绘本,从儿童的角度去看世界和身边的人和事。
和我家8岁的姐姐讨论了战争是什么,“这会儿,她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目光里含着隐忧与恐惧。窗外是火光,放置着一家人照片的圆桌边的墙壁,也被窗外的火光照亮了。”品读文字,我们才明白,原来小女孩正身处战争中。“我害怕,几乎每时每刻都害怕。”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她心中的战争和成年人心中的战争也是不一样的。“夜里,透过窗户,我看到照明弹在天上拖出白色的尾巴,迫击炮轰闪着金光,我就假装自己看到了一颗颗流星和陨石。”这句话,让人泪目,后面读到领救济的车被轰炸,孩子们在走廊里玩,烧家具取暖,孩子慢慢的理解到了,战争就是衣不蔽体,饥不择食,寒不择衣,就是空荡的街区,就是颠沛流离家人离散,孩子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自己不看,让我读。我想,在她的心里,一定有很多个问号吧,果然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会有战争??
我把叙利亚那个在海边溺亡的小男孩找出来,我告诉孩子,战争就在我们的身边,其他国家的孩子就过的是这样的日子,为什么会有战争,那是因为资源的分配不公,国力的悬殊,中国在清朝就100年前,也是战火连连,所以中国现在面临很多问题,但是都是忍辱负重求和谐求发展,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是多少人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啊。孩子听着一知半解。一直沉浸在小女孩没有取暖的柴火没有吃的东西没有喝的水里,真正的激发出了孩子的怜悯之心,可是我们做为一个普通人,又能做什么呢?
书里欧先生在战争状态下还保持着体面的穿着,保持着一个艺术家的尊严,只能说明战争可以摧毁我们的城市,却无法摧毁我们的文明,我们的艺术!——这就是《欧先生的大提琴》所传达给我们的意蕴吧
作者:
龙儿
时间:
2018-5-4 14:20
H12龚小林
《欧先生的大提琴》这本书看名字以为是艺术启萌的绘本,真正翻阅起来才发现,是那么的揪心,这是一本战争题材的绘本,从儿童的角度去看世界和身边的人和事。
和我家8岁的姐姐讨论了战争是什么,“这会儿,她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目光里含着隐忧与恐惧。窗外是火光,放置着一家人照片的圆桌边的墙壁,也被窗外的火光照亮了。”品读文字,我们才明白,原来小女孩正身处战争中。“我害怕,几乎每时每刻都害怕。”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她心中的战争和成年人心中的战争也是不一样的。“夜里,透过窗户,我看到照明弹在天上拖出白色的尾巴,迫击炮轰闪着金光,我就假装自己看到了一颗颗流星和陨石。”这句话,让人泪目,后面读到领救济的车被轰炸,孩子们在走廊里玩,烧家具取暖,孩子慢慢的理解到了,战争就是衣不蔽体,饥不择食,寒不择衣,就是空荡的街区,就是颠沛流离家人离散,孩子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自己不看,让我读。我想,在她的心里,一定有很多个问号吧,果然孩子问我,妈妈,为什么会有战争??
我把叙利亚那个在海边溺亡的小男孩找出来,我告诉孩子,战争就在我们的身边,其他国家的孩子就过的是这样的日子,为什么会有战争,那是因为资源的分配不公,国力的悬殊,中国在清朝就100年前,也是战火连连,所以中国现在面临很多问题,但是都是忍辱负重求和谐求发展,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是多少人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啊。孩子听着一知半解。一直沉浸在小女孩没有取暖的柴火没有吃的东西没有喝的水里,真正的激发出了孩子的怜悯之心,可是我们做为一个普通人,又能做什么呢?
书里欧先生在战争状态下还保持着体面的穿着,保持着一个艺术家的尊严,只能说明战争可以摧毁我们的城市,却无法摧毁我们的文明,我们的艺术!——这就是《欧先生的大提琴》所传达给我们的意蕴吧
作者:
xinhua_07
时间:
2018-5-8 17:48
H22 谭新华
《彼得兔经典故事》这本书讲述动物的情感,接近日常生活的故事绘本,精美的图片吸引小朋友,这本书故事情节有25个,其中选写一遍读后感《小兔本杰明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小兔子彼得和他的表哥本杰明,彼得是个调皮淘气的小兔子,有一天妈妈出去买面包,临走时妈妈交待不要去麦克瑞革先生的菜园里,因为他们的爸爸就是在哪出事的.可是彼得没有听妈妈的话,偷偷离开他们的姐姐们一个人来到了菜园,还偷吃了菜园里的蔬菜和红萝卜,被麦克瑞革先生发现了,遭到了他的拼命追赶,彼得吓得到处乱串,途中丢了他的鞋子和妈妈刚给他做的蓝外套。彼得很难过好不容易回到了家,他没有把这种事告诉妈妈,妈妈也很奇怪他的鞋子和外套丢哪去了,彼得睡了,也没有吃到最爱吃的面包。
后来彼得遇到他的表哥本杰明,它带着他的彼得重新来到菜园里把彼得的衣服和鞋子从稻草人身上取下来,而且还偷了一些洋葱,可是一种彼得并没有因为找到他的鞋子和衣服而高兴,只想快点回家,告诉妈妈自己错了,得到妈妈的原谅。
书中的彼得就像孩子现在的身影,淘气不听话而遇到危险,事后又因为害怕不告诉妈妈,亲子一起共读书后也教育孩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大胆的说出来,可能父母的经验可以教育孩子想更多的办法及时解决,也教育孩子要做个听话的孩子
作者:
芮芮妈妈
时间:
2018-5-9 14:33
H26 程娜 最近和孩子读的历史人文类比较多,属于知识性的,孩子喜欢我就读给她听,和孩子坚持共读三年多的时间里自己也特别喜欢这些绘本,喜欢《彩虹色的花》《小种子》里展现出的生命力,喜欢《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里展现的温情,读《和甘伯伯去游河》会想到规则与自由,要做一个像甘伯伯那样的“家长”,看着《朱家故事》既觉得好笑又会有些心酸……每一本都有自己的内涵在里面,有些东西不方便和孩子说太多,需要孩子自己去慢慢体会,但这些也会融入我自己的身体里,让自己得到成长。要说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绘本应该是《阿文的小毯子》,当初就是自己家孩子也有一条小毯子,从小的时候开始盖,到后来的不离手,因为不离手我开始各种焦虑,纠结。偶然情况下知道这本绘本,发现自己和绘本中阿文的邻居是一样的,杞人忧天,想尽一切办法要把毯子从孩子手中拿走。还好阿文的爸爸妈妈足够理解他,虽然开始是听从邻居大婶的建议各种制止,最后理解他的妈妈将小毯子裁成一块块,孩子可以带到幼儿园,可以随身携带。看完绘本后我也进行了反思,这只小老鼠不就是自己孩子的写照吗?小毯子可能是孩子心灵上的寄托,我为什么不能允许它的存在?我所担心的那些,只是我的担心,它并没有发生,我没有权利剥夺。然后和孩子商量像故事中阿文妈妈做的那样把小毯子裁成一块块的,可以放到幼儿园一块。现在五岁了,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找它,孩子需要这个可能和从小离开了妈妈缺少安全感有点关系,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陪伴,孩子有了足够心理营养后我相信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作者:
南宁wql
时间:
2018-5-10 09:28
H16王琼琍 最近和孩子的共读的是《爱看书的男孩》,亚伯拉罕.林肯诞生于半冰雪之中、蛮荒之地,母亲早逝,家境清贫,书籍是他艰苦生活中的唯一光亮。整篇绘本,那本带来智慧和勇气的红皮书,贯穿全程,与林肯相依相伴,有时夹在腋下,有时捧在手中,有时放在裤兜,特别是扉页,林肯坐在树干上,捧书苦读的画面,最吸引孩子的目光,我们都被林肯勤奋好学打动了。那个温暖的小木屋里,全家人围在壁炉旁,妈妈在纺织、妹妹在游戏、林肯在读书的温馨画面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读到“林肯说,我想知道的事情,样样都在书中”,孩子的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我说,阅读的孩子最可爱,阅读最开心。我家宝贝说,他也要做个爱阅读的好孩子。
和孩子共读,我们慢声细语地念给孩子听,让孩子在图画书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我们彼此是愉悦的。不同的图画书展示了不同的世界,孩子的认知从这里开始,亲密的亲子关系也这里开始,我们很享受这个过程。加油宝贝,快乐阅读,我们在路上。
作者:
xna624
时间:
2018-5-10 20:12
H24 许晓娜 第四讲作业 最近和孩子反复在读的一本书是《世界上的孩子不一样的生活》,这是上次在香港给孩子买的一本书,挑书的时候还一直在吐槽香港的书太贵了,一本绘本定价380港币,打完折也要近乎200人民币,回家路上一路感叹大陆的小孩真是太幸福了,对比香港的书价,我们的书简直就是白菜价,且读且珍惜。 言归正传,不得不说出于价格的关系,我本想更加认真地准备准备,考虑应该怎么给女儿读这本书,没想到的是,女儿一看到这本书就特别喜欢!!这本书画面生动,色彩丰富,细节勾勒之处非常多,一打开女儿迫不及待让我给她讲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来自7个国家的孩子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不同的一天,介绍了7个国家7个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家庭背景的小孩的一天,这本书最让人惊喜的是,书的前面部分,都是用文字+漫画来展现的,读到最后,竟然出现了七个家庭真实的生活照片,与前面“这是我的家人”的漫画一一对应,原来这本书是用漫画的形式画出了真实的生活写照,真人真事。看到最后,女儿问了我一句:妈妈,阿努(书里我女儿最喜欢的一个人物)现在在吃饭吗?我微笑的回答她,很有可能喔!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时间感、空间感,我相信女儿也领会到了。后来跟女儿再次读这本书,就挖掘了更多不一样的读法,例如合上书本,问女儿书上的细节,谁穿的校服是绿色的?谁家的院子后面有一大片香蕉园?小京放学后帮妈妈做什么家务?…女儿都会认真的去回想书上的细节,准确的回答出正确答案,她对这样的细节对应游戏也乐在其中。后来,我发现,女儿会自己去翻看这本书,前前后后的翻,然后也会哈哈大笑。 庆幸能够遇上这么有趣的一本书,让我和女儿都体会到了绘本阅读的乐趣。
作者:
rita2018
时间:
2018-5-10 22:13
H21 杨小艳 <<会说话的点点》 在最近亲子共读的书目里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创意大师杜莱的作品《会说话的点点》。其实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在星妈的工作坊,她在故事会上讲了这个故事,那时也恰好带着两个宝贝去听了这个故事,当时只是觉得好,想着有机会可以带孩子们一起再读一读。 四月底收到了很多的书,带回家让孩子们选择,小宝在众多的绘本里面选了这本出来,而且一直说这不是星妈的书吗? 带着好奇,我们开始了关于小点点的故事之旅。 首先蓝色的点点哦带我们玩了许多有趣的游戏,接着红色的点点啊也加入进来,再后来黄色的点点哇喔也参与进来,最后就是无数点点的大合集,这些有趣的故事情节和鲜亮的画面感深深地抓住了孩子的心!故事的语言极具参与性,每一句话都向孩子发出邀请,孩子自然而然地参与进来! 小贝贝自从看到这本书后,这本书被他带在身边大约一个星期,每天要求我讲三遍以上,而且每一遍他都玩得很尽兴!不是所有的页面他都会选择,他选择他自己喜欢的,比如大小声,点点爬山坡,点点走车道,这三个环节不管玩多少次,他都那么开心,作为妈妈,我尊重孩子的选择,按照孩子喜欢的方式陪伴他进入阅读的世界。 我想这就是好绘本的功能,它给予孩子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好听的故事,还有在故事世界探索的体验,以及与妈妈度过的这每一个幸福的故事时光,我想这些记忆都会刻进孩子的心中,成为根植于孩子内心的精神力量,孩子也因此喜欢书,喜欢阅读! 在我自己的角度,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除了因为孩子喜欢,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本书的游戏环节的设置是由浅入深的,从2岁小朋友都可以操作,逐步递增到8到9岁,甚至更高年龄段孩子都可以参与其中。将艺术,音乐,思维训练,游戏多方面的内容穿插其中,但又那么井井有条,一点也不杂乱,我想这一点也只有大家才可以做到吧! 每一本优秀的绘本,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以及他们的思想,好的作品的发散甚至会超越作者本身想要的表达,所以我们今天获得的也许只是一小部分,但这份快乐已经足够让我们喜欢上这本书! 愿未来的日子里,我和孩子共读的路上能遇到更多的好书!
作者:
rita2018
时间:
2018-5-10 22:14
H21 杨小艳 <<会说话的点点》 在最近亲子共读的书目里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创意大师杜莱的作品《会说话的点点》。其实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在星妈的工作坊,她在故事会上讲了这个故事,那时也恰好带着两个宝贝去听了这个故事,当时只是觉得好,想着有机会可以带孩子们一起再读一读。 四月底收到了很多的书,带回家让孩子们选择,小宝在众多的绘本里面选了这本出来,而且一直说这不是星妈的书吗? 带着好奇,我们开始了关于小点点的故事之旅。 首先蓝色的点点哦带我们玩了许多有趣的游戏,接着红色的点点啊也加入进来,再后来黄色的点点哇喔也参与进来,最后就是无数点点的大合集,这些有趣的故事情节和鲜亮的画面感深深地抓住了孩子的心!故事的语言极具参与性,每一句话都向孩子发出邀请,孩子自然而然地参与进来! 小贝贝自从看到这本书后,这本书被他带在身边大约一个星期,每天要求我讲三遍以上,而且每一遍他都玩得很尽兴!不是所有的页面他都会选择,他选择他自己喜欢的,比如大小声,点点爬山坡,点点走车道,这三个环节不管玩多少次,他都那么开心,作为妈妈,我尊重孩子的选择,按照孩子喜欢的方式陪伴他进入阅读的世界。 我想这就是好绘本的功能,它给予孩子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好听的故事,还有在故事世界探索的体验,以及与妈妈度过的这每一个幸福的故事时光,我想这些记忆都会刻进孩子的心中,成为根植于孩子内心的精神力量,孩子也因此喜欢书,喜欢阅读! 在我自己的角度,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除了因为孩子喜欢,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本书的游戏环节的设置是由浅入深的,从2岁小朋友都可以操作,逐步递增到8到9岁,甚至更高年龄段孩子都可以参与其中。将艺术,音乐,思维训练,游戏多方面的内容穿插其中,但又那么井井有条,一点也不杂乱,我想这一点也只有大家才可以做到吧! 每一本优秀的绘本,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以及他们的思想,好的作品的发散甚至会超越作者本身想要的表达,所以我们今天获得的也许只是一小部分,但这份快乐已经足够让我们喜欢上这本书! 愿未来的日子里,我和孩子共读的路上能遇到更多的好书!
作者:
baby猪
时间:
2018-5-10 22:23
H11:叶秀媚 (第四讲作业) 与孩子们分享最多也是自己最喜欢的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作者是美艾瑞卡尔这本书的封面是一条又肥又大色彩鲜艳的毛毛虫。每一页的画面非常卡通可爱。给人一种感觉充满了神秘,特别想听听是什么故事呢?当然讲故事的人一定要夸张的拟声词去形容故事里的人物。发生的事情,最后的结果。把现场孩子们注意力吸引过来。故事内容讲述:毛毛虫蜕变的过程,最后变成美丽的蝴蝶。还有一些科普知识。例如:蝴蝶是怎样变成的?书本的每一页编写成一句简单的句子,让小朋友容易理解故事内容。整个故事包含着很多教育意义和教育方法。告诉孩子们毛毛虫蜕变过程属于大自然生命的一种现象。例如从一条小毛毛虫变成大毛毛虫。大小概念可以让孩子们感受物体大和小不同。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吃的水果,点数1-5概念。可以唱数。让孩子们认知数数。星期六毛毛虫吃了10种不同的食物。认识各种不同的食物,并且知道食物的名称,以及了解食物的颜色和味道。后来的毛毛虫吃多了会怎样?告诉现实中孩子们,无论吃什么东西都不能过量,学会控制自己食量。肚子痛难受了怎么办?吃完叶子舒服多了。毛毛虫开始变化。它自己造的房子叫做“茧””躲在房子里睡觉2个星期后,突然钻了出来,毛毛虫不见了,变成美丽的蝴蝶… 整个故事动听有趣。可以把故事为主题,分成三个部分来完成。一是亲子阅读,二是亲子手工,三是亲子游戏。亲子阅读是指家长与孩子共读,亲子手工是指制作相关的主题添画(好饿的毛毛虫),事先准备一幅A3画纸,先剪出一片大叶子粘贴好,再来进行粘贴毛毛虫,毛毛虫身体制作成一个圆圈紧挨着圆圈贴好,再贴上水果,从星期一吃到星期五5种水果。再到星期六吃的食物,进行一一粘贴完成。蝴蝶事先剪好。最后从空着飞出一只美丽的蝴蝶。亲子游戏,可以玩一玩手指游戏。一根手指头呀,一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两根手指头呀,两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兔子,三根手指头呀,三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花猫,四根手指头呀,四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螃蟹,五根手指头呀,五根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大老虎,小朋友们快快藏起来。
作者:
zhaizihui139
时间:
2018-5-10 23:25
H29 翟子惠
每一次从图书馆借绘本回家,女儿都会自己翻阅,有兴趣的她会翻看一两遍,或者听妈妈讲,最近让我们有所思考的一本童书是《雷克拉毁了它》。故事中小机灵、小点点、小怪物分别用积木搭造的火箭、爱心、王国,以及三位小伙伴一起搭造的城墙,都被雷克拉毁了。女儿一开始读故事时很愤慨,想起家里小表弟就是这个样子,老是打扰或破坏女儿与伙伴们的手工、画画。第一印象中这本书似乎就是告诉妈妈与孩子“不要做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看似行为教育很好的一本故事素材。一再细读,想起了米菲老师《故事知道怎么办》的讲座中提到过:带着情绪与批判的态度讲故事,会给孩子传递不一样的结果”。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雷克拉为什么老搞破坏?有没有办法让雷克拉不毁掉搭造好的积木?小机灵想到的办法“让雷克拉一起玩积木”确实解决了问题,还让三位小朋友认识到积木的乐趣不仅在于搭造成形的成功感,要搭造更有创意的物体,就要敢于推翻旧事物,推翻旧事物也是一种开拓精神的收获,更有挑战性,更有喜悦感。而此故事的意义更是在于,一起游戏、一起合作、一起分亨的友好态度会改变一个“爱破坏”的行为。这个故事,我所收获到的就是体会了米菲老师所说的要点“读故事就是让大人、孩子找到一种共情,体会一种共情的力量,从而给自己支撑的力量。引导女儿从这个视角读故事后,女儿说:“如果我们做手工时能让小表弟也帮忙,那么他就不会老打扰我们了,下次我们就让小表弟一起做手工,而不是责怪他捣蛋”。从女儿简单的回复中,我知道女儿收获了一种共情,也学到了一种理解他人的情怀。
作者:
psjkxw
时间:
2018-5-11 11:43
H01 谢薇
《公主怎么挖鼻屎》是女儿上幼儿园时买的,非常喜欢,看了很多遍,现在仍然会时不时拿出来读。前两天我们再一次共读了这本书。这是一本让人忍俊不禁的书,幽默、夸张的画风,让孩子在哈哈大笑中学习到好的卫生习惯。书中小动物们想象着公主挖鼻屎的各种可能性,这些看似奇特的想像,其实正是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挖鼻屎这种在成人眼中看似不文雅的事,其实就是生活的一部份,同时它也告诉我们要以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对同一件事,每个人的想法和感觉可能会不一样。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多一些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动机,看到表面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给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宽容。我和女儿也会玩这一方面的游戏,有时看到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我们回家后会一起讨论一起分析,或是启发式地一问一答,或是角色扮演,在游戏中学会思考,让她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问题时在意自已感受的同时也要理解别人的感受和看法,换一种角度看问题,也许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所以,一直以来,女儿的人缘特别好,不管在哪、不管和什么年龄段的人相处,都能愉快地在一起。
作者:
alang_lang
时间:
2018-5-11 12:03
H09 罗化清 最近和孩子一起在了解秦汉三国的那段历史。所以选的书是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阅读其中关于这段历史的部分。孩子现在二年级,自己本身的兴趣在和同伴之间的交往上,所以她自己选读的书是《secrete kingdom》, 是关于三个小女生之间的故事。
孩子对刘邦和项羽之间的纠葛不太明白,觉得刘邦背信弃义,忍辱负重。但是项羽又很残暴。项羽太爱显摆了。自己打了胜仗,就要把都城设立在自己的老家。刘邦有很多得力助手,得人心。我还有意把刘邦的《大风歌》,项羽的《垓下歌》同时介绍给孩子,她觉得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很大气,项羽的美丽妃子虞姬自刎,让她觉得好忧伤,后面“可奈何”“奈若何”,她觉得太无奈了。
Secrete Kingdom 是一系列的书。她看的这本《Dolphine Bay》 讲的是三个小伙伴团结一致,对抗邪恶的Malice女王,拯救海豚湾的动物们的故事。故事里的小伙伴们齐心协力,不畏困难。孩子看了很是受到鼓舞。趁机跟她讲了,一个人的力量没有一群人的力量大的道理。
作者:
yanlai530
时间:
2018-5-11 13:13
H02 吴燕来
《小猪别哭了》这本书讲述的是一只小猪总爱哭鼻子。有天它在一棵大树下哭的时候,发现树比它哭的还厉害。后来逐渐它不哭了,树到了冬天枯萎了,春天来的时候不再会跟小猪交流,但小猪认为大树依然在陪伴着它。
起初读这本书,是因为我家妹妹有点矫情,很爱哭鼻子。每次读,我都比较注意脸色扮演和语调,希望能让她爱听。每当她哭,我也学大树哭。读了几次后,她也会学大树哭的声音,且哭的次数有所减少。
每次读书,上大班的哥哥也饶有兴趣地过来听,哪怕是他小时候听过的,他也听的哈哈大笑。有一天读这本书,读完,哥哥意犹未尽地继续翻看起来,而且自己边看边读,读的也是深情并茂,我惊讶地发现,读的字还基本正确!顿时觉得百感欣慰,原来哥哥已经熟练在心,原来哥哥认识好多字,原来哥哥也可以讲述得那么动听!
所以,阅读,不光是带来亲子的愉悦,丰富想象力,扩大词汇量,也能对认字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每天的坚持很有意义!
作者:
rongrongkl
时间:
2018-5-11 15:24
H07 龚蓉蓉
最近和孩子一起共读的有感触的书是接力出版社出版的<<汽车嘟嘟嘟系列>>的6本绘本:
<<咔嚓!挖掘机>> <<加油!警车>><<快来!一起盖房子>> <<叮咚!公共汽车>><<来!大家一起修马路>><<谢谢你!快递车>>
这一套书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就买回来了,他最喜欢看的就是<<咔嚓!挖掘机>> <<来!大家一起修马路>> ,书中的文字不是很多, 但插画的内容丰富多彩.这套书让我和儿子创造出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阅读方式, 我们会经常拿着这些书玩游戏: 在固定的页面场景里找我们看到的物品内容, 两人轮换说出在图页里面看到的东西,楼房,马路,花儿,小草,河,石头等各种大的小的,高的矮的,黄的绿的……不能重复的物品, 儿子一直玩儿的乐此不疲, 这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不同的场景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物品, 让我们更能细致观查,反应敏捷, 真的是一套很有收获的书. 最近我又从这本书里发现它的一个功能: 让5岁儿子自主阅读的过渡功能.因为书中的字有很多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字, 通谷易懂的语句, 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在我读过很多次后, 他突然就会把他所认识的字找出来,再结合我读的语句, 竟然也能从头到尾, 把一本书里每个页面上的语句读个百分之八十的相近, 这点儿是我上周才发现的情况, 当时真让我少少的激动了一小把. 其实很多书并不是说只要我们去读了就算了的, 我们可以自主的从中发现出很多东西, 也许这些书在你看来觉得枯燥无味, 但在我们看来却是乐趣无穷. 读书主要是从书中读到乐趣, 有了乐趣才会更有动力.
作者:
AnnaZhang
时间:
2018-5-11 16:08
H05 张瑜 AnnaZhang
听完米菲老师的第四课《故事知道怎么办》,我回想起自己走过的育儿之路,确实如米菲老师所说,故事知道怎么办,但是故事又不知道怎么办。回想起当初自己特别崇尚华德福的教育,听了很多华德福教育的讲座,也买了些书,确实在育儿之初给了我很多帮助。华德福教育讲究故事的隐喻来帮助幼儿修复情绪和创伤,而要做到,现成的绘本是远远不够的,要创作故事,我也买了苏珊·佩罗所著的《故事知道怎么办》,开始学着给自己的孩子编些故事。后来在遇到恬恬便秘一年半伴有肛裂并抗拒排便的时候,我给她读了很多绘本,也编了故事,故事发挥作用了吗?可以说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远远不够。当我最后真正放下焦虑,以包容、接纳和爱来对待孩子的时候,孩子才慢慢地好了,而这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漫长的时间考验的是妈妈的耐心和决心。
故事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但它不是万能的,钥匙在陪伴孩子的人身上,但是没有人生来就是合格的父母,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局限,只有以谦卑的心态不断去学习和成长,才能找到开启心门的钥匙打开心门。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在后来碰到恬恬入园的分离焦虑和成长路上的其他事情时,我便知道该怎么办了。
接下来我想聊聊最近和恬恬读的一本书——《蜉蝣的一天》,这本书我们已经反复共读了很多遍,书的插画非常唯美静谧,我和恬恬都非常喜欢。这是一本关于生命的书,恬恬到了探究生命与死亡课题的时候,这个课题是每个人的,不单单是孩子的,也是我的。恬恬是个敏感细腻的孩子,她在看过《獾的礼物》后捕捉到了死亡蕴含着的悲伤,她告诉我即便活一千万年她也不想死,甚至曾经说她不希望自己被生下来,因为有生就意味着有死。她放大了死亡的悲哀,而忽略了活着的美好,所以我选了《蜉蝣的一天》跟她一起看,现在她知道蜉蝣的生命很短,一天就是它的一生,但是蜉蝣却一点儿也不悲伤,因为它要认真地活在每个当下,她甚至开始问我什么叫做“当下”。有一天晚上临睡前恬恬问我如果我死了还会不会爱她,如果爱怎么才能让她知道,我告诉她妈妈的爱一直都会在她的心里,妈妈给她讲过的故事唱过的歌陪她笑过的日子和做过的事都会留在她的记忆里,就像如今的我想起她的姥姥一样。
是的,生命总有终结的一天,死亡会让人痛苦,但是生命的过程却是美好的。六年了,陪伴妈妈离世前那些痛苦的记忆终于开始慢慢消散,我开始可以笑着回忆起妈妈,笑着回忆起她陪伴我三十九年的点点滴滴.
作者:
梁小熙
时间:
2018-5-11 16:20
H23 李红梅 听了米菲老师这节课后真是受益匪浅,特别是直观的学习到如何讲《魔法亲亲》这本书及如何跟有效的跟孩子互动玩魔法亲亲。米菲老师讲到《已经说过晚安了》绘本时,用不同的声音和语调扮演了书中的角色,回忆自己跟孩子讲故事时都过于死板单调了,这些都是需要加强的地方。 最近跟壮壮共读了曹文轩的《走不出的油麻地》,壮壮在6岁多开始都能独立阅读了,之所以这本书跟他共读是因为他看到书里的故事伤心的流泪了,他还特意推荐给。作品节选了《草房子》,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的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缺男孩对尊严的执着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 …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从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严,顽强……这一切的一切。
作者:
amyle
时间:
2018-5-11 19:20
H25王海燕作业《神奇校车》这套书大概是在是孩子三岁多时就入手了。这套书就那么静静的躺在书柜里一年多,四岁多时终于有兴趣翻看,孩子一开始最喜欢的大自然动植物相关的主题,慢慢的似乎每一本每一个主题都很喜爱,看了又看,讲了又讲。给孩子读书,也是需要等待的。在什么阶段读什么样的书,孩子自然会自己选择,家长跟随即可。 《神奇校车》可以说是妞妞最喜欢的系列书了,真的是非常非常棒的科普类书籍,书里没有冗长,复杂,生涩的知识点,有的是生动、有趣的故事!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把孩子们变成了探寻科学问题中的一员,由弗瑞丝小姐带着一群学生,乘坐可以随意变化的神奇校车去领悟大自然的某些规律,并在领悟大自然的过程中享受着刺激和乐趣。 每隔一段时间再读起时,孩子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在共读的过程中,我也很受益,和孩子一样带着一份好奇和探索,了解到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信息!曾经有好几位妈妈和我倾诉,耐不下性子给孩子读书,也知道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很重要,但读几页就很烦躁了,我想缺的就是这样一份探索好奇的心态。
作者:
ic520
时间:
2018-5-11 21:05
H06 陈玲
我和女儿最近读的绘本是《爱哭的公主》。绘本中爱咪公主是一个可爱的小女生,可是,她常常会为了一点小事就哭,所以大家都叫她"爱哭公主"。
我的孩子正处“可怕的三岁”阶段,在事情不如愿时、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甚至没按其指令行事时,都能号啕大哭一场,让人束手无策。这与绘本中的爱哭公主是多么相似啊。有时我会想我家的孩子究竟是怎么了?这么爱哭?看完绘本我发现,其实,每个家里,都有一个任性而爱哭的公主。关键是看父母怎么引导。
绘本中爱哭公主虽然很爱哭,可是她有一个温柔有爱的妈妈,总是无条件的接纳和包容她,并且帮助爱哭公主正确处理情绪问题,让爱哭公主哭哭脸变笑笑脸。这样的处理方法让我特别有触动。面对家里的爱哭公主,很多时候采取堵的方式,阻止甚至命令孩子不准哭。甚至采取冷暴力,对孩子的哭闹不予回应。回想起来,这样的方式反而使孩子积累了较多的负能量,日后在遇到小事时更容易爆发。爱哭公主的妈妈不会对孩子说教,采取的是疏导的方式,接纳孩子的情绪,适时提出问题让孩子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起到很好的正面引导效果。这让我得到较大启发。
绘本不仅仅是写给孩子,我们大人也可以在每次阅读中反思、感受。亲子阅读是有温度且有力量的,润物细无声的滋养着我们和孩子的心田,也拉近了我们彼此的心。
作者:
Crystalzq
时间:
2018-5-11 21:50
H18 秦晶 “故事知道怎么办 ”课后作业 自从加入三叶草故事妈妈成长学院以来,每天都在坚持给孩子讲故事。给孩子看过的书的种类也比较多。我感触比较深的还是这本《有一天someday》。这是一本很温暖的书,也是作者作为一位母亲,在看到熟睡的女儿时内心被温柔的触碰,然后写下了这本书的初稿。全书用一位母亲简单但充满感情的一句话,拉开了序幕。接下来的每一场景,就像我们每天经历的一样,她看着熟睡的宝贝想象着她成长的每一天。有一天这个孩子学会走路,学会骑车,学会独立,也会有喜悦,有悲伤,也会长大离家独自生活,甚至以后有自己的孩子,她正在给她自己的宝贝梳头…… 这本书牵动我的是这位母亲细腻而真挚的感情。他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孩子的成长,他的目光一直随着孩子在转动,关注孩子的每一个情绪,每一步成长,即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仍然为在天上的某个地方深切的注视着她的孩子。 这本书是近期看的书里,女儿参与度最高的书。她不停的在向我提问。“那个baby 呢,那个姐姐呢,她的妈妈呢?她找不到妈妈了吗?她背的孩子是谁?她还是那个骑车的姐姐吗?她的妈妈去哪里了?她妈妈死了,就是不见了吗?”这本书每页内容跨度对3岁的宝宝来说有点大,她还没办法接受上页的姐姐怎么就变成了妈妈,这个姐姐怎么又变成老太太,这个老太太又去哪里了?为什么桌子上只有一个照片。我一直在努力给孩子解释这一切的变化,当老太太离去之后,他会关心那个孩子的妈妈去哪里了,我告诉他,妈妈会在天上某个地方微笑的看着她,陪伴着她。生命就是这样延续的,爱是这样传递的。 我觉得书中的场景是那么的熟悉,就像昨天才经历过的一样。我要珍惜现在能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享受一下他们依赖我的日子,体会母亲的快乐,也要表达我对他们的爱。
作者:
lisa7874
时间:
2018-5-11 22:54
H20 李莹
与豆豆一起读《猜猜谁来了》
这本《猜猜谁来了》是我经常会来出来和豆豆一起读的绘本,里面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讲一个农场里,有天农场主刚出去一会儿,就有一个陌生人开着车子来到了农场,他热情邀请小猪、小猫、公鸡、驴子、马和牛等动物和他一起走,还用巧克力和各种甜言蜜语成功的将一部分动物骗上了他的车,只有驴子、猫和公鸡留下了。直到载着动物们的小货车开走了,三个伙伴才猛然想到:这会不会是一个拐卖动物的骗局呀!他们赶快展开了营救伙伴的计划。。。。。。通过努力及其他动物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在半路将伙伴们解救出来了。故事内容比较简单,但是通过故事中的每位动物与骗子的交谈,能让孩子从中了解到很多,比如为什么猪最先上当上车,主要是因为骗子找到了它的弱点,说他家有很多这样好吃的巧克力,猪一听就非常的想去有巧克力的地方,转换到豆豆身上时,我就会问她,平常你也很喜欢吃东西,如果有陌生人给你吃糖或是其他好吃的,你会接过陌生人的东西和他一起走吗?如果你是这只小猪,你会怎么做?第一次讲的时候她的感触是不大的,有一次还故意说我会吃他的东西呀,因为很好吃呀!(气得我不行呀,心想不气不气这么爱吃的小吃货是自己生的)但是讲了三遍之后,结合幼儿园里老师同他们说过的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等安全方面的知识,现在再和她讲小猪这个问题时,她的回答就成熟些,她会说,我不会同他一起走的,也不会吃他的东西。我问为什么呀?她答,因为我不认识他呀,老师说过有可能这是坏人哦!我要保护自己,不认识的人东西是不能吃的。但是认识的应该可以的。(吃货本质是不会变的,反正在安全的角度下她是可以吃的。)
通过和豆豆一起经常读绘本,除了和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以外收获的还有就是陪伴看到她时刻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坏,这也是人生的一种体验吧!
作者:
小语妈妈
时间:
2018-5-11 23:33
H17赖香
母亲节快要到来,近一周以来,我常常与女儿一同读《给妈妈的礼物》。故事中,一只可爱的小瓢虫在幼儿园里制作给妈妈的礼物,新手做一盆花送给妈妈,做好后自觉非常漂亮,也非常珍惜,很想很想将这份礼物送给妈妈。可是天公不作美,一阵风吹过,小瓢虫被吹上天,尽管它已经尽力保护,花还是全弯下了腰,不仅如此,天空还降下大雨,小瓢虫躲雨时不小心将花盆打碎了,它伤心极了,送给妈妈的礼物没了。这时,小蜗牛出现了,它给妈妈做了一块螺旋形状的饼干,像极了蜗牛的壳;接着小瓢虫看到毛毛虫在叶子上咬出一个心形,小蜘蛛织了一个心形的网,小蜜蜂采了蜂蜜并将蜂蜜罐子做得跟自已身上颜色一样,小蚂蚁画了一只红蚂蚁,它们都亲手给妈妈准备礼物。小瓢虫得到启发,亲手做了红红的,又有黑点的虞美人送给妈妈,妈妈很喜欢,也很感动。
这书给人传递的是一种爱,妈妈爱孩子,孩子也很爱妈妈,只要是孩子做的礼物,妈妈都能感到一颗心,也能将两颗心紧紧地连在一起。读了许多次,女儿每次都很认真听,也会问一些你意想不到的问题,从女儿的表情可以知道,她喜欢这本书,也喜欢妈妈,但对于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她想到的是蛋挞,她很喜欢蛋挞,她最喜欢吃蛋挞,想送给我,我很感动!但我依然想她知道,只要是她亲手做的,我都喜欢,并且是,特别喜欢!
作者:
fengzheng19777
时间:
2018-5-11 23:43
H08 与孩子共读《生命的花园》的思考 孩子坐在岛上,一边看世界,一边思考, 他看到战争,他把长枪画成小鸟栖息的树枝, 和牧羊人的笛子; 他看到饥荒, 他想应该抓住云朵变成雨水灌溉沙漠; 他看到忧伤, 他想,应该学习和别人分享, 面包、空气和土地; 孩子看到眼泪,他想应该学习拥抱, 学习说“我爱你”, …… 最后一次他对插着旗子的月亮说“对不起”, 然后,他离开岛,决定——出生。 文字来自绘本《走进生命花园》,这个故事的结局令人惊奇!作者以鲜艳的浓彩描绘真实的世界,对照书中主角简单近乎无彩的铅笔线条,呈现现实与虚拟世界并存的效果。简简单单两个字:出生,却读出了强有力的勇敢。 我和女儿讨论着这个绘本,讨论一个孩子的力量。怀里那个弱不禁风的婴儿啊,他看似那么软弱无知,原来在出生之前,他已经洞悉了这个世界,他比我们任何这些已经出生并且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人更具备勇气,用自己出生的生命形式来对抗这个世界的残酷,这在他看来,他的勇敢足以对抗这一切,让这一切成为虚无。 几分钟看完,却足以努力一生! 富有想像力文字,加上色彩斑斓的画,成就了这本好书。 我们活着,不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切实际的期望,不是因为我们被选择,而是因为我们想要让森林布满诗篇,想要大海复归清净,想要忧伤从人们脸上消散,想要让人们知道他们被爱。 来到世上,也许不是我们选择的结果,但看到这本书的我们,却可以做出选择。我们就是希望,我们就是这个世界可能变好的理由。
作者:
Janina
时间:
2018-5-12 00:16
姜一楠 H14
班上的一个孩子有点感冒,平时活泼好动,但是一生病就有点蔫蔫的。抱着他的时候,孩子想让我给他读一本绘本听,我问他你想听什么样的故事,孩子想了想说:“恐怖的!”虽然有些惊讶,但我还是找来了熊亮老师的《小年兽》,跟孩子说:“我们来听一个小怪兽的故事好不好?”孩子点点头说:“对,恐怖的小怪兽!”我边讲边观察孩子的表情,从故事一开始他就很集中注意力,觉得小年兽有那么多眼睛和胖胖丑丑的身体有些吓人。他缩在我怀里,想看又有点怕怕的感觉,像极了很多大人看恐怖电影求刺激的样子。随着孩子情绪更加进入到绘本故事中,我也时不时地调整语气,还加了些小动作配合,孩子明显也跟着紧张起来,往我怀里缩得也更多。但是随着故事进展,最后小年兽收到了大家的节日问候,逐渐也变得丑萌可爱起来,红红的也不像之前那样吓人了,孩子也渐渐敢伸手摸摸绘本上的小年兽,会扭过头对我说:“它红了,不恐怖!”其实通过这个故事,我觉得孩子一方面真的会很单纯很信大人的话,我们说什么,他们第一反应都是相信,所以才会有很强的代入感。所以这也让我联想到有很多家长对于懒得解释的问题,比如孩子问“我是从哪来的”时,会回答“垃圾桶捡的”或是“充话费送的”,这其实无形中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他们非常敏感,但多数时候却也不会表达出来,而家长还常常不以为然,其实应该正视和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花些时间对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讲解,可能他一时半刻还不能理解,但至少孩子明白,他的问题和想法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平等的对待。二是孩子都非常善良和宽容。他们看到曾经作恶的小怪兽只要能被感化改邪归正,都愿意重新接纳它并还觉得它很可爱,这其实是很多成年人都没有的心胸。所以很多时候不是成人教孩子,而是一起成长,互相学习。
欢迎光临 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https://www.3yecao.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