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标题: 转帖---有一种神秘的人叫作“命运规划师”(天涯热帖) [打印本页]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3 17:07
标题: 转帖---有一种神秘的人叫作“命运规划师”(天涯热帖)
在其他群里网友推荐了一下这个帖子,点击进去,引人入胜,让我一直追着看,这样的好帖,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在网友的回帖中,也不乏十分有养分的内容,跟帖转帖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一直来分享吧
原文地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328897.shtml

      世界上的行业有上千种,可是我以前还没有听说过有一种人可以精确地改变一个少年的发展走向。他不是那种被泛泛称作“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学校老师,甚至不是在学校工作的人。相对于官方,他像一个京剧票友,不过这个票友的技艺却是舞台上的大部分专业人士无法企及的。因为他跨专业并且融合了其它多种元素。
而我有幸遇见他,成为他帮助的对象,朝夕相处两年多之后,我还没有意识到他工作的全部意义。因为那时我身在其中,心智达不到反思的高度。
  直到离开他身边并且到国外留学几年后,我看到了一部新电影《命运规划局》,如同被棍子猛敲了后脑,瞬间真切地明白,我曾经遇上了奇人了,并且有幸成为他帮助的对象,改变了我一生的运行轨迹。这如同自己看着B超屏幕里自己身体内的同步变化,很清晰。
  我们每个人都活得非常平凡,看到电影的那一刻,我明白到自己的幸运,能够与一个奇人交叉,谱写一段奇缘。如果人生真的只有一次,那么他彻底将我改变,把我送上另一条轨道,这已是铁定的事实。我此生往后的种种行为发展,都和他有关。从自我的命运上看,这是无穷大的价值。
  怀着谢意与分享的心情,我决定把这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平凡人的故事,告诉大家。
  。。。。。。 。。。。。。。。。 。。。。。。。。。
  他不是算命的江湖术士,不是任何与宗教或神秘主义相关的职业人员。准确地说,他是一个哲学、心理学、人格发展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的混合型学者,研究人的早期塑造对命运及人生走向发展的关系。他研究如何帮助人改变自我,不过依据的是一堆精确的科学理论,像一个制造精密仪器的能工巧匠。又像一个帮人治病的催眠师。
  他年纪不老,好像长不大的顽童,喜欢拿着放大镜看个人身上的细节。他对我说过:在识破人生早年发展这方面,人们的眼睛分辨率是30万像素的摄影头,而他的眼睛,分辨率达到8000万像素。这使得他和别人眼中所见同样的物体细节差异极大。别人看不到的,他看到了,可他甚至无法把看到的告诉别人,因为别人根本难以理解那种显微镜下的绚烂世界。于是,语言的描述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有幸成为他的帮助对象,是学生之一,也可以称作徒弟。在21世纪的中国,已经很少有这样古典的师徒关系了吧。可是,有些奇特的事情就在大家都看不见的世界角落里真实地发生着。从前如此,以后也同样会有。
  有人说,能够用钱解决的都不是真正的问题。可是,关于孩子的培养,尤其是扭转局面,就算是富翁,你能在多大程度上买到想要的结果呢?常常是有钱也无处买。因为找不到这种商店。大家能够看到的社会上的教学品种,都是片面的,没有人给可以你全方位的设计与操作。
  而他,就像《楚门的世界》里面的导演,只要愿意,可以给人一个精确的计划,孩子的成长世界,在他眼中,常常像一个巨大的电影制作片场。他构思宏大,操作精细。就像在火车铁道的交汇处,有数千条交叉变轨处,而他,拿起铁锹,知道在何时何地拨动哪一道闸口,知道列车将会驶向何处。
  就像电影《命运规划局》中那些手握某人命运走向图谱的天使,他们每天在公交站,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与你擦肩而过。我们每个人注定总被一只手拨弄命运。无非是有意和无意之间的区别。他的手上也有一份图谱,就像超级计算机,能加权运算出别人无法计算的结果。对于少年的教育变轨,有人踏破铁鞋无处寻,而终究不晓得有这些变轨规划师的存在――就在灯火阑珊处。
  这就是现实版的多维度世界!他在,而你看不见。
  接下去,我谈谈我自己的故事,以及在他身边听到,看到,学到的一些东西,向大家展现这种规划师的手笔。他是真正的教育学大师,改变命运轨道如同烹小鲜。希望能够启发别人。
  
  (打算继续看下去的朋友,请你最好马上去找《命运规划局》和《楚门的世界》来看看)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3 17:08
明天继续
作者: 三三妈妈    时间: 2012-2-3 17:42
占坑等着看。
作者: 楼兰梦舞    时间: 2012-2-3 20:15
占位等着
作者: shirley_ye    时间: 2012-2-5 11:52
翘首以待,先找那两部电影来瞧瞧
作者: 宝贝妈妈    时间: 2012-2-5 15:14
玄了点吧?还是我智商不够看不懂?
作者: 汪奕妈妈    时间: 2012-2-5 15:27
好帖,我去天涯看原文了,谢谢楼主推荐。
作者: 三三妈妈    时间: 2012-2-6 09:58
哦,掉坑里了?呼唤楼主快来填坑
作者: purytree    时间: 2012-2-6 19:44
谢谢推荐,我也去看了原帖,很受益。
其实我们每个父母都是孩子的命运规划师,虽然我们没有曾老师那么高,但我们也在尽力,在各个方面引导孩子进入正轨。
父母还真是不好当呀,真是要学好多东西才能胜任呀!
作者: 开心宝贝    时间: 2012-2-7 10:54
看了开头,一下被深深吸引了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7 16:09
不好意思,来啦来啦,我电脑上三叶草网站总是掉线,不知何故。闲话少说,我们继续。
备注:我把网友中比较精彩有营养的回帖也摘录过来,大家一起分享。


网友跟帖
跟我有点象,其实这叫“细节思维(或叫微观逻辑)”,早年从事过艺术类教育又能博采各学科的精髓,看待事物就与众不同了,但能找到好的学生(或叫材料)很难,这不仅仅是你的幸运,更使他得幸运。我们脑子里其实对一个学生(或材料)有很多设想,跟电影一样,最后一直修正到最合适的轨迹,向你朋友问好。
  稍微解释下微观逻辑:一切设定都是在对象没有感觉到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未来将走向哪,洞悉是通过无数很细微的关联整合计算,推理出来的。变化确实很复杂,但是有规律的,只是这种逻辑关系,只能明白,不能言说,解释起来很难。帮你去除错误的想法。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7 16:09
1, 我是如何成为他的学生呢?
   我像电影《阿甘正传》里面的那片鹅毛,在混沌里出生,一切随风飘荡。父母是70年代初移民到香港的普通工人,后来大陆改革开放,88年,他们胆子大,贷款到大陆沿海开厂,经过努力,逐渐成为了先富起来的人。那么,我勉强算是富二代吧。
  父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爸爸以前就是农村的放牛娃,大字不识几个。在我童年时,记得他们很忙,那是他们办厂原始累积的拼命阶段。于是,我也跟着奔波了。4岁之前在大陆工厂里跟着妈妈,然后又回到香港读书几年,寄宿在亲戚家里。后来5年级了,家里真正有了些钱,妈妈比较清闲安定了,把我接到深圳读书。
  从小到大,我没人管,父母也不懂管教。他们小时候吃苦多了,现在只要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乖就行了,物质上,我们是很好的。从小到大有菲佣照顾,上学有奔驰车接送。所以,我从小就没有考虑过读书,上学好像是童年的一种任务,去课堂睡觉,然后下课回家就像完成了任务。我从来不操心考试的事情,在考场,试卷发下来,我随便填填写写,然后签名交上去就回家了。管它是零分还是20分。
  到了14岁,我妈妈在每天打麻将和享受新富人生的陶醉中,突然发现自己的儿子已经是青少年了,可是什么都不会,也没有任何兴趣,脑袋一片空白,整天就在家里无所事事,像个傻子。她对我着急了。于是,我把送去贵族学校,就是收费很贵,大部分用英语教学的那种私立学校。周末回去香港的家和弟弟妹妹玩。
  可是,我从小到大都不知道“学习上进”为何物,扔到贵族学校又如何?只是更好玩罢了,因为我们班上几乎都是有钱人的孩子,同学间各种奇怪的人都有,我们玩起来更疯了。这种情况无法缓解妈妈的担心,她看不到我有什么改变。
  这里我必须要夸奖一下妈妈。我爸爸是头埋头苦干的老黄牛,整天就在兢兢业业地管理工厂生产,联系客户。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由妈妈负责。虽然她读书很少,可是上进心非常强。
  后来听我的老师说,你妈妈身上有一种很可贵的直觉,她善于在关键问题上作出有魄力的决策,这是他们从无到有走向社会成功的关键因素。别小看这一点,这是一种难以培养的能力,和读书无关。是一种生活经历带来的禀赋。
  是吗?或许就是这种上进心和关键决策禀赋的驱动吧―――当然,最重要的还有运气。
  有一天,她在社交场合上偶尔听到一位企业家郭先生闲聊中说,他把儿子放到一个老师家里学习了,全托。这个老师是很厉害的,可以全方位解决教育问题。不是任何学校可以做到的效果。
  妈妈立刻向他详细了解了这个人的基本情况,然后请求郭先生引见。郭先生说,那位老师只收几个学生,还要看看孩子的情况。可是妈妈的态度非常坚决要试试看。她经过多次请求,终于见到了那个人。。。。。。。(这些是我后来很久才听妈妈说起的)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7 16:10
2,
  于是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客人。(我已经记不起具体的日期了,因为我的每一天都是雷同的,在家里睡懒觉,看电视,吃东西,打电脑游戏)
  他温文尔雅,外表看上去年纪很轻,像个30不到的文人(后来知道他就是心态像小孩,放得开和孩子玩,所以显得很年轻。)。爸爸妈妈在大厅泡茶,叫我从楼上的房间出来坐坐。
  他姓曾,人很亲切,我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以为只是一位普通的叔叔。他随意和我聊天,问我看什么书,还让我带他到房间看看书架。
  我的书架里有一排漫画书,他问是我自己买的吗?我说都是弟弟的书,放在这里我也就随手看看。由于我当时毫不在意,所以真的忘记了那天对话的细节了。(两年之后,我问过他,当天第一次见面,说了些什么?他微笑着说,你的房间,你的任何细节都会反映某些潜在特点,我自然是收集那些你言语之外的信息了。)
  那两天,断断续续听到爸爸和妈妈发生了意见分歧。爸爸认为香港的教育好过大陆,打算把我和弟弟放回香港去读书。妈妈坚持孩子这么大了,要承认我们自己不会管教,要马上寻找彻底的解决方案,自己不会教就要承认错误。立刻止血。不要等到孩子长大了,毫无办法了才接受命运,到时就没有后悔药吃了。
  后来,他们达成妥协,弟弟还是回去香港读书,走香港式教育。而我,走另一条道路。
  几天之后,妈对我说,那天来的曾叔叔是一位特别的老师,我们要把你送到他家里去,往后几年里,你跟他生活了。
  嗯,我没有反对什么。这是我一贯的风格,对什么都无所谓。反正爸妈让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妈妈的性格很强势,我们兄弟几个都被她安排习惯了,反对也没用。去哪里上学也不过是睡觉,玩。我不学,谁能拿我怎样呢?于是简单收拾了衣物,这就去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我根本就太天真了,以为天下的老师都差不多的。可是,一年后,我发现错了。为什么是一年后呢?因为之前我根本一直都不知道人家的手法高明到那种地步,是当时16岁的我无法想象的(我敢担保就连普通的成年人都无法逃过他的引导手法,真的无色无味)。连想象都无从想象,那是我的经验意识去不到的高度。我连被别人牵引着走都不知觉。等到知觉时,轻舟已过万重山。
  他就是这样的人,影响一个少年的最高境界,是润物细无声。
  在那个下午,既没有下雨,也没有大风,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爸爸妈妈把我送过去,他们就离开了。曾叔叔把我领到我的新卧室,闲聊两句家常,就走了。
  16岁的我不知道,改变我头脑与心灵的风暴,就这样波澜不惊地揭开序幕了。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7 16:10
4
  曾老师家里,请了几位老师,算是他团队中的助手吧。这些老师全部是根据进来的学生不同的情况而招聘的。他的理念是,为了实现具体某个孩子的教育目标,不惜代价,不拘一格,打破常规,集中一点。所以他常常有一些别人意想到不到教学行为。当然,对于学生来说,大部分时候根本就不知道他说的做的是“教学行为”,因为他经常不让你感觉到在受教。
  后来,我进入高端课程之后,他手把手教给我许多学问,其中就详细说过怎样寻找合适的人进来团队。因为后来第三年他已经开始教我企业管理,团队领导之类的知识了。里面的内容我没能全部记住,因为太庞大了。
  他对一个问题的考虑,是非常全面的,结合了许多不同的学科知识。他的风格是,对一个问题,要么不说,要说就要说得全面。比如看一个茶杯,一般人从四个角度去理解分析,而他可以从8个以上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情。逻辑很清晰。
  他是那种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全面的人。有一次,我问他:看你上网,常常看贴却不参与回帖讨论,为什么?他说:一个帖子发问,里面有100个回帖,可是大多都是盲人摸象,只说到其中一个点,让旁观者很容易就以为那是整个大象了。我如果回帖,就要尽量讲透,但是要写几千个字,太花时间了。而且,往往吃力不讨好,网络时代里,这些网友大多没心思看长帖,人家嫌罗嗦的。所以我干脆不说话了。
  他选择助手,要根据送来的学生是哪一类问题,性格类型等等,来决定找什么样的老师。甚至对某个老师的性情将会如何行动如何发展,都可以做一些预判。
  他不要年纪大经验丰富的,基本上全部都是教育类学校刚毕业的,甚至不是教育类的,是普通三流大学毕业的都可以。他不看文凭,不看各种技能证书,只要面试,当场问一些问题,就能知道面前的人是不是他需要的那种。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7 16:10
5
  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才能,作为团队领导,关键是要选对人放到适合他的位置上。但是年轻人没有社会阅历基础,比较爱学习,爱上进,没有成见,这些特点适合我这个团队。因为我是大脑,所以规划性的事项全部包揽了,主要需要细致操作的助手。勤快、肯学的,我会培养他们,让他们做好岗位角色之余,看不同人的情况,给他们指导。这些年轻人如果自我学习能力强,就可以在我身边学到外面许多年都无法学到东西。至于他们能够如何发展,就看各人的悟性了。
  这些老师来到曾老师团队,都是社会阅历很浅的。他喜欢好学提问的助手,对于教学问题会提问的,他会指导一些,不提问的,他也不多说。不过,他心里把这些员工都当作半个学生来看待。因为他对每个员工都说过:你们来到我的团队,除了工资,应该在离开时带走些比工资更重要千百倍的东西。我希望你们从这里走向未来的教学道路,越走越强,这里会是一个不错的带薪学习机会。
  当时这些话我都听他对员工说过,但是大部分员工都会觉得那是老板在说漂亮话,不放在心上。两年后他对我说:助手们都是刚出社会的年轻人,着急着赚大钱,沉不住,这不怪他们。我这里就像少林寺藏经阁,宝贝太多,而他们大多都会错过。人生本是如此,你以后就会像藏经阁的扫地僧,看着多少人就这么轻易走过了。
  曾老师在和学生上高级课程时(就是在日常随机根据大家挑起的话题热烈讨论时,他适时马上往深处发挥讲解),常常要求助手们全部都在背后站着旁听。用意就是一起启发。
  总之,他选的员工全部都是勤快做事的,他安排的事项一定要执行到位。他的理念是:做一个精密的人才能担当精密的任务。
  后来,有些学生时间到了,离开了,那个专职负责的助手也就离开了这个团队。有几个出外面工作一年之后,马上知道了在曾老师这里已经不知不觉学到了许多非常难得重要的技巧,后来还常常感谢他。曾老师永远是淡淡地说:这些成绩都是你自己爱学习,爱观察,努力得来的,和我关系不大。只是缘分一场,机缘巧合而已。祝贺你们取得的进步!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很低调的女老师,学历,长相,出身都太普通,知道出去社会要找好工作很难。但是她朴实贤惠,反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曾老师很喜欢这种人,合约到期,他破例加薪5成来挽留她。她在团队中工作了两年,曾老师后来给我上高级课程,大部分都让她旁听的。后来,这个朴实的姑娘离开了,到一个民办学校教数学。凭实力,马上得到校长的重点培养。当她到新单位三个月就在全校老师中唯一被选中派去北京上海交流学习的时候,打电话感谢了曾老师。
  其实,当初她离开团队之后,曾老师曾对我说:这些年轻人从学校出来就在我这里,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洗礼,是不知道在我这里有宝库的,我不怪她们。这个阶段,躁动,不懂得珍惜是常态,而年纪轻轻假如很上进,很成熟,就是禀赋很高的可造之材了。当她们出去工作几年,大多都会明白我对她们说过的话。
  这个李老师,就是专门负责我学习的。之所以特别提到她,是因为在我很年轻的阅历中,真实地看到小说中的那些套路:原来长得漂亮的,心气高的大多浮躁些,反而朴实的,条件平凡的,往往低调勤快,拉长时间来看,机遇可能会更好。这是我眼前发生过的,成为了我年轻阅历的一部分了。
  好了,关于团队中的助手,先大略介绍一下,等以后再独立一章来说说他和助手们的互动吧,里面也大有学问。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7 16:11
6
  好吧,言归正传。
  刚开始的第一天,曾叔叔(我一直习惯称呼他叔叔,还是按这个习惯来吧)安排了胡老师负责我。胡老师是个男的,很文弱,戴着厚厚的眼镜,理科比较好。
  他给了英语,数学和语文的测试题给我做一遍。过程就像去配眼镜时按验光师的指示看视力表。先给你看1.2的,看不清?那么逐渐放大字体。最终得到的结果是:我的英语和数学大约小学2年级水平,语文大约小学4年级水平。当时我快15岁半了,按照这个年龄应该是上初二的。
  对于这个结果我不会害燥的,根本就不当一回事。曾叔叔听到结果,面带微笑,没说什么。
  然后,胡老师就在房间里陪我玩,他倒是想给我上课,我就故意问别的事情,让他疲于回答,打破他的节奏,不让他主导。他也没辙。不过这人的性情很温和,不温不火的。嗯,一开始我就喜欢这样没脾气的人。
  睡懒觉是我的最爱,真的,我太喜欢赖在床上了。也许从小就不让出去玩,也没什么兴趣爱好,加上家里的房间很豪华舒适,使我一直都喜欢睡觉。虽然知道上课时间,可是每天早上和下午的第一节课,常常是胡老师进来了,才喊醒睡梦中的我。我估计胡老师在背后是有向曾叔叔汇报我的表现,不过没有干预。曾叔叔每天也会走进来聊聊家常,坐一会儿就出去忙别的了。
  晚上,老师们下班了,曾叔叔就问我要不要看电影,我当然高兴看了。于是,他带我走进他的书房。打开其中一个书柜的门,哇!那里简直就是一个电影仓库,收藏了海量的影片,硬盘和光盘放了一个大书柜。连音乐CD都超过1000多张。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7 16:11
7
  我好奇地随意拿来看看,他不反对,我只要对哪个电影感兴趣,拿起什么,他就微笑着顺着这张音乐或电影的内容简单说说。具体说什么我早已不记得了,只知道,整整一个晚上,好几个小时,我居然忘记了看电影,而是饶有兴趣地听他讲解。他这人的口才实在太好了,在我以前直到现在,都没有认识另一个比他更好口才的。比如我拿起肖邦的CD,他就说肖邦里面其中一曲著名钢琴曲的创作过程,说肖邦为了想念情人而写的,又说当时他们流行一种上流社会的文艺沙龙,我问什么是沙龙,他就顺着我的提问一一讲解,然后我总会打岔问出别的问题,他总会顺着我感兴趣的东西一直发挥,说呀说。最后,我忘记了时间,等他说该洗澡睡觉了,才晓得整个晚上就过去了。
  我当时还不知道那种状态叫作博学,(你别怪我,从我数学语文英语不超过4年级,你们就能猜想出我当时是多么小白的。)只知道,他没有强迫我,一直由我主导着话题,而我很轻松地了解了许多电影和音乐的故事。
  我是将近一年之后才明白那是一种教学方式。而他的发挥能力实在太强了。能够从蚂蚁搬运米粒的情景给你说到火星和宇宙大爆炸去,还保证让你兴趣盎然的听着不累。后来这一点在看他启发别的孩子时,我作为旁观者,有意识去领略才知道厉害。只要你开口,他总能顺着你感兴趣的话题去深入,不管怎么绕,都能绕出知识来。而且,他让你做主导者,随便问,随便聊,遥控器似乎一直在孩子的手上。两年后,我看一本杂志,里面有一句话说:你被人卖了还帮着人家数钱。我就忍不住扑哧笑了。
  不过,回到当时,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所有被我知道的,现在能写出一点的都是后话了。那一晚,我愉快地睡觉了。没有压力,感觉还好。
  第二天,胡老师还是拿我没办法,被我带着他拉拉杂杂说话,就是不学功课。晚上,曾叔叔问:昨晚没有看成电影,今晚要不要看?我当然高兴看电影的。他说,这片库里面,你喜欢看的就拿出来。不过,规则就是,选好了就要认真看它,不得中间要求更换。
  我选了一个电影,他放进电脑里。先跟我约法三章:跟我一起看电影,要做到几点:一,看片子期间,不得上厕所,不得走动,要从头坚持到底,茶水只能先准备好放在旁边;二,看片子过程中,有任何想法,观点,疑问不解的,都可以马上提出来,但是一定要先暂停电影,然后和我讨论,讨论完了,继续看下去。三,不得接电话或有任何外界打扰,一定要像在电影院那样从头认真看到尾。
  我当然答应这些条件。因为看电影那么好玩的事情,不是背诵单词,不是做功课,毫无压力。他就这样陪我看电影。以后的几个晚上,同样都是看电影。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7 16:11
8
  大约第五天白天,他随意进来房间和我聊天,问我以前在学校里,喜欢和什么样的同学交往扎堆,我说了许多以前在学校的事情。我总是和那些读书最差的学生扎堆一起玩,其中一些是烂仔,而且在教室走廊集体嘲笑那些假正经的学习认真的学生,不同族类,就要想办法捉弄或者打击他们。
  他听完了,微笑着说:你现在还想这群哥们儿吧?我说是,我们那群人。。。。。。。曾叔叔马上打断我说:这些天你已经说了很多次“我们那群人”了,这种表述以后尽量不要用,因为你本不属于那群人。你根本和他们不同,你是因为成绩不好担心被孤立,为了有群体接受可以扎堆,才选择了和他们混在一起,和他们一起嘲笑别人的。你现在想想看,难道真的对曾经被你们嘲笑打击过的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有什么过不去的冤仇吗?
  我想了想说:是没有。
  “那么你们为何要以群体的力量去嘲笑他们呢?”
  我有点迷惑,答不上来。
  曾叔叔说:有一本书叫《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里面说:群体的力量经常是邪恶的,盲目的,而作为个人,很可能是清醒的,独立的。所以用群体的名义做坏事,并不代表里面每个人都是魔鬼。你曾经的那些行为,经过大脑仔细思考是找不到合适理由的,就说明你自己的内心道德判断标准中,知道做人的善恶准则。当你去思考它,过程中就等于在寻找可立足的基础。可是你找了一遍发现没有基础,行为的依据站不住脚,所以你不是真的坏蛋,你是附和那群坏学生,想在学校里取得身份认同,害怕成绩差而没有队伍可容纳自己。对吧?
  所以,你现在离开队伍了,而且肯定没有机会再回去那个群体中了,忘掉他们吧。以后就不要总是说“我们那帮人”了。你没有帮派,他们以后也没资格和你交往,因为你将注定会远远超越他们。
  奇怪!其实我到现在也忘记了绝大部分头一年的情形,但是开始几天的这些话却记住了。可能因为当时对我的震动比较大。
  说完,曾叔叔没等我回神过来,起身走了。就像拿棍子敲了我的头,然后若无其事地走了,没有下文。
  我继续和胡老师耍嘴皮子。可是,刚才那番话却始终在内心挥不去,它就像一个小蚊子,进入耳朵内嗡嗡响,刻意不去想它,可它就在那里,你无法不去想它。吃饭的时候,散步的时候,睡觉的时候,总觉得开始审视自己的动作哪里不自然。真别扭!
  我好像不是我了。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7 16:11
9
  胡老师不在的时候,我自己除了睡觉,就是打开手机看网络小说。我的手机一直是社会上高端的款式,让我在学校里很有面子。
  大概第6天,曾叔叔进来,看见我在看手机小说,就问我看的是什么,我说就是些我们学校圈子里流行起来的奇幻类小说。
  他好奇地拿过来看了看,说:不错,看书很好,比不看书的要好。发现你居然会坚持看小说,让我对你刮目相看呀。
  我听了心里很受用。他的肯定是那么自然,就像傍晚走在海边,一阵微风徐徐吹佛,你感到很自然的舒服。由于没有看见旁边有电风扇或者芭蕉扇对着你吹,所以你肯定这阵风是大自然的杰作。嗯,这种感受是正确的,《楚门的世界》里楚门最初也以为那些海浪是真实的。但是事实上却是错误的。因为曾叔叔的绝技,就是用你看不见的手在煽风点火。
  当我还在享受自然风吹拂时,他就接着说了:你不是对黑社会很感兴趣吗?我眼睛亮了起来,“是呀!”我随口回答。于是他搬起旁边的凳子坐下,给我讲述许多江湖故事。这是我们青少年混混的焦点话题呀,听得我两眼放光。他说自己少年时和别人打架,跟道上的大哥混过的。而且年纪大了,阅历丰富了,身边也知道些朋友的真实故事,就拉拉杂杂一串一串地跟我聊起了江湖故事。
  他总能把平淡的东西讲得精彩,更何况这个话题本身就是我最喜欢的,那更是欲罢不能了。整整听他眉飞色舞地说了两个小时江湖故事,活灵活现,逼真动人。
  末了,他话题一转,说:唉!这些事我都讲不完,嘴巴都累了。这样,我这里有一本坏人写的书,说监狱风云的,你要不要看?
  我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了,哪里停得下来。马上高兴地说,好啊!
  他说:这本书叫作《四面墙》,是网上热起来的,据说是坐过牢的人写出的真实故事,风靡一时。我看过,很好看,很真实。
  说完,他转身到书房去拿来这本书放到我手上。厚厚的,红色的封面。
  正当我要翻开第一页时,曾叔叔说:还是和看电影一样的老规矩:要看,就要一口气看完,中间不能放弃不看,也不能再看手机上的小说。做完一件算一件。
  我蛮不在乎地答应了。
  当时我可不知道,那不经意的一口答应之后,许多年,我再也没有主动拿起过流行于中学校园内的奇幻古怪文学了。人生往往有些不经意的瞬间,很久之后你才记起那已是重要的分水岭。
  直到半年后,我觉得那些垃圾该从手机里删除了。当时按下删除键那种感觉至今还记得,就像古人割头发,把曾经的我扔进了江河,看着它随波漂荡起伏着远去了。有点失落惆怅,又感觉有些莫名的自豪。
  因为一年之后,我阅读的书目光是名字就让高中生们咋舌了。按照网络流行语:秒杀他们。到了我17岁,阅读的内容就秒杀一般大学二年级学生了。因为《瓦尔登湖》,《存在与自由》,《沉思录》,《全球通史》等等名字,那些被学校灌水的鸭子们根本没听说过。
  那是后话了。
  曾叔叔经常告诉我:看书要画重点,做笔记。因为多年以后,当你翻开这些书,看到当年书页画上的重点,笔迹,应知道那就是你成长的脚印了。经过时间酝酿,回头才会知道它的珍贵。为了明天有这种醇酒享用,就做好今天的笔记吧。
  这种训诫,我永生不忘。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7 16:15
这篇帖子里的精辟的语言太多,我摘抄几段与大家共享:
1.有个哲学家萨特说过:不管命运和环境把你打造成什么样子,一旦某一刻你意识到这种状态,并且经过审视与反思的过程,之后,你就再也无法安之若素,回到原先不察觉之前的样子了

2.别人以为家庭教育的阻碍在于钱,其实不是,那远远不是关键障碍。光是夫妻统一思想,协调好家里老人的负面干预,理顺周边亲朋的意见,坚持风雨不改地执着等等,随便举出几条就够绝大部分家长败下阵来。还真不是钱就能解决的

3.我们的书店一直有关于教育的好书,问题是,有多少人肯买(观念),有多少认真看了(态度)?有多少人看得懂(水平)?然后有多少人做得到(执行力)

4.看书要画重点,做笔记。因为多年以后,当你翻开这些书,看到当年书页画上的重点,笔迹,应知道那就是你成长的脚印了。经过时间酝酿,回头才会知道它的珍贵。为了明天有这种醇酒享用,就做好今天的笔记吧。

5.存在主义认为,人活在当下,只有承认当下,放眼未来才是强者该做的,过往则不究。纠缠于追究过去,是刻舟求剑的行为。除了怨妇般的抱怨之外,并没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另外,喜欢抱怨的人都是没出息的。

6.人生的主战场也不是在学校,上学校是为日后的社会生活做准备的。精辟之极

to be continued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7 16:16
 10
  拿起《四面墙》,我就被深深地吸引进去了。连续两天,一口气看完。曾叔叔听说我两天看完了,微微诧异了一下。只是淡淡地说:你看书的速度真不赖呀。
  那是我来到的第九天。当天晚上,曾叔叔依然和我一起看电影,这一次是他选的片子,叫《霸王别姬》。据说是中国大陆最好的几部电影之一。
  整个电影过程中,他停下来许多次,对里面的历史背景,人物的发展,说了很多很多,我当时真给电影感动了。有老师在旁边解说,我似乎不费力地看出了一些味道。
  影片里,看到少年张国荣逃离剧团,出去街上看到名角唱戏,突然开悟了,自愿回去剧团,接受鞭打一声不吭的韧劲。戏中的老爷子说:人啊,想成为角儿,得自己成全自己。
  后来,张国荣成名了,收容路边的弃婴,老爷子在旁边劝说:还是不要了,小豆子,人各有命啊。(这句话,往后被曾叔叔多次运用来阐述重要道理,他为什么不能够见人都救呢?无缘的人,各有各的命啊。)
  本来这些文艺片我是不感兴趣,也看不懂的,可是他就是这么厉害,总能在关键点上讲解,让我跟得上情节,看得懂,看的有趣,不觉得累。
  看完电影,我们继续沿着剧情聊天。互动兴致很浓,他也把话题往深处带领。
  坦白说,那晚谈了什么,我真的一点儿都记不起来了。只是记得,被他说的话触动了某根弦了。我忘记了时间,听啊听,聊啊聊。到了12点多,他说该睡觉了,这才停止。
  可我躺在床上,人生第一次失眠了。
  
答网友问:
竹贝壳
  曾老师认为,目前中国的教育资度,是一个怪物,是一个伪战场。其实不必被它完全牵着鼻子走。不要被它遮盖了全部思维空间。
  他会看着材料来做菜。孩子的情况,家庭情况,家长的情况等等,最终制定出一个家长可以接受的,放眼一生的方案出来。不必硬要争夺一城一池的得失。考场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的主战场一直是在社会上,在于独立开创人生的精彩。
  简单说,每个孩子的问题不同,只要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他都敢于尝试。胆子很大。
  对于一些经济能力比较好的家长来说,很多事情可以变通的。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7 16:16
11
  具体想些什么不记得了,好像没有什么内容的人生也会沉渣泛起。想了许多,努力想给自己的生命找一点意义,却发现我的生命空空如也。蓦然间,黑夜里生出一股深深的恐惧。我想到了未来。可我以前是不会忧虑未来的,为什么不是从前,也不是以后,而是当晚想起这种问题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半年之后看电影《海上钢琴师》里的台词,找到了有趣的描述。“就像家里墙壁上的一幅画,挂在那里,年月久远了。它一直很安静,终于有一天,突然“嘣”的一声响,它从墙壁上掉下来了。如果你问,为什么是那一天掉下来,而不是之前或之后呢?是不是画和钉子约定好了,我们就在某一天采取行动吧?”哈哈!
  别人说,每个人总会开窍一回,只是或早或迟罢了。我们就像墙壁上被钉子挂着的油画,不晓得哪一天掉下来,但终究会掉的。开窍什么时候来,无从预料。而那一晚,就是我的开窍日了。只不过当时不知道,事后才明白的。
  该给那个日子开瓶香槟,纪念一下。
  好吧,继续说。
  恐惧,对黑夜的恐惧,对未来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混杂袭来。我在黑暗中用被子盖起头,把自己裹起来。思考,这东西原本就像别人的肚子里的幽灵,本来和我无关的东西,今晚却找上我了。而我,手足无措地陷入恐惧的深渊。
  我想到自己快16岁了,每门功课居然是小学2年级的水平,那不是羞耻,而是绝望啊!以后我要走自己的人生,面对风雨,怎么办?今天的一切安逸都将离我而去。
  黑夜中,我不觉中哭了。
  。。。。 。。。。。。
  过了很久,我无法释怀。无法入睡,无法驱除恐惧。那种恐惧太深了,就像堕入宇宙深渊将永沉黑暗。
  快要窒息的感觉。
  我无法独自面对这种黑夜。于是起床,打开灯,看看时间已经是凌晨两点多。我走到曾叔叔的卧室门前,敲响了房门。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7 16:17
今天先到这里吧,留个小悬念
作者: 三三妈妈    时间: 2012-2-7 16:28
加油,献花花!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9 14:44
11
  曾叔叔睡眼惺忪地起来,问我什么事?我说睡不着,很害怕。于是他就陪我到我的房间谈谈。
  他坐在我面前,像一位看懂一切的长者,温和地看着我。我告诉他心底里的恐惧,突然害怕一切,害怕没有前程没有未来的人生该怎样自己独自走下去。我是一个废物,今天终于明白了这一点。我以前错过了宝贵的青春时光,现在充斥胸口的是极度痛楚的悔恨。(当然那时的口语没有书面语那么有文采,但是真的讲出了我自己都无法想象的肉麻的话,而且是发自内心而说的,滔滔不绝,无法自制。)当晚,我像一个突然皈依上帝,迫不及待对神父忏悔告解的杀人恶魔。那种悔与痛交织的折磨,从未有过。
  在他的面前,我伤心地流泪,忏悔以前的蹉跎。现在写出来,我自己都觉得很害燥。可是天啊!这都是千真万确的。后来我理解到,一个人在极度情感的冲击下,会情不自禁地作出理智无法控制的行为来。那一晚,我算是彻底地失控了一回。把十多年来没有表露过的自卑、羞耻都喷涌出来了。还有懊悔,痛楚,对未来的恐惧彷徨。五味杂陈。我都不知道流下的泪水包含了多少种情感成分。
  曾叔叔温和地鼓励着我。他让我的情绪发泄到彻底。
  我对他说,您现在打电话让胡老师来给我上课吧,我一刻也不能等了,我马上就要开始学习,去追赶浪费的光阴。
  他看看时钟说,现在半夜三点,不必急于一时。你目前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关键在于能否三分钟热度之后,长久地坚持。
  看我后来渐渐平静了下来,激情宣泄完毕了。他温和地说:小松,我很高兴你今晚会为自己流泪,这说明你自己长大了,会想事情了。可是每件事情都不是想象那么简单的,你想追赶时光,我可以担保地说,没问题,一定行。可是也要告诉你,不是三分钟热度能完成的,它需要坚持长久,每个小时,每一天,每个月,每一年,至少要坚持三年才行啊。所以,很高兴你今晚叫醒我,和你一起分享自我忏悔的心情。可是我不会把你刚才说的话放在心上,你刚才的所有承诺和保证天亮后我都一笔勾销,就当没有发生过。
  想要改变,是不是真的改变,你明天天亮了,睡醒了,平静了,再自己问内心一遍。不管是什么答案,你不用向我保证。我这里不保存任何人的保证书。如果你今晚的决心是来真的,向自己的内心去保证吧。不妨对自己的内心许一个承诺,由自己监督和保管。我很健忘,就算你明天仍不振作努力,我一样不怪你。
  我当时脑袋空空的,也许是夜深了,太累了。也许是哭久了,疲惫了。他的话,倒是很让我意外。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9 14:45
 12
  (按快进键――两年后,他在教我教育技巧的时候,拿其他案例举例时解剖过这种方法。他说:要一个年轻人人真正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的精神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很多家长都瞎操心,反而扼杀了孩子最可贵的东西,就是对自我行为的责任感。没有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就会成为一个灵魂的弱者,就无法真正锐意进取。其实是无知的家长们在误伤自己的孩子。
  你想要一个孩子真正学会自律,就要放掉手上的鼻绳,让他们像骏马那样奔腾。当他们知道没有人想牵着它走,他就会时刻为自己的脚印负责。先放掉绳子,而后才能催生自律。自律滋长了,才能激活灵魂。
  所以,当有些家长把孩子交给我时,总好像把他家饲养的宠物绳子交到我手上来。我说,如果想要孩子好,那么这些绳子将会当着孩子的面前扔掉。让他们明白到生而自由的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他们的生命不是附属品,他们需要行使自由意志。
  我问,那么孩子不懂事之前,不用绳子难道不担心吗?
  他说:孩子看得见的绳子,都是制作侏儒的器具。广义的绳子是有的,不过应该是隐形的,适度的。在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强方面,手持缰绳常常令效果与初衷背道而驰。
  我问:那么隐形的绳子怎么使用呢?
  他说,难点也就在此了。无数家长们都不会用,其实不算太难,不过要求家长有一定的基础。借用武侠小说的语言来说,乾坤大挪移这门武功,一共9重。普通人学到了第四重,就已经足以帮助自己的孩子发展自主意志,撒开腿快跑了。等于软件里面的家庭版。想要使用企业版的全部功能,想要拿来济世救人,兼容各种类型人群,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学好的,因为后面要融合太多东西才能贯通理解的,收发自如。
  你现在问我,我也无法简单说明白给你听。就像张三丰手把手传授太极拳给徒弟,懂的人,功力深厚的人来演示,简单一个动作就够徒弟苦练几年了。为什么?因为双方内功底子和对武术理解的差异是无形的部分,那一部分就不是几天苦练就能得到的。
  快进结束)
  。。。。 。。。。
  
  曾叔叔看着我躺下,说:都快天亮了,你好好睡觉,明天早上我让胡老师不用吵醒你,下午再上课吧。
  熄灯。
  就这样,那一晚,我说出了人生至今最肉麻的话,可当时就那么真情流露,没有害燥感。发泄过后,既轻松,有沉重。那种感觉,难以形容。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9 14:45
答网友问:
尼采的灯笼
  
  请问这位高人是如何选择学生的?什么问题的孩子他都能改变吗?
  =================================================================
  
  他选学生的标准有点古怪,主要不是看学生,而是重视看家长是什么样的人。因为他强调过,引导孩子是不难的,只要不是智力问题。
  可是整个过程太庞大了,从设计到执行出良好效果,是一个很长周期,必需精密配合的过程。如果家长不够信任,没有配合好,就不会做出好的效果。这样的人他不会帮。
  
  我就看过有的学生来了一阵子就被他退回去的。
  他说,这种工程是很综合的,条件不具足,某环节失控就会失去效果。他就像大导演,一旦接拍这部电影,从演员到摄影到后期剪辑,巨细无遗一切都要他说了算才行,否则不干。脾气很硬的人。

答网友问:
 尼采的灯笼
  
  什么问题的孩子他都能改变吗?
  ===========================
  
  当然不是绝对的,刚才说了,要看条件。
  他打过一个比喻:他像一个世界顶尖的建筑设计师,如果给他一个宏大精美的构思,请他设计出来一幢精美巧妙的宏大建筑。他会说,
  1,我的设计能力和经验是否能够完成客人的愿望?这是能力问题。
  2,如果能,那么我是可以交出可行的方案的。也就是说,我给的方案除了设计合理,既漂亮又不会倒塌之外,还要同时想到有没有建筑施工队伍可以施工操作到位等环节。这是执行可行性问题。
  3,但是,方案是有了,而且理论上可行,图纸摆在台面了。在执行方面,
  客户的实力愿意投入吗?如果客户认为投入过大,行不通就不用做了。
  4,以上几点都解决了,是硬件上能不能做的问题,剩下的还有我综合考虑后要不要做的问题。
  
  
  他更像一个魔术师,享受帮助别人改变轨道的乐趣。在他看来,如果人生只有一次,那么能够有把握地变废为宝,是很有成就感的。
  他有点像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面的怪医生胡青牛。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9 14:45
 13
  大半年之后,妈妈才告诉我。那个晚上之后,曾叔叔就打电话告诉我妈妈,你的孩子开窍了,自己懂得要拼命追赶时间了。
  当时妈妈在外婆家里,马上把消息告诉了外婆和外公他们,外婆当时就哭了。他们期待我醒悟已经等了太久。在那么普通的一天,老师的一个电话,告诉他们那盏重来没亮过的电灯突然启动了,照亮了他们的长久的愿望。
  后来我听说了,自己都莫名地感动,好像说的是别人的事。靠!真不好意思,那个故事居然说的是我。
  .。。。。 。。。。。 。。。。。

14
  后来,第二天开始,我就自己收拾态度,很认真地跟着胡老师按照步骤来学习功课了。从三年级的数学内容开始。
  当我愿意正视面对学业时,好像不算很难。当然,从屁股坐不住到慢慢集中注意力有一个过程,坚持下来,状态逐步提高。
  这样过了几天,曾叔叔找我谈话。
  他问我,激动过去之后,是不是还要选择追赶呢?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他伸手拍拍我的手背说:好!你自己想向上就好办,别怕!我会帮你。
  “你现在的形势是,该上8年级的年龄,却只有小学二年级的综合知识,并且再过三年就要年满十八周岁,踏入青年人的行列了。如果无法上大学,很快就会出去社会混自己的人生。没有底子,此生艰难可想而知。
  所以,坦白说,你现在的坏消息是,错过了太多时间,造成了大脑的某些区域在童年应该经受某些训练项目时,错过了最佳时机。人的大脑思维能力和思维结构有些部分需要在适当的年龄段做适当的刺激训练的。错过了无法全部找回来。
  在整个前面15年里,你几乎什么都不学,自然会影响到你现在重头学习起来的难度。就像数学运算思考,语文的语感及文字触觉等等,虽说勤快可以补拙,可终究不能无视大脑发育和人格发展阶梯的科学进程。对此,你先要有一个冷静的心理准备。
  好消息是什么呢?是你现在才15岁半,还来得及做许多追赶和补救工作。假设你打算打一场以少胜多,资源贫乏的战争的话,手上最大的优势王牌就是――有我当你的军师。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9 14:45
15
  你目前就是在这样的夹缝中――错过了太多,但还不至于时间窗口完全关闭。只要努力,可以追。不想努力,闭上眼睛就直接给自己一生宣判了事。”
  我听了他的话,分析的有理,心里有了点暖气。我说,当然不甘心放弃这一生的。
  他点点头继续说:“有个哲学家萨特说过:不管命运和环境把你打造成什么样子,一旦某一刻你意识到这种状态,并且经过审视与反思的过程,之后,你就再也无法安之若素,回到原先不察觉之前的样子了。
  因为不管你之前被拐卖了,被恶意对待了,被环境折磨得如何丑陋不堪,那些种种外界造就的结果都只能接受下来(除了接受你也没辙,对吧?)。因为那些都是非清醒的,被动接受的。关键是,当自由意志跑出来了,你意识到现状局面,那么从当下开始就要为自己将来一切的作为负责了。
  就像你从阳台突然发现有小偷在偷邻居家的东西,在小偷没有发现你,你很安全的前提下都不打电话报警,做些事情阻止罪案的发生,那么你其实已经是该案的共犯了。
  存在主义认为,人活在当下,只有承认当下,放眼未来才是强者该做的,过往则不究。纠缠于追究过去,是刻舟求剑的行为。除了怨妇般的抱怨之外,并没有现实的积极意义。另外,喜欢抱怨的人都是没出息的。
  其实每个人刚开始都是被别人,被环境塑造的。出生了就像一个空水桶,被别人往里面装东西,水桶本无意识,是被动的。可是只要水桶意识到了要往肚子装什么东西才让自己高兴时,这时你不能够把原先的东西倒掉,因为你是倒不出来的(你不能够像倒垃圾桶那样清除思想和习惯)。假设你现在肚子里装了半桶浑水,不满意。好,那么就从现在起把关,专挑自己喜欢的东西装进去。承认之前的浑水还在,但是慢慢往里面装好东西去勾兑。只要努力勾兑,累积的数量多了,整体的改善是肯定的。朝向这个目标进取,努力不懈,这就是强者的态度。我们能不能做一个真正的强者呢?首先看有没有强者的态度。
  所以,你的坏消息是昏睡了太久。好消息是,终于醒过来了。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9 14:46
答网友:
 弗洛伊德周公旦
  我老婆总是一句话呛过来,这是在中国,大家都是被填的鸭子,大家都这样子拼学习成绩,你一个人搞素质,搞自由意志,培养将来独立性与创造力,孩子会被社会出局的,决不许把自己的孩子当试验品,
    所以我觉得要想把孩子教育成功,首先还是要让父母有个正确的认识,
  ==========================
  曾老师写了许多呼吁教育改革的好文章,可是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有些广受好评的甚至被官方删除了,不让发。他说整个社会都无法掀起教育改革的风浪,因为清醒者是极少数。我们现今整一代家长对教育的认识还处于未启蒙阶段。很无奈!
  从你老婆的意见就可以佐证老师说过的话:
  他说我们的书店一直有关于教育的好书,问题是,有多少人肯买(观念),有多少认真看了(态度)?有多少人看得懂(水平)?然后有多少人做得到(执行力)?这个问题挺让他悲愤的。

答网友:
弗洛伊德周公旦
  不过中国的教育问题更严重,就是官方没有这方面的杰出的人才,没有一心从事教育研究的真正的有良心的专家,只有一群混混,骗子.所以中国的教育模式才会严重的畸形.
  ============================================================
  
  老师说过:
  首先是体制不怀好意,不让另一种声音出头,然后吞噬体制内的人才和智者。于是造成的局面是官方把持的地方都是骗子横行。而良币呢?蜗居在陋巷,一瓢水,一块面包,只能斗蟋蟀了聊度余生了。
  他常说,台湾的李敖是年青时就处心积虑自带干粮和国民党对干的。李敖在节目中说过,想做一个战士,你要先有点粮草,然后才能张牙舞爪。
  同样,要想在学术思想上实现超然的理想,此人不能被五斗米压垮。否则再好的思想也会被生活困顿消磨掉。那就是社会的整体浪费了。
  以前我常常听不懂他的话,后来逐渐慢慢消化明白了一些。

答网友:
弗洛伊德周公旦
  
  早几年,有个叫郑渊洁的对孩子的培养方式深得我心,可是要做到他那样,也有太多的物质要求了.就正如楼主一般,没有坚实的家境支撑,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家庭也无法做到的.
  
  ================================
  
  郑渊洁这个人,曾老师非常赞赏!他说,不枉他从小到大买了老郑那么多故事书。
  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敢于表态和说话。不管他亲手教育的结果如何,那种纵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是他最欣赏的。因为郑渊洁做的,是往一个庞然大物脸上吐口水,就凭这一点,在10年内该领域,没有人做的比郑渊洁更多更有影响。
  我个人的确是幸运的,家庭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但是,在我的改变中,钱只是占了很小的比重。大部分人有钱也买不到这种东西的。
  以我在老师身边的耳濡目染看,其实普通的家庭自己苦学教学知识,一样可以达到一些积极效果。你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其实曾老师早已经说过:
  别人以为家庭教育的阻碍在于钱,其实不是,那远远不是关键障碍。光是夫妻统一思想,协调好家里老人的负面干预,理顺周边亲朋的意见,坚持风雨不改地执着等等,随便举出几条就够绝大部分家长败下阵来。还真不是钱就能解决的。
  后来我看了不少实例,真的如此。以后将会慢慢谈到。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9 14:46
16
  我当时被他说得一喜一忧。不过觉得挺在理的。
  他继续说:“你现在的情况,在8应试这条道路上要与其他同龄人拼高低是太难了。我们要尊重现实,不能够脱离现实来凭空建造目标。不重视现实条件的人,只会纸上谈兵。不务实,结果只是浪费时间。
  要知道,人生的前面20年是学生阶段,就像小老虎刚出生,学走路,学捕猎,那个是准备过程,不是生存的终极目标。
  人生的主战场也不是在学校,上学校是为日后的社会生活做准备的。可惜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搞不清这一点。你跟他们讲,他们都说自己明白,可是回到生活中,还是挡不住要头脑发昏地在人潮汹涌沙尘滚滚中被人推来搡去的,身不由己。说明他们没有真懂。真懂的人是把认识落实到行动上的。
  打个比方,你们23岁之前的年轻人全部要去爬泰山顶,可是通往山脚的道路已经人满为患,拥挤不堪。而你更糟,早已经走散了,根本不在大路上。想找回去大家都走的那条道路已经太远了,没时间了。那么,我现在先来卫星定位你的坐标,找准了之后,带着你走一条小道,缩短距离,直接到山脚下和他们汇合。到了那里再和他们赛跑爬山。”
  我听了很开心,但还是忍不住疑惑地问:能行吗?
  他说:“人的知识结构其实像搭积木,假设想把A方木块搭放在第五层,其实并不需要杂七杂八一大堆东西去垫底,可以有省事些的办法用少一点时间就把它垫高到那个高度上去。
  比如数学,英语,思考能力等等,真正懂得进阶的逻辑路径,可以走精简道路。注意,我说的是精简道路,不是叫作捷径。
  学习任何东西,方法很重要,好的方法会让你效率极高。比如说学习英语单词,我就曾经让某个学生以每天新增150个新单词的速度快速增长,而且人家还不累。这套方法不是我创造的,只是说明有方法很重要。(注:后来我用这套方法试过每天干掉250个新单词。通过雅思考试。)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9 14:46
17
  其实反过来看,大多数孩子在宝贵的儿童少年时期浪费了许多精力,他们的课程设计,功课作业,乃至家庭生活内容,都太多无用功。当然,有人硬要说孩子时代所做的一切以后会有用的,这句话我无法反对。他们扛着一些观点开心就行了,我不会为这句话争辩。因为一个显微镜是不会和酒瓶玻璃片展开关于清晰度的讨论的。打哈哈说:各自有理吧。
  所以,你不要气馁。我帮助你制定学习计划,跟着计划走,可以让你在大学时期赶上他们,在出到社会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我笑了,说:不会这么夸张吧?
  他也很轻松,跟开玩笑似的说:“你不相信?就当笑话听也行。你知道现在学生们在成长道路上做了多少无用功吗?你见过宠物店笼子里的小白鼠吗?”
  我点点头。
  “那些小白鼠在笼子里的滚轮上跑步。看上去整天挺忙、挺勤快的,其实从距离上说,没跑多远,多数精力用于瞎忙消耗。我们中国大陆的学生就是这样的小白鼠,每天为功课拼命忙,没时间玩别的,没空间想别的。其实大脑不是不聪明,而是被困在教育制度这个笼子里了。是谁给他们脚下故意安装那些滚轮的呢?就是教育部啊。教育部指令学校他们装了滚轮之后,还要求家长们来帮忙固定好,并且看住小白鼠别跑出来。”
  我瞪大了眼睛。以前可没有想过这些事情。
  他边说边笑,非常轻松,“你不信,想想看那些历史课,一部分语文内容和政治课程,就是学生脚下的滚轮。叫大家踩得欢快!挺锻炼神经的。那些海量的作业,大部分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喘不过气来想笼子外面的事情。对大脑起稳定固定作用。
  所以啊,你别怕,他们其实也没跑出多远。你虽然走弯路浪费了时间,可是现在用三年,赶上高三的同学还是可能的。甚至在某些重要方面想超越他们也无妨。因为他们是辛苦的小白鼠,负重慢行。当然你也不是小白兔,只不过你不必挑两担垃圾赶赴考场。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9 14:46
18
  你别老想着和他们一起考试,要和他们用同样的试卷考试就会被套入别人设定的思维格调,不行。要建立自己的计划,按自己手上的计划走,放眼未来。才能在天黑前回到家。
  我的学生中,有些人要回去那条跑道,有些人却不必,可以到另一个运动场等候其他项目的比赛。你和别人不同,不同的情况可以灵活对待的。过几天我会给你学习计划的。别想太多,放松吧。”
  我还能说什么呢?当时的我,脑袋空空,前途渺茫。有的只是无知和悔恨。我除了相信眼前这个叔叔之外,能有什么选择?
  那种心情在后来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面有段台词很贴切:被终身监禁的囚犯们鱼贯进入监狱大门后,典狱长当众训诫他们说:欢迎大家到来!既然进来了这所监狱,就把你们的灵魂交给上帝,把贱命交给我。
  我呢,也只能听他的吧。
  
  。。。。 。。。。。
  
  (题外话:曾老师这段话直到两年后我和一群中国的大学生一起去美国度冬令营,才得到证实。当时团里面有5个高三学生,4个大学生,其中两个是北大的。我们在一起20天,交流后发现我有多项硬指标完胜他们。在阅读,独立思维,见闻,分析能力上,只有一个北大三年级女生让我佩服的,其他人脑袋里水分较多。我回来后真的明白到曾叔叔说的超小道在前面汇合的策略是对的。但是这之前我忐忑不安了两年,真怕再走错路。)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9 14:47
网友评论
跟我有点象,其实这叫“细节思维(或叫微观逻辑)”,早年从事过艺术类教育又能博采各学科的精髓,看待事物就与众不同了,但能找到好的学生(或叫材料)很难,这不仅仅是你的幸运,更使他得幸运。我们脑子里其实对一个学生(或材料)有很多设想,跟电影一样,最后一直修正到最合适的轨迹,向你朋友问好。
    稍微解释下微观逻辑:一切设定都是在对象没有感觉到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未来将走向哪,洞悉是通过无数很细微的关联.....
  ---------------
  我们的想法一致,很少能看到有这样观点的人,艺术本身可以上升到哲学层面,教育是一种理念、思想、方法论,在研究中西政治、中西经济、中西历史、中西文学、中西古代现代哲学、美学、各种思想潮流等等大文化基础上,艺术和教育完美的结合,创造的美妙是无以言表的,两种不同的逻辑思维碰撞,世界观科学观方法论的磨合......又不自觉的去博采众长,吸纳百家精髓、融会贯通,这种内力会自然攻破内在与外在“形而上,形而下”的任督二脉,凡事都会立即做出最有效、最本质、最“统筹方法”的思想意识、目标行为的判断,特别一个既从事过规范学校中、小、大学的教育,又做过社会一到几个方面的事情,可以是跨行业的并且也取得了成功,这个人就可以胜任命运规划师了,如果这个人在艺术领域和教育领域都有过人的研究,并且在成就他有这样能力的之前,他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是一个奇迹让他能进入这个门槛去关注艺术和教育,同时会迫使他向各个领域不自觉的延伸,成为掌握规律的人,这种反作用力将更加巨大

提醒一些家长,如果从这个帖子里得到一些教育方法的启发,请你们一定一定不要把这个帖子,这种方法告诉孩子们。一旦告诉孩子,他们就会提防你们的手法,效果就不好了。在一开始,需要静悄悄地,出其不意,才能收效。
  这是引导教学法的基本前提了。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9 14:47
19
  我们都渴望每天活得精彩纷呈,激情不断。可是,现实是平静的,乏味泛白。生活真不是电影,可以专挑美景来拍。
  我不是刚刚被鼓足了气要快跑了吗?可是每天睁开眼睛,面对的却是学习任务。大部分时候要安安静静的。大家别以为我有好老师就可以不学都会,那是不可能的。饭就这么一口一口地吃吧。
  我在头大半年里,觉得生活的亮点很少,甚至记不住一些细节,是因为曾叔叔的手法隐秘而流畅。后来,他决定培养我往这方面发展,才准许我的意识降临舞台背后那片领域。就像一个魔术师,当他的手指向舞台背后说:看!――从此我的眼睛突然明亮了,就像画布上的龙被点了眼睛。我开始看见不同的世界。但是在没有被同意之前,我只能被蒙着眼睛行走。
  当然,开始蒙眼睛是为了我好,就像一个病人要动大手术,换器官,除了切口麻醉,最好还是全麻吧,连意识也停止,昏睡状态给切开比较好。就全交给医生操劳了。等自己意识醒了,看见缝好的伤口,看见医生护士微笑的面容,知道病灶被解决了,不是挺好吗?
  幸好,在心里那块布还没有揭开之前,曾叔叔预先开了一个小口子。他说:你在我这里如果对方法上有什么疑问,全部记下来,我不管你是脑子记住还是笔记写下,反正记下来。我不会马上回答你,只有等到我们出去玩了,旅行的时候,才准许你发问这类问题。
  
  (快进键――
  大概三个月后,他带我去一个大森林里面爬山,教我一些户外知识,训练我对森林的感觉,路上我问他为什么有问题要出来旅行时才发问?他笑笑说,这个问题现在不能回答你,再过半年才解密吧。对这些问题的好奇让我心痒痒的。一天没解答,总有点牵挂。
  于是过了半年,在一次到南京中山陵的飞机上,我抓住机会再问他同样的问题。这次他说了:“小松,还记得你刚来到我身边时的状态吗?那时候的你,像个白痴,脑子里没有任何念想,对什么都无所谓。吃什么,去哪里,自己要干什么,全都无所谓。你这种状态是父母的错误养成这样的,错不在你个人。当时你的症状就像神经局部瘫痪的病人,给人打屁股了都没多少痛觉,人就会变呆瓜。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9 14:47
20
  
  往好了说,你那种状态就像悟道的高人,波澜不惊,哈哈!往坏的说,就像行尸走肉。说明你的内心如同枯木,干涸了太久,神经都快枯死了,对外界事物不敏感。这样不行的。帮助你好起来,就像医生治病,先要用多种药方,同时多处着手。我刚开始在你身上使用了几十种方法,多管齐下,只是你不知道而已,以后我会逐步告诉你一些的。
  那么,心如枯木怎么办?先用最轻微的剂量,加一点姜糖水刺激一下,起活血的作用。当初让你心有疑问,先记录下来,找个地方存放起来,就是为了给你一点念想,悬念。感兴趣又必需惦记的东西,让你的心,你的情感触觉动起来。人的心理活动渐渐会多起来。心理活动多了,问号自然会多起来。在老师没给答案之前,问号憋在心里就会瘙痒。人瘙痒自然就会自己挠痒痒吧。挠痒痒就是为了释缓好奇心而去主动思考寻找答案。寻找答案的过程就会带来很多好处。逐步引发生态改良。
  就像治理一个沙漠荒地的生态。一片荒凉,先开一条水渠,引点水过去。然后找一些耐干旱的植物栽种,引来蜥蜴,蛇,小鸟等等。虽然改变的步伐很小,可是这个小生态慢慢地就会活起来。植物渐渐变多了,动物也会来得更多。你的心就像荒漠,要有步骤地激活治理。
  我从你平时的说话,眼神就能看出你内心的活力如何。人的眼睛,神态,气质,都是很好的观测窗口。藏不了。所以,有时候对一个小孩的疑问,不要一下子告诉他答案,给一点悬念,让他自己去找平息悬念的办法。有助于催生思考能力。不恰当地过多代劳,只能弱化孩子的积极功能。
  一个人要有念想,念想不完全等于愿望,不过也可以暂且拿愿望来替代无妨。有愿望的人活得才有精气神,会积极,有盼头,生活才有积极的面貌。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血,新鲜有活力,容易健康。假如内心世界一潭死水,病害就滋生了。套用经济学一句话来说,就是刺激内需,带动经济。人有需求才能有行动。都无求了,只能当哲学家或木偶。哈哈!
  有些12到16岁的都市孩子,对什么都漠不关心,慢慢孤僻起来,容易动怒,容易极端。甚至怨恨父母。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他们6-12岁之前,被管制的比较牢。这个管制不一定专指家长作为,很可能是学校制度和家长合力,把孩子的生活全部安排在非自愿的学习项目上,高压,枯燥,不给孩子的自主意愿一点私下晒太阳的小花园小空间,堵死了,就逐渐把某些孩子的心灵翅膀给折断了。他们的内心曾经想飞,一定有过冲击和萌动,不过都在生活中被平叛了。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9 14:48
21
  这些青少年孩子发现生活没有任何可以自主的空间,没有色彩,于是就转为消极对待。当消极变成习惯,人为了捍卫自我价值感,就会逐渐认同自己的现状。成为复杂的心理顽疾。从表象上看,家长看到孩子的性格不好了,价值观歪曲了。其实这时候类似于假近视,是可以扭转纠正的。很多家长不知道原因,总以为是孩子的问题。其实,在12岁之前,根本没有什么孩子的问题,一切都是家庭和环境的问题。孩子何辜呢?不过是上天分配到你家里的一张白纸而已。他们的命,一开始都归家长来涂鸦。涂了一部分之后,再与社会力量一起涂。
  他们来咨询我,这些案例我看得太多了。我说家长有一部分责任,建议人家学习好方法来改变,可人家不爱听,或者听了回到家做不到。也罢。反正社会就是金字塔形的,上去高端的总是少数。所以,社会上满眼都是错误。以前鲁迅说:道德在杀人。我现在看到的,是制度和无知在杀人。不过并不是很多人看到那把刀。鲁迅的眼睛看见一把,我的眼睛看到另一把。因为我的工作就是收治此类刀伤患者的,所以数据比统计局可靠。
  这个道理可以发挥的很深很深。以后再专门跟你讲解这种道理和应用,一天都讲不完。要知道,厨房里的一把刀,除了切菜切肉,还可以切许多不同的物品。分析工具也就是一把刀,用好了,用到极致了,就可以用一种分析方法解决许多现象和问题,功能之多,超过你的现象。你呀,别急,慢慢来。
  现在之所以可以给你透底,当然是因为你的内心早已经活了,而且活力很强。在疗效没有满意之前,我想你应该不会怪我蒙你眼睛吧。”
  。。。。。。 。。。。。。
  我听了,有点感动。因为自己的变化镜子里看得见,家里人都感受得到。可是不晓得背后有一个专家和团队为我做了许多。真像从手术台上醒来了,不知道动手术的过程,却感受到病在一天天好转。这叫人活得有希望。
  他说的那些青少年的症状,我身边就有这些现实的例子,我弟弟就是其中一个无动于衷的少年。所以我的脑海是可以结合实际来理解他的话。曾叔叔每次对我讲解知识,都尽量用我现有的经验和知识来举例的。他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每一个道理都可以讲述得深入浅出的。不懂得深入浅出讲解的老师,不算是一个优秀的传播者。
   快进结束)
  
   。。。。 。。。。 。。。。
  
  在写上面这一段的时候,我特别心痛。因为我离开老师身边之后就出国留学了。到了国外,同学中有一个漂亮的中国大陆女孩,和我一样是刚来的新生。我们自然扎堆一起玩。
  开学后两周,有一天,我们在风光如画的山坡看羊群喝酒聊天,半醉之后,她突然放声痛哭起来。是那种声嘶力竭的大哭。我不知道如何是好。递过一张纸巾给她,她却紧紧抱着我,似乎要把一生的力量都释放出来。半晌,她放声高喊:爸爸呀!你别走,你要回来看看我呀。我不跟你斗气了,行吗?行吗?
  就这句话,她反反复复,声嘶力竭地哭喊了半个小时。如山洪爆发,根本无法阻挡她那种强烈的情绪。似乎要把十几年的苦都随酒气一起从肚子里呕吐出来。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强烈的情绪释放。什么也帮不上,只能借个怀抱让她哭吧。直到她实在太累了,睡着了。
  醒了后,她告诉我在国内的家庭情况。父亲是做生意的,有钱。在她10岁时候,和妈妈离婚了。她跟妈妈生活。她爸爸偶尔来看望她,但是她性格叛逆,总是和爸爸斗气。可是,心底里真渴望家庭团聚的,但一个孩子怎能粘合两个成年人破裂的婚姻?她对父亲既恨又爱。对自己父爱的残缺耿耿于怀。她妈妈对她非常高压,粗鲁管制。结果她15岁离家出走了一段时间,读书已经完全没有兴趣了。成为社会与校园边缘地带的青少年。
  她真不甘心自己的人生是这样的故事,可是,又能如何。她忍耐着,直到要求出国,离开家庭,离开熟悉的一切。可是酒精让她在英国的乡野痛痛快快崩溃了一回。她年纪轻轻,却有着复杂的故事。我不敢问多。
  但是从曾叔叔那里出来,我已经会用命运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人生线索了。这个在我眼前嬉笑怒骂的美女,她有另一番成长的路径。每一个人的故事都那么不同。
  她总喜欢听我讲过去几年的经历见闻。听着听着,黯然神伤,轻声说:你的命真好………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9 14:48
22
  
  如果单听我作为学生的眼睛去回忆头一年的事情,肯定是单调的。但是我想大家希望看到的是教育手法的细节。所以,这前面的一段故事该怎么讲述呢?就拿当时发生在我身上的具体情景为实例,结合以后他对我解禁的信息对照来看吧。这样类似于实战讲解。他说的话,观点当然是他的,语言是我结合笔记和录音整理出来的。
  。。。。。 。。。。。 。。。。。
  一开始,曾叔叔要求我把主要时间放在数学上,英语和语文比重很小。我当时也没问为什么,反正照着做就行了。他要求胡老师完全根据我的学习状态来教学,不明白的地方搞明白为止。不做复杂的题型,不拿那些奥数题来开发大脑。他要求我掌握每一个知识点的基本题型就行了。
  (快进键――
  大半年后我问他,为什么要求基本题型就可以了,不完全按照学校发给学生的那些练习题库和试卷呢?
  他说:“首先看学数学的目标是什么?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很有用,这毋庸置疑。可是大家成年后都知道,离开考场之后,生活中应用的数学要求并不高。除非走向一些技术专业需要高等数学作为基础的,否则一般人的生活中并不需要太高深的数学能力。
  但这并不代表数学没有用,数学用处很大。即使你不用它去学习其他专业,那么数学最主要的是能够培养和训练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甚至改变思维方式。那些受益是无形的,一生受用。他们的益处在买菜数钱时体现不出来,但是在想问题是,在生活中解决复杂问题时,都能感受到受过训练的好处。
  有人说,我国的数学教材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要求太高了,意思是上大学之前根本不必学那么深的数学,像英美的数学教材,注重动手能力和基础普及就行了。这个问题我没意见,因为从新中国建国至今,编写教材的立场并非以民为本,所以中国学校对数学的要求一直偏高,里面有国家的策略考虑,我不说它。那些在学校的正常学生,不学好数学,以后上大学选专业就会错过一些可以发展的项目。所以能够按照教材来走的,学深一点,也无害。
  我上面说的,是帮你把数学的作用分解提炼出来。那么,现在数学对于你是什么功能呢?考试的功能就算了,你剩下不到三年就18岁了,不必在大陆参加8。所以数学对你的意义就是生活应用和思维训练这两点了。这就回归到数学的朴实价值来操作。所以我不要求你去做复杂的题海,对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基本题型也可以了。以后的生活应用足够。
  至于思维训练,数学是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你现在的年龄学习逻辑最重要,可是并非必须依赖数学才行。还有别的途径。我自己的数学成绩就不好,可是逻辑非常强。我会有方法帮你用别的办法来学的。
  所以我说带你走捷径,就要搞明白方向。知道自己后面的路上要什么,才能精简上阵。如果以后要的是人生智慧,那么和数学的关系更小了。获得智慧这种东西,和学习文科或理科都没有必然关系。
  小松,在你未来几年的成长路上,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数学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你现在放许多时间学习它,是有别的考虑。到某个阶段我自然会更换教材的。”
  快进结束)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9 14:48
23
  后来,我用了一年时间,把数学成绩追上初二的水平。快和我的年龄同步了。这过程中,他用了很多方法来鼓励我。就无法说的太细了。
  
  (快进键――
  半年后,我问他为什么最早选择数学开始,而不是英语或其他科目呢?
  他说:当时你刚来我这里,你爸妈,包括你自己,都有点怀疑自己的智力是否正常。我要先解决你们这个心结,把心理障碍拔掉,才能鼓舞你接着有勇气去爬更高的目标。
  你知道吗?对于“智力有问题”这块标签也常常成为逃避的借口。我要把你潜在的借口和障碍一起拔掉。
  数学是可以短期提高的学科,有窍门。而且这个名字的形象好,给普通人感觉数学能学好大脑一定聪明。所以当你数学进步了,我一直在以各种方式在暗示你的智力优良。对你后面的自信很重要。
  再者,一开始选择英语,你会害怕枯燥,畏难的。因为你是一个从来没有认真面对过学业的孩子,许多面对学习的基本态度都要小心翼翼地训练。你当时就像一台库存多年的,没怎么用过的汽车发动机,拿出来,发动点火之前,一定要先加好机油。先润。然后点火,慢热,逐渐升温。还要碎片清理。
  中医说的固本培元。这个过程要讲次序,慢慢来的。
  如果步骤着急了,你那本来就没有的自信心会迅速坍塌。在开始阶段,尽量不让你有挫折感。你现在想想,后来不是被我引导去学习围棋了吗?
  对不同的学生,性格,基础都要小心考虑的。作为老师,孩子信任我,把手交给我。我就要让你们坚定地舒适地走好。就像提一篮子鸡蛋快步爬山,要想鸡蛋不破,垫底的棉布以及手腕的细微控制都同样重要。在开始阶段轻易不能让你摔痛了,否则信心和信任都难粘合。
  很多家长想要孩子实现目标,方法常常流于死板。要想孩子朝向你引导的方向走,光谈话打气是不行的,还要讲方法。
  简单说,当你的手指向10公里外的一座山,要考虑到孩子是否可以坚韧地一口气坚持走过去。路上要设定多少个休息点?要奖励什么才能让他保持斗志?一个长长的目标不妨拆解成若干个步骤来做。
  对于理性能力不强的孩子,能尽快兑现的成果则有利于鼓舞士气。哪怕是小小的果实比什么都有说服力。就像农业生态园,长期和短期收益品种搭配好,才能形成良性循坏。这种环环相扣的动力模式就像自行车的链条,每个齿轮转动中一定要咬合到下一个空位才能紧密用力,不断地前进。
  但是许多家长不近人情,要小孩长期经历风雨,兑现一个太遥远的彩虹。一切方法,都要结合不同孩子的性格,阶段来灵活应用。
  另外就是一味苦口婆心的说教法,家长把自己唠叨成唐僧了,还无法降服小鬼。孩子们耳朵都听起茧了,没用的。要让孩子相信远景,就要让他先品尝到近期努力带来的甘汁。走几步,回头看到一串脚印。孩子对自己的信心、对家长的信任逐步建立起来才能甘心跟你走,否则就费劲了。
  所以,先让你学习数学,然后围棋跟上,阅读跟上。一步步慢慢把你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好。后来你的学习强度越来越大,注意力越来越好,课程也跟着调整。连自己都不知觉会进步了,道理就在这里。
  这种手法就像舢板浮在水面,水涨,则船升高,同步来,就没感觉了。”
  快进结束)
  
  后来,老是听凤凰台那个光头评论员说:很多看似不相干的事情,背后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就想,人的眼睛太有限了,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人感觉舒服是有原因的,感觉痛苦也是有原因的。只不过看你能否找到贴近真相的解释了。
  其实我的思考能力训练课程,是最早开的课,只是我从来不知道罢了。他的语言能力,他对事物的分析能力,逻辑条理等等元素,早已如同空气般进入我的心肺。
  我在这个帖子里提到曾老师的话,基本接近他的原话。回想起来,几年时光中,他在每一天对我说了多少重要的知识啊。他在我毕业前笑着说:你就算个木头,也要被我的香烟熏黑了。最开始半年,他就是靠“言传身教”这种烟熏的我。这就是别人家里无法提供的最重要的氛围吧。
  以后还会专门讲述他这一手烟熏的功夫。
  

24
  说说曾叔叔这个人吧。
  他很少正儿八经地开课,都是随机根据一个电视新闻或者谁的话题,大家说着说着,他就切入其中的一块进行发挥了。他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中潜入式教育。把课堂拆掉,搬到任何一个生活片段中去。
  有一次,在闲谈中西方文化比较这类课题时,他提到过这么一番话:“以前看南怀瑾先生的书说到,东方有圣人出,西方也有圣人出,此道同,此理同。当时我还是一个在学习路上的人,对于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明晰的答案。南怀瑾这个观点,给我很大的鼓舞。他提醒我,道其实没有黄头发和黑头发的区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是金刚经里面的,你以后再慢慢思考它。
  其实许多道理,法则,一体两面,虚虚实实。就拿内用黄老,外用儒术这种广为流传的据说是历代帝王治国之术吧,其实结合《道德经》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一句话就道破许多天机了。简单来说,帝王治国的其中一种手法,就是为了实现某个目的,让百姓这么做,但不必告诉大家真正的动机和原因。用烟雾弹来掩护,虚虚实实。这种方法,就是一把工具,不要有道德上的先入为主,你好好想,争取好好用它。(后来在高级课程中,我才知道他在教育上使用了许多道德经上的武功。)
  南怀瑾有一本书叫《老子他说》,是拆解道德经的上半部分,讲得非常好,深入浅出。我很期待他的下半部出书。可是遍寻不获,后来听南怀瑾说过:道德经是教人高深的谋略,里面有些常人看来像阴谋诡计的东西。确实很厉害,我现在讲解这本书,社会效果好坏难讲。好人看了,用以为善。但是坏人也容易学去了,用来做坏事,破坏力可就大多了。所以这下半部稿件已经写好,但是暂时不会出版了。
  我觉得很遗憾,看不到这下半部了。其实《道德经》比《论语》更好看,之所以社会上看论语的人比较多,是因为官方不高兴老百姓习武或者训练智力,所以千百年来都是少数派的教材。历代大多数建功立业的谋士都认真学过里面的东西,鬼谷子,张仪,苏秦,范蠡,刘伯温,都是这一派的。当然,他们奉行功成、名遂、身退原则,深藏锋芒技艺于民间,所以估计还有许多能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的。
  南怀瑾这个用心,我后来深有体会。做一件事情,动机是好的,为了实现目的,要动用一些放不上台面的策略。收放之间,平衡点在哪里?很微妙。
  李敖也说过,历代好人的脸谱就是最终要被坏蛋气死的害死的,那不是真正有头脑的好人。强悍的好人是要斩妖除魔的,怎么斩妖?要有比坏人更厉害的手段才能降服啊。
  所以这世上许多事情,先不要用道德的放大镜去判断,这样会影响理性客观,影响自己的判断力,也影响你与高深的智慧交叉碰撞的机缘。”
  他这番话,后来对我影响很大。李敖的书我看了不少,因为曾叔叔其中一个兴趣就是研究李敖。后来还带我去现场听李敖演讲。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9 14:51
to be continued,也给大家留点时间思考
作者: 三三妈妈    时间: 2012-2-9 15:06
人生的主战场也不是在学校,上学校是为日后的社会生活做准备的。可惜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搞不清这一点。你跟他们讲,他们都说自己明白,可是回到生活中,还是挡不住要头脑发昏地在人潮汹涌沙尘滚滚中被人推来搡去的,身不由己。说明他们没有真懂。真懂的人是把认识落实到行动上的。

就单这一句,我们在组织各种故事会、各种讲座、各种沙龙的过程中,体会至深
作者: llbb1    时间: 2012-2-9 15:13
Thank you.  mark here.
作者: pearlhe    时间: 2012-2-10 12:34
好帖,要反复看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3 16:08
继续:
25
  曾叔叔以前非常喜欢武侠小说,他说:“金庸的小说其实境界和内涵很高,一般人以为是俗小说,小看他了。你们这一代年轻人,现在都不看老一辈的武侠小说了,所以想象不到80年代时候我们看武侠的盛况。你要把金庸的全部看完,里面有许多能启发人思考的素材。”
  我问他喜欢金庸小说里哪一个人物?
  他微笑着说:“我一直喜欢《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药师。东邪!其实东邪并不邪,只是思想比较深刻理性,有个性分明,不肯玩和光同尘那一套,难免不容于人群,不容于官方主流,就像白色是相对于黑色的反衬,群众当然永远要坐在“正方”席位的,少数派只好与群众为敌,去坐“邪方”了。所以被称之为东邪不是“邪恶”的意思,而是“与众不同”。
  我倒是想跟东邪那样,当桃花岛主,培养一个黄蓉出来,再生一个杨过。然后要一条大狼狗,养一个老顽童,有空就找老顽童打场架,活动筋骨。这日子好快活啊。哈哈!”这时的他像个孩子,没有一点为人师表的风范。
  后来,我知道他背后的许多不让学生看到的引导技巧,就想到小说里那个黄药师,一身青袍,轻功如鬼魅,总是跟着梅超风的身后,却不被发现。当你以为他不在,却又跳出来帮你一把就走。是有点像。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3 16:10
26
  曾叔叔的生活很安静,这是我刚刚来到他家非常不习惯的。因为我在家里从小到大都热闹惯了,爸妈都是跟朋友们成群结队地玩的,出行的数量简直像沙丁鱼群,大酒店的房间经常一次就定下20多间的。晚上家里麻将声,电视声,声声入耳。所以在新环境里,反差太大。平时曾叔叔处理完事情,静静地看书,写东西。手机一天到晚不响的。也没有朋友来家里。
  有一次,我看书累了,跑过去他书房找他磨嘴皮子,借机问他,你家里怎么没有朋友来玩?
  他也放下书,伸伸懒腰说:安静不好吗?
  我说:不习惯这么静。
  他问我:“如果给你选择,你想不想20年后当一个思想家?”
  我笑着说,有的选的话,当一下也不错。看看是啥滋味。
  他说:“好啊,想当思想家,就从适应安静开始,然后喜欢独处。思想家是不能害怕孤独的,因为这是思想家这种产品生产工序的制作流程,必须的。就像最上等的钢铁需要巧妙地淬火过程一样。”
  真不知道他的书房有多少宝贝,反正说着他就从书柜上拿下两本书来,一本是《通往奴役之路》,一本《瓦尔登湖》。
  他说:“这本《通往奴役之路》不是叫你看,而是听这个书名。一个人如何逐步走向奴役之路的?离不开热闹就是其中一种了。心理上离不开热闹集体的人,其实是受束缚的。本身就失去自由了,容易在人群中被狱囚。
  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最重要的思想作品和文艺作品都是孤独中的产物。不信你以后留意看,人在热闹开心的时候是很难有状态去创作最具价值的深刻作品的。
  当然,也要看人。如果你到了中年,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材料,不成为深刻思想作品的创作者,那么就不必担心自己因为耽于热闹而浪费创作时光了。但假如你年轻时有试一把的想法,并且恰好发现自己的能力、特长有一定的底子可以发展,那么就要注意从年轻时候起培训自己适应孤独了。不但要适应,而且要喜欢孤独,要故意与人群隔开来,才不会深深地卷入生活俗务而不能自拔。我见过许多拔不出来的人,经常自责,一边喝酒一边吃胃痛药。呵呵!挺好玩的。
  适应孤独要靠训练的,就看你自己要不要成就自己了。这些书,以后慢慢看。”
  。。。。。。 。。。。。。
  曾叔叔当时这番话确实很新颖。当然,我当时的头脑基本上全部是处女地,他往里面扔进些什么泥巴都会成为“史上首次…….”
  后来,我阅读不少好书,慢慢能适应长时间的安静。其中有一本《孤独六讲》里面说:智者常常是孤独的,或者说,智者需要孤独。于是脑海里想起他在书房独处的样子,身影孑然独立。那是他的桃花岛。
  到了国外后,中国的同学们很不适应,很想家。我却安之若素。心想,对于独处,现在像有点底子了。那么到底要不要成为思想家呢?剑桥的教授席位还有空位吗?罗素,摩尔,维特根斯坦等人的讲台是否还为我而留着呢?哈哈!
  做梦也是有好处的。曾叔叔说过,做这种梦比一夜无梦的人还是要勤奋一点点的。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3 16:12
27
  前面说了一大通,搞得好像过了很久。不是的,回到原先轨道上来。
  这时候,我才来到他身边不到一个月。他让我适应,平静下来之后,就不露声色地动刀子了。不是要害我,而是要割瘤了。
  一年后他告诉我,当时一开始就想要拔掉我身上的两样东西:眼镜和头发。
  毫无例外,他办得到。
  头发牺牲在先的。
  我们青少年的发型,一般都有同龄圈子内的共性。是一种群体符号吧。当时我的头发有一点点长,稍微盖住前额的。没想到被盯上了。
  好几次,在不经意中,曾叔叔轻描淡写地建议我换一个发型,剪成他那样的小平头。我当然不肯,心里笑他真老土!多次给我设糖果陷阱遭遇抵抗后,他不正面来,想其它鬼点子去了。
  他知道我一直很喜欢打篮球,但是现在他家附近300米内没有篮球场,要走500米才有一个。他一直不我自己去打篮球。搞得我手痒痒的,真想打球。平常我们大家聊天开玩笑,就会说起篮球场的事情。曾叔叔吹牛说他小学时候是校篮球队的,现在估计投篮找不到北了。我们还拿他开玩笑。
  突然有一天下午,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他说我们俩去球场打篮球比赛怎么样?单挑?我赛!一听就兴奋,那是我的强项,我的地盘呀,谁怕谁。
  他说比赛要有赌注的。我赢了,曾叔叔就让我以后每天自己去篮球场打球半个小时。如果我输了,我的头发马上去剪成小平头,并且一年内不许换发型。
  我当时真觉得轻易解决这个中年叔叔毫无悬念,一口答应了。所以说,冲动是魔鬼,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这一去球场,我原先珍爱多年的发型就永远停留在十五岁零6个月的照片里了。
  到了球场,他说怎么比,随你定。他很平静,我心里有点点发毛了,我们俩身高一样,体重他多20斤,体重他占优势,年龄和身体状况我完胜。他很多年没打篮球,我经常泡在球场,难道需要怕他吗?嗯,不需要。年轻人知道要学习,就是不知道“经验”这东西是几毛钱一斤的,成年人得吃多少亏才攒起来的宝贝,你敢说它没用?没经验就要挨教训了。
  于是我说,我们俩打半场。每进一个球就攻防互换,谁先进十个球就算赢。怎样?
  他答应了,先自由投篮热身。他真的多年没有打篮球,球的重量还没适应,投篮根本碰不到篮筐。我心中更不怕了。10分钟后,开始了。
  前面我领先了两球,2:0,虽然他不进球,可是篮球场的素养很好,卡位,战术经验都在的。几个回合后他进入状态了,屡屡借用体重优势压着我上篮得手。他的突破步伐真好,我感受到他身上多出来的20斤体重很快会吞噬我的发型了。转眼比分变成4:6,我落后了。
  我说叔叔你不能靠体重压我,欺负小青年单薄啊。他说可以啊,接下去我不利用体重行吧?
  好,接着他的进攻没有强行突破,在罚球圈一带带球晃着晃着居然快速往底线沉底,我顶着他不让进入内圈,他居然跑动中来个勾手中距离,像姚明那样,还漂亮地进球了。我不知道他是运气好还是宝刀未老,反正看他得意洋洋的,再过一会儿,还是中距离投篮进了。嘿嘿!我一点脾气都没有。人家技术性击倒我了。
  没有奇迹发生,我马上就被带去剪成了小平头。当晚我做梦梦到自己没有穿裤子在街上裸奔了,够吓人的。第二天,我去买了一顶帽子带上,大家看了都夸我新发型好看。像男子汉帅气。可是我真难过,有点被阉割了的感觉。一周不敢出家门。过了半个月,帽子才摘下来了。
  一年之后,约定期到了,我早已经喜欢上小平头,也不喜欢以前的发型,就一直到现在了。
  看来你以为不可或缺的东西,其实放弃掉比想像中要容易,和街上的标语差不多,时间可以嘲笑一切。
  。。。。。。。 。。。。。。。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3 16:12
28
  曾叔叔好像对青少年的发型很重视。因为我遭受发型的“割礼”之后,三个月内,亲眼看到另外两名送到他手上的中学男生被强制剪掉头发。那两个都是性格猛人,真的是在学校学烂仔的,脾气不像我那么好搞。他们的故事后面再说,先说头发。
  其中一个来自广州的,初三,人高马大,不上学,要出去社会上混了。他很想保留手机,要跟女朋友保持联系,曾叔叔威逼利诱,最终以保留手机,交换他剪掉发型。
  另一个少年,很有型,据说风靡校园的魅力男生。不是靓仔那么简单,是内敛性格,很酷的男生。也是在和混混一起,不想读书。
  这个更棘手,曾叔叔为了他,把他和爸爸妈妈一起带到云南丽江,带着行李一直往西藏走到了香格里拉,吓他说要放他到西藏里面的军营里去特殊训练。这孩子心理和智商都上佳,最后在酒店里跟他玩攻心战,用了8个小时,才搞定了他。先答应剪头发,再答应跟曾老师学习。于是马上在酒店里的美发厅剪掉头发。他妈妈听说他终于肯换发型了,感觉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那男生真行,剪完了很淡定地说:剪了就剪了呗,没什么。
  。。。。。 。。。。。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3 16:14
29
  按规矩,我出去旅行时才能问曾叔叔答案。这个问题在将近一年后,我和他去北京慕田峪长城,爬累了,就坐下来聊,他才肯告诉我答案。
  他说:“你们这些跟不良少年混的孩子都有一个基本共性,对群体属性的符号特别的看重。那个发型,就像纳粹党章一样荣耀,像一个党群的标志。你们打死都不愿意剪头发,就说明非常珍惜那种无形的凝聚力。对你们重要的,对我也同样重要。于是先要在符号上把你们和感情上不肯割舍的群体分隔开来。
  你看电影里,被判刑的囚犯进监狱都要经过剃头发,穿上囚衣这两道基本程序,而且还要不准使用原有名字,监狱给个编号称呼,甚至像陈水扁那样的身份,进去了都免不了要脱光了检查屁股。这套形式就是一套隔离门,告诉你:里面和外面不同了。所以符号的心理意义一直是很重要的。
  我要把你从意识上、心理上告别那个圈子,有形的和无形的一起擦除。首先要去掉身上的符号。发型更改了,你们照镜子就会觉得自己的形象陌生了。随着时间,有利于慢慢切割心理上的距离。每个人在心里都有一个自我意象,在你们的年龄还没有完全定型之前,这个自我意象是可以经过一些措施来修正的。是综合手段的其中一环。
  我说服你们剪头发,实际上通过这个行为树立一种权威,心理上要学生服从老师的管理。形象刚改变,你会很难受,就像你转变发型之后两周不肯脱帽子,这是心理接受的调适期,慢慢来,总会在内心说服自己接受的。我一直在观察着你的恢复进度,这过程中我们周围人都一致鼓励你。而你当时的难受不是因为现实中身边有人嘲笑你,而是脑海浮现出以前的那些弟兄朋友们的眼神,你仿佛自己也变成那个被这个群体嘲笑打击的对象了,不但难为情,甚至觉得背叛了群体,背叛了那些隐藏在漫不经心行为背后的一连串价值观。
  同样,一旦经过时间,心理逐步接受改变之后,也就会坦然接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进入体内。这是先动刀子挖疮疤,然后疗伤,然后长新肉的过程。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3 16:16
30
  很多青少年都特别看重自己喜欢的发型。不少家长在发型上和孩子起冲突。其实就像“哥抽的不是烟,而是寂寞”那样,青少年坚持的不是发型,而是阵营。家长要在发型上去硬碰硬,一定要有治根的方法。如果光治标,强攻下去,双方的代价不会小。青春期的孩子会对强攻萌生怨恨,后患绵绵。
  现在学校功课高压,孩子们自己做主的空间越来越小,所以到了12岁以后,上学一定要穿校服,那么服装统一了,发型或小饰物就成了展现个性符号舞台了。一般来说,越是没有特长的孩子,他们的自信就越容易依赖外在的物件,发型,手机,球鞋等等都是比拼的阵地。
  当你的发型改变之后不久,你对眼镜被改掉的要求也就抵抗比较轻了。那时可以感觉到你对转变形象的推动比较容易接受。这就是一个缓慢转弯的过程,转弯太急了不行,会翻车。直到现在,你心里早已喜欢上新的发型和新的眼镜。
  其实配合上这一年来你肚子里面的知识内容,已经让你在心里为自己重塑了一个崭新自我意象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你重生了一回。从里到外都更换了,你还会是原来的你吗?”
  听完他这一番解释,我无语。但是觉得暗自自豪。的确,在他身边不到半年,我已经忘掉了那些原来的同学。甚至没兴趣找他们了。我通过阅读,逐渐提高了思想审美,每当回想以前在学校一群小混混的行为,自己觉得有些脸红有些作呕。我想不到为什么在内心告别过去,会自觉地以这样残酷的方式来进行,真是一刀就成两段了。而分明没有人逼迫我甚至没有人知道我内心的渐变是怎样发生的。
  至此,知识能否改变命运我不清楚,但是首先改变了少年的审美价值标准,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实。假如那时从长城下来让我回去原先的学校,我也再不会和那些人交朋友了。就如一开始曾叔叔预言的:他们实在和我成了两条道上的人,不可能有交叉点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原来是这样的意思。
  在第一年后,我已经感受到自己的变化和方向了。心里开始对未来有了点信心。那以后,我逐步对心理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所以说,一个人的现状,源于过往的总和,那么我现在的知识,和以前的某些片段经历都是相关联的,当这些关联串起来一片时,就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变轨。
  背后那只随时相助的手早已不在我身边了,可是他的背影却永不消失。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1
楼主答网友问
作者:善翔者翼 回复日期:2011-12-02 17:48:45 
  
   回复
    不知道楼主是怎么理解音乐、艺术,跟数、理、化等之间的联系的,我个人愚见认为音乐、艺术这些感性的东西有利于开拓思维方式,培养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更为复杂的思维能力。不利的一面是过于感性的人会自怜,甚至容易情绪失控。所以还要加强理性思维的锻炼。所谓万事总能分成两面,果断而不至武断,隐忍而非懦弱,勇敢别于莽撞。所以我觉得培养孩子一方面的能力时也要注重相配套的另一方面志趣的培养。希望没有打断楼主的思绪。打扰了。
  ===================================
  你的提问是经过思考的,并且有相应的经历为基础。
  如你所言,针没有两头尖。音乐艺术常常令人偏感性,感性没什么不好,伟大艺术作品都需要这种元素来催生。有没有办法尽量从中平衡呢?曾老师说过这个课题,办法有一些的。但是,根本的要点还在于家长、或青少年自身在计划培养孩子或自我塑造时,不能苛求面面俱到。这世上没有两头都占的好事。他甚至在操作中大胆运用过一个缺口理论。就是故意在极优秀的孩子身上开几个缺口。是的,他培养过一些小学年纪的孩子,非常优秀。他说,不要塑造完美的人,追求每一天的月亮都是满月是不好的。这个理论我在后面的文章中可以提及案例,供家长参考。这个理论对于幼年孩子比较实用。
  欢迎你继续关注并且互动讨论!

网友发言:
好的教育是引导和开发潜力的一种艺术行为,文、理、乐是培养审美和思维的辅助,在这个基础上,能有独立的判断思考后,再吸收涉猎更多的辅助元素,使思想逐步成熟,综合素质日趋完善。老祖宗的礼乐射御数书的教育之道是全方位的,也是经典的

楼主答网友问:
作者:lulu8625 回复日期:2011-12-01 01:07:17 
    受益非潜。。不过我带着的一个疑问暂时还没有解开:培养孩子的自由意志的那种教育模式(具体方法和具体含义还不懂)如何面对现实中的应试教育?必竟孩子还是要面对8,通过8这个筛子。也就是,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否能同时接受中国教育的考验?
  
  ===================================
  培养孩子的自由意志和8没有冲突。
  其实,许多教育方法都不能算是“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人爱用“先进”这个词来套用某种老酒新瓶的概念,那不是他们爱沽名钓誉罢了。
  又或者,是中国教育部为掩盖自己故意压制改良的遮羞布罢了。
  曾老师的教学方法体系庞大,在国内也许少见,可是他说,所有方法的理念都来自于哲学,讲细一点就包括了西方的教育学理论。整个中国近现代的著作中,没有丝毫独创性见解!
  至于中国古代思想中,也有一些片段是与近代西方的理论部分吻合的,可是由于比较零散,缺乏专业系统的合理论述,终究对老祖宗的东西无法大力鼓掌。因为出现过一些好的片段,不成体系。而西方的研究很系统。
  他说关于教育,他多年来根据哲学以及自己的思考禀赋独创了许多好方法,可是当他看书越多就越觉得泄气,因为发现别的人书里面已经早有发现,只不过比较分散而已。所以他觉得毕竟没有原创性的价值感。就当一个实践者吧。
  这个到后面再详细说吧。我有他的录音可以整理出来。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1
曾老师以前给一些家长开过一些书名,我随便转述一些供有心的家长找来看看。
  《儿童思维发展》《教育漫话》《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幼儿的发展和教育》《教育与美好生活》《儿童教育讲座》《早期教育与能力培养》《卡尔威特的教育》
  哲学基础,思维比较敏感的好的家长也不妨看看《心理控制术》(马尔茨)《依然故我》《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试验》《动机与人格》《罗素文集》里面关于家庭和教育的部分内容。其实还有很多心理学类的都是教育学重要基础。
  这些书都很好,关键是要仔细读,别烦躁,认真理解。提取出养分之后,就看家长如何落实到具体运用上了。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2
31
  
  除了我的头发被剪掉了,再谈谈眼镜的事情吧。
  我一开始的眼镜款式,是很普通的中学生流行款式。刚开始,曾叔叔是把眼镜款式和发型都当作一种“旧我”的符号来整体扔掉的。和更换衣服那样,整体彻底换掉新装。为了重新包装形象。
  这一次他用了点巧技。他很喜欢打羽毛球,多次带我去球场打羽毛球之后,大汗淋漓,我的眼镜是板材的,鼻子出汗后,打球时容易滑动甚至把眼镜甩出去。他就说,换一个金属框的,镜框腿向内弯曲有利于夹紧,不因出汗而移位。他说的其实有道理。
  固然,一开始我坚持了不想换,后来他正面说服了我。虽然不情愿,可是算了,几个回合之后,我知道搞不过他的,投降算了。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被改变了发型之后,我发现只好死心塌地信任他吧。在他苦口婆心说了一套理论之后,于是我将就着答应了。
  还是在一年后,他解释说:“当时要你更换眼镜框的款式,主要理由和发型雷同。但是稍有不同的是,眼镜框的款式能给你另一些积极暗示。我当时给你挑选了另一副比较文雅,带着书卷气息的镜框,是为了让你照镜子时暗自引导自己重塑自我形象。从逐步接受新形象,到慢慢接受款式带来的暗示。人是具有这种对号入座的心理暗示机制的。比如各种职业的制服,穿上去就具有身份功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个人的行为。
  试想想看,你在开始阶段,发型改了,告别过去形象,然后学习的态度认真了,也是告别过去,然后成绩上升了,找到了信心,接着见闻视野拓展,百科知识迅速增加了,几个月后你发现在许多知识超越了原有的同学时,你是不是找到了改变后的自信呢?这些过程我看在眼里,你对于自己朝向知识青年的变化过程是受用的。所以你才渐渐信任我。
  当你品尝到知识带给你横向比较的优越感时,哪怕是一丁点的,对于一个从未在知识上获得优胜经验的你而言,会是一种深刻的触动。这种甘甜是渗入心扉的。
  当你某个夜晚因为这种改变的快乐而照镜子时,你就会发现这个镜框让你看上去更像是个有为的少年,你自然会爱上新形象。慢慢地进入自我意象里,与灵魂逐步粘合起来。直到有一天,你会觉得:我就是这个样子的。
  人的穿着打扮搭配当然有学问在里面的。美国的总统大选竞选阵营里专门有形象设计的专家在指点。去什么选区,要穿什么鞋子,什么领带,什么服装,甚至衬衣该在哪个位置出现汗渍或折痕,都有精细的讲究。这说明它不是没道理的。
  后来,你不是挺喜欢吗?”
  其实那一天,他不但讲述了上面这些,还发挥到巴黎时装秀,东京时装设计,政客的装作,艺人的着装,美国大选的奥妙,服装与场合,二战德国的军装与美国军装的比较等等,一般是说累了才停止的。所以那些话我就不复述了。呵呵!他就是这样的人,任何一个机会,能让你的头脑知识自动增加,无法拒绝。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2
31
  
  除了我的头发被剪掉了,再谈谈眼镜的事情吧。
  我一开始的眼镜款式,是很普通的中学生流行款式。刚开始,曾叔叔是把眼镜款式和发型都当作一种“旧我”的符号来整体扔掉的。和更换衣服那样,整体彻底换掉新装。为了重新包装形象。
  这一次他用了点巧技。他很喜欢打羽毛球,多次带我去球场打羽毛球之后,大汗淋漓,我的眼镜是板材的,鼻子出汗后,打球时容易滑动甚至把眼镜甩出去。他就说,换一个金属框的,镜框腿向内弯曲有利于夹紧,不因出汗而移位。他说的其实有道理。
  固然,一开始我坚持了不想换,后来他正面说服了我。虽然不情愿,可是算了,几个回合之后,我知道搞不过他的,投降算了。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被改变了发型之后,我发现只好死心塌地信任他吧。在他苦口婆心说了一套理论之后,于是我将就着答应了。
  还是在一年后,他解释说:“当时要你更换眼镜框的款式,主要理由和发型雷同。但是稍有不同的是,眼镜框的款式能给你另一些积极暗示。我当时给你挑选了另一副比较文雅,带着书卷气息的镜框,是为了让你照镜子时暗自引导自己重塑自我形象。从逐步接受新形象,到慢慢接受款式带来的暗示。人是具有这种对号入座的心理暗示机制的。比如各种职业的制服,穿上去就具有身份功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个人的行为。
  试想想看,你在开始阶段,发型改了,告别过去形象,然后学习的态度认真了,也是告别过去,然后成绩上升了,找到了信心,接着见闻视野拓展,百科知识迅速增加了,几个月后你发现在许多知识超越了原有的同学时,你是不是找到了改变后的自信呢?这些过程我看在眼里,你对于自己朝向知识青年的变化过程是受用的。所以你才渐渐信任我。
  当你品尝到知识带给你横向比较的优越感时,哪怕是一丁点的,对于一个从未在知识上获得优胜经验的你而言,会是一种深刻的触动。这种甘甜是渗入心扉的。
  当你某个夜晚因为这种改变的快乐而照镜子时,你就会发现这个镜框让你看上去更像是个有为的少年,你自然会爱上新形象。慢慢地进入自我意象里,与灵魂逐步粘合起来。直到有一天,你会觉得:我就是这个样子的。
  人的穿着打扮搭配当然有学问在里面的。美国的总统大选竞选阵营里专门有形象设计的专家在指点。去什么选区,要穿什么鞋子,什么领带,什么服装,甚至衬衣该在哪个位置出现汗渍或折痕,都有精细的讲究。这说明它不是没道理的。
  后来,你不是挺喜欢吗?”
  其实那一天,他不但讲述了上面这些,还发挥到巴黎时装秀,东京时装设计,政客的装作,艺人的着装,美国大选的奥妙,服装与场合,二战德国的军装与美国军装的比较等等,一般是说累了才停止的。所以那些话我就不复述了。呵呵!他就是这样的人,任何一个机会,能让你的头脑知识自动增加,无法拒绝。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3
31
  
  除了我的头发被剪掉了,再谈谈眼镜的事情吧。
  我一开始的眼镜款式,是很普通的中学生流行款式。刚开始,曾叔叔是把眼镜款式和发型都当作一种“旧我”的符号来整体扔掉的。和更换衣服那样,整体彻底换掉新装。为了重新包装形象。
  这一次他用了点巧技。他很喜欢打羽毛球,多次带我去球场打羽毛球之后,大汗淋漓,我的眼镜是板材的,鼻子出汗后,打球时容易滑动甚至把眼镜甩出去。他就说,换一个金属框的,镜框腿向内弯曲有利于夹紧,不因出汗而移位。他说的其实有道理。
  固然,一开始我坚持了不想换,后来他正面说服了我。虽然不情愿,可是算了,几个回合之后,我知道搞不过他的,投降算了。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被改变了发型之后,我发现只好死心塌地信任他吧。在他苦口婆心说了一套理论之后,于是我将就着答应了。
  还是在一年后,他解释说:“当时要你更换眼镜框的款式,主要理由和发型雷同。但是稍有不同的是,眼镜框的款式能给你另一些积极暗示。我当时给你挑选了另一副比较文雅,带着书卷气息的镜框,是为了让你照镜子时暗自引导自己重塑自我形象。从逐步接受新形象,到慢慢接受款式带来的暗示。人是具有这种对号入座的心理暗示机制的。比如各种职业的制服,穿上去就具有身份功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个人的行为。
  试想想看,你在开始阶段,发型改了,告别过去形象,然后学习的态度认真了,也是告别过去,然后成绩上升了,找到了信心,接着见闻视野拓展,百科知识迅速增加了,几个月后你发现在许多知识超越了原有的同学时,你是不是找到了改变后的自信呢?这些过程我看在眼里,你对于自己朝向知识青年的变化过程是受用的。所以你才渐渐信任我。
  当你品尝到知识带给你横向比较的优越感时,哪怕是一丁点的,对于一个从未在知识上获得优胜经验的你而言,会是一种深刻的触动。这种甘甜是渗入心扉的。
  当你某个夜晚因为这种改变的快乐而照镜子时,你就会发现这个镜框让你看上去更像是个有为的少年,你自然会爱上新形象。慢慢地进入自我意象里,与灵魂逐步粘合起来。直到有一天,你会觉得:我就是这个样子的。
  人的穿着打扮搭配当然有学问在里面的。美国的总统大选竞选阵营里专门有形象设计的专家在指点。去什么选区,要穿什么鞋子,什么领带,什么服装,甚至衬衣该在哪个位置出现汗渍或折痕,都有精细的讲究。这说明它不是没道理的。
  后来,你不是挺喜欢吗?”
  其实那一天,他不但讲述了上面这些,还发挥到巴黎时装秀,东京时装设计,政客的装作,艺人的着装,美国大选的奥妙,服装与场合,二战德国的军装与美国军装的比较等等,一般是说累了才停止的。所以那些话我就不复述了。呵呵!他就是这样的人,任何一个机会,能让你的头脑知识自动增加,无法拒绝。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4
32
  有一个少年,父母是小学学历的商人,祖上都是农村的。这少年自己从小到大在睡觉发呆,不学习,没上进心,没有任何一丁点艺术细胞,更重要是已经快16周岁了。在样的背景下,你会相信他有一天会开始认真学习弹钢琴吗?
  如果我不认识这个人,会瞪大眼睛摇头。可是不好意思,那个少年就是我,叫我如何不相信?在曾叔叔看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一切皆有可能。
  让我学习钢琴,并不是我爸爸妈妈的心愿,他们是许多家长中与曾叔叔配合最好的家长,三年中不发一句干预老师工作的话,完全相信老师会尽心做到最好。所以,弹钢琴这鬼念头,是曾叔叔的设计。这一课很精彩,也许不少家长想引导孩子学习点乐器知识,那么我就先说说这个话题吧。
  分两个步骤,首先是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如何掉入陷阱的,然后再由那个幕后导演来讲述制作花絮。
  。。。。。。 。。。。。。。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4
33
  事情的起因在我的眼睛看来很简单。
  大约来到三个月后,有一天晚上和他在书房看一部他挑选的电影,《海上钢琴师》。照例,看电影要非常认真地看完。电影很美,曾叔叔会在恰当时机暂停进行辅导。故事讲述一个从生到死始终坚守在一艘豪华游轮上的天才钢琴师的一生。里面有许多台词充满人生哲理。建议大家找来看看。
  故事中,一个被遗弃在邮轮上的婴儿,在成长中,因为偷听头等舱里的钢琴师弹奏,而无师自通,成为一代钢琴天骄。可是内心情感世界纯净如同处子。
  有一天,这个天才青年的春季到了,一个姑娘在他弹琴创作并且正在灌录唱片时经过他的视线,打开他的心扉。爱情,青涩而忐忑的爱情来了。他的指尖因情愫的萌动而流淌出如水柔情的美妙音符。
  他不知道怎样面对这种爱慕的强大吸引,一直无法对她表白。几经尝试,命运终究令他们失之交臂。
  (以下省略5000字描述,建议大家去看看,非常好的电影。不是讲述爱情的,而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看完电影后,听着片尾曲,荡气回肠,沉浸其中的情绪久久不散。后来灯光亮起,曾叔叔轻松玩笑地和我随意谈论刚才电影中的某些片段。你们知道,他是个心灵捕手,看似不经意的聊天,其实里面谈什么片段,怎么说话,都不是单纯的。几乎每一个字从他嘴巴说出来都是有用意,此人对做事效率有极高的要求,不会浪费一滴口水。
  何况,那个晚上本来就是他打猎围捕我的专场,一切都在撒网中。
  这时必须要带出一个重要人物――曾叔叔的妻子,我叫他阿姨。这是他最重要的助手。她很善于配合曾叔叔的教学方法,看上去经常像路人甲,其实是个训练有素的好助理。
  她会弹钢琴,也经常像个孩子,没有一点架子,我们常常互相斗嘴皮的。让人觉得像个大姐姐。(从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婚姻的道理,后来曾叔叔还专门给我上了好几课关于爱情与婚姻的课程。)
  我们三个人闲聊电影的话题,气氛很开心。20分钟左右,他说我要干别的,你去洗澡吧。
  我刚要起身回房间时,阿姨还调侃了我几句,我停下来笑着和她斗嘴皮。就在这时,她笑着说:哎,老公,我发现小松的手指长得很修长,挺漂亮的,适合弹钢琴呀。(她说这句话在现场场景中与整体气氛非常连贯,毫无破绽,并且是对着曾叔叔说的)
  当我笑容还挂在脸上,尚未离开书房门口时,曾叔叔看着电脑的眼睛自然转动过来扫了我的手指一眼:“咦?我怎么以前没有发现。来,过来给我看看。”我的心情本来就很好,被别人赞美手指当然心理受用,其实我从小就觉得自己的手指挺修长挺漂亮的。不过一般别人不会称赞男生的手指―――我很自然地伸过去让他看看。他随便抓起我的手掌,瞄了几秒钟,随意地说:确实不错,早一点发现就好了。好了,快去洗澡吧,不要经常搞那么晚才睡觉。去。
  各位看官,你们想想,曾叔叔夫妻如同我的父母一样,在同一间房子内朝夕相处。当他们这样设陷阱装我,我那单纯的心如何能够识破啊!唉!我情不自禁地入包围圈了。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5
34
  在洗澡的时候,我的心情如海燕翱翔般轻快,嘴巴不禁哼唱起歌曲来。穿衣后,还不自觉地把双手放在水气蒙蒙的浴室镜子前,看看这双刚刚被赞美了的手。
  从浴室出来后,听到他书房传来一些电影的声音,我就走过去看看他们在搞什么。原来他们正在找出几部电影的片段来看,像《钢琴师》,《钢琴别恋》,《闪亮的风采》等等,专门挑出弹钢琴的画面,在指指点点地评论电影里面弹琴的手指和我的手指进行对比。他们在谈论的时候,没有特别留意我。只是在讨论着关于手指的先天长短和弹琴的关系。我也站在旁边一起看,到了后来,阿姨笑着说:小松可惜了,你的手指那么好,小时候没学弹琴浪费了好材料罗。
  我就和她斗嘴说:大器晚成的人更厉害。
  曾叔叔马上接话头调侃说:是啊,听说苏东坡中年以后才开始练书法的,人家很快就成书法家了。不过,可惜你不是苏东坡呀。
  我们就这么嘻嘻哈哈地说了一通,睡觉去了。那个晚上,我脑子里想了很多《海上钢琴师》的画面。想起了我那修长的手指,隐隐觉得有些遗憾。
  第二天午饭时,老师们都在议论我的手指,几位女老师还拉着我的手比较一下,都夸我的手指不弹琴可惜了。这事说完也就过去了,几天后没有人再提。
  当时学生之中不是有个10岁的女孩小雯吗?她是每周两次要去附近的一个钢琴老师家里学习弹琴的。本来由她的负责老师带过去的,有一次她的老师请病假,曾叔叔叫我带她去钢琴老师家里。我一开始反对,不想去。曾叔叔笑着说:你去看看那个老师的手指有没有你的手指长嘛。既然硬要我去,没办法,只好带着小雯去了。
  到了钢琴老师家里,推开门,眼睛一亮。哇!这位老师真漂亮!很有气质。青春期的少年如果说对美女视而不见那肯定是骗人的。
  她叫谭老师,非常有亲和力。让我坐在她旁边,给了一本杂志让我打发时间。她就教小雯弹琴。我的眼睛忍不住要看她的手指,真美。
  课程将要结束时,谭老师的另一个学生来了,她是紧接小雯后面学琴的学生,提前来到。那是一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女生,长得也漂亮。我看到同龄的女生,就觉得很不自在,坐立不安。她问我是哪个学校的,我说不告诉她。
  那一天晚上,我的思维很活跃。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5
35
  又过了几天,曾叔叔和我一起看电影《钢琴师》。讲述二次大战时一个犹太钢琴家在德军迫害之下,被族人甚至是敌人尽力保护起来的故事。很动人。电影告诉我们,一个有价值的艺术家是人类的财富,不应当命如草芥。艺术家的价值是超越战争和政治的。
  看完后,我们照例聊了一下剧情观感。他把艺术家描绘成一个非常值得世人尊敬的标杆。
  他说:“为什么电影中那个德国军官看到钢琴师却不杀,还要接济他保护他呢?因为这个军官拥有艺术鉴赏力。军官本身也喜欢弹琴。这的确是西方某些国家的文化中值得我们羡慕的地方。
  你看,古希腊,有思辨的民风,民间崇尚讨论,崇尚逻辑,才能催生许多古希腊哲学家,以致后来影响到整个西方文明发展。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力不用我介绍了。催生这些思想精英,要有民间的土壤基础。
  近代德国,奥地利,出了许多大哲学家,康德,马克思,维特根斯坦等等,也和他们的地区文化土壤息息相关。他们推崇严谨,精细的作风,变成了集体性格的一部分。因此整个国家发展进步很快,二战后至今德国制造仍然是品质的骄傲。
  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文艺,方方面面群星璀璨,都是因为了那片土壤民风中积累了厚度,终于大爆发了。他们的民间百姓对艺术鉴赏水平普遍很高。学乐器的人多,自己会弹一点,虽然达不到演奏家的水平,可是鉴赏力很高。等于说,一种艺术门类,群众中票友不但多,而且水平高,就会催生舞台上的演奏家们精益求精,节节向上。因为观众基础高,想出类拔萃博取掌声就必须奋力向上。土壤品质与出产品的关系。
  因此,反观中国,出不了世界性的艺术大家,其实正说明了这块土壤里民间基础贫瘠,票友的水平低。如果引用到目前中国的教育领域,之所以应试教育越演越烈,素质教育无法推广,造成这种局面,狭义看是政府故意而为,但把视野再拉高点,是千百年来中华民间对于教育的观念尚未充分启蒙。试想,如果民间的呼声足够高,政府如何能抵抗山洪般的民意?正是土壤的成分支持了这样一种制度依然坚挺着。
  所以,像刚才《钢琴家》这部电影里面那个德国军官,居然冒险保护一个犹太钢琴家。之所以那样做,是因为他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这种熏陶赋予这个军官另一层人格。也是该故事感动之处――对艺术的珍重超越了生命。而那位德国军官也因为这种品味受到别人的敬仰。从这点来说,正是音乐鉴赏力拔高了一个战争机器的人性。
  因此,我们学习艺术,并不强求要成为顶尖的演奏家。能够成为顶尖的毕竟是少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乐器、绘画等等技艺的过程来提高自身的内涵和鉴赏水平。这些会带来气质的提升,终生受用。并且对我们以后理解音乐,理解其他艺术项目都具有触类旁通的功效。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5
36
  我小时候就对音乐很着迷。可是那个年代,家里没有条件让我学习钢琴。于是只能在那种20多个按键的玩具钢琴上自己练琴了。心里多渴望有人教我啊。我只能自己单手弹琴,不会双手弹,如果有老师教我,肯定会学得很好。你无法想象那时对学琴的渴望有多大。
  我从小就喜欢唱歌,小学时是学校合唱团成员。只要会唱的歌曲,就能马上在小钢琴上单手弹奏出来。可惜我没有条件深造,那个年代里没有娱乐界这一说,在弹琴方面也只能到此为止了。不过即便这样,经过弹琴的简单训练,后来到了中学阶段,我自然地迷上了古典音乐,大大超前于同学们,我对音乐的理解比较细腻。甚至后来中学时学习写诗歌等等,其实都和音乐的熏陶有关系。别以为两者不相干,其实是有关联的。
  我青少年时对音乐的热爱程度你是难以想象的。后来还和一群发烧友录了唱片,你想听我年青时唱的歌吗?”
  啊?我瞪大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从没有听过他唱歌,他居然录制过唱片?当然要听了。
  只见他从书柜里取出一张光碟来,一边放进CD机一边介绍说:这是录音带时代录制的,后来转制成光盘。我们几个发烧友买日本的二手音响器材自己拼凑出一套录音设备,在当时来说是民间可以低成本搞出的录音效果了。最难找的是音质好的卡拉OK配音。后来我们还想组织演唱乐队呢。
  说着,音响里传出了他的歌曲。那声音很年轻,是他18岁时候录制的。水平非常高,是业余中的佼佼者了。我心底不得不佩服他的才艺。
  他接着说:“这些唱歌的声音,对我而言就像18岁时的老照片。照片里记录了我青春的容貌,而录音唱片,也是青春的片段。经过时间酝酿,你就知道有多珍贵了。随着年纪越大,越不敢轻易去听它们,那是一种什么感觉,30年后你就知道了。
  所以,学习弹琴,不是为了成为钢琴家,而是提高音乐素养的一种手段。至少能帮助以后鉴赏钢琴曲。你试想看,现在播放一首肖邦的钢琴曲,你听到的感觉和另一位曾经练习过钢琴的人感受是很不同的。人家耳朵听到的音符具有触键的质感,而你听不到这种质感。其中的差别,只有过来人才知道。
  就像你们青少年,喜欢那个女孩子,没拉过她的手是一种感觉,当拉过手之后,会是另一种感觉了。就叫“质感”,哈哈!”
  听他这种比喻,我们都笑了起来。
  于是他顺着话题就说:“所以,小松,你希望以后我和那样,变成一个对音乐具有鉴赏力的人吗?”
  我说,当然想,但是对高雅的音乐听不懂呀。
  他说:“谁都不是一开始就懂的。关键在于要不要开始,只要迈开脚步,总会接近目标的。我看,你干脆先跟谭老师学一学弹琴吧。不用学很深,达到3-5级的水平就可以了。”
  自从10天前阿姨夸我手指漂亮,可惜没有学琴开始,“学弹琴”这个命题已经在我心底里流动了一段时间。所以这晚当他提出来时,我竟然没有反对,只是有点不好意思。
  其实我是想学的。他接着鼓励了几句,说只要我去开个头,不想学就会停止了,没压力的。主要是给自己未来的音乐修养一种锻炼的机会,不强求在钢琴上有多大造诣。像我这样的年纪才开始学也别指望能够成为钢琴家了,纯粹学着玩儿。
  我想他说的有道理。其实我内心同时想到了会见到谭老师,还有那个女学生,觉得有机会和她们认识也是不错的。我在这个小团体里,很少出去,也觉得憋气,有机会出去走走还是很好的。
  你说人是不是很奇怪,假如提前两个月跟我说学习钢琴,那是打死也不会干的,可是现在却觉得挺自然的事情。是啊?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学呢?
  于是答应了。
  。。。。。 。。。。。。
  有时候,人点一下头,就像开车时在某岔口不经意转了个弯,接下去路边的风景就注定是另一番景象了。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6
37
  一开始是每周两节钢琴课。谭老师说没有教过这么大年龄才起步的学生,不过她和曾叔叔家很熟,才答应教我的。
  后来我老是遇不上第一次在她家里见到的那位女孩。据说她的上课时间和我不在同一天。
  学习了一个月之后,曾叔叔问我感觉如何。我说还好,只是有些单调有些闷。那些初级练习曲觉得太儿童化了。
  他说我要增加练习的时间才会加快进度,像我这么大的孩子学习钢琴可以比年幼的孩子快很多的。现在家里没有钢琴,让你妈妈给你买一台钢琴来练习吧。
  我心里想,能否坚持学下去都不知道,买了钢琴如果半途不学了岂不是浪费钱了?于是我支支吾吾不敢答应。他似乎看懂了我的顾虑,就说等我不想弹了,可以把钢琴运回家里给我妹妹学习。我想想也是,就同意了。
  我妈妈听说我去学习钢琴,都觉得有点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感觉,高兴的要死。曾叔叔提出买琴她当然乐意。于是,没几天钢琴就到位了。
  后来,我一直跟着谭老师学琴,用了一年多,大概学到4级的水平就没再去谭老师那里,改为平时自己练习了。
  曾叔叔后来对我不想弹下去了,持开明态度。
  他说:“你已经具有了弹奏的基础,以后一辈子只要自己愿意,随时都可以捡起来再加深,有选择权了。但是假如从来没有学过的人,成年后就基本上永远失去了这种可能性。这也是当初尽量劝你学钢琴的其中一个想法。
  他说,你现在觉得弹琴枯燥无味了,所以练习不下去,我可以理解。但是现实就是:你已经具备一定的弹琴基础。而两年前,钢琴对你而言只是商场内的陈列商品,你连摸一下的兴趣都没有。你会觉得自己和艺术无关,你也不会买票去听名家演奏会。有许多东西,有了就是有了,没有就是没有。结果截然不同的。
  试想,几年之后,当你和女友一起去某个高级会所晚餐,而那里摆放了一台高级钢琴。在等待侍应生上菜之前,你也许会即兴走到钢琴前坐下,弹一首《水边的阿狄丽娜》给女友。一气呵成,流畅无比。博得掌声一片。佳人眼中爱慕值激增。那是何等浪漫的事情。
  然后,第二天,你也许就会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去找钢琴来苦练几首更优美的曲子。因为有目标有动力了,到那时你练习起来就会非常专注的。如此这般,再两年过去,即便女友分手了,但是琴技提高了。还不算人才两空啊!哈哈!”
  他总是那样,讲话风格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从后来我真正喜欢上音乐来看,当初学琴的确是正确的。随着对古典音乐的喜爱,确实发现自己会弹琴和不会弹琴是不同的。正如他说,比一般人多些质感。
  他经常带我去深圳音乐厅看名家演奏会,这些都是熏陶。后来出去国外,发现听音乐会门票很贵。不敢去。想想以前在国内的日子,消费这些艺术节目还是便宜的。
  现在我坚持了几年对音乐的热爱,应该成了我一辈子的爱好了。这些都与曾叔叔慢慢有步骤地引导有关。出去之后和内地的大学生对比,在音乐鉴赏方面,小有优越感。以后还要开一篇谈谈他是怎样引导我热爱上音乐的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7
38
  我一直没有问他为什么要我学习弹钢琴,因为我总觉得那是自己自然而然应该要做的,不觉得有什么诡计。弹琴是挺好的呀。
  一年多之后的夏天,他带我到新疆的昭苏草原去学习骑马(他为什么要让我学习骑马以后再说给各位听)。我们在草原深处的牧民帐篷里住了下来。那是中国的种马基地,有好马,也有好的驯马师。我很快就学会了。每天骑着马往草原深处赛跑。
  有一天,我们两人策骑到小山坡上。累了,让马慢慢吃草,我们随意聊天。话题谈到了我这两年的变化。那时候他开始对我解密许多教学方法了,因为他知道我已经非常喜欢音乐,这是不会逆向退步的爱好。
  他说:“你知道吗?家长总是想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可常常是一厢情愿的,事与愿违。很多人不懂得掌握时机,步骤,策略,方法简单粗暴。这是某些家长的能力所限,就算孩子怎么抗拒,家长依然理直气壮,没有悔疚之心。为什么会那么牛气呢?就因为他们有个坚硬的理由:我是你的父母,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就算搞错了,就算好心办坏事吧,道德上无过。
  由于他们掌握与生俱来的道德后盾,因此后顾很轻,就懒得检讨方法了,举着道德盾牌肆无忌惮地蛮推。就算把孩子搞砸了,有“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块金牌顶着,加上“社会风气有责论”,就没有任何社会谴责,道德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仔细观察过这类现象,发现这部分家长行为成因是:在自己角色天然免责的前提下,导致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
  我多年前就写过一篇文章,指出中国的传统家庭观中,父母容易把孩子的生命物化,视为自己的财产。所以在古代卖儿女是法律所支持的。现在虽然不卖了,并非认识上有质的进步,只不过是生活好过了。所以,在街上还不时看见有孩子脖子上挂着卖了自己去给父母治病之类的牌子,跪在路边,博取路人同情,换得银两施舍。之所以这种骗局行得通,正是因为人们头脑里认为它符合道德。
  这种以“子女是父母的附属品”为潜在前提的伦理观,融化在“传统文化”的水塘里,随其他养分一起灌溉着我们成长。成了“孝道”概念的一部分。
  正是这些家长不把孩子的生命当作一个独立的鲜活的灵魂来看待,所以才会这么自私,只求自我心安,不怕弄砸了别人。他们真的不觉得孩子是独立的“别人”,而是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以前好心劝别人要注意养儿方法时,不少家长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孩子自己养,不用别人说三道四。这种语气掷地有声,好比英雄儿女。用心理学方法去看,正是这种“孩子是自己的东西”观点支撑着许多蛮横的行为。
  你也许会觉得我这样说太不可思议。其实反过来举例就明白了。看看美国,他们法律规定了父母不能够过分体罚孩子,否则剥夺监护权,甚至要坐牢的。这可不是关于体罚对不对的问题,该法律的精神在于\:孩子具有不可剥夺的独立人权。在未成年之前,父母有责任要养他们,但是无权伤害孩子的肉体或灵魂。
  这就是文化差异,于是他们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就有一道和我们不同的界线。那界线虽然无形,却是造成许多本质上的走向差异。中国的家长如果不能醒觉到这一点,就不可能发现自己的某些错误。就像一种隐藏很深的电脑木马,你不用安全模式,根本无法找出它们来清除掉。一天不察觉,都会干扰了思考。


网友跟帖
这位老师无疑是位深刻了解人类心灵世界的高手。 ——各种规律一直在控制着我们的 道德世界和精神世界,如同物质世界中的 规律一样,毫厘不爽。要获得理想的结 果,了解并遵循这此规律是必不可少的。 恪守规律,就会得到准确的结果。如果你 懂得自己的能力就来自于内心,懂得你之 所以软弱仅仅是因为你依靠外在的帮助; 如果你毫不犹豫地投入到自己的想法之 中,就可以迅速调整自己,昂首挺胸,以 积极的心态,去创造奇迹 -----查尔斯.哈奈尔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8
39
  “只有把父母伤害子女无愧”这种道德盾牌打破,才能促使家长思考如何更尊重孩子的心灵自由。否则与中国发改委随意让汽油加价一样,被人硬上。名为公民,却没有尊严感,只有屈辱却不敢言的怨气。
  尊重孩子,就要多考虑他们的感受。不能像弯树枝那样,想怎样弯就怎样弯,毫不考虑树枝的弯度极限在哪里?折断了怎么办?
  想帮助孩子,即使用心是好的,也要非常注重方法才行。没有好的方法,效果就不会好。效果不好,你的动机再好有什么用呢?我见过太多被家长误伤的个例,完全是家长的错误造成了孩子的残缺。孩子长大了,家长也闹腾得累了,即便说声抱歉,又于事何补?站在你对面的,可是一个人的一生啊!
  以前有个家长来找我。他是部队的干部,军人的气派。他女儿16岁,读书不好。他经常出差,不在家,看管不够。回家了经常痛骂孩子,想为了她好,但是一直使用了简单粗暴的办法。结果女儿成绩没有好起来,更怕爸爸,感情上很疏离,也自卑。
  终于有一天,被父亲羞辱性地责骂之后,离家出走了。一段时间内都找不到人,也不上学了。把家里人急死。后来从女儿的好友那里得知,她现在和社会上的男人同居了。快一年之后,才联系上女儿。得知她流产过。更惨的是现在吸毒了。
  这个军人父亲心都快碎了。他在我面前无法阻挡后悔的泪水。现在一切都无所谓了,只要孩子回家,戒毒之后做回一个健康的社会人就好了。他希望我去和女儿谈谈。
  几天后我见到了她,一个憔悴,神情恍惚的女孩子。她不说什么,只有哭。只是说:我是完蛋了,让爸妈忘掉我吧。后来,他爸爸本打算突击将女儿拉进戒毒所的,不过和我见面没几天后,她跟其他人走了,据说在内地某城市。现在不知命运如何了。
  这件事对我触动比较大,因为比较极端。亲眼见过和听说是不同的。所以说方法很重要,好的方法讲求提前预判,及早化解而不是事后补锅。
  。。。。。 。。。。。。。
  南怀瑾的书里面,有一篇文章叫《曲则全》,说一些小故事,告诉大家做事要注意方法,就算实现一个崇高的目的,如果方法不对,不考虑人心的反应,做不出效果来你的崇高目的讲给鬼听吧。”
  曾叔叔接着把《曲则全》的故事大略讲述了一下。现在我把完整的故事贴上来,和大家一起欣赏这种智慧。
  。。。。。 。。。。。
  (选自南怀瑾《老子他说》 22章 刘备的淫具,齐景公的刽子手)
  先主)刘备在蜀,时天旱,禁私酿,吏于人家,索得酿具,欲论罚。简雍与先主游,见男女行道,谓先主曰:彼欲行淫,何以不缚?先主曰:何以知之?对曰:彼有其具。先主大笑而止。
  
  三国时代,刘备在四川当皇帝,碰当天旱——夏天长久不下雨,为了求雨,乃下令不准私人家里酿酒,就如现在政府命令,不准屠宰相类同。因为酿酒,也会浪费米 粮和水,就下令不准酿酒。命令下达,执行命令的官吏,在执法上就发生了偏差,有的在老百姓家中搜出做酒的器具来,也要处罚。老百姓虽然没有酿酒,而且只搜 出以前用过的一些做酒工具,怎么可算是犯法呢?但是执行的坏官吏,一得机会,便“乘时而驾”,花样百出,不但可以邀功求赏,而且可以借故向老百姓勒索、敲 诈,报上去说,某人家中,搜到酿酒的工具,必须要加处罚,轻则罚金,重则坐牢。虽然刘备的命令,并没有说搜到酿酒的工具要处罚,可是天高皇帝远,老百姓有 苦无处诉,弄得民怨处处,可能会酝酿出乱子来。简雍是刘备的妻舅,有一天,简雍与刘备两郎舅一起出游,顺便视察,两人同坐在一辆车子上,正向前走,简雍一 眼看到前面有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在一起走路,机会来了,他就对刘备说:“这两个人,准备奸淫,应该把他俩捉起来,按奸淫罪法办。”刘备说:“你怎么知道他 们两人欲行奸淫?又没有证据,怎可乱办呢?”简雍说:“他们两人身上,都有奸淫的工具啊!”刘备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懂了,快把那些有酿酒器具的人放了 吧。”这又是“曲则全”的一幕闹剧。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8
40
  (接上,还是引用南怀瑾的书中原文)
  当一个人发怒的时候,所谓“怒不可遏,恶不可长”。尤其是古代帝王专制政体的时代,皇上一发了脾气,要想把他的脾气堵住,那就糟了,他的脾气反而发得更 大,不能堵的,只能顺其势——“曲则全”——转个弯,把他化掉就好了。这是说身为大臣,做人家的干部,尤其是做高级干部,必须要善于运用的道理。历史上这 些故事多得很,我们再看第三个:
  
  齐有得罪于景公者,公大怒。缚至殿下,召左右肢解之,敢谏者诛,晏子左手持头,右手磨刀,仰而问曰:古者明王圣主肢解人,不知从何处始。公离席曰:纵之,罪在寡人。
  
  周朝,春秋时代的齐景公,在齐桓公之后,也是历史上的一位明主。他拥有历史上第一流政治家晏子——晏婴当宰相。当时有一个人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乃大发脾 气,抓来绑在殿下,要把这人一节节地砍掉。古代的“肢解”,是手脚四肢、头脑胭体,一节节地分开,非常残酷。同时齐景公还下命令,谁都不可以谏阻这件事, 如果有人要谏阻,便要同样地肢解。皇帝所讲的话,就是法律。晏子听了以后,把袖子一卷,装得很凶的样子,拿起刀来,把那人的头发揪住,一边在鞋底下磨刀, 做出一副要亲自动手杀掉此人,为皇帝泄怒的样子。然后慢慢地仰起头来,向坐在上面发脾气的景公问道:“报告皇上,我看了半天,很难下手,好像历史上记载 尧、舜、禹、汤、文王等这些明王圣主,要肢解杀人时,没有说明应该先砍哪一部分才对?请问皇上,对此人应该先从哪里砍起?才能做到像尧舜一样地杀得好?” 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立刻警觉,自己如果要做一个明王圣主,又怎么可以用此残酷的方法杀人呢!所以对晏子说:“好了!放掉他,我错了!”这又是“曲则全” 的另一章。
  
  晏子当时为什么不跪下来求情说:“皇上!这个人做的事对君国大计没有关系,只是犯了一点小罪,使你万岁爷生气,这不是公罪,私罪只打二百下屁股就好了,何 必杀他呢!”如果晏子是这样地为他求情,那就糟了,可能火上加油,此人非死不可。他为什么抢先拿刀,要亲自充当刽子手的样子?因为怕景公左右有些莫明其妙 的人,听到主上要杀人,拿起刀来就砍,这个人就没命了。他身为大臣,抢先一步,把刀拿着,头发揪着,表演了半天,然后回头问老板,从前那些圣明皇帝要杀 人,先向哪一个部位下手?我不知道,请主上指教是否是一刀刀地砍?意思就是说,你怎么会是这样的君主,会下这样的命令呢?但他当时不能那么直谏,直话直 说,反使景公下不了台阶,弄得更糟。所以他便用上“曲则全”的谏劝艺术了!
  
  大概把这些历史故事了解以后,可作人生做人处事的参考。世间有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即使家庭骨肉之间朋友之道,也是一样。人非修学不可,读了书要学以致用,但有时候书虽读得多,碰到事情的现场,脾气一来,把所读的书都丢掉了,那就没有办法的事。
  (引述结束)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8
41
  所以在教学中,我为了培养你们的一种好习惯,或者给个营养丰富的好东西给你吃,也要首先考虑到孩子会不会接受?就像医生给幼儿喝的止咳露一定是搞成糖浆,甜甜的才利于治病。真正让病好转的不是那些糖浆,而是其他有效成分。但是把病治好是整个过程,很难说与糖浆没有关系。往往看似无关的小环节,其实是整体成败的关键因素。
  大多数家长教孩子都是走苦口婆心这条路,用处不大。我是不来这一套的。因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常常限于人生经验和心智,未能真正明白那些大道理。年轻人的行为特点是,容易被感官牵着走,注重眼前的感受。
  所以我不但出于好心让你喝药,还要同时想办法把那碗中药熬制成甜蜜可口才好意思端上来,看你欢欢喜喜地喝下去。有时先不告诉你这是治病的东西,甚至还给中药装进可乐的瓶子里,就怕你们听说是药物而抗拒。等喝药一个周期过后,疗效开始显现了,才有限度地透露一些。什么时候透露,怎么透露,都有讲究的。
  比如,你刚来我这里不久,建议你去学习弹钢琴,就是一个例子。
  当你初来时,不仅头脑一片空白,空白并不可怕,担忧的是你的自我意象是不积极的。你作为一个以过往十年失败记录为蓝本的青少年,心中把自己归类为与读书、艺术、精英们对立的阵营,这种心理的站位意识才是最大的阻碍。人的自我意象,其实就象是导航仪里面的地图。它影响了我们一生行进的路线。
  书店,音乐厅,乐器,文化思考,或者领奖台,这种种符号,都成为了你躲避的地方。就像磁铁的两极,碰上了自然会排斥绕开。在学校时,你和那群差学生们是以集体嘲笑别人的声音来相互鼓舞的,用浅薄的群体洪亮的声音来给自卑打气。
  所以,钢琴学到什么水平是次要的,我要让你的手指去触摸琴键。让你也可以成为一位充满艺术气质的美女老师的学生。让那些钢琴比赛、演奏会上的观众席前排有你一席之地。让你最终发现曾经以为是别人的东西,原来一直虚席以待你的光临。一句话――让你自己的身体触觉去说服你。
  琴键是用手指去亲吻的,一遍一遍,一天一天,从童话般的虚无感慢慢随触觉走进神经的深处,直到你看到琴键就觉得本属于我的地盘。
  街上、电视上的美女和坐在你身边的美女,有气味和情感的不同,你如果不是学琴,那些老师根本不会和你有交叉点。当她在你身边亲手辅导你的动作,是伴随着一股无形的魅力一起传授给你的。如果乐理知识是药,那么她和你近距离的磁场就是蜜糖,让你学会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你可能会忘记她,可是却忘不掉那些知识了。
  充满艺术氛围的音乐厅,那是一种身份符号。偶尔进去一次不稀奇,任何一个人出于好奇也可能偶尔为之。可是当你成为它的常客,你将无意中慢慢认同那种身份感。认同那个艺术殿堂是为你而建造的。这种认同是通过你和身边的朋友同学交流时激发的。我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需要适当鼓励你和同龄人交流就行了。在交流中,你自然会发现优越感原来存在于丹田,源源不断地烘培着体内荷尔蒙的升温。这种优胜感是身体告诉你的,不需要我任何言语的提醒代劳。我要做的,只是旁观着,适当提醒你不要过于沉醉于那种根基未深的骄傲。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8
42
  
  然后,就看见你开始挑选另一种风格的衣服,从着装上开始强调自己新认同的身份符号了。还记得一年后,我带着你去香港铜锣湾商场买衣服吗?你一定要买一件电影上那种西方体面人穿的白衬衣,袖口是折过来扣的,带有金色袖扣的那种。我答应了,陪你找啊找,满足你这个愿望了。这种钱要花的,因为它是强化你自我意象的一种粘合剂。你喜欢那种衣服,透露了你内心的形象标准和追求方向。
  后来,你渐渐地找古典音乐来听。虽说有我的引导,可是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想加强音乐素养。我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有一个晚上,我发现你半夜两点钟还没睡觉,推开房门,你躺在被窝里带着耳机听歌。我没有责怪你,因为深夜听歌本就是一个少年思考人生的灵感温床,我也年轻过的。我拿过耳机来听听,里面传来了爱尔兰风笛的声音。我跟你聊了几句风笛的味道,然后不打扰你了。
  其实当时是给你一种授权:当你在做着正确的事情,我会默许你偶尔打破规矩。因为一时的睡眠不足,远远无法和催生思考灵感的作用相比较。青少年,只要是往积极方向发展,父母应该偶尔灵活地给他们一点突破规则的刺激感,那些刺激感会比一千句鼓励溢美之词更有效。而且能让孩子觉得父母贴心,开明。
  还记得后来,你很喜欢《故园风雪后》这部电影吗?我知道你看了许多遍,里面贵族式优雅的生活片段,故事里的青年男女,你觉得有自己的投影。人们喜欢一首歌或者一部电影,常常是因为里面有些情节画面引起了共鸣。
  张清芳有一首歌曲叫作《出塞曲》,里面有一句歌词说:如果你不爱听,那是因为歌中没有你的渴望。这说明了你的内心已经改变了太多太多了。”
  。。。。。。 。。。。。。。
  听了他这一番解释,我觉得都被说中了。可是还有一点不明白:当初我答应学弹钢琴怎么觉得那么自然就去学了呢?

43
  他笑了笑,说:“对于引导你学弹琴,其实动用了很多方法和群众演员。
  首先,引导孩子学什么,并不是可以按照老师的意志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我要看这个孩子的条件,性格偏向,肚子里有什么底子,还有他原先的基础等等。根据许多因素来判断他可能会接受哪一种选项。
  你的手指长得修长,这点我一开始就注意到了。然后看到你的性格比较柔和,不是粗鲁的类型,可以往文艺项目发展。接着就是布局了。先是通过带动你看一些关于弹琴的电影,还有一些学习艺术的美女的故事,她们的气质,不同凡响的味道进入你的视觉和心里。其实我在平时给你讲过许多这类小故事,故意描绘那种艺术的美感和人生的关系。通过电影的故事和我描绘的画面去引发你的情感发生涟漪,就像往平静的湖面不时扔一点小石头,引起一点点向往。每次的分量都不用多,给你一点推力,千万不要感觉到我在推动,因为孩子不喜欢按照大人设定的局面去走,想按照“自己的感觉”走。好,那么我就帮助你形成这种感觉吧。让你的脑海从洪荒野蛮中开始萌生弹琴这个议题。阿姨表扬你的手指也是抛出一个信号,促使你的内心去想这个议题,慢慢发酵。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9
44
  在美国总统大选时,听说有这么一种暗示手法。候选人A通过电视广告去攻击候选人B,这种攻击内容相当讲技巧,不是泼妇骂街。其中一种手段是,在播放竞选广告时,画面中夹杂了一些人眼睛看不见却能感觉到的隐藏画面。因为有声电影是每秒钟过片24个画格,这个速度符合人的视觉特性。如果这24格里面其中有3格是其他抹黑对方的画面,利用人的视觉残留特性,观众的视觉中好像没看到这个画面,可是大脑却是“看到”了的。通过不断播放,不知不觉中把一些信息植入观众的意识中。
  可别小看这种策略,有时候选民会对另一个人没有好感,却说不上原因,就是反感他。可能是受到这种宣传手法的蒙蔽了。
  所以,我当时也使用了类似的手法来帮助你。缓慢、持续地给你散播学习弹琴的正面信号,让你的脑海出现这个议题,慢慢越来越清晰。再结合其他的元素。比如:手指长得好,没有学弹琴,让自己觉得遗憾。然后身边的人多次认同你这种遗憾,加深你的念头。然后,美女老师出现在眼前,是一种感官吸引。在这之前,很久不让你接触外面,制造渴望同龄人为伴的需求,然后在琴房看见一个同龄的女同学。这些都是吸引的辅助元素。
  当发酵一段时间之后,你有点念头了,还不行。因为你自己不好意思说出一个连自己都感觉突兀的建议。我还要继续通过电影,故事,书籍等等,多次提到钢琴对于艺术品位,拔高人生体悟,雕琢灵魂等功效。把一个身体上本来需要的念头包装成一个高雅的,提高思想层次的积极追求。替你找到完美的借口,最后还临门一脚,劝说你几句,让你觉得不特别难为情。好象是我劝你学的,而不是你自己想学的。在那时,你羞涩的心理需要这种细微的掩护。最终把动机善良的事情做出来,完成它。这个种子一旦放进土壤发育,自然催生后面一番局面。那后续的发展就由不得你去拒绝了。
  打个比方:海边有个美女不幸溺水昏迷,还有气息。打捞起来后,围观众人都知道要马上给她人工呼吸,把胃部的积水压出来。但是你知道中国人的德性,都怕被人嘲笑,不好意思出手救人。而你作为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子,本来怜香惜玉也是必然的,你想马上去做这个救美的英雄,却顾虑重重。时间分秒过去对昏迷女子不利。于是我在身边鼓励你说,这关头怎么还想那些男女授受不亲的古板念头呀?未免太迂腐了。见死不救才是最大的可耻可悲,男子汉应该当机立断,不拘小节,你赶快去帮人啊!
  我这一番话就是给你临门一脚,于是你在“舆论”的帮助下,就开始人工呼吸,压胃部积水等等步骤操作起来了。由于有我的话做背景音,你才不会担心旁人非议你借机非礼女人。你的行动才会坚决果断。
  后来溺水女子在你的帮助下醒来了。她感谢你,这是普世善举!而你也从中获得道德快感。皆大欢喜的事情。对不对?可是我关键时候那番话是临门一脚。帮一个双赢的事情,扫除了障碍。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9
45
  所以,说到底,学琴是因为你的内在先有了这个底子。我不过帮你发现并且激活它们罢了。
  后来,你开始学琴了。学琴是枯燥的,过程中要坚持下来才能继续进步。于是在你开始后不久,我故意要求你妈妈给你买钢琴,就是想用这个套住你,让你不敢轻易放手不学了。因为我观察到你还是比较心疼花钱的。所以根据这个特点,当妈妈买了钢琴,你每次看见钢琴那么大个摆在那里,都是一种无形的鞭策,别对不起那几万块钱呀。所以你还算一直坚持到4级的基础后才慢慢停下来。这时候,已经过了一年多的过程。不说进度如何,至少时间要拖的足够长,因为要学琴的过程来培育你体内的艺术种子。慢慢成为新的自我意象的一部分。时间不够,温度不持久,无法生根发芽的。这里面也花费了我大量的心血。其实为了达到整个目标,我起码用了几十种不同的方法,或轻或重,百折千回。只是都不让你看到有一只手在悄悄地帮助你稳定住而已。
  现在好了,可以把这些绑带和支撑架全部撤除了。希望你以后记住这些手法来帮助你的孩子们。达到一个目标,不是光靠嘴巴唠叨的,还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否则家长光用嘴皮子是难以达成目的的。”
  。。。。。 。。。。。。 。。。。。
  全部听他解释下来,我如梦初醒。
  就好像在农村老家的院子里听爷爷讲故事:30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地,然后我觉得可惜,就弄了些小树苗种下去了。常常打理浇水。后来树苗长大了,你出生了,我砍下几棵小树给你做摇篮,小床,还有玩具。到了你7岁,我砍树卖一些钱给你交学费。后来你结婚了,我把剩下的几颗大树砍了给你亲手做了新婚的床和衣柜。现在,还剩下两棵了,就给咱爷俩现在乘凉聊天的用了。
  我还能说什么呢?因果相生,连环不息。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6:59
46
  下面谈谈我是怎样背诵英语单词的。
  曾叔叔让我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记忆单词。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人体大脑对新事物的遗忘是循序渐进的,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
  用这个遗忘曲线来记忆单词并不是他的独创,市场上早已有许多软件根据这个曲线来进行设计。有心人随便到书店里应该都能买到这类软件。我也使用了某套软件来进行辅助,确实很方便。软件的名字这里就不提了,免得有瓜田李下之嫌疑。
  根据遗忘曲线的理论。制定一个时间表严格执行复习频率,就可以战胜遗忘。假设,你早上10点新学了30个单词,会读会拼写。那么大约在相隔4个小时之后再复习一遍,如果其中有一部分忘记的,马上再补回去。然后在晚上睡觉之前,再全部温习一遍。
  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把这50个单词复习一遍,晚上7点钟复习一遍。(也有人只需要在晚上复习一遍就可以了,因人而异)
  第四天复习一遍。
  第七天复习一遍。
  第14天复习一遍。
  第30天复习一遍。
  第60天复习一遍。
  一般来说,做到最后一个步骤之后,绝大部分单词都接近长久记忆了。假设这时候你的脑海里已经有了3000个单词量,不妨分成三组,每组1000个单词。以后每60天复习其中一组,按照这个频率下去保证在学习中再也不会忘记了。具体的频率和增减慢慢地自己会明白的。
  

47
  不过不同人有不同的记忆特点,最好根据软件提示的熟练程度来灵活调整复习次数。对于总是容易忘记的但是,就缩短复习间隔时间。具体的各人慢慢随意调整。
  如果是一般的中学生小学生,除非刚开始追赶学业,否则是不必每天50个那么多的。持之以恒的话,每天30个新单词就足够让自己单词这部分轻松无忧了。
  对于刚刚知道这套方法的朋友,可以先每天20个试试看。到了寒假或者暑假,利用这套方法打一个大决战。比如初一的孩子,利用寒假中的15天,按每天70个单词把学校一年级到初二的英语单词全部拿下。并不困难。
  我一开始也是忐忑不安,曾叔叔让我从每天30个单词开始练手。两天后我就发现原来不难做到。第三天他为了让我增强信心,提出让我试试看一天拿下100个新单词,只是好玩试试看的。
  我把100个单词分成3组,每组33个来,学完第一组33个,休息两个小时,玩别的,放松大脑。然后搞定第二组,再休息两个小时,然后搞定第三组。到了下午4点,100个单词就全部会了。当然,这个过程中要记得根据几个小时复习一次的规律严格执行每一组的复习频率。到了晚上睡觉前,全部100个复习一遍。第二天,依照上面的规律复习一次或者两次就行了。
  开始时我试验了两天每天100个的。简直自己都觉得像是神话。以前不知道时根本无法想象能够这样,背单词会这么简单。信心一下子就起来了。几天后曾叔叔叫我不用冲刺,放慢来,每天还要学别的,搭配着来。一天新增30个单词,跟玩似的。主要是心理对英语的恐惧大大减少了。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7:00
48
  后来要考雅思了,单词量需要短期内新增6000个,我就试过完全放下别的功课,全天候专心背诵单词。经过之前的训练,早已经对这套方法有心得了,更轻松。
  我把每组分成50个单词。一天搞定4组,就是每天200个单词。曾经为了挑战我的极限,尝试过一天搞定250个新单词。不过没必要这么赶路,试过了就放慢下来,按照一天200单词递增。大家按照这个递增规律去制作一个表格,就知道大概到了第12天附近,每天的任务是最重的。那时每天新增的单词加上要复习的单词有1000个。咬牙坚持住,挺几天高峰也就过去了。你们别以为那是神话,试过了就知道并非想像中那么困难。
  曾叔叔让不同年龄的孩子用这套方法记单词,只要自己肯学,没有一个不轻松的。对于不自觉的幼龄孩子,每天10个单词的进展,只要注意方法,也跟玩似的。我看他指导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用这套方法,一个学期就把学校阶段的单词全部拿下了。就可以腾出许多精力去学别的,比如看课外书或者打球活动。
  他说,方法是死的,肯定行。关键是人们做事要坚定,坚决按照这个规律来执行。关键是行动上一丝不苟。态度要坚决,意志要坚定。稳步递进,坚定前行,会有惊人的效果。
  这个问题具体的我不多说了,因为不是曾叔叔独创的。虽然方法没有版权,可是市场上随意可以搜索到的,就不用我费劲多介绍了。不过,我自己的亲身经验以及亲眼看见不同年龄层的孩子都轻松使用这套方法解决记忆单词的问题。请你们放心且不必怀疑。
  想知道更多细节的人可以去找《17天搞定GRE单词杨鹏完全版》来看,这本书里面就有一些更详细的介绍。结合软件来用,告别背单词的痛苦吧。
  
  

49.我在曾叔叔身边几年,其中一个很深的感觉就是他太能忍受一个人的生活了。可以长时间不与外界联系,自己每天都有计划地做自己的事情。
  我问过他这个问题:“你外面有朋友,为什么很少来往呢?”
  他说:“小松,你不知道有些人就是特意追求这种安静生活的效果。因为人生很短,不集中时间做自己计划中的事情,很容易在各种应酬或琐事之中虚度时光。因此对于像我这种人来说,必然选择了做减法。
  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那个地方偏不偏难说,因为还要靠近超市和高速公路比较好。但这个“心远”,是一种可调节的状态。
  许多思想家或文人都具有这类共性,安静是一种刻意的安排。
  李敖曾经说过,他是不怕坐牢的,只要有书有笔给他就行了。我完全理解,因为我也有这种本领。一个精神世界非常丰富的人,在面对孤独方面,意志力也是和常人不同的。对我们这类人看来,那都是应该的。
  年轻时读陈子昂的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有人说作者也太高傲了吧,好像当时自己就世界第一了。其实不然,后来我自己慢慢成长起来,就明白对于某种人来说,身上具有超越他周边环境的出类拔萃的才能,那么有些地方,注定只能独自走过去了。身边没有人可以理解你,附近完全找不到同伴。那是一种相对的孤独感。
  陈子昂在幽州感叹的时候,还没有互联网和飞机。人总是活在一个相对的空间里头的。他的精神和思想深度只要远超身边一切可以见到听到的人群,就必然萌生类似人类在太空行走的时空孤独感。
  是的,有些路,你只能一个人去走。
  而我们这个时代有电视和互联网,我们对于世界拥有更广阔的资讯。可是那种局部的孤独感还是同样存在的。就像天空寥落的星辰,彼此看见对方在闪耀,但距离都非常遥远。在自己生活的圈子内,孤星一样是没有同伴地一个人走。因为那一条小道,永远是孤独者的荣耀之路。就像星光大道的红地毯,不是谁都可以踏足的。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7:00
50
  
  他继续说:“有一回电视上看到作家王安忆说自己的生活,也是深居简出,手机也不响。其实我们都一样。这些人都是名家,你不要以为我和他们比是高攀了。其实除了名气,作为一种类型的文化人,精神世界和心路历程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他们在电视上说话,我在某个角落里喝茶与之共鸣而已。
  有一首现代诗写得好: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当然,我对王安忆没有梦,说的是这样一种欣赏的角度与情怀。
  李敖更加霸气,他在节目中引用辛弃疾的词说: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他就敢公然伸手去抓900年前的宋朝人来拍肩膀称兄道弟的。
  在许多人生智慧方面,李敖是早已看通了的人,所以气魄大。许多人说他自夸自大,其实是误解了他。不能用那种眼光来解读这个人。想要了解这个人,要看李敖的性格类型和成长经历。他是有智慧的战斗佛,选择与官方作对,就会被封杀。不宣传他,他的思想就得不到传播的机会。常年下来,结合他的性格来看,难免就会忍不住自己如实地表达自己了。他一如实表达,别人就以为他自夸。呵呵!其实读者们不要那么死板,胸襟放大一些来看,能会心一笑就好了。
  这种类型的人,就像苍鹰群中的战斗机,能飞到一般人去不到的高度。那是地球大气层的边缘,极其苍凉的高度了。所以没什么同伴,偶尔看到一两个,都是在远处。都独行惯了,不会刻意去结伴同行。点个头,一个眼神问候就过去了。
  所以我完全能读懂李敖这个人。我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是批判官方主流意识,同样是完全自备干粮地做贡献,没有得到官方的任何一滴奶水。还包括有个类似的妈妈。所以我写关于他的事情,可以比一般人更深入些,就是因为真读懂了李敖。虽然年龄不一样,但是在某些思想方面,不存在界限。原因就是触类旁通。”
  曾叔叔常常没有架子,语气表情都能和我们打成一片。跟老婆孩子玩更是其乐融融。可是,当他捧起书,在思考或者在谈论思想话题时,将会进入另一种状态中。锐利与洞察的眼神似乎穿透一切表象。我至今无法判定,他是一个深刻的顽童还是一个像顽童的思想者。
  他对我说过:估计自己这一辈子,脸上永远会有孩子般的笑容。这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我从不板起脸来面对生活。
  有一回,在电视上看见台湾音乐人李宗盛弹吉它。曾叔叔说:你看李宗盛的脸,憨憨的,常有孩童般的纯真显现。你别小看了他的内心世界,是个极其细腻敏感的人,看他写过的那些歌词才能懂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有些歌曲简直是灵魂出窍的神鬼之作。李宗盛是很优秀的天才,我喜欢听他的歌。
  凤凰台三人行节目嘉宾徐子东有一回在节目中讲:看一个作家的真实面,要看他的文章。思想作品常常是灵魂深处的结晶品。
  而作者,只不过是下蛋的一只鸡。鸡也不过是鸡的样子,而已。

51
  曾叔叔除了精简我的数学教材之外,最大的动作还是语文教材。
  三年间,他用自己的思路亲自给我上语文课程。他把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语文课本集中起来。古文和诗词全部要学。其它的现代文另说。
  他说:“作为中国人,就一定要懂得基本的传统古文化。尤其是你以后要出国的,遇见老一辈的唐人或其后裔,不要被人笑话了。毫无古文的根基是不行的。在外国人或从台湾香港出去的华人看来,你从家乡来,应懂家乡话。古文中的精品名句,是最基本的功底,这一点无论如何也要学一学的。
  我不是说古代文章才能代表中国文化,但假如“中国文化”这个名词不是单指现在的话,那么最近70年的文章更不具有代表性。尤其当我们谈论一个历史集合内涵的概念时,千万不要被当朝的政治烟花所蒙蔽。烟花是眼前近距离的光芒,暂时夺目,干扰了视线。可总是会散去的。烟雾消散之后,能看见的,依然是璀璨的星空。星星的光芒常比人工烟火更耐看些。
  教材中的古文,我只要求你背诵里面的佳句,要求是:熟读全文,背诵作者名称,写作年代以及生平背景,然后就是名篇里的佳句了。除了现政府放进教材里的,还要从古典诗词名篇中去扩展内容。
  要知道,中国的文字出现过断层,就是文言文和白话文的问题。虽说通过普及教育,高中毕业的学生也能看懂一些简单的文言文片段。可是近60年来大陆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很低,于是一般学子的古文功底不够,远远无法达到流畅阅读古文的程度。这就客观上造成了获取此类知识的障碍。
  这好像你住在一所老宅院,比如山东曲阜的孔府。祖祖辈辈在藏书阁里沉淀了你们家族三千年的文字精华。可是现在由于你看不懂那些古文字,自然也就阻碍了对藏经阁那些宝贝的兴趣。因为要通过翻译,每次要搬移高高的梯子作辅助才能上去,自然嫌麻烦而不看了。
  当然,现在资讯发达让我们视野非常开阔。不看自家藏经阁里的古书,光看白话文或英文的书也一样获得知识,不妨碍成长。但关键是,人活在世上心里总要有一张出生证的。就是关于你和祖上几代人出生成长的土壤和养分的信息。不管用“家风”或者“中华文化”等词汇,总要敬重一个“家”的概念。至少,它可以是对一种事实的客观认同。
  有些人对现状不满意,觉得家道中落了,并且对现任管家多有怨言。可你也不必因为讨厌现在大宅院的管家而宣称自己是隔壁村里出生长大的孩子啊。如果执意如此,就是极度自卑或头脑不清了。
  家,是一个历史符号,不是街边那个经营了两年就关门倒闭的小吃店。家是我们每个人的,不是管家私人的。管家终究会更换,但家依然不变。
  因为我姓曾,远祖曾子和孔家有古老的渊源。我曾经亲手重修我家的族谱,所以顺带去研究过曲阜孔府的故事,那是很多年前了,忘记了许多。不过记得历代衍圣公的府邸里,多少精彩人物。不管当时如何,一代又一代,最终全部沉淀在那片松柏掩映下的楼阁里了。成了一部厚厚的故事。再扩大来看,无论善人恶人,都成了土--全部都算进了“家史”。
  那就是人与家的关系。
  。。。。。 。。。。。。。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7:00
52
  
  (快进键――
  他说这番话的几个月后,带我去了一趟山东曲阜。他旅行看景点和一般人有很大的不同,从来都是带着自己的目的性去看的。不会泛泛走过。以后我再单独一篇谈这个。
  我们找一个淡季去,买门票进去孔府之后,他带着我慢慢地看。
  他说,你知道庭院里这些松柏的年份吗?随便都能找到500年以上的。在中国,想看最古老的柏树,估计就是曲阜最多了。北京的天坛也有些500年的老树。其他地方就罕见了。
  你看看这座钟楼的屋檐顶,堆积的鸽子粪便,会诉说故事的。
  你看看另一座孤寂的阁楼,说不定曾经有个孔子的后人在里面苦练书法而发疯了。
  你看看这块地砖,历朝历代有多少个皇帝来这里踏足过。你知道孔府从战国直到50年前,还是中国大地上保存最完整的世袭府第吗?我问为什么说是到50年前呢?他却含笑不语。
  到了孔林,我们坐在一片墓碑旁。他跟我随意谈谈脑海里还记得的孔府家事,我们在柏树下坐着闲聊间,许多旅行团游客戴着红帽子,导游拿着小喇叭这么一拨一拨地来了又走。曾叔叔就让我一直安静坐着。在每一拨游客走后,听听乌鸦的叫声。
  他说喜欢在三个地方听鸦雀的叫声,一个是孔府里,游客不去的清净角落里。一个是北京故宫午门前,冬日下午闭门之后。还有一个是北京十三陵,空无一人时。
  他说:人年少时要适当读一些历史,并且注意有目的去训练自己具有时空的感悟能力。听鸦雀的鸣叫,就是其中一种。闭上眼睛,听松柏随风摆动的西西声响。睁开眼,说不定会明白王阳明说的“开门即是闭门人”的意境。哈哈!毕竟这里是孔家的墓园啊。
  他说:“在十几年前,我去十三陵看定陵。也是一个没什么游客的日子里。自己一个人走累了。出来在汉白玉的围栏根下坐着休息。突然抬头发现身边的小松树上挂着一张照片,是毛泽东1952年在我坐着的位置上休息时拍摄的。我觉得那种时空感很强烈。(后来离开曲阜后他就带我去北京定陵看那张照片了)
  时间是横坐标,空间是纵坐标。地方还在,石头也不会坏,只是我们屁股坐下去的时间不同了。现在我们两个静静坐在孔林的柏树下,你也不妨想象,千百年前那些前辈们的诵读声还在树林萦绕不散啊。当然这有点诗意的发挥,但想象力也是感悟力的一种。
  在我那次去十三陵之后没几年,我在一个宴会场合不期而遇见了毛主席的女儿,还和她合影了。现在想想,时空穿梭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事情的发展有时带着点戏剧性。”
  他说的那张合影照片我在他家里见过。他不说十三陵遇见毛主席照片的事,我还没什么感觉。他这一说,让人印象深刻。不过这些都是他讲学中加强学生兴趣的手段而已。
  ――快进结束)

53
  曾叔叔让我按步骤,把高中以内的古文及诗词全部消灭掉,还补充了一些他认为重要的古籍摘选。他经常拿南怀瑾先生的书来讲课,除了书里面的内容,还加上大量的个人发挥,结合他自身的人生经历来拆解。基本上是一门综合课程,里面有历史,文学,诗词,战略,计谋,察人,励志等等。他总能把自己看过的历史故事发挥的淋漓尽致。
  比如在讲战国时期吴越之间的恩怨这一段,很精彩。这两个国家数十年的恩怨,他基本上可以发挥着讲述30节课。把五花八门的知识都装进去了。每一节课都不像在上课,就是听他讲故事那样,但是往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哲学,军事方方面面展开。
  由于他主张对于中学时期的孩子,应该给予知识面上的综合厚度,所以基本上只要能够引起我兴趣的知识内容,他都无所禁忌地带出来。然后观察我的兴趣点,立刻有选择性地深化。
  另外,他很推崇唐浩明的《曾国藩》,拿这本书详细讲,还给我讲解曾国藩的看人技术《冰鉴》。
  其实,回想起来。名为古文课,实际上全都是综合课程。他说,其实不论古文还是最新的电视上的新闻,都一样的,无非都是一些故事。任何一个故事都是一个躯壳,拆开这个拆开那个,里面无非就是些规律而已。包括人性,政治学规律,历史规律。整个人类历史都由几个大类别涵盖了。所以,无论课堂名称是中国还是西方历史,无论怎样他都会任意发挥的。他说,把普罗米修斯换成女蜗怎样?把亚历山大帝换成秦始皇又如何?只要你高兴,我们可以换面具玩都行。
  南怀瑾说,许多正史记载是骗人的,而不少小说其实是真实的。孰真孰假,不必太在意。所以关键不是故事的本身,而是从中告诉学生一个最重要的知识就是注意观察及掌握事物的规律。
  为了让我记住这个道理,曾叔叔马上找出了一段德国“死亡博士”哈根斯的医学解剖视频课程给我看。够震撼的!第一次看见详细解剖五具人体。具细无遗。曾叔叔在我看完后说道:这些被解剖的尸体都是脸部被掩盖住的。如果告诉你,其中一具尸体是德国前总理,另一具是德国前天冻死街边的流浪汉。你觉得切开了里面会有什么不同吗?(我当时看了解剖课程很震撼!哇!敢情老师你收集了这些超刺激的资料存放着就为了震撼我的神经,让我别忘记一个概念呀。你也太费神了吧。)
  他说,只要孩子的成长有时间,老师就应该多点开花,以各种形式帮助孩子点燃多种兴趣。对于引起我巨大兴趣的问题,他除了自己讲解一部分之外,还会推荐我看书去加深了解。
  总结起来,我看的古文书籍很少,但是以听故事的形式知道的历史挺多的。他讲课就等于是串起一些中国古代历史的精华了。而且他认为南怀瑾的书很适合作为教材,通俗易懂。五花八门,适合入门也可深入发挥。
  他并不强求我每一样都记牢,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他说:“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谢逊在冰火岛上教年幼的张无忌背诵武功要诀,让孩子先有个印象,记牢固当然最好。以后离开他身边了,就算是一个印象,日后在不断的阅读中和学习生活中,自然有些脑海里的知识会被激活贯通开来。别小看做过的那些苦功夫,放在头脑中总会有用的。”
  他让我以后要多和同学辩论问题,多向别人讲故事,讲道理。在这种复述或思辨当中,自然能够回忆肚子里的知识,不断被引用本身就是记忆的巩固,同时更有消化及变通启发新灵感之功效。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7:05
54
  
   上面说到他对教科书中古文部分的态度,觉得名篇佳句是我们中国人语言系统中的通配符好。作为一个成年人都应该要懂一些,在社会上才能进入另一种理解的语境。因此必须把教科书上的掌握住。他在这个方针下稍有修剪,有些教科书上不要求背诵的,他要求我记住。同样,有些书上说要背诵的,他却说不必。因为他是根据自己多年的认识判断来摘选取舍的。
  但是对于现代文他就没那么好气了。直接开推土机去推平了事。
  对此他有一番解释。你知道,他这个人的肚子里永远不愁没有道理可讲。他说:“语文是什么?字面上讲,应该是关于语言和文字的教学吧?你们很容易简单理解为语文就是教授学生掌握语言和文字应用的能力。
  这也没错,任何一本有文字的书,都可以称之为语文课本。现在的语文教材也可以教会学生们阅读和书写。假如这样看,那么教材编辑组的工作应该很轻松了。可事实上,选取什么文章进入学校教材,是政府的一件大事。就因为文章不是一堆文字的简单堆砌,同时还“文以载道”。
  所以我们看近些年的新闻里,关于日本的教科书问题,关于台湾国民党和民进党执政之间教科书的编纂问题,都会成为政治斗争的焦点。其背后之功能,对于执政当局而言,相当于国防建设了。
  所以,语文书里面的文章,教会学生语言写作能力是简单的,关键还要承担政府的意识形态教化功能。这必须先提出两个问题:1,作为存活于世界具有独立人格的你,和你所在国家的政权立场是完全吻合的吗?2,政府想告诉我的东西,同时也是是我自己想要的吗?
  你知道吗?不同年代里,语文教科书内容有很大不同的。从中可以看出端倪来,我拿出些史料给你看看。”
  说完,他就从书柜上找出来几本很旧的书来。一本是民国2年的小学课本。距今快100年了,一本是1953年的课本,一本是文革时的课本,一本是1985年的课本。他有收集这类资料的小爱好。清末民初的书还有一堆,随便搬下来一堆。一股久远的味道扑鼻而来。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5 17:06
55
  
  当我翻开近百年前的教科书,他说,我为什么要拿出来让你的手去翻动这些很老的书籍呢?因为历史可以通过质感传递给你的。当你听到它,和眼睛看到它是不同的,不但看到,还让你翻开,又有不同。因为听一个信息,需要你经过想象去理解。而触摸,是一种经历。人对经历的东西印象会特别深刻。你很容易就会把经历认同于内心,完全成为自己的东西。
  很多这个年龄的人摸不到这种书籍,而你翻开过。这里面对认识会造成一些差异的。以后当你和别人讨论起教科书这个问题,别人在想当然,而你的底气就会非常足,因为你真正看过。这就是经历的重要性。经历过,摸过的东西,胜过千言万语。
  你试想想看一种场景:在同学们聚会的餐厅里,大家正热闹讨论电影《霸王别姬》中的张国荣如何风华绝代,出神入化。大家都景仰着一个距离遥远的符号。而这是,你轻叹一声说:我8岁时的圣诞礼物,就是他送的,他还答应过我,等我18岁要带我去夏威夷玩的。可惜还没兑现就走了………
  全场寂静,目光焦点。对吧?这就是见过和没见过的不同。”
  我听了挺开心的,看看那些他辛苦收集来的宝贝,不由得手心出汗了。
  我看了下内容。清末民初时候的小学教材,主要是国学传统内容了。1932年左右的中学教材,里面居然有许多当时先进的西方哲学思想,有杜威的文章,罗素的文章。这让我很惊奇。曾叔叔笑着说,你想不到那时的教科书比今天还要开明些吧?那时,胡适,徐志摩他们都在帮助引进西方先进思想给国人,徐志摩还跑去英国想当罗素的学生。他们那一批新文化健将,对振兴中华文化的心意还是很好的。当时整个中国的教育界都出现开放争鸣的局面。你现在翻开那个时期的教科书,完全可以感受到那个时期所特有的风气。
  他还拿出一本1945年左右的教科书,这个应该是部队用的教材。
  他说,我们现在社会上以为年代久远的一些观念,其是年份并不长远。用资料摆出来就能重组当时的风气和片段。他拿出一本1943年的《新婚注意手册》,里面可好玩了,有许多新婚科普性知识。他笑笑说,你知道吗?我当年得到这本书才知道,我们在文革时,连这些书都不准看的。在1983年之前,连这类旧社会的知识都得不到。所以,时代不一定总是在进步的。
  他手上还有一本1949年11月的《中国人民术语词典》。内容基本上是新中国初成立新颁布的朝纲。里面可以看到权力蛋糕的分配,民主党派占了好多重要职位。里面就有《往事并不如烟》提到的一些名字。章伯钧,李隆基等。他说,我很珍重这本书,广播喇叭会骗小孩,但史料会记录变迁的痕迹。
  他又拿出一本民国1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翻开自序,梁启超开篇说“吾著此编之动机有二,其一,胡适语我,晚清今文学运动,于思想界影响至大…….”。曾叔叔读了一段,说:看这些书是很过瘾的,你就像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了。那些鼎鼎有名的新文化运动健将们,在讨论和碰撞中引领一代风骚。唉!乱世中,更有精英璀璨百家争鸣的开放空气。王朝大一统后,一切都被阉割成小鸡鸡了。
  你记住:历史总是由战胜者写的。所谓成王败寇是也。一旦明白这种写历史的规律,就会多一分清醒,少一点盲从了。
  我如果不拿出真正的历史资料摆在你面前,光用嘴巴跟你说这些历史变迁的奥秘,中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因为毕竟不是从那个年代里走过来的人。
  他还拿出几本1940年左右黄埔军校的教材来,看看蒋介石的作风思路等等。
  这一课之后,他多次打开旧书收藏柜,一本一本逐一谈谈,慢慢引导我,熏陶我对历史的质感。这些都使我有了超越一般学生的见识。
  这对我后来理解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 。。。。。。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03
56
  
  他陪我用了一个多小时粗略看了一些从前不同时期的教科书变迁之后,又回到话题上来。他说:“所以语文教材的编写,带有很强的现实意味。这里边不但要看他们推荐什么,还要注意不推荐什么。哪些人是官方想捧的,哪些人是官方想引导人们遗忘的,都很清楚。
  在我小时候的课本里,就没听说过民国时期一些鼎鼎有名的文化人的名字,后来长大后才知道,是因为他们当初没有站在共产党这一边,或者和当权新贵有过恩怨。连胡适,林语堂,梁实秋这些名字,都是1985年以后,风气慢慢松动了才从阴影背后由一盏盏小手电筒带出来的。
  并非说这些人的文章必须读,而是说,被人故意隐藏起来也是不公允的。对政治来说是必然要这样,但是对学子个人而言,视野应该更开阔包容一些。当然,你别以为国民党在台湾那边的教材会公允一些,都差不多的政治把戏。一边叫嚣“万恶的旧社会”,另一边叫嚣“共匪”,都是低级抹黑,没什么技术含量。
  你可能不知道有一篇文章叫作《谁是最可爱的人》吧?是宣传朝鲜战争中国志愿军的文章,作者魏巍,他凭借这一篇文章获得很高的荣誉和待遇。这篇文章很长时期都入选教科书,而他本人成了共产党军队内的文化权威,在中国的文坛地位非常高。此人2008年去世,2005年我见过他,合影过。我并不是说他的文章不够好,也不觉得他哪里不好。只是举例说明入选教材的选材动机。
  还有,现在社会上开始讨论鲁迅的文章也慢慢退出中学教材了。这很难说是坏事,虽然官方的理由未免牵强,但是从前把鲁迅捧得过高也是不太正常的。里面都是立场与站队的问题。
  所以,分析了一通语文教材的选材动机之后,回到你的身上来看。你要问自己将要走一条怎样的道路呢?
  你可以不必参加国内的8,甚至可以不用国内的文凭。那么就不必跟着教育部“制造共产主义螺丝钉”的指挥棒走了。你可以有一种选择权,以自我的命运为中心点出发,提高到终生战略的视野高度来思考以后的教材内容,你觉得吃进什么养分才是对自己往后在社会的帮助最大,我们就找什么内容来学。可以跳过8的鸿沟直接奔赴人生广阔天地。”
  我听了他的话总是觉得鼓舞和幸运。我知道能够选择不8,是人生中可以追赶,抄近路的一个重要条件。后来思想更开阔些了,又进一步明白到其实8这一关也不能够真正束缚住一个人的选择自由。
  曾老师说过一句话:记住,在囚笼里也是有自由的。每个人都在行使着囚笼里的自由。
  。。。。。 。。。。。。
  
  
57
  
  于是,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本全部放在面前,要学的就打勾,寥寥无几。在我来到的第二十天,他扔给我一套《雍正王朝》说:我们的语文课就从这部小说开始上。
  把二月河的《康熙》、《雍正》、《乾隆》讲完之后,加上《曾国藩》,我基本上就对清朝的历史和晚清的局势演变,都了解了一遍。他后来说,之所以用小说当教材用,是为了调整我的学习状态和兴趣。只要孩子肯学,东一点,西一勾,拉拉杂杂都可以构成一锅汤底。汤底自然有不少营养在翻滚,到时再放肉菜进去,就容易熟,容易香了。
  接着往锅底里扔的就是更有趣的《明朝那些事儿》了。还拿金庸的《笑傲江湖》讲解过。等到这些娱乐性很强的课程上完,他估计我的听课基础提高后,开始穿插中国现代诗歌,北岛的,顾城的,舒婷的,戴望舒的,徐志摩的……….然后王蒙的小说,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吴思的《血酬定律》、《潜规则》。如此逐级而上。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戴望舒的《雨巷》。为了让我在一个不属于诗歌的时代里仍然有兴趣认识诗歌,那个夏天他将我带去江南上这一课。到戴望舒写这首诗的创作地附近,根据诗中的意境,在雨天,在苏州附近古镇的小巷中慢慢散步。
  他让我注意小巷旁边老式屋子里的人,看看他们的生活。偶尔有年轻女子走过,他让我注意江南女子的韵味。有一回,一位不到20岁的姑娘雨中打伞而来,曾叔叔故意向她问路,真的,那女孩甜润温婉的吴音让我很舒服。看着那姑娘的背影,曾叔叔笑着说:听到了吧,这就是江南女子的味道了。
  那个晚上,他带我住在一座清代朝廷大官的宅院里,现在改为高级客栈了。住在古老的房子,明清款式的老床上。明月如钩,亭台楼阁,太湖瘦石,构成了一副画中景致。就在院子里,他娓娓道来江南的才子佳人故事。
  后来总觉得《雨巷》这首诗很美很美。回忆中,带有江南雨丝的味道,还有苏州女子的吴音飘散。这些都是他所强调的――质感。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04
58
  (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教学成本是不是太大了?其实是错觉,他向我解释过,一般人旅行不会规划目的与效果。瞎走盲看。我们每年都要出去旅行的,只要巧妙结合好,让孩子头脑中的知识与实地之间取得能触动的联系,就会获得很好的效果。之前有网友问道他为何有那么多知识与经验,简单说,他的青年时代有过几年云游全国的经历,在中国各处住过,东南西北他都知道不少风土人情。不是泛泛而过的。他分别用步行,单车,摩托车的方式行走四方,尝试做到读书和行路相结合。)
  过了一年之后,他要求我整页整段地背下《血酬定律》与《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他对我的语文考试就是填空,全部都是重要的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规律。他说这些东西一段话就顶人家看许多书了。不学哲理,其它的路子都太慢了。他说一般人看哲学很难消化。可是他能帮助我消化一些。
  他说,一开始学习的选材特别重要,尤其是像你这样没时间再走弯路的少年。选对教材之后,一开始吃苦,出去后就开始口感回甘了,很快会有安慰的。
  果然,两年之后,我看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他开始经常当我是半个对手来练习逻辑思辨了。就像师徒之间拆招。
  他常常这样鼓励我:你就像武侠小说里面深山里跟樵夫苦练的少年,师傅教你武功,而你没有同伴练手,每天跟猿猴玩,爬山,摘果子。是比较枯燥的。等到有一天,师傅让你下山买点东西,到了市场之后,看见有人偷东西,挺身而出,结果你把一群街头混混打得满地找牙,才晓得自己原来武功不简单了。所以你先默默苦练着,以后会尝到甜头的。
  这些话,言犹在耳。后来到了大学,觉得思想分析能力赢了一大片,并且迅速让英国的老师特别喜欢我。可是也有一个坏处,就是能看得上又谈得来的朋友真难找。多少有点明白曲高和寡的意思了。
  我想不通,别人中学时为何不学习哲学呢?学校不教,做父母的就不会给点引导?


网友回帖:
这必须先提出两个问题:1,作为存活于世界具有独立人格的你,和你所在国家的政权立场是完全吻合的吗?2,政府想告诉我的东西,同时也是是我自己想要的吗?
  ----------------------------------
  这简短两句,一个中学生越早思考就越好。当初我是大学三年级之后才想明白了,已经浪费许多时间


网友跟帖: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的1927年夏天。
  《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然彳亍(chì | chù)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pǐ)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04
59
  
  谈谈体育锻炼吧。
  
  过去在我单调的生活中,妈妈唯一同意我偶尔离开家里的项目,就是每周末可以到小区球场和一群同学打篮球。其实打篮球只是活动的一部分,我们还借机去网吧,还偷偷地抽烟。
  除了篮球,我没有其它的体育爱好了。在学校里打篮球,我的身高,球技都是一般般的。每当一群同学到球场打球,分组时,都很羡慕那些技术好的人,被双方抢着要,哪方都想得到一个高手,就像美国NBA场上的乔丹或科比,拥有他们,就是胜利的保证。
  可我是那种强者,从未受到大家的重视。是球场上可有可无的一个。
  去曾叔叔那里之后,很久没有打球了,非常想念篮球场。多次提出要去篮球场打球都被他阻止了。他说,球场只有一个,永远都是比你大的一群人在玩,你的实力不济,也只能旁观而已。这等于像一个太监,还偏偏喜欢去青楼爬墙偷看女人,没多大意思的。越看羡慕和嫉妒就越强烈,可是身体条件和本领都摆在那,这不类似于自虐吗。大好时光别用于徘徊球场外围。
  他的话听起来总是有道理的,我默然。
  他看出我的沮丧,拍拍我肩膀说:这样,你要么苦练一番,技术好了再去,赢取别人的尊敬。要么就改一种体育项目,不玩篮球了。
  我说,改另一种我不喜欢呀。
  那么就先用第一种策略吧。苦练技术,再去球场上较量。你看那些艺术上或者竞技场上的佼佼者,哪个不是台上10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你光看到人家人前显贵,不晓得背后受罪。
  我说,你都不让我去篮球场,我怎么苦练?
  他说,只要你想苦练,我会想办法的。说完,这事就这么定了。
  曾叔叔是这样的人,他不怕我有想法,就怕我没想法。只要你提得出来,剩下的就交给他办好了。
  于是两天后,吃午饭时,我发现地板上放了一个崭新的篮球筐。他刚买的。
  我很惊讶地问:我们这里有空地安装篮筐吗?他说,条件虽然差一些,还是可以的。原来他打算把篮球筐安装在院子里。房子旁边有一条不到三米宽的巷道,篮筐就固定在一面8米高的墙上。按照标准篮板的高度定位安装。
  他家里的工具是很齐全的,这人是个DIY迷,总是强调要自己动手。他说人在少年时,每动手做一件事情,都等于为将来的账户上存入1万元。在后来的三年中,他利用一切机会让我动手学会生活中许多家庭必须的维修安装。
  那是我第一次动手参与一个大工程。是的,对蚂蚁而言,掉进脸盆了不啻于游泳渡海的壮举。

60
  他拿来长梯子,电钻、扳手、螺丝刀一应俱全。而且工具都是进口的好东西。他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在任何时候都强调好工具对于工作效率的重要性。
  他先帮我扶好梯子,叫我爬上去给篮筐高度和水平定位。天啊,我可从来没有干过这种事情。但是他态度坚决,一定要我自己动手,否则没有篮球打了。(我进套子上当了,早知道不要打篮球算了。)
  我胆战心惊地爬这种高高的梯子。真的,我从小到大家里人都没让我干过任何一件工程维修类的事情,甚至还不知道家里的工具箱在哪里。我有点扭捏,他说男子汉,别跟小妞似的。没辙,我只好硬头皮上去了。
  在这里,我敢肯定地说,原来在上面测量高度和根据篮筐的螺丝位置定位好水平,是一个8年级的学生都不容易顺利做好的。因为动手能力和在纸上做题目有很多不同。何况,我当时的数学能力是3年级的。结果,曾老师一开始不帮我,就在下面扶着梯子,让我自己想办法。(后来他说在观察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心理面对此类阻碍的性格反应。)
  我自己站在上面笨手笨脚地定位,方法搞错了,他就骂。奇怪,在这种时候他一改往日和蔼的脸谱,就像军队教官般严厉。我在挫折感中一点点被他纠正指导。花了一两百年那么久才完成了几个孔的准确定位。
  终于让我下来,他拿电钻上去打孔了。他说我还没学会用电锤,暂时由他来。换我下来休息了几分钟,又让我上去拧膨胀螺钉。这个活更苦,因为手上还要拿着篮筐。高空作业真累。他在这个环节没有严厉骂我,他说因为没有干过的人不懂是正常的。他在下面口头指点我怎么把螺丝拧好,用扳手上紧。
  等我完成之后,大汗淋漓。两只胳膊酸的不行。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04
61
  下来之后,迎接我的是他递过来的一瓶冰镇可乐和微笑的面容。
  他说:“怎么样?抬头看看篮筐,很有成就感吧?这个篮筐可是你自己亲手安装上去的,很不简单。以后你跟同学打球感觉就不一样了。每次上篮投球时,都会对那几枚螺钉倍感亲切的。而且,你经过动手体验,就会真切地明白那些工人叔叔在高空作业的危险辛苦。因为你干过,人自然会推己及人的。有个词叫感同身受,就是说,你所承受的,我也有类似经验。所以明白。
  一个人为什么会对受难者心生恻隐之心呢?因为会易位思考,己所不欲,也别难为他人。要建立在经验之上。一个人假如一直生活在深宫大院里,从不出去了解世间百态,就难以萌生丰富的情感。
  小松,你以后就知道了。一个人内在丰富,不是光从看书得来的,而是要结合行动与经历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能力”这个词里面,书本知识所占比重并不大,更偏重于行动的才能。
  很多家长光让孩子读书,做功课,其它的不让碰,就等于把孩子的眼睛蒙住,手脚捆绑,然后要求孩子徳智体美劳样样都行。这样想的都是些缘木求鱼的糊涂人。
  像我们以前这一代,小时候并没有很好的读书条件,也没有现在的资讯环境,可是为什么照样人才辈出呢?因为成长中动手机会多,早年适当的艰苦生活,拉长来看,对一生是利大于弊的。有生活动手经历为基础,一旦看书,就很容易理解贯通。反之,离开生活的土壤,剥夺动手的训练,剥夺各种生动的情感体验,那叫无土栽培,温室花朵,怎么也养不出山野植物的惊人生命力。
  这个道理,以后你会渐渐明白的。”
  奇怪,我后来几天都真的有一种暗自得意的心情。好象自己做了一件同龄人都不会做的大事,比别人厉害些。而那些天,其他老师都夸奖我,能够在那么高把篮筐装好真不容易,至少她们都做不到的。
  事非经过不知难,做过的和光用嘴巴说的就不一样。这个道理经过无数次训练,现在已经真正成为了我的感悟。而一切感悟,都经历了轻重不一的过程。那些过程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有些是生活所迫,自然而然的。有些是被人推动,但失之交臂的。而我呢?是被人指点,幸好没有失之交臂。
  看赵本山的小品里说:青春痘长在哪里你最不难受?答曰:长在别人脸上我最不难受。时间回放来看,有些词,幸亏是看别人使用,而我不必为它而伤心的。比如“失之交臂”就是其中一个。  

62
  好,篮球筐装了。他在每天午餐和晚饭30分钟,和我玩投篮比赛。各种距离都投。我们设计了一套进阶和奖惩的规矩,有竞争性,很好玩。其他老师也一起玩。
  他说,你的个子在球场上毫无优势,就苦练投篮的准头吧。准头好可以弥补许多身体对抗上的弱点。就这样,我们在每天的投篮竞争中不亦乐乎。可是,我的投篮始终没有超过他,我提高了,他也一样在提高,始终保持着旗鼓相当。我们的奖惩机制丰富多彩,大家都玩得开心。
  由于巷道很窄,所以没法训练运球突破等技术。不过就算这样,也让我得到乐趣和锻炼了。
  一段时间之后,我的投球命中率提高了许多,自然就技痒了。(一年后他说,这一点早已在他计算之内,一个孩子进步了自然会技痒,技痒了就会有要求,有要求就会被老师借用。)我要求去篮球场找别人打球。他说,你现在投篮的准度确实是提高了,但是想去篮球场就要答应一个条件,就是每去一次,就要和我去一次体育馆练习羽毛球。
  我当时根本就不会打羽毛球,一点兴趣都没有。可是作为交换条件,我也没意见。
  当天我去篮球场找别人玩,但是那些人都比我大,没什么意思,可是我的投篮确实好多了。这让我感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量练习,效果是看得见的。
  当然,晚上就和他去羽毛球场打羽毛球了。他的羽毛球技术很好,陪我这个菜鸟慢慢玩。可是我实在基础太差,也没兴趣。
  如此这般,在我们交换过几个回合后,有一天,他说我应该把羽毛球学好一点,因为篮球这种项目难以持久玩下去,它要有一个稳定的群体才好玩,但是出到社会工作之后,组织起一个兴趣群体是很难的,就会持续不了。而且,打篮球作为一种激烈对抗性运动,持续到中年就会有较高风险受伤。毕竟身体的柔韧性35岁之后是每况愈下的。身边因此受伤的朋友不少。
  而羽毛球很适合长久坚持,对中年人的肩部,颈部,腰部的好处很大。再说了,等到你以后恋爱了,不可能在周末约心仪的女孩去打篮球呀,却可以去打羽毛球。如果你打得好,自然让她觉得你阳光帅气,还能通过指导她的球技而获得感情交流的机会,岂不是一举多得吗?(他又来这一招了,可是说得在理,诚恳)
  从道理上,我被他说动了。可是对于从头开始的新项目,人难免觉得沮丧。我觉得对羽毛球真没有什么细胞。但是曾叔叔很耐心地手把手教我,如何发力击球,脚步如何,反手如何,战术如何,一次又一次。效果很慢。
  (他一年后说,当时也真觉得对一个16岁且没有运动细胞的孩子是很难培养起球感的。但是幸亏有几年的时间来雕琢)
  于是他动了另一个脑筋。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05
63
  有一回,我们在篮球投篮比赛中,他提出新的赌注。如果他赢了,要我去体育馆的少儿羽毛球兴趣班学习一个月。如果我赢了,问我要什么相应的奖品?我想了想,要一周的假期。他答应了。
  (一年后他告诉我,其实和孩子们打赌,他是不会输的,因为他手上的牌是打不完的。这一次输了,下一次总能够赢。方法和机会是源源不绝的,随时都可以被借用题材。就算那时我赢了获得一周的假期,他一样会让我的假期过得很有效果,并不脱离他的培养思路。
  他说:“在精密安排下的学生时间,是不存在废品或碎片的,一切都会变得有意义。就算学生以为在休假了,我也会随时制定一个小目标放到你的假期里让你做,只不过那些事情看上去不像是功课而已。
  其实整体来看,并没有什么废品一说。就像现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他们把垃圾废品分类收集之后,进行重新提炼制造。所有材料都会变成一些有用的物品。这个过程就是一种排列组合,用能量守恒来看,全部物质都在,只是以不同面貌组合了。而生活内容就是一大堆素材,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善于整合排列。
  孩子的时间也是那样,只要是在我身边的,无效的部分很少很少。即便他们产出一些废品,我也会用另一种粘合剂让他们把废品粘合起来成为有用的产品存放下来。日后激活用处。编排到极致的效率,是一种很有用的学问。这一课以后再讲)
  结果,比赛还是我输了。只好答应去参加那种很多人集体跟一名老师从基本功开始的羽毛球训练班。曾老师带我去报名,一次过交了30节课的学费。(一年后他说,就是要套住我时间长一点,要不怕我打退堂鼓的。我笑着说,本来觉得自己心疼钱是个优点,可是连优点也会被你这种坏蛋利用,可恶。他哈哈大笑说,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嘛。)
  
  

64
  第一次去训练班上课就傻眼了。天啊!一大群都是小屁孩,我的年龄是最大的。让我无地自容,觉得那一刻成弱智儿了。但是很快就发现那些小朋友们只要跟了教练学过两年以上的,球场上基本都可以把我当猴子耍。
  看来从小接受正规训练的效果不是吹的。
  最初的课程很无聊,无非是如何握拍,怎样挥拍,连续对空中做一个动作100次。让人羞死了。(后来曾叔叔说,这就是为什么年龄小的孩子比较好教的原因:心理障碍少。年纪大,心理障碍也越大。可塑性就越低。)
  回到家,他却笑眯眯地看着我,也不问情况。反正他定的规矩就是谁都得说话算数。不能中途中断。这是他定下的“家规”,他确实是一个非常注重守信的人。
  他对任何学生都开宗明义宣布,所有人都要说话算数,不可抵赖。就算赌博,也要有认赌服输的度量才行。当然,曾叔叔本人也恪守规则。
  第二节课,羽毛球教练把我调整到一个13岁的男生旁边,让他和我搭档练球。(后来才知道是曾叔叔给教练通气了,照顾一下我的心理)每当我训练回来,发牢骚说练球死板无聊时,他就笑笑说:哪有不经历风雨,天天看见彩虹的好事。苦练基本功,是通往成就的不二法门。
  于是,我就这么坚持把课程渐渐学下去了。这过程中,他每周都有两次陪我去球馆打球,看着我一点点进步,不停地鼓励我。他鼓励人的手法变化多端。写到这一步,也不用我说的太详细大家都可以想象了。
  上完那30节训练课之后,他也没再要求我去了。这时我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本功,和刚开始时已经判若两人。动作让人看上去就很有样子。会发力,步伐也马马虎虎吧。他说,现在已经过了最基本的阶段了,以后就跟着我打球吧。
  他和球馆里的一群中年球友们每周打两场球,他们这群人气氛很好。曾叔叔是这个小队伍的组织者。
  有一回打完球回家路上,我问他,你们这帮人每次打球都很开心,嘻嘻哈哈,好像从不谈论工作和生活的事情。他笑笑说:也曾经有爱打听人家工作的球友,总想从打球中牵引出一些社会利益,都被我慢慢清理出去了。所以你现在看到的是个纯洁的队伍。
  大家工作劳累之余,本着运动身体和对羽毛球的爱好,聚在一起是为了放松,而不是社交。越纯净的气氛,越能产生凝聚力。所以我们不管年龄大小,大家都玩得像孩子那么开心。其实里面有几个人是每天要穿西服板着脸到办公室上班的单位领导。大家都很珍惜这个不用互相防备的氛围。每个人在社会压力下面,都想找一个放松的小花园。每周两次的球友聚会,就是我们的小花园。能够风雨不改到什么地步?在打球日,我们都把能推掉的饭局、应酬都推掉。打球最大!呵呵!这也是物以类聚的道理吧。
  后来,他这番经验对我在英国学校成为兴趣小组的组织者,帮助很大。无形中可以凝聚一种团队风格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05
答网友问
 @betterboy 2011-12-09 11:15:51
    感谢楼主!
  突然想到楼主每天更新的动力是什么?可以谈一下么?我是从在第一页的时候就果断收藏此帖了,喜爱崇敬之情不说,因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一个4各月新生命的父亲研习此帖是大幸。楼主可否谈一下你的动力和动机?纯粹的分享?还是有什么信仰或理想在支持?
  -----------------------------
  
  
  
  跟您分享几个片段:
  曾叔叔多次对我说:香港的哲学家李天命有一句话,在我年轻时深被触动。李天命说,不一定强求一个人用整个生命照耀别人。人要吃喝拉撒的,做一个偶尔闪光的动物就行了。该你闪光的时候,能够伸手一把,然后继续当你的路人甲,也就可以了。
  
  曾叔叔最喜欢的电影是《辛特勒的名单》,他陪我看了三遍,而他自己总共看过不下7遍。每到电影最后,那个德国投机商人要上车开始逃亡时,他说,其实这个黄金的胸针还可以换取两条性命的,而我却没那么做。这时曾叔叔眼含泪光。他跟我说,这种情怀,身边是没有人懂的。
  
  
  有一次,电视上看见许子东在谈他的心脏病,提到许多知识分子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曾叔叔很感触。他说:人能活多久,不由你想。像梁文道说的,每天都当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吧。人到了40岁之后,如果你是一阵风,就要把鹅毛带向远方。如果你是火把,就赶紧也照亮别人。因为那就是你来到人间的唯一可做的事情。
  
  
  
  看这个帖子的朋友们,如果你们看电影《辛特勒的名单》时,看到最后上车前那个片段会流泪的,那么曾老师的所有教育经验都是为你们而写的。他虽然名气不大,可是在默默地用行动燃烧着自己,照亮我以及其他人。希望中国教育界可以听听另一种声音。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05
65
  时间长了,我偶尔听到他们在场边休息时,有些球友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抱怨唠叨了一通,曾叔叔听了,也平淡地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安慰别人一番,并没有告诉人家他是有方法的人,别人也不知道他的工作。
  我觉得很奇怪。从球馆回家路上问他为什么不给球友一点专业意见呢?都是那么要好的球友。他说,我就算给建议也没用的,简短说,别人听不懂,听懂一些,也做不到。里面有个悖论:你一点他就能通的人,通常不用你点,他的视听范围自然会有书籍或者其他信息去推动他思考及行动。而另外一些家长,你说了他们也听不懂建议的可行度,反而会反感你装专家。这种局面我碰过太多了。
  这其中还有一部分道理和“远交近攻”的内涵类似。人们喜欢去远方拜神,而对于身边能遇见的,都觉得不值钱。
  把这个道理再扩大些,就能发现一种现象,就是大部分思想家艺术家在活着时不值钱,但死了就立刻被神话了。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活着的时候如果声望太隆,是要影响现实权力分配的。要分房,配车子,要话语权地位,甚至搞不好会危及一群政治蠕虫的座椅。这当然不行。
  但死后就不同了,人一死就好办了。有些官员就像秃鹫,专门等着哪个学术大人物归天。只要你肯死,想怎么隆重厚葬、溢美之词都行,因为死人是不会与活人争利的。也不会给领导添麻烦。更妙的是,人死了,官方或者徒子徒孙就方便给死人的牌匾涂脂抹粉了,基于利益考虑想怎么包装打扮都行。
  以前看过一个西方的笑话:某个潦倒糊涂的船夫死了,在教堂里遗体告别仪式上,牧师说了一大通对死者的赞美之词。说着说着,船夫的遗孀忍不住细声地对身边的小儿子说:你过去棺木看看,那里面躺着的到到底是不是你爸爸。
  所以,我们看到许多思想家艺术家生前无人问,死后有哀荣。其实背后都是人性及种种利益考量罢了。
  有个当代大学者季羡林就是看通这种政治把戏的智者。他主编的《东方文化集成》系列丛书,和我有小小的缘分。早年时我在港资公司工作过,一些名家的著作出版流程中的某一环节。其中就有季老师的书。还有金庸先生的全部香港原版书,我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那时候,得工作之便,阅读了大量好书,也收藏了一些。季羡林自己写了一套《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其实和鼎鼎大名的《万历十五年》那样,启发我们从一个文化切片去观察大局的。
  前些年季老先生还活着时候公开说过:我算什么大师?我生得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不要放我同领导的合影,不能借领导的光宣传自己的书,也不要放我的录像片
  他这番话,应该成为学界的楷模流传下去。这就是王国维、陈寅恪、老舍这批文化精英死光之后的又一个称得上“人格独立”的大学者。能够在生前大声说出来的人,我都要为他鼓掌。
  所以北岛诗中说: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当文人,要及早想通这一点才会长寿些。
  你以后要记住这个道理,很多事就能想通了。
  他这番话让我印象太深了,就像剃刀轻轻掠过皮层,感觉力量不重,可是眼看着鲜血直冒。
  原来好人就算肯帮人,也未必帮得上。不是一厢情愿就可以把事情办好的。后来,我看到他和许多家长的接触,就更加印证了他说过的话:一个无法从逻辑上感受真理的人,只能从市场里肤浅的吆喝声中汲取信仰――信春哥得永生!
  

66
  大家别以为我在借着打羽毛球把话题发挥的没边没际,其实真不是。
  曾叔叔就是那样的人,他很少正儿八经地等到大家在课堂上坐下、倒茶后才像老学究似的跟学生开课。他强调在生活中,随着具体事件,随着学生的视线关注点而临场发挥,把知识带出来。这样才能记得住,效果好。其实学过快速记忆法的朋友应该可以轻易明白,变换场景往往可以取得加深记忆的奇效。
  他那一晚在路上就说出了一番书中难的一见的观点。我因而记住了季羡林这个名字,记住了那个往棺材张望的遗孀。他们的名字和故事片段随着那一晚回家路上的婆娑树影一起粘合在我的记忆,成为记忆里知识的一部分。
  好了,回到打球的思绪上来。
  我的球技水平远远跟不上他们,曾叔叔就常常把位置让给别人打,单独陪我练球。其实这个牺牲挺大的,因为每周和这群人打球,是他的快乐时光。而他为了照顾我的球技进步,一定要陪我打的。他为我专门在旁边另开一块场地。
  他曾经说过,在平静的水面上,没有不推就走的船。一切事物,都是一番推动的结果。想偷懒,就没有后面的舒坦。没有行动力的家长,嘴巴怎么说也没用。对孩子不但要有牺牲精神,更要有牺牲的行动。他永远是一个行动派。
  他还经常让阿姨来陪我打。一开始我打不过她,后来慢慢就超过她了,变成是我在陪她打球了,呵呵!有一回在打球中途休息时曾叔叔特意在我耳边说:你好歹要让一下阿姨,让她觉得好像能赢你却又总是差那么一点,她就会有兴趣陪你打下去了。如果你一下子把人家大比分拉开,人家就不跟你玩了。知道不?
  说完,还做了个鬼脸。逗得我哈哈一笑!
  我就这样慢慢进步了。有一回,我妈妈和圈子内那群阿姨一起去打羽毛球,把我也叫去了,结果让她们吃惊,都夸奖我进步神速。其实打赢这些阿姨们也没多大成就感。 不过作为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取得哪怕一点点进步,都会觉得安慰。有时,我也会替妈妈高兴!
  后来,打球的习惯就这么一直持续下去了。每当我偷懒,曾叔叔总有办法让我坚持轨道。他总是说:“你做任何事情,就不用东张西望了。你看看窗外街道上,别人对许多事之所以忐忑不安,是因为对走向及结果没有把握。而你不应当有此顾虑,因为我建议你做的每一件事,自然有会其中必然的道理。我能看到终点是什么。你只要坚持再坚持,一路走下去即可。没有什么效率比专心致志更高的了。
  后来,我的羽毛球水平还算马马虎虎。比不会的人好很多,比会的人差一点。到了英国之后,和同学打羽毛球,还好,中上水平了。
  。。。。。。 。。。。。。
  

其实,我真希望喜欢这个帖子的朋友可以到网上找那几部电影来看看,更有助于理解里面的内容,尤其是接下去的内容,会有专门围绕这些电影展开的详细论述。
  《命运规划局》,《楚门的世界》《心灵捕手》《蝴蝶效应》《放牛班的春天》《春风化雨》《天堂电影院》。《辛特勒的名单》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06
67
  
  其实对于打羽毛球这事,时间过去一年多之后,我并无兴趣追究当初原因,甚至没去想它。就像人身上的一道小伤口,刚刚被划开时痛了一下,慢慢伤口愈合,新生肌肉长回去了。到后来连疤痕都消失掉,你自己也就忘记了。
  它愈合得那么自然,你不会想到当初究竟有没有被植入或更替了什么,因为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意味着你的意识不会主动去搜寻特定区域。
  反之,这类方法也可用以制造人的思想盲点。幸好,他手上的奇妙棒是用来引人向善的。
  打球这事儿,只要坚持,度过了最初不适应期之后,慢慢会尝到乐趣,心里也就自然而然接受了这个新项目。再者,通过一年的相处,我对曾叔叔这个人已经死心塌地地信任了,没什么好质疑的。从医患关系来说,对医生的信任是治疗的重要一环。一个名医,会让病人心理踏实。在尝到诸多甜头之后,我没有理由不放开大脑,接受他的帮助。
  他和我的关系不像教育部和学生的关系。教育部是为党国制造标准配件的,和社会个人的需求并不一致。而曾叔叔是位雕刻灵魂的爱好者,我自己有目标,他则帮助我实现愿望,两个人方向是一致的。
  还是老样子,我没有反思学习羽毛球对不对的念头。不过一年多之后,他手把手教育我许多教育学知识,不少是拿我自己作案例来剖析的。那一回他专门讲述运动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顺带也提到了当初我学习羽毛球的事。
  他说:“现在社会上许多家长忽视了孩子们的运动训练,害处是很大的。这些害处,令孩子成长中因缺失某些必要的元素而改变,最终也让家长们深受其害。
  在1990年以前的中小学,孩子们的活动空间还是很大的。放学后打球,玩耍,游戏,甚至还有许多家庭生活中本身需要担负的家务,都是身体和智力上的锻炼。当然最重要的是那时的学校制度和社会风气,还没变成今天这样像个铁钳钢牙的怪兽。
  孩子们整体上在比较宽松的气氛下成长,自然可以拥有更多乐观精神,自爱意识。心理比较健康,生存能力也比较坚韧。
  时间上算起来,最后这一批,现在也到33岁左右了。如今正是社会中坚力量。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07
答网友贴:
作者:HiMrRight2010 回复日期:2011-12-09 13:01:24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義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编之以皁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匹千里马,可惜每个长辈都自以为是伯乐,殊不知“千里马”应是顺应其性而造之。个人觉得德国包豪斯小团体教育模式比较成功,但是在一个地大物博的发展中国家普及推广还是很有难度的。
  
  =====================================================================
  是的,在教育领域,有些方法想要效果好,只能在小团体的方式来进行。全面铺开到所有学校,也是不可能的,那需要整个社会累积起足够的厚度。公民观念,家长的素质,老师的水平,政府的公心,涉及的方面太多了,一时无法解决。但是小团体可以实现。谢谢!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07
68
  
  我: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后来变成不运动的呢?
  曾老师:导致这种宽松氛围改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个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你要知道,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任何行为都是权衡计算的结果。当你一辈子只能准许生一个孩子,那么人的血缘和情感意识将轻易战胜大多数人的理性。
  只有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家长们的都要在悬崖边行走了。
  我相信政府制定这个一胎政策时,想到的只是控制人口,但是对于连带的负面效应,当年也许无法考虑周全。
  这个政策就像要每个家庭去走钢丝。还不是走一小段,而是担惊受怕一辈子。当你无奈地站在钢丝上,“千万不能掉下去”将成为你这辈子的重点目标。其实那一刻许多家长的行为与生活内容已经被锁定模式了。我不能批判这一点,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同样受此规律的制裁。
  要命的是,一种规律叫作墨菲定律,大意就是,你越担心害怕会发生的事情,即使是低概率,它却偏偏要发生。
  所以,每当在新闻上看见有些孩子被人贩子拐走或者抢走,看到那些因突发灾难而瞬间失去孩子的家庭,我想旁观者都会感同身受地心碎。一个孩子的消失,就是整个家庭的碎裂,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前阵子深圳不是有一个司机开车撞上人行道,撞死了许多小学生吗?惨剧啊。这种新闻的震动程度是三十多年前想不到的。以前,家家户户大多都有几个孩子,受伤了,意外早殁了,虽然肯定都伤心,却和今天是大不相同的。谁都不想断了血缘啊。这一点以后你当父亲了才能真正明白的。
  自保,是人的本能反应。
  由于总在悬崖边行走,父母再怎么理性也会忍不住过分关注和担忧孩子。这是正常心智计算的合理结果。人永远是规则下的动物,有怎样的规矩,就会导致怎样的行为。只有一个孩子,风险就会被无限放大,这是基本人性所决定的。
  于是孩子受到过多的不恰当关注,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意志薄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等等。
  
  我:原来这样,我还从来没有想过大陆的计生政策会有这么深远的影响。
  曾老师:这些检讨计生政策的声音以前都不准发出的,完全一面倒的叫好。其实,就像海洋或森林,生态平衡性是一种庞大而微妙的动态过程。在平衡状态中拿掉或者放入一个重要元素,都会引起连锁变化。也是一种骨牌效应,效果好坏参半吧。所以许多政府的政策,没有经过科学实验那样的临床观察,仓促落实,其副作用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的。
  我也不是说计生政策绝对不好,而是在检讨某些领域课题时,发现了它的其中一种副作用。不要回避,要挑出来摆在一边。在探讨孩子们和家长们的行为模式被改变这一题目,计生政策不应当被回避。
  有人写文章说过一段很妙的话,大意是:勤劳命苦的中国人啊,当了全世界的神农,替整个人类尝遍多少毒草。多少人类社会学上从未有过的创举,就率先在中国作试验田了。这是我们这几代中国人对全世界的重要贡献。
  这些是俏皮话,也不单单指向计生政策,还有许多历史背景。小松,你是香港居民,对这些现象暂时理解不深,但是先建立一点点印象吧。放眼看看,这个政策就快松绑了。

69
  
  我:我知道你先把政策这个大原因挂起来了,那么除了政策之外,还有哪些理由呢?
  曾老师:你的头脑里想到“生态”这个词,就要立即联想到有无数个参与因素。大部分现象都不是单独原因所引发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也不能展开得无边无际。谈三个重点,现在说说第二个。
  孩子受到家长过度保护,自然被限制了许多活动空间。这里不让去,那些不让玩。怕受伤,怕出意外。家长心理承受不起意外的代价。
  这时恰好碰上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广东沿海经济起步更早些,但是没有代表性,我们就说全国许多省份生活好起来,大概在1993年以后。就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全国迎来又一次经济大发展。多数家庭在物质条件上大大改善了。
  要知道,经济能力不但可以决定人的行为模式,还能严重影响到一个人的思考方式和人生观。所以说,经济学是很厉害的一门学问,你要好好学它。把经济学和哲学相结合来,那是大杀伤性武器。
  用经济学的眼光也可以洞察许多社会问题。多少家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其实都是由他们抽屉内那本小存折上的数字所决定了的。
  许多家庭经济条件大跃进后,于是一些深层的渣滓不由自主地泛起来了。
  你见过上海一些女人爱穿睡衣上街吗?
  
  我:没见过,穿睡衣上街好看吗?
  
  曾老师:巴黎时装秀T台上还穿着透明装出来呢,你敢穿上街吗?呵呵!我们是觉得怪怪的,问题是她们或者她们身边的人肯定觉得正常。在《锵锵三人行》节目里,那个来自上海的徐子东教授就讲过这一现象。我以前在上海住过两年,这种现象以前算是挺普遍的。。
  要知道,人一般不会故意丑化自己的。(芙蓉姐姐这一类算是例外,人家那是玩运作眼球的)就算是古代的东施效颦,丑女效仿美女的打扮和仪态,旁人眼里效果上可能更恶心,但是对于东施本人而言,重要的是她自我感觉良好。
  
  我:那么她们为什么会觉得这样穿是美呢?
  
  曾老师:因为上海三十年代很威风,东方之珠啊,到处是租界,洋房,洋人,十里洋场,中国的经济中心,影艺中心,远东新潮文化的大基地啊。那时可比香港还要牛。当年上海某些阶层的穿着风格是引领潮流时尚的,就像今天的香港和日本韩国的服装潮流让中国内地青年争相模仿。即使有其他力量想取代,可是心理惯性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消化才能停下来的。所以看看麦当劳和肯德基从登陆中国市场开始就主攻低龄人群,策略上很成功。他要你从小认定他们的口味。
  我不想说的太远了,简单讲,就是三十年代的审美标准,即使经过数十年关起国门的剧烈政治运动之后,由于国家一直没有打开窗户,使得旧时代的审美观依然不能消散。
  就好像你无聊起来去做一个小实验。找一个口子大一些的瓶子,拧开盖子放个屁进去,然后赶紧盖子拧回去。过了五十年再打开,发现味道还在。就是这个道理。
  
  
  

维基百科:
  
  墨菲定律--它的具体内容是“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必定会出错”,指的是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有大于零的机率,就不能假设它不会发生。
  
   I never had a slice of bread particularly large and wide that did not fall upon the floor and always on the buttered side.[1]
  
  即“面包落地的时候,永远是抹牛油的一面着地”。但实际上墨菲定律的历史可追溯至1949年间,由当时参与美国空军高速载人工具火箭雪橇 (Rocket sled)MX981发展计划的John Paul Stapp上校旗下研究员首先提出,以当时亦有参与计划的研发工程师爱德华•A•墨菲 (Major Edward A. Murphy, Jr.)命名。当时模拟实验已清晰要求参与者把夹用正面夹好,结果还是有人连续47个夹都夹错了,故此引申出一件事可以差到尽的时候便会差到极限
  
  墨菲定律是指“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均会出错。”(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引申为“所有的程序都有缺陷”,或“若缺陷有很多个可能性,则它必然会朝往令情况最坏的方向发展”。
  
  行政管理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单就人为而言,管理学家也是极难解释,故此,管理者自不能避免目标制订和执行永不出错,这个管理原则说明,如果一个危机将要发生,它总会出事,换言之,管理者需要时时刻刻做好准备,面对到来的失误和失败。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08
 70
  
  (如果这比喻让一些网友不高兴,请一定原谅。曾老师当时为了讲课生动吸引学生,采用了夸张的比喻手法,想加深学生印象。并非真的对上海女人不敬。这些讲话都是私下场合说的。抱歉!)
  
  我:时间无法冲淡这些观念吗?
  
  曾老师:“时间本来是一个重要因素,可是不开窗,相对封闭的空间,观念的延伸能力很强。
  虽然共产党1949年执政后,强令改变了所有国人的服饰,可是局部范围内,一些人的观念储存于脑海意识中,沉淀着。由于资讯封闭,所以观念也没能全部散去。
  于是,穿洋气些的睡衣走出家门,这种跨越时空的审美标准就像一个弹簧那样,就算被压制了50年,松手后却还是自然弹起来了,只不过弹起之后变成了另一种摸样。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也不要单拿上海某部分女人调侃,全国各地有个时期都经历过服装审美上的躁动学习期。比如男人穿西服不剪掉袖口上的标签等等。随着瓶盖打开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异味也就逐渐散开了。时代开放了,空气流通,观念自然会更新以及调整过来。
  好,刚才绕了一个圈子,是为了让你明白一点,有些久远的观念是如何跨越时空隔一代两代再影响我们今天行为的。就好像达尔文,偶尔去一个小岛,发现岛上居然有一种其他大陆上都没见过的猴子,他当然很好奇,周边都是海,那么这些品种罕见的猴子最初怎么来到这个岛上的呢?
  思考一些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找出线索,那就是科学的态度。哦!达尔文发现,这个岛原来在数百万年前与远处的大陆是相连的。只不过这块地板的移动变迁非常剧烈,才几百万年就跑远了,有些物种就此隔绝了大陆,才单一地在孤岛延续了下去。
  那么达尔文的发现,给我们今天分析这个问题带来什么思维线索呢?来,我教你另一种分析方法――玩拼图。
  影响孩子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走向的,主要是家庭中的大人。而人的行为由其思想观念所驱动。因此要分析孩子哪里出毛病,需要找出孩子身边大人的观念根源在哪里。但是我们不是专业课程,稍微找一点来用可能就够了。”
  
  我笑笑,饶有兴趣地点点头――知道他又要开始用小刀切洋葱片了。


网友精彩回帖:
作者:如果我是枯藤 回复日期:2011-12-10 22:44:45 
  
    这个贴让我昨晚思绪万千。错过了关键期,就是一生了。忍不住为自己落泪了
  -----------------------------------------------------------------------
   这话谁说的?曾老师不是这么说的吧?
   人生地图理论你知道么?我稍微解释一下。
   人的一生就象中国的城市建设,一直在变化。我们每一个人住的城市都和十年前大不一样,也和未来的十年后不会一样,这种改变将一直持续到永远。所以,没有新的地图,在城市里面就会迷路。人生也是一样的,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生活观念是10年前不一样,和10年后也不会一样,所以如果不随时保持更新我们的人生地图我们就将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步伐。所以,虽然,错过了关键期,但只是错过了那一部分的人生地图更新,而新的地图更新完全可以迎头赶上,很多的人进入30岁之后开始懈怠,而30岁其实只是人生的开始,保持更新地图的速度,就有机会弥补过去的损失、就有机会超越别人。这个速度并不需要多么快,需要的是永不停止。
   人生地图理论是我在一本育儿书里面看到的,当时感觉醍醐灌顶,后来,在今年上半年去看此理论的出处:美国的斯科特.派克医生写的《少有人走的路》有了更扎实的理解。但今年下半年我在研究国学方面的东西,我突然发现,对于这个理论,我有更好的理解,更有实践意义的理解。我说说我的理解: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如果想追求幸福,那么一定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并把学习到的东西迅速应用到日常生活,我们学习和实践越多,关于人生、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关于人与大自然等等的关系这些内容组成的地图就画得越正确、越详尽,这张图越接近真理 ,我们在生活中处理问题就越游刃有余,我们离幸福就越近。这个过程是持续终生的,没有止境,只能无限接近,不能最终到达。
  
   所以,你完全没必要纠结自己的过去,未来依然握在你手里,什么时候抓未来都不晚。

 @羡鱼则结网 2011-11-28 17:28:00
   世界上的行业有上千种,可是我以前还没有听说过有一种人可以精确地改变一个少年的发展走向。他不是那种被泛泛称作“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学校老师,甚至不是在学校工作的人。相对于官方,他像一个京剧票友,不过这个票友的技艺却是舞台上的大部分专业人士无法企及的。因为他跨专业并且融合了其它多种元素。
  而我有幸遇见他,成为他帮助的对象,朝夕相处两年多之后,我还没有意识到他工作的全部意义。因为那时我身在其中,心智达不...........
  -----------------------------
  朋友,我相信有这样会引导的人存在。我师傅便是一位。
  他是一个经历各种人生后,只想安安静静把自己的思想传下去的而做语文老师的人。虽然年龄挺大但为人性格桀骜不驯。我是偶尔在外找补课班碰见他。我都记不得最开始他给我说的是什么。但按他的话来说。他只是给我们埋下一颗自由的种子,但他并不是很在意种子怎么成长,我想他是想顺应自然而已。
  我们一共三个人,如今是三个人完全三条路,三个性格,三种人生观。但目标都是一样。关系还是很好
  虽说当时是补课,但他只是和我们聊,天南海北的聊。实在要考试才给我们弄些什么要记得。但说实话,成绩而长了很多,现在还记得,其中一个人2个月,语文单科从100多变成前10。当时不懂。现在似乎明白了。他在改变我们思维。
  
  我还记得,当时我们要升学,他带了我们一年也就要结束了。送了我两本书《萨特哲学录》《中国人论中国》
  高一时想读心理学,他又给我了《梦的解析》
  
  说实在的,或许楼主这帖子名神乎其神。好像很玄。
  我只想说,一生碰见一个这样的人,他真的可以改变你的人生轨迹。是莫大的幸运
  
  羡慕楼主。最好时我也只和师傅一星期见一次而已。现在也就寒暑假他和我们闲了能见。


 @LonlyGod 2011-12-10 20:13:07
    lz 看这里呀~~ 我一直没有什么意志力 挺苦恼的 ~ 有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培养啊 亲~~ 我学什么都挺快的 就是没有意志且没有耐心 老师 同学都说我好好努力肯定比现在强很多 但是真的很难坚持下去 。。。
  -----------------------------
  嘿嘿....虽然我不是楼主,也没什么高明的见解,回帖的时候刚好看到你的帖子,有点小同感,忍不住发表一点拙见,说得不好也不要生气哦∩u∩
  老师 同学都说你好好努力肯定比现在强很多 但是你真的很难坚持下去
  (其实我也是的....)
  但静下心来想一想,这种话其实被你当作了(也确实是)一种变相的对你的天赋的a little惋惜和肯定——起码这句话是带这种情绪而你也感受到了的。
  于是虽然你觉得你会强很多,但是你也没有真正地觉得自己现在差到无可救药,虽然对现在的状况不满意,但是并没有真正地当回事儿,觉而未悟。
  我觉得曾老师对楼主做的很简单,首先费功夫(电影、闲聊各种手段)让年幼的楼主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起了奋发之心;然后从日常小事开始培养楼主的耐心:比如单独陪楼主看电影,暂停时给楼主深发点播——不会错过任何一点情节,并且让楼主的思想不囿于电影之内,又加深楼主对于影片的兴趣,使得楼主心无旁骛非常专注……还有就是对楼主看电影看小说中途不能干其他事情的要求,让他习惯于专注地干事。
  总之,就是要从日常小事抓起,耐心、毅力与专注都是不可缺的....
  或许咱们还可以线上勾搭一下,统一战线向着耐心向着毅力向着新形象发出万丈光芒.....呃 说错了 向着新自我 前进.....
  捂脸奔走....是不是话太多了....或许还说得不好,不过嘛,咱心意是在的0uo


  那些质疑文章不真实的,应该都是特别年轻的人,或者说进入30岁之后很少再主动学习知识的,并且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很少做研究的人。对于在提高自己或者教育孩子方面做过很多工作的人,你的介绍是条理很清晰的,而且理论和实践都有,很方便操作。
   不过我有另外的两个质疑,这两个质疑是相关联的。
   第一个质疑是,看起来曾老师年龄不是很大,但他看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不计其数,而这是需要时间的,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是可以计算的。而且这个也不是阅读速度的原因,因为阅读速度是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而增加的,没有捷径,这个不仅是我看到其他人的理论也是我自己的亲身经验。而且楼主也提到曾老师年轻的时候曾经周游全国,而且也喜欢很多运动项目,而这些都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因此,我不知道曾老师是如何完成如此大的阅读量的?我感觉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二个质疑是:曾老师目前的状态似乎是不太接触社会,没有固定的工作圈子。我很难理解这种状态下如何能够一直保持快速吸收知识和利用知识?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在哲学的应用方面,包括为人处世、职场潜规则、行业动态分析等等很多领域,如果不是和周围的人群有互动,很难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哲学,正是互动,会带来成功或者失败,才能推进自己的理论的深入理解。其实我已经是一个不介意孤独,并且享受孤独的人,但我发现没有人与人直接的互动,我对很多理论的理解很难深入下去。------或者说真的有明朝的徐渭那种天才,身居斗室毫无实战经验就能够精通兵法?就能够成为胡惟庸的第一谋臣?其实我觉着还是徐渭精通人性的分析,所以虽然没上过战场,却能够洞察敌我双方统帅和重要下属的人性弱点,从而制定好的战争策略。而这个能力依然需要和人群互动才能够掌握的非常深。
   非常非常希望得到解答,因为我正打算自己做一些喜欢做的事儿,但深感时间不够,不知道如何是好。

答网友问:
 作者:羚翘解毒丸 回复日期:2011-12-10 23:10:57 
  
  
     不过我有另外的两个质疑,这两个质疑是相关联的。
     第一个质疑是,看起来曾老师年龄不是很大,但他看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不计其数,而这是需要时间的,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我感觉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第二个质疑是:曾老师目前的状态似乎是不太接触社会,没有固定的工作圈子。我很难理解这种状态下如何能够一直保持快速吸收知识和利用知识?
-----------------------------------------------------------------------------------------------
  呵呵!谢谢你对于睡衣的问题澄清了一下。这是他讲学中随意发挥的小插曲而已,请不要介意。
  你的两点疑问,后面很快就会谈到了。关于如何读书的问题。
  他说,什么东西都有窍门的。最值得追求的,是效率。永远是效率。
  
  第二个问题,我只能说,先别通过简单的信息去判断,他也经历了些事情的。他没那么神,不可能什么工作都能做好。只不过恰好全部经验与知识都可以发挥在教育上,加上对人生的独特认识,两相结合而已。以后会谈起来的。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08
71
  曾老师:好,你先拿个盘子来装这一片洋葱。
  刚才不是说了1993年之后,大家开始有点钱了,要知道孩子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这两代人都是过去吃苦过来的人。我来给你分析这些家长的基本背景。
  计划生育政策八十年代初颁布,可实际上全国性真正严格抓落实大概是1985年左右(我的数据不准确的,取个大概意思就好了)。
  1985年到1990年生孩子的家长,大约妈妈是1956――1968年生人,爸爸是1953-1966年之间的。这批父母们的少年时代都是在革命运动中成长过来的。由于历史无法给予的匮缺,使他们对知识,对文凭有着你们小青年无法想象的崇拜和渴望。所以这一点心理后来被教育产业化充分利用了。
  另一方面,艰苦的成长环境磨炼了这代人的生存意志。但要注意他们中的多数人并没受过良好的思维教育。那是时代的错误,你以后看《1984》这本书就会更明白了,思想被高度集中,各种科学知识极度匮乏。从小开始整天在大喇叭和各种荒诞的政治闹剧中浸泡成长。当然,我指的是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群体,不是针对里面的个人。这批人中大把精英,两极分化。我这里说的是时代文化背景下的人群平均值。
  人有一种普遍心理,就是补偿心理。补偿心理类似于弹簧原理,受外力的压制,则心里自然产生反向的欲望。他们当了父母之后,碰上计划生育,只能生一个孩子了,人到中年,恰好物质生活又慢慢好起来了。结果很自然,有些人难免把自己对过去童年时的遗憾和所有时代所压抑的渴望都想通过孩子的身上补偿回来,获得浅层的满足快感。
  我们平常听了很多这样的话:来,乖!吃多点,要知道妈妈小时候可是想吃都吃不到这些好东西哟。家长们止不住会把自己的童年的遗憾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没想过,自己的行为就像拔苗助长。望子成龙,想孩子这棵苗长高点的心意是好的,可是方法并非多放些单一肥料就能解决的,更不能将苗拔起来,不让根须接触泥土啊。
  所以,“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广告词具有核爆一般的杀伤力。就是为特定客户群量身定制的。你看多合身,放在1999前,这句口号鼓舞了多少家庭节衣缩食,集中资源供给孩子呀。
  没辙,这群家长闭上眼睛就想起上学时没书可读,整天被学校支使去劳动的遗憾。做梦都会梦见学校围墙上血红色的“知识改变命运”那一行字。以前邻居家出了一个大学生,几条街道的人都羡慕得快哭了。
  有时候我喜欢看世界经典广告,觉得中国这句广告词绝对是广告史上的经典作品。小松,你不明白的,你无法感受我们曾经处在怎样的社会氛围下。对知识和文凭的渴望远比你们想天天玩游戏机还强烈。
  
  网友精彩回帖:
【一种规律叫作墨菲定律,大意就是,你越担心害怕会发生的事情,即使是低概率,它却偏偏要发生。】
  
  第一次知道有这样的规律。从小我就讨厌别人在我做有点危险性的事时在我耳边叮嘱“小心点~小心点~”那让我紧张反而容易出错。
  
  墨菲定理的表述如下:   “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就一定会向最坏的方向发展”。
  
  根据“墨菲定理”:   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72
  
  好,父母这块分析到这里,再拿一个盘子来装另一片洋葱。
  影响孩子的,还有爷爷奶奶们的作用。
  这批爷爷奶奶大概是1932-1940年出生的。整个童年是战乱流离的岁月。没多少机会受教育那是肯定的。这一批人,有幸运更有不幸的,因为他们经过了一个政治筛子,被逆淘汰了几回。1949年之前家庭有点文化底蕴的人,多在反右、文革等运动中被收拾惨了。唉!对民族整体而言,那是个不幸的时期。
  (第二天曾叔叔陪我看电影《活着》,让画面来告诉我鲜活的历史。这部电影让我很震动,数十年间,人间大变,翻云覆雨手啊。当他看到那个小男孩大炼钢之后疲倦随着了,还有那哑巴的小女孩推着一车暖水瓶的画面,曾叔叔轻声说,那些都是我过去再熟悉不过的影子了。)
  那么这群人当了爷爷奶奶之后是什么心态呢?童年在战乱动荡中过来,青年在政治风暴中过来,中年在闹剧席卷下过来,都是不能吃好穿好的。这些老人如果晚年生活富裕些,是很舍得疼爱小孩的,因为你不知道他们脑海中是经过怎样的人生洗礼,你不懂的。
  我告诉你一点吧。文革后,文学界有个名词叫作“伤痕文学”。内涵大概是感伤或反思作为个人命运处于历史漩涡中的痛楚。写那些文字和想那些时代背景的,如今就是当爷爷奶奶的年纪了。
  在电影《活着》里,那个将要被政治斗争漩涡卷入深渊的绝望的春生,当他深夜偷偷地向福贵告别时。小松,你不会明白那种深度的。而我们家的长辈,就发生过相同的故事。我的脑海里,充满关于那个时代的种种细节。
  这些老人年轻时物质上贫乏,然后经历许多颠覆文化观念的激流乱流。看尽人间闹剧。经过战争年代和文化革命闹腾的人,老了心里大都带着哀伤,却不能对人倾诉。他们在夕阳时分,在冷清的餐桌上,在寥落的公园里看着孙子,心里的感伤一般人无法理解的。我能理解许多老人,那都是我父辈的故事。通过什么去理解呢?凭借对古代历史,近代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再加上古诗词。
  告诉你几句诗词: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这是杜甫写的。说战乱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妻离子散了,几人生还归来呢?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家人啊!能够都齐全地围在一桌吃饭,就很美好了。
  
  还有一首:
  季子平安否
   便归来 平生万事 那堪回首
   行路悠悠谁慰藉 母老家贫子幼
   记不起 从前杯酒
   魑魅搏人应见惯 总输他翻云覆雨手
   冰与雪 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
   数天涯 依然骨肉 几家能够
  
  这些诗歌的意境,没有多少年轻人可以理解的。那是经历颠沛流离,动荡及颠覆一切的年代里走过来的人,才能品尝的苍凉与悲怆。
  你不知道,我从小就被伯父和父亲的故事中熏陶长大的。那些大时代的故事,我脑海里一大堆。那些亲历者的乱世情怀,我体内也有,是跨时空的强烈。我自小就有穿梭时空的能力,靠训练出来的,以后再给你说。
  所以我和老人谈论起解放前的事情,文革时的事情,有时候比他们知道的还要全面,而且充满情感上的质感。因为从小喜欢穿越时空进去那个年代,我能从他们的口述中,捕捉到他本人都表达不出的情感。
  我常常不自觉会念起这几句诗词。多少人惶然一世,惨淡一生啊。这是另一幅世间真相!
  他们的大半生太悲苦又荒诞了,就像看了一场很长很长都不结束的悲剧电影,悲欢离合,羞辱凄凉,这群人带着深深的遗憾走出了电影院,来到阳光下却发觉在电影院里大半生已经过去了。
  他们看着孙儿,止不住哄啊、笑啊,希望孙儿天天吃多几碗饺子,穿多一些好衣裳。每天看着孙儿,这一生铅华与粉尘洗尽之后还剩下的,恨不能全部换来与孙儿的快乐时光。宠啊,爱啊,都希望在孩子永远长不大的童真中渡过晚年。
  他们内心那种情愿不去考虑一切的溺爱,是一种极深极深的内心伤痕。还有即将被时代遗忘的孤独感,可是有几个人明白呢?我能读懂这部分老人的心声。因为很熟悉他们所走过的时代背景。很熟悉这整一代人。
  我以前就写过一篇关于老人溺爱孩子的文章,轻轻提醒父母们要注意老人们的夕阳心态,溺爱起孩子来,完全不顾后果的。他们不管以后如何了,在老年时,就想放任自己一把。这种心情是很让人心酸的。”
  
  我默默地旁听,曾叔叔的故事充满感染力。声音,情感,画面都随着语言及神态钻入心灵。好像突然也想起自己的外公外婆来,他这番话,似乎在为我日后亲近老人搭建起一道桥梁。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08
网友“阳光下的琴键”精彩回帖
 @羚翘解毒丸 2011-12-10 23:10:57
    那些质疑文章不真实的,应该都是特别年轻的人,或者说进入30岁之后很少再主动学习知识的,并且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很少做研究的人。对于在提高自己或者教育孩子方面做过很多工作的人,你的介绍是条理很清晰的,而且理论和实践都有,很方便操作。
     不过我有另外的两个质疑,这两个质疑是相关联的。
     第一个质疑是,看起来曾老师年龄不是很大,但他看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不计其数,而这是需要时间的,人的时间是有限的.....
  -----------------------------
  1:了解一门学科,最好从逻辑和历史入手,以历史为依据,以逻辑为准绳,可以迅速的理清整个学科的脉络,这样,脉络终端的知识就如同果树上的苹果一样任你采摘了。你只用吃那几个最红的苹果,就能有把握的说你了解整棵树的滋味。
  2:闲暇虽不必然产生智慧,但智慧之花只能在闲暇的土壤上盛开。
很有知音的感觉。
 ------------------------------------------------------------------------------------------- 
  世界就像一艘没有尽头的船,无穷多琴键的钢琴,在无穷多的琴键上是弹不出曲子的。所以关键就在于要给自己找到几个坚固的支柱,为自己画定一个范围。然后弹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旋律。
 --------------------------------------------------------------------------------------------- 
  比如我的支柱就是理性和节制,每当我迷惑和无从下手的时候,就退回我的支柱来寻找宁静。
  -----------------------------------------------------------------------------------------------
首先要有积累,经验/理论的积累是顿悟的前提。多看书,不但要看纸书,更要看社会这本无字的大书。经历很多以后,突然有一天,就会发现自己成熟了。
-------------------------------------------------------------------------------------------------
爷爷辈和父母辈若是组成一个大家庭的,几乎无法把小孩的性格培养好。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很会利用长辈之间的矛盾来生存。



答网友问:
萨特也是曾老师大力推荐的哲学家。他说这个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家都不要,为了抵制评奖地带的阶级区分。很有气魄!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08
73
  
  我:老人的心情也挺可怜的。但是他们的儿女正是社会中坚,知识和见识会高一点吧?应该想办法阻止他们溺爱孩子,难道没办法吗?
  
  曾老师:“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天平的两头,总要有轻有重,取舍之间太难了。这个课题我也不知道如何完美解开。难题啊!
  你刚才的话低估了两点:一个是孝道观念在那一代人的头脑中有多强;
  二是你不知道儿女和父母从三十年代一路走来那种历经苦难,相依相伴的情感纽带有多强烈。理解了这两点,就会看到有些做爸爸的是含泪看着老人把小孩娇宠坏的。
  没警觉的父母倒好些,无知则不烦恼。我认识一个有学识的老总,事业很好,人很正气。当他说起这个问题来,那种折磨是非常强烈的。一方面自己经过努力拼搏日子好了,要孝顺父母,大家一起住,赡养老人过好日子。另一方面又想教育好孩子,把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寄望在孩子身上。可是老人非常溺爱孩子,当爸爸的只能一切依顺了老人。但背后却充满矛盾和痛苦。
  我深深同情这一种家长。因为当他们意识到为了让老人高兴,牺牲的不是他的孩子,而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就好像要毁掉一个人而去让让另一个人开心,有这种认识,就有那种痛苦。
  所以世上有些事情想解决,不是没办法,而是很难完美周全。背后有些决心是很难下的。不降临到自己头上,很难真正明白的。

74
  好了,分析了一通独生子女家长们的背景,现在来看那些因素合力将会催生怎样的行为和想法呢?(当然我是针对普通人群而言的,有许多优良的特例就不说了)
  于是,以显摆、放任、骄纵孩子为表象的劣质竞争快感浮了起来。这些东西带着有害成分,孩子在性格成长过程中自然会被锈蚀。长辈们也很可怜,因为无知,不晓得孩子是有灵魂的,不能当宠物来养。结果有一部分孩子给弄坏了。
  所以,当你看见被宠坏了的孩子当街撒泼,或者带着一大堆毛病走向成年,其实都很可怜。小时候被大人当宠物玩具养,长大点又被父母和社会痛骂他们十分没用,久坐不动,八抬大轿,七天逃课,六亲不认,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三餐不吃,两眼无光,一脸苦像。你说这些孩子是天生如此的吗?唉!一声叹息!
  几年前听说有这个一个故事,我没有去证实真假。说是有个孩子自小被骄纵惯了,挥金如土,不愿意吃苦。20岁之后发现自己无法凭实力在社会上赚取欲望中的一切,就去犯罪,想走捷径。结果被抓了判死刑。
  庭上宣判之后,他要求最后和妈妈告别。他妈妈哭着过来与儿子拥抱在一起。他突然狠狠地咬住妈妈的乳房,直到鲜血淋漓被拉开后歇斯底里地对妈妈大骂:就是你,从小把我养成这个样子的,我恨死你!永远恨死你!
  这是一个悲剧生命的最后绝唱。我想,在死囚牢房里,他终于想到人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了。在大限面前,他的头脑才会清醒。所以通常大难不死的人会醒悟许多,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其实并不是智慧之光离我们遥远,只不过生活就像一层混浊的猪油,蒙住了我们的心镜。禅宗诗说: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要是尘埃好办,蒙上猪油难搞些。光是用水和布怎么擦洗都油腻腻的。那么,就等待一点洗洁精吧。可惜在那个故事里,那个被枪毙的小青年,他的洗洁精买得太昂贵了。
  所以这一代独生子女有些深层的问题存在。虽然不能妄下评语,每一拨产品都有许多优秀的跑出来。只不过整体而言,许多年轻人在突破自己的那一阵子,必经蛹化蝶的痛苦过程。过了就好,往上走了,看人生都不一样。没有过自己内心这一关的,克服不了,告别不了过往坏习气的,自然让命运来惩罚。
  新闻上总爱拿这些孩子的负面代表来议论,比如什么留日学生机场刀刺生母、杭州70码撞人事件,药加鑫案,我爸是李刚,都被拿来当批判教材了。可是电视机前面的年轻人看别人的热闹起哄是容易的,假如事情降临自己头上,又会如何?多想想这些,经常挖挖自己的灵魂没有坏处,只有带来进步。”
  
  我:明白了,我自己是可以通过努力摆脱那些时代氛围的。对吧?
  
  曾老师:是的。

网友精彩回帖
羡鱼则结网,你好。因为你的这篇文章,我在天涯注册了帐户,留下了第一个言。在文章还在第三页的时候,我姐姐把这篇贴介绍给我,我很感激他让我遇上这个贴,很激动,很感触,里面有我太多想追求的东西,当时我跟他说,如果能让我遇上曾老师,我愿放下现有的一切,跟随他学习两三年。同时,我在我的QQ空间和新浪微博也链接了此贴,希望身边的朋友们看到,好东西能与人分享是最高兴的事。
  我把这个贴里的内容复制了下来,准备以后再看,你每写一小节,都能给我带来很多思考,你喜欢听的歌我听过,你推荐的电影有的我已看过,其余的已找好了准备看,你推荐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我也准备试试。
  很赞同这句话:如果你懂得自己的能力就来自于内心,懂得你之所以软弱仅仅是因为你依靠外在的帮助; 如果你毫不犹豫地投入到自己的想法之中,就可以迅速调整自己,昂首挺胸,以积极的心态,去创造奇迹-----查尔斯.哈奈尔
   这些年,我也在这条学习的路上摸索着,向内的探索,对自我的了解,以及对外知识面的扩充。你是个幸运的人,能遇上曾老师。而曾老师是个博学而有智慧的人。
  而我,只是个在学习路上的初级者,非常渴望能参加并伶听曾老师及众位有缘人的茶座会(我在深圳),真诚的谢谢你将自己的故事讲出来,并坚持写下去,谢谢三界狐让我遇见此贴,感谢宇宙让我碰到一生致力于追求的东西

网友小米种芹菜精彩发言
看完了羡鱼则结网到目前为止更新的帖子及其网友的回复。我也是第一次上论坛,第一次注册,第一次回复
  生活中我认为没必要追捧,没有什么是神话,只有实践,只有付诸于行动,追求真理才是现实的。因为当下太现实,什么都成了浮云,从体制、社会到个人没有道德底线,为了目的,可以不断的改变底线。失去信仰,乌黑一片。刚有个网友提到王朔所言中国人是猪,确实如此。这是怎样一种悲哀!我原来一直很遗憾现在政策下,只能生一个,孩子孤独。我希望能再生一个,不管男孩女孩,像我自己一样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可以在家庭较独立的小环境中,更早的就学会现在的独生子女只有走到社会上才能真正接触的与人交往的课题,学会怎么做人,不会孤独,不会迷惘,不会迷失自己。。。。。。。且不论政策允许和自己经济、精力问题,特别是7-23事件之后,妈妈一句话,让我顿悟和释怀,不要再生了,这样的环境再生是让孩子受罪。是的,再我自己没有能力和不能改变目前周围所处境遇时,我不改再让另一个生命去承受如此之重。
  这些是源于曾老师提到祖父母辈、父母辈对孩子教育的种种心态背景的分析,小有感慨。
  平时就喜欢看推理片,楼主提到影片部分我已经看过,今天特意找到《命运规划师》看了,片尾几分钟其实已经把电影主题揭示很明白了。我想,执着、坚持、信念就是上帝给每个凡人的护身符。这很简单,也很难,一辈子去修为。《辛德勒名单》很久以前看过的,那时是当一般的电影消遣看的吧,没什么印象了,我会再次认真的带着感知去看的。推荐一部片子《肖申克的救赎》!希望更多的朋友能找到如此坚韧的信念。
  再次谢谢曾老师和楼主对我的关注、邀请,期待一聚。看到楼主很认真的回复每位网友,我相信你们的执着和付出,是有强大的信仰在支持的。。。。。。度人之善,再次深表敬意,谢谢!!@羡鱼则结网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09
75
  
  曾老师:“那么第三个原因是什么呢?再拿一个盘子来放洋葱。
  孩子不爱运动,或者说被剥夺了运动的空间,政府的态度是最重要的。上面说到家长溺爱是一部分原因,可是政府在此问题上的态度才是决定性的。因为既然可以一声令下数百万年青人上山下乡,又可以一声令下数千万人纷纷下岗。政府的动员能力是非常强大的,这一点我们要相信政府相信党。
  教育产业化政策,我想政令的初衷也不算坏,社会教育整体上有进步从,实现了某些发展阶段中需要解决的步骤。可是缺乏监督和检讨的制度常常会把好意变成坏事,虽然这个”好意”其实也不能太过细究。
  小松,我们经常在明斯克航母旁边散步,不远处的盐田港偶尔也看到过巨星油轮。你知道一艘航母,或者一艘10万吨的巨型油轮,它们的船底每年要花多少钱去清理那些附着其上的海洋生物吗?贝类或者海藻等微生物。少说也要数十万美金。不清理,就会越积累越多,首先导致动力下降,最终没法开动了。整个巨大的油轮被微生物拖垮占领了。
  整个教育系统现在就是寄生虫的天下。这艘船像是它们的。
  政府为什么不清理它们呢?因为台面下,有些政治计谋需要这些寄生虫来掩护着,所以放纵吸血鬼们在船上载歌载舞。让家长们的怨气对准他们就好了,它们是魔术师身边穿泳装跳来跳去的障眼美女。
  如果还不理解,那么请参照那些伟大的新闻热点名词,如:临时工干的,编外人员干的,有关部门,有关人员,负增长等等。有一群人吃饱了专门琢磨这些文字把戏的。他们上班地点在北京挂着XXX战略研究中心牌子的大院内。那大院我去过,不是去上班,到里面和他们打点酱油就出来了。
  都说现在的教育制度是填鸭式的,题山试海,学子们重负不堪。其实是吸魂的和吸血的在玩二人转。
  在教育产业链上附着的寄生虫许多,印刷,卖教材,补习,文凭腐败,名校效应,借读费,考试经济等等。链条上很多血,他们要靠高压来赢利。市场规模很大,因为那一整代家长有心理上的硬伤,就是以前太渴望知识,太渴望文凭。我们政府在长达40年间无意中对两代人进行了饥饿营销策略,在这群饥饿的鱼群富裕并且进入产卵季节之后,渔夫们开始撒网了。
  你看过海洋纪录片吧,巨大的珊瑚礁附近,那些肥美的鱼群数百万条集群活动,而附近鲨鱼群正围拢集结,有策略地诱捕全吞。
  诱饵有两个,都很香。一个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个诱饵城市、农村、中年、老年全部通吃。
  另一个是后来的升级版,是用第一轮围捕之后展开的第二波攻势――那就是著名的“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本来骗钱也就算了,重要的是浪费许多人一生的重要时光。
  国外有一出木偶戏,蓝木偶问另一只红木偶:你为什么那么笨?
  红木偶答道:因为有人教我!
  这就是国家教育后面的另一种真相。
  家长们被注射着两种肾上腺素,一种叫“头悬梁,锥刺股”;另一种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于是永远督促且配合学校高压政策。没办法,因为家长头脑认识中没有可供超脱的思维,就等于你的火箭推力不够,飞不出地球引力――你不从了流氓又能怎么办?
  伟人说过:落后就要挨打!
  教育系统寄生虫说:不会独立思考没能力逃脱就活该受骗!
  嗯!有时候真相不大好听。你听了以后自己观察,想想。我也希望这些都是偏激的观点。”

76
  
  “慢着,那么您自己是怎样在教育制度下脱颖而出的呢?”我忍不住插话了。
  
  曾老师笑笑说:“我属于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那只猪跑得比我早多了,他年纪比我大。我这个猪后来跑的,在读他的《沉默的大多数》第一版时,我发现了它。哈哈!
  我的成长路径有些独特,对教育醒觉比较早。小学五年级开始偶然接触哲学读物。有一天从我姐姐(她是知青)的书柜上看到一本教材,《简明马列哲学读本》。随便翻开,看到“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客观”,“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辩证思考”。(曾叔叔一边说着一边从书柜上拿出当年那本再普通不过的书来给我翻看)
  惨了!从此就打开了那扇门。经常小学放学后在路边稻田收割后的草垛上躺着发呆。脑袋里玩迷宫游戏,开始了思维逻辑的自我启蒙训练。
  其实那本书是普通的马列毛思启蒙读物。而我这个不安分的小学生,居然第一天看到两个名词――客观和唯物主义,马上就推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客观指的是用理性,不偏不倚地探究事物,那么,为什么全中国都要嘲笑“唯心主义”呢?我当时虽然不知道唯心主义的全部内涵,可是全国都在嘲笑这个概念,似乎唯物主义是至高无上的,那时一个人被带上唯心主义这顶帽子是要被群众拯救灵魂的。这个态度本身是违背了马克思和毛泽东两位老人家要求“客观”的指示。有矛盾呀?
  你说我小时候够调皮吧。就这样,门一打开,再也没办法关上去了。就像《楚门的世界》里面,被我发现了海天尽头的假象。再怎么也挡不住我要出去的念头了。
  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每天睁开眼睛,最快乐的事就是发现自己很年轻。呀!我才13岁耶!呀!我才15岁耶!有时间,慢慢读书,慢慢思辨。就这样个子越来越高了。直到今天,我这个猪就长成现在摸样坐在了你的面前。哈哈!这就是野猪的成长史了。不吃饲料的。
  我从13岁开始一直是自己培养自己成长起来的。没有按照“老大哥”制定的教育内容来走。所以不怪爹妈也不怪学校。因为我的生命我做主,跟他们无冤无仇。
  好了,这个问题现在不说。”
  
  我听了他的话,想起网上有人说:成名要趁早。我想,面前这个家伙的脑门开得也太早了。而且居然是被马列著作这样的苹果砸通了筋络。
  
  曾老师:“那么,回过神来。上面用了老半天,分析了计生制度,家长背景还有吸魂与吸血的各取所需。找出动机和主要参与因素,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综合起来就是今天的现象嘛。任何表象,都是各种动机驱使下的集结。
  家长要孩子读书上大学,学校就大建设增容扩招。必然就兑水了。然后吸魂的为了政权稳定,增加高压。家长无奈,只好边走边骂。一边要打屁股,另一边不得不挨。
  孩子们被告知不让这样不准那样,慢慢学校操场变成了只是早操和开会的地方。然后再缩小,沿街的干脆变成了商铺。而可怜的孩子们,被慢慢提起头发,像一棵萝卜被拔出了泥土,只好在没有精神养分的空气中苦苦挣扎了。很多学生离开校园就到了补习社或者在家里独自待着做功课。这叫什么快乐人生?
  连周末也围绕着一大堆功课,整天就是学习学习,全部生活就围绕着考试。上小学为了读一所好的中学,上了中学就为了考上好的大学。大学之后呢?难道就幸福快乐一辈子了?
  这哪里是学校?只是一个大笼子,囚着家长和孩子们的身心。看他们在铁栅栏内发呆。
  我作为一只早早跑开了的猪,一直在野地里微弱地呐喊,想唤醒别人。
  可是又想起鲁迅的话:“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这个番话让我顿感渺小。
  渐渐地,当学生们的活动空间和时间都被一大堆不情愿的功课挤占之后,窒息感带来的恶果要由全社会慢慢消化承担了。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10
网友贴出的<馈赠>,也是一首很美的诗歌
《馈赠》
   ---舒婷
  
  
  我的梦想是池塘的梦想
   生存不仅映照天空
   让周围的垂柳和紫云英
   把我汲取干净吧
   缘着树根我走向叶脉
   凋谢于我并非伤悲
   我表达了自己
   我获得了生命
  
   我的快乐是阳光的快乐
   短暂,却留下不朽的创作
   在孩子双眸里
   燃起金色的小火
   在种子胚芽中
   唱着翠绿的歌
   我简单而又丰富
   所以我深刻
  
   我的悲哀是候鸟的悲哀
   只有春天理解这份热爱
   忍受一切艰难失败
   永远飞向温暖、光明的未来
   啊,流血的翅膀
   写一行饱满的诗
   深入所有心灵
   进入所有年代
  
   我的全部感情
   都是土地的馈赠


楼主羡鱼而结网推荐的电影:
《命运规划局》,《楚门的世界》《心灵捕手》《蝴蝶效应》《放牛班的春天》《春风化雨》《天堂电影院》。《辛特勒的名单》《死亡诗社》

那就再加几个上去吧。《时空线索》,《最终剪辑》,《无姓之人》,都是和接下去的讲课内容有点关系的。
  尤其是哪些希望通过感悟来帮助自己成长学生们,先看着整个帖子里提到的电影,会帮助启发人生思考。
  曾老师说过,《时空线索》是帮助建立平行时空交叉的理解。《最终剪辑》帮助人从整体上思考人生细节。《无姓之人》的意境很高,不过主要记住那些铁轨的交叉画面,那个男孩追赶的画面可以帮助接下去的文字理解。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11
楼主答网友关于小孩沉迷电脑游戏怎样调整

 @yczhappy2012 2011-12-17 22:39:56
    LZ你好,有个问题请教,如果小孩迷恋上电脑游戏.怎么合理引导他不要过份沉迷.适量的电脑游戏是否也有助于思维拓展.我估计这将是我会遇到的难题.因为我老公就迷恋电脑游戏,我做了很多努力都没什么效果.最后是他的工作繁忙起来他才收敛的.那么将来我的孩子该怎么教这方面呢?你开篇曾说你也是吃饭睡觉玩游戏的.那么曾老师对你游戏又是怎样的态度和手法呢?谢谢!
  -----------------------------
    
  曾老师让我刚开始时偶尔可以玩一下电脑游戏,后来他告诉我,那时戒毒的过渡时期,不必要一下子收紧,从减少开始。到了半年后,我就知道不要玩了。其实他很开明的,并没有绝对阻止,而是强调要减少到一个很小的量。他说打游戏不是什么罪过,青春时代花了太多时间在这上面是效率上的巨大浪费。他慢慢启发我对时间的感受,让我从内心上真正明白要如何分配时间。我自然自己就放下了。
  他说,成年人打游戏没什么好说的,他们有支配自己生命的任何权利。也许是排泄苦闷,也许是生命中缺乏成就感的刺激,电脑游戏就像提供虚拟的多巴胺,在里面争取胜利,获得种种情感体验。
  他治疗青少年沉迷电脑游戏的做法是三步包围。
  1, 环境上切断他们和原先圈子的联系,因为青少年打游戏大部分都是学校里同学之间某个游戏流行,他们无法容忍自己在共同话题下成为局外人。而且还要争取打得分数级别比同学好,获得满足感。切断了这种谈论的圈子,慢慢地兴趣会下降。
  2, 在理性上开导孩子,对时间的理解,不要荒废自己的人生。他一般开导孩子都管用的,他对少年讲话很有一套,因为他完全站在少年的角度去想问题,将心比心。他总是说,不明白大部分家长怎么四十多岁就忘记了自己曾经年轻过呢?忘掉了自己做少年时如何抗逆长辈的心理了吗?
  3, 同时给少年启发建立新的兴趣点,新鲜的项目常常能激起兴奋点,把精力投放在新的项目上,有助于告别过去的种种迷恋。他还有更高明的,他以前引导我说,在音乐上,哲学上建立兴趣,你慢慢将会感受到,不同人同样是获得快乐感受,可是快乐有高贵与平庸之分。这一点对我很有用。不久后他引导我玩钢笔,练写字。我在一个钢笔发烧友论坛上把他这句话发上去了,获得许多好评,让我对追求高贵的快乐更加有信心了。别小看这一点,他只要找对了这个人的价值兴奋点,只要一个支点,可能就被他撬起整个地球了。
  
  最后,如果你的孩子现在不超过6岁,那么玩游戏的课题还不必太担心。关键点还是在于疏导,要在早期教育帮助孩子建立高雅的兴趣和人生目标,让他在学校里,自觉维护这种价值感。还有,对已经沉迷的,不要一步堵死,配套来组合拳才管用。背后都是因为精神的空虚造成的。
   先简单说到这里吧。以后有机会再详谈这个问题。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11
楼主回复网友 关于“关键影响”
 @猪服你 2011-12-16 00:52:30
    很庆幸看到搂主的帖子,它将对许多人及他们的子女产生关键的影响!支持搂主,关注中,希望您不断更新,让我们从中得到个方面积极的思想!
  -----------------------------
  
  谢谢你的鼓励!
  “关键影响”,你的思维与命运规划局的同志们有契合。
  曾老师说过,并不是很多人在思考时能把人生看作一个短暂的整体,光是思考的角度就已经决定了你将会看见什么了。懂得有关键影响存在的,才明白教育在细节中的意义。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11
关于电脑游戏,网友阳光下的琴键心得
关于电脑游戏,我倒是小有心得。
  
  一个人(不仅仅是年轻人,很多中老年人也有此好)沉迷于电脑游戏,必然是爱上了游戏给他带来的快感。那么我们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迷上棋牌、麻将游戏的,一般是中年以上的人,他们是因为在生活中养成了棋牌麻将的习惯,但是缺少一个随时随地都能玩的环境,网络刚好带给他了这个环境,所以才会沉迷。这个就必须在生活中解决,仅仅不让其上网是没有意义的。
  
  2.迷上军事射击类游戏,这种人比较需要释放压力,需要游戏中的血来平复现实中的激荡心情。对这种人必须从缓解压力方面考虑。
  
  3.迷上模拟城市、维多利亚、钢铁雄心、文明之类的模拟战略经营游戏,这种游戏比较写实,需要很多专业知识才会有兴趣,这种人其实已经有较强的知识面和自制力了,基本上不需要什么干预。
  
  4.迷上暗黑破坏神、魔兽世界等构筑“另一个世界”的这种游戏的,实质上是在逃避现实,他们在寻找“远离尘世的理想乡”。在那个理想乡里,努力和回报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而且可以将自己投影到一个平等、传奇的世界中。对这种人,必须要像LZ说的那样,给他找到一个思想的着力点,培养他一个现实中的他能认可的优势项目,无论是文化、艺术、体育都行。
  
  5.迷上英雄连、帝国时代之类的即时战略类游戏的,一般心中都有一个将军梦,一般这种人也不会废寝忘食的去玩游戏,原因有两个:1.这种游戏每一局都极耗精力,一般连玩个3局就已经很了不起了。2.玩到一定程度,必然要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比如玩英雄连的,说不定就会去看二战史去了。如果一定要扭转其沉迷状态,可以引导他走向正规军事理论,走向模拟兵棋推演,这样也算是走上正道了。
  
  总之,游戏与游戏是不同的,他们背后的含义也不同,每一个沉迷游戏的人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如果你不能以平等的心去理解他和接近他,想要扭转沉迷是难上加难。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13
网友习武而夫与网友上海欣慰关于第二种教育的探讨
作者:上海欣慰 回复日期:2011-12-16 16:10:39  回复
  
    我是第一次在天涯留下足迹,首先向楼主、曾老师及所有关注此贴的朋友们问好!
    有女儿推荐,我认真拜读了帖子,并且像所有喜欢这个帖子的朋友一样,自然而然的结合自己本身的情况加以思考,甚感欣喜。因为我是曾老师的理念和方法的践行者,对象自然是自己的女儿。虽然我因自身的局限,没有曾老师那样扎实的理论功底。但我确实早早的给女儿定下明确的人生目标及达到目标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并坚韧不拔的持之以恒。过程总是曲折的,但最终如愿以偿,我们母女二代人对目前的生存状态都感到满意。女儿硕士毕业后没有进入正规体制内做一个囚人,而是自己创办了某一项专业领域的教学机构,从事自己喜欢并擅长的职业幸福无比。正因为清醒的认识到国内教育体系的沉疴,女儿选择不生育。
    之所以说这些,主要还是想有可能的话结识楼主和曾老师,就现在的通讯和交通条件,不在一个城市也没有问题。因为在自己的周围少有同道中人。
  =======================================
  
  很有兴趣,能否更详细点介绍一下你们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我能想到的几条路线,一是像郑渊洁那样,完全自己培养。但是这条路成本太高,若不是像郑渊洁那样的自由职业者,难以有精力这么做。二是依托传统教育的平台,但是不以传统教育的目标来自我局限,而是在课外发散思维,拓宽孩子的眼界,启发自主思考。我觉得第二条道路更为可行。

网友上海欣慰关于习武而夫的回复
很有兴趣,能否更详细点介绍一下你们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我能想到的几条路线,一是像郑渊洁那样,完全自己培养。但是这条路成本太高,若不是像郑渊洁那样的自由职业者,难以有精力这么做。二是依托传统教育的平台,但是不以传统教育的目标来自我局限,而是在课外发散思维,拓宽孩子的眼界,启发自主思考。我觉得第二条道路更为可行。
  ----------------------------------------------------------------------谢谢关心我回复帖的朋友,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
  我出生于五十年代初,由于出身家庭和个人经历比较特殊,我的思维和行为与绝大多数人不同,自己总结一句话:苦难和孤独是提升境界的催化剂。
  女儿年届而立,她求学的年代教育环境比现在宽松多了,没有许多比拚家长经济实力和社会关系的私立学校。也是经过努力进入了适合自己的中学,有较多课余时间得以提升个性素质。正如你所提到的第二种途径,我充分利用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寓教于乐,引导她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因而建立起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像曾老师指导楼主一样:偏重古典文学的诵读;除了深入学习音乐以外,为提高鉴赏力,在书法和绘画上都作了启蒙;用二个暑假学会了游泳;个人电脑刚问世就买了一台,主要用于打游戏。只是对于动手能力的培养认识程度与曾老师有差距,尚显欠缺。
  女儿看了这个帖子感到与我们的做法几分相似,因而推荐给我的。

网友羊嚼牡丹关于体制内教育与体制外教育融合的回帖
  
  作者:君子如玉1981 回复日期:2011-12-18 17:09:06  回复
  
    LZ,我本人是中国应试教育的受害者,所以希望我的女儿(目前一岁)在身体和心灵两个方面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长期以来,我有一个困惑,这个困惑来源于我的一个同事。当他的小孩读小学的时候,同学都去上这个奥赛班,那个音乐班什么的,他没有给他的孩子报这种班,他希望孩子能度过一个简单的童年,但是,在小升初的时候,考试题很多都是奥赛题,而且有特长可以加分,他小孩因为没有这方面的训练,根本没有竞争力,差点连学都上不了了,他非常非常的后悔,他说,以前觉得别人是傻瓜,现在知道自己才是最大的傻瓜。我的困惑就是,我如果按我认为正确的方法培养我的孩子,她可能不会被这个体制接受,但是由于我们的能力有限,她必须在这个体制内生活,这是一种矛盾,不知道LZ以及LZ的老师怎么看这个问题,也不知道看这个帖子的网友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
   建议您参考“习武而夫”提出的的第二种思路,“上海欣慰”亦通过此途径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如果再在楼主及曾老师即将公布的细节和体系中获得一些体悟,剩下的就看您跟家人的执行力了。
   另:某种角度上,存在即为合理。中国的应试教育作为对下层民众相对公平且本就不多的有效上升通道,应用多年,实是有不为一般人所知的缘由与苦衷,所谓“积习难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之转变牵涉深远,绝非一蹴而就之事,所幸,有如楼主、曾老师及此贴的众多参与者等有识之士!

楼主给网友上海欣慰的回帖------践行,是唯一宗旨
@上海欣慰 2011-12-19 16:49:25
    我出生于五十年代初,由于出身家庭和个人经历比较特殊,我的思维和行为与绝大多数人不同,自己总结一句话:苦难和孤独是提升境界的催化剂。
    女儿年届而立,她求学的年代教育环境比现在宽松多了,没有许多比拚家长经济实力和社会关系的私立学校。也是经过努力进入了适合自己的中学,有较多课余时间得以提升个性素质。正如你所提到的第二种途径,我充分利用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寓教于乐,引导她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因而建立起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像曾老师指导楼主一样:偏重古典文学的诵读;除了深入学习音乐以外,为提高鉴赏力,在书法和绘画上都作了启蒙;用二个暑假学会了游泳;个人电脑刚问世就买了一台,主要用于打游戏。只是对于动手能力的培养认识程度与曾老师有差距,尚显欠缺。
    女儿看了这个帖子感到与我们的做法几分相似,因而推荐给我的
  ------------------------------------------...........
  -----------------------------
  
  您是一位能让人肃然起敬的前辈!
  不是因为对教育的认识与曾老师契合,而是重点在于认准了,坚毅地执行。多年持之以恒,背后很多汗水艰辛!
  曾老师常常告诉学生说:不要看一个人说对了什么,更要看他们是否作对了什么。能说却不会做的,不算真知。
  他自己就是这样以“行”来谱写生命的人。他之所以投身到教育领域,是因为自己的女儿。他说:我的一生故事在少年时早已写下图谱,我成长在一个不快乐的家庭,所以发誓以后要一辈子为孩子为家庭而献身,给她们一个真正的幸福的家庭。他从孩子快要出生开始,放弃原有的工作,直到今天,多年过去了,他每天乐呵呵地陪着孩子快乐成长。
  他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理想。他说:践行,是唯一宗旨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15
网友羊嚼牡丹作诗一首—罗马,好诗
罗马就在那里。
  
   罗马只有一个。
  
   通向罗马的路有无数条。
  
   有的人还没意识到它存在。
  
   有的人听人传说有个罗马,传说中还有人去过那儿。
  
   有的人决定去罗马,并开始寻找去那的路。
  
   有的人不想去。
  
   有的人嗤之以鼻,根本不相信有个什么罗马。
  
  
   有的人认为自己找到了正确的路,向路上遇到的人拿出自制的地图希望吸引几个旅伴,免不了争论一番哪个人的地图才最正确。
  
  有的人自己走。
  
  有的人跟有地图的人走。
  
  有的人迷路了。
  
  有的人到了罗马。
  
  有的人到了又回来,觉得那儿很好,想带更多的人去哪儿。
  
  有的人没能到那儿,回来说根本没有什么罗马。
  
是的,过去就是这样。
  
   是的,现在就是这样。
  
   是的,未来就是这样。
  
   罗马就在那里!
  
   罗马只有一个!
  
   通向罗马的路有无数条!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24
77
  关于听音乐
  在来曾老师身边之前,我对音乐的了解,仅止于手机铃声和零零散散的一些香港流行曲。
  音乐的世界,对我来说似乎近在眼前,却十分遥远。哪怕在梦中,也没有想过会走进它的殿堂。
  可能真的如他所说:正是年轻人的交往圈子和视听范围,困住了他原本自由无碍的心。

  就像一只小鸟,本来生而自由,展翅能飞的。外面天地辽阔,它却困在生活范围所圈定的周遭篱笆内,逐渐在各种人际牵扯中,心灵的翅膀逐步萎缩,终于从鸟退化小鸡了。
  我这只小鸡,原本不知道世界是这么辽阔,人的发展会这么神奇。可是在一年内,我重新生长出飞翔的翅膀。
  是音乐给了我飞翔的感受。
  在剪掉我的头发,更换了眼镜,引诱我弹琴之后,对于音乐的喜爱似乎是自然而然伴随而来的。没有任何唐突可疑之处。
  听音乐,就像学钢琴时附送的买一送一小礼品,不需要任何特意的推动,就这么悄然而来。
  一开始,我还经常从自己的手机里听听原先在学校时的流行歌曲。曾老师也从来没有叫我放弃它们。只是随口问我喜欢哪些歌曲,没再细究。

  (曾老师语——
  其实音乐对于改善青少年行为及思想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润心’的一种直接手段。
  对于从来不爱学习的颓废少年,假如音乐能够被他接受,真正进入他的生活,那么音符和歌词将如同春季的融冰渗透进干涸的草地,激发灵魂深处“渴”的呼声。它能激活少年的情感。
  音乐是想象力的翅膀,少年人的思绪由音符牵引可以滑翔远方。草原,冰山,森林,天地无碍,自由奔放。

  于是,把音乐带进小松的生命世界,是必须要做的。也属于剪头发,换眼镜和学弹琴之后的组合拳之一吧。可是我对此并不着急,因为音乐和阅读兴趣一样,是功在当下,利在终身的事情。
  我把音乐和读书、思考当成丰富人生的三件大事来看待。重要的不是如何快速接受音乐,而是一旦引入生命之后,如和才能细水长流地持续下去。只有持续才能发挥更大的功效。
  正因为音乐如此重要,我希望学生自己悄然接受。越是自然的,就越能在心灵驻留长久。
  当小松的手指开始沾上琴键,我知道音乐对他的渗透是相伴随的。加上我自己对音乐的喜好,生活中的熏陶将无处不在。所以并不着急。)

日期:2012-02-12 09:05:22

  78
  有一天,曾老师见我课间休息,于是他也放下手中的书,拿杯清茶走了过来。当时我正在听着手机的歌曲。
  (曾老师语——其实我当时并非刻意选择那一天来启发他什么,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只要看见他在做什么,我就会和他谈什么。而那一次正好他在听歌,我于是就趁机给他播种子了。越是生活中随机的谈话,效果越好。)
  他啜饮了一口茶,微笑着问我听的是谁的歌。
  我说了个名字,他摇摇头说:多年没有跟踪流行乐坛的最新动向,不知道他是谁了。不过这个歌手的声音还可以。

  他的话让我稍微诧异,因为很少有长辈会赞同现在的流行曲,而他的态度似乎挺包容的,这让我有兴趣和他聊下去。
  (曾老师语——其实我是不听最新香港流行歌曲了,但并不反感流行歌曲。要想和青少年拉近心理距离,就更应该尊重他们的流行文化。长辈先放下姿态,尊重他们,他们才能放下天然的壁垒容许你走进来。
  这不但是和青少年谈心的一种灵活策略,本身也是一种看待事物的多元包容态度。当你的表情、语气有了诚意,孩子自然会研读出来,才能深入讨论。)
  我问:你以前也喜欢听歌吗?

  他淡淡地说:“当然,我对音乐的喜爱比你更狂热。中学时,几乎所有港台流行歌曲只要前奏音乐响起,在前面10秒内我就能说出它的歌名和演唱歌手。那不是吹的,兄弟我也曾经年轻过。”
  他的话如同深井的回音,带着强烈的感染力。真实得不容置疑。
  我问:那你觉得现在的流行歌曲好听吗?
  他说:审美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评判整个时代的歌曲好不好听,要看评判者拿什么时期什么地区的歌曲来比较。泛泛地问,不好回答。
  我说:现在社会上都说我们这一代的流行歌曲很烂了,但我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呀。
  曾叔叔的表情非常和蔼,悠闲地啜饮了一口清茶说:“如果你拿近十年的港台歌曲与25年前的港台歌曲相比谁更好听,这种PK,先要看裁判们是谁,在谁的主场才行。你要找人家比赛什么,一定要先看看场地和裁判这些重要因素。
  实在要比较,我觉得我1987-1992年的流行歌曲要好过最近十年的流行歌曲。而古典音乐名曲又超越我们大部分流行歌曲。
  你想搞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要弄明白‘潮流’是什么?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25
 79

  我说个小故事给你听,让你知道每个时期有属于那群人的潮流文化。

  在我小时候,八十年代初,那时中国沿海刚开始改革开放。我们家乡是最近接香港的桥头堡,有点儿西风就很快就吹进来了。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前的几十年里,国门曾经被严控紧锁,人们就算听到一些靡靡之音也不敢仿效——在那种社会气氛下无异于找死。

  到了1982年左右,那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过了几年,邓小平决定打开国门,坚冰渐渐开始融化,社会气氛逐渐宽松了。

  在任何一个时代里,年轻人总是新潮文化的积极弄潮儿。每个人都年轻过,所以大家都曾经感受过自己体内激进的冲力。

  那时我看见姐姐开始烫头发了。许多大姑娘都买一顶白色的大帽子,是软骨的,可以折叠起来。姑娘们对这种新潮帽子趋之若鹜,新潮的象征。

  那是刚刚脱下文革装束后不久的一代小青年,即使他们刚从审美观高度古板统一的时期走来,整体社会观念尚处于新旧交替的观望状态。可是年轻人永远是追逐潮流的先锋队,当风气微微有些暖意,新的时代符号便如同绿芽遇上春雨,立刻滋荣起来了。

  记得那时他们流行的歌曲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泉水叮咚》,《妹妹找哥泪花流》,《我们的生活比蜜甜》,《军港之夜》之类的。

  但是要记住,社会主流的话语权永远是掌握在中年人手里。
  对于烫头发和戴大沿白布帽子,我爸粗暴干预了姐姐。勒令她们把烫过的头发剪掉,不准戴那种帽子,逼着姐姐把帽子剪破了。
  为此姐姐哭得很伤心。当时我是小弟,心里也为姐姐的委屈打抱不平。


  后来轮到我了。我们那里当时是香港流行元素进入中国大陆的第一站,比内地城市前沿大胆得多。中学生的服装潮流也是香港传过来的,色彩和款式都很反传统。

  上初中后,晋升为青少年的我当然也很喜欢听港台流行曲。

  而且梅艳芳的《妖女》、《坏女孩》和《红唇烈焰》等等歌曲的确让人听了都脸红。什么“他将身体紧紧贴我,还从眉心开始轻轻亲我,快喝杯冰水冷静透一口气,回头寻找理性放了在何处…….”在那时,这些歌词大胆得过火了。

  不过香港同时期的那批流行歌手里,也就梅艳芳的歌曲过于前卫和放荡,这使我们‘正经人家’都不好意思认同她为偶像。

  谭咏麟的歌就不同,他总是唱些“天边一颗小星星,海边一颗小星星,默默落着泪,永不改变……..”之类的,还是容易引起青少年的认同。

  我父亲也一样很看不惯我的服装和歌曲。可是我的脾气不像姐姐那么乖乖,我会想办法抗争的。

  那时我放学回到家,马上就用录音机高声播放香港流行歌曲。边听边跟着唱,如饥似渴。当然,父亲下班回到家我还是赶紧把音乐停了。
  毛主席说,要打游击战,聪明人不要拿鸡蛋碰石头。”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25
80

  曾老师说得绘声绘色,他的神情、语气和肢体动作都像回到了他的青少年时代,很投入,很生动。我们几个都乐呵呵地听着,觉得他就是我们阵营中的一员。

  他继续说道:“你知道本人的脑门是被马列哲学敲痛过的,用马列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思路与众不同。

  在和我爸暗中角力的过程中,我也会多角度地反省——其实‘潮流’真有那么迷人吗?这里面有没有‘凡是敌人反对的就是我要拥护的’傻蛋逻辑味道呢?

  ‘我喜欢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爸爸反对什么’吗?他没那么大个,我的意志自由可比他重要多了。
  他在我的整个生命价值中算几斤几两?我喜欢或不喜欢什么,应该有超越父亲反对的充足理由才行。否则也太没出息了。当时我还是个小少年,将这个想法郑重其事地当作对客观真理的追求。

  我联想到文革时的主流观念,接着想到前些年我姐姐她们的潮流符号,然后再看看我身上正流行的东西——真像‘城头变换大王旗’,各领风骚三两季。

  所谓‘潮流’,就好像天上的云朵,随风吹而不断地变化形状,这是为什么呢?当时我真是个问号少年,脑海里经常一大串问号,然后自己土法炼钢玩思辨——

  人还是一样的人,而服饰、歌曲等潮流符号在变化着,到底是观念在变还是人在变呢?或者,是观念以冲突的方式在较量吗?

  ‘潮流’难道真的代表着先进方向吗?‘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逻辑究竟正确吗?如果‘潮流’是云,那么谁是‘风’呢?

  如果风不是自然的,那背后‘扇风的手’到底目的何在?推手是数量庞大的一群人还是少数几个叼着雪茄、坐在关键位置上的策划者呢?

  假如‘潮流’的审美是无中生有的,那么我们青少年热衷攀附潮流的动机究竟是认同别人‘塞过来’的新潮审美观,还是仅仅想借用这些符号为手段去和代表旧势力的父母划清界线呢?

  这些问题反复在我脑海里想呀想。你知道,一般会提问题的人也善于找答案。

  直到高二以后,我搞明白了。好像在一本谈美学原理的书上看到一句话,得到了贯通性的感悟。那句话大概是说:审美观是因人而异的,没有普世标准。它通过教育对诸多个体思想取得相对统一。

  于是我明白了——原来我喜欢最新款式的牛仔裤,并非自己原有的审美观觉得它美,而是被一些外在宣传力量所牵引着认同。比如看到电视上的明星在穿这一款,别的同学就羡慕这个,谁拥有了新款牛仔裤就会令其他同学羡慕。

  因此,我之所以买它未必是因为‘我觉得’它穿在我身上很好看,只是为了让其它同学羡慕而已。这款式是否适合我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我从它获得了其它满足。

  从这一点出发,继而想到——我捍卫的审美标准未必是纯洁的,它背后是一连串复杂动因的交战结果。

  我可能用新潮的服饰来彰显与父亲抗争的斗志,也可能希望获得它来赢取同学们羡慕的眼光。至于‘我自己’是不是真正喜欢它其实不大重要。

  既然我这样想,那别人很可能也是这样想的。一个人每天穿什么衣服上街,其实背后经过了复杂的决策过程,真正属于‘自我’的意愿成分很低。

  一个人越想活得‘自我’,也许就越要防止‘他人’的影响入侵。”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26
81



  话语权在作祟




  曾老师越讲越深了,不过他的条理很清晰,我还能跟得上他的思路走。他带我到思维从未去过的地方,到那些我脑海内从未推开过的房间里,看看究竟还有什么好玩又精彩的。

  他见我很认真地听,判断我能听进去这些,于是继续娓娓道来,谈他在青少年时的思辨。

  “思考的过程常常拔出萝卜带出泥,越扯越多。

  除了搞清楚‘我’对潮流的追逐心理之外,还顺带想搞明白父辈们为何会打压年轻人的时尚潮流文化。

  当家长使用暴力或高压来劝说年轻人放弃审美标准,无非两个要点:
  1, 长辈觉得他们的观点更正确,基于悲天悯人心怀而劝人放弃差的标准向他们看齐。假如这样,双方可以公平辩论,考验审美观和逻辑能力;
  2, 当道理上讲不过年轻人,掌握了社会话语权的阶层也能通过强势地位对话语弱势方进行强力压制。这里就和逻辑无关了,是拼人品和胸襟。

  小松,上面这些东西是我花了多年,阵亡了无数脑细胞之后才得到的想法。假如你能理解了这些,就能明白现在网上许多言论都是在逗你玩儿的。
  什么70后,80后,90后如何如何,将原本生活在一起的一群人剔除共性,按照十年一拨来归类,进而嘲讽或鞭鞑,这算是一种低级的精神暴力行为,我很不屑。这背后其实也是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非理性嘲笑行为——难道1981年出生的人与1979年的有很大不同吗?

  将人群简单分类,这群人在指指点点另一群人,看上去挺娱乐,实际上是低级趣味在作怪。说到底,仅仅是我们这批六零后、七零后目前掌握了社会主流话语权而已。

  当1971年在嘲笑1989年的人,其实不过是‘一朝令在手,便把令来行’的肤浅心态,似乎自己没有年轻过。
  人类社会的大部分嘲笑行为都不以逻辑真理为基础,只是掌握了强势武器,类似于一大群人揍对几个的暴力行为而已。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


  “那为什么没人出来阻止这种低级嘲笑呢?”我忍不住问道。

  “社会的主体是‘群众’,群众就是‘大多数’。有话语权的‘社会贤达’未必愿意得罪群众,中国人没有较真的传统。
  再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有一种潜规则,即‘我们是一帮人’,就像玩游戏那样,我们是在同一组的,就要相互守望,利益共享。

  ‘我们这一群’数量众多,能量巨大。所以这类反思只能在理性个人间内部进行了。我经过多年思考,发现有些现象存在着奇妙的对应关系。

  譬如,一般来说,知识越多的人越谦虚平和。
  见识越短的人越容易争论得脸红脖子粗。

  越是坚持真诚并且遵循理性指引的人越无法从政,因为撒谎会分裂其人格。

  同理,有时家长对孩子的‘官威’强度与自身的思维深度成反比关系。这种道理和其它原则相通。

  小松,我跟你私下聊天,会坦诚地把我的思考不带阶级歧视地告诉你,和你分享思考成果。可是当我在大庭广众下上台演讲推销这种理性的观点,多半会被‘我们这一群’人用臭鸡蛋给砸死。最好他们把我变回小孩,从成年人队伍中开除出去。”

  我们彼此哈哈一笑!很开心。他让我感觉真的站在我们青少年这一边,好像是从敌营叛逃过来的。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16 10:26
82



  理性属于个体





  他喝一口茶,继续说:“这是很悲哀也很难解开的局面,因为‘群众’作为一种整体,其行为一般仅受粗浅观念来支配。

  ‘家长们’作为一个群体,同样深受无意识力量的支配,‘群体’并不具有很好的推理及思考能力。任何必经逻辑推理才能获得清晰的观点,都只能在理性个体的内心世界静静地展开。

  所以理性而有深度的观点往往只为少数个体所接受,从不会轻易在社会上大面积遍地开花。

  想要一种观点变成社会普遍接受的观念,必须经过通俗化的包装,然后通过政府大力宣扬,最后交由漫长的时间来完成。

  历史很清晰地告诉我们一种事实:当思想家提出的观点经过诸多曲折的途径最终影响到普罗大众时,提出观点的哲人们早已化作尘土了。

  所以,和群众讲述深奥的道理其实比对牛弹琴明智不了多少。

  我作为‘家长’中的个体,自己可以冷静地反思嘲笑晚辈的行为,并对此不屑。
  所以小松你不必把长辈们的所有观点都放在心上,关键是自己内心要有‘定见’,就是理性冷静,懂得思考分辨,自然不容易被激流左右而摇摆。

  以后如果有人说你们现在的歌不好听,你除了必要的反思,还要注意这只是老人家们拿令箭吓唬晚辈的。
  歌曲好不好听,可以从审美观以及音乐鉴赏的角度上认真比较一番,就事论事。如果你有我刚才说的那些审美理论就可以坚挺住。

  假如被别人倚老卖老恶心了也别跟他们急,就像你们父母掌权后清洗爷爷辈影响那样,有一天等你们到了40岁,也同样可以对他们扬眉吐气的。呵呵!
  有一首古诗这样说:

  百尺竿头望九州,
  前人田土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
  还有收人在后头。


  总有一天你们也会掌握话语权,届时你们这一批人的感情和回忆将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符号。电影内容为你们的背景而制作,访谈节目都在围绕你们关心的议题,一切都会跟着你们的好恶在转——因为那时你们有消费力,有话语权。

  而老人就会慢慢被被权力边缘化,早晚聚在公园里用唱红歌来缅怀青春了。哈哈!


  我听了这番解释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曾老师讲得很慢,让我感受到了逻辑的妙处。被他牵引着走一条逻辑铺垫的小道,眼看一片杂乱,却总有曲径通幽。路虽小,绕来绕去,终至广阔天地。

  在日常相处中,发觉曾老师的讲话特点就是力求以理服人。当我提出的要求是有道理的,他会满足我,并不拿势来压人。即使他想改变我的想法,也尽量通过讲道理来取得我理解认同,让我明明白白心甘情愿。
  这就是他与学生交流的根本宗旨。
作者: 春天花会开    时间: 2012-2-21 14:36
83

  有比较才能谈鉴赏




  在曾老师对我剖析过流行元素之后,我并没有立刻放弃原先的音乐口味。对此他也没说什么。我还是按照老样子,主要听些时下的流行歌曲,只不过偶尔也会听一点钢琴曲和小提琴曲作为调节。

  在我开始学习弹琴后大约两个月,有一天课间休息,我还在听着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这时阿姨走过我身边,笑着敲了一下我的头说:“没出息!尽是听这些歌曲。”

  我跟她斗嘴惯了,就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唉!你们老人家是不会明白听这些年轻歌曲的快乐了。你们OUT了!

  她反击说:“请小松同学到浴室去照照镜子,看看传说中的‘井底之蛙’长什么样子的。莫非你就是大名鼎鼎的‘青蛙王子’”?

  我也嘲笑说:“阿姨,看你年纪轻轻的还没老,怎么就开始用长辈话语权来欺负晚辈啦?难道忘记了曾老师说过‘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吗”?

  这时曾老师从书房笑眯眯地走出来。他总是端杯茶,好像放松筋骨的样子踱步来跟我说话。
  他说:“小松,上回我说过,长辈不应将自己的审美观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不可剥夺孩子审美的自主权。对吧?”

  我点点头。

  “可是,今天阿姨笑你没出息,是在为你惋惜,惋惜你还不知道好东西在哪里。

  有句话叫作‘敝帚自珍’,意思是你自己家里的破扫帚,用久了有了感情,不舍得扔。只有你拿它当宝贝,在别人看来才不稀罕。

  现在你听的流行歌曲,在我们的眼中看来就好像你怀中搂着一把烂扫帚,还无限陶醉的样子,有点好笑。

  我们说‘好笑’,是为你的视野狭窄而惋惜而已。你知道我这个人是讲道理的,不打算强加什么审美观给你。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正常情况下都会争取把自己的好处最大化,一般都会追求最好的东西。
  譬如,在你没有开过奔驰宝马车之前,你很喜欢自己的夏利车。我觉得你可以喜欢夏利车,但不能说那是最好的车子。因为你没有见识过高级轿车,没有亲身比较过。

  而我们是开过奔驰宝马车的人,看你陶醉在夏利车里面还扬言这是天下最好的车子,别人难免对此感到惋惜。所以才忍不住告诉你:你喜欢的流行歌曲,在音乐殿堂里就像小夏利。
  还有许多好音乐你未曾了解接触过的,太可惜了。你应该扩展视野,增加见闻。在有见识的前提下再来对怀里的破扫帚做另一番评估,这样会更客观一些。”


  我被他的理论绕进去了。奔驰和宝马车我家都有,他拿豪华轿车和夏利一比较,我的感觉很强烈。
  突然想起自己怀中好像抱着一根扫帚,好搞笑!我有点窘。于是说道:“我是觉得这些流行歌曲挺不错呀,我知道有更高雅的音乐,但是听不懂、不喜欢,现在只喜欢低俗音乐,总行了吧?”

  他笑眯眯地说:“当然行,我说过会尊重你的审美观。不过今天既然说起这个话题了,我就顺便提醒你,你之所以还要坚持抱着烂扫帚感到快乐,是因为你没领略过更高级的快乐。”




欢迎光临 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https://www.3yecao.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