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 马小倩 如何开启“说来听听”呢? (一)要有充分的准备 这是对老师和学生共同提出的要求。(熟悉作者与作品的背景;故事体裁的了解;自己有收获;自己喜欢的地方,有对本书的评论)以下为我们常用的阅读记录表。 第一步:在正式讨论之前,孩子们要读完书,并完成阅读记录表和主要内容图表 第二步:进行讨论,讨论主要围绕以下5个话题展开: 1.这本书中最令你回味的是哪些部分内容? 2.看过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 3.这本书让你有什么样的思考? 4.如果作者请教你这本书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善?你会怎么说? 5.如果5颗星是满分,你给这本书打几颗星?你觉得要怎么介绍才能说动别人来读这本书?哪些人应该要读这本书?请你给本书设计几句推荐语。 (二)三种分享 如果对这些谈话加以分析,可以分出三大类别,钱伯斯称之为“三种分享”。 1、分享热情 2、分享困惑 3、分享关联性。 前两点,想必大家很熟悉,不再赘述。什么是分享关联性呢?其实就是发现可依循的模式,也就是语言及结构的表达规律。学习阅读并不只是单纯地了解字面意义,更要能把握其中的叙述模式。 (三)四种表述方式 1、说给自己听。 2、说给别人听。 3、大家一起来发言 4、聊出新想法 这四种表述方式其实是讨论过程中的四个层次。在班级的阅读交流中,我们一般都会经历这样的四个阶段。我们的关注点可能都在“如何聊出新的想法”? 要帮助孩子们把读书心得说出来,而且说得有条理甚至有见解,并且在相互碰撞中产生新的想法,艾登•钱伯斯有他的方法: 方法一: 大人们要真心接受孩子们的意见,相信他们所有的看法都弥足珍贵。真心想得知孩子的体验,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表达意见时感到放心,认为自己的意见有份量,“这就需要大人们接受他们希望说出来的一切,不管是对一本书的想法,感觉,回忆还是好恶。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畅所欲言,不必担心自己的想法被否定。 方法二: 别问“为什么”,用“说来听听”。 对孩子们的看法,我们习惯的反应是:“为什么你这么看?” 大人们一幅高高在上的质询口吻,让人心生畏惧。不如换用“说来听听”这句话。“说来听听”这个句子里那种探询、邀请发言的意味,它代表大人们真想知道孩子们的想法,想要参与讨论。 方法三: 注意引导,别急着发表高见。 在进入讨论尾声之前,为了避免被孩子当成“钦定”的观点,进而影响讨论的方向和顺序,大人们是不应该提供个人意见的。即便中途被要求说出观点,大人们也要表示“更想听听你们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