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12455|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喜阅365】12月13日《影之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3 17:31: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2月13日《影之翼》今天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特别选了童喜喜的这本书。

世界第一部直面南京大屠杀的少儿书,一部让孩子笑着翻开、不舍放下的励志书,一部同时感动孩子与大人的杰作。
什么力量,能让我们飞翔?普通男孩王杰想尽千方百计,总算和名叫大头的影子交上了朋友。大头带着王杰飞进影子世界:影子城堡、记忆结、时间炉、啪嗒花……令人目眩神迷的奇异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可怕的复仇行动。为坚持复仇,大头和王杰反目;为阻止复仇,王杰重返影子城堡,走进了过去……大至民族、小至个人,成长中都有许多无法忘却的记忆。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故事,让你知道“过去”的神奇力量。


童喜喜的新作《影之翼》所讲述的就是一个孩子同影子的友谊。一篇童话的优秀与否,不仅在于想象是否新奇独特、叙事是否引人入胜、故事是否天马行空,更重要的是,有没有一种隽永的力量,从作品中一直渗透进你的心里,激荡起你心中的那条脉脉流淌的河川。这种感觉自然也是难以言明的,简言之,一部优秀的童话作品,不仅能得到孩子们的喜爱,更能让成年人寻回一种失落已久的温暖和感动。《安徒生童话》、《快乐王子》、《小王子》。这些堪称不朽的经典,都是具有这种平凡而伟大的力量的。

Q1.jpg (8.35 KB, 下载次数: 164)

Q1.jpg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1:35:41 | 只看该作者
  童喜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唯一80后作家奥运火炬手,用作品与行动点燃爱与梦想。

  获冰心文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国家级奖项十余次,作品多次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多次被选定为读书征文比赛必读书目。

  已出版“嘭嘭嘭”系列、“魔宙三部曲”系列等小说十余部。
  她用稿费先后资助了35名失学儿童、向几千名贫困孩子赠送各种课外书、到山区小学支教成为当地十几年来唯一的女老师、汶川地震后到灾区做志愿者……
  2003年,童喜喜将《嘭嘭嘭》一书首印5万元稿费捐赠给“春蕾行动”,资助了 30名失学孩子。
  此后5年中,童喜喜就像她笔下的隐形人,拒绝媒体采访,从未露面。
  2004年,童喜喜赴偏远山区小学支教,成为当地十几年来唯一的女教师。
  直至2008年,童喜喜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童喜喜开始出现在公众面前。她一年中走进数十所学校,结合自己的特殊人生经历,开展“阅读与写作”讲座,罕见地得到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喜爱。
  行动着的理想主义者、教育家、博士生导师、新教育改革发起人,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的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撰文:《感谢童喜喜》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1:36:52 | 只看该作者
引子
  一 哆、来、咪、发、唆——拉稀!
  二 如果妈妈能交换
  三 大头大人驾到
  四 坏孩子开始飞翔
  五 变色记忆结
  六 回忆呼啸而过
  七 爸爸抢着当小孩儿
  八 复仇计划
  九 深夜策马狂奔
  十 小辫子是谁
  十一 开放吧,啪嗒花
  十二 影之翼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1:52:21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影之翼》  
童喜喜   

如果你只愿看我的一本书,就看《影之翼》吧!

如果你喜欢我其他的书,《影之翼》更不会让你失望。

关于中国那段屈辱历史,我为了让孩子“笑着翻开、不舍放下”进行的那些努力,基本完成了任务。

关于如何面对过去,民族与个人的过去,我尝试着做出了自己的解答,我也因此得以变成今天的我。

从2009年12月12日开始到现在,《影之翼》给我带来的温暖与感动,已远远超出我所需要的回报:

朱永新先生百忙之中阅读本书、热情作序;

朱成山先生在作序后,热情邀请该书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召开首发式;

李庆明先生不仅在深圳南山央校为我召开“新书首发式、捐赠仪式暨作品研讨会”,甚至在平安夜挤出时间,从凌晨一点到四点半,临摹出《影之翼》插图十余幅,开了一场精彩的画展;

还有太多与《影之翼》有关的朋友,现实中、网络上我们倾心交往着的朋友……这串名单太长,真对不起,我无法在这里一个个说出你们的名字,可我知道:你们懂我的心。你们对我赞赏、鞭策、批评甚至责骂,这荒寂人生是你们陪伴我,如影随形、给我力量。

——亲爱的师友,我将永不遗忘,亦永不沉醉。

“请你相信,你也能飞翔。不论孩子,还是大人,影子是我们共同的翅膀。”





《影之翼》缘起
(童喜喜)


我写这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儿童文学,写给今天的孩子和永远不老的大人们。
对于一段历史,难的不是如何再现,而是用怎样的角度让人从过去收获什么。
对于这个题材,难的不是让读者恨,而是怎样让过去成为今天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对于此次写作,难的不是让读者哭,而是怎样让人翻开之后不舍放下。



南京大屠杀,是国人的噩梦。而这次写作,也是我的噩梦。
那是2004年冬,我与李西西在山区支教时,意外得到一本《两个伊达》的书。这本被列为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的幻想小说,是日本作家控诉广岛原子DAN事件的童书,描写了日本被“卷入”战争的不幸。


是的,战争是全人类的敌人。是的,人性都是共通的。是的,文学无国界。
可是,二次世界大战中,南京大屠杀、奥斯威新集中营、日本广岛原子DAN事件被并称为三大CAN案。原子DAN给日本带去不幸,之前日本又给世界带来什么?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忏悔与反思是那么真挚而深刻,之后日本又做过什么?
听完我的愤怒,李西西只对我说了一句话:“你就应该写一本这样的书。”
我是那种会被一句话点燃的人。为了这句话,我开始了五年的努力。

儿童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创作。可这五年中,我钻进各种历史资料,这段黑暗历史却让我只能深深陷入其中,无力自拔。前后写了二十多个小说提纲、四次写出数万字的开头,却没有一篇能够完成。
从未经历过的再三失败,让我陷入极度的自我否定,这令我在其他题材的写作上也大受影响。


直到2007年春,我结识了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资深编辑、策划人薛晓哲先生。他始终致力于推出中国原创精品,并已取得让同行钦佩的成功。在漫长沟通过程中,我最终向他坦白了因这部作品导致的写作困境,他的回答是:“我相信你一定能写好。”
被这份信任鼓舞,我在2008年6月重新起步。这一次我开了头,就不管不顾地向前,年底终于完成初稿。然后,是比初稿更让人绝望的6次改稿。
交稿到出版社的选题会上,已是2009年7月,书稿被送去中小学老师和不同年龄段的小读者手中进行试读。8月,我进行第7次改稿。9月,责编对书稿逐字逐句推敲,进行了第8次修订。10月1日深夜,我终于完成第9次改稿,由责编交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关专家审读……



——我知道,读者并不在意作者翻越过多少山岭,读者只想看到更好的风景。而我也从不认为耗费时间多少会与作品质量成正比,此前我最受读者喜爱同时获奖最多的作品《嘭嘭嘭》,就是我用六天时间一气呵成。
《影之翼》直至最终完成,仍没能写完我渴望中的表达,没能写透我纠结于心的思考。我只能说:我已尽了最大的努力。
我期待着:更多人更全面的表达和更深刻的思考……



那场本该彻底属于过去的战争,却让潘开明、李秀英、张纯如们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还为此继续付出代价。汹涌数十年,血仍未冷。
过去并未过去。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1:55:13 | 只看该作者


为配合童喜喜新作《影之翼》首发式,让更多前来观摩的老师、家长更直观地了解《影之翼》。1224日深夜,李庆明校长在辅导老师备课,修改学生发言稿的忙碌中,挑灯夜战,临摹创作了十余幅《影之翼》书页插图,并在教师书吧和华侨城生态广场展出,产生广泛影响。童喜喜更是感动万分,喜极而泣。

1.jpg (43.03 KB, 下载次数: 144)

1.jpg

2.jpg (36.18 KB, 下载次数: 143)

2.jpg

3.jpg (46.09 KB, 下载次数: 141)

3.jpg

4.jpg (51.5 KB, 下载次数: 168)

4.jpg

5.jpg (45.69 KB, 下载次数: 159)

5.jpg

6.jpg (59.49 KB, 下载次数: 154)

6.jpg

7.jpg (33.32 KB, 下载次数: 182)

7.jpg

8.jpg (36.65 KB, 下载次数: 160)

8.jpg

9.jpg (37.46 KB, 下载次数: 158)

9.jpg

10.jpg (35.84 KB, 下载次数: 143)

10.jpg

11.jpg (41.65 KB, 下载次数: 158)

11.jpg

12.jpg (33.21 KB, 下载次数: 174)

12.jpg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2:07:42 | 只看该作者
《影之翼》:在历史中学会宽恕   李庆明


  第一部直面南京大屠杀的少儿书,让我们恢复可能消失的惨痛的民族记忆,同时又让我们拷问、警示自己随时可能偏狭、扭曲和狂暴的民族灵魂。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但“过去并未过去”。当我们从记忆中重新捡拾起这段历史,脑海里浮现的那场惨剧中被蹂躏、被践踏、被强奸、被粉碎的无辜者的身影,该是怎样的哀痛?历史的记忆如同一个巨大的身影,如影随形地伴我们一生,挥之不去。我们从记忆的影子里会汲取怎样的力量?控诉还是反思?复仇还是宽恕?哭泣还是微笑?狂怒还是睿智?我们需要一本怎样的记载这段不幸历史的书,无论是历史,哲学,艺术,或是文学?

  我听说童喜喜要出版一本直面这段历史的儿童文学作品,而且是以幻想小说或童话的笔触,甚至以喜剧的笔触反映这段历史的作品,它就是《影之翼》。我出于一种强烈的好奇和期待,更多是出于一种一开始就难以撼动的信念,早早走进这本书。于是,我走进它描绘的那个历史的巨大身影里,如临其境地寻访往故,凭吊亡灵,同时驻足其间,观照影像中的自我,叩问可能失忆乃至麻木的灵魂。

  这是一个怎样的影子世界啊?

  这是一群生命无辜的孩子的影子。一群在战争和屠杀中消逝的孩子的影子。和我们这些尽享和平与幸福的孩子不同,那群孩子的生命被永远定格在苦难的童年。孩子们,走进他们的影子,倾听他们的哭泣、呼号和呐喊吧。也许,你们听到的这些声音不只是从南京大屠杀的堆积如山的尸骨中传来,也可能从近处的伊拉克、以色列、巴勒斯坦,从当今所有仍然被炮火蹂躏的国度传来!你们需要这本书,它会在你们柔嫩的心灵里播下悲天悯人的种子,让你们更加学会珍惜今天的孩提时代。

  这是一群即将出发的复仇者的影子。一群灵魂被仇恨吞噬已经死亡的民族主义者的影子。“影子大盗”研究出了利用时间炉收集所有人的所有记忆结的办法,一旦把这些记忆结转变为力量,就能向日本人,向侵略者,向杀戮者复仇。“影子大盗”曾经问所有的影子们:“你们来选择吧,愿意放弃复仇计划吗?”影子们当时异口同声地回答:“决不放弃!”然而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选择了象征宽恕、和平的“啪嗒花”。我想,我们每个良知未泯的成人,我们这个有着仍然能够不时听到狭隘民族主义喧嚣的民族,我们这个在许多地方仍然饱受战争、杀戮、恐怖威胁的时代,都需要阅读《影之翼》,它让我们恢复可能消失的惨痛的民族记忆,同时又让我们拷问、警示自己随时可能偏狭、扭曲和狂暴的民族灵魂,让理性、和平与自由的阳光照彻我们的心灵。走进幽暗的影子,是为了走出影子的幽暗。

  在这个影子世界的背后,还有一个影子在美丽地游弋、飞动。那就是童喜喜,是她恸哭过后,发出的尽管含着泪水但却充满梦幻般温馨、浪漫乃至俏皮的笑!《影之翼》用幻想的甚至喜剧的笔触反映南京大屠杀,这对作者无疑是一个写作的挑战。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影子、影大盗、影子堡垒、时间炉、记忆结、小辫子、啪嗒花这些异想十足的文学形象,夸张、幽默、诙谐的叙事语言更是比比皆是。

  我们知道,西方的喜剧起源于古希腊庆祝酒神死后再生的祭奠。加拿大美学家诺斯罗普・弗莱说过:“应当去认识生活,承受死亡,保持欢乐。他们像长生鸟一样坚不可摧,那自FEN者必须自行点燃并获得再生:这不是出于一种脆弱的乐观主义,而是一种来之不易的深沉的愉悦。”

  用喜剧来讲述悲剧,是可以的,也是可能的。真正的喜剧的笑往往隐含着、掩映着悲剧的哭,拉里・盖尔伯说过:“好的笑话都讲辛酸的事。”童喜喜无疑是成功的,《影之翼》向我们表明,她是驾御痛苦和语言的能手。她不仅使我们的儿童阅读者避免直接面对那段过于血腥残暴得令人毛骨悚然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智慧的笑。

  马克思说:“全世界历史的形式的最后阶段是它的喜剧。……历史为什么这样运动呢?就是为了使人类笑着同自己的过去告别。”(《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笑着同自己的过去告别”需要一种力量和气度,当我们直面苦难和悲伤而不绝望,就更需要这种力量和气度,正是喜剧给予了这种力量和气度。

  正因为如此,《影之翼》的喜剧性的描写获得了比悲剧更巨大的力量。这意味着一种对历史的不可思议的超越,对哭泣的超越,对悲剧的超越,对苦难的超越,对死亡的超越。我们抹去眼角的泪水,发出微笑,说明我们已经具有了一种睿智,一种豁达,一种宽容,一种优越。这种伟大的喜剧精神令我们的灵魂经受洗礼,长生不死。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2:11:41 | 只看该作者
灵魂的飞翔
朱永新

(著名教育家、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发起人)



关于影子的想象,或许萌生于童年时最初的孤独感。

阳光的明亮和温暖之外,仿佛总存在着一些没有热度的沉默的黑暗。花草,树木,楼宇,繁华的街市,行色匆匆的路人,各种各样的影子拥攘交织,我们早已经司空见惯。



然而,在孩子们的眼里,影子却是神奇而捉摸不定的。奔跑的时候,总是不依不饶地追逐着你,模仿着你的一举一动;原地不动的时候,他就会很安静地站在你的身边。在孤独感时常漫溢的孩童时代,影子的存在,他的身世,他的神出鬼没,他的时长时短的身形,都是那样的神秘莫测;而他又是那样的忠心耿耿,不离不弃,听你唱儿歌,听你自言自语,就像一个温柔的依恋着你的玩伴。



遗憾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地淡忘了自己与影子之间微妙的友谊——尽管这种友谊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述的,也没有流传于任何书面的记录。终于有一天,影子失去了全部的神秘感,失去了他的意义与魂灵。与此同时,我们也失去了一件被称作想象力的宝贝。日常的生活并不会因此而有所改变,可是那种曾经充盈着我们内心的温暖的河流,却无可挽回地枯涸了,只余下怅惘和寂寞。



童喜喜的新作《影之翼》所讲述的,就是一个孩子同影子的友谊。一篇童话的优秀与否,不仅在于想象是否新奇独特、叙事是否引人入胜、故事是否天马行空,更重要的是,有没有一种隽永的力量,从作品中一直渗透进你的心里,激荡起你心中的那条脉脉流淌的河川。这种感觉自然也是难以言明的,简言之,一部优秀的童话作品,不仅能得到孩子们的喜爱,更能让成年人寻回一种失落已久的温暖和感动。《安徒生童话》,《快乐王子》,《小王子》,这些堪称不朽的经典,都是具有这种平凡而伟大的力量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影之翼》也是我国近年来涌现出的比较优秀的童话作品。作者将南京大屠杀这一沉重而敏感的母题,巧妙而不失庄重地融进了故事的主线。影子堡垒,时间炉,记忆结,啪嗒花,这些极富想象力的意象构建出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水乳交融的想象世界,用一种温柔的方式叙述那段血泪交加的残酷的历史,用爱对抗残忍,用铭记对抗遗忘,用理解对抗仇恨。尤其是象征着理解和感动的眼泪的啪嗒花,在民族主义情绪不时被煽动走向极端的今天,是相当可贵的。对于孩子来说,这部作品对于他们理解七十年前的那场人性的浩劫,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对于成年读者来说,这篇童话也可以唤起他们沉睡在心底的幼时的想象。影子,飞翔,梦想,正如作者在标题之下的题词——“献给过去,献给你”,其中的过去,不仅指向历史的过去,亦指向每一个曾经抱有童真的梦想的成年人。请允许我摘用“引子”里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序言:



“请你相信,你也能飞翔。不论孩子,还是大人,影子是我们共同的翅膀。”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2:13:55 | 只看该作者
被“影之翼”感动着……
朱成山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研究员)



我是一口气读完《影之翼》这部儿童文学作品的,深深被书中主人公们的历史观所感动。
像我这样一位50多岁的人,被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打动是不容易的,因为有一定的阅历,如童年时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少年时经历过文化大革命,青年时经历过军旅生涯,壮年时从事南京大屠杀史的研究与展示……。



其实,我至今仍不认识作者童喜喜,甚至我也完全不知道与这部作品有关的人和事。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社的薛晓哲、黄小波主任,通过人脉关系拐弯抹角地找到我,要我审读这部文学作品并为其作序,并告知我作者是位80后的小作家。
80后?敢于触碰像南京大屠杀这样一个不仅令国人高度关注、牵涉到民族情感的国耻史,而且是二战史上的特大惨AN,在世界上也有着普遍警示性意义的重大题材。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青年作家敢于挑战这样的题材并获得成功不是没有先例。譬如美国华裔女作家张纯如,为写《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2004年夏到南京来收集素材与我见面时,也是20多岁,当时我也曾担心过能否胜任,结果她写出了一部让西方人士震撼的力作。



初读了童喜喜的这部作品,感受有三:
一是史实清楚正确,说明了她读过大量这类的史书,且不是死读,而是在一定思考基础上的活用。
二是以南京大屠杀史实为背景,以“影子”作为切入点巧妙,过渡手段自然圆润,儿童语言生动、活泼、贴切。
三是写作手段新颖,大头、金容、小辫子等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时间炉、记忆结、异空间、啪嗒花等形象语言寓意深刻,令人读后难以忘记。



愿童喜喜的这部新作能够获得成功,不仅感染千千万万的青少年读者,也能够更多的感动像我这样的成年人。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3:07:49 | 只看该作者
(花儿朵朵开)  


《影之翼》我只匆匆地看了一遍。虽然心潮起伏,还是觉得不过瘾啊。 看书之前看了很多书评,知道和南京大屠杀有关,评论又多,评价又高。书看了一半多了,还没有看到有关这方面的情节。一直到最后一小部分,才看到。知道作者为了这个题材,付出了长达5年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只有这不足1/3的篇幅。 5年,能积累多少素材呢......

2010-08-17     
  《影之翼》我只匆匆地看了一遍。虽然心潮起伏,还是觉得不过瘾啊。
  
  看书之前看了很多书评,知道和南京大屠杀有关,评论又多,评价又高。
  书看了一半多了,还没有看到有关这方面的情节。一直到最后一小部分,才看到。
  知道作者为了这个题材,付出了长达5年坚持不懈地努力。最后只有这不足1/3的篇幅。
  5年,能积累多少素材呢?一定是挑了又挑,选了又选,要用得恰当,要有力,要典型,反复掂量的。
  
  现在的孩子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很少,即使像我这样年龄的人,也没有太深的感触。
  越过往的记忆可能越有了神秘感。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也许更像是一把钥匙,让孩子们想去了解,想去思考。
  
  作者说写这本书是缘起《两个意达》,我在看完《影之翼》后也找来,一点一点看了。
  (1)作者说,如何反思历史同时回避血腥,是类似题材童书创作时的一个难题,
  《两个意达》,有些描写我仍得觉得不适合小孩看。《影之翼》阳光得多,深入浅出,沉痛却不鬼魅。
  (2)作者更进一步为影子找到了出口,而《两个意达》没有这方面的思考。
  
  觉得不过瘾的地方在哪里?
  就是嘭嘭嘭的心跳还不够,感觉道理还是有点直白地告诉我们的。也许是我比较老,小孩可能会感觉不同。
  也许,有些需要时间带来不同的体会。
  作者说她的遗憾是,过去笼罩在历史之下。
  我倒觉得还好,因为宣传和我没关系,我更多的联想是自己的过去和现在。
  关系:
  就像那句话,我们是在目光里存活下去的。
  记忆结:
  红色记忆结最后变成蓝色,那么人们就可以从痛苦的记忆中获取力量。
  又是一句话,“新腔重弹旧调的余响,幸与不幸都化为歌唱。”
  啪嗒花:
  如果有人可以理解,所有的辛苦都会值得。
  就像连绵好久的雨停了?
  最好玩的地方:妈妈英姿飒爽地骑着马从小路追上秘密行动的父子俩。
  还用小拳头教训爸爸。笑死我了!
  
  不过瘾还是一定要给5星!因为故事之外还有故事。
  什么捐书、支教、火炬手就不说了。
  (1)看到作者说,“我是一句话就可以点燃的人”。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历史,长达5年坚持不懈地努力,几易其稿。
  (2)和涂涂吵架,那个直率和坦诚、和坚持。
  (3)还有听说过的一件生活里的小事:作者去买东西,宁可不好拿,胡乱抱着,也绝不用塑料袋。
  ……
  作者说没有写完自己的思考。看到她的汗水。所幸她活着,必将一次次点燃。
  所幸我这样活着,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期待。
  还有,多么好,她,有这样的朋友。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3:27:03 | 只看该作者
冷暖南京之《影之翼》 
[ 2009-12-17 15:28:00 | By: 小风习习 ]
  

来南京,是因为喜喜。

喜喜,童喜喜。奥运火炬手,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了十四部作品,多次把稿费捐赠给失学女童却不愿意接受任何相关采访……

喜喜是名人,对我而言。但是我不会因为她是名人而追捧她。

在我眼里,她就是一个孩子,纯粹透明的孩子。

只有孩子,才能写出孩子喜欢读的书。

写作,需要感同身受。

走进新教育儿童课程一年多了,见过听过和看过的童书不计其数。相较而言,我更喜欢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因为,他们更把孩子当孩子,写作时,他们自己就成了孩子。

七月,见喜喜在教育在线论坛写了《我愿做个新的孩子》这个帖子时,我看都没有看,虽然我是一个很好奇的人。

后来,见她在新教育很多群里蹦跶,颇有些惊诧:童喜喜是谁?

还是循着帖子,十几页,一口气看完。

然后,在群里跟她私聊。也忘了说了什么。

反正,我们两个很快就混在一起了,用她的话,是一见钟情。

她爱说,哎呀姑娘,你怎么这么让我感动?

她说,我们两个之间的交谈,总是拨开了外衣,赤裸裸的。

后来,她给我寄了她的“嘭嘭嘭”、“小鬼喜当家”系列。读了她的《嘭嘭嘭》、《玻璃间》、《小小它》、《再见零》,我觉得心疼。我不知道,她究竟经历了什么,所以那些书,总带着淡淡的哀伤,但是哀伤之中又总有希望。读了她的魔宙系列,我说,我恨你!你怎么总是让世界毁灭,又让世界在毁灭中萌生新的希望?

看完了她的书,我们之间有过一次很郑重的谈话。

我说,姑娘,你的书还可以。

她说,什么叫还可以啊?

我说,值得推荐给孩子们看。

她嘿嘿笑笑。

我说,但是还不够经典。如果能写出像《小王子》、《青鸟》等那般经典的书,我再给你叫好。

她说,呸,你的要求还不低呢。

我说,那当然啦,所以,我相信,你的下一部作品会更精彩。

当时,我不知道,她的《影之翼》已经写完,快要印出来了。

某一个半夜,她忽然蹦跶出来,问我在不。

我说在。

她说,给你一个电子稿。

我说什么啊?

她说,我写的一本新书。

我说,你不怕我给你拿去盗版了?

她说,你尽管盗。

嘻嘻哈哈闲聊了几句,我不经意地问:哪方面的内容啊?

她说,关于南京大屠杀的。

我立马跳开,打出了一个害怕的表情,说NO。

她说怎么了?

我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个人心最软了,我不敢看这些内容,我怕我看了会心痛、气愤,然后彻夜难眠。

她说,那就更应该让你看了。如果你看了,会害怕,说明我写得不好。

接着,她威逼利诱,硬是让我同意接收文件。

传完文件,她说,别看了,姑娘,早安,然后闪人。

我想看,又不敢看。不敢看,又忍不住要看。

后来,终于,忍不住点开文档。

后来……

后来,我带着“熊猫眼”,狼狈地走进教室……

再见她,我扔给她一把刀,然后说我恨你!



我恨她,在半夜扔给我这个书稿,《影之翼》定稿,而且是历时五年,改了十一次后的定稿。我知道,对于她,这稿子是无价的,对于我,这信任是无价的。她对我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让我百感交集;

我恨她,居然可以以如此特殊的角度写出这本世界上第一部直面南京大屠杀的书。看着稿子,我一直是小心翼翼,生怕趟到了“雷”,看到那些让我不寒而栗,让我屈辱痛苦和无奈交加的场面。但是,等我真正看到这些文字后,我反倒并不觉得害怕了:随着大头的消失,那些关于大屠杀的那些悲惨的、痛苦的、愤怒而无助的记忆,变成了全世界最悲伤的焰火;

我恨她,她说的那些话,分明是对我说的么,却又这样说给所有的孩子,所有读到这本书的人了……

“请你相信,你也能飞翔。不论孩子还是大人,影子是我们共同的翅膀。”

我写了七千字的读后感给她。不是任务,是我忍不住想写给她看。

看完,她哭了,不过我没有看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3 16:05 , Processed in 0.098699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