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暴走时,我谈些什么 作为最近才纳入生活日程的暴走,其实我真没有资格谈什么,确实是个门外汉。但我这个人生性爱显摆,半桶水总爱晃荡个不停,而且小孩子脾气,对什么来了兴趣,就爱瞎琢磨、乱扯一通。 当我谈暴走时,我谈些什么呢?以下是我的发现,如有雷同纯属偶然: 暴走比跑步更有益健康。跑步对骨骼、尤其是膝盖的伤害是比较大的,爱跑马拉松的村上就经常要面对膝盖磨损的问题。跑步中上半身运动很少、压力都在腿部,暴走则不一样,从小腿、到大腿、到腰部、到肩颈,都能够有机会得到锻炼和舒展。同时,暴走的运动量和振幅,是对五脏六腑非常好的按摩。 因为暴走运动相对平稳,你还可以针对性的加入一些拉伸的动作,运动效果就更加客户化和有的放矢了。 暴走能包容更多的人群。从有氧运动的级别看,暴走属于级别较低的有氧运动,所以不会让身心感觉特别疲惫,但运动之后的舒爽却一点不少,故而对比跑步或其他高强度有氧运动,暴走能适应和包容更多的人群,比如我这样的中老年妇女。不太累且运动后浑身舒爽,所以暴走总会勾引着你明天继续,一点点的积小成多,把健康变为积蓄。 暴走的姿势越难看,运动的效果越好。关于这一发现,我以亲生经历诚实的验证过,我都想去申请专利了。走得越忘乎所以、张牙舞爪,运动的效果越好。其实这里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作用。人活着每天好多伪装,男人装酷、女人扮靓,总希望在别人眼中的自己比实际的本我要好,其实维持这个GAP是件辛苦的事情,总有决堤的一天。精神病症的诸多根因,就是纠结在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关系中不能自拔,暴走能让我们看清这个关乎“我”的三角关系。唯我独尊的暴走,是一种回归本我的方式,身心舒畅被排在首位,关注“我”,如果社会中的每个“我”都能健康独立的生活,一定能构建一个1+1大于2的美好世界。 从暴走到奔跑,给身心一个缓冲,不容易死机。最近频传有大学生在剧烈运动中猝死,再也没有重启的机会,多么可惜呀。从静到动,需要一个缓冲,暴走是最好的缓冲方式。心脏和身心的运作,不是电脑的0/1模式,所以需要渐进的从静调整到动,让心脏渐变到更加强烈的搏动后,你会发现,你也能有一颗奔腾的心。 其它关于暴走的发现还有“暴走是竞走的表亲”,一般在暴走到5公里之后,我能无师自通的切换到竞走的姿势,动作还像模像样的,这是十分有趣的一件事情。我这个头脑简单的人,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暴走和竞走是表亲”。另一个研究发现是“暴走乃最简易的运动”,不需同伴、不需装备,不用入会、不用缴费,没有老师、没有心法口诀,适合随时随地开展等等。其实简单的就是最好的。 许多卓有成就的人,都有跑马拉松的习惯,村上春树、图灵、小布什、马英九、王石等等,其实成功比的真不是起跑和速度,比的更是那份坚韧,谁能比对手多一口气而已。暴走的节奏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这里唯一的对手就是自己,和自己较劲、释放潜能。这个周末沿海岸线的徒步比赛,我一直守着自己的节奏前行。我在意的不是名次,而是能否战胜自己的慵懒和放弃。当跨过一个极限后,运动变成了一种无摩擦力作用下的惯性系,自然而然的前行。那个瞬间,迎面而来的人们,个个皮肤光洁、头顶光环,天地也被打上了一层如轻纱般的暖暖色调,安分得充当运动人群的背景。在那个瞬间,我向海天的边际眺望,也看到那远方安详的浮岛,外形犹如平躺的姑娘。这是我平身第一次连续的跑也好走也好,所达到的最远距离,我的内心涌动着一股温度,我终于能战胜自己了,我相信我还能走得更远。 暴走,于无聊中找寻勃勃生机,学会用双脚坚实的丈量人生,所有美景都源于一颗坚持的心。能够通过暴走,走出自己的性格阴影,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