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听马新阶老师从西方美术史入题解读《在那遥远的地方》

查看数: 8342 | 评论数: 14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2-6-27 13:54

正文摘要:

相约荷池   畅谈桑达克                    ----从西方美术史入题解读《在那遥远的地方》(少图喜阅“365”故事讲述人研习班活动 ...

回复

米菲 发表于 2012-6-28 13:51:23
我们疯狂地屯书,快乐地读书,更要精细地品书。
欢迎大家跟帖说说你对《在那遥远的地方》的解读,大家一起讨论。
星星老师 发表于 2012-6-27 21:16:26
好一顿精神大餐啊!
很喜欢这样以某位作家或某部作品为焦点进行比较细致的研究,谢谢米菲的认真记录、整理和分享。
欢迎对桑达克有兴趣的草籽们也来跟帖聊一聊八一八。
pearlhe 发表于 2012-6-27 17:20:03
我收了桑的2本书还没拆封呢,所以看的云里雾里,今晚提前拆封!
米菲 发表于 2012-6-27 14:04:53
3、郝广才绘本讲堂
《在那遥远的地方》(Outside Over There, 1981),是【桑达克三部曲】的最后一本作品,距离第二部曲,《厨房之夜狂想曲》(In the Night Kitchen)隔了11年之久,距离第一部曲,《野兽国》(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则隔了18年。桑达克将这三部作品视为一组,他说:「这三本书都是衍生自同一个主题:孩子们如何控制不同的感觉,如愤怒、无聊、恐惧、挫折及忌妒。然后试着在他们的真实生活当中掌控这些感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将会是最奇怪的。现在在我看来,《野兽国》是很单纯的一本书。『单纯』也是该书能成功的原因,而我再也没办法那么单纯。《厨房之夜狂想曲》,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本,传达了深层的涵意。但这第三本,则是更复杂的三层涵意。」
《在那遥远的地方》故事是说小女孩爱达,平常要帮忙照顾妹妹。有一天,来了几个「地精」,就是在格林童话里,专门偷婴儿的小妖怪,把爱达的妹妹偷走了。爱达穿上神奇的黄雨衣,带着号角,出发去找妹妹。经过一翻努力,终于找回妹妹……。
桑达克处理这个故事,彷佛在演奏莫扎特的乐曲。在优美的旋律中、,透露着精灵式的诡异。没错,桑达克在画这本书时,只听莫扎特的音乐,因为他想创造一个类似格林童话的乡间,18世纪的时空。而莫扎特生于1756年,死于1791年,正符合桑达克的设计。
书一翻开,小书名页就出现爱达带着妹妹学走路,一个穿着披风「空空无脸」的地精蹲在一旁。
到了大书名页,又出现了三个地精,踩着诡异的节拍,鬼鬼祟祟的进入舞台。爱达本能的抱起妹妹,警觉的睁大眼睛。
接下来,爱达抱着大哭大闹的妹妹,背后尾随着地精,正等待机会下手。这页出现献词:「给有弟弟妹妹的小孩。」这连续三张画面,清晰简洁的处理爱达、妹妹和地精三个主角色的相互关系,开启了好奇的前奏。
然后两张跨页全景,主角在婴儿,一页平静,一页哭闹,任性十足。桑达克用儿歌式的韵文,作为文学行进轨道:「爱达的爸爸出海去,妈妈坐在凉亭里……」很少人知道绘本的文字虽然少却需要一再修改。因为文字本身并不单独存在,它必须与图画做紧密的配合。它的作用不只是要传达故事和讯息,还要创造书的节奏感、音乐性。有点像乐团里的鼓手,也可以说文字与图画是在跳双人探戈,就看当时的情况而定。
桑达克在这本书中,全部使用了356个字,却花了将近18个月的时间,来回修改了100多次,才使文字定稿。因为是韵文,所以翻译的时候也比较费工夫。转换文字,最大的挑战,不是传达文意,而是如何用另一种语言,创造类似的音韵、节奏。有像就很厉害,一样是不太可能。尤其中文是一个字一个音,和其它拼音型的文字,如英文、法文……一个字会有好几个音节,有基本的差异。但仍可以努力做到几分近似。

「小妹妹,哭又闹,
爱达吹着金号角,
想哄妹妹不要吵。
爱达只顾着吹,
没注意,来了小魔鬼。」
为了捕捉像梦幻般的真实,桑达克还聘了专业的摄影师,千挑百选一个9岁女孩和一个14个月大的婴儿,拍了一堆照片。从中寻找他打图稿的素材,这是他插画生涯中第一次做这种尝试。效果还相当成功,使他对抓住小孩,尤其是婴儿的真实形貌,有很大的帮助。
一般人对婴儿,首先浮现的就是「天真、可爱、白白、胖胖……」全是小天使的模样。真正有照顾婴儿的人就知道,那只是一部份,美好的一部份。转过身来,婴儿也有他魔鬼的威力,他有时候真的会让人抓狂。尤其是要「小孩」去照顾「小孩」,小孩的压力可是比大人要重。桑达克并不是要打破婴儿的美好形象,而是要表达真实,借着真实的婴儿,梦幻的情境,表达小孩的情感。
全书像音乐一样轻快行进,从爱达穿着黄雨衣飞上天空,进入高潮。爱达飞行的姿态,并不像一般的飞法,而是像「梦」里的飞,桑达克在这里也捕捉到梦的真实。
最大的高潮,是爱达找到一群婴儿,她分不清哪个才是她妹妹。然后她吹起号角,婴儿开始跳舞,跳啊跳,每个都是魔鬼的化身……在大闹一场后,她终于找到妹妹,松了一口气。然后她抱着妹妹走过有「莫扎特」的乡间,回到家。
这本书道尽孩子间复杂的「情绪」,交错的「情感」。而这一部份几乎全被大人忽视,大人自己也忘了童年的遭遇,留下的可能都是不真实的记忆,是虚构的童年假象。用不真实的主观,想要去捕捉孩子真实的感受,当然是缘木求鱼。就算求到,也是木鱼,不是真鱼,有点像爱达抱的「冰块假妹妹」。这就是桑达克作品,常常让孩子爱不释手,但大人却对他书中要表达的东西一头雾水。即使慑于他的威名,不敢说坏,也只是在其中挖掘故事的「意义」、「动机」……而抓不住要领。桑达克的书对这些人,可说是当头棒喝!对有思考的孩子,是美丽与诗意。
米菲 发表于 2012-6-27 14:04:28
2、三联生活周刊 11年第41期----《危机四伏的童年----莫里斯桑达克的绘本》


真正塑造我们的,是那个我们很少有人有勇气去面对的孩子——那个远在教化到达你的心灵之前,没有耐心的、索取无度的孩子,那个想要爱和权利,又总是嫌不够,总是在生气和哭泣的孩子。
——莫里斯•桑达克
  在最新一期《名利场》上看到莫里斯•桑达克的照片。一片阴郁的丛林里,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拄着拐杖,眉头紧锁,一只同样衰老的德国牧羊犬相伴左右。他的新作《Bumble Ardy》,主角是一头猪,9岁了还没过过一次生日,于是给自己办了一次盛大的生日化装舞会。
  又是一个孤独的、不快乐的男孩——桑达克永恒的主人公。他们是彼得•潘的对立面。事实上,如果你真的了解彼得•潘,会发现那根本不是一个不想长大的男孩,而是对死亡迷恋,对“活着”怀有深深的恐惧。
  危机四伏的童年
  在儿童绘本作家中,桑达克绝对是一个怪胎。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吓唬小孩子。在他的绘本里,孩子总是被置于各种危险的境地。《野兽出没的地方》,小男孩麦克斯虽是野兽之王,但随时有被野兽吃掉的可能性;《厨房夜狂想曲》,小男孩米奇被厨师误当成牛奶,差点在烤箱里烤成蛋糕;《在那遥远的地方》中,女婴米莉被5个小鬼绑架,而她的姐姐一开始根本不想救她。
  在他看来,童年是人生最没有安全感的一个阶段。你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甚至不能指望父母。《在那遥远的地方》中被绑架的米莉,是照着20世纪30年代查尔斯•林白的幼子画的。林白之子绑架案发生之时,桑达克才4岁。如果一个孩子,父亲是飞跃大西洋的国家英雄,母亲是世界公主,家中有德国牧羊犬守护,居然还被人绑架和杀害,那么作为普通人家的孩子,还有什么指望?
  桑达克曾说,他的一生只纠结于一个问题:孩子是怎么活下来的?
  在他的绘本里,他能提供的唯一武器是白日梦、幻想、疯狂的想象力——创造一种假的生活来保护自己。
  《野兽出没的地方》,在对妈妈的愤怒中,麦克斯的房间长出一片树林,藤蔓爬满天花板,四壁变成旷野,汪洋大海上漂来一只“麦克斯号”小船。他扬帆起航,过了一夜又一天,过了好多个星期,过了几乎一整年,一直去到野兽出没的地方……
  我第一次知道这个故事,是在北京的红泥巴儿童绘本书店里。店主阿甲从一堆五颜六色的绘本中挑出这本书,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这本书他大概给小朋友读过无数次了,但还是一脸沉醉的样子。我在心里嘀咕的是,就18页画,十来句台词,至于要花8年的时间吗?后来,这本书翻久了,渐渐体会出其中青橄榄般的余味。不仅画面充满隐喻与符号,连文字的起承转合也有着梦一样的特质,好像作者真的抓住了某个我们意识不到的宇宙。
  不久前看到一篇论文,谈到《野兽出没的地方》的许多细节,与心理学的最新研究不谋而合,比如人对时间的感受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当一个人愤怒的时候,通常会感觉自己是在时间中穿行,而不是时间向你走来,而感觉自己在时间中行走本身也会引发愤怒的情绪。难怪当麦克斯到达旅程的终点,直接与自己内心的野性相遇。
  就像桑达克绝大部分的绘本故事,当主人公回到现实的时候,大都获得了某种程度的平静与和解。按照心理学的解释,这是孩子通过想象,将创伤性的经验转化成生存和成长的正面能量。所谓“没有杀死我的,让我更强大”。
  多年来,探讨桑达克绘本的心理学论文堆积如山。在心理学家看来,桑达克最大的成就,是让我们真切地看到儿童内心强烈的挣扎,那些被压制的,或者无从表达的,对于自己,对于所爱的人的焦虑、恐惧、愤怒。在萨尔玛•莱恩(Selma G.Lanes)所著的《莫里斯•桑达克的艺术》一书中,桑达克也这样总结自己的三部曲——《野兽出没的地方》、《厨房夜狂想曲》和《在那遥远的地方》: “它们都是同一主题的变化:孩子如何控制不同的情绪——气愤、无聊、恐惧、挫败、嫉妒——并设法接受人生的事实。”
  但是,关于世界的真相,人生的事实,告知多少才算合理?一个孩子需要知道多少,才能准备好面对这个世界?当真相摧毁信仰、摧毁希望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对儿童才是不合适的?这些问题曾经深深困扰着桑达克。虽然他的每个故事都以大团圆结局,又总是忍不住留下一个危险的尾巴。当麦克斯从野兽之国归来,发现妈妈已经为他准备好晚餐,而且还是热的。就最后一个词应该是“热”(Hot),还是“暖”(Warm),桑达克与一向关系极好的编辑之间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最后他赢了。
  “‘热’可能让你烫到舌头,或者陷入麻烦。于是故事又有了开放的空间。童年不会在一个故事里结束,而是不断发生。焦虑和愤怒还会继续。”他说。
  经常有人问他,麦克斯后来怎么样了?他总是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回答:“他一把年纪了还没结婚,还跟妈妈住在一起,一辈子都离不开心理医生。”
  布鲁克林街上的孩子们
  桑达克没有孩子。他是一个同性恋者。他对于儿童狂躁本质的洞察力,完全来自自己的童年。
  回到20世纪30年代的纽约布鲁克林,莫里斯•桑达克就是一个孤独的、不快乐的男孩。作为犹太移民的后代,他从小在一种哀悼的气氛中长大。父母和周围的大人灌输给他一种“负罪感”——日常生活的一切愉悦都是罪恶,因为他可怜的亲戚们正在集中营中悲惨地死去。在街上玩球是罪过,连笑都是一种罪过,因为集中营里的小孩不能笑,不能玩球,你怎么敢快乐?
  再加上自幼多病,他很早就体验过死亡的威胁。祖母给他缝过一套全白的衣服,这样死亡天使会误以为他已经死了,而不至于带走他。事实上,他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个意外。因为经济困难,他的父母好几次试图打掉胎儿,但都没有成功。后来他们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给他听。
  不上学的时候,或者没有电影可看的时候,童年的桑达克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窗边看街上的孩子,画他们的故事。他第一本自己作图作画的绘本《肯尼的窗户》出版于1956年,就是一个男孩坐在窗边,回答一些像梦游一样的问题,比如:你总是想得到你以为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吗?
  他记得童年那条街上所有的孩子:罗西喜欢在后院排练戏剧;隔壁的小女孩海伦经常被父亲打,打完后她会下楼来在街上玩;一个叫珍珠(Pearl)的小女孩生病死了。他第一次知道,原来孩子也是会死的。有一天,他和好朋友洛伊德在街上玩球,洛伊德为了追他扔出去的一个球被车撞死了。他看着他的身体整个飞出去,他后来的很多作品里都出现孩子在飞的画面。
  对于死亡,他一直有一种尖锐的敏感。一种时日无多的无助感笼罩着他的整个童年,并蔓延到他之后的一生。而他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将生命看成是借来的时光——灾难是常态,好事当奇迹。
  在一次采访中,他用德国诗人克莱斯特的一篇小说《智利地震》来说明他对人生的看法。那篇小说是讲一对恋人,因为门第悬殊,未婚生子,男人即将被绞死,女人被判烧死。突然地震发生,整个城市被摧毁。他们各自在混乱中逃离,在废墟中再次相遇,得以一家团圆。当他们最后到达教堂做弥撒时,却被人认出,全教堂的人把巨大的浩劫归罪于他们。这对生死恋人躲过了大地震,却在教堂里被疯狂的群众围攻而死。
  这就是桑达克所认为的生活——扭曲中的扭曲。但当极度的悲观变得难以忍受时,他还有莫扎特的音乐。克莱斯特和莫扎特代表他生命的两极。克莱斯特代表死亡与毁灭,莫扎特则是一切完美的平衡。他更希望倾向莫扎特,但克莱斯特的一面不停地告诫他,任何一分钟,你都可能分崩离析,你所创造的一切东西不过是幻象,随时会破灭。在莫扎特的《木星交响曲》与克莱斯特的《智利地震》之间,不过弹指一瞬。
  多年以后,桑达克曾经给罗西打电话,说,我是以前总坐在窗边的那个家伙。罗西说,我还记得你,你在做什么?他说,我在画画,编关于你们的故事。
  “我并没有比别人画得更好,或者写作更优美,如果我曾经做过什么,那就是让孩子表达他们真实的自己。他们无礼、暴力,但也可爱。即使在最可怕的命运之前,也有欢笑的能力。他们同样懂得死亡、悲伤。他们无意伤害谁,只是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一个成年人到底能多大程度上接近自己的童年?对桑达克来说,这可能从来不是问题。所谓长大成人也是一件“皇帝的新衣”。是谁在童年和成年之间划上一条界线?他今年83岁了,还在处理3岁时要面对的问题。他仍然像孩子一样容易悲伤、愤怒、受挫折。“你以为一个人长大以后就能洞悉一切、通情达理,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时候,儿童可以解读任何事情的内在含义,反倒是成人在阅读最表面的东西。”
  为什么是绘本
  桑达克高中毕业后就开始自谋生路,为一家玩具店兼童书店装饰橱窗,并坚持在夜校进修艺术。一次机缘巧合,他结识了哈泼出版社(Harper & Row)的主编厄苏拉女士(Ursula Nordstrom),后者把他引入童书世界,促成他与多位儿童文学界的名家合作,为他们的作品画插画。
  桑达克创作很勤。从22岁开始,差不多每年出一两本新书,至今为止,已经有100多本绘本/插图。他以水墨钢笔画见长,画风奇特而细腻,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过安徒生插画奖的儿童插图画家,被称为“童画界的毕加索”、“图画书创始以来最伟大的创作者”。
  在绘画方面,他几乎完全是无师自通。也正因为如此,他似乎从来不觉得绘画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艺术。音乐与文学才是。他崇拜莫扎特、舒伯特、赫曼•梅尔维尔、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他曾经为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童年》画插画,但立刻就意识到这是个“灾难”。插画不坏,但原书并不需要它们。他感慨自己在跟一个天才争斗,结局不可能完胜,他不可能画得像托尔斯泰写的那么好。
  曾经有记者问他,像你这样有才华的人,画儿童绘本不觉得委屈吗?
  对于这个问题,他引用了他钟爱的一位女歌唱家克丽斯塔•路德维希(Christa Ludwig)的回答。有人问过她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总是唱舒伯特,他的音乐简单得像维也纳的华尔兹?女歌唱家笑道:“舒伯特如此宏大,如此精巧,他只是挑选了一种看似卑微安静的形式,这样他能爬到那个形式里面,爆炸开来,以极简主义的形式,完美地表达出每一种情感。”桑达克大概也是如此。他在机缘巧合中挑选了一种最简单平凡的形式——在四五十年代,儿童绘本是最没地位的一种艺术形式,甚至没有人邀请他们参加新书派对——却发现这恰恰是与他最契合的一种形式。
  其实,自80年代以后,桑达克已经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戏剧艺术上,为歌剧和芭蕾设计舞台布景和服装,像莫扎特的《魔笛》、普罗科菲耶夫的《三橘爱》。但连他自己也承认,只有回到绘本,回到童年的主题,他才感觉到最自由的创作状态。
  他79岁那年动手画《Bumble Ardy》。其间,相伴50年的同性恋人死于癌症,姐姐去世,而他自己又做了一次心脏搭桥手术。他说,画这本书是他在死亡的惨淡中保持理智的唯一手段。颇有意味的是,这也是他所有故事中最欢快的一个,色彩前所未有的温暖和明亮。
  在这一点上,艺术家与孩子是一样的——你总能创造一个新的世界,那里发生的事情比真实的世界要好。
     
(备注:三十年代著名的林德伯格绑架案。著名美国飞行员林德伯格是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人。1932年3月1日晚,绑匪从他位于新泽西的豪宅中绑走了他20个月大的儿子,并索赎金五万美元。尽管付出了赎金,11天后小查尔斯•林德伯格的尸体还是在离家不远的灌木丛中被发现。保姆贝蒂•格罗与其男友受到调查,但后来被证明是清白的。女佣薇奥莱特•夏普因证词含糊也被怀疑,她选择了自杀而不是说出实情,实情是:她与几个男人有染而且案发当晚在一家底下酒吧鬼混。两年后,警方终于发现了一名犯罪嫌疑人,纽约木匠豪普曼。豪普曼是一名非法移民,犯有前科,并且还有若乾不利证据指向他,尤其是在他家车库发现了部分被记下号码的赎金。在法庭上,证据被一一出示,七个笔迹专家认为豪普曼的笔迹与勒索赎金纸条上的笔迹相符;绑匪用来爬上婴儿室窗口的梯子上的木料有的来自豪普曼家附近一棵松树,有的来自他家的地板;另外还有人看到他在绑架案发生的当天出现在林德伯格家附近;据交付赎金的中间人指认,豪普曼就是收赎金的那个有德国口音的人;当然,最有力的证据是那些赎金本身,事实上,豪普曼就是因为使用这些钱才被发现的,而且尽管他没有固定的工作,在大萧条时期却过着与其收入不符的优越生活。豪普曼否认对他的指控,辩称这些钱是一个皮货商留在他家的,那人已经死在德国;他的妻子证明案发当晚他在家里没有外出;他的辩护律师则指责警方伪造证据。有些人认为孩子是在从窗口掉下来意外身亡的,但法官告诉陪审团,即使如此也不能改变恶性谋杀的性质。经过11小时的讨论,陪审团得出了一致的结论:罪名成立。豪普曼始终拒绝认罪,上诉被驳回后,1936年4月他被送上了电椅。豪普曼被处死后,有关此事的议论依然未平息。有些人认为他是无辜的,因为他拒绝了坦白以换取终身监禁的提议;有些人认为那个皮货商才是真凶;还有人甚至认为是林德伯格自己或者他妻子的姐姐杀死了孩子;而豪普曼的妻子安娜则至死都在呼吁还她丈夫清白。)
米菲 发表于 2012-6-27 14:04:10
作 者

1、莫里斯•桑达克 简介
莫里斯•桑达克(Maurice Sendak,1928年6月10日~2012年5月8日),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美国著名作家以及儿童插图画家。他作品里稀奇的故事和富有想象力的插图很容易使孩子感到恐惧或产生欢乐。桑达克最初是靠为别的作家作品创作插图出名的,例如他为路德•克劳斯的《一个要挖的洞》(1952年)创作的插图。《肯尼的窗户》(1956年)是桑达克第一部既自己写作又自己设计插图的小说。《野兽国》(1963年)讲了一个名叫马克斯的男孩统治奇幻的野兽王国的故事,它帮助桑达克赢得了1964年的凯迪克奖章。这部作品与后面的《夜晚的厨房》(1970年)和《在那遥远的地方》(1981年)构成了三部曲。它们的题材都是关于儿童的探险故事。情节都是主人公到一些危险而虚构的地方探险,并逐渐学习并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桑达克平时喜欢仔细观察嬉戏的儿童,并将这些观察写到自己的很多书里。作品《罗茜门上的标志》(1960年)就是这样写成的。桑达克于1928年6月10日出生于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区。1949-51年他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学习。他有几本故事书描绘了自己的童年记忆,背景就是自己的出生地。桑达克设计制作插图的儿童书籍大约有80本,其中大约20本是自己写的作品。
2012年5月8日早晨,因脑中风并发症逝世于美国康涅狄格州丹伯里,终年83岁。他自己写作并配插图的作品还有:《坚果图书馆》(Nutshell Library)(1962年)、《乱七八糟,砰!》 (1967年)、《七个小妖怪》(1977年)以及讲述发生在一名婴儿和两名流浪人之间的故事的《我们与杰克和盖伊都沮丧》(We Are All in the Dumps with Jack and Guy)(1993年);由他设计插图的的作品还有:《七个故事》(Seven Tales)(1959年)、《刺松树及其他故事》(The Juniper Tree and Other Tales)(1973年)和《亲爱的小莉》(1988年);《凯迪克奖与公司:书籍图片注》(Caldecott & Co.: Notes on Books and Pictures)(1988年)是桑达克的儿童文学随笔集;桑达克还为《魔笛》等歌剧和其他舞台表演设计场景和服装;他还与美国剧作家托尼•库什纳合作创作了剧本《大黄蜂》(2003年),这本图画书描写了二战期间德国集中营内的一群孩子表演的一场戏剧。
米菲 发表于 2012-6-27 14:03:53
后记

    从荷池归来,久久不能平静,端午剩下的两天假期里,有点儿时间就想查资料,抓个人就想接着聊桑达克,相信和我一样处于亢奋状态的童鞋不在少数吧。
    要不要再写一段大家解读《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概况式的文字,考虑再三,决定还是不写了。
    即使参加了沙龙的童鞋,留在记忆里的信息仍是有差异的,每个人眼中的桑达克仍是不同的,理解的《Outside  Over  There》仍是各具个人色彩的。
    诚如嫩鬼童鞋感叹:读绘本有三宝----读图画、读原版、大家一起读。不敢说经过这次沙龙就读懂了这篇经典作品,但我可以说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领略了之前不曾触及的美,我们在互相启发中,抽丝剥茧地探寻图画书之精髓。
    希望通过以上整理的文字、配图及相关背景资料,能给喜爱桑达克的童鞋们一点启迪,呈现出更多精彩的解读。
    衷心感谢马新阶老师给我们讲解西方美术史,带领我们读图画,在阅读图画书的路上给我们开启了另外一扇门,还提供了那么优雅闹中取静的荷池画室让大家静下来心来专心读书;感谢芝麻团长敏锐地抓住西方美术史这一有趣的切入点,组织了这次令人回味无穷的沙龙;感谢三三爸三三妈提供摄像服务及零食美酒,让我们在饱餐精神食粮之余也没亏了口腹之欲;感谢各位童鞋的激烈讨论,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自己的理解,营造了热烈的讨论氛围,现场思想火花四溅、激情碰撞;感谢三三、丁丁、Suri等小朋友们默不作声地吃零食、画画、翻图画书、看蚂蚁搬家,自己照顾自己;感谢大家给我记录的职责,令我专心听讲、认真记笔记,突然发现自己和马新阶老师很有缘分,这是第二次为马新阶老师主讲的沙龙做记录了。
    最后,想以Suri爸爸和我的对话作为结尾。原本是来赏荷的爸爸一不小心也参与了大半场沙龙,回去的路上,他感叹:你们这研究劲头,不像是业余玩票,是准备多专业哇!
    我想了想,回答:我们爱孩子爱读书,钻研图画书其乐无穷;我有一桶水,才能给孩子一滴水,否则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5 00:32 , Processed in 0.089647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