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975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第四期第八轮第14周作业(20190819~2019082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8-18 21:3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周主题:读书心得
1.选择一本你最近读得最吃力的一本书,聊聊你的感受;
2.选择一本最近想安利给孩子,却始终安利不出去的一本书,聊聊你安利的过程和反思。
以上主题二选一,字数400以上。
2#
发表于 2019-8-25 20:19: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08sunny 从一个点开始 老大升初一了,学校布置的英语作业有一项是新概念英语,和孩子周末来了一篇,想起学习英语也是从一个点开始的事。学习还真没多少捷径可走,只有你踏踏实实地走过每一步都算。刚开始学习英语时,接触一篇短文,不认识的单词还挺多,这时候从这一个不认识的单词入手,查字典,了解意思,明白用法和应用语境,从本文这个点了解在句子中的释义,掌握透彻这就形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点,很多点的汇集融会贯通成一个面,慢慢延伸或许可以达到不能想象的边界。很多事我们需要的仅仅是坚持不懈,从点到面至∞
3#
发表于 2019-8-25 23:05: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0华丽  点,写点什么好呢。是绘本《点点点》的那个点吗?还是家里的那个小不点呢。就说家里这个吧。这个小不点好不容易在我肚子里安了家,我就认为这是上天送给我们的礼物,我一定要好好待他。所以从小的时候,我带他的方式就跟身边人不一样。给他穿少一点的衣服,少吃一点饭。虽然这些事情现在大家都知道,但我那时身边还是好多人不懂。孩子生了病,我没有立马去医院,而是打开电脑百度了推拿手法。从小到现在,身体都很棒。甚至很多事情我都会让他自己去尝试。甚至有一次在小区里,他要玩从台阶上往下跳,我也让他自己去,结果摔着了,小区里的妈妈奶奶都说我是个傻妈妈,不会保护孩子,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从台阶上摔过。一直以来我都以我的教育方式引以为傲。但是到了小学,老师经常找我,兴趣班也被老师拒课,整整一年级,我慌了。每个老师都说孩子是个野孩子,没有规矩,不懂规则。但是我知道,孩子是非常有爱心的,也会去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他不是坏孩子,只不过不是乖孩子。一年级里,我没有关注他的学习,而是重点让他知道规则的重要性。现在已经快开始二年级了,虽然还是会有坐不住的情况,但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了,每天留的作业都能做好,衣服也能自己洗,甚至有时候还在姥姥懒的时候做午饭给姥姥吃。这个暑假我觉得孩子真的成长了好多。但是真正是不是适合学校里的生活,还得开学后再看。希望一个周后,见证我们的努力。
4#
发表于 2019-8-25 23:12:12 | 只看该作者
01溜溜 20190825
两点人生

人的一生,始终两点。
无论高低贵贱,都有起点和终点。
无论是亮点,焦点,还是闪光点,抑或污点,斑点,终究都是一个终点。

起点无法选择,我希望可以选择终点。
所以,在这两点之间,不是点到为止,而是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画龙点睛的技艺,
有几个点头会意,而非点头哈腰,点头之交的朋友。
拥有学富五车,而非胸无点墨。
(未完待续)



5#
发表于 2019-8-25 23:23:03 | 只看该作者
10泽妈作业
最近读书《猫武士》《经济学》不算很难啃不过我有很奇怪的感受~
先说说《经济学》这本书是因为奇葩说5里头,讲到用经济学来分析婚姻,后来就买书了,很喜欢这里头的一些观点,书还没看完,看得比较慢,最让我吃惊或者还有些恍然大悟的2个观点:第一个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资源是短缺的,人的一个欲望达成了就会冒出一个新的欲望出来;第二个是公有和私有,私有就是你用了会影响别人使用,比如公路,你占据了公路别人就用不了,比如用电,你用了点就影响别人用电,电这个资源是有限的;以上是我比较体会深刻的小部分。
再说说《猫武士》家里买了西顿动物小说,其实我对动物小说很无感,当我拿起《猫武士》第一本书的时候,我是很反感很排斥读它的,但,还是让自己克服克服再克服,就开始读下去了,看了推荐,说养猫的人士必读,我不养猫,我小时候喜欢逗猫,给我了读下去的理由,我同时也不断告诉自己,我应该读一读孩子这个阶段读的书籍,自从泽娃3年级后,不再需要我给他读书后,发现他读的很多书,我都没读过,我们共同的语言没有以前那么多了,我就读一读《猫武士》吧,开始了第一本就会读下一本,可是最大的问题:我居然读到第三本还搞不清楚不是主角的武士是哪个猫族的,仍然不能对照图片将每个猫仔细认识一下,我对比可能仍然排斥吧~不勉强自己,希望自己尽快读完这套书,内容还是可读性蛮高的~
但愿,我读完这套再去读西顿动物小说。
6#
发表于 2019-8-26 00:06:48 | 只看该作者
9号 川轩妈
                                                                                         从一个“点”开始
      我就是一个点,妈妈身体里的一个圆点,因为刚好遇到爸爸身体里的另一个点,于是我又成为另一个点,接着变成四个点,八个点,十六个点……无数个点,这些点重新排列,变成头、躯干、四肢,五脏六腑,五官齐全,并具备维持生命的系统:比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淋巴系统、神经系统,这些系统各自运行又相互联系,我变成一个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我还是一个点,靠着一根脐带和一个胎盘依赖妈妈才得以生存,此时与其他的一切几乎没有联系,我还是妈妈的一个点。
瓜熟蒂落,我出生了,与医生见面,与爸爸见面,与奶奶见面,与兄弟姐妹见面,与亲朋好友见面,我从一个点成为爸爸妈妈的女儿,成为奶奶的孙女,成为哥哥姐姐们的妹妹,成为弟弟妹妹们的姐姐,成为亲朋好友的一份子,我从只能躺着的小婴儿,从方位来说,我还是一个点,发展到可以到处爬到处走的幼儿,我开始与世界连成线,这线越来越长,这线越来越绕,这线织成了一副又一副画卷,成长画卷、求学画卷、求职画卷、谋职画卷、谈婚论嫁画卷。
      成家后,我又是一个点,新家庭的一员,除了与丈夫的关系,我又与丈夫的家人、亲戚朋友又建立了新的关系。最亲密最重要的关系是我孕育了孩子,对于年幼的孩子们来说,我又是一个点,因为我是他们的中心,我是他们的妈妈,他们依赖我,并且渐渐离开我,我想不管他们走到哪,我还是那个点,每个孩子也是一个点,点与点之间都连着一条线,这条线松紧适宜。
7#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00:51:13 | 只看该作者
从“儿童”这个点出发——说说最近读的几本书
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这两个字,是从李迪老师在三叶草中级班——《中国视野下的教育观》的讲座开始的。在2019年初级班开班时,因为报名了班级协理,所以又重新学习了这个课,更加加深了自己的认知。于是,我在面向幼儿教师的培训中加入了关于正确理解儿童,建立正向儿童观的部分。
机缘巧合,宝安图书馆志愿者(专业岗)培训,听了方卫平教授讲《儿童文学的世界,如何阔远浩大》,其中推荐了书目——《童年的消逝》,我便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来看。这一看,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童年的消逝》这本书最早出版于1982年,我借到的版本是1994年出版的珍藏本,包书的封皮已经没有了踪迹,留下光秃秃的白色硬纸壳封面,书页也都发黄发脆,出现了圈圈点点的斑痕。16开薄薄的一本小书,我拿在手里掂量着,心里想着一个下午或晚上把它一口气读完。
然而,实际情况却让我自己汗颜。这本书借了1个月,又续借了1个月,依然觉得还有可读的空间。这本书中讲到的内容,极大补充完善了我在听李迪老师梳理正确儿童观的背景知识。比如,老师从中世纪讲到了古代的儿童观将儿童看做成“缩小的成人”,这本书利用了整整一章——“没有童年的时代”来系统的梳理了古希腊时期、古罗马时期、以及中世纪愚昧时期看待儿童的不同观点和态度。而在16世纪之后,针对儿童开始出现洛克、卢梭等各大教育家的著作层出,这本书中也从印刷术兴起,文字从“工匠识字文化”转向“社会识字文化”,教育逐渐被重视的角度,给出了儿童出现、重视童年的合理解释。我果断网购了这本书最新的版本,也开始关注尼尔.波兹曼的另外两部经典——《娱乐至死》和《技术垄断》,网购书还未收到,这是后话,暂且不提。还是先回过头来聊聊这本《童年的消逝》。
儿童,是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概念,而非生物学范畴。因此,它的诞生和消亡都和我们社会的发展需要紧密相关,这是一个颠覆性的观点,也是一个细思极恐的话题。我从来没有想过,原来儿童这个概念存在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短得多;更难以想象,如果伴随着社会发展,或许有一天不再有“儿童”。作者得到这样的观点并非没有依据——作者认为,童年的起源是16世纪印刷术带来的知识革命,非自然符号的整理和记录,导致不识字,不能阅读的儿童从成人中被区分出来,人们开始关注到需要“被教育”的儿童这个群体,对儿童这一群体特点的挖掘也由此打开了篇章。然而,从塞缪尔.莫尔斯电码时代开始,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电脑等电子信息产物被创造出来,儿童和成人的区别又逐渐因为电视的“百无禁忌”被逐渐模糊。作者预言,正是由于越来越没有“羞耻感”的电视节目,会让“儿童”这个看似理所当然存在的社会群体逐渐消失,自此向我们敲响必须重视童年教育的警钟。然而,作者也并没有那么悲观,在书的结尾提出的6个问题中,他总结道:“儿童自身是保存童年的一股力量。”的确,将童年交付到儿童自己手上,这或许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从儿童出发,我朗读的第二本书是加拿大《说说图画——儿童图画书的叙事艺术》。阅读这本书是因为三叶草宝安站的成人读书会,要求假期阅读这本书。一开始是完全读不进去的,《说说图画》是一本学术性比较强的书,加上书中列举的许多书的例子,我们并没有相关书籍的阅读基础,所以读起来理解上会觉得特别吃力。可是之后有两个原因促使我慢慢进入书中。第一个原因是朋友小艺问我的一个问题:读完了第一章,你知道什么是“隐含观者”吗?好问题的作用打开了我的求知欲,我开始默默从书中找线索;第二个原因,是由于听了黄丽老师《儿童——图画书创作的起点》的讲座,更加加深了对图画中版式、明暗、构图等细节的认识,因此,读这一部分的内容便觉得如沐春风,不再觉得吃力了。现在,这本书整放在我的床头,书页翻到“第四章——符号、象征、姿势,视觉对象的语境意义”,等着我再慢慢的把它读完。
先说回“隐含观者”的问题,作者所谓的隐含观者,是指针对“所有的视觉图像,都隐含着一个观察者”,这个观察者不能仅仅依赖于“天真之眼”,也就是“像孩子一样,去感知平面色块,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会去想它们表达了别的什么意思”的眼睛;而应该具备一些后天习得的阅读知识、技能,对文化背景知识有相关的体认,对视觉符号和信息有充分的、独到的见解的人。我所理解,这样的“隐含观者”,很有可能不是儿童;或者说应该是具备了相当的理解力、认知能力、也具备所处社会的基本常识的儿童。正如作者所描述的,幼儿拿到书之后,必须要首先明白书的功能:它不能嚼或者撕,它的理解有顺序性,要阅读它有不言自明约定俗成的阅读习惯和方式。作者佩里.诺德曼似乎是有意想要反驳《消逝的童年》中对图像理解的误解,也似乎是想要打破对图像传达性的传统的认知观念。
同时间阅读几本关于同一话题的书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就同一个领域的观点,看到多角度的呈现,或者相互补充,或者相互辩驳。
沙井成人读书会最近共读的书——《朗读手册》也是这样的例子。读这本书并不是头一次,可由于最近阅读主题关注“儿童”,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也会发现,有时书中的观点似乎是在互为佐证。那天随意翻看的时候无意中注意到书中提出的“浸入式的学习”,不禁想到《说说图画》带着我们去理解和感受的正是这样的“浸润式的”、“渗透式的”内容,书中大量的实例,为我们创造了自主分析图画书的场景,在这样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学会了观察一本好书中的各个要素。
接下去,从“儿童”这个点出发,还想要读的书还有马修斯的“童年哲学”三部曲、以及方卫平推荐的另一本书——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教师挑战》。期待能在读完这些书之后,能够对儿童这个群体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到时再来和大家分享阅读之后的见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2-27 08:53 , Processed in 0.098622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