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李思涵
“戏精”养成记 戏剧元素在绘本中的运用——中级班第五次课程总结和心得
一年一度的三叶草重头戏——绘本剧大赏定于11月23日在深圳文化馆举行,为了我们中级班学员能更好地将绘本的戏剧表现运用到实践中,学院贴心地将小六老师和小珠妈的戏剧课提前到11月初。于是11月7号的深大校园,我们便有了这次全程用肢体演绎的“累并快乐着”的戏剧课。
“戏精”初养成
这节别开生面的戏剧课上午的部分由小六老师倾囊相授,大家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圈,课程从特殊的自我介绍开始。小六老师把身体做成一个“6”字,示范如何用一个动作进行自我介绍。接下来开始每个人进行自己的肢体语言的自我介绍,如何用一个动作来诠释自己名字的释义或者表现自我的喜好和特点,给大家留下独特的印象,是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一圈圈的示范和模仿下来,让原本还不太熟络的中级班同学增强了了解和彼此的认识,气氛变得更加融洽和轻松起来,我想也许这就是“肢体语言解密”的开始吧!随着老师用铃鼓拍打的响声,逐渐加入了节奏的环节,培养我们的身体律动性和节奏感,每一个人需要“fellow”前面那个人的肢体动作和节奏来进行。
思考——适用于绘本故事会的开场热身,或是各种活动开始的“破冰” 环节。特殊的自我介绍既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又能迅速融洽气氛。如果加入节奏要注意进入节奏的点需要卡的特别准,有人做的不好时要注意及时停下来纠正节奏以防后面的节奏错乱。
养成计划1——动作传真机
首先介绍游戏规则:所有人站成一个大大的圆圈,需要跟随左手边人来做动作,依次传递下去。无论其他人动作如何变化,只需要关注你左手边的人的动作进行“fellow”就足够了。
实践演绎,将“动作传真机”游戏融入绘本《我爸爸》中——“我爸爸连坏蛋大灰狼都不怕”、“像大猩猩一样强壮”、“我爸爸像河马一样快乐”……绘本中熟悉的句子通过每一个学员的肢体语言重新创编和演绎传播着。成长模式聚焦自我成长,来发掘自己爸爸的特点及特长,伴随着各种脑洞大开的创编,瞬间课堂变成了一个传播肢体语言和快乐的海洋。
思考——非常适用于文字短小、韵律感强和适于用肢体来表现动作的绘本,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可以发散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自我成长模式作为戏剧的72模式之一,可以无限发挥将绘本玩儿到极致。
养成计划2——打招呼
方式1“篝火晚会式” 同样是围成一圈,用5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来打招呼,欢快的音乐有非常强烈的苏格兰风笛曲风,学员们随着节奏手拉手逆时针转动,并举起手向中点聚集欢呼。这种形式让我想起我国蒙古人或是摩梭人篝火晚会的欢庆仪式,那种喜悦与愉快可以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与心间,快乐也会传染和无限放大。
方式2 进入空间的角色扮演式
学员分成两组,第一组用身体问好,可以用自己身体的任意部位触碰对方来尝试自由发挥来打招呼:鼻子、肩膀、膝盖,手腕……感觉任何身体凸出的部位或者可弯曲的关节处都可以大作文章;
第二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扮演这种动物打招呼的方式,并可以给这个动物加入它的情绪与状态,于是现场瞬间出现了求偶状态中的孔雀、年老色衰的树懒、问早安的小蚂蚁、……逐渐进入释放自我状态的学员们真是太好玩儿了。
思考——非常适合室外或是场地宽敞的室内进行,可以作为开场热身、或是中间穿插的小游戏环节,快乐蔓延,想象无边。
养成计划3——化整为零的数字教学法,一对多的运用。
运用1,数字1、2、3
围成一圈,学员依次循环说1、2、3。
运用2,2用动作代替
学员依次循环说1、2、3。2的时候不说话只拍手。
运用3,语言中创造动作
用一个动作来代表一个事物,如:“太阳、星星、月亮”,学员依次循环演示。
运用4,自我创编
两人一组进行自由创编,选三个关联的词语或事物来创作和展示。例如“石头、剪刀、布”、“老虎、棒子、鸡”、“你、我、他” ……仍然是中间的词语用动作来展示,但看似简单的操作现场却让学员们手忙脚乱,笑料频出。
运用5,结合绘本《小黑鱼》,谈数字运用。
一条小鱼快乐地游……三条游、六条游,大鱼出来吃小鱼……煲汤解决方案——将所有的想法汇集起来,找到一个办法,由一个人来发出指令……实施方案,组合成大大鱼,击退大鱼。
同样的手法也适合运用在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不断地吃各种水果,毛毛虫不断地加人变大;《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中。
思考——关于数字在绘本中的运用,成长变化类的绘本都可以尝试运用。同时,逆向的数量由多变少,由大变小的情况也同样可行。
养成计划4——反应训练
训练1,拍手训练
围成一圈,依次拍手。拍1下顺时针传递,拍2下逆时针传递。
训练2,YES or NO
YES or NO同一情绪不同词汇的表达,词语套进去,例如“起床、不起床”、“睡觉、不睡觉” 两人一组同一种情绪下表达相反的意思实操演绎。
延伸到YES 、YES/YES 、YES……BUT的表达。
训练3,慢动作
3级行走,3级情绪的组合表达。例如“2级行走,3级情绪”“1级行走,2级情绪”
2个人的静态组合;
2个人组合的动态变化,非常适合用在挑选舞蹈的造型上,在慢动作的动态变化中不断调整直到找到满意的POSE为止。
训练4,人体搭建
8人一组运用肢体语言搭建成一个世界著名的城市建筑(B组搭建金字塔),第一步是每组组织人员自由创意和搭建并展示,第二步是根据现场观众的猜测和引导描述来进行二次搭建。
思考——慢动作是戏剧在绘本实践运用中最好玩儿,最可以深耕的部分,可以随时拿来和孩子们即兴演绎,在家庭和故事会中可以多多实践。慢动作表演中要注意表情、神情、语言和动作都要配合到位,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最后,小六老师用一句精彩的总结为上午的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戏剧课是一种释放,打开自我,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下午的戏剧工作坊,小珠妈现场给大家示范了绘本与戏剧多角度和方位的融合。
一、角色扮演《好饿的毛毛虫》
小珠妈带领着大家,演绎了一条小毛毛虫,每吃一种食物就长大一点儿,以人型接龙的形式表示毛毛虫的成长过程,变成了一条长长的大毛毛虫,最后破茧成蝶翩翩起舞。这种角色扮演和群体共同演绎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绘本戏剧的大门,充分地将戏剧元素运用于绘本实操,增加孩子们的参与度,在互动中营造无穷的乐趣。
二、肢体演绎《风喜欢和我玩》
小珠妈首先将绘本的电子版发给大家,在领读中共同熟悉了一下绘本的内容。接下来就是肢体演绎的部分,让学员们自由想象和组合表演,自由的羽毛在不同风力作用下的漂浮状态,分组演绎绘本中风和气球、雨伞、风筝玩耍的场景,脑洞大开的学员们精彩纷呈地演绎出各种好玩儿和有创意的场景,现场笑声不断,也引发了无限思考实现的可能。
接下来,小珠妈给每个小组发了六种颜色的纸片,请每组分别用颜色、比喻、词语、感觉、动作以及想到的事情来描述风,头脑风暴后收集6个卡片上的内容小组集体创作一首关于风的诗,然后各组选代表上台朗诵表演。我们B组集体创作了《我喜欢你》记录如下:
B组^_^《我喜欢你》
我喜欢蓝色的你,
像一只有力的大手,
扶摇直上,
带给我勇气和力量;
我喜欢绿色的你,
像一把魔力剪刀,
春风拂面,
剪出了新生和希望;
我喜欢粉色的你,
像妈妈轻柔的吻,
徐徐清风,
给我温暖和满满爱意;
我喜欢黑色的你,
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
狂风大作,
把世界都变了模样;
我喜欢黄色的你,
像一块金色的地毯,
秋风送爽,
让我们收获累累硕果……
我喜欢你。
三、声音在绘本表演中的运用,绘本《漏》
发挥无穷想像力,结合剧本剧情和人物,我们所有人围坐在一起用声音演绎了一出发生在夜晚森林里的故事。夜晚可能出现的风声、蛙声、猫叫、婴儿哭声、拍手声、呼噜声、下雨声、打雷声等各种声音糅杂在一起,加上老爷爷、老奶奶、老虎和小偷的对话及角色扮演,让我们看到只运用声音也能让绘本展现得如此立体生动。
接下来老师让每个人说一个描述声音的象声词,并让大家围坐成两圈,内圈闭上眼睛听、外圈儿依次进行象声词的演绎,现场模拟音效传递的轨迹,感受声音传递带来的神奇效果。
四、充满遐想的“神力”助威《奶奶的护身符》
每个人都在纸片上画出了自己独特的“护身符”并释义,还为自己取名为五百罗汉之一的“XX罗汉”,面对老奶奶保佑孙子小宝的祈祷,各显神通。
接着,小珠妈设定具体的交通情景,让各组情景演绎罗汉是如何依靠神力保护小宝平安的。
一天的课程接近尾声,小六老师再次带领大家随着音乐的节奏转圈起舞,并随着队形的逐渐变化,类似集体交谊舞的两两一组用双手举起搭建成人形通道,其他学员鱼贯穿越。队形再次变为螺旋,两位老师依次从螺旋形的通道中穿过,每位学员都送上最温暖的话语和最深情的拥抱,感谢两位老师一天的付出。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剧似乎天生就与人们有着一种紧密的天然的联系。戏剧课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原本尘封已久的隐藏在我们身体中的“魔法盒”,点燃了我们和孩子用戏剧多元化表现绘本的热情与想象,发现和认知到一个全新的充满更多可能的自己,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身体是疲惫的,心灵却在雀跃”,我想这句话最能概括一天课程结束后最真实和直观的心灵感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