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11041227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9中级班第五讲(《戏剧》)课后心得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9-12-10 17:56: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赖丽君 于 2019-12-10 23:17 编辑

C02赖丽君
                                       在戏剧中遇见另一个自己
       如果不是三叶草课程安排,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上一节戏剧课。
       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因为戏剧对于性格内敛的我来说,就像一个高冷的明星,可望不可即。
       我们这一代在小城镇长大的,从小没有看过话剧,没有受到多少艺术的熏陶。所以,戏剧似乎离我们很远很远,总认为那是明星的舞台,而我,永远只是黑暗中的一个观众。
      记得几年前去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见一个女人在台上,自己对话自己忧伤自己疯狂,我着迷了。那时开始,我经常关注大麦网上的话剧表演动态,我不懂艺术,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去观赏它,去热爱它。我也开始常常带女儿去看儿童剧表演,只是希望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缺失的与艺术在童年时的相遇,在女儿这一代不要再错过了。
      而小六老师的课堂,我也第一次成为了一个表演者。原来,戏剧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高冷。它有着有趣的灵魂,但是,它是可以属于大众的,它可以属于想讲故事给孩子听的每一个大人。
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对于戏剧有一个简单得令人惊讶的定义:一个人在别人的注视下走过一个空间,就构成了一幕戏剧。所以,戏剧的本质,其实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整节课,我们没有任何道具,甚至没有舞台没有布景,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我们在这间舞蹈室敞开心,去演绎,去发现另一个灵动的渴望有故事的自己。
      在满满一上午的课程中,小六老师授予了九大招数,让我感受到用肢体说话的乐趣。用一个动作进行自我介绍,动作传真机,围成一圈用不同国家的语言甚至一起创编一个国家的语言进行打招呼,数字游戏······一个接一个的肢体游戏,让我原本紧绷的心开始慢慢放松下来,让肢体也学会表达。
在小六老师那里,我学会了《我爸爸》原来可以围成一圈用肢体语言加上想象不停地创编下去,我学会了《小黑鱼》原来可以一起表演“煲汤”一起解决问题。讲绘本,不是仅仅只有讲这种方式,演绎也是一种十分令人入迷的方式呀。
       下午小珠妈一上课就用双手演绎了《好饿的毛毛虫》,我有一次大开眼界,怎么自己讲了无数遍毛毛虫给女儿听,却从未想过用肢体语言这种方式?然后我们分组表演了《风喜欢和我玩》,我们组想到的风筝最后被树枝勾住的另类演绎让我彻底放开了,故事可以这么好玩。最后我们一起变成罗汉救小宝,结局把大家演的泪眼模糊。
       这一天的课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通往森林的又一条小路。也许,我可以尝试着走进去,带着孩子走进去,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演员。我想在绘本的戏剧演绎中,我们会遇见一个新的自己,摆脱了恐惧,摆脱了羞涩,和孩子一起用心,用肢体,探索这个有趣的世界。
42#
发表于 2019-12-10 22:46:28 | 只看该作者
B01李思涵
“戏精”养成记
戏剧元素在绘本中的运用——中级班第五次课程总结和心得

一年一度的三叶草重头戏——绘本剧大赏定于1123日在深圳文化馆举行,为了我们中级班学员能更好地将绘本的戏剧表现运用到实践中,学院贴心地将小六老师和小珠妈的戏剧课提前到11月初。于是117号的深大校园,我们便有了这次全程用肢体演绎的“累并快乐着”的戏剧课。


“戏精”初养成

这节别开生面的戏剧课上午的部分由小六老师倾囊相授,大家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圈,课程从特殊的自我介绍开始。小六老师把身体做成一个“6”字,示范如何用一个动作进行自我介绍。接下来开始每个人进行自己的肢体语言的自我介绍,如何用一个动作来诠释自己名字的释义或者表现自我的喜好和特点,给大家留下独特的印象,是每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一圈圈的示范和模仿下来,让原本还不太熟络的中级班同学增强了了解和彼此的认识,气氛变得更加融洽和轻松起来,我想也许这就是“肢体语言解密”的开始吧!随着老师用铃鼓拍打的响声,逐渐加入了节奏的环节,培养我们的身体律动性和节奏感,每一个人需要“fellow”前面那个人的肢体动作和节奏来进行。

思考——适用于绘本故事会的开场热身,或是各种活动开始的“破冰” 环节。特殊的自我介绍既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又能迅速融洽气氛。如果加入节奏要注意进入节奏的点需要卡的特别准,有人做的不好时要注意及时停下来纠正节奏以防后面的节奏错乱。


养成计划1——动作传真机

首先介绍游戏规则:所有人站成一个大大的圆圈,需要跟随左手边人来做动作,依次传递下去。无论其他人动作如何变化,只需要关注你左手边的人的动作进行“fellow”就足够了。

实践演绎,将“动作传真机”游戏融入绘本《我爸爸》中——“我爸爸连坏蛋大灰狼都不怕”、“像大猩猩一样强壮”、“我爸爸像河马一样快乐”……绘本中熟悉的句子通过每一个学员的肢体语言重新创编和演绎传播着。成长模式聚焦自我成长,来发掘自己爸爸的特点及特长,伴随着各种脑洞大开的创编,瞬间课堂变成了一个传播肢体语言和快乐的海洋。

思考——非常适用于文字短小、韵律感强和适于用肢体来表现动作的绘本,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可以发散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自我成长模式作为戏剧的72模式之一,可以无限发挥将绘本玩儿到极致。


养成计划2——打招呼

方式1“篝火晚会式”
同样是围成一圈,用5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来打招呼,欢快的音乐有非常强烈的苏格兰风笛曲风,学员们随着节奏手拉手逆时针转动,并举起手向中点聚集欢呼。这种形式让我想起我国蒙古人或是摩梭人篝火晚会的欢庆仪式,那种喜悦与愉快可以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与心间,快乐也会传染和无限放大。

方式2 进入空间的角色扮演式

学员分成两组,第一组用身体问好,可以用自己身体的任意部位触碰对方来尝试自由发挥来打招呼:鼻子、肩膀、膝盖,手腕……感觉任何身体凸出的部位或者可弯曲的关节处都可以大作文章;

第二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扮演这种动物打招呼的方式,并可以给这个动物加入它的情绪与状态,于是现场瞬间出现了求偶状态中的孔雀、年老色衰的树懒、问早安的小蚂蚁、……逐渐进入释放自我状态的学员们真是太好玩儿了。

思考——非常适合室外或是场地宽敞的室内进行,可以作为开场热身、或是中间穿插的小游戏环节,快乐蔓延,想象无边。


养成计划3——化整为零的数字教学法,一对多的运用。

运用1,数字123

围成一圈,学员依次循环说123

运用22用动作代替

学员依次循环说1232的时候不说话只拍手。

运用3,语言中创造动作

用一个动作来代表一个事物,如:“太阳、星星、月亮”,学员依次循环演示。

运用4,自我创编

两人一组进行自由创编,选三个关联的词语或事物来创作和展示。例如“石头、剪刀、布”、“老虎、棒子、鸡”、“你、我、他” ……仍然是中间的词语用动作来展示,但看似简单的操作现场却让学员们手忙脚乱,笑料频出。

运用5,结合绘本《小黑鱼》,谈数字运用。

一条小鱼快乐地游……三条游、六条游,大鱼出来吃小鱼……煲汤解决方案——将所有的想法汇集起来,找到一个办法,由一个人来发出指令……实施方案,组合成大大鱼,击退大鱼。

同样的手法也适合运用在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不断地吃各种水果,毛毛虫不断地加人变大;《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中。

思考——关于数字在绘本中的运用,成长变化类的绘本都可以尝试运用。同时,逆向的数量由多变少,由大变小的情况也同样可行。


养成计划4——反应训练

训练1,拍手训练

围成一圈,依次拍手。拍1下顺时针传递,拍2下逆时针传递。

训练2YES  or  NO

YES  or  NO同一情绪不同词汇的表达,词语套进去,例如“起床、不起床”、“睡觉、不睡觉” 两人一组同一种情绪下表达相反的意思实操演绎。

延伸到YES  YES/YES  YES……BUT的表达。

训练3,慢动作

3级行走,3级情绪的组合表达。例如“2级行走,3级情绪”“1级行走,2级情绪”

2个人的静态组合;

2个人组合的动态变化,非常适合用在挑选舞蹈的造型上,在慢动作的动态变化中不断调整直到找到满意的POSE为止。

训练4,人体搭建

8人一组运用肢体语言搭建成一个世界著名的城市建筑(B组搭建金字塔),第一步是每组组织人员自由创意和搭建并展示,第二步是根据现场观众的猜测和引导描述来进行二次搭建。

思考——慢动作是戏剧在绘本实践运用中最好玩儿,最可以深耕的部分,可以随时拿来和孩子们即兴演绎,在家庭和故事会中可以多多实践。慢动作表演中要注意表情、神情、语言和动作都要配合到位,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最后,小六老师用一句精彩的总结为上午的课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戏剧课是一种释放,打开自我,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下午的戏剧工作坊,小珠妈现场给大家示范了绘本与戏剧多角度和方位的融合。

一、角色扮演《好饿的毛毛虫》

小珠妈带领着大家,演绎了一条小毛毛虫,每吃一种食物就长大一点儿,以人型接龙的形式表示毛毛虫的成长过程,变成了一条长长的大毛毛虫,最后破茧成蝶翩翩起舞。这种角色扮演和群体共同演绎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了绘本戏剧的大门,充分地将戏剧元素运用于绘本实操,增加孩子们的参与度,在互动中营造无穷的乐趣。


二、肢体演绎《风喜欢和我玩》

小珠妈首先将绘本的电子版发给大家,在领读中共同熟悉了一下绘本的内容。接下来就是肢体演绎的部分,让学员们自由想象和组合表演,自由的羽毛在不同风力作用下的漂浮状态,分组演绎绘本中风和气球、雨伞、风筝玩耍的场景,脑洞大开的学员们精彩纷呈地演绎出各种好玩儿和有创意的场景,现场笑声不断,也引发了无限思考实现的可能。

接下来,小珠妈给每个小组发了六种颜色的纸片,请每组分别用颜色、比喻、词语、感觉、动作以及想到的事情来描述风,头脑风暴后收集6个卡片上的内容小组集体创作一首关于风的诗,然后各组选代表上台朗诵表演。我们B组集体创作了《我喜欢你》记录如下:

B组^_^《我喜欢你》


我喜欢蓝色的你,

像一只有力的大手,

扶摇直上,

带给我勇气和力量;


我喜欢绿色的你,

像一把魔力剪刀,

春风拂面,

剪出了新生和希望;


我喜欢粉色的你,

像妈妈轻柔的吻,

徐徐清风,

给我温暖和满满爱意;


我喜欢黑色的你,

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

狂风大作,

把世界都变了模样;


我喜欢黄色的你,

像一块金色的地毯,

秋风送爽,

让我们收获累累硕果……


我喜欢你。

三、声音在绘本表演中的运用,绘本《漏》

发挥无穷想像力,结合剧本剧情和人物,我们所有人围坐在一起用声音演绎了一出发生在夜晚森林里的故事。夜晚可能出现的风声、蛙声、猫叫、婴儿哭声、拍手声、呼噜声、下雨声、打雷声等各种声音糅杂在一起,加上老爷爷、老奶奶、老虎和小偷的对话及角色扮演,让我们看到只运用声音也能让绘本展现得如此立体生动。

接下来老师让每个人说一个描述声音的象声词,并让大家围坐成两圈,内圈闭上眼睛听、外圈儿依次进行象声词的演绎,现场模拟音效传递的轨迹,感受声音传递带来的神奇效果。

四、充满遐想的“神力”助威《奶奶的护身符》

每个人都在纸片上画出了自己独特的“护身符”并释义,还为自己取名为五百罗汉之一的“XX罗汉”,面对老奶奶保佑孙子小宝的祈祷,各显神通。

接着,小珠妈设定具体的交通情景,让各组情景演绎罗汉是如何依靠神力保护小宝平安的。


一天的课程接近尾声,小六老师再次带领大家随着音乐的节奏转圈起舞,并随着队形的逐渐变化,类似集体交谊舞的两两一组用双手举起搭建成人形通道,其他学员鱼贯穿越。队形再次变为螺旋,两位老师依次从螺旋形的通道中穿过,每位学员都送上最温暖的话语和最深情的拥抱,感谢两位老师一天的付出。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剧似乎天生就与人们有着一种紧密的天然的联系。戏剧课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原本尘封已久的隐藏在我们身体中的“魔法盒”,点燃了我们和孩子用戏剧多元化表现绘本的热情与想象,发现和认知到一个全新的充满更多可能的自己,这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身体是疲惫的,心灵却在雀跃”,我想这句话最能概括一天课程结束后最真实和直观的心灵感受了。


4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5 18:52: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104122701 于 2019-12-29 19:26 编辑

S01王璞

养娃如戏,全靠演技

这是我第二次接触和戏剧有关的课程。
第一次是3~6岁的亲子戏剧课,在那里我是配角,娃是主角,顺便还复习了心理学的游戏化场景应用。
但这一次,只有我自己。从恨不得多出一个脑子的设计匮乏,到手脚不听脑子指挥的手足无措;从完全懵圈的诧异,到努力学会沉浸;

首先是自我介绍的部分,包含了用动作来介绍自己,以及传真机。基于过往的经验复用,我知道让大家印象深刻的自我介绍,一定是重点突出,且最好能够和大家产生连接的。但是用动作咋达成这个目标?觉得好难啊:首先是设计关——得和其他人不一样。这个考验的是创造力;再来是展示关——你得设计自己这个老胳膊老腿能做出来的动作。这个考验的是身体硬件;基于自己现有资源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做设计,就是脑洞了。我最后选择的是吹羽毛发出的“噗”声。但是动作不够大,细节展示的也很难给大家留下超级深刻的记忆。因此在传递的环节,就会出现信息的损耗。虽然现场练习的是大家的观察力,但是我作为设计者,更应该从交付界面的角度去死磕设计。

然后是打招呼的联系。有用各种语言方言打招呼,也有角色代入戏剧打招呼。还有分组,用不同国家的语言和动作打招呼。以及用交通工具打招呼。这一幕让我想起了巴别通天塔的典故。就算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无法理解对方的话语,但是通过身体语言、表情、动作等等无声的方式,我们依然可以沟通,可以彼此理解和明白。还有小时候英语老师说,和老外交流一定要学好英语吗?不用的。你就是比划比划,别人也是能够弄懂你的意思的。
数字代替、小黑鱼、反应训练……
在一个个的练习中,我忽然有了很新奇的发现。如果向内看,比如我们的各种信号接收器官、手、耳、口、足、头、肩、臀、膝等等,都可以看成参加这堂课的某一个同学。而设计,或者说编导,就相当于大脑。一次次的练习、磨合,相当于神经元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继而再指挥身体的各个部位去表达和诉说。有时候变成了本能,更多的时候,就好像有人能够用脚丫子写字,需要跟多的练习。

为什么会练习?底层的动机是什么?我希望怎么和孩子们一起更加享受绘本阅读带来的乐趣?
这些是愿意花脑筋用心思去琢磨的根源。
当全情投入的时候,一次次的实验会成为经验成为积累,最终成为我自己的风格。


44#
发表于 2022-11-10 15:24:34 | 只看该作者

忘记了自己占了楼,重新发了一个在31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1 18:19 , Processed in 0.134362 second(s), 1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