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出没的地方》(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是奥巴马最喜欢的绘本之一,他还对夫人说过,自己就是故事中的那位麦克斯(Max)。画家桑达克听说过,特意寄了几本自己签名的书送给奥巴马的女儿,一时传为佳话。此录像为2009年复活节白宫前的活动片段,在读书时间两位故事高手奥巴马夫妇先后登场,此为奥巴马说故事的片段。
艾登·钱伯斯说:“因为这本书,图画书成年了。”彼得·亨特(Peter Hunt)在《儿童文学》(Children's Literature,2001)里说,这本书是20世纪最成功的图画书之一。朱迪思·希尔曼(Judith Hillman)在《发现儿童文学》(Discovering Children's Literature,2002)里说,它开拓了现代童年的意义。至于莫里斯·桑达克本人,更是声誉鹊起,塞尔马·莱恩斯(Selma Lanes)在《莫里斯·桑达克的艺术》(The Art of Maurice Sendak,1998)里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再没有比莫里斯·桑达克更有名的童书插图者了。约翰·洛威·汤森在《英语儿童文学史纲》里也说,莫里斯·桑达克是图画书创始一百多年来最伟大的创作者。
《野兽出没的地方》被人们讨论最多的,可能就是它画面大小的变化了。在这本图画书里,画面大小的变化暗示了一个孩子的情绪变化。第1个画面,只有一张明信片大小,四周是一圈宽阔的留白,这暗示麦克斯受到了压抑。为什么说麦克斯受到了压抑呢?你看,左面的一行文字是“The night Max wore his wolf suit and made mischief of one kind(那天晚上麦克斯穿上狼外套在家里撒野)”,也就是说,这个故事是从The night……开始的,加上了The这个定冠词,就不是泛指的“有一天”,而是特指的“那天”——那天的白天,在麦克斯身上一定发生了许多让他愤怒的麻烦事,不然他就不会穿上狼服,往墙上钉钉子了。本来就压抑,再被妈妈一骂,麦克斯的情绪坏到了极点,到了第4个画面,麦克斯开始用幻想发泄自己的愤怒,让卧室里长出了一片森林。这时,画面要比前面大出了许多。后面随着他想象力的膨胀,画面急剧地扩张——第6个画面,就是麦克斯背对着我们的那个画面,画面占据了一整页。第7个画面,麦克斯坐船出海,画面超出了一页。第9个画面,当他抵达了那个群魔乱舞的幻想之国时,画面已经占据了整整两个页面。这还不够,这还不是高潮,真正的高潮是第12、13、14那三个跨页画面,没有文字,幻想彻底地凌驾于现实之上,麦克斯成为了众兽之王。这是三个非常经典的跨页画面,正是透过这三个跨页画面,麦克斯的负面情绪得到了彻底的渲泄与释放。
等到狂野的骚动结束之后,故事又倒了回去,于是画面开始慢慢缩小。
正是这个恶作剧导致了另一部魔幻小说《好心眼巨人》的诞生。
不过,回程要快得多,画面也比来程要减少了好几张。当麦克斯回到自己的卧室时,森林已经消失了,晚饭正摆在桌子上等着他。翻过这一页,是一页没有画面的空白页,上面只写着一行字:“and it was still hot(还热着呢).”这是故事的最后一页,这一页空白页引起了不少讨论,有一种观点认为,它与前面画面四周的留白代表的都是现实世界。
书里的妈妈,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对象。妈妈只是在开头的文字里有一句对白:“his mother called him ‘Wild Thing’(妈妈叫他:“你这个野兽!”)”,但她始终没有露面,作为读者的孩子们只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去感受她的存在。这是为什么呢?一种解释是:莫里斯·桑达克是为了让孩子们从故事里的妈妈看到自己妈妈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