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米扬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批书:和英《永远爱你》

  [复制链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0:01:02 | 只看该作者
三三妈妈,我觉得如果你发《依赖和控制的一枚硬币的两面》更切题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c59260100mup1.html

一边倒不一边倒的无所谓,辩论是让大家更明晰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不是分辨出对错。
132#
发表于 2011-3-12 16:55:52 | 只看该作者
鬼不公平哈,只发编辑的话,没发我的话!
米扬妈 发表于 2011-3-12 09:56


那不还占了一楼准备写总结的嘛
133#
发表于 2011-3-16 23:0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朵米妈 于 2011-3-16 23:09 编辑

刚看见有人指名道姓的指责我,所以不得不回复一下。
我承认,46楼的说法确实和稀泥,但那是对读书这回事的态度,不代表本人对这本书的看法。

说实话,我不喜欢太滥煽情的书。因为有过给一岁多的小朵读《我们仨》招致人嚎啕大哭的惨痛经历,致使我有段时间对所有的抒情作品都抱有极审慎的态度,并且一厢情愿的想,我还是给她多看点搞笑搞怪的或者科普的吧,好让这丫头的神经大条一点。

方老师知道以后对我说,越是敏感的孩子,越是应该读这类书。这句话我品咂了很久,才琢磨出一点道道。其实孩子读书,有时候就是在为自己寻找参照。如果失去了这种参照,遇到问题的孩子无从解析也无法表达,很容易被自己莫名其妙的情绪左右,会更加苦恼,做出让人不可理解的事情来。而一本适时出现的合适的书,会以相同或类似的情态与孩子产生共鸣,并因之慢慢的了解自己,完成自我的构建。

不仅孩子如此,成人亦是如此。三叶草最早做故事沙龙的初衷,就是想要通过一本书,读出不同的人生际遇。因为书与艺术作品一样,一旦完工,就与作者没关系了。它成了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就像一面镜子,让每一个阅读者都能看到自己。清晰或者模糊,都各有各的缘分。

正如这本书,它能引发这么多人的讨论,让作为女儿的我们想到妈妈,让作为妈妈的我们想到孩子,反思或者更加坚定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已经很成功了。至于东风是否压倒西风,这当然是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通过这场论辩,我们每个人都更清晰了自己的方向,就让它们南辕北辙吧。

最后就图书的编辑唠叨两句,两个版本我更倾向美国的画作。充满夸张的谐趣,一位母亲停留在孩子童年的臆想让人一望而知。而故事创作的背景,如果能被收录进导读手册,或者简单几句话做个介绍,将会帮助更多的人理解这浓郁的化不开的情感的源起,产生更多的共鸣。相较之下,日本版画作其实更贴近原作的创作氛围,但对不了解这个悲伤背景的人来说,有些过分甜腻了。
134#
发表于 2011-4-12 22:19:06 | 只看该作者
呼……终于拜读了在群里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名贴,花了一晚上来看完这个贴子及所有回复。
因为没有看过这本书,在群里只有观望的份,今天终于在贴子里看到了果果妈和鬼贴的两种不同版本的书。
说实话,在看之前我还是受了米扬妈的影响,我是带着看是否有恋母情节嫌疑的眼光去看这本书的,所有看前半部分的时候只是感觉,嗯,这童谣如果我天天跟我家宝贝说,她肯定会喜欢的,而且注意到了这位妈妈总是在孩子睡着的时候抱着他哼这首童谣?
但当我读到后面的时候,我既然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什么恋母情节都不记得了,特别是最后封面打着“父母之爱,我们一向只懂得肆意索取 ,也许,只有在怀抱自己的孩子之时,我们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奥秘”,我的眼泪终于流下了。继而,我再读了第二遍,发现每当到了晚上,妈妈给孩子唱童谣的时候,图面是多么的温馨诗意,妈妈生病了不能唱完整首童谣,孩子抱着她的那一幕有多么的温馨又带着些凄凉……
我想我还是喜欢这书的,因为充满了温馨、充满了爱,至于妈妈晚上开车去抱已睡着的孩子,在前面的铺垫下好象没觉得有什么,因为妈妈都是在孩子睡着以后去抱他唱的。
我比较喜欢中文版的,图风很温馨、很诗意,又不缺夸张活泼,在妈妈晚上去看已睡着的成年孩子那段的图画和文字处理上也比较温婉。
至于这本书我还要不要收去给我家宝贝读我还不确定,这点还想请教下各位已收书的同龄妈妈们,我家的这么大了,现在给她读会产生负面的一些情绪、概念或者爱的方式吗?
不过肯定地是,我家的会喜欢我抱着她念这首童谣。
135#
发表于 2013-4-14 23:09:19 | 只看该作者
借这次社区故事会研讨的机会,朝花夕拾,再把这帖顶起来,草籽们来看啊。
136#
发表于 2013-4-16 09:51:55 | 只看该作者
一大早被这本书感动得稀里哗啦...
137#
发表于 2013-4-17 17:54:2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童喜喜的修改,太精彩了。被这本书感动是因为它表达的是一种永恒的母爱。并不是不能跟孩子说我爱你,当孩子成年了随时到他家说我爱你也很好,只是书中的表达方式确实是让人觉得很难接受。所以支持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4 17:48 , Processed in 0.084251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