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michelle.so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中级班第三讲课后心得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8-12-31 00:46:48 | 只看该作者
A10酷鱼Tania Magdalena
悦读悦美的童年 By 米菲老师
课后感-《阅读的动容》

      在不同老师的引导下,总能发现很多不一样的视角,让我对于儿童阅读有更加广阔视野,米菲老师是一位相当可亲的老师,散发着柔美的光。听完这一次课,我更加愿意去深入看每一本到我手上的书,去感受它、去挖掘它。
       只有当讲故事的人感受到了故事的魅力,发自内心的喜欢故事的书,才能将自己的欣喜、乐趣、感动传递给孩子,孩子的敏锐的,才能感受到故事的魅力。从这个角度还可以延伸出一点就是,延happy mum happy kid, happy teacher happy kid.只有内心充满爱和幸福、希望、包容的妈妈和老师,孩子才会被你影响而不是被要求。这一点是深深地契合我心目中作为一名妈妈和幼师的目标,会不断地提醒自己,要经常内关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否能够做到包容自己包容孩子、能否将快乐传递给他们。
       作为成人,我们虽然有权利和威望以及能力为孩子们做选择,但是,对于孩子而言,他/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宽广的、具有丰富性的选择。对于孩子而言,吃的、看的、玩的、用的都不是靠成人去限制或者代选就是代表好的。其实当孩子接触到美的、好的事物越多,成人只要给予足够多的机会和正确的引导和示范,若我们不去禁止,孩子天性是自动就会去选择美好的事物,这都不是靠成人去要求的。所以环境中多样性很重要,其中需要的是作为成人的我们想出有效的策略,那就是:大量投入各种“美好”,美好的音乐、绘画艺术、书籍、空间环境、大自然的环境接触……等,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渐渐地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米菲老师举了许多和自己女儿在成长过程设计过的种种阅读延伸以及公共故事会的趣味例子,让人不禁感叹,这就是有效陪伴和游戏力的有力证明,孩子与妈妈都会显得相当愉悦,亲子关系也是很亲密的。
老师不断强调,阅读是需要技巧,而阅读推广更是需要技巧以及策略,我觉得需要在加上两点,就是自身的阅读量以及知识的累积。在课堂上我就关于这方面的笔记总结了几点:
1.读适当孩子的书(政府教育部的推荐不一定适合孩子的,阅读推广者更要在孩子的心理发展和理解能力和兴趣上去思考和选择);
2.非功利的阅读(成人要思考自己的过错,以及是否用教条的心态去对待儿童阅读);
3.结合生活体验读(阅读就是要在最适合孩子的阶段去读,有点像敏感期);
4.坚持每天读(因为热爱才会坚持,阅读就会成为生活的习惯);
5.有些书适合做家长沙龙、故事会、亲子共读、专门主题,但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在公开场合做,如死亡、性侵、深度科普等,因为我们没法预判眼前的这些孩子的生活背景和精力,若是无心之下触及内心的伤痛,那不是用道歉就能弥补的,也不是自己的能力能帮助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解决问题的,另外过于深度的科普内容也许会让自己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
      米菲老师也提到了关于亲子陪读的一些经验和策略,虽然我还没到这个阶段,但是这些策略确实一个很强大的后盾的信心来源。作为家长需要的是更平和的心态和前瞻性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学习,人生长河,孩子都是好学的,他们仅仅是需要我们提供环境和自主学习的机会,而我们还有一个责任就是在恰当时候,给予他们助力和支持。
      感恩三叶草和米菲老师给我这一堂富有深意的课程,前行路上不畏惧、不孤单。

点评

发表于 2019-6-13 10:37
52#
发表于 2019-1-1 00:58:03 | 只看该作者
         《打开阅读的魔法和》课后心得 C03  江玲
       9号,米菲老师带来的打开悦读魔法盒——共读技巧进阶。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如何读书,如何选一本好书,更有一些关于女人、家庭、生活、育儿的人生感悟。亲子阅读,不仅仅是阅读,是父母逐步从焦虑的世界,回归家庭的过程,是回归爱的本质的途径之一,是一个家庭格局、视野的不断提升。
       记得米菲老师有提到,女性比男性更要求自我进步,女性在有了孩子之后更加速了觉醒和进步。作为一个职业女性转化为不断追求进步的全职妈妈的女人,我对米菲老师的观点十分认同。无论在工作中磨砺,还是后续全职参加深圳义工、参加三叶草故事妈妈成长学院,都是在阅读中学习和成长,这一路,一直有三叶草故事妈妈们一路同行。
       陪伴孩子阅读,也是一段幸福的子互动之旅,从孩子一岁多,到现在成为小学生,在阅读中让孩子爱上阅读,首先父母需要真心体验阅读美,感染孩子。父母要求孩子有幸福感,首先你自己需要有感悟幸福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学习进步,引领孩子看到未来的希望,而不只是眼前的作业,同时,父母可以不断的通过阅读和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拓宽孩子的思路、眼界,培养孩子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多种多样,而不仅仅局限于一桌一椅,互动式、游戏式、表演式、延申式,都可以让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的兴趣。
       在童书阅读的过程中,要多引领孩子更多的读书,读好书。孩子童年里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都能在孩子的心里打下印记,就像《好饿好饿的毛毛虫》里面的毛毛虫一样。只有经过很多尝试,尝试是探索的一部分。
阅读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是审美,在阅读过程中,所接触的图像、文字、思想,会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要给孩子读经典图书,在孩子阅读过程中,要注重多样性,给孩子接触多样的世界,让孩子体验探索的过程。对于《喜洋洋》《熊出没》不要强行禁止,正如一些育儿专家说的,如果你想要他知道什么,你就去禁止,禁止会激发好奇心,他总有办法知道。但一定要给孩子选择更多美好的东西,见多美好的东西,自然会有判断力知道什么是丑。要用更多的好东西提高孩子的审美,让他知道美的东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美的好处在哪里,看多宫崎骏的孩子,可能自然会放弃熊大熊二。目前的语文课本里面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但是也是经过专家审阅的,因此要辨证的去看待,要用行动去帮助孩子选择更多好的书籍,而不是纯粹抱怨和批评指责。
       对于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不能强加逼迫,而是要用好的方法和策略引导,让孩子逐步爱上阅读。如在选材上选材多样性,注重阅读策略多样性(手工、益智游戏、互动式阅读等),在阅读过程中,有充分同理孩子,逐步接受孩子的阅读习惯与兴趣,孩子说不的真相是父母的期待已经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给孩子的预期是莫大的压力,用欣赏的眼光去鼓励和放手,孩子可能走的更远。
       在故事会的开展的讲述中,米菲老师建议要很好的把握主题,有一些不能驾驭的或家庭特色比较浓厚的主题,建议谨慎开展故事会,否则引领讨论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二次伤害,这有一次刷新了我们对故事会的认知,下午通过“捉小熊”游戏设计,更是加深了绘本阅读的延伸拓展的趣味性理解。
       总之,故事会没有一蹴而就的,做一名合格的故事妈妈,需要的不光是实践,也需要自身思路、眼界和格局的不断拓展,通过好的故事讲解,给孩子带来更美的童年时光。

点评

发表于 2019-6-13 10:38
53#
发表于 2019-1-2 05:48: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D08 谭红 第三讲米菲老师“悦读悦美的童年(阅读技巧篇)”课后心得     
    初级班的线上课程时就被米菲老师柔美动听的声音所吸引,这次中级班的线下课程终于可以面对面感受老师的魅力与风采了!一袭雪白的淑女长裙,一头乌黑及腰的长发,仍然是那一腔柔美动听的声音,米菲老师宛若一位白衣仙子温文尔雅地站在了面前的讲台上。

    难忘老师一开场的那句感叹:看来我们女性觉醒的自觉性真的比男性要强啊!这也就代表了我们女性更追求自我完善,我们在成长中保持着持续的学习力,社会适应性更强,更符合时代的需求。老师的一句话可以说又为我们这群故事妈妈的学习和坚持又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在这堂课程中老师大致讲到了以下内容:

     第一、关于阅读技巧

       1、老师说故事主讲人的心态决定故事会的质量。老师用一个绘本故事《从头动脚》,我们做了一个开场游戏,每一个动作请一位学员上台演绎,同学们都很放得开,其中一个模仿猩猩捶胸顿足的动作特别到位,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当然,欢乐地笑声之余大家都记住了老师最后给我们的启发:我们故事会的讲述氛围是由故事讲述人来决定和创造的。只有你自己发自内心的享受这个故事,小朋友们才会感受到这个故事的乐趣。这个传递和接受的过程才能顺利对接。同样,一个自己都感受下到幸福和快乐的妈妈,怎么能让自己的孩子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呢?快乐是无法要求的,它只能感受。孩子不是木偶,不会听到你的指令就会开心,故事妈妈就是传递快乐的使者。我们作为妈妈,在平时的教育中,要让孩子有一份对未来的渴望,而不是死盯着眼前的“作业”和“任务”。作为教育者,我们的眼光应该放远一点,孩子才能获得广阔更高更大的成长。

     2、关于如何为孩子选书?如何提供阅读指导?老师首先抛出了几个问题:为什么要读?读什么?怎么读?

     第一个问题,基于大家都对绘本的影响力以及读书的重要性都有所认识,老师就没有具体阐述了。

      第二个问题,老师以《好饿的毛毛虫》中最后一页毛毛虫化茧成蝶那一幕,它吃进去了什么就在翅膀留下了什么印记为例说明孩子读过的书都会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烙印,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他们并成为他们思想和意识里的一部分。所以,在给孩子选择书籍时,要注意多样性,不尝试就永远不知道孩子的最爱是什么,阅读就是一个尝试和品尝的过程。很多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就喜欢看《熊大熊二》、《喜洋洋美羊羊》,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看过《宫崎骏》。对于一些非经典的,甚至别人觉得不好的绘本,我也没有必要去禁止,因为只有你给了足够美好的故事给孩子,孩子自然会自己判断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阅读的影响力是深远的,它从语言、意识、形式上影响孩子对文字、思想、画面的审美。

     第三个问题,是老师今天讲述的重点。怎样读?也就是关于阅读指导的技巧:

     1.基础篇 首先要有三个心:热爱阅读的心、同理孩子的心、静待花开的心。读书,要以儿童为本位,不要给阅读附加太多的功利目的,是我们亲子阅读和阅读推广指导的基础。活动的目标设置是很重要的,是首要的。活动前,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的,你想要孩子怎么样,获得什么,你想要传递什么。举例说明:宫西达也的《走啊走》。用无字书,引发孩子思考和想象。

     2.提高篇,老师讲到了几种阅读的方式 :

(1)互动式阅读 A.手工,举例无字书《七号梦工厂》,6-7岁可以进行文字创写。谨记不要为了做手工而做手工。延伸活动是为了让孩子把听故事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想法做一个整合,这个延伸活动必须与故事有内在紧密的联系,让孩子的内心做一个回顾。 B. 益智游戏。举例《十二生肖的故事》,延伸活动,用十二生肖的故事情节做一个自己的“大富翁”图。目的是提高孩子观察和提炼的能力,促进孩子自发的动力去创作。 C. 角色扮演。举例《好脏的哈利》适合3-4岁年龄段孩子的自我探索的心理特点。米菲老师给自己的女儿苏芮用大纸箱做了一个“狗窝”,满足孩子想要代入哈利的角色的愿望。   

(2)游戏式阅读——唱读的方式 举例1,《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总结出:同样一本书,用不同的方式读,孩子就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举例2,《母鸡萝丝去散步》,可以读绘本,看视频,角色扮演。孩子对同一本书有不同的体验。 举例3,《海浪》。

  (3)延伸式阅读——纵向阅读,要注意图书阅读的联系性,学会把书“串起来讲”。 A、由某一本书引发出来的阅读链条。举例《林肯总统的梦》,林肯总统——《爱看书的男孩》,了解美国——《班班的梦》,奴隶制度——《自由的苹果》,美国总统——《如果你想当总统》。 B.某个作者的系列书,举例日本的酒井居子《蓉蓉和气球》、《熊和山猫》、《小夜熊》。 C、时令等主题书,如圣诞主题阅读 圣诞老人是哪里来的?关于圣诞礼物——《一个不能没有礼物的日子》、《从窗中递过来的圣诞礼物》。关于圣诞树——《我们的树》、《威廉先生的圣诞树》 D. 各种风格的图画书,如《司马光砸缸》用快板来读,在喜马拉雅米菲进故事中可以收听到。

     第四、如何读的问题

    1.读适合孩子年龄的书;

    2.非功利化的阅读

    3.结合生活的体验来读(把握每个成长阶段及生活节点)

    4.坚持不懈的每天读。 世界上没有坚持,只有热爱。老师推荐了公众号文章《慢蜗牛的阅读之类》  

第二 、关于小学阶段的陪读(1-3年级)

  米菲老师说:“没有在陪读的路上崩溃,不足以体会人生的深意。”在陪读的过程中我们成人需要注意的是,焦虑是会层层传递的,你焦虑,你的孩子也会焦虑。这对学习和亲子关系没有任何帮助。妈妈的陪读焦虑主要来自于孩子的识字量、阅读量、阅读速度、阅读广度、写作。这些都来自妈妈认知的偏差和评判标准的偏差。遇到孩子不喜欢读文字书,不愿意读厚的书,喜欢听不喜欢读,自己读出声音来,只喜欢快节奏的书。妈妈要读懂孩子说“不”背后的真相,孩子的不配合,不愿意,不喜欢,可能源自于他的识字量不够,有阅读障碍;信心不够;其实听也是一种阅读方式,没有必要固化纸质阅读的模式,要尊重孩子的选择,阅读的方法和习惯每个人不同,有的人喜欢指读、有的人喜欢说读、有的人喜欢跟读、有的人喜欢速读,思想不能僵化,阅读应该由简至繁,由浅至深,循序渐进,要根据孩子的阅读水平来选择图书。

第三 、关于共读,米菲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策略一:重读以前读过的图画书,让孩子开始关注文字。

  策略二:读童诗、童谣。让孩子语境中识字。 如金子美玲《你最可爱》、《金子美玲物语》;《中国传统童谣》《阁楼上光》 策略三:读漫画。通过有趣、情节快、幽默的漫画作桥梁书。 推荐:《丁丁历险记》、《父与子》、《我的校长是超人》、《聪明的一休》、《玛法达》、《小淘气尼古拉》、《坏狐狸》、《我在伊朗长大》等。

  策略四:读一半,停一半。给孩子读她自己无法独立阅读的书,让她先听,先感受,再让她自己读。如《柳林风声》、《奥拉夫与圣诞老人》 策略五:适当的时候,读适当的书。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成长阶段选书。如《彼得潘》、《地海巫师》、《哈利波特》、《地海传奇》、《纳尼亚传奇》、《猫头鹰王国》、《魔戒》。桥梁书需要进阶,要慢慢循序渐进。阅读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不能急。

  策略五:学会与娃共聊。要做可以和孩子聊天的大人,找到你们之间的共同话题。举例:从二年级的一篇课文《王二小》聊起来的延伸阅读。 关于如何与孩子聊天?米菲老师也对我们提出了几点要求:

 1.不要讲出自己的答案。
 2.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
 3.尊重孩子的不同喜好,当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而不是打击和否定。
 4.和孩子交流,重点是聊,而不是要找到彼此的一致点、建立一致。
  5.和孩子聊天的最大原则:和孩子的关系大于一切。

 策略六:有耐心,接纳孩子,不发飙,不要标称“恐龙妈妈”。这其中的心态最重要,不要想着立竿见影,没有理所当然。要知道大量的阅读与顺畅表达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表达是需要训练的,好的表达来源于细致的观察、真实的感受、深刻的思考、以及良好的阅读示范。不要觉得已经这样那样了,就该怎样怎样了。     

    最后,米菲老师用一句打动人心的话语结束了她的课程:“以一颗童心感受另一颗童心,以一颗童心召唤另一颗童心。”是的,每一个孩子就像一名纯洁的天使,他们的世界是那么的单纯而又脆弱。作为一名优秀的故事妈妈,首先必须有一颗会欣赏童书、欣赏孩子,并善于揣摩幼儿的心思,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拥有一颗能和孩子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的童心。

点评

发表于 2019-6-13 10:39
54#
发表于 2019-4-29 14:30: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甜甜糖豆 于 2019-4-29 16:14 编辑

前提交的作业都是不在这个链接内,我点的新贴而不是回复。最近回顾才想起这个问题。重新贴锅,给老师们,组长,班长带来不便。非常不好意思。B05 段军丽

中级班第三课 9月8日 米菲老师 
     米菲老师很有仙气,身着白色长裙,长发飘飘,这是第一次看到她本人,尤记初级班时一场大雨,让米菲老师的线上分享课到了晚上九点,当时听到老师略带气息的声音时,心里描绘着老师的样子“这是一个斯文而又柔和的女生,结果看到她本人-觉得这就是她和声音一样的契合,而她本人像从画中走下来的。尤其是最后合影阶段,其实上了一天的课,已经很辛苦啦。但她还是神采奕奕,不厌其烦。感谢米菲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第三课。


   其中她提到"一个不能获得幸福快乐的妈妈如何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幸福快乐呢? 让我记忆深刻.当一个从小浸染在经典优秀的绘本中的孩子,她不会被那些底俗,仅仅感官热闹的绘本吸引.(宫崎骏VS喜洋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而且一个家庭母亲的情绪就是一个家庭的情绪指南,当一个不快乐没有生活热情的妈妈带着孩子时,对于孩子来说很享受原生家庭的温馨快乐.我的脾气不好,这里深刻反思, 做一个不吼叫,不暴力,可以发祥生活美,平和快乐的陪着孩子,努力修行中.


   那我们的阅读的模式,有关联的阅读(比如延伸试阅读-纵向阅读),这里又不同系列的关于林肯总统的书,分为林肯的家庭和他的小故事,美国的奴隶制度,美国总统的选举分为阅读基础篇,一步步带着孩子们了解,深入进美国的历史,发展,文化,两党竞选, 还可以等孩子大了近一步对比不同的国家领袖的不同领导风格和,从而让他们对世界各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又分了基础篇和进阶篇。 阅读-思考,感受,观察,表达。联想到看电视的孩子不用动脑,看书的孩子要动起来,思考。这就是电视和绘本的本质区别。      

   最最好玩的是,brown bear,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现场米菲老师让大家用方言说出来,还让我们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一下子感觉好贴地气的感觉,课堂上活了起来。

   当然我们的实操课-捉小熊更有意思。这是大家思维碰撞,头脑风暴得好时候,是深层次的故事方案交流, 以这本绘本为例子,头脑风暴,思考,画思维导图,现场讨论,说出故事会设计方案。这是最最有实操感的,可以收获最多发光点。尤记的我的学霸组长让孩子们想象黑夜一个人走在路上,有人尾随如何办的时候,米菲老师的点评,让大家笑喷了!
   
    课后感悟:其实每次的课堂收获都很多,可以回味良久。但我觉得其实还是要多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可以发散思维,联系绘本时,策划故事会方案时多种选择。那么绘本的延伸不是为了手工而手工,想起我之前策划的一次绘本故事会,就犯了这个错误,单纯折纸,其实和绘本是联系不起来的.自己也觉得孩子们收获不够,为了手工而手工是大大错误的.手工围绕着故事的主题而设计,让孩子们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或者实践.比如<<小小的船>>就有一个折纸的手工,做船,那么我们手工正的折一个船会比其他的要更适合一些.

    最近几天正好看到了万圣节的故事绘本<<万圣节的南瓜>>其中出场的人物有女巫,幽灵,僵尸,吸血鬼和木乃伊,背景是黑色和褐色调,还有坟墓. 但是故事一点也不恐怖,反而很搞笑,每个"人物",都不能单独把南瓜拿动,最后蝙蝠出了一个主意,大家一起把大南瓜运回了家.团队合作的书. 让孩子们笑得同时又有收获.其实和我们传统的<<把萝卜>> 很像呢。团队的力量大于个人的力量。集思广益,大家一起会有更好的结果。



   突然想起老师和她的孩子做的木乃伊系列,那么我可以从这本书开始家庭延伸- 先节日系列,然后木乃伊系列,女巫系列,僵尸系列,吸血鬼系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4-4 09:29 , Processed in 0.076005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