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黄艳忠
话题一:关于暑假
原本是对暑假满怀期待,想着带孩子毕业旅行,再回老家一趟。可是,Boss安排管理人员要轮流值守公司,顿时心凉凉。好在还留出不15天的假期,于是,其他计划先放一边,回老家的计划必须先安排上。
人到中年,越来越是恋着家乡的山山水水,那里的风景时时浮现在心头,纵有家乡之外的万水千山美如画,但怎敌故乡的星空美;人到中年,越来越是牵挂家乡的亲人,父母的容颜每每映在心坎间,纵有手边案头事情一桩桩,怎奈父母脸庞上的皱纹难抚平;人到中年,越来越是馋着家乡的美食,一碗碗一盏盏次次呼醒舌尖的记忆,纵有席间山珍和海味,怎抵那知乡情的胃......
话题三:《童年的秘密藏在绘本里》第二章分享
今日分享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简介。 发展心理学就是心理学家们概况地、有组织地对他们感兴趣的有关儿童发展的现象提出假设和预期,并且提供一个架构来解释一系列看起来关联松散的事实或原则之间的关系。 在本章内容中,孙莉莉老师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代表,儿童成长的发展心理学各理论流派的差异。就如同去一个地方旅游,不同的发展心理学理论流派就好比不同旅游达人提供的攻略,大家的着眼点和研究重点,各不相同。 将视线聚焦于内在动力的心理动力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他认为潜意识的驱力决定人格和行为,并把人格分为三个层次:“本我”,是人格里最原始的未被驯化的部分,代表人的原始欲望,遵循趋利避害的“快乐原则”;“自我”,依据的是“现实原则”,为了帮助个体获得安全和融入社会能够调节和限制“本我”的冲动;“超我”,代表人有意识的部分,能够遵循社会规范,区分对错。弗洛伊德不仅是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他的学说也对文学艺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本章中,孙老师用绘本《杰里米画了个小怪物》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明了人格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以及潜意识的需求对主角的影响。故事之中的主人公杰里米,独自生活在一栋三层楼房子的顶楼,他从来没有离开过那个房间。有一天呢,他用一支神奇的画笔,画了一个巨大的小怪物,这个小怪物活了。他先是找杰里米要各种吃的东西,那这其实就是主角身体里的“本我”的需求。他所需要的东西无非就是身体需要的食物,以及与外界沟通与人交往所需要的物品,那当满足了“本我”需求后,小怪物又提出了一个明确要求,让杰里米给他画一顶帽子,因为它想出去玩。其实想出去玩,这也是杰里米潜意识的需求。故事的结尾,当小怪物被送走以后,杰里米也因为送小怪物下楼坐车,而第一次走出了房间,并和街上的孩子们见面成为了朋友,这也可以被看成是主体的自我成功实现的良性调节的结果。 文中,孙老师介绍的另一位心理动力学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所提出的关于人类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也对我们了解孩子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了解孩子每个发展阶段中,可能会遇上的共性的危机或困难,那么成人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协助他们解决,以帮助Ta们顺利过渡到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比如婴儿时期(0-1岁),是发展信任感而克服不信任感,主要发展任务是希望的品质;婴儿后期(2-3岁),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主要发展任务是意志的品质;幼儿期(4-5岁),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的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目的的品质;儿童期(6-11岁),这是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的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能力的品质;青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自我角色的形成,主要任务是发展忠诚的品质。 当我们带着对这些儿童发展理论的了解,再来看《爱德华-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这本绘本,就会明白故事中的爱德华正是正于埃里克森所描述的幼儿期,而这个时期的心理冲突处于主动对内疚阶段。故事中的爱德华刚开始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偶尔调皮、邋遢、恶作剧,但是,周围的人们一开始只看到了他的缺点,并且放大了这些问题,于是爱德华就像中了魔咒一般,变得越来越恐怖……故事的转折在于,当有人开始关注爱德华做得好的一面,甚至把他做得不那么好的地方,也归因于他的积极动机时,爱德华又仿佛中了另一种魔咒,变成了世界上最招人喜欢的男孩。故事中爱德华,本身的行为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变化的是人们对他行为的定义和评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积极正向的鼓励策略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要理解这个阶段的孩子为什么如此需要积极正向的鼓励:并不是为了让他们在行为上更符合成人的期待,而是希望保护他们主动的态度和积极的自我评价,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这个故事,让我思考融合教育的意义。在和那些特殊需要孩子的工作中,有效的方法,真诚的鼓励,才是每一位资源教师的教学方向。于这些孩子的问题行为的探究,并不能真正的解决孩子的问题,而应是用心理咨询技术中,短焦的理念,帮助这些孩子去建构解决之前。就如上面的绘本故事一样,我们在不给孩子贴负面标签的同时,还要用敏锐的心,接纳的爱,智慧的眼,去发现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积极动机,去挖掘孩子独特的优势资源。就如短焦的谈话中,对于一个有攻击行为的孩子,我们要关注的是例外的部分,如“你是怎么做到十天没有和同学发生矛盾的呢?” 孙老师,还用绘本《大卫,不可以》为例,阐释了行为学派的理论。行为学派认为,了解发展的关键在于环境中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和外界的刺激,而不是看主体内在的无意识历程,其中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都属于行为学派中最著名的两个概念,以及与之对应的一组概念: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在这个故事中,妈妈每次都会制止大卫的行为,但是每次都只是说“大卫,不可以”,既没有明确示范怎样做才是对的,也没有给大卫得到惩罚的机会,所以大卫一直不能理解自己行为和后果的关系,于是一直在“犯错”。直到大卫打翻了花瓶,于其说是妈妈的惩罚,让他知道自己闯了祸,不如说他打翻花瓶,这件事本身让他知道了自己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 确实如此,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我们除了要设限,明确告诉孩子正确的行为是什么,也可以采用正强化、负强化的方法,让孩子清楚自己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在融合教育的工作中,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我们一般会用设限的方法来处理,先接纳孩子当时的情绪,再给予限制,限制的同时,会给出孩子选择。比如,面对一个在墙上涂鸦的孩子,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想画,但墙不是用来画的,你可以在这张纸上画。 之后,孙老师以《鱼就是鱼》为案例,介绍了认知学派的理论。认知学派聚焦的是人类认识、了解和思考世界的内在心理历程,试图了解儿童和成人是如何处理、加工信息,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影响他们的行为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以及他提出认知发展过程中的图式、顺应、同化等概念。这个故事正是用来解释“同化”和“顺应”的概念的。故事中的小鱼和小蝌蚪是好朋友,小蝌蚪长大以后变成青蛙,到了岸上,见识了外面的广阔世界。他回到水边,给他的好朋友,小鱼讲述外面的世界,可是无论他怎样描述,小鱼想像出来的牛、鸟、人都有着鱼的特征,这就是一个同化的过程,每个个体都只能在自己原有的图示库中寻找认知的基础,而对于亲眼看到了外部世界的青蛙来说,他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图式库,来顺应外部强烈的刺激,也就是他的思考方式和认知范围发生了改变。 这个故事也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想在孩子认知发展的过程中,读书和行路一个都不能不。读万卷书,正是为了丰富孩子的图式库,而行万里路,则能让图式库与真实的世界发生联结,而外部世界的所观、所感,就能使图式库发生顺应,进而提高孩子的思维和认知能力。 最后,孙老师介绍了社会脉络理论流派。这一理论流派认为,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聚焦于探究个体以及他们的身体、认知、人格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主张要把儿童镶嵌进一个复杂的社会和文化脉络中,才能适当的看待儿童的发展。在绘本的世界里,有许多作品正是反映了孩子们所处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其中有两本讲爷爷的书,广为人知。一本是《爷爷一定有办法》,一本是《我的爷爷和郑在忙先生》。这两本书呢,小主人公都是成人生活的见证着他们生活环境的各个系统都被展现在绘本里,让我们思考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下的孩子会有怎样的学习和发展方向。 在这个流派中,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育中被广泛应用。在特教工作中更是如此,我们给孩子制定的教学目标,一定是要基于对孩子现有水平的评估和了解之上,再去制定阶段性的目标,并将评估工作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给孩子的目标就是参照最近发展区,不高于孩子在特教老师的帮助下能达到的水平。 用3000多字的诚意,来整理这章,共6页的内容。只因我深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对于一名陪伴孩子发展中的家长,一名服务于融合教育的工作者,坚实的理论基础,就是我们前行的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