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696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面对离别——读《熊和山猫》的一点小感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3 11:0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一本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图画书。

黄灰色的封面上,有一只并不清晰的熊,他的肩头,还落着一只小鸟。

两个人背对着彼此,尽管他们的影像并不清晰,但仍可看见有些许哀伤的眼神。

做书的人真的很贴心,用了玫粉色的书脊,就像一条缎带,系住了一份礼物,

也为这个感伤又充满正能量的书提亮了一点色彩。

对这本书的情节,早有耳闻。听说,是个关于离别的哀伤的故事。

说起关于生命逝去的绘本,有很多很多。

在我的印象中,有两本印象深刻。

和第一本的渊源是这样而来。

3年前我前来应聘图画书编辑,一路过关走到最后一试。

主编拿出几本书,让我们自选一本带走写书评。

很多人选了《窗边的小豆豆》,还有人选了看起来相当貌美的《小黑鱼》。

看着那一摞几乎没有人动的《一片叶子落下来》,我默默地抽走了它。

这是一本关于生命回转的图画书,或者说是摄影集。

它直言面对自己的衰老与离去,用一片叶子演绎了一场人生舞剧。

书中传达的是自信、圆满和乐观。

与其说这是给孩子的书,不如说是给每一个暮年人灵魂的安抚。

去年冬天,梅子涵教授来京,去听了一场讲座。

早闻他的煽情,但这也正是我的泪点。

他讲了一本《爷爷变成了幽灵》。

席间,我看身边的人,30岁的、40岁的都眼圈泛红。

末了,他放了一首歌,是动画片《雪人》的主题曲。

音乐中,讲课的人的声音,很慢,好像又很远。

“不要太想念,这样生的人才能真正快乐,死去的人才能真正安心”

很多人在默默流泪,也有我。

30岁、40岁、50岁的人大多经历过离别。即便是我,134岁的时候,也因为祖辈的离开

把这种当时还不能理解、不能释怀的感情埋葬心底。

熊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小鸟。

在一个普通的早晨,他们就此分别,再不得相见。

熊很伤心,很伤心,他用一个精美的小盒子把小鸟放了进去,日日带在身边。

熊一脸哀伤,几乎每一个看到他的动物都会问起盒子里的故事。

熊打开盒子,一声不响地给朋友看死去的小鸟。

动物们都充满同情地劝慰熊:小鸟再也不会回来了。虽然你很难过,可还是忘了吧。

…………

…………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这样给人安慰。

在听完悲戚的述说后,我们充满同情。

朋友离开,常常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恋人分手,常常说:你忘记他(她)吧,不值得。

亲人离去,常常说:别难过了,人生难免生老病死。

这些都没有错。

但熊却把门关上了。



当熊走出房间,来到久违的自然中时,他依旧托着装有小鸟的盒子。

他发现了躺在土坡上的山猫。

熊再一次打开了盒子。

山猫没有安慰熊,却肯定了他的情绪。

他为熊拉了一首曲子。

在悠扬的乐曲中,熊记起了和小鸟在一起的每一天。

那些弥足珍贵的回忆,那些平凡但如今想起却打动人心的日子,渐渐有了色彩。

熊微笑了。

想起了快乐,也想起了争吵,想起了幸福,也想起了和你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曲终,山猫陪着熊,埋葬了小鸟,埋在了他们常去的地方。

熊,离开了这里,走向了一个新的开始。


在《熊和山猫》中,有一句话:

“熊终于明白,自己和小鸟的联结,不必再靠躯体的邻近,种种记忆即可成为跨越离别的永恒之桥。”

送给经历过别离的每一位。

2#
发表于 2012-9-16 23:08:15 | 只看该作者
很凑巧,我正在看这本书。
很显然,我很关注这类书。
一个带给我伤感,更带给我思考的故事。
谢谢你的阅读记录。
3#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13:1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星星老师


    在最近看的陈鲁的《0-6岁A+育儿法》中有一段印象深刻:
“另外,学校密切关注可能给孩子的安全感造成冲击的事件,对突发事
件会及时干预。莉莉五岁多的那个春天,考利尔连续发生了几起死亡事件。
一个学生年轻的妈妈去世,一名老师的儿子去世。学校马上请了一位专门
做这种辅导的心理医生给家长们做讲座,学校的社会工作者和家长开了两
次会,讲如何调整心态,是否、如何把消息告诉孩子,图书馆员已经选好
了供大人、儿童阅读的关于死亡、丧失亲友的心理书籍。”

看到这段的时候,真心觉得在我们身边,也需要这样的老师,学校,用这样的书,帮助置身事件其中的孩子和身边的孩子。
4#
发表于 2012-9-17 13:5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小兰家


    这些应对确实值得我们的社会学习。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如何接受如何顺利渡过,确实需要及时的疏导。这就是山猫的力量吧
5#
发表于 2012-9-17 15:17:16 | 只看该作者
昨天下午24C的新书试读会,听了米菲的配乐朗诵,对着这样一本书,有人神色黯然,有人豁然开朗,我们纷纷回忆起过去,成长的时光纷至沓来,一个个曾经的心结被层层叠叠的剥开,曾经的伤痛,曾经被我们试图遗忘的过去,只有在遇到这样一本书的时候才重新被打开,在一块总能晒到阳光的地方,静静的愈合。
我已经很久没买绘本了,但这本书几乎是瞟到的第一眼就立刻下单了。
凭直觉这就是本好书。
果然,这本书没有负我的判断。
虽然看过了很多本讲述生命和逝去的绘本,但《熊和山猫》无疑是意涵最深远,具有最强治愈效果的一本。
而与之相配的,是应该拥有山猫一样的朋友。
或者自己就成为山猫。
才能让我们平静的面对突如其来的逝去,让它化身为轻灵的美好,而非冷硬成心底深处不可触碰的硬伤。
还好有三叶草,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可以晒到阳光的下午。
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13:52:03 | 只看该作者
我从小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住在一起,
他们对我无微不至地呵护和祖辈对孙辈无尽的爱,
让我始终感到很温暖。
12岁和14岁的时候,爷爷奶奶分别离开了我们。
那时候,我很难释怀,在他们病重的时候每天晚上关上灯都默默祈祷,想要让他们多留下一段时间。
慢慢长大,虽有想念,但总归会埋在心底,不再表露。

所以看到《熊和山猫》的那句话:“熊终于明白,自己和小鸟的联结,不必再靠躯体的邻近,种种记忆即可成为跨越离别的永恒之桥。” 感触非常深,随着年龄的增长,尽管还会思念他们,但回忆起来却都是甜的。
毕竟有在一起那么幸福温暖的时光~~~~
而且,这是我比别人拥有的更多的财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2-19 13:21 , Processed in 0.07680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