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图画书。 黄灰色的封面上,有一只并不清晰的熊,他的肩头,还落着一只小鸟。 两个人背对着彼此,尽管他们的影像并不清晰,但仍可看见有些许哀伤的眼神。 做书的人真的很贴心,用了玫粉色的书脊,就像一条缎带,系住了一份礼物, 也为这个感伤又充满正能量的书提亮了一点色彩。 对这本书的情节,早有耳闻。听说,是个关于离别的哀伤的故事。 说起关于生命逝去的绘本,有很多很多。 在我的印象中,有两本印象深刻。 和第一本的渊源是这样而来。 3年前我前来应聘图画书编辑,一路过关走到最后一试。 主编拿出几本书,让我们自选一本带走写书评。 很多人选了《窗边的小豆豆》,还有人选了看起来相当貌美的《小黑鱼》。 看着那一摞几乎没有人动的《一片叶子落下来》,我默默地抽走了它。 这是一本关于生命回转的图画书,或者说是摄影集。 它直言面对自己的衰老与离去,用一片叶子演绎了一场人生舞剧。 书中传达的是自信、圆满和乐观。 与其说这是给孩子的书,不如说是给每一个暮年人灵魂的安抚。 去年冬天,梅子涵教授来京,去听了一场讲座。 早闻他的煽情,但这也正是我的泪点。 他讲了一本《爷爷变成了幽灵》。 席间,我看身边的人,30岁的、40岁的都眼圈泛红。 末了,他放了一首歌,是动画片《雪人》的主题曲。 音乐中,讲课的人的声音,很慢,好像又很远。 “不要太想念,这样生的人才能真正快乐,死去的人才能真正安心” 很多人在默默流泪,也有我。 30岁、40岁、50岁的人大多经历过离别。即便是我,13、4岁的时候,也因为祖辈的离开 把这种当时还不能理解、不能释怀的感情埋葬心底。
熊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小鸟。 在一个普通的早晨,他们就此分别,再不得相见。 熊很伤心,很伤心,他用一个精美的小盒子把小鸟放了进去,日日带在身边。 熊一脸哀伤,几乎每一个看到他的动物都会问起盒子里的故事。 熊打开盒子,一声不响地给朋友看死去的小鸟。 动物们都充满同情地劝慰熊:小鸟再也不会回来了。虽然你很难过,可还是忘了吧。 ………… …………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这样给人安慰。 在听完悲戚的述说后,我们充满同情。 朋友离开,常常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恋人分手,常常说:你忘记他(她)吧,不值得。 亲人离去,常常说:别难过了,人生难免生老病死。 这些都没有错。 但熊却把门关上了。
当熊走出房间,来到久违的自然中时,他依旧托着装有小鸟的盒子。 他发现了躺在土坡上的山猫。 熊再一次打开了盒子。 山猫没有安慰熊,却肯定了他的情绪。 他为熊拉了一首曲子。 在悠扬的乐曲中,熊记起了和小鸟在一起的每一天。 那些弥足珍贵的回忆,那些平凡但如今想起却打动人心的日子,渐渐有了色彩。 熊微笑了。 想起了快乐,也想起了争吵,想起了幸福,也想起了和你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曲终,山猫陪着熊,埋葬了小鸟,埋在了他们常去的地方。 熊,离开了这里,走向了一个新的开始。
在《熊和山猫》中,有一句话: “熊终于明白,自己和小鸟的联结,不必再靠躯体的邻近,种种记忆即可成为跨越离别的永恒之桥。” 送给经历过别离的每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