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18202|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7中级班第四讲个人作业贴:课后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25 12:3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业:提交不少于800课后字心得一篇。

1. 下次上课前一天的24:00之前提交
2. 回帖第一行请注明:编号+姓名
2#
发表于 2017-9-26 12:03:58 | 只看该作者
A02 温玉洁
《中国教育体系下的阅读视野》课后心得

   这是目前为止信息量最大的一节课,当李迪老师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问我们,是否可以理解?还有什么问题时,大家纷纷表示,信息太多了,还没理顺,所以也无从理解,无从问起。
   是的,从一开场,李迪老师跟我们讲《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开始,到介绍各国语文教育的目标纲要和海量阅读1+X的时候,我手上的笔已经完全跟不上节奏了,课堂笔记只好以拍照来辅助才能记录更多。与此同时,李迪老师还把我国各个时期的语文教材大概展示出来,让我们对本国教育体系下的阅读视野有个较全面的认识,从而对于“海量阅读1+X”的理解更为深刻:以教材为主,辅以各种相关的精读、略读等课外阅读,丰富阅读视野。
在基于现有教材的阅读体系上,如何展开各类“X”阅读来让孩子爱上阅读,李迪老师特意提出了“主题阅读”这个理念并授以我们关于主题阅读的设计与策略。如:有关旅行的主题、战争与和平主题、时令主题(世界读书日、传统节日),还有科学、艺术、音乐等等,围绕着不同的主题展开的阅读活动会更贴近生活,更有趣,更加容易延伸,从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那么,回到如何设计主题阅读上,李迪老师用思维导图来演示了设计的策略与要点是逻辑思维和整合能力的延伸,其中包括策略的全景(互文性)、逻辑(关联性)、精深(共性)和工具(思维导图)。为了阐述这四大工具,李迪老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讲解。比如:何为主题阅读的特点(一个核心,多文本,结构化,形式分为群文、群书);主题策划的流程分为延展阅读、主题阅读,先有主题,再展开头脑风暴,进行主体分析,分类归项,最后内在梳理,确保把有关联的、能扩展视野的阅读带给孩子。
   为了能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主题阅读,李迪老师现场还串讲了《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三只小狼和大坏猪》以及《三只小猪》的故事,根据不同的故事引发孩子思辩,也提醒故事讲述者:对于书中观点,不要盲从,要善于转换视角,客观分析。
最后,李迪老师用《威斯利王国》跟我们来了一场关于主题阅读设计的实操,先是给我们讲了一遍故事,然后画一项草帽,现场提问,根据这个故事,我们能想到的主题都有什么。现场气氛热烈,大家把能想到的类似“自我接纳(疗愈)”、“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想象力”、“个体差异”等等相关主题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列出来,不到10分钟,大家想到的主题把“草帽”都挤满了!
   有了这样的经验,小组现场作业的环节简直就是比拼哪组的思维导图画得更好的阵势了!各组石头剪刀布选好书,再围坐一起,绞尽脑汁地想与抽到书本相关的主题以及相关的绘本并用思维导图画出来。每个人充分融入,各自领了一个或几个主题去找书单,半小时之内现场上台演示,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合作力量。
   末了,引用李迪老师一句话: “工具训练还给教材,把人文欣赏交给童书”---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下,除了教材,我们还应该给孩子更多优秀的童书,滋润孩子的灵魂。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金钱 +20 收起 理由
朵米妈 + 15 + 20 A

查看全部评分

3#
发表于 2017-9-26 23:09:50 | 只看该作者
B09 顾辛蕾
第四讲:《中国教育体系下的阅读视野》课后心得
主   讲:李迪老师
      进入三叶草中级班已经进行了四节课的学习了,每一节课都是那么精彩,每一节课都是关于绘本主体的学习与探讨,可是李迪老师的这节课却让我心情很沉重,尽管李迪老师用她那轻松而有力的声音讲述着中国体制下的阅读视野,并且不时的引经据典引起学员们的阵阵笑声,而我就是有一种忧郁感,从与其他欧美国家的教育目标比较,我们的教育还存在很多的空间需要上升,尽管全球都在寻求课程改革的方法,但是教育的目标是不变的。
    首先李迪老师带领大家温故了一下自古至今的教科书,从每一代的教科书中就能看出教育的变化,并且对语文学科的定义在不停的修改,使其教育的目标更加明确,从总目标的阅读要求中看到,9年教育阶段课外阅读量只有400万字,等于28本书籍,这样一个课外阅读量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加之阅读的重要性等增加课外阅读是根本,所以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走进了在国家大的教育体制下阅读如何做到良性循环和有效互补?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重新看待目前的语文教材,用海量阅读-1+X”的模式来实现课外阅读的不足。对老师这个“1+X”的提议非常赞同,听后自己非常激动,回家先给自己娃又定了X套书,利用这个精读略读课外阅读和深一点似懂非懂连滚带爬的海量阅读理念先把自己娃给武装起来。
    其实,每位老师,每位家长,甚至是每个小朋友都深知阅读的好处,可是总不知从何入手,这次的学习不仅让我给自己定了阅读目标,孩子也定了阅读目标,在阅读中寻求更精彩的世界。阅读从故事妈妈开始,从家庭开始,从社区开始,我想一个全民阅读的画面即将来临。
    在主题阅读设计与策略这个主题的学习中课程内容丰富深奥,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对于我这位普通的故事妈妈而言首先了解了阅读还可以分成“主题阅读”,并且主题阅读还有很多的方法和类型,所以在阅读上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做一些主题阅读,用不同形式和多种形态组织主题阅读活动,主题阅读更能使一个主题阅读面宽泛起来,对一个主题的解读会更全面和客观一些。在组织主题活动时很重要的是要理清主题的主线,用线把同一主题不同形式的文本内容、人文内涵、作家作品等类型展现出来,既丰富多彩又清晰明了,让阅读更美好。
     四节课下来突然觉得自己丰富了很多,至少从头脑层面了解了那么多关于阅读的不同,从内心感觉到一种被洗礼和被感动,从而对推广阅读有了更深的认识,推广阅读就是一件普通而不平凡的事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2 金钱 +16 收起 理由
朵米妈 + 12 + 16 A-

查看全部评分

4#
发表于 2017-9-27 16:31:38 | 只看该作者
A07-熊玉琴

走,带孩子一起读书——《中国教育体系下的阅读视野》课后心得



李迪老师的这一课确实应景,我是两个娃的妈,老大二年级,老二2岁,意味着我要陪着两个娃在小学奋战11年。

PPT的第二页展示着【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去年在娃的学校听李迪老师介绍过这纪录片,当时确实没看过,后面回家抽空把这3集的纪录片给补了。该片的过程中冲突不断:孩子和教师的冲突,文化差异的冲突,学习方式的冲突。英国的教育不好吗?一个月的测试结果——中国教师带的孩子考试分数以微弱的优势胜利,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教育是真的赢了吗?

纵观全球语文教材的对比,再看中国语文教材的历史,真是各有千秋。我的娃正遇上了语文教材的新改,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也说教材的变化挺大:第一、先认字,后学拼音;第二、识字量、写字量比以往的教材多;第三、一年级就开始看图写话;第四、《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中每一课后的作业都会介绍一本书籍;总体来说,难度比以往的教材要大很多。由此看来,这都需要配合大量的阅读,正如李迪老师的课中提到的海量阅读1+X,孩子们真的需要似懂非懂,连滚带爬的去阅读。课本中的优劣,多说无益,只要还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孩子和家长也别无选择。教材中如果真的不足,那就好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吧,培养孩子成为终身阅读者吧。

基于现有教材的阅读体系采用亲子阅读、班级读书会、泛读素材、延伸活动;选择儿童本位、阅读兴趣、综合系统、与时俱进的书籍,要求是正版、优质、趣味、艺术、有教育价值的书籍。采用各种主题阅读:单元主题、时令主题、机会主题、补充主题。     

最简单的案例,回归到自己的孩子,因为老大喜欢画画,各种与画家、画有关的童书都想收回来看,反复看。历史类童书也收了一些;像神奇校车这样的科普类书籍家里也收了一堆,跟着三叶草的日子,家里就没停过买书的手,各种类型都囤了一些。孩子正羡慕今年一年级的孩子开设科学课,吃醋中。真等着教材来学习,会少太多乐趣,自己买童书回家带娃一起看。

工具训练还给教材,把人文欣赏交给童书。

中级班的前面的三课程分别讲授了:故事会设计和讲述、故事会延伸活动设计、阅读技巧。这次课程提到主题阅读、主体阅读。听过多次的《三只小猪》原来有各种版本,李迪老师一口气介绍了《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三只小狼和大坏猪》以及脑洞大开的无字书《三只小猪》,这就是主题阅读;听完前2个故事后,孩子对狼的判断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样的故事引发孩子的思辩,100个读者就有100个哈姆雷特。

下午,李迪老师用《威斯利王国》跟我们来了一场关于主题阅读设计的实操,因为这本书、这个故事,我们想到了“人际关系”、“规则”、“自我接纳”、“财商”、“创新”等20多个点,李迪老师把五年前关于这本书的各种阅读延伸,各种玩法展示在我们的面前,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啊,创想类“布鲁岛”的故事编的太诱人,这么浩大的工程,好想带着孩子们一起玩啊。

小组现场作业从抢书到比拼思维导图,给了各组现场团队合作、现场实习的过程。让我们自己体会如何把一本书读“厚”。这次的课程只是一个开始,这些知识还需要消化时间,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带着娃们好好读童书,好好玩童书,用童书滋养故事妈妈和孩子们的灵魂。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金钱 +20 收起 理由
朵米妈 + 15 + 20 A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17-9-28 13:53:06 | 只看该作者
E007唐屏华《中国教育体系下的阅读视野》课后心得

李迪老师这节课信息量大,启发我们从多角度去思考很多问题,受益匪浅。

课程开始,李迪老师用视频《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开场,开启我们思考的方向,教育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是适合的。
全球小学语文教材对比,日本、美国、俄罗斯、新加坡各有特点。全球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包括:培养目标、人才的培养模式、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经验累积、社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评价方式都在等待改革。对于中国来说,老师从语文教材历史的演变,进行了详细阐述。谈到目前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不免有些遗憾,其中阅读量大大不够。这些介绍让我们对本国教育体系下的阅读视野有个较全面的认识。

老师提出了“海量阅读1+X”的观点,以教材为主,通过各种精读、略读、课外阅读形成三位一体,让孩子们阅读深一点、似懂非懂、连滚带爬的进行阅读。同时介绍了基于现有教材的阅读体系,包括其理念、原则、结构、主题以及应用。在此基础上对1-6年级小学语文教材单元主题进行简要介绍,这简直是太好了,正好是我目前需要和想了解的。“工具训练还给教材,把人文欣赏交给童书”这句话也让我深受启发。

在此部分,老师对各类主题阅读进行了大量分享和讲解。有关旅行的主题、战争与和平主题、时令主题(世界读书日、传统节日),还有科学、艺术、音乐等等,围绕着不同的主题展开的阅读活动会更贴近生活,更有趣,更加容易延伸,从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对于主题阅读的设计及策略上,李迪老师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主要包括为何做主题阅读、何谓主题阅读、主题阅读的类型、主题策划流程、策略与要点。主题阅读的特点是一个核心,多文本,结构化,形式分为群文、群书。在主题策划流程中,根据以主体为主的延展性阅读和以主题为主的集束式阅读分为两种不同的做法,两者存在互动性。一类是先有主体、一类是先有主题,分别采用不同的策划流程。在策略与要点中,介绍了策略的全景(互文性)、逻辑(内在关联性)、精深(比较)和工具(思维导图)等。课程信息量大,直到我写读后感时,还在继续不断的消化和整理。

该课程,老师用了很多实例和故事来增加大家对内容的理解,比如现场串讲《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三只小狼和大坏猪》以及《三只小猪》的故事,指导如何引发孩子思辩,也提醒我们讲述者,对于书中观点,不要盲从,要善于转换视角,客观分析。

《威斯利王国》开启了下午的主题阅读设计实操课,发散了“人际关系”、“规则”、“自我接纳”、“财商”、“创新”等20多个点,也领教了李迪老师五年前做的阅读延伸、各种玩法。
在小组讨论作业汇总,组员们体现了很好的团结和互助,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合作力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7 金钱 +38 收起 理由
朵米妈 + 27 + 38 B

查看全部评分

6#
发表于 2017-9-29 10:00:50 | 只看该作者
D09  李琨  草籽名:akun_98

课程《中国教育体系下的阅读视野》
主讲人:李迪老师

《如此投入的阅读体验》

----中级班第四讲课后心得


        喜欢三叶草,喜欢三叶草的大咖老师,更喜欢她们的迷人的笑。每次课不但收获的是满满的干货,番茄老师、秋雪老师、米菲老师、李迪老师亲切的笑容,总能让人觉得读书、亲子阅读是多么一件美好的事情。
        这是第四次课了,在写下这次课后心得的同时,也要感谢李迪老师放弃其他活动来给中级班的同学们讲课,我也在告诉自己继续坚持,排除万难来上课、听好课。
        从没有机会见识到其他国家的语文教材,也只是依稀记得自己年幼时的语文教材封面和其中类似《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的课文。这节课,李迪老师带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全球的教材,以及全球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日本教材有很多儿童文学读本,比如《青蛙与蟾蜍》、《小黑鱼》、《车的颜色是天空的颜色》等,他们很少用成绩划分孩子,更多是希望孩子有礼貌、懂得感恩。美国的教材与时俱进、经常改动,会加上实事的东西。俄罗斯通常使用很厚、精装、硬壳的书,他们用ipad上课,教材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新加坡的教材文句流畅、文章结构严谨。
        跟着李迪老师领略国外语文教材的同时,我们也来了一场穿越。从古代的“蒙学”、通识教育到高等教育、分科教学,到1901年清有史以来第一步学校编纂的语文课本。从1965-1958年的第一次课改,到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直到让我倍感亲切的80年代教科书,语文的学科价值便体现其中了。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莎士比亚生辰和诞辰,我们仿佛在书的时间长廊里遨游。从语文教学的标准、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总目标的阅读,到“带着枷锁起舞”,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不仅是中8改革、语文教育大讨论,更是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1+X海量阅读”(每次读的深一点、似懂非懂、连滚带爬)。
        “1+X”便是我这堂课的一个关键词。下面的课,我接收到的关键词便是“主体阅读”和“主题阅读”。从脑海中再次提取这几个关键词时,便也再次梳理一下后半部分的课程。都说李迪老师课的内容量大,我丝毫不敢马虎,竖起耳朵认真听,但满满的干货也同样需要反刍一下,就像她中间的那次提问一样。所以,每次的课后心得真的就是自己在做复习,温故知新。
        最让我欢喜的就是李迪老师说,针对目前出的到二年级上册的新的语文教材,三叶草在着手根据教材找对应绘本,看着PPT里的新版小学生语文教材和三叶草配上的绘本及文学书,我的心里不知为啥荡漾着幸福,也许是替孩子们高兴。基于现有教材,又有了分主题的阅读体系和亲子阅读、班级读书会、泛读素材、延伸活动的应用。除了一至六年级的时令主题,还有丰富多彩的补充主题,这让我在脑海里更加清楚平日跟孩子亲子阅读的分类和主题。
        下半节课的重点落在了“2017主题阅读设计与策略”上,李迪老师循循善诱的跟我们讲主体阅读与主题阅读。在下午的实操课上又分组让我们从一本书出发,进行线性的主体阅读,让我们在实战中队理论知识进行演练。各个小组都进行了头脑风暴,大家针对不同的绘本,集思广益确定不同的主题,并关于主题对相关绘本进行了拓展。原来,主体阅读可以把书读厚,也让我们认识到了一本好书存在的无数种可能性和关联性。在我们大开脑洞的同时,李迪老师又给小组布置了将主体阅读这本书的各个主题的绘本,通过寻找内在联结和内在逻辑,在主题中进行梳理和归类,形成系统的思维导图。看来,这一节课我们要吸收和消化的内容还真不少呢!
        一个比现实更深邃宽广的世界,就是阅读的世界,就是要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深谙阅读之美、体验阅读策略、养成阅读习惯,最终成为一个终身阅读者。年少时,我没有读过太多的书,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接触不到这么多好书,特别是绘本。所以,真的可能是补偿性的京东的活动我就败败败,老大已经9岁了,但我们还继续坚持着睡前故事,她说“妈妈,我不听故事睡不着。”听着这话,我也是满满的幸福。“把工具训练还给教材,把人文欣赏交给童书。”
        回到家,再重新翻开《威斯利王国》,又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
        故事妈妈,我们一起在进步!加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金钱 +20 收起 理由
朵米妈 + 15 + 20 A

查看全部评分

7#
发表于 2017-10-3 11:59:22 | 只看该作者
C04 李春丽  草籽名:spring
第四讲主讲:李迪老师

                                     《中国教育体系下的阅读视野》课后心得

      李迪老师讲《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案例,让我们也不禁思考,连英国现在都对自己的教育不自信了,需要探索更好的教育模式,可见全球课程都面临改革的问题,可是教育能改变吗?李迪老师先让我们对本国教育体系下的阅读视野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然后介绍了海量阅读1+X,即以教材为主,辅以各种相关的精读、略读等课外阅读,丰富阅读视野。而阅读最重要的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孩子对什么感兴趣我们就讲什么。有时候我们越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越要把目的往后搁,让孩子自己在故事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所以我们故事妈妈要做的就是在做事情之前做加法,讲故事的时候做减法。
      所以本节课的主题是《主题阅读 设计与策略》,主题阅读就是同一类书,谈同一个问题,但是反映的层面不同。接着介绍了主题阅读的相关内容,主题阅读的特点(一个核心,多文本,结构化,形式分为群文、群书);主题策划的流程分为延展阅读、主题阅读,先有主题,再展开头脑风暴,进行主体分析,分类归项,最后内在梳理,从而达到扩展视野,丰富完善、细致精微和比较思辨。大家一下子还不太明白主题阅读与主体阅读的区别,关于主题阅读李迪老师还举了以三只小猪与大灰狼为主题展开的例子,《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狼和小猪的故事》和《三只小猪》,根据不同的故事引发孩子思辨,而我们个人的观点不要影响孩子,我们做的就是引导思考和讨论。
     李迪老师也让我们明白现代社会应提倡大阅读,即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建立书香校园,我们故事妈妈要做的就是帮助老师,而不是取代老师,精读由老师来做,我们故事妈妈是激发兴趣,提供有益的补充。并向我们推荐动画片《黑客帝国》,学会一事一议,没有正反方,没有观点,只要能认真的倾听别人的观点,打开自己的视野即可。
     而《威斯利王国》关于主题阅读设计的实操,更是包含了音乐类、数学类、生活类、活动类、科学类、社会类、文化类和创想类等非常广泛,还教我们学画思维导图,引导我们进行脑洞大开、头脑风暴。
     这节课引发我们思考和总结的内容非常多,需要在我们以后故事妈妈的道路上一直消化理解和摸索。李迪老师的智慧博大精深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有句话说的好:“要想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在这方面我需要学习的道路还漫漫其修远兮。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金钱 +20 收起 理由
朵米妈 + 15 + 20 A

查看全部评分

8#
发表于 2017-10-4 09:58:47 | 只看该作者
C10  张玉凤        
                                            中国教育体系下的阅读视野---李迪
                                                         (课后心得)
     这次的课虽然我是海绵挤出来的时间去听的,但这种赶,却是超值。这个忙碌的9月、10月,不知能否让我如愿毕业,但却是让我在每听一次课都有很大的进步。
     这次的课重点说了语文教育,李迪老师爽朗的笑声,连贯性实用性极强案例的讲述。家中有娃上小学的,家中的娃未上小一的,或即将进入小学的,都侧耳倾听。各国教育体制的实践,中国式教育的实验;全球小学语文教材的对比,我国语文书真正诞生的日子是1952年,中途的课改宣告失败。任何一种教育都是在摸索及总结中,不断的找取更好的教材及教育方式。
     1+X的理论深深的吸引了我,1是我们的语文教材,也是我们日常需要使用的工具,X是教材延伸出来的其它阅读书,我们要海量的阅读。阅读可以精读、略读、深一点、似懂非懂、连滚带爬的读都没关系,只要海量的阅读我们就会有收获,就像我们这些年吃过的饭,已成为我们身体的血和肉,这些海量的阅读,就让我们静待花开。儿子的海量阅读,已一天一天在显现,昨天他又突然有所感想,写了一首我认为极棒的诗歌,开始尝试了第一次投稿,我没给他任何的修改,不管成功于否,也是一次不错的体验。让工具训练还给教材,把人文欣赏交给童书。这句话我真心喜欢。
     关于生命主题又有一个新的认识,只要孩子不谈及生死,我们不要过早的灌输,但我们可提早去学习如何和孩子去讲生死这个话题,才不致于手足无措。也推荐了一些不错的书单。例如《小伤疤》,不愉快的事情,例如死亡,我们难过失落过,它也不会给我们造成伤害,它只会成为我们身体上的一个小伤疤。这个故事告诫我们的道理真的是太好了。
      女儿一直与我有亲子阅读的习惯,上小一的她仍然是起床困难户,可上学将有一个月,女儿告诉我的仍是,上小学好兴奋啊。虽然我忙到快没时间照顾女儿了,每天的作业我还是会看看,女儿的拼音没敢落下,三年级之前绝对不能掉易轻心,要不然你的放心会变成担心。习惯的养成真的很重要,她不排斥学习,源于她一直在快乐的学习。
         再就是说到故事会的开展,我们常常担心故事会上我们的表现,其实我们表现再好,不如孩子们的现场反应,最重要是孩子们收获了什么,那才是我们故事会的目的。这句话也深深的在我脑际敲响了警钟。反思我的故事会,或者我不是最佳讲述者,我却勾起了孩子听故事的欲望。这个热烈的反响足矣。
      因周六下午工作会议,11:15我就恋恋不舍的早退了,我庆幸我去上了课,虽然才两个多小时,但使我收益匪浅,下午的课是工作坊,看群里的妈妈们在晒思维导图,我毫无经验,没上课的我,只能请教儿子,请教组员。非常感谢组员耐心地讲解,让我似懂非懂了二级思维导图与三级思维导图,为何用似懂非懂,因为没有老师的点评,用我的理解我做了一个以《我救了一个大王乌贼》的绘本来做思维导图延伸,不断的和儿子商量,并请教组员,儿子夸我做的真好,我也真心感谢儿子的提醒。
     李迪老师的课让我重新认识了语文,让我走出一些误区,反思一些纠结的教育方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金钱 +20 收起 理由
朵米妈 + 15 + 20 B

查看全部评分

9#
发表于 2017-10-7 12:23:35 | 只看该作者
A04  李鸿敏
  第四课感想:(中国教育体系下的阅读视野  李迪  )

      今天的课程李迪老师从全球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开始说起,毋容置疑,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全球都认可的教育,但对孩子在创造力方面的引导有所欠缺,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个体,就要求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因材施教,找出共性兼顾个性,在共性方面,教育工作者需要把工具训练还给教材,把人文欣赏交给童书,李迪老师从为何要做、定义、类型、流程以及逻辑思维的整合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拓展阅读流程中的主题优先、主体优先虽一字之差,但内容和外延有着本质的不同,解决了我拿起一本新的绘本线索很多不知要讲哪个的困惑,主体优先(以一本书为主)通过分析解读(精读)理清方向(可能性)确定主体(减法)展开延伸(补充),同一本绘本不同的人看有完全不一样的解读,而通过主体优先这样的从繁到简的过程中,理清自己想传达给听众的主题,或者说听众想听的主题,因为有了这样的精读,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才能应付突发的状况,每个孩子都是读图的高手。有了这个理论回到家也尝试拿了一个绘本画了思维导图,非常实用,可以快速理清思路、确定主题,也尝试用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找到问题源头,制定解决方案,好用,要找时间好好学习一下思维导图。
       主题优先以话题或者一个主题为主体,从头脑风暴(拓展)主题分析(结构)分类归项(归位)内在梳理(清晰),对于我来说,主题阅读是个挑战,因为阅读量不够,在头脑风暴的时候拓展面会很狭窄,需要花很多时间来搜集书籍,希望在老师和前辈的指引下选择一个主题尝试一下。
      李迪老师还介绍一种共读思辨会,和而不同,想象是否和我们病案讨论很像,过程相似但最终病案讨论是要有个结果,形成一个共识,但思辨会最终是允许每个人都保留自己的意见,不一定要统一?李迪老师举例的《永远爱你》这本书的作者是在孩子早早离去的情况下写的,让我想起了我国独有的一个群体失独家庭,他们的心境和作者一样,只要孩子还活着,但另外一个群体残独家庭,他们很多人并不这样认为,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照料病残孩子的过程中,他们的耐心、精力、经济都在受到考验,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活着就是一种折磨、煎熬。非常感谢李迪老师介绍的这个绘本,也准备把这个绘本介绍给‘苔花驿站’的工作人员。
       中级班的每次课都非常的棒,感谢三叶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金钱 +20 收起 理由
朵米妈 + 15 + 20 A

查看全部评分

10#
发表于 2017-10-10 08:52:07 | 只看该作者
E05 李洁(艾艾
                                                             中国教育体系下的阅读视野

        今天是三叶草中级班的第四课,李迪老师讲授的《中国教育体系下的阅读视野》。说起现今的教育,虽然一直在不停改革,却越来越往应试教育的方向发展,为了拼一个好成绩,考一个好学校,孩子们没了童年,只有补习班和题海。作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通过阅读,体会真实的世界,是一个难题。幸好还有三叶草,还有这么多爱阅读的家长,在关注教育,在尝试改变。
        
       纵观全球的语文教材。日本的教育,希望通过语文学科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道德情操;美国的语文教材当做一个传授知识的载体,并以绘本为主,贴近孩子的心理和生活;俄罗斯的教材内容注重思想性,尤其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培养,重视语言训练,课文多选名篇,语言规范而优美;新加坡的语文教材,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全球的课程改革都面临着问题。设置怎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不断变化的学习方式,如何来适应社会和科学的高速发展?中国历经了几次课改后,仍然存在着教材呆板僵化、无趣、以考试为目的的特点。如何在现有的体制下突破语文的学习,成为考验每个学习者的难题。李迪老师用“带着枷锁起舞”来形容现阶段的教育现状,再贴切不过了。
        
       令人欣喜的是,国家对新教材的编写非常重视,让我们看到教改希望。在新的多版本教材体系里,以海量阅读1+x为标准,要求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读,略读、精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理念来编写教材。新教材体系通过单元主题、时令主题、补充主题和机会主题,全方位展开深度阅读,通过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体会到阅读之美,孩子自己体验多种阅读策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自己发现一个比现实更深邃宽广的世界。
      
       良好的愿望有了,那么如何开展主题阅读?主题阅读即针对某一主题,在一定时间内大量阅读相关书籍的阅读方法。一个主题,实际上代表着一种情感;一种思想;甚至是一个知识体系。主题的社会性、时代性、人文性和经典性等,决定了主题阅读的目标——通过一个核心,依托多文本的选择,找到最适合孩子的书,理清思路,找到事物间相互的关联性和共性。主题阅读将已知与未知、现实与想象、文学与生活等充分融合,从而建构起属于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阅读!
        
        主题阅读有两种主要的形态:主体优先和主题优先。
        
        主体优先,是选择一本最喜欢的书,通过精读的方式,展开对文本细致地解读和挖掘,将搜集到的资讯加进来,通过分析整理最终确定一个主题,通过有益的补充,对故事进行延伸。总的来说就是通过阅读一本书,延伸去读相关内容或相关作者不同类型的多本书。
      
       比如我陪孩子读《老鼠记者》——《纽约奇遇》这本书。主人公杰罗尼摩去纽约爷爷家过圣诞节,途中拿错了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包,包里面有个记事本,记录了A女士一天的行程,于是他按照行程表,一个个地点去找A女士。有纽约帝国大厦、时代广场、自然历史博物馆、布鲁克林大桥、自由女神像、中央公园、哥伦布圆环等。最终杰罗尼摩把包还给了A女士,自己也过了一个愉快的圣诞节。杰罗尼摩带我们领略了纽约的知名建筑,为了让孩子更深刻地感受到纽约之美,我选择了DK《伟大的旅程》,这本书图文并茂的将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逐一呈现。通过这本书,孩子了解到帝国大厦是世界上最著名,也是最高的建筑之一;帝国大厦由通用汽车公司的老板拉斯科布投资建造;它拥有高速电梯,每分钟运行366米;每年都有爬楼梯比赛,速度最快的人十分钟就可以爬上86层楼……而自由女神像则是法国人为了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送给美国人民的礼物。自由女神像从地面到火炬总高93米。中间部分设有观景台和博物馆。对整个建造、运送和安装过程也进行了详细描述。

      通过细致的阅读,加深了孩子对这本书的兴趣,他自己又找来了世界地图,了解美国——纽约处在世界的什么位置,并且自己研究书中杰罗尼摩居住的妙鼠城的地图。孩子不光了解了建筑的历史和它的精美程度,而且提升了方向感,也了解了写游记的叙事方式,并且发现妙鼠城是一个和人类社会相似的地方,他们也有自由鼠神像,也有各种高楼大厦……似乎跟人类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可我们又从未碰到过他们?孩子的思维在真实与虚幻间转换,从简单的文字阅读,进入了深度挖掘和思考阶段,真正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主题优先,是指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确定多个主题,然后根据每个主题进行具体书籍的拓展。最后对结构内书籍进行逻辑梳理。总结来说,就是通过一本书所体现出来的多个主题,然后延伸,根据每个主题阅读多本相关内容的书,综合整理,加深对书本的理解,拓展孩子的知识和思路。
      
      李迪老师用《威斯利王国》举例来说明如何进行主题优先的阅读。首先通过讲述文明史,或自我成长引入故事。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发散出多个主题:文字、文明史、植物、人和自然的关系、家庭教育、人际关系、自我接纳、领导力、改革、财商、发明、编织、服装设计…每一个主题下面又可以添加多个相对应的书单。比如文明史可以阅读《人类早期的发明家》、《上下五千年》、《希腊神话》;财商可以阅读《小狗钱钱》…多主题的阅读可以更好的理解这本书,这完全就是透过一个孩子的行为演进的一部文明发展史。故事的拓展活动可以做各种手工游戏,比如做编织、做服装设计,也可以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甚至可以让孩子自己编一个国家的故事,自己发明文字。透过生动多样的拓展活动,孩子们才能读懂、读透这样一本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好书。其实这何尝不是成人应该学习的,让自己慢一点,静下来,丰盈自己的内心,就不会被焦虑绑架,孩子的成长问题自然引刃而解。
        
       主题阅读帮助孩子扩展视野,通过将主题丰富、完善和细化的过程,孩子能听到不同的观点,并且学会尊重、理解不同的表达。观点间产生碰撞,激发思维,锻炼了孩子们的综合思辨能力。虽然还不是特别明白主题阅读应该怎么走,但是我会尝试着和孩子在这条路摸索前进!相信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实践——消化——吸收的过程才能将主题阅读进行到底。希望通过不断学习,自己在故事妈妈这条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金钱 +20 收起 理由
朵米妈 + 15 + 20 A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7 11:27 , Processed in 0.165780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