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是天生的哲人
By Cici
书 名:《以后会怎样?》
作 者:[法] 劳伦特·莫罗 文/图
原版名称:Après
译 者:武娟
南方出版传谋/新世纪出版社 蒲蒲兰绘本馆
作者简介:
劳伦特·莫罗,1982年生于法国布列塔尼地区。2007年毕业于法国斯特拉斯堡美术学院,之后在斯特拉斯堡和其他四位艺术家一起创建“红色大门”工作室,进行绘画、剪贴、诗歌故事插图的创作。他画杂志插画、创作绘本、制作海报、策划文化活动等,同时还是法国漫画插图小型出版协会的成员。除了画画,他还喜欢摇滚乐和拍立得。
内容简介:
冬天过后,春天会给大自然涂上缤纷的色彩。
春天过后,夏天会帮我们脱去身上的衣衫。
夏天过后,秋天来了。黄昏的美丽光影铺满地面。
秋天过后,冬天的悄然而至会吓你一跳。
……
一年之内,会发生多少事情?本书以四季的变化为四个章节,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一年内的成长。小男孩不断地以“……以后,会……”的逻辑,思考着时间推移、自然现象、自我情绪和他人行为等。他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时而观察,时而提问,对生活的理解有浅有深,表达出童年最初的诗意视野和哲学逻辑。作者一边回想着自己的童年,一边以细腻的水粉技法,加入简单的文字,创作了本书。小读者可以自由地看图说故事,先练习如何表达自身情绪,进而对所生活的世界展开更
深一步的思考。
试读报告 :
整本书采用简笔水彩画的方式铺陈,并无太多的绘画炫技,也无过多的对比或隐喻手法。色彩简单,以红色、黄色、蓝色系、棕色的大量运用将四季的变幻和生活中各类场景表达得栩栩如生又充满儿童画般的简单和童稚。浅蓝、深蓝的蓝色系,表达秋天 、冬天的事物和男性及梦镜,甚至吵架后的眼泪都以深蓝为主。雨后的湖泊、沉默后的思绪、大海、天空、树干、雨点、玩具、孩子的身体侧以淡蓝色为主,明朗而又像孩子一样令人更想触摸。就如同孩子感知季节自然变化、植物的生长、气候变化 、身体的感知和情绪的变化,一切都真实而又自然。
不由得记起加拿大著名文学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儿童诗歌绘本《UP IN THE TREE》(《在树上》)。整本书用诗歌式的语言,讲述了两个孩子住在树上时经历的奇特故事。故事中孩子们将大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搬到了树上,既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又特别符合孩子的生活甚至模仿成人生活的场景,大有要与大人们的生活相隔离的意味。整本书采用红色和蓝色及两种色叠加的颜色绘制而成。画法采用的是作者在五十年代大学时期,物资匮乏和印刷技术有限的年代下,为了节约成本而学会的“乒乓球台上的丝网印刷”方法的经验。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种技术特别原始,印制的效果也特别朴素,但她非常喜欢这本简单的钢笔素描加印色的书。如同孩子的世界一样简单,但却散发着超脱世俗的本真。
记得有人说过孩子是天生的哲人,也常有人说,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整本书以诗歌体的语言,通过孩子的视角来讲述他的观察和思考,问答间既有符合生活的实际,有发人深省的哲理问题“为什么 ?”、“是什么?”、“怎样?”,更有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观察和思考过后的答案。
孩子们有哲学家和艺术家都不可缺少的特质:好奇。他们着迷于一切新奇的东西,从一枝一叶、一沙一石中感受无穷的乐趣。确实,儿童会把动物、玩具当作会说话的玩伴,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理解和思考。——朱生坚
哲学给人的感觉总是深不可测的,仿佛一切说不得,摸不到。殊不知,在与孩子的亲子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就接触到了而不自知。
美国哲学家加雷斯·B·马修斯在《童年哲学》一书中说,学会轻松愉快地对待孩子们所提出的天真的问题,是做好哲学工作的重要部分(《童年哲学》P12)。
时常,我们做为成年人,在享受这些富有童真又令人忍俊不禁的愉悦时,大多并不会认真面对这些问题本身,或许出于我们自以为是的心智成熟的优越感,抑或出于我们知识的缺乏,智慧的修为不足。
“ 一些儿童会自然地做评论、提问题,甚至做推理,而职业哲学家能认出,这些就是哲学的活动。”在另一本书即《哲学与幼童》里,马修斯也说,“许多哲学问题,也许绝大多数哲学问题,都具有天真而素朴的特性。孩子天生就是纯真无邪的,因而很容易提出哲学问题,而成年人(包括大学生)在拿起他们的第一本哲学书时则必须着力去培养提出这样的问题的能力。”
一粒种子长大以后,
会变成一朵美丽的花,伸向天空。
这两句看上去简单的话语却蕴含了一个生命在孕育生长的过程中所彰显出来的柔软的力量,一颗不起眼的小种子经过努力的生长,也能展现出她的美丽。任何向上的力量和昂首的自信都值得被尊重。小姑娘最近在课后朗诵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时,其中一首由安徙生奖获得者,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贾尼·罗大里的诗歌《需要什么》,吸引了我的注意:
做一张桌子,
需要木头;
要有木头,
需要大树;
要种大树,
需要种子;
要有种子,
需要果实;
要有果实,
需要花朵;
做一张桌子,
需要花一朵。
有了花,就有了果实; 有了果实,便有了种子;有了种子,就能长成大树;有了大树,就有了木头,便能做成桌子。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巧妙的构思,赋予了诗的意境。这便是哲人能引发我们思考的最好方式吧。
一如导读中周明刚老师在《成长的“天问”》中所说到的:阅读《以后会怎样?》,不禁会想联想到《天问》这部奇瑰的长篇诗歌——也许是儿童和先民的思维同构性,这两部作品在结构和气质上有着某种微妙的相似。
末了,再引用学究的话:了解孩子,只是一个基本的前提。马修斯真正着力提醒人们的是,要重视儿童的哲学思考。所谓童年哲学,不是关于童年和儿童的哲学,而是在孩子们的小脑袋里切实进行着的哲学思考。这些思考绝非毫无价值的幻想。——朱生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