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 林晓纯
第一课:《走,讲故事去!》课后感:
一:内心自我成长的欲望 自从步入中级班,毕业考核要求一发,一看到开办故事会,就好愁啊。我不善长当众讲话,顿时感觉压力好大,但是总不能被压垮,于是从皮皮班长那里找能量:不用考虑太多,埋头做就好了,你肯定没问题,对你很有信心。 于是,我化压力为动力,马上找社区,找故事会开办场地,内心自我承诺,每周要讲一场故事会,在故事会当天,请妈妈过来帮我看一岁七个月的妹妹一个小时,希望能尽快让自己成长。当然,妈妈是不会理解,自己不在家带娃,还跑去社区给其他孩子开故事会。所以,妈妈是需要哄骗过来的,我内心想自我成长的欲望特别强大,努力克服一些客观阻力。 二、果果妈妈的故事 培训当天,番茄老师的开场---果果妈妈的故事特别打动我: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一所学校,影响更多的人。 之前,陪着哥哥在社区讲《好饿的毛毛虫》《十个手指头和十个脚指头》,一直说着要去幼儿园给小朋友讲故事,我心里觉得孩子有这愿望与勇气就应该支持,但是行动上却是无明显表现。 因为哥哥所在的幼儿园,是一所特别普通的幼儿园,这一整年小班上下来,所以没有任何的幼儿活动,如春秋游,家长日,就连最普通的六一儿童节,也没有节目安排。更多的是,学校忙着做各种考核,家长要负责填报本该老师负责填报,学生在校情况的考核表。于是,觉得幼儿园以考核标准为本位,学生为次位,如果进入幼儿园讲故事会,估计也是困难重重。 果果妈妈的故事在我心中荡漾,哥哥那双满怀渴望要在幼儿园讲故事的眼神在我的眼前晃着,明年开学时,我要和老师去谈谈,像果果妈妈一样,做一个讲故事计划,可以是主题的,可以是根据季节时令的… 我相信,哥哥如果看到我,夹着绘本,出现在幼儿园里,他会无比的开心与自豪。自从带着他参加了初级班的毕业典礼,他回来一直念叨两个词:三叶草,班长皮皮。当我从中级班带回三叶草故事妈咪包,他总是说,我要拿三叶草的书读。也就一次的毕业典礼,三叶草去扎根在他的心里。 三、故事会的设计 番茄老师的课都是慢慢的干货,讲故事真的是要学习的。经常去福田区图书馆听故事会,上完课的感觉是,之前真的纯粹是在听故事而已;课后第二天,又去听故事了《你看起来很好吃》,能透过故事,看出讲故事老师的故事课程设计:小游戏开场,角色表演,情感转折处音乐安排,开放性结局的引导… 1.关于故事会的主题,一个故事会一个主题,谁是故事会的主题。 立马就反思前一日刚在社区举办的故事会《谢谢你,小苹果》,恨不得把书中认为好的主题,一咕噜全部倒出来给孩子们。其实,求精不求多,孩子能把一个主题都吃透,就已经足够了。
2.在故事会中,要多角度引发思考,学会逆向思维,开放性思维的去引导孩子。这一点,之前没有想过,也可能最会被忽略的,故事就是故事,文字说啥是啥,讲完了就是完了。
3.延伸阅读至关重要。在延伸阅读上,经常会就着绘本带孩子做一些手工,除了手工,以后要慢慢学会开发更多形式的延伸活动,且能紧扣主题。 四、工作坊的感受 现场上课带给人的感觉,是网络微课永远无法给予的,十分震撼。我们所在的组是A组,就一本书如何开展故事会,进行讨论,我们讨论的是《完美的正方形》,一本薄薄的,字数不多的绘本,却能讨论出各种主题,针对幼儿的主题,针对低年级的小朋友的主题…大家激烈的讨论,思想的火花相互地碰撞。 而经过这次的讨论,我感觉,大家看待绘本的主题,更多地是着眼于妈妈这个角色,比如孩子稍微大些的,如8-10岁,妈妈们看到的是情绪管理主题;而如我们这些孩子尚在0-5岁的,看到的是颜色,形状,创意主题…妈妈们,就是随着娃娃们一路的成长,在不停地修炼自我,过关斩将,无所不能。 上台解说演绎,番茄老师点评,这一环节也很精彩,大家踊跃发言,学霸点评尖锐。而我除了佩服还是佩服,大家的语言能力好强啊,自己一句话都没吭声,属于那种说两个字就掉链子,半天没在状态的乱抖音吧!后来课后群上,番茄老师说:课堂上越多发言越多成长。希望在接下来的课,自己能突破这一点。 五:附录培训前和培训后两个故事会的设计与总结
2018.7.6号故事会---培训前,总结培训后 一、《谢谢你,小苹果》故事简介 苹果是一种美味又健康的水果,圆圆的样子也很讨人喜欢。你知道苹果的种子藏在哪里吗?从一粒种子到一棵大树,苹果的长成需要经历哪些过程?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用自然亲切的口吻介绍了有关苹果的知识:花粉是怎样传播的,什么时候结果,怎样的气候条件可以让苹果香甜多汁……简洁有趣的语言,手绘与拼贴结合的绘图方式,在让小读者了解苹果生长过程的同时,也更懂得感恩自然的馈赠。 二、活动目标: 1. 绘本生动完整地展示了苹果的生长过程,从一粒种子到果实累累的大树。 让孩子知道苹果的生长过程:需要经历从种子,种子发芽,种子长出子叶,长成小树苗,再长成大树,最后开花结果的全过程。 让孩子感受从种子到食物的生命奇迹,由此珍惜食物、感恩自然的馈赠。 活动准备: 1.切块苹果一盒,一个苹果切两半。 2.画笔跟A4纸。 3.《锄禾》图文稿 活动过程: 1. 绘本导入: 问题1:小朋友们平常是不是经常吃苹果,你们喜欢吃苹果吗? 问题2:我们平常吃的苹果大多是红色的,除了红色的苹果,你们还见过什么颜色的苹果? 问题3:你们知道苹果的种子尝在哪里呢? 那么你们知道苹果是怎么长成的吗?现在跟着我一起来探秘吧。 2. 妈妈绘本解读: 绘本的环衬页:粉白色的苹果花;中间黄色的是花蕊。 苹果的里面藏着一个小星星(篇页):出示已切两半的苹果,展示苹果中的小星星以及小种子。 春天里(篇页):蜜蜂除了采蜜,它还能帮助授粉,在采蜜的时候,身上沾满了花粉,然后再飞到其他花儿上面去采蜜,顺便把花粉带到另一朵花上面,授粉成功就能结出果实。 夏天(篇页):提示画面上有什么?(长出果实,鸟儿在捉害虫) 秋天(篇页):大地提供土壤,雨露滋养,阳光照耀,苹果长成必不可少的条件。 摘下苹果:我们每天吃的苹果,是农民伯伯爬到高高的大树,从果园里摘下来,然后运到超市,市场出售的,然后我们买了它。 读了《谢谢你,小苹果》,我们知道了苹果的长成是特别的不容易,需要阳光雨露的滋养,需要经历从种子,种子发芽,种子长出子叶,长成小树苗,再长成大树,最后开花结果的全过程。 3. 互动环节: 环节一: 请均宇哥哥带领大家来朗诵《锄禾》,领读完毕,妈妈指着图,讲解锄禾,由此让大家要好好珍惜食物。 环节二: 请均宇哥哥带领大家画:种子,种子发芽,种子长出子叶,长成小树苗,再长成大树,开花,结苹果。 环节三: 邀请大家品尝美味多汁的切块苹果。 4. 故事会总结: 听故事人数:15人,年龄:2.5-3.5岁 (1) 孩子年龄尚小,一小孩起哄,另一些小孩容易跟着起哄,这时候,就很难控场。----论秩序义工的重要性。 (2) 故事会设计主题,两个:一个是感恩主题,一个是苹果的成长过程。听了番茄老师的课,主题切勿多,讲好一个就好了。讲完故事会,上过培训课,回过头来总结,确实是如此,讲多了,孩子们容易模棱两可,不如拿一个主题,好好的讲,讲透了,孩子吸收了,就足够了。----论故事会针对一个主题的重要性。 (3) 故事会开始时,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加独立,选择离场。但是在参与互动环节,如画画等,孩子尚小,不知如何下笔,这时候,家长的协助很重要。且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家长也能从中有所吸收,所以故事会应该定义为亲子故事会,有家人的陪伴。---故事会定义为亲子故事会。 (4) 故事会互动环节:画画跟品尝苹果,一说到有吃的,孩子们会很开心,即便是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苹果。 (5) 哥哥的表现很不错,小记录: #2018.7.6《谢谢你,小苹果》#今天去社区给小朋友讲故事,哥哥好认真,一直在家练习画种子~种子发芽~小树苗~大树~开花结果。因为故事会上,他负责"领读"《悯农》和"领画"苹果长成的过程。 领读时,有的小朋友会,有的小朋友不会,没有朗朗读书声的效果,有一个小朋友全都读出来了,他不高兴了:不行,我没读完,你不能读。 领画时,帮忙分发彩笔,埋头认真地画;画画结束时,帮忙收彩笔;请大家品尝苹果时,帮忙回收牙签。 故事会结束了,拿出自己准备的贴纸,分发给表现好的小朋友,饶老师问:何为表现好?答:没有站起来的就有奖励。 (6) 妈妈自身的总结:在故事会上,需要再大胆慢慢地放开自己,不要太拘谨,不要担心做得不够好,相信自己有控场的能力,演绎可以更生动,与孩子更贴近一些,孩子回答问题时,及时给予表扬。----论经常去福田区图书馆听故事会的重要性。 2018年7.14号故事会---听过番茄老师的课之后。
一、《爱书的孩子》简介: 爱书的孩子,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呢?他们可以坐在一叠厚厚的书上心无旁骛地读上好久好久,他们可以把书作为跷跷板的支点自己坐在两头专心地阅读,他们可以一无所有,没有电视机没有车甚至没有房子,但是他们一定会拥有满屋子的书…… 安格斯和露西就是这样的孩子。他们有好几百本的书。有一天,所有的书都搬走了,安格斯和露西才发现自己非常需要书,而且超过他们的想象。这个温馨感人的家庭阅读故事,把我们的心都凝聚在一起。 《爱书的孩子》绘画风格采用水彩画的方式,清新、淡雅,人物造型活泼、灵动。 二、活动目标:希望孩子们爱上阅读,在公益绘本馆的时候,爱惜书,一次只拿一本,看完归位;看到破损的书要帮忙修补。 活动准备:彩笔,打孔器,废旧纸板剪成各种形状,毛线,眼睛贴纸。 活动过程: 小游戏:小雨:手指拍拍; 中雨:手掌拍拍 大雨:跺跺脚 1. 绘本导入:引导孩子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很多很多的书,孩子,猫跟鸡) 你们喜欢看书吗?爸爸妈妈陪你们看书吗?你们家有很多很多书吗? 跷跷板是什么支撑的。 2. 绘本解读,提问环节---提问A:首页他们拥有的东西并不多:你们觉得他们拥有哪些东西呢? 提问B:他们的家再也装不下这些书了:那么这么多的书,人还有地方可以住吗?那这么多书,该怎么办呢? 提问C:虽然谁也没有,安格斯和露西知道他们要去哪里:你们知道他们要去哪里吗? 互动环节:手工:让小朋友们绘制书签。
4.故事会总结: 听故事人数:20人,年龄:2.5-3.5岁
(1) 此次故事会,有公益绘本馆饶老师协助维持秩序,所以课堂效果比较佳。饶老师负责开课前小朋友的自我介绍以及课堂规则讲解。
(2) 刚开始的小游戏,起到了活跃课堂的气氛。 (3) 绘本解读提问环节:在本书的几个关键环节,三个问题都提到了,孩子们反映尚可,都开始发射性地思考:
比如问题A:他们会拥有哪些东西呢?他们会仔细观察画面,说:书,猫,鸡…
问题B,他们回答,那扔到垃圾桶去;送人去…(不管回到什么问题,我就及时肯定,不说教,这是个不错的主意;等到后面有小朋友说送人去,我会特意强调,这个主意更不错。)
问题C:他们会去哪里:他们回答:会去图书馆,会去博物馆,会去坐地铁…
(4) 觉得自己最后在导出故事主题时,故事讲完了,一下子紧张,思维错乱了,措辞有点乱,缺乏条理性总结。还是得多讲多讲故事,锻炼胆量。
(5)绘本互动延伸环节:小朋友们都很棒,我随手裁剪的废纸,在孩子们的手中都成了艺术品。
file:///C:\Users\dell\AppData\Local\Temp\SGPicFaceTpBq\8712\669354CB.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