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 梁焕彬
你的翅膀是什么颜色? ——《蒂科与金翅膀》
因着共读薇薇安▪佩利老师《共读绘本的一年》的机会,我们分组领读这本书里提到的李欧▪李奥尼的绘本。恰巧我们小组分到了《蒂科与金翅膀》,这是《共读绘本的一年》里最具争议的一本。
蒂科的故事是这样的:蒂科是一只没有翅膀的小鸟,不过朋友们都爱他,悉心照料他,直到有一天,一只许愿鸟实现了他想有对金翅膀的愿望,情形就变了。蒂科变得……活泼开朗,强壮有力,甚至能一飞冲天。当他飞回原来栖息的大树,却被迎头一击:朋友们都不愿接纳他。(“‘有了这对金翅膀,你觉得你比我们都强,是不是?你就想和别人不一样。’说完,他们就飞走了,再没说什么。”)
可怜的,毫不设防的蒂科。他弱小的时候,那群所谓的朋友就爱他,可是当他以超乎想象的方式变得强壮时,他们就抛弃了他。他只能将自己的金羽毛贡献给需要帮助的人,以换取一根根黑色的羽毛,朋友们这才心满意足地重新接纳了他。(“‘现在你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说。”)
每个人的阅读理解,都不可避免会带着自己的经历和人生印记,很多成人都在这本书里看到了蒂科的朋友与蒂科之间“只能同甘苦,不能共富贵”的无奈,都会因此而受伤,佩利奶奶也不例外。她对此耿耿于怀,气愤为什么李欧▪李奥尼可以让什么都不干的阿佛享受美好的友谊,却让蒂科遭遇这样容不得自己变强大的朋友。我也很好奇孩子们会怎么看,于是我向我家哥哥讨教。
首先我的姿态足够低,并且诚恳。我的确需要他来指点我,像他这么大的孩子是怎么看待这个故事的。我的态度是真诚的,孩子就能感受到。于是,在强调了他的理解仅代表他本人,并不一定能代表他的同龄群体之后,他跟我分享了他的看法。
他认为蒂科遇到的情况很正常,无论是蒂科的朋友们对待他,还是蒂科对待他的朋友们。他不认为蒂科受到了嫉妒或排挤。他认为人都是会在不同阶段认识不同的新朋友的。老朋友有可能继续,也可能不继续了,都很正常,但不能因为不在一起了就认为是谁排挤了谁。
他觉得蒂科完全没有被胁迫。
在他没有翅膀的时候,他的朋友们无条件帮助了他,不求回报。在他变强大以后,他的朋友们要看看他会不会使用他的强大的能力来帮助别人。如果他也像他们曾经帮助他那样去帮助别人,那么,他们就是一样的了,他们就还可以做朋友。如果他不帮助别人,那么,他也可以去交跟他一样拥有金翅膀的朋友,他的朋友们也不会怪他。
我挺惊喜的,孩子可以看到这样的角度。
我一直问他,你没有感觉到他的朋友嫉妒他吗?他们没有在排挤他吗?他说没有。 他并没有觉得他是牺牲了什么换取了友谊,他觉得他最终用了他的强大来帮助了别人,也因此被他的朋友们接受了,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
如果他拥有了强大的能力以后,并没有去帮助别人,那么,他在跟老朋友分开以后,也会遇到新的朋友,如果是那样,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他认为他并不会失去友谊,只是朋友可能会不一样而已。不一样的朋友,也是友谊。
关于我们一直纠结和可惜的蒂科放弃了金翅膀这一部分,他不认为蒂科“放弃”了金翅膀,他认为,正是因为他帮助了别人,才“获得”了黑色的翅膀,而黑色的翅膀证明他的品质高贵,是愿意帮助别人的孩子。因为蒂科还没有翅膀的时候,帮助他的鸟就是黑色翅膀的。
我们都是遗失了童心的成人,所以我们认为金色就一定比黑色好,因为在成人的世界里,金色代表稀有和高贵,但是孩子的世界里并没有这种概念。
所以蒂科的朋友说的“你跟我们不一样”不一定就是“你拥有高贵的金翅膀,而我们没有”,也可能是“你跟我们一样也拥有翅膀了,但是,你还没有利用你美丽的金翅膀帮助过别人”。
感谢这一场共读,感谢《蒂科与金翅膀》这一本书的存在,让我得以跟孩子深入探讨“友谊”和“嫉妒”、“强弱”和“选择”。
我们为什么要给孩子读书?在孩子年幼时是因为他们不识字,那么,在孩子已经可以自主阅读以后又是为了什么呢?记得松居直老先生在他的《我的图画书论》中提到:
“人的安全感不仅仅来自物质方面的满足,还必须在每个人的心中扎根。没有这个根,孩子将会失去安全感,他们被现代生活混乱的价值判断所支配也就不足为奇。优秀的图画书能给喜爱阅读的孩子以定力,就像在大风暴中紧急抛锚一般。这种力量绝非道义上的概念,而是可以信赖的力量。”
初级班时,我们组里两个最大的孩子被我们自己定义为叛逆期。我安慰志清说:“不怕,从小喂绘本长大的孩子,三观都差不到哪儿去。”大毛又安慰我说:“从小喂绘本长大的孩子,都差不到哪儿去,所以,你也不必担心。”那个时候我们心里所信赖的,就是这种“定力”吧?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当孩子不再像幼儿期那样事无巨细都对我们吐露心声,我们要如何才能确信我们的孩子没有走偏?虽说孩子走的是他自己的人生,然而,还有那么多焦虑的公号都在标题上耸人听闻地说“你不这样做,你的孩子就毁了”。尽管有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告诉我们,我们的教养方式,很可能对孩子毫无作用(《园丁与木匠》)(是不是瞬间感觉不焦虑了?),然而,作为父母,我们还是会担心,还是要想要敲开孩子的脑袋,看看他整天想的都是些什么。我们如何可以得到这么一个机会?就是靠着我们跟孩子一起共读的书。
比如说,我们一起讨论《蒂科与金翅膀》,我就知道,我的孩子会积极乐观地看待生命中的变化,在求同存异的世界里面对“不同”,他不是一个受害者的角度,他的选择中满是希望,没有勉强。他感恩朋友们的付出,同时也能欣然面对朋友们的期待。他懂得生命中所有的期待,最终都是向善向美。
这一些,如果要我直接去问他,首先我并不知道怎么提出合适的问题,即使我知道,我相信他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是,通过我们共读的一本本书,他可以敞开心扉表达自己,我可以通过他的见解,了解他思考问题的方式。我会因此看到孩子在这个飘摇不定的社会中的“定力”,于是,我可以相信他,会走好他自己的路。
我们为什么要跟大孩子共读讨论?并不是因为我们想让他读懂一本书,或是背出一段优美的文字,或者总结什么中心思想。我们不过是希望借由书的媒介,得以走进孩子的内心。书,是我们跟青春期孩子进行有效交流的桥梁。就像你约一个朋友出来谈心,你不会一开始就谈心,你会先找个地方,点一杯茶,或者一杯酒,来创造交流的环境。在我们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你们共读的那一本书,就是那一杯茶,那一杯酒。
佩利奶奶最让钦佩的是,面对孩子,她从来不会持“我吃过的盐比你们吃过的米还多”的观念。在阅读这条路上,她从没想过去“引领”孩子,反而从心底里相信孩子自身的力量,相信孩子们对世界的洞察和理解能力,虚心地让孩子来“引领”自己。如果不是学着她来放低姿态,我不可能如此虚心跟我家哥哥“讨教”。如果我不够真诚和虚心,他不会跟我分享他的理解。因为不需要跟我分享他的理解,他很可能并不会那么深入地去思考一个故事之于我们的意义。我们差一点就错过一场思维的盛宴。我们必须时刻铭记在心的是,与人沟通的时候,对对方充分的尊重是打开对方沟通意愿的前提,哪怕对方只是一个孩子。如果你不表现出平等,在沟通中,你根本不会有收获。
参考书目: 1.《我的图画书论》【日】松居直 著 郭雯霞 徐小洁 译,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7年01月出版 2. 《共读绘本的一年》【美】薇薇安▪嘉辛▪佩利 著 枣泥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5月第1版,2019年3月第2次印刷 3. 《蒂科与金翅膀》【美】李欧▪李奥尼 文▪图 阿甲 译,南海出版公司 2012年10月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