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秋虹@三叶草 于 2021-6-8 14:43 编辑
01 秋虹
与其说get到新技能,不如说实践新技能。上周末铭哥班里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我也卷入其中,幸好从中爬了出来,现在回头来看,也是一桩值得探讨的事情。为避免问题,我就不在赘述了,但深刻的体会是,家长和老师的沟通需要技巧,更需要引导孩子成长的良好方法。
还是说说另外一件事吧。
我经常和伙伴们说,亲子共读是和孩子有话可说的好方法,尤其是孩子长大和你越来越远时。但说到和做到还真是有差距啊。 最近铭哥又拿起了他喜欢的《三毛流浪记》系列故事,看得津津有味好像第一次看一样。之前,为了和他有共同话题,我也拿起来看了一遍,但没什么感觉,当时为了和孩子同步,偶尔聊下其中的情节,没什么印象了,现在想来我只是应付差事般看了。 昨天晚上,铭把他看的故事给我,让我读160-163这几页的故事,问我觉得三毛聪明还是士兵太傻…… 我当时在看《哈利波特与密室》,对那本书着实没什么兴趣,本能地附和道,是啊,三毛很聪明,把情报塞到大饼里面,士兵太笨了。铭说那后面的报社呢,他们把那个特务一下子就抓到了,我继续附和是啊,他们很聪明。然后,我继续看我的《哈利波特》,铭不说话了。 过了一会,铭又说,妈妈你说,张乐平画的三毛怎么一直都长不大呢?三毛到现在90多岁了,怎么还是个小孩子呢?我放下读的书说,大家都喜欢三毛,在人们心里他就一直这么大,永远这么大这么可爱。说这话会儿,妹妹在一旁拉着我要听她讲故事,于是就转头陪妹妹去了,哥哥共读的聊天也就断了。 早上想写“爱上阅读100个方法”时,回想起我昨晚和孩子的聊天,感觉自己像个冷冰冰的机器人,虽然也有回应,但只看到了读书问问题这件事,而忘记了事情背后的人,忘记了我是孩子他妈,这是一个在探索路上爱发现的孩子。我也时常羡慕别人家娃和自己热火朝天地聊天,而我和铭却很少有,他也很少会提什么问题。现在回望我们的对话,我的关注点仍在自己,给出自己的答案,封闭式的一问一答,然后没有然后了。我忘记了孩子的好奇心,忘记了站在孩子角度像个孩子一样思考和他对话,把他心底的想法他思考的内容抽丝剥茧地拉出来,而我当时只是简单地给出答案,结果喊停了对话,也丢掉了了解孩子走进孩子内心的好机会。 在我的心底里还是有个大架子,摆着“家长”的谱,显示着自以为是的聪明才智,而这些正是孩子厌烦的,对你关闭心门的理由。面对孩子,卸下所有的伪装,真诚地相处,拿掉“教育你”的念想,或者当时我好奇这个故事,想听下孩子是怎么想的,如果三毛老了又会是怎样一幅场景呢,我敢肯定这样聊,我们会一起笑翻在床。那时,孩子尝到“聊天”甜头时,下一次或许想到什么还会和我说,或许又有多少奇思妙想迸发。当孩子愿意和你谈心,敞开心门时,日常的各种问题才有化解的机会。遗憾,我自我终结了多少这样的好机会啊。 还有一点,可能是在我心里,漫画书的营养价值还是没小说高,如果拿来探讨的不是《三毛》而是《哈利波特》或许我的状态又不同了。在潜意识中,我对漫画书的接纳度还是有点窄,面对别人在教室里我可以做到客观,但面对自己娃时,还是容易走样儿。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陪伴俩娃长大后,我想我可能真的不一样,不只是表面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