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26387|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中闲聊古诗吟诵——我今年读书最大的收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1 12:2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早上和朋友在邮件里聊得高兴,顺便与大家分享——

    特别高兴你能自己发起一个读书会!红泥巴研读会主要就是基于这样的期望,志趣相投的朋友们常常分享读书的乐趣,并且能互相激励。越来越发达的电子环境让面对面的亲密交谈变得越来越奢侈,这样的交流就变得更加宝贵了。

    研读会对探长和我也都是一种激励,“逼”着我们继续用心地钻研,不过有两个月当我们发现自己要同时面对五个研读小组时(合肥还有几个教师研读组呢),我们也感到确实有点接近崩溃了。呵呵,不过还好今年安然度过,所以明年我们需要重新规划一下。

    说到古诗吟诵,可能是我今年研读会中最大的收获。其实我很久以前就读到过关于诗词格律方面的书籍,自己不知不觉也收集了一堆,可是以前居然根本就读不明白,有时候感觉知道一点概念了,但找几首诗一读,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现在才知道原来直接用普通话读唐诗,大部分都是读不对的。只用一些概念去读,根本就读不通。现在我回头看看,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教孩子们朗诵、背诵古诗的东东,绝大部分也可归入害人不浅的类型,即使做得很认真很好的,也不过是带向了一条看上去很精致却失去了内在精神的弯路,而且多半是绕不回来了。反正我就差点绕不回来了^_^

    在正统的学术圈子里(目前也仍然是男性主导的天下),其实叶嘉莹先生恐怕也并不是那种被学界特别推崇的泰斗,但是她的确是给我启发最大的老师。她最特别的地方,我觉得是她能很自然平和地讲述和吟诵,在听她吟诵的时候你已经能被感动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学者对古诗钻研得很深,写出来的东西没有很深的学问都根本看不懂的,可就是不能自自然然地吟诵出来让普普通通的人也能够感动?读了半辈子的书,才发现以前读古诗基本上属于“看默片”的类型,回头想想,真是荒废了好多年。

    《与古诗交朋友》的音频我是在做研读会功课时碰巧找到的,初听之时还不觉得怎么样,开始还感觉有点怪怪的,有点怀疑。但基于对叶先生的喜爱,我耐着性子听完一遍、两遍,大概听到第三遍的时候我感觉豁然开朗了。我在临睡前和睡醒时都会忍不住念叨几句,有一天筱音妈妈说:你现在念诗怎么这么像叶嘉莹?我才 “哦”地真醒了过来,我也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了“怪怪的”行列。这时我在回头去读那些讲格律的书(主要是看近体诗部分),就发现原来道理其实很浅显,根本上是一种经验的总结而已。我以前之所以感觉完全读不懂,只是因为以前完全没有经验!

    当然,真要想吟诵唐诗,单单《与古诗交朋友》这一本是远远不够的。但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启蒙,让人获得直接经验的启蒙。读诗歌必须先有直接经验,任何二手的经验都是隔膜的,效率奇低的。我后来也去找了目前市面上另外的古诗吟诵的品种,有给大人欣赏的,有教孩子的,感觉作为欣赏对象尚可,但要学习,它们都存在很严重的次序问题。不如叶嘉莹先生这种直接的教法。

    我说白一点。比方说,我们想教身边的孩子学习吟诵,首先要教他们用自己最熟悉最熟练的语言来念,大多数情况下肯定是用普通话来念,如果是适合的方言,也可以用方言来念。我觉得最好的方言可能是吴语或粤语。用普通话来念时,最大的困难就是入声字,叶先生反复提到,她用的是一种短促的第四声读法来代替,如“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节”,“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插”,这虽然听起来怪怪的,却是很必要的读法,对于小孩子来说很难总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带着他们在跟着念中自然地学会。这种地方在适合的方言里读起来很自然,所以如果能用吴语或粤语来辅助就会很方便了。

    等到用上面这种念法吟诵到一定熟练程度时,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找调子来哼唱,这就是吟唱了。这种吟唱的调子完全是随个人的方便和喜好的,没有也不应当有固定的调子,而且同一首诗由于吟的人理解不同,当时的心情不同,吟唱的调子也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可能多少有点像黑人的说唱乐、萨克斯乐之类的音乐,大致上有个主调,但每次表演都可能有很大的不同。这也恰恰是吟唱最美妙的地方吧。叶先生说:南方人可以用南方人的调子,北方人可以用北方人的调子,小孩子可以用小孩子的调子,老人可以用老人的调子……兴发感动、手舞足蹈……

    我觉得这是比较自然的次序。如果次序反过来,先不管对象是多大,生活在哪里,口语习惯如何,直接就按照某种被认为是正统的调子来硬生生地教给孩子去吟唱,而不先去教孩子遵循平仄规律来吟诵——我觉得这样做或许用心是好的,但也可归入害人不浅的类型。

    教孩子遵循平仄规律来吟诵古诗,对于小孩子并不困难,可能两三岁的孩子很轻易就能学会,当然这取决于大人是不是能一起学会。但是教稍大的小学生就非常困难了,一来他们时间有限,二来在语文课上已经有一种相当顽固的教法,孩子们真的用符合平仄规律的方法来背古诗,在语文课堂上将成为错误的典型。在语文老师听来很可能难以容忍,比如《春夜喜雨》中“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眠”,俱读成居,黑读成鹤,独读成杜,孩子如果真这么念,老师会抓狂的,O(∩_∩)O~ 所以孩子很可能就会抗拒了。只有当孩子能分得清“在课堂上怎么读、本来应该怎么读”的时候,这才有可能来教孩子。所以,我在教筱音之前是经过很慎重的测试的,发现她属于可以分得很清楚的孩子,我才敢教她。我现在最大的遗憾是,在她两三岁的时候,那时她能很轻易背下两百多首唐诗,而我当时却不懂得教她吟诵。真是可惜啊!

    我现在才真正领会到,教小孩子背古诗,真的不是为了让他们背下来(实际上多半都会忘得一干二净),而是通过这种像唱歌一样的吟诵来充分体验语言的美感,不知不觉中被深深地感动。所以,尽可能按照古诗本来的音韵来吟诵才是特别重要的。

    我自己最近一直在读杜甫的诗,因为老杜最讲究音律,所以他的大部分诗都属于最规范的“歌本”类型。吟唱着那些歌,常常会把我带入一个忘我的世界(*^__^*)

2010年12月21日北京


附来信摘录:

    要说的主要是诗歌吟诵的事。我拿到你借给我的《与古诗交朋友》的书后,还没给孩子读,自己先看了前面叶老写的“写给小朋友的话”,看过又激动又高兴,从来没有看到写的这么深入浅出的,想像着要是就这么给刚刚接触古诗词的小学生讲,那效果一定很好。我们小时候怎么就没有这么讲呢,以至这个前言其实是给我大大的补了一课,你借给我读的书对我而言真是上了一课,且受益匪浅。后来我也好好的听你分享给我们的叶老师的诵读,只是很可惜没有听到上次你给大家吟唱的那一番,真是好奇会是什么味道啊!

    发现又是圣诞节了,转眼离去年的新年主题已经过了一年,真快真快!在红泥巴的时光收获特别多,在这期间讨论的一个个主题,其实不光是学习儿童文学知识,更多对人生世界各项的思量,正像您在开始时对我说的,“读世界这本大书,读自己这本永远摸不透的书”。期间的学习给了我思考,也给了我很多力量,那种从内而外的力量,真的很神奇。另外你们那么忙还坚持陪读,心里头真的很感激。写这封信前发现红泥巴安排的明年的读书会真是丰富阿!我得好好挑一挑了,呵呵。
2#
发表于 2010-12-21 12:31: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阿甲老师分享!
3#
发表于 2010-12-21 13:0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三爸爸 于 2010-12-21 13:05 编辑

听阿甲吟诵,才知道古诗是应该这样读的,才发现古诗还可以再活过来。真是又有趣,又动人!
仰慕,想学。可是,似乎很难啊!
听过阿甲吟诵的三叶草籽,恐怕每一个都印象深刻。相信好多人都想自己试一试,但是估计都和三爸一样,毫无头绪,没有底气。
古诗吟诵如何入门,从哪里开始?有机会要请阿甲再指点啊!
4#
发表于 2010-12-21 13:05:44 | 只看该作者
很想听阿甲的吟诵
5#
发表于 2010-12-21 13:10:31 | 只看该作者
有幸听过两次阿甲老师的吟诵,念的时候很陶醉,语调逶迤婉转,特别是粤语吟诵的时候,现场感染力很强,印象深的是那首“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将此文转发给我正在纠结与不知道如何教孩子爱上古诗词的同学,谢谢阿甲老师!
6#
发表于 2010-12-21 13:1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后,三爸疑惑地问我:你没听过阿甲吟诵?
我也疑惑,答之:我听过就不能回想听的帖??

赋诗一首:
一听二听三四听
五听六听七八听
听来听去听不厌
阿甲粤语吟诗音
7#
发表于 2010-12-21 13:23:13 | 只看该作者
鬼果然就是鬼
8#
发表于 2010-12-21 13:26:56 | 只看该作者
03年曾与我的高中的班主任老师--民营教育家陈予川老师谈论过中原人士迁徙到广东的过程与广东各地方言的形成。

当时就知道各时期的文言文该用不同的方言来念才对,由于自己当年文言文学的异常艰苦,所以为了减轻娃以后的学习负担,我当时就想着让娃多学方言,怀孕以后自己开始学习潮汕话,娃出生的前两年半以白话为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的方式行进的相当顺利,只是,一入园,普通话霸道的盛兴,让我们家原计划的5年内走起来的两文三语彻底的土崩瓦解。

上月听阿甲用白话吟唱古诗文,我的心再次坚定起走两文三语的道路。谢谢阿甲哦。
9#
发表于 2010-12-21 13:40:10 | 只看该作者
我回想,99年在北京听了一场“名家朗诵唐诗宋词会”,清晰的记得,第一个出场的是濮存昕,当时诵的是《将进酒》,直诵的我还一阵字回不过神,眼泪噼噼啪啪的掉,普通话诵到一定境界,也是能吟诵的很好的。。。
10#
发表于 2010-12-21 13:52:04 | 只看该作者
一直对阿甲老师在亲子阅读论坛讲座上的古诗吟唱印象深刻
想学学,却不知道该如何入手
真希望阿甲老师能常来三叶草给众多草籽乙,草籽丙,草籽丁等等多多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5 13:48 , Processed in 0.081276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