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460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喜阅365】3月24日《青蛙和蟾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25 09:31: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月24日《青蛙和蟾蜍》(全四册)



《青蛙和蟾蜍》系列共有四册,分别是:《青蛙和蟾蜍──好朋友》、《青蛙和蟾蜍──好伙伴》、《青蛙和蟾蜍──快乐时光》、《青蛙和蟾蜍──快乐年年》,每册书正文64页,图文参半,各有5个小故事,总共有二十个小故事。
  故事主要是在述说主角青蛙与蟾蜍这一对好朋友生活当中的种种趣事。文字优美流畅,叙述方式幽默童趣,故事感人又好玩,这两个角色表现出的童心及纯真的友谊将使读者会心一笑。他们的友情与默契贯串所有的故事,让读者在阅读时,从头到尾都沉浸在一种温馨的情绪中。然而,青蛙与蟾蜍特殊的个性、出人意料的行为及想法,又让故事的发展充满幽默风趣的惊喜。作者洛贝尔运用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场境及生活点滴,透过想象的魔力,直接带领读者打开神奇的幸福宝藏,品味最美丽、最真挚的友谊。没有严肃的教条味,也没有沉重的批判思考,满满是至真至情,挑动读者内心深处最原始而纯真的感动。其故事在文字使用上,及文学内涵上都有极佳的阅读价值,是简易阅读书籍中的重要佳作,也是让孩子在阅读较具挑战性的短篇章节小说前的良好暖身材料。

Q1.jpg (8.03 KB, 下载次数: 89)

Q1.jpg
2#
 楼主| 发表于 2011-3-25 09:54:22 | 只看该作者
《青蛙和蟾蜍》:可亲可爱的“桥梁书” (王林(儿童文学工作者) )
    红泥巴的探长打电话说,艾洛·诺贝尔的《青蛙和蟾蜍》系列出版了。我在电话里一声惨叫:“哎呀,我的银子!”因为,我太爱《青蛙和蟾蜍》的故事了,一直等着它出版,但一直没出。实在等不及了,去年咬咬牙花了大价钱买了台湾版,一本的价格比现在大陆版的一套还贵两倍了。不过,这种现象于我已是常见,我早年收集的原版、台湾版的图画书,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变成简体版,让我心痛之余,更是高兴,因为我们的孩子有机会读到更多的优质童书。

    我超级喜欢艾洛·诺贝尔的作品(作为一个读过很多童书的人,我很少这么直接表达)。他的译名很不一样,也叫“阿诺·诺贝尔”、“阿诺·罗北儿”、“阿诺德·洛贝尔”,其实都是Arnold Lobel。他写过不少的童书,例如,《明锣移山》《老鼠爸爸讲故事》《小猪离家记》,其中以《青蛙和蟾蜍》的系列故事最为有名。

    《青蛙和蟾蜍》在原出版社美国哈泼·柯林斯的书目中,是放在“我自己读” (I can read)系列中,可谓是“桥梁书”的鼻祖。桥梁书,是近年来在国内儿童阅读界讨论得很多的一种书籍。它是介于图画书和文字书之间的书。但是,我觉得不应该只从字数上来讨论“桥梁书”,“桥梁书”还应该有一个重要特征是故事的“可预测性”。

    《青蛙和蟾蜍》中的每个故事,几乎都有情节上的变化的“重复”。例如,青蛙生病了,蟾蜍为了安慰他,为他讲故事听,可是,蟾蜍先是撞墙,讲不出来,倒立,还是讲不出来,接着又往头上泼水,还是讲不出来(《讲故事》);蟾蜍为了让种子长出来,又是唱歌,又是念诗,又是演奏音乐(《花园》)。这种重复并不是说“桥梁书”独有,但它的重复却能让初步独立阅读的孩子更能把握故事情节。而且,这样也能造成某些字词的复现,进而降低阅读难度。

    不过,“桥梁书”的特征无法说明我为什么如此喜欢《青蛙和蟾蜍》,我更喜欢这些故事本身。

    我喜欢故事中的哲学。诺贝尔能把哲学化成可感的故事,又在可感的故事后面深藏哲学。他的每一个故事都可以用来和孩子讨论哲学,《春天到了》可以孩子讨论“时间”,《那天他们去游泳》和孩子讨论“害羞”,《颤抖的滋味》和孩子讨论“勇敢”。别说哲学对孩子太深、不感兴趣,没有哲学的儿童文学创作只有好玩好笑的情节,就像一堆没有骨架的肉。诺贝尔把儿童文学上升到了一个高度,让任何人也不能轻视儿童文学。

    我喜欢故事中的机趣。机趣,不是搞笑,不是闹腾。它是叙事的智慧,是由角色和情节的错位造成的幽默效果。青蛙是一个大哥哥,懂事、乐观、体贴,蟾蜍则像一个小弟弟,任性、悲观、善良。蟾蜍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是纯粹儿童式的,他相信是自己的喊叫才让风筝飞起来了,他把自己对时间的判断建立在日历上,他相信春天真的就在墙壁转角处。

    我喜欢故事中的细腻。青蛙和蟾蜍性格迥异,却是好朋友。好朋友不像握手那么简单,他们要能互相宽容,互相想念,互相尊重。《圣诞夜》里,蟾蜍假想了青蛙在来路上的种种危险,他又认真地做好了解救青蛙的种种准备,读者除了感动那份惦记,大概不会笑蟾蜍的憨傻;《等信》中,青蛙为了让朋友开心,给近在咫尺的蟾蜍写了一封信,拜托蜗牛送信,最后忍不住先把信的内容告诉了蟾蜍,我们大概也不会笑青蛙的多此一举。

    据说,洛贝尔在去世前,在纽约时报登了一则启事,大意是说:“如果你想念我,请不要设立什么基金会、奖学金、纪念碑之类的,请您看我的书,因为我就在里面。”是的,阅读《青蛙与蟾蜍》,就是对这位天才儿童文学作家最好的纪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2-28 12:11 , Processed in 0.062014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