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854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二期第三轮第七周(7月3日—7月9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10 16:18: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啊!第七周忘了开帖不好意思哈,各位
2#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16:22:45 | 只看该作者
麦草香馨
大早进文化博物馆,
排短短队办了家庭联票,
看完卢浮宫藏品,看金庸展;
看完金庸,看李小龙展;
看完李小龙,看故宫养心殿帝居文物展;
看完养心殿,看李小龙生平纪录片;
看完纪录片,游河看水鸟;
看完水鸟,逛车公庙;
逛完庙,在连城广场史努比乐园疯;
疯到突然下暴雨,连照片都没来得及跟史努比
这一天,真是充实到爆,
15000步足足滴
3#
发表于 2017-7-10 16:59:47 | 只看该作者
少年的生日旅行
       儿童文学名著串接 CICI

那年深夏           
有一位少年噶玛兰                  
为了追逐金色的少年生活
决定去神秘岛
寻找阿加莎
一起对他说:明日香·生日快乐         

他是一个想赢的男孩                    
晴天就去图书馆
用阿米拉的红铅笔
画名叫彼得的狼

再去乔希的球场                       
找屋顶上的索菲

聊他看过的洋葱头历险记              
假话王国历险记
隐身小托尼历险记

他讲到电话里的童话时                       
总会被问奇奇怪怪的为什么

猫先生的生意为什么只卖               
天上掉下来的大蛋糕        

气球上的五星期快要到了               
少年们约上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旅行

刚出发他们就遇到坏脾气的玛格丽        
她要少年们进行小荷马的大冒险
帮她找到永不变老的日记

还好有糖人沼泽侦探                    
告诉他们情达的秘密
才算脱险
少年们始终相信明天会有好运气

想起十岁那年                          
带着木头娃娃
驾着彩虹鸽
在兔子坡
发现阁楼里的秘密


宇宙最后一本书                              
吹号手的诺言将会在
蓝莓季节里
在地下121天巡展
这真是从天而降的幸运


住在窗边的小豆豆                           
总喜欢和长袜子皮皮一起将他们的长袜子
挂在夏洛的网上晒太阳

在阿比林的夏天                              
芒果猫化身为妖精的小孩
出现在作文里的奇案中
胡桃木小姐也认为                          
这是枫树山的奇迹


魔法灰姑娘牵着她的大狗来了                  
为了找到偷莎士比亚的贼
雷梦拉和爸爸也献出了
最后一块拼图
因为他们已经安全的送埃利诺回家
将永恒的爱在时代广场留下

4#
发表于 2017-7-10 21:24:55 | 只看该作者
”技艺“让绘本有意义

亲子阅读一旦进入正轨,慢慢的就会思考一些问题。

刚开始看到浩如烟海精彩纷呈的绘本,我们内心惊奇惊喜,和孩子一起读的过程中享受了很多难忘的亲子时光。进而疯狂的爱上亲子阅读(绘本),不停的去搜罗各种亲子阅读推广达人推荐的各种好的绘本以及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找到的喜欢的绘本。这个阶段,于我而言,是绘本阅读萌芽期。

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体验及好奇心引发了我更好地进行亲子阅读的动机,于是开始寻求理论支持。在这个阶段有幸阅读了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绘本之力》、《我的图画书论》、《共读绘本的一年》、《说来听听》、《打造儿童阅读环境》等基础理论书籍,其中松居直老先生的理论最为朴实直接。在《幸福的种子》里松居直分享了很多妈妈带着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体验,更是在《绘本之力》里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妈妈哼唱童谣及带着自己阅读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可以让我们更加坚定,亲子阅读应的裨益不言而喻,如基本的理论比如绘本就是要大人读给孩子听的,迪士尼动画的绘本最好不要买,各个国家的绘本之间的差异和独特之处,哪些经典的绘本可以让人一读再读等等,这些理论会让人在体验之中更有几分主动和自信。这个阶段也读过彭懿老师的《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对图画书的基本构造有一定的认知,对经典的绘本有初步印象,这些内容有理念,有推荐,在初级萌芽阶段,足够,能把推荐的经典泛读一遍已收获颇丰。

逐渐的,就在这一年,有了几百本绘本阅读经验之后,慢慢的认识了不少熟悉的名字安东尼.布朗、杜莱、李欧.李奥尼、大卫.威斯纳、艾米丽.格雷维特、伯宁罕、大卫.麦基、昆汀.布莱克、蔡皋、熊亮、方素珍、宫西达也、岩村和朗、彭懿、阿甲、任溶溶等等,这些熟悉的作家画家翻译家仿佛成为了老朋友一样亲切。我会爱上某些作家画家的风格,会发现相同作家画家风格一致性的乐趣,会联想到哪些创作者之间可能会有些关联等等。这个阶段,开始进行分类归纳,主题总结、了解创作者背后的故事等,逐渐开始有了研读的味道。这个阶段,于我而言,是享受期,享受无数个充满幻想和魔力的故事,享受无数页风格各异充满艺术气息的图画,更享受创作者一脉相承的创作历程。

好奇心日益浓郁,我会惊叹为何资深绘本爱好者可以从简单的绘本中读出那么多线索和韵味,在老师的带领下读过《公园里的声音》之后的震撼久久挥之不去。我好奇,是不是读的足够多之后就一定能够领悟?或者说会不会有些共通的方法?理论建立起来之后,迫切需要有方法论来支持。

在这个继续攀登的阶段我又何其幸运的被推介了《好绘本如何好》这本书,书在途中时我迫不及待的先看了读库配套录制的微视频(在读库微信公众号仍可以免费看到),八个视频我差不多做了十页笔记。在第一集中,郝广才(背景知识请问谷歌)老师讲了一些很形而上但又很有烟火气的论点:

这本书是他“做绘本的经验和与大师合作之中得到的道理”,“绘本是用一组图画说故事的艺术,孩子经过这种结构的训练时,脑袋会有图像思考的艺术,而且是有结构的,就如棋法一样”,“语言的教育不只为了文学,绘本的教育也不只为了美术,文字的目的不是为了文学,而是使他的语言丰富,进而丰富眼界,进而逐步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这些道理不难,但总结出来不易。

如果不是亲子阅读,想想我们和孩子的交流是不是只会停留在吃穿用度上?基本交流语言有结构吗?不,那都是片断性的。每个故事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看得多的孩子,或许能发掘,或许不能发掘仅仅享受过程也是美好的。

“由于对图的阅读能力低,造成在讨论绘本时,普遍只能谈每本书的意义,而无从探讨技艺,要知道没有杰出的技艺,其实一点儿意义都传达不出去”,如果家长能够明白这些结构背后的“技艺”,是不是能够真正让精装的绘本鲜活起来,成就一段难忘的亲子记忆呢?毕竟“了解人如何看和如何做其实是相通的,了解如何做,才能分辨绘本的优劣,才能教育孩子从何而看”,而不会“好像在迷雾中行船,明明触了礁,还以为到了岸”。

这本书整体上分为“体、点、线和面”四章,每章下的不同小节又和其他章的小节进行交叉排列,可见作者心思缜密。所谓千丝万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意(这么安排的初衷我倒是还不能具体的说出一二,只是觉得有一定道理)。
体、点、线和面的分析方面像极了一种思维方法,一种四维的立体思考方法,也就是郝老师视频里讲到的结构化思维,结构化一定是立体的,可视的,而且是清晰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看绘本,可以照顾到面,照顾到大部分点,但容易忽视线,且很少看得到体,所以这也是我听到郝老师的观点之后较为意外的地方,因为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认知,感觉相当惊喜。

郝老师提到的体的概念,即发现绘本韵律的方法之一是把绘本的图连在一起看(平常看绘本都是一页一页翻动,很少会去主动发现页与页之间的连接),这个方法真是第一次看到,但看到之后也觉得甚为自然,毕竟这就是绘本编辑和创作者创作过程的简单复盘嘛。创作者虽然未必都是先搭好整体架构,但至少在成稿之前会把所有的画稿放在一起进行整体梳理,来看一下这部作品的流动性和韵律性,这也是绘本之所以是用连续的图画讲故事的根本所在,图画要连续,有衔接,结构是第一位的。

虽然结构重在前,但结构却必然由点、线和面来支持才能形成,构成点的“造型”、“故事”、“配角”、“伏笔”等等、构成线的“引导”、“视点运用”、“运镜的角度”、“呼应”、“翻页”等等、构成面的“想象与逻辑”、“惊奇”、“荒谬越大越要合理化”等等,确实给了我一些关于“技艺”的启发。我写这些很无趣,毕竟那例子来讲更有说服力。在微视频里,我印象深刻的是《霍顿孵蛋》、《森林大熊》、《苏和的白马》和《铁丝网上的小花》,《霍顿孵蛋》里关于大象站上小树的荒谬与合理(小树下放了支架),翻页的准备(前页上隐约画上下一页的主题)等等;《森林大熊》里背景描绘与解读角度(间接表达带来的巧妙意境对写作的启发);《苏和的白马》版面设计以及构图设计对主题表达的衬托功能;《铁丝网上的小花》里对战争岁月恐惧及黑暗的表达透过没有天空来展现的表达方式等等。这些是技法,虽然仍然不容易把握,但至少翻上了这座小山头,看到的风景更开阔了。

郝老师本人是学法律专业,但最后还是遵循自己内心走向了绘本创作和出版,学校教育不能成为阻碍个人寻找自我价值的屏障,走出校门之后懂得社会再教育的人一样可以透过兴趣成就自己的价值。

读书会分享那天,喀秋莎说,看了这本书,觉得之前读的1000多本童书都白读了!这么说其实一点也不过分,但如果没有之前量的积累,可能也难觉得这本书的珍贵。所以如果能在亲子阅读的早期阶段认识这本书,怀着对绘本的透视之心来阅读,在有一定阅读量之后再来细细品味这本书中所描绘的一些技艺的展示,可能会更有收获。但不要忘了郝老师说“我想引导大家深入绘本的技艺世界,发现层层丰富的意义。就像路标,指出路在哪里,关键还是要自己去走。我指的路也许有起伏曲折,但保证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诚挚希望,所有走在亲子阅读道路上的朋友们,都去读一下《好绘本如何好》。
5#
发表于 2017-7-10 23:16: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手机操作功力待恢复 因为不会用安卓……

1499698163860share.jpg (18.75 KB, 下载次数: 448)

1499698163860share.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6 18:49 , Processed in 0.067130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