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1 王丽玲 谁家饭团 早晨看到被誉为日本“绘本之父”的松居直先生说的一句话:“绘本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是用来感受快乐的。”我认为这句话很好地解答了亲子共读的重点是书还是孩子这个问题。作为父母,我们希望书籍能成为孩子一生中的良师益友,长远来看达到启蒙心智,陶冶情操的目的,短期来看能帮助解决孩子大到情绪逆反,入园焦虑,小到如何自己穿衣吃饭大小便各种形形色色的问题。所以在对书籍的选择上,很多时候是以大人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选择,并在亲子共读中过多地对孩子进行引导。然而对于孩子尤其对于还没有“学习”这个概念的幼儿来说,阅读就是很单纯的一件事情,它跟玩耍,看电视,运动一样,是一项快乐的活动。要不要读,什么时候读,读什么,怎么读,读多久,幼儿都希望自己来决定。阅读不是作业,大人需要放弃自己过多的功利心,跟孩子一起自然地享受阅读,适当引导即可。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主动理解,接受和吸收书本,润物细无声,而不是被动让孩子成为书本的奴隶。学习理念,希望能掌握适当的阅读技巧是我参加故事妈妈成长学院的初衷之一。 道理我都懂,有时候就是做不到啊有木有!现实中自己有时还是没有办法做到让孩子去自由阅读,比如孩子正好选中一本我不喜欢的书让读时就很不耐烦,比如孩子跳页阅读时就强迫症发作,比如有时懒癌发作不愿意给孩子读书,比如总希望孩子多读读新买的书不要总是反反复复读那几本……一句话,在知行合一的大道上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至于对孩子或者家庭影响最大的书,想了很久没想出来,也许这本书还没出现吧。似乎在某个阶段,都可以找到一本对孩子或者家长影响较大的书。比如刚生我家小二时,老大三岁,刚上幼儿园,分离焦虑加上大人精力一部分转去照顾小二,一方面明显感觉到老大越来越调皮,另一方面自己越来越没耐心,没有一天不吼娃。后来在我买的绘本中,有一本《妈妈发火了》,跟老大第一次读这本书时两人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如果说《大卫不可以》系列让孩子们在书中看到了一个行为相似的自己,那么《妈妈发火了》这本书准确地刻画出了孩子们每一次被妈妈训斥后的心理。这也是我第一次从书本中体会到从孩子的角度,面对大人的训斥心里是怎样的恐惧和茫然,以及因为年幼无法很好用言语表达情绪的无助。这让我感到内疚和自责。我想,这就是阅读中的“共情”吧! 《露比飞起来了》这本书也让我印象深刻。露比这只小鸭子从孵化开始一切都比别的小鸭子晚,长的个头小,不会吃东西,不会游泳……每次鸭爸爸问鸭妈妈“她会么?”,鸭妈妈总是回答“会的,总有一天她会的。”露比慢慢学会了吃东西,游泳,慢慢地长大。当其他小鸭子展开翅膀开始飞翔的时候,露比也飞起来了,并且比其他小鸭子飞得更高更远,直到消失在远方。这时鸭妈妈问“她会回来么?”鸭爸爸说“会的,总有一天她会回来的。”后来,露比果然和她的伴侣带着四只小露比一块回来了。喜欢这本书除了画风很温馨孩子超级喜欢可爱的露比外,我仿佛也看到了我的小露比的影子,老大出生后缺钙,抬头晚,出牙晚,走路晚,说话晚,大运动能力慢半拍,作为新手妈妈每次带娃去体检一度那个焦虑啊!加上顽皮好动的性格,一度担心以后上幼儿园会不会被劝退……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极大地安抚了我那忐忑的小心灵,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不用刻意去追求速度,一切终究会自然发生。 最后,如果非要选一本对家庭影响最大的书的话,我觉得非塔图和巴图系列的《 怪异机器》莫属,儿子通过这套书深深地迷上了机器。有一天我问他,如果有一天妈妈和老婆一块掉进了水里你要先救谁?他毫不犹豫地说,我用机器把水抽干……嗯,虽然四岁的他还不知道太平洋有多大,能装多少水,但我觉得他能抛开婆媳关系为这个千年难题找到一个新的解决思路很是不容易。家和万事兴,以后我们家婆媳关系大概率无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