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19708|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 第六期 第二轮 第四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4 14:52: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写写 第六期  第二轮 第四周
时间:12.3-12.9
上周的 忘情水,看样子大家都不大咋爱喝;
那我们来聊聊你爱吃爱喝哒——你喜欢的美食是啥?
记忆中那份独特的美味或清香甜蜜或香酥热辣或酸爽可口……
简单一句,跟美食相关的都可以,更欢迎大家奉上烹饪独门秘籍哈,可以学着来做顺便贴秋膘。
主题:美食
形式:不限
字数:不限
格式:首行  编号+姓名  
如   04 阳敏
2#
发表于 2018-12-4 19:38:41 | 只看该作者
写8 汪颖
      美食当前,不知从何说起!           小时候贪吃,又喜欢瞎说说,就觉得自己是吃货了。过年时,躲在外婆家的大方桌下,和表哥一起偷吃卤牛肉,刺激又美味。外婆家的萝卜干,酿米酒,烧青蛙,土鸡汤,都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回忆。鸡腿给孩子们还有些说法,跑得快,飞得高之类的,可一团和气了。那时候还蒸花式馒头,剁鱼丸,家里的姨妈,舅妈,各有手艺,好像一大桌菜一下就变出来了,我只记得腾腾的热气,和笑脸,过程已经不那么清晰了。当个只吃的伪吃货是快乐的,好像这么多的“年饭”在我的脑海中只有这么一次,但是有一次,也就够暖和了。
      我的外公还在街角做过包子,锅盔店。似乎我们家的蒸炸卤炖烧都有人才,家里人人有手艺的基因,也在我的身体里发酵着。07年我突然结婚了,突然就要照顾老公的饮食起居了,突然间柴米油盐酱醋茶变成了主旋律,烘培,自制各色早点,请朋友们品尝我的手艺,就成了有趣的点缀。自己下厨的两年,就像是琳琅满目的实验。老公是忠实的品鉴师,最开始没有发酵好的面团,没有油的包子馅儿,没有少吃,一天搞不定一顿简单聚餐,真是尴尬并兴奋着。努力尝试的伪吃货也是快乐的,有这么一段厨艺巅峰也是不错的。
       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伪吃货,还是看了中央台的美食节目以后。能人们都是拿生命去感受,品鉴,制作美食的——吃得好,说得出,做得到——我没有一样做到极致。他们心中自带美食地图,吃出天文,吃出地理,吃出科学,吃出道理,最重要的是,他们吃出了美和文化。这些是我和身边人再聚多少会,再掏多少腰包也难以企及的。反正我的体重,眼界,口袋,都不足以支撑我在吃货的道路上狂飙突进,我就彻底抛弃了伪吃货的名头,好好粗茶淡饭吃饱就好了。
      有个绘本叫做《吃饱了》这本书很有意思,吃饱了,吃饱了,可是还想吃!这本书里,全家人吃了各国美食,而最后还是想吃家常菜。其实家常菜是最好吃的,在我和我们家主厨,我妈,相处的这么多年里,我发现多吃,少说,维稳和谐是硬道理。饭桌上说好话,至少不说话。到哪里可以说呢,就是到外边逛一圈说,和谁都可以,吃吃喝喝,谈天说地,甚好,吃饱了,吃饱了,可是还想吃,可以喝喝奶茶,甜品。再吃饱了了呢?还可以回家啊,好好吃家常菜啊。      美食当前啊,真有很多可以说的。

3#
发表于 2018-12-6 16:27:45 | 只看该作者
03 马小倩
说到美食,我自己总是会羡慕那些会做的人,可惜我就剩下了张嘴和一身的肉。
妈妈总是嘲笑我,只想着要吃,不知道自己做的吃,现在离家远了,好多喜欢吃的也只能偶尔回家等妈妈做给我吃,姐姐就不一样,虽然远嫁云南,但得到了妈妈的真传,会做很多家乡菜,每每我晒一两个小菜表示我们终于在家吃饭了,姐姐就晒上一桌子美味,惭愧惭愧啊。
从小爱吃土豆,去餐厅也总要点一份,所以经常别说不会点菜。慢慢长大了,对酸辣土豆丝其实没有小时候的迷恋,但是爸爸妈妈却始终觉得这还是我的最爱,所以每次回到家,菜桌上总有这道菜。小时候吃这个菜是喜欢,现在应该是爱吧。
姐弟三人,我和爸爸虽然是最说得来的,但是也不曾发现爸爸对我们那些细小的关爱。直到大学有一次回家,看到我在学校想了好久的一道咸菜。妈妈说我上次打电话回来跟爸爸说想吃咸菜了,哈哈,所以我一回来,爸爸就去菜场帮我把这道菜带了回来。心里默默的小感动啊。
鱼是我尝试过几次也不会做的菜,真的有点笨,所以离开家之后除了上馆子就没自己做过鱼吃,尤其是很多人不怎么喜欢的冰鱼,俗称臭鱼。现在每次回家妈妈都会买好这道菜准备在家,随时等着我回去吃(因为婆家娘家很近,所以回家不一定都在娘家吃)。
其实小马虽然爱吃但是真的不挑,但是这几个菜在我心中始终有不同的feel.离家越来越远,家的味道却越来越香。我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厨神。
5#
发表于 2018-12-9 00:13:29 | 只看该作者
09  胡心灵
                                                          江西瓦罐汤
       一说到美食,感觉话就多了。推荐一下吧,江西的瓦罐汤,先上图诱惑一下。

   这个汤最大的特点就是小火慢炖煨熟的,至少得煨一个晚上,就是图一的那样,里面会放上好多小罐子,每个小罐子里就是一种汤色。第二天一开大缸子,再一个一个的拿出来。那种汤怎么喝都不够。而且品种还非常的多,一天一个样的换都可以。比如有肉饼汤系列、养生汤系列,排骨汤系列、滋补汤系列以及鸡汤系列。举一个例子吧,分别是香菇肉饼汤、猪心当归汤、冬瓜排骨汤、天麻鸽子汤、粉丝鸡汤。这些汤中的材料各不相同,功效也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瓦罐汤的滋味非常的醇厚浓郁,而且里面的肉质炖煮的软烂可口,即使是排骨鸡块一类的,也都炖的骨头都快酥了。老板就这样端上来你点的汤,盛放在独特的小碗当中,空气中飘散的是特属于这瓦罐汤的浓郁香味,汤汁看起来是奶白色中夹带着一丝透明,而且瓦罐汤非常的实诚,里面的肉啊排骨什么的都放的很足,让你喝这一碗汤,再吃下这些肉,就是满满的幸福与满足。
       瓦罐汤的优点不仅仅体现在它的美味方面,它的营养价值也是相当高。经过长时间的熬煮,肉和骨头的营养已经几乎完全进入了汤中,这汤十分适合虚弱的人来补养身体。而且瓦罐汤中流行的养生系列也往往会加入一些药材,制作成了药膳。比如说当归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就有着很大的好处,而天麻对于头痛具有着缓解作用。我们普通人在平时多喝汤可以帮助消化,其中的营养成分也是容易被我们人体所摄取的。在当今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情况下,慢慢的来一碗汤吧。




6#
发表于 2018-12-9 00:30:09 | 只看该作者
20 张小锦

    美食
说到美食,这是一个轻松的话题。无论在家、野营,还是旅游,想到的首先都是吃的,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好吃的。
让我最不能忘怀的,是娘家的美食吧。娘家是在一个叫博白的县城,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座小美食城,从早餐到宵夜,从街头到街尾,都能找到你爱吃的。但是我尤为爱吃妈妈做的落水包,这是妈妈拿手的美食之一。落水包是博白的一种非常有名的美食。每年冬至一到,和北方年夜饭饺子唱主角一样,家家户户都自己做落水包吃着过节。外面天寒地冻,家里煮着热腾腾的落水包,一家人围着暖炉吃喝团聚,尽享天伦之乐。所以博白人常说:冬至大过年。
      落水包的做法都差不多,有煮、蒸两种。影响落水包口感的,关键是馅料的搭配和调料,妈妈的馅料最大的特点是荤素搭配很合适,妈妈做的馅由鱼肉、猪肉以及葱、蒜制成。薄薄的皮,厚厚的馅,轻咬一口就让人回味无穷。蒸熟的落水包像披着青衣的少女,煮熟的落水包在骨头汤里则像欢悦的婴儿。
     再过十来天,就要冬至了,又可以吃到妈妈做的落水包了,我希望能年年吃到落水包,也预示着妈妈身体健康。


7#
发表于 2018-12-9 00:39:4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本周应该是第四周了,不是第三周哦。
8#
发表于 2018-12-9 15:27:14 | 只看该作者
18陈洪娣 橙子candy+写写写六期第二轮第四周作业   2018.12.9
       刚刚开始工作第一周,时间的安排上,还需要更好地调整,让生活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昨天参加了幼儿园的健康食谱烹饪活动,爸爸妈妈们忙得热火朝天,到处弥散着香喷喷的味道,孩子们吃的更是特别的欢。
我最感兴趣的是植物酸奶,原来不用牛奶也可以做出美味的酸奶呀,方法如下:
1、黄豆或鹰嘴豆洗净,浸泡一个晚上
2、根据自己要做的量,加水,正常豆浆机工作,做出豆浆,无需过滤。
3、将豆浆放凉至40度以下
4、然后就正常根据酸奶机的操作了。(豆浆+乳酸菌,搅拌,放入酸奶机),酸奶机正常工作后,等待6-8小时候,就可以品尝到美味的植物酸奶咯
      如此的简单,健康又美味,你动心了吗?

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16:06:59 | 只看该作者
04 阳敏
美食是什么?给人以美妙满足等感受的美好美味的食物,都可以称之为美食。高档稀缺的食材,被专业的厨师做成的美味当属美食,当然我没什么机会品尝得到;一般酒店的食物流水线似的从后厨端出来,也精致也美味但似乎少了些温度;特别有温度不止暖胃更暖心的当然是自家厨房做出来的家常菜,我就来来聊聊小日子里的奶奶系列美食:奶奶牌酸黄瓜、奶奶牌饭团子、奶奶牌白糖西红柿、奶奶牌网丸汤、奶奶牌黄米粉子、奶奶牌杂辣椒粉子……
奶奶牌奶奶牌酸黄瓜:小时候最爱在奶奶家吃饭;奶奶家的浸水坛子里永远不会让你失望,总能捞到一段浸水的黄瓜呀刀豆之类的;在浸水里捞东西捞到啥纯看运气(陶制的坛子非透明看不到里面的食物),今天运气真不错,捞到一段酸黄瓜,吸呀吮的,酸味从黄瓜里被吮出,满嘴都是浸水的酸味,最后这段酸黄瓜被三口两口全咽了下去,太酸爽了。
奶奶牌饭团子:我从小吃饭不大香,去奶奶家吃饭,奶奶总怕我吃不饱,所以每次吃完饭后,总会用湿毛巾放上一些锅巴饭(柴火锅巴饭特别香,现在吃不到了,老家好多年前就没人用柴火做饭了),中间夹着菜,使劲的捏和挤,几下过后,打开湿毛巾,就有了一个圆圆的饭团子,奶奶的饭团子不管放啥菜挑食的我都会吃个干净。
奶奶牌白糖西红柿:这可是整个夏季最清甜最天然的消暑佳品,西红柿是奶奶家后门口菜园子里自家栽种的,下手要快喔,不然就被隔壁四叔家的表弟给摘走了;摘下来先在井水(从地上压上来的井水夏天凉凉的)里泡一阵,然后切成若干瓣,洒上一层薄薄的白糖,这道凉爽清甜解暑的佳品就成啦,不一小会,一大碗白糖西红柿全部进了我的肚子里,连汤底都不放过。
奶奶牌网丸汤:大概是到了高中的时候,家里流行这道菜式;有一次我从学校回来,奶奶给我做了一次,吃着吃着就喜欢上了,一直到现在我都特别的喜欢这道菜,虽然再也吃不到奶奶牌肉丸汤,但这个味道一直留在我的心间;这道菜爸爸妈妈奶奶都做过,但每个人做出来的味道都有着些许的区别;奶奶做的肉丸鲜嫩味美还带着些许的甜味,虽甜但不抢味,更显得鲜美,就是这个甜跟爸爸妈妈的肉丸汤很不一样;有一次我为了弄清楚这个甜味到底是什么,奶奶做肉丸汤时在边上打下手顺便偷师,原来在手剁瘦肉馅里奶奶加了一点点饼干(牌子不记得了好像是**早餐饼干圆圆的一筒),后来我模仿奶奶的制作过程尝试做过好几次,但味道都不对,爸爸说这不能怪我是因为深圳的肉和老家的肉不一样而且现在的肉和以前的肉不一样,所以,下次回老家我再试试,也许能得偿所愿呢。
奶奶牌黄米粉子:这是道小吃可以当早餐也可以当点心,是用晒干的米饭、熟芝麻、熟黄豆等混一起打成的黄色粉末(跟五谷杂粮粉类似),高中住校时,奶奶经常给我备上一些装在一个玻璃罐子里,晚自习回来好饿呀,从玻璃罐里勺两三勺,加点白糖用开水冲泡,整个宿舍都香气四溢,和室友们一起享用奶奶牌黄米粉子糊糊,满足快乐!
奶奶牌杂辣椒粉子:这个za(第三声),没打出来用杂替代了。前面的黄米粉子是加白糖甜口的,杂辣椒粉子则是咸口的,里面具体是些什么我也不大清楚,但有米粉子和剁辣椒这点我是能肯定的。一般吃法和两种:炒制和调成糊。炒制出来有的一颗颗有的变一小小团看着有点像鱼籽,味道当然是干香辣爽,把它拌米饭里我能一口吃下两碗饭;如果调成糊,我连饭都不吃了,就直接把它当饭吃,要是不考虑在座的其他人我估计这一大碗我一个人能全吃光。前阵子,在一个湖北菜馆里看到有这菜顿感亲切,点了份,虽然不似奶奶炒制的那么香,但在外能吃到一点少见独特的味道,实属难得,味道就不强求了。
以上。

10#
发表于 2018-12-9 16:19:31 | 只看该作者
美食哈,自己算是个黑暗烘焙,一直不停地折腾,目前已彻底放弃了。
至于一日三餐,对自己要求也好低,不要煮不熟也不要煮糊了就万幸。
近日去图书馆,见到一本粤菜食谱,赶紧捧回家,边烧边看食谱,坚持不了几日又弃之,配料很多,而我仅就自家口味择之,老公口味挑剔,感觉不对味,仅是淡淡一句,看来,我没能成为大厨,是缺少老公的赏识。

儿时的麻辣烫,觉得超级无敌好吃。
可是当再回到家乡去品味时。再也找不到儿时那种美味的记忆了。

寒冷的冬日里,
姑姑一窝罗宋汤,
暖到心里。

每个节日,
妈妈的手工点心,
真的好好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2-21 02:11 , Processed in 0.073195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