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18426|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9(春季)初级班第六课作业——H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5-12 08:32: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9(春季)初级班第六课作业——H组

2019春季初级班第六课麦麦老师的《玩书|绘本好好玩——居家也能玩的阅读延伸活动》课后作业:


选择一本喜欢的书,为孩子设计绘本延伸活动的方案,并实践。
1.文字版作业至少需体现以下几项内容:
(1)所选书目;
(2)你对该书的理解;
(3)延伸活动方案;
(4)实践后的反思及总结。
文字记录不少于400字,并上传至少两张照片
2.鼓励在班级群提交延伸活动过程,可以提交图片,也可以提交小视频(会有加分哦)


本次作业提交截止时间是5月19日24:00,请各位同学尽快完成。


【作业提示】
1. 关于导师批改的成绩:如果迟交作业导致导致没有打分,成绩统计为0分
2. 如果没有交作业,作业成绩一项就空白
3. 如果误了作业,补交回来分数是零,但是没写是毕不了业的。
4. 请大家一定要在规定时间自己登陆论坛独自完成作业~

2#
发表于 2019-5-18 01:43:30 | 只看该作者

H01 谢慧琴
麦麦老师的《玩书绘本好好玩——居家也能玩的阅读延伸活动》的作业:
1.文字版作业至少需体现以下几项内容:
(1)所选书目;
(2)你对该书的理解;
(3)延伸活动方案;
(4)实践后的反思及总结。
文字记录不少于400字,并上传至少两张照片
2.鼓励在班级群提交延伸活动过程,可以提交图片,也可以提交小视频(会有加分哦)
很感谢麦麦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精彩又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收获很多!很认同老师说: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阅读是件好玩的事。以前对阅读延伸活动有点认识,因为之前有报名义工参加多次罗湖图书馆的故事分享会。上了麦麦老师的课,了解阅读延伸活动分类—按多元智能理论,活动可以是多种多样,手工,画画,音乐,盒子剧场,角色扮演等等,从视觉,听觉,触觉来学习,娱教于乐。阅读绘本延伸活动,有助于帮助孩子对故事加深记忆和理解,使绘本内容更丰富充盈!让听故事的人走进故事中,身临其境,真的做到阅读是件有趣又好玩的事情!


一.所选书目《当春天来临》文:[美]凯文•亨克斯,图[美]劳拉•德罗兹克,翻译陈赛, 2018年1月出版。
二.我对《当春天来临》的理解:
春天,是诗人和画家抒发不尽的主题。春天,会让你联想起什么?初次共读完这本《当春天来临》之后,我和女儿一起做了个小小的头脑风暴:关于春天,把所有浮现在头脑中的词汇列举出来:春风、春雨、阳光、绿色、花朵……女儿忽然冒出来一个词——“等待”。
没错,作家在这本《当春天来临》中提到的第一个动作,也是贯穿全篇的关键词就是“等待”。“等待”,不就是什么都不做吗?这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作者一再提示我们“等待春天”的意义:“如果你等待,春天会带来树叶与鲜花”;“如果你等待,春天会融蚀残留的雪堆”;“如果你等待,一枚蛋会变成一只小鸟,一棵种子会慢慢发芽”……
其实大自然通过四季轮回展示给人类的玄奥之一,就是等待。等待,意味着顺应时节,尊重规律,满怀希望,还有克制自我。对孩子们而言也是如此,春天教会他们两堂课:第一是观察与发现;第二就是希望和等待。
带着这个念头,我们不妨再回味一下本书中几幅跨页的画面:新生的小猫咪,趴在嫩绿的草丛中,看看瓢虫,嗅嗅野花,扑扑蝴蝶,快乐地探索着春天大自然中的一切,因为这一切对新生命而言是那么的新鲜有趣。小朋友和这些小猫咪也是一样的新鲜生命啊,他们应当如何融入这春天的大自然当中去呢?
春雨落下,土路上全是泥巴,小朋友打着伞,穿着雨鞋在外面玩耍。小朋友们当然会喜欢泥巴,喜欢水洼。踩踩水坑,跺跺泥巴,这是他们亲近土地的游戏,衣裤湿了可以晾干,雨鞋脏了可以擦净,“贵如油”的春雨要是错过了,还得再等一年的时间呢,快乐的童年能有几个一年呢?
从春芽、蜜蜂、靴子、泡泡,到虫子、翅膀、风儿、车轮,这是我最喜欢的两幅画面。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动植物都在与大自然交换着物质和能量。春天丰沛的阳光、雨水,适宜的温度,赋予了各种生物勃勃生机。而我们人类,特别是茁壮成长的孩子们,也应该到这春天中去,与大自然交换能量。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一样,孩子们也可以在与阳光、空气、雨露和土壤的接触中,获得鲜活的生命能量。
在这本《当春天来临》中,凯文•亨克斯用诗歌化的语言,反复吟咏描摹着春天带来的种种细微而美丽的变化。他在文中提到的意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级:一级是自然物候:风、雨、泥土、花草;二级是动物:小鸟、蝴蝶、蜜蜂、小猫、野兔、虫子;三级则是人类的活动:雨伞、风筝、雨鞋、泡泡、车轮。各种不同类型的与春天相关的意象,跳跃般闪现,共同构成了一首天、地、生物、人类,和谐共处的春之诗篇。
插画家劳拉•德罗兹克给这首“春之歌”配上了鲜活灵动的画面,除了应和文字,反复出现的动植物和人类形象外,画家用连续多幅的小画面来表现变化的过程,用镜头式的双圆形画幅呈现局部细节的对比,用大跨页展现春天里孩子们活动的全景。画面亦如诗歌般抑扬顿挫,渐趋高潮。
春天充满了希望,变化在不知不觉中每分每秒地发生着。孩子们的未来,要比春天更值得期待。青青的柳条一定会抽出细长的柳叶;春天里载下的草莓苗,一定会结出草莓。孩子的明天,则蕴含了无限的可能性,谁知他将来会是一株参天的大树,还是一只远飞的鸿雁,是天边划过的一颗流星,还是路边坚毅的一粒小石子……
那么,在陪伴孩子长大的春天里,我们要参悟的,或许就是这八个字——满怀希望,静待花开。
三.延伸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激发孩子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活动准备:自己画好《当春天来临》中代表“等待”的画面:冬天的树是黑木棍,等到春天的树,变成嫩叶繁花(见附件);自己画好只有枝叶的黑白画,请小朋友发挥想象力补充春天里的景物,并涂上自己喜欢的春天的颜色(见附件);《春天在哪里》的歌曲。

3.导入活动:
小朋友,请你说说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呢?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今天妈妈(阿姨)要告诉你们,是关于春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看一看, 春天里有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并说一说自己在图片中观察到的内容?妈妈(阿姨)除了带来了美丽春天的画面,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跟春天有关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学一学吧!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歌里边都唱了些什么内容呀?
孩子自由发挥,补充完整有关春天的画面 ,学唱或听歌曲。
结束活动。
四.实践后的反思与总结:
反思:对孩子要更多耐心和爱心,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唱歌的学习,时间上不好把握,可以了解旋律为主,用作背景音乐或给孩子听一小段。
总结:孩子对画画充满感兴趣,时间上更好把握。从画面里直接认识到春天有 :蜜蜂、小鸟、树、绿叶、各种美丽的花朵……
多带孩子到大自然,感受四季的轮回,了解各个季节的变化和特征。

画花.jpg (132.6 KB, 下载次数: 629)

画花.jpg

点评

A-自创绘本很吸引眼球,小朋友们关于春天的延伸活动还可以更丰富一些,可以给孩子更多的创作自由  发表于 2019-5-25 17:51
3#
发表于 2019-5-18 15:11: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lodie 于 2019-5-18 15:25 编辑

老师,因为电脑卡住了,我提交了两次,以下面帖子提交的为准,添麻烦了。
4#
发表于 2019-5-18 15:12: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lodie 于 2019-5-18 15:29 编辑

H06 方楠岚

在参加三叶草故事妈妈成长学院初级班的课程之前,我非常羡慕那些能在陪伴孩子阅读后,再通过各种方式将绘本延伸拓展,将绘本读深读宽的爸爸妈妈们,惊叹他们的脑洞之大!听完麦麦老师的课程,发现延伸活动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多观察自己的孩子,结合自己孩子的喜好特点,开动一下脑筋,办法总有的!
这次我选择给孩子做延伸活动的绘本是:《月亮的味道》,这本书文字简单易懂,用不断重复的语句,讲述一群动物齐心协力想要尝一下月亮的味道,最后站得最高的小老鼠够着了月亮,并把月亮分享给小伙伴们,一起尝尝月亮的味道。
我对绘本的理解:这是一本充满童趣的书,对于孩子们来说,“吃”当然是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了,孩子们吃过软软甜甜的香蕉,脆脆香香的饼干,圆圆甜甜的棒棒糖......那么,这个高高挂在夜空中的月亮,会是什么味道呢?太好奇了!而作者将这个“月亮”画得像一块脆脆的“旺旺雪饼”,无论大人小孩,看了都想“咔嚓”咬一口啊!另外,动物们一个个层层搭建起来,搭起了天梯,这不是孩子们喜欢的叠高高游戏?太有趣了!好吃又好玩的图画书,谁不爱呢!绘本还隐藏了月相周期变化的科学知识呢!
延伸方案主要针对弟弟(2)制定,有一部分活动等哥哥(5)放学后一起进行。
弟弟的性格特点:很喜欢动物,由于常常带他逛动物园,认识很多动物;喜欢听歌,自己有时候会自编自演哼起小曲;喜欢数数。根据其兴趣爱好,结合这个年龄段的发展特征,制定延伸方案时,尽可能地调动孩子的感官体验,发挥孩子的想象和思考。
延伸活动方案:
1)形状认知
和孩子读完绘本,引导孩子看看封面和封底:封面是个圆圆的月亮,绘本的封底是弯弯的月亮。问问孩子:家里什么物品像圆圆的月亮?什么物品像弯弯的月亮?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好吗?
2)一起来数数
绘本的第一个画面,一共有9双眼睛正觊觎着月亮。让弟弟数一数,“有几双眼睛正盯着月亮呢?”再数一数层层搭起来的“动物天梯”,“一共有几只动物”?海龟、大象、长颈鹿、斑马、狮子、狐狸、猴子和老鼠,一共8只?咦?那还有一双眼睛在哪里呢?噢,忘了算上那条鱼了。
3)说来听听
你觉得月亮是什么味道的?你想吃月亮吗?甜的,你吃过甜甜的东西吗?咸的,你吃过咸咸的东西吗?白天,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和孩子一起找月亮,夏天傍晚时分可以看到月亮了,引导孩子观察白天的月亮和晚上的月亮有什么不同?
4)律动时分
找和月亮有关的童谣、歌曲
童谣:
《月亮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英语儿歌:《Moon》
5)小剧场:《月亮的味道》
就地取材,画个月亮,剪下来,用家里的动物玩具,与孩子们一起演绘本故事
6)美食时分:吃“月亮”!
购买或制作不同种类的圆形的食物:饼干、蛋糕、鸡蛋饼等,和孩子们一起吃“月亮”!看看形状的变化,尝尝不同食物的味道。
7)小游戏:月亮“变身”咯!
用一块纸板,挖出一个圆形,在纸板后贴上油纸,背后用台灯打光,之后用挖出来的圆形纸板在发光的“月亮”后移动,展示月相周期变化。
8)其他相关绘本延伸阅读:
《十只猴子加油》:和《月亮的味道》同一个作者的绘本作品,讲述10只猴子齐心协力摘香蕉的故事。
《爸爸,我要月亮》:Eric Carle的作品,描绘了一位父亲为了满足女儿心愿,到天上摘月亮的故事,通过不断变大变小的月亮,将科学知识隐藏在温馨有趣的小故事中。
实践后的反思及总结:
1)形状认知
看完绘本,我指着封面圆圆的月亮,跟弟弟说:“弟弟,你看,这个月亮圆圆的,我们找找家里有什么东西也是圆圆的,好吗?”弟弟兴趣不大,没有回答我,看上去没有兴趣的样子,我又尝试引导下:“你看,墙上的时钟是不是跟月亮一样,圆圆的呀?”,又指着他的玩具鼓:“鼓也是圆圆的,对吧?”弟弟敲着鼓说:“哒哒嗵嗵嗵!”再想引导,他跑开了自顾玩别的去了,我就没再继续引导了。绘本活动延伸还是依着孩子的兴趣来,不然就没乐趣了。
2)一起来数数
弟弟很喜欢数数,当翻开《月亮的味道》第一页时,他就对黑暗中那一双双眼睛很感兴趣了,但是数数时还是跳着数,于是我拉着他的手,一个个数,他很开心呢!
3)说来听听
看完《月亮的味道》,我问弟弟:“你想吃月亮吗?”弟弟说:“想啊!”“你觉得月亮会是什么味道呢?”“嗯……”“甜甜的还是咸咸的?”“咸的。”哈哈,还以为弟弟会回答是甜的呢!
4)律动时分
给弟弟念了月亮的童谣,弟弟兴致不大。
找了几首月亮的视频动画歌曲,播放给他看,他很喜欢。
5)小剧场
将《月亮的味道》现场演绎出来,弟弟玩得很投入。先画了一个圆形,弟弟涂色,我说把月亮剪出来,弟弟还不太会使用剪刀,说:“一起剪。”然后和我一起咔嚓咔嚓剪得好开心!接着把动物们一只只叠起来,把弟弟乐坏了,最后我说:“哎呀,好像还吃不到月亮怎么办?弟弟帮忙把月亮拉下来给动物们吃,哈哈哈,一只只喂完后,再一只只躺下来睡觉。
反思:这个延伸活动,我没提前做好准备,看着弟弟状态好就开始了,画完月亮剪下月亮后,弟弟拿着“月亮”开心到处跑,等我把动物们找齐,“月亮”不见了!找了好一会才继续玩,经验教训:做延伸活动,有条件的情况下,提前把所有材料工具都准备好再进行,这样更有连贯性,毕竟小孩子很容易走神被其他事物吸引。
6)美食时分
这个延伸活动受到了弟弟的热烈欢迎,哈哈,小朋友对吃都没有抵抗力,问他月亮好吃吗?
好吃!
7)小游戏
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哥哥碰巧有些小情绪,本以为游戏可以吸引他过来,没想到他赌气坐沙发上不过来一起玩,倒是弟弟被惊呆了,很好奇纸板的后面发生了什么事?一直用手去戳油纸。我引导他可以叫动物们来吃“月亮”哦,他很开心蹭蹭蹭跑开去找了一只动物玩具过来,在我的配合下,一口一口吃起了“月亮”。
反思:做延伸活动,不要自信地认为很有趣,小孩子一定会被吸引过来,尽可能“天时地利人和”,再进行活动,效果更佳。



微信图片_2019051814540410.jpg (222.25 KB, 下载次数: )

微信图片_2019051814540410.jpg

点评

A 非常棒的延伸,也看到了你的反思,继续加油!  发表于 2019-5-25 17:53
5#
发表于 2019-5-18 22:24: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20criciler 于 2019-5-18 22:45 编辑

学号:H20  姓名:陈宇华

一.绘本分析

《一园青菜成了精》是孩子很早以前就读过的而且非常喜欢的一本绘本。由周翔先生编绘,其文本是在北方童谣基础上改编,朗朗上口,极富韵律和节奏。整个文本的故事情节简单,却时时处处充满激烈的戏剧冲突,呈现出宽广无序的场景和强烈的画面感。在文字陈述中,“打”“争”“叫”“挺”“撞”“甩”“踢”等动词运用,直接呈现了蔬菜的肢体冲突; “轰隆隆”“战兢兢”“绿葱葱”的 ABB式叠声运用,“跪倒来报信”“挂帅去出征”的对仗表达,以及“打得大蒜裂了瓣,打得黄瓜上下青; 打得辣椒满身红,打得茄子一身紫; 打得豆腐尿黄水,打得凉粉战兢兢”的“动词加补语”的语言结构运用,浅显又有趣地呈现出冲突的酣畅,充满儿童视角下的体验感、声律感和趣味性,儿童接受度和识记度很高。绘画也相当出色,水彩媒材,色调清新简括,线条运用恣意而果断,动态趋势明确,场景感十足。

  • 延伸活动方案


  • 活动目标


  • 读一读:通过多种方式朗读(快板诵读,给妹妹朗读),感受童谣的节奏性和趣味性;
  • 做一做:通过购物、做手工书的方式体验生活,增强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听一听:通过欣赏优秀朗读作品,更深刻体会童谣充满想象力的风格;
  • 看一看:通过观察家里种植蔬菜的生长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 画一画:通过绘画体验,讲述画面内容,感受绘画风格特点;
  • 想一想:通过活动后的反思与总结,更清楚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所在。


  • 活动设计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围绕绘本设计了7个相关活动,活动设计如下:






  • 实践后的反思与总结


  • 这个快板复述故事灵感来自女儿在学校参加经典诵读队,用说唱的方式朗读古诗词和经典,既体会诗词美感,又增加学习兴趣,孩子很喜欢。其他的活动设计源于她一个多月前做的一个简单的多元智能测试,其中语言智能、自然观察、肢体动觉、人际、自省智能都是比较优势的智能,逻辑数学、空间视觉智能是相对较弱。我就希望在生活中加入游戏的元素,提高其在这两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在动手操作和生活体验方面;


2.因为孩子每天回家时间比较晚,基本要从晚上8点后才开始做作业,留下绘本延伸活动时间不多。往往是孩子还意犹未尽,就要鸣鼓收兵。这也意味减少了了孩子自主思考和创作的权力,束缚了他们的思维。所以充分利用绘本资源的同时,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绘画时间,思考空间,是值得每次做绘本延伸的重要思量。计划以后在做绘本延伸时平时以“说说”和“讨论”为主,周末预留充足时间进行自然观察类和运动类的延伸活动。

3.现在孩子已经养成比较好的阅读习惯,但对英语类及儿童文学类的书籍阅读量比较少,而且兴趣不大。如何提高这方面的阅读兴趣是之后绘本延伸活动的重点。

4.在设计的7 个活动中,孩子最喜欢说、看、听类的活动,最不喜欢“写”方面的活动(手部小肌肉发展需要循序渐进),但没有文字的记录就不能形成积累,所以在近阶段的延伸活动中有关写方面的纪录设计少些,尽量留多空余时间锻炼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当时设计购菜活动主要是考虑与绘本内容相关,同时可以让孩子增加生活经验。但实际操作时孩子对买菜没啥兴趣,但对买水果就很喜欢,如果设计成买零食或文具相信会更喜欢。看来活动要达到目的还是要投其所好。

6.虽然我和娃都是“手残党”,但这次简简单单做了一本蔬菜书就得到娃的夸奖,还央求我再给她做一本公主书,这真的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同时也启发了我在阅读这件事上,比技巧更重要的是用心和陪伴。

附《购菜清单》、《蔬菜书》《辣椒观察记录表》相片

蔬菜书.pdf

347.75 KB, 下载次数: 1218

购菜清单.pdf

559.21 KB, 下载次数: 1239

辣椒观察日记.pdf

355.82 KB, 下载次数: 1257

点评

A 经常会这样,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往往太多夸奖太少,而我们只做了一点点就得到了孩子的夸奖,我们要感谢孩子们。跟孩子一起阅读一起玩绘本,会让我们与孩子的距离更近  发表于 2019-5-25 18:01
6#
发表于 2019-5-19 11:01:33 | 只看该作者
H18 余苹
首先非常感谢麦麦老师的实用性超级强的玩绘本课,绘本的延伸,是对绘本的更好的理解,也是一种精读,我知道要做,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头绪去做,想到一些做一些。通过这堂课,真的get到了很核心的一些东西,绘本延伸也是有理论和分类的,竟然可以从这么多方面来做拓展,比如促进语言智能,可以让孩子复述故事,跟孩子讨论故事,还有促进身体运动,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等。我很喜欢这本绘本:我喜欢自己,但是之前只是讲绘本,然后解释,我们一定要喜欢自己之类,拓展活动显的很无力,这次听完课,再次给妞设计这本绘本的拓展并实践,孩子更喜欢,并且理解更深刻了。下面为这次设计和实践的详细:
一:所选书目:我喜欢自己

二:我对该书的理解
有很多的故事告诉孩子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有很多故事告诉孩子要喜欢自己的朋友,还有很多故事告诉孩子要爱护小动物,等等,终于有一本书要告诉孩子,要爱自己。仔细观察,绘本里面的每一种行为都是在“喜欢”的基调基础上完成的,小猪妹所说的,我画了一副很漂亮的画,我骑车骑得飞快,我会自己哄自己开心,等等,这些都是我自己的特点,而不是和别人比较来的,我不需要画的比别人好,我才喜欢,我也不需要骑得比别人快,我才喜欢,我就是纯粹的喜欢我自己做的这些事,不需要借助外人来比较。这是一种自我的认同,自给自足的快乐。除了自我认同,本书还传达出孩子要自我完成独立,自信,以及自我承担。
三:绘本讲述及拓展目标:
1.     理解绘本内容,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优点,我就是我,不一样的我。
2.     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大声说“我喜欢自己“,并大胆讲述喜欢自己的理由
四:延伸活动方案:
1.问题导入:先问妞妞,让妞妞想想,小猪喜欢自己哪些地方呢?
回答:地方是什么意思?我改为了,特点,还是不能理解,我给出自己画的小书,“你看,这是我的嘴巴和鼻子,小小的嘴巴和高挺的鼻子,就是妈妈的特点啊,我喜欢我这些特点,还有我喜欢运动也很会运动,我还很爱学习,这些也是特点哦,还是本领呢。”妞妞吗,若有所思的回答,“我知道了,小猪妹喜欢自己卷卷的尾巴和圆圆的小肚子,她还会骑车,会画画呢”,那好的,那我们进入故事,看看小猪妹还有什么特点。
2.延伸拓展:
方式a:说来听听
站在镜子面前观察自己,说出自己的特点,并对镜子里面的自己笑一笑,说“我喜欢你”
有了前面问题的导入部分和绘本的讲述,妞妞理解了“特点是什么意思”,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跟我说“妈妈,我喜欢我的眼睛和眉毛”,我问“为什么呀,你眼睛那么小小的,哈哈”,妞妞说“因为我眼睛很有神啊,亮晶晶的”,我顿时有点内疚“我一直对于她的小眼睛耿耿于怀,时不时会说,要是妞妞的眼睛大一点就很完美了”,对啊,我为什么要纠结于这种外在的天生的不可能改变的东西,多么有神的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啊。
     你再看看你还喜欢自己哪些特点或者本领?妞儿说“我会跳舞,我跳舞很好看,像小公主一样”,“我还会画画,我很喜欢画画,我每天都喜欢画画”“我还蹦蹦跳跳的,很活泼可爱啊”,我很开心的点点头,真的很好诶,我妞妞有这么多特点和本领,我太喜欢你了,你喜欢你自己吗?妞妞说“喜欢”,那你要不要对着镜子里面的自己大声的打个招呼,并说“我喜欢你”啊,妞妞开始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笑起来说到“hello,你好,张芮齐,我喜欢你”,视频参见附件。 大声说 我喜欢自己.rar (688.89 KB, 下载次数: 871)
方式b:做一本喜欢自己的折叠小书,画出自己喜欢的特点和本领
妞儿在趁我洗澡的时候,根据我的小书画一幅跟我一样的,一开始我以为她照我的画的她自己,仔细看才看到封面改为I LIKE MUM了,原来画的是我。后面让她再画一本她自己,根据之前你说过的你喜欢的自己的那些,画出来,画完再跟妈妈讲述一遍喜欢自己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哦。
I LIKE MUM
I LIKE ME
五:实践后的反思和总结:
1.亲子阅读要做好,精读要做好,家长也是需要做点工作的,不仅仅是把绘本讲给孩子就好,这种填鸭式的,只会走量,却不能吸收多少,更不能很好的理解,到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就违背了阅读的初衷了,让孩子在玩中读,玩中学,才能引导孩子更好的爱上阅读,从阅读中吸收营养,丰盈自己。
2.这次由于我的事前准备,更好的给孩子解释了什么是特点,有图有真相,孩子就更好的理解了绘本,也理解了一点自我的概念。
3.通过这次绘本的延伸,我深感内疚,孩子们眼里的自己根本与外在无关,而我却一直纠结于孩子的小眼睛,实在不应该,这次绘本拓展用心设计,让我更好的了解了孩子,也知道在孩子眼里,他们单纯的对美的认知,多看看孩子的优点,肤浅的外在千万别灌输给孩子了。现在我看她的眼睛,注意看她眼睛里发出来的光,每次喜怒哀乐所流露出来的不一样的眼神,而不是轮廓的大小。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的礼物,他们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他们都是一个个小小的精灵,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形象,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喜好和生活方式。让孩子在属于自己的天地中自我耕耘,独立完成自我建设,而不是成为某个人的复制品,让他们大声的喊出“我喜欢自己。
4.同时,通过这次的绘本的延伸设计,我也发现了,一时,我竟然也不能随口说出我喜欢自己的地方,更不敢对着镜子大声的由衷的说“我喜欢自己”,也就是自己的内心里面其实并不自信,最近一两年的工作的变动,二胎的来临,夫妻关系的变化,确实让我越来越没自信了,而我的这种状态是会潜移默化的传达给孩子的,所以我静静的思考了这个问题,并用心的找到了我自己的优点,而不去关注自己的缺点,试着对镜子慢慢的由小到大的说出“我喜欢你,余苹”这句话,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都要对着镜子说一遍这句话,并积极的去提升自己,调整自己,努力阳光的接受自己,爱上自己。让妞妞看见一个积极阳光自信的妈妈。加油!


点评

A 绘本拉近我们与孩子的距离,也能疗愈我们自己  发表于 2019-5-25 18:03
7#
发表于 2019-5-19 11:20:08 | 只看该作者
学号:H10  姓名:林冬蔚
第六课作业:首先感谢麦麦生动的讲课,课程延伸真的是很棒的亲子活动,我会学习并一直做下去。
(1) 所选书目:《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2) 你对该书的理解:孩子将会面临很多的第一次,这也是迈向独立的第一步,作为母亲,其实对这个事情是矛盾的心理,既希望孩子可以长大,但是又不舍得他慢慢的离开自己的臂弯。怀揣着这种心理,我选择了这本绘本作为一个预演,儿子现在还不到1岁半,给他讲过故事性那么强的绘本应该就是这一本。也许他还不能理解“第一次”的意义,权当作为一次互动的机会吧。这本书讲述5岁五岁的小女孩小美依,突然被指派工作,要到商店去买牛奶。小美平常常跟妈妈上街,但自己一个去,还是第一次。小美和所有同龄的孩子一样,喜欢帮爸爸妈妈做事,她大着胆子接下了工作,兴奋的走出家门,但是越走心里越害怕,尤其一辆速度很快的脚踏车,让小美的勇气一点一点消失。还好,这时在店里遇到了其他的顾客,小美学着他们的样子,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最终完成了妈妈给她的任务。这个故事里面体现了很多的第一次,这是一个社会的缩写,在面对恐惧的时候,心理状态如果及时的调整,可以通过绘本,让孩子从小小的“买东西”渐渐可以映射更多的事情。我觉得可以让儿子先理解“上街”这个概念,也算是不错的愿望,通过买东西可以看到很多认知书的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
(3) 延伸活动方案:我设计了一次带他逛超市的活动。首先告诉他今天要去超市买东西,到了超市后,让他自己在超市里面自由的逛逛,在蔬菜采购区,给他讲讲各种各样不同的蔬果,他看起来很兴奋,什么东西都想摸一下,接触一下。虽然这个过程中,他并不会像小美依那样可能会遇到来自陌生环境的恐惧和挫折,对他而言可能只是一次快乐的逛超市,但是不要紧,等他再长大一点,我还会带他逛超市,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能下一次我会让他去拿指定的物品;再下一次,我会让他自己把物品拿去结账;再下一次我就会把钱交给他,让他自己去结账;再下一次,我会偷偷跟着他,让他独立去买东西。
(4) 实践后的反思及总结:通过这一次买东西,我已经开始脑洞大开,想象儿子真正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情景,突然就有种百感交集的情绪充斥在大脑。既期待,又很不舍。儿子一出生软软小小的趴在我胸前的模样还历历在目,而如今,他已经会走路了,每一天都希望时间慢慢走,每一天都想多抱一下他。但是成长路上肯定会有很多陌生的恐惧和挫折,我希望可以通过绘本和日常的生活,告诉他世界本就是不完美的,我们大可不必太过在意,要接受世界的不完美,去拥抱世界的完美。这样的延伸活动,我会继续做下去,就像麦麦老师介绍的,或者是一次音乐会,或者是一次做书,慢慢的积累,让绘本和延伸活动相辅相成,让孩子可以快乐成长。


IMG_20190519_111240.jpg (1.72 MB, 下载次数: 623)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mmexport1558235841440.jpg (449.98 KB, 下载次数: 654)

麻麻,看我力气大吗?

麻麻,看我力气大吗?

mmexport1558235845061.jpg (418.31 KB, 下载次数: 629)

让我来看看买的东西全了没

让我来看看买的东西全了没

mmexport1558235848358.jpg (278.58 KB, 下载次数: 573)

这菜不错,挺新鲜!

这菜不错,挺新鲜!

点评

A 等着宝宝会打酱油的那一天  发表于 2019-5-25 18:05
8#
发表于 2019-5-19 13:52:31 | 只看该作者
第六课 玩书|绘本好好玩——居家也能玩的阅读延伸活动 课后作业
学号:H02  姓名:刘仁静

作业:选一本喜欢的书,设计绘本延伸活动的方案,并实践。

1.书目:这次选的书是立体书《大闹天宫》,这是根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同名电影改编的一本珍藏版的立体书,对孩子很有吸引力。

2. 对书的理解:
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大闹天宫》这电影内容是出自书的第五至七回,这电影被世界誉为中国动画的镇山之宝。《大闹天宫》这书中选了电影中的六个精彩桥段,猴王孙悟空练兵花果山、喜得金箍棒、大闹蟠桃会、以及自封“齐天大圣”逍遥度日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用令人惊叹的立体纸艺华丽地演绎出来,每一页都是电影场景的精彩再现!孙悟空的形象神通广大、又顽皮叛逆,正是这样「猴、神、人」三者的完美结合。

3. 延伸活动方案:

3.1 孩子是大班的小男生,平时也喜欢动手做手工,对传统文化也非常好奇,求知欲强。借此机会,就先满足孩子喜欢看动画片的爱好,让他先看了一遍《大闹天宫》的动画版。

3.2 孩子平时也爱看些超人奥特漫的连续剧,我们就利用这些时间让他陆续看我们小时候看过的86版《西游记》,一边看剧,一边聊聊父母各自看剧的经历,大人们也重温了经典。

3.3 放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同时做唐僧师徒四人的手工,让4岁的妹妹给简笔画上颜色。让他们多接触跟《西游记》有关的元素,为以后详细阅读经典做好铺垫。




3.4 等孩子想深入探索的时候,一起看《西游记》绘本。

4. 听麦草老师的课后,不单纯读绘本,对亲子阅读会有更多的思考和实践,能从不同角度去玩转绘本,加深拓展主题,让阅读有趣且读后能输出更多。谢谢老师的精彩分享,是你们的无私付出让我们的家庭越来越和谐,变得有书香气息,让孩子的童年变得更灿烂!
附上听课后引导孩子做的拼贴画《很饿的毛毛虫》。

点评

B+ 用延伸活动调动孩子阅读的兴趣  发表于 2019-5-25 18:06
9#
发表于 2019-5-19 16:06: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Xxinxin 于 2019-5-19 16:07 编辑

H03陈欣
一、所选书目是李欧·李奥尼的《小蓝和小黄》。
1、对该书的理解:
这是一本画面和文字看似简单而不简单的绘本,主要讲述了小蓝和小黄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一起游戏,一起上课,然后小蓝和小黄融合在一起后变成了绿的故事。整本书都文字精简洗炼,插画运用了撕纸的方式呈现,没有具体的造型,只有一堆抽象的形状,但创设出来的情境却让整个故事富有趣味性。而且故事内容和画面都具有儿童性,容易吸引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孩子也能充分地理解故事内容。在教育性上,社交能力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亲情的社会化发展也有所体现,还有当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第三种不同的颜色,将融合与分离的概念传达得很好。2、延伸活动
a、认识三原色
打印三原色的图出来,向孩子介绍什么是三原色。三原色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即品红、黄,青,三原色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同时相加为黑色,黑白灰属于无色系。
b、颜色融合
准备好颜料盒、调色盘,先让孩子尝试蓝和黄融合是否变成绿?然后再一一探索其他的颜色。
c、彩虹糖实验
与孩子一起买好彩虹糖,准备一个白色盘子,一杯温水,然后让孩子把彩虹糖依次摆好在盘中,加入温水没过糖果,观察盘中的变化。
d、颜色游戏
准备各种颜色卡,听指令看谁先拿到指定的颜色卡,(指令:摸鼻子呀摸鼻子,摸眼睛呀摸眼睛,摸肚子呀摸肚子...摸红色),游戏需要爸爸也一同参与,一人发出指令,另外两人比赛。
e、颜色童谣
学唱《色彩宝宝变魔术》红黄两个手拉手,变出橙色画桔子,黄蓝两个手拉手,变出绿色画叶子…
3、实践反思与总结
孩子本身对鲜艳的颜色很喜欢,能够玩颜色,就更加有兴趣了,孩子在颜色实验、游戏当中,积极性非常高,动手能力也很好,还会跟我讨论什么颜色跟什么颜色融合会变成灰色等,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相应的知识,非常好!下次还应该把日常生活中蔬菜水果的天然色素加入,比如吃西瓜掉到衣服上会有红印子,让孩子吃的时候注意一下。今后在家要经常跟孩子做各种延伸活动,既增进亲子感情,又能让孩子获得各种体验。



点评

B+ 感受到了延伸活动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发表于 2019-5-25 18:07
10#
发表于 2019-5-19 16:51:33 | 只看该作者
第六课 玩书|绘本好好玩——居家也能玩的阅读延伸活动 课后作业

学号:H07  姓名:方园

作业:选择一本喜欢的书,为孩子设计绘本延伸活动的方案,并实践。

所选书目: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文:【德】维尔纳·霍尔茨瓦特 【德】沃尔夫·埃布鲁赫 翻译:方素珍

个人理解:
这是一本幼儿“悬疑推理”绘本,小朋友要帮小鼹鼠找到嗯嗯在她头上的肇事者。虽然是“悬疑推理”绘本,但是却充满了知识性兼趣味性,还符合了小朋友对于屎尿屁话题的热爱,而且从印刷次数就能知道有多畅销。
知识性:
  • 每个动物的排泄物形状不同
  • 大动物拉大粑粑 小动物拉小粑粑
  • 即使吃的东西是一样的,拉出来的粑粑也未必一样(参考山羊、马和奶牛)
  • 动物的比例正确的呈现
  • 量词的准确使用(例如一条、一团、五坨、十五个、一颗颗、一盘、一坨、一粒)
  • 关于嗯嗯的形容词➕比喻➕拟声词让人很容易想象出来(例如长长的好像腊肠似的、又湿又黏的白色、又大又圆像马铃薯一样、像豆子一样“哒、哒、哒、哒……”、咖啡色的球、巧克力蛋糕、软软的、小小的黑黑的)
趣味性:
  • 小鼹鼠的情绪变化:从一开始的气急败坏怒气冲冲的去找肇事者到一个个去印证发现都不是的失落,再到贵人“又肥又大”的苍蝇出现燃起了希望,到后来破案以后的奸笑。真是个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的小鼹鼠呢。
  • 小鼹鼠的姿势变化:从一开始叉着腰一副泼妇样逮着正飞过的鸽子质问,到指着马鼻子质问,再到插着手抱在胸前问野兔,到奶牛的时候小鼹鼠已经双手垂下来问,最后问到猪的时候他居然上手去搓猪的鼻孔了。找到肇事者的小鼹鼠雄赳赳气昂昂走出考了一百分的步伐,也是没谁了。
  • 为了保留证据再苦再累都不怕的小鼹鼠,顶着一坨粑粑到处在农场里奔波你知道有多不容易吗?看了方素珍老师《开心玩绘本》的视频里,关于这本书的部分。方素珍老师互动的时候请一位小学生把一坨塑料粑粑顶在头上走一走,发现一点都不轻松。而我们的小鼹鼠为了保留这个证据不怕苦不怕脏也不怕累。可知道了真相,在第一时间粑粑就不见了,粑粑去哪里了呢?小鼹鼠怎么弄掉粑粑的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点。
  • 对比小鼹鼠的情绪变化,农场里的各位动物们倒是很淡定。你怀疑是我的嗯嗯?那我就二话不说拿出证据给你看。就是这样简单直接,不吵不闹。
  • 最后肇事者是找出来了,小鼹鼠谢谢各位以后独自找到睡觉的狗先生,展开他的“以牙还牙”计划:“噗哧”一声,一颗小小的、黑黑的嗯嗯掉下来了,正好掉在大狗的头上。计划实行完以后赶紧溜回自己的地下去。前面那么大的阵仗为的就是这一刻。

延伸活动方案:
  • 看《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视频。目的是让孩子感受不一样的呈现方式。
  • 美术活动:用软陶泥做出小鼹鼠和各种小动物的嗯嗯,知道嗯嗯形态的形容词和对应的量词
  • 配对游戏:随便指出一个小动物,找出它对应的嗯嗯;拿出一种嗯嗯,找出是谁的嗯嗯。通过配对加强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记忆力。
  • 探索活动:观察自己的嗯嗯,看看每天拉出来的嗯嗯有什么不一样。借由此活动让孩子敞开谈屎尿屁,也能让她知道自己吃下去的食物、消化和排泄的关系。

实践后的反思及总结:
  • 看视频的形式孩子很愿意接受,因为现在她每周只有周末的时候才能看两集佩奇动画片,所以对于投影出来的动画片接受度很高也很兴奋。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找《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的动画时发现,要不就是做的很粗糙没有美感,要不就是ppt➕配音弄成的视频,还有一个幼儿园的绘本剧,不清晰。最后只能给她放了一个稍微看的过去的动画,比较形象,但是做不到像绘本里的动物比例一样。当然,也只有对比了才能知道孰优孰劣。以后绘本视频最好还是找原版的绘本画面,像《好饿的毛毛虫》就有原版的绘本动画。
  • 带着孩子一起从软陶泥的采购开始,告诉她我们要做各种动物的嗯嗯。去的路上一直很兴奋,买的时候她一定要买她最喜欢的蓝色,她说要做蓝色的嗯嗯。之前尝试着用卡纸剪各种小动物,实践以后发现不太立体,就在卡纸的基础上贴上软陶泥,更立体一些。做的过程,孩子一直在说,妈妈在做嗯嗯,西瓜也在做嗯嗯。妈妈快看,这是西瓜做的嗯嗯。我刚把马先生五坨又大又圆像马铃薯一样的嗯嗯做出来,她就凑过来说:这是马的嗯嗯。同样,把野兔十五颗嗯嗯做出来,她就说:这是兔子的嗯嗯。由于软陶泥不够了,只能做这两样。今天西瓜的小伙伴过来家里做客,顺便给他们讲了这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讲到奶牛的一盘巧克力蛋糕的嗯嗯时,我顺势把马先生的嗯嗯压扁变成了一盘,小朋友们都学了起来。讲到小鼹鼠那一粒小小的、黑黑的嗯嗯时,顺势把野兔的嗯嗯变个身,对着书上大狗头上的那粒,小朋友见状也把剩下的野兔嗯嗯变了个身。总结就是光想没用,还得做起来。做的时候要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参与进来,他们更享受这个过程。至于材料不够,他们根本不在乎,反正都可以想象,想给谁变身就给谁变身。下次希望能拿实物来进行延伸,带着孩子去超市搜罗一下。
  • 配对游戏原本是想着学班级里的同学一样打印各种小动物的图片过塑剪出来,让西瓜来配对,结果我一直都没有做,导致最后让西瓜用现有的软陶泥做的嗯嗯来对比时参与性不太高,也就上面那一条我们做嗯嗯的时候她过来对比了一下。反思就是道具准备的不够充分,想做的事情没有做出来等于没有。没有挖掘到她感兴趣的点来进行。特意的让她去参与配对的效果没有我们碰到什么就对上哪个小动物的嗯嗯来的效果好。平时她就能在外面碰到她觉得像谁的嗯嗯就会指出来说。平时的多互动多观察比刻意的一次说教更能让孩子记住。
  • 看完书以后,每次嗯嗯完她都要观察自己的嗯嗯,我会问她:你的嗯嗯是什么样的啊?她会说:像小腊肠一样的或者像小羊屎一样一颗一颗的。有时会她发现有玉米粒,那是她前一天吃了玉米。有时她说像阿黄一样黄的屎或者像小黑一样黑的屎。有时她还要自己去闻一闻,一边闻一边说:咦,谁拉的嗯嗯那么臭啊。哈哈哈。自己并没有觉得屎尿屁是什么不可以谈论的话题,也乐忠于跟她一起去讨论。但是现在讨论的都比较表象,希望后期能结合别的绘本来说明食物从嘴巴里吃进去到最后拉出来都经历了些什么。


各种嗯嗯图.jpg (995.12 KB, 下载次数: 610)

各种嗯嗯图

各种嗯嗯图

嗯嗯动画片.jpeg (122.78 KB, 下载次数: 593)

嗯嗯动画片

嗯嗯动画片

小鼹鼠.jpeg (188.95 KB, 下载次数: 589)

做好的小鼹鼠

做好的小鼹鼠

点评

A-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哈哈  发表于 2019-5-25 18:0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4-3 13:29 , Processed in 0.089826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