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买了郝广才先生的《好绘本如何好》,一读之下,欲罢不能。读到其中一段“我们看到许多童话故事都在问永恒的问题,像人鱼公主是在问爱情要不要牺牲?牺牲多少才够?善意如果被辜负,该不该报复?还是要一味善良,算了呢?这些都很深刻,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明白,但安徒生把他们包装在浪漫优美的故事里,从小映入我们的心灵,对我们的一生有神秘的影响。孩子只要知道故事,深意的种子自然埋在心中,就看何时开花结果。也许会长成一片森林。” 猛然将,醍醐灌顶。在我的童年,也读过很多童话故事,唯一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海的女儿》。至今我仍然记得是在一个6、7岁的下午,在体育课的休息间隙,温暖明亮的阳光照在身上,我挤在同学身旁,看完了小小的一本连环画,看到最后,眼泪在眼眶转动,心痛难当。我不喜欢这个故事,不喜欢爱情以如此残忍的方式结束,不喜欢爱情背后的牺牲和退让,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做了母亲,接触了大量的绘本,更坚定了我摈弃传统童话的想法,因为我以为那里面传达的东西很多已经不合时宜的。然而,当郝广才先生的这番话展现在眼前的时候,我羞愧难当,为自己的狭隘偏见,为自己的浅薄无知。
我这才意识到《海的女儿》并不是在教会我们面对爱情时要牺牲自我,而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呈现给孩子一种爱情的状态,使孩子感受体会,把这样的一个问题和种子植入心中,让孩子去思考辨别自己是认同还是不认同,至于这粒种子会开出什么样的花,应该由孩子自己来决定。
很多经典童话的意义并不在于要孩子认同主角的行为,也并不是具有教育的意义,而是作者通过温和柔美的方式在提出现实或者哲学的深意,仅仅是展现一种状态,无论是认同,还是反向性认同,其实都是通过童话故事在体验,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其实,正是《海的女儿》帮助年幼的我种下了爱情的价值观,正是那份心痛的感觉让我体会到爱情不应该是自我牺牲,不能够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依附于人,学会为自己的喜怒哀乐负责,我这种情况就属于反向性形成,而我还一直误会这个童话是无价值的,其实恰恰是这个故事给予了我莫大的力量,让我在爱情中仍然能够坚守自我,
同时,我对传统童话的一些偏见,其实也是我对赋予童话教育意义的反感,反感成人主观的诠释。要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也看到一个不同的海的女儿,我看到的是失去自我认同的可怜女孩,而有人看到的却是争取爱情的勇敢和坚强。所以成人一诠释,反而破坏了孩子自动内化的节奏,我对此是很不认同的。当然孩子主动要求讨论的情形另当别论,成人应该予以配合。
此外,反思自我,我为何抗拒让孩子看这些童话呢?因为我担心孩子会认同人鱼公主的做法。虽然我口口声声宣扬着爱和自由的教育,然而这一点就反应出在我的内心,我对孩子缺乏信任和尊重,没有真正把孩子当做独立思考的人来平等看待,不相信孩子能够有自己的判断,不相信孩子认同我所不认同的价值是有正面意义的。我仍然把孩子当做一个容器在对待,以为给了孩子什么,孩子就吸收了什么。这不是控制是什么?
这一反思,真是让我无地自容。不过还好,我发现了这一点,我还有时间去慢慢成长。
幸运,与书相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