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15559|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秋季)初级班第二课作业~E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9-30 14:45: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9(秋季)初级班第二次课——李迪老师的《童年阅读新三观-——现代家庭中的儿童观、阅读观与价值观》

作业如下:
1、课前提问的解答;
2、寻找你的家庭书,说说你的家庭文化。

要求:字数不低于400字,第一行写自己的“学号+名字”,本次作业提交截止时间是10月12日24:00,请各位同学尽快完成。
推荐
发表于 2019-10-10 00:0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菊萍姐姐 于 2019-10-10 00:11 编辑

201902E01 李菊萍

第一部分:课前提问
关于绘本的治愈作用,老师是怎么看待的呢?

      李迪老师开场的时候分享的一个观点特别地震撼我,她说孩子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家长。不要苛责孩子,先审视自己。我们家哥哥性格比较内向,因为有两宝,0-3岁时奶奶照顾得居多。他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说不出来,总是用愤怒或者拳打脚踢的方式来沟通,这让人很不舒服。弟弟是我自己亲手养育的,弟弟自信大方开朗,深受阿姨长辈们喜爱。哥哥不善于表达,相对就没有弟弟那么受欢迎。两个孩子一对比,就会对哥哥非常地亏欠。后来的几年当中,我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修复跟哥哥的关系,身心备受煎熬。在0-3岁孩子需要关注的时候,没有跟他建立起亲密关系,到后面想要修复彼此的关系也是于事无补。我后来慢慢感觉,一起亲子阅读,用心地陪哥哥讲故事,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最佳方法。因着情感连接,因着阅读当中获得的愉悦和满足,哥哥也在每一天当中更多地接纳我这个妈妈的关心和呵护。阅读,真的能打开彼此的心门,引起灵魂的共鸣。

      因为对绘本的治愈作用比较感兴趣,无意间翻到了日本增田梨花教授所著的《绘本的魔力一走进儿童的心理世界》,捧着就不愿意放下来。这是一本与艺术治疗、阅读治疗、家庭治疗相关的书籍,感觉受益良多。梨花老师在日本是用绘本和音乐对孩子进行心理治愈的专家。她里面提到了一个叫做X的患白血病的初二女生,她说她的目标就是要将«卡索拉奇迹»  (妈妈为有智力障碍的女儿卡索拉每天读绘本,后来她的某些智力远远超出了正常儿童)中所介绍的140本绘本读完。身患重病、失去身体自由的X告慰自己:“不能上学, 但可以自由地读自己想读的书也挺好。”身体状态好时,X自己阅读;身体欠佳时,妈妈就在病床前读给X听。X偷偷告诉笔者:  “妈妈读给我听的时候,有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喜悦,想必卡索拉也是一样的体验吧。绘本真厉害,可以通过绘本更多地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世界。昨天妈妈给我读了《獾的礼物》,我再也不害怕死了,就算死掉了,我也要像绘本里的獾一样。为了给彼此留下美好的回忆,我现在要好好地活着才对。”绘本故事中獾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留下了遗言:  “獾不惧怕死亡,是因为死亡意味着,消失的只是肉体,留下的是灵魂” 。
      松居直先生在 《幸福的种子》里写道:  “绘本是语言创造的想象世界。能让孩子感受到生的喜悦,并给予人生的力量”, X借由这本绘本感悟到活着的真正意义,虽然肉体会消失,但灵魂永远存在。
      原来日本还有绘本治疗师这样的职业,如果有机会,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专家,用绘本故事去安慰那些曾经受过伤害的孩子们。

第二部分:寻找你的家庭书,说说你的家庭文化。

      我们家里孩子们最喜欢听的一本绘本是《你很特别》,这本绘本讲的是住在微美克村的一群小木头人的故事。这些木头人都是木匠伊莱造的,他们每天只做一件事情,就是给遇到的木头人贴贴纸。木质光滑漆色好而有特殊才能的木头人会被贴上金星星,木质粗糙、笨手笨脚的则会被贴上灰点点。被贴金星星很多的人总是自恃过高,而被贴满灰点点的主人公胖哥则常常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卑自怜。最后在木匠伊莱的话中,胖哥被彻底治愈了。因为伊莱说:“你是我造的,我在乎你,所以我觉得你很特别。”这话给胖哥带来安慰和盼望,因着这样有爱的话语,他也完全改变了。
      我们每次讲完这个故事,都会提醒我们的孩子们,你们不需要考试第一名,不需要围棋赛获奖,你们不需要任何的标签。因为在爸爸妈妈的眼里,你们是最特别的、唯一的自己。爸爸妈妈愿意无条件地接纳你们,爱你们。当孩子感觉自己是被当做独特的生命个体来对待的时候,他们就会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管教孩子真是需要极大的智慧,多理解孩子的天性,多接纳他们的本相,让孩子能够顺应本真地发展,才是最合宜的。

分享一下我们的家庭文化:
      我们家爸爸是古籍收藏爱好者,经常会跟我推荐他喜欢的书,有时间大家会一起看书、读诗。他还是专业观鸟爱好者,所以家里鸟类、博物类的书籍也很多。
      在没有孩子以前,作为妈妈的我,虽然偶尔也会看书,但会花很多时间追剧,并以此为乐。孩子出生后,因着孩子,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妈妈以身作则,放弃了电视、手机,选择了在绘本馆办卡,陪孩子看书、讲故事。从孩子出生不久,就开始给孩子讲绘本故事,坚持到今天,转眼已是5年多的时间。现在两个孩子没有看电视、玩手机游戏的习惯,因为极少接触电子产品,所以他们的专注力、想象力还有艺术创造能力都不错。
      我们的家庭教育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阅读,一块是自然教育。亲子阅读基本每天都有坚持,且保证半小时以上。自然教育主要是带孩子们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中释放天性,学习博物知识。爸爸会和孩子们一起观鸟、赶海、认识昆虫,一起观星、拍晚霞,感受四季的美好。偶尔,也会让孩子们自己用单反拍照,体验光影的瞬间。总的来说,他们拍照的空间构图能力不错,偶尔也会有惊艳的照片。我们养育孩子,按照自己的家庭节奏,遵循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很少焦虑和纠结。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在不经意间就会闪闪发光。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我们希望他们能拥有拥抱幸福、分享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坚持下去。对这个世界,总是充满好奇心,满怀热情地去探索世界、发现美好。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9-10-12 23:54: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01902E27王娇《童年阅读的新三观——现代家庭中儿童观,阅读观,家庭观》课前疑问是           童年阅读对人生的意义?一个人的个性形成,自我控制力以及延迟满足感,逻辑思维能力的扩展,还有生活知识等等的学习都需要在童年完成,这些都决定他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家的家庭书: 两岁之前我的家庭书是《再见妈妈的奶》,这是为了给孩子戒奶买的书,从一岁到两岁都没能改变他对母乳的依恋以至于这一年我们都在反复看这本书,两岁以后离开母乳他也总会在想妈妈奶的时候去找这本书,刚开始他脸上挂着泪花看着这本书,后来是很从容的告诉我,妈妈我长大了,不吃妈妈奶,吃饭!不过现在听了老师的课,知道这个不算真正的家庭书! 《德国专注力》养成大画册,这套书有6本,对开两页,左页是故事情节的图片,右页文字对图片故事的讲解,和找图块游戏,我还有爸爸,两岁半的黄豆会坐在一起来玩这个找图块的游戏,在几十个人和物中找出比如帽子,蜡烛这样的小图块是很考一个小朋友的耐性,小黄豆乐此不疲,所以我觉得这个很适合作为我们的家庭书,这是听课之前的想法。听了李迪老师的课后真是刷新了我的三观,我把家庭书的错误定义也更正过来,去找一些能引导孩子去热爱大自然的书。                 我们的家庭比较像《14只老鼠》里面的老鼠家庭,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去孩子的外公家聚餐,大家分工合作,小朋友也会自己包饺子,包一个特别的形状自己都逗得哈哈大笑。李迪老师对我的启发很大,她说得太对了,家庭不但要有亲情和爱的氛围,还需要有一个有引领能力的妈妈,自己有了这样主动要求改变的力量才能去改变影响更多的人,突然感觉自己的贫瘠,重新燃起我对知识的渴望,期待下一节课。也希望我能成为李迪老师口中的那个改变一个社区,一群孩子和父母的人。        
30#
发表于 2019-10-12 23:31:07 | 只看该作者
201902E19 苏日丽    第二课作业

这次作业没有做课前提问,但是听了李迪老师的分享,感到非常熟悉和舒服,因为她说到的孩子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家长。不要苛刻责怪孩子,先审视自己。这些的观点与自己的认知非常一致,我也是在努力着,让自己成为孩子快乐成长的示范。感恩孩子让我有机会,再次学习、成长自己。我想这也会是我们的家庭文化之一。父母成长自己,孩子自然会成长为他最好的自己!

我们的家庭书,我会选《石头汤》,首先这本书,我们都很爱读,并且都能从中获得收获。尤其,我们都能从故事中感受到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做成一件事情,需要每个人共同的付出和努力,同时还需要大家乐意去奉献、只有付出和分享,才能会收获源源不断的幸福和价值感。

而且,故事情节也设计得非常巧妙,孩子看完,会觉得很神奇,“哇,妈妈,这都可以煮成汤,而且大家还喝得很开心!”“妈妈,那个小女孩很勇敢,她能够主动帮助和尚们煮汤,而且后来大家都来分享了自己的食物。”“看着他们,真开心!”这些都是孩子直接感受到的收获,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爱、温暖。我想,这也是人性中最值得我们去追求,并且最渴望得到的最珍贵的财富!而这本书,通过这样的故事,非常简单又深刻地把这些美好展现出给大家!

我想好的书,会带给每个人收获!而收获最大会是亲子共同参与阅读的过程,所以,和孩子努力营造一个“爱书,爱阅读”的环境,会是我们家庭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为阅读,必然会带成长。在我们家,我和先生很努力地营造“爱阅读”的环境之外,我们还认为,“以阅读为开始,以成长为目的”的家庭文化,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创造的生活模式!
29#
发表于 2019-10-12 23:19: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NNY20190921 于 2019-10-12 23:39 编辑


201902E18 苏锦薇

第一部分:课前提问
关于绘本的作用,如有多个不一样大小的小孩子要如何看书?


      李迪老师开场的时候分享的一个观点特别地不错,她说孩子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家长。不要苛责孩子,先审视自己。我们家大姐姐性格虽然还可以,但后来慢慢有了小的弟弟妹妹后,感觉陪伴她少了,她有时会拿起小的弟弟妹妹做比较,沟通起来会特别的累,是让我头疼的事。老二曾经是自己带到两岁左右,姐妹俩小相差太近也有一点的关系,也因顾不过来罢!后来被我放养在老家,没到一个月。母女都是以泪在煎熬,后来又带回身边 。如果当时没有经历过这么一段不舍的短暂的分开,如今二姐也不会有那么点内向。所以小孩子 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而且要大小一样,要不然会觉得父母偏心。


第二部分:寻找你的家庭书,说说你的家庭文化。
      
         这个论坛感觉不错,但对于一个我写论坛,也是水平有限。我家文化都是一般,但是我特别喜欢小孩子爱读书,爱阅读,所以我会去学习百度,找很多书给小孩子看,确实陪伴很重要,我觉得自己每天 也要阅读, 提升自己又可以借此培养小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
        我家里最喜欢看的一本书是《佐贺的超级阿嬷》书里主要讲广岛原子弹爆炸后,本文主人公的父亲因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改变了他在广岛的生活,生活中的各种无奈,使得本文主人公从广岛到佐贺生活,虽然生活从贫穷到贫穷,但是这种开朗的贫穷让主人公懂得了幸福真正的含义。幸福不是由金钱左右的,而是取决于你的心态。虽然极度的艰苦,乐观的外婆却总有神奇的办法让日子过下去,让生活充满创意发现和快乐。一直到初中毕业之后回到了 广岛和母亲生活,后来又带着女友离家出走到佐贺的外婆家去,可是外婆让她往东走去生活仪式照管,就在那里表演相声,后来相声表演不行了,就当作家写下了阿嬷一系列书等等。
       书中阿嬷对生活真的很乐观,真的很喜欢她的快乐教育经-----惹人讨厌的事情就是那么太招摇。
       晚上别提伤心事,难过的事到明白天再说,也就不算什么啦。
       成绩单上只要不是零就好,一分两分的,加在一起,就五分啦。
       不要为葬礼悲伤,因为刚好是涨潮的时候吗?
       别人跌倒一笑置之,自己跌倒更要一下子。因为人都是可笑的。
       活着很有意义。
       与其讲究外表,不如内再下功夫。
      让人察觉不到的体贴才是真正的体贴,真正的体贴。















28#
发表于 2019-10-12 22:38: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eifei2014 于 2019-10-12 22:45 编辑

201902E14 广东省茂名市阮春珠。
初级班第二课作业。
一、课前提问。
虽没有提问,但当我看到《童年阅读新三观》这课的标题就足以让我满怀期待。在没有听课前我的认知里只有: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通过李迪老师的这次课程让我又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新儿童阅读观即为儿童观。传统阅读与新儿童阅读观相比,新儿童阅读观注重的是:阅读在于读和吸收,同时阅读中关注点在孩子,而不是书。此课程吸收更多的关于儿童阅读的演变过程、概念、方法、技巧。
二、寻找家庭书和家庭文化
1、寻找家庭书
家里的绘本很多,从大宝开始就开始买买买,读读读,然后又在老约翰绘本馆借阅看,感觉最丰盛的就是绘本。现在也开始和二宝接触绘本,无论是大宝、小宝,我都比较注重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找他们喜欢的绘本,例如大宝最近跳舞兴趣很浓厚,就和她读各种舞蹈的绘本;二宝对鸡感兴趣,就读各种鸡的绘本;二宝现在是触摸敏感期,也会和他找一些可以各种触摸的绘本,或者洞洞书。除了绘本,我也买了很多跟育儿相关的书籍,想让自己不断地学习成长,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遇见更好得自己!
2.说说你的家庭文化。
家庭文化是指家庭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的总和。波沙德及博尔曾说:“所谓家庭文化型态,是构成家庭与两性团体生活的思想与行为型态。这是所有社会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包括婚姻及恋爱程序、性道德、夫妇关系、两性地位、亲子关系、离婚、儿童谋生意向、家庭团结、对于亲长的责任等。
着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还有孩子热爱生活、独立的人格品质。互相尊重,彼此欣赏,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孩子爸爸是小学老师,我是大学老师,我们注重孩子的培养。我很用力地去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爸爸比较注重孩子的品德思想。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我觉得自己用力过猛,确实应该把孩子的思想品德显摆在第一位,然后再去培养各方面都能力。只有一个品质向上的孩子,才会更好地生活在社会上。
27#
发表于 2019-10-12 22:28:43 | 只看该作者
201902E28 梁艺琼
童年阅读新三观—现代家庭中的儿童观、阅读观与家庭观
1.在这一节课让我对新三观有了全新的认识,一个家庭的重大变化源于孩子的诞生。新生命的到来也给父母的日常生活带来颠覆性的改变。我家大宝今年9岁了,一直以来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所以从大宝4个月开始我们就开始了快乐的亲子阅读时光,有绘本滋养大宝的性格活泼开朗,也很会体贴家人。当大宝4岁的时候我们家迎来了可爱的二宝,那时刚好遇到我家先生工作调动让我们两地而居,少了一个帮手以后的我手忙脚乱,大宝的阅读时间也变得断断续续,再到后来中断了将近一年时间。突然到来的二宝让大宝无法适应,以及疲惫的我对大宝的关注度下降,让大宝情绪低落了好一段时间,为此我现在想起都很后悔,当初不管多累都要坚持才对,还好二宝长大一些时间也能够协调好慢慢的又找回阅读时光,让我们又亲近起来。慢慢的我意识到如果我还停留在原地不学习,以后的家庭和亲子问题会越来越大。从那之后就开始阅读相关的育儿书籍《正面管教》、《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父母的语言》等等,也报名学习关于家庭教育的课程如:《正面管教》。现在的二宝也在哥哥的带领下每天幼儿园放学回来都躲在他小小的图书角里一坐就是一个小时,表达能力也提高不少。
2.在老师讲到的阅读观中让我对孩子阅读有了更深的认识。1)重点在读不在囤;2)不怕读错,怕不讲;3)贵在吸收,不在多;4)关注孩子,而非书。以前我经常给老大囤书,感觉这样才有踏实感。也会在孩子小的时候关注的重点不在孩子上,而在书中的内容上,为此要好好检讨自己的行为。
3.家庭文化
我家先生比较重视家族的完整,我公公的哥哥的在移民后就没再回来,所以子孙都没回来过。我家先生了解到情况后经过多方了解和找寻终于把12位姐妹找到,并带他们回来认识故乡拜祭祖先,那年大宝刚出生,大家就一起制定了一本族谱,从那年起大家就形成了默契,不管多远都会一年回来一趟家乡来看看和祭拜祖先,孩子的七伯父还特意让小儿子来到中国留学三年学习中文,用行动让亲情得以延续。(不知我对家庭文化的理解是否正确)
4.我们的家庭书
我们好像没有固定的家庭书,好像随着孩子们长大每个阶段的着重点都不一样。最近小宝经常拿《猜猜我有多爱你》来给我和哥哥看,然后要求我们也来像书中的小兔子那样来表达爱对方有多深。比划着比划着,突然感觉眼中有泪、心中那股暖流在沸腾。我明白,这就是爱!

点评

A-  发表于 2020-1-19 16:17
26#
发表于 2019-10-12 22:05: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阅爱 于 2019-10-12 22:14 编辑

201902E30 李清媚 第二次课作业

       以前,我只认为阅读很重要,到底有多重要却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虽然孩子的阅读启蒙比较早,但是作为妈妈,孩子第一陪伴和监护人,我却没有真正系统地了解过关于绘本的一些知识,关于儿童阅读的一些观念。李迪老师的关于儿童家庭阅读观,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概念。看到好书,或者别人推荐的书目,我会忍不住一直想要买买买,所以家里也囤了不少书,翻过的次数可以一个手都数的过来;有时候不自觉地将陪孩子读书当成是自己每天的任务,刻板地读完一本故事,没有跟孩子针对绘本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忽略孩子的感受;有时候为了满足自己想要故事的完整性,还没读完一页书不让孩子翻下一页;安排好的睡觉时间到了,不理会孩子对读书的渴求,狠心地催促她该睡觉了明天看,等等这些都是我所经历过的陪孩子阅读之路上所走的误区,听完课后,我的疑虑基本得到了解决,也学习到了该有的阅读观应该要怎么做。
       要说家庭书,我们之前没有这个概念自然是没有这种书的。“家庭书”是什么,是不是像“家庭日”一样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日子,规定这一天一起做什么事情,可以具体到这一天应该大家一起吃顿饭,或者一起去游乐场......所以,如果我们家要找出 “家庭书”, 这种书是不是就得反映我们的家庭阅读观,反映家庭阅读文化, 这种书里面的精神和所展现的现实意义就是我们现在需要遵循的守则,是我们未来的追求和向往。如果家庭书是我理解的这样,我想《举全村之力》应该可以成为我们的家庭书。这本由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凯迪克奖获得者玛拉·弗雷奇共同创作的图画书,书名取自印第安谚语---举全村之力养育一个孩子。我们家庭的核心是什么?不就是孩子吗?孩子就是我们的未来, 是我们一切的动力。书中关于教育,关于养育孩子的方法还有待我慢慢去领悟,慢慢去实践。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作为父母围绕着孩子而做出的努力, 就是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作为她合格的守护者,让孩子健康、快乐、活泼地成长。
       关于我们的家庭文化,其实很抱歉地说,我们没有认真想过, 而且作为工薪家庭,每天为能够生活得更好一点,不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烦忧而打拼,这种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的问题我们确实从来没有讨论过。以前我们认为书可以读而非必读, 有条件就读无条件就免,我们的准则就是先教会孩子做人的基本道德行为礼貌规范,不求有所成就,只希望不会对社会和别人造成困扰和危害,不过在绘本,图书这些方面的支出还是有列入日常支出规划中的。现在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了,升华出属于我们的家庭文化,几个字概括,我希望是尊重,沟通,理解,包容,合作和爱。尊重是基础,通过沟通,相互理解包容,为了一个目标一起合作、努力共筑有爱之家。阅读很重要,番茄老师在第一课中讲到阅读是一切学习能力的核心, 阅读能力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从小开始启蒙的儿童阅读,离不开家庭的影响,所以好的家庭文化,是可以让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事半功倍。为了形成好的家庭文化,以下现在就应该做起:
①父母努力营造和谐、有趣的家庭环境和氛围
②明确读书的重要性,将书籍等的投入列入日常支出范围并逐渐增大比例
③建立家庭日,每次一个主题,培养家庭“凝聚力”
④讨论并达成一致的阅读观念,比如重点在读不在囤,贵在吸收不在多,多关注孩子而非书
⑤多关注孩子需要,尊重孩子个性,帮助她生长成本该是怎样的人, 而不是操控她成为“父母想要她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⑥成为孩子的榜样,多在她身边读书让她也爱上读书
⑦通力合作,全家人都要观念一致,不仅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所有跟孩子有接触的成人都应该灌输对孩子形成好的阅读观的观点和行为
       以上,就是我对这次课程的感想,谢谢。

点评

B 文化就是生活方式,只有不同,没有高下。每个家庭都有适合自己的家庭文化。  发表于 2020-1-19 16:15
25#
发表于 2019-10-12 21:11:21 | 只看该作者
201902E11  彭静

在我家有一个规矩:一日三餐,早餐必须吃,而且要吃好。这点我深受母亲的影响,在我小时候,母亲开了个小卖铺,主卖烟酒零食。每天早上八点开铺,傍晚七点收铺。妈妈通常早餐五点半就起床给我们做早餐,喝粥必然配包子小菜鸡蛋,豆浆油条馒头花卷饺子馄饨时常换新,甚至冬天有面条夹四川香肠的自制“热狗”。小时候不以为然,有时候会为了吃完早餐跟母亲较劲争辩,出门在外二十载有时候总会回想到母亲的早餐,想念那时的温暖。当了妈妈后,更深切的体会到母亲的辛劳和对子女的爱。我继承了妈妈的传统,一直坚持为孩子做早餐,一日之计在于晨,希望孩子充满力量,精神勃发的开始一天的生活。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厨房的工作,我们一起制作水果创意摆盘,夏天一起制作手工冰棒,端午节包粽子,冬至包饺子,在厨房工作中,在一菜一汤中,小朋友体会到自己动手的快乐。一起做饭把家庭成员紧密联系,一起用餐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民以食为天,我相信食物不仅仅是填饱肚子,妈妈的食物更是孩子成年后的对家的记忆,这是深刻于基因里。父亲是个老会计,在我记忆中,家里有很多报纸,军事的政治的,父亲喜欢对联喜欢听说书,收音机经常收听单田芳,我从小就在报纸堆和收音机旁长大。虽然父亲从没为我进去亲子阅读,但不知不觉中我爱上看书,从街边的小人书连环画,到儿童童话,科幻小说,武侠小说等等,只要是书和报纸,父亲总是满足我。当然如果那时他能陪我亲子阅读,就是更加美好的事情了。等我家孩子三岁时,我突然回想起小时候这段记忆,决定弥补自己小时候的遗憾,开始陪儿子亲子阅读,直到他开始自我阅读。最近看《朗读手册》,书中推崇鼓励父母陪伴孩子朗读,我又开始尝试每日为孩子朗读一篇文章,那种小时候相偎相依的感觉重现,很美好。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寒暑假也经常带孩子四处行走,无论城市乡村,无论是游乐园还是森林高山,走过看过总会成为孩子生命中的美丽回忆。从没有刻意去想家庭文化这个问题,如果有我想概况为:一餐一饮品生活,一书一行知人生。
关于家庭书,还真没有认真思考过,一时间也无法找到合适来解读,我会慢慢留意,希望能找到属于自己家的家庭书。
24#
发表于 2019-10-12 20:20:58 | 只看该作者
201902E13 阮楚铃
第一部分.课前提问
家庭阅读环境对孩子是否喜爱阅读的影响很大吗?
看了李迪老师这节课的题目,脑子里就闪现出这个问题。之前总是觉得如果不是书香门第再刻意去营造只会背道而驰。但经过身边一些事,一些朋友的分享。深刻意识到家庭阅读环境不营造出来,孩子只会离书越来越远。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爱好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大的。听了李迪老师的分享,越觉得阅读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之大。所以自己会一直在阅读的路上越走越好,并且能够给自己带来不一般的惊喜。也给孩子的未来生活找一个能够在他感觉有压力,有郁闷的时候有个出口。
第二部分:寻找家庭书,说说家庭文化。
1我们家的家庭书除了我自己爱好的教育和一些心理书籍之外。我和孩子也喜欢看一些有故事情节的书,比如《担心豆》《晚安,月亮》。我家儿子出生几个月就接触书。由于我自己刚开始没能制定一个计划,比如固定时间看书等。所以刚开始一岁多能够了,孩子还有时坐不住。这期间我也反思了是否是方法不对?还是选书问题?还是我们太刻意去营造氛围?。后来,经过自己不断反思,也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可以自己看书了,也能在大人的陪伴下安静阅读,明显对书有了很大兴趣。表现有:可以自己找自己喜欢的书阅读。可以和大人一起阅读45分钟以上,而且还有很多问题。大人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也是不断学习,摸索,和孩子一起成长。
2 分享我们的家庭文化
所谓家庭文化,我之前没去认真思考。也没想到有一天会把家庭文化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我觉得一个家庭的幸福,乐观,家里笑声不断,孩子和大人笑容常挂脸上,这就是一种家庭文化。孩子的笑容是最真的,孩子的语言,行为习惯其实也看出大人的教育方式以及家中成员间的相处模式,和关系亲密与否。而这种和谐家庭氛围也是和父母教育很大关系。我认为,生了孩子就要对他负责。但教育又是因人而异,都说孩子打不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点已经过时了。确实不能光是打来约束和教育孩子,但遇到关乎孩子安全问题,孩子屡教不改,该不该打?我打是对事地打,打完之后同样会让孩子知道,打的是出于对他的爱。虽然从小孩子挨打有部分是我们大人自己情绪控制问题,这是自己错,所以孩子会接到我们的道歉。但关注《正面管教》的课程之后,也会把方法用到实处,也经常提醒自己:情绪到来,先自己冷静后才可以面对孩子。孩子也慢慢学会和我们道歉了,他受到了尊重,他也学会尊重别人,但同时他有时也学会“拳头”反击我们,所以这个时候,我们不会反回去。因为我知道这是我们的行为带给他的,冷静后,我们会和孩子分析我们为何让他哭,让他屁股受罪。其实我说这么多,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是说我们的“打”是我们的家庭文化,而是想说:互相尊重,并把孩子在不涉及安全问题的情况下,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来对待,形成一种和谐,乐观,快乐的家庭氛围。所以,我觉得会反思的父母,就会有懂道理的孩子。我们也采取鼓励,正面管教等方法,来营造家庭教育环境。
在现代焦虑,生活压力的社会生活,我想能够保持一颗乐观和豁达的心,
以及笑容常挂脸上的习惯比任何所谓成就都要难。那这些和一个家庭的氛围以及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是分不开的。除了我讲的这些氛围和教育的方式外,我也讲讲我们会带孩子去做的事情。我们会带孩子阅读(图书馆,绘本馆)这些地方肯定是少不了。我还觉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在孩子还没2岁的时候,爱好旅行的我也带着他走遍千山万水。
但2岁半后,我才深刻体会到,2岁前先注重生活作息和饮食。2岁半后再谈“未来”。因为2岁半去过的地方他记忆犹新,每每想起都会和我要求再去一次。我们还喜欢带他接触大自然,大海,这些都是他很喜欢的。在沙滩上,我会陪他挖沙坑,把整个人都埋进沙里,只露出头。爸爸还会带他去捡海螺,挖螃蟹。由于爸爸钓鱼的爱好,孩子也认识很多海洋生物,对这类的书也是爱不释手。
总之,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就是让孩子自发的去喜欢上一件事,就像喜欢探索学习这个世界的角角落落。不在安全之外和影响文明规则下,我们都会放任孩子,这也是我们想和他一起快乐成长的夙愿。
总结:快乐和有所得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理念。和谐的家庭氛围,笑容常挂脸上是我们倡导的家庭文化。
23#
发表于 2019-10-12 19:55: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吉 于 2019-10-12 20:02 编辑

        201902E25王吉   2019(秋季)初级班第二次作业        一、作业之外的一些话         
        首先,请允许我表达一下对李迪老师的崇拜之情,李迪老师这堂课真的是太棒啦!我是课后补听的,没有身临其境,却仍然感受到了李老师的专业魅力。看的出来,李老师的功底深厚,应该在该领域也做了长期研究,所以呈现出来的课程信息密度大,水平高,学完很有收获。
        其次,说说我的情况。我在外地工作,小孩不在身边,平时工作又非常忙碌,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但正如李迪老师在课上讲的,人的一生最重要的阶段是2-3岁的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所以我听从朋友推荐进入三叶草,希望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对孩子有更多的帮助。其实每周日开课的时候,正是我从家里赶往工作地的地铁上,周日返回高峰人非常多,没办法听课。就像目前的生活一样,是非常奔波、焦虑的。但是即使再忙再累,我都会抽些时间来陪伴孩子、完成课程要求。
        最后,说说课前提问。这堂课我没有提出问题,因为我感觉自己对整个课程情况还不是很了解,很难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但是李迪老师的课堂答问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很多关键点我都记录下来了。比如书在读不在囤、不怕讲错怕不讲、贵在吸收不在多、关注孩子而非书等,几乎都解答了我平时阅读中的困惑。感谢老师的精彩解答,也感谢提出优秀问题的同学们。希望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也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给别人带来启发。
        二、作业:寻找你的家庭书,说说你的家庭文化。
        (一)关于家庭书
        我家孩子还小,还不能顺畅表达对书籍的喜好,只能通过观察来发现。我感觉他是很喜欢《抱抱》这本书的。平时生活中他经常向我索抱,我也很喜欢抱他。我觉得亲子之间的一些肢体接触是非常有必要的,曾经看过一篇讲述19世纪80年代美国孤儿院的婴儿死亡潮的文章。文章说到,19世纪80年代,美国当时的育儿思想认为——成人与宝宝接触是“不卫生”的行为。孤儿院为了避免宝宝们生病,立志打造一个无菌的养育环境,规定护士们不能用肢体触碰婴儿,更不能拥抱婴儿,即使喂养婴儿也只能通过一些工具。结果孤儿院出现大批的婴儿死亡,死亡率从原本的32%一下子飙升至75%。医生们始终找不到确切原因。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们觉得孤儿院婴儿的大批死亡是因为缺乏“拥抱”,一位叫哈里巴克温的儿科专家甚至指出,这些宝宝们患上了“原始情感饥渴症”,继而失去了生存下去的意志力。后来,在哈里巴克温这些学者们的呼吁下,美国的孤儿院改变了养育环境,规定护士们不拥抱不能进房间,她们被要求一定要多抱抱婴儿,孤儿院的宝宝们才慢慢恢复了活力。这篇文章所揭示的孩子对拥抱的需求度之高让我震惊,对孩子来说,某种意义上“拥抱=生存”。所以,不要吝惜自己的拥抱吧,抱抱永远不嫌多,孩子们需要爸妈的拥抱,来确认大人对自己的爱,以此获得成长的力量。
        (二)关于家庭文化
        说到家庭文化,我们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我和孩子爸爸一直致力于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孩子爸爸很爱看书,我们家有一面墙的书柜。当然,现在人的阅读方式慢慢从纸质阅读向电子阅读转化。自从孩子出生之后,我们达成一致,尽量减少电子阅读,而尽量选用纸质书籍。因为一天到晚捧着手机,小孩也会好奇“为什么手机这么好玩,爸妈一天到晚都在看”,容易给他造成误导。所以,放下手机拿起书本,是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另外,只要有时间,我们都会带孩子出去走走,公园、海边、商场,甚至是菜市场,带孩子去体验不同的生活场景,真正地投入生活,而不是浮于生活表面。 希望我们和孩子都能达到:既有生活体验,又能对生活进行思考。我们一直在努力。 以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8 16:06 , Processed in 0.100628 second(s), 2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