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I02糖莲子 于 2020-4-24 20:47 编辑
C01玛芮秀 《你好 灯塔》故事会方案复盘及反思 故事会组织:
活动时间:2019-12-8 16:30-17:10
活动地点:趣味盒子艺术工作室
活动主题:一座灯塔,一个守塔人,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开始,平凡冗长的岁月,更是一份坚守和责任。这个故事让我们在一遍一遍地阅读中感受到变化的世界中,坚定与专注是多么可贵的事。我们还可以读到自己的内心。不忘初心,守护好我们自己内心深处属于自己的那座灯塔。 活动用书:《你好灯塔》
活动形式:室内,开场+故事讲述+延伸活动(绘画+乐高搭建)
参与对象:5-9岁
参与人数:6-8组亲子家庭
召集人:糖糖老师 主讲义工:玛芮秀 摄影义工:思思
文字义工:思思 秩序义工:思思
准备材料:《你好 灯塔》书一本;PPT、A4白纸和彩笔若干,乐高积木块若干。灯塔介绍,根据不同年龄选择有不同故事的灯塔,灯语,可剪辑《悬崖上的金鱼公主》片段,雾钟介绍,守塔人的生活解读。
二、故事会方案:
1.作者及其作品解读:
《你好灯塔》的作者是两获凯迪克金奖,三获纽约时报最佳图书奖的苏菲·布莱科尔(Sophie Blackall)。她用了她最喜欢的中国水墨创作了《你好灯塔》。
凯迪克奖也被誉为绘本界的“奥斯卡”,它每年只有一本金奖。无论是内容还是图画都代表了绘本的最高水平。让人意外的是,这本获奖童书用的却是中国水墨画的创作手法。 苏菲查阅了大量关于水手的民间艺术,还找来世界上著名的有关的海洋绘画。她观察灯塔在不同时间下是如何被浪漫地展现出来的;还从跳蚤市场和eBay收集了20世纪初的明信片、交易卡和老式灯塔纪念品。就连故事里,守塔人为了打发无聊,穿针引线,刺绣的情节,苏菲都要亲手试试。 历时6年,将一个好点子变成了让人难忘的《你好灯塔》,灯塔象征的坚韧与守塔人的坚守不谋而合,故事最后,随着技术革新,一家人离开后望着海中的那座灯塔,它仍然放射着光芒。 《你好灯塔》讲述了自动化还没有取代人力的时代,看守灯塔的一家人的故事: 在世界尽头一个小岛上,最高处矗立着一座灯塔。从黄昏到黎明,灯塔发出光亮,眼看着日复一日,四季过去。 灯塔外面是无际的大海,灯塔里面,一位守塔人的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他在日志中写下每一个细节,接着他的妻子跟随而来,然后他们的儿子诞生,直到有一天,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守塔人的生活虽然孤独单调,又不失浪漫色彩:用漂流瓶寄出的情书,坐着吊篮来到灯塔的美丽妻子,冰面上玩耍的海狮与带宝宝游过来的抹香鲸,在圆形房间里徘徊等待新生儿的到来…… 精湛的水彩插图使灯塔和发生在灯塔内的家庭故事变得熠熠生辉。不同天气下,灯塔的完美景致与内部的细节景象在圆形图案中交替变化。布莱科尔在构图、线条上的技巧和对细节的密切关注,成就了这本精致优雅的书。孩子们会沉浸在《你好灯塔》展现的每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中。
苏菲出生在澳大利亚的一个海边,在很小的时候,她经常去海边遛狗,也喜欢捡一支小木棍儿,在沙滩上画画。苏菲说:“我的血液里流淌着大海的感觉。”她现居美国,在流行艺术前沿的纽约布鲁克林,她与几位画家使用一个工作室进行创作,她是一位才华横溢又认真努力的作者和插画家。她在创作每一本图画书的过程中都用严谨的态度去查阅资料,积累素材,实地采风,正是因为她如此令人钦佩的辛苦投入,才使得她的作品一次次脱颖而出。在创作《寻找维尼》的时候,她亲自去伦敦动物园参观,前后花了一年的时间来翻阅动物园档案的资料,仔细研究“一战”场景、战船构造、士兵衣着乃至军靴的细节。在创作《你好灯塔》这本书时,她走访了美国和加拿大海岸线上的许多灯塔,翻阅了守塔人的日志,甚至她还只身一人在纽芬兰最北端一座人迹罕至的小岛上待了整整五天,居住在那里的灯塔之上。她说,在那里,有着冰山和鲸鱼,还有一个听来的关于北极熊和狐狸一家的故事。苏菲在处理写实题材时,将浪漫和严瑾融为一炉的本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在作品里埋入了深刻的思考,但却不会让作品变得生涩。
2、作品解读:
2019年凯迪克金奖《你好灯塔》颁奖词:“精湛的水彩插图使灯塔和发生在灯塔内的家庭故事变得熠熠生辉。不同天气下,灯塔的完美景致与内部的细节景象在圆形图案中交替变化。布莱科尔在构图、线条上的技巧和对细节的密切关注,成就了这本精致优雅的书。”
“这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流逝和改变,也关于希望和更新的故事。”《你好 灯塔》讲述了一位新任灯塔守护人的故事,他在这座灯塔里安静而尽责地生活,后来又与妻儿一道坚守,最终在灯塔使用新的自动化设备后,与灯塔挥别。在航海时代,灯塔对于航船来说,就是漫漫旅程中的指引、寂静黑夜中的陪伴、狂风暴雨中的希望,可如今,这个话题似乎显得有些遥远了,而灯塔守护人更是一个绝迹的职业。为什么要在今天讲述一位灯塔守护人的故事呢?尽管现在没有灯塔守护人了,所有灯塔都是自动的,但灯塔依旧存在,它能让我们想起曾经有过那样一个年代。我们也能想象自己住在海洋中心,过着一种宁静的生活。现在的我们都住在大城市里,人多喧闹,过着非常繁忙的生活。而我们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找到了安宁的感觉。
这本书讲述了一种已经不再存在的生活,书中的主人公是最后一位守塔人。虽然这本书只讲了一座灯塔里一位守塔人的故事,但实际上,它更多地反射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体现了每个人生活的某一个方面。书里既有关于季节时间的变化,也有灯塔里守塔人生活的变化,包括生病,有孩子降生,包括他孤单的情绪,还有和亲爱的人相聚的时刻。这些事情都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是每个人的故事。
在故事的结尾,守塔人一家离开了灯塔,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会经历变化,我们都要面对工作,我们都要面对未来。
在没有灯塔之前,海难其实是经常发生的。有很多船只会遇难,很多船上的海员因此而死去。守塔人的任务,就是确保灯塔从黄昏一直亮到黎明,在整个漆黑的夜晚,都要发射出这种灯光的信号。对于在深夜的大海中航行的海员来说,他们如果能够看到灯光,就意味着平安。这种(灯塔的)灯光,就像是他们的守护者一样。
灯塔里的生活非常艰苦,挣得也不多,对于守塔人来说,这种生活其实是一种牺牲。但守塔人非常用心,很勤勉地对待这份工作。灯塔的守护者,似乎代表着这个世界上那些不为我们所熟悉,却守护着我们生活的坚守者。这些人可能在历史上起过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本优秀的绘本,首先,当然是给孩子一个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故事。然后需要让他能够跟书中产生一些共鸣,接下来希望孩子能够从书中学到一些东西。
在充分还原灯塔生活细节的基础上,苏菲更注意用绘画语言来展现她关于“循环”的思考。“这本书里有很多的圆形构图。灯塔内部是圆的,房间是圆的,海洋、浪潮、天气也与圆形有关。所有事情都在循环,出生、长大、死亡,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与圆有关,不是吗?”苏菲认为,绘本画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用绘画来表达想法,而她有着自己的一套哲学。一本书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面镜子,是一扇窗户。为什么说书是一面镜子,因为我们会在阅读的时候,其实可以在书中看到自己,想到自己可能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从书中获得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鼓励。那么,为什么又是一扇窗户呢?因为我们通过这扇窗户,可以看见更加广阔的世界,开阔眼界,看到一些不同的事物。
阅读这本《你好灯塔》,像打开了一幅守塔人的生活画卷:这个故事让我们在一遍一遍地阅读中感受到在变化的世界,专注是一件多么可贵的事。其中,故事的巧妙构思,让读者跨越时间,跨越地域,让原本已远离我们的事物重现眼前,在读完故事后,那座矗立在世界尽头的灯塔,似乎不再那么陌生和冰冷了。
3.故事会目标:
(1)科普一些自然和社会知识:职业的知识,灯塔的知识,大海的知识,季节和天气变化的知识等。
(2)通过这个故事想象不同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畅想的空间。
(3)从故事中去体会平凡中的伟大,每一个默默无闻、按部就班、认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的人,日复一日忍耐寂寞,等待花开的人,才是黑夜里真正的光,是平凡生活中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做的永远是专心致志的做好每一件小事,用心守护好自己的灯塔。
4.故事会时长:45分钟
5、问题若干:详见故事会流程中。
6.故事会流程60分钟:
本书的画面很美,讲解过程中着重引导孩子观察图片,欣赏图画。绘本的开篇,一个新来的守塔人来到世界边缘的小岛最高处的一座灯塔里,开始了他孤独的工作和生活。故事的结尾是守塔人最终离开了灯塔,因为自动化机械让他的工作被取代。在这期间,我们看到了一系列守塔 人的生活写照既有日常的工作情景 (照看油灯,更新守塔日志,做家务),也有兴奋的时刻(营救遇难船员,欢迎妻子到来和迎接他们的孩子出生)。从适合主题、又长又窄的绘图尺寸到钢笔、水墨等艺术媒介的选择,可以看出这本书在制作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布莱科尔的华丽插图融合了家庭细节(尤其是灯塔的内部剖面)和壮观的景色(随着季节的变换,我们看到了海上暴风雨的夜晚、雾蒙蒙的白天、北极光、冰山和鲸鱼等)。在所有的变化中,灯塔始终坚定地屹立着,永不停息地照明。在正文的副歌中回响着:“你好! 你好!你好!”圆形是一个重复的主题元素,作者经常在大插图中插入圆形的小插图,比如圆形的房间、圆形的地毯。全面而生动的作者笔记为故事中的许多事件提供了必要的背景(显然,一些守塔人确实是 通过那些扔到海里的漂流瓶把他们的信件“邮寄”到岸上的! ) 1)导入:因为灯塔对孩子来说非常陌生,所以从孩子熟悉的大海开始提问,深圳是一个海滨城市,想来绝大部份的孩子应该都有去海边玩过。提问:孩子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你们见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温柔的还是可怕的呢?等孩子们七嘴八舌回答以后。给孩子们展示平静的大海①和咆哮的大海②,以及夜晚的大海的图片。从生气的大海联系到海难,展示泰坦尼克号沉没③的图片,普及一些航海知识。请孩子们伸出双手放在眼前,在闭上双眼放在眼前,感受大海夜晚伸手不见五指的感觉。用路灯来类比灯塔,用汽车类比轮船,然后自然过渡到灯塔的必要性。以前科技不发达,海难经常发生(撞上暗礁、冰川、迷航、恶劣天气导致的大风大浪等),为了降低海难的发生,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修建灯塔,为航船指引方向。自然过渡到《你好灯塔》绘本的讲解。
2)先观察封面④,问问孩子都看到了什么?大海、灯塔、人、灯光。灯塔在哪里?大海里的礁石上。让孩子们大致了解灯塔周边的环境,特点。
3)介绍作者苏菲.布莱科尔和其他作品《寻找维尼》《云端旅行》,展示作者来深圳见面会的照片⑤。重点强调作者为了写好这本书,实地去了美国和加拿大很多的灯塔,还亲身在一个荒岛的灯塔里面住了几天。传递作者精益求精,刻苦严瑾的作风,以此感染孩子。 环衬和扉页。提问你们都看到了什么?一张照片,一封信、未完成的刺绣、沉船等等。让孩子们猜猜照片上是谁,念念信上的内容。勾起孩子对守塔人生活的好奇。让孩子们想象一下守塔人的生活,他只有一个人,白天他做些什么事情?讲解中凸显守塔人的工作的枯燥重复,生活的孤单寂寞。守塔人的生活。凸显他的孤独寂寞,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讲解守塔人与外界的联系方式,与孩子们探讨守塔人远离亲人朋友,生活如此单调枯燥,是什么支撑他日复一日的坚守下去?
扩充过去守塔人的故事。守塔人有一个人、两个人、夫妻、父子、家庭等组合。曾经有一个灯塔里出生过11个孩子等,还有发生在灯塔边北极熊和狐狸的故事。
常识性的引导和探讨放在故事前或者故事后,感性的问题放在故事中引导。
4)正文讲解:
观察守塔人在岸上的家,很多都是从灯塔带回去的物件,包括守塔人妻子的裙子,还是她第一次上塔穿的衣服。一家三口提着等,站在门口,遥望着灯塔,是对过去生活的怀恋和追忆,背后的楼梯也是意味着对新生活的向往。无论如何,一家人在一起,相互爱着对方,生活虽然平淡,但这才是真正的幸福!月有阴晴圆缺,天气有晴朗、雨雪,有四季更替,人生也有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每个人都是时间长河里的一粒沙子,如何才能不辜负生命的礼物? 集中讨论: 1、书中有很多的你好!都是谁在对着谁说你好呢?
2、因为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守塔人的工作消失了,对他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3、问问孩子们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引导大家探讨家庭主妇是职业吗?
4、守塔人守护的是灯塔和塔灯,那妈妈守护的是什么?你们守护的是什么?引申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灯塔要守护。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延伸活动:
画灯塔之前,展示各种各样的灯塔的照片,大家一起来总结灯塔的外形,颜色等。然后开始画,虽然我们画的是灯塔的形式,但它的内涵确实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灯塔。在灯塔下面可以让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画小鱼。和大孩子一起用乐高搭建起一座灯塔,让孩子们感受搭建灯塔的乐趣。画画展示,合影留念。 反思总结: 这本《你好!灯塔》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都是可以一读再读的佳作。对于低龄的小孩更多的注意要用孩子视角去观察灯塔和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和亲近的事物,以免讲得太深,孩子们理解不了。对于大童要侧重多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让他们可以更多引发思考。能够引发思考的问题才是真正的好问题。这就要求老师要在前期作大量的知识储备,包括各种史料资料的收集,整理。比如有关灯塔的介绍,世界上最古老的灯塔是法罗斯灯塔,它建于公元前约270年。在灯塔接近顶部的地方燃火,从海上逾30英里远的地方可以看到火光。法罗斯灯塔作为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观之一而被后人永远铭记。古罗马人建造了一系列灯塔,从而创建了最早的灯塔网络体系。公元2世纪初,罗马皇帝图拉真在西班牙西北角建造了拉科鲁尼亚灯塔,它与亚历山大的法罗斯灯塔十分相似:基座为长方形,顶部有一圆穹。圆穹内住着数名看守人,并备有燃料和火盆。该灯塔一直被称作腓尼基灯塔。位于法兰西布洛涅的灯塔系罗马另一个皇帝卡利古拉于公元46年所建。据说,该灯塔高约200英尺,有12或13层,上窄下宽。到公元400年,在罗马帝国周围已形成了一个由大约30座灯塔组成的网络,这些大灯塔内都有用金属制成的大镜子,可以反射大火堆发出的光线,为航船指引方向。 以后,阿拉伯人、印度人和中国人也都学会了这种用以保障海上行船安全的方法,在各自的周边海岸建造了灯塔。 如果绘本老师没有这些背景知识的储备,我觉得是没法给孩子们讲这个绘本的。 还需要什么背景知识呢? 雾钟,雾钟用来做什么?为什么要灯塔上会有雾钟。 灯语,灯语是用的摩尔斯密码,你知道吗?那么灯是怎么说话的呢? 极光,那种妙曼的绿光是什么?为什么会有? 当你发现这些知识的时候,说明你的大脑里已经构建起来这个绘本的知识框架了。当你在和孩子阅读的时候,他对哪一个知识感兴趣,我们就可以深入地学习下去。《你好,灯塔》不再是一本简单绘本。 再来说说,《你好,灯塔》作者想要传递给孩子们的是什么呢?这个就是需要老师一定要非常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功底才可以把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东西传递出来。比如我听过一个传说:一位僧人在一个海湾发现,那片海湾经常有船触礁沉没,船上的生命,财产瞬间被大海吞噬。于是他便在那个海湾建了一座灯塔,告诉来往的船只,注意,这里容易触礁。这算不算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如果你坐在一个迷失航线的客轮里,在看不到尽头的海里飘荡,几近弹尽粮绝,忽然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丝隐隐绰绰的微光,会不会觉得非常幸运。那一点光,仅仅给你打了一个招呼。你好!你好!你好!便给了你方向,勇气和希望。你想要做那一点光吗? 守塔人的生活,简单,重复,枯燥。守塔人的工作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静静地在那里,守着光,尽管大海波涛汹涌,那一束光总是静静地守护在那里,给人平静的力量。 守塔人本身又是怎样一个人呢?书中有很多的片段可以整合出来。 最后,灯塔依然在,守塔人的故事已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因为灯塔已不再需要守塔人日复一日地坚守,灯塔上新的电子设备已能保障往来船只的安全,守塔人的工作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中国灯塔博物馆位于岱山县城竹屿新区。有机会可以带孩子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