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10月逗逗 于 2011-3-17 09:45 编辑
周日晚上,我正在厨房里忙乎,接到逗逗干妈的电话,说发现逗逗走路姿势不对,而且有些含胸,背挺不直。干妈电话里再三强调这事的严重性,从古至今并结合自身感受详细论证了一通,再三交待我不得掉以轻心,让赶紧给调整。末了,还语重心长来上一句:这是对孩子的将来负责。
逗妈在电话这头不停点头称是,电话一放下,烦躁就冒上来。
这走路姿势和含胸驼背的问题,也不算是新问题了,去年回珠海上学的第一个星期,陈老师就为这事专门找了我,让一定要多提醒逗逗挺直背,走路要走一字步,并建议报形体班帮助逗逗尽早调整体型,这事不能怠慢,逗妈是马上就照办的,逗逗现在唯一的周末兴趣班就是舞蹈。其实这半年过去了,还是小有进步的,可是她干妈这电话一打,我就沉不住气了。
我放下手中的活走进客厅,对着正坐在饭桌上喝汤的逗逗劈头盖脸训了一大通,原话一句都不记得了,总之语气沉重,态度沉重,愣是训得王逗逗背对着我一声不吭,我才停嘴。走上前一看,发现她小脸憋得通红,嘴巴咬得紧紧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还含着两颗硕大泪珠。我马上意识到这事是我过头了,立马就道歉——我就是这样,过足了嘴瘾后就想用一句“对不起”抹去一切。
孩子还是很善良的,点点头算是接受了我的道歉,然后大眼睛瞪着我,半天从嘴里憋出一句:“妈妈,其实我已经很努力在调整了。”话音未落,眼泪就掉下来了。
为这事我内疚了一整晚上。
昨天放学接逗逗回家,路上她突发奇想,要求我假装不是她妈妈,而是一个第一次见面的阿姨,然后邀请我以阿姨的身份到她家去做客,并且希望我的阿姨身份一直维持到她上床睡觉之前。
这有什么难的?我一口答应。
没曾想到,接下来的这一个晚上,会那么难忘。
因为是阿姨,我不急躁了,我从这个朝夕相处的孩子身上得到一种全新的感受。
因为是阿姨,我对她不那么苛求了,我像赞许别的小朋友一样赞许她,盛赞她是一个热情的小主人。
因为是阿姨,我更能容忍她的行为,在她做错事的时候我做到去鼓励而不是打击。
因为是阿姨,我们那一晚的共处时光非常愉快,我们一起画画,一起做手工,互相赞扬互相给戴高帽子。
因为是阿姨,还发生了这么一段对话:
逗逗:“阿姨,你会像我妈妈那样表扬我吗?”
——“会呀,你妈妈是怎么表扬你的呢?”
逗逗:“因为我有个坏毛病,就是驼背,但我妈妈从来不骂我,她从来都是表扬我,她相信我自己会记得挺直背的,就像现在这样。”一边说逗逗就一边很努力的挺起胸膛。
……
我看着她,半晌无语。
当时因为逗逗这段话给我带来的冲击和震撼让我今天必须在这里忏悔。
很显然,我不是逗逗嘴里的这样的妈妈,为了这个含胸驼背的问题,我不止一次地训斥过她,有时候甚至态度很恶劣,声音分贝很高,上面提及的周日晚上也就是我登峰造极的一场权威表演。
我也在瞬间明白,逗逗说出来的话,其实是她对我的一种期待,她在无意中用了一种很特别的方式,巧妙地把她的这种期待告诉了阿姨身份的妈妈,也让我从一个很特别的角度读到了孩子眼中的妈妈和心中的妈妈,这种认识当时让我无地自容。
前几天的家长会上,陈老师分享了李跃儿的一段话,其中有一句印象深刻:“孩子真的会因为顺从家长而牺牲自己的身心健康。”当时只是读懂了却没啥感触,而现在我却是感同身受。
我必须反省自己,我为什么会这么急?特别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恨不得她立马就改正,如果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就会把耐心丢进瓜哇国。
我忘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也忘了孩子出现问题的根源是不是应该先从家长自身去反省,我盲目地纠着表象不放,然后在一次又一次的强调中把孩子整到精疲力尽。
在这样的斗争中,家长的强势被扩大,而孩子的弱势也同样在被扩大,孩子很被动地接受并竭尽全力去迎合家长的要求,家长的目标便成了孩子的目标,长此以往,孩子的内在自我慢慢就被成人给歼灭了。
夜深人静,越写越内疚,越写越心酸,做孩子真不容易,做一个好孩子就更难了。
这里还要和妈妈们共勉的就是,当妈的确实需要经常反省,我一反省,王逗逗就有一段好日子过,逗爸凌厉的眼神也不会经常透过眼镜片从他宝贝女儿的头顶上投射过来,于是也能换来合家欢乐的好日子。可惜这样的良性循环通常维持不了太久,原因在哪里?继续反省。
我决定带着这个大大的问题睡觉去,然后明早让逗逗在大大的拥抱中甜甜的醒来。
祝各位晚安好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