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14359|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第一期第三轮第八周作业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5-11 10:3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几天因为要送娃上学,每天都出门巨早,送了娃顺便给爸妈买菜,再给他们送过去。这一桩活不是容易事,要问他们想吃啥,通常都回答:随便你买了。然后我要揣测他们大概喜欢吃啥,再买。感觉又回到了刚当妈那时候,要想着给孩子做些什么好吃的。
然后,今天早上,因为一句牢骚,大家开始在群里讨论:当父母能不能下岗,接着讨论,做父母是要尽职还是要称职?讨论很激烈~~所以,本周主题是:
做父母是要尽职还是要称职?
好了,开写吧~
19#
发表于 2017-9-25 09:49:22 | 只看该作者
小庞作文-   称职不称积好难讲,得娃说了算。中午他还嫌我给他报的班太多,晚上下楼又说,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瞬间泪目。

他的作文每周一起写,这次的题目也是难倒我们了,算交作业了

我的生日


我出生在大暑时节,那时候天气火辣辣的热。在那天凌晨四点整,医务室里传来了哇的一声。我,一个小男孩子出生了。经过十年的喜怒悲衰,我终于长成了一位英俊的少年。

今年,我又要过一次新的生日。以前我没有开过生日派对。就在今天,我要开第一次生日派对。 朋友们来了,我们四个人一起吃了甜滋滋的蛋糕,又吃了美味的批萨。然后,我和朋友一起到楼下骑车。

骑着骑着,突然遇到一个小朋友,他正在学骑两轮自行车,总是摔跤。我们放下车去教他怎么骑自行车。首先我们教他先跨上自行车,把脚蹬放在适合的位置,眼睛看向前方,然后握紧车把,再用力的一蹬。他开始晃晃悠悠慢慢的前行。我们四个人两个在前,两个在后。 前面两个指挥他怎么骑,后面两个负责让他保持平衡。由于他非常紧张而且害怕前方有人会撞到他,第一次试骑失败了。 第二次我们鼓励他,告诉他不要紧张,当前方有人的时候如果太靠近他,就捏左刹,这样可以尽快停下。如果离得还远,那么就抓住手把拐向一边。经过几次的努力,他终于学会了骑两轮自行车,非常开心。到最后,他都能跟我们一起骑了,虽然速度不快,但是他掌握的技术已经比刚刚学的时候好多了。

我们几个一起骑车,旁边路过的人都情不自禁的夸奖我们懂得帮助别人,还给我们竖起大拇指。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生日啊。


18#
发表于 2017-5-14 23:54: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有幸听了阿甲老师的讲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介绍《纳尼亚传奇》时介绍了《影子大地》这部电影。“现在的快乐中,一定蕴含着将来的痛苦。”这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电影的男主人公在年少的时候失去了他最爱的妈妈,所以他害怕失去,他不敢再爱人,然而在他深爱的女主人公患了重病快要去世的时候,他终于鼓起勇气,让她成为他真正的妻子。这句话是女主人公说的,而在男主人公再次失去所爱时,他终于能面对这种失去了。在我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常常体会到男主人公的这种纠结,当孩子表现得得体时,为之欣悦;当孩子表现不当时,为之纠结;现在看来这些事儿都是以我的标准来判断孩子的。然而,正如影子大地所反映的,其实对于每件事,每个人的印象和理解,每个人的描述,何尝不是一种影子呢?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这件事,并把它存储在自己的脑海里成为自己的记忆,至于这件事本身却是独立于每个人的记忆而存在。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对孩子的责任尽力了,然而对于孩子来说,我可能并不是称职的妈妈,今日之前我可能会对这个结论有所焦虑,然而,今日开始,我释然了。凡事皆有两面,我们享受着生命,必将承受生命消逝后的痛苦;我们享受着快乐,必将承受快乐消失后的寂寞;我们享受着美丽,必将承受美丽消退后的黯淡;我们享受着阳光,必将承受阳光消散后的黑暗。所以活在当下,该尽力的时候尽力,同时也要适当的与孩子进行沟通,争取做个比较称职的妈妈。
17#
发表于 2017-5-14 23:33:3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生命的意义
3#皮皮陈刚
2017514日星期日

昨天,看到了朱建军老师的《青少年自杀的成因与危机干预》。如获珍宝,马上转去了朋友圈,也推荐给家长们、老师们仔细阅读。

然而,今天一早,又看到一位群友说,她们那一个初三的小男生失恋,跑到女朋友家小区跳楼,死了。

近期,各种青少年自杀的新闻不绝于耳,前些天又有26岁的青年美女作家自杀。在大家为之扼腕叹息的时候,反思、学习、预防真的特别重要。

看到朱建军老师发布的数据,我国每年自杀人数可达40-60万,其中15岁至24岁的青少年大概能占1/4之多。在今天的社会里,自杀是青少年的第三个死因。前几天,又有据说是源于俄罗斯的自杀游戏“蓝鲸”流传,其创始人被捕。

朱建军老师说,“一个人会不会去自杀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不是生无可恋,就是这个生命有什么让他所留恋的;第二呢,就是是不是生有所苦,他的生命是不是有生有所苦,他的生命是不是有很大的苦。那么这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人觉得他生命有很多值得他留恋的,有很多美好的东西,那么即使碰到了很大的艰苦的那种事情,他也能挺过去,因为他会有那个留恋的东西去等着他。第二个就是说,如果有一个人,他在后边碰到了生命中那种苦的东西太大了,那可能他即使有所留恋,他顶不住了,也会自杀。这是两方面。而在这两方面,是不是生无可恋,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我觉得人,一旦他生活中有美好的东西垫底儿的时候,即使碰到了很大的苦楚、苦难都能坚持得了。”

朱建军提到了一位叫弗兰克的心理学家,他曾被关在纳粹集中营中里,观察到那些支撑着活下去的人,是要有一个他所留恋的东西的,譬如希望能够回去见妻子和女儿,譬如写一本书,写下在集中营里的人生体验……

我一下子想到了《美丽人生》。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了纳粹集中营,父亲利用自己的想像力扯谎说他们正身处一个游戏当中,最后父亲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伤害,而自己却惨死的故事。1999年,该片在第71届奥斯卡奖获得了最佳外语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配乐三项奖项。我一直久闻这部影片的大名,却直到今年初才看。当时,我们一家三口一起看,三个人都哭了。电影里的父亲因为要给孩子一个美丽的谎言而努力,集中营里同监室的其他人也为了这一点希望之光,这一个美丽的谎言而配合着。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它就实现了呢?最终,小男孩活了下来,而他的父亲却在集中营要被解放的前一天惨遭杀害。而我,虽然在哭着,可仍然觉得特别美好。能够看一部如此伟大的电影,能够有老公和孩子陪着一起看这部电影,并且一起为了它而流泪,这也是我的幸福和美好。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美丽人生》中,我们可以看得到人生的苦难,悲痛,可我们更可以看得到希望之光,人性之美,父爱之美,还有真爱的力量,女主角为了跟丈夫和孩子在一起,甘愿放弃非犹太人的身份,自己前往集中营,受着非人的磨难。可是那漫长的苦难岁月里的一点光,照亮了她的生命,丈夫冒着生命危险为她播放的音乐,照亮了她的悠长岁月。那真爱,支撑着她,可以将苦难的岁月捱过来。

在一个人身上,对他最重要的关系,亦是最初的关系,影响最深远的关系,首先是亲子关系,然后才是其他各种人际关系。当他能从家庭、家人身上获得真正的美好的亲子感情,获得足够的支撑力量的时候,他才会将脚步真正地迈出去,去探索外面的广袤世界,去追求那吸引他的无穷的不可知。在孩子最初的那些成长的岁月里,如何给予孩子这样足够的支撑,如何引领孩子,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这是家长需要面临的最大也最伟大的课题。

人生如此漫长,我们作为一个人,首先需要自己活好了,把自己的人生理顺了,善于去发现生命中美好的东西。等我们有了孩子的时候,我们才能自然而然地,将这些美好,以及善于去发现美好东西的能力传递给孩子,从孩子身上发现各种美好,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提供足够多的支持,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可以真正地走出去,可以去探索无限世界,可以对这世界有非常多的美好作为人生底色。

即使我们在过往的成长中有这样那样的缺憾,好象也没有太大关系。孩子简直就是一个小天使,来帮助我们重新活一次,重新成长一次,让我们把自己活好了,活得不那么有缺憾,帮我们补足它们,找到我们失落的一角。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关于生命的意义。就像《美丽人生》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一样,即使人生中有这样那样的苦难,然后我们还是可以看得到那些最美好最宝贵的东西,真正的人,真正的美好,总是让我们如此依恋。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的时候,坐在深圳大学南区的简阅书吧的三楼,等着三叶草故事妈妈高级班下午阿甲老师的课程继续进行。抬起头来,窗外凤凰木碧绿的树叶在阳光下摇曳生姿,被雨水冲刷过的树叶特别干净漂亮。现在,我在回广州的高铁上写完后半部分,陪伴我前往上课的孩子正在旁边看书。而等会儿,我亲爱的老公将会在地铁站出口等着我们。人生如此美好。
16#
发表于 2017-5-14 23:28:05 | 只看该作者
12大小妈
做个“尽职”妈妈还是“称职”妈妈?

我的理解是,“尽职”妈妈就是你能为孩子做到的都要做到,你不能为孩子做到的,那就必须想办法也要为孩子做到。你的身份就是一个“妈妈”,而且是一个“全能”妈妈,这样的你没有了自己,至少不需要也不能考虑到自己的感受!

突然想起阿宝老师的一句话,“太过用力就是灾难的开始!”

以前的我,生了小小之后辞职在家带娃。那时候我觉得,我已经不工作了,我的任务就是带娃,我最好不要做与带娃无关的事情,所以我24小时陪在娃身边,不会去逛街,不会跟朋友约会,更别提其他休闲活动了,我很“尽职”地做着“小妈”!

当时,为了带好孩子,我看了一些育儿书籍,我知道该给孩子爱和自由,所以不太限制她的一些行为。可是把自己的思想圈在这样一个想法里,可想而知我当时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长期的情绪压抑,导致情绪波动很大,动不动就会对小小发火,发了火之后又后悔内疚不已,因此又会过渡补偿,然后再发火、内疚、补偿……在这样一个漩涡里不停地循环,我不是那个我,孩子也没办法成为那个孩子,就因为我想做一个“尽职”的妈妈!

而“称职”的妈妈,我觉得应该是对孩子付该付的责任。至少在18岁以前,我们要保证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让她有饭吃、有水喝、有衣服穿、有地方睡觉,再加上要保证她的健康和平安,和在他们需要帮忙的时候,无条件的提供援助,其余的就不需要强求了。做到这些,我觉得一个妈妈就可以说是“称职”了!

至于其他的,不是就可以撒手不管了,而是说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引导孩子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但是要像对待一个朋友一样,做到我们该做的程度,剩下的就顺其自然了。

做一个“称职”妈妈,就是“我是我,孩子是孩子”,孩子有他们成长的轨迹,我们有我们生活的模式。我们是在一起跳舞的两个舞者,偶尔有合作,其余时间各自舞着……

所以,我现在在努力做一个“称职”的妈妈!
15#
发表于 2017-5-14 23:10:30 | 只看该作者
20号的Carol
  
这周讨论“做父母是要尽职还是要称职?”我想,可能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既尽职又称职了吧。虽然这是一对近义词,又都有尽力、尽责的意思,但总觉得后者似乎更有点“略胜一筹”的味道。怎么说呢?比如,做为母亲,在照顾孩子的起居、生活、学习等方面,我可以毫不含糊地说,自己尽心、尽力,很尽职。可是要问,这些事情我做得都很称职吗?我不免要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有哪些地方我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好的。可能,在“称职”方面,还要多需求一些方法。如,多反思自己的行为。家庭教育需要不断地反思。有位教育家说过“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对自己的教育进行反思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重要的一种学习。“可以听专家讲座,看相关书刊等。另外,向周围教子有方的人们请教,或者与朋友交流家教的经验也是不错的学习方式。别人的意见和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却不可以套用。我们必须在反思自己教育观念和方式的基础上才能够摸索出有效的教子方法。” 我想,多年以后,孩子长大,再来给自己评价一下,是尽职还是称职的吧。
14#
发表于 2017-5-14 22:47: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妈妈可以下岗 那天,跟写群的姐妹们聊完,晚上接回女儿,吃饭的时候跟她聊天 “妞妞,我想辞职” “你不是已经辞了吗” “不,我说的是另外一种辞职” 她默默得吃着饭,很淡定的回答 “我知道,就是不带我了呗” “哇,你怎么猜到的?” 后来聊天的氛围竟然还挺和谐,没有想象中的硝烟弥漫! 后来自己在思考了一番,妈妈下岗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一旦孩子经由妈妈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妈妈便无从下岗,若真是要下岗,也只是很主观性的不去负责任而已,妈妈与孩子的关系仍旧存续。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就算妈妈要下岗,可仍然是我的妈妈,区分的就是好妈妈,坏妈妈,或者是了解我的妈妈,不了解我的妈妈,又或者我想看多少电视妈妈都不会管我,我不想写作业妈妈也支持我,我不想叫陌生的人叔叔或者阿姨,妈妈也不会强迫我,肯定没有大人们的那么复杂!           偶尔跟妞妞聊聊这些事情,看来还是比想象中的还有效果,对自己是个整理和总结,对妞妞来说也许更能体会妈妈的心情!
13#
 楼主| 发表于 2017-5-14 21:51:27 | 只看该作者
称职和尽职,都没有标准。
今天班上搞母亲节活动,我帮请了两位心理老师带领拓展活动。在活动中,老师发现我家孩子跟爸爸之间不配合,有情绪在压抑着。后来我和爸爸提前回了,在路上,爸爸一路指责儿子心里没有父母,不尊重父母,啥啥的,最后又指向我,认为我太宠孩子,所以才会造成现在的局面。
我很难受。不知道这些年我的所作所为哪些是对,哪些是错。
儿子回家后,我跟他在房间里谈话,谈到玩手机,谈到爸爸,没想到儿子也一肚子苦水,搞得我都忍不住流泪。我把儿子说的话转述给爸爸,没想到爸爸还是认为是我们的问题,而且认为我们夫妻之间也有问题。我终于忍不住说:全家都有病。幸好饭后,爸爸还是约上儿子去剪头发,不知道在路上有没有谈些什么,两个人回来时看起来心情都不错。
经常有这样的时刻,我对我作为一名母亲所做的事情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我认为我是尽职了,在外人来看我是称职的,可是在孩子眼里、在老公眼里未必是称职的。
所以,只能是从内心出发,先尽职,再谈称职。
12#
发表于 2017-5-14 17:59:34 | 只看该作者
                    尽职还是称职
         如果说这个社会有什么不需要证书不需要培训就可以上岗的职业,那父母算其中之一。也许你是做好了当父母的准备,然后才满心欢喜地迎接孩子的到来,可是等到孩子咕咕坠地,随着孩子慢慢成长,你会发现你之前所有的准备可能都用不上了,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你从书上或者其他人那里得来的经验在自己孩子身上根本就不适用。
        可以说父母是这个世界最长久的职业,终身制的。做父母是要尽职还是称职?我觉得这两者并不矛盾,先要尽职才能谈称职。
        做任何工作其实都是一样的,先要尽职才能谈称职。也许你觉得你很努力,付出了很多,你尽职了,但是你做的不一定好,你付出的收获并不多,那可能对你的评价就是不称职。对待孩子我们要不断的付出,要先尽到做父母的职责和义务。也许段时间你觉得你付出的没什么效果,孩子对你的付出视而不见,你沮丧、你怀疑自己,但是只要你坚持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相信付出终将会有收获。都说“人心都是肉长的”,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好的,对于父母真心的付出都会感受得到的,付出了爱我们终将收获爱。
        所以不管是尽职还是称职,用心去爱孩子,静待花开吧!
11#
发表于 2017-5-14 06:14:35 | 只看该作者
父母要尽职还是称职

我想个题目的意思应该是到底如何来评判一个合格的父母吧。是从父母的角度来判断?还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评价?
关键问题,还是在于彼此立场不同造成的。当我们能够更大程度的发挥同理心,所谓尽职和称职就会更趋同。那么这里面就只剩下一个最关键的冲突了:当我们觉得是为了孩子好,而孩子并不认同的时侯,我们是选择“真理”的尽职还是让孩子满意的称职。
绕来绕去,还是回到了这里。每每谈到在教育理念上的问题,总是在这种不可界定的纠结中兜圈子。我越来越觉得,教育孩子这件事(甚至放大到整个人生),无非就是选择的问题——其实没有真正的对和错。也许真的你当下直觉的第一选择就是正确的,与其在无休止的纠结中让你和娃都无所适从,不如就以你当下认同的教育理念坚定的执行。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可以用分数来衡量,一直稳定的70分,好过一会儿60分,一会90分。即便后一种的平均分有80多,我也觉得不如那个一直的70分更有利于娃的发展。当然,是有一个基本理念正确的前提,如果一直不及格的状态,那又另当别论了。
父母认为的好,和孩子认为的好,这两个标准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当这两者冲突的时侯,作为一个带着天然权威的成年人,你有责任来做出决断。在我看来,尽职和称职其实都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时时反思,才能够在一次次的决断中做出最有利的选择。因这每一次的决断,总会随着发展带来不同后果,这个后果又会回过头来影响双方的评价体系。我们的决断正确次数越多,双方的标准就会越趋统一,这样矛盾和冲突就越少。
如此说来,非要在这个题目下做一个选择,我会选择做一个尽职的父母。但这不防碍我不断修正这个尽职的标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6 14:29 , Processed in 0.087074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