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9# 朵米妈
看到小逗逗妈的邮件提醒,就赶紧过来说说。 回复朵妈: 1、
接收方的资质 《绿孩子》目前发往112所学校,4家社区图书室及2家乡村私人图书馆。重要的是有合适的人(即重视阅读,相信阅读的力量的人)来具体负责接收《绿孩子》和组织孩子们小组共读。我们也遇到拒收《绿孩子》的学校,话说,这是倍令我郁闷的事之一。因此,我们不挑地方、不挑归属只挑人。 2、
开放平台 如你所说,若是希望成为开放的平台,让大多数可以参与关键在于设置方便路径。这也是我们设计“两地书”的初衷。目前,计划在北京、深圳尝试开展。O(∩_∩)O~, 3、
定点捐助 家庭认捐计划由捐助家庭来自主决定捐助学校,若是希望为某所学校申请《绿孩子》,那该家庭就是双重身份:既是该校的联络人又是捐助人,嘿嘿,身负责任哦。若是没有合适的学校,可以说明所希望捐助的地区,我们可以推荐项目内已有的学校供参考。 4、
阅读指导 绿孩子的流动创意课堂,就是希望通过走访发现有阅读推广潜质的学校,然后协助学校开展阅读课、因地制宜的阅读活动。之前去的河北大龙华学校以及即将整个4月都会泡在云南宁洱9所乡村学校都在此列。我会把一线的情况通过绿孩子的博客向大伙告知。 绿孩子项目部的6个有趣的人在做一件在我看来有意思的事情。 请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