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20090|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日一读:獾的礼物+走进生命花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2 09:2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三妈妈 于 2010-11-15 11:13 编辑

说来有趣,这两天连续读了两本关于生命的书,一本是生,一本是死。

《走进生命花园》,是听了阿甲的讲座之后去买的,看着精美的画面,第一时间就喜欢,听了内容,就更加爱不释手:

孩子坐在他的岛上,
一边看着这世界,一边思考。
孩子看到了战争。
他想,应该画出军人的制服和长枪,
应该把长枪画成小鸟栖息的树枝,
和牧羊的笛子。
孩子看到了饥荒。
他想,应该用绳索抓住云朵,
让雨水灌溉在沙漠上,
应该挖掘流着水和牛奶的河流。
孩子看到了忧伤,
他想,应该学习加,减,乘,除,
应该学习和别人分享金钱,面包,空气和土地。
孩子看到了有权力的人。
他们贪心,自私,喜欢命令人。
他想,应该让他们争开眼睛,
或者请他们离开。
孩子看到了海洋。
他想,应该把海洋清洗干净,
然后坐在大海面前,自由的梦想。
孩子看到了森林。
他想,应该在森林里尽情地散步,探险,
应该写下那些遗忘的童话,
然后躺在柔软的草地上,静静聆听。
孩子看到了眼泪。
他想,应该学习拥抱,
学习不要害怕亲吻。
应该学习说我爱你
即使没有人对你说这三个字。
孩子抬起头来,
他看到月亮上头插着一面旗子。
他想,真是不礼貌的行为啊,
应该拿掉旗子,然后跟月亮说对不起。
这是最后一次,
孩子在他的岛上看着这个世界,
然后,他决定 …… 出生。

让人顷刻间热泪盈眶的结尾,每次读,都有刻骨铭心的触动。晚上读完,熄了灯躺在床上,我问三三,孩子看到这个世界这么多丑陋的东西,他为什么还决定出生呢?三三毫不迟疑的回答:“因为他想改变这个世界。”

想了一下,她又说:“我想,单凭一个人是做不到的,要团结很多人才行。”

在黑暗中我似乎能看到她的眼睛闪着纯洁明亮的光。

然后我们谈到了《花婆婆》,就像花婆婆一样,一生要做三件事,三三准确的说出三件事,一是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二是要住在海边,三是要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情。接下来三三加了一句:“方素珍阿姨的外公就是这么告诉她的。”我不禁哑然。告诉她这本书是方老师翻译的,并不是她自己写的哦。三三问:“那她写了什么书呢?”我说“就是那本国王的啊。”

“是《你想当国王吗》,还有《外公的女朋友》、《真假小珍珠》、《神奇剪刀咔嚓咔嚓》和《没有彩虹的怪兽村》。方素珍阿姨的书真好看!”

三三一口气说出了几本桥梁书的名字,然后给了个评语。

我真是佩服她的记忆力,每次对她感兴趣的东西都记得那么深刻,真应该带她走遍大好河山、看遍经典美文,让她都记住那些美好的东西,那些应该被铭记的东西。

接下来说回关于生死的书,就是那本《獾的礼物》。我问三三,獾到底给朋友们留下了什么礼物呢?三三考虑了一下说,“书里不是已经写了么?”然后她在黑暗里轻声笑了起来,“那个鼹鼠剪了一地的纸鼹鼠,真好玩儿。”“我觉得,獾除了留给朋友们他的手艺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留给朋友很多美好的回忆,每当他的朋友想起他时,都是非常快乐的时光。”我说,心底里轻轻的犹豫了一下,这算不算上纲上线呢?“是啊,”三三接着说,“要是他朋友想起他的时候,都说,那家伙怎么怎么怎么,呵呵。”看来她理解了我的意思,我心里的小疙瘩自己开了。

有时候我想,我给孩子讲的东西是否太深了,关于生死,关于精神与物质,关于欲望和追求。不过三三的表现让我相信,她其实是懂得的。

经常听到有些家长把孩子害怕的关于死亡或者离别的书束之高阁,不敢让孩子去接触,其实我真想组织一场关于死亡的童书会,让孩子们明白,人生这个圆,从生到死,只不过是回到了原点而已。从无中来,到无中去,如果你悟透了死亡,对于在生命过程中真正需要什么、追求什么就会有自己的见地了。

接下来,是每日一读时间,来听听周末双料故事:

《走进生命花园》http://www.tudou.com/v/magT9ggOhrk


《獾的礼物http://www.tudou.com/v/u_AWVUyFjU0/v.swf

26#
发表于 2010-12-10 11:23:57 | 只看该作者
昨夜很晚了,朵还是睡不着,于是放三妈的《走进生命花园》给她听。
三妈的语速比较快。她听了一遍,嘟囔着埋怨说听不清楚,模模糊糊的。看来听力果然成问题。
就又放了一遍。本来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听完了反而精神了,继而提出要求说:妈,你能不能陪我到我睡着啊。
于是放下手中的邮件,歪倒她身边去。
她说:妈,那个孩子是在妈妈肚子里听到有战争才来的吗?
是吧,你也是这么来的呀。
我出生的时候也打仗了么?
是啊,你出生的那年,美国刚好攻打伊拉克。直到小米出生的时候,美国才从伊拉克撤军。
是谁打赢了?
两边都没赢。
为什么?哪边死的人多嘛?
当然是伊拉克死去的人多。但只要有死人,无论多少,这个国家都失去了自己国民宝贵的生命,那就不能算赢。
可怜的伊拉克。。。朵陷入了沉思。
妈,你说,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两个人属于两个国家,你们在战场上相遇,会怎么样呢?
啊……你会怎办啊?我反问。
嗯——我会拉着她,跑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躺下来装死,等其他的人都走了,我们再起来。
这主意不错!
于是翻个身,安然睡去。
我又坐了会儿。想起,朵伴着这场战争而来,要了米做她的圣诞礼物,而战争恰就在米来后而去。说来
也巧,王林博士送给米的第一份礼物,正是这本《走进生命花园》。难道,这两个决定出生的孩子,真
的终结了一场战争?
哈哈~ 这么想一想,充分印证了此中玄机!嘿嘿……
25#
发表于 2010-12-9 14:06:56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星星老师的文笔也好,能遇到这样的老师,学生们真幸福!
24#
发表于 2010-12-9 09:53:1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才看到这篇,谢谢星星老师的分享。谢谢三三妈的不辞辛苦,敲那么多字。
我昨天去借了《獾的礼物》,觉得还比较合适3岁多的小孩。我个人非常喜欢。
〈生命的花园〉好象稍微哲学些,下次在借来看看。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好象太深了些。
23#
发表于 2010-12-9 09:50:4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才看到这篇,谢谢星星老师的分享。谢谢三三妈的不辞辛苦,敲那么多字。
我昨天去借了《獾的礼物》,觉得还比较合适3岁多的小孩。我个人非常喜欢。
〈生命的花园〉好象稍微哲学些,下次在借来看看。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好象太深了些。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0:0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1# 星星老师


    朵的故事让人眼眶酸酸的,好善良的孩子。
    周六淘到不少好书,其中有一本《爷爷的天使》,用非常含蓄的语言和画面表现出了从生到死的过程,值得推荐。
21#
发表于 2010-11-21 23:33:42 | 只看该作者
可能长了点,大家将就看看。
20#
发表于 2010-11-21 23:32:18 | 只看该作者
四、从文学返归现实并非巧合

一天深夜,我接到远方一位朋友的电话,电话那头朋友的声音瑟瑟发抖。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我这样想。在我的安慰和鼓励下,朋友断断续续地告诉我,她的表弟今天刚刚被一辆冲向人行道上的车给撞没了。她很难相信,一个活生生的人竟然就这样消失了。以前,朋友也一直在关注着我的死亡文学教育,但是,她从来没像现在这样真切地感受到死亡离她是如此之近:刹那之间,就夺走了她的一位亲人。
时间已然过去了很久,这个晚上的这个电话,却一直响在我的心里,电话那头朋友颤抖的声音也一直在我耳边回响着。我忘不了朋友为什么单单打电话给我,因为就像她所说的那样,正是因为我一直在关注着死亡,关注着生命教育,她就认定我是她所有的朋友中最能懂得她那时悲痛心情的人。其实,远在深圳的我又能替她做什么呢?我只能很坦率地告诉她,即使我遇上这样突而其来的打击,我也会感到害怕,感到愤怒,感到伤心。我也会流泪,不知如何是好。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反应。可是悲剧已经发生了,我们再也无力改变这样的结局。但是并不是只能这样,还有更需要去关心和爱护的人,他们的悲痛更深更大更长久,在死亡面前,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悲伤……就这样说着,也不过是安慰几句罢了,然后将我曾经读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再讲一遍给她听罢了。于是,那些故事里的一些语句或许能触动她的心,让她在遭遇极大悲痛的时候,这些温暖的童话能够带给她些许的安定吧。
说来也怪,无独有偶,后来又有一天,在一次课后,班上的一个小女孩低着头走向我,我问她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小女孩低声地告诉我,妈妈回老家去了,因为外婆,走了。话刚说完,已是泪流满面。我的眼睛也湿润了,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搂着她。
“外婆一定是去了另一个世界,对不对,周老师?”小女孩终于仰起脸来问我。
我用力地点点头。
至今我都没有去问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我,我为能成为孩子心灵的依托感到欣慰。我知道,平时讲过的那些关于死亡的故事,已经在很多孩子心中奠定了一层温暖而坚实的底子,生活中难免会遭遇风风雨雨,生离死别,我相信,这些阅读过思考过生与死的孩子能够更坚强地去面对。
文学虽然只抚慰心灵,未必能起到多少教育的作用,唯有生活才能让人感到切肤之痛并让人在疼痛中成长,但是在文学阅读中已经经历过生生死死的孩子,就有了更通脱的心态更广博的识见,回到现实,也就有了比旁人更坚韧的信念。就我而言,对于生生死死,也不再像以往那样一味的恐惧,倒是看得更通透了。一旦洞烛了死亡的幽微,我们尘封的心灵倏地打开了窗户,如梦初醒,一道阳光照将进来,我们将会觉得这世界多么美好。
这些,难道不是阅读之后自然生长出来的吗?
文章开始提到的那位朋友,后来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会遭遇到的事情,借此或许可以让我们明白,如何带着孩子去认识生死。而朋友之所以选择告诉我,也许正因为我一直都在关注这些吧。
“她(朵朵)自己体会到死亡的感受是上次那只小兔子。她给它起名叫小牙。朵很喜欢那只兔子。一天上午,小牙突然不会动了。朵朵放学回来发现这个觉得很奇怪,但是也没有悲伤。等我回来,她一直问我为什么。我说我也不知道小牙为什么死,但是它死了就不可能再活过来了。朵才很伤心的哭起来。后来我想了个办法,我们找了个盒子把小牙装起来,把它埋在了花园里的桂花树下面。我说,等明年春天,小牙就会变成小芽发出来,到时候你就会重新看到小牙了。
“我带朵和小开心(朵朵的邻居,六岁,正读一年级)两个人去的,他们都帮忙给小牙挖了坑,把小牙埋好后,我让他们两个跟小牙告别,再跟它说说悄悄话。他们两个都哭了。最后跟小牙拜拜,我们就回家了。上楼后,我带他们一起给小牙画像,每个人都画了心目中的小牙,  我也画了。朵画的是一只七色的小兔子,开心画了画之后,还要求我帮他写上字:‘小牙,春天再见。’
“现在,朵朵每天经过花园都会绕道走到那棵桂花树下面,跟小牙说说话,有时候就是打个招呼,甚至滑冰很兴奋的时候也不忘冲那棵树远远的招个手说小牙拜拜。有次还拉着我专门跑到那棵树面前,指着一朵刚打苞的小桂花说‘妈妈,你看,小牙哎。’然后用力闻了一口,闭着眼睛陶醉的说‘嗯,小牙的味道。’还有天晚上我们一起经过桂花树的小花园,朵突然说:‘妈妈,小牙的灵魂是毛茸茸的,好温暖啊!’月光下,朵的眼睛里没有害怕和惶恐,只有她对小牙平静而略带惊喜的怀念。后来我问小开心原来画的小牙还在不在了,他把手放在胸前说‘一想起这个就好感动啊。’”
从文学返归生活,并非用一个“偶然”可以解释的,科学似乎也不能解除人们对于死亡的焦虑,文学或可能带来心灵上的平静。我会继续关注这个命题,坚持用文学的方式引领孩子认识死亡,试着去了解生命的本来面目,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死亡观,让他们在文学的阅读中感受生死之痛,同时也体会到爱、勇气和希望,从而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古人云:未知生,焉知死。在我看来,未知死,焉知生?当我们认识了死亡,我们也就能更好生活。既然我们可以欣悦地欢迎着春与夏,我们也同样不会拒绝秋与冬。
我们从何而来,向何而去,这是人类恒久的命题,我们将继续在文学的阅读中哲学地思考。
19#
发表于 2010-11-21 23:32:02 | 只看该作者
《马提与祖父》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爷爷将不久于人世,双目紧闭,面色惨白,躺在床上动也不动。亲友们围绕在旁边,泪流满面,但是,七岁的孙子马提却没有哭。就在马提望着天花板上的苍蝇胡思乱想之际,突然听见爷爷开口邀他去散步。于是在虚幻与现实的生死交界处,马提与祖父展开一段奇异的旅程:他们一起漫步田野,用裤子口袋抓鱼,捕获半黑半白的小马“小捣蛋”,穿越高高的向日葵林,寻找海盗遗留下来的宝藏……
    在这次奇异的游历中,爷爷不断缩小,从正常高度到跟马提一样高,而后到马提腰际,最后,爷爷让马提将其吸到鼻孔里,从而进入了马提的身体。这个温馨明亮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所爱的人并不会真正死去,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这也是有关生命和死亡的童书,你感觉不到晦暗色调,反觉温馨感人,作者用超现实的笔法,帮助孩子了解真爱不死、精神永存的道理。
孩子们在读过这本书以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整个流程大致分为:课前谈话,诵读入境——走进作品,讲述生情——移情体验,品读语言——关注变小,理解隐喻——对比叙事,回归主题——感悟生命,净化性灵这几个部分,努力体现李庆明校长关于文学教育中的五感观。
首先,我选择了和大家分享一首诗:
蜕  (宫玺)

草地上那么一闪就不见了
遗留下一条空空的皮囊
轻,白,皱缩,有如逝去的日子
那是蛇
那是冬眠后的生命的锋芒

烂漫年华也许只觉得有趣
我却感到周身如剥如烫
自我扬弃,大大小小的火圈
没有新生的强烈欲望
怎能
义无反顾地穿过死亡
很明显,这首诗展示了死亡与新生,而我还想借由这首诗里的蜕的意象勾连起《马提与祖父》的回忆,因为那本书也提到了蜕这个形象。
简单介绍完这本书以后,我播放了原版书上由著名插画家布赫兹绘制的一帧帧图画,串联起大家对书本内容的回忆。进入第三个环节时,罗列了马提与祖父的几处对话,在感知内容的基础,感受爷爷的智慧,以及祖孙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依赖与亲密无间。
例如,其中就提到了关于蜕,也就是蝉的空壳的问题,有这样一段对话:
“这是个空壳,是虫子蜕化时脱下来的。有些虫子长大时,不连着旧皮一起生长,而是会把外皮脱下来。你看见的就是一个老而无用的空壳。”
“不过它看起来挺滑稽的,好像是昆虫的纪念品。”马提说。
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是:如果说这是纪念品的话,那么纪念的是什么呢?
孩子们的回答五彩纷呈:
纪念一个生命的逝去;
纪念一个生命的留下的痕迹;
纪念一段生命的过程;
既是结束,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再例如关于“占有”,爷孙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不,我的意思是,没有任何东西是你能百分之百占有的。”
“连一个球,或一粒小石子都不行吗?”
“是的。你只能占有它们的一部分。”
“那么不属于我们的那些部分呢?”
“那些属于这个世界。”
一开始,孩子们觉得很奇怪,这显然跟他们平时的理解不一样:那个东西已经在我手里了,怎么不属于我呢?慢慢交流,就豁然开朗了:原来,这些都只是暂时属于我们,我们是无法永远拥有下去呢。
就在大家似乎都明白之际,我突然追问了一个问题:
我们自己属于我们吗?
这个话题引来好一阵热烈的讨论。最后,有孩子说:我们并不完全属于自己,我们属于我们的家庭,属于这个社会,属于这个时代,属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未来,所以,只有好好地生活,才是最好的答案。
生命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在这里巧妙地进入了我们的课堂,学会分享,懂得珍惜,也是生命教育的应有之义。
在理解故事中爷爷逐渐变小乃至最后形体消失是一种特别的死亡表述方式之后,我趁机打出一个表格,里面涵括了我们平时所熟知的一些故事,从“故事名称”“类型”“逝者”“结局”四个维度来进行比较,探讨“为什么这样形容死亡?你是怎么理解的?”
故事        类型        逝者        结局
盘古开天辟地        神话        盘古        化作万物
精卫填海        神话        炎帝女儿女娃        化为精卫鸟
梁山伯与祝英台        传说        梁山伯、祝英台        化作蝴蝶
促织        志怪小说        蟋蟀男孩        化作蟋蟀
去年的树        童话        大树        化为无形
爷爷变成了幽灵        童话        爷爷        变成幽灵
獾的礼物        童话        獾        经过长隧道
你到哪里去了        童话        小鼹鼠的哥哥        化作白云化作风
马提与祖父        儿童小说        爷爷        渐渐变小,吸进心里

生离死别,总会让人痛苦不堪,但是这些故事都让我们感到温暖,不会将我们带入一个冰冷的恐怖的世界去,所以结局都是诗性的唯美的温和的明朗的。通过这样的比较,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死亡叙事方式,对于文学教育来说,这也是要做的功课。
课堂在一曲《化作千风》的聆听里结束,看得见孩子眼中盈盈的泪光,也看得见孩子怅然若失的回味。这是一节涌动着生命活力的文学课堂,每一个融入其中的幼小的生命,都开始知晓爱的意义,萌生对生命的珍惜与思考。这正是我进行死亡文学教育的根本意义。
18#
发表于 2010-11-21 23:31:43 | 只看该作者
《再见了,艾玛奶奶》
有别于《獾的礼物》以童话的形式用温暖的色调将死亡柔和地呈现,心痛的感觉持久绵长;这个故事以一帧帧黑白照片的形式将一位年迈老奶奶的最后岁月真实地记录下来,带给读者一种岁月流逝的沧桑和厚重感,沉痛的感觉直接鲜明。
读书会上,钢琴演奏的《辛德勒名单》的主题曲《希伯来的天堂》在课堂静静流淌,一帧帧黑白画面伴随着我凝重的讲述渐次呈现,我注意到,坐在后排的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从一开始就泪流不止,直到我的课上完再次跟他讲述时还在肆意地奔流,到这时我才知道,原来他就是中央文明办的吴向东局长,原来这个故事勾起了他对刚刚逝去的老母亲的思忆。哀婉的故事以及凄美的音乐伴着我凝重的讲述让现场的听众纷纷落泪。伤感的音乐以及伤感的故事让每一个在场的人将生死问题想得更多更深更远。
交流时,孩子们理解之深刻思维之深远确实让我以及在场的所有人吃惊,听听这些睿智的话语吧,你绝对难以相信这些富于哲理的话语是出自这些小小孩儿之口。
“艾玛奶奶她知道人一次诞生就等于一次死亡,人生下来最终都会死掉,从生下来到死亡的过程,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是谁都无法阻止的,每个人的差别,只是时间的长短不同而已。”
“艾玛奶奶应该是认为‘亡’才是消失了,没有了;‘死’只是灵魂离开了肉体。”
“要是一个人没有死的话,他就不会去珍惜生命,就不会有那些甜美的回忆。”
“艾玛奶奶可能认为一个人的一生就像一首歌曲,中间有高有低,每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歌,有的可能很长却贫乏无味,有的可能很短却很好听,很精彩。艾玛奶奶选择了一首比较长也比较高昂比较精彩的那种。”
“‘向死而生’可能是说虽然现在死了,可是却在另外一个世界里还活着。”
最精彩的对话出现在这里。
一男生说:“生就是为了死。”
一女生接着说:“是为了死才生。”
对于这样睿智的答语我没有做任何评价,也无法评价。这就是智慧的启蒙啊。
再来看看课堂结束时师生之间这样一次对话,看看孩子们诗意而智慧的回答:

师:“如果说生是白昼,那么死是——”
生:“黑夜。”
师:“如果说生是春暖,那么死是——”
生:“冬寒。”
师:“如果说生是河的这边,那么死呢?”
生:“死就是河的那边。”
师:“我们的一生就是由此岸抵达彼岸。
    如果说生是湖边的一株风景,那么死是——”
生:“死就是湖里的倒影。”
师:“风景越美,倒影也就越美。
    如果说生是灿烂的夏花,那么死是——”
生:“死就是美丽的秋叶。”
师:“只有像夏花那样灿烂地绽放,才会像秋叶那么安静地飘落。”

孩子们在读书会后纷纷书写自己的感受,甚至还把家长也卷入了进来,课堂的阅读在课后延伸,课上的思考在课后继续,甚至还有新的生成新的精彩。试摘录几则。

一生的路就像一首歌,每个人都在唱着自己。不同的是旋律。有的唱过后就随风而去,而有的却久久地回荡在耳际,给人留下永久的回忆。正是因为有了旋律上的高低不平,人生的坎坷才显得美丽动听。一首没有音节高低旋律的生命之歌,一生中只会单调平凡。只有旋律高低不平的生命之歌,在生命结束的时候,才会在这个世界和另外一个世界中不断的回响。艾玛奶奶的表情,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怎样面对死亡,更重要的是一种智慧。在死神来临时,是挣扎着想要延迟自己毫无意义的、短暂的生命,还是安详的享受这最后的幸福时光,从艾玛奶奶的身上,我们知道了答案。                                                                                    
——王思婷
  “死”意味着灵魂离开肉体,而“亡”却是意味着肉体的消失,“死”“亡”合二为一,就成了一个人停止了生命活动,肉体消失了,灵魂也离开了。人生自古谁无死?还不如开心、乐观地过好每一天呢!
——马丹娜
老师说“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花开花落是大自然的规律,人生人死也一样,没有生就没有死,没有死就没有生。如果没有死,世界还会有人类、植物、动物吗?死就代表着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
——吴玉玲
生只不过是一场长跑的起点,死就是一场长跑的终点。所谓生如夏花,死如秋叶,就是一生就要像夏花一样灿烂,死才会像秋叶般的安静。
一生的路就像一支歌,忽高忽低,有长有短,关键要听这首歌精彩还是低调。
——李达伦
同样是选择死亡,有时是勇敢,智慧。有时是懦弱,逃避,关键是看在什么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既然死亡是每个生命所必须面对的,我们就象是正在演出的那幕话剧的演员,大幕迟早会拉上,我们是否应该在大幕拉上之前,表演得更精彩?那样,在大幕缓缓合上之后,我们就可以平静的离开舞台,腾出空间给我们的后人。
                                                   ——解温特爸爸
课后,吴向东局长感动地说“你的课上得太好了,谢谢你”;窦桂梅老师说“你的课让我明白深沉也是一种激情”;商友敬老师说“让那么多人留下热泪,这就了不得”;马来西亚的客人频频竖起大拇指,夸赞这样的生命教育值得学习和推广,希望能到他们那里去讲生命教育;李校长说“这堂课是你的分水岭”……
之后,我陆续探索了其它死亡文学课例,有用文学的语言讲述的看似是科普其实也是生命智慧的《一粒橡子的奇遇》的故事;有台湾方素珍老师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患上癌症最后终于离开的《祝你生日快乐》;有将爷爷的死亡描写成爷爷身体越来越小最后被马提吸入身体从而让爷爷永远活在心里的《马提与祖父》;有旅德作家程玮老师创作的短篇小说《孩子、老人与雕塑》;有想念亡者的温馨而感人的《想念梅姨》;有描写战争中儿童之死的《铁丝网上的小花》……这样集中在一个主题的深入阅读,带给我和孩子们的实在太多,虽然,阅读是一件毫无功利的事,但是它已经发挥了安抚心灵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2 15:48 , Processed in 0.070328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