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16341|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妈妈成长学院】【2018初级班 H 组】第四课作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4-27 07:32: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 H 组学员在此跟贴交作业

作业要求:
    每次讲座后按导师要求提交作业。本次作业提交截止时间为下次讲座前一天,即5月11日24:00(5月12日(周六)晚8-9时,秋雪老师将给大家讲第五课《亲子阅读玩起来》)。过后可以继续提交作业,但会扣0.5分;过了作业截止时间后,老师批改时仍未补交者0分。

作业格式:
第一行:学号姓名草籽名(切记)
第二行:作业正文

2018三叶草故事妈妈学院初级班第四课:
4.23周一 20:00-21:00

第四课《故事知道怎么办》
导师:米菲老师

第四课作业:

    请自行选择一本最近与孩子共读的童书,谈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思考与收获。结合本课内容阐述,文字不少于400字。第四课作业提交时间为5月11日24时。作业按时提交满分3分,迟交2.5分,过了作业截止时间后,老师批改时仍未补交者0分。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7#
发表于 2018-5-12 00:16:15 | 只看该作者
姜一楠 H14
班上的一个孩子有点感冒,平时活泼好动,但是一生病就有点蔫蔫的。抱着他的时候,孩子想让我给他读一本绘本听,我问他你想听什么样的故事,孩子想了想说:“恐怖的!”虽然有些惊讶,但我还是找来了熊亮老师的《小年兽》,跟孩子说:“我们来听一个小怪兽的故事好不好?”孩子点点头说:“对,恐怖的小怪兽!”我边讲边观察孩子的表情,从故事一开始他就很集中注意力,觉得小年兽有那么多眼睛和胖胖丑丑的身体有些吓人。他缩在我怀里,想看又有点怕怕的感觉,像极了很多大人看恐怖电影求刺激的样子。随着孩子情绪更加进入到绘本故事中,我也时不时地调整语气,还加了些小动作配合,孩子明显也跟着紧张起来,往我怀里缩得也更多。但是随着故事进展,最后小年兽收到了大家的节日问候,逐渐也变得丑萌可爱起来,红红的也不像之前那样吓人了,孩子也渐渐敢伸手摸摸绘本上的小年兽,会扭过头对我说:“它红了,不恐怖!”其实通过这个故事,我觉得孩子一方面真的会很单纯很信大人的话,我们说什么,他们第一反应都是相信,所以才会有很强的代入感。所以这也让我联想到有很多家长对于懒得解释的问题,比如孩子问“我是从哪来的”时,会回答“垃圾桶捡的”或是“充话费送的”,这其实无形中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他们非常敏感,但多数时候却也不会表达出来,而家长还常常不以为然,其实应该正视和认真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花些时间对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讲解,可能他一时半刻还不能理解,但至少孩子明白,他的问题和想法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平等的对待。二是孩子都非常善良和宽容。他们看到曾经作恶的小怪兽只要能被感化改邪归正,都愿意重新接纳它并还觉得它很可爱,这其实是很多成年人都没有的心胸。所以很多时候不是成人教孩子,而是一起成长,互相学习。

点评

B 加油  发表于 2018-6-19 14:14
26#
发表于 2018-5-11 23:43: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08    与孩子共读《生命的花园》的思考 孩子坐在岛上,一边看世界,一边思考, 他看到战争,他把长枪画成小鸟栖息的树枝, 和牧羊人的笛子; 他看到饥荒, 他想应该抓住云朵变成雨水灌溉沙漠; 他看到忧伤, 他想,应该学习和别人分享, 面包、空气和土地; 孩子看到眼泪,他想应该学习拥抱, 学习说“我爱你”, …… 最后一次他对插着旗子的月亮说“对不起”, 然后,他离开岛,决定——出生。 文字来自绘本《走进生命花园》,这个故事的结局令人惊奇!作者以鲜艳的浓彩描绘真实的世界,对照书中主角简单近乎无彩的铅笔线条,呈现现实与虚拟世界并存的效果。简简单单两个字:出生,却读出了强有力的勇敢。      我和女儿讨论着这个绘本,讨论一个孩子的力量。怀里那个弱不禁风的婴儿啊,他看似那么软弱无知,原来在出生之前,他已经洞悉了这个世界,他比我们任何这些已经出生并且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人更具备勇气,用自己出生的生命形式来对抗这个世界的残酷,这在他看来,他的勇敢足以对抗这一切,让这一切成为虚无。    几分钟看完,却足以努力一生!    富有想像力文字,加上色彩斑斓的画,成就了这本好书。    我们活着,不是因为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切实际的期望,不是因为我们被选择,而是因为我们想要让森林布满诗篇,想要大海复归清净,想要忧伤从人们脸上消散,想要让人们知道他们被爱。    来到世上,也许不是我们选择的结果,但看到这本书的我们,却可以做出选择。我们就是希望,我们就是这个世界可能变好的理由。

点评

B 加油  发表于 2018-6-19 14:14
25#
发表于 2018-5-11 23:33:24 | 只看该作者
H17赖香
      母亲节快要到来,近一周以来,我常常与女儿一同读《给妈妈的礼物》。故事中,一只可爱的小瓢虫在幼儿园里制作给妈妈的礼物,新手做一盆花送给妈妈,做好后自觉非常漂亮,也非常珍惜,很想很想将这份礼物送给妈妈。可是天公不作美,一阵风吹过,小瓢虫被吹上天,尽管它已经尽力保护,花还是全弯下了腰,不仅如此,天空还降下大雨,小瓢虫躲雨时不小心将花盆打碎了,它伤心极了,送给妈妈的礼物没了。这时,小蜗牛出现了,它给妈妈做了一块螺旋形状的饼干,像极了蜗牛的壳;接着小瓢虫看到毛毛虫在叶子上咬出一个心形,小蜘蛛织了一个心形的网,小蜜蜂采了蜂蜜并将蜂蜜罐子做得跟自已身上颜色一样,小蚂蚁画了一只红蚂蚁,它们都亲手给妈妈准备礼物。小瓢虫得到启发,亲手做了红红的,又有黑点的虞美人送给妈妈,妈妈很喜欢,也很感动。
这书给人传递的是一种爱,妈妈爱孩子,孩子也很爱妈妈,只要是孩子做的礼物,妈妈都能感到一颗心,也能将两颗心紧紧地连在一起。读了许多次,女儿每次都很认真听,也会问一些你意想不到的问题,从女儿的表情可以知道,她喜欢这本书,也喜欢妈妈,但对于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她想到的是蛋挞,她很喜欢蛋挞,她最喜欢吃蛋挞,想送给我,我很感动!但我依然想她知道,只要是她亲手做的,我都喜欢,并且是,特别喜欢!

点评

B 加油  发表于 2018-6-19 14:14
24#
发表于 2018-5-11 22:54:32 | 只看该作者
H20  李莹
与豆豆一起读《猜猜谁来了》
这本《猜猜谁来了》是我经常会来出来和豆豆一起读的绘本,里面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讲一个农场里,有天农场主刚出去一会儿,就有一个陌生人开着车子来到了农场,他热情邀请小猪、小猫、公鸡、驴子、马和牛等动物和他一起走,还用巧克力和各种甜言蜜语成功的将一部分动物骗上了他的车,只有驴子、猫和公鸡留下了。直到载着动物们的小货车开走了,三个伙伴才猛然想到:这会不会是一个拐卖动物的骗局呀!他们赶快展开了营救伙伴的计划。。。。。。通过努力及其他动物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在半路将伙伴们解救出来了。故事内容比较简单,但是通过故事中的每位动物与骗子的交谈,能让孩子从中了解到很多,比如为什么猪最先上当上车,主要是因为骗子找到了它的弱点,说他家有很多这样好吃的巧克力,猪一听就非常的想去有巧克力的地方,转换到豆豆身上时,我就会问她,平常你也很喜欢吃东西,如果有陌生人给你吃糖或是其他好吃的,你会接过陌生人的东西和他一起走吗?如果你是这只小猪,你会怎么做?第一次讲的时候她的感触是不大的,有一次还故意说我会吃他的东西呀,因为很好吃呀!(气得我不行呀,心想不气不气这么爱吃的小吃货是自己生的)但是讲了三遍之后,结合幼儿园里老师同他们说过的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等安全方面的知识,现在再和她讲小猪这个问题时,她的回答就成熟些,她会说,我不会同他一起走的,也不会吃他的东西。我问为什么呀?她答,因为我不认识他呀,老师说过有可能这是坏人哦!我要保护自己,不认识的人东西是不能吃的。但是认识的应该可以的。(吃货本质是不会变的,反正在安全的角度下她是可以吃的。)
通过和豆豆一起经常读绘本,除了和孩子的关系更加亲密以外收获的还有就是陪伴看到她时刻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坏,这也是人生的一种体验吧!

点评

B 加油  发表于 2018-6-19 14:13
23#
发表于 2018-5-11 21:50: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18 秦晶  “故事知道怎么办 ”课后作业       自从加入三叶草故事妈妈成长学院以来,每天都在坚持给孩子讲故事。给孩子看过的书的种类也比较多。我感触比较深的还是这本《有一天someday》。这是一本很温暖的书,也是作者作为一位母亲,在看到熟睡的女儿时内心被温柔的触碰,然后写下了这本书的初稿。全书用一位母亲简单但充满感情的一句话,拉开了序幕。接下来的每一场景,就像我们每天经历的一样,她看着熟睡的宝贝想象着她成长的每一天。有一天这个孩子学会走路,学会骑车,学会独立,也会有喜悦,有悲伤,也会长大离家独自生活,甚至以后有自己的孩子,她正在给她自己的宝贝梳头……        这本书牵动我的是这位母亲细腻而真挚的感情。他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孩子的成长,他的目光一直随着孩子在转动,关注孩子的每一个情绪,每一步成长,即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仍然为在天上的某个地方深切的注视着她的孩子。 这本书是近期看的书里,女儿参与度最高的书。她不停的在向我提问。“那个baby 呢,那个姐姐呢,她的妈妈呢?她找不到妈妈了吗?她背的孩子是谁?她还是那个骑车的姐姐吗?她的妈妈去哪里了?她妈妈死了,就是不见了吗?”这本书每页内容跨度对3岁的宝宝来说有点大,她还没办法接受上页的姐姐怎么就变成了妈妈,这个姐姐怎么又变成老太太,这个老太太又去哪里了?为什么桌子上只有一个照片。我一直在努力给孩子解释这一切的变化,当老太太离去之后,他会关心那个孩子的妈妈去哪里了,我告诉他,妈妈会在天上某个地方微笑的看着她,陪伴着她。生命就是这样延续的,爱是这样传递的。 我觉得书中的场景是那么的熟悉,就像昨天才经历过的一样。我要珍惜现在能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享受一下他们依赖我的日子,体会母亲的快乐,也要表达我对他们的爱。

点评

B 加油  发表于 2018-6-19 14:13
22#
发表于 2018-5-11 21:05:15 | 只看该作者
H06 陈玲

我和女儿最近读的绘本是《爱哭的公主》。绘本中爱咪公主是一个可爱的小女生,可是,她常常会为了一点小事就哭,所以大家都叫她"爱哭公主"。
我的孩子正处“可怕的三岁”阶段,在事情不如愿时、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甚至没按其指令行事时,都能号啕大哭一场,让人束手无策。这与绘本中的爱哭公主是多么相似啊。有时我会想我家的孩子究竟是怎么了?这么爱哭?看完绘本我发现,其实,每个家里,都有一个任性而爱哭的公主。关键是看父母怎么引导。
绘本中爱哭公主虽然很爱哭,可是她有一个温柔有爱的妈妈,总是无条件的接纳和包容她,并且帮助爱哭公主正确处理情绪问题,让爱哭公主哭哭脸变笑笑脸。这样的处理方法让我特别有触动。面对家里的爱哭公主,很多时候采取堵的方式,阻止甚至命令孩子不准哭。甚至采取冷暴力,对孩子的哭闹不予回应。回想起来,这样的方式反而使孩子积累了较多的负能量,日后在遇到小事时更容易爆发。爱哭公主的妈妈不会对孩子说教,采取的是疏导的方式,接纳孩子的情绪,适时提出问题让孩子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起到很好的正面引导效果。这让我得到较大启发。
绘本不仅仅是写给孩子,我们大人也可以在每次阅读中反思、感受。亲子阅读是有温度且有力量的,润物细无声的滋养着我们和孩子的心田,也拉近了我们彼此的心。

点评

B 加油  发表于 2018-6-19 14:13
21#
发表于 2018-5-11 19:20: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25王海燕作业《神奇校车》这套书大概是在是孩子三岁多时就入手了。这套书就那么静静的躺在书柜里一年多,四岁多时终于有兴趣翻看,孩子一开始最喜欢的大自然动植物相关的主题,慢慢的似乎每一本每一个主题都很喜爱,看了又看,讲了又讲。给孩子读书,也是需要等待的。在什么阶段读什么样的书,孩子自然会自己选择,家长跟随即可。  《神奇校车》可以说是妞妞最喜欢的系列书了,真的是非常非常棒的科普类书籍,书里没有冗长,复杂,生涩的知识点,有的是生动、有趣的故事!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把孩子们变成了探寻科学问题中的一员,由弗瑞丝小姐带着一群学生,乘坐可以随意变化的神奇校车去领悟大自然的某些规律,并在领悟大自然的过程中享受着刺激和乐趣。  每隔一段时间再读起时,孩子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在共读的过程中,我也很受益,和孩子一样带着一份好奇和探索,了解到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信息!曾经有好几位妈妈和我倾诉,耐不下性子给孩子读书,也知道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很重要,但读几页就很烦躁了,我想缺的就是这样一份探索好奇的心态。

点评

B 加油  发表于 2018-6-19 14:13
20#
发表于 2018-5-11 16:20: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23 李红梅      听了米菲老师这节课后真是受益匪浅,特别是直观的学习到如何讲《魔法亲亲》这本书及如何跟有效的跟孩子互动玩魔法亲亲。米菲老师讲到《已经说过晚安了》绘本时,用不同的声音和语调扮演了书中的角色,回忆自己跟孩子讲故事时都过于死板单调了,这些都是需要加强的地方。       最近跟壮壮共读了曹文轩的《走不出的油麻地》,壮壮在6岁多开始都能独立阅读了,之所以这本书跟他共读是因为他看到书里的故事伤心的流泪了,他还特意推荐给。作品节选了《草房子》,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的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缺男孩对尊严的执着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 …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从这些故事中,明白了:善良,尊严,顽强……这一切的一切。

点评

B 加油  发表于 2018-6-19 14:12
19#
发表于 2018-5-11 16:08:13 | 只看该作者
H05   张瑜  AnnaZhang


听完米菲老师的第四课《故事知道怎么办》,我回想起自己走过的育儿之路,确实如米菲老师所说,故事知道怎么办,但是故事又不知道怎么办。回想起当初自己特别崇尚华德福的教育,听了很多华德福教育的讲座,也买了些书,确实在育儿之初给了我很多帮助。华德福教育讲究故事的隐喻来帮助幼儿修复情绪和创伤,而要做到,现成的绘本是远远不够的,要创作故事,我也买了苏珊·佩罗所著的《故事知道怎么办》,开始学着给自己的孩子编些故事。后来在遇到恬恬便秘一年半伴有肛裂并抗拒排便的时候,我给她读了很多绘本,也编了故事,故事发挥作用了吗?可以说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远远不够。当我最后真正放下焦虑,以包容、接纳和爱来对待孩子的时候,孩子才慢慢地好了,而这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漫长的时间考验的是妈妈的耐心和决心。

故事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但它不是万能的,钥匙在陪伴孩子的人身上,但是没有人生来就是合格的父母,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局限,只有以谦卑的心态不断去学习和成长,才能找到开启心门的钥匙打开心门。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在后来碰到恬恬入园的分离焦虑和成长路上的其他事情时,我便知道该怎么办了。

接下来我想聊聊最近和恬恬读的一本书——《蜉蝣的一天》,这本书我们已经反复共读了很多遍,书的插画非常唯美静谧,我和恬恬都非常喜欢。这是一本关于生命的书,恬恬到了探究生命与死亡课题的时候,这个课题是每个人的,不单单是孩子的,也是我的。恬恬是个敏感细腻的孩子,她在看过《獾的礼物》后捕捉到了死亡蕴含着的悲伤,她告诉我即便活一千万年她也不想死,甚至曾经说她不希望自己被生下来,因为有生就意味着有死。她放大了死亡的悲哀,而忽略了活着的美好,所以我选了《蜉蝣的一天》跟她一起看,现在她知道蜉蝣的生命很短,一天就是它的一生,但是蜉蝣却一点儿也不悲伤,因为它要认真地活在每个当下,她甚至开始问我什么叫做“当下”。有一天晚上临睡前恬恬问我如果我死了还会不会爱她,如果爱怎么才能让她知道,我告诉她妈妈的爱一直都会在她的心里,妈妈给她讲过的故事唱过的歌陪她笑过的日子和做过的事都会留在她的记忆里,就像如今的我想起她的姥姥一样。

是的,生命总有终结的一天,死亡会让人痛苦,但是生命的过程却是美好的。六年了,陪伴妈妈离世前那些痛苦的记忆终于开始慢慢消散,我开始可以笑着回忆起妈妈,笑着回忆起她陪伴我三十九年的点点滴滴.













点评

A 加油 很棒的感悟  发表于 2018-6-19 14: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5-4-6 15:12 , Processed in 0.070865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