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查看: 14897|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写写一期第七轮第十五周开贴——我是17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17 09:30: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什么本周会是我呢?好吧!就是我吧!
本周主题:十年
字数要求:500字以上

陈奕迅有个背包十年都没有还
苏东坡坐在家里念十年生死两茫茫
三叶草十年了
你可能是第一天就上船的人
也可能是刚登船不久的人
说说你这些年在三叶草的感受和改变吧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4 08:52: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呆呆白日梦 发表于 2018-12-23 22:48
05 海豚  上一个十年有好多遗憾,错过了三叶草的好多发展和融入的时间,当大家都在热闹讨论,生活中又都是 ...

你在,就好!!!
17#
发表于 2018-12-24 08:34:24 | 只看该作者
《微习惯》
培养新习惯只需每天1分钟
小的时候,父母总是对我们说:要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要养成先做作业再放松的好习惯。可是,却没有人教我们:如何才能养成一个好习惯。
长大后,满眼都是“21天好习惯训练营”“21天,帮助你养成好习惯”之类的宣传。真的21天就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吗?我曾经在简书在日更了一个月,一个月结束后,我很长时间不再写文章。
那么,如何才能轻松地养成一个好习惯,并且不会被打回原形呢?本期给大家推荐的书是《微习惯》。本书作者斯蒂芬。盖斯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宅男,还是个天生的懒虫。为了改变这一点,他开始研究各种习惯养成策略,微习惯最终改变了他。
什么是微习惯?简单地说,微习惯就是设定一个能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小目标”。假如你想培养一个新习惯,微习惯基本上就是它经过大幅缩减后的版本。比如把“每天做100个俯卧撑”的目标缩减为“每天只做1个”;把“每天写作3000字”缩减成“每天写50字”。
践行微习惯策略来养成一个好习惯推荐的组合拳是:微步骤+意志力。
我们所需要做的是:
Step 1: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你可以同时建立几个微习惯,但最好不要超过4个。微习惯要设定”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
Step 2: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比如:我想每天写作,为什么?因为通过写作可以表达想法,和别人建立起联系,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为什么?因为写作让我感觉很充实,并且我觉得很有价值。
Step 3: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把你的微习惯纳入你每天的日程中,由于微习惯小得不能再小,所以永远都能在睡觉前完成。
Step 4: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当你实施了一段时间的微习惯,为你的进步庆祝一下,这就是回报。通过回报能激励我们继续行动,帮助我们恢复意志力。
Step 5: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可以通过日历或者日程APP来记录和追踪微习惯完成进度。
Step 6: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Step 7: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Step 8: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在实践微习惯策略时,我们要纠正的一点是:21天是无法养成习惯的。
“21天”谬论源自于一位整形外科医生麦克斯威尔 马尔茨,他发现接受截肢手术的患者需要大约21天来适应肢体残缺的事实,因此,他认为21天是人们适应任何生活变化所需要的时间长度。
但是这个长度不是21天,也不是30天。《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研究表明,一个行为习惯所需的时间平均为66天。事实上,习惯的形成需要18至254天,具体要视习惯和个体而定。
同时,建立一个好习惯并不是要消除坏习惯。消除坏习惯和建立好习惯有着共同的目标——用更好的行为方式取代原有的行为方式。如果我们给生活注入了好习惯,被动坏习惯通常就会被边缘化。也就是说,对于原来的坏习惯,我们的态度不是把它干掉,而是培养一个好习惯取代它。你把时间都花在好习惯上,坏习惯还能继续吗?
是不是觉得很容易呢?是不是跃跃欲试呢?只要你开始做,这个小小的行为上的变化就会让你的心理免疫系统逐渐麻痹,慢慢接受。于是新习惯就养成了,改变也就发生了。新的一年,用微习惯来帮助自己更努力更美好!更多内容,请阅读《微习惯》全书。
16#
发表于 2018-12-24 00:38:56 | 只看该作者
未来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曾经在他的新书《全新思维》中提出过决胜未来的6种能力:共情、设计感、整合能力、好玩、意义感,还有:讲故事。这本书在中国出版是2013年,之前畅销8年,极其差的数学大致知道是在2005年左右出书的吧。作为总统的幕僚,我很怀疑他看过这本《讲故事的动物》,然而版权页上显示本书出版是在2012年,可见对于故事的价值,特别爱讲故事也特别会讲故事的美国人普遍认同度都蛮高的。
很喜欢《讲故事的动物》的开本,小小的一册,出差时塞在包里也不会纠结。作者显然是个口味芜杂的玩家,对一切好玩有趣紧张刺激的文娱产品都极度热衷,他自己就是一个沉迷故事的信徒,还试图旁征博引的用各种手段来让所有的人都相信,你看,故事才是核心,少了核心,其余的一切都站不住脚。
是吗?
也许,反正他拿了大量社会学心理学的分析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但是作为一名修习过神经科学的文学教授,我对他从生物角度的脑科学研究成果还是有期待的,只可惜本书太少涉及。这使得这本书阅读的过程有点像催眠,而催眠的实质,就是让你相信你愿意相信的东西。
确实,他提到的众多观点,对于一个同样热爱故事的人来说,都太有共鸣了。
多年前看《阳光灿烂的日子》,时而黑白时而彩色的影像,以及故事中突然爆出的导演姜文对记忆自我反省的狂笑,都让我忽然意识到记忆的不真实性;如果成人能够接受他的观点:记忆通常是依照自我强化的偏见而删减与塑造,会扰乱过去事件的轮廓,赦免过失与罪责,扭曲真正发生的事。那么《莎莎的月光》 可能就会被更多的人读懂。
朱永新老师说,共读书,会让我们拥有一套共同的语言密码。这其实就是书中说的:借着强化一套共同的价值,加强共同文化的联结,通过拥有集体的经验,充当社会的润滑剂和凝胶,抵御社会混乱的力量,阻止事情走向分崩离析。而我们在做的事情,不就是围绕共同的价值,将我们联结在一起,并传递给下一代么?
另外经济越不景气,娱乐业就越发达。人类有多需要故事,现实就有多让人想要逃离。在不安的紧张心绪中,故事的普遍公式所带来的熟悉感,会使人获得更多的安全感与文化认同,这种时候,唯有故事最具安抚人的能力。
也许人类的未来真的会像《黑客帝国》一样,宁可插满了管子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体验那些由数据营造的牛扒的滋味,也不愿在荒凉的现实日复一日的吃真实的煮豆子。
那么,如果人类时代共同的核心价值由故事担当,当AI时代来临,机器人的共同的核心价值由什么维系呢?
一段由人类编写的代码吗?
也许将来进化程度较高的机器人会像原始社会的愚钝村民一样,围聚在一个人类的身边,就像对着一个能诠释意义的巫师。也许在那个时代,只要人类仍然有故事,那我们仍然可以
是AI的精神指引。
我好奇的是,大脑在癫狂的状态似乎更容易产生故事,那么对于机器人来说,是不是死机、掉线、中病毒、主机崩溃的时候,才是机器人获得自主思考能力可能性最大的时机呢?就像黑客里的史密斯那样。
如果真的有这样一天,机器人开始书写自己的故事了,那会是什么样的呢?

15#
发表于 2018-12-24 00:31:58 | 只看该作者
20号的Carol

     和三叶草的故事,感觉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缘分。
     缘分有了偶然的相识,给那时迷茫的我点燃了一个绿色的希望,乘着这个希望,结识了一支优秀的团队和一群优秀的人。
     有时梦想的实现只要简单地、但需有勇气地踏出第一步。
  还记得三年前的一个周末,在三叶草初级班学习的我,顺利毕业了,而且还拿到了优秀学员奖章。我很感谢老师们对我的肯定,也感谢自己努力的付出。
  曾经质疑过,努力一定会有收获吗?可也知道,不努力,是一定没有收获的。认认真真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里已经会有评判了。就像大家在群里常说的一句话:对得起自己就好。
14#
发表于 2018-12-24 00:26:49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中国人,我不过洋节。

每年到这个时候,有两个话题是经常被提及的:一个是如何跟孩子解释圣诞老人到底存不存在的问题;另一个是中国人要不要过圣诞节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提出疑问的家长是在考虑怎样处理对孩子更有益,往往能在一番讨论之后趋同——即如何引孩子向善;而第二个问题,是两种非此即彼,是非对错的争论,往往是鄙视链两端互相唾弃的场面。

本来已经过了那个非要和人辩个是非对错的年纪,加上近段时间以来越来越明白想要改变一个成年人——即便是我们认为的非常不成熟的成年人——的观念,也是千难万难。因为没有人想要被改变!
我们每个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和内容不同,加上多年来思维方式的沉积,造成了彼此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在信息和思维方式两个前提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来争论价值观的对错,鸡同鸭讲的局面就自然难以避免。
但是这几年“国学”潮的涌起,又让我在微信群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抵制洋节的视频和文章,真正促使我克服自己的懒癌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来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前两天在一个视频中看到某个班级老师带着学生在课堂上宣誓抵制洋节的情景。即便这篇文章改变不了谁,我依然希望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是中国人,我不过洋节。这个逻辑是什么?这类抵制的文章大多的思路都是,这是一种软性文化入侵,我们应该要过我们自己的节日,免得被西方精神侵蚀。甚至有的拿八国联军说事儿的。
那么元旦节咱们要不要抵制呢?那可是和圣诞节同源的节日。
历法要改回用农历吗?现在的公元纪年可是以基督耶稣诞生之年作为公元元年的。
妇女节源自美国,要抵制吗?
五一劳动节要抵制吗?
八国联军大都是基督教背景的,所以我们要抵制,勿忘国耻。每一次提到爱国,仿佛就是亮出了尚方宝剑。我们是要抵制这些国家的一切吗?我们现在整个的教育体系都是从西方学来的,教材里绝大多数内容都是西方的,我们是要全部倒回去读私塾念三字经弟子规吗?可能有人说,这些有用的东西我们当然要拿来用,我们要抵制的是西方的思想!然而我们一直高举大旗的马克思主义来自德国,顺便提一下,德国是八国联军之一。

所谓的民族和传统,难道不是一个一直在变化整合的概念吗?何来纯粹的民族?何来纯粹的传统?是秦朝的算正宗,还是宋朝的算正宗?汉族是用什么标准来判断?被人津津乐道的唐太宗李世民是鲜卑人之后,那可以胡人;很多人引以为豪的曾经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元朝,实质上难道不是汉人被蒙古人侵占统治彻底亡国了吗?几千年的时间下来,所谓的不同民族的人互相通婚融合,如何去分辨所谓的民族?真要从血统上分,我们都是十几万年前非洲现代智人的后裔。

所有的节日,形式和内涵都是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不断流变的过程。有一些节日慢慢消失了,也有一些新的节日在某个历史时期设立了。即便是同一个节日,不同地域的习俗也各有不同。就好像昨天的冬至,北方大多吃饺子,南方很多地方吃汤圆。一个节日,如果不是有足够充分的理由,它是无法传承延续的。对大部分国人来讲,这些所谓的西方宗教节日,我们根本就不理会其中的宗教因素好吗。情人节,大家是为了表达爱;圣诞节,大家是为了呵护孩子对爱和希望的向往。作为一个人,这些人类普适的美好情感,何来文化入侵?
反过来,我们所谓的传统节日为何日渐势微?这难道不是一个更应该去思考的问题吗?如果这个节日本身承载的东西和纪念的形式都渐渐失去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即便我们抵制掉所有的洋节,这样的节日也只有消亡一途。当我们动用社会的力量,甚至在学校对孩子开展这种抵制的活动,只不过是在培养一批思想狭隘、封闭对立、格局低下的孩子,而这样的一批孩子将成为我们国家的未来,对我们,对整个世界都将是灾难。

你有不过洋节的权利,但这不是你正义的马夹。如果你要高呼抵制,请用符合正常人类逻辑的理由告诉我,而不要只是扯一面爱国的大旗。如果没有,请不要影响我过我的节日,因为我过的不是洋节,我敬重的是生而为人应当向往的美好情感。

点评

赞!  发表于 2018-12-24 00:31
13#
发表于 2018-12-24 00:01:56 | 只看该作者
十年三叶草

皮皮陈刚 20181223日星期日

我记性不好,记错了我跟三叶草缘起的时间。以前一直以为是2010年7月的,经过验证,发现居然是2009年7月就打起了交道。这么论起来,那真是十年的交情了。

是一位相交多年的老朋友推荐我接触三叶草的。她告诉我三叶草故事家族在深圳央校有一场王林老师的讲座,还组织了团购《第一次发现》手电筒丛书。我豪不犹豫地就在那个时间冲去深圳了,在央校去听讲座的路上,又有一位热心的妈妈告诉了我三叶草的Q群号。

就这样,我跟三叶草接上了头,开始认识了番茄、朵妈、嫩鬼、星星老师……后来在三叶草的群里泡了两年,我突然觉得好没意思——群里那么多牛得不得了的妈妈,我算个什么呢?好象不如这个,也不如那个,挺没意思的。于是,我渐渐远离了三叶草,没有退群,但基本潜水了。当然,对于阅读我是喜欢的。我开始组织自己的读书会。

组织了几年读书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又开始混在三叶草的Q群里了,后来还有了微信群。一个人的心态真是微妙,曾经觉得在群里特别不自在的我,这会儿变得淡定从容了很多。我意识到,最初接触三叶草,看到别人组织一场场读书会的场景,早已影响到了我。而在这一场场读书会的组织当中,我又逐渐成长起来。大家不都只是想推广阅读吗?那何必比谁更牛一点呢?似乎整个过程当中,除了我在意以外,其他人根本没有觉察到我的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这个时候,我的心思也没有那么敏感、在意别人的看法了,也没有对自己的妄自菲薄了。别人牛就牛,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别人越牛,我不是可以学到越多吗?于是我慢慢又回归到三叶草的群体里,更加如鱼得水。毕竟,一个人在战斗,跟一群人在战斗的情形,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知不觉中,跟一群牛人混在一起的我,我一直走在学习的道路上,在很多方面都越来越牛了。在大牛面前我还是只能望其项背,但随便把我拉出去到很多人面前,我也已经可以在不少方面充当一头小牛了。

我的十年三叶草之路,其实是一个关于我自己成长的故事,当然,也是我的家庭关于亲子阅读的发展变化的故事,我的孩子从一条“小喷火龙”到一个小暖男的发展变化的故事。

感恩三叶草,感恩那些在前面引领我的人们,感恩一路上陪伴我前行的人们,三叶草给我打开了亲子阅读的陪伴之路,同时开启的还有一个家庭的幸福之路。我也希望可能引领更多人更多家庭,走上亲子阅读之路,读好书,好好读书,充分地享受阅读之美,享受亲子之乐。

十年三叶草,天涯共此心。
12#
发表于 2018-12-23 22:58: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加油记     如果说近十年最大的成就,就只能是自家的娃了,然而生娃不易养娃更难,鸡飞狗跳四字不足以形容这惊心动魄的日子,一个家庭多了一个孩子,各种鸡毛蒜皮接踵而来,令人目不暇接,疲惫不堪,就像用各种粗糙的工具,不断地打磨你的神经,一阵子让它变得更加纤细,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断;一阵子它又在这磨砺中成长,变得柔韧而坚强。然而,到底不时迷茫,因着这家庭的支撑毕竟有限,有时甚至可能不是支撑。在这样的日子里,遇到三叶草这群有趣的伙伴,重拾热爱生活的心,真是一件让人爽快的事。虽然这缘分来得太晚,虽然这群伙伴来自五湖四海,虽然大家各自的背景不同,然而,因着大家都有着有趣的灵魂,所以终将相遇。愿这缘分能长长久久,代代相传。

11#
发表于 2018-12-23 22:48: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05 海豚  上一个十年有好多遗憾,错过了三叶草的好多发展和融入的时间,当大家都在热闹讨论,生活中又都是很好的朋友时,我有时会有种远远的距离感,真不知自己何德何能竟呆在了写写写一期群,希望下一个十年,可以做得更多

点评

你在,就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24 08:52
10#
发表于 2018-12-23 22:34: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三叶草的十年 2008年,那会才刚刚跟老公领了证,结婚养孩子对我来说那是遥不可及的事,在深圳却有一群人,开始关注亲子阅读,教爸爸妈妈们该如何跟孩子们一起读书,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可以想象,那个时候的亲子阅读,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考,一切都是一步一步得在摸索中,很多事情都是从零开始,也许创始人之间也有过争执,也有过意见分歧,但是都一个一个得克服掉了,一起携手走了十年! 没有遇到三叶草之前,虽然也有跟孩子一起每晚读书,但就是一套书跟孩子反反复复得读,也并不知道童书绘本的世界竟然如此精彩,认识三叶草也是在2015年底,跟我家先生上了秋雪师的一堂《如何说》的家长课,加了雪师傅微信,16年初看到她发的微信,有个故事妈妈成长学院可以教如何给孩子讲故事,本着给孩子帮助的心理入了三叶草,没想到这一加入,成了人生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 今天,朋友来店里喝茶,跟妞妞聊天,说着说着,妞妞竟然现场给朋友说如何给上大班的小朋友看书,要妈妈陪着读,这样上小学会顺利一些,然后今天在罗图的故事会,她也表现得非常配合,现场学习延伸的手工也非常得快,而她给人介绍起三叶草来竟然也有条有理! 三叶草的十年,究竟陪伴着多少像我这样的家庭和孩子呢,数量真的没法计算,希望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到我们的孙辈,重孙辈,一直可以陪伴着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6 04:49 , Processed in 0.068250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