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春天花会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有一种神秘的人叫作“命运规划师”(天涯热帖)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4:36:34 | 只看该作者
84


  我觉得他是在忽悠,马上笑他说:“瞎扯!快乐还有高级和低级的区别吗”?

  曾老师接口道:“是的,还真的有区别。这不是我说的,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穆勒说过,快乐有高级和低级之分。高级快乐需要通过培养鉴赏能力和教育来获得。

  他有一句名言:‘当痛苦的人胜过当快乐的猪,当痛苦的苏格拉底胜过当快乐的傻瓜。如果傻瓜与猪对此有异议,那只是因为他们没有体验过更加高级的快乐’。

  照穆勒的意思来说,如果小松你认真听一年流行歌曲,再听一年西方古典音乐,只要你体验过这两种快乐,自然会一直偏好更高级的快乐。 因为人总是追求更好的,是功利主义的。

  穆勒说,‘几乎没有人会因为能够享受所有的畜类快乐而愿意变为低等动物;
  没有哪个有才智的人愿意成为傻瓜;
  没有哪个有教养的人愿意成为无知之徒;
  没有哪个有感情和良知的人愿意变得自私和卑贱。
  纵然他们确信一个傻瓜、蠢材、恶棍对自己的命运比他们对自己的命运更加满意,他们也不会用自己的命运同前面那些人的命运交换”

  约翰?穆勒这番话很有名。当你死抱着现在的歌曲不放,的确反映了你还没找到音乐世界里的高级快乐在哪里。至少你应该尝试去听一听另外一些音乐,拓展一下视野、对比之后再来作决定。”


  (小松语——
  曾老师上面那些引用约翰?穆勒的话是当场整段整段背诵出来的,这真让我感到惊讶!他经常能够整段背诵一些哲理名言。

  不久后他把这个功夫告诉我了。
  他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记忆力是不可靠的,尤其是我35岁之后记忆力下降很快。
  但是读书中看到好的句子需要背诵下来怎么办?我把这些书里面需要记住的段落画出来,然后朗读它们并且用录音笔录下来,放到MP3里面去。
  那么在晚饭后散步时,在干家务时我就会戴着随身耳机来听这些自己朗读的书中佳句。一遍一遍重复听,心里默记,就这样做死功夫将它们背诵下来的。

  因此我多年下来,光是利用生活中的边角料时间,所获得的重要知识就比别人一辈子记住的都多。当你以后也明白了时间的意义,相信也会像我那样珍惜生活中的边角料时间的。越早开始越好,从少年开始,持之以恒,十年之后效益惊人。”

  后来这套方法我也喜欢上了,在MP3里放了许多书籍的音频,每当出门乘车时我就陶醉在那些知识中了。这是我获得的最宝贵窍门之一。)



  说实话,当时被他的理论震住了。因为我已经很信任曾老师,知道他为我好,会努力带领我走高效的正道。
  在这么博学的老师面前,我没有任何资本拒绝他的引导带领。在他面前谦虚地接受也许就是对自己最有利的路径了。幸好我当时已经想明白了这一点。
  于是我收起脸上的笑意,很认真地听他说下去。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4:36:53 | 只看该作者
85


  他见我愿意认真听了,就继续说:“流行歌曲是什么?你想想看,是不是每隔几个月,香港流行歌曲就要换一茬?老是更换的东西,说明有点时尚、浅薄的味道。经典的东西常常是质朴、厚重、简约、历久弥新的。

  看大街上的红男绿女们穿上流行时装,追逐昙花一现般的‘时尚’快感。几个月后这种款式不流行了,又投身到下一款的追逐中。你想想看街边的时装店,专门卖最新潮流服装的那种。知道他们的利润和风险有多高吗?我老婆以前开过时装店,所以了解内情。”

  “请说来听听,时装店是怎么开的?”我对这个感兴趣,很希望他爆料。

  “时装店进货,判断款式要准确,进货数量要控制好,一旦服装过季了,不流行了,余货瞬间就不值钱了,卖不掉。
  所以卖时装的利润也要很高,背后为了支撑库存积压的风险,卖掉一件衣服至少要赚回来三件的本钱才行。这是行规了。
  这些风险都要转嫁到衣服的零售价上由消费者承担的。那么,追逐新潮的人为昙花一现的快感支付了风险金。

  流行款式一旦过气了,时尚的光环消失就不值钱了。经不起时间推敲的流行产品,说明本身经不起冷静的审美标准。

  反过来说,当一个人具有独立且深刻的审美观,是不会轻易陷入时尚流行的圈套的。

  把这种逻辑用在音乐上来看,也可以说,你之所以还沉醉在流行歌曲出不来,并且坚持认为当下的流行曲是最好的,那么说明:

  1, 你的审美观很低端,在这方面要加强修养;
  2, 你被潮流规则深深控制,不够理性,不敢与主流意见相左,说明缺乏个性,性格中怯懦的力量占据上风。你应该努力避开这种规律的控制和支配。

  这两点都反映出深层的问题。能够尽快解决,你就能尽快开始训练自己,带领自己走向强大之路。”


  他的话触动了我,于是问道:“你说流行歌曲不够好,我承认这一点了。不过我不觉得古典音乐很好听呀,怎么喜欢上它呢?”

  曾老师笑笑说:“别着急,先从认识上一步步来。
  我点评你原有的口味,并非想推销我的标准给你。最多是想告诉你‘怎样做对你更有利’。我们现在尝试从‘实用、功利’的角度来看待音乐问题吧。”

  我笑笑说:洗耳恭听!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4:37:09 | 只看该作者
86


  他啜饮了一口茶,不急不慢地说:“你现在听的大部分是营养很低的流行歌曲,占据了你的时间,覆盖了你的心灵视野。就好像听歌的时间是一个水桶,里面的九成空间已经装进了脏水,你需要腾出空间才能容纳好东西进来。否则整天和低养分的材料打交道,限制了你的鉴赏水平发展。

  你现在应该明白自己的处境,各方面的基础都薄弱,最需要讲求效率,争取大步赶上。所以你比一般人更不容荒废时间和空间,应该挑富含养分的食物来吃。


  美国有一幅漫画,画着一只老鹰,老鹰背后站着许多只火鸡。画面上有一行字写道:当你是只火鸡,就不能跟着老鹰飞了。

  反过来讲,当你想成为老鹰翱翔高空,那就别跟火鸡们扯在一起了。

  要知道,小时候的老鹰长得跟火鸡比较像。你觉得自己以后是不是一只老鹰呢?取决于你的决心。
  当你决心成为老鹰,从现在起就要和火鸡们区别开来。要独立走一边去,对自己进行一些当老鹰的锻炼。让翅膀更硬,气质更强悍,眼睛更锐利。

  李敖说过,当你跟二流货、不入流的人整天搅在一起的时候,你就很难跟第一流的人并驾齐驱。这里隐含的意思是,我们交朋友不要交那些赶不上你的朋友,我们要跟老鹰做朋友,这可以提升自己的标准和能力。

  人的可塑性很大,大部分目标可以靠自我训练获得的。我是过来人,确定此路可行。

  所以,听歌要听有用的,听更好的。”


  我问:“什么是有用的歌曲呢”?

  “我们先来谈谈不同时期的流行歌曲的歌词质量问题。最近十几年的流行歌曲我已经没听了,但是偶尔会了解一下,发现歌词的质量大不如昔了。”

  我点点头,同意他的判断:“我在妈妈的车上也经常听到你们以前的流行歌,像王杰的,童安格的,李宗盛的,的确歌词写得漂亮。”

  曾老师从CD柜子里拿出几十张CD来,都是些他们那时流行的歌星专辑。
  他说:“从港台流行歌曲来说,我觉得黄金时代已经告一段落了。从八几年到九几年那十年间,香港和台湾原创精品都很多,群星灿烂。

  如果拿现在的流行歌曲和那一批相比,我尽量剔除自己年龄带来的时代偏见,尽量客观地看,依然觉得那时的歌词甩开现在的歌词几条街。

  别小看了歌词,它很像诗词。内容、韵律都要讲究。好的歌词和好的曲调搭配,能够入心入肺,让人久久难忘。

  因为青少年这个年龄层喜欢消费流行歌曲,因此歌词的质量高低对当前少年的影响更显重要。
  歌词是一种文化载体,它能对青少年带来人生感悟,影响赏析口味。高质量的歌曲能带来文学和韵律的审美提升——谁说这个阵地不重要?

  所以,如果你想在听流行歌曲之余获得更多韵律和文学之美感,那么不如多听老一批的。

  在你的头脑里,只要将‘流行’的外衣扔掉,凡是你未曾听过的,何妨把1990年的歌曲当作现在的最新歌曲来欣赏,来喜欢呢?其实你除了无法与同龄朋友像讨论时尚产品那样交流它们之外,其它的元素都基本一样的,对吧?”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4:37:35 | 只看该作者
87



  我想想,的确是这样的。

  曾老师说着就拿出一些演唱会的DVD来播放:“你看,罗大佑,张国荣,王杰,林忆莲,这些人的舞台风格会比现在当红的小花旦老土吗?不会吧?那批人的身上有种王者风范,罗大佑就是乐坛教父级的人物。

  所以,《共产党宣言》的最后一句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你们失去的只是锁链,将赢得整个世界!’
  这句话也可以改为——当你在头脑中抹除‘时间’和‘潮流’这条锁链,你将获得无限大的自由空间。

  从盲人阿炳的《二泉映月》到新中国的《梁祝协奏曲》;从披头士的《let it be》,再到艾顿.约翰的《风中之烛》;从芭芭拉史翠珊的《回忆》到唐妮?布莱斯顿的《别伤我心》;从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到李宗盛的《当爱已成往事》——浩瀚如繁星的优秀歌曲,你可全数拥入怀中。
  从此不必再抱着一根烂扫帚,躺在一个小水洼旁沉醉不醒了。

  他这番话如电流般通过我身体,令我震颤了一下。是啊,跳过一扇破窗,将拥有广袤天地。这事明摆着划算啊!

  他看我有感觉了,继续说道:“不是要谈务实和功利吗?干脆再功利一点。你知道几年之后,当你出去社会工作了上司和老板是些什么人吗?”

  我摇摇头,这些社会知识我真想了解多些。

  “现在多数单位的中高层管理职位都是35-45岁之间的中年人。我在前面说过了,这个年龄层的人现在是社会中坚力量,掌握了许多社会资源和话语权。在工作上,分工、提拔等权力在他们手上,自然会以他们的角度来评议年轻的下属。

  由于不同年龄层之间,本来各自成长的时代文化背景差异明显,还有上下属的权力关系,因此有些中年人常常看不惯小青年的审美和品味。

  这其中难免带有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傲慢,虽然非理性,但它是普遍现象,古今中外皆然。

  在这种前提下,有时候除了工作能力之外是否有共同语言,自然也能成为派系、阵营、好感、厌恶、拉拢、打击、提拔、解雇等等职场故事的重要台下理由了。

  如果你在单位中做事不好也不坏,四平八稳的。某一天,你们一群年轻人和上司闲聊,恰好谈到不同时期流行歌曲的话题时,你能对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曲侃侃而谈,如数家珍,能够和上司找到许多共鸣的‘同一首歌’——不用说,上司会对你刮目相看,颇有好感。在以后的工作中,优势的天平有可能就倾向你,提拔、重用的机会显著增加。
  没办法,当人家对你有好感了,怎么看都比较舒服。这不叫溜须拍马,而是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的人情世故而已。

  他们赏识你的理由未必是仅仅因为歌曲的喜好一致,而是看你作为一个小青年,却能够具有跨越自身所属时代的音乐鉴赏兴趣,敢于质疑当下的流行元素,这背后隐约体现了自身的音乐修养、个人品味和敢于孑然独立的精神品质——是这些经过某些细节而推理出来的隐形特点令人欣赏你。

  在一堆能力相近的年轻人中,能获得上司赏识的人自然具有了起跑优势。

  这不是瞎编的,跨时代的音乐爱好能够和中年人拉近距离,轻易找到共同语言,也因而获得意想不到的好处。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其实我看音乐中也有黄金屋的。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6:50:55 | 只看该作者
88


  那么音乐中有没有‘颜如玉’呢?也有。

  当你喜欢哪一类音乐,其实就是给自己挑选了某一种美容风格。长期让某种音乐熏陶你,肯定会在你未来的气质内涵上体现出相应的特征。
  喜不喜欢听歌,听什么类型的歌,对音乐的鉴赏深度等等差异都会带来差别。

  高雅的音乐真的能改变你的情感触觉,改善你的气质类型,同时提高你的审美标准。

  你以后找女朋友,当你的气质提高了,可以吸引更多人的注意,机会和选项无形中都增加了,更有利于你找到意中人。
  你看街上许多女孩子在美容店、高级化妆品和时装上血拼花钱,说穿了,难道不正是为了提高自我感觉和获得更多的注意吗?想方设法让自己看起来更美貌些,获得更多注意和追求,等于扩展了自己的条件和可选项。
  谁都知道多项选择比单项选择要好,这不单是说择偶,还包括人生机会。”


  爱情定律


  好了,你自身优秀了,机会多了之后,是不是就能得到美满的爱情呢?
  未必!还要有一双选人的慧眼。

  根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朴素规则,你的审美深度提高了,看人更准了,自然有利于你发现更内秀的伴侣,提高日后生活的幸福指数。

  你现在还没有多少爱情的经验。我告诉你一个道理,以前我发现学校里的美女大多数成了小混混或者有钱少爷的女朋友和老婆。但是到了三十多岁之后盘点她们的婚姻幸福指数,一般般。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摇摇头,这个课题对我更深奥了,可是我非常感兴趣。

  “无论对男女来说,天生丽质既是上天的眷顾,也是老天爷放到他们身边的陷阱。
  因为人们的种种努力,要么是为了弥补自身缺陷,要么是追求掌握更多资源,满足安全感的需求。

  由于俊男美女由于外在美貌,从小到大自然得到许多关注,被别人喜欢和殷勤照顾。众星拱月给人一种虚幻的价值感。这些有利元素对于人生早期反而全是糖衣炮弹,令他们轻易获得心理满足感,

  但好逸恶劳也是人性特点。当欲求轻易可以通过外貌优势获得满足,年轻人自然不愿通过长期的努力去加深知识和内涵修养——于是许多俊男美女常常在择偶中表现出短视,有眼无珠。

  他们年轻时优势巨大,可惜却意识不到容貌的短暂优势不足以支撑一生的开销。青春易逝,容颜快老。当外貌的优势三十岁过后下坡了,你要通过什么来支撑漫长下半生的优越感呢?

  结果不言自明,可想而知。

  我觉得人到中年是个很有意思的阶段,我们尚未老气横秋,但阅历也足以揭晓许多人生规律了。

  大家从少年儿童一路走来,彼此都在看着对方生命的连续剧,偶尔在同学之间关于‘谁先风光,随后如何’的闲议中,某些朴素的人生哲理逐渐清晰浮现。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6:54:53 | 只看该作者
89

  所以貌美是个优势,同时也是陷阱。在年少时一定要认清这点。

  幸好小松你不是俊男,男孩子的相貌普通点其实是好事,早年没有陷阱来诱惑你。为了获得人生优势,你才会更努力地加强内涵,技能。上进动力强的人,腿脚好,意志强。

  如果不相信,再过20年你回顾我刚才这番话,对应一下你的周遭见闻,到时总结看看有没有道理。哈哈!

  因此,青年人择偶的慧眼非常重要。无论男女,在早期越是具有穿透表象的智慧,下半生婚姻和生活美满的机会越大。这是人生的宝贵经验!不是玩笑话。



  讲了那么多,加强音乐素养对择偶的眼光有帮助吗?
  当然有。因为人的鉴赏力是从高向低兼容的,比如你是五年级的水平,可以掂量五年级以下同学的斤两,并且吸引他们和你交往。但是五年级的你很难掂量初中生的水平有多高,更加难以被初中生接纳为好友,相互欣赏。

  要知道,爱情的初衷往往来自于对对方才华、相貌、财富或资源的欣赏。男孩要占据综合优势的位阶才能获得女孩的爱慕。

  当你五年级,一般只有五年级以下的女孩喜欢你,7年级的女生是不会爱上你的。

  当你是五年级的水平却爱上七年级的女生,那么就应该努力让自己的综合内涵提升到八年级以上。否则美貌、内秀、优雅、贤惠等等优秀的姑娘作为稀缺资源都和你不相干。人生的幸福不是靠白日梦得来的,当某天梦醒时分,你只能自言自语地说——我爱的姑娘嫁了,可新郎不是我。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例子:
  在我高中时,比我大几岁的表姐很喜欢一个优秀的男生。她让我帮忙出主意。我看看她的样貌,性格,综合内涵等等条件都和梦中的白马王子相差太远,根本是不可能的。但直接说她没希望了又显得刻薄。

  于是我诚恳地跟她讲:你呀,很有眼光,喜欢上一个极品男生了。他之所以值得你喜欢,肯定是有才华有品味的,对吧?
  但是你要知道优秀的男生肯定还有许多爱慕他的女生,所以在他的眼中,你只是众多选项之一。

  那么请你换位思考,当你身边有很多追求者时,会根据什么条件选人呢?内秀?才华?性格?样貌?

  像这位条件好又有品味的男生会看上什么条件的女孩呢?我想,既然他有品味,那肯定不会把容貌放在第一位的,所以在这个选项上你是有机会的。那他应该是更注重女友的内涵,比如性格好,贤惠,有文化气质等等,对吧?

  她点点头,赞同我的分析。于是我给她的结论是,想要梦中的白马王子喜欢上你,请把以上条件对号入座,通过努力,一项一项地搬到自己身上来。一段时间之后,当你性格好了,气质好了,就算不主动展开攻势,别人也主动注意上你了。关键是要行动,别空想。

  道理她是懂的,无奈她只是爱做白日梦,没有采取丝毫行动去完善自己。这样的女孩很多,真是做梦的年龄,有梦就了不起啊!

  后来这位表姐的婚姻坎坷,到四十岁了依然抱怨自己怀才不遇。真服了她,还在梦中啊!不愿醒来。

  大多数爱情就是这么配对的,很简单,没那么多狗屁大道理。离开这个规则依然长治久安的很少。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6:59:12 | 只看该作者
90


  自我训练



  在追求自我完善,建立优势技能的道路上,其实最初推动的动机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最终获得了多少永久性设施。

  比如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重要日用品,其实当初研发它们不为了民用领域。如,现在家用的活性炭水过滤器,酒店的烟雾探测器,卫星电话,记忆海绵床垫,耳温计,眼镜上的耐划痕镀膜,冰箱的保温材料等等。它们原本都是为了航天工业或军工业而研制的产品,后来作为附带成果转移一部分技术用以生产民间日用品了。

  这些科技当初的研发动机并不重要,也不应去追究它。重要的是人类社会通过某些利益集团的努力创新了技术,使更多人广泛地受益了。

  幸亏我初中时就明白了,自己不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为自己出人头地而读书的。

  那时想长大后当律师,但是学校又没有专门训练学生口才的课程,我想学的东西学校不开课怎么办?等别人塑造自己还不如主动动手培养自己。于是我在早读课时,自己找喜欢的文章来练习快速朗读,锻炼口舌反应能力。过两年就发现自己的口才大有进步了。

  后来发现只是口齿伶俐还不行,还要结合思维缜密,讲话言之有物,条理清晰,于是就找资料来进行逻辑训练。总之,自己想得到什么就动手学习什么,结果几年后就开始收获好处了。

  那时喜欢上女同学,不敢表达,于是就传纸条,写情书。为了把情书写得精彩动人,我苦读散文诗词名篇,而且苦练钢笔字。
  几年的累积下来,对当初心仪的女孩虽然没有梦想成真,但是那些文学知识全都留在肚子里没跑掉。一不小心全都成为了十几年后写文章、教学生的丰富素材了。哈哈!讲起来人生是不是太有趣了?这也是‘声东击西’的另类版应用呀!

  我这些经验就是航空科技转民用的现实例子。所以,青少年时期的学习动力可以现实一点。阶段内为什么目标而学习知识技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浪费了宝贵时间。少年时开始点点滴滴的累积,学到的东西都能转成以后人生发展的基石。


  那么现在你去接触高雅的古典音乐,不妨设想,就是为了以后追求艺术系姑娘而打基础的,为以后花前月下的场景提前准备话题了,提前储备一点音乐素养,提前准备这类女孩将会关心的细节等等。

  功利点说,你学习音乐完全可以是为了日后的恋爱。但是这个动机你最好别告诉任何人,自己默默地做,向前走就是了。

  为什么不能告诉别人呢?因为如果你多年以后一个不小心弄假成真,成了大音乐家或艺术家。记者采访你,一堆麦克风伸过来,他们问你当初因何走上艺术道路的?到时你就可以清清嗓子,深沉地对着镜头说:我是从小立志振兴中国音乐力量,努力扬我国威的!

  嗯,说不定等你死后,这句话就成为名人名言让小学生们背诵了。


  所以,动机真不算最重要的,关键是要行动,大好光阴别呆呆地站着。空想不干的都是废物。这种人让人看不起。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7:00:17 | 只看该作者
91



  (小松语——

  后来曾老师在教我《动机与人格》时再次提到少年时期的“学习动机并不是最重要的”说法,这是他在平时讲课中的灵活运用。他也提醒我以后如果走上教育道路,教学和读书都要灵活,不要死抠字眼。务必要结合教学的现场气氛和学生当时处于什么阶段来活用各种道理。
  他说,不要看重“名、相”,拘泥凝重的人常常流于匠气。同一个名词,在此地用是一种意思,在彼地用又是另一种意思。一定要结合时空的变化来因应处置。

  曾老师说,动机是复杂而有趣的话题。在中国历史上,围绕着“动机”就有过不少“诛心论”的悲剧。揣测别人“动机”,那个度如何评判?怎样掌握?一直是个问题。

  比如说:百善孝当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 ,论迹不论心,论心终古少完人。

  还有评说曹操: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些都是古人在以诗词的形式来讨论“动机与人格”的问题。


  曾老师说:我想,两千多年前的鬼谷子给学生们上课讲学的场景,假如有视频录像留到今天,也一定是不能够放上网对全民直播出来的。因为里面有一些人生的智慧、计谋不够阳春白雪,不能大摇大摆走上公众舞台的。

  你看,历史上有多少人在故意装疯卖傻地曲解、歪解《道德经》和《长短经》等谋术经典。有些人知道那是好东西,但是又不好直白地说出来,给它们遮遮掩掩来盖自己的羞。

  所以才有‘外用儒术,内用黄老’这一说。有些人私下关起门来苦学老子和鬼谷子那些武功,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们当官之后对老百姓实行“圣人之治”,满嘴仁义道德,礼义廉耻。因为那些礼学呀,冠冕堂皇,上台面好看,金碧辉煌,喜气洋洋,老百姓喜欢。

  后来这一套发展到极致了,弄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标杆来。其实是玩弄学问玩过头了。过了头就不好,绕不回来了。

  真正聪明的人是能活学活用的,所谓“读书得间”,真正读懂的人,不但要读出字外之音,还能读出作者心中蕴涵未吐之意。学懂了的人,出来做事也是要顺应社会民意,不得不说一套,做一套。

  假如老子和鬼谷子活到现在,估计他们写书和公开演讲也是尽说些空、虚的东西。因为四平八稳、冠冕堂皇的空话才安全。而在背后对徒弟授课时,估计私下会说“苏秦、范蠡、刘伯温和诸葛亮是怎样练成的呢?嘘!张良同学,请你把大门关上;阳明同学,请把窗户关紧。国藩同学,请你到门外把风,别让朱熹派来的狗仔队偷听了。今天这一课的主题是……”

  所以说,他们讲课时,估计也告诫过学生‘闷声发大财’,不管诸子百家还是门户之见,总之学会将事情办好了就行。但求无愧我心,成败何必在我?否则干了苦活累活还要背负骂名。
  就像那个在乱世中屹立不倒的冯道的下场,历史上他属于颇有争议的人。看他写的一首诗: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他为官处世,真的笑骂由人,是很能忍的一个人物。真正懂的人,也在拈花一笑之间而已。

  所以,看别人的动机,要放宽一点标准,全面一些。做到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里看外看,深看浅看。否则,就会闹笑话了。


  曾老师关于动机的课程给我带来许多思考。后来在这个题目上我想多了,想深了些。通过读书,发现许多历史记载中的成功人物都是能做不能说的,尤其是那些著名的首辅、宰相们,大都是很厉害的。

  他们死后,留下的只有事迹,而内心动机,由历史去编写吧。)
109#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7:03:24 | 只看该作者
92




  曾老师这一番讲话,在我脑海中绕梁不散。他的话具有难以辩驳的感染力,看似不正统却夹着几分痛快,逻辑上简明易懂。

  我思索了两天,想通了。开始放下原先的流行歌曲,找出1987——1993年的那些经典老歌来听,同时大量涉及古典音乐,西方流行音乐等等。结果没有意外,在一周内我就被彻底征服了。

  就如他说,把“流行”和“时间”的外衣脱掉,会发现其实几十年前的歌曲很好听,而且库存庞大,光是挑出的精选都足以组成海洋。当我听到那些优美的歌词,拨动心旋的韵律,终于品尝到什么叫“相见恨晚”了。

  而且随着涉猎的不断深入,遇到好听的,心里止不住快乐地笑,被心里默念得最多的词语就是“相见恨晚”了。就像邓丽君的歌词里说的,“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日子过得怎么样?人生是否要珍惜”……

  后来我基本不听当下校园里的流行歌曲了,大量时间陶醉在古典音乐,轻音乐和西方流行歌曲的阵地。

  正如约翰?穆勒说的:快乐有高级和低级之分。高级快乐需要通过培养鉴赏能力和教育来获得。当你尝试过高级的,自然能辨别出何谓低级的。

  这种辨别能力一旦具备,你将注定再也回不去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原来是有科学依据的。

  到了英国之后,在同学中我的音乐品味算是比较好的。音乐陪伴我度过了许多安静的时光。

  可恶的是,每当我想起曾老师说过培养音乐素养可以是为了增强恋爱竞争力的观点之后,我总觉得很多事情自动落入他的预言中。
  但也有一种深刻的幸福感,就是在短短几年间,自己种瓜得瓜了。很快看见身上有了现实收获,这种看见收获的感觉真的叫人快乐!
110#
发表于 2012-3-5 19:44:32 | 只看该作者
的确好看,有些内容很有启发,我开始追着看了,谢谢春天的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4 01:44 , Processed in 0.064995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