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春天花会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有一种神秘的人叫作“命运规划师”(天涯热帖)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1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0# 米扬妈


    不客气,好帖齐分享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21:23 | 只看该作者
曾老师招生通知---开办青年班

近期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许多人希望曾老师可以开办学校,帮助更多孩子和家长提高。对大家的美意,曾老师不胜感激!可是他的精力十分有限,恐怕无法兼顾。
  不过,传播好的教学方法本是他的初衷。每个人都是火把,从先贤巨匠处接来火种,再点燃给别人,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但愿社会上有更多既能助人也能自助的火把,将正确的方法传播下去。
  因此,他希望能够和一些年轻人结缘,帮他们走上自省和强大之道。这只是个初步的想法,还要看看机缘,条件是否契合。
  
  曾老师打算开办一个青年班,详情如下:
  
  1, 只接受年龄在20-25之间的年轻人;(不在这个年龄段的请勿报名)
  2, 为期一年,在曾老师身边学习。(他那里地方够大)
  3, 学生必须是自愿申请过来的,不能是由家长说服、督促而来。
  4, 在一年中,学生将和曾老师建立传统的师生关系,上课的方式也会非常灵活。曾老师将会教授文史哲等五花八门的知识,内容包括社会应用和曾老师的教学方法。
  5, 曾老师不收学费,但是一年的教学开支、旅游消费和生活费等等,总共也要12-14万元左右,学生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才行。
  6, 学生的学历不限,但是要经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过程来筛选。
  7, 第一届的开班时间是2012年7月20日开学,为期一年整。现在开始接受电邮报名。只招收10人,招满即停。
  
  
  
  
  报名申请书的要求如下:
  
  邮件主题:
   申请入学青年班
  
  内容:
  1,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籍贯
  2, 自我介绍——包括成长经历简介,学历现状,有何特长,不少于300字。
  3, 申请理由——谈谈自己的想法。
4, 随邮件发上个人生活照片一张
  5, 留下电话号码,QQ号,电邮地址。
  
  
  请将以上报名信息发送到 0755abc@sina.com
  谢谢!
  
  
  小松


经济条件,这是一项重要的投资,是值得的,可惜很多人是力不从心。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29:26 | 只看该作者
93
  
  
  专注成就非凡
  
  
  
  过了不久,我们去音乐厅欣赏一位国外的钢琴大师的演奏会。那老头儿满头银发,气质非常好,很像电影里的那些艺术大师。
  
  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的弹琴技术,而是对现场气氛的要求非常严格。
  
  他也许来之前就对观众不放心,在开始演奏之前,他反反复复地认真对观众们说,请大家保持最大程度的安静,在他弹奏的过程中不要发出任何声响。
  他用犀利的眼神慢慢扫视全场,一定要等到鸦雀无声了才愿意坐到钢琴前开始弹奏
  
  散场后,在走出音乐厅的路上,曾老师对我说:“你看这位钢琴家身上有一股认真的魅力,从他对现场安静的要求,可以看出,他是个做事极其专注的人。
  
  艺术上成大事者,几乎都要具备这种非常较真的性格特质。要做就要专注地做好,否则不做。
  
  你别小看这点执拗,正因为这种执着的特性,令有些人在专业上出成就,另一些人因特性不同就被命运分流了。”
  
  
  曾老师的话让我想起他生活上的一小细节,于是趁机就问他:“我发现你和别人相约吃饭时,常去西餐厅,如果吃中餐就要坐在包房里面。这是因为你要安静的环境吗?”
  
  曾老师笑笑说:“孺子可教也,这一点被你总结出来了。
  我对吃什么很不讲究,从小吃东西粗糙惯了,心思不在这方面。大部分饭局都是为了见面谈事情,不为谈话而展开的饭局就没必要了。
  
  所以见面中谈话才是重点,吃饭是附带的。搞清楚了目的之后,为了能够安静谈话,不必声嘶力竭地叫喊,于是尽量选择去安静点的西餐厅。如果别人一定要吃中餐就要进厢房,到厢房里就算坐下来吃个炒饭我也无所谓,关键要能安静谈话。
  
  吵吵闹闹的饭局我觉得浪费效率,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我会尽量不参与。
  
  小松,我这习惯看上去有些古板。但是人生太短暂了,不懂得充分利用时间,不专注精力做事就怕一事无成了。
  
  马克思说:天才就是集中注意力。这话是有道理的。当你学会了集中注意力去完成目标,你也是天才。这个道理朴实,易操作,是通往成就的方便法门。”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29:57 | 只看该作者
94
  
  我们边说边走到了音乐厅门口的咖啡馆坐下,喝点东西。城市的灯光灿烂,夜色迷人。
  
  我问他:“我现在对音乐开始有点兴趣了,但是不知道音乐对人生有什么好处。我既不能够练成钢琴家,也不会走上与音乐相关的工作岗位。那么加深古典音乐素养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他笑笑说:“这问题问得好!音乐被一般人理解为生活中的非必需品,从而低估了它在人生中的作用。
  
  年少的可贵处在于‘可塑、未知’。
  你现在是少年,当我问你要不要学习音乐?你心里知道自己还有可塑空间,应该放眼未来、展望前途。所以你有资格问:‘这东西对我以后有什么帮助呢?’
  
  成年人不同,他们的可悲在于已经失去了大部分可塑性与前瞻性的筹码。
  
  当你问一个成年人要不要学习音乐?他头脑里主要会考虑现实需求——‘这东西对我现在增加工资收入有帮助吗?’
  
  
  一个乡村的中年农夫会说:‘以前没接触什么高雅音乐,没功底,现在学已经没感觉了。一来学不到,费劲儿。二来学了也对自己的现实境况没有任何帮助,因为年纪大了,生活圈子基本固定了。三来身边没有同类朋友交流,不能形成共同话题的东西,还有必要吗?
  
  对同样的问题,年少者思维指向远方,有空间去设想;成年人思维紧扣现实,已经不容过多遐想。
  
  你们少年儿童就像在舞台帷幕背后排练的小演员,可贵之处在于可以选择。设想以后自己登台了,想演奏什么乐器就开始学习掌握什么乐器。
  
  成年人完全不同,他们是已经被推到舞台上,灯光灼热,万众瞩目。
  
  人是社会性动物,每个人都要在舞台上对‘他者’展现自己。许多人没上台之前对于未来站上舞台的灯光、目光和自己的心理处境估计不足,准备不足。然后被时间这个主持人推上台之后,才发现一无所长甚至还没准备好打招呼的台词。
  有些人到了舞台,两腿发抖,瑟瑟地说:嗨!我来了!
  
  他们因为准备不足,被晾在舞台上的感觉是很难受的。大部分成年人的窘境在于无法回到后台苦练了。因为等到真正走上舞台之后,才发现身后的时光通道是条单行线,只能朝前走,再也回不去了。
  
  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衣食无忧、总被别人原谅的年龄里;回不去鸵鸟埋头逃避现实也无人斥责的小卧室里;回不去理直气壮发呆的教室里;回不去把无知当有趣、将无聊当个性的浅薄欢乐里。
  
  再也回不去了!
  
  衣食住行,事业进阶,成家立业,性需要和荣誉感等议题夺走了24-30岁之间的大部分精力。已经登上舞台的他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命运交响曲》。
  
  生活和现实感官的困扰常常令人无暇旁顾。这时候你再问他们要不要慢慢接受音乐的熏陶?他们会大声说:以前我还穿着童装在后台时,你就该向我大力推销这玩意儿了,现在都什么时候啦?人家每天要养家糊口的,拜托!现实一点好不好?
  
  
  小松,他们的人生就这样啊!当他们年龄小,有权‘务虚’时他们在偷懒;当他们登上舞台不敢偷懒时,却迫于无奈而非常‘务实’了。这些人啊!跳竹竿舞时踏错节拍了,手忙脚乱,出到社会后,就被现实生活追赶得有如丧家之狗。
  
  老话说得好——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很自然,成年后,‘音乐’已被这些‘务实者’列为身外之物,而你真的不能责怪他们的态度。本来就是到了什么山头就唱什么歌。
  
  人生是很无情的,登台前和登台后的处境截然不同。登台之后,现实生活总是步步紧逼,环环相扣。因此更反衬出年少时的‘前瞻性’有多重要。
  这也说明,同一件事情被不同阶段的人来理解,意义截然两样。”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30:21 | 只看该作者
95
  
  
  (小松语——
  
  由于我刚从音乐厅出来,对于舞台中心的聚光灯脑海里有直观且新鲜的认识。
  想起有一回,我们在观看意大利三重奏。有个中国姑娘坐在意大利钢琴家的身边专为他翻乐谱的。其中一页还没才弹奏到一半她居然提前翻页了,这是不可思议的错误,只要注意力集中,懂得看乐谱的人应该可以跟随演奏者的进度来掌握翻页时机。
  当时钢琴师正在快节奏地弹奏着,被人提前翻了页,看不到谱,心中应该也焦急万分,但彼此语言不通。熬到了一个稍微停顿的瞬间,他自己快速伸手把乐谱翻回去,这时观众才知道那姑娘刚才严重失误了。
  专门帮人翻乐谱的人居然翻错了还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不靠谱了!
  当时她在舞台上有多么窘,只有自己知道了。
  
  曾老师说人成年后就如同被推上了舞台中央,被灯光和目光聚焦,这个比喻让我很有质感。似乎想象到站在舞台中的炽热和紧张。
  幸亏距离我的登台时间还有一点点距离,我还能准备准备。)
  
  
  音乐的功效
  
  
  闲谈中,散场的观众已经基本都离开了,四周回归清净。
  
  曾老师喝了一大口咖啡,继续说:“人在成长发育中,身体需要多种养分。除了钙,蛋白质,维生素C等主要元素之外,还要许多微量元素的参与。比如叶酸,铁质,胡萝卜素,磷等等。
  
  ‘音乐’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它可能不是最重要的生存必需品,可是在人生关键时期有它参与的成长会显然不同。
  
  当然不能论定说‘学音乐’就比没学的更好,这要看评判的标准是什么。如果以赚钱、当官为人生成功的标准,那么不学音乐的人照样没问题。因为‘成功’是个很复杂的概念,也是很复杂的过程。它的标准因时因地而异。
  
  音乐,诗歌,文学,绘画等等都是重要的人生微量元素。它们能造就不同的感情特质和生活体验。
  
  音乐、散文、诗歌和小说能帮助人善感。如果11-18岁的少年喜欢并且有过几年的专注投入,将有助于增强想象力和感悟力。
  
  “善感”是指情感细腻,能够敏锐地察觉和理解他人透过语言、表情、肢体动作和文字表达所传递的信号。
  
  善感不是一种心绪,而是一种探索世界的方式和能力。”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30:37 | 只看该作者
96
  
  
  
  
    我问道:“那么年少时学习音乐、诗词和不学的人具体有多大差别呢”?
    曾老师说:
  
    “跟你说个例子。我有个小学同学,姓赵。他从小立志要当科学家,学习上注重数理化,不愿接触音乐诗歌。上中学后他也一直偏向理工科的学习,后来考上清华大学。
    从他的学习成绩和目前职业来看都算很成功。虽然他对音乐、诗词、电影、小说等漠不关心,但照样生活愉快,工作顺利。只是生活中的他,总容易给人刻板、欠缺生活情趣的印象。他思考严谨,但是欠缺思维的灵气。
    去年有一天,他突然非常高兴地告诉我:他的同事向他大力推荐周星驰的《大话西游》,还说一遍看不明白就反复看,总能明白这部电影的妙处。
    于是,他分别用几个周末,反复地观看这部电影。到了第五遍他终于觉得很好看了,忍不住跑来和我分享快乐。
  
    我当时就笑了,真替他高兴!
  
    这部电影刚出来时我就看出味道了,而他一直看了五遍才有感觉。当然,这不代表谁高谁低的问题,但是能反映出我和他在这方面的触觉有区别。
    此人善于思考严谨的课题,逻辑能力很强,但是不善感,情感触觉不敏锐。看电影的例子能从侧面反映出他在电影、情感方面的感觉比较凝重。
    当然,人无完人,他很优秀。我拿他举例也仅仅是说明土壤的成分不同会造成植物长势的区别。”
  
    我对此感到不解,问道:“这位赵叔叔小时候为什么要抗拒音乐诗歌呢?综合发展不是更好吗?”
  
    曾老师说:“有些人认识上有种误区,以为上学时选择文科或理科就是壁垒分明的两种阵营。我觉得这标签贴得太草率了,在早期发展中会误人的。
    其实在大学之前,各种知识都不妨随意摄取,打下综合的基础。就算高中分文理科之后,也不应该对文科、理科泾渭分明。最好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在功课上有所侧重就行了,内心没必要看成是人生阵营的划分。
  
    许多政治家或杰出的商业人士,他们大学时学习的是理工科,但是那些专业科目并不妨碍他们在音乐诗歌方面的爱好和追求。要说影响,只有更好,不会更糟。
  
    所以有些人的发展被早年的错误观念给耽误了。在孩子的人生初期,家长和老师倘若鼓励打破心理上的篱笆,鼓励多元发展,局面又会不同了。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31:01 | 只看该作者
97
  
  
  
  我问:“为什么过去的家长们好像比较看不起音乐和文艺,比较偏重理科呢?”
  曾老师投来赞许的目光,说:“嗯,对问题会顺藤摸瓜,寻根究底,这是很好的思路。
  我这批人的父母是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他们经历过王朝更替的大时代。要探寻他们头脑中对音乐诗歌的感觉,得简单回顾几个历史片段。
  1.早期共产党是率领农民包围城市的,夺取政权后,共产党的中底层干部依然主要以农民为主。在当时,西方音乐以及许多来自西方国家的文化产品都被当作‘对立面’来丑化宣传。全国人民都见证过、参与过对这类反面图腾的暴力清除过程。
  要么烧,要么砸,要么拆,要么批斗,要么嘲笑,要么捕杀!
  2.中共建国后,多次‘文化暴力运动’的矛头都指向反西方、反传统文化。从反右运动、四清运动到文化大革命运动,每一次都在贬斥及丑化西方艺术。这使民众的头脑里一直将西方音乐列为靡靡之音。
  可悲的是,中国文化中原本就缺乏音乐素养。通过几轮简单化的‘文化风暴’之后,人们的审美观就被定格在‘智取威虎山’和‘红色娘子军’那一类英雄主义形象上了。
  只要脑海里想起西方音乐或诗词,必然就与‘小资产阶级情调’和‘臭老九’被挂牌游街示众的场景联系起来。
  在长达几十年的概念清洗中,‘重理轻文’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父母的观念自然也通过家庭教育影响到孩子的价值取向了。
  
  由于学校一直没有教学生们独立思考,所以这种观念误区还要许多年才能逐步纠正过来。
  也许这是我盲目乐观的估计,情况也可能是一百年之后都无法纠正。前景如何的确取决于制定教材的人肯不肯变。
  注意,我说的是‘变’,可不是‘改’哟!
  ‘改’和‘变’是不同的。‘变’之前可以有‘改’,但是‘改’却并不必然会‘变’。
  ‘改’这个字可以高喊几十年,因为它可以是一种无休止的过程,改来改去,就是不变。
  现在就要提防有些人‘改’上瘾了,蹲在‘改’的茅坑中不出来,死活不肯‘变’。
  奈何?
  别大惊小怪,显得多没见识似的。不相信的话请参照北朝鲜的现状。
  
  历史的车轮是惯性巨大的,想刹车调整也需要很长的过程。同样,人们的观念也是有惯性的。
  最早的观念转变往往只能依靠个人进行抽丝剥茧地思考和推动,早些调整过来的就早些受益。
  当家长们思考之后,能把细腻、善感作为一种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能力来看待时,才能更全面地指导孩子,让他们在少年时期就可以公平选择,而不致和某些选项失之交臂。
  
  我说:“原来这样。那么音乐和诗歌为什么能够发生重要作用呢”?
  曾老师说:“音乐的熏陶,可以说‘有其不必然,无其必不然’。
  有它好像没什么了不起,但是没了它明显能看出缺失。就像你跟两种人在一起玩,总能轻易感觉出他们是不同的。怎么不同?就是那些学识和经历的差异所造成的细微差别。
  即使你说不出,也能感受得到。
  受过或没受过音乐和诗歌熏陶的人,夸张点说,像生活在两个世界上的人。他们在以不同的方式认知世界,感受世界——难道这样的差异还不够大吗?
  不理解音乐、艺术的人有时无法发现事物的另一种关联性,他们没有用那样的方式来训练过自己的内心和眼睛,因此不具备那种视觉角度。他们不能将对象当作XXX来看,来听,来欣赏,来思考。客观上就存在一定的局域盲区。(当然,其它知识也一样有其残缺不足之处,并没有完美的方案。)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2:31:15 | 只看该作者
98
  
  
  
  有一次我去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其中一项是遮住单眼,观看屏幕上的几何区域图。医生的棒子指向哪里我就说看到什么图案,可是有些地方明明有图案的,我却看不见。
  我问医生为什么会这样?医生解释说,很正常,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都有一定的盲区。占据眼球很小的区域。刚好出现在盲区上的东西对我们的眼睛来说就不存在了。
  
  同样,假如心灵和思维缺少某些训练,也会产生认知上的盲区。这些盲区在成年后难以弥补回来。由于他们在少年时作出了‘不接触’的选择,于是成年后成为某些方面的‘知觉盲’。
  在这方面有巨大盲区的人,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部分想象力,更重要的是不具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感知方式,从而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你看世界上许多重要的杰出人物,大多是综合型人才,具备多种艺术能力。他们从少年时期开始就吸收的文学和艺术修养给他们后面的事业和生活输送了重要养分。
  毛泽东是当之无愧的军事家、战略家,他的诗词文学功力大家有目共睹;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德国前总理施密德特本身是个音乐大家;
  还有美国前国务卿赖斯,那个魅力强大到让利比亚领袖卡扎菲非常迷恋的“非洲公主”,她不但钢琴能达到专业演奏的级别,而且还是花样溜冰的高手。她19岁才开始转向政治领域的学习。为什么要提起赖斯呢?因为一个黑皮肤的女人要在美国政坛上跻身高位是相当困难的。
  这些优秀的政治人物在艺术上的造诣肯定综合反映在行事和思维风格上了。人是一个整体的存在,任何一个动作都是一块小切片,里面都包含了足以反映整体信息的密码。难道不正是他们体内千百种综合元素的合力,才堆垒出那些具有独特魅力的举手投足吗?
  整个人生故事其实就是个人内在素质的综合产物。”
  
  我听得津津有味,因为曾老师在不久前专门跟我讲过美国的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希拉里和赖斯这几个政坛女性强人的特点和对美国国际外交形象的影响。所以我对赖斯有点了解。
  我问:‘您觉得音乐诗歌能带给人怎样的灵感呢?”
  曾老师:“毫无疑问,音乐和诗歌能够培养人的感知能力和想象力。当然这不是说浅尝辄止就可以获得的,不但要喜欢,还要进入一点深度。
  
  具有艺术的感悟能力,有助于我们细腻地感受事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可以说,这些人的眼中是另一番世界。
  (当然,的确有些人认为某些艺术家会敏感过头了,在行为上表现的过于激烈。这也许是偏食造成的必然性,但从他们的专业发展上来看,未见的不好。只是从社会化的角度去看,他们需要补充另一些养分去调和。这两者之间,常常会有点矛盾。关键在于自身所确定的方向。)
  当自己对音乐和诗歌的理解完全内化为‘我’的一部分时,就可以通过语言向别人描述‘感知’的伴随现象,但无法对不懂音乐的人通过语言描述,让他们感同身受。因为许多个人感受是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
  当我们在音乐和艺术活动中获得了某种直接或间接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就必定会把‘已经内化的感觉’作为‘自我的综合因素’参与到日常生活的各领域中去——你无法拒绝体内的知识、素材、感想和经历对自身的影响。
  
  譬如,当你阅读一本文学作品,或者在判断一个商业对手的语言、表情时,那些蕴藏在体内、由万千经历与细节所沉淀而成的理解力,肯定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思考的过程中。
  就如同盐粒完全融入杯水中了,倒出来的每一滴水都包含了盐分。你看不见它,但是却能品尝到它的存在——水和盐分已无法分割。
  
  从音乐和诗歌中,可以获取某种理解能力。它能让你从琐碎的文字背后、从凝练的歌词之中、从悠扬或激昂的音符内部抽取出作品的精灵成分。
  它能赋予你从别人的肢体动作、表情变化和语言表达背后迅速捕捉到要点的能力。因此,从中得到的是一种交通工具,一种能帮你折叠思维空间、提高思维效率的能力。
  这样好处难道还不够大吗?”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0:53:16 | 只看该作者
99
  
  10.音乐与灵感
  
  我听得入神了,等他歇一口气时,我一边在想,一边大口大口地喝咖啡。
  曾老师继续说道:
  “小松,你知道有一种玄妙的东西叫作‘灵感’吧?这玩意儿应该也是从胡思乱想中升华出来的。
  每个人的灵感强弱不同,有些人的确灵感特别丰富,适合做设计和创意产业。
  ‘灵感’不是平均分配给每个同学的奖品,它因人而异。少年时你用心去训练它们就有可能深化。这种带着点玄乎的超验感知能力在艺术工作者的头脑中不稀奇。
  当强烈的灵感+逻辑+动手能力,就可能产生物理与意念奇妙结合的效果。既严谨又能飘逸,偶尔还能享受一点纵横时空的感觉。
  这是一种很个人的体验,不具备的人是难以理解的。但它在某些人的脑海内真的存在。
  
  我告诉你一件事,看看我曾经从散文中提炼出什么:
  初中时,我在笔记本上抄写了一篇散文,是波德莱尔写的《人群》,里面的句子深深启发过我——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人群的海洋里漫游。要知道,享受人群的美味是一门艺术。
  人群与孤独,对于一个活跃而多产的诗人来说,这是两个同义词,它们可以互相代替。谁不会使孤独充满人群,谁就不会在繁忙的人群中独立存在。
  诗人享受着无与伦比的优惠,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使自己成为他本身或其他人。犹如那些寻找躯壳的游魂,当他愿意的时候,他可以进入任何人的躯体中。对他自己来说,一切都是敞开的;如果说有什么地方好象对他关闭着,那是因为在他眼里看来,这些地方并不值得一看。
  孤单而沉思的漫游者,从普通的一致中吸取独特的迷醉。他很容易地置身于人群当中,尽尝狂热的享乐。这些狂热的享乐,是那些象箱子一样紧闭着的利己者,和象软体动物一样蜷曲着的懒惰者永远也得不到的。他接受任何环境给予他的任何职业、任何苦难和欢乐。’
  
  
  这篇散文对我的影响很深。它就像一把重要的钥匙,启发了我果断地推开任意一扇门,通过行动后,我验证了作者这番话是真实不虚的。
  没有什么可以捆绑你自由的意念和双脚。当你去行动,看似遥远的城邦终能到达。
  
  后来,我背起行囊去云游四方。把自己投送到中国地图上一个个遥远的点,用双脚将身体带到西藏的雪山、新疆的戈壁和大兴安岭的森林中去——我实践了行动的快乐。
  当灵感结合上强大的行动力之后,许多领域对我而言像是没有上锁的门,只要愿意,伸手一推,门就开了。
  
  不但是这篇散文,还有许多曾经启发我成长的感悟都是直接来自于诗歌散文或音乐的歌词。它们对我提供过宝贵的灵感。
  我感谢过去那些阅读和抄写的夜晚,那个十几岁的少年在台灯下的宁静夜晚,至今仍在记忆里,仿如昨日。感谢那些没有因无所事事而荒度了的青春岁月。
  直到现在,当我闭上眼睛,能够分明知道哪些闪光点曾经如何照耀过我。在身边没有明师指点的漆黑里,是阅读和思考照亮了我独自摸索的成长道路。
  
  我不怪任何人,我是我自己的原因和结果。正是那些为音乐、诗词、小说、哲学和行动等等所付出的一切努力,指引我成为了今天的样子。
  
  小松,我小时候立志要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不能醉生梦生,不要碌碌无为,与草木同腐。
  今天看来,感觉活得很充实,这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希望你通过一番努力,30年之后也会有类似的快乐感受。”
  
   。。。。。。 。。。。。。
  
  城市的夜空璀璨明亮,回家时,下起了小雨。
  曾老师的轿车上播放着芭芭拉史翠珊的《回忆》,我沉浸在她古典而磁性的歌声中。雨刮在眼前有节奏地摆动着,玻璃外面的霓虹灯映照在水滴上,像童话般的晶莹琉璃世界。
  那景象很像看完大片之后出字幕的片尾曲,虽然曲终人散,可思绪与眼中的现实依然难分难离。
  芭芭拉史翠珊歌声温润、古典,柔柔地勾引着魂,让人沉浸其中,荡气回肠,不舍得出来。
  我在车上静静听歌,脑海里细想着曾老师刚才对音乐的阐述,里面的内容对我而言,太深奥又太诱惑了。
  不过很奇怪,那以后我听音乐的确用心多了,到了后来似乎细致到用针尖去挑开每一颗音符的内核,尝试进入到传说中的微观绚烂世界。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20:17 | 只看该作者
整理一些我在之前和网友互动的文字,集中起来,算是一点花絮吧。

  曾老师认为,目前中国的教育资度,是一个怪物,是一个伪战场。其实不必被它完全牵着鼻子走。不要被它遮盖了全部思维空间。
  他会看着材料来做菜。孩子的情况,家庭情况,家长的情况等等,最终制定出一个家长可以接受的,放眼一生的方案出来。不必硬要争夺一城一池的得失。考场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的主战场一直是在社会上,在于独立开创人生的精彩。



  是的,许多细节是写不出来的。
  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要靠语言来描述完整的思想是做不到的,精髓处只能意会难以言传。
  他改变人不是为了一时,而是要彻底地,制定一个适合此人的发展大略来培养。



  他选学生的标准有点古怪,主要不是看学生,而是重视看家长是什么样的人。因为他强调过,引导孩子是不难的,只要不是智力问题。
  可是整个过程太庞大了,从设计到执行出良好效果,是一个很长周期,必需精密配合的过程。如果家长不够信任,没有配合好,就不会做出好的效果。这样的人他不会帮。


  他说,这种工程是很综合的,条件不具足,某环节失控就会失去效果。他就像大导演,一旦接拍这部电影,从演员到摄影到后期剪辑,巨细无遗一切都要他说了算才行,否则不干。脾气很硬的人。


  灵魂医者,这个词挺好!
  其实曾老师很像美国的一部电影,叫作《心灵捕手》。他就是进入孩子灵魂去做手脚的顽童。


  曾老师写了许多呼吁教育改革的好文章,可是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有些广受好评的甚至被官方删除了,不让发。他说整个社会都无法掀起教育改革的风浪,因为清醒者是极少数。我们现今整一代家长对教育的认识还处于未启蒙阶段。很无奈!



  他说我们的书店一直有关于教育的好书,问题是,有多少人肯买(观念),有多少认真看了(态度)?有多少人看得懂(水平)?然后有多少人做得到(执行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4 02:29 , Processed in 0.082237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