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点我捐助三叶草
楼主: 春天花会开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有一种神秘的人叫作“命运规划师”(天涯热帖)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21:38 | 只看该作者
老师说过:
  首先是体制不怀好意,不让另一种声音出头,然后吞噬体制内的人才和智者。于是造成的局面是官方把持的地方都是骗子横行。而良币呢?蜗居在陋巷,一瓢水,一块面包,只能斗蟋蟀了聊度余生了。
  他常说,台湾的李敖是年青时就处心积虑自带干粮和国民党对干的。李敖在节目中说过,想做一个战士,你要先有点粮草,然后才能张牙舞爪。
  同样,要想在学术思想上实现超然的理想,此人不能被五斗米压垮。否则再好的思想也会被生活困顿消磨掉。那就是社会的整体浪费了。



  郑渊洁这个人,曾老师非常赞赏!他说,不枉他从小到大买了老郑那么多故事书。
  一个公共知识分子,敢于表态和说话。不管他亲手教育的结果如何,那种纵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是他最欣赏的。因为郑渊洁做的,是往一个庞然大物脸上吐口水,就凭这一点,在10年内该领域,没有人做的比郑渊洁更多更有影响。


  别人以为家庭教育的阻碍在于钱,其实不是,那远远不是关键障碍。光是夫妻统一思想,协调好家里老人的负面干预,理顺周边亲朋的意见,坚持风雨不改地执着等等,随便举出几条就够绝大部分家长败下阵来。还真不是钱就能解决的。


  他觉得市场上不是没有关于教育的好书,而是家长们不会认真读书。读了又不会理解透,不能落实到教育操作上去。这是通病了。


  提醒一些家长,如果从这个帖子里得到一些教育方法的启发,请你们一定一定不要把这个帖子,这种方法告诉孩子们。一旦告诉孩子,他们就会提防你们的手法,效果就不好了。在一开始,需要静悄悄地,出其不意,才能收效。
  这是引导教学法的基本前提了。



  再说一遍,其实花的钱真的不算多。培养好孩子钱不是最重要的门槛。
  很多人家里不是没钱,而是不知道怎么用。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22:27 | 只看该作者
如你所言,针没有两头尖。音乐艺术常常令人偏感性,感性没什么不好,伟大艺术作品都需要这种元素来催生。有没有办法尽量从中平衡呢?
  曾老师说过这个课题, 办法有一些的。但是,根本的要点还在于家长、或青少年自身在计划培养孩子或自我塑造时,不能苛求面面俱到。这世上没有两头都占的好事。他甚至在操作中大胆 运用过一个缺口理论。就是故意在极优秀的孩子身上开几个缺口。是的,他培养过一些小学年纪的孩子,非常优秀。他说,不要塑造完美的人,追求每一天的月亮都 是满月是不好的。



  培养孩子的自由意志和8没有冲突。
  其实,许多教育方法都不能算是“先进的教育理念”。有人爱用“先进”这个词来套用某种老酒新瓶的概念,那不是他们爱沽名钓誉罢了。
  又或者,是中国教育部为掩盖自己故意压制改良的遮羞布罢了。
  曾老师的教学方法体系庞大,在国内也许少见,可是他说,所有方法的理念都来自于哲学,讲细一点就包括了西方的教育学理论。整个中国近现代的著作中,没有丝毫独创性见解!
  至于中国古代思想中,也有一些片段是与近代西方的理论部分吻合的,可是由于比较零散,缺乏专业系统的合理论述,终究对老祖宗的东西无法大力鼓掌。因为出现过一些好的片段,不成体系。而西方的研究很系统。
  他说关于教育,他多年来根据哲学以及自己的思考禀赋独创了许多好方法,可是当他看书越多就越觉得泄气,因为发现别的人书里面已经早有发现,只不过比较分散而已。所以他觉得毕竟没有原创性的价值感。就当一个实践者吧。


  所有东西都逃不过知易行难的坎。
  你是个明白人。不是书店没有好书,肯读书,会理解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执行力上。教育是一门强调实践应用的艺术。



  这就是他说过的,文章怎么写都是挂一漏万的。写出一点影子,背后要靠不同人的基础去理解运用。
  关键在于行动。


  是的,剖析细节中才能说清原理。光讲大道理,不利于理解。
  一万个0,也没有一个1大。行动才能成为强者。


  文章是写给真正的知音读的,这个帖子里有些读出文章背后味道的朋友,感谢你们的支持!


  曾老师常说,胸怀坦荡,如赤子之心者,常能推开障碍接受智慧的水滴,方能润之。

  花是为有心人开的,希望继续支持!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22:49 | 只看该作者
整理一些我在之前和网友互动的文字,集中起来,算是一点花絮吧。
  ==================================



  你说得对,想要教育好小孩,首先要先提高自己。行动是一切的根本。


  他常常说,如果你拥有制造航天飞机的强大工业制造能力,那么找一个画设计图纸的人比较容易。反过来,只会画图的人想要制造航天飞机成功上天,就很难了。加强好内功的建设,连想法和观点都会随着改变的。


  初期,先谦虚地阅读,然后深入点了,自然要懂得辨别地学习看待。这进一步,很重要,但需要一个过程。
  曾老师一直劝诫我说,不能够完全盲目崇拜一个学术权威,智慧的要点就在于懂得批判,辨别,懂得独立思考。


  其实答案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找,结合自己的思考,应该会有办法的。家长说起学生,都说压力二字。其实做不情愿的事情才是压力,能够更改看法态度或者让孩子有远见,都能解决眼前压力的问题。
  另外,看到我这篇帖子的朋友。想帮助目前已经厌学的孩子,不要以为有什么一蹴而就的秘诀。没有的,要动脑筋,细心操作。没有人可以三言两语就帮助别人解决了问题,事情要靠行动的,不是嘴巴就可以的。希望你多看看之前的内容,仔细一点应该会有所启发。


  是的,过了一的阶段,自然又下一阶段的眼光,人生是个发展动态的过程。
  前人犹可追,后人渐可数。此等情怀不是一般人有的。能够看到这样的回复,真让人高兴!


  其实别误会要许多钱,我们一年出去旅行一两次。只不过,他把将要去的地方和教学思路结合起来了。等于一举多得而已。单单说到苏州附近交诗歌这一课,无非是 苏州本来就要去的,他巧妙地把一些课程放在那时候讲罢了。我想大部分家庭都有每年出去旅行的计划吧,只不过要结合好教育,效率就高了。
  再说,单是到苏州那一次,连路费,两个人也不过花了一千多元。淡季去,会便宜些的。
  曾老师总是说,大部分人不会玩的,会玩的人才知道奥妙。


  曾老师以前多次在不同场合说过,他不评议一个成年人。
  不过,我相信在本帖接下去的内容中,所有朋友提问的问题都会得到直接或间接的答案。因为他本来就是讲述人的一生是如何一步步走过去的。
  就像前面有不少朋友,看到某些部分内容,获得此刻的领悟,就是很好的结果了。毕竟人生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的过程,你总不能完全不顾过去的一切而从今开始谈一个空中楼阁吧?


  有些是所谓的早教方法,其实方法就是方法,核心都基于对人成长规律的了解上。灵活应用在任何领域都一样的。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23:34 | 只看该作者
文章能够让你这种家长看见,是一种欣慰!
  因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任何不是经由官方平台推出的真知灼见,都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就像我文章中引述曾老师的话:不但要注意他们宣传什么,还要注意他们不宣传什么。

  不过我不反对网友们当杜撰来看。就像你说的,就算是小说,能从里面汲取养分,哪怕一句话,就对得起看贴所花的时间了。


  曾老师多次对我说:香港的哲学家李天命有一句话,在我年轻时深被触动。李天命说,不一定强求一个人用整个生命照耀别人。人要吃喝拉撒的,做一个偶尔闪光的动物就行了。该你闪光的时候,能够伸手一把,然后继续当你的路人甲,也就可以了。

  曾老师最喜欢的电影是《辛特勒的名单》,他陪我看了三遍,而他自己总共看过不下7遍。每到电影最后,那个德国投机商人要上车开始逃亡时,他说,其实这个黄金的胸针还可以换取两条性命的,而我却没那么做。这时曾叔叔眼含泪光。他跟我说,这种情怀,身边是没有人懂的。


  曾老师说:人能活多久,不由你想。像梁文道说的,每天都当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吧。人到了40岁之后,如果你是一阵风,就要把鹅毛带向远方。如果你是火把,就赶紧也照亮别人。因为那就是你来到人间的唯一可做的事情。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24:23 | 只看该作者
曾老师说过一句话:记住,在囚笼里也是有自由的。每个人都在行使着囚笼里的自由。


  在教育领域,有些方法想要效果好,只能在小团体的方式来进行。全面铺开到所有学校,也是不可能的,那需要整个社会累积起足够的厚度。公民观念,家长的素质,老师的水平,政府的公心,涉及的方面太多了,一时无法解决。


  其实,许多年轻学子的人生疑惑,在这个帖子的网友互动上,其他网友的贡献中,都有一定的答案了。
  或许在我已经写出的这些教学案例中,也已经带出多种方法。不用着急,静下心来。看和想。

  看其它人的书也一样会得到答案。曾老师说出的道理,和哲学书籍说的不会有太大的差别。看中国的,看西方的都行。主要会找出关键点就更好了。


  在他身边我们平常在书房聊天时,他的女儿就非常爱跑过来旁听。但是曾叔叔嫌她爱插嘴,常常把她赶跑。他赶孩子,脸上是充满笑意的威严。不用发怒的。等孩子 走后,曾叔叔笑着对我说:你也是看着小妹妹成长的,每天都看着,就像慢镜头回放孩童的成长过程那样。你知道我对她的许多方法。
  10年之后,你成熟了,她也长大了,你的感觉会很不同的,因为你知道她是怎样长大的。懂吗?

  年轻人要及早明白导航图这个概念。越早明白,追赶的空间越大。谢谢!


  《时空线索(Déjà vu)》,《最终剪辑》,《无姓之人》,都是和接下去的讲课内容有点关系的。
  尤其是哪些希望通过感悟来帮助自己成长学生们,先看着整个帖子里提到的电影,会帮助启发人生思考。
  曾老师说过,《时空线索》是帮助建立平行时空交叉的理解。《最终剪辑》帮助人从整体上思考人生细节。

  《无姓之人》的意境很高,不过主要记住那些铁轨的交叉画面,那个男孩追赶的画面可以帮助接下去的文字理解。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27:04 | 只看该作者
这段时间以来,收到许多热心网友通过短信和回帖的鼓励。许多人都建议曾老师写书,把自己的教育经验贡献给社会。网友们的热情鼓励令曾老师很感动。作为一个在教育阵线上独辟蹊径默默耕耘的思索者,能够启发别人,是莫大的荣光。
  所以,曾老师建议我暂时不要在帖子上同步仓促发帖子了。因为在网友注视下边写边发,不利于写出结构严谨,细致的文章来。所以他劝我静下心,和他安静来共同写这个案例。看看能否写完整些,再把完整版贴出来会更加系统些。不负网友们的支持和鼓励!


  你一直都被环境所操控着,直到今天的一切都是某种力量的结果。只是你把自己没有看到的东西列为不存在而已。只有发现了与未发现的区别。这个问题在前面有个 网友说了下。《楚门的世界里》,发现那个门之后,要不要出去其实还真是个问题,但可贵的是,那时候的你具有了选择权。这与之前的处境是不同的。
  曾老师主张先要让人具有一定的基础,然后把自由意志完全交到他的手上。让自己带着自己飞翔。这一点在后面的内容中会大量提及,将有详细的论述。

  曾老师常常在看完电影后提醒我们,最终对电影的理解不要被情节的结局所左右。其实导演并非要告诉你那个结局是什么,而是在于整个故事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包括最终可以得到与电影情节完全不同的理解。
  读书也是一样。
  这个问题相信你有自己的答案了,可是网络交流,如何能简明地把你明白的完全展现呢?要么就不会有拈花微笑的典故了。


  人生是个行的过程,一个好结果,往往是无数汗水与忍辱负重的结晶。这种快乐是无可比拟的。


  真高兴终于有人认真地看<辛德勒名单>了!
  曾老师在和我看这个电影时说:人是一个偶尔闪光的动物。主角在战争之前,之后都是平凡的。但是在战争中,一念闪光,救助了生命。明白这样的情怀,背后胜过读许多本书。同样的场景,未必能触发同样的行动。同样的画面,未必能触动相似的感情。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28:20 | 只看该作者
曾老师觉得,从学习强度的顺序上看,美国的教育资度更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开始不必高压,培养乐趣,快乐成长。到了一定年纪,理性的作用开始明显了,自然懂得努力拼搏,人自律性高了,效果自然会好。

  中国一切为了应试,连目的都搞错了,高压之下,前面让孩子对学习兴趣、目的扭曲,过分透支了其他许多生命中的有益成分。社会整体对应试读书的功利思想,从根本上扼杀了孩子的正确认识。
  什么时候出国,还要看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比较好,没有统一标准。我在国外就看到大量的垃圾留学生。也有少数是勤奋上进的。感觉还是家庭早期的环境重要。单纯说高中扔到国外去自己努力,不能解决问题。还要看大学毕业后的后续想法。

  曾老师认为对具体个人的规划指导,一定要综合实际情况来决定,片面的决定都不够好。要把人生当作一个整体来分析。家长的性格、决策力,自制力,家长对孩 子的教育水平如何,孩子目前的性格类型,独立能力,价值观,发展方向等等,都要综合考虑。因为每个因素环环相扣的,搭配的好,才能有好效果。不懂的搭配, 浪费效率,瞎搞的人多。


  曾老师让我刚开始时偶尔可以玩一下电脑游戏,后来他告诉我,那时戒毒的过渡时期,不必要一下子收紧,从减少开始。到了半年后,我就知道不要玩了。其实他很 开明的,并没有绝对阻止,而是强调要减少到一个很小的量。他说打游戏不是什么罪过,青春时代花了太多时间在这上面是效率上的巨大浪费。他慢慢启发我对时间 的感受,让我从内心上真正明白要如何分配时间。我自然自己就放下了。
  他说,成年人打游戏没什么好说的,他们有支配自己生命的任何权利。也许是排泄苦闷,也许是生命中缺乏成就感的刺激,电脑游戏就像提供虚拟的多巴胺,在里面争取胜利,获得种种情感体验。
  他治疗青少年沉迷电脑游戏的做法是三步包围。
  1, 环境上切断他们和原先圈子的联系,因为青少年打游戏大部分都是学校里同学之间某个游戏流行,他们无法容忍自己在共同话题下成为局外人。而且还要争取打得分数级别比同学好,获得满足感。切断了这种谈论的圈子,慢慢地兴趣会下降。
  2, 在理性上开导孩子,对时间的理解,不要荒废自己的人生。他一般开导孩子都管用的,他对少年讲话很有一套,因为他完全站在少年的角度去想问题,将心比心。他 总是说,不明白大部分家长怎么四十多岁就忘记了自己曾经年轻过呢?忘掉了自己做少年时如何抗逆长辈的心理了吗?
  3, 同时给少年启发建立新的兴趣点,新鲜的项目常常能激起兴奋点,把精力投放在新的项目上,有助于告别过去的种种迷恋。他还有更高明的,他以前引导我说,在音 乐上,哲学上建立兴趣,你慢慢将会感受到,不同人同样是获得快乐感受,可是快乐有高贵与平庸之分。这一点对我很有用。不久后他引导我玩钢笔,练写字。我在 一个钢笔发烧友论坛上把他这句话发上去了,获得许多好评,让我对追求高贵的快乐更加有信心了。别小看这一点,他只要找对了这个人的价值兴奋点,只要一个支 点,可能就被他撬起整个地球了。

  最后,如果你的孩子现在不超过6岁,那么玩游戏的课题还不必太担心。关键点还是在于疏导,要在早期教育帮助孩子建立高雅的兴趣和人生目标,让他在学校里,自觉维护这种价值感。还有,对已经沉迷的,不要一步堵死,配套来组合拳才管用。背后都是因为精神的空虚造成的。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28:54 | 只看该作者
曾老师说过,并不是很多人在思考时能把人生看作一个短暂的整体,光是思考的角度就已经决定了你将会看见什么了。懂得有关键影响存在的,才明白教育在细节中的意义。


  曾老师常常告诉学生说:不要看一个人说对了什么,更要看他们是否作对了什么。能说却不会做的,不算真知。
  他自己就是这样以“行”来谱写生命的 人。他之所以投身到教育领域,是因为自己的女儿。他说:我的一生故事在少年时早已写下图谱,我成长在一个不快乐的家庭,所以发誓以后要一辈子为孩子为家庭 而献身,给她们一个真正的幸福的家庭。他从孩子快要出生开始,放弃原有的工作,直到今天,多年过去了,他每天乐呵呵地陪着孩子快乐成长。
  他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理想。他说:践行,是唯一宗旨。


  曾老师在谈到语文能力,训练语感的问题时,要结合个人的年龄阶段,原有的基础而定。13岁之前和18岁之后又不一样。对于一般成年人来说,去书店买两本趣味逻辑训练之类的书,照着做也行。关键是要坚持,别怕难怕枯燥。
  喜欢动脑筋的人,怎么都容易学,想偷懒求捷径的人,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番话中肯,这就是许多到了大学阶段的学子们的巨大困境。即使懂得开始审视、反思自身了,可是身上已经养成了诸多错误的学习观。人很难与自身体内的习惯作战。需要坚强的毅力才能擦除坏的东西。

  你的问题是背后一大堆习惯的问题,老师再好也不能代替你吃饭,挑水,练马步。先从锻炼意志力开始把,向自己的弱点开动试试看。能过了这关,再来谈有没有名师的问题。毕竟大三了,不小的年龄了。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29:3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每当看到这些真诚的鼓励心里特别暖,这是对我写帖子的最好回报。
  其实所有所有回贴者的诚意我们都收到了,每启发一个人都感觉是一股鞭策的动能。真诚的表达是自我内心的驱动,敲一个字都是行动。感谢!

  但是曾老师请大家千万别用“膜拜”一词。知识是无国界的,也没有版权。不看这个贴子,从别人的书一样能获得启发。
  他是一根火柴,火柴有火柴的使命,就是从先哲处引来火光,点亮他人。看见有人因火柴微弱之光获得暖意,能让他甘愿燃烧得更彻底而已。
  在知识和理性面前,人人平等。获得知识的快乐应是相通的。

  “有些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这句台词曾老师经常要求学生背诵下来。


  有一次我们去餐厅看到一些家长在孩子犯错后大声责骂孩子,甚至表演夸张。
  我问曾老师这种家长为什么要这样。曾老师说:许多家长在公共场合下责骂孩子,其实主要不是对孩子去的,而是做给旁边的众人看。家长的潜台词是:是这个顽劣的孩子出错,不是我管教无方啊,你们看看,我都打他、骂他了,我是用心管教的,大家看清楚了,责任不在我啊。
  家长行为的根源带有表演性质,做给旁人看的。
  所以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粗暴行为,其根源在于家长自己想要撇除责任,或者基于不自觉的表演。
  能够解决这种可怜心理的人,必定要敢于在众人面前表现独立个性者。没有勇气的人只能被“他人”的眼光牵着走。虽然这种他人的眼光大部分都是自己内心一厢情愿的。
  曾老师说,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决策过程。不是那么简单说清的。


  关于“牢笼”,曾老师花了两年时间来教导我,有形的与无形的。他说很少有人教中学生心性与突破囚笼的的课程,但是他认为这种高端课程就应该在人生早期,比如8-16岁开始培养了,在后面的内容中,会写出这一课的与你分享的。

  不过以你的基础,已经不需要从本帖里汲取什么养料了,书籍在书店里一直大把,相信你也阅读了很多,你需要的是提炼精华,然后思与行的结合,体悟。当你内心更强大,自然外在的压力也被逐步清除。
  请阅读法国哲学家萨特的传记,这个人的人生就是一个修炼自己,克服自己弱点的过程,他身上有值得学习的元素。
  看书不要仅仅把眼光放在文字本身的精华,还要拉开来看整体,话外音等等。

  大家都是在路上的人,虽不能至,然心要向往之。脚不能停,走吧,总能看见前路更多明媚花开的。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1:30:17 | 只看该作者
网友上海欣慰回帖:

看完关于学习音乐的章节,我无比激动!忍不住拍案叫好!!
  我分明看到的是我大脑的检测报告,曾老师思我所思、说我想说,条分缕析,论述得如此清晣、精准。真神人也!
  我找呀找、等呀等。。。终于等到了网络时代,找到了知音。内心充盈着幸福。。。
  就在一周前,2012年3月3日,几个学艺术的年轻人演出了一台《诗与钢琴的朗诵会》,尽管没有包装没有宣传,也没有录音录像,受众很有限。但是所有参与者都很享受整个过程,为实现了自己小小的理想而振奋和满足。
  这里我试着贴上几个片断,以此向曾老师和楼主致敬!
  特别声明:音乐是从网上找的,不是现场录制的。请各位看客海涵!目的是请大家鉴赏诗和音乐的契合性,如有不同意见和建议欢迎交流,谢谢大家!
  曲目一
  朗诵:选自《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 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钢琴演奏:Zimmerman
  曲名:即兴曲 降E大调
  作者:舒伯特
  音频链接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E5MDQyMjgw/v.swf

  曲目二
  朗诵:《子夜歌》 李煜 南唐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钢琴:Sofronitsky
  曲名:夜曲c小调
  作者:肖邦
  音频链接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3MTk2ODU2/v.sw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亲子阅读,公益组织-三叶草故事家族 ( 粤ICP备15113216号 )

GMT+8, 2024-11-27 19:20 , Processed in 0.078847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