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platy921 于 2019-11-22 17:01 编辑
201902G01庞兰清
听完曾芳老师的课,我觉得自己需要深刻反省。虽然自从参加三叶草初级班开始我又重新开始了亲子阅读,但是都是无计划的阅读,没有规划,而且很多时候因孩子作业问题导致原定的共读时间被取消。我个人感觉不大,但是现在回忆起来,孩子则是十分地失落,而且给我贴上“说话不算话”的标签。有时,孩子也会和我发牢骚,说我总是到外面给别的小朋友讲故事,都不在家里给他讲故事了。老母亲在心底呐喊:“我好难啊!” 看来要做好一件事情真的需要用心去规划才行!
我的两个孩子(7岁儿子+9岁女儿)分别上小学二年级和三年级,所幸的是他们喜欢看书,但是选择看的书偏于个人喜好。儿子超爱恐龙书,女儿偏爱公主书、趣味浓的书。我暂时不会干涉孩子去读这些书,但是我有自己的一个小算盘,我的书架上有一层是放置从图书馆借回来的书,有一些是我希望孩子看的书,放在那里,孩子总是会是找书看的。所以,我故意放的那些书,也许他们也会无意地阅读了。这可是我的一个小秘密喔。 我特意去查看了女儿的阅读存折,之前答应她阅读到一定数量时可以兑换礼物,发现从今年4月份至今,她记录的绘本及少儿读物达到了百本,目前还在增加。看来,娘仨人手一张借书卡的好处还是很多的,起码我们三人一起可以借30本书,哈哈,每次去图书馆借书都是拉小车子去的。
接下来我打算和孩子进行以下阅读计划:
1、睡前朗读:我读你听 实践时间:每周一晚上 书本选择: 1)童诗 :《我的童年在长大》、《鱼儿会不会微笑》..... 2)安静、美好、抒情类适合朗读的绘本:《亲爱的小鱼》、《我爱你这么多》、《如果说出的话眼睛能看得见》......... 选择这样的共读方式,源于有一天太晚不能共读书目,但孩子要坚持,最后我妥协,熄灯后让孩子躺在床上,我选了两本绘本在台灯下给他们读绘本,刚刚开始时他们还可以给我一些回应,但当我读完第二本绘本时,他们已经在梦乡了。我想,他们听着妈妈的声音入睡,是甜美的感觉,而我心中是平静的,静静地用有温度的声音陪伴着孩子入睡,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2、画一画 实践时间:共读绘本后 绘本参考:《彩虹色的花》、《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稻田餐厅开业了吗?》...... 绘画对象:绘本
这个想法源于我在准备故事会的延伸活动(角色扮演)时,因为要制作动作头饰,我对照书中形象来画画。我的俩个孩子一看,也拿来笔和纸参与进来,最后谁画得好就采用谁的作品。或者是和孩子读完一本书后,我们各自选择书中的一个画面画下来,完成后再来说一说是哪个场景。我觉得这样的一种阅读后互动形式,不但可以让孩子画画,还进行亲子互动,我个人觉得也不错。
3、比一比
实践时间:这是一种心血来潮的阅读方式,取决于时间和孩子愿意参与的积极性,但一般情况下我家俩个孩子是乐意参与的。 实践方式:主持+展示 由我和孩子各自选一本喜欢的绘本(诗),轮流当主持人请出朗读者,未轮到的人充当主持人及观众。这种阅读方式极具喜剧效果,因为孩子会用各种方式来展示主持及阅读,享受过程很重要。
4、演一演、唱一唱
和孩子一起表演是一件很困难而且很难得的一件事情。我家孩子虽然是小学生了,但是一说起要和我一起表演,那是相当的兴奋。所以,在家里读到一些好玩的绘本,我会和孩子分享,并邀请他们和我一起演一演,过程是欢乐的。 一些童谣类的绘本,我们也会一起用我们喜欢的方式唱一唱,或者读一读,比如:《可爱动物操》《孙悟空打妖怪》...... 别看我家两位是小学生,但是对这种又唱又演的方式很喜爱,我也愿意将这颗童心和孩子的童心连在一起。这种阅读方式是没有固定时间的,取决于合适的绘本、合适的时间。
5、共读书目
孩子学校每个学期都会要求学生要完成一些必读书的阅读,还有要求与家长共读的书目。开学至今,我没有与孩子共读要读的书目,我也把它们列入到共读书目计划中来。 二年级第一学期共读书目: 绘本:《虎子的军团》、《子儿吐吐》、《提多坐火车》、《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石头汤》、《花婆婆》 快乐读书吧书目:《一只想飞的猫》、《小鲤鱼跳龙门》、《孤独的小螃蟹》、《“歪脑袋”木头桩》、《小狗的小房子》 三年级第一学期共读书目: 《青蛙和蟾蜍》、《火鞋与凤鞋》、《爱上读书的妖怪》、《稻草人》、《安徙生童话》、《格林童话》。
两个孩子还有选读的书目,书目较多,就不一列举了。 在和孩子读共读书目时,上面提到的阅读计划所采用的阅读方式都可以应用进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由于精力有限,没有列举太多的书单,而且在孩子完成了学业之后一起阅读的时间也有限,但是我自己也十分希望可以坚持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